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

2024-09-17

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通用11篇)

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 篇1

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论文简述

一、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素质亟须提高

基层财政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大多数都不是档案管理专业出身,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缺乏自觉学习档案工作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大多数单位档案人员身兼多职,疲于应付日常事务,无暇从事档案工作。同时,基层财政档案人员平时接受专业培训少,同外界交流也少,只埋头于传统的日常档案管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管理手段呆板,缺乏创新,许多档案人员的思想水平和管理手段停滞在传统经验上,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基础设施条件普遍落后

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当前,基层财政部门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问题,大多缺乏配套设备,电脑多数为已经淘汰的老旧机型,性能不高,刻录机、扫描仪等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因为:一是主观原因,基层财政机关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往往被忽视。二是客观原因,档案信息设备本身投入开支大,这不仅包括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缩微设备、打印、复印等相关设备的购置投入,还包括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生命周期短等特点而引起的其后续升级、维修、更换费用等持续性开支,这对基层财政部门来说负担较重。当前基层财政档案管理设备普遍落后的现状是造成大多数地区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乏力、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三)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目前,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一套规范统一的标准,不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快速、规范的发展。当前,各级财政部门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省级财政部门大都开发了几套专用财务软件,比如:办公自动化系统、债务系统、资金管理、县级版等等,但是软件的通用性方面仍存在不足,设计和实践中没有与档案管理系统进行衔接。同时,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等等,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二、对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基层财政部门对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要重视起来,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基层财政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和业务交流,将传统档案工作知识与网络信息知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出即懂档案管理又懂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同时,基层财政档案人员要加强自我学习,自主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信息工具,不断提高自身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更快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做好日常设备维护

基层财政部门要在提高对档案信息化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整合资金,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投入,结合自身实际,确保必要设备,如计算机、数码相机、刻录机、扫描仪、缩微设备、复印、打印机等的配备,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硬件基础。同时,积极与本单位信息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做好基础实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三)健全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

一是要完善现行财政信息化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的对接。应该从软件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这一问题,只有实现现行的各种财政信息化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对接才能实现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快速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而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标准体系的构建仅仅是开始,标准的宣传贯彻等后续工作做好做足才能体现标准体系的价值。基层财政部门要在标准体系逐步健全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实际,将标准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以便规范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发展。

三、结语

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人员掌握先进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基层财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档案信息化工作,更好地服务财政工作。

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 篇2

一、电子档案的缺点

(一) 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安全性较差

电子档案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 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 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 并可在通信网络上转送的文件。它存在很多安全缺陷, 极易遭受攻击和破坏, 如计算机故障、黑客入侵等, 极易造成电子档案的破坏和丢失。另外电子档案的易操作性, 一方面可以很方便的复制电子档案, 使人们无法区分原件和复印件, 另一方面可以轻易打开, 做不留任何痕迹的修改, 实际中利用电子档案易操作特性进行非法修改电子档案的案例时有发生, 许多基层单位对电子文件没有采取很好的保护措施, 甚至随意对其进行增、删、改等操作, 使具有原始性的电子稿件面目全非, 失去了归档保存的意义。

(二) 电子档案的非直读性和依赖性较强

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 电子档案的产生、编辑、修改、还原和利用均离不开计算机的软硬件环境, 人们要使用电子档案, 必须经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 才能通过显示器或打印的方式识别档案的内容信息。如果管理软件不匹配如医疗统计、人事管理数据文件, 由于其软件的专用性而无法与档案软件兼容, 导致归档的电子软件在脱离其软件支持环境后不能在档案部门的计算机上打开查阅, 从而影响利用。

(三) 档案存储要求高

归档的电子档案存储除符合纸质档案的要求外, 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1. 电子档案归档载体要作防写处理, 避免擦、划、触摸记录涂层, 单存放时要远离强磁场、强热源、与有毒气体隔离。

2. 电子档案归档载体保管环境温度选定范围:17℃-20℃;相对湿度选定范围:30%-45%。

3. 电子档案归档载体应每年4年转存一次, 原电子档案归档载体保留时间不少于4年。

(四) 电子档案完整性较难保证

电子档案的复杂性、非直读性决定了电子档案的背景和结构的复杂多变, 完整的电子档案记录了单位、机构活动的真实全貌, 还要记录电子文件生成环境、包括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 如载体存储位置、操作系统、版本、应用软件系统、版本等诸多信息, 但可能因其生成软件已经过时淘汰而无法还原显现电子档案文件信息或出现显示出错的问题, 造成乱码、信息丢失等现象, 管理的文件越多, 需要相关的软件也越来越多, 为基层单位电子档案的管理带来很多的困难。另外, 许多单位用光盘、磁带、可擦写光盘、硬磁盘等作载体备份文件, 但由于这些载体的质量不一, 已经有刻录的光盘仅仅使用了几年, 就出现无法读取数据的情况, 导致归档电子档案数据丢失, 保证不了该电子档案完整性。

二、纸质档案的优点

(一) 纸质档案具有最好的凭证作用

基层单位做好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并存, 是档案管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纸质档案仍然是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的首选, 它是通过归档保存文件生成的原件。一份纸质档案在形成过程中保留了作者的笔迹、领导者的签字、修改者的笔迹、单位或个人的印章、签字, 这些原始的真迹, 显示了纸质档案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如学历文凭、合同、协议书、备忘录、地契、土地证、房产证等各种证书都是纸质档案, 是作为凭证记载下来的, 是最好法律凭证。

(二) 纸质档案的直观性

与传统的纸质档案不同, 电子档案的产生、编辑、修改、还原、利用均离不开计算机的软硬环境, 纸质档案依附于载体纸张, 表现和存储的方式直观简单明了, 不需要任何技术工具和平台都能识别档案的内容, 人们可以直接识读, 利用方便。

(三) 纸质档案存储要求低、时间长

纸质档案的存储比电子档案方便得多, 纸质档案的稳定性是电子档案短时期不能取代的, 东汉蔡伦发明纸以后, 档案载体逐步开始使用纸张。现存最早的纸质档案是西晋陆机在晋武帝初年书写的《平复贴》, 距今已1700多年, 现存故宫博物院。基层单位只要做好防盗、防火、防雷、防水、防潮、防高温、防霉、防虫、放光、和防污染等安全设施, 纸质档案的寿命可以达到上百年。

