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2024-10-01

实验室中心管理规章制度(通用8篇)

实验室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篇1

实验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目的为规范成品实验室工作纪律,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各项操作,使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正确地进行,特制订本规定.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品质管理室成品实验室全体人员。定义

无 4 职责

5.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接洽和协调、组织,安排日常工作;制订型式试验计划,负责实验人员的考勤、考核、考评。

4.2

实验室试验员:认真完成实验任务,配合成品检验员判定需要及时得出实验结果,及时反馈给成品检验员,做好实验报告的填写,质量看板填写。5 管理要求

5.1

实验室日常规范

5.1.1

每日 7:50 分必须准时进行早会,不得缺席、迟到。

5.1.2

8:00-8:20 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点检,并做好点检记录,如仪器出现故障及时报修。

5.1.3

实验室内不许喧哗、打闹。

5.1.4

实验室人员必须衣着干净、整齐、整洁。

5.1.5

实验室区域内未经许可,非试验人员不准入内。

5.2

实验人员素质要求

5.2.1

实验员必须保持认真、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

5.2.2

实验员对待工作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

5.2.3

实验员对所有实验必须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5.2.4

实验员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能力。

5.2.5

实验员应当自觉保持实验室的 5S。

5.3

实验室仪器、工具的借用、领用

5.3.1

实验室的仪器、工具原则上不得外借。

5.3.2

实验室的仪器、工具由其它部门借用、领用必须登记。

5.3.3

实验室的仪器、工具在试验过程中,属正确操作而产生的损坏,不追究责任;属人为的非正确操作而产生损坏,按原价赔偿;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的损坏,以原价的 10%的价格赔偿。

5.3.4

所有实验室的仪器、工具都必须实行领用、登记制度。

5.4

仪器、工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5.5.1

所有仪器、工具、设备必须每天点检,并做好点检记录。

5.5.2

所有仪器、工具、设备必须定期送检、校准。

5.5.3

所有仪器、工具、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

5.4.4

所有仪器、工具、设备出现工作异常或损坏,必须及时送设备管理员维修或报废。

5.5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反馈

5.5.1

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现象和数据。

5.5.2

实验室所做的试验必须有记录。

5.5.2

实验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反馈给相应的成品检验员、班长、主管。

5.5.3

试验出现的严重不良现象,必须通知工艺、开发相关负责人来分析。

5.5.4

对于新品的相关试验结果必须及时反馈给开发部的相关项目负责人或产品测试室。

5.6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5.6.1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烧损、电弧、热变形等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此类事故就必须迅速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

5.6.2

对于所有正在进行的试验,原则上实验人员不得离开;如若实验人员离开试验现场,就必须放置“试验进行中”字样的标识牌。

5.6.3

实验室内有试验进行时,必须要有人在现场。

5.6.4

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员必须确保实验室内的所有电源、灯源、火源切断或熄灭。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验室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篇2

一、高校实验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对实验材料的管理重视不够

近几年, 由于新开设专业、新设置课程的增多, 以及学校鼓励教师增开综合性、设计性以及科研性实验, 所用到的实验消耗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如金属、非金属的各种材料、燃料、试剂等等有上百个种类, 其中有的种类中又分多种规格和型号, 但由于大多数领导或管理人员认为实验材料与固定资产相比价值较低, 所占金额比重较小, 往往不被重视。领导将主要精力用在实验室队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及一般设备的管理上, 因此部分管理人员都不想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材料管理。同时, 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钱轻物, 重买轻管的现象, 这些都导致材料积压、浪费以及非正常的损坏和丢失。

(二) 购置计划不够严谨

高校实验中心普遍存在着材料管理不当, 过分强调购置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购置成本较高, 资金使用效率低。由于实验材料计划定额或定量分配到各院、系实验室, 使用部门自主、分散采购, 增加了运输费、差旅费、汇兑费用, 导致采购成本高, 资金使用效益低。二是重复购置, 利用率低。某些高校由于系室割据, 实验室隶属于各系教研室, 整体规划性差, 实验材料私有独用, 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在实验材料的购置上, 缺乏统筹安排, 没有相应的制约和调控机制, 造成积压, 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难以实现, 直接导致管理成本增加, 也极易造成整体购买力的下降或资金浪费。三是计划与实际需求不相符, 资源浪费严重。有的实验技术人员或教师在做下一学期物品采购计划时, 没有完全按教学任务书中的实验教学计划对所需材料的数量进行估算, 造成许多物资购入后被闲置、浪费或挪作他用, 而有些实验材料有一定的使用期限, 一旦过期便不能再使用,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 管理体制不健全

某些学校实验中心缺少从事实验材料物资管理的专业人员, 而且有关实验材料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也不很健全, 计划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欠规范, 有些非正常的教学活动如非学历教育、经营创收业务、科研等也挤占、挪用教学实验材料, 还有的将办公费、劳务费、业务招待费等支出也列入实验材料支出, 挪用现象普遍存在。此外, 目前各高校的固定资产由专门的设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加上领导比较重视, 管理较为规范。而在实验材料的管理上没有使用较为统一、规范的管理系统, 许多部门还在采用传统的算盘加账本的手工计账方式, 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库房管理、账目管理较为混乱, 存在记录信息不完整、数量金额不准确等现象, 从而难以统计每学期或每学年实验消耗材料的数量和每学年的实验教学成本。

(四) 监控不到位

高校实验材料具有品种多、规格杂, 实物管理难度大等特点, 在其管理上由于计划分配和经费使用过程不透明, 账物反应迟缓, 监督机制滞后, 各级管理部门和各类监督机制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加之有的管理人员不重视实验材料的管理, 责任意识较差, 导致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二、高校实验材料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 更新管理观念, 提高管理水平

实验中心应利用掌握全校实验材料的使用与管理的有关信息, 对基层实验室加强正确引导, 提高其思想认识, 逐步克服重固定资产管理, 轻视实验材料管理的思想。在对实验材料的管理中, 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 学校还应对材料的管理进行不定期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以此来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对于发现的问题, 要及时解决, 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二) 制订相应的制度, 规范实验材料管理

实验中心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建立层次分明、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材料管理制度, 如岗位责任制度、实验材料管理办法, 授权审批制度、采购与验收环节管理制度、预付货款和定金批准制度、丢失、损坏、赔偿规定等, 并逐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建设, 在制订申报、购置计划、接收、入账、使用登记、消耗、借用、赔偿、报废记录等各个环节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加以规范, 用以完善实验材料管理的各个程序, 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实验材料采购、保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无效行为和不法行为。

(三) 建立实验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账目管理

高校可以借鉴会计电算化的经验, 利用自身科研方面的优势, 开发适合自己的实验材料管理软件, 利用计算机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材料管理。在这个系统中, 不仅可以完成包含采购入库、一般出库和各种退库方式的最基础的账物管理, 还能够提供仓库管理、材料分类、数据查询、材料盘存等各方面的详细信息, 如每种物品的消耗、损坏、借用以及报废情况。实验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有利于实时监控账、卡、物是否相符, 并通过多种查询手段和丰富的统计报表格式, 满足各个管理层次的需要。

