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解读

2024-10-17

民生解读(共8篇)

民生解读 篇1

十八届三中全会 关于“民生改革”十大看点解读

2013-11-17 08:43宁波晚报|

分享

[摘要]15日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民生期盼。

15日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民生期盼。

人口计生政策重大调整

【决定看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读】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启动‘单独两孩’是应对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积极措施。”

户改瞄准破除城乡壁垒

【决定看点】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解读】“不放开不合理,全部放开不现实,户籍政策大门要开,但又要防止一下挤破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

高考打破“一考定终身”

【决定看点】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解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说,“改革将高考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从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

推进资源价改

【决定看点】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解读】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说,“水、电、油、气等也属于民生必需品,加大对困难群众补贴,制定科学、公平、人性化的改革方案是本轮资源价格的应有之举。”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决定看点】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解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说:“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显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决定看点】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解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对于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到一揽子的增减调节,而不仅仅是房产税一项。”

渐进式延迟退休

【决定看点】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渐进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又能缓解养老金压力。”

“契约服务关系”是亮点

【决定看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解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说,“契约制度一旦建立,像家庭医生一样的保健、诊疗在未来是可期的。”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决定看点】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

【解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决定强调了政府责任,着力破除“拼爹”等就业不公平制度障碍,更大范围地促进社会向上流动。

废止劳教制度

【决定看点】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废止劳教制度而加强法制建设,是对人权和司法的尊重。接下来教育矫正立法将是改革的关键。”

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大民生改革

阅读提示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15日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社会关切和民生期盼。

启动“单独二胎”

决定看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读:“这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虑维持低生育水平,又要考虑民众意愿,还有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启动‘单独二胎’是应对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积极措施。”

农房农地能抵押 决定看点: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解读:“决定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平等发展权问题、市场经济核心的产权问题,使我国城乡统筹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说,“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显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打破“一考定终身”

决定看点: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解读:“决定内容一针扎到现行考试体制的弊端,是打破‘分数决定命运’现状的需要,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说,“改革将高考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从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权都会扩大。”

推进资源价改

决定看点: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解读:“重点领域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保障稳定供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说,“但水、电、油、气等也属于民生必需品,加大对困难群众补贴,制定科学、公平、人性化的改革方案是本轮资源价改的应有之举。”

废除劳教制度 决定看点: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解读:“废除劳教制度是对民意的回应,是我国司法保障制度的重大进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废除劳教制度而加强法制建设,是对人权和司法的尊重。接下来教育矫正立法将是改革的关键。”

破除城乡壁垒

决定看点: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解读:“不放开不合理,全部放开不现实,户籍政策大门要开,但又要防止一下挤破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松紧有别’的落户制度既能满足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增强产业发展、增加活力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满为患的现状。”

营造创业环境

决定看点: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

解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决定强调了政府责任,着力破除“拼爹”等就业不公平制度障碍,更大范围地促进社会向上流动。高校毕业生是创业的生力军,整合高校就业创业基金将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帮扶体系,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

决定看点: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解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全会的提法意味着对整体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调整。对于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一揽子的增减调节,而不仅仅是房产税一项。”

渐进式延迟退休

决定看点: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解读: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渐进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又能缓解养老金压力。以前提‘研究’,这次明确为‘研究制定’,体现了改革的决心,意味着延迟退休进入到实质操作层面。”

医疗资源流动

决定看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解读:“这次改革特别关注加强基层医疗力量,切中了医疗资源‘头重脚轻’的结构弊病。”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说,“契约制度一旦建立,医生便要负责相关家庭的病史、健康教育、慢性病预防、大病早期发现等事务。像家庭医生一样的保健、诊疗在未来是可期的。”

关于公平改革的七大亮点

关键词:

国企与民企平等竞争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同权同价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关键词:

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关键词:

司法公正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关键词:

招工用人一视同仁

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词: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关键词:

减少特权、增加平等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民生解读 篇2

对民生新闻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尚无定论,本文将一切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情怀、民生的态度关注普通民众生存状态、生活坏境和生命质量的新闻都纳入探讨范围。经过七年多的发展,在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谋求差异化竞争的征途中,不少民生新闻栏目都不同程度地打出了“慈善牌”,呈现出一种慈善化现象。

根据汉语词典解释,“慈善”是指“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而其广为人知的界定为: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为之善,强调“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所以,民生新闻慈善化,是指在民生新闻栏目设计、新闻报道、活动策划等环节注入慈善因素,在报道理念中饱含仁爱之心,在报道实践中践行善行之举。

一、民生新闻慈善化现象的表现形式

首先,不少民生新闻节目直接将“仁爱”、“善行”融入栏目定位,推出以“帮助”为主题的民生新闻栏目或版块,实现由“着重关注民生”向“帮助改善民生”转变,由“报道民生”向“服务民生”转变,这就提升了民生新闻的道义规格。这种慈善化理念直接而鲜明地体现在栏目名宗旨中:如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帮助直通车》,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节目核心,以动态帮助、情感故事和服务信息为主要内容,以观众互动和点对点帮助为主要特色,力求将义工组织与新闻媒体相结合,将慈善事业与媒体责任相融合。除此之外,还有安徽经视的《帮女郎帮你忙》、石家庄电视台都市生话频道的《小吴帮忙》、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的《范大姐帮忙》等。同时,还有不少栏目改版设置帮忙类版块,如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今日资讯》设置的《楠楠帮你办》;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都市热线》设置的《周姐帮忙》;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设置的《小李飞到》……凝聚着仁爱与善行内涵的帮助功能,既是这些民生新闻栏目的标志性特征,又是它们据以形成竞争优势的核心内涵。

