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通用10篇)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1
旗委统战部“三位一体”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为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使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规定以下制度。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八个明确”全面谋划“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党员队伍”的目标,全面推行党员分类积分排位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处置“三位一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员教育管理与组织活动相互促进的原则。贯彻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党员学习奉献热情,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以规范有力的组织生活,凝聚党心民心。
(二)坚持党员教育管理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要把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提升党组织组织力有机结合,用发展的办法促进党的建设,以党的建设引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坚持党员教育管理与典型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党员在生产生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典型带动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在新形势下,树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增添新干劲,做出新贡献。
三、具体内容
(一)党员分类积分排位管理。运用“积分”标尺,定量评价党员日常行为表现,着重从“带头参加三会一课、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引领产业发展”五个方面量化积分,分别设置考核标准,使积分项目化,同事设贡献积分、失责扣分为加减分项目。根据最终得分将所有党员按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基本合格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四个等次进行排位管理,为民主评议提供依据。
(二)民主评议党员。坚持“民主”原则,客观评定党员综合表现,明确民主评议党员的具体内容,按照学习教育、自我评价、民主评议、组织考察、表彰和处理等具体流程,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力,提高党员民主评议质量。
(三)不合格党员处理。突出“合格”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明确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给予不合格党员相应处置实施处罚时,依据党员分类积分排位管理情况和党员民主评议结果,按照宣传发动、调查摸底、民主评议、组织处置和教育帮扶等程序进行,确保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处置恰当,依法依规。
四、有关要求
(一)落实责任。“三位一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抓好贯彻落实,党支部书记要履行主体责任,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动真碰硬,把工作做细做实,要亲自指导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二)严格程序。“三位一体”党员教育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把握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示。
(三)注重监管。开展“三位一体”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及时掌握动态,加强正面宣传,及时掌握和处理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逐步形成党组织建设、纯洁党员队伍的长效机制。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2
一、高校学生党组建设产生问题的原因
1、社会环境变革
大学生正处于从校园单纯环境踏入社会复杂环境的过渡时期, 思想上存在很大的不成熟性, 在认识事物方面也易表现出浮躁和不稳定性, 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思想的影响, 处于半社会化阶段的大学生, 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 其价值观念也呈现非常多元的状态。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各种西方观念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他们思维的独立性, 批判性和创造性有所增强, 主张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自己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一切;另一方面, 就业体制改革、当前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了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 理想信念不坚定, 个别学生甚至存在“成为一名党员就能找好工作”的极端错误入党动机。
2、教育改革化
当前高校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发展, 大部分院校实行了学分制管理的新的教学模式, 学分制的逐步实施的前提下, 教学活动将打破原有的按系科、专业进行的固定化教育模式, 学生的自由度和流动性大大增加, 使得班级观念有明显弱化, 同一班级或专业的学生可能在不同的课堂学习不同的课程, 这种情况下减少了同一党支部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给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提高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成为摆在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课题。
二、三位一体立体考核监督管理机制发挥的作用
结合当前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 出现的新问题, 我们积极探索“承诺—履诺—述诺”三位一体立体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一套对入学生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在培养和管理期间“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定期考核工作、定期督促”的完善管理体系, 进一步实现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监督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 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普通同学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1、坚持分级管理, 确保承诺内容切实可行
通过上下联动、分级承诺的办法, 由基层党支部中的普通党员分别向上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行承诺, 明确承诺重点, 规范承诺内容。即:按照学校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 结合年级、班级、个人的实际情况, 就学习、课余生活、社会工作等方面对自身提出要求, 树立明确目标,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年级、专业班级党支部负责人按照学生党支部的具体要求就组织本支部党员同学的政治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活动、班级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本支部中心工作等内容向学生党支部和广大学生党员作出承诺;普通学生党员结合自身的实际, 就如何提升政治文化理论水平、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锻造自身综合素质方面树立目标, 向所在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同学作出承诺。入党积极分子也应向班委及年级负责人进行承诺, 接受广大党员和普通同学的监督。
2、强化跟踪监督, 确保履诺过程真实有效
通过实行“承诺亮牌制”、“特约代表监督制”“承诺事项销号制”、“每月通报制”、“失诺警示制”等措施, 督促学生党员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 真抓实干、务求实效, 结合自己提出的目标, 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工作, 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同时还设置党员学生干部履职情况监督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督导组、评价党员意见箱、监督工作热线电话等形式, 全程跟踪监督学生党员的履职情况, 根据反馈并核实的信息及时提醒告诫其承诺兑现情况及工作推进情况并及时备案。
3、实行责任追究, 确保“述诺”结果真
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承诺事项实施及进展情况, 定期 (半学期) 或不定期 (抽查) 地通过召开述职测评会、党员会、支部民主生活会或工作总结会等形式, 分别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就自己的履诺践诺情况向监督代表、普通学生代表及上级党组织述职, 并组织参会人员结合该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对其履诺践诺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对测评结果连续两次排名靠后的, 或连续告诫三次以上的, 党组织指派专人对其进行谈话, 并视其情况分别给予口头提醒、批评教育, 情况严重的给予警告处理, 并派专人进行一对一的限期指导整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重视并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它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形成全方位、多渠道、互动型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面对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解放思想, 大胆实践, 并在不断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 积极开辟新途径, 探索新办法, 努力在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等方面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 使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随着各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力度的加大, 在组织发展方面出现了注重数量, 忽视了党员质量问题;在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中, 普遍存在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党员方面, 忽视了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在党组织日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 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 积极探索“承诺-履诺-述诺”三位一体立体考核监督机制, 建立一套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完善管理体系, 进一步实现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监督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引导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党建,三位一体,管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仁钊.试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现状及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11) .
