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作品赏析

2024-10-24

莫奈作品赏析(精选9篇)

莫奈作品赏析 篇1

摘要:莫奈是十九世纪中期的法国“印象派”代表画家之一。

他倡导在自然光下进行绘画,捕捉瞬间光影的效果,注重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气氛的表达。

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印象派”的绘画创作之中,用独特的绘画技法创作出许多杰出的作品。

关键词:印象派;莫奈;光影;绘画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生于法国巴黎,是十九世纪中期 “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

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印象派”的绘画创作之中,用独特的绘画技法创作出很多杰出的作品。

其中《日出》《睡莲》《教堂》等最具代表性。

莫奈作品赏析 篇2

一、莫奈的创作追求光和色彩

画家莫奈生于巴黎, 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因《日出印象》一画而成名, 他用独特的视觉, 深入细致的研究了阳光下的自然景物, 仔细分析了空气、光影与色彩的关系, 纵观莫奈的画作, 风景中的光与色始终是他的创作追求, 大自然始终是永恒的主题, 他的主要作品有《鲁昂大教堂》、《日出印象》、《睡莲》、《干草垛》等。在莫奈眼中, 事物原本的造型并不重要, 光和色彩才是他的创作追求。在他的思想里, 无尽的色彩和光高于一切, 自然世界充满了色彩, 在莫奈的画作之中, 不仅仅在画布上体现光和影, 画面外的每个角落也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它们是流动着的美, 就像流动的光和影一样, 流动、消逝, 重获新生。莫奈的作品中, 自然描绘永远是永恒不变, 对于光和色彩的描绘, 加入了许多的感情因素, 色彩使原本平静的自然更加生动感人。在自然的描绘中, 渗透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光与影的变化就像音乐一样。莫奈根据当代科学的发展, 研究了空气、光影与色彩的关系, 了解光的构成, 在光色语言中发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因素, 然后依靠自己眼睛通过亲身体验仔细分析在视觉中光和色造成的印象, 这样, 人们对色彩的认知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印象派的产生不是偶然, 是艺术革命的一种必然趋势。

二、莫奈画作赏析

1、画作《日出·印象》

印象主义绘画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开山之作, 从此, 印象派绘画开始产生并影响着世界性画派, 印象主义画派很快风靡全球, 因此, 莫奈被誉为印象派大师。《日出·印象》描绘的是日出时港口被晨雾笼罩着, 一轮红日冉冉生起, 生机勃勃, 海水倒映着一缕橙黄色的波光, 整个画面以微红、橙黄、淡紫、蓝灰为主色调, 海水、天空、景物交错渗透, 在轻松的笔调中浑然一体。在薄雾中三只小船渐行渐远, 晨曦中远处的建筑、港口隐约可见……《日出·印象》朦胧、深邃、富有韵律, 观看日出有一种诗的遐想, 冉冉上升的红日, 给万物带来了光明, 一个个瞬间的变化绘制成动态的画面, 风格独特, 构思大胆, 打破了以往画派谨慎而明确的轮廓, 大胆将雾气交融的景象用“零乱”的笔触进行展示, 是具有叛逆性的绘画, 有人讥讽此画的作者为“印象派”, 不料印象派却因此得名, 风靡全球。

2、画作《睡莲》

画作《睡莲》作家将情融于景当中, 这幅作品是一幅经典的印象派作品, 整幅画面无论怎样观察都看不到人的身影, 睡莲、青草、柳条、还有那横着一弯架桥, 构成了作品的全部, 作者之所以没有把人物融入画面之中, 主要是为了体现一个宗旨, 那就是绿, 因为绿色代表生机, 绿色代表活力, 绿色代表着希望, 作者想抒发一种宁静和谐, 自然的韵味, 在这和谐的氛围里, 作者融情于景, 衬托着睡莲的美, 美的和谐、美得自然、美的温馨。

以睡莲为核心, 整幅画面围绕池塘展开, 近处是绿色的莲叶, 一架弯曲的桥横跨池塘, 望远处, 在阳光的照射下, 给莲叶涂上了一层淡金黄的点缀, 在两侧绿树青草的衬托下, 显得更加美丽, 静态的景致在作者的笔端鲜活, 使我们仿佛徜徉在花园里, 在温馨宁静中焕发着勃勃生机。自然是生活的本真, 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和谐, 在忙碌的生活中, 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渴望体验大自然的温馨与和谐, 让心去旅行、去寻找生命的本来面目, 作品传达着一种传统的人文情怀, 在大自然的和谐之中, 我们可以寻找到人类的踪影, 一弯小桥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渗透着作者浪漫主义情怀。《睡莲》抒发了一种诗人的情怀, 作者深深地受到自然的感染, 用画家独特的笔触将这美丽、和谐、温馨的诗句变成了动人的画卷。

3、画作《鲁昂大教堂》

鲁昂是一座古老的工业化城市, 也是莫奈最后的居住地, 鲁昂大教堂是画家莫奈绘画生涯中捕捉到的最美的图景之一。画作《鲁昂大教堂》是莫奈在夕阳西下的时候画出来的, 在绘画过程中, 莫奈改换了不同的窗口, 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去领略不同的光和色彩, 扑捉瞬间的光影以及色彩的变化, 这幅画至今仍在马尔莫当博物馆以草图状态存放保留着, 从侧面望去, 由于时间久远, 黄色和浅玫瑰色已经变得模糊, 阳光和暗影在正中的三角楣顶端却异常分明;, 在门框处珊瑚红的笔触呈曲折状, 整个建筑由于空隙处突出的橙色以及鲜红色变得熠熠生辉。由于各处雕塑使用了淡蓝色, 至今已经难以看出……, 从画作《鲁昂大教堂》中, 我们可以感到不同的色彩感觉, 可见作者对光和色彩的探索匠心, 色彩随着光的变化而变化, 画家注意捕捉每一瞬间, 运用浑厚的笔触, 使教堂深沉而神秘。

