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2024-10-11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精选8篇)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篇1

大班线条画教学实践的研究

**县青少年广场幼儿园

**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装着一颗种子。”绘画能让幼儿舒展自己内在的情感。线条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表达技巧的变化性,决定了线条画创作对大班幼儿而言,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挑战的游戏过程。大班幼儿的抽象思维逐渐萌芽,他们乐于运用归纳、概括、推理、排序等方式处理具体事物,其线条画作品较之中班阶段显得更为简练和生动;同时他们的肌肉发育也更为成熟,能创作出更为精细和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说,大班幼儿通过线条的变化或各种线条的巧妙结合,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和自己精彩的心情。

关键词:发展指南

绘画创作

审美情感

艺术创造力

线条画,即儿童线描装饰画。“它具有装饰、美化、组合之意。是用多种不同的笔和纸,通过点、线、面描绘和表现事物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

线条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表达技巧的变化性,决定了线条画创作对大班幼儿而言,是一个充满创意和挑战的游戏过程。大班幼儿的抽象思维逐渐萌芽,他们乐于运用归纳、概括、推理、排序等方式处理具体事物,其线条画作品较之中班阶段显得更为简练和生动;同时他们的肌肉发育也更为成熟,能创作出更为精细和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说,大班幼儿通过线条的变化或各种线条的巧妙结合,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和自己精彩的心情。

一、大班线条画教学的现存问题及成因

但是在大班线条画教学的观摩和考察中,我们却发现,不少大班幼儿对线条画表现手法的运用很不理想,更谈不上进行富有个性地进行艺术创作,这直接影响着幼儿审美情感的表现和持续创作线条画的兴趣。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线条画教学的认识和组织水平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情感引导缺失,导致幼儿绘画热情难以持续

大班幼儿受生活经验、相关技能等方面的影响,画面常常表现出“不合规范”或背离原有创作意图。然而,教师对幼儿的创作特点和作品往往缺乏理解,惯于以作品的技法运用或画面内容是否与教学主题内容相一致,来评价幼儿的作品。一旦幼儿的作品与教学要求不一致时,教师便给予“善意的”制止甚至批评,这

种做法缺乏有效的情感引导,很容易打击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会使幼儿逐步丧失绘画的信心——因为大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倾向已有所发展,有一定的荣誉感、自卑感等等,渴望得到成人的认可。

同时,不少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呈现出重技能训练、轻情感培养的倾向,且偏重对线条表现和装饰技巧的临摹训练,直接导致作品缺乏灵动性和创造性,也影响了幼儿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的提升。而且不重视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必然使幼儿缺乏绘画思考且易陷入盲目模仿范画的境地,从而违背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创造性教育应该贯穿幼儿教育的始终。

(二)技能指导不足,导致幼儿的创作水平停滞不前

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幼儿绘画创作时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发挥,忽视必要的绘画技能传授和指导,幼儿因缺乏一定的技能,而无法把内心所想用画笔充分表现出来,导致创作效果不佳。这样,幼儿就无法在创作中获得必要的能力发展,也必然导致其创作水平停滞不前,美术教育目标无法最终达成。

事实上,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审美情感及兴趣培养与技能掌握同样重要。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必然会压抑幼儿艺术创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

要改善当前大班线条画教学的不足,教师就必须紧紧把握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绘画水平,从情感引导和技能指导两个方面同时入手,精心设计方案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才能让线条画创作真正成为大班幼儿自如表现个人审美情感和艺术创造力的一种途径。

二、对策

(一)注重情感引导——让幼儿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进行作品的欣赏、创作与交流

1.正确评价幼儿作品,以肯定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地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线条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画出自己的想法、画出与别人不同的画。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上,以欣赏和建议的口气和幼儿一起评画。当幼儿出现与教师绘画方法不一致的情况时,要基于关

注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绘画方法所产生的的画面变化,让幼儿知道绘画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不存在错与对,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创作效果。

2.创设与作品互动机会,让幼儿获得愉快的审美体验

首先,为幼儿创造更多欣赏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让幼儿在参观、交流、临摹优秀的美术作品中获得审美体验,拓展他们的创作思维,提高参与线条画创作的兴趣。

其次,让每个幼儿在创作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受。教师要善于观察,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性,在幼儿创作中提出合理的操作要求并提供适宜的绘画材料和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创作线条画带来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激发其艺术创作兴趣。

最后,让幼儿在与作品的互动中进一步激发艺术创造力。我们让幼儿与其创作的线条画作品互动,使其在游戏中获得愉快体验,也在学习其他同伴的作品中,激发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例如线条画活动“亚运火炬”,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通过卷、粘贴等技能自制成“火炬”,与同伴进行“火炬接力”的游戏。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幼儿自发比较作品,对自制作品的喜爱也溢于言表,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又如,我们与幼儿一起将其自制线条画作品用来装饰班内的环境和室外走廊,当有人驻足欣赏这些作品时,幼儿便获得了更多自豪感与创作动力。

(二)加强技能指导——通过画线、构图、装饰训练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在注重情感引导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幼儿创作的技能指导。可从三个途径入手:

1.画线指导:通过趣味线条涂鸦,开启幼儿的艺术想象力

大班幼儿能画出一些常见的线条,但是如果缺乏引导,他们对线条的认识就往往只是停留在简单形态上,在绘画时无法获得更多体验和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幼儿认识线条的形态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或粗或细、或曲或直、或刚或柔……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涂鸦创作中赋予线条生命力。然后,组织他们简要分析不同线条的形态特征,尝试为线条起名字如“长城线”、“牙齿线”等,便于记忆该线条的特征。在幼儿能画出各种丰富的单线条后,指导他们利用涂色方法将两种不同的线条进行创意组合,从而演变出更多复杂多变的线条。于是,幼儿作品中的线条形态逐渐丰富,画面效果也更具感染力。这样的线条创作是主动的、有创造性的,能激发幼儿独立创意绘画的想法和信心。

2.构图指导:进行线条的创意排列与组合训练,提高幼儿的线条表现力

排列与组合的对象有很多,各种点、线条、图案都可以,而使用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排列与组合,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效果,因此线条之间的组合可以有无穷的变化形态,引导幼儿认识到这点很重要。一般来说,大班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初步的逻辑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

幼儿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或回忆生活中的经验,如:商店里的食品是如何有序摆放的?做操时队伍是如何排列的?等等,指导幼儿在生活中尝试寻找一些有规律的线条序列现象,并运用到其作品中。当具备一定的排列与组合认识后,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从多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排列与组合的创意制作。教师在具体指导中是要努力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创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有创意地运用线条的排列与组合方式,在创作中充分表现出线条画的丰富性和变化感。

此外,在创作中,各种不同形状的绘画材料对线条排列的方向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应适当提供各种形状的纸材,配合开展多样化的线条画活动,支持幼儿的个性化创作,如为环形的轮胎设计花纹、为长条形的表带添加装饰等。

3.装饰指导:通过模拟佳作和独立装饰作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能够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并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

在幼儿进行线条画作品的创作时,教师要充分注意其心理特点,即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不稳定,好奇心不持久,长期使用某一种工具容易产生厌倦。因此要提供多样化的操作媒介以刺激幼儿的持续操作欲望,满足其自由探究的需求。由于幼儿在使用不同工具进行绘画时还喜欢选择不同的颜色,但是当画面选择的颜色过多,色彩的搭配又没有处理好时,画面就容易显得“脏”而“乱”。因此教师要具体指导幼儿在使用工具时应循序渐进,可先由单色逐步过渡到各种色彩的综合运用;还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线条画主体与背景之间的颜色要如何表现才能形成差异,使主体更为突出。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篇2