[2]王务均, 王俊, 汪旭东.抓好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 2008 (11) .
[3]姚念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3) .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3
建立城乡一体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形成系统性的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关键在于统筹和整合城乡资源。要实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就必须在党建工作中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充分发挥现有党建资源的最大效率。随着各地党员服务机构的不断完善、党员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极大提高,为流动党员城乡一体化管理带来了优质资源和良好契机,依托现有的党建资源足以形成行之有效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一、依托构建社区大党建格局,建立健全城乡一体流动党员动态管理责任机制
社区是所有党员的“家”,是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的基础平台和主要抓手。流动党员来到城市,必然会在社区生活下来。社区党组织担负着承接者的角色,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好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就有了保障和基础。
1.形成社区流动党员网络化管理新格局。扩大社区党的工作覆盖面,要积极创新社区党组织新模式,形成覆盖广泛的社区流动党员网络化管理新格局,确保社区外来流动党员有“家”可归。上海浦东新区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加强了流动党员的集中教育管理,在流动党员集聚地,采用了双重管理、属地管理、联建管理等多种模式建立了“新家园”党组织,为实现流动社区网络化管理丰富了载体。同时,要延伸社区党组织链条,整合社区驻地单位流动党员的管理,实现两大“组织整合”:一是要把社区中从单位游离出来的流动党员组织到社区党组织中,实现社区党的组织对辖区流动党员的组织整合。二是要使社区党组织与住区流动党员所在单位、社区中的各类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新的联系,推进流动党员的双重管理,实现党对社会基层组织的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区内各单位资源共享、工作共做、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的运行体系,不断丰富社区大党建工作。
2.完善流动党员管理的协调机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与整个基层组织建设密切相关,与党的方方面面工作都存在紧密联系。因此,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配合,组织部门不能关起门来自己搞,要善于整合各方现有党建力量,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建立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街道(镇)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党组织主动参与、村(居)和“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主抓落实的党员管理责任机制。同时,要加大与公安户籍、人口办等人口综合管理责任部门的沟通协作力度,构建流动党员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实现流动党员管理与流动人口管理“互通、互补、互促”的工作思路。
二、依托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起统筹城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信息互享机制
实行城乡一体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需要一个全面统筹的平台作为支撑。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和现代党员远程教育工程是全国实施党员教育管理的主平台,它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全国、全市可以共享党建信息)、工程规模大(从中央到地方,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巨大),我们应该利用好这样优质的党建资源,深挖它的党建价值。
1.以党建信息化工程为载体,规范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跟踪服务。一是要充分发掘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价值。2008年,上海市全面实行了党员信息入社保卡工作,利用这一平台的信息,各区(县)可建立自己的区(县)、街道(镇)、居委(村)三级流动党员信息库,重点做好对流动党员刷卡信息的跟踪和完善,建立流动党员定期排查制度。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确保“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全覆盖,对“流动党员活动证”实行每年一次审核,切实达到持证规范管理的要求。二是按照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的原则,建立地区、城乡间的信息交流、互享制度。在流动人口登记中,同步进行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工作,并录入暂住户口信息系统,逐步建成“信息采集—新进党员筛选—各街镇获取名单—排摸核实—数据反馈上报—纳入管理”的工作环路。三是运用各地的“党建网”平台,结合党员服务中心机构网络,建立起城乡一体化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工作网络互动模式,完善流动党员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动党员网络化管理。
2.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为平台,统筹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在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上,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站点分布广泛、学习灵活的特点,不断创新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如上海浦东新区东明社区(街道)提出的支部集中学习和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就地就近学习的教育形式,就是针对远程教育方便灵活的特点设置的,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过于分散、集中活动难的问题。在学习方式上,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有着党建新闻播出特别及时、适合党员学习的内容特别丰富等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可按照流动党员不同文化层次、工作性质及个体特点,灵活安排收看时间,以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关键,分层施教。就是说除了党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在远程教育平台中选取劳动技能类、经济法律类等多方面内容,提高流动党员学习的兴趣。也要适时结合学习的相关知识,组织开展流动党员讨论和现场教学,不断提高流动党员就业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整体素质,真正使远程教育平台成为流动党员一体化教育培训的主阵地。
三、依托党员服务中心网络,统筹全区党员管理服务资源,建立起城乡联合一体的服务互动机制
从上海来看,各区(县)已基本完成了党员服务中心的三级管理网络,而且许多区(县)做法是将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有机融入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将党员服务点融入村(居民区)活动场所建设,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也扩大了党员服务中心的服务内涵。
1.完善“安家落户”的服务制度。要在各级党员服务中心健全接纳流动党员的服务制度。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站、建立流动党员台账、绘制流动党员分布概况图,明确流动党员落户的服务细则和服务要求。在做好流动党员“安家落户”接纳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流动党员求助全接纳工作,真正体现党员服务中心网络的优势。闻名全国的上海浦东阳光驿站在流动党员的接纳服务上,开通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不仅为流动党员提供落户服务,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维权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服务。
2.完善温暖人心的凝聚制度。各级党组织从党员需求出发,通过策划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化激情为凝聚。如上海浦东周浦镇创建的“新周浦人俱乐部”,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各类培训,组织策划活动,极大增加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也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同时各级党组织应实施流动党员亲情化服务制度,建立联系流动党员制度,以“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将本地党员与流入党员结成联谊“对子”,为流入党员主动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在此基础上,党组织可建立“大节庆”流动党员走访慰问制度,以各级党员服务中心为主体,上门走访慰问流动党员,送上节日问候,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困难。