克劳德?莫奈及作品浅析 篇3

关键词:克劳德·莫奈;印象主义;绘画

一、莫奈的人生历程

莫奈184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在他5岁时搬迁到海边小镇生活。莫奈对绘画产生了兴趣,画了很多海边风景画,他画的作品线条简单夸张却惟妙惟肖,引起了著名风景画家欧仁布丹的注意。欧仁布丹是莫奈的启蒙老师,对莫奈的绘画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欧仁布丹告诉莫奈:“当你画画时,最初的印象很重要,当场画下的东西,是一种在画室找不到的生动的感觉。”与新古典主义理性古板的形式不同,莫奈追逐的是整个大自然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色彩。莫奈曾经说过:“绘画时设法忘记眼前的物体。一颗树、一块田野,把它们想象成为方块形的蓝色、长方形的红色或是条形的黄色。按照你头脑中的想法去画就可以了。”1872年莫奈创作了《日出·印象》,作品中蓝色河流与远处天边的红日相互交融辉映,烟波浩渺一片迷蒙,与传统绘画的画风截然不同,被讽刺为“印象主义滑稽的展览会。”印象派从此诞生,成为19世纪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莫奈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如《草地上的午餐》、《野罂粟花田》等。莫奈用独特的绘画语言,抒发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绘画的艺术特色

(一)对光与色的追求

莫奈作为印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注重绘画中自然光的研究,面向大自然捕捉阳光下的美,观察自然景象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光和色的表现。莫奈发现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色彩变化不同,例如清晨和傍晚。莫奈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画面朦胧而有诗意。早期作品《日出·印象》中,描绘的是清晨港口的景象。画面上的河水、雾气、小船隐隐约约交融一体。远处升起的红日和洒在河面上的侧影,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该画成为印象主义的代表作。莫奈曾经说过:“光是画面的主角。”巨幅组画《睡莲》表现的也是自然状态下的光色秩序,笔触跳跃而随意自然。画面中岸边的垂柳,湖面中的莲花和浮萍,睡莲和水面融为一体,有种朦胧美,光影和暗部的关系和谐有序。除了对光的研究以外,莫奈笔下的阴影颜色不再只是灰黑色,还运用了色彩的补色。原色和条件色相互融合使用,画面极具朦胧的效果。绘画作品《鲁昂大教堂》中,在灰暗的背景天空下,暗色调的教堂与阳光照耀下的石墙形成极大的反差。彩绘玻璃在光线照射下,产生了不同的光影视觉效果,教堂充满梦幻诗意。

(二)题材和技法的创新

在技法上面,莫奈摒弃传统的平涂法,使用明快的大笔触直接画在画布上,色彩明暗度和谐,类似于中国画的水墨画,笔触灵动细腻。注重色彩的差异,将光色明暗度的变化表现出来,画面的对比度和亮度提高,使画面生机勃勃富有新意。莫奈还运用印象主义的方法,将传统油画技术进行改造,打破了常态光源下的色彩,注重自然光线下的细微差别,捕捉阳光下色彩千变万化的魅力。

在印象派产生之前,以往的画家多描绘历史宗教等题材,莫奈的创作题材突破传统,开启了西方印象主义的源流。在莫奈的笔下,常常描绘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的景色。绿油油的草地、波光粼粼的水面、湖面的小船以及花丛中的妇女等普通寻常的场景都可以被描绘其中。如初期的油画作品《干草垛》,分别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段内,草堆在光的照射下的变化。画家根据色彩和光影的不同,对物体的色差进行描绘,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莫奈创作这一系列画的思想简单明朗。

三、莫奈的艺术精神

印象主义大师莫奈对于事物不只是简单的临摹,而是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尊重。莫奈的绘画淳朴自然,他画笔下的万事万物都生动具有灵气,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大胆而新颖,闪烁着自己独特的光芒。印象主义在19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中西方文化艺术得到了交流。印象派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上开创了全新的模式,成为流行的绘画样式,为抽象派和现代主义等流派的形成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莫奈的艺术是永恒的,是属于法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生命之光。

参考文献:

[1]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陈迟.莫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西耳维·帕坦著,张容译.捕捉光与色彩的瞬间[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何政广.莫奈——印象派绘画大师[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王明明.浅析法国印象派的审美特点[J].美与时代,2009.

[7]中流.莫奈画传[M].吉林文艺时代出版社,2004.

[8]李轶杰.克劳德·莫奈作品创作特色浅析[J].艺术空间,2012.

读蒋勋《谈莫奈之美》有感 篇4

今天跟你谈谈看了蒋勋谈莫奈之美的感想。

艺术能带给人美的享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艺术。那么,应该怎样欣赏艺术,怎样欣赏艺术品呢?比如,一幅画、一本书、一首曲子。可能你会脱口而出,喜欢啊,看着喜欢,读着喜欢,听着喜欢,就是在欣赏啊!这话,其实没有错,欣赏就是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去与一幅画,一本书,或是一首曲子相识,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感悟。欣赏没有什么标准,更没有对错之分,可能你为之痴迷的,别人会毫无感觉;而别人爱不释手的,你也不一定想再多瞧上几眼。当然,专业人士会有其专业标准,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却不需要非要具备专业水准才行,没有专业知识,也可以去欣赏美。这,是肯定的。

当人,这并不是说对于艺术而言,专业知识一点也不重要。其实,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去欣赏艺术。比如说,你现在学了素描,有了一些绘画的基本功,那当你面对一幅画时,不论是油画、国画还是版画,除了第一眼的视觉感受外,你还会注意到其构图比例是否匀称合理,其光影处理是否自然和谐,整个画面是否灵动传神,等等。总之,拥有一些绘画方面的专业知识,能让你更多地关注到一些细节,让你对画作的欣赏更深入,更细腻,也更能发现其动人之处,也才能辨出大师与一般绘画者之间的细微差异。

也正因如此,面对一幅幅主题单一的《干草堆》,蒋勋才能从我们一般人不曾体会,不曾留意的光影变幻中发掘出莫奈画作那深藏不露的美。同样的干草堆,在日光下,在月光下,在清晨,在黄昏,在春光中,在夏阳下,在秋风里,在冬雪之后,在莫奈地笔端生动着,经历四季轮回,经历阴晴冷暖。干草堆,像是一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每一天都姿态不同,每一刻都神情各异,但,都是美的。于是,虽然那个手执画笔的人,在一天天老去,但干草堆却日复一日站在那里,站成了永恒。

以此推之,对于一本书,一首乐曲的欣赏,也是如此。专业训练和专业熏陶,能让人对作品的理解更细腻,更深入,会让你从作者的行文和字句间更深、更真切地体会到其文字或音符的张力和表现力,体会到其构思的精妙或是处理的巧妙。欣赏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一种沟通和对话,彼此了解的越多,沟通才会越流畅,对话才会更深入,才能成为一种心灵之约,心灵之会。

