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舞蹈教学方式

2024-12-08

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舞蹈教学方式(共7篇)

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舞蹈教学方式 篇1

环境舞蹈的概述

环境舞蹈是不以技术完美为前提,不在意人的肢体如何舞动,有借鉴美国先锋派里先进前卫概念,注意的是人类为什么而舞蹈,追求挖掘人类内心世界的意识思维流动,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探求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可以和台下的观众说话,可以自我哼唱,喊叫,追逐,可以任意走动、互相拉扯,甚至更多地互动。

中国现代舞的开放与发展较西方起步较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青弋的《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艺术中讲到中国现代舞的抉择,中国三地现代舞走向多元化,领域的拓宽与形式风格的多样化,其中代表性比较强的就是古名伸的接触即兴的舞蹈形式的舞蹈剧场:激发身体更丰富的语言和寻找舞蹈更广大的空间。即兴带来最出人预料的结果,也带来舞蹈空间的某种无序状态,冲破风格化的束缚,使空间变得精彩丰富,身体的状态不再固定不变,出现无限的可能性。在中国民间的戏剧实验团体的戏剧实践中,高行健编剧牟森导演的《彼岸》的演出也是一次成功的环境戏剧范例:它是在1993年的六月,在北京电影学院的一间用报纸糊满空间的教室进行的。观众沿墙四周而坐,演员就在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的交替中展开演出在教室的斜角拉起的绳子上爬援。《彼岸》真正创造了某种炽热的氛围,有效地将观众包裹在演出活动中。当演员血红的脸色、暴涨的青筋、淋漓的汗水、隆起的肌肉、粗重的呼吸、喉头的喘息、亢奋的呼叫、弥漫的汗味,就在你眼皮底下呈现时,当你看到一群人在你身边和头顶翻滚扑跌撕扯时,当你被演员用绳子捆绑在椅子上,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身体的自由活动,陷入了由大小绳索编织的巨大网络时,当你被演员拉住一条腿扯住一只手,无意中充当了他们攀缘的平衡支点时,你能不为这活生生的搏斗而不是装摸作样的表演,这充满力度与动感的生命喷发,这狂放的生命激流的流泻,这热血的奔突所震撼吗?这就是环境戏剧强调的共同创造的情景。在创造的情景中,参与者在体验来自他们过去的,当前存在的麻烦之中,它不是模仿也不是心理演剧式的,它远远超越了理性的逻辑为中心的(戏剧文本)运作方法。在这里,戏剧的从文本结构到导演创造再到舞台呈现的环节被取消了通常的秩序,戏剧构成的所有已知秩序已经被不确定的成分所打乱,全部动作都来自参与者的即兴创造,文本不是演出作品的出发点也不是终点,空间被赋予生命,演员不是演员而成为了环境的一部分,然而结果却使戏剧充满不被预知的生命活力。

由此可知,环境舞蹈也是基于即兴的舞蹈表演演化而来的。

综上所述,环境舞蹈是建立在现代舞即兴创编的基础上打破了传统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观众与演员角色可以互换的一种更具风格个性化的新兴舞蹈艺术表演形式。

环境舞蹈的表现特点与舞蹈生态环境的联系

2.1 环境舞蹈的特点

2.1.1 观众与演员零距离

传统舞蹈中,观众和演员是有距离的,并且很容易分清楚。而环境舞蹈打破的是惯常的剧场式的交流方式。观众和演员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表演,所以很难分辨出观众和演员。

2.1.2 空间变化更大

人们用改变一个空间来创造一个环境。在创作的过程中没有预先设计布景,在到达剧场之后,根据已有的环境,只需要一些事件修改舞蹈部分的顺序和定位以及流动去适应一个新的环境,用这种对空间固定不变的相反一面是发现空间,空间的安排是任意可行的,布景是为了理解空间而非掩饰或改变。观众可能突然,未预料地创造出新的空间的可能性。一个空间的特定组成部分是用来探索和使用,而不是掩饰。这都是与传统舞蹈的设计的不同之处。

2.1.3 焦点是灵活的,可变的

环境舞蹈在正统舞蹈的基础上把焦点的相对固定改变成增加多种焦点,或者没有焦点。在多焦点中,一件事以上相同的事件,或混合的媒体同时发生分布在整个空间。每一个独立的事件与其他的事件竞相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空间是安排好的,所以没有一个观众能够看到一切,需要走动或重新调整他们的注意力。

2.2 环境舞蹈编创和舞蹈生态环境联系

舞蹈生态环境是与舞蹈发生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在环境舞蹈的编创过程中引入国外流行的编舞理念与方法环境编舞法,在环境戏剧创始人理查·谢克纳初步了解了环境戏剧创作的理念与方法归纳总结而成的创作模式。提出对表演空间的思考,通过对不同环境空间从概念到技术的分析、理解、编创、表演去初步接触环境编舞的理念与方法;学习达到对环境舞蹈从表演方法到编创理念的基本理解,学会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中进行放松的表演与创作。舞蹈艺术之中存在戏剧的因素,戏剧在舞蹈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下面就是针对环境舞蹈的特点从戏剧中举的一些实例:

(1)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查明哲导演的法国思想家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一部讲述了二战时期六个男女游击队员在一次战斗失败后被捕,经历了酷刑和生死考验,表现了他们在极端情境中的反应和自由选择。在剧情的进展中,咫尺之间,观众们能够闻到鲜血的腥味,能看到酷刑过程中被施暴者拔下夹在钳子上的手指甲&&在被监禁的一群人决定要处决可能经不起拷打的弟弟时,小男孩满场乱跑,跪在观众脚下狂叫救救我!求求你们不要杀了我!最后在众目睽睽下抽搐着被掐死。这对应的就是观众与演员的零距离。虽然面对同一戏剧不同的人会有自己不同的反应,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都会出现民族性、地域性、社会阶层性及个体气质的差异。但期待视界构成的审美心理定势却在环境戏剧的构成空间被间离和打破,使现场出现参与交流不可预知的兴奋,背离了戏剧约定俗成的规定情景,在过程中创造集体心理体验的自由空间成为了现实。

(2)1991年,中国国家话剧院、亚洲剧坛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在中央戏剧学院排了《等待戈多》,其中把观众请到舞台上,演员在台下演,整个环境像病院一样,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就在病院里掰扯来,掰扯去,人生的那点意义就在这样一个空间里掰扯。这里修改戏剧部分的顺序和定位以及流动去适应一个

