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建议

2024-06-29

思考及建议(精选12篇)

思考及建议 篇1

一、中学足球教学与训练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所以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快乐的情感体验,真正实现“学中乐、乐中学”。身心愉悦地进行活动的过程,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足球的魅力。因而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足球运动的喜爱,进而进行足球技术的学习,使他们真正的从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真正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中学足球教学与训练应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的体育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可以锻炼意志、完善性格,因此把德育寓于足球教学与训练之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参与足球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同时又通过学习和参与培养了学生的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学校的足球教学与训练成为学校加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复杂的工作。应当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环节之中。体育活动尤其足球运动是生动活泼的锻炼性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素质的发展。

三、中学足球教学与训练应“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地进行针对性教学,由于环境教育、学生本身的实践以及先天遗传素质的不同,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而教学与训练中根据这种差异,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手段,是提高足球教学与训练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材施教”在各个学科的教育实践中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足球教学与训练也是如此。而现今许多教学与训练基本上采用地都是“一刀切”的方法,内容、难度、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般都是根据中等水平的学生状况安排的,不能兼顾到基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因此,对现行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寻找相对合理、有效的方法。

四、关于中学足球教学与训练技术教学顺序的思考

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以及专业训练中,足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一般在遵循先进行无球练习,再进行有球练习的顺序,教学与训练一般遵循的顺序为:熟悉球性练习—→运球及运球过人技术—→踢球技术—→接球技术—→头顶球技术—→守门员技术。足球的技术教学与其他技术教学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而合理安排好各种技术的教学顺序,正是这种规律性的具体体现。

足球技术既是一个足球学习与训练的起步,也决定其在这一项目上的发展潜力和成才可能。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打好足球技术基础。足球技术的教学和训练,应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和足球运动的比赛规律进行,同时要遵循学习(练习、训练)、掌握、巩固、运用、提高的程序去展开。在中学,足球教学与训练初期,学生大多刚刚开始接触足球运动,采用传统的教学顺序可能不适合学生的特点。笔者通过访谈,同时,与多位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的老教练进行了交流,很多教练都指出了,在一定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顺序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刚刚接触足球运动的中小学生,而且很多教练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头顶球可以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优先选择进行训练的想法。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学足球教学与训练技术教学应该有新的思路、新的想法。

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在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变革,这就给全体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改变旧的思维习惯,树立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健康第一”的信念。其次,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丰富人文知识,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体育学习实践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学习者体验情绪愉悦、身体充分活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快乐的情感体验,真正实现“学中乐、乐中学”。

思考及建议 篇2

一、X镇统战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X、统战工作网络作用发挥不完全。今年以来,X镇按照区委统战部文件精神,推进统战工作“四入”,逐步建立并完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网络触角已延伸到村组、社区、学校及企业。但是由于基层统战工作面广量大,且工作范围和工作对象不断发生变化,导致该镇统战网络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部分村统战日常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有的村配备统战员只是挂名应付,开展工作时还会呈现“个体户”状态。

X、缺乏相应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一是人员问题。一方面是专职少,既使是专职统战委员,平时也承担了大量的中心工作,名为专职,实际上也变成兼职。另一方面是具体干事的人也处于兼职状态,虽然该镇配备一名统战干事负责具体工作,但统战干事除了要专职统战工作外,还要承担其他工作,且工作任务也繁重,对统战工作也显得底气不足,这些都客观上影响了统战工作的开展。二是活动载体问题。目前,该镇统战工作有效的活动载体不多,不利于扩大基层统战工作的社会影响,不利于形成统一战线的凝聚力。在党外干部队伍方面,主要是后备干部队伍数量不足,培养不够,在安排和使用上有断层现象。尤其是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由于缺少组织的培养和使用,参加社会活动较少,所以进步慢,代表性不突出。三是经费问题。当前乡镇镇统战工作的普遍存在经费少的问题。

X、宗教管理难度依然存在。X镇目前有已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X家,分别为x。佛教、基督教的信众人数达到X余人,信众基数较大,存在人员构成复杂、年龄层次偏高、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未登记的具有宗教性质的活动场所有两家,分别位于东阳村X组刘巧珍家和团结村X组毛倚平家中,由村民自发组织进行耶稣拜,其安全及不确定性因素不容忽视。

X、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该镇非公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空间还很大,如何组建好用好基层商会,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以及乡镇党委做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方式和方法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二、问题存在原因。

X、统战干部“专职”变“兼职”。镇主要领导对统战工作重视度较高,但由于近一两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叠加,各项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所以对统战工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统战干事承担的不仅仅是宣传和统战工作,还要承担其他中心工作,且工作任务比较繁重,这些都客观上也影响了统战工作的开展。

X、受资金和土地因素制约。X镇内X家宗教活动场所,其中,X基督教堂由民宅改造而来,洪林基督教堂由老供销社改造而来,X家教堂面积不大,条件比较简陋,且均位于村民居住集中区,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目前两家教堂有合并及新建教堂意向,却由于缺乏资金及受用地制约,导致合并意向暂时搁浅。净土寺和隆庆禅寺都有扩建意向,但资金和用地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发展受到限制。

X、统战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是村统战员的基本状况是:文化程度不高、文字功底较浅,办公电脑操作不灵活,对统战工作不完全理解,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二是乡镇统战员流动快,平均X-X年换一个统战员,有些统战员刚接手统战工作,还没完全明白统战工作是怎么一回事,就被调动到另一个工作岗位上。三是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有些场所内心想把事情做好,但苦于没有能人,有时顾此失彼,有时理解不到位,有时甚至背道而驰。

X、基层统战考核缺乏刚性指标。尽管现在X旗对村实行了统战工作目标考核制,但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且统战工作相对于村其它工作而言,所占比例过低,具体考评内容中务虚的多,考核时干部实绩难相比较。因而,统战工作较之其它或有“一票否决权”性质的工作,不仅难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难引起村主要领导的重视。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X、加强宣传,提高对统战工作地位作用的认识。统战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日趋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统一战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要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广泛开展统战理论政策和基层统战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扩大统一战线的影响,形成统战工作合力。要加强对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政治引导,凝聚政治共识,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两聚一高”新姜堰建设伟大实践,以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彰显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

X、积极引导,试行民族宗教规范化管理。一要强化领导。通过制定镇村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联系宗教界代表人士等制度,强化镇村干部的宗教工作责任制意识。配备好村级宗教工作信息员,形成宗教工作党政齐抓共管、各村各司其责的工作格局。二要加强经常化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调处宗教事务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的积极因素为社会服务,动员宗教界积极参与抗灾济贫、慈善公益事业。三要分类应对,全面掌握全镇宗教工作动态。统战干事必须深入基层,全面掌握工作辖区内的宗教场所、信教群众的相关情况,把宗教工作的重心放在重点部位、重点人员上。乡镇统战干部还要加强与各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辖区内的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联系,积极发挥他们作为联系广大信徒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便更好地引导广大信徒走爱国爱教之路。四要开展少数民族人士情况调查活动,建立乡镇本级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基本情况档案,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X、建立机制,有效推进基层统战工作。要立足本镇实际,建立健全基层统战工作机制,做到上下联动,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人人有职责。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制度、领导联系交友制度、走访慰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X预案制度等一些列统战工作制度,及时研究、协调、解决统战工作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创新,根据本镇实际情况,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特色活动,通过各种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X、强化考核,建立村级统战联络员工作的竞争激励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考评,加强信息交流,培育先进典型,推动统战工作发展。乡镇要把统战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村和有关部门,明确职责,要把村级统战联络员工作情况列入村干部考核范围,做到奖罚分明。要加强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思路。要加强统战干事和村级统战联络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对考试成绩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考试不合格的干事或联络员,要督促其继续学习,切实提高统战工作队伍的素质。

思考及建议 篇3

要稳定存量,用好增量

农业“三项补贴”应按照“稳定现有存量、优化配置增量”的原则,对现行农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这不仅是稳定党在农村的政策和基本经营制度,也是安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要积极向国家争取,将实际播种的耕地全部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这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试点,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相符。这里需要提出的是粮食补贴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进行补贴,相对于以产量进行补贴更为合理,便于操作。原因在于核定粮农粮食产量的工作庞大,尽管与粮食销售量挂钩,能够直接、现实地增加粮农的收人,起到促进粮食生产作用,但农户只有得到定购任务或产销定单后才能拿到补贴,而当前粮食收购渠道不多、垄断性较强,农民可能因此享受不到全部补贴。所以,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进行补贴更符合政策目标,更切合农业生产实际。

