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通用13篇)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篇1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文/范 阳
摘 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被彻底颠覆,代之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指引者、辅助者的角色,教授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怎样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法指导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收获学习方法,还能提升自身的能力。高中数学往往是学生的薄弱科目,因此,对高中数学的学法指导进行探讨,以期为高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篇2
一、集合的认识与学习
高中数学第一节课堂讲述的则是集合的概念,但是数学教材中对集合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师通过以下游戏来提高和加深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如:选择班上40名学生并平均分成2个小组,要保证每个小组之内有男生和女生,将整个小组记为全集I,将小组内的女生记为集合A,将小组内的男生记为集合B,而小组内戴眼镜的学生记为集合C,游戏开始之后站起来表示在集合之内,坐着表示不在集合之内,在小组之内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将每个学生属于哪个问题的答案记下来:
第一题:A的补集AC,C的补集CC
第二题:A和B的交集
第三题:A、B的并集和C的交集
第四题:集合A补集与集合B补集的交集
以此类推,老师可以将问题逐渐向深层次设置,当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当两个小组之内都完成了相关的游戏题目,老师要检阅小组之内的答案是否正确.在游戏的过程中第一题和第二题简单,因此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组员之间的配合比较得当,但是随着题目的加深和复杂,小组成员之间对问题的答案就有了不同的结果,最终学生会在游戏中对集合的概念有了全面的了解,并会因为这种较高的乐趣性而极大的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同样在数学题目解答中也可以使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二、函数多种求值方法
例1已知0≤α≤π,,且,求的最大值,并求出α、β的值.
上述两种解法均是学生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将学生的解题过程写到黑板上呈现给全班同学,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和交流,并针对该题目和解答的思路提出自己的观点.
此时会有学生提出第一种解题方法是错误的,在解题的过程中α-β的范围被扩大了,正确的范围应该为:,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给出的答案,老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同样有学生认为,第一种解法是错误的,但是其扩大的是角的范围,应该是这样的:,通过让学生自己解答,自己思考并提出不同的看法,将数学题目的答案完善,这种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开放式课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气氛,而且也会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和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在课堂设计开放性的题目
例2在直棱柱A1B1C1D1-ABCD中,当底面的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时,存在A1C⊥B1D1.
该题目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学生给出的答案合理,即算答对.一般的学生会填上当ABCD为正方形或者菱形,而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会给出AC⊥BD,可见数学的开放题在内容和解答形式上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发散空间,而且设计这种开放性的题目也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会主动参与学习,可以从多角度解答数学题目,这也是开放题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新课改
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从“教会学生知识”转移到“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外,还应督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指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怎样学,怎样巩固所学知识,不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修正,即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在,是学生对知识有所渴望的起点。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兴趣,并投入热情,对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努力克服,并且能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兴趣经过时间的沉淀,会转变为对学习的一种态度,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施生活化教学
从生活中发掘与教学相通的素材,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原理,体会数学的奥妙,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学生尊敬并喜爱授课教师,才会主动学习这门学科,对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积极参与,从而激发出学习兴趣,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前提。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巩固师生情感,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是亦师亦友的角色定位。此外,教师还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善待学生,在教育学生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不能用过激的语言伤害学生的心灵。如果教师将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通常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不但对教师有失尊敬,而且会对这门科目失去兴趣。
二、在概念学习中进行学法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应对教学过程加以重视,使学生能够从知识的产生到演化进行全程参与。比如,讲授一个数学定理,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定理是否正确,如何推导,如何从简单的公理得到结论。如,在讲授双曲线这一教学内容时,应从已知的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入手,引导学生猜想、推导,总结规律,让学生大胆猜想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然后再通过严密的證明印证结果。这样可以使学生参与到知识演变的过程中,加深对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知识演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
