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2024-09-24

与新课程改革同行(共8篇)

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篇1

与新课程改革同行——201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试题评析

2010年高考山东卷历史部分,秉承前几年的经验,在平稳中求创新——厚朴而不失灵动,求新而不舍稳重。与以往相比,今年命题技巧更为成熟,试题更为深刻的诠释了新课程的内涵,不仅较好地发挥了高考的选拔功能,而且对高中新课程也必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依托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

——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虽然高考试题强调能力立意,但能力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2010年的历史试题主要涉及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太平天国运动、近代社会变迁、毛泽东思想、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建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近现代科学技术、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航路的开辟、王安石变法、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美国对外政策与中美关系等。它们均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山东卷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学科主干知识,考查重点突出,学科特点鲜明。

——2010年山东卷重视基础性,并非单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在对考生基础历史知识的考查中,它以知识为载体,更侧重于考查了考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基本人文素养。例如:第14题对新中国成立后四个时期经济增长率变化的考查,它要求考生不但能真正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要学会能在政治模块和经济模块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

——依托主干知识,强调基础性,并不代表试题依赖教材,简单的照搬教材。这里所说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历史课程的知识,而非单纯的教材知识。命题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近年新高考命题和答案制定反映出的一个鲜明特点。例如,第11题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材料所给出的“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提出的政策是历史的倒退”等信息以及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太平天国运动,这些都是当前教材中没有涉及的。但近代化史观是新课程标准确定学习内容的依据,现有版本教材的知识体系的构建都体现了近代化史观,所以,它并没有超出教材的范畴和考生的认知水平,考生只要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和《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内容,就可以推理得出正确答案。

2.坚持能力立意,强调探究性

山东卷历史试题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特点,以“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为指导思想,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能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学科的13道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全面覆盖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个层次的考核目标,较好的贯彻了2010年考试大纲的要求。

——2010年的选择题以新情景新材料为载体,除了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外,主要考查了考生的四种能力。

(1)正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如第9题对墨子“兼爱”思想的理解,第13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等。它要求考生能准确解读信息,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

(2)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如第9题墨家“兼爱”思想和儒家“仁爱”思想的对比;第16题“智者学派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潮”“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君权神授说与社会契约论”“罗斯福新政与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四组历史概念的对比。通过对比,让考生准确把握历史事物的特征。

(3)正确理解历史发展线索和阶段特征的能力。如第10题,它要求考生把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阶段特征和一般规律;第12题通过山西流传的一则歌谣,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特征;第14题通过四幅曲线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

(4)创新意识和历史探究思维能力。如第11、14题,试题给考生的是全新的信息,让考生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历史地认识历史现象,对历史事件做出综合的描述和正确的阐释,在探究推理中得出正确结论。

——对于非选择题的能力考查,试题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学习以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灵活迁移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历史事物上,放在对考生的历史态度、历史研究基本方法的考查上。

例如第27题,它是一道学科内综合题,在整个历史部分中份量最重,最能体现试题的整体立意。通常这道题的命制思路是“一个主题古今中外一线牵”,它的优点是跨度大,知识覆盖面广。但是,这种立意在体现综合性的同时,也存在以量取胜,面面俱到之嫌。

今年的27题以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为主题,“一个历史事件四面八方立体挖掘”,重点考查考生多层次、多角度、辩证地、创造性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三个问题“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历史观和整体历史思维以及综合运用学科方法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该题的设计实现了由原来的平面考查到现在立体考查的转变,实现了由原来的知识综合到现在能力综合的转变,这是对传统题型的创新和超越。

——在选做题的设计上虽然难度与去年保持了基本一致,但是也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例如第34题,第(1)题让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读归纳得出结论。第(2)题将近代的民主思想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让考生说明这一民主思想在辛亥革命中的具体体现。试题的答案完全摆脱了教材的叙述,避免了考生的死记硬背;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鲜明的体现了《近代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一模块的主题与特点。

3.重视创新思维,加强开放性

新课程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新课程的这一要求,2010年高考山东历史试题在设计上增强开放性、答案设计上体现多元化,把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考查重点,更加重视对考生创新品质的考查。例如,第11、14题就是给考生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要求考生能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去解决新的问题。第27题第(1)题提供了三种答案,属于思维层次上的开放。第(3)题要求学生以“交流与发展”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需要考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分析,最后形成自己的认识,其实质就是对历史探究能力的一种考查。同时,试题答案在制定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给考生发挥个性特长留有充分余地,有利于开拓考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新课程在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也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高考试题不可能象中学教学那样长效发挥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但是通过命题可以渗透这方面的教育,起到一种引领的作用。

在纸笔测试的环境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育培养目标转化为考试测量目标确实不太容易,但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一无所成。有学者将情感教育目标划分为“接受(注意)”“顺应”“爱好”“信奉”“性格化”五个层次,结合认知领域、技能领域的测量目标,其前三者是完全可以在试题中得以体现和进行测量的。如选择题第9题,通过对墨子“兼爱”思想的考查,引导考生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非选择题第27题,通过对哥伦布远航美洲和新航路开辟的史实与史观的考查,引导考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第29题,通过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的展现,引导考生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5.关注时代与社会,体现史学的人文性。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思想引导、决策参考和社会改造等功能。同时,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但历史学却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2010年的历史试题

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做到了学科特点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

例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指出,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应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第27题围绕哥伦布“发现美洲”的系列问题,就是以此为创意高度来设计的。它通过“偶然与必然”“发现与相遇”“交流与发展”三个问题,意图使考生牢固树立全球史观和文明多元发生、多样发展的观念,正确认识文明多样性,平等对待各种文明,正确认识人类交往和文明交流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第29题以西南地区秦朝和抗战时期的相关史实,体现了“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这一永恒主题,也讴歌了“民族团结”和“为了抗日救亡,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进入21世纪,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第33题,通过王安石变法历史场景以及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呈现,凸显了人才选用和教育改革这一历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题。中美关系在当前国际关系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世界地位的提高,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将更为重大和深远。第35题以美国军费增减为切入点,涉及了美国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对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及其走向的关注与重视。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今年的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却并没有刻意追求时政热点。试题所涉及的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都是在中国以及世界历史发展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既具有全局性,也具有长效性。试题巧妙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契合,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使试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起到了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人类命运的效果。