按现有存量发放“普惠制”的补贴,实现了不动摇农民的既得利益。对新增补贴应围绕产粮重点地区整合资金、优化投向,着重解决制约当前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当然,也可以适当调整优化存量,例如把现行补贴中的种粮直接补贴和良种补贴集中补贴种粮大户,用于统一供应良种。用好增量,新增补贴向粮油等主要农产品及其主产区倾斜,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补贴力度,不断提高粮食商品率,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要突出重点,优待新型经营主体

在实际补贴过程中,存在补贴对象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导致补贴效应出现递减趋势。一方面,农业“三项补贴”按承包面积给予,这种“普惠”倾向缺乏长期激励性。相当一部分已离开土地入城就业的土地承包者,给予他们补贴已经没有现实意义,既不能引导他们返乡务农,也不能对其基本生活资金有多大影响。另一方面,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植大户反而得不到这部分补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没有受到激励。在推进土地适度流转、逐步向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的形势下,现有的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激励作用很有限,各地都还未建立起有效的流转补贴制度。比如,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粮食种植形成了规模,但却享受不到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而相当一部分农田用于养殖业或高效农业,却仍然享受粮食直补。建议新增补贴资金的分配要直接与种植面积、粮食产量、优质粮生产挂钩,鼓励种粮大户采用农业“三新”技术,提高种粮能力。

为此,可以依据种植规模确定补贴数量。把增量补贴资金整合,在县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制定规模经营标准,由经营规模确定补贴标准和比例,推进规模化生产经营,促进专业化农业生产主体形成。要出台专用于新型经营主体的专项补贴,在晒场、仓储、粮食烘干设施方面给予专门补贴,达到“补贴精准性、指向性”的目的。

要延伸补贴空间,优化补贴方式

农业“三项补贴”空间有限,补贴效益不高。还需拓展实施农业科技服务补贴和农业生态补贴,提高农业科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一是强化对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完善科技服务补贴。比如在为种粮大户测土施肥、节水灌溉、采用优良品种及先进技术等方面提供补贴。又如让种粮补贴资金与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农机、植保专业化服务合作社挂钩,真正把种粮补贴资金用于粮食生产。二是健全和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重点提高农户的病虫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农业自然风险对农户造成的损失。粮食补贴要与农田基本建设和提高装备水平相结合,加强农田的沟、路、渠、涵、桥、闸等基本建设。为抵御在收获季节遭遇阴雨天气的影响,加大粮食烘干设备的投入,让种粮农民种粮无忧,保障粮食安全。三是建立农业生态补贴制度。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以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经营主体为补贴对象,对采用节约、环保农业生产方式的给予一定补贴,转变农民只盲目追求产量、不注重农产品质量的保守思想,同时改善地力和土壤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要提高补贴标准,增强补贴政策效应

一些发达国家农民收入中的40%左右来源于政府发放的各种农业补贴,相比而言,我国农业补贴不仅绝对数量相对较低,而且通过粮食补贴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政策效应也被持续上涨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弱化。一是农业补贴标准较低。近年来,我国农业补贴虽然不断增长,但农业补贴标准较低,“三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却一直在7%—9%之间,增长幅度较小,农业补贴总量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较低。二是农业生产中用工及农资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补贴效果。农业补贴上涨幅度远远低于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幅度,在粮食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宏观背景下,仅依靠提高粮食价格增加种粮收益已不现实,在粮食收购价格不能大幅提高和农业补贴标准相对偏低以及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农民获得的农业补贴所得收益非常有限。

农业“三项补贴”应与生产成本增长挂钩。农产品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风险”,要综合考虑城市物价和农民收入的因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促进农业补贴投入法制化。把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与农业补贴立法目标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应出台保持农业补贴持续增长的政策,确保从总量标准来提高农业补贴的实际效益。二是可在不同粮食主产区 ,针对不同农产品进行生产成本统计调查,农资综合直补额上调幅度至少应占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50%,以便有效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给农户增加的负担,减少部分补贴资金效益沉没在粮食收储环节,让农民愿意种粮、有利可得,帮助农民走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

要创新金融手段,放大补贴效果

要坚持简便易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支持方式,创新地开展和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农业信贷担保的方式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资金问题。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各地尤其是粮食主产地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强化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机制,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也可以采取贷款贴息、现金直补、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方式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利息给予适当补助(不超过贷款利息的50%)。现金直接补贴应与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或技术推广服务面积挂钩,单户补贴要设置合理的补贴规模上限,防止“垒大户”。对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可以采取“先服务后补助”、提供物化补助等方式。

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农业保险额,将部分增量补贴用于增加每亩保费、抵减县级匹配及农民承担比例,将免赔起点及赔偿额进一步提高,规避生产者风险,也解决了谁种谁补、不种不补的问题,提高补贴的准确性。也要积极探索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新途径,通过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风险补偿基金,建立贷款贴息制度,探索支持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破解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农业委员会 江苏省泗洪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对景泰枸杞产业的发展思考及建议 篇4

一、发展现状

景泰县枸杞产业通过“政府引导, 项目带动, 政策驱动, 利益牵动, 科技推动”等多项惠民措施的实施, 群众积极性高涨, 发展迅速。目前, 枸杞产业遍布全县各乡镇, 面积达8.5万亩, 年产枸杞干果800多万公斤, 总产值达3亿多元。枸杞深加工及营销方面, 已建成玉洁公司枸杞高标准无公害太阳能干燥净化制干生产线一条, 各乡镇杞农大户、个体老板及群众相继建成各类简易制干车间、烘干大棚若干, 开发出林下枸杞乌骨鸡、生态鸡、枸杞醋等系列产品进入批量生产。注册登记的“景沙红”、“景世红”和“黄河石林”牌等枸杞品牌, 逐步走向市场, 其中“景沙红”牌枸杞被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04年荣获上海首届中国国际林博洽谈会“最受欢迎奖”;“黄河石林”牌枸杞2007年获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交会金奖、枸杞醋荣获铜奖, 景泰枸杞被列为甘肃十大名果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素称“红宝”的枸杞, 具有极高的营养和滋补价值, 富含氨基酸、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具有滋阴壮阳, 补肝养血, 益精助阳和治疗糖尿病、肺结核、虚弱削瘦及明目之功效, 被我国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名单”。枸杞需求不断增大, 价格与日攀升, 种植效益突显, 枸杞产业成为全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助农增收、促民增效、兴林富民一大特色支柱产业, 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三赢。当前, 在健康成为时尚的今天, 枸杞产品已成为人们最为喜爱的保健品和亲友馈赠品, 发展前景十分诱人。省内的靖远、河西有, 省外的青海、新疆、宁夏、蒙古也有, 我们在发展, 其他地区也在发展, 产品产量日益增加,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俗话说, 产品以质量求生存, 以效益促发展。我们种植的枸杞及其产品, 最终是作为保健品供人们饮用、食用和药用。因此, 枸杞及其产品必须按照有机、环保、无公害的要求, 生产加工纯绿色食品, 以保障人们的食用安全和健康。

二、景泰枸杞干果晾晒中存在的隐患

近年来景泰县的个别杞农在一些不法商贩的指导下, 在自然晾晒过程中存在硫磺熏蒸现象,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色泽鲜红。据我的长期调查和了解, 枸杞种植户为了卖个好价钱, 晾晒时用硫磺熏制枸杞, 而后销售, 他们在追逐个人最大利益的同时, 牺牲的却是整个景泰的枸杞声誉, 长期下去, 这种行为将会使枸杞产业毁于一旦。因此, 我们不能、也决不允许、广大杞农朋友更不同意把经很多人努力探索发展起来的枸杞产业受到一丝一毫的损毁, 把经多年积累起来的景泰枸杞品牌声誉和诚信一点一滴的被损耗, 所以从现在开始, 我们倡导并建议大家共通维护这一产业, 提倡“本色”产品, 杜绝磺熏。常言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选准一个产业不容易, 发展一个产业更不容易。但如果选准并发展起了一个好产业, 却可以造福一方百姓。相信这一点, 广大种植户深有体会。

