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达定理教学案例

2024-10-13

韦达定理教学案例(通用3篇)

韦达定理教学案例 篇1

教案:韦达定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发现与推导,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猜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培养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发现及其推导. 2.教学难点:韦达定理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定理的发现及论证提出问题:已知,是方程2x23x10的两根,如何求33的值

1.你能否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为 1)2和3 2)—4和7

问题1:从求这些方程的过程中你发现根与各项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思考、探索:2x-5x+3=0,这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各项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猜想? 2问题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ax+bx+c=0(a≠0)是否也具备这个特征?

22结论1.如果ax+bx+c=0(a≠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x1x2bc,x1x2 aa结论2.如果方程x+px+q=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x1+x2=-p,x1·x2=q. 2结论1具有一般形式,结论2有时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二)定理的应用

1、关于x的方程x-2x+m=0 的一根为2,求另一根和m的值。2例2.已知,是方程2x23x10的两根,不解方程,求下列各式的值.11(1)(2)(1)(1)

(3)22(5)33(4)||例

2、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6xk0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x1x2)115,求k值。

例3已知实数a,b分别满足a2a2,b2b2且ab,求222211的值 ab

(三)总结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为进一步学习使用打下坚实基础.

韦达定理的内容

2①如果ax+bx+c=0(a≠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x1+x2=-

ba,1·2=

xx

ca

②如果方程x+px+q=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 x1+x2=-p,x1·x2=q. 2

韦达定理教学案例 篇2

韦达定理反映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凡是与方程的根有关的问题, 大多数可用韦达定理来求解, 如解决交点坐标关系、定值、轨迹方程等.

本文通过近几年高考及模拟试题的一些具体的例子, 浅析韦达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综合应用.

一、构造二次方程运用韦达定理

例1 (2011年浙江高考) 已知抛物线C1:x2=y, 圆C2:x2+ (y-4) 2=1的圆心为点M.

(1) 求点M到抛物线C1的准线的距离.

(2) 已知点P是抛物线C1上一点 (异于原点) , 过点P作圆C2的两条切线, 交抛物线C1于A, B两点, 若过M, P两点的直线l垂直于AB, 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 解略.M到抛物线C1的准线的距离为undefined

(2) 设P (x0, xundefined) , A (x1, xundefined) , B (x2, xundefined) ,

由题意, 得x0≠±1, x1≠x2.

设过点P的圆C2的切线方程为y-y0=k (x-x0) ,

即y-xundefined=k (x-x0) . ①

则undefined,

即 (xundefined-1) k2+2x0 (4-xundefined) k+ (xundefined-4) 2-1=0.

设PA, PB的斜率为k1, k2 (k1≠k2) , 则k1, k2是上述方程的两根.

undefined

将①代入y=x2, 得x2-kx+kx0-xundefined=0.

undefined

undefined

解得undefined

即点P的坐标为undefined,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

undefined

点评 过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有两条, 此题就用两直线的斜率构造了二次方程, 再利用韦达定理得到两斜率的和与积与动点P的横坐标的关系, 再次利用两切线与抛物线相交的交点横坐标为变量, 构造关于这两交点横坐标为根的二次方程, 虽然设了两个斜率, 但没有真正求出, 正体现了韦达定理的妙用之处——设而不求, 此题很好地利用了韦达定理.

例2 如图, P是抛物线y2=2x上的动点, 点B, C在y轴上, 圆 (x-1) 2+y2=1内切于△PBC, 求△PBC的面积的最小值.

解 设点P (x0, y0) , B (0, b) , C (0, c) .

又undefined, 直线PB:undefined与圆相切,

undefined,

整理得 (x0-2) b2+2y0b-x0=0.

同理, (x0-2) c2+2y0c-x0=0,

∴b, c是方程 (x0-2) t2+2y0t-x0=0的两个根.

undefined

其中t=x0-2>0, 当x0=4时取得最小值.

点评 此题同样是解决直线与圆的切线问题, 与上一题不同之处是, 此题构造了关于两直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变量的二次方程, 同样是设而不求使解答过程得到了简化.

二、利用韦达定理求轨迹方程

例3 (2010年河南省调研) 由动点P向椭圆undefined引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A, B, ∠APB=90°, 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___.

解 设P (x0, y0) , kPA=k1, kPB=k2, 则k1k2=-1.

将直线y-y0=k1 (x-x0) 代入undefined,

整理, 得 (1+4k1) x2+8k1 (b-k1a) x+4 (b-k1a) 2-4=0.

∵AP与椭圆相切, ∴Δ=0.

