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

2024-06-20

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共11篇)

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 篇1

优秀业务员针对促销员所必须扮演的十大角色

现如今的卖场竞争更加激烈,无论你的高空广告如何狂轰滥炸,无论你的地面推广如何遍地开花,最终是“大炮不能上刺刀 解决战斗还得靠步兵。多年以来,保健品在礼品市场上的核心竞争策略就是“终端拦截”,营销手段主要也是“地堆+特价+人员促销+赠送”。无论如何,实现终端销售的临门一脚最终取决于人员的强势促销。顾客购买意愿70%取决于促销人员的强势,一般来说,强势促销人员销量是弱势促销的2-3倍,甚至更多。强势的促销可以打压竞品的销售,在商超处于垄断地位。统计分析得出,有强势促销人员的终端,投入产出比最低。因此,我们在每个场都要找到强势促销,借助强势促销,或者培养强势促销。

针对促销人员的工作特性,一名优秀的业务人员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充分地抓好各项促销管理工作,充分地调动好促销人员的积极性,最终实现终端销售的第一推荐率和第一推荐品质。在此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优秀业务员针对促销员所必须扮演的十大角色。角色一:培训师的角色。新入职的促销员都不太了解公司情况和产品知识,没有做过促销的人员不懂的消费心理和推销技能,干久了的促销人员又会发生心态老化。招聘促销,第一是挖人,第二是培养,最终是需要工作态度好,促销技能高,拦截强势的人员。要培养一支精明强干的促销团队就必须做好以下的系列培训:心态培训、知识培训、推销技巧培训、实操对联、鼓励与激励。

角色二:父母的角色。潮起潮落、冬去春来、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自然万物都在着循序往复的变化。作为女性的促销人员,迫于家庭压力,工作压力以及生理问题,女人的情绪会显得时好时坏。当促销人员被悲伤、失败的情绪包围的时候,业务员就要像父母一样呵护和关怀她们,懂得与她们沟通,理解和谅解她们。在她们累的时候,懂得表扬激励。在她们情绪不好的时候,学会哄哄她们,在她们满腹牢骚时学会去聆听。如果你学会了这些技巧,你的促销员就一定会为你赚取更多的奖金。

角色三:保镖的角色。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促销人员面对激烈的竞争,常常会受到其它厂家甚至超市人员的欺压,这时候我们业务人员就要站出来保护她们的安全,让促销人员对公司、对业务、对工作有安全感。有时甚至帮助她们欺负别人,挡住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角色四:督察员的角色。一些在超市干久了的促销员会染上偷懒耍滑的恶习,甚至兼职其它厂家的产品。此时的业务人员就要演好一名督查员的角色。通过明察暗访和销售分析,找出那些拿了我们钱财却帮别人干活的人,就要适当地给与批评,借助公司制度来制约和管理她们,甚至辞退。督察内容包括了考勤、兼职、能力、产品熟悉程度、心态、强势、销售,客情、赠品使用等内容。

角色五:取悦者的角色。业务的工作性质就是心甘情愿地取悦别人,恭维别人。尤其是我们的促销宝贝们,每次见到就要逗逗她们开心,让促销的姐姐们能够接纳你自己,让她们能够喜欢你自己,让促销姐妹们都非常期望能够看到你。取悦者就要学些花言巧语,甜言蜜语,千言万语,有时是,沉默无语。

角色六:激励者的角色。促销工作就是简单的工作重复做,时间长了就显得呆板和无聊,尤其是销售保健大礼盒,有时是连续几天都不开张,促销员的情绪不好,也失去了信心。业务人员就要学会激励和鞭策她们。制订促销人员考核指标,既要考虑压力,又要考虑动力,底薪要与技能和强度关联,提成要促进销量。

角色七:示弱者的角色。当你负责的卖场销量起不来时,你也要学会向促销人员诉苦,诉说自己的销售压力。让促销人员把自己当成小弟和小妹,把自己当成学生,让她们帮帮自己。切记在促销人员面前决不可讲述公司和同事的坏话。

角色八:助理的角色。业务员要帮助促销员做好所有的销售基础工作,如:品种齐全,陈列位置,陈列面积,培训机会,宣传资料,赠品配送和销售报表等。有时陪同她们一同促销,或在卖场协助做宣销活动。

角色九:朋友的角色。业务人员要作为促销人员的知心朋友,先掏心,后换心。先主动,后互动,再被动,被动就是学会倾听。

角色十:送货人员的角色。俗话说,粮草充足才能够打持久战。当卖场断货时,业务人员就一定要负责起送货,配送赠品、提袋和宣传资料等工作。

业务员对自己的责任有准确的定位,认清自己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放下自己的架子,既要学会角色转换,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一名业务能够扮演好这十大角色,达到每种角色的效果,那么你领导下的每个促销人员都将成为一名优秀的促霸,你领导的促销团队将是一支精明强干的促销团队。

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 篇2

一、管理者角色的综合性及沟通情境的多样性分析

管理科学发展至今日, 延伸纵横, 已经发展成为跨度最广的学科之一。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 从行为科学到技术科学, 管理理论的发展离不开众多科学门目的辅助。所以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交互性学科。由于管理学的这一特性, 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全面多样的技能, 有一专多能的特质。

事实上, 管理学家明茨伯格结合大量管理观察、实证和实践发现管理者确实在不同时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他总结的角色的三大类为: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决策制定角色。并且, 所有的管理者, 包括首席执行官、中层管理人员、工长等等, 他们的工作都在三个角色分类中得以体现。