三、硫磺熏制枸杞对人体的危害

硫磺是一种化工原料, 不是食品添加剂, 食用后会使人产生呕吐、腹泻、恶心等症状。硫磺里含有铅、砷等重金属, 经硫磺熏制的枸杞铅、铜、砷、二氧化硫等含量远远超过国家标准, 会对人体的肝脏或肾脏造成严重伤损;硫磺燃烧后能产生二氧化硫, 是一种致癌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残留在食品表面或渗透到食品内部, 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二氧化硫还很容易被湿润的黏膜吸收, 进而对眼及呼吸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导致头昏、腹痛和腹泻, 严重的会造成中毒。长期食用硫磺熏制过的食物会让人慢性中毒, 甚至致癌。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对枸杞的种植技术和生产加工技术应具备的质量技术条件做了要求, 其中特别提到“严禁用硫磺熏制或染色加工。”《食品安全法》第28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严禁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加工食品。

四、对景泰枸杞产业今后发展的建议

一是建议全县相关部门 (林业、农牧、质监、药监、工商等) 及所有种植枸杞的乡镇要大力宣传、齐抓共管、杜绝“磺货”, 切实把枸杞产业提质增效上升到事关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兴衰的第一高度来认识, 列入本部门本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 结合全县枸杞产业发展的实际和具体情况,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研究制定枸杞产业提质增效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认真抓好落实。

二是建议相关单位和个人积极从事枸杞制干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逐步实施和推广适合本地生产特点的、一条龙配套的、多种能源共同发展的枸杞烘干机械设备和技术。鼓励加工、营销企业投资新建适应各自企业需要的枸杞制干设施, 直接收购茨农鲜果制干, 改自然晾晒为设施制干, 减少制干中间环节, 减少营养成份损失, 提高景泰枸杞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三是呼吁各个体大户、广大农民朋友要逐步改变以往的观念, 提高自身认识, 从自身做起, 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产品标准进行枸杞种植, 切实增强保护和发展枸杞绿色产业的责任感。

四是施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 不断培肥地力, 提高产量, 不单纯使用和过量使用化肥, 尤其是硝基类化肥。

五是病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化学防治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不过量使用农药, 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药。时刻关注枸杞中残留农药的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 引起人们急、慢性中毒, 致癌、致畸、致突变及对后代产生影响的问题。

六是晾晒严禁使用硫磺熏制, 提倡农民朋友搭建简易塑料拱棚晾晒, 县相关部门将积极探索和引进无公害太阳能风干技术和红外线制干先进技术, 降低枸杞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确保枸杞质量和品质, 以优质产品供应市场需求。枸杞干果及其产品销售严禁使用景泰以外的包装、商标, 一经发现, 由县工商、质监等部门严格依法惩处。

思考及建议 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城镇居民的药品方便、有效已得到基本保障。而广大农村仍存在着用药不便、价格偏高、药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忠实履行“三个代表”思想。因此,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方便是我们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我局通过对穆棱、海林两个县药监工作的调查中发现,仅仅依靠药品监督的行政手段是不够,还应充分利用其它社会资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农村药品市场,以合格的质量、低廉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保障农村药品供应,实现“管好药,为人民”的崇高目标。

一、从两县看农村药品市场现状

穆棱市药品供应单位[含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各级医疗院下同]297家,其中城镇人口10万,药品供应单位112家;农村人口22万,药品供应单位185家。海林市药品供应单位489家,其中城镇人口24万,药品供应单位121 家;农村人口19万,药品供应单位368家。城镇人口每万人6.55个供药单位;农村人口每万人13个供药单位。虽然从数量上,农村人口供药单位比城镇人口要多,但从分布地域上看: 城镇人口相对集中,而农村人口相对分散,每平方公里的供药单位仅为0.03个,从客观上造成农村用药不便。

通过两个县的调查,农村药品市场供应渠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合法供应渠道、一个是非法供应渠道。合法渠道有三个途径:一是乡镇卫生院;二是药店;三是村级卫生所和个体诊所。非法渠道有四个:一是有的商贩在集贸市场,暗地销售;二是游医药贩走街串巷,上门兜售;三是农村商店、小卖店偷摸销售;四是偏远村屯在家隐藏销售。目前,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所生存困难,在利益驱动的心态之下,也从药贩手中采购药品,非法药贩正以各种手段侵入农村用药的合法供应渠道。穆棱市通过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批发企业的销售额由以前的每年200万元,上升到每年700多万元,零售企业销售额由每年的600多万元上升到1500多万元,上升了275%。由此可见,非法药品供应以价格低、服务快的优势逐步占据广大农村药品市场。它们的到来,造成农村药品市场存在着较大问题,突出表现在:“三多”.即:假劣药品多、过期失效药品多、游医药贩多。两个县80%经销假劣药品案件发生在农村;90%农村医疗机构存在着使用过期失效药品现象;农村游医药贩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广大农民用药安全、有效受到直接的威胁。

为什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多次打击,不能彻底解决问 题。通过调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市场有需求。合法渠道的药品供应往往品种少、价格高、不方便;而药贩子价格相对较低、送货及时,这些从客观上为非法供应渠道提供了机会和市场。二是打击难度大。这些非法经营药品行为,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监管难度大、效果差。三是农村药品质量不高。制假、售假者为逃避打击,把目标从城镇转移至农村,加之农村群众对假劣药品的识别能力较差,造成农村假、劣药品泛滥。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根本原因就是合法药品供应渠道不畅、没有充分占领农村药品市场;同时基层药品经营、使用单位供应渠道混乱,给假劣药品提供滋生的温床。因此,单纯依靠行政监督的手段是远远不够,必须利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规范和疏通药品供应渠道。

二、充分发挥药品监管部门杠杆作用,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其行政杠杆的调节作用,扶正祛邪、堵疏相济,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药品市场的好转,是农村药品综合治理有效途径。我局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在总结穆棱、海林两个县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的农村药品管理的思路和办法。

1、增强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体、法律咨询服务、举办假劣药品展览等多种形式,在农村广泛 宣传《药品管理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理用药知识。一方面,宣传合法供药单位药品质量相对可靠,提倡老百姓从合法供药单位购买药品;另一方面,增强群众自我保护和识别假劣药品能力,自觉拒绝假劣药品。

2、加大对非法购销药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必须以打击农村过期失效、霉烂变质药品和规范药品购销渠道为重点,加强日常监管,开展专项整治;尤其对合法单位从无证单位采购药品的,进行重点打击。一年来,穆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800多人次,检查管理相对人290多家,打击游医药贩15人次,查处取缔无证销售药品“黑点”51家,共没收药品106种,标值12万元,共收缴罚款32.4万元。有效地遏制了非法购销和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净化了农村药品市场。

3、规范农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行为。从贯彻和落实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入手,首先是强制推行建立“双记录”制度。要求管理相对人真实准确地填写记录,做到药品记录和进货发票相吻合。经过穆棱、海林两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近一年的实践证明,真实、可靠的药品购进记录是规范进药渠道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方式,为农村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次是建立管理相对人档案。把管理相对人的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填表入档,做到心中有数。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做出的行政处罚,各股、队每季度汇总一次,全部记录在案。对管理相对人实行分类管理,对有问题的和问题较重的单位实行重点监管。

4、强化农村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县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应以乡镇为基本单位,有计划地对药品从业人员进行《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等药事法规、药品基本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努力改变乡镇药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提高药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使管理相对人对《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有更深刻的了解,为今后药品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创造必要条件。

5、加快农村药品供应的网络建设。积极探索既符合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又方便农村用药的药品供应体制和渠道,在政策上积极支持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向乡镇和农村的延伸,形成以县级药品批发企业为依托,统一进货、统一结算、统一价格的连锁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药品质量;支持边远或交通不便区域实行“药品代购”,确保了农村药品优质有效供给。

三、针对农村药品市场特点,建立价低、快捷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

我们的工作方针是“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结合”。本着“监管到位就是服务到位,以大服务促进大发展”的理念,在全面整顿农村药品市场过程中,我们发现非法药品供 应渠道的主要优势是在价格低、服务优,而这些单纯靠打击、规范的行政手段是远远不够,不解决好农村合法药品供应单位的价格和服务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药品管理的局面。必须用行政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双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支持和鼓励合法药品经营单位和非法渠道抢占农村市场,才能使农村用药渠道疏畅、药品质量得到保障。因此,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义务从价格、服务二个方面督促和帮助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帮助经营企业提高服务意识,建立了快捷的供应网络。由于农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因此只有方便、及时的药品供应才能满足农村药品需求。穆棱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帮助经营企业划分南北两面片,以八面通、穆棱两个批发企业为中心,乡镇药店为落脚点,下乡联络员负责沟通,每3天一个巡回,将医疗院需要的药品快速送到。这样做既满足了使用需求,也使药贩子无缝可钻。

