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心得

2024-07-01

听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心得(共15篇)

听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心得 篇1

听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心得

我听的共同的课文是《黄河的主人》这篇课文。

第一节课是镇中小学的老师上的。她课和人一样,清新、流畅。

一、语言训练扎扎实实。

在开始的时候,老师出现了几组词语。接着,老师让学生把这几个词语分别是描写谁的说一下。我觉得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既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初步理解了这些词语,又让学生对词语的“隐性”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指导朗读时,老师也是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一些重点词语来把握的。这样,还渗透了一些学法的指导。< 课 件>同时,老师设计的一些问题,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在最后的时候,老师让学生结合这节课的学习体会谈一谈自己有什么想对艄公说的,并写下来。

二、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朗读。

学生对黄河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因此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多媒体创设一些情境,以丰富学生的体验。这一点老师做得非常好。当学生看过录象之后,都对黄河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再来认识艄公就很有“基础”了。而且,老师好能适时抓住学生的精彩体验来指导学生的朗读,使得学生的朗读很“有味”

但是,由于本篇课文的语言富有激情因此就不适合用默读的方式。还可以多用一些男孩子来读,这样才会让学生对文本有深刻的感悟。同时,老师的语言也应该富有感染力。当学生回答不出来时,老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如果在“河”与“人”的联系上再多下一些功夫会更完美。

听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心得 篇2

一、重视一课一得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因此, 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对文本解读时, 往往面面俱到, 觉得这个不能丢, 那个也不能少。于是乎, 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最后, 往往是适得其反, 教师教得累, 学生学得累。而余老师的这一堂课, 对文本的解读主要从文意理解与美段细读这两方面入手, 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一课一得”。

二、设置一个“主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式的课堂提问, 不仅是每个有心于语文教学的教师的追求, 也是广大莘莘学子的渴望。语文课堂的优质生成, 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最关键的还是执教者投向课堂的“一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老师经常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提问学生时, 喜欢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问。思维活跃的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来, 可一些思维不太灵活的学生就有点无所适从了。在这课的第一个环节“文意理解”中, 余老师是这样设置问题的:“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中, 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生1:宝地。因为课文的第一段结尾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生2:理想的境界。因为课文这样说:“这算不算个理想的境界?”

生3:慈善。因为课文中说:“这样慈善的冬天, 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面对此景, 很多老师可能会着急了, 因为这些答案并不是老师课前所“预设”的。而余老师却不慌不忙, 微笑着说:“任何一个事物, 有因才有果。概括文意要注意因果关系和在全文中的位置。”然后, 教者从第一段去引导学生去读、去品, 进而联系课文的第二、三、五段中的一些句子去品味, 从而明确:因为“温晴”, 所以才是“宝地”;因为“温晴”, 所以才是个“理想的境界”;因为“温晴”, 所以才是个“奇迹”, 所以济南冬天的特点是—— (生答) “温晴”。通过对这一“主问题”的设置, 给了学生以思考的空间, 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意。

三、引导学生有效朗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 长久以来, 老师或者没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无法通过考试检测的朗读教学上, 或者只注重朗读教学的形式, 而没有思考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朗读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

在余老师上课的第二个环节“美段细读”中, 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初读时, 教师提出了一个热身活动:用朗读表现课文的层次。要求:要同起同落。先各自为阵, 划分层次, 然后集体朗读。对这一要求, 学生一开始不能领会, 一直读下去, 没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后来, 余老师说了“要注意层次”后, 学生迅速理解并加以实现。再读时,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朗读。学生以为大声朗读就是有感情的朗读。于是, 声势浩大起来。接着, 老师点拨:这一段文字应该表达喜爱、赞美的情感, 所以不适合大声, 适合轻声、陶醉式的, 接着, 老师模拟了一下。于是, 学生很快就能领会老师的用意。最后一读时, 老师设置了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 从而让学生理解了文段的美。相信, 通过余老师的引导, 学生的朗读, 学生对文段的层次、内容、情感和写作方法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也就是说, 老师的引导是有效的, 学生的朗读是有效的。

四、自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余老师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 有一个题目是这样设置的:说说你发现了这段文字在写作上的一个美妙之处。学生立即投入到这一美妙的过程之中了。

生1:层次清晰。由山上到山尖到山坡到山腰。

生2:文章中动词运用很恰当。如:顶、镶、穿。

生3:作者写作时, 运用了想象的方法。如: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在此基础上, 老师明确:1.多角度反复。2.化静为动。3.以虚写实。4.段末点题。