其次,新闻报道活动切实体现仁爱之心,践行善行之举。日常报道方面,许多民生新闻节目立足帮百姓办实事,记者常常走街串巷,融入到民生急事、难事、烦心事之中,要么介入事件,与人为善,调解、化解矛盾;要么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志愿者、慈善者为困难者排忧解难;要么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或引导民众参与讨论,寻求解决办法……记者不但是记录者、现场解说者,也是帮助、善行的实施主体,在帮助民众妥善解决一个个问题和困难的善行中,彰显仁爱之心。看看《范大姐帮忙》引起轰动的几个系列报道:“范大姐山区助学行”;钱塘江大桥“真情劝下跳江人”;七夕断桥“静芝寻亲”;范大姐“陪你去自首”……异常时期报道方面,当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民众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或陷入困境,对媒介的依赖也明显增加。许多民生新闻栏目更是在此时积极策划,显关怀之心,行仁义之举,甚至搭建平台,呼吁民众,直接融入慈善事业,彰显出强烈的慈善化取向。看看《范大姐帮忙》在汶川地震后的报道与策划: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联系浙江省红十字会,栏目成为浙江省红十字会特设的捐赠分点;第二天,推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帮忙解决捐赠热线难打问题,联系浙江网通,为浙江省红十字会提供116114免费电话咨询;帮忙留在浙江的川籍民工早日回家探望,除及时播出通往四川的交通信息外,还特别联系运管等相关部门,接受四川民工报名,免费送他们回家乡……

再次,将“慈善”理念融入民生新闻栏目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以慈善化打造品牌。这表现在各种策划中都不同程度地突出“帮”和“善”这两大营销点。如“5·12”汶川地震后,湖南对口支援四川理县,《帮助直通车》便精心策划了“善行2008———帮女郎理县大援建”活动,通过海选的形式选出善心与能力兼备的“善行天使”,并经过系统培训后送往理县进行对口支援,为怀揣慈善梦想的民众提供参与灾区志愿工作的途径。尽管此类营销活动具有选秀性质,但却通过注入娱乐元素,增强了节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拓宽了受众广度,更广泛地宣传了“慈善”理念,也有利于形成栏目“慈善”的整体形象。除此之外,这类民生新闻栏目还在包装上凸显“帮助”主题,强化“慈善”品牌形象,所有出镜记者要求统一包装,如《帮助直通车》“帮女郎”版块的出镜记者要穿“帮女郎”的宣传服等;大多都制作与节目主题相吻合,突出“帮”这一主旨的栏目主题歌、flash动画、真人MTV等流行元素……通过统一包装,栏目的特色和风格更突出,同时也最大化地宣传了慈善化的理念。

二、民生新闻慈善化现象的动因

民生新闻出现慈善化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动因,也可以说是遵循电视生存规律的结果。以下进行具体解读。

民生新闻慈善化是符合民众需求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我国实际上是将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这三个本来属于不同时代的东西,聚集和压缩到了21世纪初这同一时空……这种长期非平衡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使不同群体、地区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出现弱势群体。以下岗和失业人员为例,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他们在生活上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在发生较大疾病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活困难;二是在支付住房、子女教育等大宗费用上发生困难;三是在生活中遇到某些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会出现难以应付的局面。[1]可见,弱势群体大多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和机会,尤其遭遇天灾人祸时,亟需社会救助。民生新闻走慈善化之路,能给弱势群体以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帮忙”,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另外,当前社会分化的速度、强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竞争又导致人际交往的隔阂感、孤独感倍增,加之个人在工作、学习、家庭、爱情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众多压力易使民众心理陷入失衡状态。在此背景下,民众对“仁爱”、“和谐”的憧憬和渴望也越来越强烈。民生新闻栏目介入民众的烦心事,帮助调解矛盾,进行疏导抚慰,为民众构建了一个心理问题的干预渠道,也满足了民众的心理需求。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也可通过慈善化的民生新闻栏目,感受到一个充满慈善、充满温暖的社会,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心理。

民生新闻慈善化契合了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各个地方、整个国家的发展目标,成为整个社会的需要。民生新闻走慈善化之路,正是发挥传媒“社会水泥”、“解压阀”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之举。民生新闻的慈善化取向,着眼于帮助改善民生问题,为民众排忧解难,调解矛盾,这就阻碍、降低、甚至消解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同时又可通过善行之举,在全社会传达慈善理念,使人看到更多的光明,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获得更多前行的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心理。另一方面,“社会和谐需要慈善文化,慈善文化推动社会和谐。”[2]传播学里有一个培养涵化功能,认为媒介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观念有一种塑造和建构作用。因此,具有慈善化取向的民生新闻,在帮助民众、改善民生的一件件实事中,在为民众排忧解难中传递着慈善理念,培育着慈善文化。事实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培育慈善文化,推动慈善事业,也理应内化为一种媒体责任,诚如复旦大学孟建教授所言:“一般意义上的媒体责任往往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责任,但是到今天就应该明确引进慈善和公益的内容。”[3]

民生新闻慈善化有利于打造竞争优势,塑造品牌形象。民生新闻经过几年的超常规发展,陷入了惨烈的同质化竞争泥潭,而慈善化也是民生新闻争取独家新闻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一条升级路径:一方面,部分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就强调“仁爱”与“善行”,由关注民生向帮助改善民生转变,实现了对原有民生新闻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形成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这类民生新闻节目大多以记者的帮助、善行为结构主线,记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受助对象一步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里,记者是善行的主体,帮助过程的实施者,其本身已成为节目的一个结构元素。这些共同构成了独家的、不可复制的新闻资源,避免了同题竞争。从营销战略层面考虑,企业管理中“战略性慈善行为”模式认为,行善可获回报,企业可以“通过行善而做得更好”。民生新闻慈善化取向所传达出的媒体精神,彰显出的社会责任感等,均有助于栏目乃至整个电视频道获得良好的形象和塑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民生新闻慈善化的优化升级

