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赏析论文(共9篇)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 篇1
《生态文化赏析》论文
光污染与暗夜公园
院系: 数学科学学院年级: 12级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 张湖鑫日期:2014年7月4日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光污染的产生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并由此引出国际暗夜公园的由来、作用,它是一种公共保护区,是治理光污染的较为先进的举措,并简单介绍了全世界四所著名的暗夜公园,以及目前暗夜公园在中国的现状。
【关键字】光污染 治理 生态 暗夜公园 中国现状
一、光污染的由来和治理
在为了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光亮工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越亮越好的错误观念却蔓延开来,“光亮工程”成了“比亮工程”,城市在亮起来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光污染。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已随处可见,这种镜面式的装饰材料除了美观、气派之外,其反射的眩光也给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诚然,人的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城市建设中如果只顾照亮和气派,超过了适当的度,过多的、不适当的光反而产生了污染。
光害,或称光污染,是人类过度使用照明系统而产生的问题。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城市夜空里的星星被众多大厦的灯光所覆盖而消失了。这使得观察宇宙的研究受到影响,而且亦破坏了生态平衡。自1980年代初以来,全球黑暗天空运动开展,这个运动的目的正是为了鼓励人们减少使用照明系统以减少光污染的问题。
光害是工业发展的副产品,主要是来自家居照明、广告、商业产品、写字楼、工厂、街灯及露天大型运动场。而受光害影响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各国及日本。
各大城市和村庄的夜空已为人工灯光所淹没。人类早已失去了观赏星空的乐趣,昆虫、鸟类和其他生物也因此而迷失了方向。人工白
昼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文化上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城市的居民们再也不会为璀璨的星空而心醉神迷,银河系的壮丽景观也已成为遥远的记忆。只有远行的人们才能在地球一隅窥见它的真实面貌。闪烁的星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元素。然而如今它已被现代商业社会“屏蔽”,24小时的人工白昼令天空变得支离破碎。
二、暗夜公园的缘由和现状
环保主义催生了暗夜公园。欧洲国家治理光污染的先驱。根据该国法律,各乡镇都必须减少灯光的散射。照明的灯锥不得越过地平线,这意味着以往向天空散射的灯光将被控制在地面。
暗夜公园是一种公共保护区,是星空和夜间动物的避难所。在的暗夜公园里,晴天,人们不仅可以尽情欣赏由数十乃至数百颗星体组成的夜空图,还能捕捉到划过天际的流星或是数年一遇的猎户星座。而在城市的上空,往往只剩下零落的星光。
目前世界上只有4座获得“国际暗夜公园”这一称号的公园,英国加洛韦公园、犹他州天然桥国家保护区、宾夕法尼亚州的樱桃泉国家公园和俄亥俄州的格奥加公园。不过,格拉斯哥的天文学家、英国候选暗夜公园的合作者史蒂夫·欧文斯仍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公园建设者以夜空为核心推行环保措施的决心不容小觑。在今后数年内,英国将出现10至15座类似的暗夜公园。
其中的天然桥国家保护区坐落于犹他州的东南部,成立于1908年,占地7636英亩,因园内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桥而知名,此外,也是世界上仅有的4座暗夜公园之一,是尽情欣赏数十乃至数百颗星体组成的夜空的最佳地点之一。
天然桥国家保护区在远古时代是古代海洋的海岸线,后来随着地质变化,间歇流过的河流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将这里切割出两个深谷,也形成了三座石桥,这三座壮观的天然石桥吸引着世界游客的来访。这个因石桥而知名的保护区还是第一个由国际夜色星空协会指定的暗夜公园,即在这样的暗夜公园里,人们可以尽情欣赏浩瀚的夜空。保护区内没有公共街灯,没有铺设道路,也没有汽车,没有任何污染,因而保护区内的夜色异常迷人,异样醉人,站在天然石桥欧瓦巧莫桥上方,感受笼罩着繁星点缀的夜空,绝对是一种至上的享受。
三、暗夜公园在中国的现状
暗夜公园在中国还是新鲜事物。暗夜公园的设立和保护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民间社团和天文爱好者已经行动起来,在一些地方比如山东济南南部山区的齐长城遗址、临沂沂水县荧光湖景区,浙江台州等地,都设立了暗夜公园的雏形,目前正在进行完善。相信不久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暗夜公园。
【参考文献】
1.3.http:///night-sky-conservation/dark-sky-parks#naturalbridges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 篇2
关键词:数学文化,中考试题,欣赏,思考建议,命制策略
一、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80年代后就受到国内外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高度关注.为此, 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倡导:“教材中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在对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 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介绍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 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 …”[1]。与此同时, 十年后的《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又重申:“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 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为此, 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 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 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 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 欣赏数学的优美。…”[2]。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在每章节中都安排“阅读材料”, 这些阅读材料蕴含丰富的数学文化价值。那么, 什么是数学文化呢?