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精选14篇)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篇1
言传身教,与孩子一起成长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有着极其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聪明、胆大、淘气、顽皮、可爱是孩子的代名词,也是他们的天性所在。但是这种淘气和顽皮得有个限度,如果超越了这一限度,发展到不分时间、不分场合、不分事情,就越过了界限,演变成“不听话”,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那孩子真不听话,不让他做的事情,他偏做,根本不听大人讲,真让人头疼。” “我们家那孩子经常打人、撕书、破坏玩具,你和他讲道理,他根本就是过耳就忘。”家长诸如此类的报怨,可见他们为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可谓是伤透脑盘。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周易·家人》就指出:“教以家为先”。也有常言道:“好父母和好家庭就是孩子的好学校。”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度和重要性。也就是说孩子不听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那家长到底应该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呢?湖南春雷特训学校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言传身教,与孩子平等相交,一起成长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天特点,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当父母在向孩子灌输诸如“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理念,教育孩子要正视错误,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错误时,应该采取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首先就要放低自身姿态,与孩子平等相交,自己做错了要主动向孩子说声“对不起,是我错了”,这样,当孩子犯错时才会道歉,才会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最后,湖南春雷特训教育专家衷心希望上述建议能给家长提供帮助,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平和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篇2
二孩子不听话有原因
理解孩子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父母说“不”,其原因是各不相同的。2岁至4岁的孩子不听话,其原因几乎都是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而不是令人忧虑的逆反心理。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游戏和玩具,让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听父母的话。4岁至6岁,他们已可以在家中安静的做各种事情,这时要让他们学会遵守家里制定的规则,可利用讲故事等方法耐心的举例说服。6岁至8岁,他们已经开始适应学校规定的时间表和各项规则,并开始对任务具有责任感;当他们为适应这些规定感到很费劲和不自由时,他们就会不听话。这时我们一定要及时向他们解释遵守这些规定的意义和好处。8岁至10岁,他们不听话可能是一种显示自己个性的方式,特别是朋友和亲属在场的时候,会表现出逆反倾向。但也应该看到,这也是让他们参与商定任务和分担责任的时刻,因为这时他们已经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了。10岁至12岁,他们需要独立,但同时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他们需要和家长对话并得到信任。这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记住家中重要的事情应当由父母做出决定,但一定要让他们多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且正确的一定要采纳,要使他们看到在做出这些决定时,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考虑和尊重。
树立权威权威应基于稳定的价值观,不可感情用事。夫妻对孩子的行为规范要和价值观相一致,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必须规范他们的行为,以便让他们健康成长,决不可认为孩子小而放任自流;正因为小,才更有可塑性。应允许选择,虽然可以用权威让孩子做事,但最好让他们选择他喜欢做的事。为了不失去权威性,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并要对孩子的每个行为做出适当的评价(表扬或惩罚),其立场必须是公正、一致的。
分析原因 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不听话,事后又辩解说他没听见,或明确拒绝执行命令,或发一顿脾气。造成这种表现的原因很多,比如他正在做一件比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更有意义或更使他快乐的活动,或因为精神集中到别的事情上,确实没听到我们对他说的话;或为了某种目的而试图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不听话,冢长就要训斥他,而把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
当孩子在2岁左右的时候,往往会经历一个对别人要求他做的事说“不”的阶段;而在8岁左右时,他会对父母提出的所有要求都要讨论一番,这些都是正常现象。这是他正在试图独立,是健康发展的表现。
父母在教育中避免以下错误
1.过分迁就:要知道孩子需要适当限制,才能安全健康地成长。
2.缺乏规则:如果父母没有很好的制定出纪律和规则,或父母意见不一致,就会使孩子迷失方向。
3.缺乏惩罚:对违反家规所导致的后果没有采取惩罚措施,就起不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日的。
4.专横武断:不应无视孩子的个性,总让孩子像羔羊那样温顺和无条件的服从。特别是孩子好心办了错事,就更不能全盘否定和责怪。
5.不听辩解:处理问题时要冷静,不要总是按自己的主观意志处理每件事。在生气或动怒时,没等孩子说完或解释就做出判断和评价;或强行要求孩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一件事,而不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特点,都是错误的。
寻求孩子的认同感
父母一定要经常抽空陪伴孩子,留心倾听儿女们说话,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受到父母重视的。在与儿女们交谈时,要注意采取“平行交谈”的方式,不要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感到父母是他们的朋友、顾问、盟友,可以帮助他们作出抉择。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一边做些普通家务劳动一边交谈,这种非面对面的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
1.要让孩子明确懂得,父母要求他做的事情是对他好,同时要给他们时间学习新的行为举止和明确要承担的责任。
2.尊重孩子的合理愿望。重要的是不要只在孩子表现不好时才注意到孩子;要鼓励孩子一切要求进步的努力,不管其结果如何。
3.尽管我们对孩子做某件事的要求非常明确,但如有可能,我们应为他完成任务提供几种选择;若要与孩子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则不要同时发出许多使孩子感到压抑的命令。
4.对孩子的要求要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对一些事情要告诉他们该怎样做。例如,仅仅要求孩子在餐桌旁表现好是不够的,而是应该告诉他进餐时的礼节,该怎样使用餐具,等等。
5.如果我们凭直觉感到这件事孩子难以完成,我们就要问他是否需要帮助,以便让他渐渐习惯不总是依赖我们。
6.教育孩子是个需要不断协商的过程,而且要不时重新界定与孩子间的关系。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引导者,一个明白事理、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的家长。
引导孩子的诀窍
留有空间 要让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孩子们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渴求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父母不可擅入孩子的房间,偷看孩子的日记,监控孩子的电话。因为任何事情都要管,只会让孩子反感,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
兑现诺言 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不要给孩子许愿,若许了愿,就一定要兑现,否则孩于就会对父母缺乏信任,动摇你的权威,不愿再听你的话。
承认错误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包括父母在内。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只会使你的威信更高。当家庭中有了改正错误和用爱心及常识去面对困难的风气时,错误就有了教育意义。
注意方式 训斥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并选择适当的时机(特别不要在他人面前训斥孩子);要怀着爱心说话,不要让恼怒完全掩盖你的好意,要帮助他分析不良行为会产生的严重后果。2岁至5岁的孩子如果特别不听话,要表现出一种强硬的态度,不理睬他的哭闹,或把他带到家中一个安静的角落,直至他安静下来。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以便发生时应对自如。
孩子不听话的教育方法 篇3
在和宝宝沟通时,我们很少会主动放下父母的姿态去倾听宝宝。思维之间的.差异导致家长和宝宝之间很难相互理解。既然宝宝还未能学会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家长就主动些去理解宝宝的思维吧!
