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数学文化建设

2024-08-21

班级数学文化建设(精选9篇)

班级数学文化建设 篇1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 是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数学文化则是以数学建设为核心的班级文化。数学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班级数学文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数学化的墙饰文化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 环境的优劣对人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数学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 精心设计墙饰文化, 让教室里的墙面成为激励学生力争上游的平台, 成为数学学习成果的展台和指引学生步入数学殿堂的一盏明灯。如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开辟“畅游数学海”栏目, 介绍祖冲之、欧拉、高斯、毕达哥拉斯等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的数学史, 数学的三次危机等, 带领学生了解数学原来如此丰富和神奇, 鼓励他们研究和探索其中的奥秘。开设“数学周周征答跑道”, 锻炼学生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在左右墙壁上开设“优秀作品展”, 展出优秀的数学作业、优秀的图案设计、具有真情实感的数学日记、图文并茂的数学小报等, 让学生在展示中张扬个性, 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在教室正面墙上开设“小组评比栏”“比比谁最牛”等栏目, 让他们有一种竞争和挑战的意识, 得到自我激励和对比激励, 最终实现现有水平的超越。形式上, 要注意对称美和数学化, 如可把每月的“小组评比”结果设计为扇形统计图样, “比比谁最牛”设计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图样, 让学生呼吸着馥郁的数学气息快乐成长。

二、建设规范有效的管理文化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班级学习规章制度的制定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必要条件。在充分发扬学生民主决策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制定《数学学习公约》, 认真组织实施, 坚持依法治班, 对在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等方面不按要求完成的学生依“律”惩戒。精心设立数学管理小组, 如数学海栏目组、数学信箱管理组、周周征答筹备组、数学活动策划组、数学事务组、公约执行组、好伙伴帮扶组等。巧设各种数学管理岗位, 如数学事务组下设有课代表、学习小组长、“作业五次三优验收员”“练习册家长批改达三次验收员”“额外完成单元检测验收员”等, 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每学期评选3~4个优秀管理小组和4~6名优秀数学管理员, 10名数学优胜奖, 5名数学进步奖, 予以一定的奖励。如物质奖励;发放并宣读图文并茂的表扬信;给家长发送热情洋溢的报喜短信, 让学生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授予奖状并邀请其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获奖感言, 提高其荣誉感等。班级管理文化的建设,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法制环境, 还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构建数学味浓浓的活动文化

班级数学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承载数学知识, 既保证了全体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 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又活跃了学生思维,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扩大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 让学生徜徉在美妙的数学乐园里, 自由而愉快地学习数学、钻研数学。数学活动可以是数学小报大PK、数学故事会、数学庙会、我是计算小能手、小小设计师、数学综合竞赛、数学讲座等。活动组织次数要适度, 不宜经常性开展, 一般每学期两次比较适宜。此外, 学生课间游戏也可以纳入数学活动统筹规划。课间数学游戏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教材内置的数学游戏, 结合教材内容自创的游戏, 传统的益智游戏。如北师大版第七册教材中的数学游戏就有“画角”“连棋子”“抢占阵地”“寻找秘密点”。结合此册教材内容可自创“亮卡读数” (读大数) “我说你做” (平行线与垂线) “口算大比拼” (简便运算) 等。传统的益智游戏有数学扑克、数学谜语、数学接力赛、移火柴棒等。开展数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随时总结, 及时表彰, 真正做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

四、建立和谐民主的人际文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组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曾有“亲其师, 信其道”的名言, 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作用。如果学生憎恨自己的数学任课教师, 那么前面所谈的数学文化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热爱, 必须在严而不凶, 宽而不松的基础上, 做到六个“一点”:一是知识多一点, 任何数学难题都难不倒你, 让学生崇拜你;二是数学课堂活一点, 让学生喜欢你;三是课后和学生玩耍多一点, 让学生有机会亲近你;四是向家长报喜多一点, 让学生感谢你;五是欣赏多一点, 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 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也要大力表扬, 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 让学生信任你;六是耐心多一点, 对后进生要有牵着蜗牛散步的勇气和耐心, 真诚帮助, 用爱心催开迟绽的花朵, 让学生牢记你。

班级数学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 有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与实践的兴趣,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影响。♪

班级数学文化建设 篇2

彰显二(2)班个性的文化特色班级,创设二(2)班学生素质展示的平台,让二(2)班每个孩子在阳光向日葵书香里卓越成长。

二、班级布置的思路:

1、班牌内容:小荷中队 班级个性命名:小荷中队

班级口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班级介绍: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级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一个生机盎然的乐园,一片纯真圣洁的心灵土壤。走进二年级2班,迎接您的是34张活泼可爱的小脸蛋, 这一张张如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上,写满了我们的天真、稚气,也写满了我们的乐观、开朗。我们彼此关心,互相学习;我们团结友爱、共同进步;我们自我管理,互相帮助。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在读书中汲取快乐,在快乐中逐渐成长!

