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质量监管

2024-10-26

企业质量监管(通用13篇)

企业质量监管 篇1

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指导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提高监管效能,督促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涉及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生产企业(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能分工明确由质监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的企业)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的分类管理。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化妆品、计量器具以及特种设备生产企业的监管不适用本办法。有其他专门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分类监管,是指质监部门根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程度、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情况和实现程度,在对企业分类的基础上,为履行产品质量监督职能所实行的综合监管模式。第四条分类监管工作遵循统一管理、分步实施、科学高效、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管理和指导全国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工作(以下简称分类监管工作),制定企业分类原则和监管制度,负责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部门实施分类监管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部门(以下简称省级质监部门)按照本办法要求,结合本行政区域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分类监管实施办法,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分类监管工作,建立分类监管工作信息管理系统。各市(区)、县质监部门(以下简称基层质监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具体负责开展企业分类、实施监管措施等工作。

第六条从事分类监管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依

法行政、严格监管。

第二章 企业分类

第七条企业分类是质监部门为实施产品质量分类监管措施,依据《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通用规则》(以下简称《通用规则》,见附件),对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和实现程度进行分类的活

动。

第八条《通用规则》是基层质监部门对企业进行分类以及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省级质监部门应结合本地监管工作实际,制定《通用规则》

实施细则。

第九条《通用规则》规定的分类监管信息主要包括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程度信息、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等信息。

第十条省级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企业分类信息的监督管理。基层质监部门依据《通用规则》和实施细则,主要通过日常监管活动收集辖区企业的分类信息,并负责核实和更新。

第十一条依据《通用规则》,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和实现程度分为:AA、A、B、C等四个类别。

AA类企业:是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强和实现程度好的优秀自律企业,能够认真遵守法律法规,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承担质量安全责任,保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合格; A类企业:是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保障能力较强和实现程度较好的良好自律企业,能够自觉遵守产品质量法律法规,有效运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保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合格;

B类企业:是指具有基本的履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的企业,产品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无经查实的媒体曝光和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

题;

C类企业:是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保障能力较差的企业,在近3年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出现2次(含)以上不合格情况,或存在拒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行为,或存在产品质量行政处罚记录,或存在经查实的媒体曝光及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题。

所有企业必须完整真实地保存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记录。第十二条基层质监部门依据《通用规则》和实施细则,对辖区企业进行分类,并将企业分类报上级质监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企业分类情况属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信息。企业不得将分类结果印制于产品标志,不得用于广告、宣传等商业目的。

第三章 分类监管方式

第十四条基层质监部门根据企业分类情况,结合本辖区企业实际,对企业实施的监督检查形式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

查、专项监督检查和回访。

第十五条定期监督检查是指质监部门有计划地对企业进行的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为避免重复检查,原则上由省级质监部门统一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定期监督检查或日常巡查计划,由基层质监部门依据《通用规则》和实施细则规定的项目对企业实施定期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专项监督检查是指质监部门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开展的专门性监督检查。第十七条回访是基层质监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质量违法行为整改落实情况的核查。

第十八条基层质监部门按省级质监部门制定的实施办法,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监督检查形式。原则要求如下:

(一)对AA类企业实施信用监管方式,主要监督检查企业落实自我承诺情况。

1.企业每年定期向质监部门报告自我承诺落实情况,积极回应、有效解决社会各方面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

2.质监部门根据需要对企业自我承诺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质监部门支持其积极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优先推荐其申报政

府质量奖等质量奖励。

(二)对A类企业实施责任监管方式,主要监督企业落实产品质量

主体责任情况。

1.企业每年定期向质监部门报告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积极回应、有效解决社会各方面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

2.质监部门根据监管需要及社会反馈信息对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

责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质监部门指导和支持其不断提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能力。

(三)对B类企业实施常态监管方式,主要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1.企业每年定期向质监部门报告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积极回应和解决社会各方面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 2.质监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开展监督检查;

3.质监部门指导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和标准体系,增强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四)对C类企业实施加严监管方式,根据产品风险程度和企业实

际,主要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1.企业每年定期向质监部门报告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积极回应和解决社会各方面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 2.质监部门将其列为本辖区重点监管企业;

3.质监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加严监管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4.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对未有效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企业负责人进行履责约谈,并责令企业限期整改。

5.对已经获得的质量奖励和其他质量扶持政策,依据相关规定取消或

建议有关部门予以取消。

第十九条基层质监部门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依法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核查、产品抽样检验等方式。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不得谋取不正当利益。企业应当依法主动配合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回答相关询问。

第二十条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开展风险等级评估,将工业产品质量按风险程度分为Ⅰ级(高风险)、Ⅱ级(较高风险)、Ⅲ级(一般风险),并动态发布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质监部门结合辖区内工业产品及企业实际进行评估后,可以增加本地区的Ⅰ级(高风险)和Ⅱ级(较高风险)产品目录。

基层质监部门对确定为Ⅰ级(高风险)产品的生产企业应按照从严监管的原则,将监管方式按照本办法第十八条有关规定相应下调一级;对确定为Ⅱ级(较高风险)和Ⅲ级(一般风险)产品的生产企业,可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监管方式。