民生新闻走慈善化之路是遵循电视节目生存规律的结果,然而其在慈善化之路上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题材雷同,关怀失重,报道视野狭窄,止于表层,“帮忙”模式化;以慈善的名义越权干预,记者角色错位,监督失衡;将帮助过程予以原生态记录和展现,无意中侵犯了当事人隐私;在娱乐化大趋势下,难以摆脱娱乐元素的拘囿,有时过于追求事件的新奇、离奇等元素……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是民生新闻在慈善化道路的起步阶段难以避免的,而这个阶段亦是民生新闻慈善化走向完善的必经阶段,所以对此应持一种理性与宽容的态度。当然,这些问题如不解决,长此以往,也将影响民生新闻慈善化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对现阶段民生新闻的慈善化进行优化升级。

首先,由“帮助改善民生”向“促进民生发展”升级。现阶段的民生新闻打慈善牌,主要以帮助改善民生为着眼点,以“个体救助”、“点对点帮助”为主要呈现形式,这固然帮助一批人改善了生活状况,也固然以一件件善行之举践行了慈善理念,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从长远看,无论是从记者的角色回归问题考虑,还是从媒体职责的角度考虑,抑或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均应实现从现有的“帮助改善民生”向“促进民生发展”升级。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首份《人类发展报告》界定,“人类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民众的各种选择的过程”,“促进民生发展”就可理解为不断为民众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基于这样的思路,就不能再把受助群体作为怜悯对象,而要着眼于为他们寻求各种机会实现自强自立,从而达到促进民生发展的目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文化背景、生存状态、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许多民众对属于自己的机会不了解,弱势群体对国家的救助政策和制度不了解,导致机会丧失。所以,民生新闻栏目应立足于促进民生发展的目标,向他们宣传、提供甚至创造各种选择的机会。如2009年,面对大学毕业生、返乡民工就业难的问题,《都市一时间》不仅报道了中央拨款420亿促进就业的政策,还报道了湖南本地鼓励自主创业、提供担保贷款、免费培训等多项政策措施,同时还设立了“求职直通车”,每天免费独家发布100个工作岗位的信息……此外,“促进民生发展”还在内涵上包含了由“行善”向“励志”拓展。

其次,从“行善”向“励志”拓展。张立伟研究员曾感叹“‘励志’影视与图书经常都热门,民生新闻为什么不升到励志上?”[4]这一感叹予以民生新闻慈善化一条优化升级的路径:由“行善”向“励志”拓展。目前,不少报道为了唤起民众救助,或为了强调救助的效果,或为了增强节目的卖点,往往强化救助对象的非常态因素,极尽渲染受助对象的无助、贫困,遭遇的艰辛与痛苦,反复出现受助对象痛哭流涕、万般无助或衣衫褴褛的画面,使节目进入“苦情”、“催情”误区。事实上,尽管赚取眼泪、激发怜悯能取得短期效果,但从长远或着眼于促进现代化发展的角度看,仅停留于褒扬、施行仁爱与善行还不够,还需从根本上唤起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自强意识,因为只有弱势群体抓住机遇,实现了自我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所以,民生新闻节目应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增加“励志”成分,从简单的一次帮助转向激励受助对象在帮助下自我突破,报道也应走出“苦情”误区,而更多地展现受助对象抓住机遇、突破困境的过程;也可拓宽题材范围,多展现抓住机遇实现自我发展、向日常生活挑战的普通人的故事等。《帮助直通车》已向“励志”方面做了初步拓展:在题为《震区大救援·我在最前线:灾后余生》的报道中,报道了一对灾区兄弟在经历地震后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的故事,着重表现灾区人民的积极心态、他们的需要以及对生活的展望等,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2008年,策划了一场以“励志”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比赛———“善行2008未来城青年置业大赛”等。

再次,从救助个体向弘扬慈善文化升级。前面已强调,社会和谐需要慈善文化,慈善文化推动社会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将传统的慈善文化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丰富,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另外,2008年9月,民政部成立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这意味着我国对促进慈善事业日益重视。所以,有着广泛民众基础的民生新闻理应在构建慈善文化、促进慈善事业中有所作为。目前,不少打慈善牌的民生新闻栏目仍未突破琐碎化的短板,较多地呈现出“一事一帮”的格局,而行善的事情也较多停留于家长里短的繁杂与琐碎,出现题材狭窄、帮助程序化等问题。从长远看,民生新闻慈善化的终极目的,并非是穿梭于街头巷尾、忙碌于各种机构,为民众解决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长此以往,既脱离记者的本位,又会使栏目形态单调苍白。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面对庞大复杂、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受助群体,民生新闻栏目的善行亦是杯水车薪,要真正促进慈善事业,还需调动全社会之力,形成“人人慈善”的格局。尽管民生新闻节目主导的个体救助可通过引导、示范,唤醒、触动民众潜存的慈善之心,但其力度和广度均是有限的。所以,民生新闻栏目应把握好自身角色,充分发挥优势,逐渐向构建、弘扬慈善文化升级,做慈善文化的宣传者、引领者,从而营造全民慈善的氛围,为慈善事业的全民化、日常化、快乐化做出贡献。《帮助直通车》曾通过“帮女郎选拔大赛”公开“选秀”平民慈善明星,以此传递全民慈善的理念,强调“公益慈善……是一项公众事务,给乞丐一块钱、伸手扶一把跌倒的路人、把果皮垃圾扔进垃圾箱……这些大家每天都在做的小事,就是慈善。”然而,这种以活动为载体的弘扬缺乏持续性,还需在日常报道中设置以“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为核心的议程,并注重报道的渗透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

[2]谢培栋, 金作良, 王保畲.慈善文化与社会和谐.武汉学刊[J], 2007, (1) .

