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生学生会建议

2024-11-15

对研究生学生会建议(精选10篇)

对研究生学生会建议 篇1

学生会的减负:

用于资金方面的约束,我们学生会在开展活动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特别是在科技文化节期间,各部门在举办活动过程中,能深深感受到物资的缺乏,一方面这是因为学生会内部资源本来就少或者物资使用密度高,不能及时实现资源重新分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会各部门在举办活动时不能够有效地利用学生会外部资源。比如说各学院、社团、协会等其他组织的资源。在学院这方面,我们学生会是做得比较好的,但在社团、协会这方面我们欠缺。除了他们的一些物资可以得到了利用之外,其他方面我觉得就没什么了。比如他们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有时候他们举办的活动跟我们举办的活动是同一个性质的或者是类似的,但我们有时没有去注意,这就导致了活动的重叠,也增加了同学们的疲乏感。一个活动让同学们在短期内参加两次,从全校的资源来看,这是一种浪费。如果我们能跟他们进行合作,这在资源有效配臵上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人力资源筹办活动,利用他们的信息资源宣传活动,尽量把活动规模化,在给同学们一个优质活动的同时也起到最大范围内宣传学生会的效果。如果能做到与其他组织的有效合作,学生会的内部负担就会有所减轻。

资源整合与信息化进程:在上面提到的与其他组织的合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实现我们跟他们的资源共享,这就需要资源整合。个人意见,觉得有必要让一个小机构专门负责跟进这一块,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要能知道他们将要搞什么活动,有哪些资源,如果我们也要搞类似的活动,有他们没有的资源,或者没有他们拥有的资源,这样我们就可以考虑跟他们协商合作,共同举办这个活动。我觉得这个负责的小机构的成员,可以由各个部门的代表组成,我的想法是最好其他组织的代表们也能加入这个机构,这样既能实现对外资源的联系,也能加强内部资源的联系。信息化进程,我个人没有太多的想法。

人才方面:吸引人才主要就是针对新生而言了,对于大多数新生而言,学生会相比于其他组织更显得官方一点,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更为广阔的锻炼的舞台。为了吸引他们,我们的前期宣传工作应该是要做得充分的。对于每年的宣讲会我有一些看法,在每年参加宣讲会的新生人数来看,我们的宣讲会是比较失败的。我个人看法,分为几个宣讲团,细分到每个学院进行宣讲,然后在可在现场派发报名表,这样做得话,报名人数肯定会有所大大的增加。至于留住人才,我想一个人在部门里干得开心且具有归属感就不会轻易中途离开。在这方面我们是做得比较好的,我们都很重视家文化,懂得去关心自己的同事和干事,当然,少数情况下我们也会忽略这一点,因为工作方面的原因,或者情绪方面。重要的一点是沟通,可能在工作上大家的日常沟通是比较好的,但在学习、情感方面大家的沟通就很缺乏了,如果大家能做到同一个部门里面,不仅仅是干事,还是朋友,那么我想这个羁绊就足以让我不会轻易地离开。当然这方面,是需要通过日常活动,日常工作,来提高大家的认识度,促进大家的彼此了解。

对外:

交流:我在学生会一年多,有一个期望,就是希望学生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活动,这个活动应该规模大,在学校内外都能产生宣传效应的活动,我们缺乏的就是拥有自己知名的品牌活动。

暂时只能想到这些〃〃〃〃〃〃〃〃〃〃

对研究生学生会建议 篇2

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 其最新研究成果也反映在近几年编写的教材中,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 (1) 。 (王尧美, 2007) 近几年, 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为中心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陆续出现, 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教与学的效果 (2) 。 (刘珣, 1994) 对教材进行研究, 促进教材质量的提升十分必要。目前, 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研究中, 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是最多的, 如教材编写体例、话题、课文、练习、语言要素等, 相关文章有刘元满 (2008) 、汲传波 (2005) 、李海燕 (2001) 等。其中, 很多研究是从某个具体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 如交际能力的培养、会话结构理论、任务型教学法等。但是, 从学习者的需求角度对对外汉语口语教材, 尤其是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其他相关研究也仅见于少数文章, 如梁焱 (2010) 、倪传斌 (2007) 从目标需求、学习需求两个核心角度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我们以“汉语口语学习需求”为题, 对70余位外国留学生进行了调查, 试图从学习者需求的角度对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汉语口语学习需求调查

(一) 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本调查旨在发现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口语学习的基本需求及对任务型汉语口语学习的需求。调查问卷围绕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口语学习和任务型汉语口语学习的需求两个方面设计问题, 由单选题和多选题组成。

(二)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0份, 回收77份, 其中有效问卷71份。被调查者中, 来自亚洲、欧美和非洲国家的分别有36人、29人和6人。其中, 女性38人, 男性33人。年龄最大者为59岁, 最小者为19岁, 平均年龄为26.97岁。学习汉语时间最短者为3个月, 最长者为5年, 平均学习时间为9个月。调查对象绝大部分是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初一的学生, 还有小部分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国立大学短期交流班的学生。被调查对象的总体特点是:来自泰国、韩国、美国和西班牙的学习者居多, 学习者年龄和学习时间差别较大, 处于初级水平的占了绝大部分。

(三)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 汉语口语的薄弱环节

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口语薄弱环节进行调查, 结果如下:词汇量 (29.92%) >口语语法 (25.98%) >语音语调 (24.41%) >交际策略 (11.81%) >文化背景知识 (7.87%) 。词汇量、口语语法和语音语调占了80%以上, 可见, 语言要素方面的积累不足是制约其口语水平的最大因素。

2. 提高汉语口语水平的主要方式

调查发现, 外国留学生提高口语水平的最主要方式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用汉语交谈 (41.74%) ”和“在课堂上进行口语练习 (26.01%) ”。这启发我们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利用教材更好地帮助与指导学生在课下用汉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如何更好地设计课上练习以强化口语练习的效果?