数学文化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定义,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侧面给出数学文化相关的解读。徐乃楠, 王宪昌认为: “数学文化是数学史、数学与文化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3]”黄秦安认为:“数学文化是超越 (扩大并包含) 数学科学范围的数学观念、意识、心理、历史事件, 人物和数学传播的总和。[4]”顾沛认为:“数学文化简单地说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泛些说, 除上述内涵外, 还包含数学家、 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 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5]”宋乃庆等认为“数学及与数学产生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对象, 包括哲学、历史、政治、教育、艺术、经济、思维科学及各门自然科学, 构成一个动态系统。这个动态系统即数学文化。其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双向的和交叉的, 一方面数学以其内在的力量推动文化的进步, 另一方面数学从相关文化中汲取动力和养分。[6]” 比较上述学者对数学文化的理解, 数学文化的主要内涵是数学家在解决问题和探索的过程中, 所形成的数学史、数学审美、数学精神及其数学的应用等。
二、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赏析
作为初中最后一个环节的数学中考试题中, 如何体现渗透数学文化这一理念呢?如何把文化理念从务虚走向务实呢?近年来, 数学文化走进各省市中考试题, 数学命题专家在初中最后一次考试评价中, 不忘数学情感教育的渗透, 把数学的育人价值、数学的理性精神、数学的神奇美蕴含在考试中, 让学生亲近数学、品味数学和欣赏数学的魅力, 展现数学文化的价值, 激发学生对后继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促进一线老师对数学文化的重视,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2015年全国中考试题, 数学文化融入试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数学史料中的文化元素
题1: (201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 《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 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它的代数成就主要包括开方术、正负术和方程术。其中, 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牛五、羊二, 直金十两;牛二、羊五, 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假设有5头牛、2只羊, 值金10两;2头牛、5只羊, 值金8两。问每头牛、每只羊各值金多少两”?设每头牛值金x两, 每只羊各值金y两, 可列方程组为____。
题2: (2015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试题) 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 3, 6, 10, 15, 21, …叫做三角形数, 其中1是第一个三角形数, 3是第2个三角形数, 6是第3个三角形数, …依此类推, 那么第9个三角形数是______, 2016是第__个三角形数。
赏析:由于数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素材,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生长着不同类型的、不同水平和不同范式的数学文化。中国古代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数学的发展沿着经世致用的观念展开,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经典著作 《九章算术》, 它就是一本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集。题1一方面介绍了该书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该书在代数学上研究的内容, 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列出方程, 这样设计的试题,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又结合具体问题, 对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认同感。相反, 在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 他们认为:“上帝是一位几何学家, 按照数学的方式去设计世界。”[7]如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万物皆数”, 他认为 “数”是世界万物背后的规定性, 并为抽象的“数”提供“形”的解析, 是第一次为数插上了形的翅膀, 该学派不仅研究三角形数、四边形数、五边形数等, 而且还研究其它的数, 如完美数、亲和数等。题2可以根据形的特点去寻求数的规律, 也可以根据数列的特点归纳数列的一般规律, 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探寻规律, 题目叙述简洁、形式熟悉亲切, 内含丰富。以数学史为背景,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对数学的认识。
(二) 数学审美中的文化元素
题3: (2015山西中考试题) 晋商大院的许多窗格图案蕴含着对称之美, 现从中选取以下四种窗格图案, 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题4: (2015年重庆市中考试题) 如果把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一串数字, 与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完全相同, 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和谐数”.例如:自然数64746从最高位到个位排出的一串数字是:6、4、 7、4、6, 从个位到最高排出的一串数字也是:6、4、7、4、 6, 所以64746是“和谐数”。再如:33, 181, 212, 4664, …, 都是“和谐数”。
(1) 请你直接写出3个四位“和谐数”, 猜想任意一个四位“和谐数”能否被11整除, 并说明理由;
(2) 已知一个能被11整除的三位“和谐数”, 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 (1≤x≤4, x为自然数) , 十位上的数字为y, 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赏析:题3挖掘山西省有地方特色的晋商大院窗格图案, 这些图案形式上对称、和谐、简洁, 给人带来美丽、漂亮的感受。做题的过程是享受美、发现数学之美的过程, 这些古代窗格图案既有轴对称图形, 也有中心对称图形, 在审美过程中确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美育价值有4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上述题3给学生以美观和美好之感的前两个层次, 那么题4却是对美观和美好的超越, 从形的对称之美过渡到数, 自然数也存在对称之美, 并定义这样一类自然数为“和谐数”, 以开放的视角对“和谐数”展开探究, 试题的设计沿着感受“和谐数”的美观和美好, 然后追寻她的美妙, 品味探索 “美妙”的心境,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总之, 数学的审美是超越功利性的, 中考试题挖掘美的元素,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追求, 陶冶学生的情操, 中考试题融入数学之美, 让学生少一份对数学的憎恨, 多一份对数学的好感, 对还原数学本真的一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数学游戏中的文化元素
