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2024-07-01

高二数学考试质量分析(共12篇)

高二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篇1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数学组

一、试题考查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数学学科考察内容是必修3全部知识,分文、理科两套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第二卷:填空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解答题6小题,共70分。文、理科两套试卷,大部分试题一致,共有5个题不同。本套试题考查全面,知识到位,完全按照易、中、难比例出题,非常符合必修3的高考要求,学生解答也很顺手,是一套质量上乘,不可多得的期中试卷。

二、考查出的成绩及解答情况

高二文科:年组平均分72.03,在齐市地区普九校中排第三名,低于甘南一中和拉哈一中。其中1、2、3,三个班获一等,6班获二等,成绩较好。2班闫秀梅老师的平均分是84.51,高出年组平均分12.48。4、5、11、12、14、16六个班获三等,13、15两个班获四等相对成绩有些低,其中13班平均分65.58,低于年组平均分6.45分。

高二理科:年组平均分87.51,在齐市地区普九校中排第四名,低于克山三中、甘南一中、泰来三中。18班获一等,9、17两个班获二等,成绩较好。18班姜前飞老师的平均分是105.17,高出年组平均分17.66。7、10、20三个班获三等,8、19两个班获四等相对成绩有些低,其中19班平均分78.96低于年组平均分8.55。

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反映出答题不细致,步骤不全面,书写不规范,主要是16题集合元素的处理与程序框图输出的数据上。解答题

中,概率的基本事件的表述不正确,对几何概型的语言描述不规范等等。

三、以后打算

结合我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和下一阶段开设的选修系列1-1,2-1两本教材,我们高二数学组打算降低难度,注重双基。在平时上课时,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反复性训练的策略,从考试说明和近三年高考试题考试情况上看,这部分知识难度较大,学生不易得高分,我们要力争基础分不丢或少丢分,争取期末考出好的成绩。

高二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篇2

2014 年12 月, 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1], 其中指出考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等7 门设有加试题的高考科目中, 选择3 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简称为“7 选3”高考模式。新高考模式下, 信息技术的学科地位和考试形式发生显著变化:学科地位由原来的学考变成现在的高考科目, 由原来的副科变成现在的主课, 学科地位提升至主课范畴。信息技术考试形式由原来的无纸化上机考试变成现在的纸笔考试。学科地位与考试评价方式的变化, 对信息技术现行教学策略提出挑战。

2016 年1 月, 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对我市五所普高高二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期末统测。信息技术统计的满分是35 分。考试的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考试基本情况如下表1 所示:

表1 数据显示, 五所普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差异显著。通过调查各校授课的信息技术教师, 了解到各校开设信息技术时间不统一, 导致信息技术进度不统一, 考试总体不理想。通过每小题得分率分析 (如表2) , 导致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因素是忽视知识整体性, 教学内容碎片化;不重视概念教学, 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上机操作体验不足, 观察不够仔细, 缺乏技术思想理解;审题不仔细, 书写不规范。

如何在笔试模式下开展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实现上机操作向笔试思维能力的有效过渡, 提高学生笔试作答能力, 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师主导转变的有效性

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 要求教师区分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 合理控制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难度, 大力促进学生有选择、有个性地发展。学校采取“选课走班制”, 打破原有“行政班”, 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比较原来“行政班”信息技术教学, “选课走班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7 选3”模式下, 我校信息技术课制定了技术“走班制度”, 分成选考A班类, 学考B班类。分别确定座位表, 任命班长 (负责点名, 上课纪律) 、学习委员 (汇总作业, 传递信息) 、各班小组长 (收发作业) ,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生学科期末总体评价。

“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场地灵活切换, 以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因此采取上机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将计算机教室与普通教室结合进行教学, 即针对具体教学内容, 选择计算机教室还是普通教室, 例如:进制数转化、计算机编码原理、ASCII编码、汉字编码、存储量的计算、颜色的表示方法等偏理论教学内容, 适合采用普通教室。笔者认为, 结合多媒体投影仪, 板书讲授,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避免学生注意力转移在计算机上,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反, 对于涉及软件操作体验与问题解决情境设置, 教学场地选择计算机教室展开, 培养学生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 将过度依赖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应重视概念教学, 理解技术背后的技术原理,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教师演示, 任务驱动, 学生跟练”的机房教学模式, 运用教学软件“点这里”、“点那里”等口语式操作示范都需要转变。在纸笔模式下, 对知识和原理深度剖析, 多问“为什么”, 比如:为什么图层没有显示出来?为什么控制动画的按钮没有作用?通过分析2015 年10 月的浙江省第一次“7 选3”技术试卷, 试卷的题型与考查内容倾向于这些“为什么”, 更加注重学生对操作性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纸笔形式下, 学生失去软件自动化帮助功能, 不能在答题过程中不断尝试与修正机会, 比如:以往上机考试中, Flash添加动作命令可以运用“脚本助手”, 即使在不是很清楚脚本动作命令语法格式的情况下也能轻松书写正确动作命令;而现在的笔试中, 需要学生完整书写动作命令, 分清动作命令添加对象是“帧”还是“按钮”, 鼠标触发事件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采取黑板板书, 动作命令语法及书写格式, 要求学生在Flash软件设置题目要求的脚本动作命令时, 关闭“脚本助手”, 采取键盘输入动作命令。通过Flash纠错辅助功能, 让学生慢慢理解动作命令, 培养学生转化“操作技能”为笔试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 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培养, 强化思维训练[3]。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计算机应用软件, 而是分析问题, 对问题进行重构和建模, 将“内化”的操作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工作原理和特征有更充分的认识, 强调学生思维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笔者采取“学案导学”巩固学生计算思维, 将教学重难点以“任务要求”形式放在学案中, 让学生通过预习并尝试借助软件操作体验来解决学案中的问题;课后采取“一课一练”, 精选历年学考高考题、新题、好题, 让学生将操作知识应用于笔试;采取“专题突破”、“专题复习”, 如:计算机进制数转化专题、计算机计算专题、Excel专题、VB数据类型、循环语句等进行精讲;将概念性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形成“思维导图”。