(四) 纸质档案具有相对的完整性

纸质档案是通过归档保存生成的原件, 其完整性得到很好的保证。一份纸质档案完成归档后, 做好案卷整理, 文件信息不易更该和伪造, 外出借阅有严格的制度, 只要在保管过程中做到纸张的完好无缺, 就足以保证其信息内容完整。

在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由于基层单位的财力有限, 运用到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上的资金更是杯水车薪, 摒弃纸质档案, 实行“无纸化”档案管理工作, 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 电子档案的漏洞随时都受到黑客、病毒的侵害, 在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安全性等难以控制等诸多问题未能彻底解决的情况下, 纸质档案由于经过长时间运行和各种特殊情况的检验, 越来越多地作为法律凭证应用于公安、保险、遗产等群众性、社会性凭证及公证等用途, 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的基础, 电子档案离不开纸质档案的支持, 否则电子档案的的真实性就无法考证, 纸质档案仍是现阶段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首选。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子档案数量呈逐年递增的现象, 如何做好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是现阶段基层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要使档案工作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 加强纸质档案工作的重视和管理, 在坚持继续纸质档案管理的前提下, 积极拓展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充分利用两种管理工作特点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王嘉辰, 卢汉明.电子文件管理[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2010, 3.

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基层财政;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是基层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档案管理事业发展路程的必然要求。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基层财政部门必须通过优化档案管理结构,整合档案管理资源,建设档案管理一体化系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网络发展的力量,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满足单位和人民对档案管理服务的需求,从而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目前基层财政所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合理的分析,从根本的角度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二、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与变动频繁

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娴熟的档案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应用的能力。而从现在档案管理人员现状看,绝大部分基层财政部门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人员,而是由从未系统地学习档案管理的财务人员兼职担任,再加上基层单位人员流动频繁,档案管理员任职时间都较短,前后衔接次数多和断层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前后的一致性,所以不能达到专业档案管理现代化要求的水平。

2.硬件设施条件普遍落后

基层财政部门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简陋问题,电脑多数为已经淘汰的老旧机型,性能不高。再加上缺乏配套设备,刻录机、扫描仪等更是无从谈起。有些基层财政单位没有固定的档案室和专门的档案柜,无法分门别类地将档案资料杂乱无章地堆放一个柜子里。这些硬件设备的滞后原因,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3.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体系不健全

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不能仅仅依靠信息化技术,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档案的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我国财政部门内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通常是由上级部门制定的,各级财政部门大都结合自己实际开发了专用财务软件,比如常用的财务软件按品牌分有用友U8、金蝶等,按品种分有办公自动化、债务管理软件、预算管理软件等等。而档案管理系统大多是根据当地档案局的规定购买投入使用的。品目繁多的财务办公软件使得财政业务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通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相对于一些省市财政部门,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发展较慢。同时,档案信息规范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些都制约着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三、对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素质

基层财政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财政档案人员进行学习业务培训,向档案管理先进工作者取经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将优秀的档案档案管理经验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培养出属于基层财政部门自己的优秀档案管理人才。同时,鼓励基层财政档案人员加强自身素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成为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高素质人才。

2.加大设施投入提高办公效率

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背景下,基层财政部门要想提高工作效率,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积极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而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就是资金投入。基层财政部门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对资金进行整合,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增加财政投入,并根据自己办公所需购买必备的现代化设备,如计算机、数码相机、刻录机、扫描仪、缩微设备、复印、打印机等的配备,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硬件基础,大大提高档案信息化的工作效率。

3.完善体系建设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一是要财政部门在开发财务应用软件时就要将财政信息化系统与档案信息系统进行对接,这有利于基层财政部门加快构建档案信息化的步伐;二是构建并完善基层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基层财政档案管理部门应向先进档案信息化工作部门学习借鉴成熟的经验和标准,结合基层实际,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方案,使之成为基层财政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依据。

财政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基层财政部门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为促进基层档案信息化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和为基层政府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通过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能够迅速完成档案查询、借阅等日常工作,大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了基层财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打下了良好的财政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健军.浅析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5,(04):275.

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 篇4

摘要:人员管理是部队管理的重点,而沟通则是实施人员管理的第一步。它是管理者正确把握官兵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理者做好人员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官兵思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沟通的概念入手,着力于阐述沟通及其模型运行方式,说明其对于基层人员管理的重要性,并尝试寻求有效沟通的具体方法,对部队基层人员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沟通人员工  管理对策    研究。

部队管理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日趋多元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是千差万别。要提高部队人员管理效益,管理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部队管理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沟通对管理对象的思想、心理、情绪全面了解,对思想变化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管理教育方法,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沟通的含义。

所谓沟通,是指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人们了解他人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途径。沟通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全过程,是指信息发送者将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编码后,通过信息通信渠道传递给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将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处理并反馈给信息发送者的过程。沟通过程模型如下图所示,它包括信息发送者、信息、编码、通道、接收者、解码、反馈等七个要素。

二、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中的重要性。wwW.11665.Com

沟通在基层人员管理叶】举足轻重,正如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所言:“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在人员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重视管理内、外部环境信息的交流,全面掌握环境及人员思想动态,才能为人员管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效益。

(一)有效沟通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益。

沟通是部队管理者进行计划、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部队管理者面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计划、决策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正确判断。而决策判断是否正确,关键在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信息需要沟通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传递的信息全面、关键、及时,做出的决策和计划就能切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如果部队管理者与官兵沟通不够,掌握的信息不全甚至不准确,就不能保证在管理中做出正确判断,制定出正确计划,即使是制定出计划来,这种计划也是不符合实际,将影响到管理效益。

(二)有效沟通有助于化解管理矛盾。

部队官兵关系是否融洽,管理矛盾能否得到有效化解,主要由官兵之间沟通的水平、渠道和方法来决定。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增进官兵间相互了解。沟通不仅能传递出有关知识的信息,还能传递思想和情感的信息,促进官兵之间情感的交融,使心情舒畅,减少人际关系矛盾和冲突。特别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的优化更离不开沟通,没有官兵之间的有效沟通,就可能在管理过程中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从而影响到部队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有效沟通有助于激励官兵斗志。