二是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民。价格低廉是药贩子的最大优势,只要价格相对合理,合法药品供应单位在农村有广阔的市场。穆棱市药品经营企业在XX年9月价格综合下调36.68%的基础上,XX年5月又对240种常用药品的价格下调了17%,前后两次合计下调了53.68%,前后两次药品价格下调幅度之大、品种之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合法经营企业也从薄利多销中偿到了甜头,批发企业的销售额由 以前的每年200万元,上升到每年700多万元,零售企业销售额由每年的600多万元上升到1500多万元,上升了275%。由此可见,通过规范整顿药品市场,不仅人民群众受益,医药经济健康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广大群众用药的安全和方便。

三是引入竞争机制,适当降低农村开办药店“门槛”,鼓励在农村开办药店。在较大村屯、人员集中的地方合理布局药店,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形成商商之间、商卫之间的良性竞争局面,达到提高农村的供药水平、质量,降低药品价格的目的。促进农村医药市场不断规范,使广大农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

四、对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通过一年的实践,虽然在农村药品市场管理上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保障人民群众用药方便、及时、有效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经过对农村用药管理的探索,我们有以下的设想和建议:

1、加快乙类非处方药的实施步伐。现在农村商店、小卖店非法销售药品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药品市场有这样的“需求”。乙类非处方药网点的在农村设置,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广大农村的药品供应;二是使地下“黑点”变为地上“明点”,方便对其药品质量的监管,保证药品质量;三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既降低了药品价格,使广大农民群众“吃得起药”,又使药贩无利可图,一定程度上也净化了农村药品市场。

2、要充分利用多年以来形成县、乡、村三级卫生保障体制的供药渠道。现在农村用药的主要渠道仍是乡以下卫生院,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医疗院药房管理规范》,使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法可依。在规范它们的用药行为同时,能否实行乡镇卫生院统一委托代购药品的试点。对于没有设立药品批发网点的乡镇卫生所、个体诊所所需的药品,由符合条件、经当地药监部门同意的卫生院统一委托代购配送。

3、加快实施《药品监督员管理办法》,解决基层药品监管由于人员少、监管面积大,监管覆盖面达不到百分之百的问题。如果有兼职药品监督员,就可以迅速形成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督管理网络,有力打击农村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

4、不仅从政策上支持城市药品经营企业向农村发展,而且要给予一定的倾斜和扶持,使之在农村开设药店有利可图。对符合条件的,经当地药监部门同意,乡镇以下药店应从相关法律、法规上明确可以向农村卫生院供应药品。

思考及建议 篇6

摘要:广州作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试点,自城中村改造工作以来,改改停停,已历时5年,然实际改造工作推进时间只有3年。所以,无论是从广州城中村改造的进程还是从城中村改造审批结果都可以看出,广州城中村改造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针对广州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造的措施。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问题

一、广州城中村改造的进程

自城中村改造工作以来,广州作为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试点,改改停停,已历时5年,然实际改造工作推进时间只有3年。---2008年前不让改;

---2008年出台城中村改造政策;

---2008年到2011年大力宣传推进城中村改造,村民改造积极性强,争先恐后的一窝蜂做方案,人力物力投入大,改造进入大跃进时期,然改造方案千篇一律,可批性很低,改造方案难以落地;

---2012、2013年各界进入反思,政府停止审批,城中村改造停滞,但也未出台新的政策。

---2014年初两会提出:要求用好城中村改造政策赶快改。

二、广州城中村改造存在的问题

广州138条村,至今,编制方案的村估计上百条,实际审批的村仅24条。

以荔湾区为例:荔湾区18条村纳入了全面改造,2009年-2011年就有14条村开展了现状调研幷编制了城中村改造方案,进而报给市政府审批,然实际审批村只有两条:西塱的裕安围自然村-整治改造的试点村;东漖村-早在08年就开始编制改造方案。

所以,无论是从广州城中村改造的进程还是从城中村改造审批结果都可以看出,广州城中村改造存在很多的问题:

1、改造方案千篇一律,改造模式单一,处理手段呆板

自从广州猎德村改造完成后,广州城中村改造进入大跃进时代,大家争先恐后的模仿猎德改造模式,纷纷编制城中村改造方案,并且方案基本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猎德只有一个,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其他村无法代替的,它改造的背景和时机也是其他村没有的。我们可以借鉴猎德的改造的成功经验,但是不可复制其改造成果,他是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产物。

目前荔湾区有18条村纳入了全面改造的范围。全面改造的模式在某种意义上等于全面拆除,但是在许多经济基础薄弱和一些现状经济发展较好、房屋质量较好的村庄,全面拆除的改造模式并不合适。城中村改造方案的好坏不仅在于它改造后房子建得有多漂亮,路修得有多宽;而且体现于改造后该地段产业的正确选择,市政设施和公服设施配套齐全,生活环境得到实质的改善,有完善的物业管理系统,人民的生活指数在预测值之上,改造过程中又不至于铺张浪费。根据村的发展历史,每条村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不可复制,硬性套用固定的“城中村改造”政策,不懂得灵活变通和创新,势必导致改造模式单一,改造方案的千遍一律。因此,改造应当存在多样性,根据每条村的区位和特点创新多元化的改造模式,例如:对于居住区部分和经济发展用地可以采用不用的改造模式和开发时序,又要灵活使用城中村改造政策,真正做出适合村的改造方案。

2、政府主导性不够强大,政策不稳定,审批时间长

广州政府城中村工作主导不明确,改造工作的行政主体众多,包括国土、规划、建委、城中村等部门,这使得程序相对复杂、繁琐,审批走流程时间长;加上政策很不穩定,方案修改反复,导致方案审批时间愈加长。项目一日未批,村民抢建、违建还是一天天的进行,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单使改造主体失去耐心,同时也影响公众对“城中村”改造的信心。

然纵观广州所批的城中村方案中,大多都是因为政府有需求,政府关注和指导工作力度明显提升,很多渠道都开绿灯,程序简单化,方案才得以审批。

从2004年起,深圳先后出台了《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关于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城中村(旧村)总体规划纲要》、《城中村(旧村)改造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规定》、《城中村(旧村)改造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城中村(旧村)改造中长期计划》等一系列指导性和操作性文件。这些文件不仅明确了改造目标、改造内容以及优惠政策等框架性原则,帮助各村从物质空间方面改造城市建设环境;而且保证了城中村从行政管理、土地房产管理、社区组织以及区域产业调整、文化资源融合等方面更好地解决原城乡“二元化”的社会形态问题。例如深圳的渔民村,政府给予资金扶持政策。一是渔民村获得政府给予向银行信贷改造资金的部分利息补贴;二是渔民村在补缴地价时还能依据政策享受到10%的优惠;三是区政府还给予部分启动资金,作为基建前期市政配套建设补助经费。又如大芬村,政府投资对原村民物业通过升级改造用于油画艺术市场,改造后原物业租金归村民,使村民及落户的经营者都在城中村改造中成为切实的受益者。配套政策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

因此,城中村改造应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注重掌握情况,加强政策研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优化行政审批、审核程序,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支持、扶持、奖励等激励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化解矛盾,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促使城中村改造工作依法、有效、积极推进。

3、政策门槛太高,政府目标不明确,投入重点确定,导致改造偏离预期效果,改造不见成效

为控制城中村改造的大跃进,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抬高城中村改造的方案上报的门槛。房屋和土地需要实测数据,并要求国土部门确认;人口户数需要街道派出所盖章确认;楼面地价需要有资质的单位评估确认,经济测算才算有效,方案才能往上报。另外,改造方案两个“90%以上”通过率的要求太高,很难落实。新城中村改造政策规定,要求“城中村”改造方案、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等必须获90%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以白云区田心村为例,村范围较小,户数少,90%以上村民同意改造的意见能迅速达成一致,但到后期实施,还是因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未达到90%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而使项目推进停滞不前。

4、“城中村”改造缺乏有力的研究基础及技术指导

目前我市的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尚未编制,“城中村”改造并没有法定规划的指引,广州市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并没有详细考虑城中村改造,但“城中村”项目却以之为上层次规划,改造需求与控规产生缺口时,势必面临调整控规,进而导致改造工作推进困难,实际效益并不乐观。城中村改造无法自身平衡,规划相互间难以一步到位,相互对接;部门间各做各的;规划师关起门做方案,不接地气。

那么,一味严控容积率,是否适应广州当下土地资源供应?