我们大人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其实是在用大人的思维去控制孩子的。比如宝宝想要吃糖,一般我们都会说:“吃糖太多会对牙齿不好”很多时候宝宝都还是“不听话”坚持要吃。那么妈妈可以换个角度,听他的话让他吃,但是补充一句:“如果因为吃太多糖而牙齿长虫子很痛的话,到时候去医生那里拔牙,这个后果你要自己承担”像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你是站在他一方的。
2、不听话孩子的教育之做孩子的朋友
爸妈难免都会有一些家长的威严,在某些原则性问题上,无论孩子怎么哭闹反抗,家长依然是板着脸孔说“不”,有时候甚至会以家长的姿态去要求孩子你必须做什么,你不能这样做。家长与宝宝之间不应是命令与听从的关系,亲子关系也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家长何不放低姿态,和宝宝做朋友。
3、不听话孩子的教育之家长需做好榜样
年龄小的孩子虽然知道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我们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她)怎么做。例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4、不听话孩子的教育之和孩子严肃谈话
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观的气愤、激动、疲倦、厌烦的情绪渗入行为的处理中,致使孩子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体罚),心理产生恐惧,意志遭到压制,因此很难接受家长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了。
此时,如果我们家长与孩子进行“严肃的谈话”,就会让孩子心领神会。例如,先暂时停止他(她)的动作或行为,请他(她)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和处罚,更能启发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当行为。
孩子不听话的行为解密:
1、顶嘴:4岁的儿子能说会道,你说一句,他顶你10句,且振振有词。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电视,我说:“不收好不能看电视。”他就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我气得关掉电视不让他看,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专家解密:孩子的话显然来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民主,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此例孩子的话,可以说“句句是真理”,且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他的行为本质没有错。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没有尊重他。
2、批评就摔门:每次批评女儿时,她会在你面前“砰”地把门重重关上。
专家解密:这是个模仿力强、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孩子。若处在良好家庭人际环境中,孩子的人际能力将得到卓越的发展。父母忽视家庭人际(夫妻之间、与长辈之间等)沟通或大人之间戏谑、嗔怪的行为,年幼孩子看到的是表面,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就学会了。
这6类孩子万万不能打:
1、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越打越疏远,越打越逆反,这种无效行为宁可不做。
2、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万别干。
3、过于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天性敏感,处理应激能力有限,什么事都掖在心里,外表看不出来,打会加重孩子的压抑。
4、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爱好、社交、友情,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怎样对待不听话的学生 篇4
太东小学阎立萍
每一个班都会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尤其是男生,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带东西进来吃喝,更有甚者,直接和老师“对簿课堂”唱对台戏。教师常常需要在上课的时候去干涉这样的同学,可是效果不是太好,还影响上课。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做到:
一、心态
保持平和心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与这样的学生生气,更不能由于愤怒而和学生发生冲突,怒伤肝,对自己身体也不好。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是孩子,调皮一点也是很正常的。
二、谈心
开学之后,学生刚刚露出调皮捣蛋的苗头之后,要立即引起重视,课余找机会交流一下,侧面指出他的错误。这是讲道理的阶段,苦口婆心的谈心也是很必要的。
三、肢体语言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篇5
1、友善——如果你在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正常的音调与和蔼的态度的话,孩子会更有可能认真地听你说。不要以不耐烦甚至是命令的口气,这一点年轻的妈妈们有时控制不好,孩子也许会听你于一时,但很快就会转化为内心的抵触,在心中垒起一堵墙。不到万不得已,不是原则性问题,对孩子务必要和颜悦色。我很反感那种冷嘲热讽孩子的做法,尤其是某些幼教工作者板着面孔对孩子,给孩子无形中增加很大的压力。
2、暂停——在孩子一时无法理解你的要求,甚至与孩子发生争执时,务必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你能够说:“我不想此刻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稍后再来谈论它吧。”冷处理反而收到奇效,孩子冷静下来的时候会主动向你示弱,这一点我深有体会。黄玺赫这一点很令我欣慰,因为他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他心里都是十分明白的,但他知错认错,态度还是十分诚恳的。我也明白他“犯坏”的目的一是引起家长的注意和惊讶,二是不明白如何与小朋友交往,造成一种冲突,引起对方的反应。
3、珍惜——不就应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当行为举止上,其实每个冲突发生的时候,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你不要放过它,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因势利导教育你的孩子。黄玺赫骑自行车喜欢撞别人的车,这其实是男孩子皮肤饥渴的一种宣泄。过去有句话,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淘气的男孩子喜欢透过打架甚至挨打来到达皮肤接触的目的,这是婴幼儿心理学,今后我会全面揭示。那么我们家长能否用抚摸,按摩等方式解决孩子的这种生理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
4、尊重——如果你的小孩问:“在我们出去之前,我能够看完这部电视剧吗?”如果你还有一些时间剩余的话,就应让出一些时间来给你的孩子。你就应充分尊重孩子请求的权利。
5、自律——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说:“你要是再这样,你就快该挨打了!”“还记不记得上次我为什么打你?”这种武力威胁实在是天大的错误,尤其更不就应提起以前给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胁只能让孩子认为你是一个专制粗暴的家长,而越发拒绝与你合作。所谓的代沟不正是有些家长自以为是所造成的吗?