新高考模式下, 笔者认真解读《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指导意见》,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设计, 将上机操作与纸笔练习有机结合, 加强“命题”研究, “教考”结合;将网络资源与传统资料的结合, 资源共享, 统一教学进度, 加强校际校内之间交流合作。

三、学生主体提升的有效性

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根据自身特质、科目高考竞争力、高校专业要求、个人职业规划来选择科目, 学生要尽快适应新高考模式, 适应“走班制”。笔者对技术课堂进行强化管理, 采取多种措施弱化学生机房“开小差”动机,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如:机房硬件还原卡, 屏蔽监控技术, 典型学生谈话疏导, 学习任务完成奖励, 学科竞赛促教学等。

学生自学有效性提高。由于教学场地、教学师资、教学课时等条件的限制, 教学计划与进度、课时的冲突, 采取“学案导学”策略。学生通过学案导学, 提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 当天所学知识检测与课后拓展延伸检测。笔者严格控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不超过20 分钟) , 精练任务安排, 不占用其他科目时间。

学生课堂积极参与性提高。教学情境合理创设是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基点, 笔者精心设计情境, 激活知识, 注重生活实际引入教学,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如在信息技术第1 节课, 采取介绍前沿技术、未来技术, 科幻电影片段视频观看的手段, 引入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双面性, 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 正”、“反”, 进行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与展望知识的讲解, 使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充满兴趣。在Excel复习课中, 笔者采取基于网站的学校汉字使用情况调研报告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对于普高学生, 作文用字量的多少反映了普高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用字教学是否有效。通过学生用字量、用字频度的调查, 可以让教师发现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 。表3 所示为数据汇总的结果展示。

学生课堂巩固有效性提高。笔者采取“趣、精、活、思”四个步骤进行, 兴趣是开启课堂教学的起点, 精讲精练是巩固知识的根本。如:Photoshop操作性的PSD文件, 学生操作完成后, 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设置“故障”填空题, 让学生在Photoshop操作体验中发现“故障” (错误) , 解决问题, 如某图层不能进行操作, 原因是什么?文字图层能否设置滤镜操作?让学生活学活用, 借助软件去制作精美的作品, 如运用Excel统计月考成绩, 运用Photoshop设计精美的广告创意作品等。反思总结是巩固知识的终点, 也是新知识的起点, 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捷径;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也是最容易犯错的地方, 让学生在“犯错与改错”的思辩中成长, 巩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四、双向互动, 有效沟通

新高考模式下, 信息技术师生互动形式多样化, 师生有效沟通, 增进感情, 利于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互动。从教学情境中互动, 正面引领, 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房教学, 更多的倾向于“为什么”。教师通过“设疑”, 学生“设问”等方式, 深入挖掘技术原理, 比如:“错误百出”的Flash作品, 让学生观察, 操作体验, 分析原因, 解决问题;再比如, 讲解数据压缩的概念时, 演示包子与气球的压缩的动画, 形象讲解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形成“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用计算机处理”的思路。在课堂讲授中, 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比如:Excel中数据显示:“##”、“#DIV/0!”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请学生帮忙解决, 解决以后, 给予学生表扬与肯定, 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

在作业评价中体现师生互动。选取“典型作品”进行师生互评, 包括好的作品和差的作品, 对共性问题进行评价, 并分析出错的原因, 借助网络学习支持系统, 支持作品在线上传与互评。充分肯定学生完成的作品, 指出有待完善的地方, 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 课后师生互动可以借助班级虚拟学习社区、微信、QQ群等交流工具进行交流, 形成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上机操作的学生成果体验要转变为师生互动体验, 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知识的“内化”, 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这给新高考模式下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许多挑战。因此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结合笔试题型与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重整教学内容, 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完成操作性任务与作品, 更需要深挖作品完成中出现的“问题与错误”, 注重学生思维培养与实践技能的锻炼, 在“7 选3”模式下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华丽“转身”。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_zt/142002594919058137.html.

[2]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4:1.