有时,欣赏需要的又是对创作时代和创作背景的了解。了解了其创作时代,我们才能把目光收回,放置在我们不曾生活过的那个时代,那段时空,不管是几千年前,还是几百年,几十年还是几年前,不管是世界的哪个角落。当你学会和懂得把你当下看到的东西,重新放回它们所属的那段时空,不再用当下的眼光去观察,你会更多地感受到艺术的感染力,以及创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现在,人们一提莫奈,就想到他的名作《日出》,想到他所代表的印象派。但如果单以那副画作而论,我想,大多数人并不会感觉莫奈有什么高明之处,特别之处,甚至某个在校的艺术系学生都能画出一幅足以以假乱真的画作。也许,会有人说,就是因为是莫奈画的,所以现在才价值连城,才会有那么多人千里万里不辞辛苦地跑去看上一眼。而当我们随着蒋勋,回到莫奈生活的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他的很多画作并不为大众和专业评论家所认可――我们才真正懂得莫奈的价值,以及莫奈的勇气与对美的执着。

那时候,人们都是在室内完成画作的。一个模特,摆好姿势,站在室内某个固定的角落,阳光或灯光从同一个角度照射过来,画家们或坐或站,在那里忙碌着,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莫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感觉到了这种绘画模式的刻板与造作,于是勇敢地走出房间,走到室外。于是,他感受到了大自然最神奇的光影变幻,每一处都不同,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不同。

他爱上了在自然天光云影下活动着的人们,爱上了那些因自然的光影变幻而披上迷人面纱的万事万物,一棵柳树,一方荷塘,一朵莲花,一片莲叶,一段石桥,一座凉亭,乃至一个个再寻常不过的干草堆。他的画作,因真实的自然,真实的光影而生动,他的心也被那样的光亮抓住了,牢牢地抓住了。大工业时代为人们带了崭新的生活,莫奈的心也随着时代的脉搏澎湃,向往光明,向往温暖,向往美好。

你一定还记得在临沂博物馆看到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吧?还记得在廊坊博物馆看到的青海马家窑出土的红陶器皿吧?如果拿现代的眼光看,那些画像石和红陶器皿实在粗糙得很。画像石上的.人物,面部表情单一,身材比例也不合适。至于场景构图呢,更是没有运用什么透视手法,没有什么近大远小的概念。那些红色的陶盆陶罐呢,上面的线条则太过简单,动物造型更是朴拙,像是出自某个孩童的手笔,更不要说,有些还上下左右不对称,看起来歪歪扭扭呢!

但是,要是我们把眼光放回它们各自的创作年代,放回它们各自所属的那个时空,用两千年前的眼光去看看那些画像石,我们就能感受到汉代石匠们的才思之巧妙。是他们开始尝试,把尘世的人物和生活场景,用刻刀一笔笔刻画在坚硬的石头上,让离开人世的人们在死后也能如生前一般,看到自己想看的人,看到自己想看的生活。他们耐心地雕刻着那扇虚掩的大门,那个从门内探出头来的侍女,那个端着酒杯的人,那个在厨房忙着杀鱼的人,雕刻着自己想象中的极乐世界,以及那里生活着的西王母和乐女。而他们,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当我们尝试用三四千年前的眼光去看那些马家窑出土的陶盆陶罐,想象着那时的先人们还住在洞穴或是不遮风雨的草屋中,想象着他们还在拿着粗糙简陋的石器与野兽搏斗,想象着他们还不曾穿上一件像样的衣服,吃上一顿像样的早餐,那么,我们当会对那些陶罐刮目相看,对那些烧制陶罐并在上面画上简单图案或线条的人刮目相看,会为他们对美的追求所折服。

在那样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在那样险恶的环境中,他们居然也会有美的需求,会想到要为生活添加一些修饰!换成四千年前的眼光,你看到了,那些线条是不同的,有直线,有波折线,有网纹的,有锯齿状的。你看到了,那条鱼好像真的在游,那只青蛙也好像真的在跳。总之,你会看到,那些红色陶罐中的稚拙之美,会看到,那些四五千年前的生活艺术家们,凝聚自己全部智慧与心力所传达出的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同样的,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你也得了解那时的时代背景;欣赏摇滚乐,欣赏邓丽君的歌,欣赏现代白话文,欣赏朦胧诗,你都得把自己的目光放回到那个时代。这样,你才能感受到艺术创新的可贵之处,感受到艺术创新的活力所在,正是因为突破了原有的束缚,艺术才可以飞得更高,更优美,也更自由。

莫奈作品赏析 篇5

试题内容: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蒋 勋1875年,卡蜜儿成为莫奈的爱人已经超过十年,他们第一个孩子生于1867年,已经八岁,他们正式登记结婚已经五年。而此时,卡蜜儿检查出罹患绝症,身体明显衰弱下来。这一年,莫奈画下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

这件小小的作品很不同于莫奈同一时期的画作。卡蜜儿坐在室内一角,对着窗口阳光做针线。一个相爱相处了十年的女人,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在莫奈的笔下可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娇美艳丽的模特儿。一个女性,有了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似乎原始女性如鲜花绽放一般的诱惑华美消失了一些,却又生长出一些如同果实一般安静饱满的神情。

莫奈处理这一幅画作时也似乎不再是一个知名画家,拥有印象派命名者的头衔,而是回来扮演一个忠实丈夫与父亲的朴实角色。

光的跳跃不见了,莫奈坐在卡蜜儿旁边,认真看妻子做针线,看窗外的光透过纱帘树荫在室内流动,室内幽静隐约的光线,照亮卡蜜儿的脸孔,照亮她衣服长袍上织绣的图案。

不知道莫奈在得知卡蜜儿罹患重病后的心情如何,这一件小小作品却使人沉思起那艰难的一年——1875年——对两个人都特别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莫奈还是留下了不少以卡蜜儿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撑着阳伞站立在草坡上的卡蜜儿肖像。

也许不应该用“肖像”来称呼这一系列作品,因为在奥塞美术馆面对好几幅同一主题的画作,我们知道画中的人物有的是卡蜜儿,有的是1886年卡蜜儿逝世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画的。这两个人都撑着阳伞,在阳光下站立着,更换着不同的角度。

我们不禁会发问:卡蜜儿或苏珊在烈日阳光下站了多久?莫奈要求卡蜜儿或苏珊变换了多少次姿势?