6、用心——不要这样来对孩子说,“我要说多少次你才会去刷你的牙齿呢?”而就应说,“去刷你的牙齿,我想明白你什么时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能够刷得很干净。”不要将你的坏情绪传染给孩子,有的家长很容易发脾气,说话不注意分寸,顺口说出的话是很伤孩子的自尊心的。你所作的努力,夸奖孩子的十句也抵补不上对他的一次否定。
7、道理——当孩子犯错误或行为无礼的时候,不要立即处罚他,就应以友好的口吻来教育他就应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你玩完的玩具不就应随处乱丢,下一次请把它放入它就应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就应让它回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样,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丢在街上不让你回家,你觉得对不对?”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你说的话他都明白,只是不善于表达。如果你将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会觉得讲道理会更容易理解。事后再批评,孩子会十分配合你,主动认错的。
8、解释——当孩子向你说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你就应给孩子一种解释的权利,让他简短地解释他为什么需要做这件事,之后向他解释清楚这样做错在哪里,他有没有理由这样做,以及正确的做法。不要错怪孩子,要分清事实,有良好的决定力。那天我带黄玺赫到东单公园,一位女孩的妈妈一个劲地说着自己的孩子:“别动小弟弟的玩具车,这样不礼貌”事实是,黄玺赫十分乐意与这位小姐姐分享玩具,两人情投意合,最后给小姐姐恋恋不舍地送到门口。
9、激励——能够透过一些只语片言来激励你的孩子,透过合作的方式来鼓励他的进取,类似的话语有:“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点也不比他们差,你完全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对不对?”黄玺赫以前为不会骑自行车而懊丧,我对他说:“不要着急,你到三岁就会骑了。”结果他离三岁生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掌握了骑自行车。
“不听话”不是打孩子的理由 篇6
临走的时候,孩子依依不舍地冲着帮助了自己的公交车场站工作人员,做了一个飞吻的动作。孩子这个天真无邪的动作,让人看过不由得莞尔一笑,然而,笑过之后却是无限的惆怅——不知道这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还能否保有这样灿烂的笑容。如此可爱的孩子,怎么会与“不听话,脑子不管用”联系在一起?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家本应是其心中温馨而安全的港湾,但这个孩子却宁肯在公交车上徘徊,也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中。外人也许很难想象,在他稚嫩的心里,承担着一份怎样的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重。当父亲以“不听话”为由数落孩子的时候,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听话”与否只是以成人的眼光去打量孩子的世界,在此之前,你是否聆听过孩子的心声?“你要听话”,这是父母最喜欢教育孩子的一句话,这句话包含着成人对自身经验阅历的自负以及对维护权威的执拗,却唯独缺少对孩子作为一个人的权利的尊重——如果不能以足够的理由说服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强迫孩子遵从家长的意愿?
很多时候,为人父母者一面抱怨孩子缺乏主见,一面在大事小情上都要求孩子“听话”,殊不知,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存在——习惯了“听话”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自己的主见?孩子不听话算不得什么缺点,甚至不失为一种固执己见的表达,即使他们的“主见”是错误的,家长也应通过教育引导他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动辄以拳脚强迫孩子“听话”,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承认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因为除此之外,家长已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权威。除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陈腐观念之外,这未尝不是家庭教育失职乃至无能的一种体现。
(摘自《大河报》)
【素材解读】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非家长的附属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如果仅仅用“听话”来约束孩子,而不以理服人,就会限制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久而久之也就无法使孩子信服。家长与孩子之间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而不能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支配。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篇7
家中孩子任性不听话,这时候家长应该怎么管教呢?
一、任性的表现
孩子太随心所欲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道理根本行不通。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想要,否则就大哭大闹。相信很多妈妈为此都伤透了脑筋。
二、任性的心理分析
这种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娇纵的结果。比如,父母总是在孩子哭声的折磨下顺从宝宝的心愿;加上孩子的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经常以执拗发泄不满,更助长了任性行为。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感到无奈,于是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三、管教的方法
1.转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物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转移后,会很快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2.提示在先 已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只要带孩子去商场,提前就跟他约好:“今天上街买衣服不是买玩具,答应就带你去。”
3.有意冷落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耍赖时,家长要不予理睬,给他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更不要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没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而认真的说明,说清不能做的原因,并用“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榜样示范 利用孩子喜欢童话故事人物的心理,激发他克服任性的信心。如孩子不肯吃菠菜,家长可以说:“你不是喜欢铁甲小宝吗?他就喜欢吃菠菜。”
5.适当惩罚 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故意把东西扔到地上,家长可以对他的行为做出批评后,要求他将东西拣起来。如果孩子不服从,则可采取取消购买食物或玩具的承诺,或是“单独隔离”的惩罚方式。这种惩罚性的措施,会使他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十分坚决。这样,宝宝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6.注重表扬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规限孩子的不良习性,一方面更要关注孩子听话、不任性的行为,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夸奖。这样孩子就会懂得什么是大人赞成和允许的,什么是大人反对和制止的;就会知道专由自己的性子来就会受到惩罚,听话乖巧、不乱发脾气就会得到表扬和奖励。
●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
虽然,它不能防止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可以帮助您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孩子从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
1.说到做到
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孩子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0来表示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知道怎样能逃避惩罚。但当他知道您一定会在他做错事后怎样做时,他就可以预测那种行为的后果,自己控制自己。
如何做到这一点?
其中关键的部分是家长不要心软,不要在“只此一次”面前让步。总结出您认为重要的规矩,定好无论何时他们破坏这些规矩都会出现的后果,然后,将这些统统告诉孩子。例如,您要带他逛超市,告诉他不要乱动商品,并告诉他违反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他犯错,就按说的来惩罚他。
2.不要小看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最无效的方法,只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为什么要这样做?