高二理科生数学运算能力教学分析 篇3

关键词:高二理科生;数学运算能力;教学分析

一、高二理科生数学运算能力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事业的大力改革对高中理科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数学运算能力,这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我国不少教师在高二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

数学对于高中理科生来讲非常重要,同时高二又是学生整个高中生涯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该阶段的学习既有对高一知识的巩固,也有对高三新知识的预习,在这个阶段,还包括对学生很多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中可以设计一些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解数学运算能力。但目前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对学生一些数学能力的锻炼,最常见的就是数学运算能力。高二理科生学习非常紧张,每一堂课乃至课上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只注重讲课,讲解新知识,讲解大量的习题,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去完成。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理解知识点,是否会做某一道数学题,而非学生做数学题的过程,对学生的运算顺序和能力更是很少关注,这是教师教学的缺失,是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正确的运算顺序在考试和日常练习中,能够让学生提高解数学题的正确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反之,则会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效率。

二、高二理科生数学运算能力教学分析

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人手,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强学生的计算,让学生提高口算的能力,然后教师针对具体情况去教学,对数学课程中的各種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题型决定运算方式,教会学生正确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些实际例题进行训练,检验学生对运算能力的掌握情况。

1、教师从基础开始教学,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课程的基本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做题的效率。学生在完成数学题的过程中,出错是很常见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基本功不夠扎实,具体的原因是学生对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一些性质的概念不够清楚,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记忆比较模糊,使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教师在讲授数学新知识的时候,应该对数学知识点的概念和一些定义进行反复的讲解,教师应该在讲解例题的时候,每讲一个步骤,都把数学概念重复一遍,加强学生对数学定义的记忆,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

2、教师根据数学题型决定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方法。高二理科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数学题型,因此,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也很多。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数学运算的能力,教师在高二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数学教材中的各种题型来实施教学方式,根据数学题型来选择可以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方法。数学题的运算,每一步的算法都很关键,运算的顺序出错,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如果是在考试中,运算顺序出现错误,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分情况,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运算的顺序是运算定律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非常清楚运算定律,这样在做题过程中,才能将其更好地运用,只有熟悉运算定律,才能让运算定律来指导运算的顺序。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对运算定律的记忆,通过不同的题型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促进学生解数学题正确率的提高。

3、教师应该利用实际的数学题训练学生对运算能力的掌握情况。高二理科生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数学概念及解题顺序进行了教授之后,通过对应的具体例题,来检验学生对数学运算能力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设计数学题时,应该将代数和几何都进行一些设计,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教学计划,进行不同的教学。在实施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习,及时发现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其克服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数学运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一种必备能力,从小学阶段开始,教师就开始徽炼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较强的数学运算能力对于学好数学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高效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二理科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问题,并对此进行了简单概括。

参考文献

[1] 林静.高中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 臧曌睿.海南儋州地区初中生进入高中阶段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与对策[D].海南师范大学,2014.

[3] 斯海霞.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 梅俊雷.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高二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4

高二政治期末试卷是高二上学期文化生活模块部分的总测是根据当时实际教学进度进行的,它有利于高二师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夯实基础,为以后高考作知识和能力准备。

一、试卷结构

本次政治试题总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其中第Ⅰ卷选择题1—30小题共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31、32、33题共40分。

二、试卷特点

本套试题结合文化生活模块知识特点。切合新课改精神,由以往的能力立意向目标立意过渡,有一定的覆盖面,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适合,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稳中有活,情境设置紧密联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命题人的着眼点是正确的,他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文化底蕴。具体特点如下:

1、关注社会热点,凸显学科特色

试题展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网络治理第Ⅱ卷非选择题 28 题 广州亚运会、世界媒体峰会、于丹解读论语。

2、贴近学生生活,凸显地方特色

结合目前高考形式我省文综科目自主命题将会更加突出地方特色。本试卷设计背景材料有庐剧以及巢湖市相关材料,旨在要求学生了解乡土时事的基础知识。

3、结合新课改,突出实践能力考查

试题力争体现新课改,如非选择题第29题 的综合探究题,4、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力争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如非选择题第28、29题,重视对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问题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之间成绩有一定差异,2、基础知识欠缺,提取信息不全,缺乏解题技巧,应试能力不高

3、知识面较窄,对现实生活中的部分常识缺乏了解。学生 阅读 相关材料,理解不透,实践知识欠缺。

4、审题不严,这是学生失分,特别是主观题失分的重要原因。

5、要点不全,疏于知识网络的构建,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缺乏条理,逻 辑性不强。

6、答题欠规范,不能规范使用政治术语,语言组织随意性大,表达不清。

7、没有关键词,要点不突出,原理阐述与材料信息脱节。

8、字迹潦草,卷面混乱,不分段落,不标序号,从头到尾“连成一片”,往往严重 的影响答题质量和教师的评判。

五、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2、关注热点,理论联系现实

3、重视探究,深化课改理念

今年高考将深化新课改理念,重视探究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试题。在论证和探 究目标中,既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更增加了“通过论证探究,得出合理结论;表达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要求。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答案设置将会更加新颖,这种考试的变化要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本次测试第29题突出的反映了这一点。

