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ab岗制度(共6篇)
行政服务中心ab岗制度 篇1
AB岗工作制度
一、AB岗工作制度,是指部门某一岗位的A岗工作人员不在位时,应指定相同或相似岗位的B岗工作人员代行其职责,以保证工作连续性的制度。
二、实行AB岗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政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的有效落实,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各个岗位都应确定AB角(特殊岗位不适宜设AB岗制度的除外),并要对外公示每个工作岗位的AB岗责任人及其主要职责,接受群众监督。
三、AB岗工作人员要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出现无人顶岗的现象。A岗责任人因事离开工作岗位时,B岗责任人应立即替补上岗,履行工作职责,并享有A岗责任人的职责权利。AB岗责任人要做好业务交接工作,保证不出差错。
四、工作人员因特殊情况确需短时间离开岗位的,须事先报分管领导同意。避免管理相对人到服务站办事无人受理,防止工作停滞、拖延或中断。工作人员因开会、出差、请假或其它原因无法到岗的,应在离岗前向分管领导人汇报正在办理和待办的事项,并做好交接手续,分管领导人应及时指定人员代行其职责。
五、因推诿、扯皮等造成工作失误的,或不实行AB岗工作制度,影响群众办事和单位形象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行政服务中心ab岗制度 篇2
1 影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
1.1 高效理念不够深入
高职院校多属于公办事业单位性质, 由于历史原因, 公办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过程运转节奏较慢, 往往会忽视工作效率, 行政管理人员都或多或少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同时,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之下,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效率理念和时间观念与企业人员相去甚远, 在完成工作时, 并不以小时或者天数来计算, 往往以时间截止日期为参考, 导致工作拖拉。总体上看,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不高, 提倡效率的理念并不深入。
1.2 分工问题存在扯皮
在提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大背景下, 高职院校的机构设置也日趋合理, 但仍然存在权责划分不明晰, 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现象, 从而导致相互推诿扯皮现象频繁, 行政效率下降。 在部门内部, 为营造团结融洽的氛围, 多数部门会提倡“ 分工不分家”,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也会出现个人职责范围不固定, 分工不明晰, 工作存在交叉或者遗漏的现象, 从而影响效率。
1.3 制度执行不够到位
在追求规范化办学的过程中,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建立起一套全面的制度体系, 基本能涵盖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流程、步骤。 但是, 制度出台之后的普及是无法量化的空白区域, 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只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制度感兴趣, 当有人员换岗、换部门时, 就会出现对新岗位制度不清楚, 办事效率降低的情况。此外, 制度体系还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责任机制, 监督机构不健全、不到位, 无法评判制度执行情况, 当制度执行不到位、不顺畅时, 工作效率会相应降低。
2 源于企业的AB岗工作制
在企业管理中, 为了保证日常工作不断档, 提升工作效率, 通常会设置AB岗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AB岗工作制是指在合理设置部门工作岗位、完善部门工作职责的基础上, 在部门内各岗位中, 分别设置两个岗位承担人, 分别为A、B两个角色, A岗承担人是该职位的正岗/责任人, B岗承担人是该岗位的顶替岗/备岗责任人, 当A岗承担人因出差、开会、休假等情况离岗时, 由明确的B岗承担人代替其履行工作职责。
3 AB岗工作制对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相对稳定, 从而造成知识单一, 全方位工作经验不足, 实行AB岗工作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使部门内行政人员都成为工作中的“ 多面手”, 以适应不同部门不同模块工作。同时, 实行AB岗工作制能够有效避免在岗位轮换时出现工作拖拉、错误等问题, 新上任的人员可以在B岗的帮助下快速有效适应新岗位工作。 第三, 长期从事单一的工作容易使行政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 不积极进取, 工作效率日益降低, 实行AB岗工作制可以有效激发行政管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拓宽自己的职业路径, 在AB岗工作制实行过程中, 部门负责人可以更多了解部门内人员的水平和潜力, 为培养部门储备人才、后备力量提供参考。 最后, 对于整个部门来说, AB岗人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可以大大促进部门团队综合实力, 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团队文化。
4 AB岗工作制在行政管理中的有效运作
上文已经提出, 目前影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因素, 既有个人的理念问题, 也有实际工作中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还有整个制度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实行AB岗工作制的本质就是要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因此, 为有效运作AB岗工作制, 提升行政管理效率,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明确部门及岗位职责, 梳理工作流程
分工明晰是制定AB岗工作制、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条件。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千头万绪, 很多工作都会牵涉多个部门, 只有厘清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 才能避免推诿扯皮现象。而在部门内部, 部门负责人同样应该界定清楚每位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且明确各类事务的操作流程。
4.2 科学制定AB岗工作制, 加强制度培训