新的环境,环境舞台的设计与传统有所区别,有了更多的空间里的变化。空间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这对应了第二个特点舞台空间的转换。

综上通过对环境舞蹈艺术特点理论的学习,运用舞蹈创编的手法,不久之前舞蹈系的一位舞蹈老师创作出了一支环境舞蹈,他给我们讲述了他的灵感就是置身于一片空旷的大地之中,看着大自然的景观。再加上前段时间北京地区遭遇的雾霾天气,其原因就是和环境污染有关,所以两者结合就行动起来了。编舞者产生了创编环境舞蹈的想法,开始进行了以环境为天然舞台打造一场环境舞蹈的艺术盛宴的筹备。这里就是凸显了环境舞蹈没有像传统舞蹈一样具有固定的剧本,而是一种即兴的创作。舞台就像是编舞者的处理自己思想的画布。随着编舞者思想意识的流动,环境舞台也在不断变化,作为此次环境舞蹈表演者的一员,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在武汉市光谷步行街展示了环境舞蹈的艺术魅力和表现特点。在光谷诺大的场地下,随地起舞,随心舞动,牵着路人一起用肢体传达我们的情感,拥抱大自然的街上的路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欣赏着艺术盛宴。而此刻围观的行人也成为了舞蹈的参与者,在这一时空里,没有观众与演员的区分,焦点也是不断地转换,使舞台更具个性风格。虽然围观的群众可能还不太了解这门新兴的舞蹈表演形式,但是表演者用肢体动作去展现了他们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饱满的热情贯穿在整个舞蹈始终,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就是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珍爱生命,希望人们不要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我们地球母亲。

舞蹈生态学中舞蹈与环境的关联

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对纷繁复杂的舞蹈现象进行解释,以揭示舞蹈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学科。自然环境对舞蹈的影响很少有直接而纯粹的。以下的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舞蹈和环境的关联:

2001年王小鹰导演的《安娜·克里思蒂》的开场,整个空间弥漫蓝色的雾气,海涛声阵阵包裹着剧场向上空升腾,所有进场的观众坐在舞台上,面对实际上是管道裸露的后台,但是却有在海岸船边的临场感觉。环境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情感烘托,焦点的多变,不能只关注舞台上的布景,观众演员与舞台环境的融合是一个亮点,一个和谐的整体亦是环境对于舞蹈的舞蹈躯体影响的体现。将音乐创作当作一种记录,只听从心的自然,舞者跳得随心,观众看得乐心。

小结

在环境舞蹈与生态学的联系中,从环境舞蹈最基本的要素进行研究,再从编创的方式到舞蹈生态学,这正是在当今人类进入系统综合思维和艺术研究进行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向着舞蹈未知世界的探索。我们不仅关注着有关舞蹈、生态自身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那些实质性的问题,而且也注重认识论、方法论的探索以及舞蹈生态学实践意义的探寻。这里的实践,不仅包括前文所提到的继承、保护与创新,还包括与每一个舞人息息相关的舞蹈创作、舞蹈教育教学、舞蹈批评,以及整个舞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等问题,而整个舞蹈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正好就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探索的。

环境舞蹈中的编创手法和艺术特点都是从环境戏剧中学过来的,环境戏剧又可以被称为脱离传统剧场之外的戏剧,脱离了传统演出模式的戏剧,是20世纪以来人(下转第65页)(上接第34页)们在新的演出方式上做的不同的探索。环境舞蹈作为新兴发展的一门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它与其它舞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融入了当代的一些新潮思想,一种新的审美心理自然地产生,符合人类审美的特性,人们可以在环境舞蹈中慢慢满足自身对于艺术的新追求与渴望。舞蹈艺术自身的边缘性通过这个新兴的发展形式得以缓解,进而逐步上升获得发展空间。以剧场、多媒体科学技术的渗透作为依托,获取新的力量。

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舞蹈教学方式 篇2

一、教育生态学简述

劳伦斯·克雷明 (Lawrence Cremin) , 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是依据协同进化、生态平衡等生态学的原理, 研究教育的内外部系统, 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教育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它是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依据教育生态学生态位观点,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活动需要与当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学生自身互为条 件、协同发展。英语教学对于山区农村中学生来说, 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 更依赖各种教学生态环境。

二、社会生态环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讲, 社会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英语教学的成败。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同样受到社会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山区农村儿童进入初中前, 很少到过所在乡镇, 去过所在县城的人更少。他们大多数常年生活在自己落后的村里, 听到的普通话都没有城市儿童讲的外语多。进了初中, 学生有了出入乡镇的机会。在乡镇上, 会说英语的人很少;没有大城市里铺天盖地的英语补习班、辅导班、英语广告、英语俱乐部、英语标志;从来不见讲英语的外国人;甚至连个英语广播、电视电视节目也收不到;也很少有人注意到某些药瓶、化妆品、机器上标有酷似天文的英语。

英语对于山区农村人来说, 就像美元、“9·11”事件、外星人一样, 都与大家没关系。大家唯一可能说起与英语有关的话题就是子女的英语成绩。对子女们低得可怜的英语成绩, 家长们多是一笑而过, 因为大家别无他法。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社会生态环境本就如此, 何处“染”英语?

三、家庭生态环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 学生家庭生态环境对英语教学有促进或者制约作用。宋德铭教授反复强调家庭环境对儿童教育之重要。 因为学校教育只管一段, 但家庭必须立足子女终生发展乃至家族的发展。可见, 家庭教育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学校教育, 当然也影响到初中英语教育。家境较好或者学生父母有能力的, 都举家搬到大城市去享受优质教育环境和资源。当前, 山区农村初中生的家庭大部分经济和精神都贫穷。大多数学生的父亲小学未毕业, 依靠出卖体力或做小买卖为生;他们的母亲是被从外地拐卖回来的, 不是身体残疾就是智力障碍。这些家长自身没文化、不识字, 加上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 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英语教学。这些家庭经常因为生计问题乌烟瘴气, 从不注重家庭教育生态环境。在城市家庭里, 学生姊妹之间可以互相辅导。但在山区农村, 这样家庭的儿童学习都困难重重。如果他们互相辅导, 只会越“辅”越差。多数家长认为子女学英语知识没用, 学些语文、数学知识能用来做生意“写名字记账”。这就是山区农村初中生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脆弱的家庭生态环境。 这样的家庭生态环境不但无法给初中英语教学提供辅助, 反而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很多障碍。