合作任务,学习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或团队来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在小组内对学生的责任进行细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主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要选好论题
论题好坏与否决定着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好的论题应与教学内容相配合,难度适宜,引人入胜,能够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和兴趣。
2.在课堂讨论时,应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过程中寻找学生主要的争论点,以推进课堂讨论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发言的准备,使学生明确讨论的主要内容,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辩论的焦点,畅所欲言,提升课堂讨论的教学层次。
3.在课堂讨论结束后,应做好相应的评价总结
这是提升课堂质量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应对学生的看法、争辩的问题等内容记录起来,并加以分析、总结,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解惑答疑。
四、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的核心内容,它在数学知识的产生、演变的过程中到处可以体现。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运用,是数学能力的充分体现。高中数学中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类数学思想: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较之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数量要更多一些,主要有:配方法、换元法、分析法等。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无法走捷径,应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典型习题的训练,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借此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此外,除对数学思想、方法强化理解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如,整体意识、换元意识等。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从思维和方法两方面着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转变,学习方法得到完善,将课上教学与课下交流相融合,教师指引与学生自主学习相融合,建立完备的学法指导体系,以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吴磊.对高中数学学法指导的几点尝试[J].中国—东盟博览,2012(08):289-290.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篇4
首先,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情。虽然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每个学生都不应该从心里厌恶或放弃学习,如果那样,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在这一条里,老师起很大的作用。怎样变枯燥为生动,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让学生喜欢,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师生配合默契,才能够变学习为快乐的事情。
其次,把学习当作痛苦的事情。毫无疑问,高中学习是痛苦的。正是因为痛苦,才要求学生们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与不屈的精神。你可以把学习当作轻松的事情,没有太大的负担,但是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是很真实的:你付出多少,便会收回多少。高中生就要吃得下这个苦,并且学会苦中求乐。
学习习惯
首先,上课要认真听讲。上课的时间是要充分利用的,因为那是同学们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的时候。所有的知识需要当堂理解,并且紧跟老师的思路,避免开小差。有一个小方法,就是上课时目光跟着老师移动,可以尽量避免走神,也便于老师监督。特别要提一下,有些老师讲课有时会出现“离题”的状况,同学们一是可以提醒老师,二还可以将刚才老师讲的东西巩固一遍,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篇5
浅议高中新生数学学法指导
长期以来,在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过于强调教师要领悟大纲和驾驭教材,所以数学教师钻研教材比较深入,相对研究学生思维不多,所以选择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法也较少。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学成效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密切关联。对于高一年级的新生,由于在初中学习的知识较浅,在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学习方法也不复杂。到高中后,学习内容增多、内容加深,特别是数学学科,知识要求从初中的“比较形象”变为高中的“相对抽象”,从大多的文字叙述变为符号表达,学生的知识结构会发生许多变化。如果再加上一些学生缺乏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会导致部分学生因学不得法降低成绩,甚至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在高一第二学期时会出现明显的分化。所以,教师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一、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环节分步骤开展指导。
1.预习指导。有一部分高一新生不会预习,开展预习停留于形式,没有什么效果,老师要求预习就马虎看一遍,找不到什么问题与疑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时要告诉他们首先粗读,对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大概浏览,初步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接着要细读,对课本中主要概念、重要公式、重点法则以及定理认真阅读、感悟、思索,对一时把握不准的内容作出记号,养成做摘记的习惯,在课堂上带着疑问听讲。在预习方法上要随课预习,教师在预习前提出预习要点,帮助学生在预习时加强针对性。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2.听课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采取科学的方法听课,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在“听”“思”“记”三方面下功夫。在“听”的方面指导学生认真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一是认真听好知识讲解的过程;二是认真听取教师重点、难点分析,尤其是自己在预习中摘记下来的难点问题;三是认真听取书本例题讲解思路以及思想方法等;四是听好课堂总结。在“思”的方面主要对学生开展思维方法指导,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思考、勤思考,在听讲时开动脑筋;在课堂上深入思考,要勇于对知识点追本溯源,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在课堂学习中要善于思考,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联想、猜想与归纳;要树立批判意识,开展反思。在“记”的方面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有些高一新生对
用心 爱心 专心
