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课程改革(精选12篇)
就业课程改革 篇1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作为职业教育烹饪专业的教师,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深入学习, 提高认识
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培养目标为宗旨, 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以社会岗位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因此, 烹饪专业办学思路就应该定位在发展祖国烹饪文化、振兴龙江餐饮经济上, 为加快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经济特色文化做出贡献。所以, 专业课教师要从目前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体系 (文化课程度过深, 专业理论知识陈旧、抽象, 专业技能训练课时设置少、项目内容贫乏, 不利于学生兴趣、技能培养和就业) 问题分析入手, 深入学习《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以《多元智能理论》现代人才观拓展教育理念, 善于发现学生智能优势, 开发其潜能, 竭力培养出烹饪大师、面点烘焙师等技术型、工艺型人才。
二、明确烹饪专业课改目标、任务
课程设置是学校按照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组织实施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因此, 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应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适当降低文化课、专业理论课难度, 增加专业技能训练课时, 注重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共同提升, 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打造品牌专业, 提高办学质量。课改还必须促进新知识、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充实课堂, 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 及时为企业培养适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需求。
(一) 开发适应课程理念的教学计划, 确定课程设置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 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 实行能力本位教学。
(二) 各类课程比例
目前, 我校已将文化课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例调整为1:2:4, 强化烹饪专业实用型学科特色, 增加了实习实训课程比例。
(三) 课程考核与评价
任课教师应按照《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例如, 中式烹调技术课程考核项目有理论笔试、实践操作、课堂讨论、课程参与态度、上课出勤、操作卫生、工作着装等。
(四) 专业课程改革
专业必修课删减老化课程, 突出能力培养, 增加实践课程学分;新开设西点烘焙、西餐、现代餐饮经营管理等实用性课程, 使最贴近岗位的实用知识和技术本领充实课堂。
三、烹饪专业课改实施过程
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实验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同时进行。
高一年级:依据学生专业喜好, 开设专业基础和实践课, 强化兴趣培养, 加大基础技能训练力度。例如, 为适应行业流行“七分刀工三分炒”趋势, 提高刀工技术水平, 增加刀工课时, 减少勺工课时。
高二年级:按学生专业主修意愿、方向分流, 成立热菜、面点班。引领学生夯实专业理论、技能基础, 追求“术业有专攻”。增设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重视培养学生操作安全、食品卫生、绿色饮食、营养无毒意识;加强创新观念教育, 鼓励新创意, 开发新菜品;增强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意识。
高三年级:把学生分配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统一顶岗实习两个月后, 将学生再次划分为回校复习升学和直接就业两种类型。
四、措施得力, 保障课改成功
学校选派理论研究功底深的骨干教师, 参加全国川菜培训班学习;选派学科带头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班培训,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实习管理教师到实训基地顶岗实践, 熟悉课程内容操作流程, 提高实作示范水平。“以老带新”结对子, 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鼓励教师校本研究, 大力开发校本教材。教师们编写出版了《图解西点技艺丛书》、《图解新派食品雕刻技艺》、《中式面点技艺》、《黑龙江省烹饪专业课程设置标准》、《裱花蛋糕》、《西饼百变》等10余本校本教材。
大胆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带领学生拓展知识面, 掌握技能。学分制和选修课管理制度细化落实了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目标,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大教师引进力度, 招聘行业精英, 充实壮大专业教师队伍, 为烹饪专业课改储备人才;积极聘请行业知名人士、烹饪大师, 进行岗位演示讲座, 点评作品, 拔高技能, 传授创业经验, 激励学生成才。
五、活动显真功, 大赛露峥嵘
自实施课程设置改革试验以来, 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包揽了2004至2005年省级热菜、冷拼、雕刻、面点等比赛项目的一等奖。4名师生在行业大师的点拨下, 荣获2007年全国首届“石浦杯”中职学校技能大赛3个一等奖, 树立了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新形象, 为家乡争了光!
学生制作的冷拼、雕刻、面点等作品的展台, 进行的抻面技能现场表演展示, 成为历届消夏美食节活动的观览热点, 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誉, 媒体对此也进行了广泛报道, 吸引了大批招聘单位当场聘用我校学生。
我们还以“产、学、教、研”相结合的教学新思路开发课程资源, 成立了面点营销中心, 销售学生在专业实作课堂上制作的面包、点心。现在, 已有一些学校和营销店固定订购和销售我校的面点产品。
学生顶岗就业是家长的企盼, 学生快速成长更是教师的心愿!未来, 我们将继续深化课改, 探索课改规律, 为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程贡献力量。
就业课程改革 篇2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就业指导,创业,研究,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是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要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转变观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是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要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转变观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大学生的就业一直是政府与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能给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求职与创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学生个体有着自身特点,就业模式也与一般高校有所不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就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高职院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体系,因此,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建设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课程重视不够,指导与服务不连贯。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属于必修课,基本上是在毕业前一年开设,课时数的分配和其他专业课比相对较少。所以,一学期十几个课时的学习达不到学生和教学需要的效果,且还包含就业和创业两部分的内容,课时量无法满足需求。2.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多层面的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方面都显得过于老化,与现实社会脱轨。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指导简历制作,如何写求职信,就业与创业政策的分析等,缺乏全面与现实接轨的指导与服务。指导内容也泛泛而谈,并没有实现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学生从课程中没有获取太多有用的技能和信息,有的甚至还不知道真实的求职现场究竟是什么样。3.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该课程采取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模式,即老师传授,学生听,并没有给予学生真实的就业环境,学生也没有真实的就业体验和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普遍对课程不感兴趣,就无法达到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良好的效果。4.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就业指导与创业服务的专职人员以及就创业课程的专业教师人数不多,各高职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也很少,并且等级不高。所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性不强,难有实效。
二、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从理念上转变对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的认识,就业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职院校,应把就业指导作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来探索。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系统性、全过程性的指导与服务,这门课程应该贯穿大学始终,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成连贯的体系,这样的系列课程也必须是公共必修课,课时数不能少于20课时。2.建设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师是课程的核心,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是系统性的工程。首先,教师团队的组成可以是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可以由学校辅导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企业人员以及心理咨询师等多元组成。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当务之急。开展专业的教师培训,让教师深入企业,把学生带进真实的就业环境上课。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入手,建立教师考证上岗制度,大力推进教师考取专业技能证书。3.建设全程化、多元化的课程。(1)坚持全程、全方位的课程目标建设。现在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不再只是面向毕业生,现代企业需求的能力也不仅仅是求职技能、面试技巧等表现能力,而是要求学生对行业背景、就业前景有较透彻的理解、心理适应能力强、职涯规划明确、时间管理能力强等。因此,就业指导与创业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做全程性的指导,根据市场需求,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层层递进地开设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分为三个阶段:①大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素质,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近几年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启蒙也来源于这个阶段。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新理念课程,针对大一学生传达创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②大二阶段。这一阶段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让学生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按照科学的方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评价和积极探索职业世界,坚持正确的择业观,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创业教育方面,这个阶段应该结合专业课程,在创新创意方面多给学生制造实践机会,把之前的创意转化为实务。③大三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求职的一般技能和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包括简历介绍、模拟面试等,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去真实的求职环境体验,举行模拟招聘会进行实战演练。此外,学校应该提供实习场所供毕业生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于有意向创业的学生,还应提供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把创意转化为成果。(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课应以教育学、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添加实用的实践部分,如模拟面试、案例分析、名家讲坛、优秀毕业生座谈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就业指导课的实用性。(3)建全教学组织,建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在各高职院校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可以是就业指导中心也可以是通识教育等部门。该教研室负责全校就业指导课程计划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职业目标的确定、职业素质的培养、择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三个方面。(4)创建招生、就业与教学合作的机制,共同促进人才质量提升。建立完善的在校生与毕业生信息资源库。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毕业实习期间的学生进行实习岗位、薪资等调查,对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岗位变动、薪资待遇与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调查。对毕业三到五年的学生进行职业表现、升迁情况、工作变动等方面的数据调查。与此同时,也能通过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对目前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的认同度、专业学习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程度等情况。最后,对于在校生也需要有完整的数据库,包括“职业目标调查”“专业学习意向调查”以及实习、实践与升学的意向。将学生各个阶段的调查数据做分析对比,分析同一届毕业生的职业表现、升迁路径、对能力与知识、在校体验活动的认知变化、对教学的评价、对母校的认同度和品牌评价,建立完整、动态的就业数据库,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培养的效果。4.开展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虽然是必修课,但课时数较少,创业教育部分没有形成体系,师资方面也显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大一新生入学就开展起来,多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1)利用创业园大力推动学生创业。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创业孵化的场地和基本的硬件设施提供给创业的学生,但是在软件的支持方面略显薄弱。所以,在推动创业园、创业基地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重点提高资金、政策等软服务水平。(2)建立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全员参与的课程。高职院校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应从大一开始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再结合专业学习,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最后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孵化出大学生创新项目。(3)户外素质拓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笔者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与“95后”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团队户外素质拓展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这种模式的上课地点不局限在校园内、教室里,而是户外,讲授方式也不是教师单一的授课,而是全员参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主题”,主题的设定可以根据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困惑与问题,通过情景体验式授课,让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其次,授课方式是团队合作的形式,通过分组讨论,分团队完成目标等,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上体验团队的力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为提升就业综合素质奠定基础。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小组考核,以团队协作的程度与最后的成果为考核依据,通过小组或者团队整体的协作结果来评定成绩,按贡献大小确定分值高低。通过成绩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人际交往及团队协作能力。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学生个人、学校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能给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在学生的求职与创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必须朝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高职院校要建设全方位、高效化的指导与教育体系,成为真正让学生受益的课程。参考文献:
就业课程改革 篇3
长期以来,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争论颇多,同时也呈现出理论研究热、实践推广难等问题。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坚持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围绕“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探索出了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之路。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1.紧盯企业需要,把握课改方向
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就业导向,把企业的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方向。只有紧盯企业需要,才不会迷失人才培养方向。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校企合作,依据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校企联手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保证毕业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也只有这样的毕业生才会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2.调整课程内容,降低难度深度
从“让学生适应课程”走向“让课程适应学生”无疑是艰难的,但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要求学校的课程内容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在调整课程内容时,要坚持必需和够用的基本原则。
3.取消统一考试,重视过程评价
职业学校的统一考试弊端较多,可行的办法就是加强过程考核,我们提出学生的成绩要综合下面几种情况进行评定:课堂出勤情况考核,借此提高学生的到课率;课堂提问、听课情况考核,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完成情况考核,每门课批改作业每学期不少于5次;章节阶段测验(专业课进行模块测试)。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1.重视德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常被人称为“双差生”,这种叫法虽然不好听,都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人、完整的人。那么,在内容的安排上,除了要遵循教育部颁布的《中职德育教学大纲》外,还要结合本校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在实施团队上,一方面,要组建专门的专兼职德育团队,专职人员由德育教研室教师组成,兼职人员则由行政工勤管理人员担当。另一方面,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在所任课程中安排2-4个课时的德育内容。
2.渗透企业文化
教育部新颁布的《中职德育教学大纲》对企业文化进校园也提出了专门要求,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讲,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受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重熏陶,潜移默化,早早地在心理归属上融入企业,在价值取向上认同企业,在行为特征上接近企业。要在人才培养上努力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
落实企业文化进校园,可以从多个方面组织实施:一是加强环境建设。实训基地要按照生产现场的标准进行建设,让学生完整地感受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文化。二是加强课程建设。开设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运作特点。三是在管理方面融入企业理念。用企业的项目制管理模式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专业课程前置
在毕业生就业上,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有着很大的不同,多数情况下是企业承揽到生产任务了,一线工人短缺了,才临时到职业学校求援。于是,就有可能出现学生没有毕业便提前上岗的情况,而且时间从提前几个月到一年、一年半甚至更早,从而给学校教学和学生个人都带来了许多不便。
这种状况使教学计划无法完成,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尚不全面,怎么办?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提出了“弹性学制”的管理办法:一方面,调整教学计划,将专业课和实训课程适当前置。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在“以够用为度“的前提下,适当把核心专业课和实训课程提前开设,保证学生在未毕业时就能掌握一定的技能和基础,再经过短暂的实训指导后就可以顶岗作业。另一方面,以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作为学生提前离校的依据。为了保证学生学到必需的技能,把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作为提前离校的依据。尤其是对于一些技能性要求严格和高危作业的工种,学校更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毕业证可以暂时拿不到,但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必须合格。
4.加强岗前教育
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然而,高就业率之后却是高流失率。流失的原因当然有企业方面管理不善、对新职工的关心不够等因素,但更多的是学生对企业的不适应。我们的学生虽然对未来充满期待,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有时候,在一点点挫折面前,就轻言放弃。
就业课程改革 篇4
关键词:分级授课,教研小组,业务水平,质量监控,反馈机制
随着教育部在2007年下发了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我院的就业指导也从2008年开始启动。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和创新,2009年,成都学院开始将就业指导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到了各系的教学计划中。从最初的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陌生和漠视,到现在学生对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关注,两年多来,全院就业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和越发激烈的就业竞争,目前的就业指导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同学们克服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我院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总体而言,虽然我院现在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比较丰富、课程的实施为学生能良好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仍存在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专业化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对此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 分级授课、丰富形式、突出重点
我院目前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面试、笔试注意事项、应聘技巧等,面对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一旦讲授的知识陈旧或是教学手段单一,最终只能事倍功半的收场。
根据目前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级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开设分支课程。如针对大一年级可以开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让刚进校的大学生了解“如何规划职业生涯”这一现实问题的重要性;针对大二、大三年级可以开设如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拓展等课程,通过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扎实的基本功和职业能力;对于大四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开设如创业辅导、面试、笔试技能培训、简历制作指导等课程,及时为即将进入应聘阶段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在授课形式上,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具体可采用的方式包括:
模拟式:模拟招聘、笔试、面试现场。让学生了解面试程序,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增进自信心。
案例式:在指导过程中引用我院、本系、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引导、教育学生。
体验式:鼓励、组织学生提早进入人才市场、招聘现场去体验和感受,增强认识和紧迫感。
讨论式:针对某一主题,分组进行问答、辩论或讨论,让大家各自发表意见,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
游戏式:设计一些和就业有关的小游戏,并设置小奖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式,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
2 设立教研小组、吸收毕业班辅导员加入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教学研究是一门课程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不断的完善机制,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以课题为单位设立教研小组,统筹安排。通过前期的课题研讨、中期的课程试讲、后期的课程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在统一的理念、大纲和模式下,通过系统培训后,教师为学生讲授统一标准课程。
另外,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可以吸收毕业班辅导员加入到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中来。辅导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可或缺的资源。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利用这些资源,充分认识到辅导员的重要性并发挥辅导员的这一重要作用。
针对低年级的课程如大一年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采取统筹安排、交叉授课的方式,由该教研小组的成员对全院学生进行授课;再如大二、大三年级的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拓展等课程,则需要各系或专业设置相近的系统筹安排,如电子信息工程系和微电子技术系的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可以组建一个该门课程的教研小组,针对两个系的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进行授课,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给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大四年级的创业辅导、面试、笔试技能培训、简历制作指导等课程,同样可以成立相应的教研小组,面对全院大四年级学生统一授课。
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必须邀请一些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专家现身说法,为同学提供实用性的帮助;每门课程的教研小组应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为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每学期的课程结束之后,应该对教研小组进行调整,让每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都能有机会从事其他更多课题的教研,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水平。
3 提高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目前,我院配备的就业指导专职工作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且较少有长期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另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希望学院能为他们提供机会,拓宽眼界,提升能力,为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创造条件,如适时鼓励考取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行的《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等。
4 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反馈机制
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归属不一,有些人认为是公选课,有些人认为是选修课,还有些人认为仅仅是一次讲座,这样不便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重视;其次,目前,我们还缺乏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我们应该对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考核进行全面的监控,以评促建,有效的推进就业指导;我们还应当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如学生评教、收集学生意见等方式不断改进教学,真正让学生受益。
面对全院每年三、四千毕业班学生的就业服务,再加上对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全院就业工作人员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繁重的工作,我们应当以科学的管理办法,寻求合理的方式有效的开展工作。在对就业指导课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尽早使大学生树立“学业与职业结合”的思想,全方位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努力开创我院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冯晓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国科技信息,2009(20).
