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教学(共12篇)
快速作文教学 篇1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准备──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是教学目标无时限性, 一篇作文往往要二节课甚至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二是作文次数写得少, 一个学期只是写几篇, 最多不超过10篇;三是视角狭隘、缺乏创新意识, 难以写出优质的文章。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费时、费力、低产、劣质”, 严重地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必须创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将基础打牢了后继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将一些简单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好了, 才能把它们融会贯通, 才能写出优质的文章。“学案导写, 自主创新”作文体系教学模式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探究与实践。这个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学案导写──合作交流──自主展示──师生评价──归纳小结──达标检测──成果展示──理论总结”, 通过这八个环节构建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 以“学案导写”为根本, 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合作交流”为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的技巧, 提高写作的能力。事实证明, “学案导写、自主创新”作文体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开发了潜能。
一.让新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同
传统的作文写法是教师公布题目, 学生冥思苦想后用两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把作文“磨”出来, 因此, 刚开始提出快速作文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天方夜谭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遵循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开始简单的审题、立意, 并使用两种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一是用30分钟为学生现场演示作文中从审题立意到文章完成的整个过程, 再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讲解;二是提前选好二篇范文展示给学生, 然后大家一起来分析文章的亮点 (思路和语言) 。第一轮讨论完了, 将范文再读一遍, 谈谈有什么新发现, 导学案中的知识点能否在文中找到?通过这些实践, 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了我们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循序渐进, 构建体系
作文教学过程中, 构建科学、全面、长效的教学体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新课标》的作文理论要求, 制定详实的、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导学案, 并使之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学生进行长达三年的持续体系化作文训练。我们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成熟历程, 我们可以把作文教学体系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七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刻画人物;语言通畅、详略得当, 力求准确生动形象。训练范围侧重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
八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形成读者意识;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作。训练范围侧重社会、自然和个人情感生活。
九年级:培养学生创新与逆向思维能力;强化表达技巧的训练, 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作文。命题范围侧重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
三.重点突出, 目标明确
每堂课的导学案上明确提出当堂的训练目标, 并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无序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方法, 培养兴趣
每堂课的导学案上详细介绍作文写作的要点、方法等知识, 并在导学案上印刷上一次作文训练中的优秀学生作品, 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节选,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学生先自学, 将自学过程中不好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在老师讲解时弄懂弄通;然后限定作文写作时间, 让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及时进行训练, 有助于学生运用课堂上吸收的内容素材, 及时掌握方法和技巧。
六.快速批改, 提高效率
传统的作文修改是学生完成后由老师精批细改, 任教两个班的教师要改完一次作文往往要用上半个月的时间。到了评讲的时候, 有些学生已经忘记自己写了什么。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代之以“学生自己修改──集体修改──教师浏览定等级”的批改模式。这种批改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这种作文教学指导体系建立, 使教师可以对学生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实现阶段化、体系化和层进化, 并且对学生的三年的跟踪指导和反馈评价更加真实有操作性, 建立科学、全面、长效的评价机制, 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的写作习惯, 同时也可以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无序性,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同时切实提高其作文写作水平。
快速作文教学 篇2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 教学质量。而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不死不活效率低,处于“少、慢、差”的落后状态。而快速作文教学改 革实验却为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一、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内容及基本做法
快速作文训练实际上是一项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强化训练。当代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认为:每个人身上 都有一种未开发的无法估量的潜能。快速作文训练可在不同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因为不同能力水平的 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多数学生具有可变性优势。通过强化训练,学生思维变得活跃敏捷 ,具有了一定的广泛性、独立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使未被开发的写作潜能最 大限度地开掘出来,不但能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水平,而且对其它各科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作 文教学是应试教育,而快速作文教学则是素质教育,这责质教育重在非智力因素的开掘即习惯、能力的培养, 重在把写作变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受用一生的好习惯;变为一种能力――受用一生的快速写、快速修改的能 力并能经受住生活中的各种考验。
(一)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前提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潜能、智力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内动力的驱 使,学生就会逐渐地对快速作文训练有好感、有热情、有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俄国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 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当学生对快速作文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和好感时,快速作文训练才会有效。
快速作文教学基础训练把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作为一项内容,这是遵循兴趣性的原则。写作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它源于写作的需要。有了写作的需要,也就有了写作兴趣。而写作兴趣的持久浓厚又依赖于写 作的成功。快速作文课,使学生由传统作文教学的被动消极作文变为积极主动作文。
1.理论引导,激趣生情
学习讲授快速作文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写作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 生的兴趣。当学生明确了快速作文的意义时,形成共识:快速作文是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的写作训练 ,是跟伟大时代快节奏、高效率同步的训练,是跨世纪一代必须具备的写作技能的训练。
2.结合实际,激趣命题
教师命题,既要注意与《大纲》写作要求同步,与“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同步,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这 样,学生才能兴致勃勃,有人、事、物可写,有理可言,有情可抒,进而写出真实感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激趣命题,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又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才华得以 展露,潜能得以开掘。
3.感悟生活,激趣写作
常言道: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个人情感炽热、感情专注,就能产生灵感,从而使写作具有创新,更具 有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丰富素材。同 时,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的真挚情感得以畅快淋漓地表达。
4.动手制作,激趣观察
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心灵手巧,兴趣盎然。例如:学习《中国 石拱桥》一文,要求学生制作材料相同、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平桥、拱桥各一座。然后让学生观察两座桥 的承受能力。通过观察及对比,学生都能迅速地总结出拱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为快速写作《桥》的 说明文积累了素材。
(二)积累写作材料和语言材料――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基础
快速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之所以得益于课外,是因为它与阅读教学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是因 为进行广泛的`阅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语言材料。大量的阅读名篇佳作 ,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受益匪浅。
阅读、积累、写作三者关系密切。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储存,写作是倾吐。要想倾吐得好,畅快淋漓地快 速作文,就得注重平日的吸收和积累,不但要多吸收,多储存,而且要吸收得精当,储存得牢固。要用笔记, 用脑记。我国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积叶成章”写的《辍耕录》,就可谓是积累与写作的成功的范例。由 此可知,厚积而薄发;没有积累,尤其是没有厚积,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快速作文训练把积累写作材料 、语言材料作为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坚持不懈地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的。
1.积累写作材料
①班级统一摘记名言、警句及典型事例。②个人自由摘记。要求分类进行。例如:爱国主义的、珍惜时间 的、自学成才的、勤奋钻研的等等。③佳作摘要。如:《外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初中生优秀作文选》、 《高中生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让一个学生朗读,其余的学生可边听边做摘要,或记论点、论据,或记人物 的语言等描写。
2.积累语言材料
①每日一名言。由一学生(轮流进行)将名言写在小黑板上,并做以讲解,然后同学们记下来。②阅读教 材中的佳段妙语,要求学生不但要背诵下来,而且抄写与摘记本上。③老师“补讲”的名言、成语等,学生也 要做摘记。④报刊中的精彩文章及片断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教材。在积累材料时要求学生注意三点:一要典 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积累语言时还要注意多摘记有文采的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快速思维训练――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关键环节
快速作文训练的关键是快速思维的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思维的品质,即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等是一 个人智慧的标志。在快速作文训练中,思维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不仅要学习快速作文法,更重要的是要 接受快速思维的训练。通过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智力不断开发,进而写出佳作来。
1.多学多记: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知识愈多,思维愈广 。为了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班级学生每人均订阅报刊。班级可采取一日赏析一佳作的方法,选取力作, 听后共同赏析,定期召开佳作欣赏交流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坚持做摘记:①名人语录。②典型事例。上述 做法既奠定了学生深厚的语文基础,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
2.设疑提问:
快速作文课上的讲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有利契机。思起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 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讲评须设疑。有疑却教无疑。师问生,生问生,无疑到有疑,有疑到无疑。如此反 复,学生在讲评过程中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就得思想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解疑,既培养了学生善于 思索、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也培养了他们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深刻性。
3.求异求新:
求异,就是创新,求异作文就是求新、求巧、求好。文贵求异,思贵创新,自古皆然。求异,即求异思维 :打破常规,沿着不同方向、不同途径思考问题。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和构思的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 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二、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语文能力呢?需要的将是‘出口成章’的口 头表达能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
快速作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个“快”与传统作文教学的“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二 者的主要区别之一。写作实践课上,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命题,就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地快速审题、谋篇布局、 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一点也不能懒散、拖沓和延误,而是一气呵成,迅速快捷,在四十分钟内完成60 0字左右的文章。快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等好习惯的形成并发展成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第二,快速作文教学强化训练了学生的快速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快速作文教学将传统作文教学的“先 导后写”变为“先写后导”,这种教学程序上的变革彻底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摆脱了先导后写的
[1][2]下一页
条条框框的束 缚。学生作文不再受老师指导的限制,思想活跃,思维展开,写作自由,有利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一 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快速地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与众不同的文章 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快速作文教学是积极主动的教学,积极主动地作文,更是写作竞赛。它给学生提供的是公平参与竞 争的机会,创造的是参赛取胜的氛围。这种氛围,既符合学生乐于参与的心理特点,又吸引着学生竞争取胜。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积极主动作文,既增强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又锻炼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四,快速作文教学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评阅浏览自改法”,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在修改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第五,快速作文教学批改处理快、评价、反馈快,老师批改作文粗略浏览,处理迅速,能及时发现学生作 文中的优点与不足,便于学生修改。评议作文,反馈迅速,褒优评劣,对症下药,切除“病灶”。批阅处理快 ,评价反馈快,这也是传统作文教学不能相比的。
新课标下快速作文教学的尝试 篇3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毛病,尽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和写作水平,我用快速作文教学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实践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一、激发写作情感,培养写作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机,也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学生的作文之火花才能得到迸发,真情实感才能得到流露,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我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使学生愿于作文,乐于作文。
那么,我是如何点燃学生的写作之火,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的呢?