沟通具有心理保健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组织内部激励。部队管理者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不仅能满足官兵了解和情感的需要,而且官兵也会因情绪得到表达而感到心情舒畅,从而增进心理健康,激发官兵的战斗力。此外,有效沟通还可以调动官兵的参与积极性,提高部队整体凝聚力。部队管理者面对性格各异的管理对象,要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协调一致的开展,没有互相之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是不可能的。三、实施有效沟通应重点把握的环节。

有效沟通应该是及时的、准确的、经济的和完整的。沟通的过程,不仅包括发送与接受,还包括其他为改善沟通所采用的方法。目前,基层在实施人员管理中,管理者对沟通的认识不够,管理工作中沟通作用发挥的不好。要提高部队官兵沟通的有效性,必须重点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一)注重双向沟通。

与双向沟通相对的是单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领导者向下传达命令,下属只是象征性的反馈意见,这样的沟通不仅无助干决策层的监督和管理,也会挫伤官兵的工作积极性及集体归属感。部分基层管理者所采用的命令式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单向沟通,管理者无法即时了解下属是否正确地理解沟通信息,下属执行命令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无法及时反馈。双方沟通就能避免这些弊端,可以通过反馈了解沟通的正确程度,改进沟通状况。所以,必须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双向沟通将更有利于促进部队的紧密协同,激励官兵参与管理的热情,给官兵提供更多的话语权。在双向沟通中,特别要注意上下级之间的双向沟通。处于上级地位的人,要有意识的平易近人,提高对方的形象,创造一种和谐随便点的气氛,使下级大胆直言。如果上级随便干扰人、指责人、批评人、讥笑人,就会使双向沟通不能畅通。管理者要建立双向沟通,首先对下级的意见要真诚的欢迎和关切,给人以充分讲话的机会,多倾听,少评价,以利于提高人员沟通的有效性。

(二)把握沟通时机。

基层部队人员组成复杂,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学历和社会经历,这就可能使他们对相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理解。而部队管理者往往注意不到这种差别,从而形成了沟通的障碍。不同性质的沟通需要有不同的沟通环境和方式,部队管理者要依据不同的沟通对象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地点及方法,以企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一切都要随着时间、条件和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能机械地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型。如对政策法规及上级命令、指示的传达,要选择庄重严肃的场合下进行;对人员思想情况的了解,要选择轻松的、非正式场合,且要在人员无其他公差任务的情况下进行;对人员思想转化,要在相对私密的场合,且人员思想波动不大的情况下进行;与性格外向、开朗的人员沟通要多听少说,与性格内向、文弱的人员沟通要主动询问等。

沟通时机不当,会影响沟通效果,有时甚至会引起信息接收者的逆反心理,激发管理矛盾。

(三)学会积极倾听。

倾听是沟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管理者要在沟通中获得最有效的信息,首先必须学会真心倾听。当官兵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时,管理者应当认真地倾听 同时,管理者要把自己置于下属的`角色上,懂得换位思考,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再者,倾听的时候应当客观地听取下属的意见而不应中途插话或立即做出判断。当下属意见比较尖锐,影响到管理者情绪时,应该尽量保持理性和克制,如果情绪失控,则应当暂停进一步沟通,直至恢复平静。此外,在倾听他人的发言时,要注意通过非语言信号来表示你对对方的关注。比如,赞许性的点头,恰当的面部表情,积极的目光配合等;同时要避免一些影响对方发言的小动作,如不停地看手表、翻阅文件、拿着笔乱画乱写等;另外还要时刻注意与他人交谈的细节,看得懂非语言信息,尽可能了解对方使用它的用义,注意“察言观色”,听得出对方语言中隐含的意思和“弦外音”,充分利用它来提高沟通效率。

(四)完善沟通系统。

当前部队人员管理中存在的沟通问题并非全是管理者的个人问题,也有沟通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层过多,组织架构比较复杂,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到达终点,这往往会导致信息的丢失、变质。因此,部队管理者在与官兵进行沟通时,应当尽量减少沟通层级。越是高层的管理者越要经常与官兵直接沟通。应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改善沟通结构,合理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制定相 参考文献:

关的工作流程和信息传递程序,以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为各级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另外,要加强横向和斜向的沟通。可开通单位局域网和部门信箱,通过网络将信息公开化,快速宣传政策,倾听官兵心声,解决官兵疑难,使信息传递速度最大化,矛盾解决到最小化,减少地位差别引起的信息沟通不畅。同时,管理者还要为官兵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兴趣小组、互助小组等非正式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建立官兵之间互相交流、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的通道,激发智慧,释放能量。培养集体荣誉感,鼓励官兵为部队发展进言献策,提升官兵主人翁意识和管理者的科学决策能力。

[1】《管理沟通理论与实务》,侯志春,清华大学出版社,版。

[2】《魅力来自沟通》,许爱玉,浙江大学出版社,版。

[3】《浅谈基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沟通》,马忻殷国强,《商场现代化》,20第5期。

【4】《沟通艺术在行为管理中的应用》,柴建军陆涛,《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第12期。

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 篇5

近年来,基层人民银行对如何加强信贷征信管理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为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也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征信业的发展。但目前,基层央行在履行管理征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进一步搞好征信管理工作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基层央行管理征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和足够的权威。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信贷征信管理职能而言,迄今为止尚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有关征信管理的法律法规,而且新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也没有把管理信贷征信业写入法律,仅仅依靠“三定”方案履行信贷征信管理这一职责,将会使人民银行处于不利和被动的地位。而从中国人民银行行政执法权来看,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在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9种行为进行检查权的同时,并没有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对违反信贷征信管理行为的检查权,没有相关检查权,中国人民银行是很难履行好这一职责的。而在基层,地方政府对于征信管理缺乏重视,相应的制度规定更是缺少。因此,缺乏法律的权威规定和基层政府的重视,要搞好征信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2、关于信息的采集比较困难,数据真实性不高。在基层,就企业征信而言,除公司的注册信息、司法信息是公开信息外,而财务、高管人员状况、公司发展战略等信息一般认为属于商业秘密,是否向征信机构提供,应由企业自己决定。在某些情况下,基层企业提供的信息有可能是虚假的,其可信度值得认真研究。而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又直接关系个人隐私,保护个人隐私权,在任何国家都是十分严肃的事。因此,如何采集、使用、披露信用信息是人民银行在征信体系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缺乏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县域信贷信息资源分散在央行、商业银行、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由于标准不一,出发点不同,成为各自独立、功能局限、相对封闭的主要为本部门服务的内部信息资源,难以达到共享的目的。比如信用中介评估机构对企业信用等级的评估,其评定结果商业银行不一定采用,在借贷时必须重新评定。基层央行对于此无能为力,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导致县域信贷征信资源分散,标准不一,各自为政,所以难以达到共享目的。