[2]冯瑞银.强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实意义及实施途径.教学研究,2009(5).
就业课程改革 篇5
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职教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仍然有一些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这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而导致这一偏差的最直接原因是课程.
作 者:田中宝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刊 名:职业 英文刊名:OCCUPATION 年,卷(期):2010 “”(8) 分类号:G71 关键词:
就业课程改革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导向课程改革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虽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趋于多样化,但同时也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就业问题,其中许多问题都与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方针,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课程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调整和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工作岗位需求对接。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长时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讲得多做得不够深入,多停留在文字纲要层面上。由于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史无前例、实践时间较短,高职院校之间可参照资源不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重,对毕业生的就业追踪只能停留在当年或近年的毕业生,而从中挖掘课程改革中的不足,真正双方双向互动、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极少,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2.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的课程理念还跟不上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较多集中在对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探讨和创新,对现代高职教育思想、现代高职课程、课程开发方法、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问题缺乏学习、研究,还在自觉不自觉地从事着学科课程的教学。
3.高职院校的学科本位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新的教学方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某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尽管改革力度较大,但在课程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仍然带有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改革没有明显的进展。
4.大本部分课程缺乏特色。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高职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办成“浓缩型的本科”,表现在以学科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不恰当地强调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缺乏高职自身课程的特色。课程陈旧、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已严重地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5.毕业生服务功能不强。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各产业的内涵、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变化的需要。我区高职多数专业是为三产培养人才的,而实际上,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难以吻合。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必须根据岗位变动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方案。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开发课程,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证。高职学院应按照职业岗位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要求,深入到生产单位进行调研,从职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按岗位或岗位群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开发。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建设。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使毕业生实现零距离上岗,要使学校与企业之间成为零距离,高职院校在改进理论教学方法的同时,应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使教学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大力发展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学生多智能的开发,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对于我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高考成绩处于中间段的学生,是高职学生的主体,他们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也同时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稳定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控能力等弱点。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用与学科教育不同的方式组织课程,使教学更适合开发他们的智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4.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也是职业教育特点的具体体现。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始终贯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教学项目,建立现场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根据产业技术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产学研活动,把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实践向教学的延伸,把学生的就业准备与岗前培训结合起来,实现就业准备提前化,上岗零距离。
5.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必须尽快形成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塊、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现有的职业教育课程都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但仅有单一的学科课程往往很难胜任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其学习对象能够顺利的完成第一线的各项生产任务,而生产任务的完成,往往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知识所能支持的,它需要的是一组学科知识的支持,它需要将原有的单一学科的课程有机的整合,有机整合的过程就是课程综合化的过程。
结语:就业是民生之本,但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就业形势严峻的状态还会持续下去,而教育本身是为了促进就业,从高职院校来讲,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在办学和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指导和促进学生就业这个中心点,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杰.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23(6)
[2]王辉,杨大方,吕小师.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创新人才专业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
[3]韦杰斌.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 2010(1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篇7
高职教育是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 属于高等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近十几年来, 我国高职英语的教育的理论在不断完善, 而且在实际的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但是由于人们的观念和教学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我国高职英语的教育还达不到预定的目的, 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此, 高职英语教育的课程必须要有所改革, 要和市场的需求紧密联系, 以就业作为英语教育的导向, 要培养出具有丰富业务知识以及良好英语交际能力的实用型多层次人才。
一高职英语教育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的含义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关于高职教育的教学评估原则指出, 学校对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的需求, 符合企业的需求。这就说明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出可以适应日后岗位的技能型人才, 是我国社会生产建设以及管理服务等一线企事业有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根据这个评估原则, 高职院校的教育和教学应该以对学生应职能力的培养作为目的, 作为指导思想, 而不是采取普通教育院校的应试教育。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接受高职教育完成以后, 就可以直接步入社会并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进行上岗工作, 而不是接受完高职教育之后还要去升学, 或者是要先接受再教育或者培训之后才能进入劳动市场。所以在这里, 以就业为导向应该作为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办学目的以及基本定位, 这是对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也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色。而如何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让学生可以做到学以致用, 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事业单位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 这是值得高职英语教师们努力探索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很强职业技能的专业型人才。而高职英语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即是要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作为英语教学的指挥棒, 根据学生日后就业的需求来组织教学、去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作为教学工作有效组织和实施的前提, 而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则要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来确立, 要时刻关注市场的信息动向, 把握住市场的发展需求, 然后再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来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社会上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素质的要求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 是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对外贸易越来越频繁, 越来越多的外资合资企业也纷纷进入了中国这个世界大市场, 而许多职业和英语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各行各业也在不断扩大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 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沟通能力都非常重视。处于这种市场环境之下, 加上我国社会上不同文化人群的交流也日渐频繁, 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就必须要面向国际市场, 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涉外知识以及能力的实用专业型、高等复合型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以, 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充分的思想觉悟, 要深刻认识到当今社会的市场人才需求, 注重英语语言的学习, 不能因为觉得英语没用或者难学就放弃学习。由于如今各企事业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拥有更高的英语技能级别证书更能得到优质企业的工作岗位。
三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要求
1学生的就业需求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以就业为导向, 这样就要求在教学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认知需求, 以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最终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英语教学来说, 其就业需求就是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基本需求, 其表现在语言知识技能、学习策略以及态度情感等方面。所以高职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就业需求。
2与学生当前专业的结合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与专业相结合, 可以改变一直以来英语教材和其他专业完全没关系或者相关度不大的情况, 通过英语教学内容和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 使高职英语教学做到以应用为主, 以够用为度。通过把学生的专业内容作为中心, 采用英语表达作为辅助方式, 并适当结合丰富有趣的实际活动练习以及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高职英语的教学可以分为注重基础能力的通用英语教学和注重专业能力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高职教育的教育核心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培养, 因此, 开设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 符合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例如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编制英文会计报表,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外贸英语或电子商务英语, 撰写外贸函电、发票、提货单和报关单等,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计算机英语以及收集各种相关软硬件的英文说明书, 商品花卉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花卉英语以及交际英语等。通过把学生学习的相关专业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把英语课堂教学和社会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是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学生的岗位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讲述:
(1) 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从实际的工作职场要求来出发, 要培养学生在日常工作中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的能力, 即是运用英语来满足职场所需的交流技能和技巧或者展开工作的交际能力。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 不少岗位都要求应聘人员可以用英语来展开工作, 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胜任那些工作, 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
(2) 对中等难度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高职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指出,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中等难度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特别是对简短实用英文材料的阅读能力。例如产品说明书, 技术说明书、合同、信函等。而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 可以通过引入和本专业相关的英语材料文章, 让学生凭借工具书可以基本上看懂和专业相关的一些基本资料和文章, 从而让英语能够和专业接轨, 为专业服务。
(3) 撰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高职英语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用英文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可以用英文撰写简历、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技术指导、维修指南、邀请函和通知等职业常用文件材料。
(4) 持续学习英语的能力
职业的就位不仅要求就业者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还需要有良好的应变和生存发展能力。教师不能在短短的教学时间里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用到的英语知识完全交给学生, 所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去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和方法, 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去持续的学习, 才能够终生受益, 这也就是所谓的终生教育。持续学习英语的能力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要掌握学习英语新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要了解学习中会遇到的困难并去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和策略, 再根据实际的学习任务去选择适合自身的解决方式。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策略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职教育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 要求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实际语言的应用能力, 特别是用英语来处理日后职业工作业务的能力。
1高职英语课程要坚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学观
以就业为指导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首先要对传统的教学观从根本上进行改变, 改变单一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方式, 改变对专业所需的英语教学目标的模糊认识, 从重视学生英语知识的传授向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转变, 强调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使学生可以主动去适应社会市场、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
2高职英语课程要选择和学生专业、就业需求相关的英语教材
要把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为编写英语教材的出发点。目前的高职英语课程一般涉及到校园文化、生活礼仪、邀请会晤、问路指引以及求职帮助等方面的内容, 但是这些还不能满足学生对日后就业的需求。因此,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材编写要面向职业性, 面向社会需求, 要时钟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英语教材编写的出发点, 做到既重基础, 又重实际应用, 以培养学生用英语来处理日后职业业务的能力为目的。
3高职英语课程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 要求英语教师要具有更高的素质, 要了解学生专业的专业素养以及基本知识, 并找到相关专业和英语知识的结合点, 然后通过将专业和英语教材的结合来进行英语教学。在这里, 高职院校则应该要为教师提供更好的进修深造机会, 以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者的专业素质。教师自身也可以通过到企业参加实际锻炼来增强自己的时间能力, 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一线企事业的新知识和技术。
总之,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一线企事业输送实用型、技能型、专业型人才的主要渠道, 高职英语教育要始终以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 以实用性作为英语教学的原则, 通过学生的相关专业结合来进行英语教学, 从而能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婷.探索高职高专英语新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06 (8) .
[2]李艳芳.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7) .
[3]石东华.谈高职英语教育理念的引入[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8) .
[4]姜安心.技术伦理教育与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2) .
[5]孔庆炎, 刘鸿章.高职高专使用英语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英语教学, 2004 (4) .
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之我见 篇8
作为一位就业指导课程教师,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和提高就业率, 经过调研, 我提出如下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策略。
一、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保障教学质量
1、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培养一支高素质,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其途径一是加强对现有从事就业指导课教师的系统培训, 鼓励和要求专职任课教师通过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 二是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此外, 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负责人为顾问, 定期为学生授课, 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教师队伍。
2、“引进来, 走出去”
当前社会知名就业指导机构拥有掌握专业知识的高级专家, 熟悉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 接触社会面广, 经常与社会成功人士、职业经理人、企业人力部门负责人、政府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联系, 信息更新快, 具有深入分析社会各行业发展前景的能力。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机构对社科部就业指导教研室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并针对学生具有的共性问题提供专门的讲座。通过专业培训和专业人员示范作用, 可迅速提高全员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授课技巧, 开拓新方式, 还可增强教师分析社会总体就业形势和就业趋势的能力。此外, 还可以安排专业教师走出校门, 到企事业单位去挂职锻炼, 深入地了解社会各行业发展情况。
3、通过讲课比赛, 互相交流, 资源共享
为活跃教学气氛, 教师可进行讲课比赛、优秀课件和教案的评比活动, 通过以比促练, 比练结合, 重在练习, 贵在提高的方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比赛, 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优缺点, 有利于查漏补缺, 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 达到互相交流, 共同进步, 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教学形式多样性,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互动和体验
就业指导课教师应不断改革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以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效性。建议在沿用案例引导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 尝试新方法。
1、社会调查, 参观讨论。教师应组织学生到企业和人才招聘市场参观、调查、体验, 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参观应带有明确的目标, 如参观人才市场的招聘会现场, 首先研讨参观目的, 确定问题, 提出问题:本招聘会有多少招聘单位, 各单位设有多少职位, 应聘者需带哪些材料等, 然后将学生分组, 各有侧重点地去实地调查, 并现场采访招聘会工作人员和应聘者, 了解最新就业情况。回来后让各组进行分析归纳, 写出调查报告, 随后介就业情况。回来后让各组进行分析归纳, 写出调查报告, 随后介绍各组的见闻, 教师适度加以引导总结, 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我去应聘, 我行吗?我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从哪些方面改进?这些深层次的思考, 经常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 培养自身综合能力, 增强就业紧迫感, 提高竞争力。自身综合能力, 增强就业紧迫感, 提高竞争力。
另外, 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参观访问, 或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用人单位临时兼职, 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找出自己欠缺的能力并有意识地加以锻炼和培养;还可以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咨询, 可以随时解答学生在专业选择和就业准备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把就业指导从课堂带到实战中, 提高课程实践性。
2、个性化指导。教师应在课前调查所任课的班级情况, 了解同学们最需要的内容, 精心备课, 在课上认真讲课, 课后积极讨论, 并认真分析同学们反馈的信息。这样一来, 老师与学生在想传授什么、想获取什么问题方面达成一致, 做到对症下药。
3、网络教学。网络教学不受时间限制, 学生在校或者实习、放假期间甚至是毕业离校后都可随时访问就业指导网站, 延伸与拓宽就业指导的时间与空间, 为学生提供实用、方便、及时的服务,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可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不同阶段分为以下三个内容。
1、职业生涯设计阶段
大学一年级, 教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教师不仅要介绍学校本专业概况, 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新的国际国内发展趋势, 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情况;还要介绍社会职业的种类及其发展趋势, 拓宽学生职业认知的层面, 使学生明白职业的种类, 帮助其树立职业理想, 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另外, 要引导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 培养职业素质, 如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2、就业技巧掌握阶段
大学二年级,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兴趣测定、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测评、职业能力综合测评, 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与设计。另外还要注重培养求职择业技巧, 教会学生自荐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面试、笔试、自荐书的撰写方法等;培养学生求职的外在能力, 如语言表达、公关礼仪、形象气质等;讲述择业前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知识技能准备及择业资料准备;介绍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 相关的考务信息和安排以及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等;另外还可以介绍自主创业的政策和事例以及报考公务员、升本、参军、服务西部等内容。
3、就业心态调整阶段
大学三年级,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使学生在了解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 正确处理就业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目标和自立创业的关系, 增强自信心;针对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和如何摆正就业心态等, 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指导学生了解就业手续的办理。
当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还会遇到很多问题, 其复杂程度都远不仅限于此, 所以,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必须朝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 我们必须把其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
摘要:目前,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涉及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的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 而就业指导课对帮助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提出高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方向, 在师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董文娜.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7) :234-235.
[2]张冕.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3) :117-119.
[3]郑东和.就业指导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8 (8) :69-70.
[4]文锦枢.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大众文艺, 170-171.