于记笔记不太熟悉,往往是教师写什么自己就记什么,用“记”来取代“听”与“思”的作用。学生笔记哪怕记得很全面,但实际效果有限。所以要指导学生科学记笔记,一是记笔记服从认真听讲,在合适的时间记录;二是要把握重点记笔记,着重记知识要点、记疑难问题、记解题途径等;三是记总结、记课后拓展题等。在教学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记”是为了“听”和“思”开展服务的,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3.复习指导。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后,一般急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会忽略必要的知识内化与巩固过程,甚至会出现照搬例题、生搬硬套公式解题等不正常现象,为交作业而去完成作业,完全背离了作业本身的巩固新知、深化掌握的作用。所以在此环节的学法指导上,教师要安排学生每天选取一些时间阅读教材,对课堂笔记摘记的一些重难点进行回顾,加深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的回忆,同时对公式、定理进行温习,在此基础上独立完成课后作业,解题的同时开展反思。
4.总结指导。在进行数学单元总结或学期总结时,很多高一学生对教师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习惯于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复习总结,其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尽早注重学生总结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开展学法指导时可以点拨复习总结的主要途径,要求学生要做到一看(看教材、看摘记、看题目),通过看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与巩固;二列(列出有关的知识要点,标出重难点,列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类似于撰写总结要点;三做(有目标、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各种题型开展训练),通过联系题目进行反馈,发现学习中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归纳。
二、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主要形式
开展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种。
1.讲授式。主要有课程式和讲座式两种,课程式是在新生刚进入高中学习开始阶段采取的方式,安排一些课时向学生讲解如何正确学习高中数学,教给他们一些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等。讲座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实际开展,每个月可以开展1~2次,如向学生介绍“如何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方法浅议”等。
2.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体会,可请一些较为成功的学生向大家介绍数学学习方法。采用这种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交流气氛和谐,针对某一方面开展探讨,使交流发挥促进作用。
3.辅导式。这种方式主要针对个别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多加关注。一些后进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对他们要采取辅导知识与辅导学法同步进行的方法,开展因材施教,帮助全体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篇6
袁学勤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分层递进式教学法在山区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关键字:分层 递进 实践 探索)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一刀切”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能逐步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六年前我便在我校开始探索并初步试行分层递进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山区学校十分实用。它既减小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其在数学课中的应用,谈谈我的一些实践与探索。
一、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必要性
在山区农村学校,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造成我们的学生中有60%以上的留守儿童,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一切就由老师全权负责。另一方面,我校多年来一直实行“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状况不同,兴趣爱好各异,且各班人数达60人以上,每位老师至少带两个班,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
二、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原则
本着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是成绩差异分层,而不是人格分层。讲清分层目的后,指导学生实事求是的评估自己,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在取得学生同意后,做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将水平相近的学生放在同一层次。随着学习的不断进步,学生可以在各层次递进上升。
三、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实施
1、学生层次化
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内,教师向学生宣布分层递进式教学的分层方案和目的,及时进行一次周密的摸底考试,然后对试卷做详尽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结合新课标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在第二周内将完成对学生的层次化,即将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甲组是拔尖的优等生,乙组是成绩一般的中等生,丙组是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在编排座位时,尽可能六个人(2个甲组、2个乙组、2个丙组)为一个学习小组(多年来我面临的学生中优中差的比率基本相同)。以方便讨论、辅导和交流,体现群体中的优差互补。并规定甲组两名学生为改组的小组长,两人互相促进,相互监督。带着乙组学生逐步提高,帮助丙组学生掌握基础。同时负责检查、帮助、该组成员按时完成作业。老师指导各组小组长顺利完成组内任务,同时对其重点进行拔高训练。尽量做到“让尖子生冒出来、使中等生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
2、教学目标和过程层次化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关键。备课时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丙组学生意在培养基本能力和学习兴趣,力求问题简单易懂;对乙组学生重在掌握基础知识,问题具有一些难度;对甲组学生设计灵活性强、难度较大的问题,意在拔高。在教学过程中,简单的问题“优待”后进生、适中的问题让给中等生、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尖子生。只有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均等参与课堂,逐步实现后进生向中等生、中等生向尖子生的递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标要求下的师生互动,课堂才能真正还给学生。
3、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层次化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为强化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应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练习来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做到查漏补缺。在布置作业时,甲组学生的作业有一定的灵活性、综合性;乙组学生的作业以基础为主,配少量略有提高性的题型;丙组学生的作业应紧扣基础。批阅时尽可能做到老师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配套的《资源与学案》和《练习册》,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再以小组为单位,“一对一”的督促检查,部分重难点,以“一帮一”的形式解决,对于共同困难,教师再做统一处理。批阅以学生互阅、自阅为主。