3. 喜欢的及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

我们对口语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练习进行了考察, 列出了一些最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 并就学生最喜欢的和他们认为现阶段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进行了调查, 结果见表1。学生喜欢的和认为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排名1、2的均为“听录音, 跟着模仿”和“老师问学生答”。这两种练习相对来说难度较低, 较为适合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其中欧美国家学生最喜欢的和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均为“老师问学生答”, 亚洲国家学生选择的则是“听录音, 跟着模仿”。

4.喜欢的口语话题

就“喜欢的汉语口语话题”进行调查, 我们发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 (占30.64%) 是学生最喜欢的, 这和被调查者大多是初级水平的汉语口语学习者不无关系, 他们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交际活动。

5.完成任务前的准备活动各种游戏14.08 14.06

一般而言, 在任务开展前, 都会有一些铺垫性的输入活动。我们按照吴中伟先生 (2009) 对这些铺垫活动的分类对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绝大部分学生最喜欢在完成任务前, 学习一些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和句式。

6.喜欢的任务类型

威利斯 (1995) 将任务类型分为6种:列举型 (listing) 、排序与分类型 (ordering and sorting) 、比较型 (comparing) 、问题解决型 (problem solving) 、交流个人经验型 (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 和创造型 (creative tasks) (3) 。我们据此对学生进行调查, 发现学生最喜欢的任务类型依次为“交流个人经验”、“问题解决”和“创造型”。相对而言, 这三种任务类型更为高级和复杂, 对学生的要求更高, 但也更有意思, 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此外, 比较而言, 欧美国家学生更为喜欢创造型任务, 亚洲国家学生比较喜欢列举型任务。在设计任务时, 如何更好地设计出既照顾到学生喜好又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任务, 这值得我们思考。

7. 语言聚焦

83.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在任务结束之后进行语言分析和练习活动, 可见语言聚焦环节非常必要。

8. 互动情况

根据调查所得, 在课堂上的讨论活动中, 学生间的互动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双向互动的人数占了大部分 (57.76%) , 但是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35.2%) 。其中, 欧美国家学生比较喜欢双向互动, 所占比例为62.16%, 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较少, 所占比例分别为10.34%和13.79%, 亚洲国家学生的互动情况次于前者, 倾向于保持沉默和只提出自己看法的人将近一半, 所占比例均为22.22%。因此, 教材编写时应考虑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增进学生互动的活动。

总体而言, 被调查者学习汉语口语的需求如下:希望增加语言聚焦环节, 增强语言要素的学习;喜欢的话题多为日常生活类的话题;喜欢较为简单的练习形式;倾向于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练习口语;喜欢在完成任务前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词汇和句式;喜欢较为高级的、更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类型。同时, 欧美国家学生和亚洲国家学生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学习风格, 前者比较重视互动, 喜欢互动性强的有创造性的活动, 后者倾向于自我学习, 喜欢个人能独自完成的活动。

三、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建议

(一) 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

通过问卷结果分析, 我们知道处于汉语学习初级水平的学生非常希望加强语言要素的学习。因此, 针对初级水平学习者编写的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应注重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但是, 设置的形式应该有别于综合性教材和传统的汉语口语教材, 在形式和意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使学生和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接收”。

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语言要素的设置: (1) 以练习的形式呈现语言要素。以听录音填空、朗读句子、复述、看图说话等形式进行语言要素输入。 (2) 在设置一定的常用词语、句式的基础上, 在各个任务中, 根据任务需要补充一些参考词语和句子。 (3) 设置语言聚焦环节, 引导学生对任务中使用的语言进行分析、总结和操练。

(二) 设计多样的任务类型

1. 适度设置“交流个人经验型”、“问题解决型”和“创造型”任务

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任务类型应该多样化, 这有利于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语言技能。在问卷调查中, 我们知道学生最喜欢的任务类型是“交流个人经验型”、“问题解决型”和“创造型”, 所以在多样化的基础上, 应该更加注重这三种类型任务的设置。这不仅符合学习者的喜好, 而且符合学习者的认知水平。

当然, 由于这三类任务相对来说更为复杂, 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更高, 因此建议在设计这类任务时, 通过筛选任务内容、分解任务步骤、补充参考句型等多种手段适当降低任务难度。

2. 将一些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与任务型练习相融合

通过调查, 我们知道学生最喜欢的和觉得最适合自己的口语练习形式是“听录音, 跟着模仿”和“老师问学生答”。这两类练习难度较低, 适合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 但练习形式比较机械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建议将这些常见的口语练习形式和任务型练习相融合,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对于“听录音, 跟着模仿”这样的练习, 我们可以改变那种机械的复制与一成不变的模仿, 取而代之以变更具体内容的、带着任务的模仿。