现有的教学设计理论是有目共睹的。然而, 由于教学设计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 缺乏对“班班通”条件下教学设计的深度关注和进行可操作性的指导, 各种有关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或者理论探索阶段。

一、“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设计的调查与反思

(一) 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

针对“班班通”背景下教学设计情况, 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发出调查问卷31份, 收回有效问卷31份。调查问卷第3题至第16题, 从影响“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主观因素设计问题, 问卷第17题至第20题从影响“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客观因素设计问题。结果表明, “班班通”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有一定的正相关。

调查问卷第7题至第12题是有关“班班通”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的运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班班通”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解读文本—目标设定—学情分析—准备信息资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各环节中, 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尤其在学情分析和教学评价设计环节, 实验后, 教师更乐于通过“班班通”来积累认识, 进而生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二) 研究结果与讨论。

1.“班班通”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 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前, 只有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保证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一点, 在学习《纪昌学射》这一课时, 我有很深的体会。因为这一课是寓言性文章, 读起来枯燥无味, 所以当我出示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时, 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多大的反应, 但是紧接着我运用课件, 让学生观看动画《后羿射日》, 学生的兴致就马上高涨起来, 并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2.“班班通”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 他们在思考问题时, 往往会出现思维障碍, 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班班通”背景下的教学, 能够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 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月球之谜》是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 蕴涵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可读性强, 趣味性强。月球是一个神秘的星球, 虽然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它的很多秘密, 但是仍然有很多东西是陌生而又神秘的, 特别是对于这些充满好奇的小学生, 更是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我们通过为学生模拟展示月球上的环境, 观看动画《嫦娥奔月》, 提升了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的兴致, 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并创造性地完成了手抄报《月球之谜》, 从而更加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3.“班班通”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 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40分钟的时间是宝贵的、短暂的,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 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 使视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班班通”背景下进行教学, 既能节约时间, 又能增加课堂容量, 这样就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火烧云》这一课, 主要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及形状的变化。这两大方面, 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理解, 但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为学生在课堂上拓展了与火烧云有关的很多知识, 如火烧云是怎样形成的等,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通过展示, 加深了学生知识的直观性、形象性, 更有利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

4.“班班通”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 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了使课题研究真正促进课堂教学, 我们在“班班通”背景下,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 以撰写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为重点, 全员合作, 采用“边实践边反思、边合作边交流、边行动边研究”的方式, 从而促进每一位参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一, 每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通过“实践—反思—交流”, 达到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收获的目的。第二, 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题研讨、教法研讨、相互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以相互吸取先进经验,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第三, 我校所有教师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 学校定期进行辅导, 同时开展评比活动。通过博客, 及时便捷地向教师提供信息, 同时通过博客间的互动, 实现教学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的共享。

二、“班班通”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设计的策略提出

(一) 教学目标设计:

以标为本, 优化预设。教学目标的设计, 涉及“教什么”,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起点。正是在这个起点上, 许多教师表现得无所适从。他们在备课时往往一开始就陷入教学方法的精心设计中, 在“怎么教”上耗费大量的宝贵时间, 试图从“怎么教”入手去解决“教什么”的难题, 这就造成教学中出现大量无效的劳动。总的说来, 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从重字词、语法的分析转到重文章内容、思想内涵的挖掘, 轻文本特征的指导和新知识的开发。因而出现教学目标定位的大而空、多而杂, 甚至出现教学目标的完全错位。

实践证明, 语文课堂教学的失效、无效, 问题主要出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一堂语文课, 如果没有适宜的教学目标, 那么无论在教学设计上玩什么花招、竖什么大旗, 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语文课。

在“班班通”背景下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尊重文本的教学价值, 通过“搜集—积累—对比—提炼”, 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 提炼出每篇课文的教学点, 确保教学内容的饱满和丰厚。然后根据教材的篇章特色、文体特色、内容特色等方面, 确定对教材的处理, 或长文短教、难文浅教, 或短文细教、浅文趣教, 简化教学头绪, 优化教学内容, 巧妙地将教材阅读中提炼的教学点艺术地“剪贴”到教学设计之中, 将学生深深地引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 从而挖掘出真正属于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教学设计课例。

(二) 教学主问题设计:

提纲挈领, 贯穿始终。对全文内容的统领作用和对教学过程的贯穿作用, 这是设计教学主问题时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教师要善于用主问题来牵动对课文的整体阅读, 用主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中活动, 用主问题来制约课堂上无序、零碎、频繁的问答, 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笔者在设计《纪昌学射》时, 曾围绕“练眼力”一词设计一个主问题, 并统领整个教学课件:纪昌学射先学习了什么本领?经过讨论, 学生一致认为用“练眼力”一词概括较为合适。然后, 围绕“练眼力”进行了追问,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1.纪昌如何练眼力?

2.能体现纪昌“练眼力”的语句有哪些?请画出来。

3.“练眼力”与“学射箭”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问题涉及词语基本内容的理解、课文情感内容的感知、作者情感特点的把握和情感表达方式的赏析等重要教学内容, 既让人耳目一新, 又贯穿全文的教学, 可谓牵一词而动全文。

从上述两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 设计教学主问题, 一方面要力求生动、巧妙、新颖、有趣, 能一下子引爆学生的学习情趣, 另一方面, 又不能脱离文本内容而作漫无边际的联想。

(三) 学习活动设计:

以生为本, 法无定则。学习活动, 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前提下进行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学习活动决定课堂教学的走向, 学习活动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传统语文教学流程有一个公式:解题, 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 积累生字词, 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总结中心意思, 分析写作特点。但这个模式早已为人们所诟病, 究其原因, 就在于它千课一面, 缺乏新意。然而人们在寻求学习活动创新的同时, 又不能矫枉过正。比如, 作者和背景资料介绍要不要?如果需要, 安排在哪个教学环节?字词积累要不要?如果需要,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积累?在诗词教学中, 朗读是非常重要的, 但朗读应该怎样安排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呢?许多老师只是在文本教学之初安排齐读, 教学中间只安排一些零星的朗读, 在教学结束时来一个“大团圆”——齐读背诵。这样的朗读设计, 只是象征性的点缀, 并没有发挥朗读在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四) 文本解读设计: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篇3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是当前的热点话题,技能大赛作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在技能大赛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推进技能大赛与教学改革有效融合,丰富技能大赛载体与平台,创新职业教育改革新模式,努力推进高职院校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教学改革;服装专业

中国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57- 02

职业教育是当前一个热点话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职业技能大赛从国家到地方得到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各个层面的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多,比赛项目和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院校单位越来越多。各院校对比赛的组织以及参赛前的集训,不免对正常的教学活动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处理好比赛和教学间的关系,将技能大赛化为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一大助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凭借省级服装艺术设计特色专业平台优势,结合我院“文化浸润,人格养成,能力为本,素质为魂”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寓赛于教,以赛促改”推进服装专业教学改革,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若干思考与探索。