孩子并不会因为您惩罚了他,就从自己做错事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的批评(“为什么您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令其挥之不去。
如何做到这一点?
您要相信孩子,暗示他有能力做得更好。最终,也就促进孩子做出了更好的行为。孩子的潜意识里会这样想:“如果做了正确的事,我会感觉很好。如果通过做这种事我能得到很好的感觉的话,下次我还想再这样做。”
3.带着赞赏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确含义是“教”。如果您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您就会失去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收拾好玩具,您通过奖励他点心这种具体方式提醒他,希望他怎样去做,效果反而会更好。
为什么要这样做?
您一定要认定一点:孩子自己也想做“好”孩子。可是同时他也渴望受到别人的注意。如果只有当他把玩具扔向小朋友时才能引起您的注意……那真是件糟糕的事情。当孩子把一件事做得很棒时,要多关注他,多给些鼓励和赞许,这会激励他下次做得更好。
如何做到这一点?
您不必因为孩子说个“请”字就大加赞许,但表扬他的时候应更具体些,不要只是泛泛地说:“做得好。”而应该说:“今天的衣服很整洁、干净,非常好。”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您会表扬他,以及原因是什么。表扬就是表扬,避免在表扬中添加任何附加的话,说出类似:“你把房间收拾得很整洁,为什么你不能每天都做到呢?”这种貌似表扬实为批评的话对教育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4.控制自己
大喊大叫、摔门、态度粗暴……很少有家长可以夸口说在管教孩子时从没失控过?只是,我们多数都会在事后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失控的怒火会影响您管教孩子努力的成果。一旦他习惯了您的这种教育方式之后,会将您的话当作耳边风,慢慢就会变成您的批评或表扬他都听不进去了。
为什么要这样做?
用冷静的头脑对孩子进行管教,会让他感觉到您的教导是客观公正的,并且,他也愿意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做到您对他的要求。
如何做到这一点?
即将发怒前从1数到10,或是深呼吸几次,如果这些方法仍无济于事,最终您还是对孩子发了脾气,记住事后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告诉他,您也会犯错,但您能承认并改正错误。
5.说明后果
“后果”这个词已经被理解为如果你不停止做这事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告诉孩子,后果,就是任何一种行为的结果—惩罚或是奖励。
为什么要这样做?
给孩子加深这种“原因和结果”的观念:做什么事情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样会教给孩子一种责任感。
如何做到这一点?
养成一种习惯,在对孩子提出要求后向他解释一下原因,并偶尔对他的行为给予奖励。譬如,在去冰激凌店的路上,您可以说:“今天你表现很不错,我请你吃点东西。”当必须要采取惩罚措施的时候,也要将其与导致这种惩罚结果的行为联结在一起。
6.讲明您的价值观
家长管教孩子,目的都是为了将一个好孩子抚养长大成为一个好人。尽管我们都同意一个好人应具备的品质:诚实、尊重他人、宽容、慷慨,但实际上每个家庭侧重的都不尽相同。最重要的您要考虑到,您希望孩子学到怎样的价值观,这也是教育孩子的一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做?
现在的孩子被外界大量不好的信息所影响,像什么“成年人很虚伪”,“及时享乐”……所以,我们要时常将我们认为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以免他们在良莠不齐的社会中迷失了方向。
如何做到这一点?
按您的价值观排列您的教育方式,假如您试图向孩子传递一种“家庭成员间应有一种互相照顾的责任感”,请在为孩子做了些琐碎小事就予以奖励前深思一下,这种奖励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的,并在措辞中表现出来。最后,当孩子将家长的价值观逐渐演变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观,这就完成了我们管教孩子的终极目标——将对孩子的教育变成孩子的自我约束。
■值得注意的是,两三岁的孩子虽说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但他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事时往往做不好,常常遇到很多他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这时孩子就会通过哭闹,扔东西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有了自己的要求,不喜欢父母过多的干涉,一旦目的没有达到,就会发脾气,对感情易冲动的孩子来说,这是很自然的一种表现方法。
遇到孩子任性哭闹时,父母要分析原因,既不能一味地满足他,也不能无视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父母不能像对待婴儿一样,让孩子一味听从你的安排,更不能采取强硬的措施让孩子完全服从于你的权威,只要合情合理,就应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有些时候,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这时就不能迁就他.如孩子想玩打火机,小刀或小朋友手时的玩具而别人不给时,可以利用其他玩具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实在不行,就采取不理睬的方法,让他去哭闹,打滚,让他消耗精力,折腾一阵,当孩子看到实在没人理睬他时,觉得再吵闹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便会慢慢地平息下来.然而,这一招常常会因为爷爷奶奶的搭救或者邻居大妈大婶的怜悯而功亏一篑。孩子只要一次得逞,以后就是不去理他,他也不会轻易地放弃当初获得成功时的那种努力。这时再想改正改正孩子这种毛病,则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一定不要打骂他,否则孩子会越闹越凶,而且父母的责骂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部分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不听话,而且逆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应该把尊重和信任放在教育首位。
有的家长认为,小孩子只能约束,无所谓信任与尊重,不然他们会不服管教。
因此,家长平时不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与要求,甚至不择场地申斥孩子,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使孩子对家长望而生畏。还有的家长则受孩子的左右,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孩子要求什么做什么,以求得孩子听从自己。
更有的甚至为孩子护短,替孩子说谎,或是过分夸耀自己的孩子,这样也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压抑,孩子一旦明白了,会对父母的纵容感到羞辱和愤怒。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与尊敬,家长的话自然也就不放在心上,逆反心理会愈发严重。那么,家长如何做才算对孩子尊重与信任呢?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孩子做对了或做好了,要使他知道应该这样做,并且鼓励他做下去。表扬不要言过其实,尤其避免在众人面前做不适当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或做坏了一件事,要提出意见和批评,甚至严厉的批评,采取惩戒措施,使他吸取教训,但批评也要实事求是。
其次,当孩子遇到困难,包括学习知识,技能上的困难,处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和朋友之间的一些麻烦等,家长这个时候不要包办,更不要申斥他们为“笨蛋”。要关切地看一看,提示一下,帮一把,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够做好而努力去做,并从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从而增强自信心。
当孩子情绪不愉快,包括受了批评、委屈,或是受了小朋友的冷遇,自己心爱的玩具损坏了或是要做的事情总也做不好时,家长要给予安慰,鼓励或者指导。教孩子自己动手把玩具修理好,教他们谅解伙伴或主动与小朋友和好等。
孩子犯除了各种烦恼,就会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什么都愿意给父母讲,父母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会增强自信心,意识到自己的能力。
再次,要让孩子当父母的助手和参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商量家里的事情。做好了一定要谢谢他,即使做坏了也不要嫌他帮了倒忙,而要告诉他怎样才能做好。
再稍大些,可以请他来出主意,如到哪儿参观,爷爷奶奶过生日买什么礼品;甚至家里什么东西摆在哪儿,等等。这样做会 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个大人,和父母一样拥有参预“家政”的资格,从而更加尊敬父母,并主动用“大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对孩子的事情,只要他们应该做而且能做的事,要放手让他自己去练,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这样才能使孩子从父母的信任中,提高责任感和自信心,增长才干。
只要家长不实行“专制”,让孩子觉得父母像自己的朋友一样可以信任,觉得自己在家中有地位、他们就会喜欢这个家,喜欢父母,愿意把心里话说给父母听,也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篇8
那么,与孩子聊天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产开心扉,好好交流呢?