这样通过一个精彩的语段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 告诉他们“横看成岭侧成峰, 只要你去发现, 你就会发现精彩”。当然,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方法很多。余老师在这一节课中, 着重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凸显语文综合素质, 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听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心得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观察 有效评课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听评课的行为就一直存在。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堂上许许多多司空见惯的问题经由听课者自觉的观察,就可洞见到很多值得探索、深思的地方。听课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听评课是我们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大家可以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交流教学心得和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也是教师们教学成长必不可缺的重要之路,通过这样的分析交流活动,可以很大程度促使老师们把理论联系到实际上。因此,提高这个过程的有效性也是教学相长的重中之重工作了。

一.对传统听评课的思考

通过详细地调研分析,个人认为传统的听评课活动很少具备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元素,比如研究,比如技术,又比如合作。传统的听评课往往缺乏前期准备、缺乏目标性,并且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存在着不少的问题。1.随意性大,缺乏目的性。老师们往往是拿着个听课笔记本就进入课堂听课记录,没有在进入课堂之前做观察准备和观察计划的习惯,以至听课与评课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观察的重点,导致之后的评价也就容易流于形式;2.习惯于对课堂做主观判断,不注意对所得信息材料和教学过程做深入细致的、客观的、有针对性的分析,缺乏客观性;3.以教师为中心,目光主要盯着教师,较多地注意教师行为,对于学生的反应、状态以及实质性想法和变化关注不足,缺乏全面性;4.不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分类和研究的系统化,缺乏系统性。

二.课堂观察

既然,传统的听评课存在以上的一些不足,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调整才能提高听评课的有效性呢?如何将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观察运用的到实践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撑呢?通过我区教学研究室英语教研团队通过课堂观察量化表的研发和应用,使传统的听评课范式转换为专业的课堂观察量表。专业的课堂观察具备了这样的一些元素。一是,它的认识高度不一样。它是指向于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是一种研究,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不是经验反馈;二是,它需要用来自课堂教学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评判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研究,而数据收集需要精确的技术,因此课堂观察也就是有技术支撑的研究——这也是传统的听评课一直缺失的技术元素;三是,它需要团队持续的合作,不仅是观察过程中的合作,更需要观察前和观察后的合作,是一种合作研究。这些元素,使得课堂观察具有强大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尤其是技术元素和合作元素,使课堂观察成为我们实现有效课堂的用力“抓手”,也成为我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

这些元素,使得课堂观察具有强大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合作元素,使课堂观察成为我们基于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当课堂观察成为我们教师日常的专业活动时,合作也就成为我们教师专业生活的常态,成为学校组织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校本教研方式的充实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发展,都是因为课堂观察中采取的真诚的合作姿态以及因为课堂观察而生长起来的合作文化!

三.将课堂观察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在积极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我们在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不断的进行反思。首先,我们教研团队认真对如何在平时的下校调研和学科区域教研活动中运用课堂观察法和观察量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针对如何在实践中实施课堂观察,组织区内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了研讨。结果我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在不断提高自身对“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设计一些有可行性的表格,并选择几次教研活动开展一些实践。

我根据小学英语学科特点设计研发了小学英语课堂观察量表,通过与其他英语教研员反复的沟通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新的课堂观察量表是听评课的一种范式创新。研发的课堂观察量表由观察目的、观察对象、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资料与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行为构成。更重要的是它强调团队合作和记录过程的客观性。该课堂观察量表在一次全区的英语专题培训活动中尝试使用,并由5名专业英语教研员观察,将记录得出的结论反馈评价给听课的老师们,可喜的是我发现大部分的老师在量表的引导下已经关注到了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了。

实例:在2016年4月,我区的小学英语学科培训又开始了。在此次培训中,我们重点设计了小学英语课堂有效作业的观察量表。共有个2维度和5个视角。以下是其中一位观测老师根据课堂教学记录的量表。从表格的纪录,得出以下数据:1.在本节课中,学生出错时,教师选择的态度89%的是鼓励和接纳的,在这样的态度下学生对出错并没有感到尴尬,也没有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当教师态度是冷谈时,学生神情表现是失落的。这充分说明学生出错时,教师应积极正面的鼓励,让学生敢说,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率;2.在本节课中,学生出错时,教师选择的处理方法77%的是自己指正或换其他同学回答,引导和鼓励的方式较少,从某一方面切断了学生再思考的过程;3.学生在“思考不全面”和“未把握作业目标的指向”这两项错误中,教师处理的方式出现了忽视,对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有一定的影响。4.在课堂中,学生出错时,教师在态度和处理方式的负面影响分别占11%和23%,但别是在处理方式上,教师仍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确实保护学生主动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与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交流这些分析评价,他们都一下子明白了表格的真正意义所在,也让他们跳出了传统的评课思路,而重点关注了课堂的学生操练语言情况,因而也引发他们回去反思自己的课堂。很多老师都纷纷表明此次教研活动收获颇多。

