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考试

2024-11-30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考试(共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考试 篇1

辩者擅辩,名家留名

——小议名家思想与影响

在中国早期诸家实用性思想中,充斥着成人以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然而此间我们却惊喜的发现有一家的言论独辟蹊径,卓尔不同。他们热衷于解析名实,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矛盾世界,却不思议进入了哲学的中心。他们是擅辩的辩者,他们是留名的名家。

从名家又称为“辩者”,我们就能推敲出,这是一群擅玩文字游戏,耍弄嘴皮子功夫的人。他们往往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在与人辩论中,常对别人否定的加以肯定,而对别人肯定的又加以否定,以此而著名。他们会在不同条件下对法律条文做不同解释,使人无以辩驳,故有“坚白、无厚之词章,而宪令之法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扰乱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也因此为名家招致了包括道家、墨家在内的不少非议与批判。其实名家对于文字的解释本没有错,而他们的思想恰好为过于实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补充了理性逻辑的一面。

关于名家思想核心的“名”“实”问题,名家两个代表人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惠施主张“实”的相对性,强调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连环可解”就是分别从树木和桌子的角度分析,将“破坏”和“建设”这一对矛盾体联系起来。公孙龙主张“名”的绝对性,同柏拉图的理念论产生了惊人的契合,具有形而上学性质。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在“白马非马”的论述中,他分别从词语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加以论证,这种逻辑的缜密性即使在当今社会也不容小觑。

名家未能保存自己的学派而发展下去,在后人看来似乎影响力远不如道家墨家等那么大,实际上,名家在当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以至于他们的核心主张“名”“实”渗透进了道、墨两家的思想之中。《道德经》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际是在以自己的理解论证名家思想,从区别“有名”和“无名”开始,提出了“道”这一形而上的理念,并以此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名家关于“名”“实”的论述实际上跳出了现实世界,大大提升了哲学的思考范围。惠施的相对性思想也对老子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这种最原始的相对性讨论经老子的发展形成了“反者道之动”学说,然后逐渐演化为“物极必反”这一通俗而智慧的道理,从此深深印在国人头脑中,以至于现在提起我国的朴素辩证思想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子而非施惠。所以名家思想的核心实际上是由道家发扬光大了。而“施惠十事”中另一个言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成为后期墨家的一个理论来源,尽管墨家对此做了批判,他实际上也借此发展了自己的“兼爱”说。名家对在其之后的哲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广泛讨论的主题,然后其它各家在对于这一主题的讨论中不自觉的创新了自己的主张,那么可以说名家对其之后的中国哲学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同样决定于中国哲学环境的现实适用性,名家未能长远发展下去。他们论述的是形象之外的世界,因此无法直接应用于现实,也未能获得任何一国国君的赏识与支持。然而站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长河边上看,名家的思想在道家、墨家以及荀子时期的儒家思想中得到了批判性发展。名家将其他哲学家的关注点引向逻辑和形而上的世界,这也使得先秦后期的各家学派与前期相比明显呈现出缜密的思维性和逻辑感。

名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让我们拍案叫绝的诡辩逻辑,更是一种全新的哲学发展方向。辩者擅辩,名家留名。作为最贴近西方哲学理念的中国学说,名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农业背景下的直觉式的认识观,而将中国哲学推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考试 篇2

哲学是对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 是面对自我、面对他人、面对世界产生出来的问题价值意义及终极目的的思考, 任何人不可能没有, 也不可能回避, 只是自觉不自觉, 或自觉的程度不同而已。

中国基础教育教师须学一点中国哲学, 懂得自己从何处来, 根在哪里, 魂在何处, 思想文化的源头是哪些。这方面著作林林总总, 学者牟宗三的尤为著名。就我们教师而言, 不是专门研究哲学, 而是学一点哲学, 提升这方面的素养与修养, 写好教书育人的大文章。为此我向参加培训基地的教师多次推荐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是一本1946年至1947年冯教授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任访问教授为学生讲课而写就的著作, 赵复三译为中文。

为何可先读这一本呢?

首先是“简史”, 整本书仅300页, 但言简而意赅, 浓缩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 学术意味浓厚。整本书阅读下来, 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 也就是能比较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祖先对世界对自我认识的运行轨道, 一扫以往自己的一知半解或碎片化的了解。书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哲学的精神:“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 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 (我所说的正面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 , 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超越现实的世界, 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这就是说, 哲学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 它是生命的体验。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现世的, 又是出世的”“既是理想主义的, 又是现实主义的;既讲求实际, 又不浮浅”。对此独到的见解分析比较, 娓娓道来, 令人信服。