3.完善发挥流动党员作用的服务制度。有针对地设计流动党员活动内容,充分调动流动党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各级党组织要鼓励党员增强先进性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维护社会治安的模范、勇于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的模范,特别是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流动人口管理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村居党组织可以把流动党员纳入到党员“三岗”活动和党员志愿者队伍中来,特别是发挥他们在参与社区治安管理、健康生活指导方面的作用。也可建立流动党员联系若干名外来务工者制度,以此带动流动人口的管理。组织党员主动签订社区责任岗协议,参加社区社情民意采集、治安维护、计划生育指导、社区卫生整治志愿者工作。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党员服务指导中心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4
东平县以健全五项制度为重点,全方位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在全县初步建立起以“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重大决策票决、重大事项提议、质询监督落实、定期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为主要框架的党员意愿表达机制,进一步推进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立足实际,把建立党员意愿表达机制试点作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水平的重要内容来抓。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先后实行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两推一选”、“两推直选”及党员“民情提案”等制度,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和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党员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党员需求逐渐多元化,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个别地方要求党员履行义务多,享受权利少;党员意愿表达缺乏有效载体和制度保障,党员主体地位难以体现;有的党员由于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产生“从众”心理,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了解到,党员对党内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对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选择权和对党内事务的监督权最为关心。为此,我们以试点为契机,狠抓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建设。从机关、事业单位、农村、企业等不同层面,选择确定了县公路局、县检察院等9家试点单位;成立了县委书
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会、工作调度会、编发简报等形式,加强具体指导。试点工作基本结束后,县委及时研究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意愿表达机制的意见》,并配套出台了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党内重大决策票决等五个《实施办法》,在全县面上推开。
二、抓住关键,确保党员意愿充分表达。1.实行公推直选领导班子成员制度,落实党员选择权。我们规定,村(社区)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机关、事业、企业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任期届满或缺额的,一般要通过公推直选方式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乡镇、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基层党委,以及科级单位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经县委批准后,也可以通过公推直选方式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三改进一扩大”的方式。即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采取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候选人,把党组织成员初始提名权交给党员群众;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通过组织介绍、多媒体展示、业务技能测试、党务知识考察等形式,让党员更加全面充分地了解候选人的德才表现;改进监督方式,邀请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列席正式选举会议,实现“阳光选举”;扩大差额比例,规定民主推荐比例一般不低于应选人数的200%,正式选举比例一般不低于100%。今年以来,我们先后选择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公推直选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6家单位共推选产
生支部班子成员1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人,占88.9%;担任行政中层干部的14人,占77.8%,有效地优化了班子结构,提高了班子整体战斗力。
2.实行党内重大决策票决制度,落实党员决策权。我们要求,基层党组织党内重大决策要充分征求党员意见,由党员投票表决。需要票决的重大决策一般包括:党组织成员的推荐和选举,出席上级党代会代表的推荐,党员发展及奖惩,党员干部违纪违规处理,党内评先树优以及党组织重大事务。基层党组织对党内重大决策,要召开票决会议,组织党员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公布票决结果。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决策是否予以实施。对于票决通过的事项,认真抓好落实;票决未通过的,暂缓实施。同一事项连续两次未能通过的,一般不再进行票决。同时,党组织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在票决前召开听证会,为党员票决提供依据。目前,全县基层党组织普遍把票决作为决定重大事项的主要方式,就党员关心的重大决策进行投票表决。今年以来,共票决事项1200余件,已落实900余件,否决事项11件。
3.实行重大事项提议制度,落实党员建议权。我们规定,党员可就党员和群众关注的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厂务)、民生等重大事项,以“民情提议”的形式向党组织反映,由党组织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办理。提议由党员个人或党员联名提出,以提议专用单的形式提交,也可以口头形式提出。党员对重大事务提出提议,由党组织研究并提出意见后,确定责任人,抓好落实,并在15日内办理完毕,及时答复提议
人。条件不成熟或短期内难以办理的,及时向提议人作出解释。基层党组织把党员提议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办理时限、进展情况以及办理结果等及时向党员群众通报,全程公示,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为更好地落实这一制度,实行了党员联户,规定每名党员联系3—5户群众,充分了解民情,定期收集群众提议;统一印制了党员民情提议单和办理结果反馈单;设立农村党建工作日、机关党员说事会、企业民主议事会,结合每月党员活动日,受理党员提议。实行这一制度,进一步畅通了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成为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载体,激发了党员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活力。去年以来,共收到民情提议1800多件,办结1145件,解决党员群众关注的难题900余件。
4.实行党员询问、质询制度,落实党员监督权。党员询问、质询制度,就是党员可就日常工作中不清楚、不理解、不满意的事项,向基层党组织提出询问、质询,党组织予以答复或办理。我们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设立了“党员询问、质询日”,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接询;明确了党员询问、质询受理、办理和答复程序,要求基层党组织对反映合理的询问、质询要认真落实,及时向询问人或质询人进行答复;落实有困难的,要向询问人或质询人说明理由。实行党员询问、质询制度,把党组织的工作始终置于党员监督之下,理顺了党员情绪,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今年以来,全县共有1400多名党员提出询问、质询479件,得到有效落实或答复的达99%。今年7月份,彭集镇后郑海村党员针对支部
年初承诺的建设规模养殖场一事,向党支部提出质询。村党支部积极与聊城市东昌府区凤祥集团联系,搞好场区规划,筹集建设资金,目前该项目即将动工兴建。