无论是卡蜜儿还是苏珊,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都不再是一个被关心的主题,如同这一段时期,莫奈所有画里的人物或许都只是他用来观察光与色彩的媒介而已。

他看得见卡蜜儿吗?

或者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他不知道卡蜜儿(或苏珊)站了多久,他忘了她们变换了多少次姿势,他看不到人物,他只看到一片一片的光,如此华丽,如此闪烁,如同神迹,如同不可思议的宇宙最本质的奥秘。

莫奈要为瞬间的光留下肖像,每一个短暂的瞬间,他或许忽然想到站在面前的女子也只是短暂的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只是无法把握的一瞬间的光。

我特别喜欢莫奈1875年最早的一幅《撑阳伞的女人》。画里的卡蜜儿姿态不太僵硬,在云天的背景里一转身,一回眸,风吹着草,吹着云,仿佛即刻也要在风中吹散卡蜜儿,整个人像要幻化而去,令人无限感伤。旁边是莫奈与卡蜜儿八岁的儿子让,这是画家对一个自己深爱的人的最后一瞥吗?

也许不是,卡蜜儿还有四年的时间,她的身体饱受折磨,而那折磨也是莫奈一起要做的功课,他想要留下每一瞬间的光,然而光一直在消失,从来不会为他的惋惜哀伤停留。

1878年卡蜜儿生下第二个孩子,这一次生产更加重了她的病情,终于在1879年逃不过病魔死神的手掌,卡蜜儿要在光里消逝了。

1886年,在卡蜜儿逝世七年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用同样场景,同样姿态,连色彩与光都几乎一样,重复画了一系列《撑阳伞的女人》。

莫奈在怀念什么吗?他刻意重新安排的同一名字、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绘画,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人物刻骨铭心的记忆吗?

(节选自《蒋勋破解莫奈之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7月版)

相关链接:

①莫奈,印象派代表画家,他的油画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超越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在绘画风格受到权威排斥时,一直坚持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摘编自王莉函《谈莫奈的光与色》

②莫奈与妻子卡蜜儿在巴黎相识,很快坠入爱河,但莫奈的家人看不起这位模特儿,逼迫他们分手,并中断了莫奈的经济来源。莫奈一如既往地爱着卡蜜儿,卡蜜儿也给予莫奈星火燎原般的创作灵感。当莫奈的作品被贬得一文不值时,卡蜜儿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喂养着莫奈,她无怨无悔地跟着他勇敢地活下去,家徒四壁却充盈着爱的光芒。——摘编自孙君飞《爱是莫奈的另一种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875年,莫奈创作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画中的`卡蜜儿已没有了做模特时的娇美艳丽,失去了如鲜花绽放一般的诱惑华美,年近半百,饱经风霜的她如同成熟的果实一般安静饱满。

B.莫奈创作了《撑阳伞的女人》系列画作,有的以卡蜜儿为模特儿,有的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画面上,用同样场景,同样姿态,连色彩与光都几乎一样。

C.为了莫奈画出好的作品,卡蜜儿有时需要在烈日阳光下站很久,变换多种姿势,以至于罹患绝症。

D.莫奈善于用画笔捕捉光和影的色彩变化。阳光的跳跃,明暗的对比,每一个瞬间的光,莫奈似乎都想为之留下肖像。

E.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其画作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卡蜜儿刻骨铭心的记忆。

(2)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莫奈绘画的艺术特征。(6分)

(3)本文是一篇评传,请结合文本,归纳评传的一般写作特点。(6分)

(4)莫奈一生中并不只为一个女人画过像,为何作者却以“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为标题?“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的莫奈终成一代大师,这给你什么启示?(8分)

试题答案:

12.(1)B,3分;D,2分;E,1分。(A项,将原文的“可能已经不再是”“消失了一些”转换为“已没有了”“失去了”,或然变为必然,部分变全部。且“年近半百,饱经风霜” 为无中生有。C项,强加因果。卡蜜儿“罹患绝症”的原因并非“在烈日阳光下站很久,变换多种姿势”。E项,早期的画作并非“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卡蜜儿刻骨铭心的记忆”。)

(2)①注重对比(光影、明暗、色彩);②注重瞬间定格(注重观察);③重视人物的形,更重视人物的神。(答对一点得2分)

或者①善于捕捉事物精彩的瞬间。如,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②着力表现光和色。如,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他看不到人物,他只看到一片一片的光,如此华丽,如此闪烁,如同神迹,如同不可思议的宇宙最本质的奥秘。③将生命体验(真情实感)寓于对自然风光和人物的描绘中。如,他刻意重新安排的同一名字、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绘画,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人物刻骨铭心的记忆。(答对一点得2分)

(3)①“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 或答“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②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

③客观公正。

(答出其中一点得3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4)第一问:对莫奈来说,挚爱的妻子是美的化身,为其他女人画像,实际上是把别的女人当做他曾经挚爱的妻子、美的化身来画的。(3分)

第二问:可围绕下列关键词答作答。①执着②专注③创新④坚守⑤不迷信权威⑥坚毅(不惧压力与挫折)⑦将生命体验融入到绘画事业之中(心中有爱)。

鲁迅作品赏析 篇6

鲁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思想深邃,还十分含蓄,但都揭露着一个个另人痛心的事件,有时夸奖着那些为中国做出贡献的人。今天,我读完了《鲁迅作品赏析》一书,受益匪浅,再次了解了鲁迅。

鲁迅小时候经常与同伴们在百草园嬉戏玩耍,对什么都充满着好奇,就连碧绿的菜田,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等都是他们游戏的“材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了解到鲁迅幼时是一个非常好奇的孩子,长妈妈给他讲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告诫他別去草丛里玩耍,而鲁迅正因为这样更要去,可从未碰上过美女蛇,反倒经常碰到一些小蟋蟀,后来,鲁迅与小蟋蟀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还有一篇提名为《故乡》的文章,1921年一月发表,那年鲁迅正在老家,而听说幼年的闰土要来看望他,便前去迎接,没想到闰土不再和以前那样可爱灵活了,变得十分粗笨,未到不惑之年,却早有皱纹,头发苍白。闰土见到鲁迅便喊“老爷”,与鲁迅谈起了农民的悲哀:“哎,家里有许多孩子,农活有多,政府逼着我们捐钱,基本上都得捐上3次呀,收成又不好,有时割下来的稻谷青菜还没人要。孩子和我们真是饿呀……”说着摸了摸孩子的头。这篇文章真是催人泪下,鲁迅的这篇文章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与命运,揭示了农民生活日益困难的根源。鲁迅写这篇文章时抒发了向往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浅析莫奈绘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篇7