4、基层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尚显滞后。信贷征信是征集企业和个人在银行贷款方面的信用记录,目前在县域里对企业的信贷征信已有一个大体的轮廓,但对个人的信贷征信始终处于空白。县域金融机构仅通过客户的工作证明、负债状况、固定资产数量等有限的基本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对关键的个人收入水平、道德品质及个人信用不良记录等信息都不易获取。随着个人信贷业务在信贷总量中的占比上升,特别是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在银行借贷活动中的实质是个人借贷性质,而个人信贷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评定的缺失,必将对银行信贷安全构成威胁,其潜在的隐患凸显。

5、基层征信专业人才缺乏。由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征信体系建设远滞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高等教育也就这几年才有征信人才的培养,在全国看来,建设征信体系人才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征信人才会更加缺乏。就基层央行内部而言,由于人员少,高学历的人更少,而真正科班出身懂征信管理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而人才的缺乏,将影响征信体系的建设。

二、基层央行在做好征信管理工作中几点建议

1、完善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树立央行征信管理的权威。建立健全征信法律制度,加大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经济金融市场秩序的迫切要求。鉴于国家授权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但如何履行管理职能,法律法规必须予以明确,以树立央行征信管理的权威。此外,还基层央行应主动发挥地方金融运行中的协调作用,建议督促地方政府制定当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以地方法规制度的形式来促进当地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

2、赋予基层央行信贷信息征集的必要手段。央行要实现管理征信的目的,国家必须授予必要的管理手段。从当前基层情况看,央行必须具有:①具有制定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的统一标准的权力。②对社会信用评估中介机构进行管理,审批和决定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③赋予基层央行信贷征信管理检查权,依法对信贷征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④设立复议程序或仲裁机构,解决信贷征信活动中的纠纷问题。

3、加强信息的采集,确保数据真实性。为此,基层央行需要对商业银行加强指导和监管,改变商业银行不重视企业资信评级的现状,使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的现有条件,加强评级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基层央行在商业银行评级工作的基础上,注意收集和掌握有关企业资信评定的信息,充实自身信贷咨询系统的企业信用内容。

4、加强各部门的协调,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征信体系建设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处理的问题,它需要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与配合。基层央行应发挥协调主导的作用,整合金融机构、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方面的信贷信息资源,加强与政府、司法、工商、税务、房地产等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统一的信贷信用信息数据库,上下各方面共同努力,统一标准,实现征信资源共享。

5、加强基层央行的自身建设。一是基层央行应重视征信管理的工作。对金融机构办理的信贷业务,要及时、完整地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内记录有关要素、数据,全面反映借款人资信情况,力求系统数据的全面性。二是在基层央行增设征信管理机构主管征信工作。三是加强员工的培训,加快征信人才培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与本地大中专院校开展合作,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 篇6

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就结合我园在创省级园过程中是如何建立健全文书档案的经验与反思,谈谈幼儿园在创等级过程中如何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档案资料、档案管理、建立、评估、创等级、指标、作用

一、幼儿园在档案资料准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档案资料散乱无章,整理无头绪;

2、档案资料的收集不足,临时恶补,或体现不出评估方案的内容要求;

3、档案编号零乱,与评估方案序号不符,查找困难;

4、归档盒内档案内容较杂,不利于查找;

5、档案盒封面序号字体过小,文字过多,不利于查找;

6、档案盒摆放零乱,不便查阅;

7、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201月,我园顺利通过了广东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取得这一可

喜成绩,文书档案的建立健全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现就结合我园在创省级园是如何建立健全文书档案的经验与点滴体会,谈谈在创等级中如何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供同行们借鉴与指正。

二、幼儿园档案的分类与内容

幼儿园档案可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可设有文书档案,保教档案、保健档案、声像档案、基建档案、科研档案、会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设备档案、实物档案等。

幼儿园档案可以按其职权任务、特性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包括有:

1)?上级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有关幼教的方针,政策、指示、决定等方面的文件材料。

2)?行政管理中形成的计划、总结、考核、人员、工资等文件材料。

3)?党群工作形成的会议记录,党建、共青团、工会等文件材料。

4)?教职工代表大会形成的文件材料。

5)?园务委员会产生的会议记录等文件。

6)?家长委员会形成的家长工作、会议记录、问卷调查等文件材料。

7)?保教组形成的教学工作,保育管理、科研课题,招生、师资管理等文件材料。

8)?保健组形成的幼儿健康,环境卫生,膳食等文件材料。

9) 后勤组形成的设备、仪器,固定资产管理等材料。

10) 财务室形成的会计档案。

三、如何根据评估方案要求建立健全档案

幼儿园要谋求发展,必需要按教育教改的要求不断提高办园的质量,完善各项工作。创等级园所评估,以及每一年的幼儿园年审工作,都是对一所幼儿园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园所发展的促进。如何使幼儿园的档案资料在创等级以及年审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评估方案要求建立健全档案资料是关键。

1、首先要熟悉幼儿园评估方案提出的各项指标,三级指标中提出的每一个逗号,都要收集准备相关的文字或相片等资料进行说明;如:在办园条件—经费—1的在级指标中第① 项提出:办园经费落实,幼儿园教育经费*、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就可以准备:近三年经费收支情况、财务年度审计报表、年审报告与资料等档案进行说明。

2、根据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列出档案目录,档案目录的编号必需根据一、二、三级指标列出,并与评估方案编号一致,以便来评审的专家查阅。

一般可以按一级指标:办园条件(用A表示)、幼儿园管理(用B表示;二级指标:经费(用1表示)、场地园舍(用2表示)、教育玩具设施(用3表示)、规模(用4表示)、教职工配备(用5表示)……;三级指标编号可以和评估方案中三级指标的编号一样。如:A1-1-1近三年经费收支情况;(表示办园条件中的经费1里的内容)。