5.实行定期评议领导班子及成员制度,落实党员评判权。我们坚持每半年对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时,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向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并接受党员、群众的询问、质询;全面听取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党组织领导班子及成员的评价意见,并把民主评议结果作为班子管理、干部使用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被评为“基本适应”的领导班子,与党组织负责同志进行谈话;对被评为“基本称职”的领导班子成员,由上级党组织指派专人与其谈话、打招呼;对连续两次被评为“不适应”的领导班子予以调整,对被评为“不称职”的领导班子成员实行诫勉。今年“七一”前夕,我们集中开展了村级班子、村干部民主评议活动,共对70多名村干部进行了表彰奖励,对23名村干部进行了谈话、打招呼,对8名村干部进行了诫勉。
三、注重结合,建立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取得实效。1.党员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党员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意愿表达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保障了党员权利,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党员荣誉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彭集镇后亭村拟引进橡胶制品项目,在召开票决会议时,部分党员提出该项目会造成污染,投了反对票。村党支部决定不再引进该项目。
2.一批党员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促进了党群和谐统一。实行“民情提议”制度和票决制度,使党组织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同时决策的时候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党员群众的利益,使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党内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今年以来,全县708个行政村(社区)通过畅通党员意愿表达渠道,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10多件。州城镇大寺村党员提出修路的提议后,村党支部立即组织全体党员对这一提议进行了票决,通过后,多方筹资修好了道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出行难”问题,较好地理顺了党员群众情绪。
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 篇5
伊田项目部
“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
2013年
“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落实上级有关规定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管理理念,坚决执行现场“隐患不排除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严把源头安全生产准入关,特制定本制度。
二、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实行“四位一体”验收确认制度。
“四位一体”是指质检员、施工员、安监员、班(组)长。
三、责任落实
各单位对“三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三员”现场安全验收确认签字、生产过程动态安全监督监控及“四位一体”安全质量复查验收工作,由项目部安全员在现场牵头负责组织落实,坚决执行不安全不生产。
四、检查验收程序
首先由安全员牵头通报发现的隐患和质量问题,落实班(组)长负责整改,并落实跟踪监督排除隐患。隐患整改完毕,由安全员召集“三员”和班(组)长“四位一体”共同复查验收确认作业范围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时,“三员”依次在开工记录表上签字和签名,并注明时间,安全员审核后立即向项目部如实报告,项目部记录在案。项目部要同时向安全员和班(组)长下达开工生产的命令。接到项目部开工生产命令后,班(组)长才能作业人员下达开工生产的指令。否则,严禁任何人擅自强行组织生产。
五、验收确认标准
安全验收确认标准统一按照《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严格执行。
六、隐患处理规定
当班检查验收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由安全员牵头落实班(组)长负责处理,并登记填报。班(组)长应根据现场存在隐患类别和处理难易程度,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先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再组织整改。对当班一时难以处理的隐患,立即汇报项目经理和副经理,由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必须先控制隐患,严防险情扩大,按“五落实”原则,落实责任人在最短时间内根除隐患。班组长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归档备案。
七、验收资料管理
安监员入井前从信息站领取编号的安全验收确认签字表,升井前须经班(组)长、区队跟班队长签名认可,升井后到调度室审验加盖印章交回信息站存档。信息站要分类按月装订备案,作为当班“四员”履职情况考核的原始依据,实行闭合规范管理。
八、责任追究规定
违反本制度规定,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视为重大违章违纪行为。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由安监部门从严追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并依据《有关规定由纪检部门从严追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政纪处分。
1、“三员”配备不到位的;
2、“三员”中有他人替代的;
3、“三员”中若有一人未签字、安监员虚假报告的;
4、安监员未报告、项目部擅自下达开工生产命令的;
5、无项目部的开工生产命令擅自强行组织生产的;
6、阻碍“三员”履行职责的;
7、对“三员”中任何一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8、“三员”中有脱岗、渎职或以任何借口有意刁难或故意拖延检查验收时间的;
9、“四员”中有不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及推诿扯皮或隐瞒实情行为的;
10、对施工现场或系统范围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按规定要求停产整改的;
11、不听从安全员指令,存在重大隐患仍强行生产作业的;
12、扣压或减少出勤人员工资、福利及待遇等行为的;
九、各单位应按本制度规定,结合各自生产环境,对“三员”和班(组)长的岗位职责再进一步量化规范,不缺失;验收内容再进一步细化明确,无漏项。同时,要设计便于操作的安全验收确认开工签字表,确保“三员”现场安全验收确认签字及“四位一体”安全质量复查验收制度的有效实施。“三员”和班(组)长必须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检查范围及验收内容熟记于心,检查要求及程序描述流畅。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6
小河庄村是河北省基层平安建设示范单位、宁晋县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年来,小河庄村通过成立民事调节会、治安巡逻队、安防工程(监控)“三位一体”有效推进治安管理工作,维护了我村社会治安稳定,促进了平安和谐农村的建设。
一、成立民事调节会,化矛盾于萌芽
群众事无小事,小河庄村成立民事调节会,由3名懂民情、善调节的民事调解员组成,实现了一般的邻里纠纷不用到镇里反映,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已成功调节邻里纠纷5起,有效地排除治安隐患7起,有效地保证了村的稳定,让群众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生产和增收致富。
二、成立治安巡逻队,创造平安稳定环境
小河庄村企业多,人员分布广泛,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本村企业及群众的安全感和应对突发应急事件能力,小河庄村委会自2007年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巡逻队共有民兵8人,巡逻车4辆,全年365天,每天晚8点至第二天早七点在全村各路段、各小区和企业全方位巡逻,对不法分子起到了震慑作用,自巡逻队成立以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盗窃和其他治安案件,受到了各企业厂长经理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全村安装监控,实施安防工程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社区2012 年1—12 月220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0 例和对照组110 例。 观察组男69 例 (62.73%) , 女41 例 (37.27%) , 年龄为 (43.4±7.4) 岁, 病程为 (12.2±4.8) 年; 初中42 例 (38.18%) , 高中50 例 (45.45%) , 大学以上18 例 (16.36%) ; 单纯型0 例, 青春型3 例 (2.73%) , 紧张型2 例 (1.82%) , 偏执型12 例 (10.91% ) , 未定型93 例 (84.55% ) 。 