(四) 严格监控库存材料, 避免物资积压

库存实验材料品种繁多,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所有材料进行分类, 集中保管, 分架存放, 对货架编号, 做到账物对号, 存放有序。管理人员经常查看易挥发、易霉变物品的保存状态, 有问题及时处理, 实验中心与各实验室管理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 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对于一些化学试剂和指示剂等因计划不易控制而遗留下来的物品, 进行学校内部调节, 送给相关实验室, 以供有关实验使用。通过调节提高有关物品的使用率, 避免材料的长期积压和浪费, 做到周转畅通, 同时, 也能为实验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浅谈高校实验中心实验材料管理 篇3

一、高校实验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验材料的管理重视不够近几年,由于新开设专业、新设置课程的增多,以及学校鼓励教师增开综合性、设计性以及科研性实验,所用到的实验消耗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如金属、非金属的各种材料、燃料、试剂等等有上百个种类,其中有的种类中又分多种规格和型号,但由于大多数领导或管理人员认为实验材料与固定资产相比价值较低,所占金额比重较小,往往不被重视。领导将主要精力用在实验室队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及一般设备的管理上,因此部分管理人员都不想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材料管理。同时,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买轻管的现象,这些都导致材料积压、浪费以及非正常的损坏和丢失。

(二)购置计划不够严谨高校实验中心普遍存在着材料管理不当,过分强调购置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是购置成本较高,资金使用效率低。由于实验材料计划定额或定量分配到各院、系实验室,使用部门自主、分散采购,增加了运输费、差旅费、汇兑费用,导致采购成本高,资金使用效益低。二是重复购置,利用率低。某些高校由于系室割据,实验室隶属于各系教研室,整体规划性差,实验材料私有独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在实验材料的购置上,缺乏统筹安排,没有相应的制约和调控机制,造成积压,使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难以实现,直接导致管理成本增加,也极易造成整体购买力的下降或资金浪费。三是计划与实际需求不相符,资源浪费严重。有的实验技术人员或教师在做下一学期物品采购计划时,没有完全按教学任务书中的实验教学计划对所需材料的数量进行估算,造成许多物资购入后被闲置、浪费或挪作他用,而有些实验材料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一旦过期便不能再使用,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 某些学校实验中心缺少从事实验材料物资管理的专业人员,而且有关实验材料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也不很健全,计划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欠规范,有些非正常的教学活动如非学历教育、经营创收业务、科研等也挤占、挪用教学实验材料,还有的将办公费、劳务费、业务招待费等支出也列入实验材料支出,挪用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目前各高校的固定资产由专门的设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加上领导比较重视,管理较为规范。而在实验材料的管理上没有使用较为统一、规范的管理系统,许多部门还在采用传统的算盘加账本的手工计账方式,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库房管理、账目管理较为混乱,存在记录信息不完整、数量金额不准确等现象,从而难以统计每学期或每学年实验消耗材料的数量和每学年的实验教学成本。

(四)监控不到位 高校实验材料具有品种多、规格杂,实物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其管理上由于计划分配和经费使用过程不透明,账物反应迟缓,监督机制滞后,各级管理部门和各类监督机制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加之有的管理人员不重视实验材料的管理,责任意识较差,导致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二、高校实验材料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实验中心应利用掌握全校实验材料的使用与管理的有关信息,对基层实验室加强正确引导,提高其思想认识,逐步克服重固定资产管理,轻视实验材料管理的思想。在对实验材料的管理中,要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学校还应对材料的管理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以此来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二)制订相应的制度,规范实验材料管理 实验中心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层次分明、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材料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度、实验材料管理办法,授权审批制度、采购与验收环节管理制度、预付货款和定金批准制度、丢失、损坏、赔偿规定等,并逐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建设,在制订申报、购置计划、接收、入账、使用登记、消耗、借用、赔偿、报废记录等各个环节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加以规范,用以完善实验材料管理的各个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实验材料采购、保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无效行为和不法行为。

(三)建立实验材料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账目管理 高校可以借鉴会计电算化的经验,利用自身科研方面的优势,开发适合自己的实验材料管理软件,利用计算机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材料管理。在这个系统中,不仅可以完成包含采购入库、一般出库和各种退库方式的最基础的账物管理,还能够提供仓库管理、材料分类、数据查询、材料盘存等各方面的详细信息,如每种物品的消耗、损坏、借用以及报废情况。实验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实时监控账、卡、物是否相符,并通过多种查询手段和丰富的统计报表格式,满足各个管理层次的需要。

(四)严格监控库存材料,避免物资积压 库存实验材料品种繁多,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对所有材料进行分类,集中保管,分架存放,对货架编号,做到账物对号,存放有序。管理人员经常查看易挥发、易霉变物品的保存状态,有问题及时处理,实验中心与各实验室管理人员签定安全责任书,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对于一些化学试剂和指示剂等因计划不易控制而遗留下来的物品,进行学校内部调节,送给相关实验室,以供有关实验使用。通过调节提高有关物品的使用率,避免材料的长期积压和浪费,做到周转畅通,同时,也能为实验室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爱华:《高校实验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财会通讯》(理财)2007年第6期。

实验室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篇4

1、实验室是进行试验检测分析、保存试验仪器用具和出具试验资料的重要场所。应保持严肃安静.非本试验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按指定位置安放试验器具。

3、正确使用仪器,经常维护,不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4、对所委托试验项目要填写委托单,并按委托内容填写委托单,交相关组室进行试验检测。

5、为保证试验结论准确,数据真实,试验人员必须排除各种干挠,做到实事求是。

6、试验原始记录应做到详细、整洁,并用签字笔填写及签名。

7、试验检测报告须经授权签字人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有效。

8、试验委托单、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一并归档保存。

9、仪器与设备应明确责任人,注意维护保养。

10、为满足用户的要求,既有明确分工,同时又相互配合,使其准确及时。

二、工作程序及管理制度

试验检测程序

(一)、目的

控制检测各个环节,提高各检测室工作质量,保证检测数据科学、准确、公正、及时。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样品的接收、分发、检验、记录、出具报告和签发全过程。

(三)、职责

l、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分发和留样管理。

2、检验人员负责对样品的检验、记录和检验结果的报告。

3、检测室主任负责安排样品的检验,负责对检验记录报告的校验,并签发检测室意见。

4、授权签字人审查签发检验报告书。

5、业务室负责报告书的分类存放和报告发放。

四、工作程序

1、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检查、核对并进行登记。填写检测任务单,分发样品移交各实验室。

2、各检测室收到样品后,进行登记、验收、依据检验标准进行检验、记录、出具报告,再把检验报告、原始记录一并交副检、审核、校对,并签名。

3、实验室将检验报告,交检测员打印,再由授权签字人签字,报告通知发出或交承包单位,并作登记。量值溯源程序

(一)、目的

为使出具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中心所使用的所有计量器具量值统一,均应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用检验仪器的检定、校准、自校、比对。

(三)、职责

l计量管理员负责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表制定及其送检、维护、保养。2质量负责人负责安排自校仪器的周期校验;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编制自校办法;负责仪器设备的比对试验,并做好记录。

