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共10篇)
护理质量管理 篇1
护理部是医院护理工作的指挥中心,在医院工作中,护理质量与临床医疗工作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为了确保护理质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护理工作任务,防止或减少差错的发生,杜绝事故的出现,同时要引导和教育护理人员,牢固树立护理质量源于对服务对象需求研究的基础上的观念、研究病人,分析病人,不断强化护理质量的内涵,加强重点环节质量控制管理。
1 健全护理管理体系
1.1 组织领导 医院设有护理部,主管护理副院长1人,护理部主任1人,护理部副主任3人,区护士长5人,实行护理部主任-区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系,正确行使护理人员院内调配,护士升、调、资、惩等护理工作事宜。
1.2 人员编制 全院有临床科室42个,编制床位1200张,护理人员829人,占全院人员的43%,其中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34人,主管护师303人,护师373人,护士117人。本科护士131人,专科护士463人。
2 规章制度
制订严谨的工作制度和建立科学的质控体系,做到制度严格化、职责明确化、操作规范化,使得工作中有章可循,检查有据可依。 (1)认真拟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各位护士认真履行职责,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2)严格无菌观念,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制定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3)严格查对制度,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防止减少差错的发生,杜绝事故的出现。 (4)认真拟定病房管理工作制度,严格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室安 静、整洁、舒适、安全,为病人创造优美的修养环境。 (5)坚持护士长查房制度,加强了夜班护士工作的 责任心,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工作能力,提高了全院护理管理水平,保证了医院夜间护理工作质量。
3 质量管理
3.1 制订医院护理质量目标,完善护理目标管理 结合当前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条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和护理新动态,制定科学的具有正确导向的目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控制小组。 质量管理控制组由护理部正副主任、区护士长组成,每季度按照质量考核标准对全院各科进行检查,并对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
3.2 制定护理业务考核标准,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考核
3.2.1 对考核人员的要求 考核者要熟悉各专业特点和掌握各项质量标准的考核内容,对所有考核个人和科室都必须一视同仁,以防随意性、主观性和片面性,力求达到公正、客观、准确,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护理质量管理 篇2
1 做法
1.1 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控制管理
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质量标准就是质量要求的界限和规定。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就是衡量护理工作优劣及质量管理的依据, 它反映的是管理者的要求, 有很强的导向性。现阶段的护理质量标准要时刻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合护理, 要确保护理质量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上。护理质量标准应贯彻全面管理的思想、科学的选择管理标准和技术指标, 充分体现管理目标、重视要素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等整体效应。
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应采用先进可行的手段来实施, 并要定期组织检查, 及时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通过护理例会反馈给护士,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采取奖惩分明的制度, 调动积极性, 让全体护士主动参与到质量改进的工作中去, 从“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护士长也要明确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 应变“你要护士怎么做”为“你支持护士怎么做”。要认识到质量检查不仅是评估质量的高低, 更为重要的是寻找质量的改进点, 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主动应用科学方法, 查找缺陷原因和如何使护理工作改进再改进, 在质量的督查和评价中不以找出问题为重点, 而以评价工作成绩为重点[2]。时刻牢记管理专家的论点, 即“质量是做出来的, 不是检查出来的”。检查评价必不可少, 但创造、提供实现优质高效护理服务的环境和条件也很重要。在管理中发现问题不能只偏重对症处理, 要参照“四不放过”的原则[3], 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护理质量督查尽可能做到查到一点, 改进一点, 提高一点, 让护理质量管理真正起到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等的作用。
1.2 严格落实基础管理
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各类工作标准、紧急情况处理预案、主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 使各级各类护士的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查, 对病区的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核心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
严格落实分级护理, 对危重病人设专人护理, 严格观察病情、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对一级护理病人做好“三短六洁”, 掌握“九知道”内容等, 按要求巡视并认真做好各项监护记录。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落实护理查房制度, 由护士长、护理组长和床位护士组成查房小组。护理组长每日查房2次, 与病人交流, 认真听取病人的心理感受以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并向病人宣教相关疾病知识, 征求其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与管床医生进行沟通, 保证对病人全方位的了解, 掌握好第一手资料, 以便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护士长坚持每日5次查房, 下班前对全体病人进行系统和重点的检查, 尤其对新入院、危重、大手术前后等病人进行检查, 听取护理组长的汇报, 评价护理方法是否妥当, 听取病人对护理过程的反应和满意度如何, 检查各护理记录, 纠正不足之处。
1.3 重视护理风险管理
科室制定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全体护理人员遵照执行, 充分保证病人和护士自身的安全。选拔1名高年资的护士担任科内质量控制组长, 不定期对全科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包括急救药品、器材设备等。建立差错事故、护理缺陷登记报告制度, 出现差错事故由本人及时记录发生差错的过程、原因、后果, 并立即向护士长报告, 护士长在24 h内填写事故差错记录单上报护理部差错事故责任者在内写出书面检查材料, 科室在1周内组织讨论分析, 提出防范措施, 消除安全隐患并在月底进行护理质量分析。
1.4 适时更新观念
首先是管理者的观念更新, 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 护士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护士长是具体的管理和组织者, 又是护理工作的带头人, 护士长的素质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士长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是落实护理质量的关键。实行人性化管理, 和护士保持平等的关系, 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关系融洽, 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励护士实现自我价值, 使其有强烈的成就感, 增强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其次是护士的观念更新, 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服务认知水平, 认识到转变服务理念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只有树立高质量的服务意识, 作为护理工作正规化建设的依据, 才能保证护理质量的提高。
1.5 注重业务培训
随着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 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也日趋提高, 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 积极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再教育;选拔、培养优秀的护理人员为科室护理骨干。对科室护理人员实施分层次培训, 对低年资护士以“三基”知识为重点, 对中高年资的护士以强化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为重点, 定期抽考“三基”知识、专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等, 以增强科内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
