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图文

2024-05-14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图文(共14篇)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图文 篇1

第三章健康评价

1、全面评价儿童健康从生长发育是否正常、有无疾病、心理发展是否正常这三个方面进行。

2、影响生长发衣的因素有遗传因素、营养、体育运动和劳动、生活制度、疾病、生活环境、季节、污染。

3、创造有利的生活环境;合理的生活日程,平衡的膳食,运动,预防疾病,使儿童生长发育的潜

力得以充分发挥。

4、春季身高增长最快,秋季体重增长较快。

5、手的活动可以刺激相当大范围的大脑皮质。多让孩子活动手,手巧心也灵。第四章婴幼儿一日生活制度

1、制订一日生活制度的原则含

1、考虑年龄特点

2、结合季节做适当调整

3、坚持执行。

2、睡眠不足可导致幼儿精神不振、脾气暴躁、食欲减退。

3、为了使幼儿入睡快、睡得深沉,睡眠的环境应保持安静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4、睡觉是要注意不要蒙头睡、“趴”着睡、剧烈运动后睡,守睡人员要经常巡视。

5、幼儿进餐每顿饭20—30分钟,应教育幼儿专心吃饭,细嚼慢咽,使他们愉快的进餐。

6、每日的户外活动应有3—4小时,夏、秋季可安排多一些,冬季可适当缩短,但不可取消。

7、在户外活动时,对体弱儿要多给予照顾,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有汗及时擦干。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1谷类(2根茎类(3蔗糖(4乳糖(5蜂蜜(6果糖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包括

1、构造新细胞、新组织

2、修补组织

3、调节生理功能

4、供给热量。

3、脂肪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1、储存能量

2、保护机体

3、构成组织的成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

吸收

5、提供必需的脂肪酸6增进食欲。

4、儿童容易缺乏的四种无机盐有钙、铁、锌、碘。

5、水的生理功能有

1、细胞的主要成分理

2、代谢反应的基础

3、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

4、润滑作

5、调节体温 6、3—6岁是培养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包括哪些内容呢?

1、饮食定时

2、饮食定量

3、专心吃

4、不挑食、不偏食

5、不剩饭、不洒饭。

7、防止“病从口入”,培养幼儿有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过

期的食物。

8、母乳喂养的好处有

1、营养价值高

2、提高抵抗力

3、减少过敏反应

4、有利于乳儿心理健康

5、母乳新鲜、干净、温度适宜、喂哺方便。

6、预防龋齿的方法

1、注意口腔卫生

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

3、定期口腔检查。

7、龋齿的危害有哪些?

1、牙痛影响进食和休息

2、造成偏侧咀嚼,影响颌骨正常发育

3、妨碍

食物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

4、有可能引起心脏、肾、关节等主要器官发病。

8、要将牙齿里里外外都刷干净,至少需要3—5分钟。第七章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做好幼儿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环境清洁、室内空气新鲜、无蚊蝇等等,都是预防传染病的

重要措施。

2、护理感冒的病儿后要洗手。手是传播感冒的重要途径。给病儿擤病涕、擦眼泪以后,手上带有

感冒病毒,若再接触健康孩子的口鼻,可将病毒传给健康孩子,造成成传染。

3、传染病传染途径有:1空气飞沫传播

2、食物传播

3、水源传播

4、土壤传播

5、日常生活接

触传播

6、虫媒传播

7、直接接触传播

8、医源性传播 9母婴传播

4、儿童常见传染病有水痘、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传染性肝炎、手足口病、红眼病。

5、水痘的症状病初1—2天有低烧,以后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渐延及躯干、四肢。

6、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腮腺肿大期间,唾液中有病毒,经飞沫传染。

7、儿童常见寄生虫病有蛔虫病、蛲虫病。

8、儿童在地上爬滚玩耍,饭前不洗手,吸吮手指或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均易得蛔虫病。