就业课程改革 篇9
因此, 在创业教育视阈下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实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需要, 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是就业指导课程改革与实践的需要, 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创业教育视阈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和偏差。一方面部分高校领导和老师认为大学生应学习好专业知识, 而创业是自主行为, 不需要的, 同时创业教育应属于就业指导, 不应该与专业教学“混搭”, 理应有严格区分;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 没有开展创业教育方面的启发或者教学, 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就业指导思想。
(2) 师资队伍专业化较弱,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教学人员主要为就业工作服务人员或学生工作管理人员, 大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 更鲜有创业经验, 这些教师开展的创业教育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创业意识的培养, 无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创业指导, 加之观念转变较慢, 对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和研究不够, 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也就无法真正深入地开展创业教育。
(3) 缺乏配套的辅导和成长机制。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创业教育更多地局限于“本土”, 集中于组织创业竞赛、报告的层面上, 鲜有走出校门联系企业为学生主动寻找创业指导的意识和举措, 正因为忽视“走出去”的作用, 也就欠缺了实际的创业经验。
2 创业教育视阈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1) 构建原则。人才培养的复合型原则;内容设置的专业性原则;个体培养的差异性原则;创业培养的实践性原则;创业案例的探究启发式原则。
(2) 课程设置及内容的有机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整合,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既要强调理论课程的系统传授, 也要学生感触和体验创业过程中复杂的环境;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整合, 把各门学科专业特点融入到创业教育之中, 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背景去寻找创业途径和机会;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整合,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交叉融合能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陶冶学生的品格和情感,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创业行为习惯。
(3) 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要实现创业教育的全员化。就业指导课课程在开展创业教育时除与专业课教学工作紧密外, 更要与学生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学校、学院各级学生工作部门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 以弘扬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开辟实习、社会实践基地为契机, 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指导学生专业素质培养,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大赛 (例如电子大赛、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模拟沙盘大赛等) , 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创业教育视阈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3.1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构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1) 要将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加以全盘考虑, 通盘考虑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实践环节、配套措施等, 将创业教育办成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创业模拟、政策抉择、创业指导、咨询服务、名人示范的综合教育体系, 树立创业与就业融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
(2) 要建立个性化培养教学管理制度, 积极推行和落实休学创业政策, 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办法, 免除创业学生的“后顾之忧”, 使学生安心创业、敢于创业、成功创业。
3.2 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的创业理论和实践水平
(1) 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一方面在高校内从事创业或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教师中选派部分优秀者到企事业单位锻炼, 使他们全面掌握创业就业教育内容, 真正成为该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聘请一些企业家、政府官员、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咨询师等, 弥补高校相关师资缺乏, 尤其是欠缺实践经验的不足。
(2) 建立创业教育师资评价机制。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来源于对创业教育的认可, 更需要外界合理的评价和支持。高校应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如成立“创业师资发展基金”奖励在创业课程建设、教学方法革新、创业实践以及创业研究等领域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
3.3 营造和谐的创业与就业指导教育氛围
(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导向, 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协同发展。大学生创业就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素质来培养, 更应当作为一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崇尚科学和弘扬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塑造。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推进高校与高校, 高校与政府、社会间的协同, 建立多样合作、交叉培养和结构调整的新机制。
(2) 建立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加大创业价值宣传。高校应在就业指导和全面育人中充分激发和培育学生自主创业和积极的就业意识, 把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发掘和培树创业先进典型, 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 努力营造创业光荣、积极就业光荣的浓郁氛围。
3.4 拓展创业教育渠道, 提升教学效果
(1) 搭载校园文化活动“顺风车”, 激发学生创业实践热情。高校应鼓励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扶持设立多元化的学生社团, 前方百计为学生搭台唱戏,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创业项目, 开展专题讲座、创业测评创业模拟等服务, 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2)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高校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是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就业, 最终实现自我创业。就业指导课老师可以加强与企业、工厂的联系, 组织学生到企业、公司中去, 强化实践教学, 建立实践、实习基地, 通过亲身体验, 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创业知识、技能, 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培养创业意识, 提升就业指导教学效果。
当前,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要求下, 尤其是在“互联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 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全新理念和口号, 同时确立了“引导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 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 激励大学生通过自我创业来实现就业并在社会中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有机融入创业教育, 不断深化就业指导课程, 采取有效举措开展课程改革与实践, 用创业教育激发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活力, 进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丘桂凯.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强化创业教育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19) :256.
[2]庄美燕.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视角下的就业指导课程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88.
[3]舒涛, 李军红.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就业指导教育中[J].教育学术月刊, 2009, (3) :71.
[4]张彦坤, 王尧, 谢桂花.职业规划视域下就业指导课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10) :128.
[5]朱晓芸, 梅伟惠, 杨潮.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9) :85.
[6]侯雪莹.互联网创业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市场, 2015, (5) :163.
就业课程改革 篇10
一、设计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写作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是课程建设的龙头。传统的写作课程, 是以普适性的基本写作能力为培养目标。写作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设计基于不同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写作课程目标。
首先, 要针对专业培养的岗位群定位, 深入相应的行业企业, 进行深入细致的岗位调研。通过岗位调查, 将专业岗位的所有写作行为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纳, 形成该职业岗位的写作能力标准。然后, 根据职业岗位的写作能力标准, 制定写作课程的多项培养目标, 并对各项目标进行优化整合和按照认知规律进行科学排序, 最终形成适应不同专业岗位的行业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多种课程目标体系。多专业的多种目标体系中, 相重合的目标, 可以构建学院基础性写作课程目标, 相区别的目标, 可以构建专业性的写作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设计, 还应从学校单一主导模式转向校企双向合作模式, 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写作课程目标的设计。校企双向合作的课程目标设计模式, 有了行业企业的代表参与决策, 他们能把握职业岗位的现在和未来对于从业者的写作能力要求, 使写作课程目标真正建立在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 并能够随着职业能力的变化及时修订课程目标, 成为一种真正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写作课程目标。
二、确立基于职业行为的写作课程内容
传统的写作课程强调写作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按照写作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 结果造成理论知识太广太深、职业岗位的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理论与职业行为实践严重脱节, 无法实现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因此,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写作课程, 应主要根据职业行为确立写作课程内容, 以真正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1) 可根据写作课程的基础性写作课程目标和专业性写作课程目标, 构建基础内容模块和专业内容模块, 对不同的专业要形成不同的专业内容模块。2) 对写作课程专业内容模块的构建, 应该大胆创新, 冲破学科知识体系的藩篱, 以职业行为的基本内容为核心, 课程内容的排序也应按职业行为的顺序进行, 形成与职业行为相一致的内容结构体系。3) 写作课程内容的构建形式包括大纲和教材等。要打破传统写作学科一个大纲、一本教材适用于多个专业的内容模式。要制定出分专业的教学大纲, 体现不同专业岗位行为和岗位能力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区别。要编写不同专业的写作教材来承载不同专业教学大纲的具体教学内容。教材编写中, 应注意几点:一是要吸纳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 以更好地把握职业行为, 确立相应的写作内容;二是内容应以实训为主、淡化理论概念;三是教材内容应加强自学引导内容的设计,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基于职业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境的写作教学过程