除了考查内容的时代性以外,试题的设计也注意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凸显新的史学研究范式,社会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在试题中也均有体现。

6.将新的评价观念引入了今年高考试题。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建立了全新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重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而传统的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对考生的评价通常是终结性的,是基于甄别和淘汰的一种命题方式,而考试成绩也只有单纯的一个功能——区分优劣。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考应该适时进行改革。2010年山东卷历史试题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如第27题第(1)小题,根据考生的思维层次,给出了三种赋分办法。

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3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5分)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2分)

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3分)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3分)

这样就使每个能力层次的考生都会“有话可说”,展示自己的能力。同时,考试的分数不再仅仅是高考录取的一个依据,一个冷冰冰的数据。考生可根据答题的情况,对自己的认知、思维水平有一个客观明确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以前考生的分差主要表现在作答知识点的多少上,考生答4个要点可能得8分,答出2各要点就是4分,带有明显的知识立意,采点给分的倾向。而该题3分、5分和8分的赋分标准,是按照思维层次来赋分的,淡化了知识,突出了能力考查。同时,也有效的区分了不同水平的考生,实现了高考遴选优秀人才的目标。

7.依纲不依本,重视新情境和新材料的创设和运用。

情境是试题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是实现试题立意的材料和介质。新课程改革以后的高考命题重视新情境新材料的创设和应用,不但搭建了一个测试考生能力的平台,而且在教材多样化的局面下,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就成了当前解决多版本问题的最佳方法。

2010年山东卷历史试题均不拘泥于教材知识点的具体表述,而是超越和突破教材,从崭新的角度和视角重新整合知识,由“新材料”来创设“新情境”。既使得卷面活泼生动,又突出了对考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的考查。今年试题所选取的材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试题材料来源广泛,既有文字资料,也有图片资料,包括名人著述、学生笔记、历史地图、图片、表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2)材料的选取不单纯求新求奇,材料平实、典型,具有权威性。如材料来源主要有《墨子》、《续资治通鉴长编》、《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和谭嗣同的《仁学》等,具有很强的历史感。(3)材料信息丰富符合题意,同时文字简洁,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量,更有利考生能力的发挥。

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试题,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与去年相比在知识点的覆盖面上有所降低,但是瑕不掩瑜。2010年的高考试题在稳定中创新,在有效实现选拔功能的同时,也必将对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求稳、求新、求真——评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

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稳中有新,新中求真。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在命题的设问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可贵的创新,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具体说来,2010年高考山东卷思想政治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思想教育性和国家意志

思想政治课本身既是综合性学科课程,又具有德育课程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政治课必须坚持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社会价值导向,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统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今年试题从各方面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如第17、21题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要求;第22、23题体现了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价值要求;第28、37题体现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要求;第29题鼓励青年用富有时代气息的形式来表达自身的爱国报国情怀;第36题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构建和谐世界的价值要求等。

可以说,整个试卷正确处理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做到了知识点的选择为思想政治目标服务的要求。试卷以正面教育为导向,注重选取材料的思想性,加大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更加体现了试题的价值取向和教育价值,从而有利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二、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凸显基础性

2010年试题的设计注重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在对基础考核中渗透着各种能力考核要求,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很多题目的背景材料,都和教材中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密切联系,主观题比较明显的体现了该特点。

试题考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17题),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19题),市场和宏观调控(20题);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8题),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21题);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22题),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3题);生活与哲学中的意识的能动作用(24题),哲学的基本问

题(25题);以及主观题考查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职责、辩证的否定观、文化的多样性(28题),民族精神、价值判断与选择(29题)等,所有试题都是对课本主干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

全卷涉及基础知识面较广,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这种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取向,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以能力考查为主导,突出选拔功能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要求采用恰当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2010年的思想政治高考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了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试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来全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第17、18 题,以“一拖二”的方式呈现,题肢设计具有较强的迷惑性,解答此题需要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辨别,从而实现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模块间知识的内在统一和有机整合。再如第24题选取了一幅“两可图”,用较为生动的形式使考生深刻地领会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进而领会人们应当发挥自身意识的能动性,特别是应当培养自身的科学批判和怀疑精神。考生首先要正确地分析给出的图形和文字材料,领会到针对同一图形可以产生两种不同认识结果的这一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作答。再比如学科内综合题28题,在题目的设置上是一大创新,首次在同一个主题背景下设置四个模块的相关问题,且问题与问题之间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彰显了试题的综合性。该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对事物整体结构功能的把握,对事物过程的分析,对知识的重组、整合和迁移来体现的。这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心理,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思考身边的各种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现象。

试题在保持较高水准的同时也体现出良好的选拔功能和导向作用。试题能力层次梯度分明,难度比例适中,有利于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考选拔功能的实现。

四、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时代主题

面对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是高考的一个能力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试卷以问题为载体,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或重大热点问题为素材,以发展为灵魂,突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文发展理念,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试题关注社会热点重点问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生活,时代气息浓郁。试题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城乡“同票同权”的政治意义、和谐文化、文化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爱国主义、负责任的大国、低碳生活等。题目的选材和观点生动地体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理念,使政治高考试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以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为命题素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教材中的重点、社会上的热点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彰显了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以生活逻辑为主线,体现人文关怀

新课程标准要求,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适应新课程的这一要求,今年的试题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素材、进行设计,坚持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实现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试题取材广