四、学校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认为, 学校环境对英语教学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唯一阵地。马克 思、恩格斯唯物论强调, 环境决定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山区农村这样的社会、家庭环境, 决定这里的初中英语教学完全依赖学校。学校的生态环境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英语教学呢? 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很多还是停留在“假、大、空”口号的思维定势中, 根本不会也没有这样的跨文化建设和培养的意识。在山区农村中学校园里, “培养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这样的口号比比皆是, 却无处寻觅英语的痕迹。校园宣传栏英语内容更少;很少提倡校园广播播放英语歌曲;教室的美化也很少涉及英语, 因为大多美化被定义为“给不懂英语”的上级领导看;甚至在学校图书馆, 要找几本英语书或者资料都得寻寻觅觅, 也未必能找到所需。英语课堂就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唯一能依赖的生态环境。学生除 了依靠死的英语教材外, 就只能依靠老师的课堂教学用语。然而在山区农村初中能用英语顺利讲课的老师凤毛麟角, 现实是大部分单词能准确读出来的老师已经算是功力较扎实的, 哪还能期望用英语讲课? 不止一次听到上级领导用“英语发音比较准确”表扬山区农村学校比较优秀的英语老师。可见这些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多么有限。

学校这个英语教学生态环境的主阵地岌岌可危, 教师们在如何保住这条底线的努力中挣扎着, 学生对英语越学越害怕、以置越来越多学生放弃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成了学生、老师和学校共同的噩梦。

五、学生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说明, 学生相互构成的生态环境对英语教学起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生生态环境促进英语教学高效进行, 反之则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在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 同伴互助学习成为“空谈”。“三人行必有我师”。英语教学中, 学生互助学习本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 目前山区农村中学的班里几乎没有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初中入学时, 小学学习较好的学生都想方设法地进城或者市里的学校, 留下的学生几乎一样差, 尤其是英语。笔者所在农村的中学, 三个年级学生每次英语考试平均分都在25分左右, 由于英语试卷选择题比重较大的特点, 试题的难易度似乎对这些学生的成绩没有多大影响。在英语学习方面, 学生之间根本不具备互为榜样的条件。其次, 即使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个别学生英语成绩提高到及格线, 本以为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英语。但这样的学生都会很快又转到别的学校。班里的学生成绩似乎又回 到“起点”。这样的山区农村中学留不住能成为英语学习榜样的学生。另外, 高年级学生理论上也能成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助手。由于学校留不住“好学生”的恶性循环的影响, 高年级学生基本不具备充当英语学习榜样的条件, 也没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笔者曾检查单词的读音时, 某学生把“rule”读作“ruler”, 原来是其同校的哥哥教她这样读该单词的。事实上, 向高年级学生求教的很多知识很多不规范, 甚至是错误的重复。这种学习环境, 对英语教学无积极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 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 与城市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使用与城市初中英语教学一样的教材、要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接受同样的评价标准, 这样无论对山区农村学校, 还是教师和学生, 英语教学的“公平”与“平衡”成为泡影。王笃勤教授曾指出, 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分析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分析这样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 我们无法不思考———除了教育要均衡发展之外, 教育尤其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更需要“区别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鲁子问, 唐淑敏主编.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林立 (主编)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英语)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宋德铭.道德要素和道德建构[EB/OL]. (2012-10-25) [2013-11-13].http://blog.sina.com.cn/s/blog_b01135d90101a71t.html.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6]焦晓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老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媒介生态视角下的广告编辑环境 篇3

本文从媒介生态视角出发,认为广告编辑环境同媒介生态一样,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系统结构;组织生态因子、技术生态因子、文化生态因子和信息生态因子构成了广告编辑环境的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协调配合,共同建构一种平衡、和谐的广告编辑环境;并提出应从四个方面构建环境使广告编辑环境的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媒介生态 广告编辑环境 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

传统编辑观强调编辑活动的文化功能,认为编辑活动是根据人类精神文化的建设需要,以个体的人为生活主体,进行编辑思维,运用审选编构的方法,从事文化缔构。而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及其带来的传播环境的改变,编辑中的特殊群体广告编辑更为关注商业信息的处理、加工和传递,强调编辑活动的市场功能。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广告编辑注重整合各类传播媒体,强调编辑要素的一致性、动态性和市场性。二是广告编辑中的“符号”,除特定意义上的静态文字符号外还多表现为语言、画面、音乐、观念等动态及后现代符号,其符号再现的形态和程序更为复杂;三是广告编辑中的“中介”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除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外,还特指网络、户外、楼宇、手机、博客新兴媒体等诸多表现形态。由此可见,广告编辑外部传播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广告编辑活动的进行,使广告编辑呈现出众多新的特征。这就需重新审视广告编辑的形态、程序、方法等,从而提升广告传播效果。

一、媒介生态与广告编辑环境

媒介生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媒介、社会、自然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等,其中的组成因素或生态因子,既具有紧密联系、协调运作的结构和机制,也具有一系列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良性循环过程。媒介生态强调以整体观为主线,通过对媒介信息资源的利用以及媒介生态因子的互动,实现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互动,从而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和谐的结构状态。

广告编辑环境是指在广告编辑运作过程中影响广告编辑效果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物化环境和智化环境两个方面。物化环境是指广告的内容、风格、发布的时间和空间与媒介其他内容互动关系中建构的传播环境,而智化环境是从广告编辑的行为主体在广告编辑环境中的作用而言,它是广告编辑、广告创作者和广告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所构筑的传播环境。在广告编辑过程中,如果广告编辑的行为主体在遵循三者互动原则的基础上,使广告发布的时间、空间与媒介其他内容和谐一致、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吻合协调,则广告编辑环境清晰、明净。否则,广告编辑环境模糊,不利于广告信息的有效传播。广告编辑不仅要研究其中广告信息的生产和传递等内部生态要素,还应关注与其密切相关的外部生态,包括组织环境、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由此可见,如何处理好内生态和外生态的关系,从而建构出一种平衡、和谐的广告编辑环境,是广告编辑的关键。对于用以研究媒介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如何实现平衡、和谐结构状态的媒介生态而言,媒介生态的理论学说为建构广告编辑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广告编辑环境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任何传播都是由相接成链的一系列系统组成的。系统的定义为:以一种或多种形态存在或者其中有一个或多个事件发生的任何一部分信息链……人类传播包含了很多相互连接系统。”媒介生态强调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各方面因素对媒介本身的影响,关注的是媒介内部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媒介外部环境对它的影响以及媒介对外部环境的塑造。媒介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那么生态环境和生态因子就必然要对媒介产生影响和作用。