(四)、工作程序

1强检仪器的检定由计量管理员申请检定,由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2一般小型计量仪器由计量管理员负责送检。

3不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专用检验仪器,各检测室主任确定自校标准,编制自校规程,出具自检报告。

4各检测室主任负责安排仪器设备校准、检定后的状态标识,并填写仪器设备状态标识卡,内容包括:编号、仪器名称、型号、检定(自校)有效日期、管理人员姓名等。

5对准确度有怀疑,经修理、调试后的仪器在使用前需检定、校准。6检定证书,自检报告由计量管理员负责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3个检定(自校)周期。质量控制程序

(一)、目的

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种内部质量控制方法确保检验质量,防止检验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体系所涉及的部门和要素。

(三)、职责 1各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检验人员全程检验及结果质量控制、审核。2技术负责人、主任、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检验报告的终审,负责组织内审活动。

3内审员负责编制检查表,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文件》进行初审并编制审核报告。

(四)、工作程序

1内审的依据包括:《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合同。

2内审的频度:内审分常规审核和临时审核。

1常规审核按计划进行,每年对一个或几个部门进行审核,每年○应覆盖所有部门或要素。

2发生下列情况进行临时内审。○3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用户质量投诉。○4机构负责人,隶属关系、内部机构、质量方针和目标、人员、技术○装备、试验场所等有较大的变动。

5即将进行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3使用标准、规范的数理统计技术进行内部质量控制。4引用标准准确、有效、操作严密、规范。

5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能力验证试验和实验室比对试验。6必要时对留样重新检验。

7质量负责人应组织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定期评审,并提出质量分析报告。8质量保证体系图(见下页)现场检测质量控制程序

(一)、目的

明确独立法人的检验机构在申请计量认证时,其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要保证固定的,临时的可移动的设施和场所与《评审准则》要求一致。尽量避免室外因素对检测工作的影响,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室外检测工作。

(三)、职责

1现场检测室主任负责对检验报告的质量控制、审核。

2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检验报告的终审,负责组织内审活动。

(四)、工作程序

1检验员到现场应将所有仪器在现场安装调试,调校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2检验时,应随时检查仪器设备的状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准确测量,认真填写原始记录,并经室主任审核。

3检测结果完成后,室主任将检验报告,原始记录返回办公室,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报告才能发出、登记。试验检测质量责任制度

(一)、检测程序

1、根据试验项目进行现场抽样或客户送样;

2、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验收、登记、编号、管理并建立台账;

3、主任或办公室根据人员分工,安排检测任务;

4、检测人员接受检测任务后,选择执行正确的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和有关作业指导书,准备好记录表格,调整好环境条件并记录在原始记录中。按照技术规范、相关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方法、步骤进行检测、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检测工作结束后,将样品放置在留样室;

5、试验完成后,试验检测人员应认真填写试验原始记录并完成计算工作及签字,交由副检校核。

6、副检校核若发现错误或与规范不相符合,立即返还试验人员重新试验或计算;若无误,即签认校核,并将原始记录交给检测员制作报告。

7、试验人员制作好报告后,交给副检,此时,副检应认真检查报告,看是否有错,若有错,即将报告返给试验人员重新制作。若无误,副检及时签字后,将报告交给授权签字人复核。

8、授权签字人复核若发现错误,即将报告返给试验人员重新制作报告,若无误,签认复核后交技术负责人审核报告。

9、技术负责人若审核出报告有误或不符合规范要求,即返回进行以上步骤。若审核无误,即签认审核。并将审核签认后的报告交办公室,业务室将报告登记盖章后发放和存档。

(二)、质量要求

1、严格按政策、法规及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进行试验检测,团结互助,保证工作质量;

2、严格执行“计量法”,制定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 检定和自校;

3、按时保质完成下达的试验检测任务,并按规定做好原始记录,填写试验报告,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公正可靠,并对所完成试验的可靠性、准确性负责;

4、严把“人情关”,不以权谋私,不改动实测数据,败坏职业道德;

5、爱护和自觉维护仪器设备,正确、熟练的操作仪器设备;

6、努力提高政治觉悟、认真学习业务文化知识和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不断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真正做到“政治思想强、业务技术精”。

(三)、质量责任

1、试验人员对承担试验项目的数据准确性和测试方法正确性负责;

2、对因不执行标准、规范和试验方法错误所造成的质量事故负责;

3、对本人所承担的试验项目的公正性负责;

4、对本人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事故负责 现场检测管理制度

1、根据现场条件、检测项目情况,检测实验室确定不少于两名现场检测人员进行现场检测试验;

2、现场检测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熟悉所从事的现场检测工作;

3、检测人员出发前,技术负责人应对现场检测的方案、试验大纲实施细则进行审查;

4、现场检测人员根据检测任务要求,做好外携仪器设备申请,填写《仪器设备进出单》,领用相关仪器设备,带好原始记录表格等;

5、检测人员所携带的检测仪器设备,必须配备美观安全的运输箱,运输 中做好防震、防尘、防潮工作,对于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小心搬运,防止仪器设备人为损坏;

6、现场检测时,检测人员应根据国家规范、标准、试验大纲和实施细则,充分做好现场环境和仪器设备调试的准备工作后,才能开始检测工作,并做好包括环境条件在内的检测原始记录,保证现场检测的顺利进行;

7、必要时,有关现场情况的原始记录,应得到相关人员(监理、承包人)的签认;

8、在现场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要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应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仪器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并保证被检样品在检测过程中不致损坏,检测后不被调换和混淆;

9、凡现场检测数据,一律在现场进行数据处理,检测人员应对检测数据负责,保证检测数据可靠、准确、检测结果要保密;

10、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人员了应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装入运输箱,做好运输准备,回到实验室后,及时做好仪器设备移交验收工作;

11、现场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测快报或通知单〈有其他要求除外〉及检测报告,其签发按《试验检测质量责任制度》、《报告管理制度》等办理;

12、所有工作完成后,检测人员应将检测报告、报告副本、原始数据,交资料管理员存档。环境保护制度

(一).环境要求

1、质量负责人根据检测项目及相关的检测规程的要求,制定各检测项目 进行有效工作时所需的设施和环境标准;

2、用于本中心各检测室的设施和环境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动力和照明电按380V和220V供给;

(2)、对在检测过程中将产生油烟和有害气体的检测室,应安装通风排气仪器设备;

(3)、有恒温恒湿要求的检测室安装空调和去湿机;

(4)、对电磁干扰、灰尘、振动、电源电压等严格控制,对产生较大噪声的检测项目采取隔离措施;

(5)、相邻区域的工作不相容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3、各检测室严格按要求进行设施和环境的监控记录,发现设施和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应报办公室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要求。

(二)、规定

1、检测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整齐规范、方便检测工作的进行;

2、进入检测区域应遵守有关制度;

3、外单位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检测区域,必须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并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进入;

4、检测区域内穿统一的工作服;

5、离开检测室应切断水、电源(不影响使用),关好门窗;

6、消防、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放置于明显易取得的位置,并不得随意搬动。

7、检测室工作人员应保持本室的良好内务,保持室内、场地的整洁、安静;