班训:沐浴书香,快乐分享,幸福成长

2、主题文化板块设计思路:

1、学生读书展示版块内容:美词妙句摘抄、快乐读书剪辑(班级读书的照片)、好书共同分享

2、学生风貌展示版块内容:校园生活剪影(课间活动照片)、班级集体故事(文稿加图片);学生获奖展示

3、学生素质展示版块内容: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展示、优秀作文展示;

4、评比栏:“优秀之星”评比

评比细则:多元评价(本人、老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

论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班级文化 场论 心理发展阶段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班级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并成为班级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①。班级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更广一级的校园文化的影响,但又是在班级形成后的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的,可以说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更是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养成的必备条件。

从我们的文化背景而言,千百年来形成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台湾学者杨忠芳就曾指出中国人是以群体自尊代表个体自尊的,我们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与地位②。马卡连柯说过:“集体是一个人的老师。”当前学生主体多是90后,这代学生身上有其独特的性格优势,如思维活跃、想法新颖、反应敏捷,但也会受到当前多元价值观的冲击③,变得自我为中心、爱好表现、叛逆而无所敬畏。问题由此而生,部分学生出现社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无法真正的融入集体与他人间。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会爱自己、爱他人,从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班级,也就是班级文化的建设入手,势在必行。

一、班级文化建设要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班级文化建设从属于班级管理的范畴。纵观近几年国内班级文化建设的相关文章,多为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实证类及理论探究类所占比例很低。既使是经验总结类,也是缺乏严谨的研究方法,没有详细的观察记录以及比较分析的过程,班级文化的内容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总结的较为充分,精神文化及更深层的心理文化建设则有所欠缺,并且研究者常常把几部分割裂来讲,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撑。班级文化建设是依托于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方法,在班级的领域内实施文化影响的过程,所以,首要考虑的必然是心理学的场理论。

场论的创立者勒温认为人是一个场(field),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生活空间包括个人及其心理环境。“场”不仅仅指知觉到的环境,而且还包括认知意义。它既包括物质环境中的某些事件(即被知觉到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个人的信念、感情和目的等。他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强调个人与心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坚持对环境和内部心理倾向做辩证研究④。立足于此理论,班级管理者要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包括物质环境及非物质环境,以及在环境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素养与价值导向,每个环节都可能是深入学生心理世界的桥梁,每个细节都可能是打开蒙昧心灵的钥匙。

同时,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智力或思维水平。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⑤,小学年段由于思维发展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形象的帮助,较低年段学生甚至有明显的感知运动思维特点。学生更多的是凭借感受、行动来认识世界,感悟周围,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主。中学年龄段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維过渡,一些抽象并有明显激励意义的内容反而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不仅脱离了低级的享乐,更从心理层面激发学生的追求与共感。高中年段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思维,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创造性,而且具有了批判精神。此时班级的文化建设则需要班级管理者放手,所谓的放手是在保证班级文化整体氛围健康、积极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创新能力。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又称教室文化建设,即教室环境的布置;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要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⑥。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即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

首先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班级的硬件布置是许多班级管理者及学生能够设想到的,从前方比如讲台的安放、教具等物品摆放,班训、班级守则、通知等张贴,既要显示出整洁美观,又要体现庄重文雅。有的班级就曾悬挂“静、净、敬、竞”的四字班训,将班级追求人际良好、积极竞争、文明稳重的形象塑造出来。有的班级为了方便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将课桌椅随意调整,导致本来就拥挤的教室更显得凌乱,教育的效果也不一定达到。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其实还代表了心理位置,整洁有序的室内环境,给人的是积极、宁静的心理暗示。与中间部位对应的墙壁也是一个可利用的空间,如使用各种材质的材料制作名言警句、班级风采、思考瞬间等,完全可以借学生发呆、神游的机会将期待、劝勉在无形中传达。班级中有四个角是极易被忽视的,对应前门的墙角可以安放卫生用具,许多班级管理者可能认为这影响美观,却是反其道而行的良方——放在后面属于被忽略的地位,学生在无人注视的情况下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在正前方,处于舆论的监督下,班级的卫生再也不会成为物质文化建设得死角了。当然,这还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文化建设的支持。

班级的制度文化建设可以分成有形阶段与无形阶段。班级初建时更多的使用明文规定方式,从学习(作业查收、布置)、纪律(出勤、违纪)、卫生(值日、常规)、班风(仪表、行为规范)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有些方面似乎与班级文化建设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恰是一个班级形成凝聚力、团结性的关键,也就是班级文化主体氛围的形成。在班级管理的后期可尝试将制度文化建设转化成无形方式,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监督和制衡”,鼓励学生内化良好行为规范,激发自觉行为,展现健康的情感与价值观。

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涵盖之广是其他两方面不可及的。小的方面从班级作业的查收与效果反馈,即是塑造学生认真做事、诚实做人的性格重要时机;大的方面,每一次班会课、活动课都是班级管理者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主阵地。所以,班级管理者切不可忽视任何一次班会课、活动课,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方式痕迹明显,制作精良的课件、资料都是有效的手段。更为长远的方面是设定班级发展目标与规划,包括班级凝聚力、荣誉感的培养与激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三、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注意事项

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共性与个性的问题。许多研究者所提出班级文化建设方法与建议有明显的个性,共性的问题就是几个方面的具体建设。但是个性的差别好比蝴蝶效应,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优秀班级文化建设的不可复制性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个别性,必须结合班级实际。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如何将个性引导到班级文化的共性合力上,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这就是要在维护集体荣誉感的前提下,合理的彰显个性,发展自我。

班级文化建设赖以实施的制度、规范、物质环境、人文条件等需要体现出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只有体现出这一特点的班级文化才能在学生心理发展上发挥持久的心理效应,对其品性、行为起到塑造、示范作用,对其心灵、情感起到陶冶、润滑的效果。班级管理者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思路时需考虑到延续性及渐进性。

最后,班级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自主参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管理者、执行者所做的是创设条件,提供便利,引导学生将自觉行为转变为自主行为。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所有的管理最终目的不是束缚个性与创造力,恰恰相反,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也就是说管理者要学会适度放权,促成班级文化“润物无声”的功效自由发挥。

【注释】

① 陈晓红. 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 (1):95-96.