[3]李君娜.首届“慈善公益与媒体责任”高峰论坛在沪举行[N].解放日报, 2008-03-04.

解读“民生问题” 篇3

【关键词解读】

1.“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指百姓的意思。而在《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2.“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吃穿住行用等问题,其中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福。从“民生”的内容上讲,它表现在由低到高递进的三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计状态的底线,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其具体内容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等。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问题,其具体内容包括:促进充分就业,进行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等等。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属于较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侧重民众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

【经济生活解读】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二五”规划一系列重民生,实现“两个同步”,從而达到民富国强、国民共富的制度措施,目的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合理控制商品房价格,增加经济适用房数量,加快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真正体现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必然同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在一起,是体现劳动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产品分配上体现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政治生活解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着力改善民生,完善一系列惠及民生的制度措施,体现了党和政府“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执政施政理念。

2.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执行者。“十二五”处处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体现了政府完善社会管理,切实履行各项职能,服务人们的宗旨和工作准则。

3.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注民生,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本要求,也是最大的亮点,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生活与哲学解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善民生任务的提出是基于现阶段在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疗、社会保障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的,涉及到千家万户百姓的利益,是老百姓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生动体现。

2.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完善创业和就业的政策机制,促进教育的优先发展,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建立健全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正确价值观的最高标准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做出改善民生的决策,是在我国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遵循并利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结果。坚持以人为本,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有利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主力军,党和政府关注老百姓“吃的安全点、看病便宜点、住房价格低点、学费少一点……”看似普通的小事,但却关乎着民富国强的大事,是高瞻远瞩,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处理问题的具体体现。

责任编辑 王秀梅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改革热点解读 篇4

2013-11-17 08:54:50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 点击:40编辑:朱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15日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民生期盼。

计生政策

“单独两孩”政策实施

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是我国人口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又一重大调整。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副司长郭震威介绍,国务院组织开展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认为,我国人口总量峰值应控制在15亿人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5至1.6之间。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从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着手,稳妥可行,有利于保持生育水平总体稳定,释放一部分生育势能,积累经验,为将来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打下扎实基础。

据了解,各省份将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修改地方人口计生条例或作出专门规定来落实“单独两孩”政策。

我国20世纪70年代倡导“晚、稀、少”,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4年开始“开小口、堵大口”——我国现行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完善形成的。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实行一孩政策、一孩半政策、二孩政策、三孩及以上政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37.5%、52.8%、5.8%和3.8%。

“„单独两孩‟政策有必要启动实施。”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1970年我国出生人口2739万人,净增2321万人;2012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净增仅669万人。我国生育水平稳中有降,人口增长惯性趋弱,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生育政策适应形势变化作出调整,是科学的决策。事实上,我国的生育政策一直在调整,今后必将不断完善。

“单独两孩”放开后,是否会造成人口高峰?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说,此次政策调整不会造成人口高峰。我们调查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两个孩子已基本满足人们的生育意愿。

中国人口学会顾问邬沧萍认为,随着社会进步,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已逐渐改变,人们认识到人口素质比数量更重要,会理性规划家庭发展,而不是盲目跟风生育。

决定同时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邬沧萍说,启动“单独两孩”与坚持计划生育并不矛盾。计划生育并不是简单意味着控制人口增长,而是强调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据了解,围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我国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论证工作。今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建后,开展了多方案人口预测和全国性生育意愿调查,协调国家统计局进一步核实人口数据,研判人口形势,征求各方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

“单独两孩”政策如何启动实施?各地是否有统一的时间表?今后计划生育工作要放松了吗?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户籍制度改革

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不公平

对就业、教育等改革的完善提出系统要求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明确部署,并出台“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等配套制度。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户籍制度改革更加凸显“多层次、全方位”,也意味着我国在通往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决定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总体来看,这些提法反映出的思路更加明确、全面、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段成荣说。户籍制度的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立足当前的国情和城市资源环境条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更具操作性的方案是“整体规划、分头实施、稳步推进”。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剥离其附着的权益差距,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公共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福利待遇的均等化。对此,决定也做出了新的规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这是非常好的制度设计,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人口进城后的问题,对于他们身份转变后的利益和待遇有一个兜底保障,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不公平。”段成荣表示,这也直接关系到户籍改革能否成功以及城镇化质量能否提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指出,在上述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之外,还应该看到的一大亮点是,决定在就业、教育等公民权利方面的改革完善也提出了系统的要求。“这些与户籍相配套,让人们看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居民不分出身户籍,都应当拥有公平的机会、公平的权利和公平的规则,能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向着这个目标,应该说我们又迈近了一步。”

高考招生

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

加大自主招生的透明度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领域最为敏感的地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决定的相关表述准确切合了现在考试当中存在的问题,招生和考试分离后职责更明确了,招生由学校自己决定,考试由专业机构来实施,政府从这两方面退出后,现行招生制度将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通过多方面了解考生情况实施自主招生。

决定对考试招生形式提出明确的改革方向,如,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打破一考定终身,既是扩大考生选择权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通过深化改革,要把考试从„指挥棒‟变为„服务器‟,让考试成为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途径,同时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丢失信心。”储朝晖说。

在储朝晖看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让高校和学生之间“谈恋爱”,高校参考考试成绩,再通过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在相互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双向选择,学生的选择权有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会提高。

熊丙奇强调,一年多考、综合评价要发挥作用,必须建立相应的自主招生和多次录取机制,要让综合评价成为大学录取的参考因素。同时,为避免出现公正性问题,必须强化信息公开,并加大自主招生的透明度。