题5: (2015年浙江义乌数学中考试题) 挑游戏棒是一种好玩的游戏, 游戏规则:当一根棒条没有被其它棒条压着时, 就可以把它往上拿走。如图中, 按照这一规则, 第1次应拿走⑨号棒, 第2次应拿走⑤号棒, …, 则第6次应拿走
A.②号棒B.⑦号棒
C.⑧号棒D.⑩号棒
题6: (2015山东青岛中考试题) 小颖和小丽做 “摸球”游戏: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编号为1~4的四个球 (除编号外都相同) , 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 记下数字后放回, 再从中摸出一个球, 记下数字。若两次数字之和大于5, 则小颖胜, 否则小丽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
赏析:国际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临终前不久曾为少年数学爱好者题词:“数学好玩”。题5以孩子们常见的挑游戏棒为背景走进中考, 让考生重温孩儿时挑游戏棒惊心动魄而又充满紧张的心理状态。这一切不是通过具体实物操作, 而是通过学生仔细地观察和空间想象完成这一心理实验, 试题以游戏的形式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也体会到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好玩的学科。题6是以“摸球”游戏来确认规则是否公平, 重在考查学生求等可能性事件常用的方法。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曾经对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作了如下相当正确的评价:“ 唤醒学生的最好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它东西。”数学游戏却以娱乐大众的面目出现在中考最后一个环节中, 令人耳目一新, 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引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好玩的。改善中考试题枯燥乏味性, 比纯粹为考试而考试更有价值。
(四) 数学名题中的文化元素
题7: (2015年湖南常德中考试题) 取一个自然数, 若它是奇数, 则乘以3加上1, 若它是偶数, 则除以2, 按此规则经过若干步的计算最终可得到1。这个结论在数学上还没有得到证明。但举例验证都是正确的。例如:取自然数5。最少经过下面5步运算可得1, 即:, 如果自然数m最少经过7步运算可得到1, 则所有符合条件的m的值为_____。
题8: (2015宁波中考试题) 如图4, 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 若多边形的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 (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 上, 这样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记格点多边形内的格点数为a, 边界上的格点数为b, 则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S=ma+nb-1, 其中m, n为常数。
(1) 在下面的方格纸中各画出一个面积为6的格点多边形, 依次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非菱形) 、菱形;
(2) 利用 (1) 中的格点多边形确定m, n的值。
赏析:题7来源于“角谷猜想”, 洛萨·科拉茨是德国数学家, 他在1937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猜想:任给一个正整数n, 如果n是偶数, 就将它减半 (即n/2) ;如果n是奇数, 则将它乘猿加员 (即3n+1) , 不断重复这样的运算, 经过有限步后, 一定可以得到员。后来一位名叫角谷的日本人把它带到亚洲, 因而人们就顺势把它叫做“角谷猜想”。题8是奥地利数学家皮克发现一个计算点阵中多边形面积的公式:S=a+0.5b-1。这两题都是对历史上的数学的名题作适当的介绍和改编, 让考生重新经历数学曾经火热的思考过程, 品味思维的愉悦, 享受数学探索的乐趣。正如波利亚所说:“在一个易受外界影响的年龄阶段, 这样的经历可能会培养出对智力思考的爱好, 并对思想和性格留下终生的影响……, 他们在尝到数学带来的乐趣以后, 他就不会轻易地忘记, 于是数学就有机会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种爱好, 或者他专业工作中的一种工具, 或者他的职业, 或者是一种崇高的抱负。”中考试题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类似于数学家研究过程, 让他们经历那种既紧张又喜悦思维, 让考生终身难忘。
(五) 故事和会标中的文化元素
题9: (2015年四川乐山) 电影《刘三姐》中秀才和刘三姐对歌的场面十分精彩。罗秀才唱到:“三百条狗交给你, 一少三多四下分, 不要双数要单数, 看你怎样分得均?”刘三姐示意舟妹来答, 舟妹唱道:“九十九条打猎去, 九十九条看羊来, 九十九条守门口, 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若用数学方法解决罗秀才提出的问题, 设“一少”的狗有x条, “三多”的狗有y条, 则解此问题所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题10: (2015年浙江嘉兴中考试题) 下列四个图分别是四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其中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赏析:题9是以电影《刘三姐》中秀才和刘三姐的精彩对话为背景, 刘三姐机智解决秀才的问题, 突显了三姐的聪慧, 给考生以新颖而有趣的感觉。题10是以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为主题设计试题, 第一个图案是第24届国际数学大会会标, 取材于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第二个图案是第18届在芬兰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 会标的图案为“膜结构”的部分几何图形;第三个图案是第27届在韩国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 会标的图案是阿基米德螺线;第四个图案是第21届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 会标用几何图形构建大和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美轮美奂, 每一个会标的图形蕴含的数学意义丰厚。数学的试题取材经典的影片, 不仅给考生以趣味, 而且让学生觉得数学无处不在;取材国际数学大会会标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心系数学的发展, 为中考试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三、数学文化融入中考试题的思考及建议