9、蛲虫的预防有

1、避免重得感染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吸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图文 篇2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保障系统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应对压力的重要外部资源, 系统中的个体能够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 这些交流使个体相信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爱的、被尊重的、有价值的, 归属于一个互惠的、能相互交流的社会网络。在学校内部乃至整个社区、学区内形成教师社会支持系统, 能有效地维护和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借鉴国外经验, 学校可以设立高校青年教师交流场所, 对于有心理困扰的教师, 给他们提供倾诉的机会和场所, 为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和轻度心理障碍提供帮助。如今仍有一些人觉得患有“心病”是丢人现眼的事, 不少有心理问题的人碍于脸面硬撑着, 学校领导要尊重理解、关心他们, 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同时要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学校群体心理气氛, 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这是维护并增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同时, 应加强学校间的联合, 设立一些机构和场所, 增加教师间的交流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增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把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关于生活艺术, 更是一门具有深层次内涵的生活哲学, 这门富有哲学意味的艺术最终目的在于发现、追求和建立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正确进行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积极观察、挖掘和总结心理活动规律, 采用各种措施和方法以实现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培养。事实上, 不是只有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不是只有学生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每一个社会大众都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 社会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社会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构想和实施。

三、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 确立目标

心理健康的教育不能单纯地作为教师泛泛掌握的一门基本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 提高心理水平和改善心理结构应该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着眼点。当然, 不是不强调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要求而片面强调开放性的结果, 每所高校和每位高校青年教师都应该粗线条地勾画出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效果。通过培训, 教师要达到下列要求:具有较全面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结构和发展水平;具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等。

(二) 筛选内容

教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 高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法、小组座谈讨论法、情景任务分析法、个体访谈法等调查方法的运用, 在教育培训之前要进行认真仔细对教育需求进行分析。根据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 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按需施教”, 根据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青年教师想要提高的方面来选择教育、培训内容。学校在教育培训内容上应该筛选为几大模块。

1.相关心理知识的学习。高校青年教师进入大学从事职业生涯之前, 就应该通过培训、学习从而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 并形成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现实情况往往事与愿违, 心理学知识的欠缺、心理保健意识的薄弱成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状态的常态。面对这一现实状况, 高校必须积极承担起向青年教师传授心理学和健康保健知识, 青年教师也要在教学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心理状态和调适心理结构以补偿本应该在职前拥有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如此, 高校青年教师也要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影响。

2.心理技能和技巧的培训。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 而且也要重视心理学知识、教育科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结合, 突出操作性和实效性。例如, 要特别注意培养青年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 在培训中通过澄清、模拟、练习、提示等手段, 使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交流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形成经验, 确保交流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 跟踪评价

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尚属新兴事物, 存在着重视不够、经验不足等问题, 学校建立起跟踪评价制度, 对于保障这项工作有始有终的开展、调整完善这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十分必要的, 应该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田淑梅.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3) .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图文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压力心理咨询

实施双语教育是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双语教育要取得高质量,必须有合格的师资队伍作保证。在双语教师教育的征程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保证教师们顺利完成学业,取得实效的基础,在校双语培训教师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将来他们所教授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因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提高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及汉语授课能力为目标,目前,我校有上百少数民族双语在职培训教师,他们从全疆各地来到这个集体中,即将成为新疆双语教育的脊梁,所处的条件极其艰苦,从事的义务教育责任重大,心理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今天,我们理应关注广大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的心理健康。双语培训教师来自全疆各地,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如何适应教师与学生身份双重身份的角色?如何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如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些问题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各种问题,如: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如何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双语教师自身的心理建设帮助教师们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台湾心理学家何永钰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 B=P/E。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自我强度 (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强度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下面笔者将围绕这个公式阐述双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探究

为什么部分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根据以上原理,原因有两条: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过大;“自我强度”不夠,心理素质欠佳。