4、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把知识原封不动地移入学生的头脑,把学生变成一只只“填鸭”,把课堂变成“满堂灌”;教师不能以知识布道者自居,不能磨灭学生自身的热情与好奇心,教师只是背景材料的提供者、参与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这样的环境利于学生生成自己的知识、能力、觉悟,学生只有情感得到满足、个性需求被尊重,才会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正是政治课教学的希望之所在。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获取学习知识和使用知识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本试卷来看,就要求我们教师避免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只强调背书和记忆,如果是这样,学生往往是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却不会应用,不会分析,体现在考试时不能正确审题和答题,抓住一点难及其余,不能举一反三,导致考试失利。从试卷分析来看,主观题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答案就隐含在材料之中。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理解记忆,在要运用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既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更不能忽视学生学的方法,这也是我们政治教师努力的方向之所在。

5、要加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

要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学会将试题所给的信息进行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首先是要精析题意。这是成功解题的基础,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精析题意,寻找关键信息,转换为试题要考查的知识点,要分析试题,看要求用什么方法回答什么问题。

其次是要注重发散。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主观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简单思维是答不好题的。当然,这种发散不是漫天洒网,更不是张冠李戴,必须紧扣题目要求多角度回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第三是要有效重组。在找到知识要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重组能力的训练,应在高中教学全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侧重抓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从知识、能力、方法上逐步过渡,从怎样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如何阅读和归纳材料入手,逐步培养记忆、理解、比较、分析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第二学期培养学生判断、综合、评价、表达等能力,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后期复习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思考和回答问题,同时精选一些高质量典型的题目,进行分解和综合的训练。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5

陈欣

本次期末考试重点考察了高二上学期解析几何及立体几何中的部分知识,本试卷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数学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一、试卷特点

1、紧扣考纲,注重双基

本次期末考试有很多题目源于课本,如解答题第一题求证双曲线和椭圆的焦点相同。

2、突出重点和数学思想

试题对本部分各节知识考察较为全面,一方面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另一方面突出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如:选择题中根据直线方程求直线斜率,均是在基本概念和易混知识上进行了考察。

3、突出书写能力,考察知识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解答题中的证明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察,又对立几中的书写问题有了较深入的检验,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深度的考查。

4、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多,在知识交汇点处设置考题。解答题最后一题,将椭圆方程和直线方程联系起来,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悟性和对数学本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效的体现出试题的层次和梯度。

二、阅卷过程中反应的问题

1.书写混乱,答题不够规范。比如:证明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2.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靠,考虑问题不全面如:判断一个方程表示一个圆所需条件。

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比如解答题最后一题,绝大多数同学是空白,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分析不来。

4.从整个试卷来看,学生主要是选择题得分,填空题和解答题做对少。

三、教学建议

1.新课程教材带来的第一个突出问题教学容量大,学生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位置,要求学生不断地反思提升,做到“螺旋式”上升理解。而我们的学生很少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做好学法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教学,注意提优与补差工作,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增加新概念、新情境、探索性与开放性的例题,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总结,不妨让其记准定义、公式,辅之以适时表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这对学习风气的培养很重要.

4.要重视课本和课标的教学要求,课本是根据课标编写,是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的有效载体,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用书,更是所有命题者的命题依据,怎么变都不会脱离这个根本.

5.针对学生现状加强概念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要将训练有计划地安排,层层推进,全面过关,舍去较难题目的训练。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篇6

高二年级理科数学组

一、总体评价:

这套试卷主要考查基础,考查数学能力,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原则,在训练命题中立意明确,整份试卷难易适中,没有偏、难、怪题,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在选题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认真贯彻了“注重基础,突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整份试卷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当然也有点不足,第十九题“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第一问设置偏难,导致该题作为基础题,学生解题情况不好。

总体来说,本套试卷迎合了高考命题的要求,把水平测试和能力测试融为一体,命题科学,区分度强,达到了考查目的,是一份较好的试题。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此试卷继续保持试卷结构和题量不变,试卷包括Ⅰ、Ⅱ两卷,总题量22小题,总分150分,第Ⅰ卷有12道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由4道填空题和6道解答题组成,共90分,试卷以《选修》2-2为考察重点,占全卷42%,其余每册书占8%左右。难题集中在本学期所学的选修2-2,必修一到必修五主要以会考难度为准。试题各部分难度适中,层次分明,区分度强,信度高,体现了试题测试功能。2.试题特点

(1)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试题涉及学生数学涉及所学的每一册书,其中以本学期所学的选修2-2为重点,占到40%左右,其余每册占8%左右,全面考查了学生“双基”,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对重点内容“导数及其应用”重点考查,符合考纲说明。(2)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决定着数学基批知识教学的水平,培养数学能力,优化思维素养和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考纲考查的重点。本试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转化思想、建模思想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3)注重双基,突出能力考查

试卷的较多试题来自课本和资料书,源于平时的练习,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公式的应用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有提升,对理解和应用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对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4)重视数学基本方法运用,淡化特殊技巧