数学文化讲述数学的发展历程, 讲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讲述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讲述数学家发现创造数学的心路历程, 体会再创造的快乐。数学文化能让人从宏观上把握数学, 掌握一种思想, 开阔思维, 创新方法。中考试题中融入数学文化, 可以改变一线老师对数学文化仅是花边式、点缀式的看法, 更加重视课堂数学文化的融入, 重视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挖掘和开发;学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数学的视角不再狭窄, 数学给人的感觉不再等同于做题, 数学慢慢突显出更广阔的景色, 生动、活泼可爱的一面被更多学生所接受。这正是数学文化文而化之的结果, 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省市的命题专家在数学文化渗透中考试题时,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认为数学文化的试题仅仅是装饰一份试卷的美观而已, 没有体现数学文化理性思维本质内涵, 编制数学文化试题缺乏创新, 老是在勾股定理上重复打圈, 没有对数学文化试题进行大胆地尝试。当然部分省市的中考试题, 如2015年山西省中考试题等, 把数学文化和数学的知识有效地整合, 在数学文化试题命制方面进行大胆地创新。纵观2015年全国中考数学文化试题, 有的通过直接识记, 考查学生数学课外阅读面; 有的直接通过数学史上的问题、书本上的问题解决方法或定理证明方法;有的对历史上数学名题进行改编;有的是通过创设情境, 体现数学应用价值;有的融游戏、电影等于数学试题中;试题给人清新亮丽之感。当然我们反对为文化而文化的试题, 数学文化的试题要注重与数学“四基”的有机结合, 要突出理性思维的本质内涵;要对教材中的例题、定理、习题和阅读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重构;特别是阅读材料蕴含丰富的数学文化, 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整合。例如, 人教版八 (下) 教材中的二次根式一章中有阅读材料“海伦—秦九韶三角形面积公式”, 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命制:
命制策略一:对这两个公式之间的等价性进行命制, 能否由秦九韶的公式推导出海伦公式?考查学生的代数式恒等变换能力。
命制策略二:对海伦———秦九韶公式的推广, 考查学生推理、数学活动经验、思想方法等综合能力。
(1) 三角形中的海伦公式是否可以任意推广到四边形, 若不能, 举出反例。
(2) 请探索在什么条件下的四边形, 它的面积仅与四条边的长度有关?它又能满足
这里的a, b, c, d是四边形的各边长,
(3) 若∠B+∠D=180°, 上述四边形面积公式是否成立?若成立, 请证明, 若不成立, 请说明理由?[8]
命制策略三:新定义:“三边长为整数, 且它的面积也为整数的三角形为海伦三角形。”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从特殊到一般, 判断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三边长分别为3、4、5, 是否海伦三角形?然后控制变量, 在格纸上画一个海伦三角形, 最后放在新的情景中, 如平面直角坐标进行运用, 具体拙文[8]。
命制策略四:也可以查找数学家海伦写的《测度术》一书中相关数学问题, 编制数学问题, 具体见文[8]编制的问题。
总之, 数学文化中考试题既要突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又要突显数学文化的整体育人的要求, 凸显理性思维的本质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徐乃楠, 王宪昌.数学文化热与数学文化史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 (3) , 14-17.
[4]黄秦安.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相关概念的辨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9, (8) , 2.
[5]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6]杨豫晖, 吴姣, 宋乃庆.中国数学文化研究述评[J].2015, (2) , 88.
[7]M·克莱因援张祖贵译.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关注考纲变化,赏析数学文化 篇3
例1:(2011年湖北理科)《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
赏析:本题借用《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来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先求出首项和公差,然后再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第5节的容积。本来非常简单的等差数列问题,在数学史的衬托之下精彩无限。这将引领师生在数学教与学活动中更多地关注数学文化元素。
例2:(2013湖北理科)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 寸(注:①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②一尺等于十寸)
赏析:历史上,中国数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过众多的数学名著,《数书九章》概括了宋元时期汉族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引入古代数学名题,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例3:(2015年全国卷I)《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
赏析:该问题源于生活中粮食储存,与立体几何体积求解的基础知识相结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数学的优秀传统——数学要关注生产、生活等社会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文化,体会数学知识在认识世界中的工具作用。体现了数学文化“以数化人”的功能。
例4:( 2003年全国卷) 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区域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种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种.(以数字作答)
赏析:这是涉及四色定理的问题,是世界三大数学猜想之一。四色定理的本质许多人认为是在平面或者球面无法构造五个或者五个以上两两相连的区域。其本质在与地图上是否可以只用四种颜色着色,从而演变出一个几何上的数学问题,
例5: (2014湖北,理)设a是一个各位数字都不是0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将组成a的3个数字按从小到大排成的三位数记为I(a),按从大到小排成的三位数记为D(a)(例如a=815,则I(a)=158,D(a)=851).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任意输入一个a,输出的结果b= .