1.让学生明确快速写作是时代的要求。每天,我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快”字,如工作要高效率、生活要快节奏等。总之,“快”是一种时代的精神,而“快速作文”对于信息交换、思想交流和业务往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为人们赢得时间、金钱和利益,推动事业的向前发展。比如,六十四周年国庆期间,世界各地的记者云集北京,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新闻大战,从某种意义来说,“新闻大战”其实就是一种快速作文的比赛,谁的写作速度快,谁的稿件就先发表,赢得先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离不开快速写作,比如,起草报告、工作总结、书写信件等,所以,“快”是时代的特点,快速写作是时代的要求。现代中学生不掌握快速作文方法,就不能适应当今快节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
2.使学生明确快速写作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要求学生作文要“有一定的写作速度”,而快速作文不但要求学生写得多,特别要求写作速度快,而且作文质量要求高,即做到“多、快、好”,这就可以一改过去那种“少、慢、差”的作文现象。
3.使学生明确快速作文是一项开发写作潜能的强化训练。就是说,通过快速作文训练的学生,可以使自己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把未被开发的写作潜能最大限度地开掘出来,从而使写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
就这样,通过以上的启发引导,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了学生主动作文的意识。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写”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写”,这自然为快速作文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如今,一提起作文,学生再也不感到头疼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很乐意地拿起笔来比较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二、积累写作材料,强化书写训练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快速作文特别强调写作材料。没有积累一定的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能手也很难快速成文。因此,我平时总是要求学生要学会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日要多留意,多观察发生在身边的、周围的人和事,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每周至少完成三篇以上的观察日记,老师每星期检查一次,这样,日积月累,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此外,还特别强调学生要定向积累,即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或报纸杂志,分专题积累一些典型的写作材料,比如,爱国主义、理想前途、见义勇为、名言警句等,并对所积累的材料要熟悉,最好能牢记于心。过后,老师或定期检查,或上课时抽出一定的时间提问学生,这样做可使学生主动地搜集、积累材料,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写起作文来,再也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由于材料充足,写作速度自然快速。
书写能力的高低同样会直接影响快速作文。所以,我每周都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两页以上(约一千字)的硬笔书法练习(堂上训练),对书写好的学生当堂表扬,并张榜公布。我对书写速度的要求是每分钟50个字。所以,每次作文,我都要求学生在一堂课内完成规定的字数(开始训练时,要求学生完成400至500字),并要做到书写正确,卷面整洁。
三、强化思维训练,掌握写作技巧
快速作文的关键在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也就是说,学生一接触到作文题,能立即作出反应,进入最佳的思维——即思维高度活跃,思想高度集中,拿起笔来,一挥而就。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我着重抓好快速思维和定式思维训练。
进行快速思维训练的具体做法主要是:(1)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加强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2)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好一篇记叙文(或散文),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3)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好一篇议论文(或感想、心得),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定式思维训练的具体做法主要是教给学生快速作文的规律和方法,并让学生反复实践,熟练掌握,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比如,针对很多学生写议论文不会论证的问题,我把一般议论文中论证论点的过程归纳成这样的口诀教给学生:“提论点,阐述法;讲道理,事例证;有分析,道理明;正面讲,反面论;结尾时,再照应”。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并形成了思维定式,学生写议论文再也不愁不会写了。
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每次作文我尽量做到:(1)命题切合实际。由于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快速成篇。如,期末考试作文《也谈逆境出人才》,2012届三(6)班王××同学只用了40分钟就完成了650字以上,并且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严密、文面整洁的作文。(2)命题要富有启发性。因为题目富有启发性,就能更好地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启动学生的情感闸门,促使学生披挂上阵,在极短的时间内倾吐内心的独白,达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如2013届三(1)班钟××同学写《夜,静悄悄的》一文,680字仅用了38分钟,写出了夜静人不静的情景,构思独特,描写细腻。
总之,在快速作文教学过程中,抓好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就抓住了快速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当然,快速作文教学,我除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外,还要求学生要切实掌握一定的快速写作技巧。比如,怎样快速审题立意;怎样快速构思;怎样快速记人叙事。这样做,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能“快中求巧”。
四、限时作文,师生共评
每次作文,我只安排一个教时,规定写作要求和字数,严格要求学生,当堂完卷。时间一到,一律收卷,没有完成也要收卷,绝不姑息迁就。这样,学生下次作文就会养成一种紧迫感和时间观念。此外,有时适当进行随堂作文竞赛,并事前规定:最先交卷者加10分,第二名加8分,以此类推,按序加分,加完为止。通过这样的竞赛,强化了学生的参赛意识,大大提高了写作速度,效果良好。
每次写完作文,我总是抓紧时间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浏览一遍,挑出那些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的作文,并在班上给予表扬鼓励。然后抽取部分学生的作文,用一堂课的时间在班上评改。先由老师给出的评分标准当堂评改,再把老师没有评改完的作文分发给学生,由学生互评,学生互评作文一定要做到四有:即有评分,有评语,有姓名,有日期。
实践证明,这种限时作文,师生共评的方法,不但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一点收获
通过快速作文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写作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原来需要两节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作文,现在个别学生只需半个小时就可以写好,多数学生只用一节课可完卷。
总之,快速作文教学,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值得一试。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第三中学)
品读经典快速提高作文教学法 篇4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形式。但是,由于作文教学无本可依,无章可循,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即便是教师讲作文,也是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致使学生的创作个性无法张扬,作文效果差,如何突破“语言苍白,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应试作文教学模式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因此我希望通过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专题来探索一条道路,以下是第一个专题——通过经典美文提高写作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素读经典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素读”不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主要还指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
“素读”的提法是日本人最早说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国际著名教育学博士七田真说:“‘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我们前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都是从“素读”中来的。我们当今的教材对学生来说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学校自编了三本校本教材,取名为《李子风》“风”即“风”“雅”“颂”中的意思。七、八、九年级各一本,每本编辑了三十篇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例如七年级就选入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每天早上全校学生齐读齐背。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维,日长月久,习焉不察,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日后的泛观博览,慎思笃行,人性世情的历练后,常于不经意处却已层楼更上。
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拓宽了阅读渠道。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每个班级都设立小图书馆 ( 发动学生捐书,每学期用班费购买 ),每周安排1节课时间阅读。此外,教师鼓励学生购书或到图书馆借阅或上网查询,学校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征订了《美文选粹》《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二、仿写经典美文