例1.听一段天气预报的录音, 然后跟着模仿。要求:作为气象预报员, 根据下面的图片进行预报。

增加任务要求后, 练习从“机械模仿”转变成了“基于范例的创造性发挥”。

(三) 任务设计注重增加互动

语言是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 也是在交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在互动中学习非常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发展。在设计教材中的任务时, 应该思考如何增加生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接下来对如何提高任务的互动性提出一些建议。

1. 设置“信息差任务”

对话双方拥有“你有我无”的信息, 通过交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例2.寻找合适的房间:你所居住的城市有五家旅馆, 学生H、I、J、K、L分别扮演在不同旅馆工作的接待人员。学生A、B、C、D、E需要根据要求寻找适合自己住的旅馆, 但是只有一个旅馆里有适合自己的房间。

在这样的任务中, 最初, “旅馆的接待人员”不知道“顾客”的需求, “顾客”也不知道旅馆有什么样的房间, 二者之间存在信息差。要想准确地寻找到房间, 需要双方的充分沟通与交流。

2. 任务说明中加入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指令

例3.游戏:还是我最好

版本1:3人一组。3人分别扮演自行车、小轿车和大卡车。每个人都要尽量说出自己的优点, 看看哪一种交通工具的优点最多。

版本2:3人一组。3人分别扮演自行车、小轿车和大卡车。每个人都要尽量说出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对别人提出的缺点, 你可以提出反驳。看看哪一种交通工具的优点最多。

在版本1中, 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很有可能是这样的:3人依次说出各自交通工具的优点, 学生之间无交流, 整个过程更像是成段表达。在版本2中, 增加了“说出别人的缺点, 而别人可以对此进行反驳”这样的指令, 学生之间就有了意见的交换与碰撞, 互动自然就产生了。

(四) 增强延伸性任务的设置

吴中伟 (2009) 指出:延伸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进行了语言形式操练之后, 在提高了语言结构方面的意识之后, 再进行一次类似的有内容的活动, 这样的活动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4) 。延伸性任务是对语言要素、交际项目内化后的再一次运用, 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在延伸性任务中, 学生更易于兼顾交际的流利性与准确性。可以尝试在教材中设置以下两种延伸性任务:课上的扩展任务和课下的交际任务。这样的任务宜少不宜多, 通常以1-2题为宜。

1. 课上的扩展任务

在对语言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之后, 教材可以设置一些课上的扩展任务。设置时要注意两点: (1) 扩展任务的内容与形式应避免与前面任务雷同。可以通过设计与前面任务不同的情景、相异的任务类型等方式提升扩展任务的新颖度与新鲜感; (2) 扩展任务以轻松、活泼的氛围进行为佳。这有易于消除学生的疲劳感,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此时选择游戏形式或者类似于游戏形式的任务是不错的选择。一些带有评价、解决问题等功能的任务也容易活跃课堂氛围。

2. 课下的交际任务

学生喜欢在真实交际环境中练习口语, 因此可以在教材中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具体的课外交际任务,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根据课上所学与他人进行交际。但是, 教材应该在交际任务中明确要求学生提交一些任务完成情况的记录, 可以是文本, 也可以是录音或录像, 教师应该在下次课上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点评, 对一些重难点进行讲解, 这样课下的交际任务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结语

目前, 已经出版的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多为初级阶段的教材, 教材的编写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总体而言, 如何更好地将任务型教学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口语教材的编写中?具体而言, 本文的被调查者多是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那么据此提出的部分建议是否同样适用于所有级别的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 本次调查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效性问卷仅为71份, 调查样本较小;没有对被调查者的国籍进行严格控制, 导致国别分布不均匀, 无法从国别的角度进行更细致的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 1996.

[2]汲传波.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题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 3 (6) :8-12.

[3]李海燕.从教学法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教材的语料编写[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1 (4) :18-23.

[4]梁焱.新疆高校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8 (1) :138-142.

[5]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J].世界汉语教学, 1994 (1) :58-67.

[6]刘元满.高级口语教材的话题、情景和话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124-130.

[7]倪传斌.外国留学生汉语的学习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1) :68-76.

[8]王尧美.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 (4) :78-82.

对研究生学生会建议 篇3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创造性教学 实践教学 人文艺术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4年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4A170);安徽省2013年质量工程项目“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2013tszy066);2013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课题(2013bzjyxm06)。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1-01

1.调查研究

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进行了创新能力现状调查。

1.1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分析接受问卷调查的为近五年毕业生(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约占三分之一),他们分别在中联重工集团、扬子江药业、三光电器、格力电器和江淮集团等企业工作。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做如下统计和分析。

1.1.1.对创新型人才的认识

对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和用人单位需要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中的哪一种选项,其选择结果是:

从表1结果说明大部分认为在创新三要素中创新能力培养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也突出了创新三要素发展的非协调性;拥有较高创新能力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企业内部都会受到广泛的欢迎;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应着重培养企业导向性的人才;企业也要求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的人才。

1.1.2对自我创新素质的评价

在对学生阶段的学习使你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哪一种得到的锻炼最强选项;关于你个人进行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出现创新灵感的次数选项;在学习期间是否针对课程课题提出过新的思路选项;选择统计结果如表2显示:

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阶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创新品质。虽然相当一部分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较强,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并未付诸实施,这也凸显了创新实践能力的不足。