2 体会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生命线,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护理管理没有重点、缺乏针对性, 护理人员对质量不重视, 护理质量管理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全体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是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4]。另外, 现代护理服务质量不再是单纯地要求护士面带微笑、说话和气, 而是有了更深的内涵, 它从以疾病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 为病人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5]。所以,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非常重要。护理质量管理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它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要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具有科学性, 护理工作更适应于病人需求, 还有待于护理管理者不断努力探索, 不断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占京.现代护理质量安全控制规划规范与护理管理规章制度典范[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 2005:22.
[2]高丽红, 邵焕君.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5) :68.
[3]张培.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141-142.
[4]王渭连, 刘梅玲.质量控制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 2002, 8 (9) :705.
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加强;提高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38-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正逐渐提高,对各方面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医院不仅是给人治病,更需要在服务过程中让病人感到贴心,满意。这就要求医院加强护理方面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但目前国内的医院在护理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1 目前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传统的护理管理体制一直是指病人的临床护理管理,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管理只用于在医院中的病人的护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大,身体素质明显不如以前,人们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之余开始关注健康,注重養生,认识到有了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开展学习和工作。而传统的护理方式不能适应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由于时间的限制,人们很少会专门去医院接受护理,这样会导致年轻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飞速发展。简单的围绕医嘱以病人的临床护理为重点的传统的管理方式阻碍了医院的护理管理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1.2 护理人员的素质不够高
护理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专业技能方面,也包括观念的转变。我国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高,有的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学历较低,大多是中专毕业,有的新护士又缺乏实践经验,对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还不能很好应用,工作不熟练,导致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已在职多年的护理人员,大多数已不想再去考学历证书,虽然学历代表的只是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但在已有熟练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深厚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
护理人员受到传统观念和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只是机械的按医生的吩咐办事,只是对临床的病人加以护理。对病人的关心程度不够,观察护理不细心,导致护理事故的频繁发生。有的护理人员态度较差,患者在忍受病痛的同时还要看别人脸色,很容易产生护理纠纷。有的护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感,收礼收红包,虽然现在各医院都严格管理这种情况,但还是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违背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
1.3 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
护理人员最基层的管理者是护士长,护士长一般都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但往往学历较低,他们的经验都是在日常管理中总结的,缺乏理论性的指导,管理不够科学,影响护理管理的质量。现如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更多挑战,护士长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往往工作重点不经意就转移到了日常的行政管理上,对护理人员管理的本职工作就有所减少,使护士长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护士长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往往受到群众评价的影响。有的护士长担心自己在群众中没有人缘,从而放弃自己身为护士长的威信,为了不得罪人,也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能。导致护理人员纪律较松散,对工作不认真,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 提高护理质量的措施
2.1 巩固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耳濡目染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专业特点明显的护理人员会越来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护理人员每天和病人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很多时候病人有问题找不到医生,就会问身边的护士。这时就需要护士有问必答,答的正确,让病人安心和满意。病人们不仅想要把病治好,更希望得到相关的预防知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一些坏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慢性病的滋生,好的生活习惯会有助于病情的发展,提高人们身体素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懂别的学科知识,并且把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在实践方面,护理人员应多参与实践,医院可以定期考核,在实践中多给新人机会,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在加强专业知识和增强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2.2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护士一直被冠以“白衣天使”的称号,这说明护士在对待病人的时候一定得是态度和蔼的,让病人们感到舒适。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对病人提出再多的问题也不厌其烦的帮忙解答,在日常护理中对病人微笑护理,从一些小事上给予病人关心和问候,会让病人感到如沐春风,甚至会减轻一些病痛。病人对自己身体的关心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护士不能感到厌烦,谁不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护理人员也要更新观念,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细心的完成工作。
2.3 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建设,增加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措施。由于现代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提高了,那么在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上也应该注意各个学科的基础培训,扩大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增加实践经验。