② 杨忠芳. 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M]. 台北:远流书局,1991.

③ 洪冬美,匡促联.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4):88-92.

④ 徐西森. 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4.

⑤ 刘眉. 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与儿童语言阶段发展规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9-124.

⑥ 卫宇兰. 班级文化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新课程,2006,8.

班级数学文化建设 篇4

关键词:数学文化,班级数学文化墙,数学学习,函数

数学不仅是关于数的世界、形的世界或更广阔世界的科学, 数学还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1]。数学作为一种开放的文化, 它的科学地位随着各门科学日益数学化而更显重要。数学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使人类的思想不断解放、思维不断创新, 所以, 数学教育就是数学文化的教育, 学校的数学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接受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熏陶, 提高思维能力, 锻炼意志品质, 并把它们迁移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墙, 就是通过班级墙的内容展现班级的文化。其目的就是展现出一个班级的朝气蓬勃和同学们在这个班级影响下的所知所悟。班级文化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作品展示交流的平台, 促进学生参与活动, 提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班级文化墙也可以借助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课外知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文化墙交给学生管理,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动手协作能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借助班级数学文化墙展示数学文化, 可以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一、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与设计

班级文化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 具有强大的班级文化生成功能, 是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手段。但传统的班级文化墙主要是班主任带领全班学生布置设计的, 其形式不外乎书写班风口号、名言警句和黑板报, 内容比较空泛抽象。因此, 很难以形成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级文化墙的布置也就变成了花瓶, 成了摆设。而优秀班级文化墙的布置与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大胆参与班级的文化建设, 更有利于班级文化的不断生成、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所以需要加强合理布置、设计班级文化墙的意识, 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 让“每一面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给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要树立数学的文化教育观, 所以数学教师不能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 更要做数学文化的引路人。大多数初中生对历史上的一些数学典故、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解题的具体方法技巧, 以及数学知识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比较感兴趣。数学教师可以把“数学文化”有关内容渗透到初中数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不仅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更可以使学生广泛地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让“数学文化”点亮数学课堂,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味到数学文化的深邃, 感受到“数学的美”, 增强学生学好和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数学老师可以将数学文化墙分为四部分, 结合课堂所学的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轮番查找相关主题的发展史, 相关内容的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 然后将查找到的知识整合并展示到数学文化墙的各部分, 供学生互相学习探讨, 进而积淀深厚班级的文化底蕴, 呈现一种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于探索求知的数学课外学习氛围。

第一部分为“数学之源”, 以所学的数学知识的史料为主, 包括相关主题的起源、发展史及中国在这一方面获得的历史成绩,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源与流, 使学生对数学有个横向和纵向的穿透, 从而理解数学的本质[3], 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部分为“数学之美”, 以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图像、儿歌、歌曲名和视频名为主, 深刻体会数学的美, 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同时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三部分为“数学小故事”, 以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数学家的历史故事为主, 向学生揭示数学的神秘,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数学新知, 投入更多的激情于数学学习中。

第四部分为“数学排行榜”, 将每次负责布置数学文化墙的学生组以其所布置的文化墙的优秀程度进行排名, 并对居于榜首的小组成员给予奖励,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中。

可见, 数学教师要有设计和组织数学学习活动的能力, 要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比如班级数学文化墙) ,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 体会到在数学活动中可以收获受益终生的思想及能力。同时, 数学教育需要数学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 特别是数学文化方面的素养, 所以, 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 加强自身的学习。

二、利用班级数学文化墙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脊梁”, 学好函数意味着中学数学良好的开端。但函数形式抽象、性质较多、纷繁复杂, 往往让很多学生对其既爱又恨。函数的学习, 对函数图像的分析、掌握才是关键。如果能够将函数图像的教学与数学文化联系起来, 则会使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下面就以学习初中函数为例, 分析如何利用班级数学文化墙促进初中生的数学学习。

(一) 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 在上函数课前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其中三个小组。第一组同学负责查找函数的起源、发展史及中国在函数发展上的成绩, 第二组同学负责查找历史上著名的优美函数图像 (比如花函数图像、洛伦兹吸引子方程的函数图像) , 第三组同学负责查找有关函数图像的历史故事 (比如笛卡尔的故事) 。

(二) 让第一小组将他们收集的资料汇总, 呈现到班级数学文化墙的“数学之源”, 供全班同学学习探讨, 从函数的史料中体会函数的概念一次又一次地被扩展和严格化, 有益于学生认识到一切科学都是在成功与失败、认识与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发展起来的, 科学上的每一步都是科学家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的结果, 这对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大有好处的。