仿写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老师先仿写经典名篇,学生就同一题材仿写。教师写下水作文让学生写什么作文,老师先身体力行,与学生共尝写作甘苦,通过“下水文”正确认识到究竟如何去教学生写作文,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培养组织材料的写作能力,并且将作文写好。例如,针对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我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写起。我就进行了一次记叙文片段教学,我先从课文中摘录了许多经典的句子。
美文借鉴: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花一树皆寄情,我先叫学生品味下面经典句子的写法:
“桃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朱自清的《春》
“那些小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走一步再走一步》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的《繁星·春水》
接着我要求学生写放学的情景。我自己先写了一段:“仿佛等待了一个世纪般,刺耳的钟声终于响起,早已准备好下课的同学蜂拥而出。紧接着又是那首掉牙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校园里回荡,我想连山上的鸟儿的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吧……”学生仿写后我选择了一些优秀习作给予展示。
第二步是学生直接仿写。我们的教材里有很多经典名篇,在一次七年级作文辅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仿写《天净沙·秋思》,开始学生一点思路都没有,后来我就以学生远足为题材写了几首,例如:清风、阳光、出发。/ 山间、小路、笑骂。/ 稻穗、点头、南瓜 /山里人家 / 读书人在月下。学生马上就有了灵感,仿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后来再教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又如法炮制,并把优秀习作在校刊《凤鸣》上给予发表。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作诗,学生又不至于死记硬背,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构建经典美文的训练体系
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
1. 举行经典美文的诗朗诵、诗歌背诵比赛。
2. 举办征文比赛,同时择优发表在校刊《凤鸣》上。
3. 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前5分钟活动,课前5分钟,由学生介绍自己新近阅读的经典美文,就人物性格、语言特色、故事情节某一方面作介绍。
4. 作读书笔记。
5. 举办活动,激发热情,举办诗歌朗诵、背诵比赛活动,养成习惯,内化素质。
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案例 篇5
——文章中的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赵芳
目标定位:
1.了解推理想象的内涵。
2.学会在写作中合乎情理的推理和想象,使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要点阐释:
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主要从思维的方式和结果来说。鼓励考生在推理和想像上有超常之处,鼓励创造性思维,激发考生的创造性热情和兴趣。鼓励考生对问题和社会生活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特见解,有思考,有探索,有观点,有思想。学习内容:
教会学生对事件的推理想象既有独到之处,又合情合理。课前活动
1.阅读准备的材料,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推理想象,推理想象的作用,以及怎么样推理想象。写作中的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推理是逻辑学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结论)的过程。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几乎都包含推理,只是其中的前提或结论常隐藏在语境中罢了。推理有独到之处,是指能突破思维定势,符合逻辑地推导出别人尚未认识到的原因或结果,使独到的新发现、新突破新人耳目。2008年上海卷的一篇佳作《他们》,选择了农民工这一群体作为表现的对象。作者在写了他们的居住条件、身份称呼、生存境遇,心灵重负和希望信念之后,亮了一个令人击节的结尾:“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这一预见便是新人耳目的创见,在农民工尚未得到政府和城里人身份认同的当时,作者的断言甚至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但这一“结论”的导出是否符合逻辑呢?有。在文内,作者写道:“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在文外,其推理的基点是社会正呼唤公平,和谐社会正在构建。可见推理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突破,在于它的发别人之所未发,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合乎逻辑地导出的。再说“想象”。它是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写出它的具体形象,或者指设想。作文创新离不开想象力。想象有独到之处,指想象奇特、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历年的高考作文不乏凭想象有独到之处而成功的例子:它们放飞文思,驰骋想象,或借古人来说事,或代未来而预言,或游科苑以写怀,或借花鸟以传情„„它们所创造的奇幻之境和所表达的独特见解确是与众不同的。2008年北京卷佳作《月出青云,临风书雪》在这方面尤为人所称道。作者扣住材料中“满了吗”和“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驰骋想象,通过编述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间的故事,生动地揭示材料的寓意。那“大”字下重重的一点,使献之心生灵犀,“终于明白自己和书法之间的距离了”,颇有“含不尽之际,见于言外”的韵味。文章四个同中见异的片断有机融合,几乎赋予“吾儿写尽三缸水,唯一有一点像羲之”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以经典的样式,凸显了独特的创新能力。由此还可见出,生活中的文化元素是我们作文创新的丰富资源。
从以上两例还能认识到,推理和想象虽是抽象和形象两种思维形态,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它们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参与活动的:获取、鉴别、分析、整合、熔铸纷繁复杂的素材、忽隐忽现的思绪、稍纵即逝的灵感,正因为它们点石成金的“指头”,那一推杂乱如麻,甚至难以捉摸的东西才得以呈现为文章,甚且那文章还会风姿绰约、神采焕发地奔赴你的笔端,再向读者走去。所以我更愿意将二者合称为“推想”。重视训练推理想象,使之有“独到之处”,对于作文创新有何意义呢? 首先是能帮助你选择写作的独特视角。2008年江苏卷有篇佳作《好奇心》。在大部分考生作某某凭着“好奇心”获得了某个“发现”的正面强攻之际,这位考生独辟蹊径,借助“陶瓷”的眼睛来观照“孩童”,通过他因偶然、莽撞而成就一件绝世之作的传奇故事来解读好奇心,营就一篇“好奇心创造美丽”的奇幻之作。同样,2009年湖北的一位考生面对“站上的门口”这一文题,突发奇想,写成“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巧用课文资源,融入自己的感悟和从原文获得的熏陶和启示,巧妙的视角使他获得成功。视角独特能使文章成为特色鲜明的“这一个”,使文章从那些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大路货”脱颖而出。这里头自然少不了推理想象的“独到”。
其次,能帮助你实现构思新巧。2009年广东卷有篇佳作叫《如此常识》,写了两个刚进厂的青年工人拜师学艺的故事。故事中小李找厂长要求换掉自己的师傅——张师傅,去拜小王的师傅张科长为师傅,他跟着张科长捞油水,还指望升任副厂长;谁知失去保护伞的张科长因没有实际才干下了岗,张师傅反倒做了厂长,小他彻底失算;小李再当学徒,师傅竟是小王。故事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尤其那出人意料的结尾,极具讽刺效果。对这种情节安排,人们会夸赞:“亏他想得出”,真可谓“想象独到”的标本。但正因为想象中有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揭示“按照错误的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好前途”这一主旨。可见以奇特想象见长的独辟蹊径之作,须有推理想象携手参与。再次,能帮助你运用逆向思维获得成功。写作过程我们一般先运用发散思维选择素材和确定立意,然后还会运用聚合思维选择最佳的角度切入,以便深入“钻探”。有时候为了避免撞车或回避轻车熟路的惯性,便会“反弹琵琶”。比如别人说“不要班门弄斧”,你却说“弄斧必到班门”;别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你却说“在市场经济中,酒香也怕巷子深”。如2008年北京卷作文,大家都在为“瓶子如何填满”而思考并行文,而那篇《我们在追求什么》却对此提出质疑,它从做学问、谋财富和追求“现代”三方面对“求满”问题进行审视乃于批判,批评了当今国人的“浮躁病”,发出“给我们的灵魂留下空间”的呼唤,提出“何必去塞满,留一些空间,享受自然与生命”的立意。这种“反弹琵琶”看似否定了便是人的“原意”,却符合“角度自定”的要求。这一“谢朝华之已披”的策略以其符合要求的“独到”而更显出深刻。
最后,以合乎逻辑的推理参与想象会使文章获得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效果。2005年江苏卷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便是善用推理的典范之作。文章先在篇首设置了一个看似荒诞的推理:“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肯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接着用两段文字以假言推理来自我否定,得出“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和“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认识,最后推导出结论:“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文章以恰当的推理形式作抓手,实现了创新表达,可见推理想象的“独到”还须凭借恰当的逻辑形式。
总之,推理想像是“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要求,没有推理想像,人类的创造力就不可能快速发展。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像力比丰富的知识还重要。”艺术创作也是这样。“艺术的创作过程只是通过想像才能得到完成。” 那么推理想象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克服消极的心理定势,积极运用发散思维。消极的心理定势,是人在长期思维实践中形成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它限制人的思维活力,扼杀人的创造精神。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一论断,固然揭示了修身治学的一定规律,但也是相对的。业精于勤,这是事实,但勤勉者未必都业精,因为这里还有一个优化方法的问题。再如“滴水石穿”的精神一直被人们称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滴水之所以能穿石,还有一个方向专一的问题,如果方向不专一,再怎么坚持不懈,也不能“穿石”。不然马路上的洒水车为什么天天洒水却不能将马路洒断呢?这就说明在运用材料时,在进行推理论述时必须克服消极的心理定势。