护士长最为护理人员的直接管理者,应该重点培养。要求护士长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科学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可以派护士长外出学习,扩大知识面。护士长还应该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不能仅凭经验去管理,还要在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工作。把工作重点再归结到本职工作中来,做好管理工作。
2.4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护理质量管理 篇4
随着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医院体制经营思想、服务方向、服务范围、护理工作模式及工作内容相应也发出了重大变化,护理管理者思考并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满足病人的健康需要,改进质量,争取差错事故为零,显得尤为重要。护理质量标准
1.1 护理技术操作质量总标准
(1)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操作者必须有责任感、同情心。
(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3)操作正确、及时、安全、节时、省时、省物。(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的操作程序,操作熟练。1.2 护理部工作质量标准
1.2.1 管理目标明确 做到有年计划、季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并及时总结,有达标措施。
1.2.2 护理管理制度健全 有全院统一的管理制度。
1.2.3 定期组织考核 有科护士长、各级人员(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及各班护士岗位职责、考核标准、并定期组织考核。
1.2.4 完备护理常规 各科疾病护理常规完备。1.2.5 制定质量监控制度 全院病房、门诊、急诊、注射室、换药室等部门有质量监控制度。(1)有查岗查房制度。
(2)对有关护理工作情况有登记制度。(3)护理会议制度健全。1.3 病房管理质量标准(1)护士长工作职责。(2)病房管理质量标准。
(3)基础护理与一级护理质量标准。(4)安全生产与消毒隔离质量标准。
1.4 其他各部门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急诊科、手术室、分娩室、供应室等科室有相应工作质量标准。1.5 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总标准
(1)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2)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笔书写,字迹端正、清晰、无错别字、不得用刮、涂、粘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字迹。(3)体温单绘制准确,点圆线直、叉规整、无漏项。(4)动态反映病情变化、病情描述确切简要、重点突出,运用医学术语。
(5)执行医嘱时间准确、转录无误。(6)医院有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病历统一归档管理。
1.6 整体护理质量总标准 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病人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1.7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标准及要求(1)整体护理开展率应达100%。
(2)严谨的组织管理体系:病区人员结构合理,分工、职责明确。
(3)给病人做好详细的入院介绍、出院指导,健康宣教覆盖率达100%。
(4)负责护士对病人的了解做到十知道(床号、姓名、职业、文化程度、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心理、饮食)。(5)负责护士应有计划地参加医生查房、提供资料、反馈信息,使治疗、护理更有效地进行。
1.8 基础护理质量总标准 使病人达到清洁、整齐、舒适、安全,无并发症。
1.9 特护、一级护理质量总标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监护、抢救及护理记录,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1.10 安全生产质量总标准 配备好的急救物品及药品,完整无缺,固定放置,处于备用状态,做到两及时(及时检修、及时补充)、五定(定专人保管、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病房无护理过失。1.11 消毒隔离质量总标准 建立预防院内感染的监督机构、制度及措施,有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的手段。
1.12 压疮发生率总标准 压疮发生率应为0,必须采用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压疮的发生。
1.13 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总目标 病人满意是最高标准。检查方式
(1)护理部单向检查,采用随机抽查、不定时间、不定方法、重点查节假日及夜间值班时的工作质量。
(2)建立全员参与,多方位的护理质量检查。如:个人评价、科室评价、科室与科室之间的评价、病人评价、护理部评价。
护理质量管理 篇5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6、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篇6
靖远县中医院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护理会诊制度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十五、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十六、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二、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护士长、责任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须知,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不玩手机、不上网。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八、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十一、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抢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6 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医分级护理制度
要求: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疾病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采取不同的护理级别。护理级别可分为特级护理和一、二、三级护理。各级护理均应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使患者得到全身心的护理。
特级护理 护理指征:
1、严重的脏腑功能衰竭及需要抢救的患者。
2、各种复杂的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需监测救治的患者
3、各种复合伤及大面积烧伤者。
护理要求:
1、专人护理,有条件者将患者安置到抢救室或监护室。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做好交接班及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准备抢救仪器、器械和抢救药物。
4、及时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了解患者心理,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
6、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一级护理 护理指征:
1、病情危重须严格卧床休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各种大手术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
3、生活可以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填写护理记录。
2、做好基础护理,临证(症)施护。
3、做好情志护理,给予心理疏导。
4、认真做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二级护理
护理指征:
1、病情趋于稳定,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
2、病情较稳定仍需要限制活动的患者。
3、慢性病、年老体弱需搀扶下地活动者,需协助完成各项生活护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
1、定时观察病情变化,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做好临证(症)施护及护理记录。
2、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
3、根据不同疾病,做好饮食调理及情志护理。
4、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三级护理
护理指征:
1、各种病情稳定、恢复期的患者。
2、一般慢性病、手术前准备、术后恢复期、正常产妇等。
3、生活能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临证(症)施护。按常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指导患者的饮食及休息。
2、向患者介绍有关规章制度,注意遵守作息时间,配合治疗和护理。
3、指导患者锻炼,做好情志护理。
4、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及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
护理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三班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履行各班职责护理患者。
二、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