不同角色下的管理者, 所担负的使命和目标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认为, 管理者科学的行为是基于环境、角色、心理等一系列自变量的函数。具体点说, 根据说话对象、说话环境、说话目的的变化, 管理者要把握沟通语言的准确使用策略。正如在“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之间踌躇一样, 管理者必须着力于各种条件下合理的“遣词造句”、“身体力行”, 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传达下去, 来达到有效沟通。

二、管理者在不同角色下的沟通障碍

有关研究表明, 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沟通不善造成的, 说明管理者在扮演不同角色处理沟通语言时, 仍存在着诸多障碍。

(一) 人际关系角色

1、文化差异。

管理者花费大量工作时间在与各种人的交流互动上, 然而事实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背景映射到不同的人身上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气质, 从语言、饮食、起居等各种行为习惯到思想、观点、情感需求等精神层面每个人都是周围环境的产物。最简单的例子是, 老总讲英语, 员工讲中文, 如果缺少一个翻译, 那么信息的传递就产生了困难, 更别谈合理的造词句了。个体背景的差异性为沟通带来了障碍。运用合理的语言更是难上加难。

2、性格差异。

不同的客户、同事、员工都有自己的个性。如今调查发现管理者日常交流中, 每次的谈话时间越来越少, 谈话次数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管理者短时间内把握对方心里心理, 与对方达成共识。这个要求对于管理者已经熟悉的人可能并不难, 而面对过往接触不多的人, 管理者恐怕便难以成功有效的与其进行交流。

3、管理者思想认识偏差。

人际关系是管理者所必须拥有的资源和管理工具, 然而很多企业的高管并没有从根本上领悟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最本质的作用, 是通过整合内外关系把组织和外部环境通过管理者联系起来, 形成良性互通, 实现组织目标和利益。这一点思想认识的偏差, 往往是沟通问题的根结所在。

(二) 信息角色

管理者因其地位、权力、人际关系所得到的庞大的信息资源使他成为信息枢纽。

1、管理者的信息丢失。

由于扮演人际关系角色时的疏漏、矛盾和欠缺, 管理者的数据库缺乏信息源, 就好比心脏泵压不足, 为整个信息系统的运作带来了麻烦。

2、监控失利, 假消息横行。

信息有真有假, 如若对信息的来龙去脉不予以重视, 那么假消息的传播对于组织将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假消息盛行扰乱组织正常秩序, 使组织成员之间缺乏信任, 形成沟通危机。

3、传达失真, 信息内容被曲解。

有很多途径, 会让管理者的信息传递被“噪音”所干扰, 直至失真。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客观环境, 一部分是因为管理者本身能力的欠缺。客观环境方面比如,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 领导者较为权威, 语言本身讲求含蓄内敛, 这就使得下属容易胡乱臆想, 猜测言外之意。对于管理者自身, 演讲功力的欠缺、电脑软件技术不过关、语言运用能力匮乏等等, 都是导致管理者言不由衷, 丧失信息真度的原因。

(三) 决策制定角色

管理者拥有人脉和信息库资源, 因此完全掌握着组织的战略决策系统。

1、地位差异带来的沟通代沟, 引起决策专断。

明茨伯格发现, 在管理沟通中, 同等级的管理者发生横向沟通的时间比纵向沟通要高出很多。这项研究表明, 人总是愿意与自己相近或类似的人在一起 (这样压力和约束会少一点) 。企业内如果没有很通融的上下级关系, 很容易导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缺乏决策制定方面的交流, 阻碍科学决策。

2、管理者调配资源时“众口难调”。

资源的稀缺性让管理者作为“资源调配者”时犯难, 比如一项资金面临着多个项目的争夺。此时, 管理者的决策会异常艰难。并且决策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项目申请者在管理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

3、管理者不够“敏锐”致使对外谈判不利。

商务谈判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外谈判的领导人物即是管理者。而谈判场上利益关系瞬息万变, “拙笨”的管理者不能合理运用谈判语言, 牢固己方的利益立场, 控制局面, 从而丧失主动权和最大化利益。

三、管理者解决沟通障碍的策略

1、端正思想和态度。重视组织内和组织间的人际关系, 努力构建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重视作为“挂名领袖”时的日常、礼仪性社交活动。

2、建立适当合理的领导力。“领导者”是组织目标的赋予者, 是带领组织前进的引路人。然而, 不健康的领导力则有可能对员工形成太大的约束, 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因为权威过重使员工产生畏惧心理。所以, 健康的领导力是组织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3、创建优良、丰富的企业文化。多乐士作为一家跨国公司, 拥有覆盖到全球80多个国家的55000名员工。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带来的沟通挑战, 多乐士管理层采用管理人员国籍多元化、性别均衡化的管理制度, 成功拉近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拓展了企业的包容性。企业文化的建立提供了员工与管理者良好的沟通氛围, 并能强化组织目标,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建立健全沟通、信息机制。很多企业并不设有专门的沟通部门。沟通部门的设立能使沟通渠道专业化、沟通作业高效化。信息小组、信息部可以与沟通部门协同合作, 而信息组的工作更注重信息搜集、甄别、整合、发表, 这样可以使假消息得到扼制, 增强组织信力。