试题回避过难、过繁的题目,解题思路不依靠特殊技巧,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就能找到解题思路。3.答卷中存在的问题(1)基本概念不强,灵活应用能力差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部分考生对教材基本概念,基本性质等基础知识掌握理解不够,知识记忆模糊,灵活运用较差。(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

在答卷中对简单或明显套用公式的题,考生一般可得分,但对常规题的条件或结论稍做改变,或需探索才能得出结果的题,则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被卡住,这些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第19题平均得分只有1.63,难度0.14,得分率低。该题就是对公式的逆用,学生做的极差。(3)运算能力差

对于试卷中的计算题,有许多考生不能计算出准确答案,有的符号错误,有的计算错误,不该失的分失去,表明平时做题不认真,不严谨。比如,第十八题明明一个非常简单的题,该题平均分才4.55分,问题主要出在学生在联立解二元二次方程组时出现问题。

(4)数学术语不准确,语言表述不规范

试卷中反映出学生对主观题的回答不规范,不能准确运用数学术语,比如,第十九题“立体几何”中,数学符号出现各种错误,语言欠严谨。证明中逻辑思维不够严密。

三、期望建议:

高二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篇7

那么, 什么是考试质量分析呢?在目前形势下, 对教学质量的检测最有效、最有说服力的形式还是考试.教师的教学态度、教育教学是否把握准确到位等通过考试就凸现出来所以, 考试质量分析就是指通过一定时期的阶段考试, 通过学生对试卷答题情况和成绩进行分析, 并及时提供启示和建议, 促进教师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从而, 让教师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 为教师今后改进和完善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在2009年2月, 我受柳州市数学教科所和柳南区数学教研室的委托, 作柳州市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 (上) 期末考试数学质量分析, 为此, 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我对考试质量分析的思考

思考一:考试质量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考试质量分析绝不能开成批斗大会, 不是指责这个学校的教学水平落后, 某个老师的教学能力差, 而是通过考试质量分析为教师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提供启示和诚恳的建议, 并及时准确地给予教师教学中成功的肯定和真心实意地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从内因角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教师自我总结和思考, 激发教师探讨教学的热情,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简而言之, 考试质量分析就是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服务平台.

思考二:考试质量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考试质量分析, 对教师、对学生来说, 都是一个阶段性总结, 也是一个阶段性反思, 所以, 考试质量分析是必然的, 不可或缺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效果怎样, 存在哪些不足, 对教材把握是否准确到位, 哪些地方需要加强, 学生的整体情况如何, 学生的个体情况如何, 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在哪, 哪些学生的成绩是可以上个台阶的等等, 通过考试质量分析, 教师教学上的这些信息就会清晰地呈现出来.有总结, 才会有经验;有反思, 才会有进步;有考试质量分析, 教师才能不断自我完善, 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才会上台阶.

思考三:考试质量分析应遵循哪些原则?

我认为:

1.不能伤害老师的感情, 不要借分析中伤老师.

2.就试卷情况、答题情况为教师提供最完整的信息.

3.分析中对存在问题的个人或单位绝不能横加指责, 而应该要真心实意给予帮助和指导.

4.给出启示和建议, 让教师有所感触, 有所思, 有所启迪, 有所获.

5.充分发现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思考四:怎样进行考试质量分析?

接到如此光荣的任务, “责任”二字, 让我不得不认真思考, 怎样才能不辱使命, 怎样才能对得起300多名现场教师苦思冥想后, 得出如下思路:

1.对卷面分析, 获取有效信息, 提出启示和思考.

2.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指出错误类别和相对原因, 提出教学建议和思考.

3.考试成绩总体分析和个体分析, 充分发现个体优点.

二、我对考试质量分析的初步尝试

下面就我不成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作个简介.

(一)

就试卷结构作较详尽的分析, 目的是充分理解出题者的意图, 充分挖掘出试卷的有效信息, 为教师整体把握教材提供帮助.在这里, 我从题型结构、章节分值分布情况、章节单位课时分值分布情况三个方面入手, 每个方面都提炼出有效的信息供教师们参考, 并综合三方面提出了几点教学启示.下面略举几例说明:

1. 就题型结构为教师们提供了这样的参考信息:“这份试卷很重视学生表达能力和规范的行为习惯的考查.解答题占总分值的56%, 而解答题最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同时也是学生平时是否规范书写的最有效的检测方法,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养成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 就章节课时分布及分值比为教师提供如下两点参考信息: (1) 这份试卷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因为轴对称是在全等基础上的知识的升华和全等应用能力的一个发展, 所以轴对称章节单位课时分值最高. (2) 这份试卷有意识向中考方向靠拢.函数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多是历年中考和今后中考的压轴题, 所以一次函数章节单位课时分值较高.

3. 就题型结构分析情况, 我归纳出如下几点建议和启示供教师们参考: (1) 在教学中,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2) 在教学中, 首先重视学生基础, 并要及时挖掘学生的潜力. (3) 在教学中, 重视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各种思想的渗透.

