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论文

2024-08-07

作文教学论文(共9篇)

作文教学论文 篇1

作文教学反思:作文教学之我见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树口十”,每个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因此,不同学生的作文,应表现不同的内容和个性特征。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写作是思维的完美与能力的提高,是个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用自己的语言表情达意,是个体的荣观行业以及差异与色彩。写作是作者主观情感抒发,是个性化的精神劳动,好文章往往是因为捈抹了个性的色彩,个性是文章的真正价所在,有了个性,文章便会闪耀出崭新的光辉。

一、体悟人生,走进五彩斑斓的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所渭“真实”就是以自然的心灵之眼,观察生活的原貌,不但看到生活的`“向阳面”,而且也注意到生活的“阴暗面”,不但面对生活琐屑的表象,而且也透视其间深蕴的生活真谛和本质。“真诚”就是反对先入为主的给学生外加一种“标准”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并以此来“衡量”和“匡正”生活,导致虚假地作文,甚至虚假地做人,写作的情感方式说到底是作者的生活方式,把矫情伪饰的杂质过滤掉,把法然大气和硬朗讽喻留下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抒写万物灵性,进一步体悟生活,从中受到启迪,接受审美教育,这才是学生写作的价值所在。

二、放手作文,把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文是个体精神劳动的思维结晶,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不需置疑的,他们拥有作文的主动权也是天经地义的。(心得体会 )我们提倡自由作文,给学生的思维“松绑”,少些束缚,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使学生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畅所欲言,写自己的作文,走自己的创新路。我们主张放手作文,鼓励学生在利用业余时间,踊跃投身图书世界,撷取文学营养,奔向大社会、大自然,去拥抱生活的真谛,以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增长才干,让他们全凭自己的意愿、喜好去抒写生活,评说是非,在广阔的时空里,自由驰骋,写出富有个性的好作文。

三、弘扬个性,表现人性的精髓

个性化的创造是作文的亮点所在,而每个习作者都是有血有肉、有灵性、有个性个体,作文应该展示人格魅力,表现人性精髓。作文有了个性和人格,就有灵性、有生命。优秀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那是因为它洋溢着浓郁的个性色彩,充溢着感人的人格力量,作文要张扬个性,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表现“自我”,写出自己个性化的文学才思。

总之,作文要杜绝“美丽的谎言”的编造,远离虚情假意的造作。应该教育学生走出不必要的束缚,用自己的笔管,抒写五彩斑斓的生活,启迪读者进一步体悟生活,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熏陶,在作文的磨炼中,不断发现自我,完美自我,让青春与佳作一起焕发生命的光辉。

作文教学论文 篇2

一、课文, 作文知识的殿堂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关的, 阅读教学应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处理课文时, 不能只满足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作文知识并加以积累。

(一) 从课文中领悟观察方法

在小学课文中, 大多是一些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而不同类型的文章, 作者在写作时的观察点也不一样。写人的文章, 作者常侧重于抓住反映人物特点的某件事来写, 如《詹天佑》一文, 文中就抓住了詹天佑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修建京张铁路及在修路过程中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几件具体事来说明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写景的文章, 作者就侧重于抓住突出景物特点的事物进行观察, 然后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 如《桂林山水》一文, 作者就抓住桂林山和水的特点来突出桂林独具特色的美。状物的文章有写动物, 写植物的, 写动物的文章, 作者一般都是抓住动物的外形与生活习性即吃食、睡觉、活动等特点进行描写, 如《翠鸟》一文, 作者就是抓住翠鸟的外形、飞行及捕鱼这一特点写出了翠鸟的美丽与灵活;而写植物的文章, 作者一般都会抓住植物的外形特点即茎、叶、花、果等来进行描写,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 作者就抓住杨梅树, 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来写。对于这些课文, 教学时就不能简单地处理成某个人、某件事、某样景、某件物的介绍, 而应着重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的方法。

(二) 从课文中领悟写作顺序

在小学阶段, 所出现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都很注意文章的顺序。写人的文章, 大多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写。如《诚实的孩子》一文, 就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作者先介绍事情发生的原因, 列宁去姑妈家时, 不小心打碎花瓶;然后介绍经过, 姑妈发现后问是谁打碎时, 谁也不承认;最后写结果, 列宁给姑妈写了封信, 承认自己打碎花瓶一事。《一夜的工作》就是从生活俭朴、工作劳苦两方面写周总理。记事的文章, 一般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如《飞夺泸定桥》。写景的文章, 有的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 如《三峡之秋》;有的按地点的转换顺序写,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写, 如《桂林山水》、《林海》。状物的文章, 一般抓住事物的几个方面, 如《翠鸟》、《鲸》等。这些写作顺序, 我们都应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 引导学生从中领悟。

(三) 从课文中领悟表达方法

恰当地选用表达方法会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何表达, 也可从课文中领悟。如《桂林山水》一文, 作者在描写山水的特点时, 就抓住山水的特点, 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的方法突出桂林山水别具一格的美, 表达得如此生动、精妙。教学时, 如果用文中描写漓江水的句段与“漓江的水很静;漓江的水很绿;漓江的水很清”作比较, 学生不就能领悟到表达的技巧吗?有的文章运用先概括描述后具体描写的方法, 如《索溪峪的野》;还有的文章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如《鸟的天堂》等。这些表达方法, 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从中感悟并加以运用。

二、电视, 作文生动的课堂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认知的整体性、想象的直观性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小学生作文教学也应适应这种心理特征, 注重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通过直观声像, 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电视是集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媒体, 通过图像, 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通过声音, 把人物的语言表现出来。而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看电视,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爱好, 电视无疑是学生习作生动的课堂。为此, 在作文教学中, 便要充分发挥电视的作用,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观察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一) 借助电视,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说是写的基础, 学生能说了, 写起来也就容易多了。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低年级的小学生, 除了通过让他们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别人听来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外, 还有一条途径便是看电视。电视中的动画片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最爱看的, 动画片中生动的情节能很快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让孩子牢记心中。这时, 老师携同家长有意识地训练孩子, 在家里, 让孩子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在学校, 老师有计划地安排一节课, 让孩子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讲给老师、同学听。这样, 学生不但不会有负担, 而且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语言得到了发展。

(二) 借助电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作是对生活的反映。要反映生活, 就必须学会观察。所以, 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写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电视能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如果老师能很好地利用电视这一媒体指导学生观察, 那就形象、直观多了, 这样有利于学生领悟观察方法。我在教三年级语文时曾经叫同学写过一篇作文——《有趣的活动——贴鼻子》。我先组织学生做“贴鼻子”的游戏, 然后叫学生写, 可是, 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很空洞, 不具体。归结于一个原因就是不会观察。于是, 我又重做“贴鼻子”游戏, 并录下来, 然后让全班同学看。在学生看之前, 指导学生观察:贴鼻子的人怎么走, 怎么贴, 下面的同学反应怎样;轮到自己时, 你的心情怎样, 想了些什么?最后再让学生写。结果, 同学们就能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里活动来写, 把贴鼻子游戏的趣味性表达出来了。后来, 我便有意识地布置学生看电视, 然后把电视内容写下来, 尤其强调:把反映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节写下来。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习作渐渐地丰满、具体了。

(三) 借助电视, 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学生学会了观察, 还应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电视中的故事具有条理性, 连贯性, 这就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电视中的故事叙述下来。我女儿读三年级时, 我们坐在电视旁看了一段“海狮的表演”, 看了一会儿, 我就对她说:“你看, 海狮的表演多精彩!你看时注意海狮表演了哪些节目, 怎样表演的, 注意它的动作、神态。”看完后, 我又问她:“你能把刚才海狮的表演写下来吗?”她爽快地答应了我, 并在40分钟内写好了《海狮的表演》。她一气呵成, 不用总问我怎么写了, 还写得生动有趣呢!

