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工笔国画教学计划大纲

2024-09-27

儿童工笔国画教学计划大纲(共6篇)

儿童工笔国画教学计划大纲 篇1

水墨画(课时)

一:果蔬类画法(丝瓜、葫芦、柿子、山楂)叶的浓淡层次变化(狐狸食果)。

二:小鸡的画法(彩墨画小鸡,正八倒八画法)小家雀、燕子、扇面作品(小泼墨画草地)

三:兰花的画法(中锋顺峰、叶的反转变化、五笔画花下字点蕊),加写意山水。

四:梅花的画法(枝干的交叉,梅花的变化),可加背景变雪梅。五:菊花的画法(双钩画法、墨骨画法)。六:荷花的画法(泼墨、荷上露珠特效)。

七:水族类的画法(金鱼、虾、螃蟹)金鱼加到荷花下。八:葡萄的画法(彩墨、墨色变化、高光点),画中加家雀。九:竹子、竹笋的画法(板刷中空画干,中锋顺峰画叶、一字人字个字介字,草书八字画节),竹下画小鸡、竹笋。十:飞虫类画法(蝴蝶、蜻蜓),补充画面完整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花鸟水墨写意画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

(二)通专结合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审

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可以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观察方法和

表现方法,形成幼儿园的教学和工作的能力。

必要的教学设备:教师用生宣纸、毛笔、一得阁墨汁、中国画颜料。

(三)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及教学手段: 教的方式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演示法、示范法。教学手段有:讲授、直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学的方法主要有:

耳听理论讲授,用眼观察,用脑分析思考,用手操作完成。

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 篇2

教学目的:怎样应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创作,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进行中国画工笔花鸟创作画的一般程序中国画工笔花鸟

重 点:构图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难 点:基础知识在创作过程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示范画(数张)学生作品1─2幅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以 下 画 线 部 分 为 板 书 内 容)

一、讲授新课:

1、学习中国画的意义:

(1)继承:

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经历了自身发展的辉煌岁月,崛起了光照四宇的艺术峰巅,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各族人民所珍爱,同时也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进行创作:

学习的同时是为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使他们善于捕捉自己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并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更多的是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2、进行工笔花鸟画创作的步骤:

(1)确定思路,构想

(2)写生、搜集资料: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而且要深入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收集素材(口述:公园、花圃、盆栽都可以作为写生的素材)。

(3)自描定移:

(首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白描。白描的特点?)

白描:也称双勾。它的特点是不借助任何色彩和明暗关系、完全用线来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立体感,圆满地完成画面效果,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白描的空间感、质感、立体感:

①空间感:是靠线的虚实、疏密、浓染、粗细、松紧、强弱等对比手法表现的。

②质感:主要是根据对象轮廓特征与表面纹理而概括出来的那些线条。

③立体感:是根据物体的透视结构而产生的。

(4)构图:指在特定的有限平面范围内,将个别的局部的艺术形象有机地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

构图的方法和规律:

①宾主:分清主次、突出主体,可以从位置、分量、角度、虚实、色彩等方面考虑。

②疏密:“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构图应密处密,疏处疏,不能平铺直叙。

③呼应:画面上所有的特点不同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且相互联系。

④画里画外:构造时,要冲出纸的边框,使画里与画外互相先发呼应,补充、使观者通过画面产生联想,达到画面有限而意境无穷的效果。

(5)工笔花鸟画的设色

渲染手法:(提问:常用的渲染手法有几种)

①分染 图1

②罩染 图2

③统染 图3

④接染 图4

⑤平涂 图5

⑥哄染 图6

⑦注水注色法 图7

(6)色彩的配置

(7)提款

(8)印章

二、课堂小结:把所学的绘画知识能够运用到创作上去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在造型和色彩上强化其表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作业布置:牡丹花创作一幅

儿童国画教学计划 篇3

一、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必须选择通俗易懂、简练易学的内容作为教材。

儿童国画教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心理、智力特点,选择教材教法,让儿童学习用一些他们能够接受和容易掌握的国画表现技法,进行创造表现活动,应坚持一下五个原则:

1、审美性原则:在儿童国画教学中,无论是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内容的选择,还是活动的实施都应注意审美性。

2、创造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性,以儿童的创造力和创造意识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3、兴趣性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使用等都应考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充分激发和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系统性原则:国画教学必须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逻辑,在帮助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方面应该是有序的、连续的、层层推进的,同时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