介绍诸子百家绚烂思想, 既一语中的, 又神采飞扬。如讲述孔子:他是创立私学第一人, 是一个儒生, 儒家学派第一人。引用西汉经学家刘歆语对儒家界定:“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孔子作为教师, 他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解释古代的文化遗产, 以自己的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的经书。不仅如此, 他对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人与天的关系都有鲜明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是“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正名”的意义在于“君、臣、父、子, 在社会里各有责任和义务, 任何人有其名, 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对于个人的品德, 孔子强调仁和义,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忠恕”是做人的原则, 也是“仁”的原则, 按“忠”“恕”行事为人, 就是“仁”的实践。尽己为人谓之忠,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谓之恕, 两方面合起来就是“忠恕之道”。“知命”, 儒家从“义”又发展出“为而无所求”的思想。人要做自己所应当做的, 因为这是道德本身的要求。“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 这些外部条件能否配合人们所从事的活动, 非人力所能控制, 人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 成败在所不计”, 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因而, 孔子说:“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在叙述介绍的基础上, 作者对孔子作了如下的评论:“他自称对古代文明‘述而不作’, 其实他的学派对古代文明重新诠释, 取古代文明的精华, 创立了一个文明传统, 一直延续到晚近的时代。”“明中叶后尊崇他为‘至圣先师’可以说是不无道理的。”有叙有议, 言简意赅, 使读者对孔子其人其学说有清晰完整的印象。对墨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佛学、禅宗等介绍莫不如此, 均抓住核心价值, 要言不烦。

其次是打通古今中外。既以时间为线索, 分析中国哲学演进的历程, 贯通古今;又横向比较, 打通中外, 与西方哲学对应, 视野开阔, 给人以波澜起伏之感。比如墨子是在孔子后出生的一个哲学家, 是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后出者往往针对先出者提出驳论而建立自我, 这是一条脉络。另一条脉络是某个学派的继承与发展。如道家, 书中就写了五章——早期道家的三个阶段和新道家的主情派和主理派。早期道家三阶段以杨朱、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是隐者, 哲学出发点是全生避害。第一阶段杨朱基本思想是“人人为自己”“轻物重生”, 主要用直接逃避的方式来保存自己, 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第二阶段老子, 他的学说以“太一”和“无有为常”为主旨。“太一”即道, “常”含义是永久, 永在。万物都是变动不居的, 但决定万物变动的法则不变, 在主宰事物变化的法则中, 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说的“物极必反”, 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四十章) 第三阶段庄子认为成圣之道需要摒弃知识。人的原初状态的无知是自然的恩赐, 而人达到“无知之知”则是心灵 (亦即灵性) 的成就。达到的人, 超越了普通事物的局限, 超越了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 达到“无我”的境界, 与道合一。此时的道家主张“以理代情”。到了公元三四世纪时“玄学”盛行, “玄”字原出《老子》第一章, 末句形容“道”是“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指它深远神秘, 变化莫测。“玄学”表明是道家的继续, 故作者称它为“新道学”。新道家中崇尚理性与豁达率性各有其人生追求, 在早期道家的宇宙观、人生观中均可找到痕迹。儒家的流派与发展, 内容更为丰富。主干清晰, 枝叶滋润。

各学术流派发展轨迹自有其脉络, 而学派与学派之间或矛盾, 或对立, 或借鉴, 或吸收, 或融合,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如墨子的“兼爱”思想与杨朱的“为我”正好相反。又如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传统的两个极端, 道家主张“无为”, 人的活动应“顺乎自然”;法家首先是制定法律, “设之于官府, 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三》) 但是, 在“无为”这一点上, 两个极端汇合了。法家认为君王拥有政府运作的机制和工具, 他自己不必做任何事情 (“无为”) , 而执政掌权所要办的事情却都办了。就是说, 他们两个极端之间具有“同一性”。至于佛教的传入与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对“业”与“果”的阐释, 禅宗的“顿悟”等, 对宗教、哲学、艺术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的叙述、议论, 摆脱了线性思维, 刻画出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众多学术争鸣、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繁荣景象。思想之深刻、胸怀之开阔、表达之精湛、智慧之闪光, 至今留给我们不尽的思考与启发。

中外打通也是该书一个特色。英文版编者德克·布德在该书引言中说:“中国哲学的内涵远远超过孔子和老子, 或儒道两家著述所涵盖的范围。在二十五个漫长的世纪里, 凡西方哲学家所曾涉及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思想家们无不思考过。”这是他阅读该书后的发现。确实如此, 作者在书中多处引用西方哲学家的观点与中国哲学家进行比较, 如第二十五章的标题就是“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 又如讲述到后期墨家“利, 所得而喜也”, “害, 所得而恶也”, 为墨家的功利主义提出一个享乐主义的解释时, 作者联想到十八九世纪间美国哲学家杰利米·边沁的“功利原理”, 两者进行比较, 使观点更为鲜明。至于对哲学思维的出发点区别, 西方哲学用“正的分析方法”, 中国哲学用“负的分析方法”, 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既表明作者中西哲学史功力的深厚, 更让读者打开认识窗户, 不局囿于一己之见。

再次, 立足中国, 讲好中国哲学史故事。六十多年前, 最早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 由于所处的时代, 受西方学术影响, 往往以西方的学术框架来研究。这本书虽然是对美国大学生的讲稿, 但并没有以西方哲学系统来“规范”中国的学术, 也没有使用多少西方哲学的名词术语, 而是立足于中国, 讲中国故事, 讲中国哲学的背景。首先讲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背景, 讲对自然的理想化, 讲家族制度;讲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讲述儒家重视的“礼”, 重视礼仪, 是一种诗情, 而不是出自宗教。这就强调了中国哲学的特色, 而不是以西方宗教仪式的视角来阐释。又如诸子百家由来的阐述完全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 土生土长, 无半点西方移植。“儒家者流, 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 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 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 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 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 盖出于法术之士。”如此判断, 有中华泥土气息, 一目了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说,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此言有道理。春秋时代被有些学者称之为轴心时代, 出许多圣者、贤者、智者, 智慧纷呈, 思想灿烂。在当今高度发展又为物质所累的时期, 心灵漂泊而无法安顿, 认真读一读书中那个时代圣者、贤者、智者对天地人的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 会有心灵回归家园的感觉, 去浮躁, 归平静。“提高人的心智”, 超越自我。

