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2024-06-17

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共10篇)

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1

题目: 校企合作——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陈昭翔、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300134

校企合作——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方式之一的校企合作模式中的实习教学环节,对学生全面素质水平提高的积极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天津商业大学光大期货研究院校企合作培养期货方向研究生的案例,认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的社会实习机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是新形势下大学生高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字: 社会实践;校企合作;思想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其中,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提供给大学生社会实习、实践的机会,是大学生进行提高自身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经济的发展,党和政府积极提倡和鼓励高校要实行产教结合,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而产学紧密结合、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实现实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培训,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培养,学生提高了自身的全面素质,学员同时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意识、组织纪律观念,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对全面素质水平提高的积极影响

(一)学生通过校企合作中的实习教学环节,切身感受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通过实习中指导人员的手把手教学,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使自身具备了顶岗工作的能力。

(二)学生通过切身体验企业严格的工作纪律,培养了良好的职业意识,通过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学生通过切身体验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培养了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天津商业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经验—光大期货研究院

自2006年以来,随着期货市场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社会各界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逐渐提高,期货市场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市场规模逐年翻番。与此同时,行业内对期货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大。然而由于期货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历史短,在高等教育中也尚未形成期货专业体系,十几年来学校培养的期货类人才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持续、系统地培养、储备期货专业人才成为了光大期货在新一轮发展中重点关注的一个课题。光大期货有限公司的这样一个想法与天津商业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是相吻合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双方产生了合作的意向,即:联合办学。

为了进一步提升合作办学的层次,提高期货人才的培养质量,储备更多、更稳定的期货高端专业人才,天津商业大学与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在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方面达成了更高层次的共识:成立天津商业大学——光大期货研究院、共同开展期货方向的研究生教育,为校企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组织保障。此合作办学模式提供的实习机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一是,根据校企合作办学计划,光大期货研究院首届期货研究生班的学生在完成期货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还须完成实习教学环节。此环节由光大期货有限公司统一安排,不仅组织学员进行实习前的集中培训,而且提供相关岗位的轮岗实习机会。通过实习教学,学生能够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业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能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从而帮助学生更快的完成由学员到职场新人身份的转变。

二是,轮岗实习的经验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学生对岗位、职业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在光大期货有限公司实习期间,学员通过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切身体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自身的组织纪律观念。

三是,在原有宽口径、厚基础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光大期货研究院有针对性地对期货专业方向培养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砝码。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极大地增加学生接触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公司的竞争录用制度促使学员有意识、有方向地为职场竞争做准备,促使学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四是,光大期货研究院首届期货研究生班采取“双导师”负责制,即由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其中校外导师主要授聘于知名期货公司高管,校外导师对研究生校外实习期间的实践和研究指导工作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更好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清行业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职场规划。

五是,学员需完成“ 期货专业研究报告”,“ 期货专业研究报告”由校外兼职导师主要负责,学员在兼职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某个特定领域的理论或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期货专业研究报告” 能够帮助学生更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业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光大期货研究院从教学、实习到科研更紧密型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公司在股指期货上市后规模扩张和人员整合过程中对高层次期货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缩短了新进人员熟悉、适应公司规章流程的时间,有助于实现企业快速培养胜任岗位要求的人才战略,从而降低企业对大学毕业生适应期培训的成本,对大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校企合作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中提供的实习机会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市场所需要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双方互相支持、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所提供给在校大学生的实习机会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了自身的素养,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的组织纪律观念、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高校应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人们养成道德品质的源泉,也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大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只有不断融入社会,把自己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起来。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所在,正确审视自己的不足,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陶冶自己、完善自己,最终完成职业道德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2〕 刘微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企业创新.》 中国教育报.2002(4)〔3〕 宋伟.《论科技经济结合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科学学研究,1995 〔4〕 钟武.《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5〕 侯光明,晋琳琳,黄丽.《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阶段回顾与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6〕 袁本涛.《国力研究型大学的地位和作用》:东亚的视角.江苏高教,2005,(2)

〔7〕 张振刚.《中国研究型大学知识创新的战略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8〕 许迈进.《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办学功能与要素分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9)

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2

可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可是, 作文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的。作文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题能力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这些综合素质都是学生长期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 非短期训练所能奏效。教师常感无处着手, 学生更是知难而退。中考语文总分150分, 而作文就占55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着学生中考语文的命运。

逐步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和具备修改文章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在作文评改中我做出这样的尝试。

一、明确要求

作文批改也和其他学习活动一样, 应该有一个体现训练重点而学生又易于接受的目标, 来规范每一次写作训练的全过程, 做到先入格, 再出格。

1、文章内容

修改时首先要看所写的内容是否符合作文题目要求, 能否突出中心;观点有无错误, 所说道理有无不符合事实或含混不清的地方;材料是不是典型、新颖。

2、文章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 所以修改时, 首先要看段落划分是否妥当;条理层次是否清楚。其次, 详略之间是否妥帖、匀称;前后交代、照应是否周到, 各部分是否贯穿得起来, 是否缺少适当的过渡, 令前后脱节;开头是否扣题, 结尾是否有力量等等。