5、个别对待原则:儿童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应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教学中因材施教。

儿童虽然很小,但他们的思想比较独立,有了自己的所喜所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追求。有人做过调查,儿童大都喜欢画小动物和一些色彩鲜艳而熟悉的水果或蔬菜。对儿童教学就必须用这些通俗的、常见的、儿童所能理解的、但又简单易学的东西作为教材,而不能用成人的那套山水、花鸟、人物等技法进行强化教学。根据这一点,我就从名家画苑、儿童绘画等中筛选和裁剪出一些适合儿童特点、而又被儿童所喜欢的画卷作为教材,然后对所选教材从步骤、运用方法及墨色配置三方面进行解剖,自己再反复多练,在能熟练绘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二、必须抓好进行水墨教学的常规训练。

画水墨画需要使用较多的工具,如:毛笔、调色盘、盛墨盆、清水盆、垫布等,儿童一时难以适用,为了使儿童能正确灵活地使用这些绘画工具,并能整洁地完成作业,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针对这一点,我采用的方法是:首先,用一定的课时向儿童介绍这些工具及其用途;其次,讲述示范使用多种工具的正确方法和姿势;最后,采用游戏的形式,指导儿童反复练习怎样收摆工具、怎样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及课后收拾工作。这些事做的次数多了,再加上我每次课前反反复复地强调,使儿童逐渐领悟了这些常规的重要性,做起这些事情来也就很自觉了。

三、必须培养并提高儿童学国画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是儿童学习的动力,它可以启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然而它的来源并不是儿童一时的情绪冲

动,而是儿童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对儿童进行国画教学还必须采取先易后难这一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儿童感到国画画容易,画国画好玩,才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然后再逐步深入教学活动、逐步引导儿童对画国画的认识。于是,我先用游戏的形式给儿童讲解绘画的工具和基本笔锋及焦、浓、淡墨特点和配制方法,让儿童在纸上乱画,使他们感受到墨在宣纸上自然成形的现象,了解了墨色变化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更深一步的认识到画国画的工具与以前所常用的工具不同了、自己所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了,自然而然就激发了儿童学习国画的愿望;我还将收集的许多儿童国画作品给儿童看,告诉他们这是小朋友的画,在比赛中得过奖,并在许多书上刊登过。因而调动了儿童学国画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紧扣这一点,第一节课一定要上得生动有趣。使儿童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为了达到这一点,我在课前反复筛选教材,研究绘画的最佳方法,将绘画方法和绘画对象编成易记的儿歌来配合教学,准备了漂亮的示范画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有的时候还将实物给儿童观看,增强其感受能力,再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每节课后都布置小作业,给儿童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觉得国画好学、学国画好玩,从而激发儿童学习国画的愿望和兴趣。

四、必须抓好国画的基本技能训练。

国画是由形体结构、笔峰、浓淡不一的墨色组成的具有欣赏价值的画面,要使儿童学好,就必须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

首先,抓好握笔姿势训练:国画是用软质的毛笔作画,它有独特的握笔方法,握笔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绘画作品的效果。而毛笔的握笔方法与以前儿童所接触过的笔的握笔方法不一样,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新事物,要想让儿童很快掌握有一定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讲解示范握笔的姿势、再手把手的教儿童进行练习,然后在每次作业的时候加以提醒指正,通过一段时间,儿童就能正确、轻松、自如的握笔了。

其次,抓好蘸墨技能训练:刚开始学国画的儿童,一般不大会蘸墨,不是画得较干枯、缺乏墨色变化,就是笔的水分太多,将画面浸成黑乎乎的一团。其原因就是不会用水。针对这一问题,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讲解再让儿童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使儿童掌握这一技能。然后抓好用笔技能训练:用笔方法有中峰、侧峰、卧峰等,我教这一技能时采取用形象语言来示范了讲解。如:中峰,用笔笔杆象立正、卧峰,用笔笔杆象睡觉等。然后让儿童用笔在纸上任画各种笔画,在儿童其本能区分用笔方法时,就选一些儿童喜欢的动植物进行巩固练习。如:荷花、樱桃、金鱼、虾等。最后抓好用墨技能训练:国画在一定的程度上借助于不同墨色的