四.对运用课堂观察量表提高听评课有效性的思考

在学习课堂观察理论时,我曾经将《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中的课堂观察量表捧为学习的典范,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后,觉得如果完全用那些表或类似的一组表来多维度,多视角观课,在目前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困难。原因如下:1.表格太多太繁琐,会影响我们对课堂的整体性和关键点的关注,得出的结论评价各有不同,也同样会使得授课教师无所适从,不知改进从何入手。2.观察教师的自身理论水平和主观意识也会制约观课的客观事实的记录,使得反映的情况并不理想,并不科学。3.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色和重点,表格的设计要符合学科特色,通用的表格显然不能解决实际存在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学科突出的问题。

通过这几次实践,我觉得在设计观察量表时不妨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教学或是学校教学中比较突出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两个观察量表,引导教师们先重点关注这些突出问题。

2.利用设计的表格适当将老师的观察视角从传统的听评课上转过来,尤其是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这个老习惯,培养新视角看问题的习惯。

3.对于量表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让老师们觉得可用,能用,好用。

4.初期不必每次都按照观课的程序来做,即课前准备有时也可以放到课后的交流一起。关键是在研讨中交流碰撞,提高。

5.量表不是对这节课的盖棺定论,而只是从不同视角来审视课堂的教学,改进或推广教学方法,并同时发现教师的教学特色。

我们在接受某样新东西时,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摒弃旧的东西,传统的听评课仍然有其亮点,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整体性仍然是要关注的,所以两种方式相互融合协调才有助于对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更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徐丽丽.基于课堂观察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D].曲阜师范大学,2014.

【2】任宝华.新授课中不同类型学生活动的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 2015,(5).

【3】吴晓红,高霞.“课堂观察”量表的应用分析—基于课堂教学的案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 篇4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教学《五彩池》一课,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色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们为什么会“迷”呢?因为这里有竞争。如果直接参与竞争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兴趣”之意。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二、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在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首先,教师要有亲和力,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必须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自主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主动去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第二,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勇于实践。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我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学课文。

1、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

2、沿途看到什么景物?

3、作者怎样描写外洞、孔隙、内洞的?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重点,弄清文章脉络。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交流,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启发,“授人以渔”。在课堂活动中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学会主动、自主地学习。

三、有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

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养成勤思多问的习惯。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鉴别,将别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对比一下,想一想自己与别人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思维的毛病,学习人家思维的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其次,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是思维的开始,问题解决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后,教师应该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者,应该鼓励并放手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等多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也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促进、检查中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小学教师听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篇5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老师课上操练形式多样,老师Free talk,无处不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化。

2.教学过程精致

从这四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课后练习,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李老师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了解学生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小朋友,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这四位教师在课前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跟孩子培养感情,让学生放松老师在课中运用丰富的肢体,加上幽默的语言,适时的鼓励常常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专心.

4、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各位老师口语流利,发音准确,课上使用英语。如:You please! Wonderful!我觉得只有教师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四位老师还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例如:老师都利用图片,创编一些游戏和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得,乐中学。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通过这次听课,我对自己也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去思考,怎样在教学中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时空和学习的平台。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与兴趣。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

听“有效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篇6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它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2月16日,我有幸聆听了xx区教研室张主任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深有感触,现将心得体会做以小结。

一、谈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我想有效备课是基础是前提;有效课堂教学是重点;有效课后反思是创新。我对有效教

学的理解是: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谈备课:

备课应是在自己以前教学的基础上的深思、加工和创生,教学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确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考虑学生已

有的知识经验,在备课之前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通览教材,合理处理教材,对教学内容、知识的延伸应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

”,在备课中都应进行认真思考。备课应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设计包括: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

;教与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设计等。设计能保障教学的流畅,设计能避免教学的盲目性,设计能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

师要尽可能地考虑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要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事先想好用什么

样方式或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这比课堂上现想要合适和有效的多。

三、谈反思:

新课程更强调教学反思,教后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

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

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如何培养好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初探 篇7