浅议高中数学的学法指导 篇7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 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 觉得离生活很远, 似乎很“玄”。确实,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 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 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 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 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 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 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 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 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形成板块结构, 实行“整体集装”, 如表格化, 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 由一例到一类, 由一类到多类, 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 要多做总结、归类, 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应努力培养学生求知多变的应试技巧
要想数学考试考得好, 主要取决于平时的学习习惯, 但是应试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战术, 最明显的例子是同样学习水平的同学, 到了考场, 有的考得好, 有的考得不理想, 其中考得好的同学往往就是他们把考试技巧运用得好。
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来采用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我们要求学生考试时先不要急于动手做题, 而是把所有题目从头到尾大致看一下, 对每个大题的难度、分数及所需的时间大体有个了解, 然后先做容易的题, 再做较难的题, 最后攻最难的题, 直到把题目做完。这种方法好处是一开始就对试卷有个全面了解, 能够较科学地分配时间, 保证重点及不致漏掉分值高的大题。
但这样做也可能引起学生情绪紧张。因为全面看题后有两种可能:一是看见大部分题目都会做而相信十足;另一种情况是看见许多题目不会做而慌了神, 影响考试情绪, 以至原来会做的题也做错。因此这种方法只适合基础较好、自制力较强的学生使用。如果平时就有考试焦虑的同学, 则拿到试卷走马观花、简单浏览一下就行了, 按照顺序由易到难专心答题, 反而会增加自信, 取得好成绩。所以说, 应试没有通用型的技巧, 要从个人实际出发来运用技巧。但总体来说, 在考试中要发挥出最佳水平, 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重要的是在考场上保持良好的应试状态,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应试的基本技巧:主要是把握好专、稳、准、活四点。
“专”, 即注意力要集中。专注于试卷, 旁若无人。不要东张西望或想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比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都在低头答题, 或听到别的同学翻卷子的声音就发慌, 想别人对答如流而自己困难重重, 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其实你不会的别人可能也不会, 你觉得难的别的同学也一样, 先要在心理上战胜自己, 这样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稳”即稳扎稳打, 对基本的会做的, 力求得满分, 尤其是填空、选择题, 应试时不要惊慌, 否则说不定会把做对的题改错, 当然, 万一遇到一时不会做的题目, 千万不能烦躁、焦虑, 要沉着、冷静。先做别的较容易的题, 转移注意力, 回过头来再去做, 或许换一个思路就出来了。
“准”即审题要细心、准确。审题是答题的关键, 审题时要把题目的要求、题意、题型等读懂, 抓住关键词, 找准答题要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千万不要粗心大意, 答题时也不要漫不经心, 只有这样答题才能迅速而又准确。
“活”即思维要活跃, 碰到难题, 先不要紧张, 可以采取转移思维的方法, 把暂时不会做的题丢开, 继续做别的题, 那么原先不会做的题目可能因在做后面题的过程中触发你的联想, 而令人茅塞顿开。
三、高中数学要注重精练巧练
做练习, 求对而不求快, 求精而不求多, 求懂而不求完成作业。我们已经练了很多, 也考了很多, 再做很多的新题, 不如重新有选择地做一些做过的旧题, 比如把多次模拟考试中, 自己没有多大把握的题再做一遍, 并按照规范的书写格式做好, 例如立体几何题还不能过关, 可以选择十个题对照来做, 我们会发现这类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分析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们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考试成绩, 提高成绩的途径大致右以分为两种:一是提高数学整体的素质和能力.更好的驾驭考试:二是熟悉考试特点, 掌握考试方法, 将自己已有的潜能和水平发挥到极致。要知道考试是为了分数, 会做的题不失分就是成功的考试。
如果说在复习中, 上面两种办法哪一种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考试的分数呢?对于前者, 是需要我们在整个高中乃至以前的学习积累下来的综合能力.这个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积累, 在短期内的提高是有限的;对于后者能力的了解和掌握对短期内迅速提高考试成绩的成效是很明显的。
总之,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 形成方法和理论, 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 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下的数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 要求我们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摘要:新课改下的课程体系更新了课程内容、变革了教育理念, 强调把传统的注重“双基”教学, 转变到基础和创新结合上来。在打好基础的同时,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 强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做数学中学数学, 在交流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法指导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教学探索
教师应保持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转化少数数学差生,数学差生分为智力型数学差生和情节感型数学差生,对智力数学差生的转化对策是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诱发并强化学习动机;进行强化记忆训练,让其熟练各种记忆方法,筛选适合自己性格和个性的学习方法;反复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让其掌握基本的数学方法,培养思维品质。下面就来说说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一、把学法指导与学情研究结合起来
学情问题,与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社会、家庭、校风、班风都会对他们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对学情的分析研究,既要有二分法,也要克服一般化,特别要注意对学情个性的了解与研究,以采取针对性措施。上学期,我们召开了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家长会,虽然这些学生数学学习都有困难,但是家长反映的情形却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初一还早,可慢慢来;有的学生晚上从不看书;有的学生只迷信参考书,东看一本,西看一本;有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已无力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如此等等。