文化苦旅摘抄及赏析 篇4
《文化苦旅》记载了余秋雨老师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怡人的江南小镇的文化足迹。旅途中夹杂的许多情感:喜悦、激动、愤慨、沉痛……最终汇聚成一个苦字,中国史上诉说羇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之味浓得化不开了。
谈谈文学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诗人------苏轼,余秋雨老师称:他是一个多么高贵,可爱而富有魅力的人啊。然而却被一群佞臣奸人所嫉恨,他们嫉妒他的才华,于是便向苏东坡展开了无休无止的诬陷,一群小人向皇帝“检举”他的诗有谋反之心,在各种流言蛮语下,皇帝即使再喜爱苏东坡的才华,也仍旧无法挽回“三人成虎”的悲剧,最后把苏东坡贬谪到了黄州。而苏东坡到了黄州后,竟没有一个亲人朋友前来探望。可以试想,当时苏东坡的精神是十分孤独的,那著名的《卜算子》,用优美的意境道出了他的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醒……寂寞沙洲冷”何等高雅,而又何等悲凉。但又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嚣,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而苏东坡也在这次灾难中真正地成熟了。余秋雨老师在《黄州突围》中表明了他的观点,人性是一种沉淀,一种人性的沉淀,平静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
《文化苦旅》一本古色古香,贯穿着中国历史的名作;一次浸透着中国古典的旅行。余秋雨笔下的苏轼,他的人生何等坎坷,而又何等辉煌,他让我明白:人要到达成功的彼岸,途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会遇到再大的困难,需要付出再大的代价,都要坚持走下去,成功的`果实终将留给坚毅者。
《文化苦旅》选段5
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他们只有几尺远的乌蓬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赏析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 篇5
关于组织文化的概念与定义,众说纷纭,有许多讨论。从一般意义上说,管理心理学把“文化”culture定义为“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拥有的一组管理理念与愿景、价值观取向和行为模式”,而“组织文化”则是组织成员共享的一组管理理念假设、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的体系。管理理念与愿景属于深层次的文化成分,用以指导价值观导向和工作行为;核心价值观则可以看成一种较深层次的文化要素,直接影响着各种工作行为;而行为模式则是文化在组织成员身上的具体体现。
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层次。组织文化不但包含着许多深层次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内隐的成分,还会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组织使命表述、常用语言、组织经典故事、各种仪式与标记、形象设计和物理环境等许多外显的方面。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 篇6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以下不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大红袍.铁观音.大叶乌龙.正山小种
标准答案:
2.下列几种茶中哪种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正山小种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
标准答案:
3.哪位古代茶人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力致和”?.赵佶.陆羽.裴汶.皎然
标准答案:
4.“罢造龙团,唯采茶芽以进”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提出的?().朱元璋.赵佶.朱棣.乾隆
标准答案:
5.高档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茶,适用多少度水温冲泡?.85-90.沸水
.80度左右.75度左右
标准答案:
6.荣西禅师写了一本茶学著作,是以下哪一部呢?.《茶养生记》.《茶录》.《茶述》.《问茶》
标准答案:
7.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
.《兰亭序》.《山窗清供》.《事茗图》
.《调琴啜茗图卷》
谋学网
标准答案:
8.历史上有名的宝塔茶诗的作者是?(诗中提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李白.白居易.卢仝.元稹
标准答案:
9.“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这首诗出自苏轼的哪首诗呢?.《行香子》.《水调歌头》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试院煎茶》
标准答案:
10.中国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是在哪个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
标准答案:
11.铁观音的故乡是哪里?.安徽.安溪.安阳.鞍山
标准答案:
12.我国历史上唯一由皇帝撰写的茶书是哪一部?.《神农本草》.《大观茶论》.《周易》.《荈赋》
标准答案:
13.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是什么?.香韵.冷韵.形韵.雅韵
标准答案:
14.第一个从中国学习饮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人是谁?.玄奘.最澄.郑和.皎然
标准答案:
谋学网
15.茶马古道最初的主要作用在于哪一方面?.运送丝绸.运送大米.茶马互易.运送金银
标准答案:
1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佛教认为的茶的三德呢?.提神.有益静思.帮助消化
.让人忘记凡尘一切
标准答案:
17.“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哪一茶种所具有的醇厚的感觉?.岭头单枞.武夷岩茶.罗汉沉香.奇兰
标准答案:
18.现在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产茶量最多的国家?.中国.日本.印度.美国
标准答案:
19.首次在诗中提出“茶道”一词的作者是谁?.陆羽.神农氏.皎然.李白
标准答案:
20.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与酥油茶有着重大关系呢?.太平公主.文成公主.王昭君.赵飞燕
标准答案:
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下列诗中,哪首写到了茶?.《走笔谢梦谏议寄新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寒夜》
谋学网
.《试院煎茶》
标准答案:
2.通过茶马古道运送的货物有哪些?.茶叶.马匹
.内地土特产
.布匹、五金、日用百货等
标准答案:
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茶马古道的历史意义的是?.茶马古道带动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社会的城镇化发展
.茶马古道促进了藏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茶马古道扩张了内地的领土面积
标准答案:
4.我们常说的饮茶方式有哪几种?.清饮.调饮.煮茶.煎茶
标准答案:
5.紫砂茶具泡茶特点是什么?.有特殊的香味.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传热慢不烫手
标准答案:
6.下列文献哪部提到了茶?.娇女诗.杂诗.荈赋.出歌
标准答案:
7.下列几种茶中哪种属于“世界知名”四大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祁门红茶.大吉岭红茶