(三) 同样, 第二小组同学也可以将本小组收集打印出来的历史史料中优美的函数图像展示到班级数学文化墙的“数学之美”, 让学生真正深刻体会到数学的美。数学这种高雅的美, 既是数学文化的组成部分, 又是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 充满挖掘数学美的热情,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进而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

(四) 笛卡尔与瑞典公主克里斯汀浪漫的爱情故事可以唤起学生无限的遐想, 引导他们走进数学的殿堂, 激发学生的爱数学“情”。所以在函数课程学习前, 第三组的同学可以将查找到的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数学小故事”中展示出来,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索, 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五) “数学排行榜”的榜首奖励制度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与设计,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责任分工、互助学习的团结精神。

总之, 将班级数学文化墙与数学文化相结合, 除了把数学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利用班级数学文化墙扩展到相关数学史料的学习,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还可以将中外一些数学家的名言警句展现到数学文化墙, 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要学习数学家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懈努力的精神, 让学生对这些数学家充满敬佩。并且可以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解答历史中一些有实际应用的数学题目, 让学生体会历史上数学家的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 只要自己肯努力, 也会有属于自己数学学习上的成功, 进而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具有其实际的应用, 并不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之上。

当然, 数学文化不仅能通过班级数学文化墙渗透到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中, 而且可以采用其他手段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例如:利用情境创设渗透数学文化, 利用数学概念教学渗透数学文化, 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拓展学习渗透数学文化, 利用课本例题和作业题渗透数学文化等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数学文化将会渗透到教材中, 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在承认和弘扬数学工具价值的同时, 更应该看到它的文化价值, 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文化的素材, 让学生接受它的熏陶。[4]

数学的教育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而班级数学文化墙是学生数学文化追求的交流阵地, 它集观赏性、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 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作用无形地渗入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设计过程中。为此, 数学教师要重视班级数学文化墙的布置设计, 重视数学文化的教育,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组织领导能力, 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质疑创新的精神, 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技巧, 以及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人格品性得到教育, 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渭清.论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39 (4) .

[2]班级文化墙:创新班级文化的载体[N].无锡日报, 2009-10-12.

[3]李接江.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J].科学讲坛, 2011.

开展班级活动,建设班级文化 篇5

一搞好班级活动的益处

相信每个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有深刻体会, 每次搞班级活动最终总会是乐了学生、苦了老师。一次班级活动从活动前的准备、组织到活动最后的总结, 往往比上一堂课还要辛苦。但是, 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 我现在觉得, 不管多累都是值得的!我们班主任要发挥整个班的集体力量, 统筹协调、不怕烦、不怕累, 精心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知识性的活动,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还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学生的发展, 仔细想想, 活动的好处很多:

1. 生动有趣的班级活动, 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每个班级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而学生就是这个整体中的细胞。每个单位细胞的质量将直接决定这个有机整体的质量。作为班主任当然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热爱班集体, 关心集体中的每个人, 而良好的班级活动正好可以促进这些品质的形成。进入三年级后, 我们班每次进行班会活动, 活动主题都是由学生事先确定, 从会场布置到活动进程安排全部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活动中需要用的道具、奖品等, 也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准备的。每次班级活动, 学生们总是千方百计从家里带来用得上的东西, 有的出力、有的出谋献策忙得不亦乐乎。如果遇到一些与别班的对抗性活动, 比如篮球比赛, 全班同学更是空前地齐心。班级活动不仅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 也能得到老师和集体的认可, 从而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使班级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2. 良好的班级活动能帮助班主任树立威信,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一个班主任能否驾驭好一个班级取决于他在班级中的威信。而威信大致可分为三类:权力威信、能力威信、情感威信。权力威信令人生畏, 能力威信令人生敬, 情感威信令人亲近。可见, 我们班主任应该多用能力和情感威信, 少用点权力威信。丰富的班级活动既可以帮助班主任树立能力威信和情感威信, 又可以增加班主任的亲和力, 何乐而不为呢?现代社会的老师都是多面手, 拥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兴趣, 虽然不一定样样精通, 但用来启发学生还是可以的。班级多开展各种活动, 既能滋润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 拓展他们的思路, 同时也能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 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这也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对班主任树立威信有很大的好处。另外, 在班级活动中, 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关心, 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都得到了加强, 使学生们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总之,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体验, 得到的收获更容易让学生们记忆深刻, 难以忘怀。当然, 不能排除活动中的消极影响。因此, 我们更要认真地组织好每一次班级活动, 不要在困难、麻烦面前却步, 让我们共勉!