阔,既有取材于具有人类长久价值的重大问题,如36题的“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7题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等;也有取材于当前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如17、18题“公民权益的保障、社会利益的分配”、28题“文化产业的发展”等;同时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从“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到“《沂蒙》、《南下》等影视剧”,从“上海世博会”到“低碳生活”等,都是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同时试题选材注重从山东省的地方资源出发,营造亲切的地域文化氛围,实现课程资源特色开发。如第22题材料选取“山东省启动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开展„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第28题第(3)问选取“《沂蒙》等红色影视剧”,反映出山东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先进文化、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自主命题的特点。

以这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素材为载体进行试题的精心设计,不仅有利于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也有利于形成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的社会责任感、是非分明的价值标准,从而更深层地推动中学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六、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体现实践性与开放性

“探究”作为一种开放式的研究性实践活动,是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它同时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题目,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并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体现开放性、探究性以及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010年政治高考试题更多的汲取新课程改革能力要求的精髓,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第36题,该题以2009年中国外交活动为背景,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主题,要求考生根据要求写一篇时政评论。该题立意来源于课程标准中对选修三的活动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按不同类别,汇集中国在各种国际组织中的活动资料,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题,举办一个展示活动”。该题通过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根据所学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在答案的设计上也充分尊重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给学生个性的发挥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探究性学习理念的渗透,不仅有利于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更有利于形成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深层地推动中学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总体来讲,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求稳”——稳中不乏新意,设问灵活,考查能力;“求新”——新中追求真实,可靠可信,维护公平;“求真”——真中切合实际,难度适中,比例适当,是一份高质量的试题。

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篇2

一、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路发展, 鼓励大胆创新。

所谓关注学生的思路, 并不是让教学活动完全跟着学生的思路跑,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逐步的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当学生掌握新知识后, 教师应该注意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深化认识, 大胆创新, 鼓励学生超越自我, 超越同学, 超越老师。

例如:教学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 我以3/8+0.2做为最后一道口算题, 揭示新旧知识的矛盾。部分学生把3/8作为小数计算, 另一部分学生把0.2化成分数计算。双方都认为自己的计算方法简便, 我鼓励双方举例验证, 双方意见逐步统一, 自己归出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 先把分数化成小数, 或者先把小数化成分数, 然后再进行计算, 这时有一位同学提出异议, 如1/6+0.4+5/6, 可以先计算1/6+5/6得1, 再与0.4相加即可, 课堂上一下子沸腾起来。有位同学又以6/32+0.125为例, 十分有创建的说, 此题中分数6/32虽然能化成有限小数, 但较繁又易错, 还是把0.125化成1/8来计算教简便。这节课我不死扣教材, 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顺着他们的思路, 开展教学,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运算方法, 又使学生掌握了特殊的处理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 促使解法多思。

小学生的智力水平有高有低, 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教学中教师不能搞“一刀切”, 而要有“弹性”。我在教学时, 不完全拘泥于课本的解法, 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 开拓解法多思。在解答应用题时, 学生往往只能运用数学知识, 很快求出答案。答案一旦被求出, 任务也就完成了, 至于我是怎样会想到这种方法的, 我为什么要这样去解, 则很少关注。然而解题的目的, 不光是求出问题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题的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我们讲的鸡兔同笼问题中的这样一道题目:鸡和兔共有8只, 共26只脚, 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教师提问, 你可以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来解答这道题呢?我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 可多角度思考, 全方位审题, 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尝试。结果学生发现有多种解法。1.列表法。2.假设法。3.方程法。教学时, 我让学生陈述解题思路, 促使学生思考, 开拓学生思维空间, 深刻的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沟通了算术方法和方程之间的联系, 起到了活跃学生思维的作用。

三、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好感知数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向。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 我们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找出来的。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可以让学生更好感知数学。

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 可先让学生在课前分别准备好直径不同的圆和一些毛线, 上课时引导学生用毛线绕圆一周, 测出毛线的长, 根据测得每个圆的直径和所测毛线的长, 让学生分别用“圆的周长/直径=?”这个公式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学生从探索中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当学生发现这个现象时, 奇怪极了, 忍不住问:“老师, 为什么我们每个圆量出的周长和直径都不同, 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却一样呢?”这时再根据学生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的这种心理引出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得出的圆周率, 就是一个定值。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求知,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的手段, 一旦这个过程完成,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提炼出数学知识, 并应用新知识, 使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达到内化, 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还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解法、不同的思路, 使学生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产生探索动力。

情感是指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它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和波动性。数学较之语文, 课堂上缺乏激情, 教材理性往往多于情感, 这样更要求教师以情育情, 关爱学生, 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应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 而且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 尊重他们。在学习活动中, 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 让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学习。例如:教“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做一个角。先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个角, 然后用两根小纸条把找到的角搬下来, 做成了一个角。活动开始, 学生在教室里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角。突然, 有一个学生走到我面前, 怯怯地说:“老师, 我在您的衣领上找到了一个角, 您能弯下腰来吗?”我愉快地答应了, 其他同学见状, 也纷纷跑到我身边, 在我的身上找角, 我始终微笑着, 学生兴高采烈。这一堂课, 效果很理想。此次教学, 我摔掉了“师道尊严”的大架子, 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老师爱他们, 老师与他们是亲密的朋友。这种爱, 缩短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架起了老师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是这种爱, 促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知识的动力, 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

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质疑精神, 提高探究能力。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是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的联系。”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故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质疑, 对书本质疑, 对数学公式质疑, 对课题质疑等, 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

如在圆柱体的学习过程中, 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可先出示课题, 让学生对课题提出质疑和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提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前面我们学过为了更便于计算, 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 那圆柱可不可以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这些问题都是关键知识点。由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他学起来也就会更认真。所以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掌握知识。