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有哪些?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二) 就抽样分析和试卷个题进行分析, 深入挖掘有效信息, 为教师提供本题具体考查的知识点和基本技能及其思想方法等考点信息;为教师提供学生答题主要错误及其错误原因等尽可能详细学生答题信息, 并就本题为教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下面抽取几例加以说明:

1. 选择题抽样分析和个题分析

2. 解答题抽样分析和个题分析

(三) 就试卷结构分析和个题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启示和建议, 以供教师参考.

首先, 我对考试中学生答题错误重要原因作了个回顾和归纳, 方便教师们整体把握学生出错原因, 为教师们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并相应的提出自己的建议, 以供教师参考.例如, 我在“考试中学生答题错误主要原因回顾”中提出“1.学生对数学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理解不清.6, 12, 13, 14, 16, 19 (2) 题.……5.缺乏分析、观察和应变能力.8, 18, 23, 24题.”共5点出错原因和相应的题目编号.在“今后教学中的几点建议”中提出“……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脑口手三位一体的联动习惯. (2) 认真的习惯. (3) 以考试态度对待练习、作业的习惯.……4.规范书写格式, 对易漏易错的步骤加大强化力度.5.突出基本题型 (图形) , 强化变式应用和还原复杂题型 (图形) 为基本题型 (图形) 的能力.”共5条建议供教师们参考.

(四) 就柳州市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 (上) 期末考试数学的总体水平作了个分析, 以供各城区、各校参考.

各个学校的考试成绩情况就个别方面举例表扬和激励.

这次考试质量分析尝试把分析重点和篇幅放在试卷结构、抽样和个题上, 很好地贯彻了义务教育精神和新课程标准评价思想, 切实地把考试质量分析转变为为教师服务的平台, 受到与会领导的赞赏和与会教师的好评.

总之, 考试质量分析是教学中必然环节, 是教师们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完善的有力支撑, 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勇于实践, 考试质量分析必定能成为一个为教师服务的平台.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形势下, 对考试质量分析提出教师本身的需要、分析意义、分析形式、分析原则四点思考及相关观点.并在柳州市的2008~2009学年度数学教学质量分析上作自己大胆的尝试而获得好评.

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8

试卷容量适中、覆盖面广、涉及到教材的所有内容,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相关概念、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1、填空题分析

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填空题内容过多,特别是一年级,是对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考验。六年级填空题内容广泛,覆盖了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考察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四年级,填空题较少而且简单。二年级和五年级的题量适中。

2、判断与选择

题量适中,难易适中。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这些题目学生都完成得比较好,得分率较高。

3、计算题

试卷中的计算题(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学生做得也比较好。但是六年级和四年级在运用简便计算上,能力欠缺。做不好。

4、操作题

比较简单易操作,得分较高,但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用尺子去画图,画的歪歪扭扭,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5、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质量分析 篇9

小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是九年义务教育1—6学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小学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为此,县局于2006年6月23日组织了全县小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本次考试,我们在编制试卷时,力求遵照《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除考虑到试卷容量、难易度以及试题的覆盖面、科学性与代表性外,还重点突出以下方面:

一、关爱学生,体现人文性

命题时一改过去呆板枯燥的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题目名,用激励性的导语做题目,如“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认真读题,谨慎填空;注意审题,细心计算;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最后还设计“友情提示”,以朋友的口吻提醒学生答卷完毕后要认真检查。这样能缓解学生考试的恐惧心理,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命题时对新课标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坚持考查学生应知、应会、应能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基本要求“基础化”。为此,本次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按8:1:1的比例设计编制,即80%的基础题,10%的综合题,10%的提高题。在重视考查基础的同时,特别注重在具体情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能力要求“层次化”。如选择题中的第4小题:要把一块长400米,宽200米的长方形土地画在一张16开(18.4厘米×26厘米)的纸上,选用()的比例尺最合适,还有填空题的第9小题:王大妈家后院饲养许多鸡鸭。估算总只数在50—60只之间,如果鸡的只数与鸭的只数比是4:5鸡人()只,鸭有()只等,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比例尺及按比例分配等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试卷体现先易后难,难点分散,合理安排,凸现基础化的特点,让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重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过程

数学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为此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能否记住一些概念,一些公式和一些法则等,而要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概念、公式和法则等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灵活运用的评价。如应用题的第4题:有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铁块,现在把它锻造成一个高是15厘米的圆锥体零件。这个零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这道题并非简单地让学生死记圆锥体体积的概念,而是检测学生能否运用数学的转化思想对圆锥体体积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取知识非要真切的体验不可。如填空题第10小题:把一个大长方体分成两个小长方体,然后再把这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此题,并非简单地检查让学生熟记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比一比等操作活动,重点检测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予加深对长方体表面积的理解。

四、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与生活化

本次命题设计没有局限于现成的本本,而是拓展思路,扩大视野,将一些现实的题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价值,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简而言之,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和灵性。

如,填空的第1小题:地球上每年都有15000400公顷的森林被毁掉,这个数读作()公顷,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公顷。还有“活用知识、解决问题”(即应用题)2、3、5等题,融知识与实际生活之中,注重现实的实践体验,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

五、加强了实践操作性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动手操作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为此,命题时有意识地设计了操作实践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感悟和体验。

