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及建议

2024-08-28

研究及建议(精选12篇)

研究及建议 篇1

摘要: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花卉, 在园林水生植物应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同的专家对荷花的品种分类等级标准不同, 产生了荷花品种分类的分歧。综述了古今国内外对荷花品种分类的研究, 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荷花,品种分类,研究现状,建议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又称莲花、芙蓉、水芙蓉等, 为睡莲科莲属多年生大型水生草本植物。199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县罗江乡发现了距今约7 000年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 在出土文物中发现了荷花花粉化石。荷花是圣洁的代表, 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出尘离染, 清洁无瑕, 因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又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 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另外, 荷花全身皆宝, 藕和莲子都能食用, 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荷花及种子的胚芽等均可入药。荷花作为滋补药用在中国也有2 000年以上的历史, 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 如今仍是高级滋补营养品, 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1]。近些年来, 有许多学者从荷花的分类、生长发育、遗传育种、组织培养、生理学特性及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荷花植物资源

荷花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 原产中国和印度, 种质资源丰富, 栽培历史悠久, 品种繁多。其生长环境离不开水, 又喜光, 生长期内格外喜温, 可以说只要有水和适宜的光照, 荷花就能生长。中国幅员辽阔, 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 但根据明清以来的《方志》资料记载, 有莲荷生长的地区却非常广泛, 绝大多数省份都有莲荷生长, 或有莲荷生长而出现的胜景, 或因荷而名之地。如今, 根据科学手段探测, 荷花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为:南起海南岛 (北纬18.20°) , 北达黑龙江富锦 (北纬48.20°, 东经132.20°) , 东接台湾 (东经121.70°) , 西至新疆天山北麓 (东经85.80°, 北纬44.40°) , 垂直分布可达2 000m以上[3]。荷花的演化具有它自身特有的途径, 野生红莲是最原始的荷花品种。花型的演化:单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重台型、千瓣型;花色的变化:红色、粉色、瓜红、白色、黄色、洒金等色系;株形由大到小最后才是碗莲的出现。现在世界上培育出了具有观赏价值的丰富多彩品种, 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 中国荷花品种已达300多个。

2 荷花品种分类研究现状

2.1 莲属的分类研究

1736年瑞典植物学家林萘把莲属列入了睡莲科。经典植物学认为, 莲属为双子叶植物, 毛茸目 (Ranales) 、睡莲科 (Nymjphaeaceae) 、莲属 (Nelumbo) 。但20世纪末以来, 植物学家们对莲属在分类中的位置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 如耿以礼的《中国种子植物检索表》赞同成立莲科[4];倪学明等人认为应该将睡莲科提升为睡莲目, 分为3个科, 即莲科、水盾草科、睡莲科[7]。以经典植物学为依据的莲属有2个种, 一种为莲 (Nelumbo nucifera Garetn) , 即中国荷花, 花为粉红或白色, 分布在亚洲和大洋洲;另一种为美国黄莲 (Nelumbo lutea Pers.) , 即美国莲, 花为黄色、萼片宿存, 分布在北美的东北部及南美的北部[13]。从植物形态特征来看, 2个种很相近, 仅体形大小、花色和叶片稍有差异。从花粉粒的形态观察, 黄莲花粉粒的极面观和赤道面观均无特殊于中国莲, 似仅为品种间的差异, 故中国莲和美洲黄莲是否应该分为2个不同的种成为了一些学者讨论的问题。根据研究莲属2个种相互杂交可孕, 完全不存在生殖隔离, 仅仅存在地理隔离, 将美洲黄莲作为莲的亚种来处理, 应当是较为合理的[9]。中国荷花专家王其超和张行言按二元分类法已认定美国莲为中国莲亚种。

2.2 荷花品种分类研究

荷花存在许多品种, 对品种进行分类是荷花分类研究的一个重点。清代的杨钟宝的《缸荷谱》 (1808年) 作为中国第1部荷花专著, 重点对搜集的33个荷花品种按4级分类标准进行了品种分类, 以花型作为第1级分类标准, 分为单瓣、重瓣、千瓣3类;花的大小为第2级, 分为大种和小种2类;花色为第3级, 分为大红、水红、银红、爪红、白、洒金、锦边等7类;花瓣的形状为第4级, 分为圆瓣和尖瓣。《缸荷谱》是世界上率先研究荷花品种分类的, 杨氏分类法奠定了荷花品种分类研究科学的基础。日本北村文雄等人 (1971年) 制定的荷花品种分类标准为3级, 以花色为第1级品种分类标准, 分为白、爪红、红、斑、黄、黄红等6色系;花径为第2级, 分为3类:25cm以上为大型, 25cm以下为普通型, 普通型中的小株形者为小型;花型为第3级, 分单瓣 (20~25个瓣) 和重瓣 (50个瓣以上) 2类[10]。

20世纪80年代, 王其超和张行言的《荷花》 (1982年) 记载了35个品种, 按3级分类标准对荷花品种进行分类, 第1级标准为株高和花径, 分为大花品种 (24个品种) 、中小花品种 (11个品种) ;第2级标准为花型, 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3类;花色为第3级标准, 分为红、粉、白、绿、间5色系[2]。倪学明在1983年提出了一个新的莲品种分类系统, 将莲的品种分为子莲、花莲、藕莲三大类, 把它们归纳为22个品种群。其中花莲部分按花型、花色、花径3级标准顺序排列, 包括14个品种群。花型分为单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花色分红、爪红、白、黄、洒金、黄红等6色系;花径分大、中、小3类[8]。王其超和张行言的《中国荷花品种图志》 (1989年) 记载了162个荷花品种, 将中国莲花品种群与美国莲及其种间杂种的品种群列为第1级分类标准, 按花径、花型、花色顺序排列为2级、3级、4级标准。花径分小花型和大、中型2类;花型分为单瓣、复瓣、重瓣、重台、千瓣5类;花色分红、粉、白、洒金、黄等5色系;1997年王其超和张行言又对《中国荷花品种图志》制定的荷花品种分类系统做出了若干调整, 即按二元分类法认定美国莲为中国莲亚种后重新确定其分类地位, 将中小株型品种并列, 与大株型品种分开, 补充重台型, 增设新类型和间色品种, 调整后制定的荷花品种分类新系统检索表, 包括3种系、6群、14类、38型, 含278个品种。

2005年王其超和张行言的新版《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荷花品种分类新系统”, 是按观赏植物“二元分类法”原则, 将种源作为1级品种分类标准, 按株型大小 (包括与之成正相关的花径大小) 、花型、花色的顺序, 列为1级、2级、3级、4级标准, 共分为3系、6群、16类、48型, 暂包括608个品种。新系统符合荷花品种的演化趋势, 便于应用[12]。2006年张行言和王其超根据世上的荷花品种中存在温带型和热带型2种不同生态型的品种群, 针对《中国荷花品种图志》 (2005年版) 只限于温带型荷花品种分类范畴, 未能将热带型荷花品种包容进去, 在维持原荷花品种分类系统前提下, 仅在前加“温带型”或“热带型”3个字, 使“温带型荷花品种分类系统”与“热带型荷花品种分类系统”并列, 及荷花品种分类新系统包括温带型荷花品种分类系统 (3系、6群、16类、48型) 和热带型荷花品种分类系统 (1系、2群、3类、8型) [11]。

另外, 钟扬[5]等 (1987) 运用计算机进行了数学分类的定量分析, 为合理解决荷花品种分类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张晓燕[6]等 (1988) 建立了荷花品种综合评选的数学模型, 在数学方法上, 它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 同时能够克服多元决策中的交叉现象。

3 建议

荷花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在最近十几年内通过各种育种方法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 现已达到500多个, 出现了各种新花型、新花色、新株型等性状, 大大丰富了荷花的品种种群。但在学术界未有一个固定的科学且实用的品种分类系统, 这很不利于国际间的交流, 这也将对荷花的产业化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 确定世界统一的荷花分类品种分类系统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

以进化的观点为依据, 以相对重要性状为基础, 同时应该考虑到生产应用上的需要是荷花品种分类的基本原则。荷花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变异类型, 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 首先可以以主要用途为第1级分类标准分为三大类型, 即藕莲、籽莲和花莲, 前两者以食用为目的, 后者以观赏为目的, 开花多, 群体花期长, 花型、花色丰富, 品种繁多,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种源也应该作为1个重要的分类标准, 以种源分3类, 即中国莲种类、中国莲亚种莲种类和中美杂种莲种类。另外, 根据以上荷花的品种分类的现状可以看出花型、花径、花色是荷花品种分类的相对重要的性状标准, 应以这3个性状作为以下的分类等级标准, 具体的标准应该通过专家相互讨论沟通, 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建立统一的荷花品种分类系统。

4 参考文献

研究及建议 篇2

一、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新疆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55.53%,且目前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酱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糖生产基地.新疆的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新疆也是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地区.新疆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688.7 万亩, 年新疆农作物受灾面积为 847.2 万亩, 年新疆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全疆农作物受灾面积就达到了2,772.9万亩.

雨雪、大风、沙尘、冰雹等各类灾害对新疆农牧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由农户各自承担.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灾害多发的新疆来说,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对农业风险损失补偿的机制,对稳定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有着非常积极地作用。

新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从20 世纪至今坚持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省区之一,最早的农业保险可以追溯到1950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办的简单的牛羊牲畜保险,新疆被列为全国六个农业保险试点省区之一,农险业务开始迅速发展. 年以来,新疆农业保险品种日益丰富,基本覆盖了新疆主要农作物和牲畜种类.2007~新疆农业保险承保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总体趋势,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41.66 亿元,2014 年较 2007 年增长了 320.34%.表1 是 ~2014 年这 9 年间新疆总保费收入、农险保费收入和农险赔付率等数据.(表 1)可以看出,自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新疆农业保险业务稳步增长,农业保费收入自的2.83亿元增长到20的31.82亿元,增长了11倍之多.

到2014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全疆总保费的10.02%,是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后占比最高的一年.2014年在全国农业保险业务增速放缓、部分省市甚至滞缓的背景下,新疆农业保险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主要指标领跑全国。2014年新疆农业保险提供保险保障总额434.91亿元,同比增长20.55%;参保农牧民294.1万户次,同比增长11.47%;承保各类农作物5,151.57万亩、大小牲畜及家禽300.47万头(只);实现保费收入31.82亿元,同比增长20.99%,增速位列全国第一,业务规模位列全国第四名.

赔付率方面,除了2014年因新疆极端天气频发导致赔付率有一个明显上升之外,其他年份农险赔付率都处于75%的安全线以下.