第二十一条质监部门结合监督检查情况,根据本办法规定的职责权限,对企业的分类和分类监管方式实行动态调整。调整周期原则上为1年。对企业的分类不允许越级上升,但可以越级下降。企业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降级处理,并相应调整监管方式:

(一)违反相关质量法律法规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

(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存在严重隐患的;

(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出现不合格的;

(四)发生经查实的消费者反响强烈或新闻媒体曝光的产品质量问题的;

(五)出现其他应当降级处理情况的。

第二十二条质监部门在实施分类监管中发现企业存在质量违法行为的,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规定的分类监管是对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综合监管模式,不代替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产品质量监督措

施。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附件: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通用规则

附件:

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

通用规则

企业名称:(盖章)

产品类别: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制

****年**月**日

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通用规则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产品类别

监督检查形式 □定期监督检查 □专项监督检查 □回访

住所/生产地址 法人代表

生产许可证书 强制性认证证书

监督检查记录

(一)主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程度 根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等级评估,该企业所生产主要产品的质量安全风险程度综合评定为:□Ⅰ级(高风险)□Ⅱ级(较高风险)□Ⅲ级(一般风险)

(二)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情况和实现程度

1、有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覆盖所生产的产品。□发现问题□未发现

问题

*

2、涉及行政许可的产品取得相应的许可资质(生产许可证、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等),无伪造、变造、出借等违法使用情况。□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3、企业按照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备案的企业标准组织

生产。□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4、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现

问题□未发现问题

5、有计量管理制度、计量器具台帐等计量管理文件,计量器具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6、有原材料进厂验收制度,有原材料进货台帐及验收和不合格原材料处理记录;关键工序有作业指导书;按产品标准、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对出厂产品进行检验把关,且有档案记录。□发现问题□未发

现问题

7、质量控制关键点的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8、做出积极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的承诺,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符合□不符合

9、有原材料购买、使用台账和产品生产、销售台账,能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并能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处理。□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10、对产品质量问题能及时采取修理、更换、退货、损害赔偿等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11、依据产品召回有关规定,依法对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并积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

12、产品标识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有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13、连续3(含)次以上省级以上监督抽查合格。□符合□不符合 *

14、近3年内省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未出现2次(含)以上不合格情况,无拒绝监督抽查行为,无产品质量行政处罚记录,无经查实的媒体曝光及消费者反映强烈的产品质量问题。□符合□不符合 *

15、不存在使用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用或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

□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

16、无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记录,无经查实的投诉举报记录。□发现

问题□未发现问题

*

17、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按期提交自查报告。□符合□不符合

18、企业达到规模水平、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符合□不符合

19、获得名牌产品、政府质量奖、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等质量奖励和荣誉。□符合□不符合

评定意见 监督检查人员意见 根据对该企业监督检查情况,依据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程度及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能力,该企业分类拟为:

□AA □A □B □C

监督检查人签字: 年 月 日 质监部门意见 基层质监部门意见 对该企业实施监管方式拟为:□信用监管 □责任监管 □常态监管 □加严监管

盖章 年 月 日 省级质监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备注:

(一)此表适用于依据《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试行办法》对工业企业实施的监督检查和分类监管。

(二)根据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能力和实现程度对企业分类监管等级进行评定。AA类企业:全部监督检查记录为未发现问题(符合)。A类企业:“未发现问题(符合)”项占全部监督检查记录的90%以上。B类企业:“未发现问题(符合)”项占全部监督检查记录的60%-90%。C类企业:指向型指标“发现问题(不符合)”,或者“未发现问题(符合)”项占全部监督检查记录的60%以下;带*项目为C类指向型指标,如果该项发现问题(不符合),应直接判定为C类企业。省级质监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三)省级质监部门应按照《通用规则》的评定项目,制定《通用规则》实施细则。在实施细则中,可对《通用规则》确定的基本要点进

行补充和细化,所制

定的评定项目不得少于《通用规则》确定的项目要求。AA类企业的评定应依据本办法从严要求。

企业质量监管 篇2

关键词:产品质量,监督,博弈

引言

产品质量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政府形象, 也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 我国产品质量水平总体来说是好的,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 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然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 除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品牌不多等原因外, 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力度还不够大, 存在的薄弱环节还很多, 企业逃避监管的现象还很严重, 制假售假仍然屡禁不止。因此, 加强在质量监管中的博弈分析, 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工作, 将对于提高质量技监部门的监管能力, 加大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力度, 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产品监管

产品质量监管的过程就是政府与企业博弈的过程, 是质量技监部门在生产、流通各个阶段同所有生产销售者进行利益博弈对策的过程, 是多阶段、多目标、多方位和多因素的管理博弈过程。

1.1博弈策略

一般来说, 从质量技监部门和企业来说, 两者进行博弈的策略有两个。作为监管者的质量技监部门其行为策略为:监管严厉和监管松弛。作为被监管者的产品生产企业来说, 其行为策略为:遵守和不遵守。

对不同策略的收益情况做出假设:设监管存在着固定成本为C, 由于监管存在力度的差异, 所以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监管力度小时, 则作为被监管的主体产品生产企业就能获得价值为V的收益;二是监管力度大的时候, 监管者获得收益为R (例如通过罚款等) 。在监管力度小而被监管主体采取履约行为时, 监管者有S 的正效用, 即监管成本节约收益;监管力度小而被监管主体采取违约行为, 监管者的负效用为-D (被监管主体违约行为的危害性) ;如果质量技监部门监管力度大而被监管主体采取履约行为, 则他们之间平安无事。