01
放下身段,平等交流
“我问你,你那天是不是......谁让你那样做的?。”
“你这孩子,你怎么老是......”
“你过来,我和你说两句。”
一般这种话,可能做爸爸的说得多一些。因为现在一般的家庭中,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比较紧张一些。在家里,父亲扮演的是威严的角色,很多孩子也是从小就怕父亲,有什么话也会对母亲说,不会对父亲开口。
父亲一说话,就是命令式的,要求式的,很直接,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得上蛮横不讲理。
其实和孩子交流,第一步要放下身段和孩子说话,站在和他一样的高度,站在他的角度去和他说话,这个时候家长是要充当他的朋友,而不是长辈。
只有先给孩子平等,孩子才会反馈给你平等。这是相互的。
02
认真倾听,保持谦逊
至少在我的小时候,我是很讨厌和父母聊天的。比如和他们说一点学习上的事情,他们就会居高临下地来进行指责。先不论他们说的是对的的情况,有时候明明说的不对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对的。在那喋喋不休。
undefined
其实在和孩子聊天中,孩子才是主角。家长的主要扮演角色是倾听者。
不要总是一副颐指气使的神态,和孩子聊天,不是要教训他。呵斥他,只是听听看他说的话就好,即使说到家长很了解的东西,也请不要抢了孩子的话,沾沾自喜地给孩子宣扬你懂得多。
你走过的路都比他吃的盐多,你比他懂得多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还是在自己的孩子面前。
03
勇于认错
孩子和家长一样,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犯了错,我们会要求孩子认错、道歉、反思。但是如果是家长做错了、说话不算话呢?
你会不会给孩子认错?
有的家长会呵斥孩子:错了又怎么样?我是你爸/你妈。
有的会转移话题忽略过去。
有的会死不承认。
认错的很少。其实这种情况下孩子心里特别委屈,有的时候聊天的时候孩子就会说出来。他并不一定是小心眼,记仇,而是觉得父母是榜样,在孩子心里是很棒的,很棒的人做错了事也应该道歉。
毕竟从小学到的.就是:做错了事就要认错、就要道歉。
04
动作神态很重要
和孩子聊天,动作神态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双眼看着孩子,表明你在认真地倾听。同时可以握着孩子的手,轻轻地让孩子靠在自己的身上,给予孩子一种爸爸/妈妈是可以充分信任的感觉。
神态就最好是嘴角微微扬起,至少不能太严肃,家长本来就是很严肃的角色,如果在很放松的这种聊天的时刻也搬板着一张脸的话,孩子一定不会和你说很真心的话,因为他会害怕。
在孩子说到很开心的时候和他一起欢呼,说到伤心处就轻轻抱着孩子,拍拍他的后背安慰他,说到很期待的事情的时候就说一些简单的话鼓励他。
孩子是很敏感的,你的言行举止他都收在眼里。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篇9
小寒爸爸
孩子在三岁左右,常常会表现出各种反抗或执拗行为,这说明孩子到了第一反抗期。这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正常的心理期,只是有些孩子表现较突出,而有些则不太明显。孩子的这种反抗是要求扩大活动领域来增强自主活动能力的表现,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小寒其实是个做事很专心的孩子,如果爸爸是在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干扰孩子的活动,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反而会妨碍孩子的有益活动,使孩子逐渐养成“充耳不闻”的不良习惯,出现爸爸所认为的“不听话”。
除了这种情况,父母所提的要求不适宜,也会招致孩子的“不听话”。因为要求过高,会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而拒绝;而要求过于简单,又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我们首先要经常与孩子交流,除了语言上的,还要注重心灵的交流,比如和孩子一起讲故事、唱歌、画画,一起玩耍,一起生活,深入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表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情绪状态和内在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合适的要求。其次,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必要的规范与要求。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议拟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地安排游戏与生活,将“我想要孩子这样做”变为“孩子自己想要这样做”。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篇10
父母越唠叨,孩子越不听话?让我来告诉你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小主人公杰瑞和哥哥汤姆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被爸爸妈妈还有奶奶“高频率说教”,杰瑞通过旁白说出了孩子们共同的心声: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你看我们被他们淹死,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大人说那么多话,为什么不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呢?电影描绘的是家庭中很普遍的现象。父母对同一问题不断说教,就是一种单调的刺激,孩子慢慢会关闭自己的耳朵,你的话就像背景噪音,孩子充耳不闻。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长此以往会封闭内心不愿和父母沟通,甚至出现逆反心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了,就是你太啰嗦!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经常扮演“超限”父母的角色呢。比如孩子因为贪玩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看到成绩时立马批评教育孩子学习不认真,孩子本身比较内疚,当时还比较认同父母的批评。某一天,父母看到孩子作业没完成的情况下看电视,马上开始集中轰炸式说教,从上次考试失败原因,说到今天让人失望的表现,又预测这样下去期中期末考试等等失败场景。孩子这个时候对父母说教已经反感讨厌,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到考试前几天,父母又忍不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孩子好好学习,不要犯上次同样的错误,啰啰嗦嗦一连好几天都是同样的话题。孩子的心理从原来的内疚不安到反感讨厌再到无视麻木状态,最后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我偏不让你如愿”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从上面的案例看以看出时间过长、内容过多或教育方式单调重复等不良教育手段,均可引起孩子的超限效应。