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2024-09-30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通用10篇)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篇1

有关新常态下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向探析的论文

摘 要:新常态是在我国化学工业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下提出来的破解化工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的一种创新理念。其核心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研发及可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在新常态下化工经济的发展更重视资源的整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新常态 化学工业经济 现状与困境 发展方向新常态下化学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技术等,并能紧密结合当下的环境,有规划、有步骤的实施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化学工业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

一、当前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工生产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的矛盾不断的加剧,加之国际经济发展的不乐观局势,致使化学工业经济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困境。第一,化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煤炭资源、石油资源、水资源等,随着一段时期我国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各种资源面临的严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不足,这就加剧了化学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第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化学工业的主力处于资源的初加工状态,产品的附加值低、对资源的浪费大、对环境的污染大,这就造成了盈利、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化学工业生产中,较低的附加值难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就会选择走一条“薄利多销”的经营之道,在生产经营中企业长期的将利润最大化的空间放在降低成本上,却忽视了技术的革新与环境的保护,这种形态下的化学工业经济很难保持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形势。第三,随着国际形势的转变,低附加值化工产品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例如“关税壁垒”政策就严重影响了廉价商品的竞争优势。加之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化工企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的挤压,这就导致这些化工企业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第四,化工产品严重过剩,除化肥、纯碱等传统化工产品过剩外,一些新兴的化工产品也呈现出市场饱和现象,如机硅这种新型材料,发展初期备受欢迎,现在也出现产品过剩现象,化工产品生的生产过剩一方面是因为内外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则因为产品的技术含量太低,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综上所述,化学工业不仅面临着融资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的困境,其新产品换代慢、生产技术相对滞后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面对市场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趋势,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寻找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是复兴市场、确保化学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新常态和化学工业经济发展

事物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和可转变性,当一种事物出现后,它能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它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反之就会逐渐的消亡,而能适应当时社会情况的事物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表现出种种矛盾,最终矛盾的激化就会使其被另一种新的事物所代替,这其中蕴含着量变到质变,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我国化工经济在发展初期处于一个常态状况下,经过快速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财富、技术财富、物质财富等,随之也表现出其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种种不协调,这就使得我国的化学工业经济进入非常态状况,在这种非常态环境中化工经济就会表现众多的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要使其恢复到常态环境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常态。新常态是针对于化学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而提出的,对于缓解资源缺乏、环境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矛盾有积极意义,是我国深化改革的体现。在新常态下探讨化学工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理智的头脑,当前的经济形式极为复杂,企业面临的问题差异大、复杂程度深,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统一的解决所用企业的所有问题,因此,要以大局出发,整合资源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其次,新常态下思考化工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将当前形势与未来发展结合起来寻求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一方面,正确、理智的看待国内外化学工业经济的发展,例如我国的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就是我国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而美国的页岩气开发技术的领先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不足,将化工经济的发展定位在全球经济环境中,取优补缺大力发展我国的化学工业技术,促进我国化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缓解化学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研究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高度,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已为化学工业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是挑战、也是机遇,必须站在较高的位置,向远看,寻求化工经济的长远发展道路。再次,新常态下思考化学工业经济的发展应将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营造一个和谐的、统一的发展环境,以优化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经济新常态下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趋向

新常态下首先应放缓化学工业发展的速度,由快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发展转变,在放慢中加深化工产业改革的力度,发展实体经济。一方面,放缓化工经济发展的势头,逐渐的破解化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为化学工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深化经济改革,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重新恢复常态,在常态--非常态--新常态的循环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经济模式,提高我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改变以廉价赢得市场的被动局面。其次,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当今世界的化学工业依靠的是具有创新性的先进工艺技术,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我国的化学工业经济也要改变原有的以资源、廉价成本为经济发展驱动的旧模式,应抓住时代的机遇,大力发展化学工业的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技术为驱动核心的经济形态,才能推进化学工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再次,新常态下我国化学工业经济应向环境友好化工方面发展,减小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寻求化学工业经济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之路。一方面,提高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力度,重视企业工艺、技术的改革和优化,鼓励企业创新,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和更新,以高附加值赢得化学工业的更大效益,重视化工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我国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使其在国际市场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重视化学工业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資理念的转变,改变原有的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理念,应重视招商中化工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提升环境保护在招商引资中的地位,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等推动企业对化工产业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升化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进我国城镇建设、环境保护与化学工业经济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化学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就是放慢脚步,实现共赢,其关键在于化学工业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一方面,提高化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合理利用,并能够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化工经济的循环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化学工业模式,降低化工生产成本、提高化工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化学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参考文献:

[1]李丽平,新常态下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J],上海化工,2015(08):42-46.

[2]贺曲,马征江,张文云,新常态下长江三角县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究[J],现代商业,2015(17):93-94.

[3]武振华,化工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J],化工管理,(28):88-90.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篇2

教育技术学科在我国建立已经有二十几年的时间了。近年来, 教育技术学科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且从事教育技术的人员逐年增加, 教育技术学科发展迅猛。

从我国大多数学者认同的94定义来看,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 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基于它的这一特殊学科性质, 实践在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 而实践教学的实施要依托于一定的实验条件, 因此教育技术实验室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铜仁学院物理系现有教育技术实验室及其实验教学上的困难

目前, 铜仁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从属于物理系。现有计算机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上述实验室大多能进行基础实验。在实践教学上存在如下困难:⑴培养学生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辅助教材, 采集文字, 图片, 视频, 音频, 动画等多媒体素材, 检索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能力的专业实验很难进行。⑵很难完成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法、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计算机辅助教育等实验任务。⑶现有的实验室相互分开, 彼此独立, 各自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无法实现硬、软件资源的共享, 开设综合性实验困难很大。⑷学校部门之间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共享程度低, 信息流动不畅, 无法有效的利用学校设备, 造成资源闲置。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方向谈铜仁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