8、室外进行的检测项目所需设施和环境条件,由检测人员按《现场检测制度》规定及本程序有关规定进行监控记录,对危及检测结果和安全的环境条件应停止检测。试验检测安全制度

本制度旨在确保实验室安全生产,确保试验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试验检测设备仪具的正常使用。使全中心员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意识,特制定本制度。

(一)、全管理职责

1、经理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全面负责 ;

2、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落实经理布置的各项安全生产目标任务;

3、实验室设兼职安全管理员一人,负责巡查本室安全生产设施的完好情况,监督所有人员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

4、试验检测人员负责执行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程序。

(二)、实验检测安全管理制度

1、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电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并以检查确认后方可使用;

2、在进行各类强度试验时,应设置有效防护,防止试件飞溅伤害人员及设备;

2、仪器设备使用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仪器设备检查维修,确保其性能稳定、示值准确,严禁“带病” 使用;

4、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及强酸、强碱等化学品的存放、使用处理应符合国家安全规程的规定;

5、试验检测人员必须持有试验检测上岗证书,并参加安全技术培训;

6、试验检测人员应熟悉设备仪具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7、操作中若发现设备仪具运转异常,或有异味、或遇停电、停水、漏油、漏水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水源,属故障停机时应排除故障;

8、预制构件检验或现场结构试验,必须采取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

9、杂物应专区分类堆放,不得随处乱放;

10、下班时,应切断所有仪器设备的电源、水源,关好门窗;

(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定期对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及存储情况、安全标志的有效性及完整性进行检查,安全员应经常检查上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及时处理;

2、钢筋切割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防止因火花飞溅造成火灾。

三、岗位职责和试验检测人员工作守则

实验室工作人员守则

本守则旨在调动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规范化、标准化,以不断提高中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一、中心质量方针“检测科学、数据准确、结论公正、报告及时”;中心宗旨“科学严谨,热情服务”。

二、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中心规章制度,上级 行政及主管部门有关工程的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本项目的技术要求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三、为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质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和先进的试验检测技术,学习计量基本知识,学习国家质量标准和相关技术法规。

四、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严格按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操作。

五、熟悉仪器设备性能,并能熟练地按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前后均认真检查,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关机报检,排除故障并检定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严防由于检测仪器设备异常而造成数据不准确。

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忠实记录原始数据,提供可靠报告,以优质的服务和科学严谨的态度提供试验检测数据。

七、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作风正派,秉公办事,不以权谋私,不收礼受贿,不向施工方介绍人员和工程材料,不参加所从事试验检测工程项目的技术咨询工作。

八、对受检样品及试验检测结果保密,做到实事求是。

九、时间就是效益,树立时间观念,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及时性。

十、热爱公司,团结同志,爱惜仪器设备,尽心尽责工作。主任岗位职责

1、主持实验室的全面工作,组织完成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任务。

2、编制实验室工作规划或计划,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

3、熟悉合同文件,了解施工现场。

4、负责制定每季度实验室的工作计划和总结。

5、确保做好试验设备仪器的管理、维修、保养。技术负责人职责

1、负责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工作,处理重大技术问题。负责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技术协调管理工作。

2、督促质量负责人贯彻执行质量体系问见,负责有关部门技术措施的制定、评估和实施。

3、负责重要技术报告、检测报告的审批、签发。

4、审核各种检测报告、负责检测报告结果和意见的解释。

5、负责试验检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质量负责人职责

1、负责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2、组织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

3、负责处理试验检测中的质量问题,负责处理工作质量事故

4、对本实验室提交的试验数据、报告的公正性负责

5、全权处理客户意见,对重大问题应会同主任共同妥善处理意见和整改办法

6、每年开展一次对主要客户的回访工作,将回访所获得的客户意见如实填写在客户回访单上。

7、在回访中发现中心试验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以事实依据,以试验工作守则为准绳,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报经理,经研究后做出处理决定。办公室职责

1、负责管理文件的签收、分发和督办检查。

2、印章和办公用品管理。

3、人员、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4、负责样品的管理、流转、贮存等工作。

5、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

6、负责检测收费和成本核算。

7、负责实验室人员工资的发放。各专业实验室职责

1、贯彻执行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及与检测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2、根据业务室下达的检测任务,按时完成有关试验检测任务,确保检测客观、公正,及时提交试验报告,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

3、认真审核本实验室的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

4、组织全室人员的业务学习及岗位培训;

5、负责仪器设备的校定、维护、保养、使用登记,以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6、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台帐及档案的管理,并做好仪器设备使用档案的记载;

7、参与仪器、设备的安装、测试及验收工作,负责办理交接手续;

8、负责调查、分析仪器设备事故的原因,并提供处理意见;

9、负责定期检查水、电、通风等情况,发现事故立即向领导报告。

10、按规定周期妥善保存式样。检测人员职责

1、保质保量完成本人所从事的检测工作

2、试验检测前,认真对试样、仪器设备、环境条件进行检查,调校、调试,使其符合规程要求,并作好记录。

3、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和其它标准物质

4、严格按试验规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试验,认真作好检测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正确出具检测报告。对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负责。

5、试验完毕,及时对剩余试验样品按规定进行贮存清理,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场地进行清扫,经常保持试验仪器设备的完好,场地整洁。

6、贯彻执行质量体系文件和规章制度,拒绝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外界干扰,对客户的技术资料、商业机密保守秘密。

7、负责所用试验检试设备的完好和使用记录,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负责。档案管理员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复制散发检测报告,不得泄露原始数据,不得做损害用户的事。

2、各类资料管理要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整齐规范,签字齐全。

3、随时收集最新的技术标准、检测规程、规范。

4、对作废资料的销毁应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并作好记录。

5、做好防火、防盗、防蛀工作,以防资料损坏。

三、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

1、各检测室负责人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出购置检测仪器设备计划,填报《仪器仪器设备购置申请》,需写出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参 数等;

2、供应商评审与比选、签订仪器设备购置合同;

3、当仪器设备到货后,由主任组织验收:按装箱单和使用说明书核对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生产日期、出厂编号以及零配件、性能等是否相符齐全。若验收合格,由办公室负责进行编号、建卡、登记台帐。验收不合格,则与供应商联系返修或退货。

(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1、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必须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由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

2、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格、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操作技能、熟悉检测项目有关技术标准和法规、受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操作;

3、检测人员现场检测使用仪器设备,应根据检测任务的需求提前提出仪器设备使用计划,在仪器设备管理员处领取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检测人员在领取到仪器设备后,应仔细检查验收、签认,使用完后及时归还;

4、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每次使用都要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如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根据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程序、仪器设备的维修程序等,填写《仪器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报与实验室主任;

5、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检测数据异常,仪器设备使用人要分析原因,如属仪器设备原因,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此前造成的影响进行追溯,如涉及到客户要及时书面通知客户,必要时对样品重新检测,出具正确的报 告;

6、仪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进行中间核查,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数据准确有效。中间核查按《运行检查程序》办理;

7、办公室根据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建立仪器设备年检、周检和校准计划表,并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维修返回校准和自校等工作;