如第五大题的操作与实践的第1小题按要求作图、填空。题目要求是:(1)量出已知圆上的直径;(2)以A为圆心,画出一个与已知圆同样大的圆;(3)画出这两个圆所组成的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等。这类试题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手脑并用,使其在实践操作中所学知识获得真正的理解。

本次检测的基本情况(主要从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进行对照)。

一、城区四校总评

实测人数500人,及格率90.40%,优秀率67.40%,平均成绩81.42分,满分人数17人。其中实小:监测人数227人,及格率96.04%,优秀率88.11%,平均成绩89.13,满分14人;文小:95人,及格率88.42%,优秀率47.37%,平均成绩75.88,满分1人;杭小:85人,及格率90.5%,优秀率56.47%,平均成绩77.91,满分1人;镇小:93人,及格率78.47%,优秀率47.31%,平均成绩77.49,满分1人。

二、农村中小总平

实测人数431人,及格率87.94%,优秀率53.60%,平均成绩77.76分,满分人数13人。其鸾凤中小:173人,及格率87.28%,优秀率47.98%,平均成绩76.6分,满分2人;崇仁中小:26人,及格率100%,优秀率69.23%,平均成绩85.94,满分2人;寨里中小:52人,及格率86.54%,优秀率55.77%,平均成绩78.11,满分3人;司前中小:38人,及格率86.84%,优秀率60.55%,平均成绩80.97,满分6人。止马中小:71人,及格率87.32%,优秀率57.75%,平均成绩78.47分。华桥中小:39人,及格率87.18%,优秀率53.85%,平均成绩77.6分。李坊中小:32人,及格率87.18%,优秀率53.85%,平均成绩77.6。

三、农村村小总平

实测人数981人,及格率79.41%,优秀率44.04%,平均成绩71.50分,满分人数13人。其鸾凤:127人,及格率85.04%,优秀率60.63%,平均成绩77.69分;崇仁:106人,及格率75.47%,优秀率38.68%,平均成绩69.4,满分2人;寨里:121人,及格率85.95%,优秀率49.59%,平均成绩75.79;司前:205人,及格率79.02%,优秀率37.56%,平均成绩70.5;止马:115人,及格率79.13%,优秀率48.70%,平均成绩73.36分;华桥:203人,及格率76.85%,优秀率41.87%,平均成绩71.24分;李坊:104人,及格率75%,优秀率34.62%,平均成绩62.27。

三、存在问题

从这次阅卷情况汇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是学生认真作业、仔细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末落到实处。一方面是书写格式不规范,如求未知数x,从抽查一袋30份试卷中,竟有18人没有写“解”;二是学生对所写的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差,比如计算符

号,数字抄错,如原式是“+”,到第二步就写成“×”,数字17到第二步就写成27等等,本应不该出现的错误,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失误。

2、是对概念理解不深,或灵活应用性差。

如判断题的第4小题: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多数学生判错,此题学生只要根据三角形的内和的概念,再按比例分配问题,求出其最大的一个角,就可作出正确的判断。再如选择题的第3、4小题错误率也较高。还有填空题的第6小题,多数学生对分解质因数的概念模糊不清,如写成:2×13×3=78、78=2×13×3×

1、或2×13×3等。再如填空的第七小题:如果(a、b不为零),那么a:b的最简整数比是():()。多数学生填写错误,说明学生对比例性质的灵活运用不够。

3、学生对题目要求不明,动手能力较弱。

如实践操作题的第1题:按要求作图、填空,第(1)小题:量一量已知圆上的直径是()厘米。多数学生没有按题目要求取整厘米数。第(2)小题有部分学生所画的圆不是已知圆同样大的圆,或不是以A点为圆心等。第(3)小题部分学生未能按题意画出两个圆所组成的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有的只画出一条,或乱画一通。第2题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填空,并制成折线统计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制成条形统计图。

以上足以说明有些学生在认真审题、规范作答等良好习惯有待加强。

4、学生的几何空间想象能力不强。

如填空题的第10小题: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两个小长方体,然后再把这两个小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此题填写正确的学生为数不多。说明学生的几何形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10

一、试卷分析

1、这份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检验了学生半个学期所学习的三个章节的知识和数学能力,重视基本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考查。

2、试卷由10道选择题8道填空题3道证明题和1道作图题及1道探究题构成,整体分值分配较小。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对知识点的本质理解不足,基本功不扎实,知识内化不足。如22、23题涉及到求钝角三角形的高来作三角形面积却下不了手。17题是对中点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是一道难题,可学生没有从图形特点着手处理。

2、审题不清,似懂非懂,对一些变式应用搞不清方向。如17、23题找不出辅助线。

3、前学后忘,知识没有系统性。对10、12题用到了外角、对称、简单旋转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综合解决,学生不能连惯性的使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当然这题并不难。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情况分析