2003年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初步确定了教育技术的五个发展方向。分别是教育技术学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教育方向, 教育软件工程方向, 现代远程教育方向。铜仁学院目前主要从教育技术学和信息技术教育这两个方向来办学。教育技术学方向主要是培养能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教育方向主要是培养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学研究人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与技术支持人员, 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培养与应用人员。从本校办学的两个方向强调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的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 体现培养方向对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要求。因此, 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就必须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 就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否则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笔者综合我国上百所高等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经验, 结合铜仁学院办学的方向, 认为铜仁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应建设如下实验室:

1.基础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能力, 如对传统媒体:幻灯机、投影机、录音录像机;现代媒体:电视机、影碟机、照相机、摄像机及计算机设备的操作使用, 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设备的保养及维护。开设内容可由教学情况而定。

2.教育资源设计开发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用于传统媒体软件和现代电子媒体软件的开发设计及制作。如制作幻灯片、翻录磁带、冲洗打印照片, 制作vcd (dvd) 以及CAI课件。

3.影视创作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用于制作电视教材、电视教学片及多媒体音视频文件的处理。如配音调音技巧、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使用、3DMAX电脑动画制作、图形图象photop, Autocad, Premiere影视制作等软件的使用。

4.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的研究。如教师和学生可以运用该实验室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微格教学以及其他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实践活动。

5.网络教育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用于远程教育模式的研究, 远程教育系统的使用与设计, 远程教学资源与课程材料的开发以培养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等能力。如使用和组建局域网、进行课程资源网上检索、开发和测试网络课件。

除上述5个主要的专业实验室外, 教育技术还有一些实践课可以在已经很成熟的物理学及其它专业实验室里进行, 像模拟电子实验, 数字电子实验, 电视电声技术实验。

基于校园网平台的实验室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 实现信息快速传递, 使学习资源由分散、独立向集中、共享形式转变, 使实验室资源的综合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提高实验室的综合应用水平。笔者认为可以在构建实验室时,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校园网平台的结合, 在每一间实验室模块里配备一台主机, 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将彼此独立的实验室构成一个局域网, 校园网络平台与因特网相连的模式。在这个校园网与实验室整合的模式中, 各个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对校园网和本实验室进行管理维护, 及时向校园网络平台发布各种数据, 以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教师和学生也可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查看各实验室的情况, 通过实验室主机、校园网络平台、因特网互访检索各种教学信息资源, 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实验教学与学生实践。模式结构图如下:

在这一新模式下, 各个实验室管理人员还可以利用教育技术的手段, 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参考信息, 学习测评信息, 教师 (专家) 答疑信息, 学习建议及策略信息。

总之,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学科, 随着对教育技术学认识的逐渐深入, 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看到了实践在教育技术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验室建设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信息化这个大背景下, 我们要勇于利用新的手段, 积极探索新型实验室模式, 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 扎扎实实的搞好实验室建设, 结合本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向的要求, 培养更多, 更适用的教育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风美.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周万德.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高水平物理实验室[J].实验教学, 2004年第11期.

浅谈初中化学新课程发展的方向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发展方向;探究式教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12年修订的新教材的实施,把初中化学教学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跟以往课改不同的是,拿到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同时,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边教边学,教学相长,感触颇深。深切体会之一就是初中化学教学发展的方向问题,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向。

一、将化学知识用真实而有价值的情景“包装”起来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的具体情景(situation)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context)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创设以下教学情境:

1.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新教材的《绪言》提供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情景素材,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充满神奇而又实用性很强的化学世界。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好彩图上的内容,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图片,甚至出示实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氢气的性质教学时,可用两个分别充满氢气和空气的气球来引入新课,营造活跃的气氛。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时,可用新开启的汽水(或可乐),来演示二氧化碳密度大、易溶于水、溶于水生成酸、不支持燃烧等一些性质。

2.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联系学生生活旧经验,引入新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水的净化》一节课可演示生活中的“泥水变清”的小实验引入新课,播放自来水厂净化流程视频生成问题预设:如何使河水成为饮用水?展示家用饮水机中的净水器,并演示除色、去味等净水效果,以加深学生对活性炭作用的认识的作用。《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节,可讨论为什么馒头松软而且多孔;实验室中灭火器里的化学药品等。

3.从化学史实、化学趣味故事创设情境,让枯燥的化学知识充满生命的活力

例如氧气性质教学时可用故事导入:舍勒发现氧气的故事;人为什么不能呼吸纯氧?《元素》一节,可选择: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与众不同的扑克牌——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碳酸钠教学时可让学生了解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这些史实和故事,既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缓释化学知识的枯燥,又可以拓寬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课堂上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通过主动参与教学,积极试验,有效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获得经验与体验,发展智慧与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方式。实施以探究式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就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更好的实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探究”的新观念。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和解决科学问题,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

新教材中列出来必须完成的八个学生实验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以下几个学生实验活动课: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污水净化的方法等等。在探究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之间合作来完成实验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逐渐步入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之路。

探究式教学对评价要求较高。我们要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鼓励性引导为主,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表现性评价、肯定性评价、全面性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完成探究过程,促进其发展。

三、从讲解化学教材内容的教学转化为问题驱动、活动展开的教学

“问题驱动、活动展开”的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以问题为载体,通过科学合理地呈现问题并有效地组织学生展开活动,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来建构知识和完善自我认知结构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水的净化》一节,教师首先展示学生日常见到的污水、河水、井水、自来水,引出驱动性问题——“如何将河水净化成饮用水”,然后利用导学案,开展明矾吸附、静置沉淀、过滤液体和活性炭吸附等一系列净化水的实验活动。从而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开展实验活动,在活动中了解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净化方法,体验通过实验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化学思想。再以硬水软化的演示来引出水中可溶性杂质的净化方法。