整理, 得1+4kundefined= (b-k1a) 2. ①

同理, 得1+4kundefined= (b-k2a) 2. ②

由①②可知:k1, k2为方程 (xundefined-4) k2-2x0y0k+yundefined-1=0的两根,

由韦达定理可知:undefined,

化简, 得xundefined+yundefined=5.

∴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5.

点评 此解法很好地利用了韦达定理中两根之积与二次方程系数的关系, 再结合“两直线互相垂直, 斜率之积是-1”的性质, 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 成功消掉两斜率得到关于动点P的轨迹方程, 使得求解过程简洁明了, 正是韦达定理简化解题过程的范例.

三、利用韦达定理求定值

例4 过双曲线undefined的右焦点F (c, 0)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M, N两点, 交y轴于点P, M, N分undefined所成的比为λ1, λ2, 则undefined, 类比双曲线这一结论在椭圆undefined中, λ1+λ2=____.

解undefined,

undefined

由M在undefined上, 得

undefined

整理, 得b2 (c2-a2) λundefined-2a2b2λ1+a2yundefined-a2b2=0.

同理, 可得b2 (c2-a2) λundefined-2a2b2λ2+a2yundefined-a2b2=0.

∴λ1, λ2是b2 (c2-a2) λ2-2a2b2λ+a2yundefined-a2b2=0的两根,

undefined

点评 此题的解法充分地利用韦达定理的特点, 构造关于λ1, λ2为根的二次方程, 利用两根之和与系数的关系成功地证明了λ1+λ2为一定值, 体现了直线与圆锥曲线中动中有静的规律特点.

得韦达定理者得天下 篇3

解析几何创始人勒奈·笛卡尔曾经在其传世名著《思想的指导法则》中提出了一个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把一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把一切数学问题归结为代数问题,把一切代数问题归结为方程问题.”虽然这个大胆的设想最终未能实现,但是却在解析几何问题中有了重大的突破.

“率土之滨,莫非韦达”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直是高考的命题热点,而对于韦达定理运用的考查也主要集中在解析几何的这一部分知识.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它们的方程都是关于x,y的二次方程,因为与一元二次方程一样具有“二次”的特征而备受关注.把直线方程Ax+By+C=0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并消去其中一个“元”(例如y),可以得到关于另一个“元”(例如x)的二次方程,问题立即转化为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三个“式”:判别式、求根公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式. 根与系数的关系式即“韦达定理”,其内容是: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有两个实根x1,x2,则这两个实根满足x1+x2=-,x1·x2=.判别式Δ=b2-4ac≥0是运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把用求根公式解得的两根x1,2=分别相加与相乘即可得到韦达定理的结论.

虽然韦达定理脱胎于求根公式,但在结构上更简洁,能使解题更为便利.

例1 如图1所示,过点P0,-且斜率为k的动直线l交椭圆O:+y2=1于A,B两点,在y轴上是否存在定点T,使·=0?若存在,求出点T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设A(x1,y1),B(x2,y2),由l过点P0,-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联立x2+2y2=2,y=kx-,消去y得:9(2k2+1)x2-12kx-16=0. 根据韦达定理有:x1+x2=,x1·x2=-.

设定点T(0,t),则·=x1x2+(y1-t)(y2-t)=x1x2+kx1--tkx2--t=(k2+1)x1x2-k+t(x1+x2)+t2+t+=.

要使·=0,则需18(t2-1)k2+(9t2+6t-15)=0对任意k∈R恒成立,故应有18(t2-1)=0 (①),9t2+6t-15=0 (②).由①得t=±1,代入②得t=1. 因此存在满足题意的定点T(0,1).

对于例1,如果不用韦达定理而用求根公式求解,可以得到x1,2=(这个式子有点复杂),再求出y1与y2(这两个式子相当复杂),接下来等待我们的是冗长烦琐到令人抓狂的计算……

由此说明,当“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并继续向“方程问题”挺进之后,韦达定理的优势就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不求根而用根”,谋求“无为而治之”(见图2).联想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所描述的一则精彩的治国之道:“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看来,韦达定理也同样具有王者风范!它使我们更深切地领悟到笛卡尔所提设想的数学内涵.

探秘“王者之道”

在初步领略到韦达定理的优势后,我们不禁产生疑问:如何为运用韦达定理做准备?其实例1的求解已经对此作了回答.我们不妨提取求解步骤的几个关键词:

Step1: 设——设直线的方程与交点的坐标;

Step2: 联——联立方程组.这是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重要标志;

Step3: 消——消元.一般消去y,有时也可以根据具体问题消去x;

Step4: 韦——用韦达定理.这指明了不求根但用根的解题方向;

Step5: 判——判断判别式Δ的取值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例1中过椭圆内一点P的直线必与椭圆相交且有两个交点,判别式Δ的取值范围无需再判断.如果从题目中无法直接得出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是否有交点及有几个交点),则需判断判别式Δ的取值范围.