(2)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等。联想是推理的基础。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类、相似、相反关联的反映。可以由此及彼,由大到小,由远及近,从具体到抽象,或就现象看本质,就原因找结果,从而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预计合乎逻辑的发展,推测合乎情理的结果。(3)遵守想像的合理性原则,掌握想像的具体方法。想像有独到处,绝不意味着胡思乱想,可以不着边际,它应该建立在严肃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在“合理性”的前提下掌握想像的具体方法,使“独到”成为可能。①推测性想像。从“已知”内容向“未知”方面进行想像,从实境方面向虚境方面进行想像。②再造性想像。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想像,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材料的意念形象。比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会产生什么情况?人类社会能发生怎样的变化?③组合性想像。我们可以将观察到的分散的零碎印象(材料)加以归纳,进行思维加工,并逐步集中,多次反复形成完整的新的形象。想像合理是指想像的内容要与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相吻合,要符合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与逻辑。尽管想像的内容可能是从未发生过的,但应该让人相信它是完全可以发生的。考场作文,根据话题材料进行推理想像时,要注意抓两个字:一个是“新”,一个是“特”。“新”指的是别人都没想到而只有你想到了,这叫以“新”取胜;“特”指的是别人想到了,但你想的有特别之处,这叫以“特”见长。当然,过于离谱,不切实际的推理和想像是毫无价值的,歪曲事物本质的看法和错误的观点是不能算新颖的。
2.提前三天布置每个学习小组(5—6人一个小组)搜集与“反对战争,守望和平”相关的一句名言和一则小故事,并安排课代表和小组长抓好落实。3.写作课当天早读印发“反对战争,守望和平”的素材。[素材库]
一、世纪遗产清单
像一个人临终前要对自己的财产有个清点以便留给后人一样,一个世纪行将结束时也该对自己留下的东西列一份清单,好让下个世纪的人们心里明白这个世纪的功劳。20世纪给我们人类究竟留下了什么,8千多万具死于战争的尸骨,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最大一笔财富。两次世界大战和30余次国际、国内战争,造成了全世界约8千万名军人和平民的死亡,这些死去的人如今都已化为白骨被掩埋在了土层深处。这些尸骨静静地仰望着尚在活着的人们,他们将用自己对战争的不绝吟唱,使得下个世纪的人们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
数万个核弹头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又一笔财产。世界上有核国家制造的核弹头加在一起已需要用万来数了,这些核弹头可以把地球毁灭许多次。人类终于为自己制造出了集体死亡的工具,这是一件值得引为骄傲的事情。也许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我们人类会欣赏到核弹爆炸时那炫目的美丽的闪光。那时,人们一定会为遇上千载难逢的开眼界机会而欢呼不已。
二、爱因斯坦的《致后人书》
1938年8月10日,爱因斯坦应美国总统罗斯福之邀,写了《致后人书》:“我们的时代富于创造思想。我们的发现本应该可以大大地使我们的生活轻松愉快。我们利用电能横渡大洋,我们使用电能来减轻人类的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利用电波很容易的把消息发到全球各地去。但是,虽然有着这一切,我们的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是完全无组织的,人们必须生活在忧虑中,担心被人从经济生活中抛出,失去一切。除此之外,生活在不同国家中的人们每隔一个长短不等的时间就要进行互相杀戮,因此,每一个想到未来的必然都生活在经常的忧虑中。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将怀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 这封信用特制的墨水和纸写成,与其他文件一起装进一个特制的钢体内,埋入纽约当时准备动工兴建的国际博览会建筑地基下面15米的花岗岩洞内,地面立有碑柱,要人们在公元6938年取出。
三、爱因斯坦的反战立场(追求正义,追求和平)爱因斯坦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希望人类得到永久的和平。他一生中发表了很多反对法西斯战争、声援各国人民正义斗争的文章(包括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位著名的科学家,不仅对人类科学事业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他的反法西斯的优秀品格也一直为人传颂。在1932年11月,希特勒上台,德国政府命令正在国外讲学的爱因斯坦立即回国,爱因斯坦置之不理。德国政府竟悬赏两万马克捉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毅然辞去了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的职务,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安顿下来,进行研究工作,他在那里度过了22个年头,在这期间,当他得知德国正在将核裂变用于军事的危险变为现实时,便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提出警告。在德国战败后,爱因斯坦又两次致函罗斯福,要求禁用原子武器。他晚年一直进行着反对发展核武器和争取人类和平事业的斗争。
四、感动中国的王选
(为了和平与正义必须战争罪行)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了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的赔偿请求,但在判决中首次认定日本侵华细菌战的罪行。有人说,日本人脑袋里最顽固的一颗螺丝钉松了。集结民间的力量,拨开历史的黑幕,王选,这位外表柔弱的热血女子,和她身后的180名原告一道,成就了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
1995年,在日本求学八年的王选准备赴美国深造,一则关于细菌战受害者要求赔偿的报道和一张照片,改变了她的生活。这是3个即将充作试验“材料”的中国人,相隔60年,他们目光中流露的恐惧与无助,依然让王选泪流满面。1997年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诉讼原告团成立,王选被推举为总代表。王选的号召力,使国内外众多媒体投向了这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和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7年里,王选一直在不停赶路。民间力量本来就松散脆弱,再加上战前战后,日本销毁了大量战争罪行的证据,致使调查异常艰难。王选踏破铁鞋寻访当年731部队服役的士兵,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证词。1996年,在细菌战头目石井四郎的墓地前,王选的一番话令人难忘。“石井四郎,你在细菌战中犯下的罪行,从现在开始,要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努力下进行审判。”27次赴日开庭,犹如27次重大战役,指挥是一位女子,兵马是一群年逾古稀的病弱老人。值得欣慰的是,这场马拉松式的正义诉讼,让许多日本人知道了从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日军的战争犯罪事实,世界上进步的力量以及年轻的一代,已经开始广泛参与介入,在诉讼判决之前,正义已经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和尊重。
五、战争的罪恶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这优美动听的歌声却传出了一个女子一生的悲哀:心上人战死远方沙场,姑娘等到白发苍苍,直到死去,这就是战争的罪恶。它唱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女子一生的悲哀,更是千千万万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苦人们的心灵。然而在全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在经历着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母亲失去了活泼的儿子,妻子失去了准备依靠一生的丈夫,孩子们失去了他们敬爱而善良的父亲。有多少个夜晚,他们以泪洗面祈盼着战争的结束和平的到来,他们向茫茫天空发问:妈妈,我还能否再回到你的怀中?!名言:
战争是地狱之子,和平是艺术的保姆。——莎士比亚
和平优于战争,是因为和平时儿辈埋葬父辈,战争时父辈埋葬儿辈——培根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黑塞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俗语 战争一开始,地狱之门便打开。——民谚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民谚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快乐时结束。——马基雅弗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籍 导写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推理想象的内涵。
2.学会在写作中合乎情理的推理和想象,使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学习重点
教会学生对事件的推理想象既有独到之处,又合情合理。学习难点
培养想象有独到之处的发散思维。作文课型 写作练习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写过程
环节一:培思(6分钟)
有了想象,才有了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的腾空而起,才有了孙悟空十万八千里的腾云驾雾,才有了迪斯尼笔下风靡全球的米老鼠,才有了哈利波特手中那把神奇的扫帚,才有了历届世博会上的不朽传奇。
今天,我们同学也要展开想象的双翼,同时也要运用合乎情理的推理,进行一次新的写作尝试。
讲故事“和平鸽的来历”导入写作。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有两大爱好,一是喜爱画画,二是喜爱动物。由于他对动物的珍爱,他笔下的动物常常是祥和美好的,而且形态异常生动。有一次,一位法国老人来找他,涕泪纵横地向他说了一件悲惨的事(法国当时正被德国人侵占)。一天,老人的小孙子把一群白鸽放出去玩,但是,其中一只小白鸽很久都没有飞回来。小孙子心里惦挂着,就跑到楼梯上眺望。突然,他看见蓝天上有一个小黑点。啊,是小鸽子回来了!小孙子马上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好让小白鸽认出自己的家。不幸的是,巡逻的德军看见了,以为他在给法国游击队发信号,便发疯似的跑上楼,把小孙子从楼顶上推下去,接着,又把飞回来的小鸽子打死了。老人泣不成声地请求毕加索给他死去的小孙子画一幅画。毕加索悲愤交加,他含着眼泪画了一幅画。画面上,一只可爱的小白鸽口衔橄榄枝,正张开洁白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着,飞着„„看过这幅画的人,都说这幅画代表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心愿。从此,鸽子成了毕加索许多作品的主角。1950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画的画,就叫“飞着的鸽子”,它把和平的愿望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后来,人们便把鸽子叫做“和平鸽”。环节二:命题(1分钟)【作文题】
曾经的绿水青山,如今却变成了荒漠戈壁 是谁打破了宁静的世界,却让战火烧透人类的家园? 是谁抹去了孩童的欢笑,却让泪水淘尽生命的硝烟? 是谁偷走了皎洁的月光,却让烈火烧出地狱般的辉煌?
是谁遮住了人类的视野,让白鸽的羽毛插满秃鹰血腥的身躯? 是谁蒙蔽了智慧的认知,让繁花般的生命如此落英飞洒? 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而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请以“守望和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文章要大胆推理想象。环节三:作文(4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应努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尽量做到“口不出声、头不晃动、笔不停止”。
在学生写作时,教师浏览学生所写作文,发现学生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及时记录,为下面评议作文做参考。
在学生写作15分钟时,出示下一环节学生讨论的问题,目的是让那些学有余力、提前完成任务交卷的学生有问题思考,有事情做,充分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
(1)你本次作文的立意是怎样的?