对照组男70 例 (63.64%) , 女40 例 (36.36%) , 年龄为 (43.8±7.7) 岁, 病程为 (12.5±4.5) 年; 初中40 例 (36.36% ) , 高中50 例 (45.45% ) , 大学以上20 例 (18.18%) ; 单纯型0 例 (0%) , 青春型2 例 (1.82%) , 紧张型2 例 (1.82%) , 偏执型12 例 (10.91%) , 未定型94 例 (85.45%)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 (1) 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 版) 》[5]中诊断标准; (2) 无心、 肝、 肾等躯体疾病; (3)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 病程≥5 年; (5) 排除智力障碍及合并痴呆或精神发育迟滞者; (6) 至少有1名亲属与患者一起生活满一年; (7)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愿意配合管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对照组配合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实施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责任医生为每位患者建立病例档案, 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 对所负责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病知识、健康教育、交往能力、康复锻炼方法培训及心理咨询与辅导, 告知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可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文娱活动 (打乒乓球、打桌球、下棋、卡拉OK和郊游等) , 做好每月随访工作, 了解服药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患者家属应加强对疾病的重视, 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注意与患者沟通方式, 对患者保持与维护良好情绪, 督促或提醒患者按时、按剂量服药, 完成医生制定的相关治疗方案, 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 出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向责任医生反馈。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时可发生伤人、自伤及扰乱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 当社区内患者出现肇事、肇祸倾向时, 第一时间通知社区内民警, 一同处理突发事件, 确保社区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同时也能从派出所了解患者动向变化情况等, 利于建立预警措施,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制度, 每月1次追踪随访康复指导, 半年1次危险性评估、免费化验和复诊, 随时进行应急处置。
1.3 观察指标
干预12 个月后进行效果评定, 采用康复状态量表 (MRSS) 、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 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I-74) 进行评判。 MRS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对周围环境高度依赖, 活动能力缺乏、 社会交往不足及精神症状越明显; SDSS评分越高表明社会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和GQOLI-74 主要观察患者物质生活、 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的改善, 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和不依从) 及疾病复发情况。
1.4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MRSS、 SDSS和GQOLI-74 评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RSS、 SDS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均P<0.05) , 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5) , 观察组治疗后MRSS、 SDSS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治疗后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与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7.27%和23.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是病因复杂的精神病, 患者多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 可伴有认知功能损害, 临床治疗难度较高, 病程多迁延反复发作, 患者可出现一定的社会功能缺损, 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显示, 患者在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后出院, 即使维持治疗, 一年后还会有30%的复发率, 5年内累计复发率为82%[6], 个别患者发病时可出现突然的暴力攻击行为, 患者肇事肇祸情况依然严峻, 其影响因素与病种、病程、治疗效果和监护措施都有很大关系, 导致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的主要原因是疾病防治体系不健全造成的预警能力低, 尤其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防肇事肇祸的干预和预防应做到长抓不懈, 需要政府更加重视以及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有效防治疾病, 从而预防重特大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7]。目前治疗方法包括主要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社区康复等[8], 由此, 社区的动态跟踪治疗体系及手段是精神分裂症稳定期治疗治疗过程的重中之重。
分
例 (%)
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通过依靠社区卫生工作者、 民警及患者家属三方力量共同管理, 为患者提供一种持续、 成本小的新型管理模式。 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性干预介入, 使患者得到持续的关注和随访, 提供安全、 稳定的支持系统, 社区医务人员主要给予精神病知识、 健康教育、 交往能力、康复锻炼方法培训及心理咨询与辅导, 帮助患者了解所服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其副反应, 学会自我管理的方法。 家庭成员对患者的责难、 敌意的情感表达, 往往是复发的重要原因[9], 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能够发挥家属在管理中的督导作用, 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保持与维护良好情绪。 民警主要在处理突发事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点关注重性精神病患者, 完善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提高应急事件的预防及处理能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管理后, MRSS、 SDSS评分明显降低,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评分升高, 表明患者的人际关系, 社交能力, 心理状态等均获得极大改善,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且均优于常规管理, 患者依从性明显提高, 复发率显著降低, 单纯药物治疗对残留的阴性症状疗效甚微[10], 生活质量也无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 社区-民警-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模式能够达到监管治疗、 康复指导、 追踪随访和应急处置的综合目的, 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减少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促进社会功能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疾病复发率, 值得社区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04.
[2]谭文艳, 林海程, 许明智, 等.家属资源中心、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改善作用的动态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6) :1867-1869.
[3]赵明, 朱韶敏, 张玲, 等.精神分裂症社区监管治疗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15 (2) :183-184.
[4]Kopelowicz A, Liberman R P.Integrating treatment with rehabilitation for persons with majormental illness[J].Psychiatr Serv, 2003, 54 (11) :1491-1498.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45-46.
[6]姜佐宁.现代精神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9-34.
[7]李学海, 孟国荣, 朱紫青, 等.上海地区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现状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 2007, 19 (6) :331-333.
[8]Shepherd G, Muijen M, Dean R, et al.Residential care in hospital and in the community-quality of care and quality of life[J].Br J Psychiatry, 1996, 168 (3) :448.
