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及建议

2024-07-30

对策及建议(精选12篇)

对策及建议 篇1

一、引言

大学排名, 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 表面上看起来, 其发展如火如荼, 方兴未艾, 但事实上, 大学排名离成熟期还有相当的距离。大学排名的编制者根据他们的理念及对高等教育的理解, 选定了一系列他们认为能够反映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指标, 通过加权、求和, 计算出一个分值, 并据此从高到低进行排列, 从而确定各大学的名次。大学排名的直观表达形式, 使人一目了然。但是在吸引了大众目光,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大学了解的欲望之后, 由于某些方法上的缺陷、手段上的单一, 各大学排名无法承载社会多方面的各类需求, 迎来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度的质疑和批判。目前, 大学排名正面临着无穷无尽的压力。

在我国, 对于大学排名, 有名校公开抵制, 有大学校长当众“炮轰”, 有官员出面表态“不赞成”。国际上对大学排名的质疑也是不绝于耳。曾经很有声望的《亚洲周刊》, 从1997年就开始对亚洲大学进行排名, 坚持了几年之后, 终因众多大学的联合抵制, 于2001年终止了排名活动。从1991年开始从事排名的加拿大《麦克林》杂志, 也因众多大学的抵制, 责任编辑Anne Dowsett Johnson辞职。《麦克林》这项坚持了十多年的工作也正面临着艰辛。总之, 无论国内国外, 大学排名目前的处境非常不妙, 危机四伏。

目前, 世界各国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大学正走向社会的核心, 在知识创新和传播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得各国政府都积极准备经费, 组织人员, 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步伐, 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战略选择。德国实施的“卓越计划”, 韩国的“智慧韩国21工程”, 日本的“TOP 30计划 (21世纪卓越研究中心计划) ”, 英国的“卓越基金”, 智利的“千禧年科学计划”, 丹麦的“全球化基金”, 中国实施的“985工程”等措施都是为争取本国顶尖大学能在世界一流大学之林立足的具体措施。

一所大学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首先必须位于本国最好大学之列。从目前情况看, 它们都必须是具有完善学术生态的研究型大学。本文探讨的大学排名策略, 范围仅限于此, 即所谓的最好大学排名。其他只针对大学内部具体学科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的排名, 如按商科、医科等学科领域进行的排名、风景最美丽的大学排名等, 均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二、大学排名的局限性

高等教育的质量考察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概念, 对此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于“谁是最好的大学”这一问题, 可以有多种不同方式的合理回答。把许多好大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非要分出其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践过程中, 具体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 对它的要求既要能全面描述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又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实际上, 选择一套具体的排名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行为就相当于对大学具体的“质量”考察要求下了定义, 即对大学“质量”下了定义。排名体系的设计者当然会认为每一个指标都已经从每个侧面很合理地表示了质量的具体指标体系, 并且被合理地总计和加权, 这些指标已经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质量“定义”。

但正因为大学排名存在着很多局限性, 所以批评和质疑从未间断:

1. 通过部分指标组合的模式描述大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局限性。

大学排名的指标, 少则几个, 多则几十个, 通过对它们的不同组合模式进行综合考证, 来追求对大学质量的合理近似地表达。目前各种大学排名汇集起来有上百个定量指标, 不外乎以下几类:投入情况, 包括生均经费、教师学历、图书馆藏书、学生入学情况等;过程情况, 包括生师比、留学生比例、外教比例、课程选择情况等;产出情况, 包括各种获奖、毕业学生、发表论文等。指标都是与各类大学活动直接相关的, 但是如何选取和组合能真正反映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具体指标, 是目前研究的难点所在。人们所质疑的正是目前各种排名在描述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上所存在的片面性。

2. 用单一的数字指标描述具有复杂系统的大学的局限性。

大学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 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社会职能。大学排名通过指标的加权、折算、求和, 把大学数百年的积累、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的学术领域内所做的努力和当今的成就转化为一个个单一的分数值。理论上讲, 肯定不存在在所有方面都表现优秀的大学。尽管大学排名的编制者可以郑重声明, 排名结果是由不同指标测量之后相加而生成的, 各大学在各指标中表现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排名结果却通常是一个分数从高到低的列表 (之所以说“通常”, 是因为已经有了没有最终名次的大学排名, 如德国的CHE排名和美国研究型大学评估中心的排名) , 会误导读者认为排在前面的大学在办学各方面都比排在后面的好。这就是大学排名的形式表达上所产生的弊端———对复杂系统的描述过于简单化, 很多人都认为这正是大学排名不合理之处。

3. 用时间截面的静态特征比较结果进行大学排名的局限性。

目前的大学排名, 基本上是以某个时间截面为基准获取数据的, 即通过比较一年的总体指标数值, 得到大学办学质量的具体位次。这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如, 论文的发表和引用是当前大学排名中很常用的排名指标。对它的使用不当, 很可能产生办学政策误导。例如,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日本学者野依良治, 他一直从事“不对称合成反应的催化剂”研究。他给人类带来的是划时代的发现, 但这一研究成果是建立在长达6年没有任何成果的基础上的。还有, 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鲁·怀尔思从1985年当上正教授之后, 9年间基本没有发表文章。但是9年后, 他解决了世界数学界360年没有解决的难题———费马大定理, 获得了当今数学最高奖———菲尔茨特别成就奖。如果用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来衡量大学的质量和水平, 对这样的事例恐有偏颇。

关于科研论文的引用, 这样的例子也有。2000年3月, 日本学者白川英树因发现具有导电性的高分子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使他荣获诺贝尔奖的一篇重要论文, 是他1974年发表的题为“聚乙炔膜的制法”的论文。但是, 这篇论文在发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几乎没有引起反响。显然, 用每年一次的论文引用次数来衡量质量水平, 也有其片面性。可见, 当年某一时间节点的指标状况只能部分反映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而非全部。

4. 每年排名结果波动过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大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办学及科研系统, 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突变。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好坏, 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而现在很多大学排名中, 每年公布的结果却总有一些大学的排名出现很大的波动。

比较2004年和2005年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简称THES) 的世界大学排名可以发现, 一年的时间, 加州伯克利从第2变到第6, 苏黎世联邦高工从前10名变为21名, 东京工业大学从51名掉到99名, 柏林工业大学从60名掉到145名, 杜克大学从52名上升到11名, 复旦从195名上升到92名, 等等。

大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年的时间内, 大学的位次出现大的波动多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比如指标的变化或权重的调整, 或是数据源的改变而使数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影响了结果。THES在2005年也的确进行了指标的调整, 将2004年权重占50%的同行评议, 改为权重占40%的同行评议和10%的雇主评议。有人称, 这种改变是为了商业炒作, 是主观造成的排名体系变化。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这种行为是很短视的, 即便从商业行为来衡量大学排名, 越科学稳定的大学排名才会越长久。所以, 不论是从学术的角度, 还是从商业角度, 把大学排名做好都是唯一的选择方向。对大学排名的不断调整也可以从正面加以理解。这是因为大学排名现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处于调整期, 排名机构正在不断反思各类排名方法的科学性, 从而产生了方法上的不断改进。

除去指标变化、权重调整等因素之外, 产生排名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指标的设计对结果影响过大。比较2007年和2008年的THES世界大学排名, 指标和权重都没有变化, 但一些大学在两年内的名次差距依然很远。在2008年的世界前200所大学中, 与2007年名次相差30名以上的有36所。其中, 印度新德里理工大学, 从2007年的307名跨越至2008年的154名, 跨度竟达153名。科罗拉多大学2006年、2007年、2008年的排名分别是211、107、180。而仅在一、两年间, 科罗拉多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是不应该出现如此大幅波动的。这种蹦极似的排名情况出现, 究其原因, 是因为其生师比指标。很奇怪, 该大学这一指标的单项得分居然在2007年位于全球前10名, 而同样指标在2006和2008年分别位于全球第127名和124名。排名结果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波动。某个大学的位次一年间出现如此大幅的波动是容易被各方质疑的。

三、大学排名的困惑

大学排名体系是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据统计, 目前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大学排名工作。总体上, 目前的大学排名重视实践工作, 而轻视理论研究, 管理者及实践者大都是直接介入到大学排名的具体实践中, 而缺乏对相关教育理论的探讨, 仅仅通过直接设定指标、分配权重、采样数据而得到最终的排名结果。至于对指标的选取, 权重的分配, 少有高等教育理论的支撑, 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 这些指标体系的建设有些牵强, 缺少说服力。大学排名作为大学评价活动的一种具体形式, 需要用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进行支撑。对高等教育规律和使命的深入研究是做好大学排名实践的前提条件。

大学排名实际上是一种比较性的评价工作。既然是比较, 那么“比较哪些方面”、“如何比较”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大学排名的信度和效度, 影响着大学排名的现状和未来。目前, 大学排名正面临着诸多困惑。因此, 从高等教育学的角度对大学排名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有着很好的学术前景和应用价值。理清种种关系, 挖掘内在规律, 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大学排名的实践过程, 使大学排名能尽量真实地反映大学质量, 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就是大学排名的机遇所在。

1. 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大学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 评价一所大学, 既要有数量指标, 也要有质量指标。目前, 大学排名受到的众多抨击主要就在于“重数量、轻质量”。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数量指标更容易获得相关数据, 而质量指标则较难把握。

2. 历史和现状的关系。

大学当前的表现是很重要的, 也是目前各种大学排名最为关注的重点。但是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是长期发展形成的, 历史的积淀不能忽视。没有长期的积累、一代代的传承, 大学的办学质量就不会稳固。

3. 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对大学充足的投入是其优质产出

的重要条件。大学的办学效益通常通过投入产出比来表达。但是, 对于大学排名而言, 重点是针对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比较, 应把产出作为重点比较的指标。

四、对大学排名的建议

对于大学之间的排名比较, 如何选取指标和数据, 如何对结果进行排名表达是最大的难点。有学者研究发现, 不管何种大学排名, “顶尖大学”评估结果差不多总是不变的。以上的现象启示是, 许多指标可能是一些未被评估的潜在质量特征的附属特征。事实上, 有一些“暗物质”或“X因子”对排名产生了巨大的引力, 以至于某些大学或某类大学 (世界上的哈佛、牛津、清华) 上升到顶端, 无论所使用的具体指标和权重是怎样的。为避免前文提到的大学排名的局限, 笔者给出的政策建议如下:

1. 更多地从产出角度来考量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词典中对质量的定义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既然如此, 对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考量应更多地关注产出, 而较少地关注其投入和具体过程。笔者认为, 对投入和过程的监控, 是对办学过程的质量监督所需, 而非对产出质量评价所需。

2. 所有数据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历史的积累、当前的指标值及变化的趋势。

例如, 历史的积累, 可以通过最近10年的均值或总和来表示, 而变化的趋势可以通过10年的均值和近3年的均值去计算。以优秀博士论文数为例, 2008年, 东北师范大学有4篇, 北京师范大学有1篇, 如果仅以2008年的时间节点作对比, 东北师范大学明显优于北京师范大学。但是, 考虑10年来的数据, 情况则完全不同。从1999年至2008年, 北京师范大学共获得15篇优秀博士论文, 年均1.5篇, 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是零的突破, 也就是说, 10年间一共获得4篇, 年均0.4篇。可见对历史因素的综合考察结果将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至于变化的趋势, 东北师范大学无疑是处于短期快速上升的趋势, 而北京师范大学则具有近乎长期平稳发展的趋势。如果东北师范大学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 我们自然可以想见将来谁更优秀还要另当别论了。但是当前还不能急于给出这样的结论。

3. 关于大学产出的考量, 从大学功能的角度可建议为:

人才、科学、技术。胡鞍钢教授把经济学的“正外部性”概念引入到了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衡量之中。“要判断中国一所名牌大学在国内乃至世界上的地位, 需要考虑其正外部性的大小以及规模效应。”经济学中, 正外部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对他人或公共的环境利益有溢出效应。大学的地位与其正外部性呈正相关。胡鞍钢教授将大学的外部性界定为所开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他把大学的正外部性分为人才正外部性, 科学正外部性, 技术正外部性三类。这里借用他的概念, 建议从人才、科学、技术的产出水平来考量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笔者认为, 通过提高大学的产出考量因子, 结合其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来比较、评价和预测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是一种可行的教育评价思路。