1.2 创新能力不高的深层次原因

1.2.1学校的创新氛围和创新体制

学校创新氛围不足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实践是创新最有力手段,任何一个成功创新尝试都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验证,故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一个首要体现是实践能力也较强。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存在哪些缺陷选项中:45.4%的毕业生选择实践环节少,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重视专业课的改革,在实践环节上多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9.6%的人选择内容陈旧、滞后于企业运用水平、应更新,31.5%的人选技术运用课程少,13.5%的人选任选修课程少,这说明学校应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和内容。

1.2.2教师的创造性教学

在你觉得你所在学校的教师是否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选项中:50%的毕业生认为只有一部分老师有,33.3%的人认为大部分老师有,16.7%的人觉得绝大部分老师有。这说明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2.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建议

结合多年的高职教育的经验,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确立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职业教育是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所教授的内容也是标准化、规范化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这些职业素养和技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内化到学生身上。由此可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实践教学应占有主体地位。

2.2开设相关创新方法的课程

人的创造性思维并不神秘,是有规律可循的。大量的事实证明:通过训练任何人都可以掌握一种技能,创新也不例外。应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程,开设专门的创新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创新的方法。

2.3重视学习和创新氛围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的潜力。学校定期举行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给予各种奖励和优惠,将创新能力作为颁发奖学金和推荐工作的重要依据。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实现工程项目和创新的事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2.4开展人文艺术类讲座式教学

尽管在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实验、定量和数学推导,但也有其局限性。想象、猜测、灵感、幻想、直觉在科学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讲,专门安排人文和艺术课程不太合适,可以要求学生参加这方面的讲座,发展讲座式教学培养人文情怀和艺术的抽象思维方式,这无疑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3.结语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我国高职高专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研究上,付诸有效实施的力度不够大。为了解决当下在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应从职业教育实际情况和本位特点出发的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景荣.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中国成人教育,2012,(23):109-110.

作者简介:

对学生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篇4

1.发挥对外联络中心公关作用,加强院院联系。

问题背景:在整理2012-2013年优秀分会评比材料时发现,整个学生会在上一学年仅有就业创业中心的五院联合招聘活动加强了我院和其他学院的交流,其他交流活动几乎为零。

问题分析:经过对外联部长了解,外联在最近几年的工作中,活动赞助筹备工作遇到很大的阻力,整个工作重心放在了保证活动赞助到位方面,所以院院交流方面工作比重下降。改革方案:可联系办公室和外联共同进行交流活动构想,由办公室发挥中心优势,完成活动策划书写,以减轻外联工作压力,外联牵线,联系其他学院参与活动。

2.加强内部交流,资源分享,共同进步。

问题背景:学生会内部中心交流不足,很多中心都是有自己的独立活动,拥有自己的一整套活动方案,造成很多中心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另一方面,很多中心拥有的资源,如就业创业中心,目前中心内人力资源部负责中心内训,其中邀请学长学姐进行工作面试的经验分享 的活动完全可以推广到整个学生会中,新闻宣传中心,电子平台拥有PS、视频制作技能、新闻部拥有新闻稿件书写、摄影技能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扩大为学生会的活动。问题分析:

对学生的评价和建议 篇5

一、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目的

音乐课程评价对学生来说,应该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长处和不足。

2、用发展的眼光,把握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

3、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态度、情感反应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二、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内容

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评价,应该以《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分为三个学段、九个年级)的课程(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和教学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为基准进行。

三、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加以选择,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可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谈话、随堂提问、即兴表演、实践活动等方式。如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表现时可采取随堂提问、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比较好;如评价学生的审美情趣可采取课后谈话的方式比较好;如评价学生的音乐创造、参加音乐活动的情况可采取即兴表演、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等等;教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内容,制定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因此,我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在对学生音乐学习评价中采用了学生音乐学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具体如下:

1、 学生音乐学习过程性评价方法。

设立一份内容全面的评价表,作为学生音乐学习档案,这是保证音乐成绩公正合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2、学生音乐学习终结性评价方法

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知识技能、项目强弱都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有的舞蹈条件好,有的擅长器乐,有的擅长欣赏,有的虽在唱、跳、奏方面不行,但在乐理常识、诗歌朗诵、音乐剧、即兴创作、表演等方面掌握得很好等等„„针对以上情况故考核时不能将先天五音不全与节奏不稳的就一律给予低分,而应根据具体条件作强项评价,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因此,我对学生音乐学习期终成绩测评改为类似“迎春音乐会”、“新星大擂台”等学生喜爱的班级音乐会的形式来完成。音乐会的形式可吹、拉、弹、唱、舞、赏、说、诵、表演等,可单独的、双人的、小组的、要求人人参与,以演代考,

发挥特长。可邀请本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音乐会的主持人由学生自己担当,学生要自行组织排练,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找材料,自己选择表演形式和内容。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班级音乐会中的集体形式齐唱(奏)、合唱(奏)、小品、音乐剧等节目感人至深,影响巨大,极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合作、能融洽人际关系,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从而领悟共处的真谛。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这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期终是学生考试最紧张、最频繁时期,将音乐考试改为班级音乐会,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调节紧张的心理,另外又可审评调整个别学生的平时成绩。尽可能将最好的一次成绩成为该学生的期终成绩,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班级音乐会这个载体,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精神,并具有相应的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四、学生音乐学习评价的等级和标准。