无论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探究式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还是实施问题驱动、活动展开的教学模式,都要以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为目的。教师要通过学生的反馈,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学生进步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心琦、胡玉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理念及课标结构.继教网国培计划(2012)专题讲座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篇4

浅谈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摘要: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只有认真钻研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推动生物学科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实验准备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充分而便利的实验准备是成功实验教学的保障;实验引导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由于教师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教师有条件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能力的激发都依赖于此环节。实验教学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激情与心血,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新和充实。

关键词:实验教学、方法和技巧、探究、整合、创新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运动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因此,只有认真钻研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推动生物学科的发展。生物实验提供给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学习热情的直接切入点,在生物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列入了新课程的具体目标。为了帮助学生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生物学教师应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教学,努力探索开辟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新途径。

实验准备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准备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充分而便利的实验准备是成功实验教学的保障。

1.1 利用先进仪器设备,使实验准备化繁为简

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中生物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的配置越来越齐备,恒温水浴锅、离心沉淀器、生物传感器等设备都来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身边,为生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经常要进行水浴加热,例如,斐林试剂对还原糖的鉴定,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等实验。在以往的实验中,水浴加热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烧杯和温度计,实验准备较繁琐,实验中学生对恒定的水浴温度较难控制。

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操作,我校在实验教学中使用“恒温水浴锅”进行水浴加热,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同时降低了危险系数,避免了酒精灯的误操作和烧杯中的沸水给学生造成的伤害。课前接通电源并调节好所需温度,以备课上使用,大大缩短了水浴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对实验历程进行探究,对错误操作进行纠正,并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增加了课堂容量,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实验,增强了学生对自身动手能力的自信心。

1.2 充分挖掘教师创造力,轻松解决实验难题

教师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制作教具,解决实验教学中的难题。

例如,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本实验的准备中重要的实验仪器――诱虫器,是需要老师自行制作的,诱虫器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的避光性达到诱捕小动物的效果。有关诱虫器的结构,教材上已经给了我们指导,但具体用到的材料和制作方法需要教师认真思索、解决难题。本着简约、经济、实用的观念我自行制作了诱虫器(右图为我自行制作的诱虫器),选择的材料都是既便宜又容易获得的,实验效果十分理想。

首先,诱虫器的支架结构是选材的一个关键,支架一定要具备支撑稳固和便于调节两个特点,铁架台是实验室常备的材料,他重量适中、支撑稳固,且铁圈部位灵活、便于调节,使用铁架台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进行照明的电灯和灯罩结构需要具备灵活方便的特点,本实验选择了颈部可弯曲亮度可调节的台灯,这种台灯灵活性强,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亮度和位置,而且成本低廉。无底花盆的材料选择和制作是实验准备中的一个难点。本实验选择了实验室中廉价的塑料制垃圾筒为材料。制作无底花盆时,用烧红的玻璃棒在垃圾筒底部戳数个孔洞即可,达到了节约、高效的目的。无底花盆内需要放置一个金属网,金属网网眼的大小至关重要。网眼太大,土样容易漏掉,网眼太小,体型大些的小动物不易通过。通过反复的比较实验,结果证明石棉网的网眼大小十分符合实验要求,但需要去除网上的石棉,具体做法是将石棉网在水中浸泡后,进行敲打除去石棉,这样石棉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后剪成适合于无底花盆的大小即可。漏斗的选择要适合于无底花盆大小,为防止土壤和小动物从花盆底物逸出,漏斗口最宽处与无底花盆的底部直径相近即可。试管的大小要根据漏斗的大小来选择。根据土壤中小动物的避光性,漏斗壁和试管壁要贴上纸(纸张颜色越深,实验效果越佳),使外界的光线无法透射进来。最后,用化学实验室中常备的中和热测定器做底座插入试管,增加了诱虫器的稳定性,而且成本低廉,还达到了美观的效果。

2 实验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能营造平等宽松的学术氛围,能让学生有思考空间,能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近距离交流,教师有条件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教师具有何等水平的引导能力,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引导,采用怎样的引导方式,如何让引导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作用,对实验教学质量乃至人才培养质量都至关重要。

2.1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一定要把大自然还给学生,让学生到户外亲自去尝试,亲身去探究。

例如,探究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安排。本实验时间较长,准备工作复杂,不适于课上进行活动。建议学生课下分组调查取样(选择一定区域进行为期半天采样活动)和进行小动物的采集工作,课上进行分析讨论。

在实验教学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四到五人为一组),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双休日的时间到不同地点进行环境调查,并撰写环境报告,提交老师。在对环境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核后,选择安全且适于小动物生活的样地进行取样。然后,引导学生制定每个样地需要安排的土样采集的次数。由于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我进一步指导学生对每次取样的时间进行讨论(此探究实验应选择小动物活动频繁的夏秋季节进行)。为了做到随机取样,我引导学生对取样的方法进行讨论,并制定具体步骤,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在收集小动物后进行填写(下表为某小组学生设计并填写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统计和讨论,确定样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第一次取样 第二次取样 第三次取样平均值

蚂蚁(单位:只) 21 32 25 26

蚯蚓(单位:条) 0 2 1 1

蜈蚣(单位:条) 1 0 0 0.3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实验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教学中,生物课要与信息技术适时适度的整合。常态课上计算机、投影仪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屡见不鲜。在实验室中的实验教学,由于有专门的材料和仪器需要学生操作,所以教师往往忽视了实验室中电教设备的使用。其实,实验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更是必不可少的。