如果把广告编辑环境看做一种生态系统的话,它同媒介生态一样,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结构。主要由组织生态因子、技术生态因子、文化生态因子和信息生态因子四个方面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协调配合,共同建构一种平衡、和谐的广告编辑环境。

1.组织生态因子。组织生态因子是指在广告运作过程中,不同要素相对稳定的排列与组合状态,其构成要素包括广告客户、广告代理、广告媒体、广告费用、广告受众等因子。在这些要素的排列组合过程中,广告受众是广告策划活动的中心,也是广告媒体运作中广告信息到达的最终目标。因此,受众的心理特征、消费习惯、购买能力等因素是决定广告客户投入广告费、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创意策划、媒体进行广告发布的主要依据。

2.技术生态因子。技术生态因子是指能够实现广告有效传播的技术基础,包括在广告编辑过程中的信息收集、筛选、组合和执行技术的广告营销技术因子以及广告信息的表现和传播技术因子两个方面。广告编辑的技术是引领广告行业发展最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革命性因素,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对广告编辑理念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表现和传播广告信息的媒介技术,它是积极的和能动的,对信息本身有强烈的反作用,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因此,在广告编辑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是信息表现和编辑理念融合的关键。

3.文化生态因子。文化生态因子是在广告运作过程中对广告编辑主体产生影响的文化环境,包括广告活动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地域环境等,是决定广告编辑质量和广告发布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文化的社会性、习得性、差异性等特点,文化对广告编辑的影响往往是内显和潜移默化的。

4.信息生态因子。信息生态因子是广告编辑环境中广告信息的呈现形态,包括商品信息、服务信息和观念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广告客户正在逐渐改变以传递商品信息为主的做法,更多地选择传递企业的观念信息。作为广告编辑工作者,了解这样一种发展的趋势,对于正确预测、把握、控制广告信息的流量是十分有效的。

三、广告编辑环境的生态平衡

在媒介生态系统信息传播链中,编辑属于信息生产者,是信息传播的发起人,编辑不仅“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量和流向,决定着传播内容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还决定着媒介生态的状况”。因此,在广告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任何异化的编辑行为,都将导致广告编辑环境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导致媒介生态失衡。比如广告编辑的行为主体缺乏与广告创作者、广告受众的有效沟通,导致广告与媒介的其他内容编排不和谐;广告编辑一味注重广告创意过程而忽略对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影响和谐传播环境的营造;广告编辑技术进步却无法提高广告传播的效果等等。由此可见,维持各生态因子的健康动态平衡是广告编辑环境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动力。

1.以小众为核心,建构具有针对性的组织环境。在广告编辑的过程中,组织生态因子的广告客户、广告代理、广告媒体、广告费用、广告受众等组成了广告编辑的组织环境,其中,受众是制约广告客户、广告代理和媒体必须按照特定轨迹进行广告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广告媒体专家杰克·Z·西瑟斯认为:“媒体必须经过精心挑选才能到达产品的最佳目标受众群。媒介企划者对传统媒介不满,因为它们是大众传播媒介,而且在文化变迁的年代,这种大众传播媒介正在被细分。因此,与过去相比,我们必须更加精确地定义市场。”受众由媒介产生出来,媒体传播的小众化,使得广告告知的对象更为明确,一定意义上广告已由“广而告之”转变为“针对告之”,受众也从以前的“大众”转变为“小众”,“小众”的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由此可见,广告编辑须根据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编辑定位,以小众为核心,建构具有针对性的组织环境。因为只有针对明确具体的受众所传播的广告才会更加有效,同时也避免了浪费。比如,手机报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广告传播形态,为适应受众对精确分类信息的偏好,也适应手机空间窄、屏幕小的特点,在进行广告编辑时,就应该依据手机报栏目的特点对广告信息进行精确分类,这样目标受众可以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之上,接收到符合其自身需求的广告。

2.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打造具有媒介特色的文化环境。传统的广告媒体是各自为政的,然而,数字传播技术却从技术上开始改变这一现状,促进了广告媒体的融合。因为,数字技术为不同传媒提供了符号转换、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也就为不同传媒形态或业态的聚集,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报纸、刊物等等,提供了新的基础,提供了分享资源和影响力空间的内在机制与条件。在广告编辑过程中,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是信息表现和编辑理念融合的关键,且文化的社会性、习得性、差异性等特点也会影响编辑理念的表现,因此在利用数字技术彰显不同媒介传播特色的同时,打造独特的媒介文化环境是广告编辑的重中之重。在第12届中国广告节上,第一次将代表中国广告创意最高荣誉的全场大奖颁给了一部网络小电影——《百度唐伯虎篇》,这个广告采用数字娱乐小电影的形式,以网络和数字点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并结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幽默情节,征服了所有评委和众多网民。正如协作广告首席创意陈格雷所说:“从一开始策划、创意、拍摄到播出,我们完全是按照网络电影的思路而非电视广告的思路来做的,而且《百度唐伯虎篇》不仅仅是运用了一些中国元素,而是呈现出一种非常不同于过往获奖广告片的表达方式和态度,是一种极为纯粹的中国式幽默和非常鲜明的中国意识。”

3.消除噪音,营造清晰的信息环境。噪音是对任何正常信息传递的干扰,既包括传播各要素本身的干扰,也包括来自渠道外界的竞争性刺激。广告编辑环境中的噪音是指广告发布的时间和空间与该广告内容相抵触的广告内容的干扰度。广告编辑的目的是为受众营造一种清晰的信息环境,因此消除依附在信息上的噪音至关重要。这一方面要求在广告编辑的过程中,处理好广告发布的内容和时间与媒介其他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力求消除或减少内容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也要考虑到受众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受众的认知噪音。受众的选择性接触心理表明受众接触媒介是有选择性的,且往往只选择那些能加强自己信念的信息,而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抵触的东西。这就要求编辑编排广告节目或版面时,充分考虑信息传播的规律和受众选择性接触心理,减少广告传播信息与受众接受心理之间的错位。比如台湾某报的新闻版曾刊登了一则壳牌机油的广告:在版面的最上方,壳牌机油顺流而下,蜿蜒穿过火药味极浓的有关政治摩擦的政要新闻,一直流到版面的最下方,打出广告语:润滑每一种摩擦。这则广告以“条状”形式编排版面,符合受众的视觉流程,消除了受众对广告比重大小的认知干扰。且信息的呈现诙谐幽默,将广告与新闻融为一体,整个广告编排得体,投放环境单一、明净,广告效果突出。