三、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对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
四、对规定交接班的公物及医疗器械、被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五、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时交接。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并对危重以及新入院患者进行床头交接。本班工作未完成时不得交班,特殊情况需当面交清。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在接班者没有到岗情况下,交班者不得先行离开,否则出现问题共同承担。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七、交班内容,患者的心理情况、病情变化、及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当天患者的总数、新入院、出院、病危、死亡、转科(院)等及急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的留取等。
八、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病室护士交班报告,进行交班。
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危重及新入院患者、老年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查对制度
一、临床科
(一)下达医嘱、书写处方或进行诊疗处置时,应查对伤病员腕带信息及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
(二)执行医嘱应当“三查九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九对:对床号、姓名(腕带信息)、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规格、计价项目
(三)清点药品时和使用前,应当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四)给药前,应当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时,应当反复核对;静脉给药前,检查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五)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必须将发血报告单与医嘱核对,并按“三查”“七对”、“一确认”进行两人查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七对”即对受血者姓名、住院号(腕带信息)、血型、献血者条形码号、血型、采血日期、血液成分。“一确认”即确认正确无误,在发血报告单上由执行者和核对者签全名及时间。输血中 应密切观察,确保安全。输血完毕,血袋应在24小时内交回血库。
二、药房 四查十对:
1.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2.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3.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4.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三、检验科
(一)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床号、检验目的。
(二)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床号、标本数、质量。
(三)检验时,查对试剂、检验项目。
(四)检验后,查对检验目的、结果。
(五)书写报告时,查对科别、姓名、检查项目及结果。
四、放射科
(一)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案号、姓名、性别、年龄、片号、部位、造影剂、目的。
(二)书写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案号、姓名、检查项目、临床诊断。
五、针灸推拿理疗科
(一)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二)低频治疗时,同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三)高频治疗时,同时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
(四)针刺治疗前,同时检查针的数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六、影像科
诊疗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床号、年龄、检查部位、检查项目
给药制度
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三、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九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规格、计价项目。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 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八、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垃圾分类,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每日随时轮流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仪容仪表,技术操作,病房管理情况,以消毒隔离、服务态度、护理文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选择好疑难病例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 14 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3、每月按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进行分项查房、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
二、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技术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两周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纪录。
3、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
三、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 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 15 识;急救常识、H7N9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相结合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宣传栏、展架、编写短文、健康教育等。
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护理会诊制度
一、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二、科间会诊时,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两天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及时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三、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责任护士负责汇总会诊意 见。
四、参加会诊人员原则上应由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承担。
五、集体会诊者,由护理部组织,申请科室主管护士负责介绍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记录会诊意。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二、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三、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四、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五、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九、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十、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17 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一、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日清点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七、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九、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上报。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要采取积极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护士长应及时进行调查,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讨论,进行原因的分析和定性,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对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护理质量管理 篇7
1 具体做法
1.1 活动内容
1.1.1 动员全院护理单元参与, 以患者满意度为主线, 结合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医护协作、护士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打分。评定标准按100分制, 三星级:95分以上, 为优质规范服务;二星级:90~94分, 为良好规范服务;一星级:85~89分, 为基本达标规范服务;低于85分为不合格。