中国哲学简史 读书笔记 篇3

读书笔记

书目: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摘录范围: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第一部分:第一张、第二章、第三章

在这一部分冯友兰先生就中国哲学的常识做了简单介绍,为接下来章节的讲解做了铺垫,具体如下:

第一章 中国哲学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节我们可以总结出冯友兰的两个定义:

1.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反思的对象是人生。人生论、知识论、宇宙论都是反思的思想的产物。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

2.对宗教的定义:每种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种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在这里,冯友兰对哲学和宗教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宗教等于哲学加上层建筑,因此道家是哲学派别,而道教是一种宗教;佛学是一种哲学,而佛教是宗教。同时他也在文中指出,中国人不关心宗教观念和活动,关心的是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的境界。哲学提供了一条比宗教更直接的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中国哲学家认为一个人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成为圣人,是否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呢?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各哲学流派的观点,又参照了西方哲学理论。他说中国哲学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是“内圣外王”。圣人的内心达到了人与宇宙统一的境界,有最高的精神成就。在外在行动上,圣人可以处理日常人伦事务,因此哲学与政治思想相联系。(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既是哲学又是政治思想。)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注意到了中国哲学的独特表达方式:暗示。在这里冯友兰指出西方的哲学有着严密的推理过程,而中国哲学的著作则是模糊而富于暗示性的。因为暗示,所以它可以无穷无尽。这也是中国诗歌、绘画等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

语言障碍

此书是冯友兰先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讲稿,语言障碍也是对于西方学生而言的。然而随着全民文学修养的下降,现代人在读传统哲学经典时同样有“语言障碍”,这恐怕是冯友兰先生始料未及的。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这是冯友兰在本章中引用的一句话,透过这句话来观察中国与希腊的话,可以看到大陆与海洋的不同。同时也是其所引起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不同。这使得中国哲学犹如仁者,广阔的土地让中国人“上农”,所以中国哲学强调顺应自然,提倡过犹不及。在中国,出世之学和入世之学有着完美的统一,苏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因为如此,中国的哲学通常从直觉入手,富于暗示性。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迥异的方法论。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对于各家起源的探索,冯先生提到的第一个人是司马谈。司马谈首次将各哲学流派分为六家,虽然不尽科学,但却有首创之功。刘歆进一步分为十家,并试图系统上追溯各家的历史起源。后来的学者则对刘歆的理论进行了开掘和补充。各家的起源是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引起的,具体来说;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士。名家者流盖出于辩士。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法家者流盖出于法述之士。

第二部分:第四章、第七章、第十三章、第十五章

在第一章中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的哲学富有暗示性。儒家是中华精神之源,孔子是儒家之源,孟子、荀子则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学说。之后的文人学士虽然围绕着孔孟之道多有阐释,但是都是其本人所悟出的孔孟之道所暗示的学说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思想内涵。更何况后世学者出于政治目的作出了一系列的增删改造。因此研究儒家学说,当先研究孔子、孟子、荀子,才不至于舍本逐末。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对于孔子的理论,冯友兰总结为“正名”、“仁义”、“忠恕”、“知命”。

孔子的“正名”是出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的需要。如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有相对应的义务和责任,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履行他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其“正名”的含义。

“仁义”是孔子关于人的德行的回答。“仁”不光是指某一特殊的德性,而且指的是一切德性的总和。“义”则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出于道德的考虑做的事。这个词与“利”相对。

“忠恕之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自身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之为“恕”;“己之所欲,亦施于人”,此之为“忠”。因此“忠恕之道”就是仁道。

“知命”就是一心一意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计成败。儒家讲“无所为而为”,依照儒家看来,每个人都有他应该做的事,他做这些事情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做的结果。

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冯友兰解释说孔子十五岁开始学习,四十而不惑,知识增加到了一定的水平,已是成为知者。而到了五十、六十孔子认识到了天命并顺应天命,完成了从道德价值到超道德价值的超越。这是孔子精神修养的发展过程,这也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

孟子与现实主义的荀子相对,是儒家的理想主义者。孔子讲仁,但并没有解释为什么要实行仁。孟子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并在回答的过程中建立了人性本善的学说。

冯友兰进一步解释说,孟子的性善论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圣人。孟子认为人性内除了善还有其他成分,这些成分若不加控制就会通向恶。他还举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来佐证。而人为什么会向善,孟子解释说这就是人与禽兽的区别。

儒家认为国家和社会起源于人伦。孟子主张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中才能充分发展这些人伦。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即“内圣外王”。君若没有道德,人民就有权来推翻他。君若有道德,他实行的治道就是王道,这与霸道相对的。实行王道要有经济基础,即实行井田制;要有教育基础“谨庠序之教伸之以孝悌之意”。圣王也要有他的“恻隐之心”,要爱人、忠恕。

冯友兰指出孟子的观点比孔子更进一步。孔子的忠恕之道还只限于个人,孟子则将其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内圣”上,孟子进一步指出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是人天生所有,即人性善,是上天所给予的,所以知道了性也就知道了天。