二班级活动的范围

俗话说:“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其实, 班级活动也是如此。开展什么、获得什么, 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甚至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讨论决定。

1. 节庆类

利用每个传统节日, 开展相应的班级活动, 比如:9月份可以开展“感恩老师”演讲比赛;10月份可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图片展;中秋节前后, 可以开展中秋联欢等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愉悦, 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 使他们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还能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激发他们心中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 竞赛类

知识竞赛、体育竞赛、才艺竞赛等等都可以, 学生对竞赛类活动往往情有独钟。我们班级曾经开展过知识问答比赛、烹饪制作大赛, 有些学生可能学习并不优秀, 但在这些活动中却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种喜悦之情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有积极作用的。我们班级还尝试过“脑筋急转弯PK”“节约知识知多少”“防灾减灾知识抢答”等比赛, 利用学生们争强好胜的天性, 使他们主动涉猎各方面的知识, 这比口头强调一百遍更有效。

3. 纯娱乐类

一些简单易行的小游戏, 也可以作为班级活动的内容。比如:两人三足、三人两足等渗透了合作精神的游戏;夹玻璃珠等锻炼手的灵巧性的游戏;定点投掷等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游戏;贴鼻子等趣味横生的游戏, 都可以作为调节班级气氛的活动。

4. 社会实践类

班集体还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 寻找特定的服务对象,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树立为集体、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比如:“共青团在行动”的志愿者活动、“尊师重教”学生评比等, 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5. 主题类

学校的德育工作、团委工作、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可以作为主题类活动的内容。活动不拘形式, 有竞赛型、表演型、演讲型、辩论型、游戏型, 还可以有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 只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做个有心人, 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班级活动。

三班级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 活动的观念要正确

任何活动都只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一个契机, 学生才是班级活动的主体,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学生占主导位置。我们有些老师为了班级活动能够搞得热闹些、漂亮些, 有时不惜亲自代劳, 事事亲力亲为, 而忽视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显得有点急功近利。一个班级活动只有让学生既锻炼了能力, 又受到了教育, 这样的活动才达到了真正的目的。

2. 活动的规模不在乎大小

作为班主任应该意识到活动无处不在。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另一种形式和手段而已, 而这种形式和手段恰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同样是交通安全教育, 苦口婆心地规劝、说理, 都比不上一次专题性的图文并茂的班级活动。

3. 活动的教育意义要巧妙渗透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明白地知道自己在受教育, 那这样的教育就已经失去了一半成功的机会。我们应该将一切有形的教育都化为无形, “润物细无声”。为了让班级学生学会环保, 合理利用有限资源, 我们班级开展了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题活动, 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资源的有限, 并学会自觉节约、合理利用每一份资源。

4. 活动的总结要及时

活动总结本身就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活动后没有总结是不行的, 而总结不及时也是不行的。总结不及时就会丧失活动的教育时机, 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教育意义。另外, 认真总结也能提升活动效果。不但班主任老师需要总结, 班级学生也要学会自我总结, 有总结才会有提高。同时, 班级活动还要有记载, 每次班级活动后都要认真做好记录, 不但要有文字记录, 还要图文并茂, 用照片记录下每个精彩的活动瞬间。记录既可以看作是总结的一方面, 又可以为下次活动做积累, 真可谓一举两得啊!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一件事, 我听到了, 随后就忘了;看到了, 也就记得了;做了, 很自然地理解了。”对于学生来说, 听到的容易忘记, 看到的印象不深, 只有亲自参与实践, 体验到的才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那么, 让我们用心去聆听、用心去交流、用心去努力, 使学生们真正地活动着、体验着、快乐并收获着。

参考文献

[1]黄敬宝.高校班主任助理制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15)

[2]焦春玲、杨海青、孙玉洁.现代班级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教学与管理, 2005 (8) 7

建设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 篇6

一、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能够引领大家共同创建健康的班级文化

班主任应该以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为着眼点, 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情境,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搭设舞台,让他们一展风采。我所带的班级采用小组值周式管理制度,各组推选小组长,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在值周期内共同管理班级内的学习、三操等一切事务。学生深感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学生的期望,总是尽最大努力管理好班级,同时为了使自己的管理见效果,在学习、纪律方面你追我赶、互相监督,争当先进者。学习小组的成立,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更多地感到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与期望, 激发更强烈的进取心,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而班级其他学生在小组长的带动下,增强学习和管理班级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人人争当管理者、人人都是三好生的良好局面,促进整个班级良好学习氛围形成。

其次要让学生树立个人理想,不一定要如何远大,但要尽可能成才,最起码要成人。少讲大道理,多讲他们身边能看到、能听到的人和事,以此激励他们立志成才,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要深入学生中,多与学生谈心,多从家长或同学口中了解学生,或从其他不同渠道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是什么。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契机,在言语中启发他们,在精神上鼓励他们,使他们在学习、品行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对于他们做得好的方面,要在班会上放大后进行表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有优点的,从而对学习和生活树立信心。有时候班主任可以利用肢利语言鼓励学生,当他某件事情做得好时,班主任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手势都能给学生巨大的鼓舞。

二、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

班级是一个有共同奋斗目标的集体, 班级文化建设体现的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是一个集体在学习、个人能力方面发展的有效体现,为了让这个集体实现它的目标,让一个集体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必须有“硬”性的规章制度,班级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这个集体文化建设的保证, 在制定班级制度时,我采取的办法是共同拟订班规,体现自主意识。

为了体现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我班的管理制度是在我和班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通过大家的统一协商,我们制定了符合我班实际的管理办法, 我班实行的是班委会组织下的小组管理模式。我们按照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男女比例等方面优化组合。整个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小组人数都是六人,其中一个小组七人。小组内设小组长,并让小组长确定一名自己的得力助手当副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职责,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开展班级管理、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副组长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助组长开展工作。