当然, 这种设想也不是完美的。目前看来, 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收集数据较困难。由于当前数据库的不健全, 实证工作困难较大。

五、大学排名的展望

现阶段的大学排名, 存在着很多局限性, 这也正是引发人们对其质疑和批判的原因。但比起几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情况, 大学排名工作在理念上和方法上, 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一切有赖于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笔者所提出的提高大学的产出考量因子的评价思路, 如要付诸实践, 需要健全的数据库做支撑。维基百科在短短几年间, 词条量已超过大英百科全书, 准确率也不相上下。这正得益于在维基百科网络词典的编辑中, 根据了统计学的原理, 参与的人数以及修改得越多, 结果越趋向一个中间值, 也就无穷趋向客观和公正。借用维基百科的概念,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开放的网络排名平台, 让所有关注此事的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 完善、健全数据库, 并进行各种排名的尝试———提供数据, 提出指标, 提出办法。排名的视角越多, 我们对大学的了解角度就越多, 了解深度也越深。

人才是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体现。“耶鲁大学是布什父子、克林顿等五六个美国总统的母校。至今为止, 培养了530名美国国会议员, 还为墨西哥和德国培养过总统, 为韩国培养过总理, 为日本培养过外交部长等, 很多一流大学杰出的校长也毕业于耶鲁大学。”这些优秀的人才说明了耶鲁的优秀。也许, 这就是学者们想寻找的“X因子”之一。

大学排名的结果不应该是排名的终极目的, 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相信随着高等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大学排名在指导思想、策略方法和指标体系的设计上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林晓青,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海

200092)

参考文献

[1]肖娟群.德国CHE大学排名的价值取向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8 (01) .

[2]亚历克斯·埃舍尔, 马斯莫·萨维诺;王亚敏, 侯书栋, 译.差异的世界:大学排名的全球调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05) .

[3]胡鞍钢.名牌大学与中国改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1) .

[4]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现代教育论丛, 2008 (02) .

[5]叶赋桂, 大学评价和排名:最新的发展及其对大学的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02) .

[6]刘念才, Jan Sadlak.世界一流大学:特征·排名·建设[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7]刘念才, 程莹, Jan Sadlak.大学排名:国际化与多元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8]孙海涛, 高炜红, 吴剑平.全球性大学排行榜中的世界一流大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04) .

[9]林晓青.世界企业500强排行榜对我国大学排行榜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02) .

对策及建议 篇2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之后又一项重大惠民政策。阿瓦提县作为自治区第三批试点县,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新农保,目前此项工作正处在系统录入、保险费征缴和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阶段,现将工作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归纳如下。

一、新农保试点运行情况及取得的经验

(一)摸底调查确保“三清”。一是适龄参保居民各年龄段的人数清。全县适龄参保农牧民总数61698万人。其中:16-59周岁41934人(不含在校学生),60周岁以上老人19764人。二是特殊群体人数清。全县特殊参保群体人数为7150人,其中:农村低保5034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为350人、农村重症残疾1766人。三是“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情况清。从公安部门调取的数据显示,全县实际注册的16-59周岁农牧民近120000人(含在校学生),60周岁以上老人19057人。

(二)办法、场所及人员“三落实”。一是落实实施办法。在反复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阿瓦提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参照两批先行试点县市经验,将基础性养老金提高至70元,即:中央拨付每人每月55元,县财政拨付15元。二是落实办公场地。各乡镇、工业企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办公场所,从各个乡、镇、农业企业现有办公用房中调剂,目前也已全部落实到位。三是落实人员。新农保工作人员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工资待遇由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向上级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予以解决。目前招聘的工作人员已全部到位,完成了培训工作,并开展了新农保试点启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运转资金预算情况。经测算,我县启动新农保需一次性投入办公经费等102.9万元,启动后,中央所需配套资金1304万元,自治区财政补贴配套资金126万元,县财政年需承担各类补助资金572万元。开展工作所需经费39万元。

二、新农保试点启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吃不透”政策现象依然存在。在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及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全县有85%的农民参保意愿强烈,这反映出农民对解决养老问题的迫切愿望,大多数农民表示这是件好事,参保后能够老有所依。但也有部分农民对新农保政策持怀疑态度,有人说:多年来领养老金的只有上班的,现在让农民享受养老金,是不是要把土地收回去?还有一些农民表示,现在物价上涨太快,发放的基础养老金太少,不足以解决生活中的基本困难;甚至还有人认为新农保纯粹就是诓钱的。

(二)参保人身份核实存在一定困难。在新农保登记过程中,办理人户口与身份证号之间的出生日期及姓名不同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办理存折(卡)时,60岁以上农民只有一代身份证,故只能办理存折,不能在ATM机上办理存取款业务。

(三)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各乡(镇)对新农保工作较为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了政策宣传,如发放宣传册、走村入户宣讲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有个别工作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宣传不到位现象,如少数协理员为完成参保任务,不注重宣传缴费档次,误导参保人只选择最低档次100元缴纳,这将间接导致农民领取的养老金偏低,难以满足老年人正常的生活标准。

(四)工作人员不固定。乡(镇)新农保工作人员不固定,流动性较大,严重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

三、推进新农保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典型作用促参保。要促使农民群众体会到该政策的优越性,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是争取农民信任的有效途径。在以村

为单位的生活环境中,新鲜事情会很快传播开来,如子女为父母买保险尽了一片孝心,必将成为全村佳话,因此找到合适的参保人,尤其是临近60岁的老人,当月缴费次月就能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作为宣传典型,必将增强参保积极性。又如举行60周岁以上农民新农保养老金存折发放仪式,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将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新农保的浓厚氛围。在村中显要位臵公示新农保参保人员姓名及缴费金额、养老金领取金额等,增加农民对新农保参保的信心。为方便农民办理参保手续,经办人员调整工作方法,携带照相机及便携式复印机,深入各村免费为村民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外出打工或不懂参保手续者,可委托村干部代理,这些贴心服务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参保率,也会增加农民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

(二)做好宣传发动促参保。农民群众较为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对新政策不够关注或存在疑虑,部分农民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影响,对作为新生事物的新农保暂时无法接受。要想让农民在短期内参保缴费,做好宣传至关重要。结合我县农民群众实际情况,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面对面宣传,使广大农民听得懂、易接受,这就需要提高宣传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一方面要抓好对办事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建议推行激励机制,由县财政拿出经费给予经办人员适当的补助,如每增加一名参保人员给予两元的经费补贴,若农民选择了更高缴费档次,也应适当给予补助,从而有效提高宣传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多方多措并举促参保。开展新农保工作要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参与和配合,同时各部门也要加强对新农保工作的重视性。对于60岁以上人员普遍存在的只有一代证或身份证已过期现象,就需要当地派出所积极配合开具户籍证明或办理二代证,以便捷广大老年农民朋友及时享受到这一惠农政策。同时,要有一定的具体措施:一是对选择较高档次的给予一定奖励,以使新农保政策达到老

有所养的目的。二是鼓励长期缴费,如对个人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基础养老金同时增加2元的标准。这样可增加政策的吸引力,提高中青年农民参保积极性。三是对基金管理及个人账户管理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银行开设新农保基金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按月编制养老金支付计划送财政部门,下拨的基础养老金和缴费补贴资金能及时划入当地新农保基金财政专户。各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对新农保基金进行监督管理。

(四)有效保证人员固定。建议将乡镇新农保协理员工资纳入到县财政统发,一方面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改善乡镇新农保工作人员流动频繁的现象。

新农保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新农保基金如何监管、如何保值增值等,这些都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建议由多方深入开展调研,及时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以确保新农保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

阿瓦提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检察建议实证调研及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 检察建议 实证调研 社会管理创新

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过程中,以执法办案为依托,通过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有关单位加强内部监督,完善相关制度,正确实施法律法规,完善社会管理、服务,并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同时检察建议还具有启动协商的性质。这种特殊的监督方式,有利于加强检察机关与社会各方的协调联系,减少不必要的对抗和摩擦,还可以让更多的社会主体了解和参与检察活动。检察建议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促进社会矛盾化解、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以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

一、检察建议制发情况实证调研

(一)上海市检察机关2008年至2010年制发检察建议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检察机关共制发检察建议2942份,收到回复2380份,回复率为80%。其中向公司企业制发的检察建议占总数的42.6%;向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制发的占19.2%;向行政机关制发的占15.2%。其他依次为:学校、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村委会、居委会、阳光青少年中心等)、社会团体等单位(如表1所示)。

在上述检察建议中,预防违法犯罪、改进监督管理两种情形最多,分别占检察建议总数的35.2%和27.8%;其次为建议表彰处分类,占15.2%;规范行政执法、司法行为类占14.9%;化解矛盾纠纷类检察建议占1.5%;还有建议再审、补充侦查、变更刑罚或行政处罚执行等情形(如表2所示)。

(二)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2009年至2010年制发检察建议的基本情况

我们在对上海市某区检察院检察建议制发情况的调研中发现,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该院共制发检察建议69份,收到回复50份,回复率为72.2%。从检察建议发送的对象来看,发往公司企业的检察建议占39%;发往公安机关的占20%;发往司法机关的占16%;发往行政机关的占13%;发往事业单位(含学校)的占11%(如表3所示)。

从这些检察建议的内容来看,预防违法犯罪类建议占总数40%;规范行政执法、司法行为类建议占32%;改进监督管理类建议占19%;建议表彰处分类占9%。

从收到回复的检察建议情况来看,共收到回复50份。公司企业回复检察建议的比例最高,占回复检察建议总数的38%;公安机关回复建议数占18%;行政机关回复建议数占16%;司法机关回复建议数占16%;事业单位(含学校)回复建议数占12%。从回复的内容来分析,预防违法犯罪类建议回复率64%;规范行政执法、司法行为类建议回复率55%;改进监督管理类建议回复率100%;建议表彰处分类建议回复率100%(见表4)。

二、当前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建议工作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一)法律依据不足,缺乏有力支撑

一般认为,检察建议的立法依据主要是《刑事诉讼法》第二条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四条。但从这两条规定的内容上看,实际上是对监督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涉及检察建议方面的问题。[1]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的原则、对象、内容要求,以及适用范围、提出程序、制发主体和审批程序等内容,一定程度上理清了检察建议工作思路,确定了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具体工作方法。但仅属于检察机关内部规定,检察建议的地位及作用,包括检察建议书的性质尚未在立法层面得到确认。相对于检察建议承载的社会管理创新使命,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仍需强化。

(二)认识存在误区,影响工作质量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检察建议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尚不够清晰准确,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一方面,部分被建议单位对检察建议不够重视,认为检察机关制发的检察建议只是“建议”,并未随之产生整改的紧迫感,往往简单回复敷衍了事,甚至置之不理,导致回复率低和整改质量差的现象。另一方面,部分检察干警对检察建议工作同样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案件数量维持高位态势下,检察建议增加了工作量,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发检察建议质量良莠不齐。这两方面的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主观上对检察建议的重视程度不够,客观上也导致低质量检察建议频频出现;被建议单位消极、被动地应付检察建议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了检察建议的实施效果。

(三)内容不够深入,难以因症施药

部分检察建议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发案原因以及被建议单位在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缺乏深入分析,所提出的检察建议空话套话较多,或者整改措施过于原则,被建议单位难以依据检察建议要求实施整改。此外,虽然检察建议发送面较广,对象涉及公司企业、司法、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但从检察建议的内容分析,当前主要还是围绕办理个案中发现的问题,发送对象大多指向具体的发案单位,即多为一案一建议的形式,停留在“就案论案”的层次,分析比较一类问题,在比较高的层面上督促有关方面规范执法行为,改进监督管理,开展社会综合治理的偏少,这也是今后检察建议工作所应当追求的方向。