很多人认为高容积率一定是影响城市景观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其实不然。综观国外先进城市,如香港,新加坡,它们并不一味排斥高容积率,而是探索在高容积率下的宜居城市。“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城市更新的过程与实践,涉及了多方利益,用地的低容积率发展并不完全适合于“城中村”改造项目。例如可以通过容积率奖励等方式鼓励空中花园、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与街道绿化融为一体;通过多层次、多种类型的步行、车行和公共运输系统来组织市中心区的城市与建筑空间形式,市民可徒步或搭乘电动人行步道、高速电梯在各商业、办公建筑楼宇间穿梭,解决高容积率带来的不利因素,促使城市向健康、绿色方向发展。

三、那么,应当如何做好广州的城中村改造呢?

思考及建议 篇7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企业过度关注销售额情况, 应收账款相关财务指标不合理

在往来业务发生前, 企业普遍受业绩压力影响, 过于关注销售额稳定和增长指标, 忽视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的考察, 导致了坏账风险的增加。同时应该看到, 自进入经济低迷期以来, 企业销售压力巨大, 在这种不利情况下, 对客户的选择余地变小, 也是导致应收账款数额不断加大的重要原因。

调查中了解到, 86%的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问题严峻。其中42%的企业由于没有管控应收账款的增长, 导致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所占比重不断增长, 处于一种不受控的状态。如化工行业某企业, 就2015年和2014年相比, 销售量增加了6.3%, 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 2015年的销售额中, 73.5%都是应收账款。汽车制造行业某企业应收账款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了营业收入的60%.另外,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天数等指标数值偏高, 说明短期变现能力比较差, 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2. 不注重信用政策的制定

信用政策及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调研中发现, 企业普遍没有指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 导致还账成本、机会成本及管理成本偏高。主要表现在:

(1) 信用标准不科学。企业制定信用标准时应结合当时市场竞争状况和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科学的信用分析和信用评估, 及时修正信用标准的宽严程度。而企业实际运营中, 销售部门缺乏和财务部门的有效沟通, 不能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而是采用了统一的政策, 不具有针对性, 这与企业最初制定商业信用的计划是相违背的。

(2) 信用额度偏大。信用额度的确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意义重大, 它能防止给予客户过度的赊销信用而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实际中了解到, 80%以上企业不能做到对客户的动态跟踪分析其财务状况, 定期重新评估, 进而动态调整信用额度。

3. 企业收账政策制定不科学

应收账款必然存在一定坏账比例, 92%企业存在欠款时间达3年以上的业务。有一些账务是超时很久的业务, 大多数企业没有做任何后续跟进、追踪处理, 也没有做具体详尽的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后续管理不严谨。

二、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中小企业当中的财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目前的在职人员大多数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岗前培训, 就职后的后续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 不注重业务的动态学习。财务人员基本会计技能尚可, 财务管理水平满足不了当前形式的需求。这些因素在整体上影响财务工作的进度以及工作质量, 在应收账款的清算、催收及定期对账工作中出现拖延, 更难满足更高层次的应收账款政策制定、科学合理收账政策制定。

另外, 调研中发现, 大多数企业没有明确的设立应收账款管理岗位。应收账款的日常会计处理工作大多由负责收入板块的工作人员一并完成, 没有专人负责, 造成了应收账款后续管理的不及时, 没有专人进行应收账款的催收和管理工作, 也没有与销售部的员工进行及时沟通, 对欠款客户信息了解不到位, 没有客户信用档案和合作记录, 不能够正确的评估信用还款风险。

2. 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机制不完善

企业使用赊销策略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盈利, 促进业务扩张, 然而不合理的信用政策直接导致了企业发生了过多的管理成本, 比如大额坏账无法收回造成企业损失、信用期间过长导致资金流通出现问题, 过高的现金折扣造成业务成本太高影响利润等,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非常不利。

大多数企业过多的重视会计核算, 却忽视了财务管理, 缺乏信用政策制定的长效机制, 制定的信用政策多半是照本宣科, 没有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客户的拖欠以及不按时还款, 有客户本身的原因, 也有公司信用政策不完善的原因, 比如必能根据客户的过往合作业务情况进行信用评级, 削弱了诚信客户的合作力度, 也给了不诚信企业的可趁之机。

3. 应收账款的监管机制不到位

在利益驱动下, 销售部员工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 一味地追求高销量。公司财务部门缺乏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 没有建立科学的应收账款监管机制, 不能对应收账款投入应有的控制和监管。在这样的背景下, 虽然企业的销量、市场占有率在逐步增加, 但是应收账款也在增加, 同时坏账的风险也会增加, 企业财务风险不断放大。

4. 没有科学的收账制度

具体表现为没有完善的收账制度, 不能对收账成本和收益进行科学分析, 也没有专人进行监督管理, 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制度没有严格执行, 更多的是浮于表象, 催收方式单一, 不能根据客户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管理。

三、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1. 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财务人员素养

为适应新形式下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要求, 企业应定期组织或安排财务人员参加业务提升培训。我国财会领域普遍重会计、轻财务, 这不能适应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财务人员提出的要求。企业可以定期聘请高校、事务所等相关机构优秀人员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也可选派业务骨干外出深造, 提升业务能力。只有会计基础扎实、掌握财务运作流程、熟悉资本市场的财务人员才能为企业财务管理创造效益。

2. 完善企业的信用政策

企业制定完善的信用政策, 主要考虑三方面内容。其一是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国际通行做法是利用信用“5C”系统来评估和分析。信用5C是指信用品质 (character) 、偿债能力 (capacity) 、资本 (capital) 、抵押品 (collateral) 和经济状况 (conditions) 五个要素。这5个方面的信用资料可以通过直接查阅客户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资料获得, 也可以间接通过银行提供的客户信用资料以及与客户的其他供应商交换有关信用资料获得。在取得信用资料基础上, 着手进行评估分析, 并将客户的信用资料转化为信用等级, 来判断风险的大小, 最终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其二是确立安全的信用额度。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和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额。信用额度必须定期检查、评估。其三是确立信用条件, 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3. 加强应收账款监管机制

企业应创建完备的内部监控及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条例, 才能保障企业各部门的良好运行, 提升各部门之间的自我调控、自我协调能力, 才能使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化解风险。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加强应收账款监管机制。企业可以考虑建立信用审批部门, 在接受客户订单之前, 销售人员应先对其考察和了解, 进而汇总给信用审批部门进行审核和签字, 完成这一流程之后才能够开展销售业务, 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信用政策。

4. 收账政策要合理、灵活实施

对于应收账款的后续管理, 难免需要进行催收工作。企业应该根据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对客户进行划分, 具体可以根据对方的信用状况考虑, 分析对方客户的信誉度、拖欠时间、拖欠缘由等, 开展有理、有力、有节的催收制度。对短期拖欠户, 应采取较婉转的书信方式催讨;对长期拖欠户, 可采取直接的电话或上门催讨方式;对恶意拖欠户, 可采取法律方式予以解决。在收账时要注意的是既要维护本企业利益, 又不能伤害客户的感情, 从而造成企业老客户的流失, 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的运用各种手段, 维护企业与客户良好的信用关系。另外, 收账政策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 对于形成的坏账或者无法收回的账项, 信用审批等相关部门需要明确责任, 在收账政策中落实责任制度, 才能够促进各个部门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潘荣良.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防范经营风险[J].财会月刊, 2011.