3、文章语言

修改的过程中需要一边读, 一边仔细揣摩每一句话, 检查语句是否流畅, 用词是否恰当, 修饰是否合理, 词语是否丰富, 细致地进行文章方面的修改, 最后再从头到尾读几遍, 特别注意全篇是不是简洁、通顺。

4、核对引文

如果自己的文章里引用了别的文章或书籍中的话, 就要看看有没有断章取义的毛病, 有没有抄错的地方。

5、格式、标点、错别字

小处着手、查漏补缺。对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 (包括错字、别字、不规范用字、掉字、添字) 运用不恰当的标点符号、运用重复的语句进行一字一句地精心修改、直到改得自己发现不了问题为止。

6、卷面、字数要求

书写潦草, 文面零乱者, 酌情扣分;书写认真, 文面整洁者, 酌情加分。字数是否达到要求:每差50字扣一分。

7、鼓励个性

对审题独到、选材扣题、思想深刻、结构巧妙、语言贴切、书写认真等特色中的一项或几项酌情加分, 做多5分, 并在批语中有所体现。

二、示之以范

学生开始修改作文时, 往之不得要领, 不知如何修改。此时教师要进行示范性批改:将具有典范性的作文, 用多媒体投放出来 (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 , 就写作要求和修改方法对学生予以点拨, 使学生更形象, 更透彻地熟悉各种修改要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只要给些引导和指点, 该怎么改, 让学生自己去考虑。”

三、评改方式

1、自改

自己至少看两遍。第一遍小声朗读, 旨在改正文面:包括自己能发现的字、词、标点、格式等方面的毛病。第二遍默读, 对照批改要求, 从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一翻增、删、改、调的润色。在修改时, 要不断总结自己的优点、长处和个性, 养成自己改的能力。

2、对改

作文中有些问题自己可能“缘在此山中”, 而失去了辨识“庐山真面目”的能力。怎么办?让他人改, 能使作文臻于完美。别人作品里的新观点、巧思路、好手法应该学习借鉴;让学生在对改中学会修改, 学会赏析, 掌握方法;帮助别人查漏补缺, 有时同学的建议比教师指正更容易被接受。

3、抽改

这是作文修改的另一种形式。其程序如下:读文、听记、评议。

(1) 读文

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习作, 这一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 培养学生的语感, 锻炼学生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自己的心理素质。

(2) 听记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台上高声读, 台下认真听, 边听边记边悟。这既是一次集听话、思维、写作三位一体的综合语文学习, 又是下面评议作文的基础。

(3) 评议

在评议过程中, 教师要穿针引线、鼓励学生敢想、敢说, 畅所欲言;还要授之以法, 示之以范, 指导学生会说、善说、出口成章。允许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允许评者做必要的补充和更改。这既是对听、记、思的信息反馈, 更是学生据理力争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过程。

培养作文修改能力方法谈 篇3

【 关键词 】培养 作文 方法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一句话,一个词,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遣字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读改结合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明理。借助课文中的字、词、句、段,文章内容,让学生明白写作文要做到“主题好,选材新,感情真,写具体,段落明,语句通,用词好,无错字。”

(2)修改。这个阶段运用学习迁移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修改的材料来自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摘取学生作文中的句子集体修改,也可以指定一篇作文学生个别修改。

(3)交流。评议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学生把自己修改的结果、原因告诉同学及老师,。老师、同学评议他的修改是否恰当,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信息反馈、信息接收的网络,,共同影响,使学生修改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4)总结。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总结可由教师承担,也可让学生总结。

学生作文时拟题往往缺乏新鲜感,例如写事的习作,就直接以事件为题,如《学游泳》。我就对学生进行了修改作文题目的训练。要求学生给写好的习作从多个角度拟题,比较哪个最合适。学生有例可循,改起题目来得心应手,效果颇佳。

只要坚持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一定能得到长足进步。

二、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如今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学生改。

“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互批互改。

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3)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散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一堂好的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目标要少而精。

作文讲评课目标制定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讲评课以此为目标,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模仿。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

(2)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义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浅谈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篇4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批阅作文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成效却往往时倍功半。既减轻老师的负担,又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培养意识到指导欣赏、从示范批改到自改互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自主修改 培养意识 指导欣赏 示范批改 自改互改 学习语文的根本是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要学习表达,习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可习作向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块难点,一块难啃的骨头,尤其是每一次的作文批改,更是让老师头疼。每个单元有单元作文,为了练笔每个星期还有周记,有时候还有课后的小练笔。老师忙于批改成山的作文,花了大量时间在作文批改上,可却没有多大的效果,把批改完后的作文一发下去,很少有学生细致地阅读老师的评语、修改指出的问题,相反,很多学生看也不看,或是看看等级就完之大吉,对老师付出的那么多心血熟视无睹,批阅作文的成效时倍功半,学生并没有在老师批改的指导下得以提高习作水平。既减轻负担,又提高效果,成为了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那有什么有效的策略与方法,这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第二学段(3-4年级)就开始提出学习修改习作的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尝试着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意识,指导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以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一、树立意识,是培养自主修改习惯的前提。