4.做好信息引导,形成和谐的传播环境。当一个广告作品被投放到媒体之后,该广告作为媒介产品的一个符号系统,必然会受到其他符号系统的影响,该广告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就为其提供了一个生存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广告的“传播环境”。随着广告在媒介经营与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广告编辑面临着宣传什么、倡导什么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广告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广告的发布平台——大众传播媒体,也是按照商业模式进行操作,通过获得最大的利益来维持媒体的良性运转,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广告信息单向传递的片面性。但“编辑活动是适用讯息符号和媒体运载思想意识、文化知识与科学技术,借以进行讯息传播和文化教育的”。因此,在广告表现和媒体导向上,如何使经济利益点的诉求与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谐一致,如何使广告对人们物欲的刺激与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价值观不背道而驰,对于以过滤、处理与发布广告信息的广告编辑来说,做好信息引导、形成和谐的传播环境是其社会责任。

如何进行信息引导,需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广告信息进行提炼,即了解广告信息的来源,评估广告信息的价值,并根据广告战略的需要,对信息进行取舍。第二步是建立合理的信息通道。广告媒体是传播广告信息的通道和中介,也是连接广告客户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因此,理顺媒体选择、媒体组合与媒体推介、媒体销售之间的关系,保证媒体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第三步是控制和引导信息流向,即从法律、法规、社会准则的角度对广告信息有所选择和评判,对广告信息的流向进行分类和合理安排。合理的广告信息过滤与处理,既是遵循广告运作规律、适应广告策划的需要,又是按照媒体经营原则和特性操作的必然结果。如香港廉政公署制作和编排的“举报贪污不吐不快”的系列广告。为打击贪污腐败,并扩大其在港民中的影响,廉政公署首先在港民中广泛征集广告题材和广告语,且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最终确立了“举报贪污不吐不快”的广告主题,制作了《探监日》《纸袋》《囚车》《新衣》《黑白不分》《指鹿为马》《同流合污》《廉洁新世纪》等21条反贪污贿赂的广告,每条广告都传递出打击腐败的坚定决心。在媒体投放方面,廉政公署以电视和网络媒体为主,配合其他小众媒体,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环境。在街角的大屏幕上、在街头的自助免费资料册上、在义工们街边派发的传单上,处处都是此类广告的领地。这些广告信息的传播不仅起到了“鼓励人人检举腐败”“阻吓犯罪警醒世人”“培养廉洁新一代”的导向作用,也塑造了香港“反贪典范之都”和“清廉城市”的品牌形象。

基金项目:淮安市2011年度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课题,项目名称:淮安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媒介生态策略研究(HASZ2011013);淮阴师范学院2011年青年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项目名称:苏北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媒介生态策略研究(11HSQNZl7)

生态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研究论文 篇4

(一)建立和谐的校园生态系统

学校是教师、学生两大生态群体进行活动和交流的主要空间,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制度等都影响着师生之间的关系。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校园文化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组成部分一一师生关系的好坏。首先、校园要有高尚的精神文明。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教学思想以及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其次、学校应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包括校容校貌、教学设施和生活资料等,是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是校园内具体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学校师生员工在校园环境中生活、学习、工作,校园环境对其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二)树立知情相融的教师观

在学校这个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两大生物群体应是相互依存而共生的,教师的态度、方法决定了教学活动的发展,由此教师具有主导性和关键性,应位于生态位的高处。但在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多表现的是传授知识的机械性和冰冷性,失去了本应对学生的陶冶性和教育性。教师不应“为教书而教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感情投入其中,不具有感染力,让学生体会不到相应的课堂氛围。建立生态师生关系,应避免这种纯粹工具性知识的传授,应将情感融合到具体的知识中去,使情感和知识相融合而达到合二为一,达到知情相融。在生态师生关系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将“知”、“情”分离,或重“知”而轻“情”。在生态型教学师生关系中,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情感的交流过程,这样的过程既可以提高知识传递的质量,又可以及加深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以达到生态系统,教师与学生两大生态群体的平衡性、理解性。

(三)树立理解、自知的学生观

学生是构成学校这一生态系统的另一大生态群体。作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希望的到老师理解的同时,更应换位思考,先去体谅和理解一下老师。教师在完成沉重的任务和琐碎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发展不均衡的学生,处理众多学生的问题,在这种多重压力之下,老师难免出现疏忽个别学生,此时学生则感觉自己被疏忽甚至伤害的,从而对教师产生不满和误解。这可能源于学生对于教师过高的期望,因此,在生态师生关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去理解教师。在理解教师的同时,学生也应该自知,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对求知中的目标定位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能正常的估量自身的能力,才能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这一自知有时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完成,在老师的指引下,不断完善自己。生态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它特点是共存、平等和体谅,在教师树立知情相融的教师观同时,学生也应具有理解、自知的学生观,以维持生态师生关系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程从柱.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12:45-46.

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舞蹈教学方式 篇5

一衡水湖简介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河北省衡水、冀州、枣强之间的三角地带, 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占地面积283平方公里。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I、II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

衡水湖作为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在涵养水源、调节京津冀地区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 并对环首都经济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衡水正加大衡水湖保护开发力度, 建设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

二衡水湖生态基地发展现状

(一)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旅游主要以观光型为主

衡水湖生态旅游还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 为取得持续发展, 增加旅游质量, 就急切需要由观光型旅游向生态休闲型旅游的转变, 但目前衡水湖生态旅游的基地建设还不完善, 布局还比较单一, 没有形成生态旅游系统, 同时可提供的生态旅游产品还比较单一、规模也比较小、没有品牌意识, 导致吸引力不足、回味性不强, 游客游玩后起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还处于转型中

衡水湖的旅游资源比较单一, 主要以观湖为主, 缺少休闲、娱乐、美食为一体的旅游资源设计。同时旅游资源有的还处于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状态中,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评估和统一规划, 更多的把生态旅游看成是一种时尚、潮流, 更多地注重了生态旅游这块“牌子”, 而并没有认真地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

(三)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环境系统处于退化状态

由于桃城区和冀州市市区人口聚集, 同时随着衡水湖游客的增多, 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使得衡水湖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系统逐渐退化, 水土、大气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使得环境污染治理难度加大。噪音、灰尘也超过了规定的标准。

同时衡水湖生态基地的自我补偿、自我维持的能力逐渐减弱, 32.5平方公里的西湖多年无水可蓄, 湿地面临消失;湖区人口密度过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难以满足湿地生态保护建设的现实, 需要逐渐增加调水指标, 现已新增加山东、河南两个调水渠道。