[2]黄艳华.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思考及建议 篇8

一、当今社会美术培训现状

当今社会美术培训机构大体分为:1, 高考培训 (主要针对青少年) ;2, 少儿兴趣培训;3, 成人兴趣培训;4, 各种美术技能培训 (主要针对青少年、成人) 。其中高考美术培训和美术技能培训所占比例最大。在对高考美术培训调查中发现, 其监管相对较弱, 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时间、师资、学生管理、评估、收费等最为混乱, 一些培训机构, 以各种名义, 利用不实的极具诱惑力的旗号招揽生源, 完全把美术培训当成赢利的手段, 对所有培训对象按照同一模式, 生搬硬套。相对而言, 美术技能培训情况要好一些, 由于美术技能培训面临的实用就业压力, 因此, 无论从学员管理、培训内容、培养教育方法和时间、师资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保证, 且美术技能培训, 一般是正规注册的学校, 这也是保证生源的一种手段。由于有了政府的监管, 各方面都要正规的多, 但同样由于就业的压力, 行业美术培训, 只讲技术, 其它方面极少涉及。少儿的美术培训是新兴市场, 也是美术培训的朝阳产业, 这类机构目前还比较少, 但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 由于少儿的生理、心理、认识等方面的特殊性, 这类机构的从业者多是和幼教有关的人员, 来源相对单一且大多受到过正规的教育, 培训的管理也更严格一些。由于孩子年龄较小, 家长几乎是全程陪同, 对培训过程的方方面面了解得比较详细, 也对培训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 为缓解这种压力, 培训机构想尽办法来满足家的长要求。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家长看到培训的成果, 在一次或两次培训之后, 拿出作品给家长。大家都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来做某一件事, 但不知不觉间, 事情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

和以上这些美术培训的热火朝天相反, 还有一个不为人关注的美术培训群体, 他们虽然游走于大多数人的视线之外, 但无论是“教”还是“学”, 都做的非常好, 那就是纯粹以兴趣为动力的中老年美术培训。其实, 市场上中老年美术培训的机构并不多见, 和其它培训的明显的不同在于, 这类培训的被培训者更自觉更主动, 往往是学生催着老师走, 学习热情非常高, 他们之所以接受培训, 完全出于自身的喜好, 基本上没有任何功利色彩。他们也不太在意美术技巧以外的东西, 只是以传统绘画模式去表现对象。他们一般都有明确的目标或者叫标准, 这标准来自长期的生活积累, 或是教师的风格特点。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关系, 培训者和被培训者能够进行平等的、有效的对话、交流, 交流的出发点是绘画的技巧问题, 但话题展开后涉及的面很广, 实际上, 中老年美术培训的许多理论性问题, 正是通过这种自发性的沟通交流得到了解决, 枯燥的理论就变成生动直观的现实, 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对社会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被培训者多数不具备专业系统的美术素养, 美术培训机构对被培训者的审美活动有很强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在众多的美术培训机构中, 优秀的美术培训机构, 不仅训练培养美术技能, 而且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部分美术培训机构, 仅仅把美术培训当成赢利手段, 把形而上的艺术审美, 简单、粗暴的分解为不同的制作方法, 这对人们的审美素养, 特别青少年审美观的形成将产生严重的误导和影响, 对社会整体审美水平产生不良后果。

我们知道, 人们所有的思想和行为受制于人对社会最本质的认识和看法, 这就是世界观。而世界观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审美观, 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对于错、好与坏、美与丑的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的接触到新的信息, 不停地作着判断, 并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 不断的验证和调整自己的判断, 并逐步地固定下来, 形成自己固有的审美观、世界观。而且人的世界观一旦固定, 就很难再做改变, 并影响着人们对待所有的事物的看法, 这就是观念的力量, 审美观的培养有很多途径,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艺术培训。美术培训作为艺术培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必然会对人的审美观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当今中国的国情中, 市场化的艺术培训, 是绝大多数人接触艺术的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 也直接影响着社会审美的形成与发展, 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 市场化的美术培训, 扩大了人们接受艺术培训的渠道, 增加了人们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 缩短了普通人和艺术之间的距离, 这对于普极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爱艺术之心, 人皆有之, 但长久以来多数的普通人对艺术是敬而远之。这一方面有历史的原因, 因为综合国力的原因, 政府更多地从经济、军事等方面强化发展, 因为这涉及到国计民生, 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而艺术的发展是要在国力发展到相应的阶段后, 为满足人的精神追求才出现的需要。我们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时期, 当社会出现这种精神需起的时侯, 市场相应的做出了反映, 这很正常, 合情合理, 但由于市场的逐利性和新兴市场的不规范, 美术培训市场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规范和正确地引导会使市场更加规范和成熟, 相应地对社会审美的正面引导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反的如果对这些问题不闻不问, 也会对社会审美产生消积的影响, “意志的力量”会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 对国家和每一个个体产生影响。

三、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做为审美培养的导向也需要有明确的规定, 笔者建议:1、建立准入制定, 对基本的从业资质进行审查和规范, 对从业人员的资质进行规范和要求, 建立轮训制度, 对所有从业人员, 分层次, 分等级进行培训, 规范教学内容及管理和收费;2、建立对社会审美产生正面引导的星级制度, 对所有培训机构实行星级评选, 引导培训机构在商业利益和社会价值方面作出平衡, 形成对社会审美正面引导的导向;3、建立行业协会, 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成立行业协会, 实现行业自治;4、对于在社会审美作出贡献的, 由政府设立基金会, 对其进行补贴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钱初熹, 《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7

思考及建议 篇9

1 目前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员工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导致安全意识淡薄。随着近几年的燃气企业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 用人机制和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完善, 每年有不少人进入这个新兴行业, 燃气行业的员工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经验的老员工面临退休,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还在学习实践中, 工作的衔接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而以退伍人员和新进人员为数不少, 文化低底子差, 接受事物较慢, 且不好学;另外同工不同酬的分配体制也影响着一大批劳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就形成了年老的想做事做不好事, 年轻的眼高手低简单的事情不想做, 复杂的事不会做的恶性循环现象。

(2) 班组安全管理松散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领头羊”, 不仅要抓安全, 还要抓技术, 更要抓生产。面临班组点多线广的工作点, 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 就形成了难堪的局面:班长想管管不过来, 安全员想管无权管, 其他人自由散漫, 从而导致班组的安全管理松散。

(3) 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固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 违反国家和上级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 违反本单位制定的现场规定、操作规程、操作办法等进行工作, 不论是否造成后果, 统称为习惯性违章。

2 针对班组安全管理中的实际问

(1)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以制度为基础约束人, 并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

具体把关工作有以下几点:确定班组长的素质要求;规范班组长选任机制;明确班组长的安全职责;并采取“教”、“学”、“做”三者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对其进行培训;此外, 还可对其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仅依靠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并不足以让员工清醒地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需要辅之以严格的监督机制来检验制度的完善性、整体性、实用性, 做到切实可行的依法行事,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体制。

(2) 积极转变职工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文化建设思想是主导人类行为的无形武器。在生产工作中, 除了要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之外, 思想工作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且在安全文化中占主导地位。职工思想能否转变成为积极、有效的工作意识成为了决定安全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作为班组最大且最直接的领导者——班长, 应该从整体和长远发展来纵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积极转变职工思想, 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 避免职工出现因循守旧、麻痹大意、经验主义等思潮在班组中泛滥。

(3) 加强安全培训的力度与深度, 深化宣传的目的性。安全生产需要有一定的安全知识为基础。在生产实践之中, 只强调安全生产而忽视安全生产知识重要性是片面的。鼓励班组成员自我管理意识,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变他律为自律, 变他责为自责。例如, 班组可以开展安全“群策、群力、群管”活动, 以形成人人献计献策, 人人遵章守纪, 人人参与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氛围;还可以通过让员工轮流担当安全员, 实行人人参与监督、参与管理, 在安全生产上发挥带头与引导作用。此外, 还可以在班组选举“班组安全监督员”或开展员工“安全从我做起”自评活动。

(4) 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 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及自我防护意识。一是根据集团公司、分公司、站、所、队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制订班组安全生产指标。有了明确的指标, 班组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的, 全体班组成员才有为之奋斗的目标, 并防止在工作中出现盲目性。二是安全活动要形式多样, 行之有效。班组要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实际生产情况, 并结合季节特点及生产实际, 灵活改变全活动形式, 如现场会、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安全知识抽问、安全技术比武等, 使班组成员员有一定的紧迫感,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开好班前、班后会。利用班前会结合具体的气候、生产任务和检修工作, 做好危险点分析, 安全知识的讲解, 布置好安全措施。班后会进行简单小结, 找出存在的问题等, 并共同探讨解决措施, 对于卓有成效的办法还可以推广学习, 以提高在安全生产中的高效性。四对一般性“三违”的员工采取批评教育、当场指正, 不罚款的方法;对“三违”较严重的员工进行罚款, 对多次“三违”屡教不改者, 就依法“吊销”其“执照”, 对其施以待岗培训。

(5) 杜绝员工习惯性违章, 避免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在班组安全管理中, 必须让作业人员充分认识违章作业的危害性, 充分认识开展反违章、反事故斗争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严肃性, 充分认识开展反违章、反事故斗争对全面遏制习惯性违章、杜绝各类人员责任事故、防止恶性事故再度发生以及提升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一是各级领导必须认清反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只有领导重视, 反习惯性违章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二是把实施设备设施“确认操作制”落到实处。为了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 班组成员在操作前可以实施“顾、查、动、验”的“确认操作制”。

(6) 积极营造优良的班组安全文化优良的班组安全文化是凝聚所有班组成员智慧的结晶。它具有极强的凝聚力, 能够在班组集体内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 激发班组成员安全工作热情, 从而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安全工作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

总而言之,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要搞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先行、尽职尽责的原则, 紧紧围绕企业可控、职工在控、社会同控的要求, 确保实现基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完整性和实用性, 做到上下联动、左右协调, 才能逐步形成独具行业特色的班组安全文化。

摘要:燃气企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是班组, 班组的安全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本论述分析了班组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素质、夯实基础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班组,安全文化,存在问题,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志峰.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组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报, 2009 (08) :05.