(四)督促落实乏力,整改实效不足

根据我们的调研,对检察建议的回复比例依然有待提高,而且即使是有回复,回复时间间隔往往比较长。以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为例,2010年该院收到检察建议回复50份。其中,在一个月内收到的36份,但有的要接近一年才收到回复。这固然存在部分办案人员发出检察建议后,对被建议单位是否落实、如何落实、落实效果关注不够,但更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检察建议缺乏强制执行效力,检察机关缺乏督促被建议单位落实整改的具体手段,对已经答复而实际未予落实整改的也难以查核,导致部分检察建议成为一纸空文,法律监督未能取得实效。

三、加强和改进检察建议工作对策研究

(一)强化意识,不断增强检察建议工作的主动性

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检察建议工作,一是要强化大局意识。增强做好检察建议工作的责任感,有效克服“就案办案”的惯性思维,工作中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增进对社情、区情、民情的了解和把握,始终做到把检察建议工作作为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措施,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作用。二是要强化履职意识。将强化检察建议工作作為全面贯彻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的重要举措,认真开展检察建议的专项调研和经常性的分析评估,不断规范和完善检察建议的工作程序,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检察建议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主动争取上级检察院、各级人大对于检察建议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协调,通过检察建议工作及时反映重要的社情民意,加大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三是要强化工作意识,增强开展检察建议工作的主动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能动性和敏感性,加强就宏观、一类问题提出建议的工作意识,努力将检察建议从个案整改型扩展到系统、行业制度完善和前瞻性预防,主动就社会管理中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检察建议,完善管理和工作机制,促进一类问题解决,更好地延伸办案效果,巩固和放大法律监督效应。

(二)聚焦重点,不断强化检察建议的针对性

顺应检察工作面临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检察机关要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进一步延伸和辐射法律监督职能,以建议案发单位、行业整改诱发犯罪因素、消除漏洞隐患的形式,将这些单位、行业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视野和体系中,发挥检察建议在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的作用。其主要方式包括:

1.将检察建议作为保障平安建设的有效方法,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危害社会稳定案件的同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重点地区、特殊行业中存在的治安管理方面问题,以制发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相关单位加强整改,堵漏建制,从而有效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保障平安建设。如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针对非法行医类案件增多的情况,积极分析犯罪原因,结合整治“医托”、打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向该区卫生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建议主管机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受理非法行医举报、取缔无证行医、查处违法执业机构等各个环节落实责任措施,建立起长效机制,进一步增进广大市民防范意识。建议得到了该区卫生主管机关的高度重视,在全区范围内有力有序开展了整治“医托”、取缔无证行医工作。又如对大学校园盗窃案件多发,严重危害师生财产安全,损害了校园教学秩序的情况,检察机关针对高校在安全管理制度、治安防范措施、安全防范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教委发出检察建议,引起多所著名高校的重视。作为检察机关参与辖区社会综合治理、预防各类犯罪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措施,检察建议在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服务经济建设中将会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将检察建议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注重在源头开展社会矛盾的治理化解工作。坚持把化解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始终,将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利作为重要工作任务,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热切关心的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等问题开展检察建议工作,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在保障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如上海检察机关针对渣土运输频繁交通肇事、伪造动拆迁协议骗取契税退税、侵占“变通动迁”费差额、以帮助大学生创业为名实施诈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发了多份检察建议,受到被建议单位的高度重视,推动了相关机制的建立和管理的完善。又如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在查办朱某滥用职权案中,就动物检疫执法人员违规放行不符合卫生条件的生猪流入上海市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等问题,向市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要求开展行业自查,强化执法力度,确保检疫安全,从而将办案影响从案发单位扩展到全市动物卫生监督系统。

3.将检察建议作为促进依法行政的有力手段,协助有关行政机关消除行政管理盲点和漏洞。检察机关通过研究分析办理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发现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主管部门教育、管理、监督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尤其是一类问题背后隐藏着的监督管理机制缺失, 建议主管部门乃至行业系统完善制度管理, 消除社会管理中的盲点,促进严格执法, 往往能引起更高管理层的重视,促进整个行业管理的规范,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应。如2010年上半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就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等问题向公安机关、司法局和社区矫正机构制发检察建议,将数十名脱管、漏管的监外执行罪犯纳入监管,有效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上海市部分检察院反映的“非沪籍缓刑人员脱漏管问题突出”情况,经高检院转发后,全国开展了缓刑人员脱漏管问题的专项检查。

4.将检察建议作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途径,揭示发案规律开展系统预防。检察机关针对系统职务犯罪的作案手段、作案方法、发案规律开展专题调研,分析职务犯罪形成的原因、特点、规律、机制,找出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促使有关系统及其上级主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创新管理制度,避免同类犯罪再次发生,成为检察机关扩大办案效果,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树立自身形象的有效手段。在总结已有经验基础上,检察机关应结合办案进一步强化预防犯罪检察建议工作,注重研究源头治理的方法措施,避免只打不防、边打边犯的现象。如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针对科委系统在中小企业科技奖励发放环节上发生的案件,开展预防调查,向市科委发出检察建议受到重视,市科委和市检察院共同商议防范科委系统案件的对策并形成对此类犯罪预防的长效机制。

(三)注重质量,不断提高检察建议的可操作性

检察建议质量显现的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其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最终成效。而衡量检察建议质量的标准,就检察建议内容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分析存在的问题切中时弊,符合实际,提出的整改建议具体明确,便于落实。为此,一是要找准问题。提出建议前,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全面把握案情全貌,以具体案件反映出来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研究,进而找准问题症结。尤其是涉及社会管理性质的事件,更是要通过捕捉影响社会稳定的新情况、违法犯罪的新动向和群众关注的倾向性问题,发现其背后可能隐藏着的重大社会问题或社会矛盾,避免提起的问题停留在事件表象或导致犯罪的偶发性因素层面。二是要剖析根源。检察建议是一种柔性监督措施,不具有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如果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不够透彻到位,或者过于宽泛笼统缺乏说服力,甚至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而说“门外话”,势必影响被建议单位的接受程度,甚至认为检察机关小题大做,故意挑剔。因此在分析问题根源时要符合客观实际,力求切中要害,以引起发案单位的共鸣和警醒。要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侦查、审查中发现和查证的事实,全面了解发案单位行业规范、工作流程,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透过表面现象找出问题的实质和根源,论证成因和后果间关系,阐明发案的规律和特点,增强检察建议的说理性。对一些检察专业水平之外的知识还可以寻求方家的智力支援,也可借用现有的社会学成果支撑,强化检察建议的说服力,做到言之有据,避免“千人一面”。三是要对策具体。找到问题是检察建议的源起,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才是检察建议的核心。对策措施是否切合实际具针对性,是否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是否有的放矢富有实效性,直接关系到检察建议的效果。在提出具体措施时坚持做到言之有物,力求对症下药,避免单纯使用“加强教育监管”、“提高防范意识”等空洞语言,并因而导致检察建议流于形式不切被建议单位实际。在检察建议工作服务社会管理创新中,由于涉及社会管理领域的对策建议,往往不只局限于法律措施,而是政策层面的调整完善,既为检察建议服务领导决策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也对检察干警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完善机制,不断提高检察建议的规范性

检察建议关键在于落实跟踪,提出的检察建议能否得到发案单位重视和采用,是衡量检察建议工作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准,再好的建议如果得不到落实,也是一纸空文。当前一是要强化管理,规范操作。严格执行高检院《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试行)》,进一步完善检察建议的各项管理机制。健全检察建议三级审批制度,要求建议必须由案件承办人撰写,部门负责人审核,报分管院领导签发,必要时由检委会讨论决定;强化编号登记制度,详细记载建议的发出时间、内容、要求发案单位整改的期限和整改效果等,确保有据可查;完善送达制度,重要的检察建议由承办部门指定专人送达至发案单位,第一时间听取被建议单位的意见,以便及时督促落实检察建议。二是要注重沟通,主动服务。发出检察建议前,采取电话沟通、座谈等形式,积极与被建议单位交换看法、征求意见,有效提高被建议单位落实建议的自觉性。建议送达后适时与被建议单位沟通,询问落实情况,提醒反馈时间。结合被建议单位的实际,主动提供法律服务,通过上门讲授法制课、开座谈会、赠送法制宣传材料等形式,送法上门,帮助完善规章制度,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落实回访,强化跟踪。采取不定期考察与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检察建议的质量、被建议单位对检察建议是否重视、是否加以研究并整改以及整改的效果等问题。对检察建议不重视、敷衍塞责的,向其上级机关或主管部门反映,共同督促被建议单位落实建议;对被建议单位落实建议过程中发现的建议不合理、不到位等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及时加以改进,不断提高检察建议的综合运用水平。四是要争取支持,形成合力。检察建议的工作实效仅仅依靠检察机关自身力量是不够的。检察机关必须积极争取党委和人大支持,主动向党委和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检察建议工作情况,争取党委和人大的支持,求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形成工作合力,督促检察建议的落实。

企业创新机制分析及对策建议 篇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的关键。尤其是在目前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企业要想保持不断创新的持续力,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来推动创新活动的进行。

企业创新活动是企业的根本性活动,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创新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这个过程的有效运行必须要有一定的运行机制来支持和推动,而这种机制就是企业的创新机制。我们可以对企业创新机制进行这样的概念界定:企业创新机制是指创新动力的产生及其作用于创新主体而产生创新行为的机理,以及企业创新活动与各种动力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互动关系[1]。

一、中国企业创新现状分析

创新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企业只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条件和动力。在当前激烈的内外竞争环境下,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机遇。20世纪90年代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确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些甚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与有竞争力的国际大企业相比较,中国企业特别是在以培养核心竞争力为主的企业创新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劣势。

国际上一般使用R&D投入占销售额的比率来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研发投入。一般认为,若R&D含量低于1%,企业会因创新能力低而无法生存,2%则勉强维持,5%以上的企业才有活力和竞争力[2]。而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的支出只占其销售收入的0.71%。除此之外,中国规模以上企业仅有71.9%开展科技活动,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只有38.4%。企业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71%的大中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3]。这就使得中国企业的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绝大多数企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生产。

中国企业的创新力之所以不强,归根结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新意识淡薄。中国的很多企业创新意识淡薄。直到现在,在很多企业中,重技改、轻创新,重产品、轻技术,重销售、轻研发的现象还较普遍,部分企业对产品结构持续改进、生产技术持续优化不够重视,还有不少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技术创新机构,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只有38.4%。不少企业认为,不创新,企业并不一定死亡。这种观念和意识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2.企业创新投入仍显不足。目前,中国企业资金主要用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和营销等方面,而专门用于创新的资金,比如说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则显得不足。目前,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为0.75%,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创新投入不够,导致了创新能力较差。

3.企业创新人才短缺。近几年来,中国企业虽然逐渐重视了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据统计,目前中国科技人员仅为美国的1/15、日本的1/60,企业中的科技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8%,而与我们相邻的日本却高达30%[3]。中国企业中企业创新型人才不足,企业成员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

4.企业创新机制不完善。创新机制不完善将会对企业创新存在多个方面的影响: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的缺乏,如奖励不到位等,会影响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如研发部门与营销、生产部门不能有效合作,产学研结合机制尚未完善等,都会影响到创新的顺利实施。

除此之外,企业创新文化和相关制度体系的缺乏、企业对创新的保护力度弱、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场环境不规范、风险投资渠道不畅、科研机构和企业相脱节,以及中介机构不能给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等,都是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原因。

二、企业创新机制分析

企业创新是创新主体在创新机制的驱动作用下为实现创新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企业创新机制可以分为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两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由多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形成了创新机制的主体框架。

(一)企业创新的外部机制

企业创新的外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技术进步和政府支持[4]。

1. 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围绕市场的需求展开。而对市场需求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在价格、效用等方面的满意程度。为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以适时地向顾客提供合适的产品或服务。

2. 市场竞争。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企业创新的直接驱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在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企业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并且网络的发展使得企业的创新成果更容易被学习和模仿,因而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不断创新。

3. 技术进步。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几乎在所有的行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周期都在不断地缩短。谁能首先抓住新的技术研发趋势,尤其是对传统技术起着破坏性作用的替代技术,首先推出新的产品,谁就能够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因而,技术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创新。

