因材施教有效教学

2024-11-03

因材施教有效教学(共10篇)

因材施教有效教学 篇1

师爱因“才”施教更有效

作者:杨泽华

内容摘要:教师是一份以爱为主旨的服务行业!我们教书,但我们更在育人!从古至今,无数的教师们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把爱渗入教学,把爱渗入学生的心田。如果注入的爱程度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呈现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会“七上八下,”因此,教育教学中对孩子的爱因“才”施教才会更有效。

关键词:教育

有效

爱需要教育,教育需要爱,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有爱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但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纷繁复杂,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很多鲜活的生命,他们形形色色,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各不相同的特征„„参加小学教学工作近十年,在这个淳朴的地方,我深刻地感受到身边的很多同仁都在用心在教书,用爱在育人,可是有的老师付出很多,学生的反馈信息却并不太好,而有的老师同等的付出却能收到非常好的效应。但进行仔细审视对比之后就会发现,虽然大家同样把爱注入了教育教学,但每位教师所表达的方式方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会各不相同。我们的教学理论让我们明白教学要因材施教,而对于一个个各有千秋的孩子们,光有本能的爱力道还有些弱小,因为师爱也得要因人而议、因地制宜、因“才”施教才更有效!

一、前提----具备爱

记得一位领导在师德培训会上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教师是一份清贫的职业,既来之则安之;教师是一份需要有爱的职业,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有一首歌这样唱:“如果不爱我就放开我的手„„”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我们都瞧不起、嫌弃自己的职业,整天怨天尤人,心在曹营心在汉,怎么能爱学生,又用什么去信任他们、尊重他们、鼓励他们?也有领导在教师培训会上说:“如果你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不喜欢这个职业,你觉得这个职业不能让你大展宏图,埋没了你,那有很多职业,你可以去选择,你可以跳槽„„”

十年前,我带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踏入三尺讲台,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和很多老师们一样,初踏讲台会感到很兴奋、神圣,终于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正式工作;可随之不久后,面对微薄的工资感到迷茫,面对条件的艰苦感到郁闷,面对学生的种种问题感到烦恼。可当冷静下来我也认认真真地思索过,虽然工资微薄但还算安定,虽然条件刻苦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学生们纵然问题很多但本性不坏„„后来,我开始试着整理好自己的思绪,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笑容原来可以那么灿烂,简单的敬礼显得那么真挚,朗朗的读书声会很动听,他们的作业中也会有童真童趣„„没错,经过时间的洗礼,我已经体会到了教育带给我的乐趣,我已经慢慢学会了在教育中注入自己的爱,懂得了教育的基础----爱,也许这就是“教育需要爱,爱需要教育”吧!

二、准备----酝酿爱

爱的内涵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曾经的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他们总把不适合的爱强加给我,却不知道这是在给我增加负担。”对于我们教师而言,爱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教书育人的手段。在网上看到一位资深教育专家说:“我们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杆将各种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认为爱首先得进入酝酿阶段。

1、把喜爱给每个孩子

我们所教的班级里孩子们的能力总会参差不齐,往往还会有那么一些“后进生”、“调皮蛋”等等,但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五个手指头尚且有长短,何况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公平厚爱。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快乐。”在这个偏远的地方任教快十年了,我所教过的学生里特殊学生也是形形色色呀!有弱视的、有低能的、有残疾的,当孩子们争着问我最喜欢哪个同学时,我总是微笑着告诉他们:“我喜欢你们每一个孩子,我关心你们每一个孩子,你们在我的眼里同样重要!”

2、让了解给爱松土

世界上没有两片百分之百一模一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百分之百一模一样的孩子。不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土壤的喜好要求不同,每一位孩子对爱的吸取效果也会不同。

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所以对于孩子们的了解必不可少,对于特别的孩子更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我们了解学生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原始的家访,虽然麻烦但却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效信息,比如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家人性格等;家校电话联系方便快捷;网络微信、视频联系让天涯海角变得触手可及;聊天随访,轻松随意,心心交流,这种了解方式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也许在树荫下,也许走廊边,也许在课堂上。

3、让师爱多样化

有人说学生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的时间比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都要长,并不见得在吹牛。很多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管孩子,一天说不上几句话,而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一年都说不上几句话,所以老师在孩子们的眼中应该担任着很多角色。上课时,我们是导师,给学生导航般的厚爱——给他们以教导和激励,给他们以严格和期待,给他们以训练和督促,给他们以召唤和鞭策;生活中我们给孩子以家人般的仁爱——信任和搀扶,温暖和体贴,呵护和爱怜,表扬和鼓励;课余时给学生以朋友般的挚爱——平等和尊重,帮助和支持,理解和关心,肯定和赞赏。