学生音乐学习测验成绩按优、良、一般来标记。

优秀:在音乐艺术活动中应用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现手段正确;音乐情感的表达基本正确,并富有创造性,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均为最佳状态。

良好:在音乐艺术活动中应用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及其表

现手段正确;音乐情感的表达基本符合要求,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较好;

一般:在音乐艺术活动中应用音乐知识、音乐形式要素极其表现手段较为正确,但有错误;音乐情感的表达较一般,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一般。评价的时间。

五、评价的时间

评价的时间可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平时成绩可随堂观察 或参加音乐活动时的情况进行评价等,期末成绩的评定方案可在开学时就向全体学生公布,使他们在开学时就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一般定在期末考试期间。

对在校学生犯罪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篇6

一、在校学生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 职业中学学生犯罪率高

在批准逮捕的22件41人中, 25人为职业中学学生, 占学生犯罪总数的60%。如某职业中学学生胡某某盗窃案, 犯罪嫌疑人胡某某通过网上交友、约网友见面后盗窃网友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财物, 先后盗窃三次, 涉案金额8000多元。

(二) 侵财型犯罪比重大, 犯罪类型呈多元化

在办理的学生犯罪案件中, 以侵财型犯罪占多数, 41名学生犯罪嫌疑人中, 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犯罪人数23名, 占总人数的56%。犯罪类型多元化趋势明显, 出现猥亵儿童、非法拘禁、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等以往未成年人较少实施的犯罪。如犯罪嫌疑人栾某年仅21岁, 强迫一名17岁的未成年人诱骗儿童到租住的旅馆供其进行猥亵, 栾某先后猥亵多名儿童, 公安机关查实的就有3名,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三) 共同犯罪现象突出

两名以上学生共同犯罪以及学生参与社会人员共同作案的有18起, 占总人数的85%。反映出在校学生存有害怕单独作案的心理状态及在成年人的诱惑下参与作案的特点。这些共同犯罪又大多集中在抢劫、盗窃等案件上。例如于某、郑某等5人抢劫团伙, 其中3人未成年, 4名在校生, 一般都在学校周围作案, 将从学校出来的学生骗至墙角, 将随身携带的手机等财物抢走, 在学校中造成很恶劣的影响。

(四) 性犯罪苗头显现

在校学生涉及性犯罪有所抬头, 五年来办理学生强奸罪3件5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1件1人。例如某外语学校学生傅某整日在宾馆居住, 并多次从网上寻找女性一起开房, 2013年春节期间, 其从网上认识刚上六年级的小女孩辛某, 辛某明确告诉傅某自己只有12岁, 傅某还将辛某约至宾馆, 与辛某发生性关系。且事后傅某态度蛮横, 与前来寻找女儿的辛某父母对骂, 体现了当前部分在校学生性格的偏激以及对情感的冷漠, 发人深思。

二、在校学生犯罪原因剖析

(一) 分辨是非能力较差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 也是学习、模仿、探索阶段和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期, 生理发育快, 但心理发育却比较慢, 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并走向极端。如果没有家庭和学校等正确有效的引导, 很难靠自身素质来抵御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 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 部分家庭教育方法欠妥

多数学生犯罪, 都发生在离异或父母管理缺失的家庭中, 家庭破碎对孩子内心情感和自尊心的伤害, 容易导致孩子感情淡漠、仇视社会等心态;有的父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自己不工作, 贩卖毒品, 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导致孩子也日渐走上犯罪的道路。如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李某某贩卖毒品一案, 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的父亲和母亲均以贩卖毒品为生, 有时还让李某某去给朋友递送冰毒, 让不到二十岁的李某某过早地接触到了毒品这一罪恶之物, 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三) 部分学校法制教育欠缺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 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高考制度的影响, 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缺乏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的教育, 缺少根据学生特点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教育;二是以学习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好坏, 对后进学生缺乏个性化教育方法, 鼓励表扬少, 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管理, 甚至不愿管理;三是少数教师由于素质较低, 教育时不顾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任意伤害其自尊心,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最终脱离学校, 走上犯罪道路;四是法制教育活动流于形式。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检察院对青岛市市北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发现该区学校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的仅占60.1%, 学校从未开展法制教育的占31.5%, 被调查者称不清楚此事的占8.2%, 有6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说不出自己所在学校的法制副校长的姓名和所在单位。

三、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检察院预防学生犯罪的实践探索

(一) 突出一个指导思想, 深化特殊预防

严格把握逮捕和起诉标准, 尽力挽救失足学生。2008年以来,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开展非羁押措施风险评估87人次, 努力减少逮捕措施的运用。就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79人次, 从心理、行为等多方面落实个性化矫治措施。委托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活动, 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注重案件处理效果, 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二) 优化两类关键措施, 坚持常态预防

首先, 抓住重点, 持续开展全覆盖法制教育。利用寒暑假前夕、开学初始等时间节点, 在驻区中小学校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 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 联合学校帮助其规范日常行为。其次, 找准问题, 及时制发高质量检察建议。结合办案发现、分析学生教育、管理问题, 以检察建议形式通报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 建议加强法制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良性互动。建议文化管理部门加强文化场所监管, 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 打造三项教育品牌, 凸显特色预防