1.1.2 科室星级护士包括服务态度、各班职责履行情况、工作质量、三基理论、技术操作、劳动纪律、医护协作、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每月对每个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季度三星级护士由护理部评分, 根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结果、护士素质、患者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业务学习等情况进行评分。
1.2 实施方法
1.2.1 各科成立质控小组, 由护士长、护师以上高年资护士及主任 (或医师) 3~4人组成。每月质控小组成员集体汇总评分, 相关质控成员自我评分时予以回避。
1.2.2 要求各科室每月将星级护士评选的原始资料上交护理部审核, 以保证测评工作的严谨和公平。每季度护理部从科室星级护士中评选全院三星级护士,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护士素质、质量检查、护理技术操作和理论考核成绩、业务学习等情况综合评定。
1.2.3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当月评星资格: (1) 出现严重护理差错者 (包括带教学生的差错) ; (2) 因服务问题导致患者或家属到医院投诉者; (3) 无故违反组织纪律者。
1.3 监督机制及奖惩措施
1.3.1 护理部要求各科室严格按方案要求, 将全科每位护士予以评估, 并将活动所有资料于此月1日前上报护理部, 护理部将在医院内网上予以公布。
1.3.2 病区设立“星级服务”专栏, 各级护士彩照上墙, 每人每月的测评情况及时在科室公示。同时配星上岗, 营造服务氛围, 带动优质服务。
1.3.3 科室奖金分配系数按三星护士1.1, 二星护士1.0, 一星护士0.8, 无星护士0.5执行。与工作量相结合, 在工作量分值的基础上按星级予以相应系数分配。
1.3.4 院季度三星级护士医院给予200元/人次奖励, 颁发“星级护士”荣誉证书, 三星级护士配星上岗。
2 效 果
(1) 转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 规范了护理行为, 逐步实现标准化护理服务。 (2)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体现了我院护理工作的务实性和动态性。 (3) 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提高了护理质量, 做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 护理技术零缺陷。
3 体 会
3.1 实施护理星级服务活动, 必须要做好各级护士及护士长的动员工作, 使大家充分认识星级服务活动的开展对护理工作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通过自加压力, 寻求努力工作的动力, 努力达到星级服务的标准, 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
3.2 实施护理星级服务活动, 必须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及持续性, 避免形式主义, 要将各环节衔接紧密, 各项分值比例合适。并注意测评面要广, 涉及每位住院患者的意见, 忌讳突击完成任务和护士长的主观意见, 护理部要做好监督审核工作。
3.3 实施护理星级服务活动, 能够创造一个良好工作氛围,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良性运行。
3.4 实施护理星级服务活动, 能较全面地考核每位护士的工作状态, 杜绝护士长人为因素造成的待人不公、分配不均的现象。并通过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测评, 使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时时有人监督考核,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自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不断培养每个人优秀的行为, 并逐步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 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与护理质量 篇8
认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临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指南》、《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试行)、《传染病防治法》等以及配套文件,利用每周小讲课、晨间提问强化理解与记忆,并列入科室半年、全年理论考试内容,使护理人员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同时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才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遇到危重病人才能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制定入科培训计划:新入科护士按计划完成培训与考核。分级培养计划目标:分别对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进行培训,按层次上岗与考核。在职继续教育:采用不同方式,引导各级人员在职继续学习,报考成人大专、本科;选拔护理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参观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修订和完善手术室护理规范、常规,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规范手术室操作规程,优化工作流程;制定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流程;制定各类手术的物品器械准备及手术配合程序、操作流程;各类物品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储存操作流程;规范外带器械、材料、植入物的管理。加强了对外带器械、材料、植入物的管理,严格消毒灭菌与监测;用于病人的器械、材料、植入物等经验证合格,根据其性能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等离子消毒,监测合格方可用于病人,防止伪劣、不合格、不安全产品适用于手术中。
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
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进行手术室感染管理,每月对手术室环境空气、无菌器械物品、物表、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医疗废物分类与处置,尤其对乙肝、艾滋病、结核、破伤风等病人使用后的物品器械敷料。手术间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推车专用,用后及时消毒处理,严格把好每一环节的消毒隔离与处置、尽量减少污染。同时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手术室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成立质控小组,制定各岗位护士工作职责及工作质量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完善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及质量考核标准,使每位护理人员都明确各班职责及质量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各项护理活动。规范手术室专科常规操作,对普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骨科、心胸外科、整形烧伤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专科手术术式目录、物品准备、手术步骤、特殊器械、仪器设备使用等进行规范操作,流程管理,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较快地熟悉及配合各科手术、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围手术期环节监控管理。
术前环节监控管理:手术间温度适宜,空气达标,术前30分钟调节室内温度,物品准备符合手术要求,术前巡回护士根據诊断、手术名称等,检查器械物品是否备齐适用,以及特殊或意外情况时备用物品的准备等,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配合手术。术中环节监控管理,严格执行查对、清点制度,手术台上做到“四查”,清点器械物品3人核对。
规范手术护理记录
修改完善手术护理记录单。重新设计较完善的手术护理记录单:包括一般情况、护理情况,器械敷料栏、灭菌包的监测情况,签名等。清点用物记录,术前、术后及术中添加用物相符。各项记录要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为举证责任倒置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总之,护理管理观念要不断更新,管理方法要持续改进。坚持以预防为主,建立健全护理安全防范措施,重视事前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对手术病人实施全过程监控机安全管理,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以利于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涛,陈惠珍 浅谈强化安全护理与规范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92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篇9
一、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核、监督和协调职责。
二、制定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三、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有年、季、月质量分析以及信息反馈、整改措施和效果评价。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列为护士长考核重点,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四、每年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教育。
