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研究报告(精选3篇)
关于大学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篇1
摘 要 该论文是以边远贫困地区历年来被扶持却仍有部分地区无法解决温饱的生活现状为背景,以过去―现状―未来为线索展开的关于大学生对待去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态度的现状而进行的调查。论文分别对不同的学院类型不同的专业类型的大学生展开了调查。对国内外的扶贫项目及结果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大学生 边远贫困地区 调查
一、选题的缘起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的迅猛,一个个新兴产业崛起,一座座高楼开始耸立。看到繁华的都市却让我想起边远地区的生活现状,那是连温饱都不一定能解决的生活,孩子还在吃地瓜饭,要走几个小时才能去破旧的房屋里上课,冬天手都冻烂了,居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脆弱而敏感的生态环境使得边远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教育或科技都异常的落后。而当代部分大学生都还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毕业后更是高不成低不就。他们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人生的价值。所以我就想如果在这个时候呼吁大学生参与到边远贫困地区的扶持工作中,无论是对大学生的将来还是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发展或是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选择这做我的srt项目论文得到了导师马志庆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并且为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宏观指导。
二、边远贫困地区的概括
由于基础差、起步晚、家底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落后、自然经济比重高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广大乡村还是“靠天吃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增值能力低等,形成了教育落后,劳动人口素质较低,社会经济不发达,长此以往形成了此类恶性循环的怪圈。由于长期的封闭状态及国防的需要,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较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社会保证体系不健全,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居住困难问题比较突出。
第二,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第三,沿边境一线乡村交通建设落后,群众出行困难;
第四,农牧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第五,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难度大。
按照“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国家已经明确对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等实施了特殊扶持政策。
三、我国开展扶贫项目的背景介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一直是我国在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扶贫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人口也逐年下降。贫困人口从1978年2.5亿人减少到1992年8000万人。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设立贫困县,旨在集中资源扶助最贫困的地区。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使脱贫情况得到了更深的进展。
四、国内外取得的成果
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巴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在公立医院看病、手术、拿医院药房供应的基本药物和住院都不收费。英国在1572年就在全国征收“济贫税”;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是人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部法典;1948年成立国民救济委员会,同年开始执行《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济法》,从此英国率先进入现代福利国家。阿根廷的公立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是免费。扶贫是每个国家重中之重的事,贫困它影响着国家的和谐发展。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贫困与死亡、寿命短、文盲、疾病和人口的增长,这些和人类的幸福指数等都有着很大的关联,已经严重威胁了人类的进步与繁荣。贫困问题一直严重地困扰着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贫困仍是全球性问题,扶持边远地区脱贫已是世界各国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是在以往的扶贫中一些地区出现了返贫和“哭穷”挣戴“贫困帽”的现象。针对这些事国家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措施,可是一个地区的真正脱贫是需要全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那么大学生是否愿意去边远贫困地区进行扶贫工作,又有多大的决心与耐力,综合素质是否达标,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建议都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五、调查的研究步骤及方法
第一,文献的收集与分析;第二,设计调查提纲;第三,实施调查;第四,资料的归纳和整理;第五,资料的分析;第六,文本的撰述;第七,研究方法;第八,历史追溯法、问卷法和统计法。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以下结果:
第一,有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是愿意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只是不知从何做起,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居民生活状况有80%的人是不怎么了解甚至一点不了解的,对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也几乎不知。但在56.4%的愿意者中有17.6%的人可以肯定坚持在此工作,15.1%的人愿意在此工作五年以上甚至一直在此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得知重点本科和专科生更愿意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其中教育和科技专业居多。
第二,关于大学生不愿意去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原因大多:一是边远地区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太差;二是工资待遇不好;三是解决不了全家的生活压力;四是交通不方便;五是家人和朋友的反对等。但是若以后有社会或学校组织去边远贫困工作或支教仍有79.5%的人是愿意去的。