三、模仿, 作文体验的课堂

模仿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 是儿童的天性。年龄越小, 越需要依赖模仿来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 如低年级学生造句要从模仿相同结构、相同语气的句子开始, 说话要从模仿老师的示范开始……在当今的教学中, 我们常常强调创新, 创新固然好, 可连最起码的基础都没有, 创新从何谈起?所以笔者认为, 小学生作文应从模仿开始, 模仿是学生作文体验的课堂, 从模仿中体验作文的表达方法, 从模仿中体验作文的布局谋篇。如学完《桂林山水》一文后, 我也让学生模仿课文的方法写我们家乡的国家级自然风景区——三百山。语感较好、领悟能力强的学生就知道模仿, 他们抓住三百山的树、瀑布、小动物来写, 还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 文章条理清楚, 语言生动, 重点突出, 写得非常棒!虽然还有同学写得不够好, 但只要充分地处理好课文, 利用好课文, 让每一篇课文都成为很好的习作例文。让学生从模仿到创新, 相信学生的作文会越写越好!

作文教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观察能力;读写结合;修改方法;多元评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其中“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恰好是作文教学所承载的主要任务。作文教学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谈起小学作文教学,则让学生望而生畏,让教师摇头叹息。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得知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作文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找到作文教学的秘诀,有效解决“两无”的难题,让学生作文写得生动、具体呢?笔者总结多年来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培养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对于提高作文能力来说,观察的作用举足轻重。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不可能写好作文的。

1.明确观察目的,锁定观察重点。观察不能心不在焉、漫无目的,而要有的放矢、锁定重点。譬如写《记一次拔河比赛》,要想使文章吸引人,就离不开激烈场面的描写。那在作文之前就要重点指导学生观察队员紧抓绳子的动作、身体后倾的姿势、用力时的神态表情及助威人员言行举止等表现,那些跟比赛无关的内容则不属观察重点。

2.选好观察地点,变换观察角度。观察地点即观察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事物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距离、角度、方向等因素,会导致观察结果的不同,这正如散文大家苏轼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观察景物来说,可以近观也可以远眺;可以鸟瞰也可以仰视。观察的视角随着立足点的改变而改变。视角多了,对景物的了解就更全面了。

3.确定观察顺序,抓住本质特征。观察要讲究顺序,区分主次。观察大自然的景物,可以按照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观察某种动物,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还要善于捕捉事物特征,找出其个性特点。如指导学生观察一道菜肴可以从色、形、香、味等方面进行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一个人,可以从语言、神态、动作、外貌等方面进行观察,并捕捉其年龄、个性、职业方面的特点……要真正把握事物的特征,有时还需要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同中求异,异中存同。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个性特征,笔下的事物才能生动形象,熠熠生辉。

4.记录观察所得,养成良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者每次组织学生观察总是要求学生带上自己的笔记本,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就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宝贵的作文材料库。以后学生作文,遇到相关的材料,就可以到自己记录本里检索了,信手拈来,左右逢源。

二、读写紧密结合,注重迁移运用

阅读是吸收、内化;写作是倾吐、表达。因此,作文应与阅读紧密结合。语文教学要着力解决好写与读的关系,教师要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练笔训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汲取营养,实现迁移运用,有效促进读与写的协调发展,同步提高。

1.加强诵读,丰富积累。诵读是积累的最佳方式,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刻不容缓。大量的经典古诗词、优美句段,名言警句等内容进驻学生的脑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厚实学生的文学底蕴。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喜欢背诵,乐于背诵;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品味天下美文,与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交朋友。通过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语文素养。

2.读中练写,学以致用。仿写是读写结合的有效方法。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粼选、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语言流畅、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作文的蓝本。教师应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仿写训练。可以仿写句子,也可以仿写语段、;可以从内容上仿写,也可以从形式上仿写。还可以进行补写、续写、扩写等训练,以期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搭建读写结合的平台,让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作文训练中。

三、传授修改方法,实施多元评价

作文评改是作文指导的延伸和作文讲评的基础,是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关于作文评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在此思想指导下,教师务必要及早将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传授修改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告诉学生修改作文可以从字、词、句、段、篇及标点等方面入手:①要找出写错及误用的字,找出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加以改正。②要对意思模糊、语意不连贯、不完整,缺少逻辑性的句子或段落,进行删、添、调、补、改。读中改,改中读,用心琢磨、反复修改,不厌其烦。③要组织学生通读全文,结合习作的要求,看看自己的整篇习作还有哪些差距。④标点符号的修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用错标点;忘记使用标点;标点书写不规范;标点位置不规范等等。教师应多举例子,加强训练,促进学生熟悉掌握并正确运用各种标点符号。

2.实施多元评价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作文评价的多元化,教师、父母、同学等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其中学生自改、互相评议是多元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投入大量精力精批细改,而不指导学生尝试自主批改,是一种出力不讨好、越俎代庖的行为,它剥夺了本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修正过程的机会。教学中,笔者常用的评改方法有:①自读自改;②师批生改;③互读互改;④集体评改。

【参考文献】

作文教学论文 篇4

快速作文——特别是广东惠阳的快速作文课堂训练十步法(简称“十步法”),作为近年语文教改中的一 个新事物,人们往往容易对它产生两种误解:一是认为作文只要好就行了,快不快没关系;二是认为快就难得 好,好就不容易快。

其实,快速作文教学并不是要学生一步登天,奇迹般地写出好文章来,而是要培养学生一种快速构思、快 速行文和快速书写的良好素质,从而逐步实现快速写出好文章来的目标。所谓“快速”,仅仅是从完成一篇文 章的时间来说的,并不是指实现目标的全过程而言的。要求学生写出好文章来,这是教学目标,怎样使学生写 出好文章来,这是教学手段(方法)。从目标和手段的关系看,好的手段非常重要。我认为,快速作文教学目 前应是一种比传统作文教学更好的手段,其理由如次:

一、教学思想更先进。快速作文教学主要是依靠学生,让学生自己写自己改。以“十步法”为例,两节连 堂课90分钟内完成十个步骤,其中五个步骤由学生独自完成,共50分钟。老师只是巧妙地“逼”学生“急中生 智”,科学地引导学生“急中”多生智,少生错,从而有一支生花妙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 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在快速作文教学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传统作文教学主要是依靠老师,靠老师指 导得法,批改得细,讲评得当。那么,主要靠学生是不是行呢?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 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是一种外 在因素,起着辅助性的作用。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能动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 主动地追求知识。通俗地说,就是让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而老师则由演员变为导演。毛泽东有句名言:“读 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实际上就是针对现代人日益强化的参 与意识,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使用”的过程,成为实践的过程,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可见快速作文是建立在 现代教学思想基础上,理应更科学、更先进。

二、教学目标更科学。写出好文章来,这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但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呢?尽管教学大纲上 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大纲并不会说话,大纲还得由活的人来掌握。不知从何时开始,语文老师们就不给作文打 满分了,也就是要求“好文章”必须十全十美。这种观点似乎已根深蒂固了。显然,传统作文教学的这个目标 是抽象的、虚幻的、不科学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不知世间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好文章。快速作文只 要求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所谓“比较好”,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不求全责备,只要思想健康,同时在谋篇 布局、遣词造句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可以考虑打高分或者满分。学生的作文和作家的作品应当是有区别的 ,不能以作家作品的要求来看待学生作文。再说,作家的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何况学生的作文呢?显然 ,快速作文教学的目标更科学、更具体、更符合实际。在要求“比较好”的同时,还要求写得快。“快”是一 种可以量化的标准,也是一种体现时代特色的要求,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这一点,甚至还推崇古人所谓“两句 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然而美则美矣,年年名落孙山亦难免矣。

三、教学手段更合理。快速作文教学从“快”入手,强调就是要快,从某种意义上说,快就是好。开始时 ,只要求不离题,快快写完规定的字数,象篇文章就行了。这样,学生没有思想顾虑,可以轻装上阵,稍加思 索,就挥笔疾书了。传统作文教学从“好”出发,强调就是要好,以教学目标来代替教学手段,直接要求学生 写出好文章来。学生为求其好,自然不敢轻易下笔,苦苦思索,也还是“胸无成竹”。于是时间在犹豫彷徨中 过去了,且不说好文章不可得,就连差文章也难得了。“快”是一个“跳一跳,就可摘到的果子”,容易激发 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去追求;而“好”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东西,很容易使人心灰意冷,止步不前。“快速 ”旨在培养一种良好的写作素质,其重要意义是:

1.有利于训练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在审题构思、谋篇布局、乃至行文书写等方面都要快,促使学生大 脑高速运转,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长期训练,必然使学生思维更敏捷,变得更聪明,从而写出比较好的文章来 。

2.有利于养成边写边想的好习惯。在作文实践中,“胸有成竹”——完全想好再写是极为罕见的,更多的 情况是,审题构思时,思维常处于一种模糊的游离的状态,只有在具体行文过程中,思维才逐渐清晰、活跃和 稳定,并且是越写越清晰、越活跃、越稳定。所以大致想好就要动笔写。

3.有利于培养说真话抒真情的良好品质。拿起笔来就写,快人快语,真话脱口而出,真情自然流露,这就 是“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我认为“快”与“真”应有着更多的联系,与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也 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从“文如其人”的角度看,这是写出好文章来的重要因素。

4.有利于形成一种朴实自然的好文风。脱口而出的话,也许不够精巧,显得笨拙,但只要“达意”并通顺 ,就无可非议。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遣词造句上因求“好”而花费时间太多,结果往 往咬文嚼字,以辞害义,形成所谓“学生腔”。快速作文,迫使学生只能考虑把心中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语 言的修饰顾及不上了,也没时间矫揉造作了。尽管不够华美,但“我手写我口”,朴素自然。“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这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好文风。

四、教学效果更明显。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其效果的检验也应是很复杂的,几个老师,几个班级 ,几次分数,都不足以科学检验教学效果。快速作文教学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怎么能说“教学效果更明显” 呢?这里所指的是直接的、看得见的、可以用常识判断的效果,它至少有三点是“明显”的:

1.作文数量明显增加。快速作文因其快,教学的全过程“指导——作文——批改——讲评”,可在两节连 堂课中完成,每周一篇,每学期至少可写18篇以上。而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隔周一篇,一个学期很难超过8篇。

2.作文质量也会明显提高。因为作文主要是个实践问题,谁都知道,多写多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手段 ,数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快,就能多,只有多,才能好,没有一定的数量,就难有一定的质量。既 然快速作文教学比传统作文教学在数量上翻了一番以上,那么质量的提高也理应更快一些。

3.中下学生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凡是实践过快速作文教学的老师,都会在较短时期内感到学生作文水平相差不大了,20分钟左右,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600字以上的符合题意、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的文章来,只是 过去那种为数甚少的构思精巧、文笔优美的文章几乎不见了。“尖子”不尖了,于是有人对快速作文产生了忧 虑。其实这也用不着担忧,尖子不尖,一方面是由于广大中下学生赶上来了,缩短了与尖子学生的差距;一方 面是尖子学生暂时还不能适应“快速”这个新情况。所以,我们既要认识到快速作文教学有个培养尖子学生的 问题,还要认识到快速作文教学大面积地提高了中下学生的作文水平,这个意义是重大的,明显的。

作文教学论文 篇5

作文不能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只有让学生写自己的课堂,写自己的旅游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读书感悟,写自己的熟悉的事和人,学生写得真实,轻松,不用绞尽脑汁想。课堂是孩子们每天经历的,让孩子们写自己最喜爱的一堂课,他们会给我们惊喜,他自己选择,当然选他最喜爱的写,精彩自然就有;他去旅游了,你告诉他就按照他如何安排,就如何写,参观顺序就是他当时的路线而已,那就是移步换景,看到什么,感受如何,写下来就是游记;自己读书,有时会感动哭了,有时会和人物一起欢笑,有时也会自己忍不住笑,有时还会不同意书中人物的观点,脑中立刻展现自己的想法,读过后掩卷深思,也会浮想联翩,写下来就是读后感;自己经历的事,如何写?就写谁做了这事,哪里做的?何时做的?你的看法?这事是好是坏,你持什么态度?好的学习,传播正能量;坏的鞭笞,压邪扶正。天天见的人,他的外貌如何,喜欢的穿戴什么?啥脾气?品行如何?总体上你总有个评价,他做了哪些事体现了他这个人的品质,围绕自己的想写的内容,选择典型事就行啦。

结合生活,还有一个需要大量借鉴。生活丰富,但也很难写出好文章。语言能力需要锤炼,需要学习训练。那就要大量阅读,广泛阅读。写作是一个创造输出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质量全靠自己的积累。必须有读书的根底才行。每天与文字打交道,熟能生巧。书海遨游,文字为伴,入脑入心,字词变为灵性相随,写时才会文思泉涌。