出台制度是保障工作运转、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载体。 高职院校各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明确自身部门及部门内岗位职责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AB岗工作制度。 在制定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联系、人员之间的长处和劣势, 此外也要考虑行政管理人员的家庭因素、年龄因素等等。例如, 可以把工作相近或者在工作中合作较多的人员互相设为AB岗, 或者以同一办公室的人员均互相设为AB岗, 也可以用一老一年轻的形式搭配。在制定制度之后, 要定期进行培训, A岗人员应该采用面授、PPT讲解等多样化的形式对B岗人员进行培训, 并留出一段时间进行实战, 最终由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评价, 从而保障B岗人员全方位了解、掌握每一项工作的操作步骤。 在AB岗工作制的实施过程中, 部门负责人和A岗人员还要对B岗人员进行监督反馈, 保障制度运行顺畅。
4.3 列入年度考核指标, 启用激励机制
列入年度考核是AB岗工作制常态化、长效性的必要条件。 人都有惰性, 会优先完成事关自身的工作, 而往往会忽视那些不需要考核的工作。 因此, 只有将AB岗工作制列入年度考核指标, 才能引起行政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 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条件。 高职院校在制定相关考核指标时, 还应该融入激励元素, 例如完成B岗职责, 等于完成一定的工作量, 给予加班或者抵消请假的奖励等。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在院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势在必行。 推行AB岗工作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高职院校效率低下的现状, 从而推动教学、科研等核心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卫蒙.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对策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10, 15 (4) :132-134.
[2]李良.论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率[J].现代营销, 2012, (5) :257.
行政服务中心ab岗制度 篇3
【摘要】 对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国际性趋向及中国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审批制度改革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江西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构建,提出了可行性的要举措。
【关键词】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服务型;地方政府
中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权力不断向社会领域转移,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决策权,增加了市场交易成本,导致“行政审批失灵”。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国际性趋向及我国审批制度改革成果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国际性趋向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就开始着手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并逐步形成一种国际性趋向。美国主要从加强市场调控力度,缩小审查核准的范围,简化审批程序,运用弹性审批的方法对行政审批进行改革。1978年美国政府通过了《民航放松管制法》,开始取消了航空领域的管制,部分取消了汽车运输、天然气领域的管制,大量取消了铁路和电信的管制。英国政府主要以“所有制开放”为契机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1979年英国开始大规模私有化,全国许多产业包括电力、电讯、航空、钢铁等部门都进行了私有化改革,放松了包括外国资本在内的私有资本的进入审批限制,对涉及国企投资、价格、人事等方面的审批也自行取消。
(二)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大体进程
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而渐进发展的,到目前为止,大体经历四个阶段。
1.计划经济时期(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第一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改革主要围绕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表现为政府行政系统内部的放权或收权。当需要“发挥地方积极性”时,就放权;当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某种不规范或秩序混乱时,便又收权,重新回复原先的体制和权力格局。这样循环往复,在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审批制度圈子里徘徊。
第二阶段:是1983年~1991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重是下放权力,减少层次。这次改革提出了转变职能、下放权力、调整结构、精简人员、减少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层次;把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转移出去,把直接管钱、管物的职能放下去,使政府对企业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
2.市场经济时期(1992年至今)
第一阶段:1992~1997年。这一时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侧重于经济领域。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秘书长罗干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说明中提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减少具体审批事务和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坚决把属于企业的权力放给企业,把应该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由企业自己去解决,把许多投资项目由审批制逐步改为登记备案制。
第二阶段,从1998年至今。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广泛而深入开展阶段,在中央及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中,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必须在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同时,大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三)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