研究学情是为了改善学情,其中最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是进行学法指导的前提。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来自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产生于学生本人的需要,而不是教师与其他人的需要,而这种需要与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与情感有直接关系。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目的任务的认识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紧迫的需要感。
二、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课堂教学离不开“听”。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和学生听等多种形式.上课开始时,学生应听清教师对新授课的教学目的、内容、基本知识点,还有重点、难点等的讲解。在课堂中,学生要听清学习方法的介绍等。再者,要听清教师怎样围绕重点将有关基本知识点联系起来。如教“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时,笔者提出: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破成如上图所示的两块。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把两块都带去?这一问题,来自生活实际,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带I去,有的说带II去,有的说两块都带去.然后我指出,其实只须带一块去就行了。那么是带I去还是带Ⅱ去?还是随便带哪一块去都行呢?有的学生说带I去,有的说带II去;有的说带II去,带I去不行.接着叫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看哪一块可以恢复出原三角形玻璃的形状和大小,画图如下:学生由画图知,带II去是可行的,而带I去不行。为什么呢?学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最后引导学生分析一个三角形有六个元素:三条边和三个内角.若带I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若带II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这样就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意义和目的,从课本上搬到学生的头脑中去了,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希望去揭示和理解“角边角”定理。
三、培养学生归纳、思维、推理的能力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是教学的重点,我们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增强直觉思维的深刻性是我们应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在讲解问题的时候,老师若直接进行问题的解答,效果就不好,若发动学生作为问题解决的直接参与者,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使得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在平时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利于直接发动自己的大脑,开发自己的智力,进行思维训练。
2、注意精讲例题,以少胜多,扩大学生思维多向性,学生掌握知识越多,联想类比想象领域越宽广,新思想、新方法产生的机会就越多,进行例题分析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命题潜在的知识因素和技能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开发思维活动,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沟通,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既能充分掌握本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又能掌握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学会复习巩固,提高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同、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篇9
摘要: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重点在于科学分层,确保分层的合理、有效,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不断提高。重视分层的动态性,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更轻松地解决数学难题。应用数学分层教学方法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这些方法技巧,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分层科学合理;分层动态性;分层方法技巧;
高中数学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实施统一的教学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过难,很多学生听不懂,难提高,学习成绩还可能下降。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能够满足学困生学习需求,使他们逐渐提升数学成绩,但又会使学优生感觉无趣,进而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班级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实施分层教学法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大家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进步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正确途径。
一、确保分层的科学合理
分层教学是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原有知识水平实施的有规划、有层次的数学教学实践策略。在高中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要确保分层的科学合理,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才能使学困生不断进步,学优生不断提高。
首先,老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以此作为分层教学的基础。一方面,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及课后作业等情况为学生“建档”,结合教学策略分别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手段实施科学分层,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分层前对学生进行考核,通过笔试和交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兴趣等,进而更全面、充分、正确的掌握学情,为科学合理分层打好基础。
其次,老师要进一步明确分层的意义,掌握分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进而有效的实施分层,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对往届分层教学法应用的过程进行反思,探索分层教学方法策略的优化,提出针对当前学情的教学新思路、新策略。
再次,老师要进一步明确分层教学的目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和教学任务,制定分层教学法的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此为依据有条不紊地实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同时,老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细化分层教学的方法、策略、思想、目标等,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打破师生对分层教学的传统认识,避免学生误认为分层学习就是把优等生和学困生分开,在分层教学中,老师可结合分组教学法,采用相互帮助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消学生关于“学习好坏”“老师眼中形象”等顾虑,使学生一心一意地投入学习,提高分层教学效果。