作文是经过大量的书写练习,才能能力不断提高。唯有常写不断,写作才能不断进步。作文不是教出来的,一定是练出来的。不是有许多人问那些有名作家写作技巧吗?得出的回答怎样呢?文无定法,唯有不断写而已。想成为作家,就必须每天坚持写,与文字为伍。

日记是作文教学的好帮手。每天让学生坚持日记,不仅锻炼他们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为学生习作积累可靠的素材。若是认真写每天的事,完全可以是一篇小作文。通过日记的坚持,让学生锻炼了意志力,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文教学不能急,她是慢功夫。引导学生去写,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尤其起步阶段,让学生写自己的事,只要能写清楚就行。总之,生活就是学生的作文素材宝库。

作者:殷志斌

作文教学论文 篇6

临海市哲商小学 谢柯娜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笔者试图构建一种与“语文课程标准”最为合拍的体验作文教学模式。“体验作文”的基本教学模式:观察感悟,丰富生活体验——确定主题,诱发生活体验——创设情境,激活生活体验——交流合作,强化生活体验——构思成文,抒发生活体验——灵活修改,深化生活体验——多元评价,满足成功体验——分层展示,升华成功体验。

[关键词] 生活体验 享受作文 体验作文 教学模式

小学作文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虽然国内的教育者没有间断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但最终没有形成完整的高效的作文教学体系。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原因,主要有:

⑴训练内容过于精细化,忽视学生的个体创造。⑵章法指导过于机械化,忽视学生的独特个性。

⑶人物事件过于虚构化,忽视学生的真情实感。⑷评估方式过于单一化,忽视学生的创作热情。

⑸写作语言过于成人化,忽视学生的童真童趣。

⑹习作课堂过于封闭化,忽视学科的整合统一。

这样的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真情实感、内心体验的表达;也使学生对作文失去感情和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文学素养功底。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叶圣陶老先生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因此,笔者试图构建一种与“语文课程标准”最为合拍的体验作文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模式,尊重学生生活体验,还原生命本色,努力开辟能唤醒孩子天性,激发学生灵性,张扬学生个性的作文天地,让作文教学充满阳光,充满勃勃生机。

所谓“体验作文”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再将生活的体验与对文本的感悟结合起来,不断整合、内化再整合,产生新的思想体验,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并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体验作文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习作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一句话,它关注写作的全过程。笔者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体验作文”的基本教学模式。

一、观察感悟,丰富生活体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无米”主要是由于习作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再加上学生生活范围的有限,而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学生在写作时,你总会听到这样的唠叨:“又写又写,有什么内容可写,每天不

都是一个样的,平平淡淡的,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其实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如我班一女同学,早晨起来看见厨房里并排放着三碗煮好的糯米粥,端在手上喝在嘴里,不凉也不烫,由此想到奶奶平时对自己的关爱。正因为有了厚实的生活基础,更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所以写出的日记是那样的感人。

二、确定主题,诱发生活体验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须不知这样的教学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收效甚微。教师的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学生对这样的命题根本就不感兴趣,有的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习作的效果可想而知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文命题不在乎“大”与“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能诱发内在的生活体验,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口”、“我手说我情”的题目才是关键。于是我们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来命题。

三、创设情境,激活生活体验。

选择好主题之后就要考虑以何种形式将主题展示给学生。一个主题确定下来是不是迎合所有学生的心理,对以前的生活体验学生是否还能清晰再现,这些都是影响作文的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当老师的给学生创设一种缘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态“情境”,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走入生活,共同体验,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

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的确,一个成功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再现生活,提供素材,还能激活学生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在创作欲望的驱使下,自然灵感喷发。那么该怎样创设情境呢?

1、多媒体再现情境

有时事情经历了,也有了一定的体验,但真正要把经历的事情写下来,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事先把关键部分用数码照相机记录下来,制作成课件,然后在学生面前再现出来,这样往往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阶梯。如确定主题是“秋游”后,我就将自己在海边秋游时,有意识拍下的内容:看到大海时同学的神情、抓被螃蟹的大螯咬住了手、不小心摔倒、满载而归等镜头,做成多媒体课件。在习作课上进行展示,学生便很轻松地高质量地完成这次

习作。

2、学生表演情境

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让学生自编、自演、自评。学生通过置身于场景之中的情境体验,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表象,这样进大大减缓习作坡度。同时,教师还可有针对性地对于精彩动作,要求表演者“定格”、“慢放”、“重放”,并适当进行语言描绘,引导其他同学观察描绘,从而为学生的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如省教坛新秀湖州市东风小学肖绍国老师上的一节作文指导课----《演演说说写写》,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肖老师与一学生扮演一对父子俩,观看足球赛的电视直播。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演,为学生再现了真实的生活画面,然后让学生说说,说好了,再写下来。这样的指导,学生有了更深的体验,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3、开展活动情境

根据学生喜欢活动的天性,教师应立足“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学生引入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如和学生一起扳手腕、吹羽毛、逗笑,一起争创校园吉尼斯记录,一起包饺子„„丰富的活动会带给学生有趣的习作内容,带给学生强烈的兴趣、丰富的情感体验。

记得我在任教小学三年级作文时,曾组织了这样一次体验性活动——“保护鸡蛋宝宝”。告诉孩子们,拿到鸡蛋宝宝后,你就是“鸡妈妈”,你就是“鸡爸爸”了,要把你的宝宝给照顾好哦!看着一个个天性活泼好动的学生小心翼翼地拿着“鸡蛋宝宝”保管时,我已经知道这将是一个很好的体验活动。我要求他们除晚上睡觉外必须把鸡蛋带在身上,一刻不离。经过一个星期的携带、照顾,我根据这一活动进行了一次作文训练:回顾照顾过程,交流照顾感受。因为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带着新奇、紧张的心情去亲身经历照顾鸡蛋的过程,都有了强烈的情感体验,都产生了强烈的交流和倾诉的需要。

其实除了丰富的校内活动,社会生活、大自然更是学生作文素材的好源泉,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自然,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掌握作文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作文素材。

四、交流合作,强化生活体验

在有了大量生活观察、情境感悟以及个性体验之后,学生对写作专题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时候教师不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充实材料、强化体验、理清思路。交流的方式很多,有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头脑风暴等。

五、构思成文,抒发生活体验

以上这些环节都是写作的准备阶段,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此时教师再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启发,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整体构思,列出写作提纲,逐渐成文,抒发内心体验。

六、灵活修改,深化生活体验

俗话说“好文章要三分写七分改”,可见修改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写,教师改,成了作文教学的模式。这既不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修改作文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作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们要

采取灵活多样的修改方式。如教师批改、学生自我修改、学生相互修改、师生共同修改、师生单独面批等。其中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相当重要,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着手,对文章进行重新审视、精心锤炼、升华自己的独特体验。

七、多元评价,满足成功体验。

学生的进步提高是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的,这时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显得尤为重要。