5、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沟通困难

(1) 采用“二八法则”分配资源。管理者的时间及其所拥有的资源都是巨大的机会成本, 此时应抓住组织的主要矛盾。根据“二八法则”, 可以把80%的资源分配给所有事项中20%最重要的事项, 把剩余20%的资源分给80%次重要的事项。这样做不仅科学地分配了资源, 还避免了分配时的沟通困难。

(2) 运用SCQ定义关键问题, 优化决策。SCQ即“情境——冲突——问题”分析方法, 有助于管理者整理思路。通过分析情境, 找出冲突, 定义问题, 管理者能对事物产生总体的认识和思考。运用SCQ方法相当于为管理者决策编程, 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6、培养个人语言魅力。语言是沟通的主要载体, 语言运用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沟通是否有效, 管理是否成功。哈佛商学院的两名教授称:“为了正确认识管理学, 管理者需要首先重视语言。”管理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它的艺术性就体现在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 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有时是需要个人的魅力来影响、带动他人的。Morgan&Banks及Talent创始人安德鲁被员工比喻为演员总统里根, 就是凭借演员出身的他身上散发出的深厚艺术气息。

管理的沟通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管理方面的难题。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学派到明茨伯格的经理角色学派到如今的信息管理时代, 沟通问题一直存在着并牵引着众多管理学家的心。管理者理应关注管理工作中每时每刻存在着的沟通问题, 并根据所处角色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

摘要:明茨伯格在其著作中把管理者的相关活动和角色分为三个大类共十个分类, 其中不难发现, 沟通是贯穿其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元素。本文主要探讨在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的框架下管理者可能遭遇的沟通障碍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管理沟通,管理者角色,沟通障碍,策略

参考文献

[1]亨利.明茨伯格.管理工作的本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亨利.明茨伯格.管理工作的本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钱丽娜, 王志勤, 石丹.让企业文化像多乐士那样丰富, 商业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J].商学院, 2012, (3) .[2]钱丽娜, 王志勤, 石丹.让企业文化像多乐士那样丰富, 商业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J].商学院, 2012, (3) .

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 篇3

【关键词】“三访四见”活动;公安边防民警

1.宣讲政策,当好“宣传员”

边防民警既是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捍卫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维护者,也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传播者。为此,要认真做好“三访四见”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广大民警认真学习、理解党和国家目前应对经济、治安形势的大政方针,尤其是要深刻领会国家新出台的政策规定,编写宣传提纲、传单,要在走访活动中,积极宣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自己的宣传,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党的政策、党的声音、党的温暖送到每一个群众的心坎里,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凝聚力。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坚信,我们的党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心连心,永远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永远值得人民群众的信赖。

2.密切关系,当好“联络员”

边防民警来自于人民,又处在人民之中,服务于人民,是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好坏,信任度如何,广大基层民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在“三访四见”活动中,广大民警要紧紧抓住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像对待自己兄弟姐妹那样真诚地对待群众,要静下来、沉下来、坐下来,真心诚意地与人民群众平等的、零距离相处交流,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话感情,真真切切地进入到他们的内心当中,做到情心交融。要在心与心的交流中,消除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一些不理解,进一步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讓群众把民警当作自家人,把党和政府当作百姓的靠山。

3.扶贫帮困,当好“救济员”

在“三访四见”走访活动中,广大民警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家里的事。不仅要有爱民之心、之情,更要有爱民之行,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多帮助、多救济一些贫困户、困难户。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边防工作的职能,伸出援助之手,到那些急需帮助的群众家里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生产需要,尤其是要保证群众无忧无虑地过好春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了解社情民意,当好“信息员”

信息不仅是资源,是财富,也是我们公安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需要的信息,保证交通畅需要信息,为群众服务同样需要信息。因此,在“三访四见”走访活动中,广大民警一定要深入到辖区各处、街头巷尾,深入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多和群众接触,多和群众交流,真诚的倾听群众呼声,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真实、准确的了解当前的形势如何,辖区群众都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期盼。只有把信息掌握准了,掌握全了,我们才会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安边防部门的职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才能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履行好职责。

5.解疑答惑,当好“业务员”

平时由于交通条件、忙于自身事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仍有不少群众对公安边防业务并不太熟悉,遇到问题后临时抱佛脚,不知道如何去办理,去哪个部门办理,给警民之间的沟通、和谐带来了一些障碍。因此,广大民警要借这次“三访四见”活动的有机时机,在走访中,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公安边防职能和业务,边走访,边解答群众的疑问。要让群众知道身份证如何办理,怎样报户口,如何报案,如何维权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群众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工作,增进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给公安边防业务工作开展带来许多的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6.送法上门,当好“服务员”

普法送法,是“三访四见”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转变执法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干好本职工作,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为此,在“三访四见”活动中,广大民警要搞清本辖区的人群和地域特点,存在什么突出或倾向性问题,需要哪方面的法律援助和法律书籍等,有针对性地选择这一方面的书籍和这方面的法律专家,缺什么就送什么,给什么,讲什么,把群众真正需要的法律送到他们手中,当好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员。要通过我们的送法下乡、送广矿、进学校,进辖区的每一个单位,使每一名群众都知晓法律,懂得法律,遵守法律,做一个守法公民。

7.调查研究,当好“调研员”