(2)你是如何展开想象的?如何推理出自己的观点的?
在黑板上板书前五名交作文学生姓名、写作所用时间、文章字数、交卷先后顺序。40分钟时板书最后一名交卷者的姓名、写作所用的时间、文章字数等。环节四:讨论(3分钟)
(1)班内5人或6人学习小组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2)全班对以上两问题有针对性的简要交流。“守望”是写作的关键,“守望”本意是“看守了望”,但它的内涵非常广泛,长期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和平时代,战争与牺牲已逐渐远去。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选择,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坚守,有太多的蓝图需要描绘。如何守望和平?首先是如何面对战争和战争造成的仇恨。其次,爱、珍惜、感恩、谅解、宽容、沟通、谦让、友善、信任等等皆可以消除仇恨,引来和平。第三,铭记什么,忘记什么,也是要考虑的内容。(为什么要守望和平?战争带来的苦痛;和平的意义。怎么样守望和平?)可写成记叙类文章,通过想象虚构战争中人们的命运变化来透射战争的罪恶,表达对和平的渴望。精巧的构思、跌宕的情节、虚实的映衬、细节的爆发是写作的关键;
可写成议论类文章,面对长期的和平安逸的生活,面对世界上依然不断燃烧的战火,我们如何反思战争,如何正视战争的苦难,如何制止战争,如何守望和平,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充实新鲜的史料素材、积极理性的个性思考是写作的关键。本题写作时应注意选好切入点,善于“小中见大”。
思路一:虚构一篇小小说,描写战火中一个大人和他的小孩的对话,或者描述一位妻子对已死丈夫的一番倾诉。
思路二:多方搜集材料,记写一位为和平而四处奔走的志士。参考拟题:烽火频起,呼唤和平。
思路三:转换作文角度,从外星人的视角看地球上的不和平。参考拟题:历史只留血痕。思路四:用比喻手法写一首散文诗——有朵艳丽的花儿叫“和平”,需要全球共同来珍惜„„ 思路五:正视战争苦难,如何制止战争,如何守望和平。鼓励学生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立意,越是让学生放胆写作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环节五:评议(20分钟)
选取4篇例文全班宣读,师生评议。评议重点和目标:一是文章是否有推理想象;二是推理想象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
评议时,学生是否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推理的形式来证明所提出的观点。这个环节约20分钟。读作文时,要提示学生养成认真听、认真记的好习惯。这样发言评议作文时才能更有效果。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养成积极发言的习惯。环节六:批改(10分钟)把学生作文随机发给学生,每个学生都能批改其他学生的作文。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写作经历,又经过初步的讨论,再加上已经对本次作文进行评议,对本次作文批改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学生完全能够批改他人作文。同时要指导如何批改。批改要求:(1)时间约10分钟。(2)批语100字左右。针对本次评议修改目标,看是否根据要求进行了推理想象,看推理想象是否科学合理。(3)修改后静悄悄地把作文送还给作者。环节七:反思(8分钟)
“反思”环节是学生对本次写作经历“培思、命题、作文、讨论、评议、批改”全面反思总结的一个环节。反思内容与要求:(1)作者修改“批改人”指出的不当的词语和句子。(2)发表对“批改人”批语的看法。(3)本次作文练习收获与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4)今后写这一类作文受到的启示。(5)时间约8分钟,字数100左右。
学生写完后将作文本交给老师。教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反思和特色作文在全班宣读、激励。环节八:总结(2分钟)总结本次作文练习的收获。对好文章及学生优点总结表扬,对需要今后注意的问题提出要求。【老师感悟】
战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从未彻底停止。每朝每代都从刀光剑影中走入历史,再茫然地走出:他们手持利刃、跨上战马、驰骋沙场,用野蛮摧毁前朝的文明之后,再苦心打造自己的文明,殊不知几世的荣辱沉浮之后,自己曾经的血汗又将融入支离破碎的辉煌,和断壁残垣的艺术一起被历史的波涛卷入岁月深海。每一次战争之后,都会有人合掌虔诚地向上苍祈祷和平,小民站在将士、马匹留下足印后野草丛生的田地里祷告,希望和平可以筑成万民无饥的天下粮仓;帝王领嫔妃、子孙、群臣朝南而跪,希望和平使皇家香火不息、江山万年永固。历史的每一页都有血腥的场景,在一代传一代的叹息与撰书历史者掉落的泪水中,我们体会到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让我们记住战争的苦痛,带着和平的心愿放飞手中的白鸽,微笑地,看着它融入那湛蓝的天空!学生例文: 守望和平
(高三六班崔宏凯)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也包含了五千年的硝烟与战争。
千百万次的战争,迷乱了千百万人民的心,无数次的战火冲突,造成了无数个妻离子散。战争,那残忍的战争夺去了百万生命,更践踏了百万颗心。战争啊!停止吧!当你亲眼看到那可爱的家园破败,情何以堪?当你目睹亲人离去的悲愤,心作何感?当你看到死难者那绝望的眼神,又有何想?
由此,请以你的名义号召政权者停止那无休止的争夺,号召世界人民守望和平。
遥想战争当年,生灵涂炭,荒野百里,十年的守望,换来的却是一纸丧书,十年的呼唤,换来的却是无力呻吟。痛啊!那是无奈的心声。想起战争,怎不叫人心恨?中国,二战死亡将近6000万军民;波兰,350万犹太人如今只有2万多人。这些都是血的事实。想这百万人民,无奈死于战火,怎不难过?
是非转头空,成败任西东。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战争的硝烟。一曲曲悲壮的歌声,一个个壮怀激烈的故事,一幕幕伤人心头的离别景,都在无声的控诉着那可耻的战争。控诉它的残忍与霸道,控诉它的可恶与无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千古的历史战争,千古的思绪难忘;一曲无声历史之歌回荡在千古的足音山庄。赤壁上,80万生灵化为悄无声息的烟随风而逝。月牙湾中,科威特的人民顿入泥土,与石油化作一体,将历史沉积,将人们的思绪遗忘。
古城上,荒野边,楼兰里。曾经的烟柳画桥,曾经的十里荷香,曾经的风帘翠幕,如今已随战争的那股烈风消散。
车辚辚,马萧萧。杜甫将心中的悲愤化成诗,喷发出对战争无奈的抗争。清明图上,张择端将开封府的和平呈入纸上,完美的笔锋,秀丽的画卷,呈现出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守望和平,是康庄大道的重启,是伊甸之园重开,是不久未来光明的重现。
走在和平的道路上,牢记古巴比伦的灭族之难,勿忘一百年的华夏战火。让我们吸取教训,忘却心酸,守望和平。【点评】
此文主要是回望历史战争,通过战争带来的灾难和苦痛,环环紧扣气势强悍的推理出观点。此生最大的优点在于语言。句式整齐,读来令人热血沸腾;长短句错落有致,又使语言灵活;感叹句让人内心颤动。另外,此文结构清晰,段首化用或引用古诗词,增色不少。教学收获与反思
一、教学理念:
1.新课标提到作文教学时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我设计这节写作指导课的依据和标杆。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上,重在引导学生的表达欲望,解决表达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要表达,有话可表达。
2.立足教材,从新的角度引导重新审视教材,提升了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也开启了学生写作思路。课本是作文取材的后花园,而学生最大的症结就是内容的空洞,特别是此类作文学生关注时事少,更是言之无物。在浏览中也发现有学生做的很好,用到了《兵车行》、《采薇》、《寡人之于国也》等课本中的诗句。
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语文课本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秘,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使他们的作文妙笔生花,美句连篇,文采飞扬的。这是本次作文最大的成功之处。
二、教学设计,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做到了课堂教学结构清晰。引出主题,自然,不生硬。
2.培养了学生赏析与评改作文的能力。赏析作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赏识、分享时,才会真真切切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评改习作,是情感的再次体验与交流,创设学生自讲,自评,他评到共评一系列教学情境,让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由自评到他评再到共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学生通过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3.我认为习作中出现的不足,也是我备课中的不慎之处是:对中等水平及以下的学生还是不够关注,虽然他们也积极参与到想象力作品的讨论当中,优秀作品,虽然是起到了榜样与范例的作用,然而却忽略了一些中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我将在本次作文批改后的讲评阶段弥补这个不足。
快速作文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方法;作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3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了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高中生语文写作水平也是衡量语文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在高中时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使用有效的作文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天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生的写作情况往往要经过一个过程,就是由简陋阶段到堆积阶段再到质朴简约阶段。而当下的高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情况正是处在堆积阶段,太过于注重技巧和模式,这也是高中时期学生最容易产生的错误。当然,这也是受应试教育的长久影响而造成的,在平时的写作教育中只是重模式和重技巧,忽略了写日常和写生活的作品。高中时期的学生作文写作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本不愿意写,甚至对写作产生厌恶;第二种是写作的内容太过于空洞和太过于注重华丽的辞藻,缺少真实的情感。总之,当前的高中生作文写作不是从人的情感出发,而是从概念、书本出发,抒发别人的情感,没有生活气息和人的气息。
那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高中的语文教材可以分为分编教材和合编教材。其中,传统的合编教材的编排开放性不强,作文训练系统操作性也不强,作文训练的目的不明确,作文的知识点讲解不清楚,而分编教材不太适合实际的教学,还需要继续完善。然后,高中语文教师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态度和明确的作文教学计划,缺乏对作文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自身的语文写作能力不高,并且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作文教学方式单一化。