3、根据所列出的档案目录,整理出档案盒,贴上与档案目录相应的名称与编号;

A1-1-1

办园条件

经 费

近三年经

费收支情

况表

4、按档案目录与档案盒,将所有的资料归类,并整理成册装盒;

5、再次对照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评估方案中各项指标进行档案的完善;

6、打印文档目录与档案盒内的归档目录,制作档案目录,

7、最后,根据档案目录再次检查全部档案资料。

四、在评估过程中如何发挥档案的最大作用

(一)在创等级评估过程中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1、档案资料平时要勤积累,全园上下都要树立档案收集意识,我园的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很重视,将档案收集任务落实到各部门,由档案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整理,全园的档案都是靠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日常积累所得,所以既具有说服力,又不用临时补缺。

2、对《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指南》,以及《幼儿园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等都要深入理解与分析;

3、档案资料除了文字资料外,最好能提供一两张相片进行有力的说明,相片资料往往比文字资料更有说服力;如关于主题教育的活动研讨,除了有研讨的内容外,最好能提供活动时的相片进行说明,相片可做成表格形式附上活动内容;

4、档案目录要先根据评估方案订出,然后再根据目录立卷入册;

5、档案盒大小、规格要统一,最好用统一的塑料档案盒,档案装订也要统一,可以用活页拉杆夹,以便每一年更换与重复使用;

6、财务档案可以按年度进行划分;其它档案立卷入册要按学年度进行划分;

7、幼儿园除了有已过去三年的发展规划,还要有新的三年发展规划,计划要体现在前;

8、一些总结性、表格式的档案,最好能附有原始记录与分析进行说明;如:卫生保健表格中的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并根据什么原始材料计算出来的,都附在表格后;

9、卫生保健档案非常重要,我园仅卫生保健一项的档案就有68盒,有很多数据都必需要体现真实性,并要留有原始记录,这方面我园校医做得很细致,得到了专家小组的称赞;

10、在办学方向与依法治教的第12项 第①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正确的办园指导思想、办园宗旨和培养目标。这里要有全园的素质教育规划进行说明,这点容易忽视;

11、拼音教学在幼儿园中是不允许的,所以注意在档案中不要出现这方面的内容;

12、政治学习记录是幼儿园容易忽视的部份,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因此这方面要注意丰富;

13、教师业务档案中只需要放入教师的业务资料,个人资料不必放入;

14、办园经费、幼儿伙食经费、教工工资社保、校舍的规划与安全、幼儿园近期远期发展规划、教研计划、素质教育方案、师资培训、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园本课程、政治学习记录、家长工作、社区服务等都是检查的重点;

15、幼儿园自评说明等一切申报资料都必需要装订入册,包括评省级当日各班的教学活动安排也要打印并装订成册,并按评估成员数分成相应的份数。

总之,所有的档案资料都要准备充分与详细。

(二)如何在评估检查当天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1、业务园长、保健医生、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对自己所分管的`档案非常熟悉与了解,以便随时解答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2、所有的档案盒都要放在评估组成员们便于查阅的地方,让人一目了然,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料;

3、要提供多份档案目录,便于查找相关档案;

4、除文书档案之外,还要提供音像、相册等档案资料,要尽可能地让评估组成员们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更多的园内教育、管理与发展情况。

五、我园档案管理的今后展望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件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我们的档案工作虽然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园的档案管理也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方向迈进,我园对档案管理有以下几方面的设想:

1、实行电脑管理档案,采用电子版的管理方式,在每学期初,档案管理人员把各类的表格以及要收集的档案内容罗列成表,放在校园的共享文档中,让各工作人员根据要求将一学期所需的资料收集齐放入指定的分类文件夹中,这样一学期下来,档案管理人员就可以很方便地立档建档和查档,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2、进一步完善各类档案,树立人人参与档案收集与管理的意识,设立业务档案资源库,收集所有先进的经验与资料,存入共享资源库,供教师们相互参考、共同提高。

3、时刻与外界紧密联系,吸收好的档案管理方法与信息,加强与幼教同行们的联系与经验交流,更高效地提高档案的实效性,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今后,我们将会在如何更好地利用档案资源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方面继续努力,使档案管理为幼儿园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

2、《健全制度人人有责开发利用——实现幼儿园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幼教报

3、《幼儿园档案整理的原则与方法》---幼儿园手册之园所制度

注:此论文荣获年珠海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浅谈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管理 篇7

财政税收电算化会计档案主要包括存储在电脑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电脑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则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数据。按照《财政税收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采用电脑进行财政税收的单位, 应当保存打印出的会计档案。具备采用磁带、磁盘、光盘、微缩胶片等磁性介质保存财政税收档案条件的, 由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并报财务部、国家档案局备案。

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与传统的档案相比, 有其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1.存贮范围扩大。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存贮的范围比传统的档案更广了, 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除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外, 还包括存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数据和其他磁盘介质上的会计信息, 如程序开发设计说明书以及源程序文件、用户操作规程及使用手册、财政税收电算化科目及科目代码表、报表格式、自动转账公式及其他计算公式、检验公式等。2.存贮形式更多。作为传统审计对象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的存在形式发生了转变, 财政税收数据不但以打印输出的纸质形式存在, 还以电磁信号的形式存贮于软盘、硬盘、光盘等载体上。磁性化存贮介质方式的介入使档案的管理更加简洁、快速、有效。3.存放方式更严格。由于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实行的是纸质档案与磁性介质档案并行的管理模式, 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的载体不仅是通过打印等输出的传统意义上的纸张, 更主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等, 而这些磁性介质、光盘极易受磁场、有害气体、灰尘等影响, 因此, 存放地点必须具有更加严密的防火、防潮、防尘、防热、防磁、防冻等措施。4.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受会计软件的种类和版本的影响, 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 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和种类就越多, 电算化会计档案只有得到科学的管理, 才能被正常的利用。

二、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完整性、安全性不高。

我国自开展财政税收电算化以来, 实现电算化的单位数量很多, 但多数单位真正运行时间较短。有些单位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系统技术环境、制度环境的变化, 对软件进行了升级, 而原有的软件及相关资料未能及时进行整理归档。这样, 这些档案资料就得不到及时的收集和利用, 而且这也不符合控制制度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 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