同时,冯友兰还指出了孟子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成分。孟子这一派认为宇宙的实质是道德的宇宙,人的道德原则就是宇宙的不变法则。人的道德最高标准是与宇宙融为一体。融为一体的方法就是行仁,将自己的自我私欲减少,到减无可减时,就达到了这个标准。而怎样达到这一标准,孟子给出了自己的修养方法:养浩然之气。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

有人提出孟子代表了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了儒家的右翼。冯友兰则指出这一问题不能简单地概括。孟子强调个人自由,却又重视超道德的价值;荀子强调社会控制,但又发挥了自然主义。他们都是有左有右的。

而可以肯定的是,荀子的很多思想是孟子的对立面,如他的性恶论。他认为人虽然本是恶的,但人有“智”,智可以使人向善。

这就必须回答一个道德的起源的问题。荀子认为,人一定要生活在社会组织当中,社会组织是需要规则的,这就是“礼”,即道德。另一方面,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辨别的能力,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也是“礼”。人性本恶,充斥着各种欲望,而礼可以进行调节。这是荀子对孔孟观点的进一步阐释:礼可以使人文雅,使其情感得到净化。

冯友兰认为《礼记》的各篇大多数是荀子门人所写的。丧礼和葬礼是最重要的礼,本来充斥着不少迷信色彩,但是儒家对它进行了净化。虽然知识对人很重要,但是人还需要情感上的满足,在决定对死者的态度时,也是具有感情因素的。因此会有丧礼、祭祖礼和其他祭礼。除此之外荀子还作了《乐论》阐述音乐是道德教育的工具。因此荀子极大发展了孔子的礼乐理论。

荀子在逻辑理论上也有贡献。他也指出了其他几家的谬误。他的学生李斯与韩非也是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

在这一章中,冯友兰着重讲了“易传”和《中庸》中的形上学、伦理学学说。冯友兰先生指出,在“易传”中的道是与道家的“道”完全不同的概念。道家的“道”是统一的,而儒家的道则是多样的。如君道、臣道、子道、父道,每个道都有所要遵循的规范。这在孔子时期是正名的学说,但在“易传”里进一步发展为形上学的学说。《易》本是占卜的书籍,里面有各种的卦辞与爻辞,这些卦辞与爻辞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逐渐的变为了一种公式,这种公式代表了宇宙中各类事物的道。事物可以改变,但是道不变,这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除了各类事物的道,还有万物作为整体的“道”。这是万物生成的“道”。生了某物,就必须有生此物者,又必有生此物所用之质料。前者是主动成分,后者是被动成分。前者是刚健的,是阳;后者是柔顺的,是阴。生成万物,需要二者合作,此之谓:“一阴一阳谓之‘道’”。

冯友兰举出了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传”认为这是万物变化的公式,这就是万物变化的“道”。万事万物在运行过程中,要想保持住完善的状态,就要各行其道,各司其职。因此这个“道”看是去是变化的,实则是形上学的。《易》的卦辞把这叫做“正”、“中”。“中”的意义是既不要太过,又不能不及。冯友兰先生同时又提到了《中庸》中的一句话作为佐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点既适用于个人欲望和情感的控制,也适用于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这种和不止包含在人和社会中,也弥漫全宇宙,这叫做“太和”。

而“庸”则是《中庸》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意即“普通而平常”。正如吃喝一样,正是因为普通平常,所以才重要而有价值。吃喝是天性,维护人伦,实行道德,这也是天性,也称“道”。因为太过平常,人们容易忽略它,所以要“修道”。“修”必须要“教”。只有“教”才能使人觉悟而完全,也就是明而诚。

《中庸》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亦。”因此“明诚”意即一个人能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平凡细节的意义,而且能把他理解道德完全做到。这样就可以“成己”。

而在成己的同时还要成人。成人和成己是相互的。因为人生活在社会领域之内,人伦之中。而要成人,必须忠、恕、行仁。这就又回到了孔子和孟子的传统。儒家正是通过推广仁爱,把人的精神提高到超脱寻常的人我与物我分别。

第三部分:其他章节

在其他章节中,冯友兰先生对儒学之后的发展和其他哲学流派的理论做了介绍。在孔子、孟子、荀子之后,儒家所期待的“内圣外王”的圣人来统治天下的情形并没有出现,不过秦王朝倒是因为它的暴政而过早的灭亡。到了汉代儒学在董仲舒手中开始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之后又经过了韩愈、二程、朱熹、陆王等人的发展。而儒、释、道一直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心中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篇4

摘录笔记以中国哲学背景为开头,包括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第三章各家的起源,接着就是开始对于各家的阅读摘录,以儒家为首,包括第四章孔子、第七章孟子、第八章荀子、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学、第十七章董仲舒、第二十三章到第二十六章的新儒家,然后以第十八章儒家的独尊和道家的复兴为节点,接着阅读道家,其包括第六章杨朱、第九章老子、第十章庄子这道家的三阶段,还包括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的新道家。主要的儒家和道家结束后,开始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墨家、第八章的名家、第十二章的阴阳家、第十四章的法家、第二十一章的佛学和第二十二章的禅宗。最后,以当下为焦点,世界为范围,阅读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学的传入、第二十一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结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那么,接下来总的读书心得也就按这个方式进行思考。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陆国家,由于是大陆国家且土地大部分适合耕作,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文明,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一切的源头都是农业,那自然就包括中国哲学。