一 寓赛于教,以赛促改一一推进技能大赛与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有效融合

现代职业教育更需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创业意识的培养,技能大赛无疑成为了指引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检阅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合理,也即培养目标是否符合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培养手段是否符合教学的规律。技能大赛是检验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展示学生的一个平台,更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方法。同时,服装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是紧跟时代进步和社会需要的,而高职服装专业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也同样需要与社会实际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因此,通过及时分析技能大赛的赛项内容、技术方案及其对高职服装人才的要求,并将之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体现出来,是推进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有效融合一项重要任务。

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园文化为底色,以‘3+3’课程模块为主体,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为延伸,培养既有科学人文素养,又有职业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律,根据实践要求和服装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我院服装设计专业的办学经验,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服装专业方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一般是按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的,以职业岗位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来确定比赛内容和规则。而大多数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都是以知识体系为线索来构建的,不适合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出能用、合用的人才至关重要。因此,在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上,须针对企业对服装行业人才的需求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从而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新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方向培养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通过“工作过程”这条线,串联重点课程,构建模块体系,从各级各类服装职业技能大赛中总结服装行业企业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和服装行业各岗位的工作过程,梳理出相应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岗位核心课程,将服装专业划分为三个专业方向重构课程体系,实行分方向综合培养。

3 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技能大赛的项目选择体现了技能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以201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与工艺技术”两个竞赛项目为例,项目的选择突出体现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两大主要职业能力的培养——服装设计能力和服装制版工艺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恰恰也就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因此,技能大赛的项目制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促进了教学内容由偏重理论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转变。这种转变,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决定了高职教学要从基于学科知识转换为基于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设计,从注重学科知识系统化到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行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将基于知识体系的渐进的知识点构成的“章、节”改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转换而成的“学习情境”,工学结合可以在学习情境中实现,也可以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实现,较易实现理实一体化。

4 转变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对技能大赛方案的制订和准备,以及大赛前的集训,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师讲、学生做,变为师生共同探讨、钻研;教学环境从教室改成实训室,从理论为主变为实践为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促进了教学方法由灌输式向探究式的转变,也促进了教学主体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中,引进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教学方法,教师边授课边示范,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可以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创新能力。

5 密切校企交流合作

技能大赛由高职院校和服装企业协作举办,赛事从选题、评价标准到竞赛环境都是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定的,能夠做到与真实生产的紧密对接。因此,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照,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也能够为企业培养更有用、更合用的技能型储备人才。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搭建的平台可以使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使校企合作实现深度耦合。

nlc202309041013

二 国赛,省赛,最终要落实到院赛——丰富技能大赛载体与平台

目前,我国已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院校级等多层次、多形式、多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其中,院校级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技能大赛体系的最基础环节,实现的不仅仅是将比赛引入学院,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是真正将技能比赛与教学、生活融合起来,将比赛变成一种常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不是临时的突击和集训,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只是一味地以技能大赛为目的,为参加大赛突击训练,为了比赛而比赛,那么就不免沦为本末倒置的误区。技能大赛只是一种检验成绩和促进教学的手段,将这一手段变成了目的,为了比赛而将大众教育变成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优秀学生的“精英”教育,违背了举办技能大赛的宗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院赛甚至比国赛、省赛还要重要。

我院开展的职业技能大赛中,“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与工艺技术”两项竞赛项目,是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与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紧密对接,围绕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而设计的竞赛项目。竞赛项目是根据本专业职业能力定位而设置的,同时,由于技能大赛是站在专业的前沿、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符合目前本行业的主流技术和能力要求而设置的竞赛项目,因此竞赛项目的设置也促进了对本专业职业能力的重新审视,并促进了课程的改革和整合。

三 大赛套小赛,以赛促考,赛考结合——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年年修订、不断革新。在推行技能大赛的大环境下,把各、]课程所考核的职业能力提炼出来,用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实现‘人人参与”的课程教学竞赛,也不失为—种行之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这可谓是用国家级、省级、院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套着各门专业课程考核的“小赛”,以赛促考,赛考结合,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

就服装设计专业来看,以赛促考就是以课程教学为基础,在课程中,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模式,再到课程的考核,都融入竞赛的理念。我院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已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建设理念,以项目、任务为课程进行的核心和线索。因此,实际上在每一个项目中所提出的课程任务,也就可以看成课程竞赛的竞赛方案和内容,一门新课程所发布的课程任务书,就可以看成竞赛方案。

通过这种以竞赛为线索所进行的新的教学方式,以赛促考、赛考结合,并逐步地将竞赛由重点项目向重点课程,由专业核心课程向其他专业课程,由课程的阶段测试向期中测试、再到期末考试进行推广。在这种课程和竞赛高度融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课程的特单分别采取阶段性竞赛、单项竞赛和综合竞赛等方式;在参赛形式上采用分组竞赛、个人竞赛或两者相结合的办法;竞赛的评委,由任课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担任,也可邀请往届竞赛优秀选手以及获得国家级、省级等技能竞赛的得奖选手来担任;竞赛的评价标准,则以课程的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为主,并结合实際工作需要,主要考核技术技能,同时兼顾知识学习目标。

四 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目前已由规模发展转向以教学质量工程为标志的内涵建设上,因此,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共享资源建设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目标。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核心是培养职业技能,因此,专业、课程和资源建设都需要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技能大赛作为检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成果的一种手段,促进了教学改革,同时也指引了职业技能的培养方向。技能大赛的常态化,将大赛真正深入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乃至学生的生活之中,给职业院校带来了新的活力。作为本身就要求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服装专业,理应在技能大赛常态化的背景下,通过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篇4

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求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才能在自身内在的动机推动下,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去主动参与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说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经历过程比得出结论更重要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学会并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往往比过程更为关键,因为没有问题,就不可能设计实验去经历探究过程。.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但学生对问题意识淡薄的现象仍相当普遍,能主动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更是极少数。究其原因,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所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疑问。由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学生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结论或答案,只要知道了,听懂了,就没有问题了。也不可能怀疑教师的结论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合理,是否还有另外的答案,更不去想多种答案或更深层的问题。.2.不敢问。教师受传统思想影响,总喜欢学生提老师预设好的问题,对意外的问题或无价值的问题会受到冷落,甚至受到指责。久而久之,学生不敢轻易提问题。从学生的心理角度看,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爱面子”、“自卑”心理日趋增强,他们怕问了问题被同学耻笑或受老师的冷落,也就不敢问问题。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通过问题进行探索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新知、学会学习,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每位教师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并着力去解决“集体沉默”和“没有问题”现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能动性和认知内驱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及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逐步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知识快速、准确、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价值,增强信心。我个人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一)营造民主课堂,强化问题意识的氛围

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老师仍是主宰着课堂教学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民主意识的缺乏,师生关系不平等现象的存在,课堂教学气氛的不融洽是造成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仍然在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气氛。

1.除恐惧心理障碍,创设问题平台。由于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认为“问”的内容就是指对教师讲授的新课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这样一来,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听不懂也不敢问,否则就会遭到同学们的讥笑,甚至还会遭到老师的训斥:“你这么笨,连这一点也听不懂”“讲过几遍,你还不懂”等的话语,于是就造成没人提问题的尴尬局面。学习优秀的学生则认为都听懂了,没什么可问的。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用平等和气的话语去帮助他们解决,另一方面应向学生解释:同学们的问题不单是教师讲课的内容是否听懂了,学会了,不要迷信教师,对于教师讲课的内容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见解,甚至可以对错误的地方提出批评。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那也不能说明你笨,相反说明你能积极动脑筋,若你提出的问题代表了某些同学的思想,那么同学和老师还会感谢你呢,假如你一直没有问题,这恰恰说明你学习不动脑,这才是不正常。