传统的写作课程, 为了构建系统的学科理论, 往往以文体概念、适用范围、文体特点、内容与结构模式、写作要求、写作范例等的内容推进为教学进程, 形成了学术型的教学模式, 导致写作教学过程同职业工作流程、工作情境的严重脱节。以就业为导向的写作课程, 应以职业工作流程为参照构建教学过程, 以工作情境为模型构建教学情境, 在近似职业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境的教学与训练中, 形成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写作能力。构建职业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境,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 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手段, 演示职业工作流程, 再现工作情境, 并结合进行写作教学, 展开写作训练。如:可播放市场调查的方案策划、方案实施、材料搜集汇总等一系列调查工作录像片, 反映市场调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境, 让学生依次进行策划书、调查问卷、调查报告的学习和训练。2) 灵活划分学习小组, 模拟工作团队, 在模拟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境中进行写作学习与训练。如:营销专业学习经济合同等经济文书时, 可让学生3人构成一个学习小组, 模仿经济协作团队, 分任买方、卖方、公证方的角色, 三方模拟从信息沟通、公关交际到形成意向、签订合同、产生纠纷、解决纠纷这一系列的工作流程, 并在该过程中进行经济文书的写作训练。3) 承接企业的写作任务。可与专业领域的企业合作, 承接企业各个时期的不同写作任务, 如工作计划与总结、工作简报、广告词等。每次任务, 可让学生全员参与, 择优录用, 既能较好地满足企业需要, 也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4) 将学生带入行业企业的工作场所, 担任岗位角色, 体验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境, 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
四、创建基于职业胜任能力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写作课程的教学评价, 主要根据写作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而集中的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 力求获得标准统一的评价结果, 主要反映的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水平。以就业为导向的写作课程教学评价, 应该在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主体上进行变革, 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实际, 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的写作胜任能力进行考评。
在考评内容上, 写作考评应该以职业岗位的具体写作项目为基本内容, 要体现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核心写作能力。在考评方式上, 可打破传统的集中考核方式, 使用教学与评价融合的整合型考评模式, 即以职业胜任能力为依据, 整体设计教学与评价方案, 全方位组合教学与评价的策略与资源, 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随着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方法手段运用, 真实反映学生职业岗位上的写作胜任能力的评价结果也分期分项产生。在考评手段上, 除笔作外, 还应根据职业写作胜任能力的多种需要, 适当采用现场口述、网上提交等多种考核手段, 并根据岗位工作的展开形式, 将团队评价与个体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主体上, 可引入多方评价机制, 以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职业岗位上的写作胜任能力。可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结合、自评与互评结合、学校考评与社会行业考评结合。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 是高职写作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其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基于职业能力标准的写作课程目标、确立基于职业行为的写作课程内容、构建基于职业工作流程和工作情境的写作教学过程、创建基于职业胜任能力的写作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写作,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葛韵英.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就业课程改革 篇11
关键词:中职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的教育以质量、效益、特色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构建适合学生以及就业形势的中职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是现阶段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当前中职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同一地区内职业学校特色不明显,优势专业不突出;
(2)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教学活动缺乏生机、活力。课程的实施过程基本上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3)课程的实用性不强,理论偏多、偏难、偏深,中职生由于基础较差,理论知识接受起来非常困难,厌学情绪严重;
(4)中职学生学习、生活习惯欠佳,缺乏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心理状况堪忧;
(5)学生创业意识不强,自卑心理严重,自信心、学习动力不足,更谈不上为自己的前途作长远职业规划;
(6)教学内容、方式、理念跟社会、企业的要求脱节,不适应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对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一)结合实际,更新办学理念
1.树立中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意识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能就业、就好业。
2.树立中职教学的服务意识
中职教育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社会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3.树立中职教学的实践意识
中职教学的实践理念是:“学会做事。”课堂教学只是实践的辅助,车间和工厂的实训才是中职教学的特点。
(二)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
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语文、法律、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其中语文、法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它们是胜任任何专业工作的文化基础,也是提升层次、继续深造、创业立业的基础。其他学科视专业需要而取舍。
2.专业技术课程
这部分课程普遍理论性强,比较抽象、高深。因此,我们应以“适用”“实用”为原则,适当加以删减与合并。依据学校实际,根据实训的需要设置一项或两项“用得着”的专业课程。
3.相关知识课程
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形体、演讲、心理卫生、职业指导、公共礼仪等,这是为适应社会再就业及再深造做准备,也是活跃学习氛围,调节学习气氛的重要手段,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实施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
1.课堂教学要生活化
文化基础课也好,技术理论课也好,综合活动课也罢,教师应抓住课本知识中可以生活化的环节,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意识到课本知识对于生活太有用了。
2.课堂教学要专业化
从职业岗位、职业情境中挖掘文化教学内容的职业元素与职业因子,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纳入文化课学习的范畴,实现文化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自然整合。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教师多组织课堂讨论,平等谈话,启发式教学。课堂提倡把活动课与理论课融为一体,以活动促理论,以理论带活动。
4.教育管理监督要常规化
学校教学常规一般通过备、教、改、辅、考、研等环节体现,而每一环节必须有具体的规则,即有“规”可依。
5.教师培养企业化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生产一线或在校内实训基地工作不少于两个月,保证教师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发展同步。
6.教学评价多元化
中职学校的评价方法应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段,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并重视学生在情感、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多角度去鼓励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
总之,中职学校的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加强课程改革,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技能型劳动者,以促进地方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健康、理性地发展。
浅析我国就业制度改革 篇12
1 就业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
1978年前后, 我国遇到了就业难题。当时城镇积累的待业人员达到1500万, 全国各省、市、区相继发生了回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及城镇待业青年集会、游行、请愿、哄闹政府机关、砸坏办公财物, 使就业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1.1 人口严重失控
解放后, 由于生活改善, 人口出生呈增高型发展。对于应当控制人口, 使之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样一个重大国策问题, 不仅没有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把控制计划生育说成“新马尔萨斯论”。认为人口高速增长, 正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的第一个人口出生高峰期是1950年到1958年, 共出生了1.87亿人, 平均每年出生2080万人, 这些孩子, 分别在1966到1974年达到劳动年龄。而这一时期, 正处在中国国民经济遭受破坏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二次人口出生的高峰是在1962年到1975年, 共出生了3.55亿人口, 平均每年出生2500万人。他们分别在1978年到1991年进入劳动年龄。
1.2 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不合理, 就业门路闭塞
在“一大二公”左的思想影响下, 强调个体向集体转化, 集体向全民过渡, 限制集体经济, 打击个体经济, 城镇就业只有等待全民所有制或类似全民所有制的大集体单位正式招工。由此, 抑制了群众的创造性, 也堵塞了群众自谋职业的各种渠道。
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到1978年, 在全国4255.5万工业职工中, 从事轻工业的只占36.5%, 而重工业却达63.5%。1952年, 全国每万人口中, 有服务网点95.7个, 到1978年下降到13个, 严重地影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
1.3 十年动乱, 酿成就业更加困难
“文化大革命”期间, 生产建设与工厂陷于停产半停产的状态, 且生产效率很低, 人员相对过剩。工业劳动生产率按净生值计算, 从1966年到1976年中就有6年呈负增长。
可见, 要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 单靠全民所有制招工实属困难。老一辈经济学家薛暮桥在写“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一书时, 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隐入了艰难的思考。中国的就业制度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而改革需要共同的智慧和漫长的历程。