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该如何避免超限效应,达到有效沟通呢?干货来了,请认真往下看。(心理老师敲黑板,大家请划重点!)1.指令清晰明确、现实可行有些时候,不少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往往不停地抱怨孩子,絮絮叨叨,不良情绪宣泄完了,亲子关系也僵了,孩子又没听明白你到底要他做什么。比如: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一小时能完成经常两小时还没做好。妈妈对此很有意见:“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做作业就做作业,不要东摸西想。”紧接着妈妈走进房间:“你看你,书桌上乱糟糟,又是杂志,又是手机,能不分心吗?赶紧把东西收拾好。”看到孩子撅起了嘴巴,妈妈走出房间前不忘又说一遍:“少喝点水,不然半小时上一次厕所,真不知道你到底用没用心!哎!”。孩子这会儿却更不耐烦了,做作业效率怎么可能高呢。妈妈这些指令,一件又一件,絮絮叨叨,并没有很清楚的说明要让孩子做什么。正确的做法是,明确告诉孩子:“我希望你把桌面清理干净,给你一小时时间专心完成作业,完成后你才可以走出房间做其他事。我相信你能做到的。”指令中包含时间、任务和你对他的期待,清晰明确,现实可行。2.运用“我—信息”模式与孩子沟通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父母最有效的做法是就事论事,指出他的错误行为。不可东拉西扯翻旧账,轻易评判孩子行为,乱贴标签。比如:孩子测验成绩不太好,回家没敢告诉你,在你追问后才告诉了你。你知道了立马来气:“你看看你,哪件事情做的好。做作业拖拖拉拉的还没改正,现在又学会隐瞒成绩,你不仅懒,而且还不求上进!”你想想看,孩子听了你这些话能心平气和的和你说话吗?面对孩子这样的情况,你其实可以运用“我—信息”模式与孩子沟通,效果会更好。①描述孩子的行为:孩子,今天的测验成绩你回来没有主动告诉我。②说出你的感受:我感到很不开心,因为你剥夺了我作为爸爸/妈妈的知情权。当然,我也感到疑惑,是什么原因你不愿意告诉我?是不是觉得我会骂你,或者对你毫无帮助地唠叨一通?③表达你的需求:我希望爸爸/妈妈在你心中是一个可以求助的人。孩子,请你能让我知道你的情况,并给我帮助你的机会。“我—信息”沟通模式由描述孩子的行为+说出你的感受+表达你的需求三个部分组成,由于“我—信息”是平和的、坦诚的,所以它会促使孩子也同样坦诚地回应父母,有效避免了案例中破坏性的亲子沟通。3.示范正确行为,给孩子成长时间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说:“如果父母能够少说多行动,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都会消失”。相信孩子并不想故意犯错来惹怒父母或为难挑战父母,很可能只是他不知道或者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好。所以家长在指出孩子错误行为的同时,更应该示范正确的做法,并且帮助孩子掌握正确行为的能力。比如对那些乱花零用钱的孩子来说,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自控能力弱,难以抵御外界的诱惑,或者他还没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这些能力都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家长不断地培养和引导,而且要给孩子足够的“重复”成长时间。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有了“留白”,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美感。家庭教育也同此理,父母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地留点“空白”,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反省。这样,孩子会敞开心扉,与你为友。关于超限效应,有个很有趣的故事,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幽默作家。有一次,他到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然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非常厌倦,不仅没有捐钱,还从盘子里偷拿了2美元。由此可见,我们如果希望自己说的话能够起作用,不能长时间简单重复相同的话语,而是要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运用以上三个有效沟通的小贴士,说不定,你很快就能真正体验到“一语千金”的威力,享受到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赶紧试试吧!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篇11
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性格是多变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主要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因材施教。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特别是在教育培养孩子的问题上面。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现孩子有时候很难管教,不听父母的话,无论父母说什么他们总是不服从。
确实,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会让父母很头疼!那么,作为家长,你知道要如何教育孩子才会听话呢?今天就来看一看!
考虑是不是教育方法有问题
当发现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有时候孩子老是不听话,无论家长说什么都不管用。
很多家长反映,小孩在学校的时候是很听老师的话的,但是一旦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就是不听父母的话。其实当家长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首先是要先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才会导致孩子出现这样逆反的心理。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跟孩子平等相处,在跟孩子讲话的时候一定不要摆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把孩子当做朋友一样来相处,这样孩子才会听你们的话。
孩子不听话千万不要随意打骂
在生活中,有许多家长的脾气是比较暴躁,当发现孩子不听自己话的时候,就会随意打骂孩子,认为这样教育孩子是正确的。
其实不然,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喜欢自己被人打骂,孩子更是不例外的。作为父母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孩子是没有自尊心的,其实你们在打骂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又怎么会听你们的话呢?