由于管理不规范、执法不力、居民认识不到位, 许多许多野生动物遭到捕杀, 导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四)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旅游市场经营管理规范程度不够

旅游市场无序竞争现象还比较严重, 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旅游企业规模还比较小, 缺乏高质量、集团化的旅游企业加入或引领;缺乏效益高、见效快、档次高的休闲度假旅游、专项旅游 (如会展旅游、探险旅游、科教旅游、修学旅游、购物旅游等) 或举办大型会议;需要及时跟进市场规律, 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或资源, 提升旅游内容的品质和质量。

(五)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管理人才储备不足

由于衡水处于欠发达地区, 并且衡水湖保护与开发时间较短, 导致管理人才匮乏、专业性不强、结构不合理、现代化管理程度也丞待提高。

(六)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矛盾

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然而在衡水湖的保护与建设过程中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不均衡现象也同时存在, 对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七) 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文化建设意识不强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 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 这些知识和经验就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之中。要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三衡水湖生态基地发展对策

(一) 加强衡水湖生态基地规划建设

以生态保护—生态开发—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核心, 坚持高起点进行功能规划设计, 突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健康运动的核心理念, 在植树种绿、打造景观的同时, 综合考虑配建一系列休闲运动设施, 建成后将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游玩的好去处, 进一步提升衡水湖的生态旅游价值。并在整个市域范围内放大生态优势, 建设生态宜居的北方湖城, 建成北京的“后花园”。

(二) 强化衡水湖生态基地布局

在衡水湖区及其建设养老基地、健康康复基地、休闲度假基地、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 充分利用京南第一大湖的优势, 建设宜居、宜游、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提升衡水的生态魅力。

同时把衡水湖作为长期的国际马拉松赛比赛基地, 充分利用已修建的马拉松广场, 吸引国际体育比赛, 把马拉松赛的效应放大到极致。

建立并规范旅游商品市场, 丰富旅游内容, 在邓庄等蔬菜基地建立观光农业基地、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宜居生活基地, 在冀州规划建设起集休闲、观光、赏花、采摘、农耕于一体的冀州市生态观光园。

(三) 大力推动衡水湖生态基地的保护与发展

加大衡水湖保护开发力度, 大力推进“一人一亩林”建设, 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生态环境。

重点实施衡水湖区及其周边县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绿化、水生态治理、空气质量提升四项工程, 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 让老百姓喝上更干净的水, 呼吸更新鲜的空气, 享受幸福文明的新生活。

下大力推动衡水湖保护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衡水湖保护发展规划, 着力提升衡水湖生态质量, 并逐渐加快滨湖新区建设。

(四) 协调衡水湖生态基地的开发与保护矛盾

构建衡水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解决衡水湖湿地保护过程中问题。提出符合衡水湖实际情况的补偿途径, 提出退田还湖、以田植树、体渔禁渔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年限, 从而构建衡水湖湿地的生态补偿框架。自2013年开始, 衡水湖只进行秋季捕捞, 春季捕捞取消。

(五) 加快衡水湖生态基地管理人才培养

应该设立适应生态基地发展的人才培训与引进机制,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定期培训管理人员, 在进行生态基地保护的基础上, 努力探索生态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 促进基地适应新形势赶超发展。

(六) 加强衡水湖生态基地的文化建设

要改善生态环境, 必须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提高生态意识, 在加强衡水湖生态基地建设的保护与发展的同时, 应该深入挖掘与发展衡水湖区域独特的生态文化, 使其更好地促进基地建设。

(七) 加强衡水湖生态基地的健康评价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性系统, 生态基地的健康评价是发展生态经济建设成效的最重要的指南, 因此, 采取何种评价方法, 使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不同生态基地建设的比较状态, 从而为投资决策或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是区域生态基地建设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可通过衡水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桃城区环保局的数据, 充分分析衡水湖湿地的实际情况, 从湿地生态特征指标、功能整合性指标和社会环境指标等方面, 构成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 选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指导衡水湖生态基地建设。

四结语

衡水湖的生态基地建设是衡水纳入首都经济圈布局的重要一环, 是强化纳入首都经济圈的功能需求、并针对衡水在首都经济圈中的自身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需要继续在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马云燕, 杨敏.衡水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旅游经济, 2012:202-205.

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舞蹈教学方式 篇6

一、海口市实现绿色崛起,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

海南省政府早在1999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省建设,2007年作出了“生态立省”的战略部署,提出海南省将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注重发挥生态环境的综合效应,充分发挥海南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国家赋予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的开放政策,“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走以人为本、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开放包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2013年4月习近平视察海南时就明确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要求海南省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海口市站在全省绿色崛起的大格局中,在对海口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探索中,科学规划海口“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海口实现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即要把海口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经济发达的生态文明首府城市,达到城市与自然环境、人与生存空间的和谐统一及良性循环。

二、海口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气候环境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

从表1来看,海口市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07~2012年一直为100%,但2013年有所下降,为93.2%,下降的幅度较大。2007~2013年,反映空气质量的PM10年日均浓度值、SO2年日均浓度值、NO2年日均浓度值变动幅度不是很大,但PM10年日均浓度值、NO2年日均浓度值呈上升趋势,而SO2年日均浓度值呈下降趋势。可见,海口市气候环境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

(二)绿化环境呈可持续发展态势

如表1所示,反映海口市绿化环境的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持续增长,其中森林覆盖率从2007年的37%增加到2013年的39.1,增长了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2007年的人均8.7平方米增加到2013年的人均12.55平方米,增长了44.3%。因此,海口市绿化环境呈可持续发展态势。

(三)工业“三废”排放不断增加

由表1可知,2007~2013年,反映海口市工业“三废”排放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变动幅度较大,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7年的139.59吨增加到2013年的1797.84吨,增长了近13倍,期间有波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从2007年的556.75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824.36万吨,增长了近1.5倍,期间也有一些波动;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从2007年的1.35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6.57万吨,增长了近5倍。可见,工业“三废”排放的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海口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从表1可以看出,2007~2013年海口市每公顷耕地使用化肥量和每公顷耕地使用农药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每公顷耕地使用化肥量从2007年的每公顷1.62吨增加到2013年的1.79吨;每公顷耕地使用农药量从2007年的每公顷0.025吨增加到2013年的0.033吨。可见,海口市土地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环境保护乏力,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海口市环境保护部门的专业化队伍人数相对缺乏,环保装备配置相对薄弱,尚未达到国家标准化要求,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尚不成熟,生态环境管控和治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影响着海口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口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科学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人民的共同财富。随着开发建设的强度不断加大,海岛生态的脆弱性时刻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强化全民生态自觉,实施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工程,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应该成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先行者。