二、有效提高学生快速作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的最大的压力就是高考,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学生和教师对作文写作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都会认为不用在作文写作中消耗太多的时间,就导致了学生对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兴趣低下。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就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教师在修改完学生的作文时,一定要对优秀的作文提出表扬,对差强人意的作文要进行指导,并且进行鼓励,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再如,学校可以组织全年级进行作文竞赛,营造一种热爱写作的气氛,在学生在这种气氛中感受作文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二)掌握写作技巧。优秀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对写作的兴趣,还要有平常的阅读的大量积累的素材。但是要想快速的提高写作能力,就要掌握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急速提高。
1. 要有好的标题。一篇作文,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作文的题目,一个吸引人的好题目可以迅速地抓住阅读者的眼球,吸引阅读者的注意力。而高中阶段的作文题目大都是让学生自主命题的,这就要考察学生的确定中心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因此在命题时,要仔细的构思,言简意赅,贴近文章内容。首先,可以借助修辞的手法。比如:对偶、引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来拟定题目,就会使人感到有文采。比如,使用比喻手法的题目《棋盘式的人生》;引用式的题目《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然后,可以使用设置悬念的方法,引发阅读者的好奇心,增添文章的神秘色彩。比如:《成功=嫉妒+?》。最后,可以使用个性化的拟题方式,突出文章的个性,增添文章吸引力。比如:《硬币岂止两面》等。总之,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一定要在拟题上多花心思。
2. 要有精彩的开头。拟定好题目之后,就要开始构思文章的开头。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可以让阅读者眼前一亮,留下好的印象。因此,在作文开头的写作中,可以使用三种方法。第一种,引用名人警句或者古诗词等。使用古诗词和名句可以增添文章色彩,使文章更有文化内涵。比如,在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根据作文的内容,引用古诗词或者是名人警句中关于生命的例子。例如,伟人诺贝尔说过的“生命,那是自然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泰戈尔说过的“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等等。第二种,使用排比的手法。排比法的使用,可以增加文章的气势,更加有说服力。比如,在写关于生命奉献的作文中,可以写: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假若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撒下一片绿阴;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意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通过排比句式来抒发感情,使文章节奏和谐统一,感情饱满。最后,使用巧妙的设问。在开头处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调动阅读者的胃口,激发阅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语
想要快速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不仅要使用写作技巧,还要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有在写作中灵活使用一些技巧和素材,才能使文章更有吸引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注:本文为2015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西部农村中学课堂快速作文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批准号是:GS[2015]GHB1459.)
[参考文献]
[1] 张爱香.作文教学中指导与讲评的重要性[J].神州,2012(2).
[2] 易明.高中语文学生作文“营养不良”的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
50米快速跑教学绝招 篇7
50米快速跑是小学阶段的重点教材之一, 对培养小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发展身体的协调性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绝招
绝招1:找找小脚印
方法:在起跑线的后面贴好两个标准位置的小脚印, 让学生明确脚站的起跑位置。
实效:避免了学生前后左右位置的不协调, 影响起跑的速度。这个小绝招很自然的解决了起跑站位五花八门的疑难问题。
要求:根据学生的身高、腿长等确定适宜的小脚印位置, 也可让学生自己在地面画出自己的小脚印。
绝招2:“尝尝小冰棍”
方法:手握空心拳, 小臂与大臂约90°夹角, 手臂前后摆动, 自然而然地把小手放到自己的小嘴巴前, 像吃冰棍一样。
实效:跑步的手臂摆动非常关键, 但学生的手臂常常出现左右摆动等错误动作, 让学生吃冰棍, 马上纠正了这个错误动作。
要求:强调正确的摆臂动作, 用哨声或击掌等方式控制摆臂节奏。
绝招3:让小风车转起来
方法:在课中, 给每一位小朋友戴好一个自制的小风车, 让他们自由地在跑道或操场上跑动, 看看谁能让小风车快速转起来。
实效:这个小绝招既解决了途中跑的加速, 还解决了一个头部上仰的错误动作。
要求:可在场地上画出圆形、方形、五角星等各种图形, 并提示学生跑动速度由慢到快, 注意调整呼吸。
绝招4:胸前贴报纸
方法:给每位小朋友发半张旧报纸, 使报纸贴在自己的胸部, 在操场上跑动, 看谁能将报纸贴住自己的胸脯。
实效:让学生悟出只有快速跑动才会使报纸贴住身体, 这个小绝招同样解决了加速快跑的问题。
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进行贴报纸跑动比赛, 互相观察如何才能将报纸稳贴在自己的身上。
绝招5:冲破火力点 (标志物加长)
方法:将醒目的标志物, 放在终点线以外。
实效:学生在没有到达终点时, 往往会提前减速, 这个小绝招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要求:根据学生的体能水平设置不同距离的标志物提醒学生冲刺。
三、锻炼指导
自我锻炼时, 要克服50米快速跑的枯燥情绪, 达到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目的;与同伴共同练习时, 应互相鼓励和帮助, 评价同伴的50米快速跑动作, 加深对动作感知认识;在操场上或跑道上跑动, 尤其是拿风车、贴报纸跑动时, 要注意安全, 避免互相冲撞;锻炼结束时, 为了消除激烈紧张的运动疲劳, 可通过音乐或放松等方式调节心情使身体得到恢复。
有效引领,快速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习作教学,有效引领,教学资源
案例1:引领的失当——笼而统之的设计
在一次作文研讨活动上, 二年级的一位青年教师执教《未来的交通工具》。在揭示课题后, 老师便问:“谁能说说自己设计的未来的交通工具?可以从名字、外形、功能三方面来说。”接着, 老师便指名几个学生说, 站起来说的同学有的说名字, 有的说外形, 有的说功能。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将先前环节中介绍的这样三个部分连起来说一说, 即按照名字—外形—功能这样的顺序有条理地说出来, 目的是让学生说话从易到难、从部分到整体。这时整个课堂忽然显得很安静, 学生们静静地坐在位子上, 似乎在思考着老师的问题。后来老师指名同学说, 结果学生总是说一两句话之后, 就想不起下面该说些什么了。只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得较完整, 但也显得有些吃力, 干巴巴的。
思考一:兴趣——习作教学的引领必须关注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写话的目标定为:“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 可以说是低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在案例1中, 老师在引导学生一一想象自己设计的未来的交通工具的名字、外形和功能后, 就让他们把这几个方面连起来说一说。这一做法, 看起来引导得很具体, 殊不知, 统一的表达模式, 对学生的表达是一种束缚。再者, 训练说话犹如引导孩子爬楼梯, 对于一个二年级孩子, 如果一下子跨过一两个台阶已经很不错了, 你若让他一下子就跨过三四个阶梯, 甚至更多, 显然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案例1中的老师还把这么多内容放在一起让学生说, 也会使学生产生“老虎吃天, 无从下口”的感觉, 这怎能不消减他们说话、写话的兴趣?
思考二:实际——习作教学的引领必须遵循
从案例1中可以看出,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中, 缺乏对学生“实际”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只从内容和教师设计的方案出发, 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发展各不相同, 同一年龄段发展也是千差万别, 不同学生在课堂上达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 老师在作习作教学设计时, 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已形成的知识 (现实起点) , 寻找一个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确定教学的内容、要求和形式, 选择教学的方法。只要从这些角度出发, 因材而宜, 因生而教, 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 就是成功。案例1的教学可作如下调整。
1.小朋友, 你们设计了哪些未来的交通工具? (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 随意介绍, 主要是激发兴趣)
2.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刚才我们一起设计出了未来交通工具的哪些方面? (结合学生回答, 及时评价、总结、引导介绍的方法。)
3.你能把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连起来说一说吗? (多给学生互相练说、学习的机会)
4.想不想听一听老师是怎么介绍的? (老师示范)
我设计的交通工具叫“神奇一号”, 它的车身是椭圆形的, 它可以在天上飞, 可以在水里游, 还可以在地上跑。更神奇的是, 晚上, 它的椅子会自动变成小床, 如果你在夜里做了美梦, 早上起来吃好早饭, 打开车子上的显示器就能免费看到晚上你做的梦了。怎么样, 喜欢我的这辆车吗?