“三访四见”不是策略安排,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政治责任和根本要求,就是要通过走访,掌握社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改进提高工作。因此,广大民警要提高对活动的认识,不能把走访看成是一般的走包串户,走完访完了事。要在走访中去调查研究,去发现问题,去求是,找出法律问题。要细心观察,耐心倾听,静心思考,潜心研究,要准确掌握每一个数字、每一条信息,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在掌握的这些资料中、信心中,思考研究总结出有那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存在什么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对我们有什么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等,尽可能的做到每一个民警在活动之后,都写出一份有价值、能为上级和领导决策提供思路和线索的调研报告。

8.结办案件,当好“保安员”

夏季是案件事故的多发期,也是查案办案的好时机。因此,广大民警要把“三访四见”活动同查办案件,维护社会稳定结合起来,要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争取使更多的警力下沉,都参与到“三访四见”活动中。要带着任务、案情去走访,在走访中发现案情和线索。要密切关注当前形势和百姓动向,善于发现苗头和隐患,善于捕捉信息和线索,争取把矛盾、纠纷、苗头、隐患、险情等都消除在萌芽状态,扼杀在摇篮里,确保自己走访的责任区不发生可防性安全事故、案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康生活。

9.问计于民,当好“咨询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党的一切智慧都来自于人民。因此,在“三访四见”活动中,广大民警要牢记人民群众的主体和首创作用,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不论走访对象的职位、身份、年龄、性别有何不同,都应该把他们视作自己的老师,诚心诚意的、虚心的向群众学习和请教,从大政方针到发挥职能,从改进工作到一些小技巧、小方法、小措施等,都向群众去咨询、去讨教,而且面越广越好。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取到真经,工作才会更有针对性,工作质量和效果才会提高,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同时,还应做到,只要人民群众不满意我们就改,只要人们群众满意我们就做,做到一切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高兴与否,欢迎与否为标准。

10.多做实事,当好“办事员”

读《妹妹扮演的角色》有感 篇4

这篇文章讲述了妹妹因为演配角――狗很不高兴,然而经过父亲的劝说后积极排练,认真表演,最后获得了成功。后来作者知道了父亲那句改变妹妹态度的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读后,我想: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么?虽然你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但是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博得人们关注与赞赏。

这让我想起了小学的一件事:小学二年级,我因为搬家转学了。来到新的学校,我很陌生,没有人理我,但是几个星期后,我的优异成绩让同学们刮目相看,也有大批的同学与我交友。就连从不和我说话的同学也夸夸其谈地说:“徐冉,那是我朋友。”大家与我越来越亲近了……

瞧,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我用努力换来了别人对我的信任和赞赏。你知道“新东方”的校长吗?他曾经因病休学一年,复学后被所有同学忘记了,没有人理他,但是通过努力他成了名。这时,所有的同学奇迹般地都记得他了。

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 篇5

《爸爸去哪儿了》中张亮父子曾有一段角色扮演游戏。天天早上起床困难,张亮便让天天扮演村长,而他自己来扮演天天。于是,“村长”叫“天天”起床的游戏开始了,天天体验了一把村长发号施令的威风,却也感受到了叫小朋友起床的难处。通过这一轮不到5分钟的角色扮演游戏,天天在不知不觉中共情到了爸爸的感受,从而开始对自己的起床困难承担责任。

除了这些日常事件可以作为角色扮演的素材外,优质绘本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绘本故事中,总会有一些贴近儿童心理特点的角色形象。通过这些角色形象,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更容易将自己带入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体验故事角色的情绪,将自己与故事角色相对照,从而产生共鸣。角色扮演游戏成为连结故事角色与儿童的重要桥梁。

那么,父母如何利用绘本和孩子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呢?以绘本《忙!忙!忙!》为例,故事讲述了一位因家务琐事而心烦意乱的妈妈让小男孩独自一人上楼玩耍,小男孩发现妈妈在水池边哭泣,便爬上椅子为妈妈擦去泪水,送上贴心的亲吻。故事最后,母子二人手牵手,暂时放下家中乱糟糟的一切,飞奔出家门远眺大雁,共享难得的母子时光。

这一绘本令每个成人感动。我们常认为儿童很弱小,需要呵护,却忘了他们身上拥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可以为我们暂时卸下压力的包袱。感动之后,你也许又会感到不切实际,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孩子吗?——这个小男孩拥有高水平的共情能力和亲密的母子依恋关系,他能够敏感地觉察到母亲的消极情绪,并时刻关注着母亲,在母亲需要时给予关心和支持。这样的孩子正是优质绘本的独特价值所在——为幼儿提供了符合其发展特点的高品质模仿对象。

以绘本中的片段“孩子爬上椅子,为母亲擦去眼泪,亲吻母亲”为例,父母可通过以下五个步骤与孩子开展角色扮演游戏:

步骤1:停。父母停下手中的事,提醒孩子:“我们一起扮演吧!”

步骤2:读。选择故事片段亲子共读。商量确定每个人扮演的角色及表演场地,妈妈的扮演者还可以系上围裙。

步骤3:想。与孩子讨论当父母伤心时,可以做些什么来安慰父母。如“故事里的小宝贝是怎么安慰妈妈的?” “如果妈妈很伤心,也哭了,你会对我说什么呢?你会做什么呢?”