意识决定行为,要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我们得首先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习作的意识。我常常告诉孩子们,文章不厌百回改,名家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促使孩子们在头脑中树立修改的意识,体会每读一遍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发现。要求学生每次的习作,写完后,一定要反复读,看看是否中心明确、重点是否突出,看看是否把句子写得通顺明白,改正错别字、不恰当的标点,对于单元作文的训练点加以关注,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是否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关爱”主题习作,事情是否写得清楚、生动,是否写得感动人心,是否运用恰当的修辞

手法使语句优美形象等,一定要反复修改。逐渐树立习作后及时修改的意识,有了这种自主意识,才能逐渐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

二、指导欣赏,是培养自主修改能力的基础。

修改评阅习作,应该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可习作的好与坏,没有标准的答案,评判文章的好与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读了一篇文章后,能否感受到这篇文章的优美与否,感人与否,生动形象与否等,这与一个人自身的欣赏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欣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习作自主修改评阅的质量。那么欣赏水平如何形成,如何培养?

(一)课堂阅读学习中形成。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带着习作的意识走进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立意有何高明之处,中心如何表现,围绕中心如何选择材料,安排材料,处理详略;学会欣赏文句美在何处,形象生动在哪里,如何巧妙用词用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观潮》一课的教学中,把描写大潮的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震得大地都快颤动起来。”与“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作比较,体会到作者抓住潮的颜色和数量,用上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教学《鸟的天堂》,指导学生欣赏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颤动”能换成“抖动”吗?为什么?在品读中,学生感悟到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那绿色中涌动的生命力,极致地赞美了榕树那勃勃的生机。如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品味体会如何欣赏美文,逐渐提高欣赏水平。

(二)平常阅读积累中形成。

积累与训练就像是习作的两扇翅膀,缺一不可。语言的积累能帮助学生提高欣赏水平,就如同见多识广一样,优美的文章、优秀的文学作品读多了,积累的好词佳句多了,自然而然,储存仓库丰富了,感悟能力、欣赏水平也会相应提高。于是,我倡导孩子们尽量多读书,争取家长的协作,多给孩子买书,督促孩子多读好书,学校里挤时间读书。早上,自认为语文书上的内容都熟读了的,可自行阅读课外书;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阅读十五分钟;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

静心阅读。尽量做到家中读,学校读,平时读,假日读,让阅读在学生心中渐渐扎根。同时,让学生边阅读边积累优美片段,可勾画,可摘抄,可批注,在阅读积累中,提高欣赏水平。

(三)欣赏同伴佳作中形成。

同伴的优秀习作,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这就是我们的身边的同学的作品,他们感到亲切、可学。不论是单元作文、小练笔、还是周记中的好文章,好片段,或是报刊杂志上我们同学发表的好文章,一有机会就展示,让小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而后,或老师读读评语、评点评点,或生三言两句地评点,欣赏美词佳句,感受构思的独特等,以助于提高欣赏水平,同时,小作者从中获得小小的习作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大家的习作兴趣,习作-----成功-----展示----再习作-----再成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从而习作、欣赏水平得以循序渐进地不断提高。

三、示范批改,是培养自主修改能力的关键。

如何修改习作,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需要学习修改评阅的方法。模仿就是一种学习,我们要给予示范与指导,从哪些方面修改,怎样修改,都要作反复的、层层深入的示范与指导。

(一)注重评讲,明确修改的内容。

课程目标里,第二学段(3-4年级)中开始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在习作讲评中,除了指导学生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语句和标点符号外,还要重点围绕一个训练重点、难点予以点评、修改。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重点与难点是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那么,在讲评习作时就紧扣这个要求,以一篇优秀的习作作范例,指导学生寻找、勾画出习作中有力表现中心,体现真情实感的描写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的语句,尤其是这个单元的新的训练点——环境描写,更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在欣赏学生的佳作后,更重要的是就一些共通性的问题,以一篇文章为例,引领着学生共同修改,指导孩子们感受如何重点突出,中心明确,如何修改得形象、具体、生动,以提问的方式等指点小作者如何写得更清楚、更形象等。如五年级第一单元“与书的故事”主题习作,借助一个故事表现爱读书的情怀。有些同学写得空