一、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很多人认为语文学科缺乏逻辑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语文学科的逻辑性,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问题与问题之间缺乏逻辑性,要不就是问题简简单单只是停留在表层,问同学们一些譬如“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要不就是问的问题高深莫测,让学生不知所云。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个老师都应该关注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二、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定义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使学生实现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技能、提高语文素养、训练逻辑思维等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探索正确答案时学生的接受度与效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必须在课堂提问上着实下一番功夫,而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是有效性。

三、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1)提问要从学生已有水平出发。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问学生合适的问题。何为合适的问题呢?如果上课的时候讲个问题就问大家:是不是,或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毫无价值。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难度,不能和学生已有的水平在同一条线上,必须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得着桃子,这样的问题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比如在《四个太阳》这篇课文提问时,可以这样问:“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它是怎么邀请的?”这样就能引发大家更多地思考。

(2)分层次提问,照顾所有学生。提问的时候要关注所有的学生,提问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后进生回答,这样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让他们尽快达到中等水平。提出复杂的问题或者有难度的问题,要多提问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学生,这样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不断给他们更难的问题,他们就能更加积极向上,不断地挑战自我,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

(3)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在课堂提问时应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学习时渐入佳境,慢慢学会知识。比如在学习《秋天的雨》时,讲到“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时,我们为了让学生体会比喻的效果,首先问学生,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问把什么比作什么,扇走了什么,表现了黄黄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循循诱导,让学生体会比喻的妙用。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66-01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新课改中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新的界定,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方法以及语文课堂的教学特色等方面。然而就目前现状而言,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改下的教学理解存在较大的偏差,或是教学模式不够完善、教学案例积累不足等。这样的现象导致有效教学的实施受到很大阻碍。

1、教师对新课改要求的理解偏差

首先,语文教师对新课改教学核心的理解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上存在偏差。老师在教学一篇文学作品时,往往忽略带领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情感、文学常识以及语言魅力等的赏析,取而代之的是只勾画生字词、修辞句或者背诵段落。这样的教学模式显得呆板,无疑是不够完善的。其次,对语文学科基本特点掌握不够到位。语文是众多科目的基础,它的学习与利用不仅仅限于语文一个学科,在教学中,教师有义务去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运用面,例如,积极进行课外导读、名著推荐帮助学生积累素材,随后开展手抄报、作文比赛等活动进行巩固。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教师对学生情况把握不足

此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忽略教学中的学习互动、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利用不当等。在课堂上教师未来完成教学任务往往注重教学要点流程性的教学,即使交流也只是套用没有新意的惯性问题,未能真正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与评价,让学生失去课堂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按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教师仍然屡见不鲜。而把握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十分重要,多媒体的利用会带给学生视觉听觉方面新奇的感受,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师的评价反馈系统部分,仍然体现出教师对学情的忽略。一个班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尽相同,教师没有做到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鼓励或者指正,导致学生感受不到被重视、体会不到学习成就的喜悦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1、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对于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开展具有导向、推进作用,在激励教师的同时鞭策学生。因此,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立可实行性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明确学生需要掌握多少知识、什么能力,教师教学要采用怎样的过程、配合何种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要培养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紧扣上述几方面设立教学目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有效教学。

2、注重倾听、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之一便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这是语文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存在形式,因此教师切不可忽略此方面的教学训练。首先,语文是一门说的艺术,教师在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上要注重进行朗诵、独白、对话等不同类型的训练,在课前、课上以及课堂结束前几分钟教师都应该组织学生有感情的说,在思考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对应训练,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同时,听是语言信息的获取方式,尤其小学生处于语音语言的成形期,听尤为重要。这方面的训练有音调、多音字的辨析训练,听力速记训练,听话理解训练,在听完音频后进行不同的考核,训练学生捕捉信息以及理解信息的能力。

3、选择高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学的开展事半功倍。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还能够达互补学习的效果。在采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的分配中不仅需要考虑成员兴趣,还需要注重优劣互补,合作项目也需要教师仔细制定,选取适合实用的内容。比如,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船长》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通过提问“船长哈尔威放弃生命的行为,你们是赞同还是反对呢?为什么?”来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并让其针对此问题互相交流后推选同学表达组员观点。不仅训练了合作能力,还鼓励了学生自我表现。与此同时,教师需观察同学的讨论情况以及看法,做到真正理解然后用心给出正确的评价与鼓励。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多媒体的使用也是高效教学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多媒体世界缤纷多彩,不仅新颖还具有许多有益的资源。教师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升、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才能受到学生欢迎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总结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通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有效教学必定会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次 旦.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4):163-164.