[9]张宇, 李书光, 冯娟, 等, 社区独立技能训练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8) :573-575.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
1、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概述
三位一体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是以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和谐性为目标,以丰富企业的财务文化委基础,采用的是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是对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改进与升华。在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下,管理者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主要采用的是刚性财务管理手段。而三位一体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采用的是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手段,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西方学者对财务管理框架的定义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运用基本理论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这一理论并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基础,西方经济学者与我国经济学者在对财务管理理论的认识方面有着一定差异。我国现代财务管理是以构建和谐的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为目标,在管理中需要体现出人文关怀,企业的财务文化较为丰富,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将文化与管理相结合。有的企业在财务管理理论中还引入了心理契约理论,体现出了显性财务文化与隐性财务文化,有利于实现刚柔并济的管理形式。
2、构建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意义
三位一体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升华,其主张采用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这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潮流,有利于实现和谐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可以实现企业财务文化的多样性,这也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丰富性。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也会带来筹资过度、财务报表作假等问题。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应该努力实现和谐管理,这可以减少恶性竞争。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忽视了财务文化,而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强调财务文化的丰富性,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财富。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是以沟通谈判的方式竞争,在企业文化中加入了诚信与信任,主观精神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着一定影响。
企业文化是指在特殊的环境下,企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的财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财务文化与财务资本相结合后,企業的财务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笔者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企业的财务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资本的回报力量。财务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能力。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以刚性财务管理为手段,其效果不太理想;而柔性财务管理可以克服刚性财务管理的不足。构建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好财务关系。它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是和谐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是优化企业财务文化,财务管理运行理论是以刚性财务管理和柔性财务管理为手段。这里面都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也需要认真设计工作规范和流程。
3、完善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措施
3.1以细化和谐财务管理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内含经济责任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和道德责任目标三个方面,其中的经济责任目标应当涵盖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换句话说,企业和谐财务管理应当是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是企业的股东,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儒家传统“和合”思想中讲求的“中庸”之道。既然是经济责任目标,就可以用许多量化指标进行管理。至于社会责任目标和道德责任目标两方面,既可以进行一些定性财务管理,也可以进行定量财务管理。
3.2借鉴行为财务学的研究成果。行为财务学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结合到财务理论的研究中来,探讨人的期望、心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这与我们完善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目标是一致的,许多方法也是相通的,刚柔相济财务管理与行为财务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企业优良财务文化就是好的内部财务环境,加强企业优良财务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和谐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财务文化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定为和谐财务管理,实际上就是为了人、企业和社会更美好,这可以赢得绝大多数人的信赖和支持。
3.3优化内部财务环境,包括优化内部财务文化。在一个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欲获得财务管理的成功,必须优化自己的内部财务环境,必须建立与内部财务环境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观念,采用刚柔相济的财务管理方法。内部财务环境对企业财务行为能够产生“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优化内部财务环境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内部财务文化作为内部财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财务价值观,充分考虑财务文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财务文化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
4、结语
应用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相比,其有着较多的优点,而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三位一体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强调刚柔并济的财务管理方式,在财务管理中加入了心理管理以及道德管理,有利于实现和谐财务管理的目标。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容易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而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框架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竞争环境,使企业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石桥,郑卓如.核心文化价值观和内部控制执行:一个制度协调理论架构[J].会计研究,2013(10).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9
第一:认知阶段———大学一、二年级。
实践教学要实现学生对社会环境和行业专业的认知,作为公共管理专业,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对社会环境中的一些角色和现象能明白其原因和原理,做到心中有数。这一阶段实践教学旨在让学生为公共管理实践打下牢靠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组织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新奇事物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分析能力对公共管理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学生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认知。