在中国哲学中,对于宇宙的反应,本质上是对“农”的反应和看法,中国思想的主要两个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他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在同一轴杆都表达了对农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在方式上各不相同。例如,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事实上就是中庸之道的另一种解法,物极必反的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凡事应适度不应过极,也就是中庸。所以可以说,“农”是中国哲学的开始和延续。

综合以“农”为基础的等级制度、法律法规和风俗文化等等,在中庸之道的影响下,就如同所追求的“内圣外王”一样,中国哲学最终形成了“既出世又入世”的结果,事实上都是一种平衡,一种中庸的体现,而也是中庸之道,让中国哲学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不断地吸收消化,变成新的事物,如同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指出的“外来文化的入侵总是会被中华文化所融合吸收”。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儒家,无论是早期儒家还是到后面演变出来的新儒家,很长一段时间在中国的历史上处主流的地位,以等级秩序为界线,规定所对应的礼仪礼节。每个有名分的人,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以忠恕之道为方式施行“仁义”,可以说是儒家对于“善”的看法。虽然其地位特殊,但是儒家也并非一家独大。有反对其“正名”的等级制度的墨家,其自始至终采取功利主义的方式,认为不存在差等的爱,而应该实行人人平等。有反对其“入世”观点的道家,认为“无为”才是实现“善”的唯一法则。也有反对以礼治国的法家,认为“刑应上大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处法律非现代法律)。还有醉心于“名”“实”之分,不顾实际的名家,粗糙的探寻科学起点的阴阳家等等。

每个学说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但是通过分开单独阅读发现,事实上除了一贯坚持反抗儒家的墨家(之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以外,道家、佛学、儒家三者之间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相互肯定和相互吸收,出现了禅学和新儒学,甚至后期的新道家反而认为孔子比老庄更伟大,因为其已经忘记了说忘。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之一,比起西方“一神论”式的思想路线,东方的中国以“百炼刚绕指柔”的方式,将本是殊途的各家学说,最终巧妙的融合到了一起,起到了适合当代社会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前行,其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这一方式的一大体现。就如同西方哲学的传入,给只有负的方法的中国,带来了正的方法,如果在西方的话,定会分出个胜负,最终择一进行,但是在中国,正的方法只是给予了中国人一个新的思想方法,并没有取代负的方法,而只是补充了负的方法。根据冯友兰先生的看法“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202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 篇5

在学校号召下,有幸拜读了《中国哲学简史》,感触颇深,受益非浅。这之前,总感觉“哲学”是个很崇高的名词,是个充满科学权威的领域,令人仰视它。“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中国哲学就是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先生用英文撰写并由其弟子赵复三先生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中国哲学殿堂厚重的大门,让我们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领略到中国哲学那浩瀚而深邃的智慧思想。李慎之先生有言,“如果说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这或许能够说明该书在世界上的广泛影响和重要地位。

对我们教师来说,学点哲学的意义更是尤为重要。因为在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所以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有很多问题和事情,如果我们能够用哲学的观点来对待,其实就会容易很多。我感觉,人应该在哲学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应该在本书中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磨砺人高贵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们的精神家园。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基本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了解中华民族哲学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明白儒学之所以成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而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这里想重点谈谈与我们教师息息相关的孔子。

《西方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篇6

第一章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

(一)从外部条件来讲:

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 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

(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 第二章 早期自然哲学 包括:

(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

(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 第三章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

(一)智者和智者运动

1、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

2、智者运动:由智者的思想及影响所形成的反传统潮流,既有启蒙的意义,同时也对文明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二)智者运动的原因

1、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

2、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三)智者在社会政治批判上的两种学说

(四)智者中的有代表性的哲学观点

(五)智者运动的意义

二、苏格拉底

“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观念和理想统治西方文明达两千年之久,而且继续影响今天的思想。”

(一)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命题

1、命题提出与智者运动的关系。

2、命题的含义。

3、命题的意义。

(二)苏格拉底的“德性就是知识”的命题

1、命题的含义:认为人的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作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而这种技艺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做到的,所以说德性就是知识。

2、命题的意义:具有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教育意义。

(三)苏格拉底方法

1、认为获得知识要有正当的方法。

2、苏格拉底方法的前提是“知道自己无知”。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

柏拉图综合了以前哪些哲学家的主要思想:

(1)智者派:认为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2)苏格拉底:认为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3)赫拉克利特:认为(现象)世界经常变化。

(4)爱利亚派:认为(理念)世界是不变的;认为存在是一。(5)原子论者:认为存在是多。

(6)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精神统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质有区别。柏拉图哲学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基础和中心理论——“理念”论

(一)“理念”的含义:

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它具有两种意思:

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二)“理念”的特征:

1、本原性;

2、超感性;

3、不变性和永恒性;

4、绝对性;

5、客观性;

6、真实性;

7、完善性和目的性;

8、单一性和多数性;

9、等级性。

二、柏拉图的知识论

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领域。

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

三、柏拉图的灵魂学说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包含了认识论思想等。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哲学主要内容:

一、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自然哲学

物理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即自然哲学(所有学科都属于哲学)。

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从学科位置上讲,形而上学是“物理学之后”的学科。

从内涵上讲,它是“一门研究是者自身以及出于它的本性的属性的科学。”认为“是者”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研究的东西是超越任何其他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是“是者”的某个部分或性质。从他所讲的“是者”的意义来看,形而上学就是要把握最抽象、最普遍的知识。