变化使人产生不同感觉起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而“用墨之妙,全在用水”,笔上含水和墨的多少,便产生了焦、浓、淡等墨色的变化。为了让儿童掌握墨的这三层变化,我先让儿童观察焦、浓、淡三层墨色的水墨色,使他们在直观上感受这三层墨色的不同,然后用小故事让儿童在理性上理解三层墨色的不同。如:小朋友,笔宝宝好久没吃东西了,请小朋友给它喂它没有水的墨吃,让它在宣纸上走走,它的脚印是“焦墨”。给它喂有一点点水的墨吃,让它在纸上走走,它的脚印是“浓墨”。再给它喂有很多水的墨吃,让它在宣纸上走走,它的脚印是“淡墨”。通过这种游戏使儿童掌握好用墨的技能,在掌握好这些技能基础上,再进行作画练习。

五、布置小小画展,进行讲评工作

儿童工笔国画教学计划大纲 篇4

唐山镇第一小学

张学芝 电话:***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人们所喜爱的绘画形式之一。

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通过中国画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从而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喜欢涂鸦是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小学期间,儿童从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主要处于低幼期,在小学期间进行中国画教学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中国教学也历来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薄弱环节,它技法丰富课时却很少。临摹一直成为水墨画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设定一个共同的模式标准让学生去达成,学生面对的是反复的枯燥的技法训练,没有太多的想象、创造的自主空间。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冷却,对中国画的热爱也无从谈起。所以我从下面几点去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及想象力。

(一)大胆创新,放飞想象 1.玩墨游戏

儿童----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画,我们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国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张宣纸加上水就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迹象。水墨画是靠水与墨的巧妙调配,产生出干湿、浓谈的变化。这是水墨画的突出特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墨色变化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要利用墨色创造美的愿望呢?在刚开设水墨画课时,我没有在那里大量的讲墨色、笔法、墨法,而是引导学生用一瓶墨一支笔和一碗水通过“玩墨”,“玩笔”让学生逐渐发现墨里加水量的多或少会产生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自然了解墨分五色。在运笔中了解笔法分中锋、侧峰等等。笔的运用时会产生不同

的笔迹会出现例如“飞白”“渐变”等观赏感观效果。在教学画“墨色的变化”时我也是利用玩墨方式进行教学,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或点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生宣纸的特征,使画面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由于我没有限制学生用什么颜色怎么画或画什么,同时也因为水分的多少或者时间的长短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的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更大了。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再次感受水分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所起的作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很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挥余地。

2.溅墨游戏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中国画的教学上,在展现学生的个性方面我们时常会习惯于“目中无人”,很少顾及学生的经验、兴趣与独特感受。常常让学生照猫画虎,从内容到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再现,“千人一面”比比皆是。那么怎样才能打破这一局面呢?在一次偶然中我发现了“溅墨游戏”。“溅墨游戏”,即拿着蘸满墨汁的笔溅一块或几块墨在宣纸上,然后让学生做发散性的想象练习。能自主地凭感觉、联想和想象进行中国画创作效果甚好。孩子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却都能和画面联系上,让我惊叹不已。他们乐于观察尤其是观察细微之处;敢想,尤其善于想别人想不到的东西;敢说别人还没说过的话。他们不再是相同规格的“机器人”,而是有个性、有一定想象力的人,他们的想法可以与众不同、天马行空、不受他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我想,这就是水墨游戏的神奇魅力,它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使儿童展现出自己最天真、最自然的一面,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信。

3.泼墨游戏

简单的水墨游戏活动,启发了儿童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他们开始懂得水墨的美,喜欢上中国画艺术。将墨泼于纸上,进而整理加工成画的“泼”“画”结合的画法就是中国画中传统的墨法――“泼墨”。它可以先泼后画也可先画后泼。另外水墨画有着它独特的绘画方法,它不同于蜡笔画,可以用铅笔把图绘画好再慢慢着色,而水墨画只能是好丑一笔过,绝对不能复笔,更不能象涂色那样把图形涂出来。基于这一点泼墨游戏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儿童胆小不敢下笔的问题。如在教学中,我在纸上示范泼墨再让孩子们想象可以画成些什么?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儿童来尝试。这样儿童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他们的作业中可看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儿童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

4.印墨游戏

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总是比较难表现的一类,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我尝试了很多方法,结果让我发现用玻璃来印画能很好的表现那水墨淋漓的山和水。由此我联想到能否可以让儿童也尝试一下印墨。于是我在教水墨鱼的时候就让学生先把鱼画在光滑的桌面上,再用生宣纸去印。结果这节课的气氛和效果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5.接龙游戏