步骤4:演。父母和孩子一起表演刚才讨论好的内容,即当父母伤心哭泣的时候,孩子怎么安慰父母。表演时,父母可引导孩子用更丰富的话语和动作来表达安慰。

步骤5:享。父母与孩子分享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感受。如“听到宝宝安慰妈妈,还亲了亲妈妈,妈妈感到特别幸福。”

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篇6

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者

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贵在增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自学习惯。

神经系统对客观世界的适应过程,就是习惯的形成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常规的训练。在学生主体性素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当扮演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者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首先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作出明确的要求,使之努力有方向。比如对“读”的训练的要求可定位于:

学会利用工具书,抓“提示”看“注释”,勾画批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思,提出创造性问题,完成课后练习。

这个要求作为一种常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就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但习惯有好有坏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还需教师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人言:“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教师必须指导并训练学生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探索知识,求取真理的方式。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和毅力的过程,最终达到自学自动系统的形成。

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调动其内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使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而内在的学习动力系统,学习动机具有核心意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要创设各种条件,提供良好的外部诱因;另一方面要采取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外部诱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内部诱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只有扮演好学生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善于激趣、导学,教师才能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走向,让学生主体地位真正树立起来。怎样激趣、导学呢?可以以下二方面入手。

1、以教学内容诱发学生求知欲望

赞可夫说,动员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会使他们感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是一种精神满足。我就常常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细读深思,举一反三,用那些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课课有所得,获得自我感奋的力量。

2、改进教读,吸引学生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语文的复习课较为枯燥,我便以赞可夫的观点为指导,摒弃了以往一言堂的讲法,代之以小组的形式竞争梳理知识点,不仅效率高,而且课上的生动,学生兴趣高,获得了生动发展的机会。

3、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育疑。”有疑则有问,有疑则有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巧设悬念,善于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前提。例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在解决“孀妻”一词的含义时,没有让学生死记释义,而是联系课文内容,看出一个问题:“遗男参加山的劳动,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巧设此悬念,学生在一种追求的心理下读课文,最终对“孀妻”一词的含义映象极深。由此可见,教师独具匠心的质疑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可以说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最佳结合就体现在“设疑”和“解疑”上。

三、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未来的文盲将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且不会学习的人。”聪明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而不应只看重学生学到的即定知识。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自学,善于发现探索的能力,应当教会学生学习,应当成为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解决教“学”的问题,并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假设、或联系,这些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最主要就是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

2、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的知识,教师不必事无巨细,一一传授,完全经验教给学生一个公式,一种方法让他自己掌握。例如:学习文学常识时,我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的时代、地域、代表作、地位、本人情况五方面去掌握,在以后遇到每课涉及是文学常识时,学生都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自学了。

3、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语文教训就应当是教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的活动。只有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才能完成由“教”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例如,古诗文中“互文见义”的现象使得学生在解释时往往有所疏漏,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探求这种现象的解释规律,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四、教师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传道放在了第一位,充分说明了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格。我在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说的话就是要求他们有好的品质。良好的品质是顺利开展学习的前提。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真正称得上一个好学生。班主任应该在日常活动中多向学生灌输这方面的意识,不放过每一件小事带来的教育机会。常常有同学会对我说这样的话:老师,某某真讨厌,不积极参加值日;某某同学爱说话我不愿意和它同桌等等这样批判同学的言语。我便会利用晨会或者班会教育他们:静坐常思己过,多去发现同学们身上的优点。为此我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说出其他同学的优点。不仅和谐了同学关系,也促使表现不好的同学改正不足,不断进步。我也常教育学生要关心理解他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事物。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的唠叨,老师的严厉。我还注意教育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的得失,人生的成败。总之,我认为教师在班级活动中扮演的首要角色便是“引路者”。

五、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一个班级有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后便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智”排在了第二位。所以教师角色的第二个重要方面便是指引学习活动。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正确对待优生,中游生和后进生。争取每个同学都学有所获。我告诉同学们学习要有目标,一个人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实现每个小目标基础上的。我要求每个同学都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且最重要的是定好自己的小目标,不要好高骛远。我还在班级设立了对手赛,一帮一等学习活动,指导学习方法促进他们的学习。

六、教师应该是把课堂引向社会的开放者。教师还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育不是培养读死书的人,要重视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 篇7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 这种情景模拟是根据被测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 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 将其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 要求被测试者通过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用多种方法来训练其心理素质、培养其潜在能力。通常来说, 角色扮演法这种运用于教学的活动方式具有测试和培训的双重功能, 也能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判断能力等。

我国许多学者对角色扮演的分类进行了研究, 在管理教学中最为广泛认可的是把角色扮演分类两类: 一种是控制型角色扮演 ( Controlled Role Play) , 另一种是自由式角色扮演 ( Free Role Play) 。前者是根据教师提出的模拟情景中的对话或角色来分配, 学生被指定固定的角色; 后者是只给出模拟情景或者故事开端和任务, 让学生自由发挥, 这样使学生更有机会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想法和设计语言。

2 角色扮演在管理类学科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将角色扮演运用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结合管理的实践需要, 可以增加新的教学手段, 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丰富教学形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具体表现在:

2. 1 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数以教师讲授, 学生记录笔记和简单回答问题来完成, 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很难立体的想象管理的实际场景。而应用了角色扮演之后, 教师可以从案例中筛选出适合的情节, 通过简单介绍和选取学生扮演角色, 并且结合角色表演来完成案例分析, 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过程, 进行现场模拟, 学生会觉得新奇有趣。