[2] 刘红梅,范素花,孙猛等.试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55-56.

听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心得 篇9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刘加霞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本书。这本书以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故事为载体,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背后都有作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思考。该书作者列举出了我们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个真实而细小的问题,并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有针对性又有扩展性。也许它并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但却真正为我们的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线教师重点应该做哪些工作呢?为了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刘加霞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中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了较深入地探究:一、把握数学概念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二、技能的背后是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打造厚重的小学数学课堂;四、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浅显看法。我认为要做到有效教学,必须做到:

课前精心备课。课前精心的准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仅仅是靠课堂内的发挥。课前充分的准备是不可缺少的。课前的备课主要包括:资料收集、知识结构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方案、情况预设等。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有时单纯依靠课本上的教学资源是不够的,这需要老师针对所教授的知识点从知识的结构、知识延伸、内容拓展、练习题型方面收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设计的全面性;数学的知识点都是有梯度性,都是上下联系的,作为教师必需要将这种联系弄清,并很好的.运用在教学设计中;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由此我们在上课时一定要进行分析研究,教学方案的设计必须是基于学生的设计,这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一条,根据学生特点、课的特点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方案,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一定预设,对各种情况做出处理。

第二要做到课中周密组织,细心指导。如何组织活动、安排环节、都要在老师的掌握中。教学组织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正常进行、学生能否快乐有效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像一位朋友一位长辈在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进行细心的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有时可有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帮助解决,而有的时候必须要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在超过能力范围解决不了问题时,在回答问题“卡壳”时,这时老师的指导和提醒就显得那样的及时而有用。教师的指导要注意一定的尺度,不是遇到问题就帮学生完全解决。纠正学生的思维,拉回正确的方向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导内容要把握,并不仅仅是教学生正确解题,解决困难,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的方法指明思考方向。另外,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喜欢关心自己的,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学生在老师这样的关注下,学习就是有效的。

第三优化练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 练习的设计还要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交流 篇1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真心与文本、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与作者、学生作真诚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活起来。这种多向交流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学生的潜能,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以前,我曾对“课堂交流”和传统的“提问应答”式的教学模式的界别有过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思考、探索、实践,我在理论上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堂交流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且,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也是靠学生来完成,因而课堂交流要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学要创设交流型的课堂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单纯的“听者”“答者”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思者”的角色。而教师除了要围绕学生来精心设计交流外,还应本着平等交流的思想,善于做一个倾听者。

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老师作为引导者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英雄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在课堂交流时,同学们就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表达了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英雄就是像叶欣那样。临危不惧。

——英雄就是像叶欣那样,身先士卒。

——英雄就要像叶欣那样,舍己为人,危险时冲在最前面。

——英雄就要像叶欣那样让人敬畏,抢救患者,保护同事。

在同学们的思路都狭隘地围绕“叶欣”大无畏精神的范围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大家拓展思路:“难道英雄就一定都要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吗?你们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像雷锋那样心中有他人,从平凡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的人是英雄;像桑兰那样勇敢坚强、战胜疾病的人也是英雄……学生“言”思泉涌,大大提高了交流的实效。

二、课堂交流要善于把握交流时机

课堂交流应该贯穿始终,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住交流的时机,那么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创设问题情境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没有实质性问题的交流是空洞的交流,学生也无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它可以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学生面对情境或在活动过程中经过观察、经历、体验后提出质疑而自发生成的问题。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这篇文章时,我首先用课件展示一只完好的水罐和一只破损的水罐,让学生说说完好的水罐和破损的水罐的不同之处,根据习惯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破损的水罐没有用。之后课件出示挑水工一路挑水回家的情景,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问题情境后,我适时抛出交流的话题:那只破损的水罐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吗?看看文中的破水罐有什么用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他们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当然,学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破水罐的其他用途,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其学习新知时变压力为探求新知的动力。如此一来,学生才会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会培养出积极的探索精神,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2.在学生思维卡壳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月光启蒙》一文中“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如果用语言进行解释,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的,这时就有必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生活环境之中。于是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听母亲唱歌谣时是怎样陶醉的感觉?接着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见,从“眼”“耳”“鼻”等方面感受到作者被“陶醉”的感觉,然后再辅以感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体会到了其中诗意般的美,对那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在内容需要求异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求异”就是寻求不同,它是对思维定式的否定。在学生思维求异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会发表各自独特的见解,这种见解可作为新的学习资源来深化学生的认识。如我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救人》一文时,一名学生提出:“如果司马光没有想到砸缸的办法救人,那该怎么办呢?”此时,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交流:你能想到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救小伙伴的生命吗?课堂教学一下子被激活了,众说纷纭,各说各的办法,互动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等学生进行了充分交流以后,我,便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众多方法中寻找最佳方案——砸缸。