洞,不具体。针对此情况,我以一个孩子的习作《书的诱惑》为例进行评讲。文中有一段写很晚了,小作者被在客厅看电视的妈妈训斥后,不情愿地躺在床上,然后耍了个小伎俩到客厅拿到书回到卧室偷看。她写道“上床后,我惦记着《查理九世》,就装模作样地爬起来,打开门,来到客厅里假装喝水,趁机迅速抓起沙发上的《查理九世》——《黑雾侏罗纪》,藏在衣服里,一溜烟地跑进了卧室。”其实这个细节很值得描写,只是太空洞笼统了,这种现象是一种通病,怎么指导呢?于是,首先肯定选材很好,再引导孩子们细读,点评,说说需要修改的地方。有的说,惦记书时,心里怎么想的,要有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有的说来到客厅没有被妈妈发现吗,和妈妈说了些什么,要有具体的语言描写;有的说是怎么假装喝水的,不担心被妈妈看穿吗,把书藏在衣服里,跑的时候就不怕掉出来吗,要有生动的动作描写„„这一个个问题,帮助小作者打开了思路,多次修改后,文字变为了“上床后,我心里痒痒的,惦记着《查理九世》,可妈妈在外面“监视”,怎么办呢?哈哈,有了,可以去喝口水,然后把书藏进衣服里带进来看,哈哈,我真聪明。于是,我装模作样地爬起来,打开门。看着电视的妈妈立即质问:“你干吗?”我吞吞吐吐地回答:“我„„我起来喝口水,不„„不可以吗?”“快喝!喝完去睡!”妈妈狮子般地怒吼道。我磨蹭地喝着水,瞟瞟妈妈,嗯,看得正起劲,俺迅速跑向挂钟,佯装看看沙发上方的时间,右手迅速抓起沙发上的《查理九世》——《黑雾侏罗纪》,藏在衣服里,转身扶着肚子,一溜烟地跑进了卧室。”那一个个问题的解答,正是孩子们把文句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的过程,这样的评讲有效地帮助了孩子们学习如何从内容上对文章进行修改。

(二)拓展教学,教给修改的符号。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并没有专题训练学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但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可以被作为训练的凭借。这课的教学中,在对课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给学生正确使用增加、删减、调换、改正、分段等修改符号,如何圈出好词、勾出好句等,以使得既文面整洁,又修改、评阅得清楚明白。这样的修改方法需要在日常的修改病句的训练、习作评讲等教学中经常性的渗透、训练,不断强化运用。

(三)欣赏评阅,指导点评的方法。

点评是语言提炼的一个能力。学生学会点评,可帮助其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

去感受习作的方法。无论是指导学生欣赏佳作,还是共同评阅修改有共通性问题的习作时,老师都要有针对性地评价,或是根据单元训练点,或是习作的独特之处,或是共通性的问题有重点地点评。同时,也要求学生学着这样点评,对于习作的优点,大力赞扬,对于问题,巧用“希望、如果、建议”等词,善意而委婉地指出,如有的小老师对同伴点评道:小作者所写故事清楚,描写生动,尤其是对司机阿姨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得细腻,如果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加以描写就更„„学生借助点评,在习作方法的习得上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有效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自改互改,在激励中形成自主修改的能力。

(一)自改互改有机结合。

课程目标里,第三学段(5-6)年级)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这就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既要指导孩子自改,也要激励同学间互相修改评阅。指导学生先自己反复修改,勾出好词佳句,更重要的是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勾画,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学习联想与想象,则着重勾出联想与想象的句子;第三单元的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则着重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或就这些方面加以补充完善,以此强化习作指导的单元训练的重点目标。同样,同伴交叉修改评阅也是抓住这些点进行勾画,改错字,改错词、改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补充得更具体、生动、形象等,同时,要评定出等级,用习得的点评方法写出评语。通过自改和互改,在激励中促发自主修改的动力,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能力与水平。

(二)保证时间保证质量。

没有时间的保证,学生的修改往往应付了事,能主动自觉认真修改的并不多,如果放任学生自己安排时间修改往往流于形式,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我在每次单元作文草稿或周记完成后,或利用课堂或利用周一的早读时间,给足时间,要求学生至少自行修改两次,再请水平比较高或至少相当的同伴按照评阅的要点互相修改评阅,然后本子交回本人,根据同学的意见再次修改完善。老师批阅返回本子后,要求一读评语,二改错字、错词、病句和不恰当的标点,三读补充完

善再次深入形象描写。如此训练,保证修改评阅的质量,学生渐渐习得修改的方法,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逐渐形成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

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离不开自主修改评阅的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阅读积累中提升欣赏水平,习作讲评中习得修改方法,自改互改中运用修改方法,这样的自主参与,既能减轻教师负担,更能真正发挥习作修改的作用,提高修改评阅的效果,促进学生自主修改评阅及习作能力的有效形成,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5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下发以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这些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从“打腹稿”直到最终完成,都在不断的修改中。而要写成一篇好文章,只有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文章不厌百回改。我国唐代诗人贾岛,相传他初到京师时,一次,在驴背上得到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后来,他又想把“敲”字改成“推”字,正琢磨不定时,撞上迎面而来的韩愈的马车。韩愈问明情况后,不但没有责怪,倒帮他斟酌起字句来,说:“敲字好!”这就是“推敲”的由来。据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巨著,就曾先后修改过多遍。由此可见,修改不仅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呢?