十九世纪时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 哲学思想也突飞猛进。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理解物体呈现不同颜色的真正原因, 自然界的物体之所以有着不同的颜色是由光源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传统绘画的固有色观念已经被彻底打败, 酱油色调已经被颠覆, 莫奈开始认识到不同时间光源之下, 清晨和傍晚相同的物体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倾向, 物体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对光色关系的深入研究与认识, 绘画者们大胆的将这些运用到绘画创作之中, 冷暖色、对比色、补色的出现也促使印象派的画家们开始使用较为大胆的色块, 追求真实、鲜明的色彩效果。

莫奈说过, “光是画中的主角”。莫奈的绘画忽视对物象轮廓的具体描绘, 他更加侧重于通过光影和色彩来表现对物象的瞬间印象。在对光线研究的同时对阴影的认识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有光即有影, 在不同的光线下, 所谓的“影”的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而并非是传统绘画中常用的黑色或棕色这些颜色。黑或棕只是传统绘画的一种模式化的颜色, 并不是绘画者通过仔细观察和感受得来的颜色结果。莫奈通过绘画研究对“阴影”有了更新的认识, 他用光源色和环境色的科学观点来观察和分析物象, 分析受光部和背光部的不同颜色从而得出更为科学的阴影部颜色, 这样的方法得到的颜色更加灵动与透气。

莫奈的《干草垛》系列是深入剖析绘画中的“光和影”的最好作品。他在绘画创作中常常截取生活的片段, 像一位摄影师一样留住眼前的美好瞬间, 他一直在跟时间赛跑。《干草垛》创作于1891年, 这是一系列作品表现白天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的干草垛色彩变化的油画作品。莫奈画出一系列的干草垛油画来表现光效, 每一幅都表现一种不同时间下的光线效果, 他认为只有这样一系列的作品才能抓住瞬间的印象。瞬间的印象是持续不断地时间之流, 它不可测量、状态持续呈现, 是连续不断地性质的过渡, 是一种时间绵延移动性的表现。时间虽然是移动的, 但留下的印象却可以是永恒的。

二、画面抒情性的确立

莫奈是大自然忠实的描绘者。他的绘画作品中尽是描绘大自然的抒情之作, 善于将大自然的真实景观通过光影的处理以及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于绘画作品之中。莫奈突破传统绘画题材去描绘讴歌大自然, 他认为任何物体都不能和大自然的美相比, “大自然是光的载体, 色的彩虹”, 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妙之感。莫奈绘画作品中风景画占据大多数, 这也就决定了他绘画作品中务必充满着抒情之感。

莫奈用他敏锐的目光捕获和记录大自然最生动的表情和变幻的瞬间印象, 他一生对光色之美进行了极致的描绘, 创作了大量的外光下的抒情风景作品。莫奈晚年创作的《睡莲》犹如史诗般震撼人心, 是用生命谱写的乐章。

《睡莲》是莫奈去世前几年创作的一幅巨作, 创作于1914年。《睡莲》由于尺寸较大, 所以不能在室外直接对景写生, 这幅作品是莫奈在受眼疾的折磨之下在画室中完成的。莫奈完全凭靠对池塘的记忆, 记录水影中的池塘, 这其实就是绵延概念中提到的“自我”“纯粹的记忆”“直觉的方法”。莫奈笔下的睡莲, 与其说是片池塘, 不如说是一首和谐的抒情诗, 睡莲之中蕴育着诗的优美意境。

莫奈描绘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水上花园, 这个水上花园中自然组织的光色秩序是他最热衷表达的主题。莫奈一改以往取景角度, 画面的整个空间被压缩, 竖幅的构图使得画面中的形状、光影、明暗的组织关系更加有序、明朗。水和浮云、树影, 都从具体的“实形”描绘到飘渺的“虚象”, 整个画面由饱满转向空灵, 超越了物象表面, 更显本质。

水对环境色的反射最为丰富, 水是最没有固有色的一种东西, 所以莫奈处理起来更能充分的运用自己特有的艺术语言。在《睡莲》中, 他采用自己独特的色彩混合技法来表现整个池塘的光色, 画面结构相当单纯, 主要突出色彩的表达, 整个画面颜料的肌理和画面构成相当和谐。

三、注重笔法的流动与率真

莫奈的绘画作品与传统绘画作品相比较之下显得粗糙, 当时的评论家是这样评论莫奈作品的, “笔法多么自由, 多么自由!毛坯的糊墙纸还要比这幅海景更完整呢”, 他的绘画作品中这种率真、灵活的笔法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绘画新体验。莫奈创造的色块、色线或色点并置大的描绘方法用细小的笔触塑造物象的方法在后来被梵高发挥到了极致。莫奈的新画风以及呈斑状和旋涡状时而厚重时而灵动的笔法为表达作品的感情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绘画作品用笔饱含激情, 画面上充满了肌理材质的厚重之感, 他运用他丰富多变的笔触打破传统物象的固有形式, 捕捉光影的效果。

莫奈用画笔与眼睛将眼前这一瞬间的光影留在了画面之前, 将它化作永恒。莫奈的一生都在研究阳光下的自然物象, 是一位真正的印象主义者。他力求用一种接近于大自然的状态的色彩取代传统油画中想象的固有色调, 从室内走向大自然, 面对生活, 莫奈完成了一个从写实到写意的过渡, 莫奈的绘画达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为后期的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印象派绘画是欧洲写实绘画像抽象绘画过渡的桥梁, 它开启了美术的新纪元, 对近代绘画有较大的影响, 不仅叩开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大门, 甚至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发展进程, 对当下中国的美术教育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莫奈超时空 篇8

克劳德·莫奈(1840-1926)