那天,我下课刚走出教室,邻班三年级的一小帅哥从楼道另一头,张开双手笑嘻嘻地朝我奔跑而来,我心想:这小子捡元宝了笑成这样?他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想和你拥抱一个!”我一边答应他一边猜想:难道他想他妈啦?我终于忍不住问:“你为什么想和我拥抱呀?”他想都没想笑着说:“因为我们是朋友!”第二天,他到办公室硬要塞给我一颗泡泡糖,我第一反应:不能要,这大小也是“受贿”而且好幼稚耶!刚想拒绝时抬头看到他坚定的样子,又想到昨天他说的那句“因为我们是朋友”,正在我犹豫之接不接时,他却已经把泡泡糖放在桌上跑出去了!他把我当朋友,我收了朋友的一点点东西,这不算违反“不收受学生财物”的规定吧!是啊,朋友可以不分年龄、不分身份、不分性别。

三、选择----层次爱

教育各种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呈现出不同层次,因此对他们的爱程度不变,但层次方式却要有所不同。

给优生的爱----严律鞭挞。优等生很多天资聪慧,一点就通很受大家的喜爱,他们沐浴在各种爱的阳光里,但他们的一些缺点也许会被光芒所掩盖,被大家轻易地忽视、原谅、袒护。他们中有的容易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有的不爱劳动,也有些孩子承受能力极差,一旦遇到挫折就采取极端方式。所以在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要让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骄傲自大时让他们明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有时适当的打击会让他们更加成熟,人生不可能一直平步青云,所以必须要让他们从小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当优生表现好时该表扬就表扬,犯错时,也要该批评就批评,不专宠溺爱他们,不刻意迁就他们!

给中等生的爱----博爱不吝。听过很多成人说,自己在读书的时候不拔尖也不算差,所以老师给的关爱很少,听到这种想法简直和我内心的想法不拍而合。但在教学中,培优补差一般成为工作的重心,中等生容易成为被忽视的群体。对于我而言,我承认课堂内外对于学困生也操心比较多。但对于中等生,我却不忽视他们,尽量给他们每个人机会表现自己,让自己的眼神、语言与他们交流,在课余玩乐游戏中让他们体会到我喜欢他们每一个人。

给后进生的爱----持之以恒。遇到后进生,我们首先抱以既遇之则安之的心态,他们总该也有学习的权利吧,得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心理。遇到先天因素残疾智障类的学习障碍学生我们束手无策,只能尽力让他们在学校时快乐成长。但我们一般所谓的后进生,主要表现为两种学生:一种是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另一种则是思想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大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同学们瞧不上,老师们不重视。如果老师能给他们发自内心的爱,让同学们消除对他们的异样眼光,那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更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心灵工程。除了需要我们的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还必须持之以恒;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他们也许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人才,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是也应因“才”施教,童年不同样,不一样的爱给不一样的孩子,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爱的角度快活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端镇中心小学校灌山校区 联系电话:*** 邮箱:107820218@qq.com

参考文献:

《师爱的智慧》

《做一名智慧的教育者》

《再教育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

因材施教有效教学 篇2

当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围绕高考要求而进行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来自于考纲。其次,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在课堂中只注重知识量的输入,而没有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致。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1 英语教学重知识,轻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能够顺利地通过高考关卡,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英语,将英语真正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作为与别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但目前我国的英语教学似乎只重视英语理论部分,即要求学生掌握单词、语法,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1.2 缺乏有利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

首先,当前很多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是经常与学生用中文对话,只重视对知识的讲解,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英语口语交流能力,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多说英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跟着教师一起大声说英语。其次,一些农村高中及偏远地区由于缺乏教育资源,没有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再加上英语教师大多数学历不高,学生因此无法得到更好的英语教育。

1.3 学生母语文化的表达能力严重不足

有很多高中学生存在母语文化的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试想学生母语的表达能力都严重不足,那么又如何能学习好英语呢?英语也是一门语言学科,相当于学生的第二种语言,英语与汉语在表达方式以及语法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想要学习好英语必须要建立在学习好母语的基础上,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更容易掌握语言应用规律和表达技巧。但由于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一问题,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因此学习效率始终不高。

1.4 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单一

目前,很多高中英语教学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并且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直接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使学生从心理上很难接受。如今,国家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考试成绩决定不了学生的本质和学习能力,但依然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根据高考而设计的,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很难集中精力,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2. 提高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

2.1 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想要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学科仅仅靠背诵单词和掌握语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积累和运用。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推荐一些英文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说英语,并经常主动与学生用英语交流,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英语日记,通过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2.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兴趣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据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在兴奋度上升时会产生持续20分钟左右的注意力高峰,这时人们在工作或者学习中会产生极大的工作效率。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英语的活动中。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一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出现打瞌睡的情况时,教师便暂时停止讲课,出了个英语谜语 让学生们 猜 :“Give me water, I’ll die.Give me air, I’ll live. Who am I?”学生们立刻被这谜语吸引,打瞌睡的学生也变得精神抖擞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纷纷讨论着谜底是什么,经过几次错误的回答后,学生们终于猜出是fire。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间接地使走神的学生集中注意精神。