1、评价语言激励化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这对我们作文评价的启发尤其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宽容,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语里充分肯定。我们在讲教师评语激励时,其实也不妨为自己减轻一下工作量,尝试一种新的方法。如可采取学生自评为主、小组内互评为辅、教师点评引路的方式。每写完一篇作文,让学生自己写评语,针对自己习作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请组内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可选择几篇不同风格的文章进行评析,目的是教给学生评价和修改作文的方法。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2、评价方式多元化

多元评价,指评价者的多元参与。其中有学生的自评,让学生再次读自己的作文,重新感受一下写作的过程,说说自己作文的优缺点;有学生的互评,学生看同伴的作文,自有一种亲切感,也能够促使他们与同学互比;还有教师的评价,既评学生作文,又评学生“点评”,有条件的还可请家长评价,使家长不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并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沟通。

八、分层展示,升华成功体验

不要以为改好,评好这篇作文就算完事了,其实最后,我们还可以再设置多种多样的作文展台,不仅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交流,以他们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更升华了成功的体验,再次激发了他们不断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欲望。

1、在教室里布置墙报,选择学生日记中较好的请他们在班上朗读后在墙报上展览,每周定时更换。日记内容不限,有独到见解的,文字优美的,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可以入选。这样,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日记上了墙报,特别有成就感,下一篇就会更认真地去写了。

2、利用校园网,发布满意的习作。许多学生家里已有电脑,我就鼓励学生登陆校园网站,上传自己写得满意的习作,没有条件的学生,我就帮他们上传。看着自己的习作出现在校园网站中,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习作的兴趣更浓了。

3、设立作文成果袋。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只档案袋,由学生自行设计封面,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闪亮的水晶心”、“苗苗圃”等。让学生把在报刊上发表的和自己满意的习作放入成果袋内。这样,一打开这个成果袋,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作文教学论文 篇7

一、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 拟定作文教学计划

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系统而又全面的写作训练纲要。以现行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必修) 》为例, 每册书后面都安排有“表达交流”, 其中“表达交流”内含“写作”。

语文 (必修) 1、2册分别从写作内容、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训练, 语文 (必修) 3、4册分别从立论的角度、论据的选择和论证方法进行议论文训练, 语文 (必修) 5、6册是从作文发展等级进行综合训练。教师就可以据此拟定作文教学计划:

高一:记叙文。上学期训练学生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要选好角度, 写人要凸显个性, 写事要有波澜;下学期训练学生学习描写、抒情, 写景抓住特征。

高二:议论文。上学期训练学生选取立论的角度、选择和使用论据, 学习论证和记叙的方法;下学期训练学生横向、纵向展开议论, 学习反驳并且辩证分析的能力。

高三: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写作文力求深刻、充实、新颖、有文采。

这样的作文教学计划一步一个脚印, 循序渐进, 教师们配合教材写作部分坚持训练下去, 一定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在高中三年得到提升。

二、利用课文阅读和课后习题, 拟定写作话题

作文话题选择, 我们完全可以回归课本。现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设计, 增加了写作的内容, 将课文讲读和课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可拟写作文话题。

比如《五人墓碑记》谈到为正义而蹈死不顾、不苟活于户牖之下, 《我为什么而活着》谈到为爱情、知识、人类苦难而活, 教师就可让学生谈谈人该怎样活着。

《人是什么》中歌德、康德、爱因斯坦都赞赏西西佛斯一生不断追求, 孔子也提出类似含义的格言“生无所息”, 教师据此可拟定以“生无所息”为话题的作文。

《屈原列传》谈到屈原出淤泥而不染, 为保持高洁的人格, 勇赴汨罗而死;《报任安书》谈到司马迁遭腐刑, 为完成巨著《史记》, 备尝人格撕裂和灵魂的煎熬, 屈辱活着。教师可引导学生拟定“执著与变通”“选择持节而死还是选择忍辱苟活?”等作文话题。

总之, 这样利用课文讲读与课后写作练习拟定的作文话题贴近学生实际, 学生不仅有话可说, 而且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达到练笔的目的。

三、利用教材, 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语文课本里面就蕴含着无数的写作素材。

如对于《灯下漫笔》中“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 而且变了之后, 还万分喜欢”这种现象背后的“奴性心态”这个话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课文:《我若为王》中, 我成为王之后, 将封妻, 封子, 封女, 改姓名, 其他一切人都要臣服自己;《胡同文化》中, 楼里有个小伙子, 为了一点事, 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 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茶馆》里, 王利发说, “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

比如《登泰山记》:作者冒着风雪登泰山观日出, 可联想到“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可以论证只有经受磨难才能有所成就;作者于日观峰见数十立山白若樗蒲, 可见作者立足点高远, 联想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可论证人只有登高才能望远, 只有博采众长, 才能达到非凡境界;作者此次登山循西谷直至山巅, 不因古人循东谷入, 可论证敢于创新。

又比如同一单元的《五人墓碑记》五人皆平民却为正义而蹈死不顾, 可论证平凡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壮举;五人死后巨大社会影响可论证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要重视普通民众的力量, 也可论证为正义而死虽死尤荣。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只要老师上课时有意识提示一下, 一学期下来, 学生何愁没有素材呢?课文是学生深入学习过的内容, 对于课文中的素材, 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如果学生能有意识地在作文中援引运用, 不仅能节省时间, 弥补课外阅读不足, 更能自圆其说, 灵活地论证观点。

四、利用课文, 学习基本写作技巧

选入到教材中的作品, 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 我们不仅可以借鉴思想内容, 而且可以学习写作方法技巧。

记叙文, 举《祝福》《故乡》《荷花淀》等为例, 学习倒叙、插叙, 学习通过肖像描写、动作行为描写及富于个性化的人物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议论文, 举《花未眠》《种树郭橐驼传》《灯下漫笔》为例, 让学生学习以小见大, 因事说理的写作方法。举《漫话清高》为例, 启发学生学习“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种层层递进式的议论文基本写法。也如《六国论》《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让学生学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正反对比式、并列式等论证方法。

散文, 举出《荷塘月色》《项脊轩志》, 让学生学习以感情为线索, 形散而神不散的技巧;也让学生学习运用叠词、拟人、比喻、通感、量词等写景摹物技巧;学习通过平常小事抒发真情。

由此可见, 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 得法于课内, 能培养学生写作几种常用文体的能力。

作文教学论文 篇8

【关键词】农村高中;教学改革;即席作文

一、广西历年高考作文题目简析

作文向来受到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特别重视,随着高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可能还将不断提升,所占的分数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纵观广西历年高考作文题大盘点(1951-2014),不难发现,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也在发生变化:从1951-1989年是命题作文,1990-2000基本是半命题作文,2001-2005是命题作文,2006-2014年是材料作文。从作文命题的题目可以看出,高考作文的要求范畴越来越宽,对学生知识面和看待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单纯的知识讲授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了,单一的命题作文已经束缚了学生多方面的思考能力。

二、命题作文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

命题作文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它给学生定下了写作的方向和潜在写作模式,在学生知识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多数作文的内容是大同小异的,教师在批改评价作文时,也很难找出突破点。长期的命题作文教学,让学生养成了固定的写作格式,应付式完成作文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长此下去,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难以发现他们在写作方面的个性发展。