(二) 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很多单位认为电算化仅仅是数据处理工具的变化, 对电算化档案的收集、管理、查阅、销毁仍沿用手工系统的制度;没有对电算化信息系统档案保管人员的职责作出相应的规定;也没有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来改善保管档案的环境等。

(三) 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全面。

目前很多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缺少档案管理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造成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不高, 制约着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四)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安全隐患。

计算机系统尽管功能强大、技术先进, 但仍有很多缺陷。首先, 计算机系统内存储的数据输入易被篡改, 软件被修改或破坏, 安全存取功能也薄弱等。其次, 在网络联通五湖四海的今天, 网络系统中信息易被窃取或泄露、非法增删改等。计算机系统不安全的另一主要方面就是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其破坏性极大。

(五) 电算化档案载体存在的问题。

电算化条件下, 档案载体本身发生了巨大变化, 它除了包括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账簿、报表之外, 还包括电算化系统中的所有系统软件、软件程序及全套文档资料。由于数据被记录在磁盘、光盘等磁性介质上, 在技术上对电子数据非法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 这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实施的信息篡改、修改复制、伪造、销毁等违法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社会危害性, 并且发现难度非常的大。另外, 电算化档案又受载体的质量、存放环境、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

三、加强财政税收电算化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 加强电算化档案的完整性。

管理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前, 应妥善保管并保存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都应打印输出, 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 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电算化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至磁性介质, 并设立备查登记簿, 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 管理人员必须对电算化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 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二) 完善管理制度。

电算化档案的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 档案增加了新的内容。因此, 在电算档案管理制度中, 对电算化档案的归档、保管、借阅、备份等都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各种纸质的会计档案和介质的档案要及时合理归档, 做好记录。归档的档案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要建立严格的电算化档案借阅制度, 借出、查看、归还要做详细记录。

(三) 提高部门人员素质, 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电算化, 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人员, 而且需要一定的计算机人员参与维护日常使用和确保其数据的安全。所以必须不断提高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同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高级人才管理与维护电算化财政税收软件的正常使用、网络的安全运行, 不断开发更合理、高效的电算化会计软件。只有两者共同配合, 才能有效保证财政税收电算化的正常运行。

(四)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配备专业计算机管理人员。建立预防病毒和黑客的安全措施, 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检测以及杀毒工作, 定期对系统安全性进行检测, 排除安全隐患, 切实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安全。

(五) 对所有的数据应进行双备份。

由于电算化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 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 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实行“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备份时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 并贴上写保护封签, 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引起整个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档案应保存在远离磁场的位置, 注意防磁、防火、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 还应定期进行检查, 定期进行复制, 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 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浅谈基层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 篇8

关键词:文书档案管理创新计算机技术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 队伍建设创新

目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档案管理的模式也随之不断改进,朝着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即便如此,档案管理也需要人的操作。所以,档案工作者必须坚持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从业水平,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档案的管理,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要把好人才入口关,注意引进招聘一些有文化专业知识、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充实档案队伍。要注重现有人才的使用,大胆使用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特长的年轻干部。要稳定档案干部队伍,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要建立健全必要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促进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此外,要加强对现有档案人员的继续教育。对档案工作要重点补充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有条件的单位应重点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

2 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在长期从事单调、乏味的档案管理工作中,逐渐失去了创新和不断进取的欲望,当前档案管理的工作仍沿用以往落后的管理模式。因此,要改变档案工作动力不足、缺乏超前意识的现状,努力从原有的档案管理状况中解脱出来,变成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先行官和创造者,档案管理工作由以往的事后资料搜集的管理方式,逐步向事前介入、事中参与和事后跟踪的新的管理模式转变。档案管理工作只有随着市场发展的角度思变、求新,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在社会进步和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所有档案管理人员都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将档案的开发、管理和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3 档案管理模式创新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已开始使用计算机技术,但一般只涉及到档案目录的录入、输出和检索,我们还需要的深入研究计算机技术在该领域深层次的推广和应用。实际上,通过信心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用条形码替代档号,不但确保了档案资料的安全,即安全可靠,也便于查阅和管理,同时,这种方式能加快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我国当前的各行各业中的琐碎的手工操作都能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档案工作也不例外。档案的业务工作、档案管理工作等都不同程度的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大大促进了各地区档案信息的交流,这是人们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具体体现。大量实践证明,这种档案管理模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4 档案管理机制创新

负责档案工作的有关部门必须从大局着眼,适时引入竞争机制,创新工作方法,彻底转变以往档案管理人员安于现状的工作心态,强化其忧患意识,从根本上杜绝安逸作风的存在。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适时引进竞争机制,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档案工作人员;当然,根据岗位特点,选聘才华出众、能力卓越、表现优秀的员工,利用这种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使能者上庸者下,使档案管理人员都能认识到,他们自身能力的拓展和工作业绩与其生存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使其更加努力的工作,激发其工作热情和个人潜力,使档案工作充满竞争活力,尽量在档案管理方式上实现管理创新。此外,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如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奖惩机制、职称晋升制度等,鼓励员工创新,并将创新思维或能力作为员工考核的基本标准,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资待遇、职位晋升緊密联系起来,在管理过程中为员工个的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空间,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5 推行特色服务

浅谈基层财政档案的重要性 篇9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日】 【来源:】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基层财政内控机制是财政部门为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实现财政管理目标,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对财政风险进行有效识别、监督和控制的制度体系。少数基层财政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基层财政一些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存在制度空缺;一些主要岗位,工作流程环节虽有制度,但存在漏洞,不适应客观实际要求;一些制度的预防性、约束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都有待提高,执行内控制度的长效机制有待形成。同时,抓内控机制落实的思路还不够开阔,要求还不够严格,措施不够得力,效果不够理想,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一定距离。

一、基层财政内控问题的原因分析

深入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财政职能多,任务重,压力大。目前,基层财政职能不断加大,特别是惠民补贴政策多,补贴资金总量大,补贴项目近百个,涉及人员众多。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不断增加,工作量大,人手不足,经费不足,基层财政往往应接不暇,疲于应付。眼下凡是有财政资金的地方,基层财政都有监管责任,单凭财政所的人手要监管到位显然不现实。