第三,建议和意见:政府应为在校大学生多做一些公益广告,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还有很多贫困的人需要帮助。国家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学校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去边远地区工作等,都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同时大学生应主动认识到对于去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意义:一是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既能锻炼自己也能帮助别人,更早实现人生价值;二是中国梦也是每个人的梦,共建和谐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多一份帮助,或许他们就少一分积怨;三是回馈社会。边远贫困地区的扶持项目一直是国家的重点问题,我们得益于国家定要帮忙解决问题的。
六、展望
通过课题组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大学生去边远贫困地区工作这本身就是我们的责任,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应该相互扶持的。毒奶粉、假疫苗等事的发生是一种素质的衰败、道德的沦丧。这种事早已威胁到我国的未来。国民的素质亟须得到有效的提高。若现在许多大学生参与到扶贫中去,让教育、科技、医学等渗透到每个地方,边远地区的小康社会必定会更早的到达。当然,现在的大学生确实存在很多的争议。长时间的懒散使他们变得自制力低下责任心也不够强。但我相信若他们到贫困地区去锻炼体味真正的贫苦定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成为有耐心、有韧性、有能力、有爱心、能吃苦、努力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同时也必定会促进当地的教育、科技、经济、医学等的成长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
关于大学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篇2
2毕业生、就业单位与毕业学校三方签署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服务3年以上的就业协议
(范本)
毕业生
就业单位
毕业学校
签订本就业协议应遵守的条款
第一条本《就业协议书》适用于初次就业的普通高校(含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和毕业学校;符合《广西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规定范围内的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
第二条签订本就业协议应当遵守平等、自愿、诚信的原则。
第三条毕业生与就业单位有权利了解对方的实际情况,被了解方应当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第四条《就业协议书》如增加其他约定条款,约定条款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行政规章的有关规定,不得损害学校、就业单位和毕业生的声誉及合法权益。
第五条本协议经毕业生和就业单位、毕业学校签字盖章后生效,经毕业学校确认后作为毕业生申请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格的依据。
第六条本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就业单位、毕业学校各一份。
三方经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毕业生自愿到就业单位工作,承诺服务期限为三年或三年以上。
第二条就业单位愿意接收毕业生到本单位就业,并向毕业学校及时提供毕业生在职在岗工作变动情况。就业单位安排毕业生工作岗位情况:。
第三条毕业生未达到三年服务期限提前离岗时,需在离岗前10日向就业单位和毕业学校书面提出离岗申请。
第四条毕业生未达到三年服务期限离岗后,就业单位应在10日内书面告知毕业学校。
第五条毕业生获得学费和国家助学代偿资格后,毕业学校每年6月、12月向就业单位了解其在职在岗情况。
第六条其他约定:。
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毕业学校盖章:
关于大学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篇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课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的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因素,以便于进一步做好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我们的实践组于暑假在我校中进行了一次“北京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同时,根据调查现状、分析成因,为我校制定更好的帮扶政策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尽可能的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支持、帮扶贫困学生共同成长。
经我们探讨研究,认为这个实践是基于我们身边实际出发,切实关心到部分弱势群体,充分倾听他们的心声,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到他们每个人的切实利益的。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个点,寻求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我们坚持一切以实际出发的准则,根据我校的贫困生的具体实际,根据贫困生的大体现状而制订了一份比较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且在8月15号到8月27号对部分我校的贫困生进行抽样及访问。
这次被调查的学生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男生占57%, 农村、一般小乡镇、西部地区、山区学生占61.8%。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在北京高校就读的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基本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我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
通过我们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对被调查者的访问,98.5%的调查和走访对象认为高校中确实存在贫困生现象;有76%的贫困学生认为本校贫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以上,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也认可这一比率。
多数贫困生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山区, 城镇居民下岗成为大学贫困生新的滋长点。在被调查的贫困学生中, 有60%以上来自农村、一般小乡镇、西部地区、山区, 其中又有25.6%的学生来自“经济落后地区”。
二、贫困生花费与学生平均花费存在较大差距
一个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业到底要花费多少钱?从今年北京地区高校公布的收费标准看, 每年学杂费以5000元左右居多(调查主要以北京地区一本院校),再加上每年700元~1200元的住宿费, 年总费用约5700 元~6200 元, 四年下来, 约为24000 元, 而每个比较节俭的大学生每月的正常生活费(包括其他消费)在600元~750元左右,按每年在校10个月计算,四年就是24000元~30000元。几项费用加起来,并上一些基本的假期的交通费用和一些其他支出一个大学生最少花费60000元左右才能完成学业这对贫困家庭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调查表明, 有52%的调查对象月平均支出在600元以内, 而纯粹用于生活保障的费用则更少为500元以内,这与北京地区高校的消费水平相差很大, 从数字上即可判定其生活的质量较低。调查还表明,普通大学生月生活费用约为833元, 是贫困生该项费用的1.66倍。
三贫困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及支出情况