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为例,此探究实验需要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我校在进行此实验课的教学时采用分步教学的方法。课下对学生进行分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培养液的配置和酵母菌的培养,并用相机拍照保留数据和DV拍下培养过程,剪辑后与课件进行整合链接;课上演示幻灯片、展示照片、播放录像,学生通过录像、照片对石灰水颜色深浅进行比较,并在实验课上用烧瓶(或锥形瓶)、玻璃弯管、双(单)孔胶塞进行装置的组装、改进和谈论,最后,利用课前制备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在课上进行酒精的检测。虽然,本探究实验耗时较长,但是由于合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使得课外和课堂环节环环相扣,保证了实验的完整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使实验教学得到升华。

3 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能力的激发都依赖于此环节。

细心观察,以巧制胜

简单的实验有时往往不易出现预期的效果,其实认真揣摩实验流程,细心观察实验材料,我们便不难发现原因。

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淀粉遇碘变蓝的显色反应,所用材料为马铃薯匀浆(制作方法是将马铃薯洗净、切块,加入蒸馏水,在粉碎机中搅成匀浆,倒入烧杯中待检验使用),匀浆由于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而呈现浅褐色。学生在对马铃薯进行取样时,取浅褐色匀浆和碘液,充分摇匀混合后并未出现蓝色。

小技巧是,在用滴管取样时,应将滴管尖端伸向烧杯底部,取白色的部分,然后滴加碘液,此时蓝色较明显,若取上部浅褐色匀浆,再滴加碘液则基本不变色。这是由于马铃薯中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短时间内淀粉会在烧杯底部形成一层白色的沉淀。

3.2 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实验意图

在用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显色实验中,实验材料除了花生种子,还增加了花生种子匀浆(制作方法是将干花生种子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在豆浆机中研磨出乳白色的花生浆)。在花生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直接观察,会发现颜色并不是橘黄色,而是匀浆和染料的混合颜色――粉色,改用不同浓度的花生匀浆颜色依然为粉色,但将粉色的液滴滴加到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观察到橘黄色。其实,设置花生种子匀浆这种新实验材料的目的是与花生种子切片染色后镜下观察作对照,从而说明苏丹Ⅲ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的显色反映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3.3 巧妙设计,事半功倍

在实验中,操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教师应该融入自己的智慧,加以创新和完善。

例如:在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操作流程中,传统做法要用纱布(或尼龙布)和漏斗对研磨好的绿叶进行过滤,用小试管收集滤液,用棉塞塞严防止挥发。然后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在滤纸条上划线,滤液线要求划得细、直、齐。此过程较繁琐,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而滤液线的好坏又直接决定了色素分离的效果。

创新做法是将绿叶在研钵中充分研磨之后,不进行过滤,取一片载玻片,用载玻片较薄的切面在研钵中蘸取研磨好的绿叶浆,再将蘸取了绿叶浆的载玻片切面在滤纸条上沿铅笔线轻压一次即可。这样既避免了过滤和重复划线的繁琐,又保证了滤液线细、直、齐而且颜色较深,色素分离的效果十分理想。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于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对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能力和形成科学素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教师应强化实验教学的意识,通过观察、探究和调查等实验方式,增强学生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生物教师更应努力探索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推动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生物学科的发展。

总之,实验教学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激情与心血,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创新和充实。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陈彦 姚列明  霍中生  宁智华。 论实验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4卷3期

[2] 周燕茹(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浅谈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篇5

综合实践名称:金属材料与先进材料专业方向大型实验 英文名称:Advanced Metal Material Open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200405 面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方向、先进材料加工与制备方向)课程总学时: 3周 课程学分:

本大纲主撰人:梅建平(Tel:52090661 E-mail:jpmei@seu.edu.cn)

一、本综合实践作用和具体目标

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创新思维,将金属材料及材料成形理论中的基本知识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及现代数码分析表达技术、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实践内容、学时分配与组织

1、实验名称及实验时间(共三周)实验一 钢的奥氏体晶粒度与加热温度的关系(0.5天)实验二 钢的淬透性(0.5天)实验三 钢铁材料的组织观察(0.5天)实验四 其它常用金属材料的组织观察(0.5天)综合A 铝合金的制备加工与组织性能分析(约7天)综合B 钢铁材料(约7天)

2、综合A、综合B实验预习报告要求 ① 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

② 实验步骤及工艺参数(包括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③ 可能选用的设备及原材料 ④ 金相组织侵蚀剂的选择

3、实验报告要求(电子版)① 目的、原理、实验方法、设备及材料

② 实验结果(处理前后的组织图片,均用数码相机采集)③ 分析讨论(包括对缺陷组织的评价,热处理前后的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等)④ 参考文献 ⑤ 建议

4、综合A “铝合金的制备加工与组织性能分析”的安排 ① 选用材料

LDX ② 工艺路线

备料→真空熔铸(1天)→热形变(1天)→热处理(2天~15天)→组织分析、性能测试(2天)→讨论(1天)③ 分工

第一组 LDX的铸态及热形变态铝合金的组织性能分析(2~3人)第二组 LDX经热处理(自然时效)后的性能变化(2~3人)

第三组 LDX经热处理(人工时效)后的性能变化(分5~10小组)

5、综合B “钢铁材料”的部分候选项目

1# 制备粗大针状马氏体组织的金相样品(黑针及白针),自选材料及工艺。(*)2人 2# 制备含上贝氏体组织的金相样品,自选材料及工艺。(***)3人 3# 制备含下贝氏体组织的金相样品,自选材料及工艺。(*)2人 4# 钢板中魏氏组织的分析与改善。(*)2人 5# 钢管中带状组织的改善或消除。(20G)(*)2人