4. 政府支持。

仅有以上这些诱因作为企业创新的动力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政府的法律保障、财政税收支持、金融支持、行业政策的支持,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创新愿景转变为创新实践。

(二)企业创新的内部机制

企业创新的内部动力存在于企业创新系统内部,主要包括利益驱动、企业家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内部激励和部门协同等。

1. 利益驱动。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任何一个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和根本目标。而在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市场状态下,企业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创新等全面创新来扩大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利润水平。因此,利益驱动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最主要内在推动力,它在所有内在动力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企业经营和创新活动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起作用。

2. 企业家创新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由渴望新事物、渴求变革和追求成就感的内在心理动因所激起和驱动的企业经营者的开拓进取精神[5]。创新不是企业的守成活动,而是企业家追求卓越、积极开拓的结果,是企业家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它促使企业家不满足企业的现状,在利益驱动下,不断地寻求和发现创新的机会,主动对现有产品、服务、市场、工艺和技术等进行变革和创新,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以创新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3. 创新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由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群体规范及其表现形式。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通过影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感染和推动作用。

4. 内部激励。

激励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也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有力杠杆,包括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各个方面。企业通过制定刺激性的创新鼓励政策,以及对有重大贡献的员工给以丰厚的物质奖励和多样的精神鼓励,来提高员工钻研技术、开发技术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助动力。

5. 部门协同。

企业的生产部门、研发中心等企业职能部门,通过部门协同机制来合理化配置企业有限的创新资源,来提供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动力。并且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在内部创新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创新积极性,不断适时调配各种资源,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性提供保障。

(三)企业创新驱动力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企业创新的外部机制中,各个驱动力要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首先,市场需求的变动会改变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推动技术水平的进步,也会促进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最终带来竞争压力的缓解;其次,政策支持会增加市场需求,改变市场竞争的压力,并带来科技水平的提升。

企业内部的各驱动力要素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企业家精神在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因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对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等具有一定的作用。利益驱动则会激发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促进企业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并且会对企业文化和创新激励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企业文化又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扬。同时各部门的协同合作、创新激励、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的利益驱动。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也对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这些内、外部驱动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企业的创新机制,共同作用于创新活动,产出创新成果,共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页图1所示)。

三、提升企业创新的对策

(一)大力培育企业创新环境

要构建中国企业的创新机制,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在企业内部,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和理念,倡导敢于创新、敢于求变的思想,在企业内部形成强烈的创新文化氛围。在外部,政府要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制定扶持、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政府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融资、税收、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出口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此外,政府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培育和健全交易市场、技术咨询市场、风险投资市场,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加强企业的创新投入

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投入是关键,仅靠政府是不够的,必须面向市场,采取多途径筹集科技资金,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第一,可增加对企业创新的专项拨款,扩大对企业创新项目的科技贷款额度;第二,降低企业的税收,允许将企业创新的投入作税前列支,以逐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国际上1%的一般标准;第三,可拓宽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创建风险投资的资本市场。社会资本主要有个人资本、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和公司资本。对个人资本,可以通过风险投资基金的个人风险组织形式,建立有保障的个人投资收益机制吸纳这部分资本。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吸纳,可以在区域的范围内,适当放松保险公司资金、养老资金和捐献基金使用的限制,允许部分保险资金以直接产业投资的形式进行。

(三)培育和引进创新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扩大创新型人才队伍,建立学习型组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吸纳和留住人才,避免人才外流。同时,要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技术带头人和骨干,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科技企业家队伍。在此基础上,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在研究与开发第一线担当重任。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与评价体系。鼓励创新型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等要素投资入股并参与分配,引导企业重奖创新有功人员,实行科技人员报酬与科研成果水平、实际贡献挂钩。

结论

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而创新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创新机制是否完善。在中国当前的条件下,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创新机制,积极发挥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内部激励机制等创新驱动力在创新实施中的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对企业的创新提供相应的支持,不断完善对企业创新的外部支撑体系,以保证企业创新的顺利进行。

摘要:企业创新是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完善性。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创新现状,以及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外部驱动力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创新机制模型,并提出了提升中国企业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创新机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崔玲,杨雪莲.企业创新机制浅析[J].现代商业,2009,(32):44-48.

[2]余凤翥.转型期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动力问题的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08,(8):9-10.

[3]华斌.中国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因素[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3):36-39.

[4]王维,张铁男.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催化机理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9,(12):67-69.

我国金融体系演进及对策建议 篇5

我国金融体系演进

及对策建议

姓名:党万芳 学号:32012070145 学院:信息学院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班

我国金融体系演进及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金融体系在不断演变以及优化的同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且随着经济增长形式的变化,金融体系结构的演变也在逐步随着改变。

关键字:

经济体制 金融体系 金融体制改革

在我没有学习金融学之前如果有人问我金融是什么,以一个理科生的角度,我会回答:金融就是用钱进行交易的过程。直到现在学了一学期的金融,掌握了一定的关于金融的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发现当初的回答只是一个狭义的解释,现在就从金融这两个字展开,扩展来分析我国金融体系演进及其对策建议。

所谓金融即资金融通的过程,它以开放性的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金融资产的发展与运行规律、金融体系的安排与演进及其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政策为目的。而金融体系是基于金融交易而产生的。金融体系是指构成一个经济体中资金流动和配置的各种金融资产、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为了保证金融功能的更好发挥,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而进行的相应制度安排。金融体系由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体制和制度四部分构成,它的结构决定了以下几个作用:聚集资源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资源、管理风险、提供流动性、清算和支付、收集和提供信息、监督和激励。而金融体系的演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分析其原因可以挖掘金融体系变迁的内在因素,为中国金融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减少或降低我国经济改革的成本。金融体系演进的核心动力和标志是金融功能的扩张和升级,而其中最最直接的反映便是金融结构的演进和变迁。

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形成及其变革,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国家政治制度、民族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金融体系是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完善的。

我国金融机构行业历史有100多年的历史。钱庄、票号成为中国早期旧式金融机构;1896年成立了第一家由官僚买办出资的股份制的中国通商银行;1904年成立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后改名为大清银行;1912年后又改名为中国银行;1907年,成立了官商合股的交通银行1911—1927年间新创办的银行达186家之多;抗战前夕,全国银行164家,分支机构 1627家;1946年底,全国银行已发展到754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府开始对金融体系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改革,其中1979年改革至今,真正实现了搞活经济,对外开放,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展现出金融机构体系的新格局,实现与世界接轨的目标。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曾有两次重大的突破:一次是1984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另一次是1992年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金融体系正是以这两次重大突破为契机,开始了质的飞跃。

中国现存的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中农工建四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是经过1979年的改革形成的。改革开放以前全社会资金流动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帐户上均可以反映出来,国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分配和管理资金。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商品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否认,到承认,再到尊重和重视的过程,人们认识的转变以及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确立,是中国金融体系演进的主客观条件。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将专门行使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职能,将以真正的“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这一全新的面目出现。多种经济成份进一步发展,单一国家专业银行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至此,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基本上适应了不同经济成份、不同经济方式和不同流通渠道的需要,并初步形成了金融竞争的局面。

概括起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的金融体制改革,就是“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的中央银行,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实现这两个改革目标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彻底分离。

在我国现存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所占比例太小,这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经济效益是基本的,其次是“结构”(政策倾斜),凌驾于两者之上的是“总量”。资源的配置、资金的配置以及金融机构的设置都应该有利于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如果把适应经济发展三方面需求的金融体系的构架比作三只足,现在至少是缺了一只,即没有专门的、直接体现国家宏观政策意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另二只,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体系的构筑,即是在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

总之,适应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要求的中国金融体系,应是一个能实现资金优化配置的、机构健全、分工明确、紧密配合、高效运转的有机整体;简而言之,就是能使千千万万金融企业按经济效益原则自主经营;能使中央银行控制住货币供应量的总闸门;能使政府扶植和引导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政策性贷款有专门而稳定的来源。从而形成中央银行管“总量”,商业银行管“效益”、政策金融管“结构”三足鼎立的新格局,健全金融组织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经济在货币稳定的前提下获得高效益增长。

《金融资本主义的演变》的作者乔治.W.爱德华认为大型金融机构串通一气,在布局巨大的阴谋,而J.P.摩根就是他们的领头人。在“大萧条”时期,许多评论家和广大民众都将自身遭遇不幸的归功于金融体系,他们认为金融其实就是封建制的再生,唯一不同的就是金融家取代了地主获得了统治地位。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就说过:“金融体系本质上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体系,也是不道德的。在此体系之下,遵循市场规律这一逻辑成为掩盖一切错误的借口。”英国前首相莱布在评论2007年的恶劣金融危机时也说过:“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就是金融体系偏离了本质,而且它也无法回归本真了。当务之急是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危机带来的灾害。”亚夫林斯基是苏联解体后为俄国撰写《500天过渡计划》的人,他在这份计划里详细描述了如何将德国经济转轨到自然市场经济轨道上来,而俄国政府最终任命他为俄国副总理,负责该计划的实施。此次危机发生后,他也提出了类似的质疑。2011年他出版了一本新书《真实的政治》,他在书中一个名为“结构性转变”的章节中提出:“发生根本的结构性转变的原因是发达国家道德逐步沦丧。诱发结构性转变的事件通常就是金融业及其关联服务业的高速发展。”

我认同大多数评论家的部分观点,但是面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变革面覆盖应该更广,而不能仅仅抑制金融体系的创新能力。如果把精力全部用来批评金融体系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体系”,那最终我们将一事无成。如果我们能扩展纠正和规范金融的发展,那么我们任然有能力达成平等社会的最终目标。

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局来看,股票市场其实只是整个现代金融体系的一部分,我国的股票市场的的确需要进一步发展,但也不能认为完善了股票市场,就等于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其实,在发达的国家,从股票市场融来的资金,在企业融资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从1960年到1989年这20年间,日本的企业每年从证券市场(包括公司债券,股票)的融资一般在5%左右,很少超过10%;美国的企业则在10%左右,很少超过20%;德国的企业则不超过5%,一般在2-3%左右,英国的企业则在5%左右;顶多10%。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法制和强大的监管能力,我国在法制和监管上都还相对薄弱,因此,企业从股票、证券市场的融资比例应该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

如果说绝大多数企业的融资不能依赖股票市场,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主攻方向应该是什么呢?金融体系包括股市、债券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功能是动员资金和配置资金,两者中更重要的是配置资金,因为把资金配置好了,可动员的资金就多了。什么叫有效的金融体系?有效的金融体系就是能把资金动员、配置给一个经济中最有效率、资金回报率最高的产业部门和企业中去的体系。我国最有效率、资金回报率最高的是劳动相对密集型的产业,当中一部分是大企业,可以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但更多的是中小企业,能够为它们提供融资服务的是中小银行。目前,中小银行的设立还有许多政策性障碍,发展严重不足,加大力度发展中小银行,是我国当前金融改革和发展应该下大力气的地方。

虽然我国金融体系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缺点,但是随着相应政策以及解决办法出台,问题正在逐步缓解,在一个国家中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就是金融体系是否合理运作,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金融体系也在逐步自我建立、修补。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演变过程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在今后的发展中,金融体系的加速演变、更新也将会是经济发展、金融板块完善运作机制的重要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金融学》—冯瑞河

对策及建议 篇6

(一)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2007年末,预计全国总人口不超过13.24亿人,自然增长率6‰左右,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的稳定。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等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初步形成。迄今为止,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基本覆盖全国范围,惠及绝大多数符合政策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目标人群扩大为219.4万人。“少生快富”工程惠及7万多个家庭。坚持把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工程来抓,积极推进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安排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5亿元,支持756个农村基层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农村基层服务能力。

(二)提高人口素质机制得到加强

加强优生监测,努力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因素,全面启动“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目前,全国40%省(区、市)成立了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领导小组,60%以上县级计生服务机构不同程度开展了优生实验室筛查。

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上升到98%,初中毛入学率提高到97%,青壮年文盲率目前已降到4%。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覆盖面工作进展迅速。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面启动。目前,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2.95岁、婴儿死亡率17.2‰和孕产妇死亡率十万分之41.1 ,三项指标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优于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