生日 1840年11月14日,出生在巴黎。

16岁 帮村民画人像画,后受布丹影响到户外写生。

19岁 前往巴黎瑞士学院读书,不满学院派的规限。

25岁 结识卡蜜儿并作以她模特儿完成《绿衣女孩》。

30岁 莫奈避开普法战争前往伦敦,与卡蜜儿结婚。

34岁 《印象日出》第一次在印象派画家展上亮相。

39岁 妻子卡蜜儿死于肺结核,临终时莫奈为她画了最后一幅画。

43岁 移居吉维尼。

52岁 迎娶第二任妻子爱丽丝(Alice Hoschede)。

53岁 在家中打造日本庭园风的睡莲池并不断扩建。

59岁 开始创作《睡莲》系列。

68岁 视力开始衰退。

71岁 第二任妻子爱丽丝逝世。

86岁 1926年12月5日病逝于吉维尼。

《春天的吉维尼》

克劳德莫奈 1890年 油彩布本

香港私人收藏

厌恶战争的莫奈,以家中花园作画,希望以平静的风景治愈心宁。园中的垂柳、莲花、倒影、树荫也是他的晚年常见的作品,今日变成潮圣之地的莫奈花园,还可以看到画中的影像。

仿真 多媒体展示

事先张扬的法国五月重头戏《他乡情韵—克劳德莫奈作品展》,由香港文化博物馆及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联手,从法国及亚洲各地博物馆带来17幅油画、粉彩画及挂毯等莫奈真迹,展示印象派大师对世界的影响力。展场将会按莫奈曾经到访的四个地区陈设,包括諾曼第与布列塔尼、巴黎及法兰西岛地区、伦敦及威尼斯,及以《睡莲》闻名的吉维尼,每个区域都配备声效、影像等多媒体装置,由浅入深带大家了解莫奈作品中光影变化的重要性。采访当天率先披露《维特尼流域塞纳河解冻(面向拉瓦古)》《睡莲》系列等6件真迹。多媒体展示部分还在密锣紧鼓,完成后可在睡莲池投影装置中与影像互动,加上仿照吉维尼花园的场景设计,令大家彷如置身莫奈的布之中。

四大看点:

1.花园立体重现

场内以多媒体装置重现莫奈在吉维尼的工作室、食物餐单、花园等,包括花园中的日式拱形小桥,多媒体投映完成后,将会呈现桥下日本睡莲、芦苇等多种植物。

2. 严选17件真迹

要从世界各地挑选17幅作品,展示莫奈在印象派的贡献,是一件挑战难度的事。莫奈曾在十多个地区作画,需要根据莫奈在不同地方、时间及季节所画的作品中选材,而本次展出作品也代表他一生的变化,年份横跨早期及晚年,全数来自法国境内外甚至亚洲等11间博物馆,当中以1872年的《阿尔冈特伊火车站》年资最高。

3. 聚集400幅作品

《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在日本、韩国完成巡回展览的《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近月登陆成都IFS(国际金融中心),以巨型荧幕及多媒体技术重示莫奈的400幅大作,令画作如同数码《清明上河图》一样动起来。巡展还有北京、上海、广州三站。

4. 莫奈的秘密花园

莫奈曾说“我最完美的杰作,就是我的花园”,相中的莫奈(81岁高龄)便是摄于吉维尼家门前的日式花园。吉维尼是法国西海岸诺曼第的一个宁静小农村,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印象派朝圣。

《睡莲》挂毯 1913年

即使在较粗糙的毛毯上作画,也看到颜色的层次。

画作表面以不反光胶片保护,透光度达99%,可以近距离清晰看见笔触,又不会反射周边环境。

约1915年摄于吉维尼家中的饭厅。

必知莫奈五事件

要认识19世纪印象派,当然要由法国的艺术氛围入手,当时法国的传统画作追求像真及笔触细腻,画家大多在画室作画,主题多是神话宗教。而1840年在巴黎出生的克劳德.莫内,小时候同样接受传统的艺术教育,直至遇上伯乐布丹,开始与几位印象派大师一同到户外写生,以速画粗糙笔触描绘风景,颠覆传统绘画理念。1874年其首次印象派画展出炉,作品《印象日出》成为热话,并带领艺术世界进入新领域。拜见大师墨宝之前,以下关于莫奈的5大人事,入场前一定要知道。

1. 叛逆印象派

莫奈爱画风景,轮廓模糊的画风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如同今日邪教,得不到沙龙画展赏识,莫奈便与同期印象派画家,自家举办第一次印象派画展,速写印象的粗率画法被嘲讽为“印象派”,却出奇地符合画作的风格,“印象派”名字从此广为人知。

2. 伯乐天空之父

nlc202309082259

喜欢画海洋及天空的欧仁·布丹 (Eugene Boudin) (1824-1898年),又被译为尤金·布丁。是莫奈的良师益友,带他走出户外写生,学会观察光线、描绘动态事物的即时绘画技法,对印象派影响深远。

3. 大暖男

莫奈一生有兩任妻子,第一任妻子卡蜜儿(Camille Doncieux)是他最深爱的女人,亦是《绿衣女子》《草地上的午餐》《日本女人》《漫步撑阳伞的女人》等多幅大作的模特儿,可惜早于32岁便去逝。

4. 日本风影响

19世纪日本浮世绘、和服、瓷器等传入法国,深受印象派画家欢迎,连莫奈妻子卡蜜儿也会穿和服打扮,莫奈也有为此作画,其家中睡莲池也是受日本风格影响。

5. 下半生游花园

莫奈下半生花了43年时间整理吉维尼家中花园,并以园中风景作为绘画题材,著名的《睡莲》系列及余生画作都是在花园内完成。

《印象·日出》1872年

《在海边》欧仁·布丹1863年

漫画家解“画”

想扮艺术家,知道莫奈的脾性,也要学两招解“画”。这回找来艺术良师兼漫画家黄照达,分享观赏印象派画风的贴士,“印象派的画作最好是看真迹,因为数码化相片有色差,而且看不到笔触及画中的细微变化。”莫奈选好一个地方,会住上一段时间,以不同时间及季节纪录自然风景,画中往往捕捉到极微小的细节。艺术史上不同时段的画派也反映世人对事物的看法,当日的印象派潮流,与今日的街头艺术有几分相似,“印象派同样是上街创作,也有一份反叛的创作精神,好像法国街头艺术家Invader的马赛克作品,一样受到世界关注。”但看上迷迷糊糊的风景画,一般人好难找到重点,黄照达分享其中3幅作品的看法,还解析以下几个小秘技,以免迷失画中。