三、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

(一)“灵魂”的含义:认为“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形体的形式”

(二)区分灵魂的功能和类别:分成三大类,每一类的功能不一样,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关系,高级的灵魂包含着较低级的灵魂。

(三)论灵魂的感觉活动。

1、对感觉的划分和设想通觉。

2、把感觉灵魂比作“腊块”,感觉比作在腊块上印章。

3、强调感觉接受的是可感形式,而不是可感事物。

四、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科学

1、认为伦理学是研究个人的善的实践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政治科学。

2、认为最高的善是幸福。

3、认为有意行为才有善恶之分,无意行为没有道德属性。

4、认为道德行为的实现依赖于“实践智慧”。第六章 晚期希腊哲学

一、伊壁鸠鲁派哲学

二、斯多亚派哲学

1、斯多亚派的历史阶段及代表;

2、斯多亚派的自然哲学;

3、斯多亚派的伦理学;

4、斯多亚派的政治学

三、怀疑派(Skepticism)

(一)皮罗的怀疑主义

(二)恩披里柯的怀疑主义的五个论据:

四、新柏拉图主义

第七章 基督教哲学的诞生

一、基督教的历史(早期):

恩格斯说:“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一)犹太人和犹太教。

(二)耶稣阶段。

(三)圣保罗(保罗)阶段。

(四)基督教的诞生。

(五)罗马帝国阶段。

二、早期基督教哲学——教父哲学概况

(一)教父和教父哲学

1、教父;

2、教父哲学。

(二)基督教的主要教条:

1、三位一体说。

2、创世说。

3、原罪说。

4、救赎说。

5、天国报应说。

(三)教父哲学对待哲学的两种态度:

1、信仰主义的态度;

2、理性辩护主义的态度 第八章 早期经院哲学

一、什么是“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由教父哲学发展而成。

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

二、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关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实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共相)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殊相)是实在的。第九章 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一)阿维洛伊主义

13世纪经院哲学在利用希腊哲学方面,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即以柏拉图哲学为主变为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主。在促成这个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是阿维洛伊主义。

(二)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

阿维洛伊主义是西欧人重新认识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重要途径,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就是阿维洛伊主义被译成拉丁文的形式进行传播的思想,也叫“世俗的亚里士多德主义”,代表人是巴黎大学的西格尔(Siger of Barbant、1240—1284

拉丁的阿维洛伊主义使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经院哲学的影响具有了直接的现实性。其对经院哲学产生重要影响的观点主要是以上阿维洛伊主义所主张的观点。

二、托马斯主义

相对于安瑟尔谟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的证明属于后天的证明,即是从经验出发的证明。

1、从事物的运动或变化方面论证。

2、从动力因的性质来讨论上帝的存在。

3、从可能和必然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

4、从事物中发现的真实性的等级论证上帝的存在。

5、从世界的秩序(或目的因)来论证上帝的存在。第十章 英国的经院哲学家

一、罗吉尔·培根

培根提出要改革哲学的学科内容,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他提出的新学科由五部分组成,即数学、语言学、透视学、实验科学和伦理学。这体现了他提倡的科学理性精神。

二、约翰·邓·司各脱

司各脱在唯名论和实在论的论争中,提出“个性”来说明事物的特殊本质的实在性,具有独创性,也说明了他的“精细”风格。

他认为实在论在承认形式是一类实体的共同本质的情况下,不能把质料作为实体个别化的原则。质料只是实体的量的规定性,它是在本性上后于实体的,作为实体的属性是不能决定实体自身的。

三、威廉·奥康

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毫无疑问地要有普遍性,是共相及其组成的普遍命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与共相对应的实体,因为这里的共相并不指称任何东西,而是指代殊相,实际存在只是个别事物,只不过它们不直接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而已。

第十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

一、文艺复兴运动简介

十四世纪以后,随着古代典籍陆续从阿拉伯重新传入欧洲,在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中,先进思想家们对非基督教的古代世俗文化发生了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搜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发掘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古代语言、历史、文艺、科学和哲学,仿照古典作品进行创作。古典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这就是说谓“文艺复兴”。实质上是借古希腊文化,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开始。新的宗教哲学思想是宗教改革的核心:

1、马丁·路德的宗教哲学——“因信称义”说

马丁·路德通过引用原始基督教的教条“因信称义”来阐发自己的宗教思想,它意思指人的灵魂得救不在于教会,也不在于“事功”,只在于个人的内心信仰。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事功”只是信仰的结果。

2、加尔文的宗教哲学——“先定”说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也属于“因信得救”的主张,但是他用上帝“先定”说深化了这一主张,强调了“因信得救”的宿命论性质。

“先定”说指宇宙中的一切都源于上帝永不更改的安排和命令(“先定”),因此个人得救是上帝预先的拣选,早已注定,个人的功德和教会的存在都不能改变上帝的先定。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是表明实现了上帝所赋予的先定使命。第十二章近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精神

一、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

欧洲近代哲学从它产生的时候开始,就与欧洲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可以说,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是决定近代哲学发展的根本因素。但是,哲学受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不一定是直线的或直接的,往往会在它们之间加入一些中间的因素,这些因素会成为哲学的直接影响因素,哲学也会通过它们对社会的经济政治产生作用。