绘画接龙即由不同的学生接连着画同一个对象。我们传统中国水墨画在培养儿童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总是以儿童画得像传统的中国画为满足,很少让儿童自主感悟、创新思维和自由创作等。而我在实践中发现:儿童学习水墨画,只需教会他们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运笔方法,让其随心所欲的发挥其想象和表现

力,才能创造出生动活泼、稚拙可爱的形象。如我在教学《戏剧》一课时,先是让学生观看戏剧在现实生活中的录像,再分析戏剧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后再对用墨做了相应的要求。通过示范学生对戏剧人物的画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让学生进行分析自己如何来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在四张长卷上共同完成四幅画。每一小组的每一个同学画一至两笔接连着画,既比速度又比创意。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绘画兴趣也越来越高。

(二)贴近生活,放飞想象

著名画家米罗曾说“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他们画画是用心在描绘生活,画面自然会呈现孩子具有的形、神以及气韵。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尽量贴近儿童生活并注意活动的可操作性、启发性,这样就能放飞儿童的想象。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了多元化的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也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果水墨课一开始你就以传统的国画教学让他们机械地临摹你的范画的话,由于学生对水墨画的了解很容易产生厌烦。这时作为教师的你如出示的是一则动画故事或是一个新鲜的游戏的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如中国画发展的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名人轶事也很多,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面领略水墨画艺术的意境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吴道子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300余里的壁画,而李思训几月足不出户”的故事、“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马一角,夏半边”、八大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旧江山”、“哭之、笑之”、齐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让学生感受中国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和笔墨的巧妙之处,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也加深学生对画画的影响,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水墨画的乐趣。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我们也从学生的作业中可以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学生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传统的中国画教育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并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在教学实践中水墨画的教学内容我总是选择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内容为主题。如描绘“我的家长”、“窗前的花”、“海底世界” “春天”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也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三)变换工具,自由想象

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最为奇特的,尤其是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因不受世俗和界定的限制而更为自由。巴特也说“创造力的育成,不是由大人注入的,是以学生本身表现为中心”。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强调尊重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自身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落笔,大胆表现,随心所欲地选用他们的作画工具、颜色、方式,来表达儿童内心的感受和思想的闪光点,让他们的感受自然地表现在纸上,流露在画中。在教学中我突破工具材料的局限性,提倡在工具、材料上中西结合。把传统中国画的毛笔、水墨和西画的排笔、油画笔,水彩色,广告色、丙烯色等有机结合。如允许学生用水粉水彩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这样儿童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儿童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我还发现可以在宣纸上用油画棒、蜡笔等特殊工具材料来作画。例在画《鸡》时,在表现了大小鸡时,材料的运用我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充分尊重儿童的选择,这样儿童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采用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如: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拓印法、水拓印、拼贴法、、冲水、冲色、吹墨等方法。不仅如此我还采用了非常西化的喷绘(用牙刷蘸水粉往宣纸上喷颜料)这样使儿童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得成功感,寓学于玩,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创设新评价,丰富想象

教学评价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信心和保持对水墨画的兴趣,耐心倾听学生所表现的作品制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并欣赏他们成功的喜悦。听儿童心中的语言,了解儿童在每一个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体验,不能随意下定语“不好”“不行”“怎么这个样?”等不注重儿童情绪体验的词或句子。评判一幅少儿国画作品优劣的标准应该首先应看有没有童真童趣而不是笔墨技巧。儿童思维意识所表现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反映的应该是儿童的生活观和世界观。这样的作品如按“六法”要求也同样是“气韵生动”的。以生活题材练习代替机械的技法学习,以儿童感兴趣的题材入画让学生自由表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再适时指导,可以使他们充分的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对儿童作品的肯定会使儿童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可以放心的去作。

《儿童美术教学法》复习大纲 篇5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纸工一般有 折纸、剪贴、撕纸 三种形式。

二、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 知觉、体验 与 反思、表达 这样一个流程。

三、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 明暗 程度。

四、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一般方法: 观察法、范例和演示、游戏练习、语言指导。

五、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阶段分为:涂鸦期(1-3岁)、象征期(3-5岁)、图式期(5-8岁)。

六、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 欣赏、绘画 和 手工 三大方面。

七、色彩的三要素是 色相、纯度、明度。

八、专门性的美术活动,主要指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以美术内容为主的活动。它的基本特征有: 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