二、新疆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农业保险地方财政配套能力不足。新疆是农业大省,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全区 22%的农牧民属贫困人口,农牧民农业保险缴费能力严重不足。同时,新疆财政自给率不到 30%,全疆 90%以上县市财政不能自给,农业保险地方财政配套补贴能力相对内地沿海省份有明显差距。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地方先出资、中央财政后拿钱的补贴联动要求给新疆地方财政造成较大压力。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地方财政在基础投资、民生建设等方面面临着更为急迫的投入需求,用于农业保险补贴的资金规模增长能力有限,地方财政困难成为制约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的重大瓶颈。

(二)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是长期以来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处于缺位状态,针对农业保险的经营目的、性质、经营原则、组织形式、有关部门职责等问题缺乏法律界定与依据;二是宏观层面的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机制还未形成,有关风险准备金积累与管理的办法以及再保险制度性安排还不健全,农业保险发展基石还不牢固;三是防灾减灾制度还不完善,气象、水利、国土等灾害管理预报部门与经办公司之间的防灾减灾合作机制有待完善,还未形成有效的合力.

(三)农业保险保障服务能力与水平偏低.一是补贴险种较为有限.新疆农业保险补贴险种主要局限于中央财政给予补贴的粮、棉、油等农作物及能繁母猪、奶牛等品种,当前新疆农民主要增收品种的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区域特色农业及少数民族肉食主要品种羊的保险业务因未纳入财政补贴险种范围,业务规模始终处于低位徘徊,财政补贴险种范围与新疆农业产业发展实际与少数民族生活契合度不高;二是保障覆盖面较窄.

新疆农业保险除主要粮棉作物参保率达到较高水平外,其他农作物与养殖业品种参保率相对偏低.林果业保险参保率还不到全疆优质林果面积的1%,且局限于阿克苏市,而哈密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林果业主产区还未启动林果业保险,杏、巴旦木等品种未纳入保险保障范畴.养殖业保险承保规模普遍偏小,牛、羊、猪保险参保率分别为2.72%、0.25%、11.45%,远落后于内蒙古、宁夏等内地主要牧区;三是保障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新疆农业保险保障对象始终为直接物化成本,还停留在 2007 年财政部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阶段,而当前人工成本不断攀升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压力,农业保险保障对象不含人工成本直接限制其经济补偿功能充分发挥.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所需的柴油、农膜、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相应出现上涨,导致新疆农业生产成本(含人工成本)呈现波段式上涨趋势,以棉花为例,2014年含人工成本在内平均生产投入在1,100元/亩左右,而棉花保险平均单位保障水平不到生产实际投入的50%.

三、政策建议

(一)普及农业保险知识,提高农户保险意识.

农村地区信息较为闭塞,且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广大农民对农业保险不太了解,导致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接受度不高.首先,应在农村普及农业保险知识,通过各种媒介与渠道广泛宣传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增强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其次,保险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农业保险新产品,让农业保险能真正地维护农户的切身利益.农林牧渔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生产风险,因此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征设计出不同险种,让农户有选择空间,以提高农户投保的积极性。

(二)政府部门参与其中,确定合理保费水平。农户由于收入结构单一、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较低,从而影响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意愿。纵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政府部门无不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保险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特征和商业保险公司追逐盈利的矛盾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参与来解决.鉴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政府部门通过补贴等方式参与农业保险、降低保费、提高保障水平显得更为重要.

(三)增强各方协同,完善农村农业保险市场.商业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发展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农业保险要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也离不开商业保险公司.因此,要兼顾商业保险公司的利益,改革和完善农村信贷体系和税收优惠制度,为商业保险公司市场经营提供良好环境,结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农村信用抵押融资体系,探索建立与农业保险市场相配套的金融市场.

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在一定期间内适当减免所得税,允许经营主体从税前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增强经营主体的资金实力.

参考文献:

[1]庹国柱。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障碍与前景[J].保险研究,.12.

[2]李渊。 新疆农业保险及运行模式探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

教师叙事研究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篇3

一、教师叙事研究的现状

(一)思想观念存在严重的偏差

1. “不会叙事研究”

一些教师把叙事研究看得太高深,惧怕叙事研究,认为叙事研究像其他实证科研一样难以把握,不仅需要自己以足够的教育学理论做支撑,而且还需要教师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进行见微知著的观察、调查、取证、再现和批判,特别是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选择、剪裁、构造并润色。因而,教师不是以不善于观察、分析为由,就是以不会加工、写作为借口,回避叙事研究。

2. “没有时间研究”

一些教师总是以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班级管理为借口,说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叙事研究,人为地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叙事研究”对立起来,以此为自己的懒惰寻找托词。

3. “没有事情研究”

由于教师把自己定格为做一名教书匠,平时不注意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也从不用心去观察、思考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更不用说去积累叙事素材。因此,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变得熟视无睹,甚至麻木,更谈不上主动去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让许多有益的“故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东流了。

4. “没有研究成果”

一些教师,也包括一些领导,总把教育科研成果界定为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论文或论著等,从不把教学反思、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短小精悍的叙事文章或著作视作科研成果,总认为它们是小样本,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常常把这些叙事性的教育文章看成是教育文学作品,不像正儿八经的科研报告具有那么高的含金量。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观的片面偏狭,导致叙事研究不为教师接受和理解。

(二)叙事研究知识的严重缺乏

对什么叫“叙事”,几乎所有教师都略知一二,但对什么是叙事研究,大多数教师都会“失语”“无言”。若进一步询问叙事研究的要素、属性、特征、方式、方法及它的构造框架,则是整体噤声。教师往往只会按文学“叙事”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来说明叙事的某些方面属性,不知“教育叙事”的落脚点是“研究”,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误以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是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这其实是教师的望文生义,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只知道自己教育行为发出的接受方,很少考察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正是自己日常实践活动的现象与本质、经验与理性。由于叙事研究知识的匮乏,教师无法从平平淡淡的教育生活中将零散的教育问题和经验进行有机的串联和思考,也就无法揭示隐藏在教育事件背后的教育本质和规律。

(三)叙事研究技能的严重不足

1. 没有问题,无感而发

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或改进的措施。教师不能仅仅向外界表明自己在“教”着,更要表明自己在“研”着。“教”只表明自己的工作状态,“研”则说明自己的思索状态。教师只有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会有感而发,而不是无病呻吟。然而,很多教师不论是在论文中援引教育事例,还是在课题里进行叙事研究,许多故事都不是自己的切身感受,而是从书报、杂志或网络上摘抄的,或是自己凭空杜撰的(虽然我们不反对虚构教育故事,但作为普普通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最好研究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因为不是教师自己的思维、情感与现实问题的碰撞,所叙之事就没法展示自己思想的“血缘”和情感的“形容”,也就显得那样没有生命没有新意。

2. 胸无方法,难画成竹

在教育领域,人们注重实证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行动研究和质的研究。可许多教师几乎所有的教育活动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最后是迎接各种检查和考试。在如此状态下,教师自然就不会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更不会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并获得解释性的理解。笔者曾参与两个市级课题的结题(一个是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另一个是关于传统道德教育的),从头至尾笔者都没有看到像模像样的观察研究、实地研究、访谈研究、内容分析研究、传记研究以及个案研究等手段或方法,充斥于课题材料里的文字,只是三月学雷锋、四月祭扫烈士公墓、五月是继承革命传统等德育行事历的活动记载,根本没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实际上,这两个课题都非常适合使用叙事研究法,它们可以使教师置身于个体性的、情境性的、偶发性的教育事件中,并使教育事件得到理性科学的诠释、解说、分析和总结,以体现“微观叙事”的细节性、生活性、情景性、针对性和反思性。

3. 就事论事,不见高度

教师既然胸无成竹、无感而发,自然就只能人云亦云,说一些“你不说我也知道”的废话了。例如,一教师关于“保护母亲河”的教育叙事,大致是这样的:正文的第一部分大谈环保的紧迫性、重要性,倡导环保观念,详细列举了课题组教师举办了多少场讲座、报告会,制作了多少宣传广告牌,散发了多少宣传材料,何年何月何日举办了环保知识竞赛;第二部分介绍了课题组教师如何组织各班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先后三次到环境监测点了解河流污染情况,并到河流两岸捡拾白色垃圾,开展植树活动等;第三部分是简单的小结,阐释了对“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认识,要求广大市民养成环保意识,将环保宣传转变成具体的行动,为家乡的土地播撒绿色,为母亲河恢复清澈作出不懈努力。整个叙事材料,只见点滴教育过程,即“做法”,未见教师在“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中生发环境与经济、宣传与行动、思想与落实的困惑,也未就学生环保意识不强进行多侧面的观察和分析,特别令人遗憾的是,在开展了这么多活动、占有了这么多的材料后,教师未能就某个教育细节或环节全面展开论述,未能对学生言行中的问题重新概括和认识,一份“保护母亲河”的教育叙事研究就这样异化为“工作汇报”。因此,“叙事”必须要有自己就某个具体问题的观察和教育道理的理性思考,否则,叙事研究就变味了。

4. 不善概括,无所依傍

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型号相同、功能一样的机器零部件,而是一个个性情不同、志趣互异的鲜活生命。他们对教师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都会各有所需。基于这样的客观情况,教师就更应提炼教育生活中的教育事件,对不同的教育“故事”进行理性概括,使自己的教育实践获得理论的关照和支撑,并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日益物化为一种外在的教育艺术。然而,很多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无法对自己拥有的材料做出合乎理论的概括,即运用理论依据相当薄弱,只会大量堆砌理论,而不善于分析问题,不善于用理论说理。这具体表现为:一是理论与观点结合不紧密,甚或互相脱节,互不相干;二是对被引用的各式理论,教师只是一知半解,甚至误解,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就上述同一个课题,在结题时,我们细细一询问,得知老师对自己所需要的理论经典及其发展变化是不大熟悉的,更不用说做过深入研究。因此,教育叙事研究要对“故事”或理论做出科学归纳和概括,不然,叙事研究就会落入泛泛而谈的泥沼。

5. 浅入深出,华而不实

核爆核素探测发展研究及建议 篇4

1、远程探测技术:

如何克服背景噪声的影响, 从远距离外对微量核辐射元素进行探测, 从而对核爆炸试验或者应用核原料工业的放射性泄露进行监测, 是核素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在朝鲜核爆炸中, 核素站远程收集到空气样本中可探测到的放射性元素, 不足以进行核试验鉴定, 而近程的核素探测才最终对核试验进行了确定。远程探测一直以来是核探测技术的难点, 对仪器的灵敏度和工业制造精度都要求很高, 另外还需要考虑大气传播、空气密度等模型误差。