三、即席作文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灵活性

即席作文就是在特定的场合,根据某一情景、景象、画面或话题,当场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这种作文形式与情景作文一样,对训练同学们的描写、记叙、抒情能力,特别是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即席即当场之意,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像城市高中生那样有机会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接受多样的培训,因而对事物的看法会过于单一,但适当的开发他们对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或现实问题看法的潜力,就能发现他们会总结中与城里孩子不一样的看法和观念,熟悉的农村环境,看到的事物是有其独特的视角的,不同于城里高中生,他们没有经过固定的培训来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角,因而,对同一个事物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视点,这是农村高中生在校期间获取知识与城市高中生不一样的地方,即席作文教学就在合适的场合发挥了它合适的优势。

四、如何在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即席作文写作

(一)个性化作文教学

1、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都是独特而惟一的,这些珍贵的经验和感悟就是一座最好的作文资源宝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是看不见,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必须从学生个人生活入手”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2、在阅读中累积自我的知识

阅读是理论知识的积累途径之一,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贴近古今中外的生活内容的,“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教师在上课时,借用课本上的知识来发掘适合学生的知识点加以传授,通过举一反三,能够学以致用。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中积累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情陶。

3、在创新创意中求异

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特的个性,高中阶段本该是最富想象力的阶段,很多学生因为缺乏个性,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千篇一律,这是农村高中生常遇见的问题,因而很难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个性化写作,可以随他们的爱好在一个范畴内完成自己最拿手的作文,没有拘束不悖常理的个性化写作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创新创意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尽情的抒发自我内心的感受,这是别人无法复制和粘贴的。这时教师要从”主导地位演变为辅导地位”从“独奏者变为伴奏者”,作为伴奏者教师更多的是“作为知识的启发者而非灌输者”,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4、在语言中突出新颖

语言是情感表达的书面剖析,每个农村高中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环境的影响而受到束缚,不敢直接表达自我內心的感受,但我们的作文往往就是靠语言来表达,文学性和新颖性是写作在语言上的要求之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尽可能得启发学生通过一个事项来展示不同的语言表达。尽力开发出他们最想拿手的鲜活性语言。以便更加如实、更加恰当的表达要表达的意思。

(二)学生作文兴趣培养

农村高中作文教学向来是教师最难啃的一个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最讨厌的教学内容之一,如何提高他们对作文写作的兴趣是提高他们作文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他们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呢?即席作文在这一方面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积极性。

转变传统的作文课堂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课堂模式,进行师生互动,激起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作文课上,老师要从内心引导学生热爱作文,抛弃作文恐惧心理,从思维上引导学生求新,去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把“教”的重点放在写作方法指导上,不同角度选材上,教给学生怎样创新思维。过去那种不管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老师仍滔滔不绝的讲下去,只能成为学生的进步的桎梏,何谈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所以作文课上,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至

关重要!比如,上课伊始,老师给学生讲一个近段时间最热门的话题,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2]听完后,老师问:“谁能告诉我们这个话题说明了那些问题或道理?”学生兴趣很高,纷纷思考和讨论,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老师的提问,再进行现场展示和讲评,让学生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这不仅培样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作文教学模式

小组作文教学是近几年来作文教学的新模式之一,在农村高中生中,他们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不太喜欢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但当今的社会,沟通能力是判定一个人是否能融入群体的主要标准之一,沟通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与人交流,在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小组作文教学模式来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即席作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的给学生自由组合,先和自己喜欢的人分享同一个话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后,绝大部分学生会敞开自己的心扉,进而进入老师分组的阶段,在与自己不太熟悉的同学中进行第二阶段的交流,以此类推,与别班、别年级甚至老师等人群进行阶梯式的沟通交流,这样既能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也锻炼了他们的沟通交流的能力。

总之,即席作文是农村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学工作者尽可能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水平,在与城市高中生的竞争中展示自己特有的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敬英 中学个性化写作教学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J  中小学电教 200908

作文教学论文 篇9

------“我渴望___”作文评改课教学

【设计依据】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由此可见,沿用多年的由教师批改和讲评作文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必须探索一条作文讲评的新路子。在很多学生的作文中,不是缺少真实的体验,就是语言贫乏,感情平淡,无法打动读者。如何化平淡为精彩,如何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表达出来,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努力激活学生所储备的课内知识、课外积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拥有轻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习作,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将“说”与“写”结合,把作文简单理解为“笔谈”--─用笔说话,是解决学生能“说”不能“写”的重要方法。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悟书面语言的特点,强调在记叙中增加描写,使文章有血有肉。

【设计理念】

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首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才能利用语文作文教学这一主阵地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点拨,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了文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使学生在自主评改中学得本领,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发展提高,听说读写并重,主动参与评改,使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沟通的精神,同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和矛盾,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怎样修改作文?修改作文从哪里入手?这是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每次学生作文打完草稿后,我都要求他们先自己修改,然后同桌修改,最后抄写交上来。可到我批改时,仍然有许多错别字、病句,最为明显的是篇幅短,内容不具体,而且语句罗嗦,前后重复,几句话来回转着说。每次判作文,都是我最头疼的事。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觉得除了必要的指导之外,还应重视作文的评改,使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学期“自由作文”

附:写作题目:“我渴望___”

写作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个性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③书写工整,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教学准备:

课件《望闻问切,对症下药》,音频《隐形的翅膀》,学生人手一篇作文修改范文(江辉同学的《我渴望爸爸每天能陪伴着我》)

教学目标:

针对本次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拟题不当,首尾未能为文章中心服务”两大问题,采取化整为零、以点带面,评改结合、合作探究的办法,以作文结构中的小块面(标题、开头、结尾)为突破口,教会学生运用“望闻问切,对症下药”的作文评改方法,对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改。

教学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学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评议他人作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针对作文中流露的班级自卑情绪,师生共同挂起“自信”之灯。

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盏灯笼,这盏灯的名字叫自信。请班长到前面来,代表我们全班和老师一起挂上这盏灯。为什么挂“自信”这盏灯?因为我在李江同学的作文中读到了这样的句子:“我深感悲哀,我们八(6)班在这次月考中成绩很不理想。难道别人在说起我们的时候,都是一种不屑一顾的语气?难道别人在评论我们的时候,就只是一个差字,身为八(6)班的一员,我们甘心吗?”……大家说,甘心吗?好,我希望以今天的这节作文评改课,来证明我们确实不比别人差,大家有信心吗?……八(6)班的同学,能行吗?……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马上回顾一下上星期的作文题。题目是“我渴望___”。

二、题解:“我渴望___”(形式:语文科代表为大家朗读)

题解:这个题目首先要在横线上补充“我”最渴望的东西,比较适合写成记叙文。写作时主要通过叙述具体的事情来表明“我”渴望得到这些东西的原因。

如《我渴望自由》,文章可以通过具体的一两件事来表现我失去自由的痛苦,写出我渴望自由的原因,以及自由对我如何重要等等。

题目中的“我”也可以理解为是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用拟人手法,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反映生态环境问题。此外,还可以写成优美的抒情小散文。