这样,分析这些中介因素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原因、特征是必不可少的。

二、近代经验论的开创人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的人格受到质疑的主要两件事:(1)主动指控与他有恩的埃塞克斯伯爵谋反。(2)作为大法官收受贿赂。

三、机械主义的经验论者霍布斯

霍布斯认为哲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研究自然物体的“自然哲学”和研究人以及人造物体(国家)的“公民哲学”两个部分组成。在自然哲学中,他充分利用几何学、力学、物理学的材料,论述了关于自然物体的观点,系统地阐明了机械论的自然观。因此他的哲学的机械论特征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然哲学里。第十三章 笛卡儿的唯理论

一、笛卡儿的生平活动

黑格尔说,笛卡儿是近代哲学的创立者;罗素说,笛卡儿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他们的说法应该说是对笛卡儿哲学的两个突出特征——唯理论和二元论的揭示。

二、笛卡儿的方法论

1、认为科学的统一性不在研究对象,而在于方法,哲学首先要研究科学方法。

2、认为数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方法,它被运用到其他学科时称为“普遍数学”。

3、认为数学方法的两个一般特征“度量”和“顺序”在作为一般科学方法的“普遍数学”

三、笛卡儿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

在笛卡儿看来,“形而上学”是指专门研究超感性的对象,如上帝、灵魂、意志等等的学问。在“形而上学”中,他运用他提出的科学方法从普遍怀疑出发,建立起哲学的第一原理,然后确立上帝的存在和推导出关于心灵和物质的确定知识,建立了一个二元论的世界观。

四、笛卡尔哲学在十七世纪的影响

笛卡儿哲学产生后,在十七世纪的欧洲立刻产生了广泛的、多方面的影响。笛卡儿获得了许多信徒,追随者从不同方面发挥了笛卡儿哲学。

具有代表性的后继者有荷兰的斯宾诺莎和法国的马勒伯朗士(1638—1715)。第十四章 唯理论的发展

一、斯宾诺莎哲学

斯宾诺莎继承和发扬了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提倡的关于“知识就是美德”的强调道德的理性本质的传统,把人生幸福定位于精神幸福和通过对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思辨而获得的心灵的快乐。斯宾诺莎的真理论:

1、认为知识根据观念的清晰程度分为四种:

2、认为直观知识才是对一切事物本质属性的直接认识,称之为“真观念”。“真观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正确思想的出发点,是方法论的前提。

3、认为真观念是纯思想的结果,它的标准在于自身,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性。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内在标志”。

4、认为虽然真理的标准来自自身,但是“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即真观念与外部对象之间是一致的。他把这叫做真观念的“外在标志”。

二、莱布尼茨哲学

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固有的质是它的活动,因此单子是能动的,是无形的精神实体。他还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第十五章 英国经验论

一、洛克的哲学

(一)莱布尼茨对洛克的批判的反批判

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莱布尼茨曾写下《人类理智新论》,在书中对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进行了反批判,对“天赋观念”论进行辩护。

(二)洛克的双重经验说

如果说洛克否定天赋观念只是对唯理论的一次摧毁性的打击,但是要解决知识的来源问题还得从正面来提出建设性的主张。为此洛克阐述了关于知识的来源的双重经验说。

(三)洛克的知识论

1、认为观念只是知识的材料,还不是知识本身,知识存在于观念之间的关系之中,而观念之间的关系是观念是否相符合的比较。

2、认为知识可以进行分类:

3、认为直觉知识和证明知识是词语的知识,感觉知识是实在知识,两者使用的方法不同。

4、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知识不能超出我们所具有的观念范围。超出范围的一切判断都是理论上的假设。

二、贝克莱的哲学

贝克莱的哲学是从洛克的经验论出发的,也就是说洛克的经验论是贝克莱哲学的逻辑起点,但他的理论归宿却是不同于洛克的。他抽调了洛克哲学中作为经验的依托和来源的客观存在的物的成分,变经验论为完全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这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哲学命题上。

三、休谟的哲学

观念:观念是对印象的“忠实摹写”,是“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情绪在思维的推理中的微弱的影象”。

休谟的伦理学: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篇7

――级思想政治教育 魏金名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内容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内容摘要:

【万物变易之“道”】

如果一个事物要达到生长的顶点,并且保持在生长的顶点上,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所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发生的方式上都恰到好处。在《易经》的卦辞、爻辞中,把这种“恰到好处”称作“正”“中”.

“中”的含义是既不过多,又不过少。人的`天性倾向于过分。因此,《易传》和《老子》都把过分看作大恶。

【“中”与“和”】

《中庸》对于“中”的意义作了充分发挥。“中”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中道为贵”(the golden mean)颇为相近。有的人错以为,主张中道就是凡事只应求其半,行其半。其实,“中”的真正含义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如果一个人要从华盛顿到纽约,结果穿越纽约而到了波士顿,那就是过分;如果只到费城,那就是不及。公元前三世纪中国诗人宋玉曾经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一位美人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文选》卷十九)这里描绘的一位美女,身体和容貌都恰到好处。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中”.