1.2博弈分析

根据上述描述, 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双方的博弈树和收益矩阵见图1和表1, 收益矩阵中和博弈树各数组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监管者——质量技监部门的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被监管主体生产企业的收益, 这是一个非对称的非零和博弈。这个博弈没有纯策略纳什均衡, 因为假设被监管主体选择“违约”的策略, 对质量技监部门来说最好的策略是选择监管力度“大”, 这样就会制止被监管主体生产企业的这种违约行为;但当质量技监部门选择监管力度“大”时, 被监管主体的正确策略是“履约”;既然选择“履约”策略, 当然质量技监部门选择监管力度“小”比较合算, 而这时被监管主体选择“违约”策略时, 又能获得V的收益。

但是现实中的这场博弈并不能简单地用上述博弈树和博弈策略来说明实际的产品质量监管情况。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不知道质量技监部门监管力度大小。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完美信息的博弈。如图2所示, 生产企业对于质量技监部门的监管状况并不了解。设定监管严格的概率为ρ, 监管不严格为1-ρ。因为生产者看不见质量技监部门的移动, 所以在生产者周围用一个虚线框表示这样一个事实。为了简化实证程序, 假设以下两个条件:

(1) 质量技监部门和生产者都是理性的, 都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最大化。

(2) 质量技监部门的监管只有两种状况, 严格和不严格。在监管力度不严格的情况下, 质量技监部门无法察觉企业的违约行为。

这个时候, 生产者要考虑自己是否履约还是违约。很显然, 如果生产者违约, 而质量技监部门因为监管力度松弛而不能查到其违约状况, 它可以得到最大收益V;但是如果因为监管力度严格被查到的话, 将付出-I的代价。因此生产者的期望收益应为ρ (-I) + (1-ρ) V。如果期望收益大于零, 生产者自然要违约, 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他可以得到更大的受益。如果期望收益小于零, 生产者就要履约,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因为他被查到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可能性比较大, 损失会很大。从这个受益公式可以看出, 生产者受益情况取决于被罚的力度的大小即I的大小, 取决于ρ的大小, 即监管力度的大小的可能性, 还取决于生产者在违约所能得到的受益V的大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市场上之所以假冒伪劣产品很多, 就是因为生产者为了获得高额利润, 冒险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而监管制度不够健全, 监管力度还不够大, 并且被查处之后所进行的处罚力度较小, 这样就极大的纵容了假冒伪劣生产者, 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结束语

因此, 质量技监部门在产品质量监管的过程中, 深入进行博弈分析, 充分认识生产者思想变化规律, 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同时, 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要按照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方针, 构建完整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 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和自律意识, 落实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 强化质量工作技术基础。加强质量技监系统绩效管理, 细化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形成质量监管绩效科学评价和奖惩机制, 全面促进产品质量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2) 强化依法行政。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 坚决依法办事, 杜绝有法不依、把关不严的现象发生。

企业应发挥质量监管责任主体作用 篇3

“放活”,即要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和生产许可,还权于企业,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质量主体、责任主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李俊认为:“此前,政府在质量工作中的确存在一些理念、措施的偏差和误区。”因此,今年《行动计划》就明确提出“进一步减少和下放质量安全准入类行政审批事项,研究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善管”,即加强对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李俊说:“要做到‘善管,一要以保障质量安全为目标来确定监管范围,而不是面面俱到,二要基于有效监管之需,进行监管方式的完善创新。”《行动计划》提出的“以大中型医疗机构为基础,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都显示了质量安全监管重心向重要产品和重点领域倾斜、监管方式不断创新的特点。

“共治”,即社会共治,在政府之外,充分调动行业组织、新闻媒体、市场中介组织、消费者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质量治理。

数据显示,我国质量发展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些领域的质量问题依然突出。2014年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虽然达到了92.3%的历史高位,但仍有23种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不足80%。在中国消费者协会2014年统计的消费者投诉中,质量投诉的总量达到28.39万件,质量投诉在总投诉中的占比仍然高达45.8%。而在国际市场,国家外文局2014年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有62%的海外受访者担心中国品牌的质量不过关。

为此,今年的《行动计划》围绕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为工作重点,确定了4个方面18条共102项具体任务。

质量监管方案 篇4

目的:

为有效规范子公司日常从来料检验、生产过程、出货检验各环节的质量把控,现制定以下做法要求。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要求:(IQC职责)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须同一按零件检验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进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特采件),接收前必须经技术部门评估可行性方可替用,并做好生产过程的使用监督。

二、对做好生产检验的要求:(PQC职责)

1、做到预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BOM、工艺图纸、出货要求检查实物)。

2、对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及编制挂设QC工程图,按规定的时段进行抽样检查,并及时做好表单记录,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异常整改单给责任部门限期整改;

3、凡经检查合格的半制品,在其显眼位置处填写挂设合格的质量检验卡才允许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品要及时做好挂设标识,并加以隔离管理;

5、为做到预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是指: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纠正辅导员;三帮"是指: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6、认真填写好每批次产品的制程检验、调试检验、外观检验质量日报表并归档,每周、每月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图表分析;