(三)人口结构变动平稳

针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的问题,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的经济社会政策,初步建立、完善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发展的有效机制。同时,严厉打击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非法进行选择性别的人工中止妊娠等行为,努力营造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势头。老龄化水平进一步提高,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1%。老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二、当前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面临较大压力

有关抽样调查数据显示,3/4以上农村妇女、61.8%的城镇妇女都希望生2个以上孩子,理想孩子数为两个的妇女绝大多数想要至少一个男孩,表明现行生育政策与群众生育意愿之间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

预计近一个时期全国生育水平总体稳定,出生人数有增加可能。究其原因:一是政策内生育水平有所回升,独生子女政策内生育率将有所提高。二是政策调整效应开始显现,部分省区取消生育间隔规定,短期内二孩出生人数增加。三是流动人口政策外生育问题突出,管理难度大。四是人口结构性增长压力持续增大,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期时期的新增人口大量进入婚育期,将形成一个出生小高峰。

(二)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状况令人担忧。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的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显示,2001-2006年全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04.9/万、111.2/万、129.8/万、128.4/万、139/万和145.5/万,上升趋势明显,需要认真研究,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仍然偏高

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2006年出生性别比为119.25,大大超出国际公认正常值范围。

(四)老龄问题逐渐显现

由人口年龄结构决定的老年人口规模和比例正在迅速增加。迅速、大规模的人口老龄化,可能在若干年后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五)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

1亿以上的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常态,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由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使流动人口成为管理和服务盲区。目前全国政策外生育中流动人口约占2/3。同时,流动人口中青壮年比例高,使一些农村地区形成特有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三、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从农村和流动人口等薄弱环节入手,大力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继续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高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切实保持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为实现2020年比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提供必要的人口环境。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大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和加强群众体育,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全面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建立完善的满足育龄群众生殖健康要求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尤其要抓好农村基层服务设施建设,为农村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大力实行出生人口缺陷干预措施,尽快实行免费婚检制度,广泛普及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做好优生优育咨询指导,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育龄群众优生优育的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干预,减少出生缺陷人口。

(三)加快薄弱环节建设,着力改善人口结构和分布

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老龄服务体系。巩固居家养老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社区服务网络为依托、基本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强化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尤其要以高龄失能老人为重点,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增强全社会敬老、爱老、养老意识。

深入研究人口流动与迁移问题,把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科学的与主体功能区相衔接的人口政策。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正常的社会管理体系。

(四)建立系统科学的社会政策体系和稳定的资源支撑体系

进一步完善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计划生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力市场、流动人口管理、城市建设等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快各项改革进程,做好相关社会政策的衔接,形成合力,避免政策抵触或削弱。加大政府财政对这些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基层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共同构筑我国人口安全网。

对策及建议 篇7

1 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判定

(1) 严重或一般质量问题性质判定。新“三包”规定了严重质量问题、一般质量问题定义, 但有些质量问题性质难以判定, 如气门调整锁母松动导致气门间隙过大, 引起发动机启动困难、功率输出下降、冒黑烟等故障现象, 此现象符合严重质量问题定义, 但因该故障处理能用随机工具通过调整气门间隙来解决而不成为质量问题。一般生产者规定, 柴油机工作50 h后要保养, 有的保养内容包括要调整气门间隙, 对超过50 h发生此类故障而农机户未进行调整气门间隙的, 生产者认定该故障不属于质量问题。严重质量问题比一般质量问题的“三包”责任要大得多, 恰当的质量问题定性对生产者和农机户都很重要。

(2) 质量问题与农机户使用或处置不当的性质判定。按新“三包”规定, 农机户未正确使用维护造成损坏的或发生故障后处置不当造成故障原因无法做出技术鉴定的可不承担“三包”责任。实践中, 出现很难判定是质量问题还是农机户原因的案例, 当新机手面对实践经验丰富的修理者, 农机户可能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例如一台全新联合收割机在下田工作不到半天时间就出现发动机抱轴的故障, “三包”修理者推定是机油量不达标引起的抱轴而不予“三包”, 原因是用户很老实的告知因刚工作发现有冒黑烟而加过一点机油, 据此推定用户原因引起机油不达标, 不属“三包”范围, 用户反驳不了, 只能认可是自己责任。该案例中疑点, 加机油不代表机油量已在最低标准以下, 是用户的一种简单应对措施, 新车机油加注应符合标准且该机无外漏现象, 机油不达标会引起抱轴但不是抱轴的唯一原因, 用户在使用前未检查机油量是否符合要求。这类难于判定真实原因的故障, 问题性质的最终判定决定生产者还是农机户承担修理责任。

(3) 处理质量问题的“三包”权限分割。不少农机的发动机“三包”由发动机生产者负责、变速箱“三包”由变速箱生产者负责、轮胎“三包”由轮胎生产者负责等, 整机生产者负责其他部分, “三包”权限分割要求农机户对故障要有一个判断来决定由谁来进行“三包”, 否则会出现整机厂的“三包”人员到了就走, 因为他无“三包”处理权限。“三包”权限分割还会引起相互扯皮的情况, 如联合收割机发动机进出水管开裂漏水, 引起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厂“三包”人员称该水管是收割机厂安装的, 收割机厂的“三包”人员称是发动机厂的问题而相互扯皮, 农机户不知道该由谁“三包”。“三包”权限分割还存在于生产者与特约“三包”维修部门之间, 特约“三包”维修部门要服从生产者售后服务部门指挥, 出于利益, 特约“三包”维修部门有时将不利于自己的问题不列入“三包”范围。

(4) 隐性质量问题。某品牌拖拉机在工作3年后发现拖拉机无力, 加机油口冒烟等故障现象, 拆检发现凸轮轴中间部分的凸轮磨损异常, 对应挺柱的接触面也异常磨损, 拆下凸轮轴发现3个凸轮轴衬套的中间一个衬套竟然未安装, 经调查确认该机从未拆装过凸轮轴, 很明显这是出厂时就存在的质量问题, 但此时“三包”期早已过了。这种明显的质量问题由于在“三包”期内未发现, 最终要农机户承担所有损失, 并非个例。

(5) “三包”处理过程不规范问题。经常发现“三包”凭证中无用户联、用户联不提供给农机户、“三包”凭证不填写或不规范填写等问题。很多农机户也没有这方面的维权意识, 当符合退换货或损失补偿等条件时, 往往拿不出修理记录这类重要凭证, 最终只能再次选择自费修理。如发动机输出功率不足、收割机损失率高、收割机易堵塞等, 当修理者找不出故障原因时, “三包”服务很有可能不填写“三包”凭证, 当解决该质量问题时可能己维修过多次。

(6) 疑难质量问题验证时间长的问题。某品牌拖拉机在“三包”期内作业时出现差速器总成内十字轴断裂、行星齿轮打坏等故障, 拆检发现无行星齿轮垫片, “三包”处理后又出现同样故障, 这时该拖拉机已超过“三包”有效期, 通过经销商协商后生产者才同意“三包”特别处理更换损坏零部件, 该机在下个季节是否出现同样故障还需要验证。另一个案例是拖拉机在使用两个季节后保养时都发现放出机油中有水, 但均未查出有水原因, 生产者承诺延长一个作业季“三包”期, 但该季节过后机油中仍有少量水珠, 这时生产者不承认有质量问题, 农机户也因提不出质量问题的举证, 因基本不影响使用, 最后不了了之。

(7) 生产者扩大易损件和其他零部件范围来减少“三包”质量问题。生产者往往将轴承、油封、电器仪表、油料、油嘴偶件等列入易损件, 曲轴、汽门、喷油泵总成等列入其他零部件, 易损件“三包”期很短或无“三包”期, 其他零部件“三包”期一般在3~6个月, 相对整机“三包”期缩水很多, 在实际包修过程中, 轴承、油封一类虽价格不高, 但修理费用可能较高。生产者扩大易损件或其他零部件范围, 可减轻质量问题产生的费用支出, 但增加了农机户的费用支出。

(8) 质量问题引起的损失赔偿问题。新“三包”规定, “三包”有效期内销售者应赔偿因质量问题给农机用户造成的损失。质量问题基本多发生在作业时, 对季节性农机来说一天的作业直接损失就可能较大, 还有作业延迟引起的潜在损失。但实际“三包”处理过程中很少有农机户得到损失赔偿, 原因一是损失评估量化困难。二是赔偿主体是销售者, 销售者从生产者得到补偿程序较复杂困难。三是农机户的赔偿意识淡薄。

2 对策建议

(1) 列入购置补贴的农机应该先进适用、可靠性高。可靠性不高的农机产品不应列入政府补贴目录, 对实践检验可靠性低的农机产品应及时退出补贴目录, 并应公示, 以避免在某地退出后到其他地方进入补贴。列入购置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可通过可靠性试验、农机户反馈等评定可靠性等级 (星级) , 采取高可靠性农机产品优先补贴、高标准补贴政策, 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 修改“三包”规定。“三包”规定中一是要延长“三包”有效期或包修期, 通过提高“三包”责任来促使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二是明确产品质量问题定义, 明确只要符合严重质量问题定义的就按严重质量问题处理, 或只定义“三包”质量问题、严重性能故障二个概念。三是明确质量问题应该包修, 易损件或其他零部件在超出本身“三包”期但在整机“三包”期内发生质量问题应免费修理, 农机户最多承担零部件购置费用。四是扩大主要零部件范围、取消其他零部件、缩小易损件范围。同时制定主要农机产品“三包”主要零部件、易损件种类范围的国家标准, 规范生产者对主要零部件及易损件的界定。

(3) 引进司法鉴定。对质量问题性质、是否用户原因、隐性质量问题已超出“三包”期、“三包”权限分割引起的扯皮、需紧急处理或有争议的农机产品质量问题等, 通过司法鉴定来判定, 避免“三包”处理最终权限主要在有利害关系的生产者上这一不公平因素, 解决生产者为减少售后服务支出将有些质量问题列入非“三包”范围等矛盾。司法鉴定对“三包”定性有权威性, 如上述凸轮轴中衬套未安装引起的故障, 经司法鉴定确认是出厂时未安装, 虽然“三包”期已过, 一样可认定生产者承担“三包”责任。司法鉴定可借用地方农机主管或推广部门的技术力量来承担执行。

(4) 生产者着力提高产品质量, “三包”政策为农机户着想。产品质量是根本, 通过加强研发、选购高质量的零部件和提高装配水平等来优化产品质量, 通过提高质量来真实降低售后服务的支出。生产者还应为修理者提供技术支撑、“三包”配件快速到位等服务。

(5) 销售者应选择质量好、“三包”服务好的农机产品销售给用户, 独立或与农机培训部门合作, 做好农机户培训工作, 避免因操作或处置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修理者应严格规范修理规范, 提高修理质量, 规范“三包”程序, 认真填写维修记录, 确保农机户持有真实的“三包”处理凭证。农机户要提高自身维权意识。

羊散养散放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篇8

1 难以产生规模效应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 猪、鸡养殖基本上已实现了圈养规模化发展, 养鸡户每户都以几万只至几十万只、养猪户都以几千头至几万头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养殖, 产生的效益十分巨大。而养羊业基本上还是一户几十只到上百只不等的散养散放为主, 以户为单位效益与猪、鸡比, 还不成规模。

2 给林业生态建设造成极大危害

目前, 全国农村无论是平川还是山区, 都在投大资、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但是羊的传统型散养散放对林业发展、生态建设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具体表现是:

在平川农村主要是进行园林村和农田林网建设, 新栽的树木和花草个头低、枝叶少, 在羊的散养散放过程中, 尽管有时放羊户对羊进行管理, 但羊群所过之处林网和花草都要不同程度受到洗劫, 经过多次的洗劫, 一般而言树木和花草都是无法保存的。从小的讲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从大的讲严重破坏了国有或集体财产。

在山区农村, 目前主要是国家投巨资进行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等, 羊的散养散放对之危害更大, 投资数十万元建设几百亩的幼小林木, 羊群过几次, 幼小林木不是被羊吃掉就是被羊踩死, 几乎全军覆没。最终导致国家投巨资年年造林, 荒山年年岁岁总荒山。