2.3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如今,多媒体教学工具已成为各个行业中广泛运用的工具之一,高中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其不仅能够高效迅速地传递知识信息,同时还能够弥补教师自身在记忆、判断和处理信息方面的不足,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方式近距离地体验英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巩固英语知识,并最终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Christmas》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圣诞节对欧洲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活化教学内容,便将《小鬼当家》中有浓郁圣诞节色彩的电影片段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观看片中洁白飞扬的雪花、五彩缤纷的圣诞树,穿着红棉袄、戴着假胡子的圣诞老爷爷,以及快乐兴奋的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西方浓浓的圣诞节日气氛。不仅如此,教师还利用图片插播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了西方圣诞节的来源、背景和风俗习惯,学生纷纷被屏幕上生动活泼的圣诞节风景所吸引,目不转睛地看着,觉得无比新鲜。在图片播放完后,学生们依然意犹未尽,从而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课文。

3. 结语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分层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52

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智力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和认知,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教学的方面看,目前仍有不少教师未按学生的情况施教,仅考虑大纲的基本要求,在教学目标层次弹性的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化作用、课堂引导设问思维难度的掌握、课堂练习及家庭作业的分类区别要求等方面,均对差生和优生兼顾较少,课堂上培优补差,分类推进的力度不够,这使差生对所学知识不易接受,学习失去了动机,缺乏了信心,以至讨厌学习数学,而优生的潜力又不能得到充分挖掘,感到一节课无所事事,总之不能达到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有余力的学生,有区别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尽可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既能“吃了”,也能“吃饱”,因此要解决目前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一忧心问题,就必须在教学中有效地加强因材施教。

一、教学目标弹性化

教学目标具有诱发、导向、调控、激励的作用,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材的弹性,反映在教学内容方面,是对不同流向的学生内容有不同的规定,如教科书的正文和练习,都有A组和B组之分,A组题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学会的内容,B组题则是为学有余力的同学设置的。因此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是在把握学情和目前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个大前提下,制定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弹性化教标和学标,进行课堂教学,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有助于教师把握教的方向,调控教学过程,还从教学的首(即教学的出发点)尾(教学的归宿)两方面,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把“面向全体”落到实处。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

课堂教学过程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分层因材施教,至少可以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方面必须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坚持学生能学懂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独立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能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去学习,从而达到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因人分层施教,学生在独立活动中自己尽力发展自己的目的。

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整体把握,分层推进。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操作取向,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思维经历数学知识的提出、形成、发展、探索的过程,但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必然出现各类学生参与程度,自学收效,所遇学习障碍不同的现象,因此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要紧紧抓住机会,及时询问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学习所遇疑难和学习心向,获取整体情况,并依此因势利导,分层施教。

对于差生,我们要创造条件,使差生要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力,就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从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感,则可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对题目的设置,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依次加大难度,这样他们在第一层次获得成功的同时,就会愉快地,自学地独立完成下去。另外教师还应对差生以特别关心,鼓励他们主动求问,不要让差生成为“无人问津”的角落。

对优生老师应放在使他们“充分发展”的基点上。优生的悟性好,思维能力强,因此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应提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问题,让他们去改,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必要时教师给予点拨。课堂练习还要注意设计一些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综合性的机动题,让优生选做,让优生再有所获,尽力发展,这样可解决优生常出现的课堂空闲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还要注意运用优势激励原则,给优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优生做小先生,辅导中差生,这样不仅能弥补教师辅导的不足,又能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三、实施分层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分层教学中要实施合作学习新课程标准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是在学生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组内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要及时对各层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其表现力也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合理评价,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和要求,在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要求时要及时合理的给予评价,让各层次水平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由于考试终结性评价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考试成绩的取向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分层教学更能着眼于转向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的评价,转变学生学习知识取向,真正体现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还应多鼓励学生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尤其是学困层学生要更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在操作中还要适时做好其他两层学生的思想工作,积极创造共同参与,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保证各层学生都能有进步。

因材施教 个性教学 篇4

当我们决定成为教师的那一刻, 就意味着要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不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能胜任教师工作的需要,就一直要做一个合格或称职的教师。

有一个机会让我踏进了龙文教育的校门,那一刻更让我明白了教育的宗旨是一项强大的良心工程,身为教师做为孩子们的一盏明灯,我怎敢疏忽,我们每个人都要本着更好地教学,提高孩子成绩的原则,用良心教学。

作为教师经常反思,从自己的教学中总结经验固然重要, 勇于和其他优秀教师交流,善于汲取他人有效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师来说同样重要 .教研会是我们在龙文教育里面必不可少的一堂课教师课。经常请各学校有经验的老师来给我们传授经验,丰富老师们的教学知识,教学经验,不断拓展自己

要想做好一个老师,学生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我们这些撑握方向的导师更重要。必须全面深刻的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个性特点、气质心理、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知识基础等方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学会望、闻、问、切的体察方法,经过不断地训练,提高我们自身的观察感受能力。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还要重视学生的自省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还要有研究的意识,不仅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艺术,而且要研究高效的学习方法。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孩子兴趣,爱好,能力等都不一样,要以不同孩子的不同兴趣为切入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选择性,培养孩子勤学好问的习惯,做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学生们喜欢能言、善辨,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师。他们还喜欢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而在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学生我们老师要扮演好多个角色,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岗位,我们就要做好这个角色。只有热爱学生,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学生才乐于接受。孩子们学习中品质的培养,教师的引导是关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裂变效应和市场经济的竞争,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们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知识是一辈子的积累过程,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不只是说我在这个岗位我就是无私奉献的人,要看你有没有真正用心去付出,就像孩子们一样,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知识也是我们成长学习生活课程中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重大。