.斯里兰卡高地红茶
标准答案:
8.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哪几种观点?.三国说.先秦说.西汉说.魏晋说
谋学网
标准答案:
9.茶叶的利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粥茶法.饼茶煮茶法.研膏团茶点茶法.散茶泡茶法
标准答案:
10.泡茶三要素有哪些?.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茶壶质地
标准答案:
11.以下哪些选项体现了《大观茶论》中强调茶的精神和美学?.清.和.烈.韵
标准答案:
12.现今饮茶取水要点中,下列选项施法正确的是?.泡茶用水最好要“活”.泡茶用水最好要“甘”.泡茶用水最好要“清”.泡茶用水最好要“轻”
标准答案:
13.唐朝时茶人裴汶对茶性的总结有哪些?.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标准答案:
14.以下属于乌龙茶的选项是?.大红袍.铁观音.大叶乌龙.正山小种
标准答案:
15.下列选项中属于茶韵的是?.陈韵.香韵.音韵.雅韵
标准答案:
谋学网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茶与茶文化向国外的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四至五世纪,即南北朝时期.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2.《七碗茶诗》的作者是唐代诗僧皎然。.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3.很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逍遥享乐的一大乐事。对此,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陈楠(泥丸),在《水调歌头?咏茶》一词中描述得很妙。.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4.晋宋时期的《搜神记》、《神异记》等志怪小说集、孙楚的《出歌》、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左思的《娇女诗》、王微的《杂诗》是早期的涉茶诗。.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5.“岩韵”是指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品种所具有的“岩骨花香”、俗称“岩石味”,是一种味感特别醇厚而能长留口中、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又称“茶底硬”。.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6.十世纪时,蒙古商队来华从事贸易时,将中国砖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地区。.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7.唐代裴汶《茶经》指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清、淡、和是茶的品性和功用。.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8.早在南北朝以前更早的时期,茶就被用在祭礼之上。陆羽甚至认为,在进行茶道时,“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9.东方美人茶即是洞顶贵妃茶。.错误.正确
谋学网
标准答案:
10.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1.自从唐代茶圣陆羽首开中国茶道之先河,茶道一直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2.楚云散尽,燕山飞雪,江湖归梦,从此祛机。是黄庭坚写的一首与茶有关的诗。.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3.冷韵所指“轻香冷韵状元茗”,这也就是太平猴魁茶所透出的茶韵。.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4.现在的茶字,萌芽于汉代,确定于唐代。它是由荼字演变儿来的,荼字此前身兼二职,即指一种野菜,又指茶叶。.错误.正确
标准答案:
15.明清时代出现了一个饮茶文化的巨大变革,那就是从唐宋时代的烹煮饮茶法,变成了清饮泡茶法。.错误.正确
实新学校环境文化景观赏析(上) 篇7
校园景观之一———一样的学校不一样的楼梯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教育理念。
2.将心理效应引入到学生的习惯培养中。
设计解析:
作为天天供大家行走的楼梯, 实新的楼梯设计可谓别具匠心。楼梯上清晰可见的红线将其醒目地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让每一个学生时刻铭记“上下楼梯靠右行”的规则。
据调查, 转向台处是踩踏事件的频发区, 吸取这样的教训, 实新学校在每个楼梯的转向台, 用红线将学生行走的区域明确地划分出来, 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在转向处出现拥挤, 让学生在转向台的地方也有自己行走的合理区域。双扶手的楼梯设计更是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 学生在上下楼梯都有物可依,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拥挤时事故发生率。
鉴于小学生模仿能力极强, 楼梯台阶红线两侧特意设计了逗人喜爱的上下行的黄、蓝小脚丫, 学生会不自觉、潜意识地踏着小脚丫行走。一般来说,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 学生在这21天当中无意识地模仿下去, 上下楼梯向右行的习惯就养成了。另外, 在每个宿舍楼梯的转向处的墙壁上都安装有一面硕大的镜子。镜子乃“正衣冠, 端品行”之物, 同时又是易碎的物品, 无形中让学生形成条件反射, 在行走时放慢脚步。镜子又反射了学生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校园景观之二———厕所因我而精彩
设计理念:
1.让厕所拥有精神文化的元素。
2.厕所的位置尽量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厕所数量考虑师生真实的需求。
3.用无声教育培养学生的习惯。
设计解析:
这是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地方, 厕所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学校管理的层次与品位。学校厕所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调:温馨的标语牌、适用的提示语、新颖的值日表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厕所的外延。
本校在设计厕所时依据学生的年龄、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共建造男女厕所十八个, 分布于学校的操场, 教学楼, 宿舍楼, 课间玩耍地方等各个部位。需要如厕时可随时去最近的地方解决。这有效避免了学生上厕所等待时间长的难题, 同时也有效地预防了低年级孩子因找不到厕所而出现的种种尴尬现象。在宿舍楼上设计的厕所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 更有利于学生晚间的休息。
作为一个乡村小学, 由于没有合适的地下管网, 学校建造了一个无公害、环保的大型化粪池, 这对于保证学校厕所的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由于个别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良, 厕所内往往出现“大便不如坑、小便不入池”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 学生厕所在设计上注重于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每一个厕所的墙上都张贴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图画、笑话、标语等小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字都很小, 学生在如厕之时都想办法去看这些东西, 而要想真正看清楚这些作品, 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如厕姿势, 这样一步步诱导学生, 他们就不自觉地养成了良好的如厕习惯。