每次上新课前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预习, 把有疑问的地方和不懂的问题写在提问本或课本上, 在学生预习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的惊奇开始。”质疑可以促进学生的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发展, 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很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的求知欲也更强烈了, 同时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自主探究的氛围。

与新课程同行 篇3

回顾这三年的教学,经历着新知识带来的对固有数学模式冲击下的苦闷,品尝着新教材模式下激发师生兴趣的思考与探究。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带来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是这次改革的先锋队,适者生存,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接受洗礼,并将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我们做到了,一张张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给了我们答案。

新高一的教学又开始了,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我也逐渐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每个阶段的内容安排,教学顺序以及学生的薄弱环节。同课异构使集体备课的效果更加突出,使每一位数学老师的教学亮点全组共享,这也使我们数学这个教研组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大促进了我校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进程。下面我就具体谈谈自己对新课改下老师教以及学生学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对新教材模块教学顺序的安排有了新的领悟

新教材的特点体现“新”“精”

1.新

新教材知识内容的编排上比较新颖。在知识引入上以“思考”和“探究”的形式出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亲身体会。同时,在教材的讲解顺序上也做了调整,更适合高中生思维的逐层展开,对老教师也是一次考验,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重新审视教材的教学要求,及是调整教学手段和思路。新教材更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实际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精

高中数学的必修一到必修五,基本上包含了高中数学的全部知识点,但深度和综合性较低。选修2-1,2-1,2-3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大深度和综合性。既可以保障一般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又可以使一些能力较高的同学有提升的空间,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体现了新教改的减负目的,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

二、新课程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教学中有许多典型案例,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思路和教改的目的,以“点到直线的距离”这节课的思路设计为例作如下分析。本节课可看成以一个数学问题为载体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分析、研究问题,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应对策略。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全过程的亲身体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学习中的困难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回顾,提出问题

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直线方程的各种表示以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通过学习,积累了有关坐标法解决直线问题的经验。这节课就是利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已知一个点和一条直线的条件下,求这个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有关距离的理解,老师引导学生把所求问题用坐标法表示在图上,同时纠正和完善学生的回答,给出标准的定义并板书。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利用做垂线的方法找到所求的距离,从而把一个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新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学生熟悉的,学过的有关两点间的距离。这样,只需要求出两点的坐标即可。学生们以同桌为合作小组,研究求解坐标点的方法。做题过程很明确,但是计算比较繁琐,要求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老师观察学生的活动过程,适当给予帮助。学生完成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有哪些同学有更简便的解法,如果有,请给大家展示出来。有些同学紧皱眉头在思索,有的在图上画线,老师给点提示,利用三角形的等面积法,将距离转化来为三角形的高。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跃跃欲试,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其他同学也积极动手去计算。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学生迅速算出了结果并和前面的进行对比,形式一样,但运算量大大减少了。学生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可见,新课程改革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最重要的是学生身临其境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3.通过例题和练习,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例题,一个例题是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的求解,说明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适用于任意直线,包括斜率不存在和斜率为零以及过原点的各种直线,体现了公式的适应范围。另一个例题是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求三角形的面积,可采用多种解法,其中一种就是用底面边长乘以高形式的面积公式,使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高,方法简便。还可以利用正余弦定理来求,运算量较大,学生可以计算加以对比。同时,课后给出的几个练习针对性较强,可以使学生加强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三、课后反思及评价

本节教学安排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通过思考计算解决问题,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和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积极性。教師在本节中起了引导的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又能很好地控制学生的课堂活动。这就是新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老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地转化,由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教学模式,转化为教师扮演指导点评的角色,由教学舞台上的主演转变为教学探索活动的导演,由知识的讲解者转变为数学探索活动的组织者,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关注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和师生新型关系的形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并打破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抓住这次教改的机遇,使新的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教学经验,由传道型教师转化为学习型教师,由教书匠转化为专家型教师。总之,新课程改革使高中的教学打破了原有的固定模式,新增教学内容又激起了教师新一轮的学习热潮,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师生在融洽、和谐、愉悦的课堂中共同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和喜悦。

多媒体教学与新课程改革 篇4

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改创新的结合,是一种新型思维能力的训练,一种先进、超

前意识的强化,从而使多媒体的教学应用更有创造性,更有实用价值。

一、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1.无论那一种媒体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切实起到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

先进的教学媒体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服务,它才具有目标和出发点,具有自由广阔的创作天地,具有活的灵魂。如果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则只能是从“人灌知识”到“电灌知识”、“新瓶装老酒”或“大炮打兔子”,大材小用,难以摆脱低层次的徘徊。可以说在大家都掌握了多媒体的一般技术以后,多媒体教学水平的高低,应用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设计、技术人员的现代教育理论的修养和综合素质。这就如同产品的设计和产品加工的关系。

2.现代教育的思想、理论、观点,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在教育改革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一般书架型、工匠型的人才已经不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则更适应时代的激烈竞争。所以教育家们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一类的观点以往很难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而先进的技术则可以促进先进思想的实现。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便可以应运而生。所以,教育家对教育改革提出的更高要求,是进行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重点,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我们应据此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二、发挥多媒体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多媒体技术主要特性中的多种媒体信息集成控制性,是教学应用中最普遍常用的特性。

1.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

2.多媒体比电视在使用上更加操作灵活,控制方便。这就是信息集成控制的特性。其价值的关键所在,不仅是如同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即“好看”,而且还在于信息灵活呈现的随机控制能力,即“好用”。在“好看”和“好用”的关系上,多媒体更突出的是“好用”的特性,避免了电视教材千篇一律的灌输式的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如,没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支持,进行情景式教学往往力不从心,勉为其难,3.多媒体的信息集成控制性,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考虑课堂与课外形式的相互补充,有意识的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学时,这也是一个教学创新点所在。