8、实验室主任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有权对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合理调配;

9、需借用实验室以外的仪器设备时,使用者必须对借用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有效的检定证书、使用说明书等进行考核确认,然后以书面形式报办公室备案;

10、精密、贵重、大型仪器设备的位置不得随意变动,事前应征主任同意。重新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环境、安装方式进行检查,并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

(三)、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

1、办公室应对仪器设备进行编制仪器设备管理号,并保证所有在用仪器设备都由唯一仪器设备管理号,并在仪器上标明;

2、仪器设备管理号编号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号用X-XXX表示,X表示各专业检测室序号,XXX为3位有效数字的顺序号;

3、在用仪器设备必须进行检定或自校并做到标示明确(合格、准用、停用),以确定其状态,以防止错用。标志内容包括:仪器型号、编号、检定(自效)日期、下次检定日期和管理员;

4、每台仪器设备均加以唯一性标识,如仪器设备编号、状态标签<红 牌.黄牌.绿牌>。三种标志应用范围如下:

(1)、合格证<绿色>:凡计量检定(包括自检)合格者;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2)、准用证<黄色>:不必检定,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计算机、打印机);多功能检测仪器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且经计量检定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降级使用者。

(3)、停用证<红色>: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不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校验周期者。

(四)、仪器设备维护

1、对经常流动的检测仪器设备在搬运、贮存期间,应加以防护,应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管理规定,避免受到颠簸、碰撞、跌落,防止损坏或丢失。如遇意外或丢失,应予以说明,并追查其责任人的责任;

2、检测仪器设备应按不同的状态摆放整齐,对有缺陷或有怀疑的仪器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贴停用证标志,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防止与合格检测仪器设备混用或错用;

3、经调试、修理后的仪器设备必须重新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实验室仪器设备原则上一律不外借,如实在需要借出,需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才能办理借用手续;

5、仪器设备应存放整齐。按仪器设备自身存放要求,存放在适宜的环境 中,有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应根据要求专门存放。

(五)、仪器设备的维修、降级和报废

1、仪器设备必须进行维修时,由各实验室负责人提出申请,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实施。维修情况存入仪器设备档案;

2、修理后的仪器设备都应重新检定(不论是否在原计量周期之内);

3、检测仪器的技术性能降低或功能丧失、损坏时,应办理降级使用或报废手续;

4、凡降级使用的仪器应由仪器设备管理员提出申请、核实,由检定单位确定其实际情况提出适用范围的建议,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实施。降级使用情况应载入仪器设备档案;

5、凡报废的仪器设备应由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员填写《仪器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单》,经实验室主任审批后,存入仪器设备档案。

(六)、仪器设备检定

1、各实验室负责人根据仪器设备和检测试验情况,制定需要检定的仪器设备清单及仪器设备检定计划报实验室主任审批;

2、仪器设备检定计划审批后,由各实验室负责人按计划完成仪器设备检定工作;

3、设备管理员委托各实验室建立本室仪器设备检定周期表,并将各种检定证书分类归档及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周期汇总表。

(七)、仪器设备自校

1、各实验室负责人应提交法定单位无法检定的仪器设备清单;

2、质量负责人组织各检测实验室,根据仪器设备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制 定仪器设备的自检方法;

3、各实验室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自检;

4、各检测实验室做好《XX仪器设备自检报告》交与办公室,并建立仪器设备自检周期表,设备管理员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自检周期汇总表。

(八)、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办公室应建立保管仪器设备档案,包括的内容有:

1、仪器设备购置合同、验收记录、贵重仪器设备的验收报告;

2、仪器设备检定或自检周期表、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登记表;

3、使用记录、仪器设备进出库记录;

4、仪器设备履历书(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准确度等级或不确定度);

5、使用说明书、计量证书、校(检)验证书;

6、调试、维修、大修、维护、降级、报废等有关记录;

五、样品、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样品处置管理制度

(一)、样品的接收与标识

1、办公室在抽样和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认真检查样品及其配件、样品的完整性和对应于检测要求的适应性,同时应与客户商定样品准备和试毕样品处理方式,填写《试验委托单》,并经客户签字确认,样品及其资料应及时传递到检测室;

2、抽样样品、送检样品传递或送达检测室后,应进行交接验收,查看样品状况是否与抽样单或流转卡相符,对以封装方式送达的样品,应检查封签是否完整有效以及运输过程有无损坏,必要时应会同抽样人员进行验收;

3、检测室在接收样品时认真检查样品状态及记录资料;

4、接收样品如果存在:检测有疑问、委托方的检测要求不明确、样品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有异常情况(包括包装和封签)等情况时,应与委托方联系,取得进一步说明后再进行检测;

5、办公室根据样品所处的试验状态,分别加贴“待检”或“已检”标签,标签上应有样品识别号,识别号由办公室编排,样品在不同试验状态或样品制备、流转、贮存过程,都应做好标识转移工作,以保持样品识别的唯一性,保证必要时可追溯性;

(二)、样品的流转

1、业务室负责将样品一天内流转到检测室,检测人员根据《委托单》签收;

2、样品在流转中,相关的人员应仔细核对样品的编号、唯一性标识和《委托单》,并严格遵守有关样品的使用说明,避免样品非正常损坏。若样品意外损坏和丢失,应在原始记录中说明,并向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与客户联系;

3、检测人员在检测完毕后,应及时在样品上贴注已检标识,放在已检区。

(三)、样品的储存

1、样品室应卫生清洁、无鼠害、防火、防盗措施齐全、温湿度应符合样品贮存要求,样品室由办公室管理,样品架结实整齐,便于存放和运输;

2、样品分类定位存放、标识清楚,做到帐物一致;

3、对于贵重样品必须存放于指定地点,并采取防护措施;

4、对于易燃、有毒的危险样品应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

(四)、样品的处理

1、试毕样品留样期不得少于报告申诉期,留样期一般不超过 30天,特殊样品根据要求另行商定留样期;

2、检测完毕,供样单位需领回样品时,应签注“对本样品的检测报告无异议”之后方可办理,对于不取回的样品,由办公室按要求进行处理,并报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五)、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l、应严格按与委托方的协议或有关规定进行样品检测、贮存与处置,严格执行《保密和保护所有权控制程序》,对委托方的样品、附件及有关信息负保密责任。留样期内的样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

2、对要求担保的样品应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作出特殊安排,包括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及附件、资料的管理,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护样品的完好性、机密性。样品处置程序

(一)、目的

待检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应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样品的保密与安全工作。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各实验室检验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置、识别等项管理。

(三)、职责 1样品管理员负责记录接收样品的状态,做好样品的标识以及样品贮存、流转。处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测室检验人员应对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的样品加以防护。

2样品管理员在受理客户委托检验时,负责对送检样品的完整性,进行验收,记录接受样品状态。并负责将样品及其资料传递到检测室。

(四)、样品的接收

l委托样品的接收,样品管理员在接受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检验需求,查看样品状况,并清点样品,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符合检验要求,并传递到检测室。