三、课堂交流要与教学目标的训练相吻合

训练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师生交流应以训练为主线,只有通过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才能体现出来,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全面提高。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出示了许多李白的其他诗作,让学生朗读、交流,体会李白的激情与豪迈。可是,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诗歌,朗读起来很不熟练,把所教的内容割裂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堆砌了李白的一首首古诗,没有理解“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应以文为主,以诗为辅。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时,提的问题和对学生进行的各种训练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利于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交流,真正地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教学的互动中,通过语言交流来提高语文素养,在语言交流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策略,有效

小学语文教学是正规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小学教育中的工具学科,学好小学语文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课程改革重视小学生人文性淡化了唯考试和知识为中心的思维,可是改革给一线语文老师带来了压力,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这个话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缺陷

第一,教师对学习情况里了解不足。小学生作为最初接收正规教育的群体思想接受程度不高,每个年级和每个学生的思想智力发育都不一样。每个年级段的教学规律不同,有些教师忽视了这一特征,把学生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相背离情况突出,提高对初年级学生要求,让他们向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靠拢,同样对中年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而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应该重视对文章全面的把握,不仅是语言更是段落、词语。让初年级学生去学习与他们年龄特征不相符合的分析,而对识字,认字上不加重视这就是教师对学习情况认识不清的表现。严格按照新课标的年级要求安排不同的教学要求才能更符合教学规律,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第二,对学生关注不足,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力放到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学生身上甚至是自己身上,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不足,班级弱势群体不能忘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尤其是对学习能力较弱的群体,打开学生的心理阀门让他们畅所欲言,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

第三,课堂教学中老师评价不当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老师评价过于激进或者不能准确概括学生的阅读理解及课堂表现将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师要对自己的评价进行优化,要真诚而且语言温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 大胆的进行自我表现,激发学生的自信。另外老师的评价缺乏一定的指导意义,不能让学生接受评价后找不到改进和加强的方向。

二、改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第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可以让老师教学过程更家具有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小,教学目标的制定具有引导作用,要制定符合知识与能力特征目标,小学生的学习发展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打造帮助他们立足今后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学社的语文能力、做人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情感和习惯,让小学生养成对中国文化的探索精神,促使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小学语文是一门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课程,通过语言实践获得语言,获得字、词、句、段、篇语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利用语文能力进行交流、解释、记忆;通过语言理解和记忆获得各科文化科学知识;掌握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方法,即自学方法。这三项认知功能, 以第一项为基本认知功能。学生具有了语文能力,才能再学习。所以说学好语文是学好各科知识的基础。正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获得再学习的动能,语文学科才具有工具性。

第二,重视过程和方法。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而不是考试和知识为中心,实际教学活动中多观察和听取学生的不理解之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重点问题老师辅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对学生的合作学习采取乐观的态度,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让学生自由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发现更多问题,相互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此外选择高效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形式。语文的实用性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以班级为主要课堂的教学形式。

第三,选择高效的落实环节并进行课堂反思。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保证教学目标的可执行可考核,要对学科特点进行分析,设定科学的教学层次,保证学生的每一次课堂学习都可以获得语文知识的积累,老师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要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走向课本内容,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首先,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达到了,标志是什么?如果说没有达到,标志又是什么? 接着,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后续教学的打算有哪些,然后,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

三、结语

听小学语文有效课堂心得 篇12

马刚

2016年9月22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小学德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培训,认真观摩了2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聆听了新泰市教研室教研员的课程解读。通过学习,我领略了这些优秀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解决了很多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此,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1、所谓德育课堂,不是为了德育而德育,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思维严谨性,要有理性精神。再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自己的修养。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站在讲台上,望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让自己的思想之源永不枯竭,让自己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终身学习,不断读书。人的一生,谁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美丽风景;每个行业的人都可以攀爬到风景无限的美丽高峰。

听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篇13

听名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一)

通过两天紧张又充实的观摩学习,我受益匪浅。两天里,专家型教师一一展示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成果,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们讲课的风采深深地打动我