首创“未成年人取保候审考察观护站”, 安排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观护站内学习和劳动, 由办案检察官负责对其进行考察帮教, 根据案件情况及其在观护期间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劳动表现等综合表现, 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从驻区中学选拔中学生, 组建“少年检察官宣讲团”, 将真实案例编成通俗易懂的故事, 深入辖区学校, 为同龄人进行面对面宣讲;开辟网络宣教阵地, 共同探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关话题, 扩大青少年法制教育辐射面。

(四) 搭建四层基础平台, 注重长效预防

与综治、教育等部门及学校通过召开联席会议、会签规范性文件, 形成共建局面, 建立长效机制;以电子展板、互动触摸屏为宣教平台, 开展案例警示、法制动漫宣传、自我保护知识教育等;指派检察干警兼任中小学法制辅导员, 定期走访学校, 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提供引导和帮助;开设“未成年人维权热线”、“青少年维权博客”, 向在校学生广泛宣传, 并指定专人接听、回复, 提高解答质量。

四、进一步做好预防学生犯罪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 深刻认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大社会意义

青少年是法制教育的重点对象。抓好对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 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不仅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措施, 而且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培养新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学校法制教育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教育部门和各中小学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把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 充分发挥学校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

(二) 学校应转变教学观念, 把法制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首先, 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 制定开展法制教育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要把握在校学生心理特征, 分析其在不同年龄阶段所面临的困惑和诱惑, 因地制宜提出对不同年级实施法制教育的要求和措施, 通过多种形式, 生动活泼地开展教育活动。对所谓“双差生”更应给予关注和关爱。要重视维护他们的权益, 坚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要克服偏见, 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对待他们;要教育他们从最根本的规范做起, 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要在学生中开展学法、讲法、用法、守法活动, 把法制教育与校风、校纪结合起来, 使青少年学生逐步养成了解和掌握日常接触到的法律知识, 从小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良好品德。其次, 为使学校法制教育落到实处, 还必须探索一套学校法制教育考核奖励机制。既要考核学校在法制教育上的教师、教材、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的落实情况, 又要考核法制教育课的实际效果。要把法制教育考核结果作为学校各种综合考核的主要依据, 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最后, 建议综治办组织办理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公、检、法等部门人员进校园, 开展增强“免疫力”活动, 在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犯罪的基础上,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法制课, 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增强其法制观念。

(三) 搞好治安综合治理, 大力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风气的好坏与学生犯罪有很大的关系, 净化社会环境是遏制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 对所有电子游戏室、网吧、歌舞厅等营业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加强管理工作。对容留学生参与不健康活动的娱乐场所要坚决关闭, 并对场所负责人给予相应的经济和法律制裁, 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消除文化垃圾、净化文化市场。对那些出售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的单位和个人, 应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3) 对学生犯罪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办案原则, 教育从严, 打击从宽。管教部门要根据学生特点, 施以教育改造, 促其认罪服法, 改邪归正, 把犯罪“回头率”降至最低。 (4) 对严重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不履行监护人的职责, 放纵子女违法犯罪或对子女虐待和遗弃, 导致子女走上犯罪道路的, 应追究其父母相应的法律责任。 (5)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党委、政府尤其是政法机关要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

摘要:在校学生犯罪发案率较低, 但因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从思想认识、学校法制教育、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找出预防对策, 努力从根本上遏制或减少学生犯罪的发生。

对研究生学生会建议 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 思维训练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106

高中要学习很多初中未学过的新内容,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个变化,在学习物理方面非常吃力。按照初中学习物理的方法,如對概念、规律的记忆,物理现象的描述等,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新课改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自身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学习中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所谓思维训练,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问题,要想一想,这个“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可以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那么,如何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思维能力呢,下面我将会给出一些建议。

一、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思维能力的的训练是一个过程,首先需要的就是思考意识的形成。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学科,本身内容就具有无限的美丽,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并且具有神秘性、综合性、生活性等,如大到日月星辰,银河宇宙,小到生活中的速度、重量、运动等。可以说,物理指向广阔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充满着神秘和奥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是要始终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对待物理,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课本从一个苹果掉下来砸中牛顿脑袋入手,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这时,不要急于引入定律的学习,而是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苹果向下落这样的现象?”“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如此吗?”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对每个问题都能以探究的眼光看待,多问几个为什么,时间长了,就能形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而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会受益匪浅。

虽然不少学生觉得物理难学,但是不得不承认,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引人入胜的学科,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养成思考的习惯,经历一个个思维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思维环境

所谓思维环境,是指教师运用多种方法,一切条件,如提问题、分组讨论、简单道具、动手实践等,形成一个学生有感的境界。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这个情境中去,并产生思维动机,有了动机,就能为实现某一目的而行动。一般来说,动机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当学生对一个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急于寻找答案,内因已经形成。而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如何借助外因诱发和鼓励内因发挥作用。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入新课的方式就非常重要。一段新颖、有趣的导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时,可以列举这样的问题:“一个物体在没有摩擦力的光滑的平面上能够永远运动下去吗?”“汽车刹车的过程是什么运动?”这样设置的悬念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唤起求知欲望,从而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小结的作用,在课堂上尽量减少讲授时间,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采用悬念式结尾,给学生留下问题,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此外,进行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积极探索,表达想法,相互交流和借鉴,共同进步。