校园景观之三———我们的地面不一般
设计理念:
1.校园环境文化的创造性开发。
2.校园环境文化与校园课程文化的有机整合。
3.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设计解析:
“学校是个大课堂, 时时处处皆育人”,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人们常走不出固化的思维模式。本校创设的校园地面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视域。如, 升旗广场的地面, 自西向东观看其呈现给大家的是一幅展开的画卷, 轻推卷轴, 地面上以北斗七星的方位依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书法的演变、十二生肖、艺术、生活与科学、数学、传统节日等七个内容。这七个内容又分为游戏区、艺术区、文化区。强化了学生在学习活动时的兴趣性。
作为学校的地面文化建设, 它不仅仅在于美化校园, 更重要的是它与校园课程化的开发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根据画面中的内容, 研发适合自己的校园课程化案例, 给学生讲解书法的演变、十二生肖等课题, 把课程的广度由课堂延伸到校园, 让学生在日常的课外活动中学习知识。
地面上书法的演变过程、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内容作为传统的文化, 代表着某一时代人们的最高水平, 让学生熟悉这些东西对于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
校园景观之四———书香苑真“香”
设计理念:
1.建设学习型校园的桥头堡。
2.实现对学生教育的系统性以及对学生阅读评价的立体性、多维性。
3.管理的精细化、人性化。
设计解析: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万卷始通神。”“不是花香能醉人, 书香也能醉千君”。阅读是学校的一大特色, 学校也一直致力于有关阅读的各项工作。
书香苑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园地, 馆藏4万余册各类读物。伫立于书香苑门前立即就会被它的古色古香所吸引。其各类配备设施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门口古朴典雅的石质水池, 时刻告诫学生进出书苑要洗手。这不是繁文缛节, 是从小让学生养成爱书的好习惯, 让学生明白读书是一件庄严的事, 从心底里重视书。书香苑左右石质水池各有五个, 两边共有十个, “五”与我校校魂中的“悟”为谐音、“十”与实效中的“实”为谐音, 寓意阅读、学习要不停地悟, 悟道理、悟方法、悟做人等, 只有通过阅读不停地去悟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书香四溢的书香苑中有四棵郁郁葱葱的桂树, 每当八月时分桂花盛开, 花香和着淡淡的书香让每一个来这里的学生都沉醉于阅读的海洋中。
书香苑在设计上依据学生的年龄发展需要, 合理地将阅读区分为低、中、高三个区域, 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互不影响。针对学生的阅读层次, 学校又将各类图书进行分类, 实现了分级阅读、立体评价的梦想。
书香苑里面的书柜设计也是独有特色:小书柜看着简单实则暗藏玄机。学生可以把平时没有读完的书籍放到自己班级的小书柜中, 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一次读不完, 放回去又怕找不见书的麻烦。在书柜的上面都配有一本新华字典, 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随时可以查阅。书柜上面有随时可以让学生摘抄用的卡片、笔等物品, 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书香苑是全面、多维对学生进行评价的, 兴趣态度星、习惯方法星、精读积累星、诵读博览星、运用感悟星。五星级的评价从不同的层面肯定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 根据学生诵读的广度、深度和速度, 诵读的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每年评定一次“读书三士”———读书小学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 从而实现了对学生的立体评价。
校园景观之五———标语真给力
设计理念:
1.用标语呈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
2.用标语突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3.用标语突出对学生的自我诱导。
设计解析:
走进实新的校园有很多醒目的标语牌, 这些是学校的灵魂, 也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前进的目标。
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精神系统中存放的一注不断地增长着的资本, 一个人自己毕生都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 “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命运”。总之, 良好习惯终身受用。每个人的一生是由无数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 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一百个顶尖的优秀行为也抵不上一个优秀习惯。学校通过“日行一善, 周明一理, 月养一习”道德长跑活动实现对学生习惯培养的系统化、全面化。
2.做赢在终点的教育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赢在起点。而我校“立足六年, 着眼十六年, 前瞻六十年”做赢在终点的绿色教育。让学生的个人素质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长跑, 不是短跑;小学教育根本不需要百米冲刺。“国学立品, 双语达人”, 学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厚重的基础, 在幽幽的国学中净化学生心智;作为寄宿制的学校让学生在校养成自理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等。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都在于提升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享受到绿色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关注分数, 更重要的是以后发展的需要。
3.做最好的自己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当我们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可能是五彩缤纷、花红柳绿。也可能是曲折坎坷, 荆棘丛生。每个学生都向往成功, 每个学生都企盼成功。有时候, 成功好像近在咫尺, 有时候, 成功又似乎遥不可及。教育本身具有的就是一个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功能, 让每一个学生都依据自己的特点做最好的自己。这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自我的理解, 更要求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青春, 珍惜自己的时间, 做最具特色的和最能够代表个人的自己, 发展个人的特长。
4.美就在我身边
高尚的品德、爱心、亲情、感恩……这些其实都是实实在在的美,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学校设计的这个标语旨在体现“观美、寻美、颂美、学美, 美就在我的身边”的教育意图。意在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 并去拥抱生活中的美。用美的眼睛去寻找生活, 用美的心灵去面对生活, 用美的心态去看待生活。