二、重视分层的动态性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可结合学生的进步程度、老师对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而发生变化,以确保分层的动态性,给学生更多的信心和鼓励。
第一,定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重新分层分组,以激励学生参与分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使学生不断进步。
第二,采用弹性的分层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在必要的情况下随时调整分层分组,提高学生参与分层教学的积极性。
第三,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结合学生个体特点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促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三、数学分层教学方法技巧及优化策略
数学分层教学的方法、技巧直接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数学分层教学经验,优化数学分层教学策略,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水平,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第一,老师要在教学中保持提问分层,并不断优化提问策略。首先,明确提问的目的性。如果想引起学生注意,提出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问题回答中产生成就感,进而主动参与教学。如果想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老师要针对教学设计问题,问题的思考、讨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进而达到自主思考、自主参与教学的目的。总之,提问分层要结合具体的`情况,要结合数学教学分层,采用难易程度有差异、问题方向有差别的提问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潜能。其次,老师要注意在提问中适当“留空”。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好,应变能力强的学生,留给他的答题时间较短,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给他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理解知识,获得知识的学习、应用能力。再次,老师提问要有规划,要普遍。避免总是提问个别学生,进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偏差,也避免每节课提问太多,浪费教学时间,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保障。在教学中,老师可采用轮流提问的方式,针对学生薄弱点,每堂课提问不一样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回答问题。
第二,分层留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知识掌握程度,将作业分成基础作业、巩固作业和提高作业,结合分层教学给学生留不一样的作业,学困生完成基础作业就可以,在数学考试中,基础类题目占60%以上,完成基础作业基本的知识点就可以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会逐渐提高。对于学优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可以给安排一些提高作业,增加作业的难度,使学生在解题中获得乐趣,进而激发其数学学习钻研意识,探索意识,刺激其数学求知欲望,使其数学成绩更上一层楼。同时,老师要注意那些学习成绩不错,但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反应快,但做题不认真,虽不会出现大的错误,而一些基础的答题问题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解题中,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可灵活安排基础作业,带有“惩罚”性地让其多做多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此外,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调整学生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分层教学更有意义。
第三,在数学分层教学中,老师要坚持分层评价,客观对待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例如,在二次函数解题中,老师要求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水面到拱桥桥面的距离问题。有的学生数形结合意识较差,但他能想到这类题目要利用数形结合,要建立抛物线方程式,这就是进步,老师可以给予积极的表扬,激励其继续进步。有的学生本应该很容易完成此类题型,但由于疏忽大意等原因,他并没有做出正确答案,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应适当的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引导其认真思考,戒骄戒躁,以便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总之,分层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正确态度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老师要树立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参与学习方向转变的理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能力,让学生逐渐改变。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核心依然是学生,在教学中,老师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结合具体学情,以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方法及原有的数学知识水平为基础,建构个性的、创新的分层教学框架,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使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宋书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10):74-75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篇10
第一个技巧,看清审题与解题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如至少,a>0,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第二个技巧,利用好快与准
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你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如去年第21题应用题,此题列出分段函数解析式并不难,但是相当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数甚至一次函数都算错,尽管后继部分解题思路正确又花时间去算,也几乎得不到分,这与考生的实际水平是不相符的。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得多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第三种解题技巧: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如去年理17题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许多考生心中有数却说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数。这样的失分情况,的确很冤枉,所以高中学习网不希望我们的同学也犯这样的错误!