我非常重视小组长的作用, 每周都召开一到两次小组长会, 认真听取组长在管理上面临的困惑, 加强对小组长的指导,鼓励他们大胆执行自己的政策,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把竞争机制引入小组长管理,小组长真正实行竞争上岗。小组长工作能力弱,凝聚力不强,整体成绩下降就有可能面临下岗的危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班级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班级文化建设有序推进。

三、凸显班级特色的文化宣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升华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 我们对凸显我班特色的文化建设成果及时对外宣传, 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心和成就感。在班级文化成果宣传中,我们提出“凸显班级文化,展示班级风貌”的思想主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展示。

1.充分利用墙报展示文化建设成果。我班的板报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展示一周、半学期和一学期在学习、纪律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的先进事迹。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强这一部分同学的进取心和荣誉感, 另一方面给其他学生树立奋斗的榜样,已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墙报的另一部分用来宣传一些班级时事要闻或庆祝一些重大节日,如教师节来临时,班会利用这一部分板报做好教师节的宣传工作, 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营造热烈的节日气氛。对于班级内近期发生的一些重大事情,学生会在团支部的带领下撰写班级新闻和评论,及时张贴出去,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记录了大家在校的生活学习片段,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 办好各种社团活动是我们班级文化宣传的另一窗口 ,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爱好,我班成立了“棋知天下”、“第四空间”等各类文化、艺术、体育类社团活动。通过各类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班级气氛,提高思想认识。

3.以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庆元旦联欢晚会,我班在参加的同时, 有意识地组织大家参与文艺节目的排练与表演,使大家在不同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优点和才艺。

总而言之,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还能为形成勤奋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分清道理,更重要的是班级文化是创造人才产生的土壤,是学生在创新生活中的最初实践, 它是即将汇入人类创新之潮的涓涓溪流。

摘要:班级文化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在朝着班级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主任作为自己所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切实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班级数学文化建设 篇7

一、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形成良好氛围

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 我深深感到, 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必须搞好班风、学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有助于弘扬正气, 形成团结奋进和谐的育人氛围, 从而使班级成为育人的“优质摇篮”。 在接手新的班级时, 心中必定有一个目标, 那就是使所教班级形成何种氛围。 因此, 我把塑造良好班风、学风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抓住军训契机, 帮助学生树立纪律意识。 军训是入校新生的必修课, 也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树立威信的好时机, 更是促使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的契机。

其次要及时制定班级制度,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风建设的主人。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木直中绳, 车柔以为轮”。 在一个班集体中, 没有规矩是成不了方圆的。 班纪班规对一个班级来说是很必要的, 结合学院的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 并时时加以检查、督促, 使学生“有规可循, 有章可依”, 为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再次要讲究方式方法, 在班内形成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在班会上树立典型, 引导学生以做得好的同学为榜样, 同时及时奖励做得好的学生, 对做得不好的学生要及时批评, 使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 什么不应该做, 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二、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一个班级的凝聚力, 离不开班干部的组织与管理, 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更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那么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呢?

首先, 要慎重选拔班干部。 当然, 选好、选对班干部,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方面要考虑个人意愿, 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另一方面要获得学生的信任, 有号召力。 德才兼备, 这既是班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又是班干部选拔的重要准则。 怎样选拔呢? 我从不轻易委任。 每带一届新生, 军训期间由竞选组成临时班委会, 军训结束之后再一次通过竞选, 先由学生毛遂自荐, 谈自己的竞争职位及理由, 然后由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投票, 最后由我安排分工, 成立正式班委会且给予所有班干部一个月的考察期, 考察期间有任何违纪或不履职行为的, 撤销班干部职务, 由替补接任。

其次, 要教育培养班干部。 学生刚步入大学, 还不知道如何当好大学班干部, 他们只有热情, 没有方法。 当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或困难时, 我都热情、耐心、细致地帮助解决, 让班干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工作方法, 提高工作能力。 我还教育班干部正确认识自己的职务和职责,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干部不仅仅是荣誉, 更是责任, 并鼓励全班学生对班委会成员的工作进行监督, 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 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引导班干部热心帮助每位学生, 积极树立班干部威信,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班干部的热心, 更愿意配合班干部的工作, 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

再次, 要放手锻炼班干部。 鼓励班干部放手工作, 并和他们一起探讨工作方法, 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工作中的困难, 帮助他们出主意, 找方法, 释难点, 不断给班干部创造锻炼能力的机会。 大胆放权给他们,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 使他们有宽松的工作环境, 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 同时树立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 增强班级凝聚力

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渠道, 是学校进行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也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按照学校的部署和要求, 我们每两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利用班会开展“校纪校规和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专业教育”、“艾滋病宣传”、“安全教育”、“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 通常第一次班会由班主任亲自主讲, 之后的每一次班会由班上学生自愿担任主持, 提前做好班会策划准备, 每一次班会结束前班主任都要对班会进行总结, 一是对本次班会的成败得失做中肯的评价, 二是升华本次班会的主题, 深化学生的认识, 强化班级的教育效果, 三是追踪教育, 即在总结过程中趁学生热情高涨之时, 让他们作出某种决定或制定出某些公约, 并督促他们在班会结束后付诸行动。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 发挥班集体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凝聚效应和驱动效应, 活跃班级氛围, 增进同窗友谊,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小霞.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提升高校班级凝聚力[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2) :47-49.