2、背景噪声:

在远程探测技术中, 对探测精度影响最大就是背景噪声。除了自然源噪声外, 各种核工业包括核电站、医用放射性设备等产生的核素及仪器本身的本底噪声对探测的影响都不容忽视。而由于各种核工业的蓬勃发展, 更加大了探测中滤除噪声的难度。这些部分可以通过核素探测站的选址, 以及核素探测仪器的制造精度等方面进行克服。国外发展的惯性级联冲击器采样装置即是利用各种核素粒子的物理性质对核素进行区分, 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的影响, 并减轻工业制造及仪器校准的难度。

3、便携化:

大型的探测仪器精度和探测能力都较高, 但是机载、星载的辐射探测装置也是核爆核素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高精度的探测设备小型化, 针对核爆炸产生的标志性核素进行探测, 也是核素探测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外已经致力于ARSA设备的小型化, 以及新研制的叠层探测器小型化的研究工作。这是近区核素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对小当量核爆炸提供实时、准确、机动的探测和分析。

4、自动分析软件及仿真建模:

国外核素监测系统中配备的自动分析软件工具箱集成了大量气象模型、历史核素数据及分析算法, 在高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支持下, 大大提高了核素探测分析能力和运算速度, 并建立了仿真模型, 用于核素探测仪器及系统的评估和校准工作, 对核素分析结果提供三维图像的直观显示。结合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大量的数据和模型信息, 辅助核素探测系统迅速、准确地对核素进行自动分析, 并比较各种模型算法的误差, 提供最优分析结果, 是核素探测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

5、系统化及网络通信功能:

系统化及网络通信功能是自动化分析软件系统的升级, 也是整个IMS系统必备的能力, 是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上的多站台协同探测、资源共享及交流的能力。美国整合了其国家核素站、实验室, 建立了完整的核素探测网络, 并有效地实现了信息传输功能, 这也是其它监测系统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

二、对我国发展核素探测技术的几点建议

查阅大量文献并整理后, 可以发现相对于其他国家, 我国对核素探测技术的重视程度较低。关于核辐射探测技术公开发表的文献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文献, 且数量很少。鉴于核辐射探测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 笔者对我国核辐射探测系统的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发展我国的放射性氙探测系统。

美国、法国、俄罗斯等都研制了精度较高的放射性氙探测系统, 这是核素探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过去缺少商用氙探测器及处理软件, 这部分一直是IMS系统的重点研究部分, 且已取得了较好成果。我国目前还没有性能稳定的氙探测器, 因此自主研制氙探测器应作为目前工作的重点, 可以借鉴国外ARSA仪器系统的研制经验。

2、提高我国工业制造仪器精度。

对放射性核素的探测, 往往是对大体积空气样本中的极微量核素的提取及分析, 仪器本底噪声及灵敏度、分辨率,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核素探测的精度, 比如惯性级联冲击器等仪器, 其复杂的构造包括各级冲击器、真空泵、收集板、干燥压缩器等都对工业制造有很高的要求。

3、发展实时自动分析软件系统, 建立交互式用户界面。

自动分析软件工具箱是对核素探测进行仿真建模、实时分析、仪器评估的基础, 国外的核素探测系统先进的自动分析处理软件及其交互式界面, 提供了迅速准确的核素计算, 及利用历史数据进行仿真实验。而核素分析结果的三维图像, 可以清楚地提供计算误差, 并进行比较, 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核素分析能力的重要工具。

4、训练核素站人员的操作能力及制定严格的校准检查制度。

ARSA系统在广州核素站进行实验时, 曾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造成了收集样本仓的毁坏, 造成了仪器的低工作率和有效样本率。因此在建立核素监测系统的基础上, 建立严格的校准操作制度, 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参考文献

研究及建议 篇5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当前农村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与广大农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并不能成正比.本文在论证能否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的基础之上,对三亚市崖州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进行系统地阐述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新农医疗保障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一、新农合实施现状

(一)国家新农合实施现状.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是由各级政府组织、引导、扶持,农民自主选择参加的,由个人、集体及政府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制度.它是保障我国亿万农民利益的一项惠民政策,不仅直接关系我国群众农民的健康和利益,而且对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在制度的实行过程中可圈可点,但也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的去研究和完善。

(二)三亚市崖州区新农合实施现状。崖州区是三亚的农业大区,也是每年为全国各地输送反季节瓜菜的重要输出点,因此农民在崖州区总人口数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为了保证农民群众的利益,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确保农民群众病有所医,崖州区政府在农村合作医疗体系上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瑕疵的地方,但也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的参保率与积极性。(表 1) 年全区年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任务目标为:全区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总户数 18,985 户,人数为 76,567 人,参合率 100%,覆盖率达100%.

由此可见,崖州区居民的参保积极性和参保意愿都非常的高.(表 2)新农合医疗保障体系筹资的方法为: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其中,农民自行缴纳医疗保险费用20元,国家、市级财政各补贴 40 元,省财政补贴 12 元。在一年内首次住院(含门诊特殊疾病治疗、门诊小手术、住院分娩等)统筹基金起付标准、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如表3所示,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优抚对象不设起付线.

报销补贴金额每年最高限额为15 万元,参保居民异地就医转诊参照职工医保有关规定执行。其他普通门诊统筹、门诊特殊疾病病种、门诊小手术、住院分娩和重大疾病保障等执行三亚市现行政策。

二、新农合存在的问题

新农合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社会保障工程,在初期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须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新农合存在盲区状况。农民群众是新农合制度体系的主要对象,而城镇职工是城镇医保的主要对象.剩下非农非城镇医保对象则成为了“医保盲区”,这其中包含的人员有农转非人员、乡镇企业退休人员以及长期在外地务工并居住的外来务工人群等应当尽快研究出可解决的方案.

(二)筹集的资金使用不合理.新农合初步实施中存在筹集资金使用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筹集的资金存在使用率较低情况,造成资金沉淀过多,对基金进行预算时相对保守,缺乏对具体方案可行性的实行等问题,导致一些地方在新农合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不够科学和合理的现象,影响了制度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和群众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

(三)监管职能的履行不规范.基金监督管委会和新农合管委会之间责权较为模糊,运行不畅.政府虽然已经成立了相对应的部门,但部门之间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规范化运作,大多数工作由政府部门直接承担,导致缺乏民主制度化管理,所以监管部门的建设有待加强.当前新农合基金收支和管理委托给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对其进行的审计监督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程序,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基金监管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新农合保障体系改进建议

(一)着手解决医保盲区问题.对于“医保盲区”的情况国家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崖州区政府可以考虑可以本着“低标准、广覆盖、先起步、后规范”的路子去实行,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居民自愿参加;区政府的财政自筹资金拿大头,居民个人出小头,并且以大病统筹为主.”凡是在崖州区居住的农转非人员、乡镇企业退休人员以及长期在外地务工并居住的外来务工人群等均可参加,并且为缴纳的合作医疗金及每年累计报销的医疗费用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崖州区应成立区合管办,管理新农合基金,并逐步拓宽筹资渠道.一是合作医疗基金可由区合管办及其经办机构进行管理.区合管办在相关银行机构设立崖州区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二是要切实巩固新农合的实施成果.

根据实施历程总结经验,做出科学的测算,并经过充分论证,科学合理确定基金收支方案,防止基金在使用阶段中过多沉淀或透支。保证资金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合作医疗基金由区合管办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负责营运并编制年度预算。每年年终区合管办要及时编制新农合医疗基金年度决算,上报给市合管委和财政部门审核;三是以逐年提高补偿水平为目标,努力扩大资金的筹集渠道,积极争取社会捐助,多渠道地增强基金实力,逐步提高参保病人的补偿水平.

(三)健全管理监督机制.监管职能履行不规范的问题不仅是崖州区,也是我国在推行新农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监管职能的弊端提出以下几点完善的措施:一是崖州区政府应该成立由相关部门人员及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新农合医疗监督委员会(并且农民代表所占的比例不能少于20%),分阶段分期检查、监督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二是政府应成立区合管办,以便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预警监测.定期向市合管委汇报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使用等情况;定期向市人大、政协及新农合监督委员会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三是区合管办、各合管站与定点医疗机构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入、出院病人及费用支付进行稽查、复核,加强监控;四是区政府要建立监督举报制度.

区合管办、各个村委会管站应向社会公布投诉方式,有投诉的事项应该在20个工作日之内给予直接回复.

四、结论

新农合医疗保障在各种政策、制度的背景下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逐项实施.新农合保障体系无论从架构还是组织运行方面,它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对脱离不了政府的扶持和帮助的.这已经从历年新农合实施的历程和经验中得到验证.

政府应在综合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构建的各项环节有所作为,应当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合理科学地推进崖州区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和运行.

参考文献:

[1]赵芳。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D]. 河北大学,.

[2]马骋宇,高静,于保荣,孟庆跃。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医疗机构反应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0.7.

[3]张传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5.