第四种解题技巧: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我们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但是,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此外,高中学习方法指导名师建议我们的同学,在解答题时都应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因为看似容易的题也会有咬手的关卡,看似难做的题也有可得分之处。所以考试中看到容易题不可掉以轻心,看到难题不要胆怯,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定能得到应有的分数。
浅析高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11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高一新生要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就要求第一,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记牢大量的知识;第二,要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第三,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第四,要多做总结、归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在北京市可以说是普及了高中教育,因此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三、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熟练程度。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篇12
一、提前谋划, 精细安排
在安排英语课外活动时, 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 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 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为了开展好英语课外活动, 必须以调动全体同学的活动积极性为前提, 因此活动内容不能过难, 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爱, 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固定的, 基本上每周一次, 每次一节课左右。活动包括一些层次较高的英语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 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内容。
二、千变万化, 寓教于乐
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很多, 譬如, 英语演讲比赛, 参加人数不限, 可自愿报名。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大有益处。再如, 英语书法比赛, 以中低年级学生为主, 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 人人参加, 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些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 必须统一书写内容, 书写格式及其他要求。让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还有英文小报制作, 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 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 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此外, 还可以开展“英语游园会”、“英语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而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活动, 可将学生分为几个组, 并邀请其他同学观摩。比如“英语智力竞赛”, 判断是非填空、听力测试等。
三、归纳总结, 积累成果
每次活动开展之后, 首先要算出成绩, 之后排出名次, 公布获奖名单, 以资鼓励。然后再由教师或评委认真总结, 肯定成绩, 指出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 纠正错误, 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此外, 教师自己还应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小结, 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今后改进办法, 以便将来更好地开展此类活动, 做到善始善终。
(乐亭县汤家河镇麦港初级中学)
化, 体现思维的多元性和阅读技能的多元性。
3.提高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
(1) 分析:学生学习英语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 应该整合阅读教学, 尽量大胆丢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自身英语能力和不断增强对英语的兴趣。
(2) 策略: (1) 在英语阅读教学前, 向学生提供相关文化背景。首先,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 是文化的载体, 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知识, 掌握英语技能, 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 这些和熟悉英语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其次, 建构主义认
“自信激情式教学法”强调以教师的自信激情感染学生的自信激情, 是在充分激发学生情感和自信的前提下, 将自信教育融入政治课堂教学, 指导学生在充满激情和自信的精神状态下进行学习探索。
自信激发就是用激励手段, 激起学生自信的过程。
现在的高中生很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是在家长的溺爱、庇护下长大的, 缺少劳动实践机会, 致使他们缺乏自信, 胆小怯弱, 做什么事都顺口说“我不行”。今天的高中生是祖国的未来,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要靠他们去努力, 他们有没有自信, 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昌盛, 民族的兴旺。因此, 对学生进行自信教育, 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信心, 是每一名高中政治教师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如何进行自信教育呢?我们通常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来激发学生充分的自信:
第一, 带着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都有自己成功的时候, 作为教师应努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之加以肯定和承认, 这是对学生最大最好的激励, 将使学生获得自信, 充满信心。在学习完“勇于自省”后, 我要求学生认真反省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此时, 我发现班上一名女生, 不管我提的问题多么简单, 不管我采用何种激励方式, 她上课从不举手。我点名叫她告诉我她反省的结果, 她站起来后把头低得贴到桌面上, 始终没有说一个字。我请她坐下, 对班上同学讲:“刚才这位同学已经用她的行动告诉了我她反省的结果, 她的不足之处———太害羞, 不敢举手发言, 这位同学敢于展示自己不足的勇气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学生们回答“是”, “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她改进自己不足的勇气和信心?”学生们回答“是”。我用信任鼓励的目光看着那位女生, 对她说:“老师希望你发现自己的不足后能勇敢改正, 下次大声地、自信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好不好?”学生点头。从那以后那位女生举手的次数多了, 回答问题声音大了, 也自信多了。
第二, 积极的引导学生大声自信地喊出“我定能成功, 我是NO.1”。我们之所以强调要积极引导学生大声自信地喊出“我定能成功, 我是NO.1”,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 学生能在众多的同学面前喊出这句话, 就突破了自我的羞涩感, 做到了自我的超越, 是一种不小的进步;其次, 喊出这句话, 就在众多的同学面前作出了自信的承诺, 为树立其充分的自信形成了强大的外部促动力;最后, 学生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到自信的心理暗示, 以强化自信。因此, 积极地引导学生大声自信地喊出“我定能成功, 我是NO.1”是强化学生自信的有效方法。
(乐亭县汤家河高级中学)
为, 学习者对语言意义的警告实际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2) 英语阅读
教学过程中确认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
注意调动和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阅读教
学中, 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