2样品传递到检测室后,应查看样品状况是否与检验委托书填写内容相符,有无损坏。

(五)、样品的识别

样品的识别按分类、编号、填标签有明显标志。

(六)、样品的流转

样品按检测工作流程图流转。

(七)、样品的贮存

1检验应有专门适宜的样品贮存场所,样品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登记入册。

2对要求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贮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应定期加以记录。

(八)、样品的处置

1样品留样期不得少于报告申诉期,其他样品留样期,一般不得超过一年。2客户要求领回的样品,在留样期满后,由客户及时领回。3抽样样品已过留样期,办公室按规定处理。

(九)、样品的保密与安全

本中心严格按客户签订的协议或有关规定进行样品的检测、贮存和处置,严格执行《保密和保护专利权的规定》程序,对客户的样品、附件及有关信息负责保密责任。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一)、标准物质的购置和验收

1、各检测实验室负责人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提出标准物质的购置申请,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办公室负责购置;

2、所购置的标准物质应是有证标准物质,或经国家批准生产的,并在有效期内,其功能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

3、新购置的标准物质,由各实验室负责人组织验收,合格后,由办公室对标准物质进行编号、登记台帐并建档,纳入《仪器设备管理档案》统一管理;

(二)、使用管理规定

1、需要检定的标准物质,使用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2、标准物质的使用由各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有使用记录。

3、标准物质应存放于卫生整洁的环境中。

4、有毒或有辐射的标准物质应建立专门的使用说明。

5、过期或失效的标准物质,应报告实验室主任批准后销毁。记录和数据管理制度

(一)、记录的填写

1、各部门根据需要,组织设计各种记录表格格式,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组织审批各种记录表格格式。如果启用新记录表格格式,由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使用,原有旧的记录表格格式废除停用;

2、记录人填写记录时,应真实、齐全、及时、清晰、明了;

3、记录上应有记录人和复核人签字,及记录日期等不得留有空格(划斜线);

4、填写原始记录时,应特别注意试样(件)的顺序编号、制作或抽取日期、试验检测日期等;

5、检测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及完好状况,测试环境(如温度、湿度、天气)等均应填写完整,(二)、记录收集、编目和存档

1、各种记录由办公室负责收取、存档;

2、办公室按记录的内容分类编目,汇总登记,归档;

(三)、记录的查阅

1、查阅人员查阅记录应得到主任批准;

2、办公室应登记每次查阅的情况。

(四)、记录的修改

1、已存档的记录需修改时,技术负责人必须签字,并得到质保负责人同意;

2、记录修改时,应遵循记录的修改原则,采用“杠改法”,被更改处必须清淅可见,在更改处附近应有更改人的签名或盖章;

3、办公室归档记录进行妥善保管,资料室内有防潮、防火和防虫蛀、鼠咬设施,并便于存取查阅。

(五)、记录保密

1、实验室人员不得将实验室检测记录拷贝、复印和泄露给别的单位和个人;

2、办公室在没有主任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将存档记录借给他人,如果外借,借阅人必须签子,办公室要登记。

(六)、记录清理、销毁和处理

记录保存到期,经过评审和实验室主任签字同意后,在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销毁。

报告书管理、控制程序

(一)、目的

规范检验报告书和加强报告书的管理,确保检测中心的最终检验质量,同时确保客户切身利益。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验报告书。

(三)、职责

1检验员负责报告书的填写、修改。2检测室主任负责报告书的审核。3质量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签发报告书。

4办公室负责检验报告书的打印、发放,副本的归档保存。

(四)、工作程序 1检测室完成的每一项检验结果,应按照检验方法中的规定,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地表述在检验报告中,检验报告书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信息尽可能全面。

2未经检测中心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复制检验报告书,复制的检验报告书无效。

3检验报告书为全国统一格式,体现标准化、规范化,必须经质量负责人审查后才能打印。

4报告书发出时,办公室必须登记。客户到中心领取的必须签字。

5己发出的检验报告书,因仪器设备有缺陷,造成出具的数据结果有一定偏离或客户对检验结果有疑问,需进行重大修改的,应按规定发更正报告书予以更正。

6检测中心不得使用电话、电传、图文传真等设备向被检单位传送检验结果,应严格按规定挂号寄出或通知客户到中心领取。防止检验报告遗失或外泄,以维护客户对报告书所有权。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对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进行有效管理,使文件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需管理的文件资料

1、国家、行业等发放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2、业主发放的有关文件、资料等;

3、本实验室发放的有关文件、规章制度、办法等;

4、仪器设备汇总表、台账等;

5、仪器设备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验收、维修、使用、记录等;

6、样品、物资入库及发放登记等;

7、各类检验原始记录、委托单和检测报告书等;

8、用户反馈的质量意见及处理方法。

(二)、职责分工

1、外发文件由办公室制定,并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审核、批准;

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办公室有关人员编写并由质量负责人完成修订和审核;

3、技术负责人组织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的编制、审核和修订;

4、实验室办公室负责各类文件的分类、编号、归档、管理和处理过期文件;

(三)、文件分类及编号

红头文件、检验报告、原始记录及其它有关文件,均由办公室统一编号。

(四)、文件管理

1、办公室应建立文件档案目录,并由档案管理员专人管理;

2、实验室文件的发放由实验室主任确定,办公室要作好收文、发文、登记、签名工作;

3、文件的借阅应向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阅读完后应马上返还,文件复印应经主任批准后,办公室办理登记后才有效;

实验教学中心规章制度 篇5

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政策,加强实验人员劳动防护用品(以下简称劳防用品)的发放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有效、合理地发放使用,保证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参照《山东省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管理办法》,针对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制订办法如下:

一、本办法适用于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兼职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和直接为实验室提供实验器材、仪器设备的采购人员,保管人员及设备维修等人员。

二、根据实验教学中心工作的性质和劳动保护的实际需要,实验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分为八种(见附表)。

1、普通实验人员包括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2、工科实验人员指农机系实验室及实习工厂的工作人员。

3、仪器设备维修人员是指学校集中的专职人员和学校组织各维修点的兼职人员。

4、汽车司机本办法只列入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采购供应的专用汽车司机。

5、指教学科研计算机的专职人员和电教放相人员。

6、复印人员指用于教学复印机的专职操作人员。

7、采购指专职从事仪器设备、实验器材、化学试剂的采购人员。

8、美术人员指教学单位的美术人员。

9、电教摄录相人员参照汽车司机的发放标准。

三、专职实验人员享受上述全标准,兼职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只发同类专职人员享受的工作服,使用时间延长一倍。要求夏天增发浅色工作服或短袖衫的人员,应延长原工作服使用时间一倍。

四、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要贯彻勤俭节约的精神,以使用为原则,免费发给实验人员使用,但不准改发现金、衣料及其它用品来代替防护用品。

五、实验人员的防护用品由实验室管理科统一组织采购、制作发放。各单位领取劳动用品原则上以旧换新,并建立登记卡片(附卡片格式),凭卡发放,卡片一式两份,一份由各系(部)集体存放,一份由实验室管理科存查。