(一)持续推进绿化工程建设

海口市的“绿化宝岛”工程建设,实施四年,成绩不菲,并有必要持续扎实地开展下去。要确实按照“绿化围绕、绿线穿插、绿点均布”的绿化格局和“通道景观化、城镇园林化”的目标,不断完善规划措施,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科学种树,在完成规划造林、森林抚育、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时,要把绿化工程与保护原始生态环境、保护风貌特征特色、保护旅游景带景区、保护绿色低碳产业结合,增强综合效益;把绿化工程与城市的绿化美化、百姓的生活靓化结合起来,使绿化工程变成惠民工程,真正让老百姓在“绿化宝岛”行动中受益,以充分调动全民参与到海口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行动中来,把海口打造成为空气清新、四季花开的绿色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二)着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

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相适应,着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海口市的必然要求和不可替代的选择。海口应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创新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引领低碳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一是要调整产业结构,构建产业低碳化体系。海口应立足本身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和新兴低碳海洋产业,并加快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加大低碳技术应用力度。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要加大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的开发利用,加快风电、水电、气电、生物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三是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抓好废气、余热、余压等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发展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示范项目,降低建筑使用能耗和车辆尾气排放。四是要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保护土地资源遭受过度污染。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与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体系,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首先,要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海南省森林保护管理条例》等与低碳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抓紧制订和完善海口市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立完善法规体系。实施中严格依法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并确实加强执法检查与节能监测力度。其次,要用制度强化政策支撑。在强化法律约束力的同时,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研究制定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碳汇等政策和措施,实施新建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等准入门槛。利用税收政策,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和高资源消耗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对清洁生产中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环保设备产品,可享受增值税减免,以支持和推动这些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四)努力培育低碳生活方式

以消费方式创新推进低碳经济,是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是要加强低碳宣传,弘扬低碳文化,提高低碳意识,大力倡导消费领域节能减排的现代低碳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和支持低碳发展的浓厚氛围。其次,是要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生态海口,不仅需要构建一个绿色低碳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更需要和谐低碳的生活方式。在不降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低能耗、低消费、低开支的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小区环保、绿色交通、建筑节能、垃圾利用等,着力控制“奢侈性排放”,以最低的生态成本、最小的资源代价,培育起人们健康、自然、安全、和谐的生活方式,与绿色生态城市共生共存。

(五)建立长效保障和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生态教育机制。要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引擎,摆脱人们观念中的建设与保护“对抗思维”,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切实增强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树立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并持续开展绿色景区、绿色酒店、绿色工厂、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创建活动。二是建立完善生态奖惩和补偿机制。要建立完善生态奖惩标准体系,对单位和个人达到生态目标和要求并作出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对达不到生态目标和要求并存在有意无意破坏行为的给予惩罚。同时,按照谁开发、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三是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一个地方的水资源、环境状况、林地、开发强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生态学视角下的环境舞蹈教学方式 篇7

一、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内涵

“诊断”本为医学术语,是指医生通过为患者“诊视”病情、“判断”病因并给出治疗方案的过程。将“诊断”一词引进到课堂教学之中,赋予了该词特殊含义,便为“课堂教学诊断”(ClassroomTeachingDiagnosis,CTD),又叫“教学现场分析”。美国学者L.H.Clark和I.S.Starr认为:“教师看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着困难,精确地找到这个困难是什么,并发现产生这个困难的原因,这就是诊断。……诊断之后的教学必须纠正错误的东西或补足缺乏的东西。没有诊断,教学就没有方向。”[2]课堂教学诊断是指诊断者通过看、听、问、思等手段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诊断,发现教师教学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的教育活动。[3]而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主体是“我”,客体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其含义可界定为: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是高校教师本人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诊视”与“判断”,发现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和技能。

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基本目的,一是为了促进教师本人的专业提高,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只有坚持合理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目的。课堂教学诊断应当坚持的原则是尊重原则、鼓励原则、互动原则、自主反思原则和持续发展原则。[4]而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应“遵循人性化、协商式、低重心创新思路”的基础上[5],坚持以下四个原则:首先,坚持有效性。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在课堂上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探究解决之道的活动,其本质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有效性集中体现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即教学效果。教师是否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是否满足了自身需要,是检验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关键问题。其次,坚持合作性。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只有建立起协商性共生合作关系,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才能有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一定要坚持与学生合作,教师甚至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十分必要,教师可以开展以听评课为基本手段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第三,坚持时效性。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诊断、课中诊断与课后诊断,只有及时进行课堂教学自我诊断,才能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优化方法、端正方向、改进课堂、提高效率。第四,坚持发展性。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必须坚持师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并对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含义、价值、方法、步骤等有深刻的理解,尤其对问题的珍视与评判要客观,对提供的建议与意见要可行,并且要采取自我积极跟进措施,以促进师生健康成长。

二、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内容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是对生态系统理论的新发展,拉帕特首先界定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含义,指出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health)是一个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即在时间上具有维持其组织结构、自我调节与对威胁的恢复能力。[6]生态健康的评价指标包括系统恢复力、平衡能力、组织结构(多样性)和活力(新陈代谢)四项[7]。依据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内容包括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和平衡力四个要素。

1.系统活力要素的自我诊断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活力”指的是能量或活动性,可用生产者的新陈代谢或初级生产力来测量。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是生产者,教师和学生投入的能量即初级生产力[8]。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中心内容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互动交流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合作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学,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唤醒、引领与指导学生学习,即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需要在执教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去探究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也主要包括教师活力机制与学生活力机制,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也都受到自身和各种环境的影响,即师生活动是基于一定环境影响之下的教与学的活动。活力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动力机制,促进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组织结构要素的自我诊断

组织结构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诸要素在时空、功能上的分化和配置形成的各种有序系统[9],可以用系统组分间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和数量来测量。[8]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联系,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赢不仅仅是师生合作的目标,也是师生合作的核心内容。师生通过协商性合作,教师了解了学生的需要,学生了解了教师的专长,师生通过以需要为基点、以信任为前提、以平衡为关键的协商性共生合作,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师生自我成长的共赢目标。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目的性竞争合作关系。[10]目的性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特性,学生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不例外,但学生之间的交往往往带有更为强烈的求知意识与友爱倾向。竞争与合作本身是一对矛盾,但二者又统一于事物本身。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与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的统一体。在合作中才能实现成长需要的目的性,在竞争中才能实现自我存在的现实感。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也由教师与学生合作机制和学生与学生合作机制构成,且这两种机制都受到自身和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是“人在情景中”的现实意义。组织结构机制其实就是一种合作机制,保持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有序发展。