九、儿童美术造型活动设计原则: 综合性、适度性、连续性。

十、儿童美术按题材内容和形式分类可分为 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

十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绘画、手工和色彩 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十二、教师应该自觉运用教育评价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十三、1923年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十四、象征期美术作品构思的表现特性是:主观轮廓性、模糊性、简约性。

十五、大班剪纸课题设计是让儿童“自剪自贴”,重点在剪

十六、遮挡式 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十七、儿童更多重视的是造型,而不是色彩

十八、学前儿童一般不会用透视方法构图

十九、儿童早期画的人常被叫做“蝌蚪人”

二十、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二十一、午餐后带孩子在院内散步,和幼儿谈论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随机欣赏孩子们带来的新玩具等,都属于随机的美术指导

二十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1)审美性原则。在教学中,应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主,应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应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审美情感的陶冶等。(2)创造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其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为主要目标。(3)实践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二十三、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小班活动应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事情,鼓励用简单线条或线条与图形组合的方法来表现。中班活动中幼儿观察过的、认识过的事物都可以选择。还可针对性选择运用图形组合、图案花纹等让幼儿练习。大班活动可以选择比较复杂的建筑物、动植物、生活场景和情节等作为创作内容。还可以安排写生活动。

二十四、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有利于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幼儿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手、眼、脑的协调。

二十五、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应(1)运用多媒体教学功能。常用的有图片,实物和师生具体操作的物质材料,如美术作品,实物教具,步骤图和示意图,演示和辅导等,还有电脑控制的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幻灯和摄像等。(2)合理使用社会美术教育资源。各级举办的美术训练班,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环保等都可以作为资源积极使用。

二十六、撰写教案

以《神奇的小手》为题,撰写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份。要求:

1、活动能体现该年龄段的特点;

2、教学方式能引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3、能使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发展。

以《美丽的孔雀》为题,撰写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一份。

要求:

1、活动能体现该年龄段的特点;

2、教学方式能引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儿童工笔国画教学计划大纲 篇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是电大学前教育专业(幼教专业)一门选修的教育理论课程,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该课程为省开课,在第四学期开设,课内学时为72学时,占4学分。

二、课程的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一般规律,能采用正确的科学教育策略,引导和帮助幼儿主动学习,提高学员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导论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80年代幼儿常识课的教育目标和90年代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了解二者的承袭性及90年代科学教育目标的变化。

2.理解社会的发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3.理解传统的教育目标的三级层次与新的教育目标的三级层次,以及不同年代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对情感态度、知识经验等的排位顺序。

4.理解为什么教育的变革要求把幼儿科学教育的组织策略由向幼儿传授知识转变为支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二、教学内容

1.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面临新挑战

社会的法展要求重新确定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的重心教育的变革要求改革幼儿科学教育的组织策略

2.科学教育实践中的难题

第一章 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与特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科学作为认识活动所包括的三个基本要素,理解科学的内涵。2.了解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幼儿思维所处的两个阶段的论述。3.理解为什么说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4.理解幼儿认识事物的四个特点,以及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5.了解现代科学教育的三个特点,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科学

科学即知识体系科学即认识活动科学具有多重性

2.幼儿的认识特点

每一个幼儿都是天生的科学家幼儿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幼儿的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3.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与特性

现代科学教育的特征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幼儿科学教育的特性

第二章 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构成一、教学要求

1.理解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的内涵,理解由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知识经验三个要素构成的教育目标。

2.理解教育目标中情感态度要素的内涵。

3.理解教育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内涵,着重理解幼儿科学方法目标的演进。

4.理解在科学方法的教育中要注意发展幼儿探究未知的能力与技术设计的能力以及如何发展这两方面的能力。

5.理解教育目标中知识经验要素的内涵,了解幼儿可能获得的知识经验。

二、教学内容

1.情感态度——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创造精神关爱和保护周围环境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分享与交流

2.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感性认识

科学教育从以科学知识为重心向以科学方法为重心转轨幼儿科学方法目标的演进科学方法的真正内涵

3.知识经验——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的倾向

幼儿期不可能有真正的概念经验性的知识是幼儿能够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知识强调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

第三章 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是幼儿主动探究和有意义学习的基本前提。

2.理解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

(1)结合实例理解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开发和利用幼儿需求和兴趣中的教育价值的方法。

(2)结合实例理解如何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是幼儿主动探究和有意义学习的基本前提