其一,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过大。这是双语培训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些培训教师来自全疆各地,教育程度不同,教学能力不同,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汉语水平不一样,大部分教师来自少数民族聚居的和田、喀什等地,汉语的听说能力十分有限,而对培训教师的结业合格标准包括:(一)政治理论与职业道德(二)教育理论与实践和基础教育新课程(三)汉语基础知识(四)计算机基础知识(五)课堂教学实践(六)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七)政治思想表现和校纪校规。以上考核项目共七项,七项全部考核合格者方可结业。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培训课程,特别是通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试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双语教师除了熟练使用两种语言具有一般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外,还要懂得双语教育的理论和方式,有双语教育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既熟悉本民族文化又了解第一语言民族文化的双文化的人才,这样的教师从事双语教学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这与教师原有的认知结构、业务能力、身心素质发生尖锐的矛盾,在如此重压之下,我们的培训教师在学习上感到力不从心 ,压力自然降临。

其二,“自我强度”不够,心理素质欠佳。 通过问卷结果及对个别教师心理咨询,笔者发现部分民族教师心里健康水平偏低因为不仅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过大,而且承受各种压力的 “自我强度”不够,心理素质欠佳。据我们调查,这些教师抗焦虑的能力普遍较差,遇事容易紧张、神经过敏,产生恐惧心理,不少教师时时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表现出许多躯体症状;相当数量教师强迫症状明显,常常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表现出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和苛求自己等症状,久而久之,必然严重地损害自身的心理健康。

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外部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内部又缺乏承受压力的能力,这样的结果,按照柯永钰教授的公式:B=P/E,心理症状的出现率自然要比一般人群要高出许多。

二、加强心理辅导,维护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笔者认为,解决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根本所在就是必须加强心理辅导,化压力为动力。心理咨询是维护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方式。我们要很好的将两者结合起来,重视团体辅导的作用,并且定期开展。

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地区背景,大致相同的工作经历,处于相同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着相似的认知和思维方式,面临着相似的疑难问题。每一个体问题的出现,均具有群体代表性,是由群体中的问题矛盾在个体情境中的激化而突发出来的。面对这个庞大的特殊的群体,烦恼、压力无处不在,心理健康咨询仅靠个体咨询来解决问题,费时费力,也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对于自主性较强的民族培训教师而言,他们更愿意和别的培训教师谈话,却不愿与心理咨询人员交谈,他们需要来自他人的信息输入,加之他们通过“听”学到的东西多于通过“说”。特别对于那些陷于焦虑不能自拔而又不愿意突出自己,使自己受到关注的民族教师,团体咨询会相当有价值,效果会更好。个别心理咨询往往需要教师们主动去面对辅导者,这是需要勇气的。因此也是造成个别咨询涉及人数和问题类别有限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团体心理咨询却是辅导者主动面对团体,广泛接触民族教师,这也给民族教师提供了接近辅导者的机会,可以使他们松弛紧张和不安,获得安全感,倾心交谈,加强信心。辅导者在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提出、民族教师间的回答、交流、倾听、讨论、体验中,辅导教师们走出误区,接受阳光。同时,也可从团体中鉴别出需要特别予以援助的民族教师,以增进个别心理咨询。在此过程中,辅导者可以综合各种教育经验,因事制宜,因人而异,以获得最佳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针对双语培训中的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民族教师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所限,解除汉语的机会更加少,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相同的情况下,他们达标程度较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民族教师要低。另外,由于他们生活经验、生活习惯、学习基础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他们遇到比来自乌鲁木齐市的民族教师更多、更大的困难、障碍和不适应,这就给个别心理咨询带来很大难度,而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和优势就可较好的对应这一特殊要求,从而有效的帮助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以适应环境,完善和发展自我,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压力机制的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时时刻刻处于压力之中,没有一点压力,我们一辈子将浑浑噩噩、碌碌无为。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总和效应,无时无刻的压力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机体的适应是被动的缓解压力,一个人更应该主动缓解压力。下面是一些给少数民族教师减压的处方:

第一种方法,提高认知能力,尤其是汉语言的听说能力。学习的压力多来自于语言的障碍,当沟通没有问题时,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二种方法,提高工作抱负。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决定着一个承受压力的水平。大多数民族教师只是被动的接受原所在学校的任务,来学习双语教学,没有对未来工作事业的规划,被动的学习,这样是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我们应该提高广大教师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让其内部动机来驱动外在的学习表现。

前两种阐述的是减轻压力的根本方法,此外还有第三种方法,多运动。压力是物质分布的密度与活动度的结果,提高运动能承受更大的外界压力,生理上运动可以刺激脑下垂体分泌脑内啡呔,使人的心情安宁。

根据我们的调查,影响民族双语教师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是不良的外在环境,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与目标的实现关系颇大,影响深远。因此,在双语培训教育中要树立“互相帮助、以心换心”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心理健康咨询人员,加深对双语教师的沟通,特别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的转变,理解他们的苦衷,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心理负荷,给他们全方位的呵护和慰藉。

综上所述,如果每一位双语教师都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的保健工作,全社会都来关心与重视双语教师的心理健康,那么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双语教师师资队伍将大有希望。

参考文献:

[1] 王振本、梁威、阿布拉.艾买提、张勇.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与研究[M]新疆:民族出版社.2001.

[2]王永刚. 对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23)

[3]马晓红.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性质、意义、问题及对策[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4)

作者简介: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 篇4

一、良好的导入是打开心理健康课的大门

导入要有三个作用:1.要切题。俗话说,适合的才是的,一个导入就算非常吸引人,非常能调动课堂气氛,如果没有切题,一切都等于零。比如,主任提到刘老师讲的《我是网络小主人》的导入虽然带动了学生的气氛,但这首健康歌与本课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并不算太成功。2.要打开老师与学生的隔阂。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其主要意义就是在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所以,在课堂的开始就应该打消学生的顾虑,消除学生与老师的隔阂,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愿意“听其言”。3.要为下文做好铺垫。再好的导入也只是为了“抛砖引玉”,为了这节课打下基础,做好铺垫。让学生顺其自然进入这节课,而不是“生硬”的把学生拉进这节课。

二、课堂目标是检验一节心理健康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一个评委老师说:“检验一节课是否成功,要看这节课的目标设置的是否合理和这个目标是否完成或其完成程度”。比如:牛老师讲的《我的情绪我做主》,其目标就是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种类及如何处理不良情绪。在这节课中,牛老师让学生通过情景剧的方式体验情绪带来的感受及思考该如何处理这种情绪。完成的特别好,值得我好好学习。

三、课堂问题要“精而少”,富有启发性。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不能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很好的引导,在这其中,问题的提出就尤为关键。问题不能含糊,表述要一定清楚,一定要用学生理解的话语表述。同时,问题不易过多,如果一下子提出几个问题,学生不知道思考哪一个,反而事倍功半。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资料 篇5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学校所处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其中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生关系和谐最突出的表现是:师生之间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互相尊重,愿意沟通。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与学生相处时,信任、赞美、欣赏等正面态度多于厌恶、憎恨、歧视等反面态度;对学生以诚相待、关爱有加。这样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教师的这种为人处世的优秀品质不是靠说教灌输给学生,而是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内化积淀为学生固有的品质,使得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积极、健康、进取的精神风貌。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粗暴、没有爱心;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无视学生的主动性。他们思想狭隘,斤斤计较,胸无大志,遇困难退缩,见荣誉就争。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也会去争名夺利,忘记了做人的坦诚。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影响之大。

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那么,如何培养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我调控

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有时即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会是满意的结果,因为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是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二、外部支持