调查发现, 贫困生家庭的首要经济来源为工资收入,占总体的41%,然后依次为农业收入、做生意收入、低保及社会补贴。而贫困生平均每月家庭给钱不足600元的达到66%,并且有19%的贫困学生只能从家庭获得200元每月的生活费,这与学生一般花销差距甚远,可见高校中的经济资助已成为贫困生度过难关的主要依靠。同时,这也显示出,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市场化,高校将必然承担越来越沉重的贫困生资助负担。
调查还发现,贫困生每月用于日常饮食开支为300到500元的占到了54%,也就是说每个月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贫困生绝大多数的开支都用到了日常饮食上,这部分人群的恩格尔系数相当高,达到了66.7%,这体现出了大多数贫困生的生活水平十分低。同时又41.1%的贫困生表示每个月的最低生活费用不能完全保证生活学习的需要,由此可见高校的资助对于大多数贫困生来说十分重要。
四、贫困生的受助额度与学校的资助条件
接受调查的高校对贫困生都有一些资助政策,规定了多种资助形式。在资金支持上,平均为230元/人(月),以助学金的形式发放,这与调查得出的贫困生每月费用缺口300 元/人(月),仍有一定差距,而只能从家庭获得200元每月的生活费的19%的贫困学生,就算通过勤工俭学获得一定的自力更生的能力,生活压力还是非常大。而且,这种支持并不是每个贫困生都能够得到,相当部分的院校将此与德才表现联系起来,用以鼓励贫困学生克服困难,努力成才。还有减免学杂费、提供困难补助等一些资助措施,但都因额度较小,普及面较有限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贫困问题。
五、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贫困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为获得收入而奔波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业。七成以上的贫困生认为受经济匮乏影响最大的是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不得不减少形象方面的支出,使得不少贫困生心理较为自卑,尤其是正常的必要交际需要, 为节约用钱,不得不可以减少部分交际。同时,有23.5%的学生的学费为贷款所得,因此在日常支出更加困难,也因此有29.4%的贫困生选择自己做兼职来补贴生活费用以及学习费用,而兼职势必对大学学习造成一定影响。因为贫困牵扯了贫困生过多的精力, 对他们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 而且必须为获得收入而奔波。因为贫困, 多数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使他们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容易使得他们性格,交际能力有一定的缺陷,这对他们的长远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六、贫困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贫困问题
尽管贫困在学生们心理方面蒙上了一层阴影,却有64.7%的学生认为应通过勤工俭学, 走自力更生,自己学习锻炼能力的道路,寻找改变家庭贫困的办法。依靠自立自强,一是锻炼了能力,增长了见识;二是得到了脱贫必要的资金;三是通过自身诚实劳动得到的报酬,心理上很坦然。因此,有部分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在校内外为贫困生寻找勤工助学的机会,很受欢迎。同时调查还发现有91%以上的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处于班级的中等偏上的水平,这也体现了绝大部分贫困生虽然生活状况堪忧,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努力提升自己。
七、发放奖(助)学金是高校鼓励学习、扶助贫困的一个重要办法
65%的学生认为发放奖(助)学金是高校最好的资助形式,另外, 利用贷款助学等方式的选择率是25.5%。“生活上节俭”、“渴望各种打工机会”、“需要各界的经济支持”是贫困生突出的特征。同时,同时又67.8%的贫困生认为大学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同时回报学校回报家庭,所以现在高校的资助在日后会得到相当的社会回报,在解决贫困问题,贫富差距上有积极的意义,这也表明奖(助)学金的重要意义。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学校的贫困生生活现状是不太乐观的,由于贫困生经济来源不足,导致贫困生生活缺乏保障,自力更生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缓解他们自身的困难,但是贫困现象对他们生活和心理还是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国家、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社会完全有能力
改善这个现状,让贫困学子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意见及建议:
对于学校,勤工助学中心的建议:
第一方面,我们建议学校,勤工助学中心应该加强管理,规范贫困生帮扶政策标准,认真了解贫困生的贫困情况及其在生活上的需要,通过适当的提高奖学金、助学金,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等方法在经济上改善贫困生的生活困难。
第二方面,学校应该注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尽可能的减少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使其健康发展,注重培养其交际能力社会技能,让其拥有改变命运的信心及能力
对于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建议:
我们想通过这个本次调查的结果,向政府及社会各界展现大学生贫困的现状,希望政府部门,社会各界能重视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增加在帮扶贫困生的社会资金的投入,在就业方面给予照顾。大学生接受高等的教育之后,能用知识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显然,帮助大学生解决其在求学过程中的一切困难,是一种间接的但又很有效的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贫富差距的方法。
对于贫困生的建议:
作为贫困生,虽然生活压力比普通大学生压力大,但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在大学过程应该好好珍惜大学的时光,珍惜拥有改变自己及家庭命运的机会,认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乐观面对人生中的困难,相信自己。
我们小组经过讨论之后,决定从身边的实际出发,所以最终选择了这个论题。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调查,总结:这次关于首都高校家庭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其中, 20至30岁人士占90%,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人员涉及大学中各个专业。通过调查, 也反映出公众对高校贫困生较高的关注程度。
【关于大学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研究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大学生环保调查报告05-24
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的调查报告10-05
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问题调查研究报告08-19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09-28
关于大学生电脑的调查报告12-06
关于贫困生摸底调查的报告11-07
关于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前景论文07-30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报告08-15
关于大学生假期安排的调查报告11-08
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报告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