2.营造民主、平等氛围。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敢于放下权威的架势,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探究、交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气氛,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凡是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的,老师都一视同仁。对于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问题提得不够好的学生也要耐心地倾听完他们的理由,然后分析问题中合理的部分,找出不合理的原因。对于胆子小,不敢提问题或者语不达意,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以写小纸条的形式或直接到办公室里与老师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心情中学习。

3.实施开放式教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要用科学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科学思维方式的鲜明特点之一-是科学表现出的开放性,因此表现了教学课程内容的开放,教师教学方法的开放,学生学习方法的开放,对问题思维方式的开放。这样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给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拓展了广阔的空间,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的形成1、问题要问得有疑问

教学中,要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数学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好奇心对学生进行影响,使学生对数学有极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若具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大胆表达,不断推动思维向前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思考,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并且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己经过观察分析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因而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够持久地自觉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

(1)创设具有激趣的问题

教师通过有趣的、新颖的形式以及生动的语言来为学生创设一些学生想要回答却不知怎样回答的问题,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 知欲,另一方面能在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创设“悬念”情境,学生立刻开动自己的大脑,努力思考其中的原由,此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希望能够揭开其中的奥秘。正是因为这一悬念与学生的认知产生了冲突,才会引起学生的质疑,进而会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理解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有大量的生活现象生活问题需要用数学知识解决。由此出发,我们教师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必须将生活问题和数学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而拉近数学和学生的距离,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其中,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联系到一起,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也会在处理生活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3)创设故事性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通过趣味性的故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让学生对知识点展开更加深入的思考。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更高效地展开相关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除此之外,教师需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数学课程中来,比如让学生对折纸张,观察纸张的厚度,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实际感知。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行之有效的一个途径。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的长期引导以及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篇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 (2013) 01-0001-05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经过连续扩张,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

袁贵仁部长也多次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比较薄弱。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育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更加注重科学精神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

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20,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描绘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路线图。“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

“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核心是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构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寻找到特别有效的培养方法,其措施和力度与一些创新型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综合分析,当前影响高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原因很多,笔者以为,高校教学教法的陈旧是关键原因,所以改革高校教学教法迫在眉睫,合肥工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1 明确指导思想,确立总体目标

首先明确教学教法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以创建一流本科教学为目标,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有个性、广适应、善创新、能创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旨,在巩固学校本科评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确立教学教法改革的总体目标为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纲,教学教法改革围绕素质教育开展。《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教育法》和《教师法》等都明确指出,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是学习人生之道的人”,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具有全面性、时代性和一定的地方性特征。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要遵循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和方法,既寓于传统的学科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更要具有广泛的时代内涵和地方特色。这一目标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这一目标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要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少数或部分学生,此亦为应试教育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区别;另一方面,这一目标对每一位学生来说,就是面对每一个人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道德树立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知识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依赖于知识教育,道德树立需渗透于知识教育中。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观念,在充分认识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切实树立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 “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改革教学教法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活的教育要有活的法子,活的法子就是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合肥工业大学是典型的以工为主的学校,以此为宗旨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性改革。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坚持“三条原则”,实施“五大块教育”,体现“五个性”,坚持“三结合”。

2.1坚持三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使之自觉学习。根据这一原则,改注入式教育为互动式教育,在互动式教育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促进者。在每一个阶段,教师对学生的反馈都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实施过程中,合肥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生创新骨干的示范作用,严格按照“兴趣驱动、自主设计、重在过程”的原则评选、管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达到了“以学引学”的效果。

2)使学生学会求知及运用并传播知识的方法,获得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以上互动式教学方式也是这一原则的体现,“以学引学”就是具体效果的体现。另外,合肥工业大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倡导、鼓励教师广泛采用“CDIO”模式、探究法、考察法等教学教法。通过探究法教学,具体采用调查、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社区活动、模拟、体验游戏、小品、采访、两难选择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思考、探索、考察,发现所要掌握的知识、概念、观点或应有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合肥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教育部首批“CDIO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专业,CDIO的核心实质是通过集成化的课程设置及课程间的关联以及集成化的教学过程,实现培养目标中能力的培养,通过“工程实践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的、系统的结合起来,制订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充分地解放学生。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作用,要求学生不光会用眼看、用耳听,还要动脑想、开口说、动手做。在大学阶段,解放学生的“空间和时间”尤为重要。故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俗话说“你可以把一头牛带到水边去,却不能让它一定喝水。”合肥工业大学的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经过几次修订,在对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基础上,课内学时一次次减少,2011版的教学计划更是在“精减学时、整合资源、突出实践、构建平台、完善标准、交叉教学”的总原则基础上修订完善,适当减少了课内学习总量,压缩课内学时,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充足空间,引导学生形成研究性、创新性学习思维。在教学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能力方面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努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以上三原则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2实施“五大块”,体现五个“性”

2011版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系列、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专业课系列、实践环节以及创新教育等“五大块”组成。以素质教育为纲,改革教学教法,其实质就是一个如何实施“五大块”及“五大块”有机结合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正探索并实践着如下的实施途径。

1)上好通识教育课程系列,体现素质教育系统性与时代性。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但又有相对独立性。通识教育课程要能紧密结合国情,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特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功的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本身的现实性,而素质教育则是典型的基于现实且针对现实的教育领域。故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时,首先要考虑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到的国际国内形势及经常发生的问题,要让学生特别关注自己身边的状况、变化及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另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上、形式上可以分层次进行并有所侧重,如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开设以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等。2011版教学计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新的改革,将原来集中在课堂中讲授的教学模式改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为此,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会同校教务部进行了充分调研与讨论,确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课外教学活动将在发挥网络论坛优势的基础上,增设社会实践、小班辅导、演讲答辩等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下基层、进社区,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目睹耳闻,深入了解社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分析社会问题,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现实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授课效果更好,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好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体现素质教育渗透性。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怎样开设教育课程。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学科基础课程渗透教育,即通过学科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把相关的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学科中,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搞好学科基础课程的渗透教育,要求每位教师深入研究课程的教材,从这一点看,素质教育对所有教师的素质要求都提高了。学科基础课程教师要找出课程内容与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利用传授知识来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价值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在进行学科基础课程渗透教育时,各学科之间应根据素质教育的大纲要求,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注重不同课程间素质教育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开设专业课程,体现专业素质教育系统性。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科学,认识上有偏差。普遍认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但实际讨论最多的只是文化素质问题。目前有一种模糊观念,许多人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文化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院校简单地增加了许多人文教育课,压缩了专业知识的比重,不符合教育规律,无实际效果。实际上,专业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专业素质教育始终是工科院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于如何开好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教师在学校的骨干教师中比重最大,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高等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般来说是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上好专业课程并结合专业进行素质教育效果明显,事半功倍。专业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素质教育,而且可将素质教育融汇于专业教育之中,避免了简单说教的苍白无力,通过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为人师表的作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要紧紧依靠与大学生有着最广泛接触的专业课教师,调动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搞好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同时让学生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这本身也是学生的业务素质。