[2]曹瑞瑛.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实践研究——以长治卫校中医康复与保健专业2班为例[J].才智, 2015 (10) :99.

[3]高冬梅.浅谈班级凝聚力形成的方法途径[J].现代交际, 2015 (10) :196.

[4]王建东, 高婧怡, 高峰.大学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J].文化学刊, 2015 (03) :158-159.

[5]曾兴祁.浅谈班级活动对班级凝聚力的作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4) :64-65.

班级数学文化建设 篇8

以学校规章制度为载体, 结合本班情况对班级制度进行深入和深化。我校是市各类学校中班级文化的先行者, 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规定, 包括德育积分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学生各类先进评选制度等。因此, 我在学校各项制度的基础上, 加以细化, 制定了符合学校及本班的制度。

德育积分制, 在德育积分实施细则中, 对各类为班级服务的、在校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加分奖励, 对违反学校规章的进行扣分惩罚, 以量化来衡量学生的日常表现。值日生日负责制, 卫生包干区责任到人, 以天为单位对其进行考核。学生各类先进评选规则, 以德育积分为基础, 在班级德育积分前50%的学生中, 由师生共同投票选举产生, 其中教师占30%, 学生票数占70%。此外值日班长制、班干部分工制度等一系列细致的制度构成了班级制度。

二、有效地执行班级制度

虽然制定了健全的班级制度, 但如果不能有效实施与执行, 则制度就会流于形式。在执行制度时, 关键在于掌握好“立”与“破”的尺度。

1.“破窗效应”: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 如果一栋大楼有一块玻璃被人打坏了, 又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修复, 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 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 这栋大楼的玻璃会被打得一片狼藉, 在这种麻木的氛围中, 犯罪就会滋生和蔓延。“破窗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任何系统、制度不管多么严密, 只要存在“破窗”, 那么这个系统终将遭到破坏, 那么我们制定的班级制度就无法“立”起来。因此, 对于背离班级制度、班级文化理念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防微杜渐是班级制度“立”起来的根本。教育无小事, 事事是大事。学生都是带着“成龙、成凤”的良好愿望走进学校的。但学校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推移, 少数学生爱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 挡不住诱惑, 放松了警惕性、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吸烟、喝酒、早恋、拉帮结派、通宵上网、玩游戏等不良行为或多或少地出现, 作为班主任不能熟视无睹, 要引起足够重视, 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不仅需要班主任的“明察秋毫”, 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 我经常结合家长的力量来解决问题。2013年12月, 我校举行了七年级家长会, 会前我准备了一些我班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若干个问题:抄袭作业, 作业未及时完成, 早恋等, 以及家长能配合我做的事, 并将其做成ppt, 会上家长感触良多, 会后的一个月, 班级的学风出现了明显的改变。本学期我班还建立了家长qq群以加强家校联系。

防微杜渐, 有时也需要科任老师的辅助。虽说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 但有时往往会一叶遮目, 而科任教师从旁观者的角度, 在所任课堂上总是会有一些不易察觉的发现。在与科任教师的沟通中, 我了解了我们班学生原来也有他们可爱、活泼、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也发现了他们周末作业敷衍等不足。

2.“护花原理”:

在威尔逊生活的那个城市里, 有一座公共花园, 每当春天繁花盛开的时候, 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来此驻足欣赏。然而, 游客中总是会有一些不自觉的摘花者, 甚至许多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没来得及绽放它的美丽, 就被折了下来。为此, 公园的管理者在公园里立了许多的牌子, 上面写着诸如“摘花可耻”、“摘了花朵, 丢了修养”等类似的警示标语, 然而花朵还是继续被摘下了许多。后来, 公园的管理者就找到了心理学家威尔逊, 向他诉说了苦衷。于是, 威尔逊亲手为公园写了一些警示标语, 如:“花朵的自然之美, 正是你心灵之美的映射”, “把花朵留在枝头, 让美丽留在心灵”, “上帝是花之美的缔造者, 你是花之美的保护者”等。公园的管理者用这些诗一样优美动人的警示语换下了以前的牌子, 奇迹般地, 这个公园里的情况真的发生了变化, 折花的人很快减少了, 美丽的花朵在公园里安全地竞相开放。“护花原理”在班主任工作中也给我很多启示。如果说“破窗理论”强调的是从外在的环境影响人, 那么“护花原理”则强调的是从内在的心灵感化人, 制度的执行, 需要让学生在内心真正乐于接受, 因此执行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坚持“立”制度时, 我发现班级出现了如下情况, 我为了严格执行制度, 常常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 就绳之以“法”, 学生会觉得我缺乏人情味, 有时会形成对立;有时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遵守纪律的习惯, 却也很容易铸成学生屈服于现成的制度、迷信于权威、做事循规蹈矩的僵化思维, 没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制度建立时间过长, 已经不适用, 或学生产生了惰性。