印象画3秘技

A颜色

莫奈毕生运用色彩表现逐渐变化的光影,无论人物及景物,都偏重光线效果,会用丰富的色彩表现阴暗及受光处。

B笔触

为求表现光暗变化,牺牲了景物的轮廓线,以不同厚度的笔触增加光感及立体感;而为求令油彩保持光鲜,也弃用传统保护光油。

C主题

多以街巷人物大自然为作品题材,相对传统画宗教、重要人物为写实。因为户外写生讲求即时性,不太著重构图。

他乡情韵——克劳德·莫奈作品展》

日期:4/5-11/7

开放时间:10am-6pm(周一、三至五)、

10am-7pm(周六、日及公众假期)、同二休馆

地点: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专题展览馆

网址:www.heritagemuseum.gov.hk

备注:逢周三、六、日及公众假期

(4:15pm-5:15pm)设公众导赏团

《绿衣女子》1866年

《日本女人》1876年

《睡莲池》1899年

《睡莲》

克劳德莫奈 1907年 油彩布本 圣艾提安现代美术馆藏品

艺术概论作品赏析 篇9

1.民乐《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小名阿炳)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呐曲,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风格。20世纪30年代末,华彦钧在街头流浪卖艺中,经过反复演奏、加工、创作,引入了苏南一带的山歌、小调、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滩簧腔甚至广东音乐《三潭印月》的音调。它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完整结构,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得以形成,华彦钧称之为“依心曲”或“自来腔”.1950年夏,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等人在民间音乐的“抢救”性采风中,为其录制了钢丝录音,并与华彦钧先生商榷,定名为《二泉映月》。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作者运用二胡上5 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民乐《江河水》

《江河水》中国民间乐曲,源于东北辽南鼓吹乐笙曲的同名曲牌。初为双管独奏,后被移植改编成二胡独奏,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乐曲演绎了一个凄凉悲切的故事:某地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服劳役离乡而去,忽遭不测死于外城。妻子闻讯,如雷轰顶,在当时与丈夫依依惜别的江边,面对着滔滔河水嚎啕痛哭、悲愤欲绝,诉之泣之,遥相祭奠……乐曲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开始部分速度缓慢,旋律起伏,凄凉悲切。逐渐节奏顿挫,变化重复,表现出悲愤的情绪。中段音调平稳,好似在苦苦思索遭受苦难的原因。经改编后全曲更加激越悲愤,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感染力极强。此曲音乐形象深刻动人,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闵慧芬的二胡演奏被小泽征尔评价为:“即使在休止符时,也有情感!”3.民乐《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原为琵琶名曲,隋代秦汉子作,历史上实无其人。明末清初王猷定说:“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非,终而涕泪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些描写与《十面埋伏》的音乐意境极为近似,可能即为《十面》之前身。琵琶曲分为两个大类,即文曲与武曲。主要是按照精神气质上的区别来划分的,类似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之分。《十面》属于武曲

代表性作品。曲子戏剧性和写实性兼而有之,表现了刘邦和项羽大战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乐曲极尽琵琶揉、挑、推、扫等技巧,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战争场面。它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最广的音乐作品之一。4.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祝》,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5.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中国汉族民歌,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小调歌曲,距今有300年历史。《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编的《音乐辞典》中,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国,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茉莉花》的曲调婉转、流畅、细腻、柔美、淳朴。曲式由四个乐句构成单部曲式;调式为徴调式。现代版《茉莉花》是作曲家何仿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创作的,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茉莉花》。歌词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它不仅是民歌宝库中的一笔珍贵的遗产,而且成为中华民族新的代表性作品。6.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这首交响曲是18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命运》名字的由来是一个趣谈——这首曲子以四个强有力音符“镪镪镪镪”开头,“就象是命运在敲门一般”,这就是后来之所以如此命名的原因。乐曲严肃深刻的主题、缜密细腻的展开形式与“欢乐自苦恼而来”的具有戏剧化色彩的感情表现形式完美结合,形成了贝多芬最负盛名的交响曲。这是部可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外音乐史的经典作品。本曲声望之高,演出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贝多芬

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和震撼,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整部作品精练,简洁,完整,统一,气势恢弘。恩格斯曾盛赞这部作品为最杰出的音乐作品。

7.吉奥阿基诺。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威廉。退尔》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剧作,这部作品以十三世纪瑞士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奥地利暴政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瑞士人民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精神。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根据这部作品写成,成为其代表作,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峰。剧序曲比歌剧本身更有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这首序曲共分四个乐章,连续演奏,是罕见的分乐章歌剧序曲。第一乐章富有诗意,出色地描绘了深居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景;第二乐章是暴风雨场面的描写,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体现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第三乐章描写暴风雨过后,一片清新的田园景色,阿尔卑斯山在暴风雨后又恢复了原来的恬静,英国管奏出的是一个美妙非凡的牧歌风旋律。第四乐章,号角的合奏响起,是一首充满光和热的进行曲,为听众普遍钟爱。乐章开始时的军号声是进军的号召,随后的主题是瑞士军队的写照;音乐充满了罕有的热情和英勇刚毅的精神。罗西尼把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体裁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峰。他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借助民族音乐的因素,创作出洋溢着生活欢乐、智慧的乐曲。

8.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是俄罗斯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受到世人特别的钟爱。《如歌的行板》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在幽静的切分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9.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其父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他被称为小约翰。施

特劳斯。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最著名作品为《拉德斯基进行曲》),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是《蓝色多瑙河》。奥地利境内的多瑙河景色像一幅幅迷人的油画。每当春暖花开时,阿尔卑斯山山头积雪未消,山下是一片苍翠的丛林。乐曲序奏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展开了抒情明朗的旋律,轻松活泼的节奏,以及和主旋律相互呼应的顿音,充满了欢快的情绪,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了多瑙河。之后,经过作者对旋律起伏的层层推进,情绪愈加爽朗活泼,朝气蓬勃,最后结束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施特劳斯完成了奥地利民间艺术形式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使圆舞曲成为比较成熟的音乐形式,其作品还有《春之声》等。《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10.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德沃夏克,捷克著名音乐家。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德沃夏克创作最繁荣的时期。捷克的民族解放运动教育了他,使他认识到:“一个艺术家也有他自己的祖国,他应该坚定地忠于祖国,热爱祖国!”1892年秋至1895年春,德沃夏克应邀到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教学,但他始终怀念着自己的祖国。