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改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学校领导也应当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1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等,反映了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因此,学校强化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学生。2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关心教师生活。学校领导要不断地深入到教师中间,对教师的性格、家庭等了如指掌,当教师遇到困难时,学校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要时刻把教师的冷暖记在心上,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心,这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好处的。

4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要想方设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到宣泄,使教师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 篇6

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个体能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和乐趣。就教师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既迫切又重要,要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就必须认同自我身份,不为外界对教师的评价所动,不为教师的经济、政治地位的变化所动。做一个工作踏实、知识渊博、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者。

二、团体方案

(一)团体名称:教师生涯发展团体。

(二)团体目标:

1、让教师感受个人职业生涯的经历;

2、澄清影响个人生涯发展的动力和阻力;

3、确立职业发展的自我目标;

4、增强年轻教师的集体归属感

(三)团体性质:发展性团体。

(四)团体对象:学校领导、班主任、普通教师等。

(五)团体规模:20人。

(六)活动时间:2小时。

(七)主持人:两名

(八)活动方案

第一次活动:了解活动并彼此相识

1.签承诺书

(1)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意义和目的。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图文 篇7

一、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现状

健康基础知识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次调查中, 参与调查的192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全部选择了“在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时安排一定数量的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课时”, 但各学校在具体学时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每学期1节到3节以上不等, 见图1。

同时, 在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具体时间安排中, 依次为“雨雪天气” (89.7%) 、“每学期开始” (69.1%) 、“在体育实践课中安排一点时间或者在技能学习的同时渗透” (27.9%) 及其他 (4.4%) 。这一结果说明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均能认识到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但在重要性认识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此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调查了参加“国培计划2012”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项目的体育教师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具体内容。图2的结果显示, 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 但运动损伤、身体结构等对小学生体育锻炼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内容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首要选择。

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形式是调查的重要内容, 结果显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次为理论讲授 (82.4%) 、分组研讨 (50%) 、技能实践中渗透 (32.0%) 、家庭作业或课后自学 (25.0%) 和其他 (7.4%) , 说明“理论讲授”仍然是教师们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最为常见的方式, 这与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具体时间安排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

此外, 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效果。参与调查的骨干教师认为, 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健康基础知识, 55.9%的学生表现出的兴趣“一般”, 27.9%的学生“比较感兴趣”, 8.8%的学生“没兴趣”, 仅有7.4%的学生“很感兴趣”。这一结果说明, 目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这可能与教师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关系。

二、专题培训对于提升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实践

参加“国培计划2012”骨干教师集中培训项目的体育教师均为全国各省市区选送的骨干教师。他们具有较为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 关注课程改革并熟悉教材内容, 基本上对自身的教学能力、优势与不足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

从表1反映的情况来看, 近六成参加“国培计划”的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对自身开展健康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评价为“一般”, 与其他几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主要教学内容相比, 也处于中等位置。因此, 对于多数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来说, 这项教学能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此, 北京教育学院培训项目组采用分组选修的形式, 安排了专题培训课程, 并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以期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能力。具体来说, 采用了以下原则和措施。

1. 重课标, 理内容

围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的实施, 项目组安排了专题讲座, 通过对新版课程标准的解读, 重点分析了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部分对加强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具体要求, 并梳理了新版课程标准从水平一至水平三“课程内容”部分中提出的具体知识点, 并从整体上对小学阶段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知识系统性和层次性进行了分析, 使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对新版课程标准中规定和要求的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了然于胸, 充分领会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2. 重知识, 拓视野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在于夯实其知识基础。通过与参加培训教师的交流发现, 他们自身所掌握的健康知识多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职后阅读报刊、杂志等途径习得, 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深入化。为此, 项目组本着“新、深、补、研”的方针, 针对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需求, 介绍了体育与健康专业知识的前沿“新”发展, 解释学生体育锻炼中健康问题的“深”层次原理, “补”强教师对于包括运动损伤处理、心理健康教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足, 并鼓励他们通过有效的体育科“研”来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 夯实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 为更好地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做好准备。