1.大幅度削减了一批不合理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项目过多过滥的状况明显改变,缩小了审批范围,使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
2.严格规范了审批行为,优化了审批程序,使行政效率有所提高。针对审批程序复杂,审批内容、条件、标准等不明确、不公开,审批行为不规范的情况,审批方式的改革也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许多地方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大力推行电子政府,发展网上审批。还有许多地区和部门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公示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向社会公开审批事项的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办理程序等基础性问题,并对办理时限做出承诺。
3.建立和完善了行政审批的法律制度,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入法制化轨道。2004年7月,《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这部法律既体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吸收了多年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同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迈进了一大步。
二、江西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江西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缺乏统一的改革原则和标准。目前江西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一种倾向,就是以削减审批事项的多少为标准来衡量改革成绩,把削减审批事项当作改革的最终目标,似乎削减幅度越大,成绩就越大,忽视了数字背后的实质问题。
2.后续机制缺乏。当前江西许多地方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事后监管制度和事后责任追究制度,致使有些审批项目取消以后,市场上出现管理混乱和无序经营的状态,以及出现重大责任事故无人负责和不了了之的现象。
3.多门审批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虽然各地市政府都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 “一门式” “一站式”审批方式普遍运用,并没有彻底杜绝多头审批、多层审批、重复审批等现象。
4.整体推进不力,重点不突出。江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面很广,在推进过程中既要注意形成整体效应,又要善于抓住重点。有的地市部门在改革中只改不革或只革那些于己没利的项目,这样造成市、县级各部门的改革流于形式,想尽办法搪塞上一级政府的检查。
5.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江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配套,各行其是。各地政府没有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从理论的高度上对其进行探索,这往往决定了改革只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忽视了制度上的突破和创新。
(二)江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传统行政执行体制的制约——体制因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体制性制约是由我国传统行政执行体制的一些主要特征决定。政府作为国家意志执行机构具有超强制性地位,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社会进行指导和管制,社会则屈从于政府,政府行政权力凌驾于社会权利之上,政府的权力、职能和规模不受或很少受到立法机构和社会的制约。在中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这种管制型行政建构很容易造成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行政权力的经济化运行。
2.“官本位”、“权力本位”、“部门利益”思想——利益因素。“官本位”思想、“权力本位”思想和“部门利益”思想利益因素等在广大干部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也是造成改革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这种传统陈旧思想同我国交叉重迭的管理体制和落后的管理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制度刚性”“利益刚性”,导致政府“权力部门化”和“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现象出现。
3.政府部门资金匮乏——资金因素。江西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政府的财政收入还相当有限,在这种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某些部门就自己创收,把公共权力和公共服务机构变成商业化的运行。
4.配套机制不健全——机制因素。审批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配套机制的完善是决定改革成功的关键,一个方面的缺失,往往导致整个审批制度改革流产。有些审批事项取消以后,应有相关的中介等非政府组织(NGO),来承担,政府只是起监管作用。江西省的中介组织发育还不成熟,功能不发达,自治能力差,很难使它们自觉地接受政府委托,提供行业服务、实行行业自律。
5.受传统观念影响——思想因素。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来看,目前传统的审批制度已不再适应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是传统体制下传统行政观念的体现,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和目标。江西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涉及许多单位和个人的权力,一旦让这些人放下手中的权力,必定会给一些长期占有权力利益的人带来许多的不适应。目前江西省在有的地方去掉的是一些没有用的审批,真正的要害项目还在手里。
三、江西省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构建
服务型政府是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其实质就是要让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政府本位、官本位体制转向社会本位、公民本位。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崭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是新时期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江西省地方政府作为政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直接与群众相接触。搞好地方政府的改革,建立服务型地方政府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政府代表人民利益的性质,是整个政府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江西地方政府以追求本地居民的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江西省地方政府主要行使“公共服务型”职能,即江西地方政府主要以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型”职能定位。江西省近几年来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提高服务型政府效能的助推器,在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路径的同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重要举措。