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用“设→联→消→韦→判”五步骤清晰地得出利用韦达定理解题的过程.在圆锥曲线相关问题的解答中,只要用到韦达定理,几乎都可以用这个“五字诀”来操作.

走出“量”的迷阵

在韦达定理的实际运用中,如何走出“量”的迷阵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一大难点.在例1中总共出现了六个“量”:x1,x2,y1,y2,k,t,理清“量”的关系,正是成功运用韦达定理解题的关键所在.

(1) 对“量”进行科学分析和分类.

虽然例1中的这些“字母”没有确切的值,但这并不代表它们都是“未知量”.不同的k决定了相应的x1,x2,不同的x1,x2决定了相应的y1,y2 . x1,x2,y1,y2,k这五个量看似都在变,但地位不同:变的主因在k,若将其称为“主变量”,那么x1,x2,y1,y2就是相对于k的“应变量”.那么t又是什么“量”呢?从题目来看,t便是最终要求的量.

(2) 坚定目标,明确“要求的量”.

经过分类,例1中各个“量”的性质逐渐明晰.明确了“要求的量”,该消去的“量”也就一目了然了.

(3)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建立“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1的条件·=0是解题的突破口. 显然,·同时含有x1,x2,y1,y2,k,t六个量,由于可以通过直线方程用x1,x2来表示y1,y2,而韦达定理又提供了k与x1,x2的关系,这样一来,我们便通过·=0这个条件,建立了“主变量”k与“要求的量”t之间的关系(参见图3),从而能够进行求解.

解题中的运用

下面我们再用两道例题对运用韦达定理的关键点进行巩固.

例2 如图4所示,直线l过点P0,-且与椭圆O:+y2=1交于A,B两点,若2=3,求直线l的方程.

解析: 若直线l斜率不存在,则点A为(0,1),B(0,-1)或点A(0,-1),B(0,1),此时不满足条件2=3.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l:y=kx-,按照“设→联→消→韦→判”得到x1+x2= (①),x1·x2=- (②).韦达定理提供了x1,x2与k的关系,此时x1,x2是相对于k的“应变量”.

因为2=3,所以2(x1-0)=3(0-x2),-2x1=3x2. 把x1=

-x2代入①②两式,问题立即转化为只含有两个“量”——x2与k——的方程组:x2=-,=.

题目要求的量是k,消去x2可得k=±,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6y-2=0或3x+6y+2=0.

点评: 运用韦达定理的重要原则是“不求根而用根”.在“量”的迷阵中,只有坚定目标,始终明确要求的是哪个“量”,才能清楚地判断解题时要消去的是哪些“量”.

例3 如图5所示,F为椭圆O:+y2=1的右焦点,C(m,0)是线段OF上的动点(不含端点O,F),试问是否存在过点F且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M,N两点,使MC=NC?并说明理由.

解析: 设直线l:x=ty+1(t≠0),M(x1,y1),N(x2,y2).按照“设→联→消→韦→判”五步骤,可得:y1+y2=-,y1·y2=

-.

由点M,N 坐标可得MN的中点E的坐标,xE===,yE==-.

要使MC=NC,则必有CE⊥MN.由kCE·kMN=-1得·=-1,化简得mt2+2m-1=0,m=.

仔细读题可以发现,问题的实质是探讨点C从O点出发向F点运动的过程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时,满足条件的直线l是否存在. 从代数角度看,即对应m的不同取值,t是否有解.由m=可得t=±.由已知C(m,0)是线段OF上的动点(不含端点O,F)可得0

点评:只有根据题目条件MC=NC找到突破口,建立t,m之间的数量关系,才能最终顺利求解.

圆锥曲线的发现与研究始于古希腊,当时人们得到了大量关于圆锥曲线的性质.17世纪初期坐标系的出现,掀起了几何问题研究“代数化”的浪潮,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圆锥曲线”问题的探讨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开的.韦达定理在圆锥曲线中的运用,完美诠释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数学思想,当之无愧位居二次曲线解题方法之首.“设→联→消→韦→判”五步规范操作,如王者之像,仪态端庄;“不求根而用根”,整体驾驭各种“量”的结构,超然于计算之上,决胜千里之外. 这正是:

二次曲线用韦达,纠缠常因字母卡;

科学分类定目标,巧建关系终求解.