三、对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测试设备的监督要求:(QE工程师)

1、负责日常生产设备、量具、测试设备在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

2、负责对生产使用设备的检修效果评估、备用配件外购更换后的使用质量检查,以确保设备 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四、对做好成品检验,确保产品出厂符合标准的要求:(OQC职责)

1、监督生产部统一按《客户指令》、产品《BOM》、《工艺指引》要求执行装配作业,并执行 不合格配件、不合格工艺不装配的准则;

2、对产品按《客户指令》、《工艺指引》、《产品规格书》的要求规定进行逐项认真检查;

3、每批次产品必须100%经调试合格、外观检查合格,并挂设检验合格证或标贴QC-PASS 标贴才允许入库及出货.五、建立质量数据库,对进行来料、生产过程、出货数据统计分析,每月向上级汇报的质量达成情况;(品控经理职责)

1、根据每月的生产订单统计出当月各类来料检验质量实际达成情况;

2、根据每月的生产订单统计出当月车间各工序的生产质量实际达成情况;

3、根据每月的生产订单统计出当月产品的出货质量实际达成情况;

4、通过综上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出当月各环节的质量动态,每月按时提出质量动态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意见)并逐项立案形成跟进,直到问题解决落地为止。

六、参与新产品的试制评估,旧产品的重大改革质量监控(QE工程师职责)

1、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工艺审查、产品检验标准的制定,为新产品鉴定定出有关试验、检测等方面的报告,对新产品能否正式投产提出质量意见;

2、参与旧产品的重大设计变更,提出必要的质量改进意见建议。

七、做好客服服务工作(售后服务工程师职责)

1、做好用户的质量服务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到使用单位进行现场服务咨询,收集用户 的意见和要求;

2、代表工厂对于已出厂的产品认真做好售后期限内的维护维修工作,以获取客户好评以不断提升工厂信誉度;

3、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用户访问,对用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督促责任部门认真改 进;

八、不断健全、完善配检验工作有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品控经理职责)

1、逐步建立材料、外购件、配套件(产品)的外协工厂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入厂的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件(产品)符合技术标准。

2、逐步建立各生产车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看板的推行)

3、逐步建立用户的信息反馈系统,按用户的要求改进产品质量。

4、认真做好产品质量方面以外的反馈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与检查工作中有关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

以上内容是我个人对分厂实施质量监督提出的一些做法建议。

质量监管体系工作总结 篇5

主要有以下问题:

1、规划、设计、施工难以一步到位。往往一条路几个设计单位、几个管理、几个施工单位,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大隐患。

2、质量监督部门,政企不分及质量监督管理滞后等原因,导致质量监管理不力。(1)实验室成了质监站主要经济来源,强制规定定点检验试验,俗话说拿别人的手软、吃别人嘴软,有的工程有点质量问题,多给点实验费也许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质监站办公经费及部分工资要靠收取质监费来维持,监督一但跟收费挂上钩,很容易使监督失去原有的效力。(3)还有一些质检站的人员到一些实体或监理公司兼职或者兼做项目管理者。这种政企不分的做法很难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4)监督管理滞后性,主要表现在,由于人手不够,在施工过程中,很少主动进行质量监督,而是在验收报备案时,提一下建议并且收取质检费。

3、监理公司职能亟待完善。(1)有的监理单位实际上成了业主单位的质量监督部,监理单位很难做到一手托两家,难以进行公正、公平的鉴定;(2)有的监理单位为了评定资质,聘用社会上一部分退休技术人员,这些人有的因身体或其它情况长期到不了位;有的监理人员不是复合型的,很难负起技术、经济等全部责任,远远满足不了监理的需要。(3)由于监理费实际实行比规定标准要低的多,使得监理单位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而向施工单位伸手,这样势必影响工程质量或增加工程投资。(4)对监理单位监管不力,业务管理与经费管理没有很好的结合,管得到的不知道怎么管,知道怎么管的没有真正去管理。

4、业主单位主体及行为不规范。

1、指挥部往往行使业主的的职权,而指挥部人员变动较大,责任追有的时候很难落到人。

2、业主受自身能力所限,很难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准确的判断选择,难以对各项设计方案、建设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无法及时处理实际疑难问题,甚至是错误地处理问题等等,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3、业主的资金控制权力过小,施工单位往往不听从业主的管理。

5、施工单位管理薄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施工单位往往第一位注重的是任务开拓,其次是产值,第三位注重的才是质量,工作重点错位,形成企业的质检部门逐步弱化;目前施工企业使用的地方民工较多,自己的职工培训很难展开,有的公司又搞挂靠、转包、分包,难以保证质量。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基础建设质量监管理体系:

1、强化源头监管机制。(1)项目规划、设计、要一步到位,并且责成规划局严格审核把关。规划设计单位由业主聘请,但方案的评审、图纸的审查(含设计变更)由规划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政府性投入方案及施工图,最终都必须由规划局主要领导签字并盖图纸行政审查章,这样一来,设计方面就能做到全县一盘棋,使设计更为合理,从设计上控制建筑产品的质量;(2)施工合同必须由建设局(交通局、水利局)、法制办审定。建设局从加强行业管理入手,一开始就介入项目施工管理,而不是等到验收的时候收取一些管理就事。法制办主要是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把关。(3)项目的领导小组县委应及时下文明确。不光是落实主要领导,还要明确相关人员,并且人员变动也及时下文变更,这样一来便于落责任追究制。