六、实验人员的劳防用品要专物专用,原则不在非实验室场所使用,对调离本单位工作的职工,应收回该交的劳防用品,校内调整工作应按新岗位的发放标准办理交还、转移等手续。职工长期病休或脱离实验室工作半年以上,应延长使用时间或停发劳防用品。

七、实验人员劳防用品的费用,按其他人员劳保用品的办法,列入高等学校经费业务费科目中,每年年末由实验室管理科根据人数、发放标准、库存数量和实际需用量,编报下计划,经主管校长审定,列入财务计划。

八、对于遵守劳防用品发放制度,爱护和节约劳防用品的职工,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虚报冒领的,无故丢失、损坏和变卖劳防用

品的职工,应视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制裁和必要的纪律处分。

九、科研实验室人员的劳防用品的发放标准,也执行本办法的规定。所需经费由科研业务费其他费用科目支付。

洗浴中心员工管理规章制度 篇6

前厅、收银台

1、礼仪、迎宾

主动迎客问好。

2、收银员(隶属财务部)

向客人问好,做好收银工作。

3、检查设施设备(照明、空调、水质等)。

4、备品(布草、洗浴液、剃刀、香皂、牙具的摆放,如需补充列详细清单报给领班)。

5、查看交接班日记。

1、主管检查卫生:检查室温、地面及边角和吧台等处的卫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如照明、空调、电视等)。

2、备品清点:酒水、小吃、香烟等物品的准备,常用物品的摆放向领班报上所需的物品数量。

3、查看交接班记录,核对物品、报上所需数量。

4、按规定迎接客人:

(1)主动问好;

(2)请问客人点酒水、饮料、小吃、介绍按摩等服务;

(3)为客人提供服务(要熟悉本部门所有服务项目的价位)。

5、下班之前:

清扫卫生核试验对物品备品数量,填好日报表写交班日记;

浴区岗位职责

1、按照服务要求热情为客人服务,完成当班工作。

2、客人洗浴后及时清理场地,收拾好客人用过的物品和洗浴用品。

3、保证高质量的服务,坚定岗位,提高警惕,防止各类意外事项的发生。

休闲厅岗位职责

1、服务人员站立门口一侧,每位客人进入时,服务员主动上前招呼客人,用好敬语,询问客人人数,问客人需要饮品及服务项目。

2、如遇客人挥手示意时,服务员应立即到客人面前询问客人有何需要并及时服务。

3、当客人需做特业服务项目时,应请客人稍等,马上通知技师。

4、客人需用做按摩而离开休闲厅时,应及时清理桌面,叠好毛毯。

领班职责

1、落实主管下达的各项指示,管理好所属员工。

2、监督员工为客人服务,组织员工现场调配,确保服务质量。

3、检查下属员工的仪容仪表、礼节礼貌、工作态度,并带领下属员工做好卫生清洁,严格记录本班员工考勤。

4、负责本班组的物品领用

5、每天点到,传达本店及各部门的指示及通知,总结上个班次工作情况及注意事项,提出各岗位的服务要求。

6、对所属区域的设备设施经常检查,确保经营区的设施、设备保证良好的状态。

主管职责

一、对经理负责,做好入职的原始记录,每日召开工作例会,讲评工作,提出要求,检查人员仪容仪表及其他工作落实情况。

二、对所辖物品帐目清楚,了解所有设施设备及日常应用物品的消耗补充。

三、协助经理做好营销工作,设计合理的营销方案,对本部门能更好盈利做好基础工作。

四、严格考勤制度,奖罚制度。

五、划分详细的个人责任区域,制定责任区域的标准化管理概念。

六、监督指导领班工作,发挥应有的工作能力,并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七、勤于工作。经常检查员工工作落实员工工作落实情况,带领员工勤恳工作,为员工做好模范表率,为本部门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理职责

一、制定原始的入职记录。包括职工档案及本部门设施设备的详尽帐目。

二、按时召开会议。落实各部门的工作安排及决定,汇报各部门周期工作及销售情况。

三、定期制定营销方案,确保实施。

四、管理各部门服务设施,制定责任区域,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五、制定培训方案,设立员工考勤制度,监督指导工作召开各部门周期例会,实施合理奖罚。

六、激发主管工作潜力,对其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基本工作能力,使其为各部门工作发挥最高能力。

七、明确奖罚制度,严格执行奖优罚劣,以笞后进。

八、带领各部门所有职员,不断增高创新,努力开拓进取。

行为规范:

1、言谈:

(1)声调要自然清晰,不要装腔作势,声调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以免客人听不清楚。

(2)不准讲粗话,使用鄙视等语言。

(3)不开过分玩笑,模仿他人语言语调。

(4)说话要得体,应用敬语:“请”、“谢”不离口。

(5)不得以任何借口讽刺、顶撞,挖苦客人。

(6)更要注意客人姓氏,未知姓氏之前应称“先生”、“女士”。

(7)指第三者时不能称“他”,要称“那位先生”或“那位女士”。

(8)无论从客人手中接过任何东西都要说“谢谢”。

(9)客人来时要问好。”

员工守则

1、不准脱岗、串岗、无故旷工,有事请假批准后方可离岗。

2、不准工和时间聚集聊天、谈笑、看书报、睡觉打闹。

3、不准工作时间喝酒或酒后上班。

4、不准在客人面前吸烟,吃零食或异味食物,不准在客人面前挖鼻孔、掏耳朵、修指甲及坐卧等。

5、不准与客人争辩、吵架、殴斗。

6、不准向客人索要小费及其它物品。

7、不准在岗位着非工作装,染艳色指甲、涂浓妆。

8、不准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做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准搞帮派。

9、不准向客人谈及内部经营及其它事情。

10、不准侵占他人财物及店内的经营物品。

11、不准无故拒绝,终止领导安排的工作和本职工作。

12、上班时间不准进浴区洗澡。

13、不准在宿舍和工作岗位进行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14、不准工作时间私自会客、干私活、将亲人朋友等无关人员带入工作场所。

实验室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篇7

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档案的主要内容

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检验技术类档案:测委托单;样品采集记录单;送检单;检品卡;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检验技术类档案可根据检验样品和检验项目的不同, 灵活设置不同的原始记录格式, 既有统一的报告格式, 又有不同形式的原始记录格式。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类档案: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的建立、改建等相关材料;实验室基本情况, 包括实验室名称、房号、面积、功能等内容;实验室安全卫生检查记录等。

仪器设备类档案:申购资料, 包括:购买申请报告、可行性报告、采购计划执行书、采购委托代理协议、招投标文件、政府采购合同、采购验收单、销售发票复印件、产品确认函、开箱照片、安装验收报告等;随机资料, 包括: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单、操作维护手册、图纸、附件资料、保修卡、安装调试验收报告、光盘等;运行资料, 包括:操作规程、使用记录、维护检修记录、检定记录、调拨移交记录、报废鉴定记录等。

质量体系文件类档案: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格式;受控文件。

实验人员业务类档案:.实验人员的基本情况表;人员进修、继续教育及学习培训情况;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获奖情况;个人业务工作总结及相关业务文件。

其他档案:上级部门有关实验室工作的法规标准、制度、发展建设规划的文件;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实验室工作计划与总结;消耗品购买、领用等相关材料。