第二:掌握阶段———大学三年级。
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一些专业实践知识的具体操作和应用,具体实施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实践知识以案例分析为主,以小组讨论等活动为补充;具体操作可通过各种专业模拟软件和实践课程进行。通过具体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再用理论知识指导具体实践,两者结合,不断优化改善,为以后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提升阶段———大学四年级。
大四临近毕业,临近工作,此阶段实践目标旨在查缺补漏,综合运用前两个阶段的成果。这时实践需要通过专业实习完成,多数是在与专业相关的公共管理部门进行,实习阶段学生应将理论知识和模拟实践转化为真正的工作技能和素质。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作要求,遇到困难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解决,熟练担负公共管理工作任务,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工作素养,并且运用到实践中,同时,可提前熟悉未来就业环境和工作方式。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为目标服务。实践教学内容以目标为依据,可分为四个阶段和层次的内容体系:校内进行课堂实践和专业实践,校外进行假期实践和专业实习,这四种方式各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且具有相应的成果。具体如下:
(一)课堂实践:成果形式———小组合作实践报告
课堂实践以公共管理案例为依托,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具体操作两方面实施。理论分析方面可通过引进经典案例、热点话题、实时政策、新近公众事件等组织学生讨论和分析,完成成果报告,可分成小组,进行组间对比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具体操作方面可通过场景还原和模拟进行,一人或数人操作,大家共同检查问题,博采众长,填补缺陷。最终分享学习成果,且形成书面化学习报告。当然,这一过程也可以进行拓展。
(二)假期实践:成果形式———社会实践报告
利用寒暑假期实现对专业和社会认知的目标,学生应以印证理论知识和探究实践目标为目的。依托专业教师的相关课题,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社会调研,成果主要是与课题和项目相关的调研报告和论文。
(三)专业实践:成果形式———学年论文
主要指课程实践,如城市管理专业实践和社区管理实践等,专业实践存在诸多困难:往往实践人数多,实践单位有限,且实践时间相对比较分散,单位不愿意接收,根据现状,现有两个实践课程尽可能多地以调研为主,实践内容根据学生论文课题自行设定,如此不仅可以为论文写作提供更多可行性素材,还可以用论文检测实践成果。
(四)专业实习:成果形式———毕业论文
现状是多数高校安排学生在大四开始前的暑期进行实习,一般为期三个月,专业实习要求实践单位和教学单位的指导老师同时到位,对指导教师有严格的职责要求,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学生实习之前,可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带着选题实践和实习,充分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完成毕业论文,或者学生可以通过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自拟题目,进行应用型研究。
三、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
建立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意识,很好地检测实践教学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优化改善。
第一,社会实践成果应该有规范的文本或报告呈现。
报告和论文内容及格式要有具体要求,格式要规范、条理,以便查询和保存。内容一定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避免纯理论叙述、泛泛而谈,充分展现案例观点和数据,做到有理有据。杜绝抄袭、挪用他人观点、虚编捏造等现象发生。成果的展现应该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致。
第二,成果的展现应区分优劣等级,并给予相应奖励。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 篇10
请欣赏:《试论现代企业中三位一体的会计管理体系》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应建立在权责明确和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基础上。为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对外应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对内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积极性,建立一套三位一体的行之有效的会计管理体系,以达到资本金的保值、增值,以及精简效益的目的。本文试图从委托-受托责任制、科学的内部决策制和目标成本控制着手进行研究。
一、建立以资本保值、增值为基础的委托、
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在于科学管理,企业内部会计的科学管理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委托、受托关系的构成要素,是联络委托、受托双方的责任纽带,对国有企业来说,包含两层意思:(1)国家对企业实行委托制。国家将全部国有企业的资产通过委托制委托给企业,由企业的董事长承担其经营责任。这样,董事长就成了国有企业的国家代表,是国有企业的受托人,负责国有企业资产的独立经营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负责对外提供会计报告。(2)在企业内部为了加强管理,亦可采用委托、受托责任制。将国有企业的总资产实行层层委托、受托责任制,一直到企业内部的基层,如分厂、车间,以便做到资本金的保值、增值。
国家与企业之间委托、受托责任制的实现,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委托、受托责任完成的基础上,企业为了完成对国家的受托责任,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两级或三级委托、受托责任制,使企业内部资产能够保证层层有人负责,负责国有资产的正常经营运转,有效利用,并定期进行检查、考评,这些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会计核算基础上,以反映各级委托、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在实行层层委托、受托责任制基础上,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管理好的受托人有奖,管理不好的受托人有罚,不能尽职尽责者撤销其原有职务。
国家对企业实行委托、受托制时,主要考核资本金的保全。而资本金的保全问题,既是保持资本完整,又是保证收益的真实合理。从资本保全的发展过程来看,企业家们更侧殴于从收益角度来理解资本保全,只有资本得到保全,企业的收益才会真实合理。在目前国有企业中资本不能保全,收益不够科学合理甚至少计成本虚计盈利,是一个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收益作了定义:一个大国全体居民的总收入,包含他们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在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费用,其余供居民自由使用的便是纯收入,换言之,所谓纯收入,乃是以不侵蚀资本为条件而留供居民享用之资财。这就是最初的真实收益的定义。上面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保全所作的理论说明,可以得出结论为资本保全有两种解释,其一为财务资本保全,又称价值保全;其二为实体资本保金,又称生产能力保全。
财务资本保全,是用价值指标表示的。就目前会计制度规定来看,资本金在“实收资本”和“股本”两个科目核算,资本积累的准备金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原始资本保全仅包括以上两部分,持续经营后的资本保全还应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因为后两部分是没有分配给投资者的净收益,留在企业内用于周转,视同投资者的追加投资。
财务资本保全(价值指标)可用三个指标来表示:
1.原始资本保全:期末资本(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期初资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2.持续经营后的资本保全: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
3.资本金增值率:期末比期初资本增值额与期初资本相比乘以百分之百求得;资本增值率亦可分为原始资本增位率和持续经茁后的资本增值率,原始资本的增值率仅由于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增值所计算的增值率,持续经营后的资本值率又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
实体资本保全(生产能力指际),在技术发展迅速、高度自动比、现代化的今天。资本保全仅仅用价值指标来表示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由于也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的因素应该考虑,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因素也应考虑,在考核资本保全时,以上两个因素在反方向地起作用,错综复杂,所以真正作到资本保全必须采用实体资本保全,即要求保证企业生产能力不受损失,按照重置生产能力的作法,将期末生产能力进行重估。与期初进行对比反映实体资本的保全情况。