2、完善项目监督体制。成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中心,就是在县建设质监站、交通质监站、水利质监站的基础上,组建项目质量监督管理中心,作为政府直属正科事业单位,其经费(含办公经费)由财政全额保证,取消质监行政收费,保留三个质监站的牌子,取消质监中心人员直接管理工程。把检测站企业化推向社会,与质监中心分离。其主要职责是:

1、保留原有的三个质监站相关职能。

2、对项目建设安全、质量、进度进行监督管理。

3、每月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项目单位出具单个项目安全、质量、进度评定报告。此报告作为考评项目建设及工程付款依据之一。如果报告提及相关问题业主及监理没有抓落实,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如果以后有关质量问题而报告中没有反映,则质监中心负有连带责任。

4、对项目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管理,每月对项目监理单位出具评价报告,项目单位依据评价报告支付监理费用或清理监理人员。

5、负责参与项目的竣工验收。

6、落实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全市蔬菜质量市场监管通知 篇6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现就进一步加强蔬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市场蔬菜质量检测制度。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超市等单位不得销售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蔬菜。要设立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室或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蔬菜进行抽查检测。发现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主管部门报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二、实行例行监测和市场准入制度。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监测力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蔬菜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蔬菜进行监督抽查。经检测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蔬菜,不得进入市场销售或立即下架,并依法查封、扣押。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经检测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蔬菜不得进入市场。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蔬菜经营单位要健全进销货台帐,对进出市场的蔬菜进行登记。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市场开办方及农产品经营者主体经营资格的监督管理,强化市场开办方的责任,做好市场巡查,按照《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四、逐步推行场地挂钩制度。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导蔬菜经营单位积极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签订生产销售合同,实行场地挂钩销售。农业标准化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凭当地质检中心出具的检测结果、农业部门出具的基地证明材料与田间生产档案直接进入市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产品,可以凭证书直接进入市场。

五、建立食用农产品安全应急预警机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对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危害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及时通报有关部门。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评估结果,采用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或预案,避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

企业质量监管 篇7

为进一步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 实施好《福建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规程》, 确保混凝土结构安全, 省住建厅组织开发了预拌混凝土质量动态远程监管平台, 从6月1日起, 全省预拌混凝土企业及其分厂、分站分地区、分阶段推进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动态远程监管平台安装、启用工作。该监管平台安装后, 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及时录入“生产任务单号”以及与该生产任务单号相对应的设计配合比编号、原材料检验报告编号等信息。6月1日起, 各地对新申报预拌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或分厂 (分站) 备案的企业, 应按《福建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标准》要求通过福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网核查企业是否已具备启用预拌混凝土监管平台的条件, 对不具备启用预拌混凝土监管平台条件的不得予以许可或备案。推行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动态远程监管平台对于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防止预拌混凝土生产弄虚作假、保证建设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三部委发文监管汽车质量 篇8

通知表示,加价销售、零部件以次充好,以及好处费、返利三项行为是目前汽车销售领域比较常见的问题。三部委要求,严查汽车品牌经销服务店(4s店)利用为消费者办理汽车按揭贷款、汽车保险等服务之便,收取金融服务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所谓“返利”“好处费”的商业贿赂行为,推行汽车销售合同示范文本,依法处理“霸王条款”。

今年以来,关于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大量增加。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质量问题投诉达近7000件,比去年同期上升56%。其中,购买一年内的新车投诉占到八成,半年期内的新车投诉占到六成以上。

对此,三部委要求严格执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公布新车型维修技术资料;引导4s店明示配件生产商、配件价格、服务价格等信息,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有关产品“三包”、按揭贷款、保险等销售服务规范。

对于汽车配件市场,通知要求,重点检查需要办理3c认证的机动车灯具(前照灯、转向灯、前位灯、倒车灯等11类产品)、机动车回复发射器、后视镜、内饰件、制动软管等产品的无证出厂行为。以汽配市场、4s店等场所和汽车灯具、刹车片、制动软管等品种为重点,加大对流通领域汽车配件包装、标识以及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

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篇9

一是加强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加大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普及果业标准化知识,引导果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二是加强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管理,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肥料及劣质肥料等专项整治工作,将果业投入品监管与果品质量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农药、肥料和果品加工保鲜剂等重要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制度。推广使用安全高效农药、肥料等果业投入品,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

三是加强果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果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定期发布果品农药残留等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对果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的镇村,加大跟踪督查力度,促进落实整改措施。

四是加强果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强化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结合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推广果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逐步形成产销区一体化的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

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管方案 篇10

为了保证长山安置房一期三标段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我项目部对混凝土供应方(江苏城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混凝土施工前依据规范及设计要求从严制定本混凝土监管方案。

一、混凝土生产单位

1、必须对混凝土生产单位在取得江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证书》(专业承包预拌(商品)混凝土),方可根据其核定的资质等级范围进行生产、经营。

2、混凝土生产单位必须配备有满足相应资质等级标准要求的人员、设备和试验室。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组织生产,根据合同约定,向混凝土使用单位提供合格的混凝土产品,对产品质量负责。必须设立符合《江苏省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要求的专项试验室,并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严格管理。