创造思维情境不仅限于导语和课堂小结,应该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应该及时与学生交流,把学习变成双向互动的活动。培养思维能力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情况,提出思考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寻找答案。即使有些问题学生不能给出正确答案,也能起到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这样,整个课堂就能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的氛围中进行。

三、连续思维,迁移运用

凭借已知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就能形成创造性思维。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中应该注意为学生创造条件联想,使他们学会联想,并懂得层层深入地思维。为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用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两种方式。纵向思维就是沿着已知的知识,深入思考、纵深发展、连续考虑、探本溯源,探究问题本质。横向思维是从已有的知识中,思考与之类似的、相关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是迁移运用知识的一种体现。学习是一种态度,迁移运用是一种能力,也是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

同样重要的是,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和综合,没有分析和综合,学习到的知识就不能深入和提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把思维和分析综合紧密联系起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把各个定律辨析清楚,然后加以综合概括,寻找某些定理的相关性。既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例如在讲解速度这一章节中,就可以先让学生把握速度、加速度、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等小节知识,然后归纳总结,寻找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和思路,最后再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明确各部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地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篇8

可以适当增加家委会成员的人数,以便能够更好的交流、联系并出谋划策。

作为家委会应该更透明、更直接服务于广大家长,家长接待日应及时反馈学校的最新情况,学生学习、生活动态。

教育方面:

1. 希望学校多开展些以家庭为主题的亲子活动,以增加相互间了解共同进步。可以的话,家长会放在傍晚或者休息日。

2. 希望学校能不定期的组织家长学习或交流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整个教育体系不脱链。

4. 希望学生和老师沟通方式保持畅通,老师能够及时发现掉队的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建立预警机制。

5. 建议组织学生讨论些有争议的问题,如零花钱应如何用,作业应多或少,叛逆期等,以培养口才,反应能力。

6.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全面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愉快、品行端正度过每一个学期。

7. 增加些课外的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多些,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8. 冬季晨跑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但是几圈下来往往是汗流浃背,接着是坐下来上课,一冷一热容易使学生患上感冒或者发高烧。希望学校能够给予大运动量的减负。

教学方面:

1、增加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更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加强辅导。

2、希望学校多开展些动手动脑类的兴趣班,组织创新实践活动,或开设游泳课,培养学生爱好特长。

3、大考前要加倍给孩子多考试,多练习。孩子学习自觉性还不是很好,建议学校增加孩子的作业。

4、英语课可以请一些外教来给孩子交流。

5、为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目的,开学之初,能否列出各科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有的放矢。进一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能够让他们有目的有规律掌握知识,比较容易完成作业。

对召开学生家长会的小小建议 篇9

岔河小学王青仙

参加工作四年,担任了四年班主任,今年三月第一次组织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在与家长交谈的过程中以及家长会后学生学习的点滴进步和行为、卫生等习惯的细微转变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召开家长会的重要性。这也坚定了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召开学生家长会的信念。下面是我对召开学生家长会的小小建议,希望能与同行们分享。

一、会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1、把它当作一节公开课,至少做到心中有教案,议程有合理安排。

2、明确会议目的,确定会议主题内容(即通过本次家长会要达到什么目的,收到什么成效),议程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至少做到心中有发言稿,不能语无伦次。

二、家长会的议程覆盖要全面,应涉及到班规校纪,安全卫生、学习、思想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1、全面介绍老师对学生校内外的管理要求,如作息时间、请假制度、班规校纪等,要求家长密切配合老师教育、管理学生。

2、安全方面。提醒家长不能忽视对子女安全意识的教育,如交通安全、校内校外安全、用火用电安全等。

3、卫生方面。征对本班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要求家长加强对子女卫生习惯的培养,至少要做到勤换衣勤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等。

4、学习方面。汇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等。要求家长注重学生学习习惯、书写习惯的培养。(特别是要使以不识字或忙为借口推诿教育责任的家长转变观念,告诉他们学生的教育必须家校合作,从学生家庭作业的书写就能看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如果作为家长的你都对孩子不负责,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凭什么指望别人对你的孩子认真负责。)强力要求他们必须每天抽出10至20分钟来辅导甚至监督子女按质按量完成家庭作业,以加强对当天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5、思想行为教育。从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讲卫生、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方面入手,告诉家长:家庭教育应从鸡毛蒜皮的小事着手,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

三、以真诚的心态对待学生家长。

1、.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学生。对优生给予肯定,对后进生给予表扬,对屡教不改的学生给予批评,并要求家长配合管理教育。

2、以虚心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正确对待家长提出的问题,平等交谈,以求理解并达成一致。

四、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家长会。

教师应充分肯定家长提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总结家长会的收获,忠心感谢到会家长对老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寄希望于今后多联系多沟通,共同做好培育下一代的工作,能让家长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下一次会议的召开打下基础。

对研究生学生会建议 篇10

【关键词】社交网络;大学生;人格

社交网络(SNS)起源于美国,在短短的几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最早的社交网络是诞生在美国哈弗校园中的FACEBOOK,它的出现迅速取代了BBS论坛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交网站,并不断的引领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几年后在网络时代的快速推动下中国的社交网络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最早的QQ空间到博客、微博的大热。随着社交网络的应用对大学生影响的增强,使我们对社交网络越来越关注并成为高校和教育者研究的新课题。