赵昭教师有丰厚得知识底蕴,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好课的基础。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赵老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不仅使孩子很快地被他吸引,连台下的上千名听课的老师都被感染了。课堂上他用丰富的表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多元的课堂评价、重情重趣的教学特色,使我们坐在这样老师的课堂上,如沐春风。

林冬英老师在《卜算子.咏梅》一课的教学中,在感悟的过程中朴素的引导读词,理解重点词,拓展背景。她勇于挑战自我,深入钻研诗歌教学。张香菊老师的整堂课,让人感到特别舒服,清新自然,通过读体会文章的内容,她在课堂上始终热情洋溢,面带可亲的笑容,一直伴随着孩子们,学生们学的轻松、愉悦。

名师的风范鼓舞着我,作为一名教师,从这次活动中,更应该引起足够的认识,一定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带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来,努力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推向一个更高层次。

听名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二)

本周五,我们随吴老师到松滋实验小学听了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展示课。这是三个不同年段的课,不同的课型,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受益匪浅,觉得有很多深受启发之处。

一、活动的层次性,目的更明确。如唐老师在教《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节课,她在让学生通过介绍自己上超市的经验而引出课题,再让学生交流调查报告知道怎样合理消费,最后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怎样购买商品。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生不仅学的有兴趣,同时掌握了怎样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二、课型多样。王淑芬老师的《学做小雄鹰》研究型的课。在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课中的主题,再让学生选择主题分好组,通过课本教室的补充材料,学生在阅读:探讨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讨论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陈茹老师的《环球旅行去》课堂气氛轻松,老师在课堂中凸显了知识,开展了活动又不失研究,老师教学扎实、全面。

三、重视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到来张扬。三节课上,学生始终都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现的主体,教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引领者。所以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良好的。学生氛围又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有效的课件辅助,使学生的学习感受跟深刻。三节课,三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或道具,视屏录像在课堂上的到了有效的运用,如王淑芬老师的《学做小雄鹰》,通过形象直观的呈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有震撼和感染力。

五、上课教师的个人素质令人钦佩。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令人回味!

听完课,感受颇深,令我不断反思:做为一名乡村教师,如何才能在这门学科中发展自己?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来,带来新问题走出?在每一节课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呢?-------也许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钻研,课堂才会精彩起来!

听名师课堂心得体会范文(三)

本周五,我们随吴老师到松滋实验小学听了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展示课。这是三个不同年段的课,不同的课型,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受益匪浅,觉得有很多深受启发之处。

一、活动的层次性,目的更明确。如唐老师在教《做个聪明的消费者》,这节课,她在让学生通过介绍自己上超市的经验而引出课题,再让学生交流调查报告知道怎样合理消费,最后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怎样购买商品。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生不仅学的有兴趣,同时掌握了怎样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二、课型多样。王淑芬老师的《学做小雄鹰》研究型的课。在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课中的主题,再让学生选择主题分好组,通过课本教室的补充材料,学生在阅读:探讨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讨论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陈茹老师的《环球旅行去》课堂气氛轻松,老师在课堂中凸显了知识,开展了活动又不失研究,老师教学扎实、全面。

三、重视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到来张扬。三节课上,学生始终都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现的主体,教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引领者。所以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良好的。学生氛围又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有效的课件辅助,使学生的学习感受跟深刻。三节课,三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或道具,视屏录像在课堂上的到了有效的运用,如王淑芬老师的《学做小雄鹰》,通过形象直观的呈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有震撼和感染力。

五、上课教师的个人素质令人钦佩。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令人回味!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初探 篇14

一、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何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应当是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求知的过程, 而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会时刻勃发生命的活力。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 由对题目的理解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肖邦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我先引导学生充分读书, 独立思考, 对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自我梳理和发现, 在自我感知, 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 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看法, 合作学习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保证。在合作探究的氛围中, 学生交流着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综合起来, 就能较全面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 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智慧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并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悦。

采用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主动, 能够自然而然地以小主人的身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语文课堂中, 我们应创设这样一个有效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有效的指导, 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的深度交融。在这样的课堂里, 教师当配角, 学生唱主角。这样的学习是快乐的, 快乐的学习是有效的。他们体验的是真正的自由, 他们的学习欲望随之迸发出来, 每个人和每个组都尽力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变成了学习的开拓者而非追随者。只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权利和机会,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二、在情感熏陶中渗透思想教育, 提高课堂效率