一、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一句话,一个词,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遣字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读改结合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⒈明理。借助课文中的字、词、句、段,文章内容,让学生明白写作文要做到“主题好,选材新,感情真,写具体,段落明,语句通,用词好,无错字。”例如,学习《南京长江大桥》一文时,我带领学生欣赏了描写大桥雄伟壮丽的词句后,引导学生明白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优美,学生觉得是身临其境了,就达到明理的目的了。

⒉修改。这个阶段运用学习迁移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修改的材料来自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摘取学生作文中的句子集体修改,也可以指定一篇作文学生个别修改。有时现场作文,我会让学生写好后立即投影出来,大家来帮助他改文章。

⒊交流。评议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学生把自己修改的结果、原因告诉同学及老师。老师、同学评议他的修改是否恰当,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信息反馈、信息接收的网络,共同影响,使学生修改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⒋总结。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总结可由教师承担,也可让学生总结。

二、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如今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⒈教师批,学生改。

“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⒉互批互改。

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⒊面批面改。

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散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一堂好的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⒈目标要少而精。

作文讲评课目标制定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讲评课以此为目标,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模仿。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

⒉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义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6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幼儿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洗手和擦屁股等。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游戏

小班幼儿

生活自理

能力

一、生活自理能力重要意义

所谓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我经过了解分析,发现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重视对幼儿的智力投资,而忽视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幼儿因为年龄较小,在自理时碰到实际困难,家长不是教会孩子,而是代替孩子做,导致幼儿不会自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树立幼儿自己动手的理念。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 情,父母会帮着干,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孩子在等待,等我们帮他们做掉各种本应他们自己做的事情。为此,我们采取创造性游戏中的角色游戏让小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假想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个体生活经验的一种游戏,如:“娃娃家”,“上医院”“开餐厅”等角色游戏,帮助幼儿充分理解角色转换,找准自己的角色。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培养幼儿自理的意识。在班级里,我还逐步的开展了很多有关自理能力的活动,如“我是小男子汉,我是能干的好娃娃,我会自己来„„等等活动和各种自理能力的竞赛,激发幼儿的上进心,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强化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行为,以便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训练幼儿自理能力的行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训练自理能力的行为。例如,在每次洗手时幼儿都会边念儿歌边挽袖子”洗小手,打肥皂,手心搓,手背搓,手指交叉搓一搓,冲冲水,冲干净,甩一甩,擦毛巾,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通过儿歌的学习,孩子们在洗手时都能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二、幼儿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1.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家长不是教会孩子,而是代替孩子去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2.家长的溺爱包办

在家庭中,幼儿的父母、祖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而在幼儿园凡是幼儿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的自理能力。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了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不良习惯。

三、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措施

1.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明了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模仿、练习。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物。要求幼儿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他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所以我们就教给他们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的技能

把一些劳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如“系扣”训练:我们利用布贴游戏的形式进行。首先将大树和树叶贴好,在适当的位子钉上扣子,用布剪好不同颜色 的水果,并在上面锁上扣眼,然后让幼儿给大树系上果实。诸如此类的训练还有系小动物、系美丽的花等。幼儿兴趣盎然,很快就学会了。

3.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老师适当讲解图片,然后问幼儿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这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较,来激发幼儿上进的意识。

4.通过耐心坚持,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差,所以老师面对三四十个孩子时就有点手忙脚乱。如大多数幼儿不会穿鞋,老师就要一个个地穿,既耽误许多时间,老师还特别累。如果让幼儿学会自己穿鞋,既让他学会自己动手,又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因此一定要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天气的日渐寒冷,幼儿的衣服穿的越来越多。进教室要脱外套,出去做操、户外活动又要穿外套。这些工作如果都靠老师来做那就很艰巨。所以老师要利用早接待的时间教会了幼儿脱外套、穿外套和叠外套,开始孩子也不会,但天天坚持,耐心地、一遍遍地教,最后幼儿全都学会了,期末还进行了穿衣服、脱衣服的比赛,孩子们积极地参与。

总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的,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现实。

参考文献:

多向交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篇7

一.下笔前的多向交流与修改

作文的修改应该伴随写作的全过程。在作文之初就要开始不断修改, 即修改提纲。提纲修改得好, 才能把握作文的正确方向, 避免写出的文章出现致命问题, 避免大刀阔斧地修改, 既费时又打击学生的写作热情。下笔前的修改与成文后的修改侧重点有所不同。下笔前侧重从审题、立意、确定写作素材几个方面修改, 而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的指导可以安排在成文后的修改上。

老师在上指导课时, 就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最初的构思, 根据不同的写作题目与要求来确定成文前的修改重点, 然后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的方式修改学生的构思。例如“这就是____ (谁) ”的半命题作文, 题目很简单, 学生基本能过审题关, 就无须再浪费时间让学生交流“题目是什么意思?”。但有些题目较难理解, 或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 就很有必要花些时间过审题立意关。例如写以“脚步”为题的作文, 就要通过师生的交流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升主题, 让学生明白“脚步”可以是具体的脚步, 如妈妈的脚步, 老师的脚步;也可以是抽象的脚步, 如成长的脚步, 心灵的脚步, 春天的脚步等。

下笔前激发学生灵感, 修改写作素材可以避免作文出现事例不能说明中心、俗套等问题。在一次“这就是____ (谁) ”的作文指导课上,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方式讨论“写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有的学生所选的事例与表现的人物性格无关:写表妹活泼天真, 事例是打破了花瓶却不承认, 反赖是“我”打破的。这就应该建议学生换一个事例。有的学生所选的事例过于俗套常见, 如:写某人酷爱蓝球, 事例是他在家为了看球赛, 不肯帮妈妈做家务而被妈妈痛骂。这时通过多向交流, 集思广益, 让人眼前一亮的题材出炉了:一个炎热的中午, 他聚精会神地看着球赛, 妈妈却唠唠叨叨, 要他马上去买西瓜。他不情愿地跑下楼买了西瓜。正巧路边店铺也在放球赛, 他驻足观看, 看到精彩时, 大喝一声:“好!”手中的西瓜被他当球抛了出去, 变成一滩红色的瓜泥……