3 给农村卫生带来巨大压力

羊的散养放养不仅给林业生态建设造成了极大危害, 而且对农村的整体环境卫生造成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凡养羊多的村, 无论是村内街道还是村外主干道、田间小路, 到处都是羊粪垃圾, 整个村内村外处于羊粪包围之中。另一方面多年几乎已经绝迹的人畜共患病—布氏杆菌病等, 随着散养散放羊的增多, 近年来又有逐渐增多的现象。

4 散养散放难以转型的原因

羊的养殖至今为止仍以散养散放为主, 规模养羊技术推广缓慢, 实现圈舍规模养殖困难重重, 究其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国家和地方政府还没有足够重视羊的规模养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国家层面和各级地方政府就对猪、鸡的规模养殖从土地供给、项目资金扶持、技术配套服务等诸多方面连续多年给予了扶持帮助, 同时养殖大户被给予了很多政治荣誉, 而圈舍规模养羊与之相比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 各方面能人还很少加入规模养羊的行列。纵观目前养羊人队伍在北方农村大都是经济实力差、文化素质低、劳动能力弱等方面的人, 这批人既没有规模养羊的力量, 又没有规模养羊的欲望。而养猪业、养鸡业则不同, 近年来规模养猪、养鸡的队伍, 大多数是既有实力又有欲望的能人, 甚至有些是在其它行业赚钱之后转行过来的, 投资多、起点高, 规模大、效益好。

(3) 服务不配套。羊是食草动物, 推行规模养殖除疫病防治、规模管理外, 冬季饲草的储备、牧草种植等都需要同步进行, 因此配套的服务需要很多, 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也很多。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 这些方面的配套服务还没有完全起步, 在这种情况下, 有雄厚资金实力和技术力量的人想参与规模养羊业, 也只能是望羊兴叹。

5 针对散养放羊的对策及建议

羊的散养散放不仅造成了许多对社会、生态发展有极大危害的问题, 而且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 笔者认为应制订相应政策、采取有力可行措施, 推进圈舍规模养羊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1 全面推行圈舍规模养殖

凡事应疏堵结合, 羊的散养散放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引起极大的民愤, 推行圈舍养殖已势在必行。因此, 国家或地方政府应在占地、项目扶持、资金补助、技术指导等方面制订相应的政策, 强行推行圈舍养羊模式 (非牧区) , 从根本上杜绝散养散放, 杜绝少数人得利损害多数人和损害社会的行为发生。

5.2 加大对散养散放的打击力度

凡事不破不立, 养羊也是如此, 如果不采取坚决有力可行的措施, 羊的散养散放行为就无法杜绝, 为害多数人和为害社会的行为就会继续发生。因此, 在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推行圈舍规模养殖的基础上, 还应对散养散放行为加大打击力度, 就像森林防火特险期打击野外用火一样, 发现就打、抓住就罚, 造成严重后果的就判如此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将散养散放规范到圈舍规模养殖的轨道上去。

5.3 切实加强圈舍规模养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推行羊的圈舍规模养殖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必须先行, 目前圈舍规模养猪、养鸡的技术不仅已经成熟, 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而圈舍规模养羊在这方面虽有一定技术, 但还没有在较广的范围得到推广应用。因此, 在这方面技术指导与培训要相应跟进, 同时要引导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或个人投资圈舍规模养羊业, 这样才能在政策、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强强联合下, 健康、快速地推进圈舍规模养羊业的发展, 才能使散养散放模式得到彻底转型。

5.4 积极推进圈舍规模养羊相配套的饲草体系建设

浅析检察建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向发案单位指出存在问题并要求限期整改的建议性文书, 它在犯罪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 具有“亡羊补牢”的事后补救作用

发案单位出现贪污贿赂等犯罪行为固然是一件坏事, 但检察机关在办理过程中就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发案单位提出建议, 使发案单位的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成员能够及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吸取沉痛教训, 并及时进行整改, 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二) 具有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预防违法犯罪作用

正所谓“旁观者清”,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 通过预防调查, 对犯罪分子思想演变的轨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对单位在体制、机制及管理上的漏洞和薄弱环节, 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通过检察建议, 检察机关及时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发案单位及其上级机关, 使其更加明确自身或下级单位存在的漏洞和问题, 明晰容易发生犯罪的薄弱环节, 促使其认真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 查漏补缺, 建章立制,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产生预防效果。

(三) 具有警示、教育作用

检察建议以人民检察院的名义统一向外制发, 其法律的严肃性可以使发案单位的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认识到存在问题的严重性, 帮助其认清引发犯罪的薄弱环节, 同时向存在犯罪隐患的其他单位提出的检察建议, 达到警醒的目的, 同时引起受建议单位对职务犯罪危害性的认识, 警示、教育他们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增强法制观念, 强化预防意识, 提高对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视, 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预防职务犯罪。

(四) 具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用

人民检察院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中, 结合执法办案, 针对被建议单位在制度或管理问题上存在可能引发犯罪的问题和隐患, 提出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的预防对策, 促进其严格文明执法、自觉遵守贯彻各项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的统一和尊严, 尤其是对于妨碍法律正确实施的情况及时纠正,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 检察建议法律地位不明确, 执行力不强

检察建议缺少法律的明确规定, 缺乏法定的执行效力。检察建议在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中仅在《检察官法》有关奖励条款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关于处理违法所得的相应条款中提到。有关检察建议的主要适用范围, 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定, 只是由检察机关内部工作规范或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出预防犯罪工作意见中提出。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与工作规范都没有规定检察建议的法定效力, 特别是就“建议”本身的“词义”来看, 仅是“向领导或集体提出自己的主张”, 至于“主张”是否被采纳则没有刚性要求。虽然很多学者论述了检察建议在效力上有其权威性、法律性、法定性, 但是缺乏法律上的依据。特别是在非诉讼活动中适用范围最广的针对预防犯罪方面的检察建议, 没有在相关立法中确立相应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其执行效力也难以得到保障。

(二) 检察建议行文方式不规范, 权威性不高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法律文书中规定了检察建议书的文书样式, 赋予检察建议以法律文书的权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检察机关对检察建议书的规范样式不够重视, 行文样式随意, 甚至有的以部门名义发文;有的检察机关规定检察建议“口头”和“书面”方式并用, 降低了检察建议的权威性;有的检察机关对发送方式不够重视, 如有的用普通信函发送, 至于有没有送达到受文单位缺乏相关回执手续;有的没有抄送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 受建议方在采纳检察建议中缺少上级领导机关或主管部门的监管等等。这些情况影响到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应有的作用, 影响到检察建议乃至检察机关的权威。

(三) 缺少针对类案的检察建议

通过类案分析对特定领域提出综合性的检察建议, 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而从近两年我院发送的检察建议看, 主要还是针对个案, 即在办理某一个或者某一系列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向发案单位提出的建议, 缺少围绕热点问题, 在进行系统、整体性的思考、研究犯罪规律基础上, 向有关部门发送的检察建议。

(四) 检察建议回复制度不完善, 跟踪监督不及时, 实效性不强

有的检察建议发出后, 承办人员未能与受建议方充分沟通交换意见, 督促、协助其整改落实不够及时, 没有建立健全检察建议跟踪监督回访制度, 检察建议发出后有没有得到落实, 就不再过问了。有的即便是进行了回访, 受建议方也是草草完成回复、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整改或者整改情况没有在规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检察机关;有的检察机关对检察建议的回访监督工作没有明确责任部门, 往往是主办部门完成了检察建议的起草工作, 发文部门负责检察建议的发文工作, 跟踪监督回访由哪个部门去做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出现了起草部门与发文部门相互推诿或互不通气的问题, 这样检察建议从形式上是完成了工作任务, 但是没有取得应有的实效。这样不仅造成了有限的司法资源的浪费, 也使检察建议失去了实际意义, 同时, 还会影响检察机关的形象。

三、对策及建议

(一) 推进检察建议的立法, 提高权威性

目前, 检察建议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从外部来看, 地方人大对检察建议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从内部来说, 检察机关自身已在规范此项工作。所以, 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 加强理论和立法研究, 积极推动更高层次的检察建议立法。对检察建议单独制定法律, 目前看来难度较大。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建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调研和参考全国各地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决议的基础上, 在条件成熟时, 出台全国性的加强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 或者对法律监督工作单独进行立法, 确立检察建议的法律监督属性, 并在其中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建议工作的职责、开展调查的权力以及被建议单位的配合义务等。

(二) 进一步完善检察建议制度

1. 完善检察建议的制作程序。

检察机关明确检察建议制作的审批程序, 由办案或职务犯罪预防人员针对案情实际和调查的情况, 起草检察建议书, 分管领导召集本部门有关人员讨论审核, 送检察长审定, 最终以检察院的名义发布。

2. 创新检察建议送达方式。

检察建议可以以多种形式传达给被监督单位, 避免发送形式单一、僵化。可以实行书面检察建议发送后置。在发出书面的检察建议之前, 检察机关可以电话联系被建议单位, 口头建议, 或者以函电的方式与之协调沟通, 取得理解, 征求被监督单位的意见或建议, 然后挂号寄送书面文书。

3. 规范检察建议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检察建议管理制度, 落实检察建议备案登记制度, 使检察建议程序化、规范化。首先由职务犯罪预防部门统一管理。检察建议的提出要建立立项审批制度, 对是否需要提出、怎么提出、怎么落实等问题由检察长严格审批把关, 预防部门统一行文编号, 报院办公室备案, 统一使用院名, 加盖院章, 这样可防止编号重复, 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情况, 既维护了检察机关的权威, 又体现出非诉讼法律文书的严肃性。自侦部门对在办案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各种漏洞和问题较为熟悉, 便于理性分析, 这方面的带有预防性质的检察建议宜由自侦部门制作, 预防部门统一编号, 并参与其后的法制教育、跟踪回访等环节。其他业务部门发出的预防性质以外的检察建议书, 由预防部门统一编号报院办公室备案即可。其次, 对于检察建议的送达程序宜由各制作部门具体实施, 并回复预防部门备案。预防部门要收集整理检察建议、被建议单位的基本情况、回访及建议落实情况、联系方式等材料。整理完毕后移交院档案管理部门统一归档保存。

4. 建立考评机制。

对检察建议工作实行考评, 将检察建议与干警个人业绩评定考核挂钩, 实行量化管理, 既要保证数量, 又要保证质量, 尤其对社会影响大、效益明显的建议精品要大力推介, 引进激励机制, 实行重奖。同时, 将落实检察建议情况作为被建议单位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情况一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考核, 确保办案与预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 强化检察建议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在制发检察建议前应权衡利弊, 充分考虑发出后可能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利用侦查、审查中发现和查证的事实, 深入了解被建议单位的行业规范、工作流程, 剖析发案的深层次原因, 建议的内容要一针见血, 言之有理、有据, 避免检察建议模式化。同时检察建议不仅要指出存在漏洞, 而且还要指出是什么环节存在漏洞, 存在什么样的漏洞、如何整改, 同时还要了解的具体情况, 听取被建议单位的意见。这才能引起收文单位的重视, 便于其执行、落实。

(四) 强化跟踪监督

检察建议发出后, 承办人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检察建议的落实、采纳情况。对检察建议置之不理超过一定期限或拒不接受检察建议的, 应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机关反映。如果接受单位对检察建议中的事实、整改意见提出异议时, 发出检察建议的检察机关, 应对有关问题重新核实。如检察长发现本院或上级检察院发现下级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不当时, 应责令撤销, 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参考文献

[1]杨书文.检察建议基本问题研究[J].人民检察, 2005, (17) .

[2]周其华.检察机关不应行使撤销刑事案件建议权[J].人民检察, 2005, (17) .

[3]李小东.检察建议的实证考察与法理省思[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4]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检察建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检察, 2008, (18) .

[5]朱春莉.检察建议的实践运用与规范[J].人民检察, 2009, (6) .