【练一练】

如图6所示,过直线l:x-2y-4=0上的一动点P作抛物线O:x2=4y的两条切线,切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直线AB过定点Q,并求出Q的坐标.

【参考答案】

存在定点Q(1,2).

【提示】 此题有多种解法,通用方法是韦达定理.此处有l与AB两条直线,而解题目标在直线AB,故设AB:y=kx+m,问题转化为探究k与m两个量的关系.

设Ax1,,Bx2,,按照“设→联→消→韦→判”易得: x1+x2=4k,x1·x2=-4m.

设P(xp,yp),由y=y′=可得切线PA的斜率为,所以yp-=(xp-x1),化简得yp=xp- (①).同理可得切线PB的斜率为,yp=xp- (②).联立①②,解得xp==2k,yp=-==-m,P点坐标为(2k,-m).

因为点P在直线l上,故2k+2m-4=0,即m=2-k.代入y=kx+m,可得直线AB方程y=k(x-1)+2,因此直线AB过定点Q(1,2).

从变量分析的角度看,此题的四个量x1,x2,k,m均为未知量,但x1,x2是相对于k,m的“应变量”,而k与m这两个“变量”的地位相当.因此既可用m=2-k也可用k=2-m代入y=kx+m,这样直线AB就只取决于一个变量,最终都可得到直线过定点(1,2).

解析: 若直线l斜率不存在,则点A为(0,1),B(0,-1)或点A(0,-1),B(0,1),此时不满足条件2=3.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l:y=kx-,按照“设→联→消→韦→判”得到x1+x2= (①),x1·x2=- (②).韦达定理提供了x1,x2与k的关系,此时x1,x2是相对于k的“应变量”.

因为2=3,所以2(x1-0)=3(0-x2),-2x1=3x2. 把x1=

-x2代入①②两式,问题立即转化为只含有两个“量”——x2与k——的方程组:x2=-,=.

题目要求的量是k,消去x2可得k=±,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6y-2=0或3x+6y+2=0.

点评: 运用韦达定理的重要原则是“不求根而用根”.在“量”的迷阵中,只有坚定目标,始终明确要求的是哪个“量”,才能清楚地判断解题时要消去的是哪些“量”.

例3 如图5所示,F为椭圆O:+y2=1的右焦点,C(m,0)是线段OF上的动点(不含端点O,F),试问是否存在过点F且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M,N两点,使MC=NC?并说明理由.

解析: 设直线l:x=ty+1(t≠0),M(x1,y1),N(x2,y2).按照“设→联→消→韦→判”五步骤,可得:y1+y2=-,y1·y2=

-.

由点M,N 坐标可得MN的中点E的坐标,xE===,yE==-.

要使MC=NC,则必有CE⊥MN.由kCE·kMN=-1得·=-1,化简得mt2+2m-1=0,m=.

仔细读题可以发现,问题的实质是探讨点C从O点出发向F点运动的过程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时,满足条件的直线l是否存在. 从代数角度看,即对应m的不同取值,t是否有解.由m=可得t=±.由已知C(m,0)是线段OF上的动点(不含端点O,F)可得0

点评:只有根据题目条件MC=NC找到突破口,建立t,m之间的数量关系,才能最终顺利求解.

圆锥曲线的发现与研究始于古希腊,当时人们得到了大量关于圆锥曲线的性质.17世纪初期坐标系的出现,掀起了几何问题研究“代数化”的浪潮,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圆锥曲线”问题的探讨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开的.韦达定理在圆锥曲线中的运用,完美诠释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数学思想,当之无愧位居二次曲线解题方法之首.“设→联→消→韦→判”五步规范操作,如王者之像,仪态端庄;“不求根而用根”,整体驾驭各种“量”的结构,超然于计算之上,决胜千里之外. 这正是:

二次曲线用韦达,纠缠常因字母卡;

科学分类定目标,巧建关系终求解.

【练一练】

如图6所示,过直线l:x-2y-4=0上的一动点P作抛物线O:x2=4y的两条切线,切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直线AB过定点Q,并求出Q的坐标.

【参考答案】

存在定点Q(1,2).

【提示】 此题有多种解法,通用方法是韦达定理.此处有l与AB两条直线,而解题目标在直线AB,故设AB:y=kx+m,问题转化为探究k与m两个量的关系.

设Ax1,,Bx2,,按照“设→联→消→韦→判”易得: x1+x2=4k,x1·x2=-4m.

设P(xp,yp),由y=y′=可得切线PA的斜率为,所以yp-=(xp-x1),化简得yp=xp- (①).同理可得切线PB的斜率为,yp=xp- (②).联立①②,解得xp==2k,yp=-==-m,P点坐标为(2k,-m).