3、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原材料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镇江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混凝土管桩原材料登记管理办法》。在原材料使用前做好原材料进货记录,并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原材料进货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进货日期、“质量证明书”编号、样品编号等信息。

4、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储存和使用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设计原材料储存位置和仓位,及时调整原材料的使用日期,防止材料因堆放时间过长而影响质量。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应采用密封的储料仓,按照不同的品种、规格、生产厂家分别存储。储料仓外应有醒目的指示铭牌,标明材料的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等信息。粉剂材料储存时应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液体外加剂更换生产单位或品种时,应对储存容器进行清洗。

混凝土用砂、石料必须按照不同的品种、规格分仓堆放。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设置有排水和排污设施,场地的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堆料仓口应有醒目的指示铭牌,标明材料的名称、品种、规格等信息。

5、混凝土生产单位配合比设计、使用和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应根据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原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和气候条件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系统的试验制定出一系列常规配合比,形成企业常规的配合比设计技术储备,并及时进行修正。

(二)用于实际生产的配合比必须由试验室签发。

《镇江市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的格式和内容全市统一,内容包括合格证编号、合同编号、工程名称、混凝土标记、供货时间、浇筑部位、供货量、该批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品种、规格以及检验报告编号、混凝土质量评定、留置试块编号等内容。

“预拌混凝土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供应的该批预拌混凝土性能特点、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的要求、交货验收混凝土试块留置和养护的要求等信息。

二、混凝土使用单位

1、扬中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长山安置房项目部必须使用已取得资质的混凝土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混凝土,并核验生产单位的资质证书。

2、在预拌混凝土供应前,供需双方应以书面形式明确产品标准、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浇筑部位等技术指标,如有下列情况的也应予以明确:

(一)对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品种、用量有具体要求;

(二)对混凝土耐久性指标有具体要求;

(三)混凝土施工、养护条件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或对混凝土的施工、养护有特殊要求的;

(四)对混凝土交货验收项目有特殊要求的;

3、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必须进行交货验收。

(一)交货验收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混凝土生产单位三方共同进行。

(二)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及合同要求确认预拌混凝土的品种、类别、数量、预拌混凝土质量指标等内容,并在交货验收单上签字。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使用单位有权拒收和退货,并做好记录。

(三)交货验收单应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坍落度、浇筑部位、发货时间、发货车号、交货时间、交货量以及供需双方在建设(监理)单位见证下的坍落度现场检验值、混凝土强度试样取样、制作记录、三方签字等信息。

(四)用于交货验收的混凝土强度试块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制作和标准养护。

(五)施工现场应按照规范要求制作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在相应的结构部位附近。

(六)现场制作的混凝土强度试件应标明强度等级、制作日期及结构部位,取样数量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混凝土使用单位与混凝土生产单位应相互配合,共同为预拌混凝土顺利入模创造必要的条件,在混凝土施工前做到道路平整、畅通、场地坚固、有照明和水源。

5、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和具体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混凝土施工,对预拌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质量负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生产单位或使用单位因故停工,均应及时通知对方采取相应措施。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任何人不得随意加水或变更配合比。

6、混凝土使用单位发现混凝土有质量问题及时上报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部门。

三、质量监管

镇江华建置业有限公司和南京工大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加强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具体方案如下:

1、抽查次数:本项目部所有楼栋在第一栋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去混凝土生产单位进行抽查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并将取得的现场材料送检测中心检测及混凝土配合比比对,从基础开始按所有楼栋为一个抽查批次,按照最先开始的楼栋计算,每间隔一个半月(即28层按6层一次,共计4~5次)抽查一次并原材料取样,送检测中心检测和比对配合比,其他楼栋按时间间隔抽查,直至三标段所有工程全部结束为止,并在监理、业主陪同下对以上抽检的材料进行现场监督,并对每次抽检的现场留存影像资料,对每次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整改要求及处理情况做出记录,并由参加检查的业主和监理和被检查对象的有关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2、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有怀疑时,可至混凝土生产单位查看该批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记录、检验报告、配合比报告、出厂强度报告等资料,混凝土生产单位必须无条件配合。

如发现江苏城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不能配合扬中建安把混凝土质量抓好,混凝土生产单位自愿终止合同,作退场处理,同时将因此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完毕,且符合设计要求,甲方没收其全部质量保证金。施工单位因混凝土生产单位提供的砼质量不合格而造成的工期延误所发生的费用,由混凝土生产单位承担。

扬中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长山安置房项目部 2015.06.15 长山安置房一期三标段

企业质量监管 篇11

9月7日,虽然已经开学,但是晚上在劲忪的一家文具店里,依然可以看到不少家长和学生在选购文具用品。书皮,练习本,水笔都成了热销的产品。—位上初三的学生买了四十多块钱的学习用品,在他看采,用塑料书皮很方便,“塑料书皮一贴就贴上了,但是纸质的书皮得包半天,而且纸质书皮也比较容易破。”