体成就感, 满足其主体成就感。 (3) 采用多种形式理解运用语言。语言学
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如果只记忆而不去动态地运用, 语言的学习终将
陷入机械地记忆中。学生也会因为枯燥的记忆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只有把学到的语言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把课堂学习延伸到生活中,
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运用语言的乐趣中, 进而提高学习的生动性、自
觉性, 培养学生的乐趣。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 篇13
一、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不足
1.教育目的较为片面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在十几亿人口的竞争中,也只好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来筛选人才.如此以来,高考就逐渐成为了学生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岭.虽说应试教育有它的不足之处,但它却是现阶段中国最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众所周知,数学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数学还是最易拉开层次的学科之一.因此,学好数学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任何一个高素质人才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下,学生难免会形成“为分数而学习”的思想,很难真正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如此以来,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缺失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降低,反倒是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师生关系定位不准确
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高中教育中师生交流匮乏,课堂互动少得可怜.多数学生反映,高中教育枯燥,任务繁重,厌学心理严重.随着学习的深入,高中数学的难度随之加深,并且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学生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不论是在哪一领域,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概念都是适用的,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理论知识强加给学生是很难起到效果的,唯有结合有关的课外实践,才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我们都知道,数学它是一门看中实用性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包含了对数学知识的运用.由此可以看出,数学的理论学习跟实践相结合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3.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来说,心智更加成熟,学习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中国独特的教育背景之下,作为青年学生应有的朝气和个性已逐渐被激烈的竞争所埋没,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大悲哀.根据相关的统计得知,当代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较弱,只会按照教师教授的固定思路来答题,缺乏自主思考.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地逻辑思维培养的阻碍,更不敢奢求学生的自主创新.事实证明,这样做只能够使得学生一步步陷入思维牢笼之中,对于学生的全方面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二、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的有关探究
1.正确理解教学目的,适当添加数学文化教育
伴随着多年来数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文化这一概念逐渐越来越重要.数学文化是现代数学教育研究中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词.教育部在制定高中数学教材时,充分重视数学文化理念,将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在了教材中.高中是学教材注入数学文化,不仅能够丰富课本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外,学校还能够通过开设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小论坛或者课外活动,来达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目的.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的导入起到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人群,只有教师充分重视起了数学文化的普及问题,真正地将其融入到课堂中来,才能够发挥其意义.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因此,它同高中化学、高中物理等学科相类似,是与相关实验相结合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多数学校为了学生成绩以及学习时间等问题,并没有将这些实验展开,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教育.然而,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学生在经历了枯燥的理论学习之后,若能够适当的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教学,不但能够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还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充分重视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每一个高素质人才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数学教育中,教师一定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与课下交流,在交流和互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另外,教师应当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因材施教.
4.构建探究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与底年级不同的是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辨别能力与自主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引导学生能够进行探究性学习,需要全面的对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兴趣爱好进行了解,并且使其能够与教学内容结合,从而构建适合探究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探究目标,减少学生思想上的厌学思想,使其能熟练掌握、运用数学知识.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教育问题已被社会各界所重视.教育行业应当通过不懈努力,积极探索,不断改进相关制度,完善相关规定,帮助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此外,教育部门应当更新教育理念,提倡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逐渐消除“为分数而学习”的片面目的.最后,还应当积极改善课堂气氛,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争取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丽梅.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研究浅析[J].赤子(上中旬),(24)
[2]肖凌戆.高中数学“优效教学”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数学教育,2015(Z2)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探索】推荐阅读:
高中数学语言艺术的探索实践论文09-02
高中数学学法指导教学09-16
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07-26
高中数学教育中探索性教学研究论文05-21
高中数学合作教学法08-01
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法07-25
高中数学提问式教学法10-03
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11-20
高中数学数学符号教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