根据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局在《在国有资产产权变动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的若干规定》由对重置成本法规定:“重置成本论法,即根据评估时该项固定资产在全新情况下的市场价格以重置成本,……考虑资产功能变化等因素确定重置价值。”根据重置成本的属性和以上规定,重置成本又可以分为完全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两种,在考虑资本保全时,用更新重置成本表示企业生产能力更科学合理。
完全重置成本是按照原样复制,而更新重置则侧重于生产能力恢复,用更新重置成本表示生生产能力,同时将存货中原材料也按现行价格重估,两者之和大体代表实体资本保全。
以上财务资本保全公式适用于短时期对资本保全的考核,而且―般在物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运用,它不仅可运用于国家对企业资本保全考核,而且企业内部也可分层次进行考核,但这一指标受物价变动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影响,因此对资本保全进行长期考核必须结合运用实体资本保全指标进行补充,方能反映资本保全的实际情况。
二、建立以激励机制为措施的内部决策体系
企业内部各层次为了更好地完成委托,受托责任,就需要调动各个层次的何用人员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此,可采用内部决策会计的方法来激励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内部决策会计就是企业组织和每个成员在选择有较大经济利益的方案时,为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合理的行动机会所提供的会计情报及其应用方法。这种决策会计区别于传统管理会计中所讲的决策会计。传统管理会计所讲决策会计,只限于上层领导在选择企业整体方案时运用;企业内部决策会计,则更注意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和全职工每次行动选择最优方案时用,包括上层领导和中层管理者,工程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计划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和采购人员、推销人员等都在内。总之,凡属企业各个层次工作人员在选择行动或工作方案时发挥会计情报作用的过程,都属于企业内部决策会计的内容。
内部决策会计的核心,是对每次行动或工作方案的成本计算和损益确定。它是企业内部贯彻激励机制原则的具体措施,它要求各层次人员在每次行动之前,对行动或工作方案进行预计,测算各个行动方案的成本和损益,以便选择最优方案。也就是说,这时对行动或工作方案的成本计算只有在不同机会之间的损益比较之后才能确定最优方案,才有实际意义。因此,这时内部决策会计选择方案所用方法基本上是机会损益计算或损益分析,即对不同方案进行成本预计后所确定的损益加以对比。但内部决策会计最有效的方法,则是附加价值分析,附加价值是国民经济学中的术语,是研究企业工资与附加价值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企业各层次人员对每次行动方案进行选择时,应首先研究每个方案所创造的价值是多少,为创造这些附加价值而支付的工资是否与附加价值保持了合理比例关系,以此来确定方案处否可取。以附加价值与工资比例关系来选择最优方案,会提高每次行
动或每项工作的`经济效益,这样就会激励企业内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完成受托经济责任,比传统管理会计中所讲责任会计的方法能够更好地调动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传统的责任会计方法,各层次人员只是被动地执行上层下达的责任指标,而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内部决策会计的附加价值分析方法是调动企业内部每个成员积极性进行会计管理的科学方法,它可以使企业各个层次管理人员,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去完成受托责任。因此,以附加价值分析为基础的内部决策体系与企业内部的委托、受托责任制体系相结合,就完善了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
三、建立以目标成本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在激励机制基础上的内部决策体系是完成受托责任制的措施,但仅仅如此,仍然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以便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目标成本是在成本经营阶段,为了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时制订的成本标准,它反映了成本经营阶段通过市场调查所确定的成本控制线,是全厂职工努力奋斗目标。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目标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成本水平的高低;而成本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投产前目标成本水平的高低,目标成本就其实质来说,不在于计算,而在于控制和管理。
目标成本的测定方法,对于新产品应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实行倒扣测定法,即用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产品应计税金和单位产品目标利润求得单位产品目标成本。这一方法是在改变传统成本管理观念和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计划产品经济下的产品定价公式即“在产品成本基础上加合理利润再加法定税金等于产品售价”恰成鲜明对照。这一变换不仅是成本计算方法变换,而且还是生产经营思想上的重大变革。由于后者没有根据市场需要,所以生产的产品就不能适销对路,在市场竞争中就缺乏活力;而前者是从市场出发研究成本水平的.在市场竞争中就只有生命力,就能促使企业改善经背管理降低成本,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以上目标成本测定方法,是我国市场经济初期的作法。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目标成本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目标成本应随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变化,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如何通过目标成本消化物价上涨因素,是新形势下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所在。这时,目标成本已演进到由新产品的成本经营阶段的成本控制线,发展到老产品的随市场价格变动的成本控制线。
“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管理方法中的目标成本,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它不仅适用于新产品开发,而对于老产品也采用了根据市场价格随时调整目标成本的方法。这时的目标成本是一个围绕市场售价变动的动态系列,亦称“市场成本”。
在调整目标成本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倒推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式复杂生产的企业里。即根据市场售价最终产品的目标成本,然后从最后一道工序向前推压,一直到第一工序为止。目标成本向前推压的过程,就是发动群众挖潜和完成目标成本的过程,也是根据最终目标成本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在每一道工序推压确定目标成本指标时,都需要群众认可方能完成。这种倒推目标成本的方法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画家和日本采用的适时制(JIT)管理方法相适应,是一种科学的目标成本管理方法。
目标成本的制订过程,是成本控制过程的首要环节。当目标成本确定后,就要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和落实。目标成本分解和落实过程是成本控制过程的第二个环节,基本方法可按产品形成过程、产品结构和产品经济内容等进行分解,在目标成本分解的基础上,应将已分解的指标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以便明确其经济责任,并按照经济责任进行控制。
设计过程目标成本指标的落实与控制,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应根据成本经营阶段所确定的目标成本,按产品结构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部件或零件上作为控制指标,负责设计的人员就是该项指标的负责人。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对产品设计所作的贡献,应在该产品销售出去实现其经济效益后,对设计有功人员进行嘉奖。除设计阶段外,材料采购阶段和产品制造及销售阶段,都要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考核,以便对整个产品成本进行控制。
以上我们对现代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三个系统分别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三个系统的相互结合构成整个企业会计管理体系,以委托、受托责任制为主线,内部决策与内部控制是为实现受托责任制服务的,在层层委托、受托,层层决策和层层控制的条件下,企业就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真正变成市场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位一体党员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村党员管理制度12-05
流动党员管理手册10-22
党员发展管理07-28
高职院校党员信息管理05-19
企业党员价值管理思考05-24
学生党员管理工作10-24
离退休党员管理12-01
增强党员教育管理09-03
党员管理责任书10-04
党员管理工作计划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