除了书皮,记者还看了文具袋,书包等文具用品,其中部分产品的气味也不甚好。那么,塑料书皮的安全性值得信赖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张志国解释说,‘骤丙烯、聚乙烯是没有危害的,聚氯乙烯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需要判断的话,先闻,有没有刺激性气味,再摸,是否是光滑的,再看,颜色是不是很深。没有异味,颜色透亮,表面光滑则是比较好的材质。”专家还介绍,如果包装上有PP字样则是聚丙烯,如果是PE则是聚乙烯,而有一定毒性的聚氯乙烯是PVC,是不适合用来做与人体亲密接触的物品的。

企业质量监管 篇12

关键词: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创新

就现有的阶段中产品质量监管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趋于完善, 各监管的部门也在一些方面进行突破, 研制新的监管方法, 为产品质量的保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整体上来看, 产品质量监管这一块的情况还是朝慢慢变好的趋势发展的。但是, 对于一些被曝光的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对发生的这些局部问题开始担忧, 比如地沟油事件, 瘦肉精事件等等。这些都突出了目前产品质量监管的不足之处, 显现出对于现有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迫切性。

一、关于产品质量的涵义

对于不同的领域来讲, 研究的不同, 侧重的地方不同, 使得产品质量的涵义都有所不同。在比较广泛的角度来定义产品质量, 即包括有形及无形的能够满足消费者及规定要求的固有属性形成的满足能力。为了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本文所做的关于产品质量监管模式的研究, 本文要研究的产品质量的涵义为:产品能够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并达到一定的标准及使得消费者满意的程度。产品质量是对产品自身固有属性关于社会需求的保障, 不仅要关注产品外在的质量, 更要对产品的内在属性进行考究。

二、关于能够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研究

我们都知道,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并且难以总结。关于产品质量的问题是受到全社会关注的, 这个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产品质量的合格与否, 不仅受到制造企业的影响, 也被企业外部的环境所影响。

1. 关于企业内部产生的影响因素

企业内部产生的影响因素指的是企业的组成结构及所拥有的客观条件及制造信息等等与产品生产直接或间接拥有关系的因素。企业对生产人员的管制、还有对生产投料的掌控、对自身拥有生产器材条件的要求等等做出企业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做出了质量的保障, 这些因素通过企业所采取的监管制度的不同对产品质量的好坏产生直接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众多纷繁, 对产品质量做出或多或少的影响也难以分清。总的来说, 对企业产品质量做出重要影响的有: (1) 领导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及企业员工整体的素质。企业领导的要求及员工整体的素质能够直接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是一个重要因素。 (2) 企业所拥有的质量监管的发挥程度。这些细化来说就是指的是对生产现场的管理、对完工产品的检验等等。 (3) 企业所拥有的设备的性能及能够使得产品更好的原材料等的投入。

2. 关于企业外部产生的影响因素

企业外部产生的影响因素指的是与企业的生产有间接关联的信息、销售渠道等的相关联因素, 也算是一种环境因素。比如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 还有社会法制法规对于产品质量要求的改变, 又如外来的生产材料等等, 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间接的影响。当今时代这些外部因素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越来越重要。在没有好的市场时, 没有对产品质量提高的热情及欲望, 企业以质量来取胜的意识比较弱, 专注从别的渠道求利的行为也会增多。

三、我们需要认识到的共识

以上我们已经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及总结。

1. 企业的因素是对产品质量做出重大影响的重要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是产品质量的内在保障, 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根本。所以, 在总的影响因素中来说, 企业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基本上掌控着产品质量的发展势头。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法律法规的规定上看出产品生产者对质量的主导作用。

2. 环境因素虽然不是对产品质量产生直接作用, 却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能够影响企业所做出的决定。比如一项带有奖励措施的政策发布, 会调动大家对工作的积极性, 对产品质量监管会增加, 从而使得产品整体的水平有所提高。再如法律上的一些惩治措施也会让产品质量不合格者望而却步, 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

3. 产品问题是比较复杂的

当产品的数量和形态很多就使得监管来的特别不易。以政府的力量来对企业进行管制检测比直接对众多的产品进行监管来的容易得多, 也比较方便快捷, 效果也比较显著。所以, 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 整个监管体制主要是在政府的领导下, 以行政权力推动监制工作的展开, 具体的实践一般为直接介入到企业的细微的管理。

四、关于产品质量监管模式的创新

1. 要进一步地强化政府的质量监管

这表现于政府在整个市场所扮演的角色, 与传统的相比更加侧重在对市场的监管、对经济的调节、对社会及公共服务的管理等方面。一些产品的质量监管还是主要来于企业的管制, 所以加强政府的对企业的管制能力及对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是很有必要的。

2. 企业要强化自身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 产品整体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产品质量检测的深入也推动了企业的自主管理程度的加深。与之前的以产品监管作为中心相比, 提高了企业自主管理的能动性及积极性。

3. 质量监测需要给予一些要求

要提高对产品质量监测的科学性, 目前也有一些政策方案落实拟对产品质量的监测有所帮助。可是, 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多, 产品质量监测部门的人员却增长缓慢, 无法满足需求。如果在原有的监制模式下继续运作, 不追求创新, 产品的质量监测必然会遇见“瓶颈”, 要使得产品质量的监测能够告诉有效地进行, 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寻找与现有体制相适应的监测机制。

(1) 要把工作的基本思路进行整理来进入监管模式的创新。要把从产品质量监测的模式转变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方向转移。

(2) 要把内部因素管理治理好。要对技术进行严格的把关, 加强产品生产前的管制, 再进行比较严格的监督、检查, 强化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测, 要对企业产品的管理制度进行严密的把关。最后要对完工产品进行追踪管理。

五、总结

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做好产品质量的监测工作是很有必要且具有重要性的。本文从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看质量监管模式的创新, 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对监测机制进行了完善, 并提出了一些意见, 希望对产品质量监测起到帮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支树平.以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3, (9) :6-8.