5.场、悟、度
从送别文化角度赏析《雨霖铃》 篇8
【关键词】送别文化 时间 地点 方式
自古多情伤留别,古代的交通不便,通讯也不发达,一朝别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故古人特别重离别。柳永的《雨霖铃》是其离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时所作的。这首词实写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虚写别后的设想,虚实相生,情景交融,使整首词营造了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意境。
一、送别文化之时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道出了送别的时间是在傍晚时分。现在的出行一般都会选择在早上,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而这首词的送别时间是选择在傍晚。在柳永之前,唐代的诗人在送别诗中用傍晚作为送别时间的不胜枚举:“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这些送别诗的送别时间选择在傍晚,是诗人偏爱傍晚时分?还是因为别离愁绪与傍晚时分的苍茫气氛相协调?秋后的蝉声异常凄凉,在傍晚时分,作者面对着长亭。心中的离情别绪油然而生。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暮霭”点出别后思念的设想情景也是傍晚时分。预留不能,欲舍不忍,船将会越行越远,暮色笼罩下的千里烟波,在广阔无边的湖面也似乎是暗淡无光了,就如同作者的心情一般,饱含离人的凄楚情绪。
二、送别文化之地点。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者都门外。“对长亭晚”,可知是在长亭送别。“长亭”,古代路旁设有亭子,供旅行者休憩或饯行送别。“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同时,”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汉?刘熙《释名》),“亭”与“停”谐音,离别之人和送别之人多希望时间能够停留,也希望离人也能停下前行的脚步,只可惜“兰舟催发”,不得不走。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州催发”。“帐饮”来源于《汉书·疏广传》:“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两,辞决而去。” “帐”通“张”,汉疏广致仕时,公卿大夫在东门外设置帷帐,宴饮送别。后泛指盛大的送别宴会。设帐在离兰舟不远之处,而设帐又表示对离别的重视,更加凸显出了离人的不舍。
三、送别文化之方式。
古人送别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饮酒饯别,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的踏歌作别,有“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的折柳惜别,有“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王勃《别薛华》)的赠言相别,等等。
“都门账饮无绪”,“饮”可知离不开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在送别文化中,酒具有其特殊的意义,这和中国人饮酒的情境有关。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在团圆相聚之时或是在盛大节日,都会以酒助兴;在悲观失落之时,而是借酒浇愁,消除心中的烦恼愁绪。离别之际,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想用酒浇灭心中的愁思,也希望“酒”能够寄予美好的希望,为之后的相聚寄予美好的期待之情。
“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执手”意思 和现在的握手相似,最早见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表示亲昵的告别行为,也表明两个人的关系之亲密。紧握对方的双手,两眼相对,泪花在眼中闪动,千言万语凝噎在喉间,无法道出。离人即将离开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本来是有很多话想与对方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恨不得把分别后的话都与对方倾谈,可是,在此之境,话语却止于喉间,一句话也说出来。临别赠言,在此时却“欲说不能”,更加深刻表明作者的离情别绪。
四、结语
送别诗有明显区别与其他题材所不具有的特點,如果每种题材的诗歌赏析都从一种方法或者角度去赏析,难免会让有点枯燥。送别文化为赏析送别诗词带来了不一样的赏析角度,对于理解柳永在离开都城汴京之际的离情别绪具有深刻、细致的体会。
论审美文化中的当代情结文章赏析 篇9
审美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项,论审美文化中的当代情结。当前社会正面临着一个文化转型,如从文化转型的过程来看审美文化这一子项,那么它不过是转型过程的一个方面,然而当我们从具体的文艺创作和接受等状况来审视,则当前审美文化的转型就不只是以一种变化可以说明的,在某种意义上它经历了一次革命,以至于当人们要言说它时,已不能简单地以审美文化中的当代状况来描述,而必须称之为当代审美文化了。
在启用“当代”这一术语时,它的涵义是指当前的时代,当下的、现时的状况之义,那么,审美文化必冠以“当代”来言说它的存在状况,根本上还在于它确有其自身的特殊内涵。如果我们结合到文学的情形来言说,则其特殊性在具体的“创作/传播”过程中有下述表现。
作家创作的准备阶段是一个难以定性的过程。他对自己某一写作计划的酝酿、构思算是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对生掐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体验,他平时的阅读、交友,他平时与写作无直接关联的阅历,都可能对日后的创作产生这样那样、或隐或显的影响,我们将这些可能会影响到具体创作的过程都称之为创作的准备阶段。
在创作的准备阶段中,创作者是生活在一个由多种话语交织的“场”之内,或者换句话说,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在由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网络中被定位的,因此人所感受到的信息就是由这多个方面而来,就此而言,过去与现在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但过去时代人们的社会关系是更倚重家族血缘的关系、宗教伦理的关系、政洽权利的关系等,而在今天则可能是新的关系在起作用,诸如在各种传媒的宣传中,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甫路必有丰田车”、“海尔,真诚到永远”、“星期日哪里去,仟村百货购物去”等。在这里,商业广告主要是在树立其品牌的知名度。
我们看到的“真诚到永远”是对受众作为消费者的宽慰,可是“永远”更是在表达该产业集团将长久不衰的信念,从而使其牢靠感扎根在受众心目中,而这一意识是商品在商战中致胜的砝码。仟村百货是一家跨省的商业集团,在若干大都市建立了营销点,它的`广告词以一种对话体来表达,仿佛是市民们家居生活的一个片断。作为百货营销企业,它的商点在装修方面追求档次,可在广告上又以土气的“赶集”来说,这其实是在投合人们的一种心理,即人们既要追新逐异,同时也对逝去的一种生活方式(诸如在乡村仍沿续的“赶集”式交易方式)有一种回顾和眷念,结果就是使人既感到它有档次,又感到它有几分温馨,在广告话语满足受众心理的同时,也就为其日后的销售服务工作奠定一个基础。而丰田的广告更是早已家喻户晓,已成为广告词中的经典。
【数学文化赏析论文】推荐阅读:
高等数学的数学文化论文06-29
数学文化教育论文06-18
数学文化及其教育功能论文11-15
数学文化数学教学07-16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养10-16
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10-04
烟标文化赏析论文05-31
数学文化09-24
数学文化短文08-29
数学文化功能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