1、对缺困生的关心辅导力度不够,成绩差距过大(80分左右)。

2、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主动性差,作业、练习照抄严重,误导了老师的教学。

3、对教材的拓展延伸不够,使学生知识不宽,能力锻炼不足。

4、学生可供自己支配使用的时间为零,久之便失去了锐气没有了主动性,后果不堪设想。

四、改进措施及目标

1、教学逐步走向生本。改变现在的教学状况,加强教师的“导”的作用,加强基础训练,授学生以“渔”,练真本事。

2、在做好培优扶中的同时加大转困力度,采用“兵教兵”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大幅度提高总体成绩。

3、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尤其是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数学同时引导创新。

4、教师也得有换位意识,也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一下。尤其是在一天13节课都没有自习时不要催交作业,提高作业效果。

三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篇11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共有39人参加,34人及格,及格率96.15%,其中优秀生有13人,优秀率73%,总分3116分 ,平均分79分。

二、卷面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六大题 :

一、填一填;

二、判断;

三、选一选;

四、计算;

五、手脑并用;

六、解决问题。本次试卷涵盖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试题紧扣新课标标准,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教材为根本,无偏题怪题,内容全面,知识覆盖广,考察方式灵活,题目有新颖,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三、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改进措施: 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一,填一填:第2小题试商错误率较高,错误最多的是第9小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审题算成了边长。二,错误率较高,大部分人粗心。

三,选择题没有看清楚问的什么,尤其选择题3.4小题要不正确和不是弟弟的,大部分学生选成了正确的。四,计算题是最基础的题,多数题能做对,五,作图,很多学生都画成了正方形,没有审题。

六,解决问题,学生普遍审题不清,搞不清数量关系,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多数学生审题不清,较粗心,基础不扎实。改进措施;引导学生如何审题

二,审题,改掉粗心毛病。

三,个别人不审题,瞎答题、须改正。

四,多数计算题能做对,只有少数不细心,不认真,今后多练习计算题。

五、多数作图不是很标准,希望在今后多练习作图。

六、希望今后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及书写习惯。

七、培学养生画图能力的准确性及美观性。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篇12

*** 2018.11.13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对于本次考试的成绩,我感到不满意。总体情况来看,只有小部分学生都发挥了正常水平,另一小部分同学通过学习指导,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中间段的学生的成绩有待加强。下面,我对考试中出现的具体情况作如下细致的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命题范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完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试卷共计23题,满分120分。第一章有关知识点:有理数,绝对值,相反数,科学记数法,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二章有关知识点:代数式及它的化简求值,单项式和多项式,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有考察到,基础题覆盖面还是很广的,基础稍扎实的学生把自己会的题目分数拿到基本及格来讲还是很容易的,整体看试卷的难度适中,难易结合,并且有一定梯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存在问题

1、纵观整份试卷难度不大,有些题型耳熟能详,是平时学习中遇见过的题型,学生容易得到基本分,但有些学生的成绩还是不尽人意。凭简单的记忆,忽略细节,粗心大意,不认真审题,造成失误。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1)选择题

题3错误的原因是同类项定义理解不透彻,题4准确率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对于乘方的意义理解不透,题5错误的原因是对于有理数的加减和乘法法则的理解不够透彻,从对于数轴的解读有误或者不够全面,题7错误的原因是对于整体代入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问题,(2)填空题比较简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令人满意,主要原因首先是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如公式记忆错误,或计算不过关。题13的非负数和为零的问题,非常的典型但是孩子们答题不理想,说明就没有理解;题14没有注意到各种情况,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题15图形规律问题,孩子们有好多种的考虑方法,但是很多学生无从下手。

(3)解答题的跨度比较大的。16(4)题错误原因是对底数和指数的理解存在误差,没有理解了乘方的意义;题18主要值的代入不清楚,其实是对于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的理解不到位;题17去括号法则的理解不够透彻,特别是同时存在中小括号的问题,开始错误,导致全盘皆输;题19考察的是有理数的分类,题20学生做不好的主要是对学过知识遗忘,由于这题题目较长,需要仔细研读,有些同学就自动放弃了,另外一个原因是无法解读题意,无从下手,实际上只是一个正负数的意义的运用。20、21均属于基础题,也是平时主要训练的题型,因此这几道题的得分比较正常,但得分结果却很不尽人意,因为得分率还是很低,主要原因首先是符号决定错误;再则是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没有掌握。后两题属于提高题,题22、23题意较新颖,学生必须理解才能解决好。所以我们要以课本为主,在抓好“三基”教学的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实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反思及改进

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加强对概念的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这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个不易做好的问题,故要做到备课细致,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2、学生的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加强师生交流,做好培优、扶中、补差工作。

3、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让学生独立去揭示结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不要急于抛出结论,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

4、在解题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多方位来考虑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多注意培养学生读题能力及理解能力,注意逻辑思维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严谨性和最优化解题思路。注重代数式求值要先化简后代入求值的训练,既要弄清解法的来龙去脉,又要注重计算的多方面验算。注意解答题计算推理过程的示范性,使学生确实形成良好的解题规范及书写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注意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过程中的体现与反思。

6、在教学中课堂容量较大,留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及动手练习的时间较少,学生未能真正掌握目标要求。学生更需课后的总结、思考与练习。

上一篇:保通代理人合同(纸质协议)2018版下一篇:六零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