4.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时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多媒体教材的增删修改、吐故纳新,教师可以自行完成,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而幻灯、录像教材常依赖于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更新周期相对较长。这样多媒体就容易使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教育的主导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中许多僵化、陈旧的东西也会受到冲击和更新。

三、发挥多媒体非线性网状结构组织信息的特性,进行教育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1.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有线性结构、分支结构和网状结构等多种方式。传统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的信息组织结构是线性的和有序的,这对于保证教材的规范性、完整性、系统性,使教学内容的传达循序渐进,符合条理性和逻辑规律等方面具有肯定的价值。适合于以书本为媒体,以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方式,也是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一脉相承。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是被动的、固定的、模式化的、单一的和千篇一律的。包括电视教材在内。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记忆是网状结构。线性结构客观上限制了人类联想思维能力的发挥。因为信息间的联系是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可以是形象的抽象的、逻辑的,也可以是跳跃的,可以是色彩、质感、声音、数字的,也可以是几何的、静止的、动态的、还可以是多种组合的。

多媒体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的信息组织,是由结点和表达结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可分

成不同的关系和思维单元,符合人类认识记忆的规律。使用者在进行浏览、查询、注释等操作,不必按教材原有的模式进行,可以任意组合、跳转,是一种新的表达思想的方法,是一种新的思维工具,也是多媒体区别于其它媒体的一种先进的高级的表现形式和学习方式。

2.一个多媒体课件,是仅仅采用了多媒体的外在形式,还是在研制和应用上真正考虑到设计和发

挥多媒体的内在特性,决定了教材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及水平和质量。培养较强的多媒体意识,才能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实践,其教学效益、学习质量、智能发展也必将会得到较大提高。

3.在加强教与学的交流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如提问、课堂反映,快捷调出各类信息资料,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以人机对话方式,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方式在多媒体特性的支持下,可以变得多种多样,如演示型、讨论型、导航型、咨询型或各种方式的有机结合。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教与学的关系更为密切融洽。

四、发挥多媒体智能交互的特性,强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智能训练

1.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交互性也是多媒体技术其它特性的核心,它使多媒体技术其它特性的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一个多媒体教材的应用价值,是否能被其它媒体所替代,是否是高层次高水平、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教材,也取决于它是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功能。智能化教材是前所未有、面向未来的新型教材,也是多媒体发展的方向。

目前,相当比例的多媒体教材,对交互性开发应用的不够,或者说,只是宽泛意义和简单意义上的交互性。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这是其它媒体难以做到的。其核心意义是可改造可新建的可变性。与信息的灵活呈现,简单的判别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交互性起到的作用,也不仅仅是节省学时,减轻教师劳动,丰富信息量和表现力等一般的意义。

2.运用发挥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对于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乃至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优越性实用性体现在实验课、操作技能训练、教学实习等许多方面,在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便于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创新点。在实验技能课教学实践中,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个例罕见,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进行全新的教学。

五、以多媒体教学设计促进教改创新

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缺乏科学合理实用的教学设计,就会有教材不会合理应用,有条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能力而无法施展。好的教材,通过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它的应用价值升值。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设计,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要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因为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它只是综合了其它媒体的优势,而没有达到其它媒体的最佳表现力。如幻灯的高清晰度和电视大容量的活动图像和动态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

2.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如形态学内容,微观、宏观的教学内容,机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实习教学内容,实验技能训练课内容,使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好钢用在刀刃上。

3.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设计多媒体教材的系统功能,如电子提纲型,综合演示型,实验操作型,考试测验型,资料工具型,网络教学型,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做到媒体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4.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的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其简单和复杂的程度,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

3S技术与新课程地理教学 篇5

摘要:“3S”技术是英文遥感(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像片)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能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为3S技术的核心。目前3S技术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健技术。因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新的高中地理课程在必修、选修模块中必须介绍有关3S的知识,这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

关键词:3S技术新课程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154-01

3S技术是地理课程独特的辅助教学技术。目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地理课,《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监测报告》显示:在七门学科当中,地理仅排在物理之后,居于第二难学课程,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地理课程教学手段落后,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偏重如何辅助学生记忆,其手段仍然是以地理挂图和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3S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下面以一些具体实例说用3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GI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至今已40多年,始终发展迅猛。国内外学者由于对GIS技术研究视角、应用目的的不同,所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认为GIS具有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等基本功能。目前,GIS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如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IS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将地理教学中不易明察与掌握的内容通过虚拟场景来展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地貌演变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地貌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础内容,在地貌教学中,褶皱和断裂的形成是比较抽象的内容。传统的平面、静态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使用 GIS技术的真三维显示与动态模拟功能,模拟岩石受力及相关地貌的形成过程与结果,如岩石受到强大压力和张力时会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有错动或位移的现象,相对上升一侧地貌表现为断裂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岩石地貌表现为裂谷或低地。受内力作用,岩石在水平方向上受挤压导致褶皱;受外力作用,背斜中心岩石易被侵蚀形成谷地,向斜中心岩石坚固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形象地展示了“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过程。GIS技术把漫长的地貌历史演变过程在瞬间完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形象的理解。

二、R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技术,它是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一种影像遥感和数字遥感相结合的先进、实用的综合性探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地质、地理、气象、海洋、农业、林业及军事侦察等各个领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RS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利用遥感辅助讲授全球环境生态问题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通过遥感监测案例及其影像,帮助学生对地球环境进行立体观察,帮助认识全球环境的整体性与变化过程。例如,利用遥感影像帮助学生了解全球温度变化、温室效应。美国宇航局(NASA)以遥感手段获得全球臭氧的分布,每年在网络上发布南极臭氧浓度分布合成图,这些材料是辅助讲授全球臭氧分布及异常变化等全球变化的极好素材。另外利用遥感在全球植被覆盖变化监测、地球大气监测等应用案例与影像,可以辅助讲授环境变化;利用遥感在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水体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监测的案例与影像辅助讲授环境问题。