2.教育目标和内容需求化的途径

(1)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开发和利用需求和兴趣中的教育价值

顺应、支持幼儿提出的问题和疑问,生成科学教育

支持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利用和实现其中已有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上不断开发,生成和深化教育

顺应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开发和利用其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

(2)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幼儿的需求,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不断提供易于引发幼儿产生问题和探究行为的、物化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新材料

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需求

创设教育情景,使幼儿感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

第四章 安全的心理氛围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心理上安全的环境是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活动的前提。

2.了解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理解幼儿的探究和认知需要、评价不适当等问题的具体表现。

3.理解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

二、教学内容

1.教育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不理解幼儿的探究和认知需要评价不适当

2.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

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寻求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发现和解释挖掘每一个幼儿探究活动的独特价值给予每一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和具体的反馈

第五章 有意义的材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儿童遗传基因中所具有的能够探索、理解和解释其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的倾向和潜力,必须与有结构的、适宜的环境相互作用才能得以实现。

2.理解材料对幼儿学习者的意义和对教育者的意义。

3.了解材料种类的划分。

4.了解科学教育中材料结构的涵义、材料得逞现方式以及教师在提供材料中的作用。5.了解科学教育中选择材料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

1.材料的意义

对幼儿学习者的意义对教育者的意义

2.材料的种类

根据内容范畴划分的材料根据性质划分的材料根据功能划分的材料

3.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特性材料的变化重要的相互关系

4.材料的呈现方式

开放性呈现材料的投放有明确的主题或任务材料的投放构成问题情景材料分层呈现 5.教师的作用

选择并结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相互作用引导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6.选择材料的标准

材料物化着幼儿能够达到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能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材料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有多种组合的可能随时扩展和增加易构成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发现式教学

一、教学要求

1.理解为什么要树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的新的教学观。

2.理解发现法的涵义、理解发现学习的重要意义。

3.了解幼儿发现与科学发现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理解教师在幼儿发现中的作用,理解“引导发现法”的涵义。

二、教学内容

1.主动的学习者需要引导发现式教学

2.发现法有益于幼儿获得科学精神、态度和方法

3.发现法更适合于幼儿学习科学

4.幼儿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

(1)在一定结构限制内自由探索,但自由的性质和结构的程度不同

(2)经历了大致相似的探究和发现程序,但每个环节都有程度上甚至是质的差别

5.教师在幼儿发现中的作用

选择适合幼儿发现的知识经验提供结构好的材料不干涉,但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出矛盾,引起进一步的探究组织讨论,使幼儿向概念迈进

第七章 指导策略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教师促进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的策略。

2.理解教师有效的提问和处理幼儿回答的策略。

3.理解如何使用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二、教学内容

1.促进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

猜想和解释实验(试验)与操作明显地看到操作的结果记录获得的信息结论与交流 2.有效地提问和处理幼儿的回答

提问有助于引起和促进幼儿的探究提出能引发幼儿思考的问题对幼儿回答的处理应具有激励性和引导性

3.扩展指导方式:直接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第八章 幼儿科学教育评价

一、教学要求

了解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组织策略的评价

二、教学内容

1.幼儿发展评价

评价的价值取向——注重态度和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的原则

2.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评价

评价指标评价方式

第九章 谢尔曼的科学游戏论极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教学要求

了解谢尔曼科学游戏论的基本观点以及谢尔曼的观点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

1.谢尔曼科学游戏论的基本观点

科学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把科学方法用于人类生活,变成好玩的游戏

2.谢尔曼的观点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我们对科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对幼儿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我们对幼儿科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第十章 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发及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教学要求

了解兰本达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

1.“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基本观点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教师、教与学经历与发现意义交流与研讨的作用评价 2.“探究—研讨”教学法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启示

科学教育要使幼儿终生受益教师的作用在于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评价注重幼儿探究过程中的言行

第十一章 各国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基本走向和趋势

一、教学要求

了解各国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基本走向和趋势。

二、教学内容

1.美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标准

统一的概念和过程作为探究的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科学与技术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见的科学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2.澳大利亚幼儿园科技课程大纲

知识与理解技能价值观与态度

3.英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大纲

4.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基本走向和趋势

将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强调发展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教育

结语

一、教学要求

通过结语的学习,应对本书作者的主要观点有一个大致的全面了解。

三、教学内容

1.幼儿科学活动的构成2.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3.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

上一篇:教学计划评审意见下一篇:年度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