研究及建议 篇6

【摘要】 从软预算约束视角下,分析高校贷款风险生成机制,揭示当前高校贷款风险存在的理论根源,从而提出解决高校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软预算约束;高校贷款风险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各级政府逐渐认识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教育投入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面对这样的难题,高等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选择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如今,各大高校贷款已经不是新鲜事,贷款的余额也是屡创新高。但是随着还款期限的日益临近,人们对高校是否能及时偿还巨额高校贷款并不具有充分的信心,一些相关的事实和数据也证实了人们的忧虑。本文立足于当前的现实情况,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高校贷款风险的生成机制,希望透过分析可以对高校贷款风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相应地提出减少贷款风险的办法。

一、软预算约束理论

软预算约束这一经济学概念是匈牙利经济学家科而奈·雅诺什在《短缺经济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指的是当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或面临破产,国家或者政府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常常要追加投资、减税,并提供其他补贴,以确保其生存下去,国有企业经理也会预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软预算约束的存在一般需要两个主体:预算约束体和支持体,这两个主体构成了它的基本结构。预算约束体指在最初的资源和收入有限时,如果入不敷出产生赤字,那么在没有外部求助的情况下不能继续存在的组织。诸如流动性、支付能力或债务等限制设定了持续性财务赤字的外部边界。而支持体就是在预算约束体出现赤字时给予全部或部分支持的组织,通常这个支持体指的就是政府的一个或者多个部门。

二、高校贷款风险生成机制

从当前政府、高校和银行的关系上看,导致高校软预算约束的原因其实是比较典型的父爱主义。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里面指出,父爱的程度有五种程度,他们分别是:程度4、实物给予——被动接受;程度3、实物给予——主动表达愿望;程度2、货币津贴;程度1、自立——父母有帮助;程度O、自立——无助。而对于当前的高校而言,它所处的条件符合程度1~3的描述,即高校获得了自主发展的权利,可以向政府表达自己发展的愿望,有自己的财务自主权,政府定期给予高校一定数额的财政补贴,但如果高校遇到财务困难,国家将以一种或多种的财政资助来帮助它摆脱困境。以上的这种情况“是改革后最广泛的一种形式。”正是由于这种“父爱主义”思想,导致了高校的软预算约束,进而产生了巨大的高校贷款风险。但是和一般的父爱主义所不同的是,我们所讨论的高校贷款实际的情况更复杂一些,原因是有银行这另一个“儿子”的介入。

联系到高校贷款问题我们发现,高校和银行在贷款的本息问题上出现了所有权的交叉,导致了政府必须面对两个“儿子”争夺利益的情况。此时政府首先会居中调停,辩明是非,但是政府不会因为一个“儿子”犯了错就判他死刑,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政府很自然地承担了“父亲”的职责,宁愿自己受损失出资来解决这件事情,也要让两个“儿子”都能继续生存下去,这样,银行的贷款得到偿还,高校的补贴要求会得到满足,软预算约束得以产生。可见银行的介入并没有改变高校贷款的性质,实际上这是更加复杂的“父爱主义”,而这种“父爱主义”对于高校而言,正是求之不得的。总的来说,高校和银行对高校贷款风险最终向政府转嫁的预期会促使高校与银行两者都有一种冲动,即一方尽可能申请贷款,而另一方尽可能发放贷款,高校贷款的风险由此而生。

三、解决高校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在存在软预算约束的前提下,高校贷款问题是政府下属的高校和银行的利益之争。要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能伤及两个部门的根本利益,政府除了采用市场机制以外,还应该考虑配合使用新的行政方法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结合市场与行政的方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创新高校筹款机制,促使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

高校贷款之所以会形成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贷款的过度集中,因此,适当的拓宽高校融资渠道,可以使高校基础建设中贷款的比例降低,进而减少高校贷款风险影响的程度。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拓宽贷款的渠道:第一是增加政策性贷款或者补贴;第二是引入直接融资。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无论是政策性的补贴或者是直接融资,国家都必须在体制上予以配合,在法律上赋予其合理的地位,在行政上给予高校创新的动力,这样的配套改革才会得到高校和银行的配合,改革的结果才会卓有成效。

2.与私人部门合作进行高校基础建设

加强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关系,其目的在于利用私人部门在资金及经营效率等方面优势,降低学校及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提高管理效率,分散资金风险。公私合作形式的采用,可以有效地将项目超支风险转移给私人部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降低违约风险和维修成本,大幅度降低政府和高校的成本和资金压力,因此是未来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条重要且可行的途径。

3.改革教育拨款体制和政绩考核体制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方式采取的是“综合十定额”模式,这一拨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成本行为规律,但是由于对于各个地区都采用相同的投入标准,致使在校学生数这个对最终的拨款数额影响比较大,因此会导致高校为了争取拨款而一味的增加学生数,而学生数的增加无疑令教学资源日趋紧张,这样高校势必再度借款解决紧缺的教学资源问题,造成恶性循环。我们引入绩效预算管理的运行机制,在指标系统中除了考虑在校人数外,还应该考虑就业率、学校科研项目,学术声誉、学生素质等,甚至考虑将学校贷款的数额也联系起来。还应该加大审批的力度,对于审批项目的作用,收益以及贷款以后的经费管理都建立一套系统的管理办法。用这样的方式将财政性教育经费和政绩问题与高校的若干绩效指标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挂钩,才可以促使高校竞争向自主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4.加强贷款的管理

贷款管理是一个涉及政府、银行、高校三个管理主体和贷前、贷中、贷后三个管理阶段的复杂问题,只有管理主体各方在每个管理阶段都做到规范管理,才能将高校还贷风险降到最低。然而,从已有的情况看,贷款管理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高校这一主体,对贷款管理问题还没有自觉的意识。此时,政府作为贷款管理的另一主体,应加强对高校贷款的外部管理并采用各种方式引导或迫使高校加强自我管理。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当前已经进入了还本付息的阶段,因此在管理流程上也相应地进入了贷后管理阶段,由于政府和高校在前期缺乏对贷款的规范管理,贷后管理在此时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解决不好,就很容易发生类似于银行冻结高校办学经费的情况。因此进入还贷期并出现还贷困难的高校,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高校自身,都应十分重视此时的贷款管理,以帮助高校渡过还贷危机。

5.明确惩罚制度

对于还不起款的高校负责人,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惩罚规定执行。对于批准了超常贷款的政府代理人,也要制定相关明确和可行的的惩罚措施,而且惩罚的力度要大而且可行。为防范高校不归还贷款,必须督促高校做好还款的计划和准备,对于不能偿还贷款的高校除了要惩罚项目的负责人以外,还要注意在使高校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对高校进行变相的惩罚,使得高校不能偿还贷款的收益小于按时还贷的收益。另外也应该将正常贷款和违约贷款的数额当作参考指标,作为今后对该校评价的重要数据。

6.加强信息披露

作为政府下属的非营利机构,高校应加强信息披露的力度,尤其是向银行贷款项目的财务内容要做到透明化,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以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要建立以监测、预警债务风险为重点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贷款的潜在风险,及时调整政策,防止风险的转移,避免在控制和防范其风险时把握不住重点、抓不住关键因素、找不到防范风险的主要监控指标以及没有预控对策等弊端。

参考文献:

[1]彭敬.我国金融风险的产权与软预算约束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2):110-112

[2]王永中.软预算约束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J].世界经济,2008,31(7)

教师叙事研究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篇7

一、教师叙事研究的现状

(一) 思想观念存在严重的偏差

1.“不会叙事研究”

一些教师把叙事研究看得太高深, 惧怕叙事研究, 认为叙事研究像其他实证科研一样难以把握, 不仅需要自己以足够的教育学理论做支撑, 而且还需要教师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进行见微知著的观察、调查、取证、再现和批判, 特别是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选择、剪裁、构造并润色。因而, 教师不是以不善于观察、分析为由, 就是以不会加工、写作为借口, 回避叙事研究。

2.“没有时间研究”

一些教师总是以繁重的教学任务、琐碎的班级管理为借口, 说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搞叙事研究, 人为地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叙事研究”对立起来, 以此为自己的懒惰寻找托词。

3.“没有事情研究”

由于教师把自己定格为做一名教书匠, 平时不注意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也从不用心去观察、思考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 更不用说去积累叙事素材。因此, 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变得熟视无睹, 甚至麻木, 更谈不上主动去发现问题反思问题, 让许多有益的“故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东流了。

4.“没有研究成果”

一些教师, 也包括一些领导, 总把教育科研成果界定为教育观察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论文或论著等, 从不把教学反思、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短小精悍的叙事文章或著作视作科研成果, 总认为它们是小样本, 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常常把这些叙事性的教育文章看成是教育文学作品, 不像正儿八经的科研报告具有那么高的含金量。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观的片面偏狭, 导致叙事研究不为教师接受和理解。

(二) 叙事研究知识的严重缺乏

对什么叫“叙事”, 几乎所有教师都略知一二, 但对什么是叙事研究, 大多数教师都会“失语”“无言”。若进一步询问叙事研究的要素、属性、特征、方式、方法及它的构造框架, 则是整体噤声。教师往往只会按文学“叙事”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来说明叙事的某些方面属性, 不知“教育叙事”的落脚点是“研究”, 甚至还有一些教师误以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是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这其实是教师的望文生义, 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只知道自己教育行为发出的接受方, 很少考察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正是自己日常实践活动的现象与本质、经验与理性。由于叙事研究知识的匮乏, 教师无法从平平淡淡的教育生活中将零散的教育问题和经验进行有机的串联和思考, 也就无法揭示隐藏在教育事件背后的教育本质和规律。

(三) 叙事研究技能的严重不足

1. 没有问题, 无感而发

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寻求真实的答案或改进的措施。教师不能仅仅向外界表明自己在“教”着, 更要表明自己在“研”着。“教”只表明自己的工作状态, “研”则说明自己的思索状态。教师只有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 才会有感而发, 而不是无病呻吟。然而, 很多教师不论是在论文中援引教育事例, 还是在课题里进行叙事研究, 许多故事都不是自己的切身感受, 而是从书报、杂志或网络上摘抄的, 或是自己凭空杜撰的 (虽然我们不反对虚构教育故事, 但作为普普通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 最好研究自己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 。因为不是教师自己的思维、情感与现实问题的碰撞, 所叙之事就没法展示自己思想的“血缘”和情感的“形容”, 也就显得那样没有生命没有新意。

2. 胸无方法, 难画成竹

在教育领域, 人们注重实证的同时, 也越来越注重行动研究和质的研究。可许多教师几乎所有的教育活动就是备课、上课、改作业, 最后是迎接各种检查和考试。在如此状态下, 教师自然就不会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各种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 更不会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并获得解释性的理解。笔者曾参与两个市级课题的结题 (一个是关于德育工作创新的, 另一个是关于传统道德教育的) , 从头至尾笔者都没有看到像模像样的观察研究、实地研究、访谈研究、内容分析研究、传记研究以及个案研究等手段或方法, 充斥于课题材料里的文字, 只是三月学雷锋、四月祭扫烈士公墓、五月是继承革命传统等德育行事历的活动记载, 根本没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实际上, 这两个课题都非常适合使用叙事研究法, 它们可以使教师置身于个体性的、情境性的、偶发性的教育事件中, 并使教育事件得到理性科学的诠释、解说、分析和总结, 以体现“微观叙事”的细节性、生活性、情景性、针对性和反思性。