[2]北京达飞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班组安全知识必读[M].北京:中国石化, 2007, 04.

思考及建议 篇10

一、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要增加一些具有活力和创意的设计

现在的苏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和传统的教材相比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动, 但是从形式和内容上来看还没有太大的改变。实际上, 初中美术教材和其他的基础学科相比, 应该在教材的设计和美观上更加生动新颖, 让学生喜欢。现在的美术教材都是按照欣赏、绘画、工艺三个方面来进行编制的, 在教学中将这些内容划分成一定的课时, 每一个课时都要安排相应的知识点和具体的工作要求, 这种方法虽然在知识点的编排上比较系统和具体, 但是在形式上还是比较单一、呆板的。为了使得每一节课所教授的内容更加丰富, 形式更加多元化, 可在原有教学基础上, 每节课都设置一些小栏目, 如绘画小技巧、笔墨游戏等, 这不但能够使得美术教材的版面更加美观, 同时也能够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 让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更加有趣味,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的丰富多样性应该以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基础前提,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想将这两者都顾及到是很难的, 只要是适合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心理水平的, 对学生的发展有利的, 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均可, 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接受和喜爱,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基本的技能训练统一起来

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 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不加以重视, 但是面对新的世界科技改革和国际竞争的挑战, 美术教学进行了改革, 增加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力度。初中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审美创造力和基本技能的统一, 如何达到两者的统一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改进。首先, 苏教版初中美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主。现在的初中学生在美术课堂的训练上都普遍接受的是模仿式的专业技能训练, 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上都是以“画得像不像”来作为评价标准。所以, 在苏教版初中美术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其次, 在苏教版初中美术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训练。艺术美的要义就是形式美, 如线条、色彩、造型、构图等多个方面, 而形式美的实现是需要技能做保障的, 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技能, 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眼高手低”的现象, 在绘画的表达上也经常会力不从心。所以, 在美术的教学中, 除了要鼓励学生创造之外,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

三、在美术教学手段上进行不断的改革

在初中美术教学手段上, 经历了从写生教学到临摹教学的改革, 同时也进行了创造性教学改革、模仿性教学两大改革, 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 在传统中国绘画技术的影响下, 苏教版初中美术教学一直都是临摹教学的方法, 而当前美术院校却全面接受了西方先进写实主义绘画法则, 用具象写生的方法进行专业的模仿性教学, 这就导致了我国的初中美术教学改革为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方式, 专业的院校以临摹和写生两种方式来进行教学, 将美术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分割成为互不衔接的两个教学阶段。苏教版初中六册的美术教材里, 临摹的内容在所有教材内容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 而从当前初中美术课教学的现状来看, 让学生进行临摹也是当前美术教师用的比较多的教学手段。而在经过长期的临摹教学方式下培养的学生, 在以后只能够按照图画的样本来进行模仿绘画, 一旦遇到写生或者是进行创作的时候就束手无策了, 只能够按照老师和古人的经验来进行模仿, 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更多新的图画。现在要加强改革, 能够让学生更加主观地感知和认识到客观实物, 认识真实的空间范围, 让学生在绘画之前在自己的脑海中对想画的物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经过思考、比较和全面的分析后才能够将事物真实地反映在画面中。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符合初中生发展的规律。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克服各种困难,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条件, 增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以写生为主的教学内容。如静态物体的线条造型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周边的物体进行绘画;在进行风景的绘画时可以选择校园的一角或者自己小区的一角来作为绘画的对象;在进行任务的绘画时可以将老师、父母、同学作为绘画的对象。写生和临摹相比较, 写生的难度会大一些, 但是写生绘画会比临摹的效果更加生动, 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会更多, 至少写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增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

思考及建议 篇11

关键词: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研项目预算;滚动预算;信息化

从一个单位的战略管理角度看,好的单位管理等于好的战略制定加好的战略执行。预算管理可以使单位的年度行动计划得到很好的实施,从而有利于实现单位的长短期目标和总体战略;预算管理可以将单位总部及其各个分部的目标整合起来,通过编制、执行和调整单位预算,逐步实现单位长短期目标,并最终促进单位总体发展战略的达成。预算管理是科学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科学事业单位作为完成预算单位经济目标的主要责任主体,其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一)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第六条规定:科学事业单位预算是指单位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从预算内容来看,科学事业单位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者共同构成单位预算整体,互相依存、不可或缺。单位将各项收入和支出统一管理,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形成了全面反映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预算管理体系。

科学事业单位预算反映了预算年度内单位的资金收支规模、业务活动范围以及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的规模和方向,是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它科学的量化了科研项目的资金筹集、资金分配及资金使用,是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新的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针对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更加强调了“目标”和“计划”,只有根据“目标”编制的预算才具有可行性和方向性,才能促进科学事业单位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单位的总体发展战略;只有根据“计划”编制的预算,才更加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作的具体工作安排。

(二)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意义

首先,科学事业单位预算是部门预算的基础,部门预算的编制是从基层的预算单位开始的,基层的科学事业单位形成了部门预算的最基本构成单元,这些基本构成单元编制预算的准确性与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息息相关。部门预算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行部门预算,提高了科学事业单位工作的计划性和规范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观念逐步建立;通过实行部门预算,使大家形成了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观念,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科研工作的开展、人才的培养等有利于科学事业单位发展的方面。

其次,科学事业单位预算决定着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只有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单位资金的筹集和分配才能有计划的进行。科学事业单位资金来源的渠道多元化,具体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有效的实施预算管理,积极地增收节支,可以为科学事业单位筹措到发展需要的资金,从而为科研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财务保障。

最后,科学事业单位预算有利于公益目标的实现。科学事业单位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需要重视其公益属性。实施预算管理将有利于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公益事业的开展,从而确保公益目标的实现。

二、关于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科研项目预算

科学研究是科学事业单位的主要业务活动,科研项目预算是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以及决算等每一个环节,都与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相应环节紧密关联,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科研项目预算管理与单位预算管理存在差别:一是科研项目预算周期与单位预算周期不一致。单位预算周期一般按照年度进行,科研项目预算周期由项目性质决定,可长可短,两者预算周期难以保持一致;二是科研项目支出预算与单位支出预算分类不同。单位预算是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编制,分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固定资产构建和大修理支出等,科研项目的支出预算一般是按照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编制。虽然在两者之间能建立一定的关联,但由于科学事业单位预算是总体预估的,预估时没有落实到每一个确切的项目上,因此,要准确估计科研项目支出,并科学合理地归集到单位部门预算体系中是难以准确实现的。所以,单位预算管理不能替代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在对单位预算实施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还必须依据科研项目的特点,实施符合科研活动特点要求的动态项目预算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求。

(二)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体系

对于科学事业单位来说,在项目经费的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是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项目负责人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就可以调动其他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预算管理工作才能够做好。科学事业单位要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就需要加强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培訓,通过培训,让全体人员意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加强交流和沟通非常重要,科研人员应该与财务人员一起合理预测项目经费需求,充分考虑各种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可行性,并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要求编制预算。

预算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即以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出发点、着眼点、落脚点,使人的潜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发扬人人参与预算编制、人人实现预算目标的精神,努力实现单位全员参与、全员监督、全员考核。

(三)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预算法》重大改革之一: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nlc202309021609