1.社交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

社交网络是一种个性化的交往方式,它的互动性、开放性、多样性都会成为大学生追逐的时尚,目前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社交网络有腾讯微博、人人网、新浪微博、QQ及QQ空间等。利用网络进行社交活动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1.1人际交往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属性”因此,进行人际交往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具有与以往不同的校园生活方式,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需要人际的维系和人脉的拓展,因而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当前完善的社交网络系统不同以往的那些虚假的、脆弱的网络,它具有真实可靠、便捷快速、成本低廉等特性。用户可以在社交网络中输入真实的姓名和信息搜索好友,这种真实快捷的社交网络为人际的维系和拓展提供了新途径。

1.2阅读和收集信息

传统的信息和资料收集多从书本上得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用网络查阅和收集材料成为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通过社交网络可以发布资料使更多的好友得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资料的快速传递和资料的修改完善。新时代的社交网络比以往的社交网络更具互动性,通过网友的互动会使原有的资料更加的丰实或会用更生动的网络语言加以描述。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参与、传播、评论、转发有利于共同认知和价值观的树立。

1.3娱乐活动

社交网络中发布信息、参与评论的开放性、互动方式的多样性成为大学生广泛参与的主要原因之一。广大的用户可以在网络中发布有趣的文字图片,也可以分享好友们的有趣信息。问卷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使用网络的动机的调查,80%的学生使用它是为了娱乐消遣,因此,娱乐消遣成为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动机,通过社交网络的参与使得身心得到愉悦,由于社交网络的有趣性和娱乐性会吸引大学生们不断的使用它。

2.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

2.1社交网络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1)社交网络的实名制,有利于大学生的真实情感的宣泄。由于社交网络的参与是实名制,所以在社交中的交往具有真实可靠性,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可以向好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或不顺心的事通过网络社交的方式得到释放能够有效的释放自己的压力。同时实名制的网络也满足了其社交的需要。重要是它在使用的过程对健全人格起着极大的积极作用。

(2)社交网络利于自身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建立。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时代里,孩子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以致孩子和父母之间出现代沟和沟通障碍。于是他们通过社交网络作为工具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自己的想法,通过网络的虚拟社交达到价值观的认同和归属感的建立。在这样的社交圈子里他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熟人圈子,这种线上的朋友圈的交往也是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他们通过网络的互动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展示自己的才华,赢得尊重和认同。

(3)社交网络缓解了现实交往的情感冲突。当今的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性格的内向安静使他们不善于或是不愿意与周围人交流,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轻松的与人交流,因为我们在网络上的交往不用顾忌你的表情、声音、容貌,你只需要用文字尽情的去表达你的想法。这样的交往避免了在现实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尴尬或观念上的冲突。

2.2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致使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出现障碍

(1)个性化的过度张扬。社交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它为我们才华的展示、情感的宣泄、人际的拓展提供了场所。但与此同时它也为大学生们的身心成长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网络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信息的丰富性会使大学生丧失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他们会出现对错误信息的盲从,对价值观的认识偏差,在错误的个性化文化的影响下我行我素,甚至是在社交过程中触及到法律和道德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2)现实交往中的交往障碍和能力的退化。由于社交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交往的生活方式,以致个别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上的交往,用于逃避现实或回避现实的人际交往。每天宅在宿舍或家里在网上而不愿意与周围的亲友交流。长期的沉迷于网络交往导致在现实交往中出现各种不适,甚至是交往能力的退化。这是社交网络给大学生行动能力带来的弊端。

(3)使用社交网络成瘾 大学生使用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社交网络中的各种游戏、评论、言论、视频吸引着大学生参与其中,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网络的交往和打游戏的娱乐中。在生活和工作中消极冷漠甚至是出现心理的疾病,网络的依赖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2.社交网络在高校应用中的若干建议

2.1高校科学引导社交网络的应用

随着社交网络作为新媒体在高校中广泛应用,社交网络得到长足的发展。一份报告对全国400多所高校进行调查显示;33%的高校已建有网上虚拟社区,还有23%的高校还在开发中,这些社区的建立主要用于师生间的生活和学术的交流,网络平台的应用的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交流方式,也使教师从传统的忙于教学中稍加解脱。因此,建议高校科学的应用网络以便更好的开展教学和教育工作。

2.2利用社交网络创造教育价值

社交网络成为教育的重要途径,当下的高校是网络盛行的新时代。传统的教育过于单一、呆板,而网络做为一种开展教育工作的新路径。它通过信息的发送、阅读、评论等方式加强了师生、朋友、同学、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社交网络通过声音、图像、图片等多样的方式使教育工作更加的丰富有趣易于被大学生们接受。

2.3建立心理疏导方面的虚拟网络

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工作和学习压力不断的增强而产生了心理问题,近些年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辅导日益成为高校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何更好的开展这一工作成为辅导员们的难题。如今社交网络在大学生和高校中广泛应用,高校中的德育工作者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网络这个新平台开展班级内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建立以班级的虚拟社区以便同学们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宣泄。

【参考文献】

[1]彭良姝,方章东.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格和价值观的影响.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杜峰.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动因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3]朱峰,吕伟.校园SNS时代青年网络社会人际交往行为透视——以校园网现象为例[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9.3.

[4]史亚光,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9,6.

[5]孟芳兵.SNS平台对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上一篇:调查报告:千户农民家庭调查报告下一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