6# 合金铸钢(主汽门套盖)中魏氏组织的改善或消除。(ZG20CrMo)(**)2人 7# 无磁不锈钢(对焊三通)的磁性消除。(1Cr18Ni9Ti)(*)2人 8# 不锈钢板的组织与性能改善。(1Cr17Ni7)(**)2人 9# 锅炉管的组织状态鉴别。(T22)(**)2人 10# 铝线夹的断裂原因分析。(***)3人

11# 锅炉高温悬吊管爆管原因分析。(20G)(**)2人 12# 不锈钢螺栓的断裂原因分析。(**)2人 13# 钢板冷弯开裂原因的分析(***)3人

4#45#钢圆(Ф18×5),要求硬度达到HRC 55~60及HRC 28~32,含各阶段的组织分析。2人 1

5#T12钢圆(Ф16×5),要求硬度达到HRC 62~66及HRC 58~62,含各阶段的组织分析。2人 16# 球铁及灰铁的组织评定。1人 17

#6542高速钢的性能改善(***)3人 上述各项目注有不同数量的“*”号,“*”越多,表示难度越大。(14#的同学同时需要完成综合A第一组的实验任务和实验报告;15#的同学同时需要完成综合A第二组的实验任务及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综合实验分析报告;其余同学完成综合A第三组的实验任务并且把实验结果交给第二组的同学)。

三、教学管理模式与注意事项

1、实验一、二、三、四及综合实验A、B均为必做实验,其中综合实验分组采用自由组合+抽签的方式决定。

2、实验室在三周中对实验学生重点支持,实行24小时完全开放的管理模式,双休日也可安排进行试验。使用热处理炉及大型设备,应提前半天向实验室预约。热处理炉、显微镜及大型设备均应填写使用记录。

3、安全有序开放。开始实验前进行一次集中安全教育。

四、设备与器材配置

1、可供选择的仪器设备

① 各类制样设备,各类化学药品等耗材

② 大型设备(如熔铸、挤压及轧制)

③ 各类显微镜

④ 各类硬度计

⑤ 各类热处理炉:高温炉(1000~1250℃)、中温炉(300~1000℃)、烘箱(室温~300℃)、硝盐炉(150~550℃)。

2、可供选择的原材料

工业纯铁、20#、20G、HRB335、Q235、Q345、45#、T8、T12、40Cr、65Mn、GCr15、12Cr1MoV、35CrMo、5CrNiMo、CrWMn、6542、3Cr2W8V、Cr12MoV、2Cr13、3Cr13、1Cr18Ni9Ti、1Cr17Ni7、Cr25Ni20、ZG20CrMo、T22(10CrMo910)等。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按实验考勤、综合实验的预习报告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实验成果多媒体报告、书面试卷成绩等五方面综合考评,本综合实践最终成绩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评定。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戚正风,热处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5

2、刘永铨,钢的热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8

3、王笑天,金属材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6

4、崔崑,钢铁材料及有色金属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1980.4

5、胡志忠,钢及其热处理曲线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6

6、各类金相组织图谱等

7、杜树昌,热处理实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5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篇6

------学习2012小学语文新课标有感 裴娟

在这次暑假中,我认真研读了《小学语文新课标》,极大地帮助了我的教学工作,为这一学期地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引领了教学方法。我认为这次学习十分必要,效果显著。

一、把握语文教学核心

我认为语文教学核心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明确阶段性目标。

在新课标中设置的阶段性目标是指导教师教学的具体目标,可操作性强,也是阶段内必须达到的目标,效果性强,要求教师细细体会,铭记于心,有的放矢。

第一学段(1~2年级)阶段目标是: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认为在新的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没有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一切活动是盲目的,同时教师的精讲善导,对教师提出了极为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更要从备课中下功夫,设计符合阶段要求的引导语言,教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浅谈绿色化学发展方向 篇7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方向

前言

绿色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消灭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同时也要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废物和产品。绿色化学具有重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它避免了化学的负面作用,显现了人的能动性,它比环保意识要高一个层次。绿色化学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作用的产物,对化学本身而言是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1. 绿色化学理念认识:

从环境观点认识,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全球上防范污染。从经济观点认识,绿色化学是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绿色化学的目的是把现有化学和化工生产的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最佳利用资源能源”,“从源头上根除污染”,实现物流和能流的良性高效利用和优化循环,走循环经济之路,关键是原料的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绿色化学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综合能力,发展对环境友好,同生态和谐,与自然和合相融的化学及化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可持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问题是要研究新反应体系,包括新合成方法和路线,寻求新的化学原料(包标生物质资源),探索新的反应条件如超临界流体,环境无害的介质以及设计和研制绿色产品。这要求进一步认识和揭示化学物质本身的科学规律,通过对相关化学反应的势力学,动力学和动态学研究,探索新型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的可能性及其选择性调节与控制,发展新型化学反应,特别是催化反应和酶系(或拟酶系)反应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专属性而获得理想的目的物。

绿色化学是我国重点支持的重大基础研究领域之一。

2. 绿色化学原则:

1998年P.Anastas和J.Warner出版了《绿色化学理论和实践》一书,提出了绿色化学12条原则,可概括为:(1)预防环境污染,预防废物。(2)原子经济性,力求尽可能提高合成直收率。(3)无害化学合成。(4)设计安全高效低毒化学品的使用。(5)使用安全溶剂和助剂。(6)提高能源经济性。(7)使用可再生原料。(8)避免和减少衍生物生成。(9)开发新型催化剂。(10)降解设计,功能终结之后,不会残留于环境。(11)预防污染中的实时分析。(12)防止意外事故的安全工艺[1]。