5.你愿意像老师这样来介绍吗?
6.大家也可以不像这样, 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说说它的名字、外形和功能。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个性表达)
(出示:外形—功能—名字、功能—外形—名字……)
7.听了别的小朋友的介绍, 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相互点评, 从而完善自己的创作设计) 。
8.怎样让眼镜博士知道我们的设计呢?我们可以把它写到纸上。请小朋友拿起稿纸, 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题目《未来的交通工具》, 当然你也可以用你设计的交通工具的名字作题目。正文开头要空两格, 我们一直这样要求。写字的时候还要注意写字姿势, 做到“三个一”, 写完后有时间还可以配上你的设计图。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顺序写下来。
思考三:评价——习作教学的引领必须加强
案例1中学生的写话效果之所以不理想, 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评价、引导作用没发挥出来。学生有表达的障碍, 主要是语言积累少, 思维不开阔, 想象不丰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教师应根据儿童习作的心理, 跳出常规、单调的训练模式, 以范文引路, 以多层次、多样化、多角度的评价点拨、引领学生, 使学生在无任何思想束缚的情况下自由表达, 这样, 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跃, 想象才能丰富, 情感才能真实。另外, 只靠教师的启迪和帮助也是不够的, 所以还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评改的能力, 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动地位, 通过交流与自我内化提升, 对自己设想的交通工具的各个方面信息进行整合梳理, 才能有条理地描述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这时, 一段段充满新意、富有个性色彩的话语才会应运而生。
案例2:引领的缺失——一笑而过的敷衍
同样是在这次活动时, 另一位五年级老师执教《我的名字NO.1》。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老师极有创意地让每一位孩子为自己起一个最满意的名字。孩子们兴趣盎然, 气氛非常热烈。意想不到的是, 有一个孩子竟然为自己起名为“本·拉登”, 整个教室顿时哗然, 老师显然没想到孩子会如此“出格”, 只是用三两句话就将这个孩子敷衍过去, 进入下面的环节。课后, 听课老师对这一环节却没作出评价。
思考一:价值取向——习作教学的引领应正确把握
从案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 孩子的想法独特新奇, 竟想出为自己取这样标新立异的名字。但细细思忖:这样的环节该不该就如此轻轻地放过去呢?作文教学中的“放”是不管不问吗?不能。语文学科岂能忽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针对案例2中个别学生为自己起另类的名字, 我认为老师不仅不能轻描淡写地放过去, 反而应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
姓名是一个人形象、素质、品味的标志。一个符合自己的好名雅号, 能给人以暗示和引导, 给人自信, 助人成功。姓名跟随人一生, 影响人一生。然后问一问这位学生:了解“本·拉登”吗?为何给自己起这个名字?起这样的名字有什么意义?
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如果孩子不明白这个名字的意义, 老师应该适时、恰当地补充相关的知识资料, 并及时引导点拨, 让孩子真正领会清楚;如果孩子对此有一知半解, 也许只是为了追求名字的新奇独特, 老师又该如何来处理;也许他会解释, 起这样的名字, 是为了给所有的人一个警示, 是为了让“本·拉登”及其残暴行径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 让和平友爱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让爱充满人间。而如果轻易将此教学环节放过去, 造成的后果将不仅仅是课堂精彩瞬间的缺失, 更严重的是老师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引领功能的缺失。而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思考二:有效资源——习作教学的引领应充分利用
在有些老师眼中, 课堂里学生“一路凯歌”、尽善尽美, 则这一课可被视为优课。在有些学生眼里, “差错”意味着失败, 意味着耻辱。学生非常担心出错, 甚至有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 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殊不知, “错误”有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案例2教学中, 学生给自己起的名字, 在价值观的取向上有点“错误”, 但从另一方面说, 也是其积极参与学习的表现。教师应针对课堂中出现的这一资源, 变“废”为宝, 正确巧妙地引导, 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案例2中, 教师若抓住这一资源, 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教学效果会更好, 同时, “错误”因此而美丽起来, 课堂也因此而更加精彩。
快速作文教学 篇9
途中跑技术是快速跑的重要组成环节,在稳定步频的条件下提高步幅是提高快速跑成绩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教学中,多利用后蹬跑、下坡跑等方法解决步长问题,由于后蹬跑自身就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以及坡道条件、授课时间的限制等原因,改进步长的效果一直不好。
笔者认为:以充分的蹬地取得向前的动力,配合有力、有节奏的摆臂以及积极的送髋、顶膝动作做出有效的途中跑动作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上下肢动作的协调流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本课设计了以“海绵格”为教具,以“海绵格”、不同间距等条件限制的“限制性教学法”为主要策略,实施了本课的教学。
教学路径:专项练习提高送髋、摆臂动作的质量;在不同间距的“海绵格”跑道上练习体验,引导学生学会动作,提高动作规格;在反复练习之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与特点选择适宜间距的“海绵格”作为自己匹配的“步长”,最后通过没有“海绵格”的跑道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如同钱文忠教授所云:学习不是快乐的。训练也从来与枯燥相伴,与挑战同行,因此在本课,教师选用的心理调节主线是:好奇—尝试——挑战—克服—超越—延展,以这个脉络推动学生从无目的的好奇、尝试,到积极的挑战自我、体验成功,再到品质提升辐射生活。
二、课堂实录
(一)专项性练习
1.原地摆臂:指导学生两脚前后站立快速摆臂,主要体验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有部分学生摆臂时左右摇晃;弓步摆臂,主要体验大而有力、有一定节奏的摆臂。学生做得较好。2.蹬抬练习:把海绵格放在脚前约1m处,做上一步蹬抬的动作,要求抬起的腿积极送髋,向前上方顶膝,落下时跨过海绵格。学生刚开始蹬地快而有力的动作做不出来,而且支撑腿蹬不直。启发学生其实蹬地以后随着惯性另一条腿自然就会抬起,只要再向前上抬高就行。经过反复练习,有所好转。3.行进间连续蹬抬练习:将前2个练习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向前连贯地做出动作。学生把动作连起来后,发现有点像跑了,找到感觉,再加上积极地蹬抬,效果较好。
通过体验,教师总结动作要领:手臂前后摆动大且有力、后腿充分蹬地、膝盖向前上方高抬。
(二)短距离快速跑(大约20m,分为9组,每组跑4个海绵格,海绵格间隔统一为1.5m,从起点到第一个海绵格的距离约8m)
1.学生尝试练习:学生们看到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海绵格既兴奋,但似乎又有些害怕,三三两两地小声议论着:“这要怎么跑过去啊?”“会不会踩到上面呢?”教师发现大家对跑的方法疑问很多,“大家不要怕,下面我们先尝试一次好吗?”一组尝试完,发现不少学生出现踩到海绵格和跨大步的现象,让学生们分析原因,学生踊跃举手交流改进办法,“前后摆臂要大”,“膝盖要向前上方高抬”,“不能用脚后跟着地”,“大家说得非常好,还记得前面老师带你们做的几个练习吗?其实就是刚才大家讨论的方法,如果只一味地想跨过海绵格把步幅拉大,反而会使动作变形。大家来看老师示范一次。”“哇!老师跑得太漂亮了。”掌声响起……“看到了吧,加强摆臂、充分送髋就能自如地跑出漂亮的动作,想不想再试试?”“想!”……2.学生再次练习:“你们想不想也能跑得像老师这样?”“想!”学生异口同声。找到原因后,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老师要求大家:跑完走回时边走边做摆臂动作,帮助大家巩固动作。”看着学生越来越自如的动作,我开心极了……“老师,这个太简单了,距离再远一点也没问题的。”有些男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别急,想挑战难度?那么老师看一下你们的动作。如果真得很好就给你们尝试再大一点的距离。”“好!”撸起袖子,孩子们情绪高昂地走上起跑线……蹬地充分、送髋明显、步幅增大,学生们的动作越来越好了,尽管还有一部分学生有跨大步、脚跟着地的现象,但比例已经很少了!3.40m快速跑(两组并一组,变为5组,每组8个海绵格,1.6m、1.5m各2组,1.4m1组)已经进行了6组练习,看着学生有点疲态,我一边安排学生抖手抖腿地放松,一边引导学生:“前面的练习都是老师限定的距离,但每个人都会有最合适自己的步长,老师把权利交给你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距离,挑战自我。敢不敢?”学生的练习欲望又强烈起来了,迅速按照要求把海绵格调整合并,并兴奋地议论该如何选择。大部分学生都选择1.6m的间距,个别学生有些犹豫,想选最远的间距,但又有些害怕。教师及时鼓励:“没事的,选错了下一组可以再调整。”通过尝试,有些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步幅确实还达不到1.6m的间距,及时进行了自我调整,也有个别学生比较茫然,教师通过观察帮助调整间距,学生们对自己更加有了自信。
这时大部分学生脸上出现了疲倦感,教师及时鼓励:“在练习的时候同伴和好朋友之间互相加加油,打打气,相信你们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在下面的练习中,大家相互鼓励着,呐喊着,“×××,手臂摆大一点,加油!”“××,加油!超过他!”学生们把一时的疲倦抛到了九霄云外。“同学们太棒了,老师为你们这种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到骄傲,我们给自己鼓鼓掌!”学生们得到教师的表扬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下面老师请几位跑不同间距的学生进行展示,大家看他们通过学习跑得怎样?”学生展示后,全班都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老师,我也想展示一下。”许多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别急,后面还有机会,我们先请展示的学生交流一下经验。”大家你一言我一句,最后总结出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间距,加上动作要领,才能把拉大步幅的动作做得更好。