(二)基层财政内控不完善、不平衡、不到位。随着基层财政职能不断转变,需要完善基层财政内控机制建设,通过执行相关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实现基层财政规范管理目标。但目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体制机制原因,基层财政内部控制机制还处于缺位状态,基层财政资金就地就近监管还存在“短板”现象,基层财政内控制度有的尚不健全,部分财政所内部监督工作仍较乏力,内控制度执行不力,内部监督检查不够规范。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检查联系不够紧密,内控机制建设还不能适应依法理财工作的要求。

(三)基层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不透明。目前,基层财政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有效地管好财政资金显得非常重要。而基层有些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和手段,造成资金资产损失浪费;有些单位利用虚假发票掩盖不合规支出套取财政资金;有些单位采用“白条抵库”、虚构支出业务等方式贪污挪用资金;此外,资产账外核算、出借银行账号等违规违纪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基层财政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内控制度科学性不强,内控执行不透明等因素,造成基层财政内部控制简单等同于内部会计控制,致使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执行,内控监督走过场。同时,基层财政队伍年龄结构老化、干部青黄不接,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适应基层财政内控机制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基层其他职能部门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对财政的内控监督存在一定抵触情绪,而财政的协调性不强,容易造成财政“一头热”的局面,与按照基层财政就地就近监管资金的诉求极不相称。

二、加强基层财政内控机制建设的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财政工作职能和任务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资金监管方面尤为突出。各类涉农惠农资金监管是新形势下基层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将成为基层财政工作的主要职能。准确把握基层财政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财政内控机制建设,不仅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而且已成为公共财政建设中一项战略性工程。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是一种管理原则,更是一种管理程序和方法。完善基层财政内控机制建设,对于切实提高基层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有效预防违法违纪问题发生,保障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面对日益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日益繁重的新职责、新任务,基层财政要把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作为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实现财政监督职能触角向基层延伸和基层财政资金监督的日常化、常态化、持续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政资金全覆盖、无缝隙监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打牢基础,在提高内控机制的规范性上求突破。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要将内控机制建设作为基层财政管理的重要环节,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制度设计,统筹考虑,积极推进。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基层财政调整内设机构职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权责清晰、职能明确、相互制约、运转高效的内控机制,实现授权与执行分离、执行与审查分离。要抓住基层财政资金就近就地监管的有利机遇,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机制、财政资金有偿使用、建立财政资金可追溯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注重制度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提升制度建设的执行力,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从而规范和约束基层财政管理工作行为。

(二)加强监管,在提高内控机制的可执行性上求突破。基层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财政工作体系的基础。要发挥基层财政就地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建立权责清晰,职能明确,相互制约,运转高效的内控机制,对本级和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其他渠道下达的财政性资金,实行全面监管。在明确监管范围的基础上,从完善规章制度,健全内控机制,提高管理效益等方面入手,建立全面系统的基层财政内控制度体系,制定完善的预算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办理流程、政务公开、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制度设计要体现创新性、前瞻性和预见性,使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以标准化的流程设计基层财政业务的管理,建立信息通达、公开公示、监督抽查、考核激励四项机制,强化内控工作,提高监管水平。一是信息通达机制。基层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在基层财政所与区财政局之间双向传递。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和部门安排用于基层、社区等基层组织的各类财政资金的政策文件、管理办法、拨款文件等,区街财政指定专人为信息联络员,具体负责收集整理和传递资金监管信息,并定期核对资金监管信息。二是公开公示机制。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规定,对各级各部门预算安排用于基层等基层组织的各类财政资金,包括补助类、项目类、基层财政本级安排资金等有关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对公开公示主体有明确规定的,由规定的主体负责。没有明确规定的,按“谁分配、谁公开,分配到哪里,公开到哪里”的原则进行,对于影响较大,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进行。三是监督抽查机制。对纳入基层财政监管范围的补助类资金的补助对象、发放标准、发放程序、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查。四是考核激励机制。每年组织对基层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进行考核,主要看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内控措施是否到位,提供的基础数据是否真实可靠齐全,岗位责任是否落实,监管是否有效等,考核结果作为基层财政干部选拔任用、调动、评先评优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创新方法,在提高内控机制实效性上求突破。基层财政信息化是推进财政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要按照金财工程要求,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系统应用和数据动态管理,及早实现基层财政业务工作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电子化公示和查询,并逐步建立流程畅通、业务系统、数据共享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为加强对基层财政资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跟踪分析创造条件。要树立“大监督”理念,建立健全基层财政高效顺畅的内部监督机制,努力做到监督与日常管理同步,监督与资金流向、流程和使用结果同步。在基层财政业务管理工作中,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注重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通过采取监控、督促、调查、核查、审查、检查、评价等方法,实现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整改纠正、自我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分配与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要落实“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把深化内控机制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实现基层财政权力、岗位、责任、制度的有机结合,将财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都纳入制度约束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确保财政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确保基层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安全。(冉云)

加强县乡财政部门内控监督进一步推动基层财政规范化建设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13日

来源:青岛市财政局

为进一步加强对县乡财政部门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监督,提高基层财政部门规范化建设水平,近日,市财政局组织开展了对五市三区财政局和119个乡镇财政所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情况 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2010年-2012年4月县乡财政部门内部控制管理各项工作情况,并对119个乡镇经管统计审计中心代管资金情况进行了延伸检查。

这次检查时间紧、范围大、质量要求较高,为确保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市财政局认真准备,周密组织,并开展了查前统计、调查、培训等工作,力求掌握县乡财政部门的第一手资料。检查组采取实地核查账务凭证等方式,白天深入乡镇检查,晚上召开分析会,及时了解掌握问题,分析问题根源,取得较好成效,检查发现了部分乡镇财政所及经管统计审计中心在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违反制度规定问题,也发现了影响和制约县乡财政部门内控管理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

基层财政岗位工作总结 篇10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在县局和桥头集财政分局领导和同事的支出与帮助下,很快适应了财政岗位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在工作中,自己快速适应安排的工作岗位,并认真履行财政岗位职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工作上踏实肯干,服从组织安排,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技能,给领导当好参谋,合理合法处理好一切财政业务。