3. 重实践, 探方法

针对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的学科骨干角色定位, 项目组设计了“教学绝招的碰撞与交流”的研修形式。具体地讲, 首先, 由授课教师对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 在此基础上“抛”出所见到的相关内容精彩教学案例, 总结成几条“教学绝招”;然后, “引”导参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进行深入思考, 提炼出自身教学中的经典案例和“教学绝招”;最后, 在小组和班级交流中进行碰撞和交流, 对“绝招”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找出其中规律性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此外, 还为学员们介绍了“营养大搜寻”、“心智能越野识途比赛”等国外体育教师在开展健康基础知识时的教学案例, 在拓宽学员视野的同时丰富他们开展教学的组织形式。

4. 重成果, 集资源

结合培训项目对学员研修成果的要求, 项目组将参训教师在培训总结撰写中对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的反思和新认识进行整理, 对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形成的健康基础知识“教学绝招”进行汇总, 形成培训成果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 印刷成册分发给每位学员;同时, 鼓励国培教师回到工作单位后对这些教学设想进行实践尝试, 通过实践、反思内化为自身的教学方法, 并通过培训搭建的网络平台与指导教师和同行进行交流, 最大程度上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共同提升和发展健康基础知识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桥, 王德慧.隐性知识显性化:体育教师培训新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3) :141-143.

[2]张红学.新课改背景下对体育教师培训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6) :113.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图文 篇8

由我国著名心理教育专家朱建军教授首创的心理“意象对话技术”是一项实用、有效、便于操作的心理教育技术,不仅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更适用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心理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将陆续推出“中小学教师应用心理教育技能培训”。培训结束颁发培训证书。

数百位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应用心理教育技能培训——意向对话技术”的教师一致认为:“意象对话技术”不仅简便、易学,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我们希望关心自身及学生心理健康的广大教师都尽快掌握这项技术。

培训内容:

1.心理教育技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发展

2.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3.教师工作生活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与特点

4.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实用技能——意象对话技术

5.心理意象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方式

6.意象对话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方法及案例示范

7.解析心理学影片

培训方式:小班化团体辅导式体验教学

培训时间:3天

培训费用:1500元/人

培训日期:第一期:2007年10月5日~7日(已报满)

第二期:2007年11月23日~25日

培训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培训主办单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培训协办单位: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

培训认证机构:北京意象对话研究中心

培训教练:

赵燕程,资深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国家首批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证书。近些年接受过精神分析、荣格分析心理学、家庭治疗、家庭系统排列、萨提亚、森田疗法、认知行为治疗、催眠、NLP、音乐治疗、音乐心理剧、积极心理治疗、团体治疗、超个人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及培训。后师从意象对话技术的创立者、国内释梦技术的领先者朱建军博士,并做个人体验及自我分析达数千小时,成为意象对话领域水晶级资深咨询师。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

高桂云,资深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青春热线”专业督导,国际再评价咨询学会教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在心理辅导和培训方面从业十余年,并长期以实务工作为主,积累了大量的个案(咨询个案近千人),有着丰富的咨询经验,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研究》、《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专业文章和科普文章数十篇。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十几个大中城市针对中小学教师和家长开展关于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学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讲座百余场。

培训联系人:吴为 吴文庆 王策 李益倩

联系电话:010-82563556,010-82563679,13311396959。联系电邮:xinlihuaww@163.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外研社大厦2507,吴文庆收,邮编:100089

投诉电话:010-82562023

投诉电邮:rainbow-ch@vip.sina.com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 篇9

营廓初中孟晓华

首先感谢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的决策,请来心理学专家为我们指点迷津,使我们对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确实提高了我们的育人观念,是我们虞城县教育质量的又一提高。