2. 2可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自由式角色扮演强调的是只有案例故事开端和任务要求, 并没有具体要求, 这可以让学生发挥出很强的应变能力和更大的想象力, 作为此种方式的运用,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案例的实际需要, 让学生模拟不用的角色来完成案例的任务, 在扮演的过程中, 加入一些突发的因素, 以此来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通过多次扮演练习, 可以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 3 可以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沟通、领导和控制等职能都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 学生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锻炼。通过角色扮演, 由教师拟定的案例情景中, 可以分配小组来完成, 在每个小组里形成了表演团队, 需要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沟通、领导和控制来完成教学案例, 这就将管理职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和诠释。在分组的过程中, 教师跟踪每个小组的扮演过程, 因此即便是中间出现了意见不统一、思想碰撞的小问题, 教师也可以进行很好的协调, 增加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的机会, 完善小组表演。

2. 4 可以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的压力

在学生走入社会之前, 高校中的实践机会比较有限, 很多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 却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工作和即将承担的压力。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 学生对管理在未来就职的岗位中的运用有了立体的理解, 也对未来从业的过程中将要面对的压力有了提前的准备, 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实践。

3 角色扮演在管理类学科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3. 1 控制型角色扮演

情景目的: 研究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特点

具体操作: 首先指定一种产品, 将学生按照固定人数分配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中选取的两个学生来扮演销售人员, 小组剩下的成员扮演对该产品感兴趣的各种消费者, 教师设计出不少于10种的情景布置小组表演作业, 以便在教学当日进行检验。表演开始时, 把教室布置好固定区域, 各个小组互不干扰, 教师准备好指定的产品, 要求学生熟知表演的内容、目的和流程 ( 消费者准备好询问的问题, 销售人员准备好回答和服务的方向等) , 做到有固定的安排和控制预期达到的效果。

小组讨论: 每一个小组表演结束后, 要求其余小组进行讨论、提问, 诸如扮演过程中是否获取了目标市场中消费者的相关资料、是否能对那些购买了产品的消费者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销售人员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时候哪些问题是有效的以及对消费者提出产品相关问题进行的解答等。通过表演的展示和其余小组的分析和总结, 使得学生懂得如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 恰到好处的获取消费者的相关资料, 有针对性的回答消费者的提问和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3. 2 自由式角色扮演

情景目的: 人员推销技巧实践

具体操作: 首先将学生按照固定人数分配几个小组, 由小组成员讨论和设计要推销的产品、主题及场景, 分配所要扮演的角色及工作职责、推销方式。每个小组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 可以通过起队名、唱队歌来增强团队的协作。其余学生在观看展示的时候都是模拟被推销的对象, 通过不记名投票算出形成购买欲望的人数, 最后对每个小组的推销效果进行比较, 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小组的成员。

小组讨论: 首先由表演的同学自我总结, 分析及评价模拟表演的效果, 做出剖析自我和深度的思考; 其次是所有同学与教师一起讨论参与表演的小组的同学在模拟表演中的角色扮演优缺点, 发现存在的问题, 完善及丰富对应的角色; 最后是教师总结各个小组的推销技巧, 对学生表演给予肯定, 对学生没有回答出的问题进行补充知识点, 进行改进。

3. 3 教师在角色扮演中的作用

为了角色扮演在教学中达到最恰当的效果, 教师有责任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情景教学中, 在让所有参与者都对角色和情景目的有了深入理解后, 才开始角色扮演的展示。展示是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表演的积极性, 而且还取决于教师的必要指导和展示期间的控制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情景展示的实验之前, 对学生在表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有很好的准备和设计, 对角色扮演的计划设计准确, 在分配角色的时候给予充分的介绍和引导, 用言语鼓励学生打消顾虑, 消除学生的羞涩,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 在学生表演前, 教师要用简练的语言介绍角色的分配, 让观看的学生能看得明白; 表演过程中, 教师要对观看学生很好的控制, 使得实验场面热闹而不混乱, 要求学生不要过度表演, 控制表演不偏离既定的目标, 同时要求教师控制表演的时间, 让学生在有序、可控的实践过程中对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丽, 孙芳芳.关于角色扮演型教育游戏的构建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1, 21 (1) :102-104.

[2]钟继敏, 蓝鲁平.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教学参与性分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6 (3) :63-65.

优秀作文: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篇8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日复一日。日子就这样规律而机械地行进着,人们免不了抱怨生活的忙碌与单调 ,每日里总是重复着锅碗瓢盆儿油盐酱醋茶的相同的日子。

殊不知,只要我们能真正静下心来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惊奇地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位技艺最为精湛的设计大家。

生活中的每一日子,经历过的每一件事,看到过的每一棵树,甚至是我们每天看到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昨天的简单复制和延续。我们走过的每一天,每一个日子,也同样都是没有哪两天是一模一样的。甚至我们每天走过的同一条路,也都不会跟昨天经过的路一模一样,上面留下的每一个足印,都不会是相同的。就连我们自己,昨天的你我,跟此刻的你我也不会一样,虽然外表变化细微,可我们的思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刻在成熟着。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万物,时时刻刻都在不停息地变化着,只是我们生活的脚步太过匆忙,周围的一切还来不及驻足欣赏,便已经成为了昨日,成为了昨日的风景,永久的回忆。生活本身就是一部硕大的书,一部内容实时更新的电视剧。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与往日绝不雷同,更不会是重来回放,里面的任何一个瞬间细节,都是现场直播,不管你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都不允许反悔重来或者更改。只能就这样一直地演下去,直到生命的终止,不管结局如何,也不管是喜还是优,都要按时剧终。