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

同为教师,每个人都本着更好地教学,提高孩子成绩的原则,在目前知识激增,更新速度加快的形势下,成为一个好老师成就一名好学员是需要付出和汗水。使教师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传授者,使学生成为一名高效率的接收者。让老师们用爱与责任,发掘学子们最精彩的一面。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更好。 我们一起加油…

选择教学策略,体现因材施教 篇5

同一班级中的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地成为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学的统一要求与照顾个别差异构成了一对难以处理的矛盾。

一、什么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含义:“一是教师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二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概言之,就是指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策略一: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特点等因素,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

1、学生分层

2、目标分层

3、分层教学

4、分层评价

举例

三、策略二:协同教学

所谓协同教学,是指

协同教学的方法

举例

四、策略三:取长补短

利用学生的多元优势智能

举例

五、策略四:教学智慧

定义

因材施教有效教学 篇6

一、实验背景

1.我校是一所层次较低的中学,面临着办学条件差、生源差、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跟不上形势等困难,而教师又缺乏教育科研的理论、意识和方法,较多采用传统的“灌输”、“识记”的“填鸭式”教学,造成学生有厌学情绪,学生学习被动,后进面大。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使教学质量提高举步维艰。针对我校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学校在本学期提出了“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方案。本实验配合学校的整体改革,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尝试通过主体分层,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全面发展的主体,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责任、主体力量、主体需要和主体活动,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让学生主动驾驭学习,驾驭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英语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其宗旨是加强能力培养,尤其是要倡导培养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英语课堂因此而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任务型教学”以任务为中心,从完成任务为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来学习语言,使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达到高度统一。它充分尊重学生的探究本能和个性,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主时间还给学生,任务型教学既符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又符合“学中用、用中学”的原则,它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 、实验对象及层次划分

高一年级共有472人,9个教学班,全部定为实验班,教改参照为每学期末参加全市统考英语平均分和县其它学校英语平均分的差距比较。采取按班分层的形式,不绝对按分数分层。A层1班,B层2班、3班,C层4-9班,每学期末调整一次,根据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及英语学习情况,由教师总体平衡分层。

附:高一年级英语上学期末市统考分数段表及分层表

总人数 各分数段人数

472 80分数段 70分数段 60分数段 50分数段 40分数段 30分以下

2 13 32 80 128 217

层次 A层 B层 C层

班级 1班 2班、3班 4-9班 全年级

人数 53 116 303 472

统考平均分 62.6 45.8 34.1 41.1

三、实验原则

1平等性原则:体现民主、平等、合作原则。

2.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差异性原则:因材分层施教。

4.学以致用原则:学中用,用中学,在情景中精讲多练的原则。

5.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素质。

6.发展性原则:在原基础上和谐发展,人人有所提高。

四、实验教学目标

1 短期目标:本学期期末统考平均分与县其他中学的平均分差距缩小3分以上。

2 改变教学目标单一,教学结构和形式单一,教学手段单一的状况。

3 改变学生课堂上被动学习的现状,采用任务型教学,师生互动,精讲多练,每节课教师精讲不超过20分钟。

4 改变扼杀学生个性“一刀切”模式,分类指导,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5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师生素质都有所提高,让教师乐教,会教,善教,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6. 在认真落实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全部要求的基础上,各层目标又各有侧重。A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B层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C层注重兴趣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实验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做好分工协作。

所有教师要认真学习分层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理论,大胆实践,作好记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调整、完善。规定每周二、四晚上8:00-9:00为集体备课时间,备课前每个老师要自己预先备好三节课的内容及出好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练习,备课时各层有一个主讲,以说课的形式把课堂教学各环节及任务的设计和教法说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各层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定各层选用的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梯度性、适度性、创新性,要体现各层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法、手段、学法指导和能力要求,教师要有创意地设计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次备课结束前,大家还要一起讨论,统一下次备课的重点、难点。

2.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三个层次的教学进度要保持一致,但各层次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做到保底不封顶。教学进度一致,便于教师集体备课,也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流动。教学侧重点不同,能使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最大限度的提高。保底,即:C层要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打好坚实的基础。不封顶,即:A层,根据学生的能力,能往前走就往前走,知识铺宽铺厚,转化为能力。允许超纲,补充自选教材。我们打算补充《新概念英语》,第2、3册,《捷进英语》,《大学英语》1、2等作为阅读材料。对A层学生来说,主要是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预习上,要求他们不但学会发现问题,而且能够通过字典或有关参考书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教学内容上,让他们回答属推理、归纳与再创造的问题;在作业上让他们多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有一定难度的习题。B层学生要求能够掌握教材的语言重点、难点,并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对C层学生来说,主要是小步子,多鼓励,重基础,教方法。使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学习,自己是可以学好的。