3. 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通过化学原理和化工技术工程的实施中,获取新的化学物质的转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原子经济性体现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和环境友好的实现,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及其工程实践的反思。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绿色化学的关键内容可描述为:绿色化学在理念意识上遵循“天人合一”原则。尊奉人道主义和环境道德,力求在实现中“零排放。绿色化学的关键是必须做到原子经济性。所谓原子经济性是指原料中的原子转化成产物的百分率。1991年Trost提出原子经济性概念,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要求原料分子中的原子能够百分之百地转化为产物,不产生任何副产物或废物,真正实现废物的零排放(Zero emission)[2]。

原子经济反应:A+B→C(产物)+D(副产物)

反应要求:D=O或C>>D

传统化学工程中采用反应产物选择性(S)或产率(Y)作为评价反应过程或工艺技术的优劣之标准,这种认识和做法已沿用百多年,迄今许多开发和研究仍然至力于改进工艺,希冀提高产率。产率(Y)指标的建立是基于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或经济回报率(FIRR)的理念意识而提出的,它没有考虑外部经济性问题,也没有考虑环境影响,无法估计所排放废物的特性和数量以及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并同国民经济回报率(FIRR)往往相悖。因之,产率(Y)不能当成对化工项目的唯一评价指标,而应全面考虑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用原子利用率(Atom Utilizafion,AU)代替产物选择性(S)或产率(Y)。

4. 绿色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

(1)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可以实现“原子经济性”反应。不对称合成的催化反应,是获得单一手性分子的重要方法,不对称催化具有独特优势,由于它有“手性增殖”或“手性放大”作用,即通过使用合适的手性催化剂可以立体选择性地生成大量手性化合物。异构化酶专门催化手性合成或不对称合成,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手性合成或不对称合成是化学合成中最富挑战性的领域,许多手性催化剂往往用其化学计量级,近年来发现有许多手性试剂可用催化量级,并有效地用于众多合成中,产物的对映选择性很高。Corey及其合作者认为催化量的手性试剂可称之为化学酶。如目前在不对称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嘮唑硼烷类化合物,就是一类著名的化学酶。化学酶是可溶性有机小分子,其催化有机反应在许多方面与天然酶催化反应相同。嘮唑催化的酮不对称还原,从烷基硼酸[RB(OH)2]和二苯基脯氨醇所制备得到的嘮唑硼烷A,在用化学计量的硼烷或二苯酚硼为还原剂时,是对映选择性还原各类酮类的好催化剂,产物的ee值(光学产率)和产率都很高,产物的构型可以预测,催化剂在反应后可以再生,适用于大量制备。反应的最隹条件是:在THF(四氢呋喃)中、25℃、混合0.6 mol·dm-3硼烷、0.05 mol·dm-3的催化剂A和1 mol·dm-3的酮,反应很快,混和反应物后1min内就完成。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因增加BH3·THF量到0.6 mol·dm-3以上或降低反应温度而降低。所以,加强有关酶化学和模拟酶的研究可能是绿色催化反应的核心或关键性课题[3]。

(2)开发和研究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新反应。寻求反应条件平和,流程短,原子选择性高的新反应,如:硝化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反应、自由基反应等[4],其中关键是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酶反应和模拟酶的研究,以及相应的工艺技术与装备的研究,避免使用和力求减少对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减降副产品的排放,力求实现零排放。生命机体中各种功能酶的生化反应具有特异性,高选择性,可在温和条件下高速实现各种生化合成和代谢反应。了解认识各种酶反应的化学机制,科学巧妙地利用各种模拟酶反应机理于各种有机合成反应,实现模拟酶的反应特异性,高选择性,高速性,使化学反应按分子设计要求实现高组织化的有序进行,并可节能,节约资源,实现最有效的充分利用能量与资源。

例如:尿素传统的合成工艺主要反应方程式

2NH3 (液)+CO2 (气)=NH 4COO NH2 (液)

NH4COO NH2=CO (NH 2) 2 (液)+H2O

工艺流程简述:尿素合成塔内温度为186~1900℃,压力为200Kg左右

合成尿素的绿色化学工艺:

NH3+CO+S(Se)=(NH4)2CO+H2S(Se)

H2S(Se)+1/2O2→CO

用硫作循环剂的反应,可在1 00~120℃,320~2000kPa下进行,若用硒作循环剂,该反应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3)无公害,生态化与环境友善的反应介质的开发与利用,替代传统反应介质的研究,其中包括超临界流体(水、二氧化碳等),近临界水,液体水,离子液体等,如: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气体,无色、无味、不燃烧、化学性质稳定,不会形成光化学烟雾,也不会破坏臭氧层,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超临界二氧化碳可很好地溶解一般有机化合物,可以替代机械、电子、医药和干洗等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挥发性有机清洗剂;代替氟氯烃作泡沫塑料的发泡剂;超临界CO2为溶剂,生产氟化物单体和聚合物等。

(4)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传统燃料燃烧方式放出的化学能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只有一部分(低于40%)被转化为有用能,其余的能量则以种种不可避免的方式损耗了,如活动部件之间的摩擦消耗,作为废热从烟囱和冷却塔排放出等。燃料电池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没有任何机械和热的中间媒介。燃料电池取决于不同用途,其效率可高达90%。靠这种高效率,以燃料电池技术为基础的发电厂,比起普通发电厂将消耗更少的燃料,同时相应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可再生能源中目前已获得商业应用的是水力发电,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量的18%,但这仅仅是开发利用了全世界水能资源的10%。而未开发的资源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其开发利用受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看来,小水电比大型水电项目更有发展前途。风能提供的电力仅次于水电,鉴于风能利用的良好前景,国际上已在风轮机设计制造技术、功率储存技术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利用模拟酶和高分子金属配位化合物实现能量(尤其是太阳能)的固定与储存,吸收固定的能量又可按需求予以方便利用,使能量流生态化,与环境友好,与生态和谐[5]。可持续发展中有四大变量:能源,资源,生物多样性与空间,如若利用模拟酶实现绿色化无害能源,就基本上解决了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变量,尽可能的多利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如生物质能、风能、水能等),尽量少用或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幅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排放,将有益于气候变化。