俗话说“制度是死的, 人是活的”。我们要让班级制度“活”起来。

首先, 制度的制定不是一步到位的。一开始制度由班主任制定, 在实行一段时间后要与学生交流, 随后进行修改。以我们班的德育积分制为例, 学校制定的德育积分制扣分有38项之多, 加分却只有7条, 一个月后, 班里的学生告诉我很多人都背了很多“债”, 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不如增加点加分的项目, 如帮助打扫卫生、作业完成的出色等都可以加分。吸取了学生的意见修改后, 学生对德育积分积极性更大了。因此, 不论是建立制度时还是完善时都要注重效果, 发现漏洞就要及时补救。

“鲶鱼效应”的启示。如果班级内部缺乏活力, 制度效率低下, 那么我们不妨引入一些鲶鱼来, 让它搅浑平静的水面, 让“沙丁鱼”们感到危机重重, 从而为了生存而运动起来。

以班干部建设为例, 在建立一支班委队伍后, 我们可以再在班中每周选一位同学作为监督人员, 直接向班主任汇报班级中各方面的情况, 以刺激班委成员的活力。

三、结语

只有“立”规矩, 防微杜渐, 才能成方圆;但也需“破”规矩, 以生为本, 才能真正让班级焕发活力。

摘要: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完善民主的制度往往能营造出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但制度有其一成不变等缺点, 在班级建设中应注意“立”与“破”。本文从“破窗效应”、“护花原理”出发, 探讨两者在班级建设中的关系与作用。

班级数学文化建设 篇9

关键词:职业学校,专业引领,班级建设

我校是一所招收初中后学生为主实行五年制职业教育的职业学院, 生源主要来自江苏各地, 进入我校的学生大多数认为自己是义务教育的失败者, 在初中阶段, 他们得不到老师的称赞, 与同学相比也觉得矮人一等。初中阶段的高强度的应试教育让他们对学习有拒绝排斥的心理, 针对这样的学生, 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可以通过专业引领的方式, 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顺利地掌握职业技能, 从而重新建立信心, 以良好的状态成为一名职业人。我校园林专业的班级建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入学阶段的专业引领

学生报到后, 及时进行专业引领十分必要。我校学生入校的第一周会接受专业引领教育。在引领过程中, 专业老师在介绍课程设置的同时, 更多的是告知同学们学习方法和考核方法。在职业院校的学习过程完全摒弃了初中阶段老师满堂讲, 课后拼命练的学习方法, 而是做中学, 学时做;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考核也不再是一张考卷定成绩, 更多的是对同学们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达到了要求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成绩。有了这样的认识, 学生对学习的拒绝心理会有很大的缓解, 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 他们也会对手把手教他们的老师表现出足够的尊重, 从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聘用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

专业教师对专业知识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他们担任班主任可以为学生做专业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的能力, 使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他们可以指导学生选修专业课程, 还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我校园林专业在班主任配置方面尽量启用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 专业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和该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师比较熟悉, 容易了解学生在其他专业课上的表现, 因此便于对班级学生的学习及其他方面的管理, 督促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一般来说学生比较佩服专业课程的教师, 容易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专业教师担任的班主任的思想、行为都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有利于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专业教师实在紧缺时, 系部会根据专业课程教学进度, 聘请当期授课的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指导老师, 专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专业讲座、个别指导、班会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引领, 为班级良好学风的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模拟创业

目前大学院校内学生创业的项目很多, 练摊、家教是非常常见创业模式, 而结合专业创业的可能不多。我校在这方面有比较成功的尝试。我校为有志创业的同学搭建了一个平台——创业园。园林专业的同学们在园内开设了花店, 学生通过竞聘成为店长或店员, 从进货到业务接洽到后期服务全由学生自己承担。经过这样的历练, 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动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在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服务意识方面的锻炼也为今后他们在职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绝大多数同学在店长或店员的榜样作用下, 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 班级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目标, 班级管理工作做起来就顺风顺水了。

四、聘请校外行业专家来校专业引领

我校园林专业长期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邀请的专家, 有园林工程领域的总工程师, 有园艺方面独树一帜的专家, 还有工艺 (盆景) 大师, 他们在园林行业积累了多年的经验, 工程专家给学生们带来了工程实践中的案例;园艺专家诗情画意地描绘园林植物配置之美, 工艺大师把学生领进他的花园, 手把手地传授盆景艺术。经过专家引领, 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统计表明, 我校园林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达90%以上。

五、组织富有专业特色的活动

强化专业特色的班级活动, 使学生保持对专业的热情是我校园林专业班级建设的另一特色。园林专业有自己的特色社团———园林景观协会, 园林专业的班主任老师借助学校的“思诚读书节”的平台引导学生做专业读书手抄报, 假期作业包括园林素描、栽活一、两盆盆栽植物、当地树种调查等, 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提高了自我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 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和个人特长。

诚然, 专业引领在班级建设, 尤其是良好学风形成至关重要, 在实际的班级建设过程中还要考虑各班学生的特点, 注重尊重学生的意愿,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对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兴趣给以支持和鼓励。班级建设应注重多元化, 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发挥学生特长, 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条件, 结合专业学习, 有目的的各方面协调发展。

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引领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热爱的情感, 对自己未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利用专业引领进行班级特色管理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班级管理的效果, 仍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在将来的班级管理中不断的探索, 我相信一定会找到一种适合本专业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 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提高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 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定价影响因素论文下一篇:燃气辐射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