企业质量监管 篇13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___监狱___监区共有干警、职工_人,长年

平均押犯约占全监1/4。2005年,他们坚持“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首位意识,以实现“四无”为目标,以党员“三卡”管理为载体,积极探索监管改造的新方法、新路子,改造质量稳步提升,罪犯一般违规率控制在4.2以下,重大违规率仅为0.57,与2004年同比分别下降了83和80,有30的罪犯获得减刑假释。他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警素质

___监区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干部管理上,把志存高远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统一起来,超前谋划,大力倡导与时俱进的思想,开拓进取的作风,求真务实的精神,使监区上下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一是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他们制定了《___监区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监管改造考核办法》、《优胜分监区评选方法》、《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等10余个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制度出台后,在实际操作中他们采取奖罚结合的办法,鼓励干警积极争取荣誉,并配套给予奖励,对因工作不到位而导致负面影响的,进行严厉惩罚。二是树立争先创优的理念。干警人人有争先思想,个个有创新意识。三是树立廉洁自律的形象。一方面,对即将满刑的罪犯,都分别由监区领导找其谈心,了解干警执法的廉洁情况。另一方面,组织干警认真参加各种警示教育,提高干警廉洁从政能力,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二、实行警力前移,深化直接管理

为确保监管安全稳定和干警公正文明执法,他们率先在罪犯劳动现场控管难、出事多的地方推行干警直管的办法,主动将警力前移,将干警值班点从原来的值班室搬进生产车间内,让罪犯的劳动都在干警监视中,杜绝了个别管事犯、质检员欺下瞒上的现象。推行警力前移,使干警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执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过去“上班一杯茶,一坐大半天,有事看一看,无事就闲谈”的现象不复存在。监管改造工作实现了“五变化五增强”:即改造秩序变化,罪犯遵规守纪增强;干警工作作风变化,事业责任心增强;警囚关系变化,警察亲和力增强;执法效果变化,公正执法增强;管理水平变化,生产效益增强。

三、优化管理手段,推行等级保薪

为了调动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引导罪犯从强制劳动向自觉改造转变,___监区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实行“等级保薪,超产分成”的办法。即根据罪犯的生产能力,分为A、B、C三个档次核定生产任务,确定保底的薪金,结合《罪犯考核量化细则》,凡是完成生产任务的罪犯,在档分给予倾斜的基础上,每月可领取5—15元的“低工资”,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罪犯,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等级保薪”实施以后,服刑人员平均每月可领取40元左右的物资或现金卡的奖励,最高的达150元。服刑人员将劳动所得,有的用于改善生活;有的寄回家中告慰亲人;有的为减轻家庭困难,积攒上交减刑罚金。“等级保薪,超产分成”的劳动改造机制,为罪犯提供一个机会均等、公开公正的改造环境,从而使改造秩序不断稳定,改造质量不断提高,改造成果不断巩固。

四、拓展改造载体,开展亲情互助

___监区针对过来教育改造罪犯形式呆板单一,积极拓宽改造载体,稳步提升改造质量。一是请驻狱检察组的同志对难改造的服刑人员,进行政策攻心和法律解答。二是与吉大政法学院的学生,签订60余份帮教协议,聘请7名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为监区义务教员,积极开展入狱帮教。同时还邀请___大学残疾学生为全体服刑人员作身残志坚的专题报告。三是在罪犯中举办《罪犯考核量化细则》、《行为规范38条》及“夏季三防”知识抢答赛、劝同犯三句半和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鼓调表演等活动,丰富生产生活。四是与吉大政法学院的学生联欢。学子们在赠送犯人一定物资的同时,有5名大学生还以“认罪服法,安心改造,早日新生”为内容进行演讲,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感化。五是深化罪犯心理健康教育。邀请义务教员为罪犯进行犯罪心理剖析及犯罪成本换算辅导。

五、维护罪犯权益,注重感化教育

一是畅通信息渠道。为保障罪犯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他们在监舍内设立监狱长、纪检书记信箱的基础上,增设了监区长信箱,收集罪犯的信息,对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落实,并尽力给予解决或向上级反映。二是设立各种抚助基金。首先是建立了罪犯救助基金。主要从生产经营收入中按押犯每人每月2元提取,专门解决贫困罪犯治病难的问题。监区全年共支出17000余元,救助了17名贫困病犯,稳定了罪犯改

造情绪,感化、挽救了服刑罪犯。其次还设立了新生奖励基金,对生产改造表现突出的罪犯,释放时给予一定物资奖励。三是执行“阳光工程”。把减刑、假释、调训及评选劳动改造积极分子,都向服刑人员公开,由符合条件的罪犯自己报名,递交书面申请,采取“自报公议”的形式确定人选,严格实行分监区、监区“二级审批、二榜公布”制,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使罪

犯心服口服。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语言下一篇:简单商品购销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