4)搞好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实践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培养学生在职前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强其适应性。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是“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2011版的教学计划总原则之一是“突出实践”。切实构建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动力系统、时间系统、思维系统以及实践系统”,加强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校内建设了11个准工业化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基地,学生即可设身处地地了解工业环境和产品生产过程,培养出浓厚的工程意识;在教学计划中,学校要求每个在校生都要修完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不仅有专门的教学内容和单独的考核,而且很多课程内容还是在企业里完成的。同时,学校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力开展与企业合作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人才。合肥工业大学现有6个本科专业共6000多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这些学生在校4年间,至少有1年时间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的学习。相信这批经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将很快被企业接纳而成为企业创新的骨干。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强,学生、先生就可以多起来。”陶先生的这种“生活教育论”是以社会为学校的,以社会为大学校,理论与实践就联系起来了,学校和社会就沟通了。素质教育更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此校内的素质教育必须与社会的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社会,深入现实,培养学生的适应性,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枢纽。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高校对受教育者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从而更积极地适应社会对他们的需要。

5)开展创新教育,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水平、能力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整个创新体系的有效构建。创造力是人才的核心,素质教育一定要教给学生超越、突破的`能力。进取、开拓、创新既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对全体人类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学生的要求,素质教育更不能例外。在创新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学生自愿与兴趣又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的,创新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陶行知先生早已指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所以,加强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不能满足于一般性的教、学、做,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当代科技的最新领域,要求学生“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合肥工业大学工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取得6学分以上的创新学分,其他科类学生必须取得4学分以上创新学分才可以毕业。为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组织实施,学校成立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学院。创新学院一方面加强课程教育教学,充实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另一方面,依托校内外创新创业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表现非常满意,对毕业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尤其是在汽车等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创新、成功创业的杰出校友,从而在汽车行业形成了独特的“合肥工大现象”。《科技日报》也对合肥工业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进行了专门报道。

3 坚持“五大块”的三结合

“五大块”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担负不同的任务,发挥各自作用,体现各自特点与要求。但是,五大块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要寻找“五大块”的结合点,搞好“五大块”的有机结合,发挥其整体功能,形成整体规模效益。首先要切实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与专业课程的三结合,此三者均属课堂教学范畴,故应从整体性原则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开设课程,使三者相互促进;三结合的另一个内容是常规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学校根据学生在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与专业课程中表现出来的特长组织兴趣小组,进行创新教育,因材施教,巩固了常规教育的效果,又使创新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再把创新教育的内容引进课堂,使之成为创新教育内容的源泉,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具体、更生动、更富有时代特色和创新性。通过常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深化了常规素质教育的内容,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塑造了学生的创新人格;三结合最重要的一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陶行知先生一贯重视“手脑并用”,强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模式中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与专业课程及实践环节一直是相互渗透并贯穿的。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也是“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实践过程,通过二者的结合,不仅学以致用,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培养了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五大块的有机结合,关键是找准结合点,这是一个网络式的多层次结合。

总之,合肥工业大学正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教法改革与实践模式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一目标,根据三条原则,实施“五大块”,体现五个“性”,坚持三结合。其总的指导原则是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以素质教育为纲,构建高校“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教法改革与实践模式,使学生既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全面的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又掌握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走入社会后能以自己的言行和能力影响和教育下一代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配套地构建其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等。除了学校的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袁贵仁部长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直接从人才规格入手,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形成了新世纪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要按照素质教育观,围绕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改革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4-25 (1)。

[2]袁贵仁,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EB/OL].(2010-05-31) [2012-05-29]. http: //news. sohu. com/20100531/n272465925.shtml.

[3]张烁,“本科教学工程”启动,教学质量有了“国标”[N].人民日报,2011-07-29.

[4]“本科教学工程”正式启动[EB/OL].(2011-07-28) [2012-05-29].http: //www. cnr. cn/hnfw/hngbjy/201107/t20110728_508294501.shtml.

[5]黄幼川,大学素质教育与本科教学I程[J]高等理科教育,2007,(3): 108-111.

[6]徐辉,祝怀新,国际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1-67.

[7]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86-87.

[8]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12.

[9]董军,邓晓卫,专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 (4): 117-120.

[10]合肥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安徽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系列报道之三:合肥工业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EB/OL]. (2011-05-28) [2012-05-29]. www. anhuinews. com/ zhuyeguanWsystem/2011/05/28/004084921. shtml.

[11]吴长锋,出成果靠人才,快转化也靠人才合肥工业大学培养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践[N].科技日报创新周刊,2011-06-27.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篇6

(实施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

1、源于对“书香校园”的理解

2、源于对新课改精神的领悟

3、源于对学校发展的思考

二、研究的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基本运作框架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创设优美典雅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书香”氛围,打造学校特色,成为品牌学校。

2、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逐渐形成博学、善思、实干、智慧型的新一代教师群体。

三、研究内容

1、对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使我们的校园更具书香气息。

2、对小学生低中高年级经典诵读赏析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采取多种形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渠道。

3、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价手段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何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激励学生不断的积累和阅读。

四、操作的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1、美化硬情境

(1)解决书源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里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书香校园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书源问题。我们首先根据学生实际由教科室统一对新教育经典书目和传统经典诗文进行筛选,推荐阅读内容(另附资料),然后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解决书源:

第一学校购买书籍 充分把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运用起来构建开放的读书环境。

第二发动学生捐书在班级中设立“阅览角”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是教师向学生家长推荐阅读书目,家庭里建立“藏书架”。

(2)美化环境

有个成语叫“耳濡目染”意思就是说见得多听的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就受到了影响,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意识,就需要学生每天都能“耳濡目染”良好的情境,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耳濡目染”的内容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改很有必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发挥宣传窗的作用,设立“读书时间”专栏,内容可以有:新书推荐,经典选读、优秀读后感选登、每月一星等栏目;

第二建设走廊文化,可以在走廊的墙上悬挂文人墨客的画像名言等,在走廊的瓷砖部位建立“涂鸦墙”,把班级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

第三建立班级文化,在教室的后墙开辟图书角,在黑板上都开辟一个“诵读角”,我们可以将经典的诗文进行梳理,精选出一些作品供学生诵读。

2、优化软情境

“软情境”即校园氛围,也就是是整个学校的主流。学校各项活动的主体是人,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每个人受到环境的心理影响大体相同,这种群体中每个人心理环境的一致性就形成了一种规范力量,这个规范力量就会十分自然的约束每位成员。这种规范没有显性标志,没有规章可循,但是却是集体所默认的约定俗成的。良好的书香氛围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长期的积淀与积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总体设计者和执行者,教师对这项工作的热情程度与否,将决定学校书香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只有让广大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之路和开展书香校园教育的强烈意识,以及具备足够的业务素质,才能使教育取得最大成效。基于以上考虑,准备做以下工作:

(1)建立教师读书制度:每学期向教师推荐书籍4本,要求精读2本,每位教师每天能看书1小时,每周2节课理论学习,每周一次教学反思或学习体会,每月举行一次读书沙龙,交流学习体会,每学期评选优秀学习型老师。

(2)建立“读书节”制度 每年的定一个月为读书节活动,可以开展“我的读书名言”设计评比大赛、“小小藏书家”推荐评比、“读书小明星”评选、“小小导读员”评比、“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读书主题队会、读书征文竞赛、书香班级评比、书香家庭评比、邀请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全校上下掀起一股诵读经典诗文的热潮。:

(3)建立校园网站,设立阅读论坛,让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在论坛里交流,把论坛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