2 就业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中国就业制度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1978年3月, 邓小平在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中指出: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 现在搞上山下乡, 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 农民不欢迎。我们第一步就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 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归纳起来, 就是要开辟新的领域, 做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
1979年3月3日, 邓小平同志又在论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指出, “现在全国有九亿多人, 其中80%是农民, 人多有好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 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中国式的现代化, 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 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 而我们人口这样多, 怎么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 我们社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这里问题很多, 需要全党做实际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同志共同研究, 我们也一定能找出适当的办法来妥善解决。”
1978年12月, 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决定调整上山下乡政策。矿区、小集镇和一般县城的非农业户口的中学毕业生, 不再列入上山下乡的范围。城市要积极开辟新的领域, 新的行业, 为更多城镇中学毕业生创造就业和升学条件。
1978年9月,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指出:“要成立劳动服务公司, 负责介绍待业人员就业。特别要把待业人员组织起来, 认真教学。积极培养有文化和有技术的劳动后备队伍。”此后, 劳动服务公司在全国蓬勃发展。到1985年, 全国已有劳动服务公司218000个, 解决就业人数615万人。
1980年, 中共中央及时召开了全国劳动就业会议,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 并提出了创办劳动服务公司, 对安置待业人员为主的集体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相应政策措施。”
1981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广开门路, 搞活经济, 解决城镇就业问题若干决定》、重申了“三结合”就业方针。1981年、1983年两年, 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规定》、《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这一系列的正确的政策措施, 不仅解决了多年积累的城镇待业的问题, 而且打破了过去就业主要靠全民所有制企业招工的模式, 使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86年7月, 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确定了国有企业用人的主体地位。自此, 国有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 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铁饭碗”导致冗员过多和“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问题, 强调“减员增效”、“优化组合”, 开始“下岗分流”, 许多企业正式员工不断减少, 经济效益逐步提升, 但下岗人员随之增加。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开始, 不良企业不能得到贷款, 一大批企业难以为继, 拖欠工资、停产歇业、名存实亡。城镇形成了大批有劳动关系而无事可做的隐性失业人员, 与《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同时出台的还有《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事实上第一次承认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存在失业问题。
1992年,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 全社会坚定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改革方针, 停止了信“资”信“社”的争议。同年10月, 中国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1993年, 又正式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 从而结束了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争论。从此, 自谋职业人数大幅度增加, 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明显增多, 农民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始了大规模的转移, 以至于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民工潮”。同时, 在市场经济体制快速推进中, 从1993年开始, 国有企业进一步“减员增效”, 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增加, 规模不断扩大。
199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出台, 明确了企业实行劳动聘用制, 从法律意义上彻底打破了“铁饭碗”式的就业制度。
1998年6月, 国家提出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方针, 市场导向的就业新机制进入了新阶段, 劳动力市场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招聘、竞聘、辞退等成为劳动就业领域的常规模式。
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 从1995年起在全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再就业工程, 并随着该工程的深入开展,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包括领导重视, 财政支持, 岗位开发, 资源开发, 就业援助, 社会参与, 强化服务等一系列的措施。
3 就业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一、政府主导就业。我国提出市场就业的方针政策后, 政府并未远离就业工作, 而是把市场就业方针中的角色地位扮演得越来越出色。特别是在近几年实施再就业工程中, 采取了系统的组织措施、政策措施。如: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把就业服务机构延伸到社会和农村, 劳动力市场网络已基本覆盖城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各级财政加大了对就业工作的投入, 对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进行免费输出和技术培训, 免费就业服务, 提供了社保补贴等, 积极地实行对弱势群体的援助制度;把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紧密结合起来, 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等等。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就业, 而且消除了失业者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感到了有政府的重视, 就业就有希望。
第二、广大农民有了择业权。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进行, 多年来被约束在黄土地上的广大农民得到进城务工、流动就业的权利, 由此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首先, 农民进城就业人数多, 来势凶猛, 被呼之为“民工潮”。从政治制度上讲, 国家逐步建立一些适应广大农民就业的法律和政策, 引导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进程;其次, 农民流动到城镇, 流动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 使他们受到了文明的洗礼, 逐步改变了落后的生活习俗和观念, 既赚了钱, 又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营知识、生产技术, 在创业中屡获成功;第三, 农民普遍增加了收入, 解决了广大农民子女求学的费用, 也普遍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
第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在计划经济时期养成的被动安置就业、找政府要工作的旧观念已基本上得到了根除, 就业靠自己, 就业找市场的新观念已基本树立, 失业这一社会现象也被人们接受。
第四、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即一些有资金有能力的农村人进城开公司, 办工厂;也有不少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城里人下乡承包荒山、土地、水库等, 成功者甚多。这不仅富了家庭, 而且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大学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 由他们自主择业, 自主创业, 也必然会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第五、市场就业的基础条件已经基本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地都完成了劳动力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二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民办中介组织的管理正朝着制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三是“新三化”建设为主要指针的就业服务更加科学规范具体;四是随着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再就业援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果。
第六、开发了人力资源。就业制度改革的三个主要特点都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一是竞争就业。竞争就业的结果是引导青少年竞相学文化, 学技术, “穷不丢书, 富不丢猪”的传统美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 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普遍有了提高,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多元化的发展, 特别是民办教育十分活跃, 大有跟公办教育平分天下之态势;二是就业制度改革打破了“铁饭碗”、“铁交椅”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制度, 形成了社会劳动力大流动, 第三是城乡逐步的平等就业制度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 目前, 全国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超过1亿人。
第七、澄清了是非。过去, 理论界长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存不存在失业等争议。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理论界不再争论, 而且人民群众对于劳动力商品交换的属性, 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有失业存在的事实也欣然接受了, 这对国人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 政府也加强了对失业的宏观调控, 成功地解决了经济转轨中大量的下岗失业社会问题。
4 就业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第一、就业形势严峻而复杂。目前, 我们还有国企下岗工人60万人, 集体企业下岗工人400万人。随着今后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 将还有数百万人下岗。在“十一五”期间, 全国有2700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在城镇, 去年结存1400万失业人员, 而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又次增加1000万人。据有关统计资料, 我国目前的失业人员队伍十分庞大, 且局面复杂。下岗再就业、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 农民工的权益与保障问题等等, 加之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现有法律和制度的缺失, 相关政策统一配套, 真叫人觉得“剪不断, 理还乱”。
第二、就业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旧体制下相对钢性的劳动关系逐步呈现出衰性化的趋势。当前以灵活就业方式的人数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已超越半数, 但在建立调整灵活就业关系新机制方面, 既无成熟经验可借鉴, 也没有找到可行的措施。
第三、就业工作重要性的战略思想并没有真正解决。近年来, 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的加大了财政投入, 推动了就业工作, 得到了民心, 增强了广大失业人员就业的希望。但是, 在不少环节, 在基层, 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党中央的精神, 有的名目张胆对着干, 有的政策不能落实, 有的地方在执行政策中打折扣, 有的地方对无业者缺少人性的关爱。