在“中”这个概念里,时间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冬天穿皮大衣是“正好”,但如果在夏天,就成为可笑了。因此,儒家往往把“时”与“中”联系起来,如“时中”,含义是懂事“恰当其时”又“恰如其分”地行事。孟子称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正是因此,所以孟子称颂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章句下》)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里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当人的感情倾泻出来,而保持恰如其分,这时也仍然是“中”.“和”来自“中”,“中”又是调和各种心情所必需。

这个思想适用于人的感情,也同样适用于人的欲望。个人的行为或人 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中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当人的感情和欲望都表现得合乎分寸,他内心便达到一种平衡,这是精神健康所必需的。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这时,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里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当人的感情倾泻出来,而保持恰如其分,这时也仍然是“中”.“和”来自“中”,“中”又是调和各种心情所必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篇8

一、本书简述

这本书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背景、方法论进行了分析;第二部门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诸家开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观点和相互之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本书进行了总结,二、收获和感悟

一是以人为本。作者介绍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的思想。这和以往接触的哲学不同,以往学习的哲学中,强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问题,过于抽象,很难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并和自己的人生意义联系起来。而从对人生的系统反思这个角度出发,让我们对哲学的功用和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人的四种境界的划分,让我们对哲学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人生的反思和总结。如年末,对自己一年的生活、经历的事情、阅读的书籍等等进行总结。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但很多这种反思总结中,多数流于流水账,对为啥这样做?这样做是受何种观念影响?这种观念从何而来?都知之甚少。

三是发现每个人受固有环境和社会流行观念的影响巨大。例如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让中国人喜爱直觉思维,比如我们的绘画、我们的音乐、书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极泰来等观念,都和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有紧密联系。

这不仅让我们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受什么观念的影响。或者说,是什么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在历史上,已经有千万次人都经历过了,但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观念的局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观念在影响或决定我们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观念,这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学习新的知识,一种是领悟,真诚地去做事,达到心和宇宙统一起来,所谓致良知的方法,一种是敬,抱持者对世界的敬爱的态度,来生活。

例如前一阶段看一本书上,一个志愿者到利比亚去工作,通过其工作经历,他人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原来,医院、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他在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五是哲学为啥重要。哲学就是通过思维找基本规律。哲学是最高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面还有N层的东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逻辑、技能等。学习哲学就要以兴趣和实用为导向,定下你的目标,要让哲学成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让自己具备触类旁通、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创新等重要能力,非读哲学不可。

例如,我们学习数学就知道,数字是一种抽象,函数是对数学规律的抽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数学模型,这是另一层次的抽象,在此基础上,还有数学哲学和系统动力论,是对数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

七是学习哲学的方法

认识哲学,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体系和逻辑原理,并将这一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之中。学习哲学需要技能+意识+学习材料。如批判性思维是意识的储备,可以帮助你迸发学习热情,形式逻辑是技能的储备。

如在管理理论学习中,通过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在理论中找到共同之处,看到人的思维的轨迹;如我们可以发现杜邦分析和麦肯锡方法对应的形上学;罗杰斯的心理咨询方法对应的存在主义‘达尔文的系统动力论对应的马克思等等。在设计研究中,有设计方法论,仿生设计学等等。再如笛卡尔建立了普遍数学,只以顺序和量化关系为考察对象

八是新学到的一些哲学知识。一是 哲学的方法论,负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数学的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负的方法是采用不是什么的方法。由于哲学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这种思想对象用负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 中国哲学中的修养方法,无外乎诚和敬。通过诚对待思想,敬对待世界的终极理念,来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学的根本之争,是观念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三、精华摘录

p2 哲学家必须对于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都是从这个类型的思想产生的;

p4 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的价值;

p6中国哲学的价值在于,成为圣人,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24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概念的类型有两种,一种用直觉得到;一种用假设得到的;直觉得到的概念有三种可能的类型,已区分的审美连续体概念,不定的或未区分的连续体概念,区分的概念

p43孔子强调仁和义。义是指事之宜,即应该;仁强调,不光是指魔一种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命,是指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这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而不惑,是指他这时候已成为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认识到超道德的价值。

p82惠施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发现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 获得幸福的方法庄子,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

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说已经得到绝对幸福。

p153 法家韩非子。势:是指权利,权威;法:是指法律法制;术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也就是政治手腕;

p222 新道家。圣人高度理解万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万物变化的影响。他以理化情

p232 佛学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学的负的方法;

觉悟的确切意义。是指个人与宇宙的心的统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谓二谛义。第一层次,普通人以万物为实有,而不知无。第二层次,说万物是有,但是说万物是无也是片面的;事实上,有就是无;应当说不片面的中道,在于理解万物非有非无;第四层次,中道在于不片面,意味着进行区别,而一切区别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这个否定一切,就可以达到庄子哲学中的坐忘,佛家称之为涅槃;

p267新儒家。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创造的;这历来是柏拉图的实在论和康德的观念论争论的主题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时豪雄;

哲学的推理,形上学的推理,其出发点是经验中有某事物存在。

哲学史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由于他的反思的性质,它最终必须思想从逻辑上说不可能成为思想的对象的“某物”

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为四个,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

道德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踏实社会的一员。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天地境界。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四、哲学入门书籍推荐

1.反哲学入门

2.思想的力量

3.西方哲学简史

4.大问题

5.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6.哲学的慰藉

7.哲学浅说

8.我的半生传奇 蔡志忠

9.牛津大学 哲学入门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表现和教学途径论文下一篇: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荡秋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