五、检查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情况,并有记录: 1、实施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标准,落实专科护理常规,对危重、大手术和疑难病人作为重点管理,专科护理到位。
3、危重病人有护理计划,措施具体,记录完整规范,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
4、护理单元备急救车、急救器材、药品、急救物品齐备完好率100%。
5、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四川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试行)》,每年有定期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合格率≥90%。
6、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培训及考核,人人达标,有考核记录。
7、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8、完善专项护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各类导管脱落、病人跌伤、压疮等。
六、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要岗位有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措施,如手术室、供应室等。
七、建立与规范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包括差错事故管理与报告制度、投诉管理制度等。
八、建立和完善护理会诊、护理病历讨论和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 篇10
为提高我院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今年将围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平安医院建设两个主题,开展今年的门诊护理服务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让老百姓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根据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二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评审标准细则,依据护理部2016年《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特制定门诊部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质控原则
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护士长的二级质量监控,加强专项质控和安全管理,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二、工作目标
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95%
4、优质护理质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盖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一消毒执行率100%
12、注射室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卫生依从性≧90%
14、核心制度执行率100%
1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0%
16、护理差错发生率<0.5%
17、导医导诊出勤率100%
三、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及《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平安医院建设》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质量标准,提高门诊服务水平。
1、加强导医导诊、分诊护士服务能力的培训,体现我院良好精神风貌。上岗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医德医风。合理配置门诊大厅人员,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营造温馨就诊环境。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候诊区、诊室、卫生间等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整洁、安全、舒适。达到公共场所无吸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路标、楼层、科室、安全标识指引醒目易于辩认。
4、提供便民设施。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
5、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落实优质护理要求。门诊全覆盖:导医、分诊、注射室等部门,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门诊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6、分诊护士做好分诊工作。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检查室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保护患者隐私。
7、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配合医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务,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8、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规范门诊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由门诊主任、护士长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对于患者反应强烈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应的问题有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9、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皮肤科治疗室、门诊外科检查室、门诊注射室几个重点部门院感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及技术操作规范,预防院感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10、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慢性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知识。
1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应急处置能力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门诊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识。告知报警及投诉电话。门诊的应急处置主要是突发火灾、地震、停水、停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首先做好应急的培训,做到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能正确处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好全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不断完善门诊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项应急预案。
12、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三基培训及急救能力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及危急重症的抢救配合能力。
13、认真落实两级质控职能职责。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量自查,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部每月进行全面护理质量检查。每次检查有记录、反馈和改进措施,并对重点问题跟踪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4、严格按医疗文书书写要求,完善各种文书及表格登记。
15、加强质控人员和护士长能力培养,会应用:五常法、QCC、PDCA等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16、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利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7、科室每月召开一次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会,根据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整改方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反馈护理部每月召开的护理质量安全委员会会议及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会会议精神,把全院护理工作中的 经验和教训分享给大家,以起到警示作用。
【护理质量管理】推荐阅读:
强化护理质量 提升护理服务 保障护理安全10-22
护理质量09-22
护理质量管理08-04
解读护理标准,提升护理质量(2013)06-02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理质量07-17
护理安全质量06-24
分级护理质量06-30
医疗护理质量07-07
产科护理质量08-01
护理质量考评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