(5)可重复使用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和生物质的利用以及人类生活中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6]。目前国际上研究生物基材料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聚乳酸、PHA(聚羟基脂肪酸酯)、1,3-丙二醇和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特别是发挥生物质的特有骨架结构,通过化学转化衍生出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针对我国的国情,引领化学工业的绿色革命,开展生物乙醇制乙烯等相关技术和产业也是国内目前的重要课题。例如,从乳酸、乙醇、甘油、丁二酸等出发,分别合成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聚羟基烷酸酯(PHA)、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壳聚糖等将作为化工原料而被人们广泛利用。以下领域的研究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碳二平台化合物(乙烯、乙酸、羟基乙酸);碳三平台化合物(甘油、乳酸、丙烯酸);多碳平台化合物(碳四二元酸包括丁二酸、富马酸、苹果酸、2,3-丁二醇及甲乙酮、碳五酸包括谷氨酸、衣康酸衍生物、乙酰丙酸、木糖醇衍生物、长链烷基二元酸);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聚乳酸制备技术、聚氨基酸制备技术、天然高分子改性、PHA、PHB制备技术);生物基精细化学品的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生物基手性化合物产品、氨基酸衍生物、糖基及核苷酸类化学品、1,3-二羟基丙酮、甾类衍生物、γ-氨基丁酸制备(生物转化发酵)。

(6)绿色农药化学,农药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学交叉形成的应用基本研究的分支学科,在全球化化学污染过程中农药起着主导作用,农药污染是环境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之一[7],特别是斯德哥尔摩POP公约中列出的12种POP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有9种是农药,二恶英类(PCDDS/PCDFS多氯二苯呋喃)往往是许多农药(如2,4D、2.3.5.T等)合成过程中的副产品(杂质),可以说首批全球性控制的12种POPS基本上是农药或者同农药制造有关,因此,农药的“绿色化”是时代的要求。据估计,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化学农药仍将在植物保护方面占主导地位,在国际上,发展高效,选择性强,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是主要方向,并在农药的思维理念和概念设计上会逐步实现由对生物(如昆虫,菌类等)物种的“杀灭”转向“调控”的概念转变与设计思路的更新。绿色农药化学的主要方向有:A非传统机制的化学农药,包括生物调控剂,仿生物化学农药,植物防御剂,免疫激活剂。B构效关系理论(QSAR)与分子设计,包括受体结构未知和基于基因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的构效关系(QSAR)研究及分子设计。C组合化学合成技术及高通量生物活性测试筛选技术。D生物基因工程与化学合成的结合协同。近年来,我国在新农药创制方面有所进展,但同国际水平相差距离还很大,主要是思维理念缺乏创新,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缺乏原创性的概念设计和分子设计,研究课题大多是跟踪性的,前沿性和独创性的少。

还有:利用生物和生物工程合成有关化学物质,如用细菌发酵法合成聚羟基烷基酯(PHA),聚丙交酯(PLA),聚乳酸酯,聚对苯二甲酶丙二醇酯(PTT)等化合物实现原料可再生和产物可降解的环境友好生物化学工程。利用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深化开拓绿色化学。如利用基因工程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利用纳米材料制备自洁净材料,降解高分子有毒有害物质等。但又要注意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有着双刃剑的特性,应用中要谨慎,并认真作好环境评估。

小结:

绿色化学是要求化学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审视“传统”的化学研究和化工过程,并以“与环境友好”为基础和出发点提出新的化学问题,创新出新的化工技术。绿色化学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

绿色化学是化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化学技术不断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但伴随的危害日益严重,已到了危机人类生存的地步了,此时人们思考着化学要从时候处理的环保方法,改变成事先预防的绿色化学方法。它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定义就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满足需要,即满足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8]。对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对未来环境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限制。绿色化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了人类的美好生活,化学人思考问题必须站在环境友好的角度,把思考系统从表观利益的小范围拓宽到与环境、与社会相容的大范围。时间上,从短期效益着眼改为长远利益。

参考文献

[1]Paul t.Anastas,Lauren B.Bartltt,Marry M.Kirchhoff,Tracy C.Williamson, The role of catalysis in the design,development,and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chemistry,catalysis Today.2000,55:11-22.

[2]梁文平,唐晋.当代化学的一个重要前沿—绿色化学.化学进展,2005, 12(2)

[3]黄仲涛,林维明,庞先桑,王乐夫.工业催化剂设计与开发.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4]曾庭英,宋心琦.化学家应是“环境”的朋友——介绍绿色化学工艺.大学化学,1995,10(6):25-31

[5]周东.绿色能源知识读本.第一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篇8

生物实验的改革应该建立在安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为了适应目前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顺应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的需要,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

一、环保化

所谓“环保化”就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有些生物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液、废气和有害残遗物;还有些生物实验会采用鲜活的动物和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如果不能认真对待这些实验,忽视环保教育,那么不但会污染空气、损害师生的身体健康,还不利于学生环保思想的建立,造成负面的暗示作用。用环保思想指导这些生物实验的改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理念,培养防治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在实际中可采取这几种具体措施:

1.尽量密封装置,防止污染外溢

如在定量实验“鉴定骨的成分”中“骨的煅烧”部分,教材中要求:先将鸡或鱼的骨称量,记录数据,然后用镊子直接将骨在酒精灯上煅烧,再称量煅烧后的残渣,记录数据,最后处理数据。这个实验会产生大量黑色烟雾,对实验中师生的口、鼻黏膜及眼的结膜都具强烈的刺激作用。实验中,大家往往咳嗽不止,眼泪直流。同时由于残渣的散失,实验称量的数据也不够准确。通过改进,将骨置入密封的焚烧炉内焚烧,等冷却后,再进行称量。这样,既消除了污染,又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合理替代药品,阻止污染产生

在不影响实验效果前提下,将某些有害物质换成无害物质,也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如在实验“鉴定骨的成分”中“骨的脱钙”环节中,可用食醋代替稀盐酸脱钙,只需学生提前准备,延长浸泡时间,效果依然非常明显。

3.回收再次利用,环保节约双赢

回收实验未反应的反应物、副产物、溶剂、催化剂、稳定剂等,再次利用变废为宝,可以有效地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降低实验成本。

4.多媒体辅助实验,消除不利因素

在一些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到野生动物作为实验材料,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破坏环境,还会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给他们的身心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时,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实验的替代品。如实验“观察和解剖青蛙”,实验前可带领学生熟悉青蛙栖息地,实地观察青蛙的外形特点,活动特点,然后将青蛙放回自然。对青蛙的解剖用多媒体课件代替,用三维动画向学生展示青蛙的内部结构特征,可大可小,可近可远,效果比实物解剖还要好。

二、简约化

所谓“简约化”是指实验方案尽可能简易方便,即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简化,实验药品便宜,实验操作简便,实验效果明显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改进现有的生物实验,实现简约化,有两条途径:一是因陋就简,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验仪器、实验药品的替代物。二是利用专门工厂经过精心设计、组合、加工的实验仪器。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使用研磨过滤器和层析管。改进实验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减少了室内空气污染,避免了挥发的丙酮对人身体的伤害;缩短了实验时间,节约了实验材料和药品;研磨更充分,色素提取更加完全,结果也较以前明显,有利于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

三、微型化

所谓“微型化”就是尽可能用少的实验材料、药品,获取最有效的实验信息。微型实验具有四个方面的优点:节约实验材料、药品,节省时间,操作安全,污染小。对有关实验进行改进,充分发挥显微镜的作用,开展微型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可以这样改进:首先,准备好一块洁净的载玻片;然后,用单面刀片作苹果果肉的徒手切片,选取较薄的一片置于载玻片上并用刀面稍微压挤,挤出汁液;接着,滴加1滴斐林试剂于苹果果肉上,并用试管夹夹住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约1分钟;(注意保持适当距离,并来回移动,以防载玻片断裂);最后,盖上载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实验结果:苹果肉及其周围的汁液中有砖红色晶体的沉淀。同样,“蛋白质的鉴定”也可用此方法。这样的微型实验既可大量节省材料,又可节约很多时间,使原来一节课很难完成的任务变得轻松自如,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四、趣味化

兴趣是学习的首要动力。改进生物实验,实现趣味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探究生物学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玩实验”的乐趣中培养实验能力,获得生物学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光合作用”实验,取大三角瓶,瓶内放入适量生长旺盛的金鱼藻装满清水,再选用合适橡胶塞,用打孔器将胶塞打2小孔,其中一小孔插一长颈大漏斗,另一小孔插入一玻璃管,其上接一乳胶管,管上具有一止水夹,乳胶管另一端接在注射器的针管处。将胶塞塞入瓶口使瓶内无空气,漏斗颈直达瓶底,而后用凡士林将瓶口与胶塞、胶塞与漏斗颈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漏水透气,并将止水夹拧紧;最后把三角瓶置于阳光下,则见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不断上升,致使瓶内的水进入漏斗。当瓶内气体达到一定量时,在大注射器内放一只小昆虫,如蚱蜢,将针栓推到蚱蜢勉强能活动时,稍停,当见到动物因缺氧不动时,立即松开止水夹,抽出瓶内气体进入针筒内,一会儿可见蚱蜢慢慢苏醒过来。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动物生活所需要的氧气。

参考文献:

[1]罗通理.显微玻片标本制作中的代用药品[J].生物学通报,1995(2).

[2]薛英翠.研磨过滤器在色素提取实验中的运用[EB/OL]. http://www. cblan.com,2005-11-16.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篇9

本节课呈现一幅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参观动物园、乘坐公交车。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处处感受到生活里方向与位置的关系,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学生说都说得还可以,但在制作时遇到较多的困难,尤其是4班。在这之前强调过的几点,学生几乎都有犯。如:注意二月的天数;有的日期没对齐,一周出来8天;有的把日期写漏;有的没注意到大月与小月的特点。3班出错少多了。我把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出处,又贴在了教室门口,给全班孩子作示范作用。

谈化学实验教学新方向论文 篇10

教学内容:例4以及练习。

学习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重点: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具准备:指南针

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4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

2、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

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

4、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你打算怎样记住这四个方向?请你把他们记下来。

5、请自己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6、观察例4图:请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

三、练习:

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2、第10页第1题: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会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吗?

第5课时

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

二、新知:

1、出示例5挂图: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

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

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10页第2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

讲评。

四、总结:

收获?指导学生对学习进行评价。

第6课时

内容: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1、11页第3题:

2、11页第4题:

3、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

4、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第7课时(单元学习检测)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认识了8个方向,是哪些呢?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来。

(                                                              )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     ),(            )”来绘制的。

上一篇:淇县创业服务部用工协议书下一篇: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