正因如此,作为生活这部书的主角 ,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应该由我们自己掌握和决定。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希望自己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踏踏实实地生活着,真真切切地感受人间的喜怒哀乐,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开开心心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真心希望自己生活的脚步别太匆忙,能留出一部分时间沉淀自己,欣赏一下人生之旅沿途的风景,安安静静地欣赏与研读生活这部大书,滋滋味味地去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每一次撼动心灵的感动,真真切切地去体味人世间的真情与温暖,力争也能如诗般的生活,不枉来到这个世界上走这么一遭……

面试考题扮演不同角色 篇9

角色一:图书推销员

你是一个大三的学生,想多挣点钱养活自己,一直不让家里寄钱。这个月内你要尽可能多地卖出手头上的图书,否则就将发生“经济危机”。你刚才在公司办公室推销,办公室主任任凭你怎样介绍书的内容,他就是不肯买。现在你正进入人事部。

角色二:人事部主管

你是人事部主管,刚才你已注意到一位年轻人似乎在公司办公室推销书,你现在正急于拟定一个人事方面的考核计划,需要参考有关资料。你想买一些参考资料,但又怕上当受骗,你知道办公室主任走过来的目的。你一直很反感别人认为你没有主见。

角色三:办公室主任

你认为大学生推销书是“不务正业”,只想自己多挣点钱,

他们只是想一个劲儿地说服别人买他们的书,却根本不考虑买书人的意愿与实际用途。因此你对大学生推销书的行为感到恼火。你现在注意到那位大学生走进了人事部的办公室,你意识到这个大学生马上会利用你同事想买书的心理进行推销。你决定去人事部阻挠这个推销员,但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如果过于明显,会使人事部主管不高兴,认为你的做法是多余的,并会产生你认为他很无能的错觉。

解析:此类问题能在面试中对求职者的多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查,应对此类面试题时要做到,大方、谨慎、理智。分别分析几个角色的注意事项。

角色一:对人事部主管尽量诚恳而有礼貌;避免办公室的情形再度发生,注意不要有太浓的强求意识;防止办公室主任的不良干扰(办公室主任一旦过来,即解释说,该书对办公室的人可能不一定适合,但对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则不然)。

角色二:应当尽量鉴别好书的内容,看其实用价值如何;最好在办公室主任说话劝阻前作出买还是不买的决定;办公室主任一旦开口,而你又想买,就应表明你的观点,说该书可能不适合办公室,但对你还是颇有用的。

角色三:装着不是故意来阻挠大学生的,委婉表述你的意见;掌握火候,注意不要惹恼了人事部主管和大学生。

管理者扮演的十大角色 篇10

一、角色扮演法的涵义及特点

(一) 角色扮演法的涵义。

角色扮演法 (RPT) 是美国精神病学家Moreno于1960年所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 就是使人暂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 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 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医疗行业等领域之中。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教学中是指学生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扮演一定的工作角色, 从而掌握一定的工作知识和工作技能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两方面的对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从学生角度来说, 两者不是各自对立, 而是互为转化的, 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 首先是一名普通员工, 是管理的对象。他们必然要经历招聘测试、职业培训、绩效评估等阶段, 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有助于他们成为优秀员工;而从他们的职业发展角度来说, 他们日后很可能成为管理者, 也须懂得吸纳、培训、激励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角色扮演法通过分配他们轮流扮演管理者和普通员工, 让他们在仿真的模拟活动中相互体验不同的角色, 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角色扮演法的特点。

角色扮演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运用不同于综合性试验, 不需要学生学完所有的理论课程后再进行, 这是一种课堂中穿插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的进度一步步进行模拟操作, 其特殊性可以概括为:

1、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角色扮演法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 它以小组的形式开展, 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愿望, 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扮演现实中不同的角色探讨各种问题、完成各项任务, 鼓励和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 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2、互动性, 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这不仅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由于角色扮演过程一般都是分组进行, 因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平台, 学生在与同伴讨论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视野, 了解同伴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 一步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一次次在团队工作角色的变换, 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等等。

3、实践性,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

学生通过在一个个场景中执行不同的任务, 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我认知能力。原本以为自己人际沟通能力不错, 结果在某次角色扮演中暴露出了其中的不足, 很多学生在参与了一些模拟活动后都说更加清醒地认识了自己, 知道以后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锻炼了。

二、角色扮演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运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 如工作分析、招聘选拔、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基本能力, 除此之外, 在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 该专业的学生也要与其他同学一样, 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学校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己。

(一) 在讲授专业课知识方面的运用。

在具体教学环节, 经常把此种模式运用于“招聘技巧”的教学。人员招聘具体分为四个阶段:招募、筛选、录用、评估。每个阶段都有细化的任务需要完成, 比如编写工作说明书、制定招聘计划、设计招聘广告、开展面试、撰写录用通知与辞谢通知, 等等。为了使学生掌握招聘的流程、熟悉具体的操作技巧, 在课程一开始就将学生每5~7人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 模拟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 同时列出公司各职能部门, 每个小组选择自己负责的部门, 如该公司从事服装加工销售, 第一小组负责销售部, 第二小组负责财务部等等。每个小组在自己负责的部门选择一个具体的岗位, 之后所有的“工作”就紧紧围绕自己负责的这一岗位展开。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 比如讲完工作分析, 就要求学生编写具体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如果条件允许, 学生可以到企业实践, 获取资料;若不允许, 可以让学生查找大量资料编写, 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技巧。讲完招聘广告的制作及媒体的选择, 安排学生选择合适的媒体并设计招聘广告。讲完面试技巧之后, 要求学生策划自己的模拟面试工作, 学生自己布置面试场地、设计基本题目、开展面试、作出初步评价。教学过程如此安排,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讲授过程中, 学生会认真地听课, 因为只有听清楚了、听懂了, 才能完成。在试验过程中, 每组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 且完成的过程没有过多限制, 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同时, 每组之间并无重复, 这极大地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