3. 就事论事, 不见高度

教师既然胸无成竹、无感而发, 自然就只能人云亦云, 说一些“你不说我也知道”的废话了。例如, 一教师关于“保护母亲河”的教育叙事, 大致是这样的:正文的第一部分大谈环保的紧迫性、重要性, 倡导环保观念, 详细列举了课题组教师举办了多少场讲座、报告会, 制作了多少宣传广告牌, 散发了多少宣传材料, 何年何月何日举办了环保知识竞赛;第二部分介绍了课题组教师如何组织各班学生参加各类环保活动, 先后三次到环境监测点了解河流污染情况, 并到河流两岸捡拾白色垃圾, 开展植树活动等;第三部分是简单的小结, 阐释了对“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认识, 要求广大市民养成环保意识, 将环保宣传转变成具体的行动, 为家乡的土地播撒绿色, 为母亲河恢复清澈作出不懈努力。整个叙事材料, 只见点滴教育过程, 即“做法”, 未见教师在“保护母亲河”的活动中生发环境与经济、宣传与行动、思想与落实的困惑, 也未就学生环保意识不强进行多侧面的观察和分析, 特别令人遗憾的是, 在开展了这么多活动、占有了这么多的材料后, 教师未能就某个教育细节或环节全面展开论述, 未能对学生言行中的问题重新概括和认识, 一份“保护母亲河”的教育叙事研究就这样异化为“工作汇报”。因此, “叙事”必须要有自己就某个具体问题的观察和教育道理的理性思考, 否则, 叙事研究就变味了。

4. 不善概括, 无所依傍

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型号相同、功能一样的机器零部件, 而是一个个性情不同、志趣互异的鲜活生命。他们对教师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都会各有所需。基于这样的客观情况, 教师就更应提炼教育生活中的教育事件, 对不同的教育“故事”进行理性概括, 使自己的教育实践获得理论的关照和支撑, 并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日益物化为一种外在的教育艺术。然而, 很多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 无法对自己拥有的材料做出合乎理论的概括, 即运用理论依据相当薄弱, 只会大量堆砌理论, 而不善于分析问题, 不善于用理论说理。这具体表现为:一是理论与观点结合不紧密, 甚或互相脱节, 互不相干;二是对被引用的各式理论, 教师只是一知半解, 甚至误解, 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就上述同一个课题, 在结题时, 我们细细一询问, 得知老师对自己所需要的理论经典及其发展变化是不大熟悉的, 更不用说做过深入研究。因此, 教育叙事研究要对“故事”或理论做出科学归纳和概括, 不然, 叙事研究就会落入泛泛而谈的泥沼。

5. 浅入深出, 华而不实

一些教师开展叙事研究, 不是出于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 而是出于敷衍课题研究的任务, 或是出于应付领导或上级部门的检查。这样就会将叙事研究写得大而空、假而虚, 让叙事研究文章失去它应有的朴实之风。叙事研究文章与其他类型的文章一样, 也呈现出四个表达层次:一是深入浅出, 能将深奥的道理讲明白, 将复杂的问题讲简单, 让人们看得懂, 记得住, 理解得轻松, 这是上乘佳作;二是深入深出, 文章虽然晦涩难懂, 不惹人乐看, 但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有高度, 较上次之;三是浅入浅出, 用平淡的文, 叙平淡的事, 用简单的话, 述简单的理, 虽然货色不佳, 但态度诚实, 不哗众取宠, 即便清澈见底, 但不令人反感, 与上又次之;四是浅入深出, 故作高深, 把本来并不难懂甚至还很好懂的问题弄得陌生化、复杂化, 让人如坠五里云外, 听不懂, 记不住, 这是最糟糕的研究。若说第一种境界代表高明, 第二种境界代表平庸, 第三种境界代表灾难, 那么, 第四种则是遭人唾弃的垃圾。作为理论素养不是很高、教学任务繁重且又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来说, 应将自己的叙事研究文章写得文字浅显生动, 见解独到深刻。

6. 主题不明, 词不达意

教育叙事能否成功, 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就“教育冲突”进行“深度”描写, 即能否用反思的解剖刀“解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由于教育叙事不能直接讲教育道理, 也不能板着面孔说理论, 它只需要教师本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进行独到细致的描述和阐释。因而, 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 还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头脑、扎实的描述功底, 特别是敢于晾晒自己过失的胆略。然而, 许多教师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 不敢直面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 以致在教育叙事行文时, 遮遮掩掩, 避重就轻, 主题不够鲜明, 感情不够真切, 道理不够深刻, 无法确切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反应在文字上, 则是“词不达意”。例如有一教师就“学生管理的宽严相济”这个问题进行叙事研究时, 在简要叙述了“宽”“严”的教育“故事”后, 他多次将“严格”与“严厉”、“可亲”与“宽恕”混为一谈, 无法处理“宽”“严”有度的问题。词不达意, 不仅有损主题思想的深化, 同时也有害叙事研究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教师叙事研究素养的建议

(一) 学点语文, 学点写作之道

作为一线教师, 不论自己是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工作, 关注自身的教育实践, 反思自我的教育行为, 写好活动过程中的程序、细节及所思、所感、所忧、所虑, 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写作功底。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 就痛陈了八股文“语言无味, 像一个瘪三”。他继续说:“如果一篇文章, 一个演说, 颠来倒去, 总是那几个名词, 一套‘学生腔’, 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 这岂不是语言无味, 面目可憎, 像一个瘪三么?”因此, 他鼓励人们要花大力气学, “因为语言这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非下苦功不可”。教师要想写好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文章, 就得切实学一点语文, 努力提高自己感知、解读、回忆、描述、调适和架构教育情境的能力。

(二) 鼓励“叙事”交流, 加强校本叙事培训

很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他人写的这些教育故事和参悟的教育道理, “我”平时也有类似的经历和顿悟, 只是来不及记录和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个中的原因除了教师不善写之外, 恐怕与教师彼此之间缺乏交流有关。教师“单枪匹马”地“教”, 然后又是“单枪匹马”地“研究”, 没有交流意识, 怎么会从问题和疑惑中走出来呢?又怎么能够促进叙事研究素养的提高呢?在实际教育生活中, 教师遇到什么问题时, 不愿意将问题和疑惑与同伴交流, 即便有一点交流, 也是蜻蜓点水。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应积极提倡同一层级的教师互相探讨, 互助支援。这样既能避开上下级评鉴考绩的干扰, 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 在当前的校本研究中, 学校仍把教研定格在传统的科研形式上, 没有把教育叙事研究提上议事日程, 没有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叙事培训, 以致教育叙事研究没有全面铺开, 叙事氛围不浓郁。其实, 教育叙事研究比传统的实证教育研究难度要小, 教师面对的素材也比较丰富, 叙事写作基础也略好, 研究的作用也相对大一些。有鉴于此, 学校应坚持基础性“定餐式”培训与个性化“菜单式”培训相结合的原则, 变“单一”为“多样”, 变“定法”为“多法”, 采用多种培训方式, 使培训真正做到供其需、补其缺、投其好。同时, 学校可举行多种形式的读书竞赛、研讨活动, 引领提高叙事素养。

(三) 提高思想认识, 提升理论素养

对教育叙事研究, 教师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是视叙事研究高深莫测, 远离叙事研究;一是将叙事研究简单化, 以为叙事研究无须专门训练, 不需要任何理论基础, 拿起笔就可以研究, “照镜子”“过电影”就是叙事研究成果。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自主研究的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当前的校本研究强调教育叙事研究, 无非就是要求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把有关教与学的理论思考引入到生活的教育经验之中, 并通过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继而寻找教育行为背后的理论并根据理论进一步行动。教育叙事研究不仅仅是讲故事和写故事, 它重在重述和重写那些能够导致教师觉醒和变迁的教育故事, 使教师能够及时把隐藏在教学活动中的理论分离出来, 有效把握教育事件的前后脉络和支配教学活动的主导价值, 以引起教师实践的变革, 并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因此, 提高教师的叙事认识和理论素养, 刻不容缓。教师只有自觉养成了叙事反思和总结的习惯, 才能把感性的经验变成理性的思考, 才能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四) 多观察, 多练笔

教育事件是比较复杂的, 关系纵横交错。就同一事件而言, 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 与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得出的结论, 可能会就有很大的出入, 甚至完全相反。所以, 教师在着手进行叙事研究时, 应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教育故事, 抓其本质, 攫其精华。鲁迅也说, “对于任何事物, 必要观察准确, 透彻, 才好下笔”, “不要看了就写, 观察了又观察, 研究了又研究, 精益求精, 那怕是最平凡的事物, 也能创造出它的生命力来”。教师只有多观察, 多练笔, 才会下笔有如神, 才会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利用的宝贵经验, 才会对实践经验与智慧进行系统化梳理, 才会分析隐含在教学中的道德和理论议题。

(五) 树立问题意识, 重构叙述意识

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展研究及建议 篇8

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是拓展人类活动、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将满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总体思路分步实施,采取“三步走“发展战略。在建设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和区域系统过程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卫星系统总体设计、生产、试验和在轨应用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在区域系统建设过程中,在卫星总体设计、星载原子钟、大规模FPGA耐空间环境设计、上行注入抗干扰设计以及卫星平台供电安全性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和经验,通过梳理、分析并加以研究总结,可以为未来2020年全面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二、北斗导航卫星区域系统的基本任务与要求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空间段由5颗GEO卫星(定点于东经58.75°,80°,110.5°,140°,160°赤道上空);5颗IGSO卫星(3颗IGSO卫星轨道高度约36000km,均匀分布在3个倾斜同步轨道面上,轨道倾角55°,星下点轨迹重合,交叉点经度为东经118°,相位差120°;2颗IGSO卫星位于升交点地理经度95°,轨道倾角55°的倾斜同步轨道上)和4颗MEO卫星(卫星轨道高度约21500km,轨道倾角55°,均匀分布在2个轨道面上)组成。

三种轨道卫星按照组批生产、密集发射、快速组网的要求进行系统总体统一设计,IGSO和MEO卫星采用DFH-3卫星平台设计.GEO卫星采用全新的DFH-3A卫星平台设计。

卫星平台包括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测控分系统、供配电分系统及控制分系统与推进分系统,其中IGSO和MEO卫星设计有数管分系统。有效载荷包括导航分系统和天线分系统,其中GEO卫星导航分系统包括RDSS、站间时间同步与数据转发、上行注入与精密测距及RNSS等载荷;IGSO和MEO卫星导航分系统包括上行注入与精密测距及RNSS等载荷。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空间段导航卫星的主要任务与功能包括:

⊙选择成熟卫星平台,满足有效载荷要求,卫星设计寿命8年。

⊙保持北斗导航卫星试验系统所具有的RDSS和站间时间同步与数据转发功能,并与新增的RNSS电磁兼容。

⊙针对空间导航卫星数量有限、地面测控和运控站分布限于国土范围窄的情况下,设计采用了星地双向时间比对技术,解算出卫星钟相对于地面站基准钟的准确钟差等数据。

⊙接收地面运控系统上行注入的导航电文参数,星上存储、处理生成下行导航电文,产生多路导航信号,同时将卫星完好性信息及时下传给地面运控及用户系统。

⊙适应三种轨道混合星座多星测控业务,采用S频段扩频测控体制,同时保留成熟的USB测控体制,独立完成测控任务的同时可对S频段扩频应答机进行复位、开关机等操作,以确保测控通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覆盖区内,保证卫星接收和发送信号的G/T值和EIRP值;卫星组网工作时,卫星发播的信号必须连续、稳定,计划中断和非计划中断次数及时间符合工程要求。

三、北斗导航卫星区域系统的发展与成果

按照工程总体要求,北斗导航卫星区域系统完成了方案和初样设计,并于2007年4月14日发射飞行试验星,验证了RNSS载荷、星地双向时间比对、三轴轮控和偏航控制、星载原子钟等重大攻关技术成果,标志我国自行研制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针对上行注入抗干扰卫星单机产品及抗复杂空间环境影响问题,卫星系统进一步采取措施,完成正样设计后,确定了卫星系统、各分系统和单机产品的技术状态,确保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工程建设的质量。

1. 卫星平台

北斗导航卫星区域系统要求卫星平台在继承成熟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创造性地应用新的技术,实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协调。

分析卫星系统任务和功能要求,可以看出区域系统卫星在供配电能力、卫星姿态控制要求、热控要求、自主管理、遥测遥控等环节,必须在原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的基础上采取新的技术以适应新的要求,通过技术攻关与试验验证,突破其关键技术。梳理总结卫星平台特点及主要成果如下:

(1)混合太阳电池阵技术

GEO卫星同时安装有RDSS和RNSS载荷,整星功率较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GEO轨道卫星增加约900W,在不改变DFH-3平台太阳翼结构及布片面积的前提下,首次采用Si和GaAs/Ge太阳电池混合方阵供电技术,利用电路独立、分板布置、增加隔离二极管和旁路二极管等方法.成功解决了不同太阳电池片之间热特性、电特性和抗辐射特性相容性问题,实现了GEO卫星大于2500W的供电要求,同时分流调节器等关键设备均进行了扩容改造。

(2)三轴轮控和偏航控制技术

为避免平台控制系统中反作用轮动量饱和后,推力器喷气卸载可能造成的卫星轨道位置变化对系统级用户定位精度的影响,GEO卫星控制分系统采用全新的三轴轮控控制方案,反作用轮动量卸载和位置保持同期进行。

IGSO和MEO轨道卫星轨道倾角为55°,随着升交点赤经的变化,太阳光线的入射角也将变化。按照原DFH-3卫星平台设计,卫星不能同时对太阳和对地球定向,卫星运行轨道的升交点及卫星轨道倾角将直接影响太阳翼的输出功率;同时,日照和地影较原DFH-3卫星平台GEO卫星有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地影分布的长度和次数变化,造成原DFH-3卫星平台供配电分系统设计条件改变。IGSO和MEO轨道卫星首次采用偏航控制,保证太阳电池阵法线指向太阳,实现太阳电池阵法线对日指向精度优于5°。

(3)扩频测控制多星测控技术

为解决混合星座多星测控,避免频率干扰等问题,测控分系统在国内首次采用S频段扩频测控体制,突破了扩频测控体制低门限高动态解扩、扩频码的快捕和精跟踪等数字基带处理关键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定位精度高、低密度信号功率谱等优点,为我国航天器测控系统推广使用S频段扩频测控体制完成了试验验证,并奠定了良好的应用基础。

(4)能源自主管理技术

针对IGSO和MEO轨道卫星部分时段国内不可见特点,设计全新的数管分系统对蓄电池电量和卫星舱内温度进行自主控制,提高卫星自主能力。

(5) RNSS载荷功率增强技术

针对导航卫星要求的RNSS载荷波束战时增强要求,实现了有效载荷、控制、数管和天线四个分系统的信息数据融合处理,保证了卫星星历、卫星姿态与天线波束指向的协调统一,实现了在轨波束增强和可控的要求,有效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6)高精度热环境控制技术

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在轨工作范围是-5℃~+10℃,温度变化率±0.5℃/24h。热控分系统设计了原子钟独立温控小舱,采取高精度的闭环自动控温措施,实现了对星上高精度铷原子钟的高精度热环境保证。

2. 卫星有效载荷

导航卫星有效载荷是实现卫星导航功能和确保服务性能参数的关键,其技术水平和质量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北斗区域系统导航卫星RNSS和RDSS两种导航定位体制并存,其中RDSS载荷继承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RNSS为全新的载荷,包括上行接收与精密测距子系统、时间频率综合子系统、导航信号生成子系统、信号放大链路等环节。梳理总结卫星有效载荷特点及主要成果如下:

(1)星载高精度高稳定度原子钟技术

利用铷原子能级跃迁频率十分稳定的特点,通过微波腔功率的有效激励、光谱信号的检测与滤光、磁场与温度场的控制,使其产生频率漂移率小的铷信号锁定在高稳晶振上,实现原子钟的功能和性能。北斗导航卫星采用的国产星载铷钟,经历了预研、原理样机、两台工程鉴定产品后,最终形成可用于工程任务的正样产品,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封锁。在此期间,解决了铷钟的寿命评估、老炼试验方法、高精度测试方法、温度敏感性、真空与常压下性能参数差异、长期稳定度测试考核等问题,保证了星载原子钟产品的交付,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互换性。

(2)卫星时频基准精密管理技术

为了确保上行接收处理和下行发射信号之间的时间频率关系,利用频率综合技术,设计了基准频率合成器,实现多个频率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包括星上时间信号、频率信号、基带信号、接收机时钟信号,为导航有效载荷提供可靠、稳定、连续的卫星钟信号。

卫星钟通过精密的调整和控制技术保持短期及长期良好的频率特性,在对原子钟频率精度传递、频率调整分辨率、频率调整范围、主备原子钟监测信号频谱等卫星时频基准精密驾驭管理方面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采用基准频率合成器及统一频率源技术,提高了卫星设备的集成度,减少了卫星设备的体积和重量。

(3)星地双向时间比对技术

北斗导航卫星通过微波信道分别由卫星和地面站同时进行星地之间的测距,解算出卫星钟相对于地面站基准钟的准确钟差等数据,实现星地双向比对与时间同步。北斗导航卫星通过星地之间建立高精度的测距链路,采用双向时间比对技术实现星地之间高精度定时同步,突破了长码跟踪捕获、多通道接收,在线零值监测校准等关键技术。

(4)时域与频域联合抗干扰技术

高密度、高强度电磁信号干扰是北斗导航区域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该问题直接影响卫星信号与地面站、各类终端间的通信,降低系统使用效果;导航卫星上行注入数据的接收直接关系到导航卫星载荷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因此上行注入通道抗干扰及安全性设计尤为重要。通过利用精密快速捕获跟踪算法和线性范围大、时延影响小的低信号放大技术,解决了上行注入信号的抗干扰接收(可抑制对抗雷达脉冲干扰、慢扫频干扰、单频干扰、宽带干扰以及多址信号等多种干扰信号),实现了接收机误码率不高于10-8,测距精度不低于Ins技术要求。

(5)复杂空间环境下导航信号抗空间环境设计技术

卫星在轨不可避免会受到来自地球辐射带、银河宇宙线、太阳宇宙线的空间带电粒子辐射,由于星载DSP,CPU,SRAM,FPGA等器件内部含有大量触发器和存储器,存在发生总剂量效应、S EU事件等空间环境效应的风险。为了给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导航信号,北斗导航卫星要求单机产品从器件选用、电路设计、整机设计三个层面采取抗空间环境效应防护设计工作,采取硬件防护设计、软件容错,以及三模冗余、定时刷新、FPGA转ASIC等措施,同时在整星级开展卫星星体表面充放电及舱内介质深层充电效应防护等工作,实现了星载产品抗受空间环境设计与验证工作。

(6)多通道信号大功率连续稳定工作技术

北斗导航卫星有效载荷包括上行接收与精密测距子系统、时间频率综合子系统、导航信号生成子系统、信号放大链路等环节,不同频率信号多。同时为了保证地面用户能够更有效地接收到信号,卫星采用大功率放大器,使输出的信号具有较大的功率能力。

为保证卫星系统内部仪器设备不受影响,需要开展系统级EMC分析与验证,按照全新的设计要求,突破了RNSS和RDSS载荷电磁隔离,上行接收信号与下行导航信号的交调抑制、微波大功率器件微放电和功率耐受、无源互调抑制等关键技术;加强了产品防护和确定产品工作状态等措施,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安全。

四、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展经验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在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有源定位和短报文通信等服务基础上,已开始向中国及周边部分地区提供连续有源与无源定位、导航、授时以及报文通信等服务。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解决了我国RNSS定位体制卫星导航有无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服务设施。梳理总结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及发展过程,主要经验为:

(l)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加强地面试验验证

在充分继承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技术的基础上,按照北斗导航卫星的要求,再次进一步试验验证其继承产品的可靠性,完成了结构星、热控星、电性星和鉴定产品的研制和验证。在开展上述工作时,对卫星总体和分系统进行关键技术分析,确保关键技术在方案阶段得到突破性。

安排北斗卫星可靠性专项工程,对SADA、电源控制器、蓄电池组、地球敏感器以及基准频率合成器等30项产品开展薄弱环节分析、改进及验证工作。

(2)保证组批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建立在国产化的基础上,集智攻关、创新发展,突破了星载国产铷钟、精密测距、双向时间比对、抑制微波大功率器件微放电和功率耐受及无源互调、大规模ASIC芯片替代FPGA器件、偏航控制、铷钟小舱精密温控等关键技术。

(3) RNSS和RDSS两种定位导航体制并存,提供多方位服务

除了通过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外,还保留北斗试验系统的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与GPS系统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优势在于区域范围内服务的多样化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性,在指挥调度、抢险救灾、环境数据监测等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特殊作用。

(4)兼容设计、产品互换

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三种轨道卫星按照“一次设计、组批生产、流水试验、密集发射、快速组网”的要求,开展单机产品设计,保证三类卫星中大多数产品具有互换性,不具备互换的产品,其机械、电气、热接口也充分考虑兼容性。在北斗卫星快速组网发射过程中,针对产品质量问题开展举一反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并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5)卫星协同一体化三维布局总体总装设计平台