收入分配

建立“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让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阶层”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在我印象中,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橄榄型‟分配格局。收入分配改革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最重要的,是迅速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呼唤最迫切的改革之一。我国从2004年开始酝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但至今不同行业、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迟福林表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规模过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键是要尽快制订可操作的综合性行动计划。

决定明确指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此外,决定还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迟福林说,当前,应当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有效控制财政收入过快增长、行政成本过快增加,使城乡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全会的提法意味着对整体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调整。对于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到一揽子的增减调节,而不仅仅是房产税一项。”

农村土地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城乡统筹进入一着棋动、全盘皆活新时期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国土资源领域专家认为,这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平等发展权问题、市场经济核心的产权问题,使我国城乡统筹进入一着棋动、全盘皆活的新时期。

国土资源部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主任孙英辉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随着决定出台,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已不是“要不要”问题,而是怎么依法实践问题。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使环环相扣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问题进入整体突破期。要解放思想,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赋权于民,使农民以产权保生存、以产权谋发展,从农村突破,向城乡一体化总目标迈进。

当前我国土地政策日益社会化,一些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很多都直接或间接与土地有关。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郑凌志认为,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单靠地方政府推动已不能完成。缩小征地范围,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涉及土地收益分配格局调整,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各层面。今后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在严格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城镇经营型项目开发;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办法,合理确定中央、地方、集体、个人收益比例,激活各方面积极性,可能成为改革探索的新热点。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对记者说,决定强调城乡一体化、城乡平等。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土地财产权,包括抵押、处置及最根本的交易权。要加快确权,保障权益。整体性改革有系统性要求,离不开配套。希望扭转单兵突进局面,完善配套,在耕地红线、生态红线之下,使农村再次成为中国改革的热土。

退休制

延迟五年退休

可能需要二十年过渡期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这样的提法尚属首次,这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

“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都尝试了延迟退休年龄,这是社会保障里最具调整空间的参数。”郑秉文说,有些国家通过调整这一参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挑战。

郑秉文介绍,从世界范围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有两种策略:一是弹性(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二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是“可选项”,秉承自愿的原则;而后者则不然。

他认为,决定提出的“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正是对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的继续和细化。

“从全世界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没有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案,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年退休的话很可能要有20年的过渡期。”郑秉文分析,“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将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重要试验区。”

“„渐进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又能缓解养老金压力。以前提„研究‟,这次明确为„研究制定‟,体现了改革的决心,意味着延迟退休进入到实质操作层面。”郑秉文说。

实行退休和退出制度

院士“终身制”将被打破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社会广泛关注的院士制度改革将“破冰”,院士“终身制”将被打破。

“由于我国院士享有特权,且终身不退休,因此院士当选年龄以及院士终身制,都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无疑是一个进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应该取消一系列与院士头衔所对应的权力、利益,使院士回归为“学术荣誉”。

“我们非常赞成对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希望能够动真格的。”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说,虽然我们的现行体制从来没有提出过院士是不会退休的,但只有真正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才能激励更多年轻人才成长,让院士不仅仅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终身荣誉,也能鼓励院士们踏踏实实为科学作贡献。

“社会上对院士群体非常关注,也有一些质疑,中央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方案十分必要,是对现有制度的完善,使院士制度更加符合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中科院院士陈和生说。

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进院士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遴选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优化推荐渠道,强化推荐者的责任,真正实现候选人的被动推荐;强化学术界同行评议,加强接受社会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有效防范非学术因素干扰的制度和机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系统设计,有序推进。

中科院将优化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及时把符合院士标准和条件的中青年科学家吸收到院士队伍中。在改革过程中,将坚持院士称号的学术和荣誉属性,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举措和政策。

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研究总结多年来院士制度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规模适度、风清气正、年富力强的院士队伍。工程院已经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着手研究拟定改革的工作设想。

劳教

劳教制度最终正式废止还需相关法律程序

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进行制度衔接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重大进步。”记者15日就劳教问题采访的相关法学专家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宪介绍,我国法律对触犯刑法的行为有犯罪数额、情节等方面的规定,例如盗窃,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额才会受到刑事处罚,对没有达到这些“尺度”的罪行轻微、但不够刑事处分的行为人,往往被划归到劳教范围处理,这是目前我国劳教制度存在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是公安、民政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劳教管理委员会作出劳教决定,对违法事实的认定,以及对劳教期限的适用,缺乏严格的程序约束。实践中,对于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不利于人权保护。”从事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多年的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原所长王公义说。

我国刑法主刑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管制的期限是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的期限是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说:“就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而言,劳动教养比管制、拘役处罚可能更严厉。

专家表示,由于废止劳教制度还涉及最高立法机关,需要完成相关法律程序,劳教制度才能最终正式废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冀祥德说,劳教制度废止前后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进行制度衔接,比如司法机关要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解决轻微刑事违法犯罪处罚问题;行政执法机关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行为进行治安处罚;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制度,才能保障劳教制度废止后相关工作平稳过渡。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日前要求各级法院要积极配合劳教制度改革,探索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审快结机制,有效延伸审判职能,帮助罪犯早日回归社会。

记者从司法部了解到,我国社区矫正工作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全面试行。目前全国各地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51万多人,累计解除89万多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62万多人,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一直控制在0.2%左右的较低水平。

就业

消除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平等就业愈加凸显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认为,消除这些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愈加凸显,这对于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量压力大是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而当前就业不公平的现象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莫荣说,以大学生就业难为例,实际上县级地区很多单位缺人,但由于存在制度障碍,人才很难从大城市流动到边远地方、从“体制外”流动到“体制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扎堆“北、上、广”和“体制内”的现象。