3.采用任务型教学,优化课堂。

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中的任务设计是多阶段的,但是任务的设计必须有针对性并服务于某个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创设各种各样真实的教学情景,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使用英语,完成任务后一般要有一个具体的成果。任务型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具体调整,每个教师都要认真研究每个课型的特点,固定每个课型的教学形式,通过布置多样化的任务活动,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英语学习氛围,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造空间和时间,使节节课有特色,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要有梯度,相同的任务,增加大量的输入是降低难度的方法,如Unit18的“热身”(Warming up)部分让学生依照地图讲出中国的各个邻国、周围的海岛以及各海域与中国的位置关系,其目的是让学生学读地图,复习描述方位与方向的词汇与句型。在A层,教师只须给出短语:off the coast, in( to ) the north/south/east/west of,学生就可以描述地图上的地理位置,而B层,则先给出几个例子,如:The East China Sea lies to the e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Guangdong lies in the south of China.然后再让学生模仿描述地图,C层的学生再学完例句后,老师写出更多例子,留空让学生填介词,然后在地图中指出位置。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完成任务后结果是一样的。

4.加强学法指导,强化听力训练。

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时点拨、鼓励,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配合教改。教师要以身作则,全身心投入教改当中。作业批改要认真,早自习和晚自习下班辅导要到位,辅导要有耐心,有针对性,建立融洽的师生情。规定每周一、三、五早读读英语,每周日、一、三晚7:00-7:20为英语听力训练时间。

5.活化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讨论、表演、辩论等,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学生收听学校英语广播,观看英文电影《居里夫人》、《卓别林》,利用周末开展英语角、英语晚会等活动。举行各种各样的英语竞赛,如英语单词拼写比赛、短文背诵比赛、英语小品比赛等。

六、评价与测试

我们不能仅看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而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我们采用课堂表现卡、家庭作业卡、课堂笔记本等作为学生的课堂评价手段。对于测试,我们打算平时不同层次出不同题目,分层测试。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评价更具有科学性有待我们探索。

因材施教 主体分层

任务教学 优化课堂

-------高一英语 课堂教学改革实验方案

走班制: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篇7

走班制:让因材施教不再是一句空话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办于1969 年, 从1984 年开始脱离杭师大, 被杭州市教育局接管。学校现有58 个教学班, 在校生2200 人左右。学校设有本部、新疆部、国际部, 有教职工240 人, 其中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63 人, 高级教师110 人, 其中特级教师4 人。2014 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校、高中必修课走班试点学校。

为了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 2014 年杭师大附中经过充分酝酿和准备, 开始实行走班制教学。在实行走班制最初的准备阶段, 学校领导把学生的中考成绩拿来, 按照文科和理科进行认真地分析, 并且落实到每一门学科上, 实行全科走班。只有自修课、班会和课外活动课不走班。

走班的决定做出后, 为了保证走班能够顺利地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学校召开了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及家长等各个层面人员参加的很多座谈会, 让大家充分了解走班制的做法及其好处, 并广泛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 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杭师大附中的走班制, 将文章按学历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 其中A层是最差的, C层是最好的。分层的依据是根据学生各门学科的几次大型考试成绩, 将这个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出一个具体的分数, 然后按照这个分数, 把学生分到相应的ABC班。这其中如有个别情况, 再进行调整。

分完班后, 学校给每个学生打印出两份一样的课表, 学校和学生各持一份。这个课表跟以前的课表不同, 课表除有学生要上的课程之外, 还有上课的地点, 即在哪个教室上哪一科课程。

对于任课老师来说, 在走班上课的第一堂课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为全班同学排座位;二是选出自己的科代表, 确定小组长, 还要对学生讲清楚自己学科的学习要求, 比如怎么做笔记、作业的规范是什么、哪些作业要交、哪些作业可以自己完成等等。

学校按照学习成绩分的ABC班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学生每学期学习变化的情况, 要进行调层, 一年要调整四次。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调层的笔试成绩, 另外, 再由各学科备课组进行面试。整个调层过程完全是公开透明的。学生考试的所有数据必须公正、公平、公开, 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来查分, 永远不设期限。

走班制, 缩小了学生之间学习上的差距, 调动了他们学习上的积极性, 老师讲课的针对性更强了, 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得更准了, 从而使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

走班制:让课程建设更加科学

实行走班制, 课程的设置也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在杭师大附中, 所有的课程都要围绕学校制定的学生发展十大核心素养来设置。从最基础的身心素养, 到最高层次的自我管理素养, 都贯穿到每门学科当中, 要转变成学科素养体现在教学目标当中, 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最后用学校制定的质量标准加以检验和考核, 使每个从这里走出的毕业生都具备这些素养。

走班制, 使学校的课程从学期制走向了学程制。由于浙江省的学考时间是每年的4 月份和10 月份, 刚好是学期中间。以物理学科为例, 学生10 月份考完物理, 从此就没有物理课了。因此, 要重新编班, 重新安排师资力量。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这时候都要做一个短暂的调整。所以, 学期制就变成了学程制。