二、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财政工作人员,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大家的信任,更好地履行职责,我始终坚定政治思想不动摇,认真学习单位全体会议贯彻内容,认真执行有关财政管理规定,履行节约、勤俭办事。

浅谈移民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篇11

【关键词】移民档案;管理水平;实施过程

1.提高对移民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移民档案包括移民政策与法规、移民经济开发、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实施等特殊内容。移民档案是移民搬迁安置和扶持发展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反映,是全面鉴定移民安置质量和移民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是移民工作验收的基础和依据。移民档案以其数量巨大、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类别众多,成为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也成为日后处理各项纠纷、分清原因、确定责任、避免麻烦,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凭证材料,并为今后移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因此,充分认识移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做好移民档案工作的前提条件。思想决定行动,在这个意义上讲,认识程度的高低,也就成为检验其能否做好移民档案工作的标准。特别是有关单位领导和直接从事移民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本着对国家、社会和移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历史和子孙高度负责的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做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尊重科学,高度重视移民档案工作,不辜负历史的重托,加大移民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采用先进技术,把移民档案管理好,最大限度发挥移民档案的作用,实现移民档案的价值。

2.结合实际做好收集工作

档案收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具体讲,在移民档案收集工作中重点要做好以下材料的收集:

2.1注意移民前期文件材料的收集

无论是因地质灾害还是经济建设引起的移民搬迁都要进行前期的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在调查、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移民生产安置方针、规划等实施报告。这些工作形成的档案资料,是确定移民搬迁与安置项目的依据。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前期形成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地质勘探报告、各类比例尺地形图等内容档案的收集,因为这些档案体现着迁建复建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地承载能力,及开发、改造、调整土地的位置和面积,是监督质量、控制投资、生产安置、承包土地的依据性档案。另一方面,要注意地质勘探中形成物探报告、地质报告、钻孔柱状图等内容的档案材料的收集,因为这部分档案内容反映着项目区域内的滑动面位置、岩性、地质构造等地理条件。这是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子孙后代的大事,是防御今后因地质结构变化,发生灾害的重要依性档案。

2.2注意各类管理文件材料的收集

管理性文件材料是记述移民工作实施过程的重要档案材料,是维护移民和移民管理部门双方利益、解决纠纷的凭证性材料,在收集过程中应予以足够重视,作为重点进行收集。特别是所在省、市颁布的有关移民内容的实施条例、细则和补充文件及移民事实机构与移民对象签定的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都是开展移民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也是后期解决各方纠纷的重要凭证性材料。管理性文件材料还应该包括移民事实与管理机构在移民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既包括移民机构内部管理工作的文件材料,也包括移民机构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材料,特别是调解处理纠纷产生的协议或合同等材料,均应作为重要的文件材料予以归档。

2.3移民搬迁安置档案

移民搬迁安置档案是移民工作的基础数据。在这部分档案中,首先要归档的应该是反映搬迁安置过程与实际情况的档案材料。因移民搬迁项目一般实施工期都较长,搬迁安置规划的基准年与规划设计水平年之间少则相差一、两年,多则五年以上。所以,形成的档案具有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多,内容复杂等特点。如移民安置情况统计表,包括征用耕地的数量,搬迁人员、乡镇企业数量,项目补偿资金的数额及认定移民资格的依据等材料,都要及时建立移民搬迁安置档案数据库,提供统计数据,分析移民数据信息,提高移民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

2.4移民项目建设档案

是在移民安置过程中,按专项规划报告进行的基本建设项目内容,主要应包括:城镇迁建的规划设计;移民安置的土地开发、改选、结构调整;企业还建的技术改造、重组、招商、对口支援;电力、通信、供水、学校等专项基础设施复建;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预防、治理和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地面、地下文物保护措施;植树造林、种草、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环境保护等项内容。这些项目档案的收集,应按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要求进行。具体应包括项目前期文件材料、实施过程和竣工验收的文件材料。

2.5移民会计档案

移民会计档案是反映移民经费使用情况的第一手材料。主要包括概算、预算、决算、凭证、账簿、财务报告等几大类。具体内容如下:

1)直接对每一个住户进行的补偿,包括拆除损坏的房屋以及其他损坏的个人财产,安置用房、搬迁奖励、搬迁补助、工资补贴以及临时过渡的房租补贴等。

2)对受影响的单位、社区的补偿,如对搬迁的单位的财产损失的补偿,对需要搬迁的新基地的征地补偿,以及企业停产的损失补偿。在农村,这类补偿包括对乡、村的农地补偿,乡镇企业搬迁的补偿,停产停工的补偿,搬迁的补偿等等。另外,由于耕地减少而所需的劳力安置补偿都属于这一类。

3)搬迁的费用预算里包含着项目的内容和移民安置战略进行实施而需要的费用,并包括不可预见费用,如物价上涨等因素。

4)实物指标补偿,内容包括对专业设施,公共基础设施,文物古迹等内容的补偿。

5)移民经费内包括移民户和移民单位补偿资金结算书等。这些档案清楚记载着各单位、每一户、每一人补偿标准和费用,涉及成百上千的单位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调解裁决移民纠纷的凭证和依据,详细的会计档案也为几年调整一次概算,每年测算一次移民补偿投资的价格指数和差价奠定了基础,成为“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依据。

3.加强管理,提高移民档案的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首先是要加强对移民档案工作的领导,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在人员、经费、档案管理设备设施等方面为移民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使档案工作与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步发展。其次要加强档案业务建设,在完成档案收集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档案整编工作,努力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这也是体现移民档案管理出效益的关键。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规范整理各类移民档案是加强移民档案管理的基础。具体应注意以下原则:对移民分户档案,一定要按户进行整理建档,特别要注重土地房屋产权证的整理;对建设项目档案要按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有关规定,按项目进行整理;对文书档案按照《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或《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要求按件进行整理;对会计档案要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分别按报表、账簿、凭证、其他等四类进行整理立卷;对声像、光盘等特殊载体档案的整理,要按照《照片档案管理规范》、《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移民档案的数据库建设,从而提高移民档案管理水平。这也是最大限度发挥移民档案作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国家档案局.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档案管理办法[M].北京: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国家档案局,2000.

[2]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水库移民安置國际高级研讨会文集[C].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

上一篇:跨境电商分析报告下一篇:大学生法院法庭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