莫荣认为,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可以促进人才流动,从根本上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加强就业公平也契合了我国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战略,因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如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如工业)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莫荣说,劳动力流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能够达到16%以上。

莫荣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可以说是为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文化产业

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瓶颈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毕绪龙说,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体现了中央顶层设计的含义。“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有很多瓶颈,其中一个就是没有真正被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中,使得文化产业说起来比较重要,做起来就比较次要,忙起来就不要了。”

毕绪龙说,决定提出的一个文化产业创新性战略措施是“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尤其是建立退出机制的意义非常大。应该利用此次深化改革的契机,尽可能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毕绪龙同时指出,决定对“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这两点进行了强调,表明从中央的文化经济政策上,就要对具体的文化产业载体进行扶持,这是前几年已经提出来但是没有落实的问题。

金融

民资办银行由“探索”变“允许”

金融改革市场化驶入“快车道”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由“探索”变为“允许”,一词之差凸显我国金融改革的决心。

决定还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无论是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还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这些举措均意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说。

王国刚认为,以上举措对于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不言而喻。他认为金融市场化的推进,一方面需要有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配套条件的完善。

决定还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二字,与十八大报告中“稳步推进”“逐步实现”的表述有明显不同。

“„加快‟二字凸显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性,随着改革的提速,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市场化改革举措出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

反腐

扎紧权力笼子

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只有真正扎紧权力的笼子,才能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决定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方面,呈现三大看点。

看点一:纪检工作双重领导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接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检机关双重领导是党章做出的规定,但对双重领导的内容、方式没有明确解释。

决定提出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指出,“现有形式下,地方各级纪委主要接受同级党委领导,客观上存在监督不力或监督过软的情况,特别是对党委一把手的监督。”

“这项改革实施,一方面使纪委的监督更加有力和有效,另一方面将规范和限制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负责人以不适当方式干预反腐败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说。

看点二: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

决定提出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除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特别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专家表示,这是对近几年社会各界呼吁实行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作出的回应。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表示,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制度已建立和运行多年,“但这项制度如果没有公开,其作用就会打折扣”。

“这次提出的公开有关事项的改革,体现出分步骤实施的特点,即先拿新提任领导干部做试点,这意味着今后将会逐渐公开所有官员包括财产情况在内的有关事项。”姜明安说。

看点三:改进作风常态化

10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意味着加强作风建设已经上升到党内法规的高度。

决定一方面围绕反对“四风”,对加快改进作风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明确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

引人注目的是,决定提出要“探索实行官邸制”。一直主张实行官邸制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因在不同地区、部门任职,当前出现了一些官员占有多套住房现象,实行官邸制可以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和预防住房腐败。”

民生解读 篇5

民生问题

今年的“两会”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不但要部署2011年的工作任务,还要决定整个“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所以,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内容特别丰富。在社会政策亦即民生方面,概括起来有几点可能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

1.关于民生问题。亦即改善人民生活将被始终放在一个极为显著的重要地位。《报告》中说,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关于“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有几个新的提法,一是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二是强调三者都要适度而且要统一起来,三是“改革”是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以“改革”来“促进”和“确保”其他几个方面。

2.关于“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提出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就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然后提出了很多很明确、很具体且数字化的发展目标。譬如: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

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十二五”期间,公众就可以凭这些目标来对政府的工作作出评估。《报告》中提出的这些指标,看来很有底气,而这个底气应该不是盲目乐观,是建立在对国际国内的大局审慎地审时度势,然后再对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周密部署之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对此充满信心。

3.关于2011年的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然后分五个方面进行了慎密的安排: 其一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很重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者只有就业,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分配。如果失业,就等于少了一次参加分配的资格,而且通常第一次分配会比第二次分配得到的利益更多。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失业往往是陷入贫困的同义词。《报告》中很明确提出,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在工作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还要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要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其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收入的公平分配,人民群众期盼已久。《报告》把分配公平放到“当前的紧迫工作”的位置上。如此看来,光讲做蛋糕,不讲分蛋糕的日子终于要成为过去。但是,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也不能试图一蹴而就,多年积累的问题也不能指望一下子就解决。今年会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二是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三是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也是通情达理的,但是无论如何今年应该比以往有个明显的改变。其三是“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报告》把重点放在“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上。具体措施有三: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二是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1030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三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直接责任,强调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地方,要追究责任。人民群众住房问题的解决,其实首先要政府分清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哪种政策是有效的,哪种政策是效果不怎么地的。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曾经说得很明白了,现在就看怎么做。

其四是“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报告》强调“今年是医改三年实施方案的攻坚年,要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在基

层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二是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三是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四是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五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在“报告”中,医疗卫生占的篇幅不小,措施也是最多的,的确有点“攻坚”的架势。其实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把基层医疗服务中心办好,二是公立医院的改革,尤其是后者。但是,如果抓不住主要矛盾,不能真正确立“非营利”的目标,如果政府还是吝于向医疗卫生事业投资,还是要医院完全承担医务人员的人工成本,“看病贵、看病难”恐怕会依然如故。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篇6

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时事学习体会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时事学习体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非常大的篇幅介绍了今年政府大力改善民生问题的措施,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其主旨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

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

好,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民生解读 篇7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电视节目,价值体系

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 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 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 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 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1]。民生新闻的出现既体现了一种社会需求, 也体现了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新闻价值的角度上看, 电视民生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包含着两种价值体系。新闻传播的过程是编码与解码、传播与反馈的动态过程。传播者与受众在这一过程中都各有其能动性。不同主体对新闻客体的不同需求取向决定了这两种价值体系的存在。本文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两种价值体系。