(4)创办文学社刊物 把学生平时的学习心得,读后感等及时刊登。

(5)开辟佳作广播站:把各班推荐的习作或者学习体会文章在红领巾广播里交流。

(二)打造绚丽的阅读时空

1、改变传统语文教学 做到师生共读

我们学校的班级班额都比较小,一般都在30人以下,在教学中可以大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加快教与学的进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师生和生生之间信息的流通量,把课内外时间节省下来,给学生增加阅读量。课堂教学实施“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同步导读法。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比较有效的形式:

(1)范读经典 即教师每节课给学生3分钟范读经典诗文或者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引领学生走进经典。

(2)导读经典 举例式: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 捆绑式:就是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特点,选相似的课外读物合看,采用“读一篇、带几篇”的方法,“捆绑”在一起,来扩大课内阅读量。荐读式:教师在课内推荐与课文有关的好书给学生,让大家到课外去阅读。

2、增设阅读课程 实践同伴共读

“同伴共读”是北师大附小早几年提出的课题,是同伴合作学习在阅读领域的应用,在同伴阅读中,两名学生一起阅读学习材料,强化和掌握技巧,根据学生的年龄不同,可分为同年龄同伴共读和跨年龄同伴共读。

同伴共读需要有专门的时间来支撑,我们想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把一兴趣课改为专门的阅读课,主要实践跨年龄同伴共读,一年级和四年级、二年级和五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分别结对,每周开展一次活动。另外我们准备调整40分钟的课时,把课时缩短到35分钟,把节省下来的30分钟设立为午间阅读,采用同年龄同伴阅读。

在实行“同伴共读”的策略时主要采取自我评价的策略:

1、能否和同伴合作顺利地阅读所给诗文,2、能否对诗文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3、能否理解诗文的含义;

4、能否看到此诗文联想到其他的诗文,5、能否积累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

3、促进家校互动 尝试亲子共读

相对于学校来说,家庭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成长、爱好的形成作用要更大、更直接,我们已经看到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是很高的,但他们更多的是看到眼前的学习成绩,而对比较隐性的文化底蕴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因此我们尝试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请专家引领,阐释我们的的观点,希望他们能支持孩子在课余时间多看书,并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以“朋友”的身份予以帮助,通过给家长的信、开设校园读书论坛等方式向他们推荐好书佳作,要求孩子能和家长一起阅读,并在家校联系册、校园读书论坛里交流反馈,在家长会或者“读书节”里可以邀请家长发言,说说体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亲子阅读征文比赛等。

(三)建立开放的评价机制

1、评价原则:赏识性、宽容性、形成性

2、评价内容:阅读兴趣、阅读内容、阅读积累

3、评价手段:资料检查、活动评价、作品展示

4、评定时间: 每学期一次

5、评定等级:与雏鹰争章活动为载体考核以书面测试+古诗文背诵(注:各占50%)的形式进行。学生达到相关考核要求的,学校向其颁发相应颜色的阅读章标志。(考核要求另附)

五、研究的预期目标

1、《小班化教育背景下营造农村“书香校园”的实践研究报告》以及相关子课题实验研究论文集。

2、编制本校各年段学生经典诗文课程。

3、能定期举行“书香校园”成果展示会

六、研究的方法、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研究国内外最新教育观点和动态。

2、行动研究法 坚持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合作性、持续性、创造性原则,采取个别研究、小组研究群体观察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理论,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方案。

3、经验总结法 坚持写教学随笔,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推广。

(二)研究步骤

第一步:准备阶段(2006年3月至2006年6月)

1、搞好课题论证研讨

2、组建、培训、落实研究人员,建立研究队伍

3、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4、做好先期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步:初步实施阶段(2006年4月至2007年7月)

根据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目标并开始实施。课题组对实验进行阶段小结,及时调整实验计划,保证课题研究有效有序进行。

第三步:课题的再实施阶段(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

修改方案,调整实验计划,针对性的积累课题资料。

第四步:课题总结阶段(2008.5-2008.6)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汇总资料分析研究。将有关科研成果、课件、论文结集,聘请专家评估鉴定,推广成果。

七、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组实力较强分工明确

组 长:

钱 彬 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本课题研究思路设计者 区教科研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负责全程监控课题的运转情况

副组长:

冯小炎 教科室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区教科研先进个人 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本课题方案设计执笔者 负责对经典诗文的筛选与推荐工作

金 英 教导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负责小学生低中高年级经典诗文诵读赏析的研究

赵德生 副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区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负责对师生阅读效果的评价研究

童天荣 总务主任 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对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的研究

主要成员:

翁海江 教研组长 负责小学高段古诗词赏析的课题研究

周力锋 语文骨干教师 负责中高段学生阅读期待策略的课题研究

瞿伟利 语文骨干老师 负责小学低中段书香班级营造的课题研究

楼慧芬 大队辅导员 负责以奖章为评价载体,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课题研究

何 锋 科技辅导员 负责校园网站的建设和论坛的维护

韩铁飞 语文骨干教师 负责以课外阅读为载体,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课题研究

杨丽琴 青年教师 负责小学低段语文古诗生活化教学的课题研究

盛国燕 王利娜 青年教师 负责小学中段学生阅读兴趣激发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基础较好

学校是02-04年度区教科研先进集体,学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氛围浓厚,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会教学能科研的教师队伍,对非学科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经验,科研成果屡获高奖,非学科课题获得省二等奖一次,市三等奖一次,区一、二、三等奖若干,学校有能力和信心把这个课题做好。

参考书籍:

《最新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实用方法书系》 冯克诚 肖坚强编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与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 福建教育出版社 课题组

《 语文新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在线网站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篇7

当今社会,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印刷的、视频的、音频的以及互动性的受众媒体之间的融合如火如荼, 迅猛发展的媒体融合, 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改变着当今社会的传播景观, 影响着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 进而对媒体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长期以来, 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质及中国的特殊国情, 我们将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规格定位于“又红又专”, 既要党性强又要业务精, 这种要求到现在仍然没有过时, 但是在传媒融合的背景下, 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品质规格应该有新的理解。

(一) 技能上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 新闻传播人才要在媒体工作, 就必须适应传播业务流程中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 既要掌握纸质媒体又要掌握广播电视媒体, 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也就是说, 对全媒体领域的各项技能, 新闻传播人才要都能精通或掌握。而精通或掌握不仅指理论层面, 更重要的是动手能力要强,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 新闻院校的大学生在求职应聘时被普遍要求的一项内容就是实际工作经验, 媒体更愿意招来的员工立刻就能够用得上, 而不是培训多长时间才上岗。

(二) 思想上是创新型人才。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在媒体发达的今天, 一旦有新闻事件发生, 媒体往往会蜂拥而至, 新闻工作者仅仅掌握采写技巧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既能够描述变化的社会万象, 更能解读万象变幻背后的本质, 以富有新意的视角来解读发生在大众身边的事, 才能在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占取先机。这就要求传媒工作者必须具备创新性思维、创新型方法。