三、GP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为满足军事部门对海上、陆地和空中设施进行高精度导航和定位的要求而建立的,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1993年6月建成。GPS主要由空间星座、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空间星座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分布在6个等间隔的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分布4颗卫星,卫星轨道接近圆形,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地面上每个观测站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相同,这样的布局保证了在地球上和近地空间任意一点、任意时刻均可至少同时观测到4颗GPS卫星。GPS具有全球地面连续覆盖、功能多、精度高、实时定位速度快、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全天作业、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在精确导航和精确定位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PS的辅助作用没有GIS、RS广泛,下面仅以借助GPS辅助讲授制图、交通、气象等为例说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地说,GPS可以辅助讲授地图、计算机制图的发展;辅助讲授现代农业的发展(例如,GP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辅助讲授现代交通的发展(例如,GPS在智能交通中的自动导航作用);辅助讲授天气与气候(例如,GPS在大气物理观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地球研究进展(例如,GPS在地球勘探、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辅助讲授海洋地理(例如,GPS在远洋航线设定与监测、船只调度与导航、海洋救援、海平面升降监测等的应用);辅助讲授宇宙、太空知识(例如,GPS在飞机导航、航空遥感控制、卫星定轨、导弹制导、航空救援等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篇6

【摘要】在不同时期、背景下产生形成了传统中学作文与新课程作文,传统中学作文教学的缺陷有目共睹,同时我们清楚看到新课程作文带来一派青春活力,打破传统中学作文“一潭死水”的格局。

【关键词】中学作文新课程作文比较

笔者从传统中学作文与新课程作文在内容与语言两个方面作一些比较探讨。

一、内容上:“假体验”与“真体验”之比较

传统中学作文由主题、材料构成的作文内容与新课程作文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中学作文在主题、材料构成的内容大致可概括为“无我之文”、“无物之文”的“假体验”,新课程作文内容在材料选择、主题挖掘上有很大突破,

可概括为“有我之文,有物之文”的“真体验”。

所谓“无我之文”,指作文没有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和真情实感。这类文章,往往为文造情,代社会立论,以共性取代个性,以教条取代思考,没有坦诚的真我,只有虚空的假我、大我,动辄以“我们”自居,却缺乏自我与思考,这种文章仅仅是他人声音的一个传声筒而已。所谓“无物之文”是指有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以刻板的印象代替鲜活的生活,以现成的理论代替生动的实践,不能在文章中留下时代脉搏跳动的声音,很少能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假丑恶,成了一种扭曲地反映社会和时代的“虚拟现实”。这两方面,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作者的“假体验”,作文“无我”,“伪乐观”,“伪善”,“伪美”。

新课程倡导“真体验”激发小作者们的灵感,把年轻的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笔一点一点切入外部世界与内心深处的角角落落,构筑“有我之文,有物之文”。从新课程的作品中,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作者们视野开阔,目光敏锐,他们极认真却又极自然地写出平时最想说、最关心的、最感兴趣和最怀希望的。于是就有了“生活空间”“青春故事”“初恋情怀”“人生感悟”,“谈天说地”,“挑战未来”等内容鲜活充实,个性张扬的板快——从中我们看到高强度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活力和烦恼,看到少男少女心中萌动的那一点朦胧而又格外挥之不去的细腻感情。

通过上面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新课程作文内容反映的是“真体验”,这与传统中学作文有明显不同,以“言之有物,言之有我”的“真体验”代替“无物之文,无我之文”的“假体验”,以自己的独立思考代替古月编乱造和寻章摘句,以表现人的心理情感、情绪、感受的真实代替脱离中学生活,空洞的虚构的“真实”,以思想的复杂性、丰富性代替以往主题规范化、思想的确定性。

二、语言上:苍白与现代感之比较

传统中学作文语言要求体现准确、生动、形象为特征的“美文”,是一般修辞学上要求的语言。新课程作文语言主客体互相渗透,即此即彼,既是内容,也是形式,既是文学,也是生活的语言,是一种包括作者情感、生活、灵气、悟性等因素在文字表达中形成的风格,而且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情趣色彩,乃至幽默调侃的语言,而在这面呼拉飘扬着语言旗帜上,更加触目映进读者眼帘是两个大字:个性。

为了更加真切地感觉这种富有现代色彩,同时又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最有效办法,自然看看原作:“母亲对我教育也很让我难忘,我记得以前,她总是说要好好读书,不然就去扫大街,现在她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等着下岗……那天随后时间我有了足够的证据证明万有引力的公式是错误的,因为虽然苇的体积与质量都不能和班主任相提并论,我却感到她的吸引力比班主任大,至少我的眼睛是这样感觉的`”。这些文字冷静、准确、老练,词与词、句与句有很强的表现力。住机智、幽默中渗透进反讽的意味,很显然,作者研读模仿鲁迅的洗练、犀利的语言风格。

有些作品文字没有仔细雕琢,也没有太多的机智幽默,它的长处在于清鲜、自然、富有灵气。新课程的作文很多时候在叙述中作者采撷丰满的比喻和意象来阐释:“假期就像一个食品罐头,它必不可少却不宜天天享用”,“回忆”的比喻由抽象的回忆衍变成某一种疫苗,大胆而贴切,这些比喻就像象征主文诗歌的鼻祖艾略特所倡导的“思想知觉”化了。有大部分作品的语言显然有张爱玲的影子,细腻婉转,显得柔韧而绵长。如《画室里的小诺》作者孙佳妮用惊人的细腻的笔触伸一个“问题学生”的心路历程和“问题”行为的展开,文字纯洁而又亮色,是女孩特有的缠绵细致。《明媚角落》把一个少年成长的经历和感觉写得很到位,很细致,很真实,为此容易让人感动。同时在细腻中又有一些冥想静思,如《心的旅途》对那些甲就被不同地域的人们视为哲理和语言的完美结合的语句进行敲打,甚至以此作为耐磨的薄片,轻揉重叩。