一、传播者:民本取向与主体性建构

电视民生新闻要维护受众对节目的忠诚度, 不但需要发掘日常生活中具有民生新闻内容品格的事件, 判断其新闻价值含量, 也要选择具体的报道方式, 使其价值能够最大限度地得以体现。这种双重选择过程既体现了传播者的需求取向, 也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价值形成过程。

首先, 从内容选择上看,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体现出鲜明的民本价值取向。如, 辽宁卫视的《第一时间》提出“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关注”的节目选题定位, 在注重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以平民的视角与通俗的语言来报道大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生活热点问题。2009年推出的消防电视专栏《民生119》设有“目击现场”、“以案说法”、“119在身边”、“消防常识一点通”等板块[2]。节目以体验式报道或现场报道为主, 充分运用了电视的视听语言优势, 其节奏明快、主题鲜明、现场感强。可见, 民生新闻类电视节目超越了传统新闻节目的概念范畴, 而是体现为一种综合性的、互动性更强的, 以普通大众生活为核心的电视新闻节目。

其次, 从报道方式上看, 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这种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其将关注焦点集中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 并以普通民众的视角去体察和审视报道对象, 也体现在传播者在节目设置、播报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 既要考虑到其地域文化特点, 也要考虑到节目自身的个性塑造。更重要的是, 电视民生新闻类节目直接介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 具有鲜明的参与性。如, 江苏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的节目构架由社会新闻、生活资讯与投诉热线三部分组成。这种栏目设置具有鲜明的层次感与互动性。社会新闻向观众传播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生活资讯与投诉热线与大众的距离更近一步, 对其生活有具体的指导与针对性的帮扶意义。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不仅调动了观众参与节目互动的热情, 其本身也作为一个形象鲜明的人格主体参与到了现实生活当中, 其传播目的不仅在于以客观立场向观众揭示现实生活, 也更在乎现实结果。

二、受众:审视生活与情感体验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这对于许多城市频道来说, 既丰富了电视节目形式, 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编优势。并且, 这让大众在中央等主流媒体中了解“天下事”的同时, 也满足了观众“关心身边事”的收视心理。

首先, 民生新闻自产生之初便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青睐, 并成为收视率不断攀升的重要节目类型之一, 其重要原因在于这类节目为大众观察和认识生存环境与现实生活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每天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大事小情虽然琐碎, 但传播者通过对这些事件的选择与报道, 却能够真实客观、全面均衡地反映出现实环境与社会心理概貌。加之媒介语言的易读性与信息获取的简易性,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很好地满足了人们了解生活环境, 体察现实生活的需要, 是其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参照系。

其次, 对于观众来说,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另一价值在于其满足了观众的情感体验需要。新闻与文学影视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真实性。虽然, 艺术作品能够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 但其始终以艺术的假定性为基础。电视民生新闻既有浓郁的人情味和故事性, 又是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 剔除了一切矫饰性因素。因此, 兼备这两种特质的民生新闻, 其吸引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电视民生新闻以最广大的民众为受众目标, 其新闻内容几乎涵盖社会方方面面, 涉及的新闻人物亦是林林总总。普通人所遭遇的不同人生际遇, 体现出的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种种, 往往能与电视机前的观众发生情感的共鸣。对于观众的这种需求来说, 新闻从业人员应把握好新闻的真实与情感的真实, 不能为了迎合观众的情感需求, 而去违背新闻传播的根本规律, 将这一节目形式引向单纯的猎奇与滥情。

目前, 电视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相对成熟的电视节目形式与新闻形态。就价值的角度而言, 这类新闻节目形态是否能够良性发展, 取决于传播者与受众这两个主体价值需求的满足。传播者在维护自身主体性地位, 实现其价值取向的同时, 如何去满足、发掘与引导观众的期待视野, 是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实践的问题。

注释

1[1]朱寿桐.论电视民生新闻理论的可能性[J].中国电视, 2005 (12) :15-20.

解读行业真相改进民生工程 篇8

建筑装饰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人们对建筑装饰的质量及价格也非常关注,建筑材料的使用更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秉仁说,《中国建材家居产业发展报告》是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材料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第一部行业发展报告,也是关于装饰材料行业第一部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和行业发展报告。

产业积极效应明显

发展势头迅猛

我国建材家居业随着房地产业、建筑业、建筑装饰业发展得到迅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30年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由初期不足百亿发展到2013年37242.9亿市场规模,中国建材家居产业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已经形成了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河北、山东重要的产业集群示范基地,不仅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预计2014年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市场份额有望突破四万亿。

建材家居行业是市场化最早、竞争激烈的行业之一,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支持明显,建材家居企业总数为52.2万,21%的企业生存时间在10年以上,19.6%的企业少于5年。随着品牌和重组力度的加大,企业数量稳中略降,建材企业下降程度为8.8%。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我国形成了智能家居门类齐全、产品丰富、技术领先的产业链条,建筑装饰行业链扩展,建筑装饰硬件和软件产品齐头并进,创意家具和智能家具大力发展,这也表明我国建材家居企业分工正在不断细化。

产业积极效应明显。在市场领导、产业聚力等形成一批产业技术好、综合实力强的产业聚集区,有效发挥了区域优势,形成品牌效益,为建材家居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目前整体上基本上形成珠三江、长三角、环渤海三大产业集聚区,四川、河北等齐头并进。