在完成每一项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 比如在确定拟招聘人员的具体要求时, 学生扮演招聘专员、用人部门领导、同事、主管来讨论。在开展具体的面试时, 学生扮演面试主考官与应聘者, 而面试主考官也由学生自己选择身份, 如有人是用人部门领导, 有人是人力资源部经理, 有人是主管领导等。通过这样的实验, 学生普遍反映对所学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 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 而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 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甚至有了新的思考。

(二) 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基本能力方面的运用。

人力资源管理离不开大量的与人沟通。从事人力资源类工作, 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 需要和企业高层、各部门负责人、企业普通员工、求职应聘者等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 这是从事人力资源类工作最大的特点, 也是工作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 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角色扮演, 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比如, 在《劳动法》课程中, 学习了关于裁员方面的规章制度, 可以安排学生扮演企业负责人、被裁减人员、法律人士等来模拟某企业案例,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锻炼口才, 体验现实。

(三) 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 对大学生而言, 就是在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及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 对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出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 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 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 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职业升级的关键一环。面对现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得越发重要。因此, 大学生首先需要进行自我评估, 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兴趣、潜力。自我认知除了借助于各种标准化测验量表之外, 就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自己。角色扮演法将大家置身于不同的情境中, 通过与不同的人合作、交流, 能够帮助自己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如, 有的同学反映在制作招聘广告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想像力很丰富, 在面试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应变能力较差等。

三、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 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内容、情景及角色。

角色扮演对情景的设计要求很高, 如果设计上出现简单化、表面化和虚假人工化等现象, 这无疑会使学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同样, 由于设计不合理, 可能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如招聘面试、劳动法案例分析、工作分析面谈、绩效反馈等都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法。另外, 情景的设计要尽量逼真、合理。

(二) 以小组形式尽可能安排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试验中。

有时个别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不乐意接受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 而又没有明确的拒绝, 其结果是在试验中不能够充分表现出他们自己。而另一种情况是部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 角色表现漫不经心。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 要以小组的形式安排大家尽可能参与到试验中, 如果课时、精力等不允许, 可以让少数学生角色扮演, 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仔细观察, 并对产生的“问题”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估, 以做到适时指导、及时点评。

(三)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互助、互教互学。

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使学生取长补短, 发挥各自特长, 而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使教材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融为一体, 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使教师及时把握和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 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还要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正好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重点分析角色扮演法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方面的应用, 最后提出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石宝生.角色模拟教学法初探.运城学院学报, 2007.10.

[2]何夏蓓.角色扮演法在会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经济理论研究, 2007.6.

[3]魏晓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7.

家长在孩子课外阅读中扮演的角色 篇11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的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外阅读活动在孩子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上起着特殊的作用。经过长期的陪读经验,我感觉家长在孩子课外阅读中应扮演好以下几个角色。

1、家长应是孩子阅读兴趣的激发者。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想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就必须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大部分孩子不爱读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他们却并不一定不爱看“闲书”。不过,那些传统的老故事确实很难吊起他们的胃口。要想取之,必先与之。只有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阅读才有实效,操作起来也容易得多。例如,有一套杨红缨著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听很多孩子读完之后爱不释手,我就给孩子也买了一套,结果他读得很好。

2、孩子应是学困生学习阅读方法的引领者。

要想使课外阅读更具有实效性,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读者,家长就首先要引领孩子边阅读边思考,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设疑善问、熟读精思、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一些重点篇目或段落要熟读成诵,牢记于心。由于孩子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课外读物中不认识、不理解的词会相当多,所以说,语汇的积累就成了他们读课外书的首要任务。在课外阅读活动的初始阶段,家长要当好学困生的陪读,当好孩子的“字典”。对

一些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用处的重点词,应让他们自己查字典,然后把这些词摘录到阅读笔记上,并且经常回顾,复习,以此帮助孩子生丰富词汇量。

课外阅读要让孩子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课外阅读永远成为孩子挑战自我的良机。

3、家长应是孩子阅读成果的欣赏者。

对于孩子而言,他的阅读水平不高,阅读效果欠理想是很正常的。家长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应善待孩子在课外阅读中出现的种种错误,真诚地评价他阅读收获。哪怕是只有一点点地进步,也要大加褒奖,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他们边读书,边思考;多读书,多思考。种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孩子阅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能拉近亲情的距离,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4、家长还应该是孩子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速度的调控者。当孩子对阅读非常感兴趣,把读课外书当作自己课余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家长要对他们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进行调控,一方面让孩子注意用眼卫生,另一方面要与老师积极配合。让孩子基本上能够按老师的上限要求进行阅读。这样孩子的学习与健康就能得到同步发展。

上一篇:传染病和免疫复习教案下一篇:志不同不相为友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