三、总结写作情况:

1、说优点:抒真情(情感渴求、未来畅想、环境期盼),表扬本次作文中充满个性的“三朵金花”。

令人高兴的是本次作文我们班同学有一个共同的优点:抒真情。有的同学在作文中诉说了自己对情感的渴求,有的同学对未来进行了畅想,还有的同学表达了对环境的期盼。所有的作文中有三篇我很欣赏,第1篇是潘婷的《我渴望回到童年》,深情地讲述了在成长的失落中渴望童年的纯真;第2篇是任静的《我渴望成长》,朴实地写出渴望感受生命的美好、寻求成长的真理;最有创意的是朱丹的《我渴望飞翔》,渴望像鸽子一样诗意地飞翔,点燃奥运圣火,召唤台湾回归祖国怀抱。这是我们本次写作中充满个性的“三朵金花”,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祝贺。

2、说不足:拟题不当;开头结尾没有发挥“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当然,我们的作文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以下两个方面:

(1)拟题:近20个同学拟题不够准确,文不对题。还有近10个同学拟题雷同、拟题空泛。个别同学拟题过于随便。

(2)开头、结尾: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内容写得很具体,但开头和结尾没有发挥“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四、讲方法:简要阐述“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评改法。

怎样改进呢?有一个非常实用的通杀绝招“望闻问切,对症下药”。一看到这8个字,大家会联想到什么行业?其实评改作文,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找出毛病,然后再用药方治好这些毛病。面对一篇作文时,我们怎样找出它的毛病?望就是看一看、找一找;闻就是读一读,听一听;问和切就是问一问,想一想。先找出毛病,然后对症下药。

五、实战演练

“望闻问切”评改标题

1、明确好标题的标准(齐读),依据标准评标题(“开火车”接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本次作文中第一大问题“拟题”。俗话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标题就是一双小而有神的眼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标题的特点简练具体,以小见大,巧妙新颖。

下面出示的是本次作文中的一些好标题,示例:《我渴望考上大学》(刘强);

《我渴望自由》(任静);《我渴望阳光》(侯琪);《我渴望一片绿荫》(谢珊)。

请大家想一想各有什么特点?谁能评一评?……

2、明确标题“常见病”,争当“高手”改标题(自由抢答、他改自评大家评):

明白了什么是好标题,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个实战演练:“望闻问切”,对作文标题进行评改,争当“改题高手”。标题的常见“毛病”有拟题雷同,肤浅,宽泛,太长,不准确。针对以上毛病我们来练一练病题评改,比比看,谁是改题高手?

请看第一个病例:《我渴望的生活》(苏欣),看一看题目,再读一读内容概要,找一找有没有中心词,想一想标题的毛病是什么,可以怎样改?……改题高手在哪里?请按照答题思路来说:“我发现了这个标题有……毛病,我认为可以这样改……会更为准确(更为巧妙)”……请作者本人说说看,他改的标题符合你的意思吗?……大家评一评改得更准确吗?……有没有突出中心?

附:病题评改范例

1、《我渴望的生活》:苏欣

内容概要:我希望爸妈能理解我的心,自己虽然成绩不好,但已经尽力了,我渴望他们能多一些鼓励。

2、《我渴望有钱》:杨D

内容概要:我很想自己有钱,有了钱我就可以当大慈善家,把钱捐给穷苦的孩子读书,让他们学习成才,脱离贫穷。

3、《我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李皓

内容概要: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在校过着辛苦的住宿生活,离开了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我感到孤独无助。

小结:大家非常棒,看来是高手如林了,我们再加大一点难度,进入下一轮的挑战:评改开头,大家有没有信心?

六、实战演练

“望闻问切”,评改开头

1、明确好开头的特点,开头好方法(齐读),依据标准评开头(形式:三个学生自读开头,邻座评、大家评、自己评):

好开头的特点是紧扣中心,有吸引力。我们读一读好开头经常运用的方法,有些同学的开头就运用了这些方法,写得很不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请张云兰为大家读一读她的作文标题及开头《我渴望友谊》……请旁边的同学评一评她用了什么方法?胡敏《我渴望当服装设计师》,大家一起说她用了什么方法?……黄国棋《我渴望长大》你自己来谈一谈你用了什么方法?

附:好开头范例

例1:《我渴望友谊》:张云兰

友谊是最神圣的,她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慧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仇敌。它时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是强迫,更不是乞求。

例2:《我渴望当服装设计师:胡敏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可见服装对人们多么重要。所以,我立志要为社会上的每一位成员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时装。

例3:《我渴望长大》黄国棋

大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想让自己年龄变小,而小小年龄的我却渴望早点长大!

小结:方法很多,只要能为文章的中心“添彩”,都是好开头!

2、明确开头“常见病”,大家共同改开头。(形式:自己读,大家听,自由讨论,自由修改,自由汇报,作者评选好开头)

开头的常见病是平淡、嗦、不扣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病例,请王宏为大家读一读他的作文《我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开头部分,大家认真听一听,感觉一下毛病在哪里?他的作文标题告诉我们他渴望什么?开头扣紧了完整这个词吗?从字数上看怎样?好,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一下,想一想,存在什么毛病?怎样改?请指出修改的方向。你甚至可以用小贴士改写一个合乎标题的新开头。谁来帮他改一改?……王宏评一评,你认为这个开头符合你的意思吗?

附:病例评改:《我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王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也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自己的家境可能不富裕,但是,家贫也会出孝子,清贫也能育英才。

附:【个性开头小贴士】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排比比喻(引出中心);引用歌曲(突出中心)。

3、老师也来改一改,示范运用“个性小贴士”改开头

王宏,老师也帮你改了改开头。想听一听吗?喜欢吗?

附:教师下水作文

家是什么?家是温情,是悬在天上的一轮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家是牵挂,是走在路上的一封短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是千言万语的叮咛,“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家是永恒不变的召唤,“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我想有个家,一个像圆月一样明亮、温情而完整的家。

七、明确好结尾的标准,“望闻问切”,评结尾(形式:全班齐读齐评),老师阶段小结。

好结尾的标准:紧密扣题,余味无穷。怎样结尾才能使文章余味无穷呢,我们来看一看。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几个好结尾,感受一下,大家说一说用了什么方法?

附:【个性结尾“小贴士”】为文章的中心添些“色彩”:

首尾照应、画龙点睛、排比、比喻、设问、反问、引用歌曲、名言警句……

附:结尾赏评(一)《我渴望自由》

面对稍纵即逝的宝贵学习时间,我一刻也不敢放松,可我为什么迟迟不能得到一片自由的学习环境?为什么幸运之神总是不怜悯我?我渴望得到一片自由的天空!

结尾赏评(二)《我渴望财富》

给我一笔财富,让我把爱洒向大地;给我一笔财富,让我把真情留给人们;给我一笔财富,让我把生命之火点燃!