无需更多举例,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作文在语言上的确比以前前进一大步:语言不像过去那样直白清浅,而是越来越丰富和富有现代感,让语言达到词与物融合,思想与表达一致,人本与文本统一,内容与形式合一。

与新课程改革同行 篇7

一、主办单位

云南省教育厅、云南教育基金会

二、承办单位

云南教育报刊社 (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云南教育基金会秘书处

三、征稿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和高等院校教师, 教育行政干部、教研员

四、评选范围

论文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理念, 内容涉及各级各类学校学科教学和幼儿教育的各个方面, 主要包括:创新教育与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资源在新课程课堂设计中的开发、整合与利用, 新课标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设计模式的创新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法研究, 新课程实施背景与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新课程课堂教学课例研究,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教学的管理, 新课程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与教学艺术, 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研究, 农村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三生教育”, 校本教研, 地方和校本课程开发等。

五、评选办法

由云南省教育厅、云南教育基金会、云南教育报刊社 (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聘请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教育报刊资深编辑成立评委会, 评审出一、二、三等奖, 并由云南省教育厅、云南教育基金会给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获奖名单在云南教育报刊社 (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网站上公布, 部分获奖论文将在《云南教育》杂志上刊发。

六、征稿时间

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 2013年9月下旬公布评选结果。

七、稿件要求

1. 征文作者必须尊重知识产权,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重要引文须在文末“参考文献”下注明出处。

2. 严禁抄袭, 凡抄袭、剽窃他人文章者, 一经发现, 即取消评奖资格, 并在省教育厅新闻中心网站上暴光。

3. 参评稿件以论文为主, 可凭借各学科各版本教材。文章要体现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及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 观点鲜明, 有教育教学实例, 文字简练。

4. 在稿件上注明“与新课程同行”, 署上作者实名、工作单位, 并注明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和邮政编码。征文稿件一律不退, 请自留底稿。

5. 每篇论文须交50元评审费, 汇款单上必须写清作者姓名、单位及联系电话, 并在留言栏内注明“与新课程同行征文评审费”字样。

6. 投稿邮箱:380030703@qq.com

评审费请寄:

昆明市学府路61号云南教育报刊社杨曙光李配亮邮编:650223

与新课程同行 创生态型课堂 篇8

【关键词】生态型课堂 新课程 学习方法 思维发展

生态平衡在生物学中的定义可描述为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使之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平衡能力,使整个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我们认为课堂与生态是相通的,生态型课堂就是要学生与教师和谐共处,在教学和教法上像食物链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样,互为适应、互为影响、互为调节、共同进化,使课堂长期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保护学生学习的源动力,使其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高中生物新课程目标提出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要求。从课堂的层面看,是要课堂的生态效益最大化。新课程的实施,从大环境上改变了学习理念,但小环境中的学生学习不容乐观,机械操作过多,作业量过大等问题,仍挥之不去。这种无形中对学生学习源动力的破坏性积累,可能会引发学生强烈逆反心理的暴发,等同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失衡,使教学心理环境趋于恶性循环,终身学习也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神话。 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由学习方法、思维发展、心理动力等要素组成,是自主、合作、探究的隐性基石和坚强后盾,在教学中应时时关注,以期教学相长,立足长远。

一、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同行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从课堂学习的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多样化。因此,认真关注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差异,这是引导学生迈开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1.发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践证明适合教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一定能适合学生,因此教师要以学定教。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独特学习方式的前提下,努力采取适合不同个体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状态。

2.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中教师是一个首席学习者,具有以学示学、以教示学、以导示学、以身示学的榜样作用,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的同时,还能运用模仿、记忆、操作、探究、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比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课堂教学中,过程教学要求高且难度大,实际操作时学生存在眼高手低,有效参与度低的通病。自制各个时期的教具,不仅能直观地表示出各时期的特点,分散落实众多的新概念,与学生的思维同步,降低理解的难度,还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各期的状况,落笔作画的可操作性强。在学生制作各时期教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过程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作图的规范性,描述的科学性,大大提升了学生对过程学习的认识,同时让其领会了作图学习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语文教师有下水作文,生物教师也完全可以下水,与学生“一较高下”,特别是当学生的学习遇到一时难以逾越的困难时,教师要敢于下水。生物实验设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需要学生日常的积累,难以一蹴而就。帮助学生克服对实验设计的畏惧与引导学生在日常中进行有效的积累,成为突破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这一关键时刻果断下水,引导学生与教师在相同情景中“抗衡”,模糊教师的指导地位,让学生给教师“挑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尤其是有可能胜过教师时,学生被激发的斗志或许是无法用笔触所能形容的。通过师生互辩方案的优劣,让学生在无形中习得这种交流互助式的学习方法。为了加强课堂教学在课后的延续性,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问题互助法。学生把自己遇到的问题、难题写到悬挂在教室中的问题互答本上,由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解答,教师只是定时反馈,作出评价,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3.提倡反思性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根本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不可能自主学习,不可能主动思考问题,而只是附和教师的答案,那他将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要教给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形式、材料这三个主要维度上预定目标,及时进行各类形式的反思。如: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制作生物纠错本,建立生物错题集,将错题集进行分类,及时指导学生构建生物概念图等活动。实践表明,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及时与自己的成功和缺陷对话,及时矫正自身的学习策略,并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设计自我成长的历程,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使学生为自己的发展承担责任,促进学习能力的内化、升华。