因为点P在直线l上,故2k+2m-4=0,即m=2-k.代入y=kx+m,可得直线AB方程y=k(x-1)+2,因此直线AB过定点Q(1,2).

从变量分析的角度看,此题的四个量x1,x2,k,m均为未知量,但x1,x2是相对于k,m的“应变量”,而k与m这两个“变量”的地位相当.因此既可用m=2-k也可用k=2-m代入y=kx+m,这样直线AB就只取决于一个变量,最终都可得到直线过定点(1,2).

解析: 若直线l斜率不存在,则点A为(0,1),B(0,-1)或点A(0,-1),B(0,1),此时不满足条件2=3.所以直线l的斜率存在.

设l:y=kx-,按照“设→联→消→韦→判”得到x1+x2= (①),x1·x2=- (②).韦达定理提供了x1,x2与k的关系,此时x1,x2是相对于k的“应变量”.

因为2=3,所以2(x1-0)=3(0-x2),-2x1=3x2. 把x1=

-x2代入①②两式,问题立即转化为只含有两个“量”——x2与k——的方程组:x2=-,=.

题目要求的量是k,消去x2可得k=±,故所求直线方程为3x-6y-2=0或3x+6y+2=0.

点评: 运用韦达定理的重要原则是“不求根而用根”.在“量”的迷阵中,只有坚定目标,始终明确要求的是哪个“量”,才能清楚地判断解题时要消去的是哪些“量”.

例3 如图5所示,F为椭圆O:+y2=1的右焦点,C(m,0)是线段OF上的动点(不含端点O,F),试问是否存在过点F且不与x轴垂直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M,N两点,使MC=NC?并说明理由.

解析: 设直线l:x=ty+1(t≠0),M(x1,y1),N(x2,y2).按照“设→联→消→韦→判”五步骤,可得:y1+y2=-,y1·y2=

-.

由点M,N 坐标可得MN的中点E的坐标,xE===,yE==-.

要使MC=NC,则必有CE⊥MN.由kCE·kMN=-1得·=-1,化简得mt2+2m-1=0,m=.

仔细读题可以发现,问题的实质是探讨点C从O点出发向F点运动的过程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时,满足条件的直线l是否存在. 从代数角度看,即对应m的不同取值,t是否有解.由m=可得t=±.由已知C(m,0)是线段OF上的动点(不含端点O,F)可得0

点评:只有根据题目条件MC=NC找到突破口,建立t,m之间的数量关系,才能最终顺利求解.

圆锥曲线的发现与研究始于古希腊,当时人们得到了大量关于圆锥曲线的性质.17世纪初期坐标系的出现,掀起了几何问题研究“代数化”的浪潮,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圆锥曲线”问题的探讨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开的.韦达定理在圆锥曲线中的运用,完美诠释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数学思想,当之无愧位居二次曲线解题方法之首.“设→联→消→韦→判”五步规范操作,如王者之像,仪态端庄;“不求根而用根”,整体驾驭各种“量”的结构,超然于计算之上,决胜千里之外. 这正是:

二次曲线用韦达,纠缠常因字母卡;

科学分类定目标,巧建关系终求解.

【练一练】

如图6所示,过直线l:x-2y-4=0上的一动点P作抛物线O:x2=4y的两条切线,切抛物线于A,B两点,求证:直线AB过定点Q,并求出Q的坐标.

【参考答案】

存在定点Q(1,2).

【提示】 此题有多种解法,通用方法是韦达定理.此处有l与AB两条直线,而解题目标在直线AB,故设AB:y=kx+m,问题转化为探究k与m两个量的关系.

设Ax1,,Bx2,,按照“设→联→消→韦→判”易得: x1+x2=4k,x1·x2=-4m.

设P(xp,yp),由y=y′=可得切线PA的斜率为,所以yp-=(xp-x1),化简得yp=xp- (①).同理可得切线PB的斜率为,yp=xp- (②).联立①②,解得xp==2k,yp=-==-m,P点坐标为(2k,-m).

因为点P在直线l上,故2k+2m-4=0,即m=2-k.代入y=kx+m,可得直线AB方程y=k(x-1)+2,因此直线AB过定点Q(1,2).

从变量分析的角度看,此题的四个量x1,x2,k,m均为未知量,但x1,x2是相对于k,m的“应变量”,而k与m这两个“变量”的地位相当.因此既可用m=2-k也可用k=2-m代入y=kx+m,这样直线AB就只取决于一个变量,最终都可得到直线过定点(1,2).

上一篇:坚固小学精细化管理汇报材料下一篇:中秋节手抄报资料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