北斗导航卫星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卫星研制过程中卫星总体与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供配电分系统、推进分系统之间构型布局、热控散热面、电缆网、推进管路的协同设计;利用AVIDM系统,实现单机产品数据接口、产品布局、机械接口、热控接口等一体化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总体构型布局、电缆网设计、推进管路设计的工作效率和正确性。

(6)建立数据比对系统

基于北斗卫星组批生产的特性,建立并形成了卫星性能参数测试数据比对系统,应用每颗卫星不同阶段的数据比对分析(横向),同类卫星相同阶段的数据比对分析(纵向),形成系统级产品数据包;对系统级关键测试数据形成成功数据包络;基于成功包络线,卫星出厂前和进场后,对数据判读和比对情况进行复查,横向、纵向检查数据的一致性,对数据偏离和差异的机理进行分析,对超差项进行影响分析和确认,对数据临界项开展变化趋势及风险分析。

五、北斗导航卫星下一步发展建议

卫星导航系统是以服务范围、精度、可用性、连续性和完好性为衡量标志的空间基础应用设施。在建设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的过程中,需要系统总结分析我国导航卫星系统的特点和成果,系统总结分析在轨卫星的工作状态,在星地一体化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围绕卫星系统对服务精度、可用性、连续性和完好性的提高,在下一代导航卫星系统中进一步完善。

(1)加强系统顶层分析,提高系统可靠性

加强星座构型的分析和设计,加强星地一体化协同设计,加强星座运行状态下卫星备份策略和补网策略的研究,保证工程大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可用性、可负担性和精度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三种关键特性,其中要实现系统的可用性,第一个要求就是在轨卫星的数量,基于效果的研究表明,一个由30颗MEO卫星构成的星座,加上3颗备份星(最佳)分布,将大幅度提高受天空环境挑战下用户对PNT的可用性。

(2)实现星载产品长寿命、小型化和高可靠性

加强星载产品长寿命、小型化和高可靠性设计工作,提高卫星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卫星产品的重量、体积和功耗:通过元器件筛选、电路冗余设计、系统级备份和精细协调管理以及大量地面可靠性和寿命试验,使卫星的工作寿命从8年提升到12年。

(3)加强产品状态管理和元器件的选用把关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产品必须在设计初期阶段就确定组批生产目标,确定并完成其产品的试验验证、工艺考核、过程控制文件制定等工作。要通过分析产品的特性,加强元器件及原材料选用把关,注意关重特性参数的可测试性的量化设计,明确验收方法和状态。

(4)减少计划内中断操作

根据我国地面运控系统实际情况(上行注入站和监测站的区域及站数均受限,轨道测量和预报精度仍需进一步提高),卫星系统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减少计划内的位置保持和轨道控制等操作中断操作。

(5)加强星间链路及自主导航技术研究

GPS系统星间链路的定位是随着系统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从支持核爆探测信息传输,到支持自主导航的星间测距和信息传输,再到全面支持空间综合信息网络通信。针对我国卫星导航的星座设计,特别是多种轨道之间的链路故障模式下的管理策略,需要在数据传输体制与速率、星间链路条数、测量周期、星间链路频率以及自主导航时间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系统地开展仿真与试验验证,必须深入研究星间链路体制及自主导航算法的仿真与验证工作。

(6)提高星上导航信号完好性监测能力

完好性是卫星导航服务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需要进一步开展合理的完好性体制设计,设计形成星上导航信号完好性监测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包括星上时频系统工作状态、上行导航电文接收测量及下行导航信号生成、卫星平台健康状态、卫星姿态等环节。在形成星上自主完好性监测、诊断的基础上,对不可修复的不完好状态及时告警。

(7)提升星载原子钟的性能指标

卫星导航系统星上原子频标的稳定度是决定实时用户定位性能的关键性因素。星载原子钟的稳定性是建立高精度时间基准和星地双向时间比对技术的基础。目前北斗系统卫星的星载原子钟尚未达到如GPS BLOCK IIF星钟般出色的性能水平。

建设下一代北斗卫星系统时,星载原子钟性能指标需要与系统建设匹配,天稳定度指标必须进一步提高,制造工艺和调试程序需要适合组批生产要求。特别要进一步研究原子鉴频信号增强、光频移、环路噪声以及温度敏感性抑制技术,同时还要进一步解决星载原子钟的长寿命和可靠性。在提升星载原子钟性能指标的同时,还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星载原子钟地面测试与考核对方法。

(8)提高导航信号时延稳定性

连续、稳定、可靠地播发导航信号是导航卫星的基本任务,导航信号的优劣决定了导航卫星的优劣。建设下一代北斗系统时,需要提高导航卫星信号的时延稳定性,实现多个频点导航信号的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时延一致性,以利于地面运控系统和用户使用,严格控制导航信号通道时延值。

(9)加强新型导航信号体制设计,实现GNSS系统兼容互操作

GPS,GALILEO,GLONASS及北斗四大系统并存,四大系统均向全球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同时系统之间不能相互干扰,那么就必须考虑系统间的相互兼容,联合实现PNT服务,更好地为民用及商业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的服务。由于GPS系统在已占领全球PNT市场,对用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建设下一代北斗系统时,只有与GPS系统兼容性强,又不完全依赖GPS系统的卫星导航系统才有生存的可能。

为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导航信号体制的设计,包括信号频率、信号调制方式、信号信息编码格式、频谱特性、输出信号功率等参数,既要维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的连续稳定,又要充分实现与其他GNSS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

六、结束语

导航卫星在研制过程中,实现了卫星总体设计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协调,坚持了用户需求与技术水平的统一协调,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取得了一些列成果,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总结分析北斗卫星研制发展成果,可以明确下一阶段仍有一些课题和项目需要加强研究。实现上述技术难点的突破,建立并完善其控制与管理方法,将有利于我们高质量地完成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的建设。

摘要:本文根据已完成建设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经验.梳理分析了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展特点。从导航卫星的基本要求,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关的结果.并提出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下一步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研究的项目建议。

优化人居环境研究及政策建议分析 篇9

关键词:人居环境,可达性分析,新型城镇化

1 城市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等各类为市民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 如影剧院、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目标是建立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使用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满足市民就医、上学、运动、娱乐和休闲等基本需求。它是城市基本生活的支撑, 同时也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部分。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具有可达性是检验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城市公共设施分布的空间特征

公共设施在城市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城市公共设施资源的有限性, 同时, 由于城市市民在经济能力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 由此导致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的获取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本次研究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根据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功能分区, 选择高、中、低三个档次的居住区, 从基本需求生活圈和城市需求生活圈两个层面, 来整体评价临沂市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1]。

3 可达性分析

可达性是指人们获得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程度。本文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分析中, 以居住区为始发点, 基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骨架, 分析居住区步行和公交20分钟可达范围。即步行1km服务范围、公交7km服务范围。

3.1 临沂市人居环境评价

(1) 空间范围的划分。将临沂市区按照总体规划划分为五个分区, 即兰山片、罗庄片、河东片、北城新区和经济开发区。

(2) 数据收集。数据的调查收集是在总体规划对城市功能分区划分的基础上, 调查样本居住区一定范围内适宜性因子的分布情况。根据城市居民的生活特征, 将居民生活范围分为社区生活圈和城市生活圈进行研究分析, 分别采用步行和公交的出行方式。通过网上谷歌地图查询和实地调查, 得到的居住区人居环境因子的分布情况。

3.2 人居环境相关设施配套指引

中心街区进行紧凑、高密度的开发, 并规划布置城市型服务设施。对于功能具有相似性或活动具有关联性的设施, 宜成组成片布局以形成特色功能区, 如步行街区、广场街区等, 以塑造中心街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活力氛围[2]。一般街区中, 每5万人设置1处公共活动中心, 进行相对紧凑、较高密度的开发, 公共服务设施集中设置, 并兼有多种复合功能。公共活动中心的服务设施可成街、成组、成坊布置, 形成地区步行商业街中小型广场, 以塑造一般街区的活力氛围。

4 结束语

根据分析结果, 中等档次的居住区配套最好, 其次是高档居住区, 其次是别墅区, 配套最差的是低档居住区。在兰山区, 各种档次居住区都具有较高的人居环境, 差异很小。罗庄区、河东区以及北城新区也有较好的人居环境。但到了经济开发区, 住宅区的人居环境适宜性降低较快, 总结原因, 郊区大部分均为新开发的居住区, 各种相关配套设施不太健全, 因此整体的人居环境不太理想。城市中不同层次的居民对基本生活配套的需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城市中的基本配套无需均衡分布, 只需要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即可。

参考文献

[1]段春丽.武汉市洪山区小何村人居环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对药品说明书研究及建议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药房随机收集药品说明书200份, 其中化学药品说明书100份, 中成药说明书100份。

1.2 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按药品管理法和药监局24号局长令及《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规范细则》、《化学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对药品说明书的各项要求进行逐项统计。

2 结果

在所收集的200份药品说明书中, 只有104份是规范的说明书, 96份是不规范, 接近1:1。下表是200份说明书统计情况。

3 讨论

3.1 说明书缺少药理毒理的研究情况严重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无论是化学药品还是中成药该项内容缺失严重, 符合率不到20%。部分说明书药理毒理只有动物实验结果, 无药物作用于人体的相关信息, 通过阅读此类说明书很难判断该药对人体是否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以及是否会出现的毒性。建议厂家加强对药品特药理和毒理的研究, 使药品更安全有效。

3.2 不良反应项的缺失或描述空泛

不良反应是药品说明书中非常重要的信息, 是药品说明书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但在大多数的中成药说明书中, 此项缺失或者描述空泛的现象较为普遍。此次收集的100张中药说明书中竟只有17张列出“不良反应”项。近年来中成药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如壮骨关节丸引起的肝损害[2];穿琥宁针剂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3]。建议广大药学工作者应该积极收集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 并将发现的新问题总结反馈。厂家应加强对于药品, 特别是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收集工作, 重视新药上市后的再评价和持续的质量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药品说明书在实践中逐步规范, 更好地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3.3 部分药品说明书服药方法、时间欠具体部分药品说明

书服药方法欠具体, 容易在服用时误操作:如某些药物说明书用法只标明“口服”, 应当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 如:大蜜丸应写明捏碎服或嚼碎后服用[4]。另外部分药品说明书服用时间有注明饭前或者饭后, 但大部分没注明。即使简单注明也容易引起患者疑惑, 有患者把“饭前/饭后”理解为“饭前/饭后即服”。这些都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稳定血药浓度, 影响治疗效果。建议药品说明书介绍应该更科学、易懂, 突出密切关系患者使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让患者在短时间内找到最重要的信息。如口服药应给出具体的“饭前 (后) X小时服”、“睡前X小时服”及“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等时间, 增加“提示项”、“警示语”、“连续使用不得超过X天”的内容。

4 小结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 为完善药品说明书提供参考依据。只有通过广大药学工作者的不断共同努力, 才能更好地促进药品说明书科学化、规范化, 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信息, 使说明书真正成为患者用药的合理指南[5]。

参考文献

[1]周金玉, 李瑞真, 吴东.儿童药品说明书及包装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中国药业杂志, 2000, 9 (10) :57.