李宁营销之败及对策建议 篇10

1995年, 李宁公司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逐步扩大和升级, 、运动品牌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 销售商们尽可能探索新型的营销方式来获求利润最大化。李宁紧接而来的是大规模的关店潮, 库存积压严重、旧款卖不出、钱收不回来、业绩连年下降。2010年, 李宁公司开始品牌重塑, 选择了全面拥抱90后这一年轻消费群体作为重点品牌路线, 发动了声势浩大的“90后李宁”的新品牌推广攻势, 结果却是新用户不买账, 老用户不买单。在外界看来, 李宁推出的90后战略是造成上述一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受到内外双重压力的背景下, 李宁未来如何能走得更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李宁营销失败的问题所在

(一) 品牌消费者定位失策

李宁公司在2006至2007年进行市场调查发现, 李宁品牌实际消费人群整体年龄偏大, 近35岁到40岁的人群超过50%。另一方面, 年轻消费者对李宁品牌在“酷”、“时尚”等特质的印象相较国际品牌略逊一筹。“90后”人群占总目标消费群人数不到30%, 然而在品牌年轻化的诉求下, 90后开始成为李宁公司追求的新目标。李宁公司的品牌年轻化甚至跨越了80后消费群体, 直接将90后作为靶心。“新标识的设计思路是为了顺应年轻消费群体, 特别是90后不断求变的心理。”李宁公司首席执行官 (CEO) 张志勇解释说。事实上, 李宁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后, 其备受专家和消费者质疑的恰恰是它聚焦90后的品牌定位。李宁推出的90后品牌和产品, 以及相应的市场营销活动, 都是主观下的90后 (也就是一群60后、70后、80后, 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和假设90后应该喜欢什么) , 而不是客观下的90后 (真正了解90后, 融入90后) 。

(二) 缺乏根基的定位

除了李宁本人之外, 李宁公司其实并没有建立起其他具有变现价值的品牌资产。李宁每次推出的主打产品实行一两年, 然后就更换了生产线。没有延续性。2010年这一次转折, 本质上并不是如新闻所说的“强调”年轻的品牌, 而是要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新建”一个年轻的品牌, 确立根基。着重于一个既有市场, 相比之又开拓一个新市场, 其艰辛和风险差别是数量级的甚至是质的不同, 绝不是简单的改一句口号、换一个标识事情就能去解决;或者说, 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生意问题, 根本不是营销传播能解决的问题。

(三) 没有支撑的营销渠道

李宁品牌本该做好准备解决一个生意问题, 但很不幸的是他们以为这件事靠传播就能搞定, 于是在没有任何生意支持的情况下先行了营销传播。剥离了产品, 价格和渠道, 所谓的营销策略和渠道在消费者眼里无非是空中楼阁, 而李宁品牌最终不得不吞下这颗自产自销的苦果。

三、针对李宁公司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 以创新的方式吸引90后

李宁公司要让“90后李宁”的定位发挥作用并占领消费者的心, 要做的事情远非换个口号和标识那么简单, 必须对消费者进行了解。90后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一批人,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也有能力去创新。而90后对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程度及开阔的视野, 也使他们有能力提出正确的见解, 参与家庭消费决策。他们喜欢标榜个性重视原创;乐于跟随潮流;敢于接受新的事物;欣赏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热衷网络文化、运动竞技。在面对90后的群体时, 过去那种只是投放几则幽默风趣或是狂轰滥炸的明星代言广告已经是行不通了, 要想打动90后, 最好的办法就是与90后零距离接触, 让他们体验产品、体验品牌、体验文化, 他们需要获得亲身体验后的快感, 才会考虑是否跟你交易。

(二) 重视老顾客的忠诚度

李宁公司需要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和维系率。李宁管理层定位的目标消费者是:年龄在14岁到28岁之间, 学生为主, 大中城市。但真正购买李宁体育用品的核心消费者年龄在18岁到45岁之间, 居住在二级城市。李宁公司将品牌目标锁定90后, 这一举动大大伤害了一直支持李宁的70后、80后群体。因此,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 李宁应开展“真诚回馈老顾客”的活动。

(三) 重新定位产品研发和设计

李宁公司应该在产品研发和设计上下工夫。消费者进店前认品牌, 进店后认产品和价格。面对爱不释手的产品, 价格和品牌不再是最重要的问题。与跨国品牌的晶振, 最重要不是如何摸高, 而是如何坚守阵地。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上, 必然充满中国式焦虑——为寻找突破点焦虑, 为价格竞争焦虑, 为跨国品牌给予的压力焦虑, 为市场多变、渠道多变焦虑, 为产品升级焦虑, 为品牌塑造焦虑。无论是面对跨国公司的布点压力, 还是面对点面租金、人员工资大幅上升, 李宁们首先必须挺得住, 进入多层次细分市场, 进行产品的研究和创新设计, 慢慢地在焦虑中崛起。

摘要:曾经一度辉煌的李宁公司, 遭遇大规模的关店潮, 如今面临重重的压力与危机, 造成李宁的业绩持续走低。本文通过对李宁公司营销现状, 分析李宁公司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这将对李宁公司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李宁,90后李宁,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纪宝成.李宁为什么换标志案例分析.市场营销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5

[2]王一辛.一错再错的李宁[J].销售与市场, 2012.8

达州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篇11

关键词:科技;产业化;推广;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13-1

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45.8万亩,比2005年增加37.66万亩,年均增长5.8%。商品蔬菜面积42.5万亩,比2005年增加20万亩,年均增长14.8%。2011年全市有4个县蔬菜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其中达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5.5万亩;有4个县成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有2个县成为全省蔬菜(食用菌)产业强县。全市建成万亩蔬菜基地5个,1000亩以上蔬菜基地35个。

1.2 蔬菜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经过近几年发展,达州市蔬菜由大路菜向精细菜发展;由大地菜向设施菜、大棚菜发展;由普通菜向无公害和绿色、环保、保健菜发展;由季节时令蔬菜向周年生产供应发展。早春保护地蔬菜、夏秋蔬菜、秋冬蔬菜品种布局、播期安排、茬口衔接更趋合理,蔬菜上市品种更加丰富。

1.3 蔬菜科技含量显著增强

全市蔬菜优质品率达到80%左右,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蔬菜基地冬季茄果类育苗基本实现了工厂化育苗,早春商品蔬菜基本实现了保护化栽培;蔬菜设施化栽培、嫁接栽培、无公害栽培、绿色防控等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推广。全市蔬菜设施化栽培面积达10万余亩,大棚蔬菜面积2万亩,其中,钢架大棚面积2000亩左右,比2009年增加3倍。

1.4 蔬菜质量安全明显提高

近三年来,达州市参加全省蔬菜季度抽检合格率达到97.5%以上,名列全省前茅。全市基本实施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组织制订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等区域性地方标准15项。 现有无公害农产品70个,绿色食品15个,有机食品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环节建立了进销台账、诚信档案、生产记录等管理制度。

1.5 蔬菜生产产业化步伐加快

全市建立蔬菜直销网点25个,蔬菜配送中心5个,修建蔬菜气调库5000平方米,农超(企、校)对接全面展开。

2 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蔬菜基地规模不大

达州市新建蔬菜基地基本建立在离城镇较远的粮食产区,农民种菜技术差,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落后。且新建基地大多依托业主或种植大户建设,农民种植蔬菜的少,致使新发展的蔬菜基地规模不大,以200~500亩的居多,真正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基地不多。由于基地没有规模,产地批发没有形成,不能给营销大户持续供货,营销商只能舍近求远到外地贩运。导致达州市蔬菜生产商品率不高,全市商品蔬菜率仅为30%左右,形成菜农卖菜难,而市场又缺菜的怪现象,严重挫伤菜农积极性,影响了蔬菜基地的稳定发展。

2.2 科学种菜水平不高

首先是优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不够。尽管近年来,各地引进了一些国内外优质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但推广力度不够。其次是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蔬菜种植技术性强,一些菜农尤其是新发展区的菜农普遍缺乏种植技术,特别是蔬菜先进实用技术难以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低、质量差、商品性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再次是蔬菜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主要蔬菜基地乡镇无蔬菜技术推广机构,无蔬菜专业技术人员,无蔬菜推广工作经费,也导致蔬菜产销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存在盲目扩大生产,单一品种生产过剩等现象发生。

2.3 营销环节发展不畅

首先是菜农直销场地缺乏。据调查,现有农贸市场均实行业主(企业)管理,摊位(点)98%为固定摊贩,失去了菜农直销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控这个砝码,摊贩可自由拉高销售价;其次是蔬菜批发零售价差偏大。据调查,蔬菜批零价差达50%以上,最高的达250%。绝大部分钱被小商贩赚走,致使居民喊菜价高,而农民并没有增收,严重挫伤了菜农种菜积极性。再次是直销网点难以建立。建立蔬菜基地直销是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蔬菜价格的最有效途径。蔬菜直通车、蔬菜直销门市、社区菜店由于方方面面原因致使建设的速度不快,效果不佳。

2.4 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首先是经营主体分散。达州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难以保证市场蔬菜商品的一致性。其次是集约化水平不高。近几年来,达州市虽建立了一批蔬菜基地,但基地分散,生产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未能形成拳头产品和集约化生产,严重影响蔬菜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再次是加工发展严重滞后。达州市蔬菜加工率低,加工蔬菜所耗原料占蔬菜总产的比例很少。

3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3.1 划定常年保障菜地,推进蔬菜规模基地建设

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城市人口人均0.04亩地的標准在郊区确定菜地最低保有量,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和更为严格的占补平衡及补偿机制。

3.2 加强蔬菜设施建设,提升蔬菜生产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蔬菜设施栽培,对新建大棚设施,按照不同建设标准,给予适当补贴。

3.3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蔬菜种植水平

首先是引进、推广高产优质蔬菜新品种,普及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其次是推广设施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

广西甘薯生产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篇12

1 现状

广西甘薯的主要种植品种有桂薯131、桂薯二号、富硒11选、桂薯96-8、桂粉1号、桂薯69、红姑娘等[2]。由于广西地形、地貌复杂, 造成小气候类型多样, 不同地区适应不同品种, 导致上述品种优势不明显, 只有部分品种在局部地区有较大面积栽培。目前, 广西甘薯种植以农户小规模为主, 尚未形成大面积规模种植, 机械化作业方面主要使用手扶拖拉机翻地、收薯。

1.1 种植的主要品种

1.1.1 桂薯131

亲本为糊薯1号×广薯104,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02年育成。该品种株型蔓生, 顶叶绿色, 叶绿色, 叶脉绿色, 茎紫色, 叶形三角形, 中短蔓, 分枝数中等 (6~8条) , 单株结薯5个以上。薯皮紫红色, 薯形中短纺锤形, 很美观, 薯肉白紫花, 烘干率为27.8%, 蒸熟品尝, 食味香、甜、粘、细, 达到优质水平。

1.1.2 桂薯二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育成, 该品种株型半直立。顶叶、叶柄、叶脉、蔓色均为绿色。茎端无茸毛, 单株结薯数3~6个, 薯块长筒形或长纺锤形, 薯皮紫红色, 薯肉浅黄色。结薯早, 薯块膨大快, 品质优良。熟食味粘甜有香味, 甜度很高。抗薯瘟性强。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耐瘠性。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3.33万hm2。

1.1.3 富硒11选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育成, 该品种株型半直立, 顶叶绿色, 叶脉色和茎色均绿色, 叶型深复, 短蔓型, 最长蔓长为150 cm左右, 黄皮橘黄肉, 薯块中纺锤形, 皮滑色好。硒含量高, 比一般品种高5~12倍。抗病性强, 较耐寒, 耐贮藏。

1.1.4 桂薯96-8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育成, 该品种株型匍匐, 顶叶绿色, 叶形心齿, 叶脉紫红色, 茎为绿色, 蔓长约2.2 m, 薯形下膨或中纺锤形, 薯皮浅红色, 薯肉黄色, 薯形美观, 特耐贮藏, 萌芽性好, 中后期长势旺, 结薯性好, 一般单株结薯3~6条, 大中薯率70%以上。蒸熟食味粉香, 肉细, 口感好。田间抗薯瘟鉴定为感病, 室内抗性鉴定为中感Ⅰ群薯瘟病菌株, 中抗Ⅱ群薯瘟病菌株和高抗蔓割病。该品种薯形美观, 产量高, 抗性强, 食味优良, 适应性广, 特耐贮藏。