杭师大附中的课程是分层分类设置的, 有选修课, 有必修课, 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出了不同的课。学校跟杭师大签订了协议, 开设了大学先修课。有10 门通史类的课程, 有3 门实验类的课程。老师把学生带到大学, 让大学教授给中学生上课, 学完课程经过考试合格以后, 发给杭师大的结业证书, 并可以拿到学分。如果这名学生将来考上了杭师大, 他这个学分在大学里可以使用。此外, 学校还开设了几大选修课程群, 如ICT课程群、多元文化融合课程群、生涯规划课程群等等, 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走班制:催生学生生涯规划的成长导师

杭师大附中的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后, 将要参加高考, 将要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为了让学生能够尽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学生在入学后, 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这个测试叫做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 它能够测试出一个人的职业倾向。学校根据这个测试, 为学生配备成长导师, 以便帮助和指导他们正确地选择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这一做法, 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杭师大附中, 最让学生喜欢的导师有三类:一是班主任, 二是跟高考有关的文化课老师, 三是心理辅导老师。学校规定, 每一个成长导师可以带10 个学生, 师生可以双向选择。

成长导师与班主任的职责是不同的。导师的职责是学业上的辅导、生活上的指导、心理上的疏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而班主任主要是管一些具体事情, 如学考报名、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文化节等活动。导师和班主任的工作分工不分家。实际上, 学校设立的成长导师, 就是要使学生有更多的人去关心, 去帮助和教育。

作为成长导师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就是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学校首先对导师进行培训和辅导, 让他们知道, 导师要给学生导什么、导到什么水准、怎么导。另外, 要让他们了解学生成长的背景, 要与家长有很好的沟通, 共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

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选修课来设置。虽然是选修课, 可它是一门必选的选修课。这门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探索。此外, 学校还有生涯社团和个人生涯咨询活动, 老师们还自己编写了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书。学校对每个学生都有测评, 通过测评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职业, 学校则带学生去了解和体验这个职业。实践探索的程序是:先认识专业, 再认识职业, 最后做出选择。实践探索的内容有设计大赛、大学专业访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生涯讲座、去企事业单位参观访问, 还有跟随父母工作一天等等。有的学生通过参加实践, 感到自己不适应或不喜欢原来自己选的专业, 于是, 改变了当初的想法, 进行重新选择。

走班制:让师生共同成长

实行走班制, 开始时学校领导还面临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即教师的安排问题, 弄不好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为此, 校领导经过多次研究, 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 同时结合各层次班级的学生情况安排教师。如A层的学生学习基础差, 自我管理能力不强, 学校就安排善长管理的老师来教;C班的学生学习好, 自我约束能力强, 老师就不用为纪律操心, 集中精力管教学就行了。校领导把安排教师的思路一公布, 中层干部及年级组长都纷纷报名到A层上课。因此, A层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 A层的老师也都是教学能力很强的好老师, 他们对学校的安排特别满意。

虽然学生分为ABC层, 但是教师的备课还是集体备课。备课以B层为基准, 此外, A层加些基础知识, C层加些迁移知识。因此, ABC层的作业是不一样的, 上课的内容也不一样。

在考核方面, 学校不是考核教师个人, 而是考核年级组和备课组。虽然如此, 也不会出现吃大锅饭的现象, 因为学校实行的是年级组聘任制。因此, 老师们都有危机感, 工作都特别努力。在备课组里, 教师之间互相促进, 互相带动, 不让一个人掉队, 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备课组取得好成绩。

对于学生来说, 实行走班制后, A层的学生进步最大。因为分层教学后, 老师能够因材施教, 能够挖掘出学生们的潜力, 并使之发挥出来, 从而使他们的成绩稳步提升。C层的学生也不再出现“吃不饱”的情况, 知识不断得到迁移, 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目前, 学生的有效学习有50%来自于教学的适合程度, 还有50%来自于教学策略及教师的努力。

教育的起点是人, 教育的落点仍然是人。杭师大附中在追求个性化的教育中, 不断探索走班制的教学之路, 其成果令国人瞩目。

因材施教,有效开展班级工作 篇8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施教,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树立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尤其重在发挥学生的优势,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和文化水平,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孩童这个年龄段,是对未知世界最有探索欲望的时候。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往往在于我们的引导不对,甚至扼杀了学生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心理学专家就分析了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如: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为刚入学,活泼好动,自律能力较差,但是他们也有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对很多新鲜事物感到好奇。所以,在教学中尽可能以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儿歌、看视频等趣味性强的教学形式来满足他们,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新知识。

小学二年级学生大脑功能发育较快,大脑神经活动处于兴奋期,语言表达和行为能力较强,但他们善于形象思维,而难于逻辑思维,听课的注意力只能坚持20分钟。所以,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适当播放一些健康的 “七宗罪”“侦探”“神探”等侦探片给他们看,以训练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扩散和实践能力的成长。