[2]曹淑芬.壮骨关节丸致肝损害15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1995, 4 (4) :213-214.

[3]李爱珍.穿琥宁注射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医药信息杂志, 2003, 10 (2) :70.

[4]常云成, 叶桦.关于非处方药 (中成药部分) 说明书通俗性的思考.中国药房, 2007, 18 (3) :234.

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及建议 篇11

研究意义。上述问题是以人类走出地球为应用背景而提出的,但它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对些问题的研究必将有助于加深对生命规律特别是人体及其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每一个进展又必将推动医学的进步。比如,人体在空间飞行中出现的类似老化的现象就可以作为研究老化过程的模型,探索延缓老化的对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健康长寿和社会的进步。又如,一旦发观对重力敏感的发育阶段就可以采取对抗措施保证人在地球以外长期健康地生存,而且还有可能在发育的某一个阶段,给予适宜的重力刺激,延缓人体的老化。

若干建议。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很大,因此首先需要探讨研究的方法。这里作为抛砖引玉,只提出若干粗浅的想法。在研究对象方面,可先选择生命周期较短的昆虫或哺乳动物;在方法上,可先从宏观着手,逐步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在空间和地面同时开展研究;在目标上,首先找出对重力敏感的发育阶段及有效的重力变化阈值,重力因素的输入应是双向的,在空间研究失重效应,在地面则研究超重效应,二者相互印证。20世纪末发射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是开展这一问题研究的较为理想的实验基地,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研究。虽然这一问题很难,但只要认真着手去做,并不断总结经验,就会找到突破口。以科学为基础,以技术为先锋就可以开辟出人类在地球以外生存、探索、开发的康庄大道。

nlc202309012250

研究及建议 篇12

一、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现状

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8000万亩左右, 主要集中在新疆、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三个主要产棉区。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 我国的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比较低, 各棉区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 机械化水平差异很大, 部分棉区机械化生产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黄河中下游流域棉区:该棉区只有河北、陕西、山西和山东等省实现了大面积棉花机播, 机播水平由34%到97%不等, 其中:陕西省最低, 为34%, 河北省最高达97%, 山西、山东棉花机播水平分别为92%、67%, 其余各省机播水平基本都在1%以下。在棉花机收方面, 只有山西机收水平为1.71%, 其余几乎为零。棉花的田间管理和排灌等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制钵、机械移栽和机械拔棉秆等环节也已研制出多种机型, 处于示范、推广和完善阶段。

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该区域是三大棉区中机械化水平最低的, 机播水平不到1%, 机收仅湖南省为2.23%, 其余几乎为零。棉花种植主要是手工操作, 直播棉采用人工穴播方式。近年来, 不少地方在制钵、育苗移栽棉中试验示范了冲压式制钵机, 钵棉苗移栽除人工挖坑移栽外, 大都先用机械开沟或打穴, 再人工移栽。棉花中耕和田间管理主要靠人工, 棉田植保用背负式喷雾器, 生产效率低下, 防治效果差, 还极容易引起人员中毒。不少地方逐步推广了超低量喷雾器和大型高效植保机械, 在灌溉方面示范了一些先进适用的喷灌设备。

西北内陆棉区: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相比, 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的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现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尤其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械化水平最高。2009年, 新疆兵团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程度为86%, 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为77%, 棉花机耕机播水平均达到100%, 棉花机收水平达到23%。在植保、中耕追肥、拔棉秆和棉籽脱绒等环节也均已实现机械化作业。可以说, 新疆棉区除了收获环节外, 其它生产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

(二)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制约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环节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的栽种作业和所有棉区的棉花采收作业两个方面, 其主要因素如下:

1. 地域差异制约了棉花机械化栽植水平的提高。

长江中下游地区棉花种植主要以钵盘移栽为主, 但目前我国棉花钵盘移栽机械还不够成熟, 难以满足地膜覆盖移栽 (膜上移栽和移栽后铺膜) 、大钵体 (钵体直径达到10cm) 移栽以及宽窄行移栽、免耕打穴移栽 (如移栽麦后棉、稻田棉等) 等农艺要求, 在机械移栽过程中还容易出现破钵、伤根、窝根和漏苗, 同时移栽质量不稳定、劳动生产率较低和生产投入高等都是限制机械化移栽技术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因素。

在棉花机播水平较高的黄河中下游和西北内陆棉区, 棉花种植以铺膜播种为主, 以提高有效积温, 促进棉花生长, 提高棉花产量, 采用较为成熟的铺膜播种机, 调好行距株距, 即可进行机械作业。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机械亟待更新, 部分生产环节缺乏宽幅、精密、高效和联合作业机组, 致使农业生产资料投放水平较低, 机具进地次数过多, 同时由于棉种加工质量水平的限制, 发芽率和净度较低, 限制了精量播种机的推广应用, 导致播种量偏大, 使生产成本增加。

2. 棉花采收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一是农艺与农机不适应问题。一方面现有采棉机主要以迪尔和凯斯采棉机为主, 均是对行采摘, 而我国棉花种植模式各异, 行距从30cm至70cm不等, 无法满足采棉机对行采摘要求。同时, 部分棉区采用“矮、密、早”的栽培模式, 致使机采棉喷雾机只能将脱叶剂喷施在上部叶片上, 而下部叶片不能有效地得到喷施, 整体脱叶效果不好, 造成机采棉含杂率较高。另一方面, 目前采用的棉花品种不能一次性集中开花, 花期太长, 无法一次采摘干净, 也影响了机采棉技术的应用。

二是与采棉机配套的机具, 如高地隙拖拉机、喷雾机和高栏运棉拖车等农业机具, 围绕机采棉机采后配套的打模机、运模机、开模机及异性纤维清理机 (主要清理地膜) 等机械, 需要进一步研发、改进、组装配套和技术集成。棉花生产过程中, 残膜回收机具的性能及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目前在机采棉的收购和加工方面, 尚无明确标准, 籽棉和皮棉的含杂及等级的确定缺乏依据, 影响到棉农的利益和机采棉的推广应用。

四是传统棉花加工工艺落后, 不重视清杂和烘干环节, 不能满足机采棉的加工要求, 同时新建或升级改造一条配套的机采棉清花加工设备生产线的投入太大, 使得棉花加工企业没有升级改造的积极性, 同时国家控制棉花加工企业的数量和布局,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新上的机采棉清花设备生产线的审批没有倾斜政策, 建机采棉加工厂遭遇政策瓶颈, 审批困难。因而影响了棉花采摘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五是实施机采棉的主要机械—采棉机主要靠进口, 价格昂贵。国内仅仅有贵航一家企业的产品能够投入使用, 但是其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二、进一步加快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的措施建议

多年来, 国家相关部委和一些棉花主产区十分重视推进棉花生产机械化, 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取得了较大成效, 但是面对现状有如下建议:

(一)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提高棉花采收机械及相应辅助机械的补贴额度, 建议采棉机补贴额度提高到40万元以上, 或者以30%足额补贴。

二是进一步加强棉花机械推广鉴定, 增加推广目录中棉花机械的品种, 扩大补贴机具种类范围, 将高地隙拖拉机和高栏运棉拖车等农机具和围绕机采棉机采后配套的打模机、运模机、开模机及异性纤维清理机 (主要清理地膜) 等机械纳入补贴范围。

三是出台棉花机械采收作业补贴政策, 对棉花机械采收作业进行补贴, 加快解决棉花生产机械化的这个瓶颈。

(二) 加快机械装备科研开发

加强对在研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 广泛吸收农艺专家参与各类棉花生产机械的研发工作,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提高研发工作质量, 确保所研发机具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继续争取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48”和“863”等重大科技计划中设立专项, 进一步增加科研经费投入, 加快棉花生产机械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 研发低成本、高可靠性的采棉头, 开发高效、低耗和适合我国国情的系列棉花采收机械。对于棉花全程机械化新产品 (如打顶机、多样化采棉机械、机械制钵、机械移栽、脱叶剂喷洒机具、加工设备等) 研制经费上给予重点倾斜。加大对棉花加工机械设备的研究及技术改造力度, 加快开发与应用棉花加工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棉花加工质量, 实现棉花加工升级, 降低棉花加工损耗。对于国内已经成熟的棉花机械取消进口退税政策, 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 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建立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

一是国家要加大对棉花生产的经费投入力度, 对棉花生产的种子改良、耕种模式及施肥方式进行改革, 增加棉花采收机械及加工设备技术改造的科研、推广资金预算。

二是要实现棉花生产规模经营, 建立稳定的棉花生产基地。对占我国棉花生产总量40%以上的新疆, 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实行大规模的连片种植, 为实行机械化作业奠定基础。对内地棉花生产也可逐步在棉花生产集中的省、地、县实行规模种植, 建立我国比较稳定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三是推广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业,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要加大棉花耕种、施肥和采摘机械化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提高劳动生产率, 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 建立与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相适应的管理人才队伍, 组建作业服务队和合作社, 为棉农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 充分发挥试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阳光工程资金, 加强对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

五是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棉花区域性规模生产, 鼓励和引导棉农种植, 将棉花生产向种植大户、植棉能手转移和集中, 组织和发展棉花生产合作社或棉农协会, 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棉花生产私人家庭农场, 提高种植规模和效益, 为棉花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

(四) 创新棉业联合协作机制

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促进棉花全程生产机械化问题更好更快地得到解决,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站在全局的高度, 用系统的眼光来解决问题。发展棉花生产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目前除了需要解决棉花生产机械自身性能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外, 农机部门还要统筹解决好机具、作物、种植模式、加工、收购、标准化作业质量和农机农艺结合等问题, 与有关部门合作, 妥善处理棉农、农场、棉花收购企业及棉麻公司之间的关系, 建立棉农和棉花收购与加工企业共同发展的协作机制, 结成利益共同体。要联合种植业管理等部门改进棉花生产模式, 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链条, 推进棉花生产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生产机械化和利益一体化方向发展。

(五) 推广机采棉的标准化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

上一篇:大集中模式下一篇:产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