成文前的交流和修改以审题、立意、确定题材为重点, 为“下笔如有神”作好准备。

二.成文后的多向交流与修改

“文章不厌百遍改”, 秉着这个信念, 一代又一代的语文老师孜孜不倦地伏案改作文, 不遗余力地在每一篇作文上删删改改。事实证明, 这种方法收效甚微。学生往往把作文交给老师就大功告成, 至于文章的修改则是老师的责任, 老师们付出辛勤的汗水回报却很少。所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 而不是某一篇文章修改得是否完美。只要每一次作文课后, 学生写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有所提高, 那就是有效的教学。

修改作文的方式可以是灵活多向的, 有师生共改, 学生互改, 学生自改和老师评改、面批。

第一步, 师生共改。老师挑选一篇典型的习作, 将其投影出来。通过师生交流, 老师将修改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 起到指导和示范的作用。这个环节为学生互改和自改作文做基础, 使学生修改作文有了方向和针对性, 不至于毫无章法。老师可以从几个方面指导学生:一看题目是否恰当;二看中心是否突出;三看事例是否典型;四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五看叙述是否详略得当, 主次是否清晰;六看细节描写、人物描写是否细腻生动;七看有没有错漏字、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

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 不建议每节课都将这些方法蜻蜓点水似的全部教给学生。应该根据作文题目和学生的习作特点来选好评改角度和重点, 每次只教一两个方法, 有所侧重, 循序渐进, 先保质再加量。例如布置初一的学生写《记一件难忘的事》, 我发现有许多文章详略不当, 事件的起因写得很长, 真正难忘的地方反倒一笔带过。于是我将“怎样做到详略得当”作为修改课的教学目标, 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投影出来大家一起修改。这篇习作写第一次煎蛋, 起因和结果写了很长, 难忘的煎蛋过程却很短。经过师生共改后, 起因和结尾都缩为一句话。起因:“父母加班很晚没回家, 自己肚子很饿, 决定自己下厨为大家做一顿美味的煎蛋。”结尾:“爸妈下班回家, 一家三口津津有味的吃着并不美味的煎蛋, 其乐融融。”中间过程:“开着很大的火, 没放油就下鸡蛋……最后只好左手抱着电话听妈妈的指挥, 右手挥舞锅铲, 狼狈万分……”要浓墨重彩地写。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了两年后, 到初三的修改课则可以综合各知识点全面修改, 提升作文的质量。

第二步, 学生互改。正所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旁人的建议往往能使人豁然开朗。所以, 很有必要把作文拿出来让大家提些修改建议。

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互评, 表面热闹非凡, 但想取得实效, 就需要老师有很强的课堂管理能力, 需要老师花费一些心思作足前期的准备工作。这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作文水平低的学生不能畅所欲言, 人云亦云;对人不对文, 根据作者与自己的亲疏关系来决定评价的好坏;钻牛角尖, 在非关键问题上胡搅蛮缠, 争执不下, 使讨论偏离了方向。所以, 在让学生小组互评前, 老师应该强调学生要端正态度, 实事求是, 尽可能用科学眼光看待问题, 不偏信某一权威学生, 不低估某一问题学生。当争执无果时, 可以找老师当裁判。最后将修改建议整理在稿纸上。

与热闹但难于控制的小组互评相比, 我更推崇让每个学生单独修改一份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他人的习作。每个人独立修改一份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作文, 体验老师的角色, 给出修改建议并评分, 最后签上修改者的姓名。这样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调动积极性, 修改得会更详细具体, 同时还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作文能力是有帮助的。不要担心学生会改不好, 老师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信任学生, 相信他们尽管有时思考得不够成熟, 修改的结果有些不尽人意, 但是有努力就会有进步, 这就是收获。

第三步, 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是为学生自改做铺垫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学生愿意修改和会修改作文。学生可以将文章朗读几遍, 当读起来拗口, 听起来别扭时, 就在稿纸上作记号, 读完后再仔细修改。这种通过眼、嘴、耳协调参与的修改方式, 会让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 修改出来的文章流利顺畅、朗朗上口。也可以默读文章, 结合老师教给的修改方法和同学的建议, 反复审视思考后修改。如果时间允许, 还可以将习作放一段时间 (大概一个星期) , 让刚完成作文时沾沾自喜的良好感觉冷却下来, 重新以客观的眼光去修改作文。

学生自改, 老师还是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提醒学生注意:

1、要以老师教给的方法为指导, 而不是盲目地修改。

2、应该独立思考和有主见, 对待他人的建议, 既不能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 也不能因忠言逆耳, 只想听好话, 而全盘否定别人的建议。