苏教版小学教材文质兼美, 图文并茂, 为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要让学生在情感中受到感染与教育, 从而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 课文记叙“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 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 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 不由想起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 心里很难过, 也很愧疚。于是, 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 “我”把母亲抱在怀里, 让母亲入睡, 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充分阅读, 进入角色。为了强化思想情感教育, 我在课堂最后设计了“拓展迁移”环节。我说:“想想我们的母亲, 在她非常劳累或生病的时候, 你有没有帮助、照应过她?其实, 亲情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家中,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是时光的流水把许多宝贵的记忆带走了, 匆匆的步履把我们曾经拥有的瞬间感动冲淡了, 自私忙碌让我们忽视了我们拥有的那份爱, 现在让我们用心去发现, 用感激的心去体会。在今天, 就让我们静下来在记忆中寻找, 寻找我们忽视了的亲情, 让我们作一次真情告白, 讲述一段我们的亲情。”这段动情的话语一落, 同学们安静了下来, 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看得出他们已经受到了感染正在寻找让他们感动地亲情。有的同学先是努力回忆, 然后说出自己对母亲的一点一滴的关爱, 有的同学列举了许多生动的事例, 讲出自己的心声。这样一来, 学生在感染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同时, 又增加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意。事实证明, 这样的教学环节非常成功, 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升华。

三、适当评价, 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使教学丰富而有效, 使教学目标全面达成, 故而有明显的现场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以后, 走遍大江南北, 到处是“你真棒”, 通常还有老师指挥:“表——扬——他!”于是, 全体小朋友小和尚念经似的毫无热情地说着早已训练好的顺口溜:“嘿!嘿!你真棒, 你真棒!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还配以动作, 一律先拍手, 再竖起两个大拇指……这种非自发、非自愿、程式化、无表情、无真情的“你真棒”让人心头不是滋味。有专家痛心地指出:“这种虚情假意的‘作秀’, 给幼小心灵的伤害——不, 是毒害, 不知有多么大!”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的评价语言就要简要, 指向明确, 且应适度, 过多激励会滋生学生自负心态和躁动情绪。因此,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真心真意, 可以用口头语言表达真切的感受, 也可以专注地看着学生, 或真诚地微笑, 通过点头、握手等动作传达对学生的欣赏。对小学生而言, 笼统地表扬固然也能让他们高兴, 但指导价值不大, 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如写字教学, 我除了说:“你这个字写得真漂亮。”还具体指出这个字写的是间架结构匀称还是笔画穿插恰当。这既让被表扬的孩子知晓好在哪里, 又让伙伴明确向他学习什么。同时, 我还指出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真诚地说:“你要是再努力一些就更好了!”“我期待你……”“我相信你……”把要求当做期待提出来, 学生心悦诚服, 也明确了努力的目标。

四、及时反思, 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所作的行为、决策, 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 不断地积累经验, 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 挑自己的刺, 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 进行自我批评, 并且予以改正, 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也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1) 教学前反思。教学前进行反思, 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2) 教学中反思。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 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遗憾, 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3) 教学后反思。教学后反思能够让我们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找到不足, 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每次上完课, 我都要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否合理?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今天的教学是否真正有效?只有反思才能不断地认识自己, 更好地改进与提升。为此, 我们不仅要进行自我反思, 而且要通过学科组活动进行反思研讨, 并通过学生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思, 我的语文课效率明显提高了。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篇1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新课改的不断引进,我国在教育上有了很大改变,不管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目的在根本上都有很大变化。如今的教育,已经不再只是重视教学成果,而是要以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从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开始,而且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除了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外,还能培养一些其他方面的能力。

一、重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也是较陈旧的,“喂养式”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史上持续了很多年,所谓的“喂养式”教学,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坐着听。这样的教学手段,只是一味让孩子接受老师的观点,缺少了让他们自己动脑思考的机会,所以要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鼓励他们走上讲台,让他们讲出自己对于课堂的想法,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还能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更轻松、更投入地学习知识。

二、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獨立思考、善于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而且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他们对课堂上的知识有了好奇心而产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在课堂上适当导入情景教学

导入情景教学是近年来在课堂上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使得情景教学在课堂上运用起来特别方便。小学生非常喜欢好动的事物,在语文课堂上,如果老师只是一味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其实是非常枯燥的,不仅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也达不到预想的学习效果。利用情景教学,老师可以运用一些图片、声音、视频等不同的方式,将书本上死板的知识点活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心思放到课堂学习中,才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

有效教学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常丽艳.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3(10).

上一篇:对智慧水利建设的建议下一篇:小学班主任教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