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新颖事物特别关注,兴趣爱好日渐浓厚,尤其是对游戏感兴趣,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课堂上容易遗漏一些知识点。所以,在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采用游戏闯关的形式来巩固课堂知识,譬如“乐在学途”的游戏闯关就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

小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呈现随意性和情绪性,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对体育活动也积极参与,但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容易混淆,时空感受限,控制情绪能力不强,容易冲动,喜好争辩。开始有了明显的性别意识,集体荣誉感强烈,但遇事依赖教师的解决或裁决。所以,在教学中,授课讲解知识要精炼,不宜过长,注重引导学生分清是非,与异性交友的原则和方法,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

小学生五年级学生进入少年时期,他们的视觉和听觉较为灵敏,集中注意力可达25分钟左右。整个身体注意力、平衡力、协调力和分配力都大大提高,具有规则意识,记忆由机械意识过渡到自觉记忆,但实际练习过程还是呈现在直接或感性上,习惯模仿,具有自我意识感,性别意识更加明显,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小组对抗意识增强。所以在教学中,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运用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能力增强,分配力有所提高,注意力时间有30分钟左右。从手到脚,从上到下,从全身到重心协调力增强,记忆由被动转为主动,思维由形象转为抽象,男女生心理特点有明显不同,男生喜欢竞技,女生喜欢打扮,喜欢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积极参与竞赛,搭建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游戏平台,引导择友,保护好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强。

除了针对小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之外,还要重点抓好两项工作。

一是抓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主要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如学习习惯养成。包括学生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笔记习惯、读书习惯、写字习惯等。习惯成自然,习惯养成了,学习成绩就会自然提高。

二是抓班风形成。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优秀班级的标志,表现在积极向上、文明守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形成过程中,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班规或公约,让正能量熏陶激励全班成员。

高职声乐教学因材施教的演绎论文 篇9

摘要:声乐教学注重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对学生的声乐教学中演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大程度上辨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声乐课程的开设具有较强综合性,需要将因材施教的思想综合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在尊重教学流程与学生自身的前提下实施灵活的针对化教学,并且兼顾合理的考核模式,可以充分地了解到学生的差异之处,并为其个性化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声乐;因材施教

声乐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基础薄弱,对声乐教学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在这种背景下的声乐教学只是教学资源的浪费,毫无其他现实意义。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育者若能够在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中演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将大大提高教学成效,改善教学资源的浪费情况,同时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一、尊重教学发展理念,灵活改良实施过程

声乐教学的基本过程就是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素质,然后建立初步的发声观念,再发展出新的观念,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并将这种培养渗透于教学各处。这样的教学流程可以说十分重要,的确可以从习惯入手对学生进行由浅及深的教育,同时产生了一定成效。但如果可以在这些过程中加以因材施教的原则,那么培养的效果将更加明显。例如,在学生对声乐的初步认识形成过程中,正确分辨哪些学生是热情催促,哪些学生是兴趣激发,对于一时爱好的学生,必须对他进行良好的引导;对于真正热爱的学生,应帮助他及时建立持之以恒的耐心。又如培养学生听辨能力时,可以鼓励学生充分调动情感与想象,描述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见解,在了解了学生的声乐视野和基础知识以后,根据学生不同的起步点,推荐不同的乐曲题材进行学习,实现知识与情感上的循序渐进。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化教学

因材施教原则中的“材”实际上就是指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差异。世界上没有人拥有完全相同的嗓音,一百个学生就有一百种发音特点,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又不尽相同,那么就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发现声乐方面的差异处,趋利避害,建立适于每位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模式,让其声乐潜能开发至最大化。首先要根据学生声乐器官的不同特点,指出优劣势所在,在学生的观念中深植扬长避短的思想,摒弃不适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该如何发展优秀自我。其次,在对待声乐学习能力差距较的大学生面前,尽可能地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例如在课下的练习时间、曲目的熟练程度等均做出不同要求。这种方式可能要求实现声乐教学的一对一模式,所以也就要求声乐教师具有充沛的精力,来为每一位学生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但这种要求往往很难实现,教师的资源有限,受教学生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很多教师无法实现面面俱到针对化教学,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小班授课,又根据不同年龄和教龄,将教师培养学生的能力划分等级,尽可能地让每位教师的受教学生数量最小化,减少教师的授课压力,同时使学生的发展得到充足的指导规划。最后,要为不同学生丰富声乐教学的底蕴。不同学生追求声乐领域的目标不同,有的学生仅仅把声乐当作求职远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的则想将其作为终生受用的素质能力。在这种差异性思想下,声乐教师应该帮助每位学生正确认识声乐,带领学生步步深入,让其感受声乐文化所带给他们的情感、认知、思想层面的改变,将声乐底蕴丰富于学生能够深切感受的每一处,与学生的日常思考和行动彻底融为一体。

三、完善声乐培养的考核机制

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发现学生的差异根源,然后按其特点从良发展。但毕竟教师无法对学生处处跟随,一些细化的问题仍然难以发现,所以有效的考核机制会帮助教师进行搜索,使学生的差异寻之有据。