1.在思想上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改革中必须真正认识到 ,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绝不能“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严禁把国家权力变成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的手段。
2.从数量上要彻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那些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行政审批,要坚决予以取消。
3.在程序上要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对于加强和规范行政管理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操作,简化程序,公开透明度,明确责、权、利,尽量避免随意性,制定严密的内部监督制约措施,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网络,社会、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
4.在监管上要加强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要建立有效的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应负的责任,对于不监督或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利用审批权谋取私利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煜兴.革新行政审批制度[J].党政论坛.2002(8)
[2]寇炳灿,孔祥敬.《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动因和目标》.《中国行政管理》.2002(8)
[3]荣仕星.《关于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
梁园区委农办AB岗制度 篇4
为切实加强效能建设,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发展,努力实现“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目标,现就我办实行AB岗制度作出如下规定:
1、AB岗基本含义:AB岗工作制度是指在现有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在相近岗位之间,实行顶岗或互为备岗的制度。即两个相近岗位互为AB岗,在工作日内,当A岗(或B岗)责任人不在岗时,B岗(或A岗)自动顶岗,及时处理有关事务的制度。
2、A岗(或B岗)责任人因休假、学习、因公外出等原因离岗时,必须提前一天向B岗(或A岗)责任人做好工作交代,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交代的,B岗(或A岗)责任人应当主动顶岗;B岗(或A岗)责任人在顶岗期间,同时做好本岗和A岗(或B岗)主要工作,并兼有A(或B岗)岗的职责权利,对执行A岗(或B岗)工作结果负有相应责任。
3、AB岗对应联系人员应加强联系,及时交流、了解相互之间的工作业务,在一方外出时要保证工作的接替和衔接。
睢阳区水务局AB岗工作制度 篇5
一、AB岗工作制是针对局领导及局机关各股室在处理相关业务时,岗位第一责任人不在位时,规定相应工作人员代行承办的一种工作制度。
二、根据分工关联的原则,局领导工作实行接替制度。由人事处按领导分工负责制定。
三、每项工作均要分解到人、落实到岗,尤其是对外服务窗口,负有办理审批、审核、发证等公共服务职能的岗位,都要建立AB岗工作制。
四、岗位第一责任人不在位是指因公出差、休假(病假)或其它情况短期不能在位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临时外出不影响工作的不适用于AB岗工作制。
五、各股室正职不在位时,要指定一名副职代理行使其职责;若同时外出,要确定临时负责人代行其职责。并明确代行的范围和代行职务的原则,避免发生“缺位、错位和越位”。
六、一般情况下,股室负责人不得同时外出。如有特殊原因,确需全部外出,要报经局分管领导批准。
七、B岗责任人应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熟悉A岗承办事项的原则规定,切实履行所替代岗位的职责,按规定及时办理相关业务。
八、A岗责任人离开岗位,未交代B岗责任人代行承办的业务,造成工作缺位并引起不良后果,由A岗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九、B岗责任人在代行A岗责任期间,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相关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由B岗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9_AB岗工作制 篇6
1、AB岗工作制度是指在工作日内,当A岗人员因故(出差、开会、培训、请假等原因)离岗时,B岗人员自动顶岗,及时办理可以即时办理的一般性事务和紧急公务,切实解决因经办人不在而无法受理和办理,导致办事人就同一事项多次来电、上门的问题的工作制度。
2、各科(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A岗、B岗责任人,明确A岗、B岗的相应职责。A岗、B岗互为AB岗。
3、A岗责任人因故离岗时,必须主动提前向B岗责任人做好工作交代,必要时要移交工作。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交代的,B岗责任人应主动顶岗。B岗责任人在顶岗期间,同时做好本岗和A 岗主要工作,并兼有A岗的职责权利,对执行A岗工作结果负有相应责任。A、B岗均缺位的,科(室)负责人应主动顶岗或安排他人顶岗。
4、各科(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AB岗责任人进行岗位业务知识培训。培训主要由A岗责任人和B岗责任人采取“结对”方式,互相传授备岗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也可视情况采取派出学习的方式进行。
【行政服务中心ab岗制度】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中心“AB”岗工作制度08-22
行政服务中心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09-07
行政服务中心06-15
服务行政08-21
行政服务09-21
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12-03
行政服务中心礼仪09-12
行政服务中心设计调研08-17
行政服务中心考核细则09-28
行政服务中心培训讲话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