听了这些专家的报告和真实的案例分析,我确实明白了教育学生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而应该走进学生的内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更应该关心,鼓励用温和的眼光来发现他的优点,在生活中多关心他,照顾他。这样,他就会知道老师能看得起他,在重视他,原来放纵的行为就会慢慢收敛。王教授说:“那些调皮的学生之所以会屡次犯错误,是因为他觉得没人注意他,有失落感,想得到别人的重视,所以才会找茬。”当我们教师了解了他的心理后,对症下药是很容易治愈的。

听了周晓萍教授讲的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是增加团体凝聚力的那些小有戏,对我们更实用。这不,上个星期我们学校刚转接过来的六年级新生,来到中学 不太适应,看到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们感到孤独 想家,于是,我就教他们做“解开千千结 ”“突破困境”“帮助盲人”等一些游戏,果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相识了,熟悉了,亲密了,一切困难迎刃而解,这就是心理教育的伟大力量。

再者,作为教师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的难题,听了王滨教授讲的 孩子厌学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我不得不考虑自己管教孩子的方法。总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最完美的,不允许他有任

何缺点,总是拿孩子的缺点与学生的优点比,难怪孩子会说:“谁好,就让谁当你的孩子吧。”想想也是,毕竟是十来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拿成人的眼光看他,我们为什么看别的孩子那么优秀,是因为我们对他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值。因此,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更要鼓励,多沟通交流,谈心。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宁东二小:张春莉

今年六月,我有幸在四川都江堰的“瀚海博雅培训学院”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我来说,这次的培训意义重大,对我今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我认真的听了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焰,四川省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李媛,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心理中心高级教师---和平老师和四川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城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怎样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让我有了更明确的定位,也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足够信心和力量。我想在此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首先,我觉得作为教师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其次,要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

校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这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

第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心得体会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我觉得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你才会坦然地接受工作的分配并开心工作。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动力和热情。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们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通过本次培训,也使我对终身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有了新的理解。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我还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2013年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篇11

2013年的10月,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安徽省心理健康专题远程培训,通过两个多月的网络培训,我学到了学生心理健康和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的知识,尤其是学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专题后,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将我的心得小结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育中的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包含学生道德情操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者精神状态。心理健康这个概念,既代表心理健康,当然也代表着它的反面——心理问题。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我们称之为为心理健康教育。但在教学实践中,从班主任的职责来看,班主任既要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使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又要关心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康。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正常状态、不平衡状态与亚健康状态,与这三种心态相应,其社会行为方向也表现出十分重要的特点。在没有较大困扰的情况下,小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之中。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行为基本上预期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相一致,是一种健康或者优秀的状态。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 ,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 ,他们要求给予指导 ,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 ,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 ,应树立正确的观念 ,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四、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作计划 篇12

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案》,特制定学习计划如下。

二、学习目标

1、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力和角色转换力。教师的环境适应主要是对学校环境的适应,即教师要善于根据所在学校的客观条件、管理模式、学生状况和人际关系等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心理习惯,保持自身与学校环境的动态平衡,力求教育效果与自身发展达到最优化。

2、教师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3、教师要具有乐观的情绪、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措施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是一项艰巨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综合省、市、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精神,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个人工作的重要日程。

2、定期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

3、保证自学自练时间。

4、按时、有效完成继续教育作业,保质保量。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篇13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无论是教学工作中还是日常工作,心理学都渗透其中。

字工作与生活中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对这一心理状态的诊断,则需要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就像阎书昌教授所说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抽象的人,健康与否需要你用极其准确的心理学知识去判断。因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会通过他的肢体及行为所表现出来,而每一个动作与行为都有他内在的依据。例如平易近人的教师会通过他的肢体语言巧妙地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反之,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篇14

1、坚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坚持进取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当贴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本事。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必须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必须的成功。

(一)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经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先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向困扰自我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进取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提高,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能够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构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进取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经过团体活动能够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能够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能够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必须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本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本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能够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我的意见等。经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我、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上一篇:写十年之后的我作文下一篇:从性别分析角度看霸王别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