结尾赏评(三) 《我渴望自由》

妈妈,女儿渴望独立的人格,这是发自肺腑的渴求,也是我一直的追求。请打开您这爱的枷锁,让女儿自由自在地翱翔吧。我要做一只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对着满是乌云的天空高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小结:评改结尾也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总结起来也就是说,无论用什么方法,无论怎样改,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都要为中心服务。

八、标题、开头、结尾全程修改实战大比拼

1、说比赛要求

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进行一个实战大比拼,比赛要求:运用“望闻问切”法,对作文的标题、开头、结尾进行评改。请大家拿好已经下发的江辉同学的作文。

2、访问作者,确定修改范文的文章中心。

为了明确作文的中心,我们来进行一个现场访问,江辉同学,你在这篇作文中想表达的渴望是什么?(渴望爸爸的关爱)。

3、说比赛方法:分工合作,小组汇报。

比赛的方法是前后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一起修改范文,看谁改得又快又好。

请大家注意屏幕上的提示: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渴望爸爸的关爱”,对标题、开头、结尾进行修改,可以完全推翻原文的语句,运用排比、比喻、设问、引用诗句名言歌曲……等方法,改出自己的特色。

结合提示认真思考,将本组讨论出来的修改方案写在材料的空白处。

4、改标题:(形式:请各小组派代表把改好的标题写到黑板上去,作者本人评定最佳标题。)

大家说标题存在什么问题?(作手势“太长”)看看这些改好的标题哪个更准确,更巧妙?江辉同学,你喜欢哪个?这个标题是谁想出来的?好,我们为他颁发改题高手的最高荣誉。

5、改开头、结尾(小组汇报)

开头和结尾存在什么问题?怎么改呢?哪个小组领先来汇报一下?……我们为他们给予他们“勇于表现”的称号。还有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请江辉同学说说看你喜欢谁的?好,我们为他们给予他们“妙手神医”的称号。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比赛至此结束,很多的好改法我们课后再多交流。

九、学生谈体会,文坛名人话修改:

你一言我一语: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好文章大多是改出来的,许多文坛名人都极为重视文章修改。我们读一读。

附:文坛名人话修改:

1、当代作家老舍说“修改文章,读给自己听是好办法,还可以读给别人听。”

2、叶圣陶先生说“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这是好习惯。”

3、毛泽东主席说“把自己的论文初稿拿来问问同行或老师的意见,实为修改文章的好方法。”

4、鲁迅先生说“我做完总要看两遍,想一想,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5、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6、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7、袁枚:“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8、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圆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

十、结束语:

也就是说要多读、多看、多问、多想,用我们自己的一句话说,就是《望闻问切 对症下药》。希望大家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将这个方法运用到文章各个部分的修改中去。作文水平要提高,要实现超越自我,还要同学之间多多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精益求精。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愿我们八(6)班同学在自信之灯的照耀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过好人生的每一天。这节课到此结束,下课。

教学反思:

传统的作文讲评课,一般可分为“撒网式”和“三段式”两种。所谓“撒网式”,即教师讲评作文时,或表扬这个同学遣词造句精妙,或赞赏那个同学过渡自然中心突出等,一堂课下来,差不多表扬了一半同学。“三段式”即教师一上课先来个这次作文的总体评价,然后分别读几篇范文给大家听,最后作点评小结。这两种作文讲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与评为主,课堂容易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根本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去探究作文的真谛。学生对这样的课堂也是十分厌烦。本节课在设计上最大的亮点是深入浅出、细致严密,非常注重作文评改课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教学导入及结尾,抓住作文“言为心声”的特点,为学生点燃自信之“灯”,体现了作文与育人的统一。教学重点由医生给病人看病巧妙地切入,教会学生“望闻问切,对症下药”作文评改法,指导学生解决了本次作文中普遍存在的拟题不准、开头结尾没有突出中心的问题。教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首先让学生明白“标题、开头、结尾”评改的各项具体标准以及“要为中心服务”的大原则,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评、互评、互改、自由讨论、共同商讨、分工合作,精益求精。学生兴趣浓,热情高,既调动了主动性,又培养了合作意识,比单纯老师批改收获大,学生也认可这种自主评改作文的方式,是可以继续深入探索的。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体现了由点到面、讲究实用的教学思想,达到了让学生学会修改,分享写作心得,共同追求写作进步的目的。当然我在这次课中也有不足之处,“文味”的问题。总的来说,还不够浓烈。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作文批改情况。记住自己是在教作文,要注意倾听,善于表扬、及时表扬。怎样让课堂上文味更浓一些呢?很关键的一点是老师的语言要有更富有感染力。这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目标。

作业布置

附:改了开头的病文(余下部分留给王宏课后修改)

根据本节课或同学给你提出的修改方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习作。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作文也要作进一步的修改,使其更完美。

《我渴望爸爸每天能陪伴着我》

八(6)班:江辉

在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拥有爸爸和妈妈。大多数人都说:“母爱,是最伟大的。”从道理上说, 我认为“母爱”是最伟大的。在我的生活上,“父爱”重于母爱。

我爸爸是一个私家建筑的小老板,员工不够用的情况下。他自己还动手做,有时为了早点帮人家做完工程,他连夜加班;有时我有空也跟爸爸到工地上,他口渴时给他倒杯茶;有时我弟弟有空也会和我到爸爸工地上,有时也帮爸爸做一事。由于爸爸一天到晚都要工作。在小学时,我天天回到家,就马上做功课,做到5点半钟时,我就开始做饭,等爸爸和妈妈回来。我们很快吃完饭,马上把剩下的功课做完。做了能做的,就出去饭厅收拾碗筷。之后,我就拿不会做的作业问爸爸,爸爸帮我一题一题地讲解。他有时抽我背书,每次我背书背通了就有奖励,看见爸爸奖给我的礼物已经装满了大箱子;有时他讲笑话给我们听,我最喜欢爸爸笑容满面,我最讨厌爸爸发火。

我多想每天都能看见爸爸,得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读书,那只是暂时的,你还想出来工作、结婚。在学校里,只有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才可以看见爸爸,有时特殊地也可以看见他,其余的日子大多数和室友在一起生活和学习。为了想在学校的日子里见一见爸爸。每当爸爸送我上学,他把我送到学校里,爸爸倒转车头飞快地回家,在学校里我通过围墙的缝隙,看见爸爸的背影,逐渐地在眼前远去了,走进人海茫茫里,我才回到课室里。我不知不觉地双想念着爸爸,有时多想哭,但我在想现在少不了哭,哭是一件很丑的事。我眼眶里装满了泪水,我好朋友问我为什么哭,我骗他说“见见爸爸发火的一面也好啦!”

每个人都有一个渴望的事情,你们都希望的事情和事物能成真。但我希望在今后我的渴望能成为我的渴望能成为我希望得到的爱!

12月25日

上一篇:学生会生活部年度总结下一篇:如何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