3.恢复力要素的自我诊断

恢复力也就是抵抗力,即系统在外力消失时的自我调整与恢复的能力,属于维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能力评价,可用系统恢复的程度来作为测量手段。[11]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只要不超过一定的阈限,课堂教学生态系统自身就具有自我协调、修复能力,这种持续变化的形态,组成了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平衡性。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恢复力包括功能恢复力与结构恢复力两类,其运行机制集中体现在对“人”的关系的协调,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协调也主要是通过协调“人”的关系去实现。因此,恢复力机制是一种调控机制,维护着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发展。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总体运行机制,通过作为动力的活力机制,激起教师教学的热情与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作为合作功能的组织结构机制,以最为合适的合作形式来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在课堂教学系统受到外界影响时,通过作为调控功能的恢复力机制,来促使课堂教学系统顺利进行和不断发展。

4.平衡力要素的自我诊断

Costanza强调生态系统健康是各要素之间的平衡,一旦系统内各要素失去平衡,系统就会处于不健康状态[12],课堂教学生态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外部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自身内部各要素结构的作用,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保持系统内外的动态平衡。[13]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是各要素在动态发展中趋向平衡,并不断发展深化,以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相处”,当各要素发展到一定的阈限,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促使系统不断发展。这种“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态势,即为“动态平衡”。由此可见,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才是绝对的;平衡使系统处于停滞状态,只有不平衡才会促使系统成长。但是,平衡力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系统内各要素的动态平衡,使该系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运转;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又是基于教学环境的系统,一旦离开了教学环境,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如果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力机制,而恢复力机制又无力去修复,系统的动力机制和合作机制将会遭受极大的破坏,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结构性和功能性疾病。

三、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步骤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并视之为教学生态系统,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保持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和平衡力四大要素的动态平衡发展,课内外关联互助的生态系统[14],因此,课堂教学系统中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和平衡力等要素成为诊断的对象,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成为诊断的标准。具体来说,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自我诊视

“诊断”的第一步就是“诊”,即“诊视”。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法,而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主要通过“望、听、问、感、思”等手法,来诊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各要素内部及各要素间是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通过诊视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活力要素、组织结构要素、恢复力要素等来判断其平衡力要素的生态运行状况。首先,诊视活力要素(教师、学生)。从教师角度,主要从积极性与时间量两个维度诊视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与教师帮助情况,积极性维度重点考察积极性、主动性、专注度与关注面四个项目;从学生角度,主要也是从积极性与时间量两个维度诊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求助教师与同学互助状况,其中积极性维度主要包括主动性与专注度两个项目[14]。其次,诊视组织结构要素(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师生关系角度,以目的适合度、内容适合度、方式适合度与态度适合度四个视角重点诊视课堂教学—课堂学习、教师帮助—学生求助状况;从生生关系角度,也以目的适合度、内容适合度、方式适合度与态度适合度四个视角重点诊视课堂学习—课堂学习、同伴帮助—学生求助状况,并且要重视环境的制约作用。第三,诊视恢复力要素。恢复力包括功能恢复力与结构恢复力。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是对所有影响教与学的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调控,因此,诊视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恢复力的重点应该是行为主体、行为目的与行为过程三个方面。[14]由此可以看出,自我诊视主要是诊视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存在的环境是否和谐。

2.自我判断

如果说自我诊视属于课堂教学自我观察,那么自我判断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去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或问题,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在做分析判断时,依据的标准是坚持课堂教学生态系统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和谐”法则,和谐法则的本质就是动态平衡。同时,也要遵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原则,即有效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重点分析教师两个关系、两个过程、两个环境。两个关系是指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两个过程是指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两个环境是指教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有高度的自我审视能力,搞好教学分析,全面、准确而又客观地反映教师现有的教学水平,如实指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课堂教学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分析课堂教学系统是否达到了动态平衡,课堂教学系统动态平衡主要是指在课堂学习这一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都处于合理的发展状态,在功能上保持协调一致性。教师在自我判断时,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自我参照,通过“望、听、问、感、思”等手段,来审视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发现学生的问题反观自我的教学问题。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动态平衡,学习目标动态平衡,学习内容动态平衡,学习方法动态平衡,学习环境动态平衡,学习反馈动态平衡。

3.自我改进

自我改进其实就是根据自我诊视与自我判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经验与提出矫正建议的过程。黄厚江称之为“类似医生‘开药方’”,有时候有必要撰写“教学诊断报告书”,并指出了三条建议:对症下药,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切合实际,从教师的教学实际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注意表达方式,尊重执教教师。[4]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视角的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因为诊断的主体是“执教教师本人”。所以,在自我改进阶段,在坚持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有效性、合作性、时效性和发展性等四大原则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由学生的学习效果来验证,因此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来检验教师教学的效果;其次,由于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核心在于课堂之中,因此,在提出改进措施时一定要注意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创设,促使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动力因素、结构组织因素和恢复力因素的动态平衡;第三,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诊断,一定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同时尽量邀请其他同行参与到自己的教学诊断之中,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与学生、同行一起进行“教学会诊”,从而更为准确地总结经验和诊断“病情”,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4.自我验证

自我验证其实就是自我行为跟进,教学诊断本质上属于基于一定环境情景的行动研究,通过诊断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动力要素、组织结构要素、恢复力要素和平衡力要素,既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改进,又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改进。胡庆芳指出,课堂教学诊断的真正实现,除了需要问题解决的处方,更需要依据处方进行的教学改进实践,课堂教学的实践改进才是教学诊断的最终目标和目的[15];课堂教学诊断的跟进措施,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诊断跟进措施,如“连续诊断”跟进措施、“聚焦问题”跟进办法、“促进特色形成”跟进措施等等。[4]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教学自我诊断,需要执教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觉察力、反思力与行动力;课堂教学自我诊断的验证,更需要执教教师本人的行动力、判断力与自觉性。从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到课堂教学自我验证,实质上是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即从实践中通过诊断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验证。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验证措施,本质上是优化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提高系统活力,增强系统本身的恢复力,改善系统平衡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生态系统各要素以及各要素间的动态平衡,同时也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上一篇:民主监督功能下一篇:2024年护理资格知识:何种颅骨骨折的典型表现熊猫眼”征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