(一)增加测验频率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不仅仅局限在阶段测评,教师可以将阶段学习的成果检验细分成短时段检验,例如由章节测评转变成每课时的练习检验,帮助教师检查学生课下的学习状况,对训练不佳的学生进行鼓励,积极引导,增设训练题目;对学习情况良好的学生表示赞扬,并适当增调训练难度。测验细分后,学生某一阶段的问题将突出表现,教师就可以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杂点,促进声乐训练的有效进行。

(二)调整声乐考核曲目

就目前各高校的声乐考核情况来看,一般考核形式都为学生独唱,教师同时做出评价,学生往往为了达到教师要求的声乐效果而苦练规定的教学曲目,致使在曲目考核过程中出现一调同腔的结果,无法正确识别学生间的声乐差异和问题根源。如果教师在进行曲目考核过程中出现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另择曲目,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在声乐考核过程中,曲目的选择形式不必规定唯一,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学校的考核标准及模式进行创新,针对不同学生的声乐类型选取适当的演唱曲目,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考核,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优秀之处和欠缺之点。不管高职院校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要求,任何的实际操作全部都要建立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上。声乐学习无法一蹴而就,由浅及深、由易至难的教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可以在这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渗透,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仅意味教学过程中伴随当下学生变化和要求变化的合理化调整,同时也对声乐教学的未来前景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季植.关于高职学生音乐知识现状的调查研究[J].岁月,,08.

[2]马宁.谈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01.

因材施教有效教学 篇10

一、牢记使命,努力学习,提升素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用渊博的知识浇灌学生的心田,用高尚的情操去感染孩子的心灵。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他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不停探究,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才能站在教育教学这块阵地的前沿。我们的教育教学只有不断学习我国传统的优秀成果,不断学习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把这些成果、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教育模式,形成自己的风格。三年来,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认真学习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的教育实践录》,学校邀请著名有效学习专家肖成全指导工作,我们聆听了他的《有效学习》,课题组负责人于晋强老师到杜兰口考察,课题组负责人刘玉海老师、张宁老师到上海参加了《全国三大流派“同课异构”研讨会》,聆听了李吉林、邱学华、魏书生、张人利等教育专家的讲座,参入了听课评课活动,于晋强、刘玉海、张宁、刘红艳、张秀华等老师到威海大光华学校聆听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同时,积极参加市、区、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

二、专题研究,不停求索,尝试创新

我们城里中学数学组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每一位老师都在不停思考探究教育教学问题。在充满一个很浓研究气氛的环境中,我们的课题研究深刻有效地进行着。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有时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开一次会,但我们的的研究、讨论、交流却每天不停地进行着。年轻的老师有了问题就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课题负责人经常询问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给予理论的支持或提出可行性的实验方案。王学强老师负责家长汇报课题实验,开始是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班级新闻栏目,尝试短信交流,工作报告《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验课题工作报告》。他经常和于晋强老师、刘玉海老师讨论如何告诉学生家长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在用心的观察学生,和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发现不同孩子的很多优点和缺点,有针对性的提出批评和激励的语言,让孩子能接受批评同时获得前进的动力。武刚老师负责分层试题的课题,为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他经常和刘玉海老师经常讨论知识、技能的的原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出题。有一次在讲解图形的展开时,他想到了环翠楼生上的灯塔,设计出上灯塔的最短路线的问题。为了编一道打折销售问题,他到打折的商店去和老板讨价还价,通过朋友打听该商品的成本价,编写一道既考查了学生打折销售的知识,又对学生有生活指导意义的数学题。刘玉海老师采取了先是进行采取100分的评价方法试验,效果不是很好,后又采用等级分类的评价方式,结果不理想。在不停地思考、探索中他发现游戏计分方式,能不能用在教学中呢?他进行了尝试,形成一套积分规则,效果很明显,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待优生都能主动的找老师做题。赵美丽老师、刘红艳老师、邢春梅老师分别是有2岁、5岁、6对孩子的妈妈,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苦苦地求索,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让孩子有一个好习惯,他们的通过对自己孩子的观察,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探究的干劲十足。张秀华老师是一个有多年班主任经验的年轻老师,富有朝气,同学们打成一片。他的计分法的研究,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获得巨大的成功。

三、取长补短,大胆试验,学会反思

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是如何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学习动机等各不相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种方法,任何一种理论都不能解决学习差的问题。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积极投入到学校的《目标教学》,《同研一节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区、学校的研究课题中,分层教学融合在这些课题研究中。比如,张秀华老师的在“同研一节课”活动中,不分层计分的理论融入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方面,使学生课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大容量、高效率的课堂,受到六十多位听课老师一致的好评。我们的课题间,联系更加紧密。张宁老师的分层测试重点是如何进行测试的研究,属于方法论的问题。但他必须从试题的评价功能入手,考虑试题的编写内容,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他经常同武刚、赵美丽、邢春梅等老师一起谈论试题的编写策略,讲课的思维过程。

四、学会关注,学会赏识,幸福人生

上一篇:2024年质保部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大学一年级语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