在他创作的作品中,特别是在《e小调第九交响曲》(《新世界交响曲》)等作品中,深刻地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思念。《新世界》交响曲,作品的构思所涉及的是作者的祖国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对祖国的思念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以及作者对病故的父亲和初恋女友的哀悼,所有这些复杂的感情在这里交织在一起。

德沃夏克非常珍爱他的这部作品,他说:“每当演奏这部作品时,我总是十分激动,对她的价值我从不怀疑。” 第一乐章颇为宏大,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可称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

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第二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是他身处他乡对祖国无限眷恋之

情的体现。第三乐章谐谑曲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第四乐章奏鸣曲式,气势宏大而雄伟,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形成辉煌的结尾。既威武而雄壮,又柔美而抒情的旋律,使《自新大陆交响曲》被认为是世界性的作品,德沃夏克被视为世界的艺术家。

(七)舞蹈艺术: 1.舞剧《丝路花雨》

舞剧《丝路花雨》1979年首演于甘肃兰州,赵之洵、刘少雄等合力创作。《丝路花雨》以中国大唐盛世为背景,以活跃的敦煌壁画舞姿为主要舞蹈语言,造型、音乐、舞技都堪称完美。把故事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描绘了一个跌宕起伏、充满恩爱情仇、悲欢离合的故事。在舞蹈结构上,突出了独舞的空灵和群舞的恢弘,女主角英娘舞段中的“琵琶舞”、“波斯舞”、“盘上舞”等被认为开创了“敦煌舞”独特的艺术流派。音乐采用以我国民族乐队为主的混合乐队演奏,以我国古典音乐为基础,吸收了《春江花月夜》、《月儿高》等民族古曲的韵味和调式特点,以及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吸收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回族、维吾尔族的音乐素材,具有浓郁的古典音乐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还将波斯音乐素材加以发挥,体现了波斯人的风俗特征。该舞剧被誉为“中华民族舞剧的典范”.2.芭蕾舞剧《白毛女》

中国经典芭蕾舞剧。胡蓉蓉等创作。1945年,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前方回到延安,并带回40年代初流行于河北阜平一带有关“白毛仙姑”的传说。叙述了一个被地主迫害的农村少女只身逃入深山,在山洞中坚持生活多年,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又因偷取庙中供果,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后在八路军的搭救下,得到了解放。贺敬之、马可等据此创作五幕歌剧《白毛女》。1965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原有题材,在保留原作基本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的基础上,浓缩情节,大量运用中国民间舞蹈、古典舞蹈的动作,使之与芭蕾舞艺术相结合,诞生了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

《白毛女》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成为民族芭蕾舞剧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是现代生活内容和芭蕾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塑造人物方面,既运用芭蕾语汇,又吸取中华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之长来充实和丰富表现手段,在此基础上去创造符合剧中人物性格的新的舞蹈语汇,服务于剧情的发展:喜儿的纯真、甜美和变成“白毛女”后的坚韧、刚毅;大春的朴实、敦厚和参军后的英勇、干练;黄世仁的阴险、毒

辣都深刻鲜明。而音乐更是优美动听,经久传唱。

3.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中国经典芭蕾舞剧,1964年首演,是第一部最成功的中国大型芭蕾舞剧。李承祥等编导。根据同名电影改编成。讲述中国第二次革命时期的故事:受尽折磨的琼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离虎口,巧遇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经过他的引路,琼花参加了娘子军,历经磨练和考验,成长为卓越的革命战士。洪常青牺牲后,她接过红旗英勇向前。“向前进,向前进……”舞剧中的音乐早已唱遍大江南北,没看过《红色娘子军》的人,也曾听过这些旋律优美、节奏有力、通俗易懂的音乐,也曾受过它的感染。剧中所展现的南中国风情、女性细腻的情感、澎湃的革命激情,都为同类作品中少见,都为我们演绎了一幕精彩的红色南海情。这部舞剧以震憾人心的悲壮情节,恢宏绚丽的场面,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海南岛的地域风情,在芭蕾舞台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气派融为一体,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表现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为世界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奇葩。4.杨丽萍的孔雀舞:

中华民族舞蹈的代表性作品,其表演艺术家杨丽萍是中华民族舞蹈的标志性人物。孔雀舞产生于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对精神的表达、认知,是云南傣族人的信仰,他们觉得孔雀是最美的,它象征着自然美好。像孔雀这样的一个生命繁衍的象征,孔雀开屏是为了吸引异性。这种舞蹈是他们的一种仪式,民间广为流传。杨丽萍通过舞台把对舞蹈的感觉展现出来——少数民族对孔雀的一种独特理解,一种舞蹈形式,审美定位产生这样的舞蹈。舞蹈寄寓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吉祥、和平、幸福、欢乐的心声。舞台上的形象是孔雀,也是傣家少女情感、思想、性格、心灵的真实流露与写照。不仅摹其形,而且抓其神韵,以神带形,形神兼备,心犀相通。杨丽萍大胆创新,吸收了现代舞充分发挥人体动作的特点,创造了新的语汇,动作更奔放、挺拔、舒展、浑厚,更富有现代感。5.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经典芭蕾舞剧,1935年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次公演。作品不论在结构规模、人物性格以及戏剧深度,都可算是众多版本之佼佼者,艺术价值最为突显。这部芭蕾舞剧充分显示了普罗高菲夫对旋律线条的匠心独具。在固定的和声与难以预料的转调手法的烘托之下,创作出独特魅力、感染力,令人永难忘怀的旋律,尤其是在刻划男女主角的情感上,更是动人与美幻。结构和富于创意的舞蹈编排,包括融入交响性的编舞方法,构成一种独特的舞台风貌。把技巧的发挥融合在戏剧进程中,强调“切题”而不耍弄技巧,因而在极具观赏性的富丽堂皇的舞蹈场面里,不时闪跃出晶亮的人物性格、内心活动的火花。双人舞是最能显示编导水平也最能代表整部舞剧特

色的核心舞段。《罗密欧与朱丽叶》以清新秀丽的舞蹈语汇描述缠绵排恻的情感世界,不但新颖而悦人眼目,以浓烈打动人心。第三段双人舞的结尾异常巧妙而意味深长:罗密欧一次又一次地托举朱丽叶使之像踏在一层又一层台阶上回到阳台——既是爱的真情流露,也是美的充分展示。

6.芭蕾舞剧《天鹅湖》

上一篇:观察小螃蟹日记下一篇:设备动力部工作的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