二、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同行

从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看,高中生思维发展主要表现在广度和深度上,思维在向更为成熟稳定的阶段上升,这一阶段对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契合点,实现思维的有效发展。激发并提升学生思维参与的效度,最简洁有效的方法便是“用好教材”。用好教材这一显性教学资源,不仅仅折现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层次,更体现了对新课程终极目标的关注。因此,在教学中,力争让教材的这种生态价值最大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

1.利用好教材的驱动价值,打破学生的思维发展瓶颈。新教材各模块的教学内容都突出了以问题驱动学习的方法,把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转化为通过图片、引言、思考、讨论、信息、问题探讨、实验、资料分析、自我检测等方式来引导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评价,并加以引导和延伸。这样,在无形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能自主使用教材,主动挖掘教材潜在的思维价值。同时,也使得教材与学生的思维相容,减小了学生思维与教材思维的距离。

2.挖掘好教材的潜在价值,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品质。在课堂中,要让教材成为每一位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领路人。(1)利用教材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如在分子与细胞模块的资料分析中,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介绍了科学家每前进一步都要冲破固有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束缚,通过种种假设,经过反复验证,每一步的成功都是进行发散思维的结果。(2)利用教材提升学生思维的策略性:从细胞的多样性到统一性、从细胞分化的专一性到细胞的全能性、从细胞产生到凋亡对正常生长发育维持稳态的必要性,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提升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能力。(3)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ATP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量的关系、细胞分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等内容的学习过程,都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再如,在实验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对教材探究实验中的各种变量关系、逻辑推理的关系和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条分缕析,启发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寻求内在的逻辑联系。用好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三、与学生的心理动力同行

终身学习理论认为:“作为一名终身学习者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即使离开学校后仍能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学习已成为学习者自觉贯穿整个人生的强烈内驱行动。”生态型课堂就是这个内驱力的加油站,促使心理动力内化,提升心理参与的效度、稳定性和延展性。

1.对学生的认知评价和预期进行心理调适。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通过介绍学习材料与后继学习的关系,评析学习材料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作用,宣传所学内容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预测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等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作出积极的评价,并在思想上对学习效果有一个合适的预期,避免出现轻视或害怕心理。如 “内环境”的教学,考虑到多个有关概念为初中所涉及,学生遗忘率高,且概念分散,若直接开展新课教学,势必会打击一大部分学生的胜任感,形成焦虑心理。因此,在新课教学前,特地进行知识准备:对血液循环过程再现,体内液体的分类和体内细胞的分类进行预习,并用图直观地进行知识构架,为学生较顺利地自主学习扫清知识障碍和心理障碍。尤其是对该内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而言,成功的积极意义还远远不止这些。

2.创设胜任策略,为学生提供成功的体验,最小化闭锁心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发展的过程,两者相随相继,贯穿始终。在新课教学的课堂中,因涉及的知识储备几乎都来自于义务教育7-9年级的课程,历经的时间长,遗忘率高,没有知识准备而直接进入新课教学阶段,就会缺少缓冲,势必形成心理对立和压力的情绪。相反,有知识准备的环节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愉悦,这与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性学习是丝毫不冲突的,小投入有可能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在实际教学中,对大难度问题的肢解性突破,对教学是有利的,分层次递进式教学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如在实验设计的教学中,(1)首先要突破对实验课题的解读:明确变量;(2)突破两个最基本的实验设计原则:设置对照、控制变量;(3)用同一课题的不同设计方案,对两个原则进行演练,学生明确两个原则是用严谨的文字体现出来的,文字是原则的具体载体;(4)在各个有缺陷方案的甄别基础上,参照设计自己最优的方案;(5)最后,从验证性实验过渡到探究性实验,解决与验证性实验中的非重复部分。这样,在课堂学习的微观环境下,学生会由于某一知识的学习成功或某问题的解答成功而产生胜任感,这样就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3.心理动力的课外延伸。终身学习非常强调在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变教育的强制性为对学习者独立的学习活动给予支援和促进。在课堂实践中应注意创设生物课堂课外教材情境,展现教学内容的STS价值,与时俱进,最大化课堂的生态效益。(1)生活情境:生物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通过走进生活情境达成认知,使教材知识生活化,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生活经验,在体验中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对知识的一种心理相容。如在讲解遗传知识时,可涉及到同卵、异卵双生的基因型、性别以及遗传病与健康、遗传与育种等问题; 又如加酶洗衣粉潜在的环境价值,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对生命的关注,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体现了生物课堂中和谐的一面。(2)问题情境:问题情境通常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来创设,利用新旧知识、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现象与本质等矛盾引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如在 ATP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探究,用萤火虫尾部发光原因的探究作为新课的引入,对比葡萄糖和ATP的供能差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情境能将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来的知识有机联系、自然融合,因此,知识迁移就比较容易实现。(3)热点情境 :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具有批判精神,渴望接触社会等,这是当今高中学生的一个心理发展特点。因此,课堂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使生物课教学充满活力。如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中的理论知识应用,潜在的可开发的巨大价值和与之俱来的负面影响;生态公路、生态铁路的生态背景;水葫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物种引发的生态问题;乱用抗生素引起的抗药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与讨论,在兴趣中关注自身,学会思考。(4)社会情境:生物课本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能运用其解答社会问题,如育种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转基因鲤鱼、无籽西瓜、无籽番茄、太空椒等,再如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等基本政策中的生物学背景。这样的情境创设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实践证明,课外延伸是促成学生学习生物学心向的强力助推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填满助推的燃料,使学生能在广阔的社会中自由远航。

总之,和谐发展的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应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相对完善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生成,课堂是最直接的媒介。关注课堂中互动的终极目标,建立生态型课堂,这是课堂实践中对新课程的一种理解和阐释。

参考文献:

[1]生物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傅道春.教师行为优化教程[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8).

[3]童勇富.现代教育新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2).

上一篇:描写坚强的名人名言下一篇:书法协会书法考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