二、新闻教育体制的种种不适应

面对媒体融合, 新闻教育领域表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应。

(一) 专业设置鸿沟难愈。长期以来, 在新闻传播业界, 大体上划分为报纸、广播电视、出版、广告、网络新媒体等几大领域, 高等学校新闻院系的专业设置也与此相适应———新闻、广播电视、出版、广告、网络等专业并列, 这种专业设置, 要求课程设置、内容建构与之相适应, 这样一来, 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晰, 乃至出现了专业鸿沟, 学平面媒体的不了解电子媒体, 反之亦然。由于专业与专业之间缺乏融通, 不相往来, 在一定程度上阻绝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降低了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和跨专业适应能力。随着资讯传播技术的发展, 媒体融合成为传播发展的基本趋势, 媒体融合及融合新闻的发展, 提出了全新的人才需求, 这就是要适应传播流程中不同新闻岗位、不同工作环境的流动, 掌握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 乃至网络新媒体运作的基本技能。很显然, 这样全能的传播人才, 在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格局下是难以培养出来的。

(二) 培养模式单一。在我国的不同大学、不同的新闻院系, 基本上是按照同一模式、同一规格来培养品质相同的专业人才的。其实, 在今天媒体细分化的时代, 媒体的差异性是非常大的, 同样是面向报纸, 不同的报社, 如党报、都市报、专业报等对人才的需求会表现出相当的差异, 同样是面向电视台, 不同的电视台以及电视台的不同频道, 对专业人才的规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但是我们的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乃至教材教案, 基本上是根据统一的国家标准设计, 同一规格的产品面向不同趣味、不同要求的消费者, 这是当前新闻教育界的又一重大问题。

(三) 课程体系老化。与专业格局相适应, 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严重老化, 不仅体现在失败的外语教学和政治理论课学分的过大比例, 更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基于专业导向, 忽略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忽略了不同媒体之间日益融合的总体态势, 忽视了业界火热的生活现实, 理论与实践脱节、历史与现实割裂, 课程体系的问题必然会反映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 不解决这个问题, 新闻教育界将难以满足社会及业界的期待。

(四) 技术装备无法满足需要。教育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将新闻传播学下属各专业归属于人文学科, 这一学科定位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高校一般管理者看来, 既然是文科专业, 就没有必要建设实验室。事实上, 在国际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新闻院系都是被当作工科专业来建设的, 但是国内新闻院系现有的教学实验设施多数都满足不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更远远落后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传播实践, 以至在学校新闻教育与媒体实际业务运作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上手能力也就无法满足业界的需要。

(五) 教师知识与能力结构不合理。近年来, 高校新闻院系高学历的教师在迅速成长, 新进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 他们基本上是科班出身, 而且博士学历所占比例持续上升。但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首先是具有业界经历的教师比例过低, 多数没有实践经验;其次, 受制于传统的专业细分, 多数老师知识面过窄, 面对学科融合与专业交叉惶然无措, 形成了许多教师理论脱离实际, 面对业界媒体融合的大潮, 他们既缺乏理论分析也缺乏实际操作, 涉及到实际业务时, 学生反过来能成为老师的老师。高校新闻院系专业教师的这种知识与能力结构, 显然难以应对媒体转型语境下的实际挑战。

三、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路径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 为应对新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只有改革。笔者以为, 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一) 找准定位与特色。目前, 新闻教育界最大的弊端就是几乎所有的新闻院系不管办学历史、背景如何, 都是按照一个规格培养人才, 要改变这一点, 各高校新闻院系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办学条件和历史传统, 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提出具有独家特色的培养方案, 扬长避短, 与其他高校新闻院系实行差异化定位, 如此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 优化培养方案。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出现了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的趋势。过去的每个专业, 其目标都是瞄准一个单一性质的媒介 (或传播) 领域来设置培养方案, 如新闻系面向报业、广播电视系面向广播电视行业、编辑出版面向出版行业、广告面向广告与市场营销行业, 可如今, 专业系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发生了变化, 如报社早已上网, 网上不仅有文字更有视频, 广播电视与出版行业, 也涉足报纸与网络, 通讯社不仅出版报纸、兴办出版社、开办新闻网站, 更涉及网络电视台。变化的业界需要能够适应业界全流程不同岗位的人才, 新闻院系要与时俱进, 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培养方案。

1.整合课程。要根据新闻传播的业务流程和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 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 对一些现在没有迫切需要的课程, 或者可以在更高层次开设的研究性课程, 要大胆删减, 对一些过去没有而现时特别需要的理论知识或业务技能, 如融合新闻业务、新媒体技术等, 应努力想办法开设。通过这些努力, 陈旧的课程体系才能在根本上得以更新, 才能满足社会和业界的需求。

2.增加实践课时。能动手、会实战, 来了就能够用得上, 是新闻媒体对学生的新要求。由于教学的需要, 学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园内学习, 实战经验从哪里来?社会实践是一方面, 学生主动练习是一方面, 在我们的教学安排上应当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 多让学生练手。

3.强化创新教育。许多大学认识到了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也有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 但停留在计划上的多, 缺乏操作性。必须设置硬性规定, 再配以可以实现的细则才行。

(三) 加强实验条件建设。任何一个新闻节目都必须经过复杂的一系列流程才能制作出来, 离开了实验室、没有相应的机器设备, 一切都是空谈, 必须按照理工院校的要求为新闻院系建立实验室。

(四) 坚持开门办学。一是加强与媒体及社会的互动, 建设开放的传媒教育平台。新闻院系可以向媒体征求培养方案的意见与建议, 可以邀请媒体资深人士担任兼职教授, 可以对媒体员工进行继续教育, 还可以接受媒体的委托来推进相关战略咨询与研究工作, 媒体可以向新闻院系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 提出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等。二是加强国际合作, 不仅要加大国际学术的交流与合作, 还要实现与国际一流高校新闻学院的接轨, 扩大交换生规模, 实行互认学分制度,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 队伍建设。一流的新闻教育依赖于一流的专业师资, 而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是结构要合理。从学院角度讲, 一个院、系, 其专业师资应该包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乃至不同国籍的学者, 这种多样化的学院, 有利于学科交叉和彼此互补;从经历上讲, 专业师资中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业界的精英, 具有媒体从业经历, 这对于业务课程的教学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从年龄方面讲, 要呈合理的梯形结构。

四、我院的改革与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于2001年开始新闻学与传播学本科教育, 面对媒体融合的现实, 从2010年开始, 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 办学思路与定位

基于工业大学的工科背景与传统, 基于开办新闻与传播教育历史短, 基于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们在充分调研后, 确立了紧跟时代要求、立足实际扬长避短的发展思路。具体体现在:

指导思想:依托学校丰厚的理工资源和日趋增强的学科基础, 立足中原, 面向全国, 把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成为“省内有相当实力, 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中原大地上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

目标定位:在影视与新媒体领域努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现代传媒人才。

办学特色:强调文理渗透、学研一体、博专结合, 实行人文社科与理工科大跨度的交叉。

培养模式:积极推行模拟、仿真、实践为主的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创新的“四会人才”。

(二)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现代传媒人才的要求,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强实战, 高素质”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复合型人才

从2010年开始, 我院实施按新闻传播类大类招生, 一年级打通专业壁垒进行培养, 设立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进入二年级进行分流, 根据学生意愿分为广播电视学和广告学, 设立学科教育课程平台, 同时根据学生爱好与特点, 在广播电视学和广告学分别设置专业方向平台模块 (广告学按广告策划与创意和广告设计与制作;广播电视新闻学按广播电视与网络与新媒体分方向) 。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 通识教育课程 (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技术技能类、人文素养类) 和学科教育课程平台集中开在前两年, 专业方向平台课程按模块分类集中开在大三之后。这样设置有两个突出优点:首先, 课程体系建设解决了目前新闻学教育中通才与专才的矛盾。课程的设置既兼顾了培养通才, 让学生具备各方面知识的要求, 又以专业为核心点, 培养学生成为某项领域的专业人才。其次, 课程设置实现了前两年“宽口径、厚基础”、后两年“强能力、高素质”的侧重、分步式培养。这也体现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