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冲动而去打骂自己的孩子,这样是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的。
学会用德行去感化自己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都是会模范父母的一言一行。
在生活中,家长当发现自己的孩子平时的脾气比较大的时候,老是容易跟自己顶嘴的时候,那么这时候,作为家长的你们就一定要先压下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自己的孩子。
这样下去的话,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会改正自己,在成长的路上不再老是叛逆。
学会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
父母在教育培养孩子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认为跟孩子沟通效果是不好的,其实父母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我们要知道,虽然孩子还小,但是孩子在生活中对待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断与看法的。所以如果你们有事情要跟孩子说的时候,一定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让孩子做这做那的,要记得尊重孩子他们自己的想法。
所以,作为家长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跟自己的孩子好好沟通,心平气和的沟通。这样长此以往的话,孩子就会比较听话的。
努力跟孩子打成一片
现在由于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在忙着赚钱,跟自己的孩子的相处时间是比较少的,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总是认为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就行了。其实这是错误的。
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是需要父母的陪伴的,是需要父母关心爱护他们的。如果你们平时太忙的时候,也不要忘了空出一点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
所以家长们,努力跟孩子打成一片吧,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吧,关心爱护孩子吧!
结束语: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听话。
其实作为家长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有没有可能是你的教育方式不对呢?要知道世界上没有说不通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
不听话宝宝VS老实孩子 篇12
当孩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无论什么事情都要用“不”来反抗,许多事情要自己来做,很难“对付”,与其他小朋友玩耍也易发生争吵。好多家长开始抱怨:“孩子越大越淘气,越不听话”,“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拧,越不让他干的事,越是偏要干,真拿他没有办法。”原来在父母眼里的乖宝宝,突然之间变得和自己“对着干”、“任性十足”,令家长不可思议。
其实,孩子这个阶段表现出来的“反抗性”、“任性”,正是他独立意识日趋形成的时期,孩子已经进入了心理上的“第一个反抗期”,这正是一个自发性正在顺利发展的孩子的正常表现。自发性就是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发性的顺利发展是培育孩子创造性的前提。受到父母过度保护、过度干涉的孩子,其自发性发育迟缓,往往被培养成“老实的好孩子”。
TA想自己触摸世界
2岁多的孩子已不爱在妈妈的怀里呆着,他们不满足于窄小的空间和天地,喜欢到处乱跑、四出乱动,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而家长却觉得孩子太小,需要保护和照顾,总是跟在孩子后面大声呼叫:“别乱跑,别乱动!”或给予各种帮助,而孩子却难以忍受大人的管教和约束,极力想摆脱大人的监护。走路时,不要妈妈领着;上楼梯时,摇摇摆摆也不让爸爸扶着;吃饭时非要自己动手,尽管他搞得到处都是饭粒和菜汤,吃不进多少,也不让大人喂;衣服、鞋子穿反了,也不让家长纠正过来。凡此种种,让大人哭笑不得,奈何不得!
孩子有意创造自己的“心的世界”,即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的“心的世界”尚未像成人世界一样适合现在社会的规范,但他总想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意欲”和“反抗”。孩子希望通过自己做事情展现自己的能力,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和大人的赞誉。
此阶段孩子“想自己来做”的愿望很强烈,大人应好好爱护这一热情。如果大人不了解孩子的这种“意欲”,而处处对孩子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干涉孩子的行动,孩子心里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反抗性常常受到压抑,他们会变得情绪焦虑,性情暴躁,就会以哭闹、吵嚷、生气来反抗。如果孩子的欲求经常得不到满足,将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绝不会成为有民主、自主、独立意识的人,有鲜明个性的人。
占有是个新概念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孩子开始理解自己拥有的概念。你会发现孩子对于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有很强的占有欲,包括一块糖果、一个杯子或一把小凳子。如果得不到会非常生气,甚至撒泼打滚。对孩子来说,自己占有是一个很重要的新概念,此类行为不应被视为自私自利,因为1岁多的孩子还不懂得分享和谦让。对于过度霸占东西或违拗心理严重的孩子,对付他们的一个小窍门就是让他们自己作出选择:“你要这个红色的杯子,还是要那个黄色的杯子。”“你要坐这个小凳子,还是要坐小椅子。”“你不再哭闹,才能给你吃巧克力糖。”如此这般,可以缓解孩子的反抗情绪。
不反抗的孩子不是正常的儿童
大多数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好带,能省去许多麻烦。有些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反抗行为很反感,而对那些惟命是从、听话的孩子更喜欢。其实,有些父母心目中的听话的定义不尽相同。
当然,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正是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某些心理学家认为,三岁的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儿童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不听话”的孩子更容易成才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后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综合来看,“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他们大多在一般劳动岗位上工作。当然,并不是说“不听话”的孩子就一定聪明,出尖子。孩子的“听话”应更多体现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动,鬼主意多,父母应做出正确的引导,用于在学习和对待事情上。这些就有赖于父母以身作则。当孩子出鬼主意时,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乐趣,引导他们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纠正不如激发
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到国外看到一个幼儿用蓝色的笔画了一个“大苹果”,老师走过来说:“嗯,画得好!”而且爱抚地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高兴极了。这时中国专家问教师:“他用蓝色画苹果,你怎么不纠正?”那个教师说:“我为什么要纠正呢?也许他以后真的能培育出蓝色的苹果呢!”