产业转型加速。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四川、河北、江西、辽宁占到82%,分布不均衡,市场健全的地方产业聚集区容易出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以绿色建材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从分布区域来看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仍然是产业集群的主要聚集区,中心部的四川、江西、辽宁等也正在迎头赶上,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北京、上海企业大部分外迁周围省份,产业聚集区直线下降。珠三角推动了产业转型,实现轻盈生产,催生调试产区。以上海为核心,外资涂料产业研发中心带动周边家具销售总部加工基地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建筑装饰业总体发展情况。2013年全国建筑装饰行业总产值已经达到2.8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近10%,这也体现了建筑装饰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筑装饰行业需求旺盛,建筑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快速发展宏观经济为建筑装饰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10年来,建筑装饰产业由2003年的0.73万亿到2013年的2.89万亿,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据初步测算,未来35年国内装饰市场有相当大的规模,无论是家装还是光装市场、酒店、公共空间等,这将推动建筑装饰行业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流通业发展的状况。随着流通业规模的日益壮大,在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建材家居流通业规模发展已经成为装饰业的强大引擎。2013年我国经济放缓,但家居增速度仍在20%以上。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市场流通销售额为12481亿元,无论从建材家居流通的能力还是交易规模来看,建材家居行业显然已经成为主要生力军。

主体多样化,业态为传统建材超市的模式逐步向家居体验中心等点上模式发展,呈现出建材家居流通业业态多样的趋势,涌现出宜家、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企业。我国建材家居流通业初步形成,调查显示,品牌运营商独立专卖店、小型卖场、建材家居交易集散地、连锁品牌经营上分别占到建材家居流通市场份额的39%、27%、10%、18%,显示出我国建材家居传统渠道仍然起作用,呈现规模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4万亿市场规模 提振市场信心

据《中国建材家居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建材家居行业的主要领域均对行业发展有很大贡献。在2013年37242.9亿元产值中,建筑装饰部品及材料25389.7亿元,家具、人造板和智能家居分别为6800亿元、4953.2亿元、100亿元。在建筑装饰部品及材料中,陶瓷4322亿元、卫浴2550亿元(包含厨卫电器、卫浴)、石材3477亿元、地板700亿元、门窗3640亿元、家居五金2710.3亿元、建筑涂料1280亿元、建筑幕墙2500亿元、电气照明2078.2亿元、天花吊顶347.5亿元、塑料管材925.2亿元、辅料(建筑粘合剂及特种砂浆等)1050亿元、家居饰品 586亿元。

整体销售数据令人振奋的同时,建材家居行业上市公司总体业绩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报告显示,67家建材家居业沪深港上市公司,截止到2013年末总资产规模达6170亿元,比上期增长16.56%;净资产约达1910亿元,与上期同比增长14.29%,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双增 长。其中,中国建材、金隅股份、金螳螂等6家企业营收超过100亿元,而索菲亚、东鹏控股、友邦吊顶、大自然地板等也进入了上市公司营收增长最快前10名之列。

“2014年初,资本市场的闸门再度开启,家居行业迎来新一轮上市热潮,家装业第一股东易日盛成功上市,红星美凯龙、曲美家具、顾家家居等家居企业纷纷成为证监会上市预披露对象,站到了上市的边缘。然而,大多数企业对上市之后的路还是充满忐忑。”报告中发布的上市公司营收数据给正在冲刺上市的家居企业带来了满满的希望。

产业融合发展

呈现五大发展方向

2013年是我国建材家居业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建材家居企业经营压力增长,面临复杂的生活环境,商品销售进一步提升,从业人数继续增加,行业稳定持续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建材家居行业发展中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呈现出五大发展方向。

一、建筑部品化推动整体家居发展。国内外众多标准化部件供应商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研究及发展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并较多地占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从装饰建材、家具、橱柜到家纺、饰品等整体家居产品链拓展。

二、产业间融合,装饰业产生绿色装饰竞争市场。绿色装饰产业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房地产、建筑装饰企业、建材生产企业逐渐意识到绿色建材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研发、生产、设计、应用绿色建材的队伍中来。推进绿色建材生产利用,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融合是建材家居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跨产业发展融合,以传统家电向智能家具过渡,促进家具家电的产业跨界融合。产业集中度提高,家居装饰一体化,兼并整合将成为常态。长虹、海尔、美的等家电企业开始整合资源进入建材家居行业,组建家居系统,智能家居成为装饰建材及产品新的发展方向。

四、产业与电商融合,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产业发展。大数据时代家居全渠道营销来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销渠道越来越宽,营销模式从产品服务全面向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化转移,多平台整合运行。企业在实体渠道、电子商务渠道、移动电子商务渠道布局,线上线下融合,未来成为深度整合。

五、卖场、工程集采、电商将三分天下。精装房时代来临,电商兴起,80后、90后人群消费习惯和装修习惯的改变,将给未来建材家居流通市场格局带来深刻变化,未来家居流通模式由卖场一家独大转为三分天下。

从报告发布的五大发展方向可以看出,精装房、绿色环保产品、电商将成为家居企业战略布局调整的重中之重。谁能打好这三大战役,谁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破解行业发展瓶颈

成为新课题

目前,中国建材家居产业链不断延伸,遍布材料、流通、施工各个环节。从整体来看,中国建材家居仍然存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面临环境保护、生产要素上涨、人民币升值、宏观调控等诸多挑战。如何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成为中国建材家居行业新的课题。

一、结构性产能过剩依然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大。

二、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无序,市场环境有待改善。比如,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共计1700多家,建筑陶瓷前10名企业产量不足行业产量的1/8,卫生陶瓷前10名企业产量不足全行业产量的1 /6,且行业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甲醛超标、质量安全问题频出,“傍名牌”现象严重。

三、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高素质人才缺乏,制约行业发展。

四、信息化创新不足,标准化亟须深化。

五、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管理体制需要转换。专门的行业主管部门缺失致使协调难度大,政策标准执行不易落实到位,而在国民经济分类、产业统计、工商注册等方面,建材家居行业都找不到对应的类别。

上一篇:优秀法制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方志传记资料索引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