第四、分配不公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据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的月工资最低的在500-800元之间, 而且他们大多数在脏苦累险的行业工作。由于收入低, 虽然他们就业了, 但没有动力, 缺乏责任感, 劳动积极性低, 不仅劳动争议案件多, 而且安全事故也在攀升。
第五、教育结构、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不和谐。高校的扩招曾一度减少了青年失业人员到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 也拉动了老百姓的教育消费, 令经济学家一时感到欣慰。但是对于高校扩招不断膨胀, 教育秩序的混乱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显现。首先, 办学者不正当竞争教育资源, 既加剧了老百姓的负担, 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有些发达地区用优厚的奖学金挖走落后地区的尖子生, 使得落后地区的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家长都有意见;其次, 有的学校从专科升学院到综合性大学, 学生规模也从短时间内几千人上升到几万人。这些升格学校的管理、基础设施、教学条件, 无法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因此, 专业不对路, 教学质量低, 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年不如一年。过去中等教育结构经过艰巨的改革历程, 有的学校改成了中等职业学校, 但在大学扩招的引导下, 不少学校又回去办普通教育, 导致了青年失业人员无技能而就业难。
第六、劳动关系十分复杂。当前不仅就业局势复杂, 矛盾多, 而且劳动关系也很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遗留总是与现实中新矛盾相互交织, 如下岗职工, 改制企业职工劳动关系处理问题与市场化下劳动关系的新情况, 新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些旧制度遗留的问题与新制度产生的问题纠缠在一起, 很难处理。二是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旧制度下相对刚性的劳动关系逐步呈现出动态柔性化的特点, 而建立调整灵活就业劳动关系的新机制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同一用人单位不同群众的劳动关系情况复杂, 有的人虽下岗, 但还有关系, 有些人关系存在又没有劳动。另外一些企业在改制时没有注意到职工的权益, 也给当前的劳动关系和就业工作造成一些隐患。
第七、旧观念影响市场就业健康发展。时至今日, “学而优则仕”的旧观念并没有真正被革除, 同时“重知识, 轻技能, 重学历, 轻能力”的观念还愈演愈烈。由于这些观念的影响, 导致不少人有业不就, 有业不能就, 不仅使失业人数不断增加, 而且结构性失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第八、就业诸多矛盾突现, 就业市场较乱。在经济制度不断改革深化时, 就业体制改革的矛盾也越来越多。比如说, 企业界的效益与城市下岗, 下岗与再就业的矛盾, 解除劳动关系与维护职工权益的矛盾。又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经营城市与招商引资与农民失地失业, 逼使政府不得不为失地农民制一些就业和生活保障政策。还有转业军官的安置, 城市退伍兵的就业, 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等等, 都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业工作陷入被动。
第九、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影响到就业服务工作健康发展。解放后, 由于长期未在基层设立劳动保障管理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 在就业服务需要面向基层, 面向社会, 面向农村时, 才使各级党委, 政府感到机构与繁重任务极不适应, 非常被动的状态。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 党中央国务院虽然对乡镇和社区劳动的保障机构建设提出了要求, 但由于财力不足导致就业服务的工作质量达不到中央国务院的要求, 人民群众也不满意。
5 深化就业制度改革的应对策略
第一、抓紧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工作目标。过去,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政策, 在法律规范、制度建设、政策措施等形成了城乡各自的框架体系, 严重地阻碍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特别是农民进城就业面临的问题困难很多, 仅管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他们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 他们的劳动权益屡屡被侵害, 子女读书、就医都成了问题, 连工资也常常不能兑现。要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就必须清理那些影响城乡统一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近来有一些地方法律审判机关已率先解决城乡同命不同价的问题, 这是解决城乡统一的好兆头, 教育卫生, 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也应当紧紧地跟上。这对城乡的和谐统一, 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都非常有好处。
第二、从战略上真正树立就业优先的原则。所谓就业优先, 就是在宏观经济决策中, 要把促进就业, 降低失业率提到经济政策首位, 经济政策的制定及产业发展要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和降低社会失业率。各极政府应把失业人数, 失业率控制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逐步考虑, 把就业率和失业率作为刚性指标考核各极政府和相关领导人的政绩, 同时对就业工作不力, 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应当严肃追究责任。
第三、调整教育结构, 彻底树立起教育为经济服务, 教育界为就业服务的思想。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信息调整教育结构, 要使不能直接升入大学的多数人无论是参加当地经济建设还是外出打工都要有技能, 都能顺利就业。
第四、逐步改善劳工条件, 提高劳工标准。由于受经济的制约, 我国目前的劳动工标准是较低的, 再加之在执行中打了折扣, 劳工的权益受到的侵害相当严重, 造成劳动者用工单位关系不稳定, 劳动者没有安全感。所幸的是,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已明确提出, 企业界都要切实做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注重社会公平,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我们也应当根据党中央的精神, 不断提高劳工标准, 使维护职工权益具体化。
第五、增加劳动收益, 提高工资水平促进就业。我国目前的劳动收益状况普遍较低, 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 收益过度向资本倾斜, 不仅如此, 资方往往拖欠工资, 克扣工资, 提高劳动强度, 延长劳动时间, 逃避工伤赔偿和社会保障, 导致劳动者积极性低, 求职人员想就业而又怕就业。劳动者收入低, 不仅影响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 而且造成贫富差距, 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形成了贫富对立的阶层, 使社会极不和谐。我国已经作出了改革收入分配的决定。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分配是比较好办的, 对企业界, 对广大的弱势群体收入分配的改革还面临很多难题, 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 强化监督, 探索出一条有利于经济发展, 有利于劳动者安居乐业的分配新格局。
第六、机关、教育、卫生系统探索临时用工派遣制度。现在机关、教育、事业单位使用了大量的临时工, 特别是教育卫生系统最庞大, 而这些单位用人又很不规范, 有的是亲属、朋友介绍, 一般都未签订合同, 也没有参加社会保险。由于用人管理很不规范, 后患无穷。如果说这些单位能探索出一条劳务派遣的工作的路子, 对就业工作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第七、要创新就业理论。就业和社会问题早已引起西方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就业问题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大题材, 西方就业理论迅速发展。根据我们观察分析, 近些来年西方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理论和就业理论受到了关注。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 中国的国情与西方的社会有很大的差异, 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年代、改革开放后快速进入了市场经济时期, 我们目前面临的就业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 只有立足中国国情, 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 指导中国就业改革实践, 才能保证我们在改革进程中少走弯路, 把就业工作做得更好。
第八、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改革的各项方针政策, 优化就业环境, 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 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 客观上造成了求职者的弱势地位。不少用人单位给求职者设置各种门槛, 有的单位明目张胆地侵害劳动者的利益。因此, 就业环境很不宽松, 进一步加剧了紧张的就业局势, 另外一面也造成了人才流失。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自1978-2002年度的25年时间里, 共有58万人出国求学, 截至到目前为止, 学成归国人员只有15万人, 占25%。这远远低于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有67%的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水平。
第九、明晰就业概念。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在就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中国特色的东西, 比如说再就业, 再就业工程。因此, 再就业, 再就业工程具有特定的含义, 也有特殊的政策规定。但现在到处都在喊再就业, 比如说城镇正常的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找工作, 也叫再就业。更有国家权威媒体把山东省的农民也算为再就业, 失地农民也叫做再就业, 等等。这些提法使得劳动市场一些概念混乱, 不利于城乡劳动市场的平等统一, 也会使就业工作越来越复杂化。
第十、规范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应当从国家的机构编制委员会开始, 通过各方面科学论证, 规范各极就业服务机构的名称, 职能, 编制等, 重点是先在省市两级机构解决好与行政机构的职能交叉问题, 在基层重点解决好组织建设滞后问题。只有这样, 提高就业服务质量才能落实到实处。
第十一、全面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就业工作当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围绕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来开展, 反过来说, 就业工作问题多也说明了《就业促进法》落实得不好。
失业及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长远战略, 既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改革的深入, 也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劳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与威望。而就业问题的解决,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可能一蹴而就, 毕其功于一役, 必须分别轻重缓急,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摘要:对于我国来说, 就业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也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变, 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实施就业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30年来, 就业制度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新形势和新的矛盾困难。因此, 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 加快就业改革步伐, 有效解决群众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社会背景,历史进程,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毛晓东.我国失业及就业问题的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0, (3) :113.
[2]白秀平.破解当前就业难题的八点建议[J].行政管理改革, 2010, (2) .
[3]李云鹏.金融危机中美国就业状况的教育支撑[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4) .
【就业课程改革】推荐阅读:
就业课程08-26
就业课程体系07-04
课程改革就业指导08-08
实习就业指导课程10-21
就业指导课程教案10-04
就业指导课课程作业07-22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思路论文11-05
锦成网就业创业课程考试05-1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报告06-18
电子商务专业学习课程及就业方向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