3、想将水平一般的作文升格为优秀的文章, 除了在宏观上注重谋篇布局外, 还要注重字、词、句的反复斟酌推敲。用优美的文笔创设情境表现丰富的感情, 使文章既有文采又有真情。例如一句常见的“走过去”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改为:“步履蹒跚地向前挪去”, “迫不及待地飞扑过去”, “一蹦三跳地跑过去”“大步流星地迈过去”等, 这样会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

4、要勇于舍弃。虽然初稿的每句每段都是付出努力完成的, 有些甚至感觉很优美, 会有些不舍得删去。但如果删掉会让文章有所提升, 那么即使是很优美的句子, 很感人的故事, 也要勇于舍弃。

第四步, 老师评改和面批相结合。与传统的批改有所不同, 老师不仅要注意掌握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 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对个别学生还应该面批。

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 篇8

关键词:培养 学生 作文修改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首先是教师的个人魅力。古语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因此,每次作文课上,教师都要与学生一起写作,并将自己的成果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进行品评,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久而久之,教师通过亲自写作会使学生产生写作动力,学生不仅能从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激起模仿与自改作文的兴趣。

其次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与成就感。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其积极思考,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写作的成功,从而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激起进一步写作的动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改作文,其他学生可以吸取其优点也可以指出其不足,然后本人在反复地阅读、修改,感受自我修改与互相修改的乐趣。

二、示范批改,给学生指明方向

教师在课堂上的批改示范在整个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的过程中是首要的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拿到作文本后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此时教师的批改示范.就可以为学生自改作文指明方向。教师要根据每次作文的实际情况拟定出训练要求。如写“一事一议”的议论文须注意这几点:先叙后议、叙事简洁、联系合理、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书写美观等。教师可以将以上几点要求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逐条明确,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教师再给学生示范批阅习作,边读边提问、讨论。教师要写上眉批、总批(注意位置),然后划分等级,写上批改日期。在初次指导中,对于此环节教师可多下点工夫,用不同层次的习作示范批改,让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感受、领悟本次作文的写法和评改法。

三、引導与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自改作文

教师要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进行,将写作的指导与讲评有计划地贯穿在阅读教学中。

首先是在讲读中进行修改。教师可以把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带到阅读课或者讲读课上,然后由学生共同评议。以老舍先生的作品《养花》为例。在讲此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此文进行写作,将花改为某种动物,让学生打破常规,以写事来说明为什么要养这种动物。写作完成以后,教师可以选择三篇层次不同的作文,与学生们共同进行评议,得出结论:写的最好的一篇把一件事描述得很具体,但不够生动;中等水平的学生把事情写得很清楚,但是不够具体和生动;差的一篇写得既不具体也不生动,甚至是没有记事。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养花》一文中的片段“养花劳动带来的乐趣”进行评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此问让学生领悟到了老舍先生是通过人物的感受以及一系列动作来表达对养花的热爱与情趣的。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始评议,指引学生结合自身的写作实际提出恰当的修改建议。

其次是要注意让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学生都是把自己最好的想法写进了作文当中,他们自己很难发现自身的问题,但对于他人的问题就较为敏感,每个人都能发现他人的问题与不足。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要从易到难。教师可以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然后,按四人组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展开互评,并写上各自的修改建议、相互交流。对见解不同的争议性问题,学生可以由本人结合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取长补短。在学生有了互评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着力于引导学生自评自改。

四、读写结合,强化训练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选读学习一些修改作文的范文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是作文与阅读、课文相结合,促进自我修改。教师需结合教科书上的课文及学生的阅读材料,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从而更好地渗透自我修改意识。

其次是即写即改。这要求学生作文时先一气呵成,写后就改,还要适当写眉批,即要学生在批改栏内写出修改的理由。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思,知其所以然。通过前几个步骤的改文训练,这时放手让学生修改习作,学生较容易发现习作的毛病,改起来尤其用心。

最后是一文多改。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师需要求学生一文要多次修改,反复进行“深加工”。学生随着知识的拓宽、认识的提高,对自己的习作也会产生不满足感,会不断给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雕琢、润色。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篇9

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首先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重要前提。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其次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然后,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

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率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时要灵活掌握。至于具体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那要靠长期作文修改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但只要能修改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章,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之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呢?笔者认为下列方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1.冷改法。冷,即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语)的心理,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在潜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3.集体评改法。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

4.导改法。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见。这意见既不能是教师包办的修改处方,更不能是让学生莫名其妙,无从下手的玄乎之词,应该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拨之语。导改法可采用书面批注引导,也可采用课堂口头点评的形式。导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作文评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5.示范修改法。此法是指用示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作出修改的训练方法。示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采用示范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为。

6.定点修改法。定点修改法是指将包括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等在内的诸多板块,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分解为若干个修改训练点,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这种方法看似琐碎,但效果明显。一次作文完成一个写作点的修改训练,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最后综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养成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

职业能力培养(修改、周五) 篇10

在构建作文评改课型的模式时,我比较注重自改和互改。为了让学生对这两种课型感兴趣,我又运用了多种形式。

一、自改

在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之前,我都进行必要的指导,具体形式如下:

(一)集体批改。

学生作文交上来之后,我先大略浏览一遍,了解掌握本次作文的一些具体情况。然后选择一篇写得较好而且具有代表性的范文,在批改课上师生共同批改,我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幻灯把作文打给学生看,让他们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把握文章;所谓宏观把握,就是注重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谋篇;所谓微观入手,就是注重字词文句、段落、手法等。然后让学生讨论其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由我执笔,按大家的共同意见用彩笔修改。最后让学生参照批改范例进行自改。这种做法便于为学生的自改作出指导。很多学生说,原来不知道怎样修改作文,老师用这种方法批改,使我们看得见,学得着,收获大。

另一种形式是把选定的作文打印复制,在批改课上分发给学生,先由学生自改,然后再全班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大家再取长补短,进一步修改,此法好在人人都可以动手,共同处理同一问题。老师也可以趁机衡量学生修改的能力。

另外,在分析讨论之前,最好是让作者介绍自己的写作主旨、构思情况、写作过程,这实际上是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写作思路、方法和技巧。如此现身说法,我觉得比教师空讲要有用得多。

(二)教师先批,然后学生改。

作文收上来之后,我先逐本认真阅读,并作大致批示。批语简洁明确,有重点,有启发性,然后再把学生习作发给本人,让他们根据批语及提示进行修改。

有时没有足够时间逐本批阅时,我便从所有的习作中挑选出几本,分好中差三等,协商批语,指出其优缺点,然后张贴到教室后的《语文园地》上,让学生以此为参照,进行自改。

这种方式的实施,能对学生起到非常有效的引导作用,很多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错误一目了然,通过新修改后,都使自己作文的面目焕然一新。国外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对学生而言,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作为一位审读者并在需要的时候给予合作,比处处找语病的审读者更有帮助,因为作文写作的真正目的在于交流。”

(三)评选竞赛。

这种方式我在作文课上也经常使用。我们每周都有两节连排的语文课。一般把它作为作文课;一节构思行文,一节评改。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评出本次作文的最佳文章。具体做法:在第二节课时,先让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评价标准和具体要求,然后按座位,前后六人为一组,每个人都把本组六个人的作文浏览一遍,评出本组佳作,然后在课堂上推荐、朗读,由推荐者点评,其他组也可以参与点评,各组相互比较,评出本次作文的最佳文章,作为范文。在学生点评时,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具有代表性和实质性的观点和意见,从宏观把握到微观标准均写于黑板,为学生下一步自改打下基础。

有时我也采用另一种竞赛方式,就是先以小组为单位把全组作文浏览一遍,评出本组佳作,并根据大家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抄写出来贴在教室里展览。过三五天后,再组织学生选出本次最佳文章。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从批语中受到比较思维的训练。

上述几种方法,归根结底都是通过教师批改或集体批改以达到学生自改的目的。但老用此法,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看不到别人对自己作文的意见而影响写作积极性,因此,我又常采用相互批改的方式。

二、互改

我这里所说的“互改”是在同座、班内、年级内进行的一种批改活动。因为青少年在心理上都有一种好奇心和旁观心理,对阅读他人文章肯定会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便适时地采取互改的作文评改方法,把全体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批改前,我们先总体掌握学生的作文情况,然后分发下去,人手一本,按我的要求既批又改,精批细改。批改中,学生既可独立思考,又可前后左右讨论商量。教师巡视,解决批改中的疑难、裁决讨论中的分歧。批改后,要签上批改者的姓名,利于教师的检查,也便于批改者与被批改的结论质疑,最后再把作文一起收上来,教师统一检查。

这种互改方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它不但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且加强了写作责任感。当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作文要给别的同学批改时,怕别人笑话,不敢马虎,都写得非常认真,反复推敲,尽力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上述课型是我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上经常采用的,但我所说的互改、自改,在实践中也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是可以交叉的,可以有机地结合的。宗旨都是想把改与写密集地结合在一起,于改中学,于写中改,以改促写。

另外,在训练学生改的能力这一点上,还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点提一下:

(一)每次批改前,都必须给学生一个评改标准,使学生心中有数。

这个标准,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作文的要求,再参考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并结合学生实际和本次作文的一些特殊要求拟定。

(二)提倡学生的自改、互改,并不就是完全否定教师的精批细改。

传统的精批细改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其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把握自己的教学情况,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逐步脱离教师的辅导,写出好的文章来,由“改”(师改)达到“不需要改”(学生自改)的境界。

(三)赋分和总评要以差生为重点,以鼓励为主。

赋分时不够第三类的,应分数从优;总评时,要善于发现差生作文的闪光点、成功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使他们感到自己还有希望,在心理上由怕到爱,写作兴趣便会慢慢产生,并得到巩固和发展,作文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四)对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和争论,教师要正确评价及时指导。

另外,也要注意抽查部分学生的批改情况,预防马虎敷衍,流于形式。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作文批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教学把批改当成教师的事,殊不知若不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瘸腿的作文教学。改进批改方法,培养学生改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作文教学整个过程的主人,这不仅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而且包括了一切真知的来源于实践的哲学观点。

上一篇:致贫困户一封信下一篇:社区民政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