滚动预算法就是每过去一个期间(一年、半年、一季或一月),便根据上一期的预算完成情况调整和具体编制下一期间的预算,及时补充下一个期间的预算,并将预算期连续滚动向前推移,使预算周期始终保持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滚动预算能保持预算的完整性,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由于滚动预算具有动态固定的期间,能随时间的推进不断调整和修订预算,从而使得编制的预算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使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滚动预算可以顺应中央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的要求,同时,也对预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规划合理,规划是跨年度滚动预算编制的基础,即充分又不冒进的预算才是合理的规划;其次,提出的预算要可持续,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提足预算,合理预计各年支出,避免出现当年预算执行不完,来年预算又不足的问题;再次,业务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协同推进;最后,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务必要明确目标。

跨年度滚动预算从传统预算的立足当前到立足长远,摆脱短期思维,有益于预算单位对未来进行更长远地思索和计划,保证财政制度的可持续,防范财政风险。

(四)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管理的系统化、战略化管理

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化的加深和普及,管理信息系統对单位的经营和管理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很多单位都建立了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但在具体执行方面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大大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效果,究其原因,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科学事业单位正在逐步实现ERP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融合,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各单位应加速步入预算管理信息化时代,最终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

三、从当前财政形势的变化分析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改革的迫切性

科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其特殊性,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预算管理体系。从当前财政形势来看,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而财政支出则继续刚性增长, 如何更好地将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这就对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预算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预算编制程度不细化,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预算监管不到位,预算编制及执行人员对预算管理不重视等,作为国家非盈利的科学事业单位同样存在这些问题。近几年,国家对预算公开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预算的要求越来越细化,为了顺应国家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科学事业单位要重视预算管理工作,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加速步入预算管理信息化时代,顺应预算管理制度发展的需要,积极改革,与时俱进。

城市内涝问题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篇12

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导致城市内部排水不畅,道路积水,从而引发财产损失的一种现象。每至夏季汛期,便会出现大量“水城”:2010年夏,济南、长春等城市遭遇严重积水;2011年夏,连续强降雨导致武汉市内80几处路段严重积水;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暴雨,很多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受损,近80人遇难;2013年9月13日,上海遭遇连续强降雨,市内多个路段积水严重。2014年深圳两次遭遇暴雨,城市积水严重,近2000辆汽车被淹,2人死亡;城市内涝出现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加大。

城市内涝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路段积水影响交通,破坏人们出行、工作计划;损坏公共建筑设施,导致国民经济的损失;威胁并直接损害人们财产、生命安全。可见,城市内涝问题是一个愈发严重且亟需去研究解决的大问题。

2 城市内涝问题的几点思考

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内涝却愈发严重,由此引发的现象及人们的思考愈发增多。对于城市内涝问题,谈论以下问题:

2.1 公开的降雨资料是否真实

“(2016年)7月9日,突如其来的大雨,让新乡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降雨。截至当日19时,新乡监测点雨量普遍超过400mm,卫滨区平原乡最高数值达到了450.2mm。据了解,24小时降雨量达到250mm即为特大暴雨,新乡此轮降雨突破了当地日降水历史最高值”。以上报道是关于河南新乡的一则降雨资料报道。由该报道可思考以下问题:

2.1.1 降雨量的描述不清

24小时降雨量达到250mm即为特大暴雨,以上提到的400mm及450.2mm均没有强调为24小时降雨量,容易混淆。上述:“监测点雨量普遍超过400mm,最高数值达到了450.2mm”:究竟有多少点雨量超过了400mm,所占比例是多少;最高数值达到了450.2mm,仅仅是一个点,还是很多点达到了这个数值。这些表述不清楚,使人们对降雨量模糊不清。“24小时降雨量达到250mm”是指所有监测点平均降雨量大于250mm。上述报道没有说明白平均降雨量是否大于250mm。降雨资料的描述不清很大程度上混淆了人们对“内涝原因”的认识。

2.1.2 水文资料的真实

我国各地城市水文资料由水文部门监管,想拿到相关水文资料很难。这很大程度上质疑了水文资料的真实性,如上述降雨量的报道,属于“模糊不清”的报道,无法传递真实信息。水文资料真实与否直接反应了内涝“责任人”是谁的问题。

2.2 城市内涝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1]

城市内部道路积水直接原因是排水管路系统不畅,这是“工程技术问题”。城市的“前身”是农村,农村的“前身”是荒郊;荒郊很难发生内涝。结论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内涝出现了;近年来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内涝问题亦愈发严重。显然是“人为大于天灾”。城市建设过程中,以下因素加剧了城市内涝:

2.2.1 城市的硬化路面

荒郊生长着花草树木,暴雨降落后,雨水一部分快速下渗,一部分,由植被吸收,下渗、吸收饱和后(蓄满产流)才会产生径流;据有关数据,暴雨强度为10mm/s时,有9mm/s左右降雨下渗或被吸收,仅有1mm/s产生径流,下渗系数为0.9,径流系数为0.1,这种情况很难产生径流。城市建设改变了一切:为了出行方便,清除了花草树木;道路变成了不透水的“硬化路面”,据有关数据,暴雨强度为10mm/s时,只有1mm/s左右的降雨下渗或被吸收,有9mm/s产生径流,下渗系数仅为0.1,径流系数为0.9。结果是“人为”的提供了“自己”方便、改变了“天然蓄水库”、产生了地面径流。

2.2.2 城市排水管道的不达标

我国目前现状,老城区排水管路年代久远,管道腐蚀、堵塞及设计标准等导致排水达不到效果;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火热,很多投资商为了利益大兴土木,楼房拔地而起,赚取利益,地下的排水管道对房产商则是“有损无利”,所以用户增多了,排水增多了,路面硬化增多了,排水系统却原地不动,必然导致内涝的加剧。可见:是“人为”导致了排水管道的不畅[3,4]。

3 基于城市内涝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水文资料应公开

水文资料反映了降雨强度,公开水文资料可以让百姓、让科研工作者真正了解气候、降雨,认真分析水文现象;对于百姓生活、天气预测都有好处;且水文资料公开可以避免由“人祸”向“天灾”的“转嫁”,真正去面对问题,然后才是解决问题。

3.2 减少城市地面径流

可考虑以下途径:

1)尽量增加透水路面的面积:比如停车场可采用透水停车场;尽量加大渗水路面的建设比例[4]。

2)将道路两边绿化带改建成下凹式[4]:目前的绿化带均是上凸式(即高于路面),改建成下凹式,路面形成的雨水径流会有部分汇入绿化带,发挥对雨水的下渗、截留、滞蓄的作用。

3)加强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推进绿色建筑、生态小区建设,加强城市雨水调蓄工程建设[5,6]。

3.3 加强城市排水管道建设

1)加强对老城区排水管道的维修、维护工作:对于很多老城区,排水管道因腐蚀或堵塞等问题导致排水不畅,要加强维修、维护工作,要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长期的监管与定期的维护。对于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排水系统要重新修建,以适应城市排水量[2,6]。

2)对于很多新兴城市,要用政策将排水系统的修建纳入强制范围或与投资商利益挂钩。以政策的形式规定,每个新建小区所增加的排水量、或是增加的道路硬化面积对排水管道带来的影响,将这种影响量化为货币形式体现在排水管路的维修或是修建上。这需要一个排水管路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

3)建立一个由降雨资料、城市道路硬化率(降雨径流系数)、城市排水管路系统(承载能力)组成的模型,随时记录各量变化对城市内涝产生的影响变化,并在网上公开,以供老百姓查阅,同时成为一个监管部门[5]。

4 结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城市内涝问题的现状,及引发城市内涝的几点原因:强降雨(水文资料报道)、城市的硬化路面、城市排水管路问题。针对水文资料数据不清、城市路面硬化率过大、城市排水不畅等问题:提出了详细报道降雨资料,建立网上公开模型以供监督;尽量增加透水路面面积;整修或重建城市排水系统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邓锡海.城市内涝问题管理研究[J].管理视野,2011(9):109.

[2]鲍庆,刘剑锋.城市内涝问题分析及建议[J].水工业市场,2011(7):21-23.

[3]屈楷轩.城市内涝控制与排水管网规划问题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5):63-64.

[4]白璐.城市内涝问题的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2,31(2):124-126.

[5]符博渊.城市内涝问题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5(1):12-14.

上一篇:诊断学下一篇:石灰土基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