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实验室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 领导和实验室人员对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十分重视, 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档案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单位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实验室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上级档案主管部门下发的档案管理文件中检验类资料的归档范围较为笼统, 而实验室的资料内容专业性强, 形成过程复杂, 缺乏专业指导性。因而, 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只能用传统习惯和普遍做法进行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 从而造成现在许多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只注重工作过程和检验结果, 而忽略资料的全面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分析。

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工作虽然不是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的主要工作, 但是档案能为疾控业务工作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 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室档案内容广、专业性强, 所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高。实验室档案管理要求准确、完整、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 而目前大多数县级疾控中心没有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健全有力的组织机构, 造成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不清, 实验室档案工作无人过问、无章可循。

档案管理工作跟不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自“非典”以后, 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加大, 近年来各级疾控机构特别是区县级疾控机构的实验室硬件设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 档案管理需要的必要硬件设施相对滞后, 大多数县级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用房、设备配置不完备。大多数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由实验技术人员兼任, 不具备档案专业知识, 人员变化大, 不能规范地进行收集、整理, 积累档案材料杂乱无章, 不按规定分类归档, 难以分辨和查找。

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档案的载体形式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文档, 还包括大量的电子文档。现阶段由于条件所限, 许多县级疾控中心对电子文件的处理仍采用原始方式, 将电子文件打印成纸张进行纸文档的管理, 这显然与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相违背。同时, 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归类、归档、研究和开发, 查阅利用范围小, 甚至只建设不利用, 很少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

加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档案员素质建设。县级疾控中心要从上而下形成以专职档案管理员为主, 业务科室兼职档案管理员为辅的管理模式。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由实验室专业人员担任, 要充分利用他们熟悉本科室业务, 了解专业知识的优势, 并定期进行档案知识培训, 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积极主动宣传档案知识和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认真了解实验室业务工作流程, 协助实验室做好归档工作。

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法律法规, 结合县级疾控中心工作实际制定有关规章制度, 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 进而制订与检验工作协调的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实验室开展工作要按规定程序进行, 并按规定形成资料, 做到实验室档案的完整与准确。同时还要注意全面收集反映实验室职能活动的其他各种资料, 如业务来往的信函、工作笔记、照片、报纸、刊物及参加会议培训、交流的资料、光盘等。

加强实验室档案硬件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必须有一定场所和设备条件。为此, 要根据工作实际, 合理配备档案用房和档案柜, 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使用能提供原文挂接、整理编目、检索查询、辅助管理、安全保密、系统维护等功能的档案管理软件, 提高工作效率。

药剂实验中心之构建和管理 篇8

关键词:药剂实验中心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87-01

1 实验中心的建设

实验中心是高职学院进行实验教学、实训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为了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我校于2004年以原化学实验室为主体,将药剂专业原来三个实验室合并,成立了药剂实验中心。中心组建之初,就呈现出两个方面明显的优势。

1.1 节省人力

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前,我校与其它大多数学校一样,实验室采取的是从属教研室的管理模式,每个学科配备专门实验管理人员。由于各个学科所涉及课程不同,因此实验人员的工作任务、教学学时、劳动强度存在很大差异,造成忙闲不一,人浮于事的状况,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竞争及激励机制。实验中心建立之后,由于人员的统一调整,人数减少了2/3,使每位人员扩大了工作范围,从专职变“一专多能”。从而提高了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1.2 节约资金

更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高效能。

过去,由于实验室分散独立管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实验室都配备有准备室、器材库、药品库,有的还有仪器室,这就使药品、设备器材重复购置和利用率低下,加上所属学科课程的“季节性”,甚至有的实验室有将近半年时间闲置,这些都造成实验资源的严重浪费。实验中心建立之初,我们通过将实验功能相近的实验室进行了优化整合,将各自实验药品、设备器材等重新登记造册,做到相互调配和统一管理,使实验物品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实验室空闲时间缩短,真正发挥了教学资源的高效能。

2008年7月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建设,学校投入专项经费近10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更新和实验室改造,使中心硬件条件和实验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目前药剂实验中心是由五个实验室、一个准备室、一个仪器室、二个库房(药品、器材)组成,使用面积约700平方米,可供250个学生同时上课使用。

2 实验中心的管理

中心建成以后,我们主要在实验课设计操作、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2.1 实验课设计操作方面

高职药剂专业是培养面向药品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了适应将来工作要求,我们在实验课中,将常用器材由教师准备改进为学生自主按需选择,这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岗位应用的综合能力。另外根据药剂专业课程特点,在完成教学大纲前提下,中心开放实验室,利用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时间,最大限度安排一些有利于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实验,如“冷法手工香皂制备”,这样即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增强实践能力,受到学生青睐。

2.2 实验室管理方面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工作必须在学校教学管理规律与原则指导下,提高管理水平。实验室管理水平的状况,既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实验人员责任心与事业心及业务与组织才能强弱的有力展现。为此,中心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2.2.1 健全规章制度,管理有章可循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工作前提和保证。要使实验室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首先我们根据实验教学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本中心实验室的实际和特点,建立了一套完整实验中心管理的规章制度,如《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安全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化学药品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等。这样即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又约束了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为中心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心又建立了实践教学工作记录本,它主要记录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情况,如上课时间、学时数、参与教师、实验项目、过程记事等,成为教学管理重要资料。

2.2.2 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实验室资产是学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也是实验室管理的主要环节。中心资产主要分为固定资产(贵重仪器)、低值耐用品(一般设备、器材)、易耗品(玻璃制品等)和化学药品。首先,我们对中心所有资产进行汇总并建立电子文挡,对经常使用仪器设备配备登记本,以便记录使用和维修情况。其次每学期期末,根据下学期教学安排要求,主要整理、清点易耗物品,并进行及时申领。

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分为无机、有机及其它三大类,这些药品的使用、贮存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室内的各种试剂药品的存放都必须科学化、规范化。由于化学实验试剂涉及的药品品种多,其中大多是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强腐蚀、有毒等危险性,这就给实验室药品的使用、贮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方便查找、取用药品,本中心在贮存药品的各个橱柜贴上以英语字母索引位置表,标明药品名称、规格、库存量,使人一目了然,即保证药品使用,又避免积压浪费。

2.3 人员综合素质培养方面

实验员作为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主要承担着教学实验、科研实验以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三项任务。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实验设备的更新改造、实验技术的日趋发展,实验员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对实验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坚持以“实验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强调实验员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服务作用,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价值。我们中心做法是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情况下,鼓励和支持各级人员到校内外相关院系进修学习。结合学校年度考核,择优评先,以便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还有,对新到任人员由老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其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尽快胜任工作。实验室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主要特征体现在综合性,涉及教学管理和资产管理。因此能否挖掘实验教学的最大浅能,取决于实验技术人员素质全面发展的程度。

实验中心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教学方面具有理论课无法代替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传授实验知识和技术,而且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同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者,更要适应整个社会新形势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重新认识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实验教学及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药剂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徐澎敏.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100-101.

上一篇:75组公务员、事业名言警句类面试资料下一篇:生命因读书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