外国教师或家长这样容忍孩子“不听话”是有道理的,它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允许孩子“不听话”主要指的是思维上的“不听话”,孩子们看到的世界是独特的,他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如果我们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聪明的父母适时适当地给孩子一点儿“不听话度”,就是对他们创造思维、创造欲望的保护。
让孩子听话的方法 篇13
当孩子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孩子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另外,有些孩子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要帮助孩子区分现实和想像
孩子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孩子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
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家长不要轻易将孩子的说谎行为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孩子定性,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孩子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家长给孩子作一个好的榜样
父母在要求孩子诚实的同时,自己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好榜样,不要不经意地在孩子面前说出做不到的承诺,或骗人的话,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要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这样孩子便可从中学习到好的行为。
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
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不仅易导致孩子撒谎,还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和特点施教。只要孩子每天都有进步,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父母就应该为之高兴和骄傲。
正确运用惩戒手段
让孩子认识到谎言总会识破,说谎只有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而诚实是美德,是高尚的品质,同时诚实也会减轻对过失的惩罚程度。
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说谎
让孩子听话的妙招教师随笔文章 篇14
下次,当你的孩子淘气时,不妨尝试一下以下的方法,或许它对你孩子的行为,以及家庭的安宁与和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改变环境:一位家长几个月来不停地责骂他那刚刚学步的小宝宝,不许他触摸录像机。有时小宝宝便大哭大闹。其实只要把录像机放在高橱子上或架子上,问题即可解决。
许多行为上的问题无需叫嚷或讨论就能解决。例如:“别靠近门!”(为什么不装一个花费不多的钩锁?)“我再也不把大门钥匙给你了,你老是丢掉!”(可把钥匙拴在儿子的背包上)“我对你说过饭前不要吃糖!”(你可以把零食藏起来)你每次训斥孩子,便记下,看看能否在环境上稍作变化,解决那些孩子经常发生的问题。
2.演习有问题的情况:和孩子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不同的情况。教导他们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采取这种方法教自己的孩子,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家长说:“小林,你来当美术老师,我当你。”可将那天学校发生的争吵重演一次。孩子认识到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处理当时的情况,而家长也体会到做孩子确实不易。
3.教孩子心平气和:连很小的孩子也能学会用几下深呼吸来平定情绪。孩子有时会发生争吵,而且很难判断是谁的错。我们不是设法找出谁之过,而是帮孩子进行呼吸运动。“来吧,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平定情绪。”然后,我们吸一口气,并示意孩子也这么做。当他们照着做了,家长就可以说:“很好,现在让我们慢慢地将气吐出来。”并教他们如何去做。
任何年龄的孩子都能学会膈膜式呼吸。把一只手放在胸口,另一只手放在腹部。若呼吸时胸口起伏,那就显示神经很紧张,我们可以教孩子按着胸口的手不动,利用膈膜呼吸,仅让按着腹部的手起伏。临床研究表明,利用膈膜呼吸能迅速平定紧张的神经。
4.教孩子有责任感:帮助成人改善组织能力的“自我管理”技巧,同样也可以教给孩子。
如果你女儿晚上忘记把脱下的衣服放在箱子里,经常提醒只会导致争吵。与其为她贴张备忘字条,不如叫她自己记下要做的事以便提醒自己。很多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都感到非常自豪,他们觉得自己有自理能力。
5.掌握惩罚的方法:孩子淘气时,家长常常以“回你房间去”作为惩罚。但卧室往往是孩子的理想之处,尤其是如果房间里堆满了玩具。惩罚要起作用就要真的使他们感到不好受。对于小孩子来说,你最好采取老方法,即命他搬把椅子坐在墙角。这虽然非常单调,但可起到真正惩罚的目的。
6.温柔示诫:精神健康专家有时用行动纠正孩子的行为。例如,当你看到你儿子伸手到别人盘子里取食物,可以将他的手轻轻地拉回到他自己的盘子上,并说:“这样好,我喜欢你把手放在应该放的地方。”
如果你要赶时间,而你的女儿却漫不经心地梳头发,别责骂她。你可以用胳膊搂着她说:“乖乖,我今天要赶时间,你可以在车上梳。”然后,把她从镜子前引开。总之,温柔是关键。一旦粗暴,你就会又回到处罚的老路子上去了。
7.给孩子明确的示:孩子常因得不到明确的指示而遇到麻烦。有时候孩子突然闯进你的卧室,你并不介意,而有的时候,你却认为那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你必须训练他们懂得怎样分辨。
教育你的孩子要是卧室门上挂有写着“可以”的绿色大牌子,孩子便可以直闯而入。但如果挂的是写着“止步”的红牌子,他们就必须先敲门。这么简单的指示,连两岁的娃娃也能明白。问题是你必须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8.多奖励、少惩罚:一般孩子非常热心做家务事。部分原因是由于家里订下了明确的奖励制度。现已12岁的小林海星期洗3袋衣服作为他正常家务活儿的一部分。他每多洗一袋,家长便按制度多给他一点钱。有时几个星期都没有额外的衣服洗,但孩子仍能兴致勃勃地去完成应洗的3袋。给他的钱是对他将来的一项很好投资。
9.制订协议:制订“行为合同”也是一个成功的方法。一张纸上写下:问题,目标行为和协议。如果你女儿的房间常常是一团糟,目标行为便是要她每星期收拾一次房间。在“协议”项下写出你女儿要做的事。“小兰每周五下午彻底打扫一次自己的房间,并在下午6点钟之前完成。”然后加上你所答应的事:“妈妈许诺不会因为小兰的房间凌乱而整个星期都唠叨。房间收拾整洁后,小兰在星期五和星期六可以选吃自己喜欢的甜食点心。”协议一经制订,你和你的子女都得在纸上签字,贴在墙上,并规定一个期限。如果情况变化,就重新修订。
孩子学习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察你,以你作为种种行为的楷模。孩子迟早会照着你的样子做。如果你是以训斥来达到目的,那么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如此。如果你只顾看电视而不做家务事,孩子也会拖延做家庭作业,你要孩子读书,你自己首先得读。你要孩子向你道歉,你自己做错事也得向他们说声对不起。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推荐阅读:
怎样教育孩子的方法07-19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感07-22
犹太人怎样教育孩子06-16
「家庭教育」怎样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12-09
怎样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07-06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本科教育的核心07-06
怎样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07-30
怎样培养孩子的性格07-30
教育随笔不爱说话的孩子12-10
怎样才算好的学前教育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