2.强实战、提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

(1) 加大实践类课程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后, 我们大幅度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 各专业实践课程总学时占总学时比例达到了30%—40%。

(2) 重视实验室建设。按照理工类大学的要求, 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实验中心———传媒实验中心。传媒实验中心总面积2300平方米, 设有广告图文设计、广播电视制作、摄影室、录音室、播音室、多功能媒体室、演播厅等七个专业实验室, 设备总价值2000余万元。投资八百多万元, 占地700平方米的高清晰广播级演播厅, 其先进程度可与河南电视台8号演播厅媲美, 省内许多媒体电视节目拍摄都在我院演播厅进行, 这在全国高校中也不多见。河南工业大学传媒实验中心2011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大大提升了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作用与辐射功能。

(3)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富有理工特色的“一个核心两个结合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 认真做好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 按照认识问题的规律性, 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综合, 构建了三个层次的实验。

基础性实验是基本操作为主的实验, 是必做项目, 旨在系统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 为将来做毕业论文和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性实验是在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复杂实验, 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 实验后通过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新性实验带有一定的探索性或实用性, 由学生在社会实践、媒体兼职、科技服务、各种专业竞赛中, 或自主选题或接受社会委托, 自己设计方案和步骤来完成。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训练, 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研发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3.加强对科技创新学分的考核,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作为硬性规定,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2个科技创新学分。我们制定了学生科技创新学分获得与认定的方法, 同时积极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

(1) 搭建竞赛创新平台。参加专业竞赛是迅速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按专业竞赛类型建立了五个实验教学团队, 合理搭配师资, 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锻炼学生能力。

(2) 构建社会服务平台。将实验教学和市场、社会接轨, 按学生专业和教师研究方向设立了十个科研项目小组, 配备了基本固定的导师。近年来, 按照此模式先后为人民网、河南电视台等单位策划设计了30多个栏目及作品, 得到合作方的一致好评。

(三) 坚持开放办学

聘请了20多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业界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他们经常来院讲学;选派教师广泛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外大学建立合作与互派交换生制度。

(四) 积极推行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制定了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从学历水平、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师资培养方案。

1.提高在职教师的博士比例。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或进修提高, 用好现有人才, 留住关键人才。

2.引进学科发展急需人才。结合新闻与传播学科发展的特点, 面向国内外, 采取超常规措施, 引进一定数量的博士及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

3.扶持和培育优秀人才。出台激励措施, 扶持和培育一批优秀人才, 争取更多的教师能够获得省级及以上各类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4.推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针对目前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 有计划地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媒体、企业挂职锻炼, 提高实践经验, 促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

5.加大院内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副高以上教师、博士院内经常性学术报告制度。

6.借助学界、业界元素, 提高师资的业务能力。坚持开门办学与开放办学相结合, 聘请国内外相应学科的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合作科研, 外派教师参与国内外重点大学的项目研究。

我们的改革刚刚起步, 改革成效初步显现。五年来, 学院教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90余项, 发表科研论文210篇, 出版各类专著教材23部, 获得各类奖励30余项。五年来, 学生参加了包括“金犊奖”、大学生挑战杯等多项赛事, 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8项。这些成绩, 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如“金犊奖”金奖目前在河南省高校只有我们拿到过, 由此“金犊奖”大陆地区华中区推广会两次在我校举办。

由于学生得到很好的实践能力训练, 上手快, 用人单位欢迎, 近五年学生一次就业率在98%以上, 许多毕业生进入了省级以上主流媒体, 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摘要:本文根据媒体融合对传媒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分析了目前新闻教育体制的种种不适应, 提出了改进新闻传播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并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蔡雯,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 《今传媒》, 2009, 1

[2]言靖,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素质培养, 《新闻知识》, 2012, 4

[3]向淑君, 自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中国校外教育, 2012, 5

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口算教学 教学策略

口算教学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供执教者探究。口算源自数字简单分解衍伸出来的加减计算及后来的乘除法计算。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强口算教学。

一、兴趣的培养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的养成至关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兴趣。比如我们可以采用的教具、学具可以是固定或活动的口算计算板、口算箱、口算卡片、口算表、口算大转盘等。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口算的多种训练方法,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思路。另外可以运用竞赛和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口算的兴趣,使学生“乐算”。与其机械地教6除以2等于3,不如在有趣味的游戏中熟练乘法口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竞争意识,在紧张又活跃的氛围中对知识加深印象。除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之外,教师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表现,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和进步加以肯定。这样学生才会对计算感兴趣,产生了兴趣也就会有动力。只有在探知欲望的促使下才能感知知识带来的乐趣,才能在数学计算中摆脱枯燥乏味、机械混乱的局面,从计算中找到乐趣。

二、方法的掌握

机械记忆难以消化,瞬时记忆效果难以持久,容易引起混淆,给教者和学者带来很多困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没有得法,没有找到该知识记忆的窍门,没有理解深层次的东西,只见于表面、肤浅的认识。在引导学生接触新知识时,强化旧知识的练习,通过练习题卡,或数学诊所、开火车等游戏找到问题所在,找方法,为新的口算练习架起桥梁。对于刚接触计算的小学生,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从数指头练习到动脑算,经历思维的表象到本质的过渡,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若掌握不好,就会出现机械记忆,且易发生错乱,给后来的数学学习带来很大难度。如教学8的分解时,设计有助于开发学生智力的情景,通过玩游戏将总数为8的物体成为两部分,然后有次序地整理分到的数:0和8,1和7,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8和0。接着可以进行相应的加法计算和关于8的减法计算。这样学生就理解了数字的分解与加法运算及减法运算的内在联系,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以后的计算和学习中学生就会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通过找规律将复杂的计算简便化

数学是规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可见规律对于数学计算很重要。可以在有趣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做数学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练习,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计算规律,当遇到对于难以掌握的内容时可以通过编制儿歌、顺口溜、小口决等方法强化。采用视算、抢答、听算等形式训练凑整算,改变运算顺序算,递加和递减算,速算和巧算相结合法,等等,理解算理,优化算法,从而掌握其中计算规律。通过智力闯关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由易到难,从口算达到心算,也可以通过一些表格发现各种计算规律。改变数学计算的机械性和单调性。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情景题、过关题、智力大考验等环节,挑战有难度的数学计算,使计算成为愉悦身心的活动。提高口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在重视结果的同时,强化过程,将“要计算”转化为“会计算”,达到计算的准确无误,提高运算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总之,计算教学中在算理、算法、技能方面学生还需融会贯通,特别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计算内容,存在非常明显的“迁移”的思想方法。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及良好的计算习惯、书写习惯,降低计算错误率,让学生在口算中寻找有趣规律,让枯燥的计算变得有趣,让枯燥无生趣的数字变得生动,让学生在计算中感受数字的美妙和数学美。

参考文献:

[1]康鑫《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

[2]胡玲琴.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口算教学.小学教学参考,2009(06).

[3]周迎娣.加强小学口算提高速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奠基石[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

[4]米惠珍.浅谈小学数学课程中珠算与笔算相结合的教学[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

上一篇:居务公开长效机制下一篇:有你便是晴天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