1.1.5 桂粉1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世纪90年代末育成, 该品种植株匍匐, 顶叶绿色, 叶形心形近三角, 叶脉基紫色, 茎为绿色, 薯形中短纺锤形, 薯皮红色, 薯肉黄色, 薯形美观, 商品率高, 特耐贮藏, 萌芽性好。平均烘干率高达31.58%。淀粉率高达27.8%。植株稳定, 结薯性好, 一般单株结薯3~6个, 中薯率高, 食味稍甜、香、粉、稍粘, 评为优等。

1.1.6 桂薯69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于2000年育成, 该品种顶叶绿色, 叶形深复缺刻, 叶脉色绿色, 茎绿色, 株型半直立, 中蔓型, 薯形中纺锤型, 皮滑形好, 薯皮白色, 薯肉橘红色。平均干物率为29.1%。食味甜、粘、细腻可口, 平均评分最高, 达89.3分, 属特优品种。

1.1.7 红姑娘

‘红姑娘’为东兴市地方特优品种[3], 该品种从东南亚引进种植已近百年历史, 共有‘红姑娘1号’‘红姑娘2号’‘红姑娘3号’3个品种, 生育期均在150~160 d, 茎蔓绿色, 细至中等, 薯块长椭圆至卵圆形, 薯皮紫红色, 香味独特, 口感极佳, 香甜浓郁而不腻。

1.2 生产关键技术

1.2.1 起垄

翻耙碎泥土, 按1.3 m×1.0 m包沟规格开沟。

1.2.2 施基肥

每667 m2施适量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硫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

1.2.3 薯苗准备

剪裁薯苗, 每段薯苗要留4~6节;薯苗消毒, 薯苗剪好后用600倍的敌百虫和多菌灵或托布津浸泡2 h防病和防虫。

1.2.4 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田间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适时防治。

1.2.5 种植

用平插法种植, 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667 m2, 薯苗离基肥16.67 cm以上, 以防基肥烧伤苗。

1.2.6 追肥

种植后半个月第1次追肥, 每667 m2用尿素2.5 kg, 种植后60 d左右第2次追肥, 每667 m2施硫酸钾15 kg。

1.2.7 收获

成熟期选择晴天干燥的天气适时收获, 以免湿度过大影响贮藏。

1.2.8 贮藏

贮藏掌握好温度和湿度, 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贮藏。存在问题在于湿度过大时病菌繁殖影响甘薯的品质。

1.3 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1.3.1 薯瘟病

薯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 在甘薯苗和生长期都会发生, 使叶片枯萎, 或引起薯块腐烂, 造成减产。薯瘟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 主要的预防方法有以下4个。 (1) 加强检疫, 封锁和控制疫区的病薯、病苗传播到非疫区。 (2) 建立无病品种田, 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管理, 发现病株及时除去烧毁, 并在病穴内施上石灰粉。 (3) 病田不要连作, 实行水旱轮作。 (4) 病苗残株要集中烧毁处理, 决不能用作堆肥, 以防止病菌扩散危害。

1.3.2 病毒病

造成叶片褪绿斑点、花叶、卷叶、叶片皱缩黄化等症状, 薯块上产生黑褐色或黄褐色龟裂纹, 排列成横带状或贮藏后内部薯肉木栓化, 剖开病薯可见肉质部具黄褐色斑块。薯苗、薯块均可带毒, 进行远距离传播。经由机械或蚜虫、烟粉虱及嫁接等途径传播。其发生和流行程度取决于种薯、种苗带毒率和各种传毒介体种群数量、活力、其传毒效能及甘薯品种的抗性, 此外还与土壤、耕作制度、栽植期有关。

防治首选抗病毒病品种及其脱毒苗, 还可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茎尖脱毒, 培养无病种薯、种苗, 大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补栽健苗;加强薯田管理, 提高抗病力。

1.3.3 茎线虫病

茎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为害薯块、茎蔓和菌苗。致茎蔓、块根发育不良, 短小或畸形, 严重的枯死。苗期染病出苗率低、矮小、发黄, 纵剖茎基部, 内见褐色空隙, 剪断后不流白浆或很少。茎线虫可终年繁殖, 在甘薯整个生长期及贮藏期不断为害。线虫多以成虫或幼虫在土壤中越冬, 从薯块附着点侵入, 沿髓或皮层向上活动, 营寄生生活。

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以减少菌源;不要用病薯及其制成的薯干、病秧做饲料, 防止茎线虫通过牲畜消化道进入粪肥传播;实行轮作, 提倡与烟草、水稻、棉花、高粱等作物轮作;建立无病留种田, 选用无病种薯或高剪苗;药剂防治每667 m2用5%茎线灵颗粒剂1.0~1.5 kg, 撒在薯秧茎基部, 然后覆土浇水。

1.3.4 软腐病

软腐病是采收及贮藏期重要病害。薯块染病, 初在薯块表面长出灰白色霉, 后变暗色或黑色, 病组织变为淡褐色水浸状, 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孢子囊, 黑色霉毛污染周围病薯, 形成一大片霉毛, 病情扩展迅速, 约2~3 d整个块根即呈软腐状, 发出恶臭味。

防治措施:适时收获, 避免冻害, 夏薯应在霜降前后收完, 秋薯应在立冬前收完, 收薯宜选晴天, 小心从事, 避免伤口;入窖前精选健薯, 汰除病薯, 把水气晾干后适时入窖。提倡用新窖, 旧窖要清理干净, 或把窖内日土铲除露出新土, 必要时用硫磺熏蒸, 每立方米用硫磺15 g。

1.3.5 甘薯小象甲

成虫在田间或薯窖中嗜食薯块, 在受害薯内潜道中残存成虫、幼虫和蛹及排泄物散出臭味, 无法食用, 损失率30%~70%。成虫体长5.0~7.9 mm, 狭长似蚊, 触角末节、前胸、足为红褐色至橘红色, 身体其余部位为蓝黑色, 具金属光泽, 头前伸似象的鼻子, 复眼半球形略突, 黑色。

防治方法: (1) 严格检疫、防止扩散。 (2) 甘薯收获后, 清除有虫薯块、茎蔓、薯拐等, 集中深埋或烧毁。 (3) 实行轮作, 有条件地区尽量实行水旱轮作。 (4) 及时培土, 防止薯块裸露, 注意选用受害轻的品种和地块。 (5) 化学防治。 (1) 药液浸苗。用50%杀螟松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浸湿薯苗1 min, 稍晾即可栽秧; (2) 毒饵诱杀。在早春或南方初冬, 用小鲜薯或鲜薯块、新鲜茎蔓置入50%杀螟松乳油500倍药液中浸14~23 h, 取出晾干, 埋入事先挖好的小坑内, 上面盖草, 每667 m2约50~60个, 隔5 d换1次。

1.3.6 茎螟

幼虫蛀入薯茎内为害, 造成茎部中空形成膨大的虫瘦, 影响养分输送, 引起凋萎, 影响生长发育。成虫体长13~16 mm, 雄虫翅展30~37 mm, 雌虫30~40 mm, 头、胸、腹部灰白色。下唇须伸向头部前方, 较头部长2.5~3.0倍, 复眼大且黑。

防治方法: (1) 收薯后及时清洁田园, 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2) 轮作。 (3) 薯苗药剂处理。剪苗栽插前1~2 d, 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进行苗床喷雾, 或用乐果药液浸苗1~2 min后扦插。

1.3.7 旋花天蛾

幼虫取食嫩叶和嫩茎, 高龄幼虫食量大, 严重时可把叶食光, 仅留老茎。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0~70 mm, 体色有2种。一种体背土黄色, 侧面黄绿色, 杂有粗大黑斑, 体侧有灰白色斜纹, 气孔红色, 外有黑轮;另一种体刀绿色, 头淡黄色, 斜纹白色, 尾角杏黄色。要时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Bt乳剂600倍液。

防城港东兴市东兴镇河洲村村民项光浩2015年种植‘红姑娘’品种0.27 hm2, 平均产量2040.2 kg/667 m2。主要栽培措施如下: (1) 整地。选择沙性土壤, 犁翻碎土, 按1.3 m包沟起垄开沟; (2) 施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600~1000 kg, 硫酸钾复合肥50 kg; (3) 薯苗消毒。每段薯苗留4~6节, 后用600倍敌百虫和多菌灵浸泡2 h; (4) 种植:平插种植为3500~4000株/667 m2。 (5) 种植半个月后结合防虫追肥尿素2.5 kg/667 m2;种植60 d后结合除草追施硫酸钾15kg/667 m2。 (6) 收获贮存。选择晴天干燥的天气收获成薯, 在干燥低温条件下保存。

1.4 商品化及销售状况

目前, 人们对甘薯的营养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 甘薯产品已成为人们普遍爱好的食品, 人们随甘薯的需求以食用为主, 对品种的要求在于口感香甜, 粉质适中, 纤维细腻等。特别广西人偏爱紫心甘薯。在栽培品种的选择上以满足食用需求为主。且甘薯种植面积小, 产量少, 对种子需求少, 参与甘薯育苗单位或其他经营者实力有限, 有实力的大种子公司都把重点放在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种子经营上, 导致甘薯品种商品化程度较低, 推广困难。只有少部分形成品牌, 如防城港地区的“红姑娘”特优品牌。2015年9月甘薯零售价为1.2~1.8元/kg, 品牌品种, 比如“红姑娘”特优品牌价格更高, 地头批发价可达2.0元/kg以上。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苗供应不足

广西甘薯种植以农户小规模为主, 种苗的来源有以下3个: (1) 农户自留; (2) 育种单位、种子经营者通过种苗经营方式推广; (3) 科技立项推广。但在实际中, 参与甘薯种苗经营的育种单位或其他经营者的实力都有限, 有实力的大种子公司都把种子放在水稻等主要作物种子经营上, 许多小个体经营者只图利润不管种子优劣, 而有关甘薯种苗良种良法推广的科技立项相对其他作物来说极少, 因此良种推广效果不理想。

2.2 生产技术不规范

广西甘薯生产除了个别区域有甘薯生产技术规范之外[4], 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生产技术规范, 由此便造成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形成种植密度不合理、效率低、整地时机和方法不对、种苗处理欠佳、病虫害防治时机把握不好以及农资使用和收获贮藏等各种问题。

2.3 商品化和销售问题

由于广西甘薯生产相对分散, 生产规范相对不统一, 商品质量参差不齐, 造成甘薯大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品牌, 除了少部分形成品牌的, 比如东兴特优品牌“红姑娘”是上门收购, 不愁销路, 大部分商品需要自寻销路。

3 对策建议

甘薯是广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甘薯的产量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广西甘薯的发展与人们需求尚不匹配, 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广西甘薯有一定的数量的品种, 但除了少部分形成品牌的甘薯 (如“红姑娘”) , 大部分尚未形成品牌, 对甘薯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一定的制约。政府部门应在品种研发立项和统一生产规范等方面进行引导, 加强品种引进, 促进广西甘薯品种的发展。

另外, 政府应在甘薯产区形成产业合作社、电子商务方面进行引导, 促进甘薯产区农民形成统一的合作社和进行电商销售, 促进甘薯产业的发展。

摘要:为了解广西甘薯生产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广西甘薯生产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广西甘薯品种少、名牌品种只有‘红姑娘’等少数品种, 虽有统一的技术规范,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发生严重、用药量偏大、产量和商品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提出政府应在专业合作社、电商销售等方面进行引导, 促进广西甘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甘薯,生产,调查,现状,对策,广西

参考文献

[1]卢森权, 李彦青, 黄咏梅, 等.广西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 2007, 38 (3) :339-341.

[2]吴翠荣, 卢森权, 李彦青, 等.广西甘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概述[J].广西农业科学, 2010, 41 (8) :845-847.

[3]苏悦娟, 韦万春.加强生态原产地保护打造广西农食产品“生态名片”[J].当代广西, 2015 (5) :53.

上一篇:读书修养下一篇:构建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