4.比赛检验学习效果:“老师要检验大家这节课到底学得怎样咯!下面的练习,大家从两条海绵格之间形成的跑道上跑,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地提高了步长,跑出更快的速度。”话音刚落,第一排的学生就做好了起跑的准备,各小组间不知不觉开始了比赛,各自为自己的好友呐喊着。“同学们的积极性这么高,为了让大家再激烈一些,我们按照刚才的名次重新分组。”学生相互调整后迅速站好,准备比赛。虽然一头的汗水,一脸的疲惫,但学生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自信的幸福。
三、分析与反思
(一)限制性教学法
限制性教学法是指利用条件作为限制,引导教学直接走向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动作的规格、标准、要领等以条件的方式设置,引导学习直奔主题,避免了许多错误动作的产生,是较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课是利用不同间距的“海绵格”对学生在快速跑中的步幅进行相应的限制,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有节奏的摆臂、有力的后蹬、积极的送髋,达到提高步幅的目的。而事先通过测量学生的原有步幅,笔者设计的学生基本练习步幅为1.5m和1.6m;为了能依次跨越8个海绵格,大多数学生都能加大蹬地的力量。而每道8个海绵格,保证了学生单次练习的数量。起点到第一个海绵格的距离约为8m,确保学生能加速到最高速度。从本课的实际效果看所有学生的步长均有明显提高,只有部分学生由于速度耐力不足或未达到高速,在连续跑过海绵格时出现跨大步现象,而通过减少海绵格数量,该情况明显改善。
(二)从有限制到自调整再到无限制的推进设计
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的练习按照教师设定的间距进行,促使学生有意识地通过合理动作提高步长,当动作掌握进入分化阶段后,教师适时提示、引导,允许学生按照自身情况选择或设定适合自己的步长距离进行练习,巩固与学生适配的步长动作,再去掉限制条件,让学生在常态下提高动作。这一设计既吻合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也保证了学生能掌握适合自身条件的科学合理的动作。
(三)自制器材
“海绵格”由废旧的海绵裁划而成,柔软,伸缩性强,即使被学生踩踏也不会造成伤害,提高了教学安全性,海绵格的尺寸为70×10×10c m,相比在地面划的线段,它的目标更明显,能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抬高膝盖,加大送髋动作。
(四)心理调节轨迹的预设
动作练习的量变积累过程,一定是枯燥的,在实际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预设心理负荷调节步骤,并与动作练习的预期负荷匹配能有效融合和调剂身心两个负荷的曲线变化,使之匹配、增效,达到有力掌控课堂,提升学生练习兴趣与效果的目的。这一点也是以往教师在设计时容易忽略,并对实际教学有较大影响的环节。
(五)应重视加速跑的动作学习
诗词教学如何让学生快速入题 篇10
在当代语文教改中, 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所谓“最优化”, 简单地说, 就是用最短可能的教学时间, 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 即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所应担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
在诗词教学中, 训练学生快速入题的能力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最好体现。快速入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眉目”传情
眉目, 即标题。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 有时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教学生多从标题切入。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标题中的“怀”, 就透露出了思念之情, “古”指的是周瑜, 在学习中就可以重点分析周瑜。作者为什么思念他呢?联系全词, 我们不难发现周瑜是一个英雄人物, 苏轼却是一个被贬之人。全词借缅怀英雄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之情就不言而喻了。
在诗词标题中, 我们应主要看: (1) 题目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时令特征。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春”、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夜”。 (2) 标题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归”。 (3) 标题直接点明诗人的感情基调。如杜甫《恨别》中的“恨”。
二、量“体”裁衣
“体”, 即作者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是鉴赏诗词的重要前提。因此, 我们要多从作者及背景找到突破口, 快速地进入主题。
例如, 学习杜甫的《登高》, 这首诗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他当时被贬四川夔州、病魔缠身、孤苦无依。当我们了解了他的这些情况之后, 就能够快速地读懂此诗。那一天, 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登高临眺, 百感交集。望中所见, 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 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 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在量“体”裁衣时, 我们主要要看: (1) 人生经历。或漂泊, 或政治失意, 或失去亲人等。 (2) 写作风格。如辛弃疾、苏轼的豪放, 柳永秦观的婉约, 李白的浪漫主义, 王维的“画中有诗”、杜甫的“沉郁顿挫”等等。 (3) 创作的大致时间。
三、胸有成“竹”
“竹”, 即诗词中的景物, 我们称为意象, 多个意象就组成了意境。它们往往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因此我们要对“竹”进行积累, 特别是对一般意象含义的积累。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快速入题。
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时, 抓住“明月”、“松林”、“清泉”、“山石”、“浣女”、“渔人”几个意象就可以快速入题。“明月、松林、清泉”写意, 表明高洁志向。“浣女喧竹, 渔舟莲动”的活动之景, 表达对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是一幅清幽、宁静、充满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山水画, 是人人向往的人间仙境。再结合诗歌尾联“自可留”, 我们就快速进入到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对污浊官场的厌恶的主题了。
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 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 我们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如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冰雪的晶莹比喻品格的高尚、以折柳表惜别等等。
四、心灵“手巧”
“手”, 即手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以便在鉴赏时快速进入主题。
例如, 杜牧的《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诗中“楚腰纤细”典出《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 而国中多饿人。”“掌中轻”典出《飞燕外传》, 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 “体轻, 能为掌上舞”。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的“巧手”来说明自己也曾沉湎酒色, 放浪形骸。诗中“十年”与“一觉”形成鲜明对比, 显示出诗人感慨之深。综观全诗, 可以发现诗人所遣之怀, 不仅有忏悔之意, 还有前程恍惚如梦、不堪回首之意。
艺术创作往往是藏而不露, “用意十分, 下语三分”。因此学习诗词时要掌握多种手法。 (1)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叙事则因事缘情, 写景则借景抒情, 咏物则托物言志, 记史则咏史抒怀, 用典等。 (2) 描写手法:烘托、渲染、对比对照、动静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反语、反问、设问、双关、叠字、通感、象征等。
五、捎“关”打节
“关”, 即关键词句。诗词中的重要词语, 如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 往往是附着作者情感的词语。因此, 从此入手可以快速地把握它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比如,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起句就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抓住十四个叠字分析是鉴赏这首词的关键。第一层写外在动作, 第二层写所处环境气氛, 第三层写内心感受。把诗人哀愁、忧伤、惆怅、迷惘的内心感受和凄清寂寞的外在环境融为一体, 真切地反映了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 给全词定下了愁调。
在学习诗词时, 抓住关键词可作哪些思考呢? (1) 想一想它的深层意义。 (2) 想一想它的修辞意义。 (3) 想一想它的情感意义。
六、“足”下生辉
“足”, 即注释。注释是诗词鉴赏和做题时不容忽视的内容, 它能给出某种暗示, 而且这种暗示往往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关。所以, 提醒学生留意注释, 往往会快速入题。
例如,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 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 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 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 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 即妻子生日。
从注释切入是鉴赏这首词的关键, 联系上下文可知, 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 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 不能团聚, 从而引发作者在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的心情。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 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由“教”到“不教”是一个渐变的转化过程。叶圣陶说:“学生从精读到略读, 譬如孩子学走路, 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 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 只在旁边遮拦着, 替他规定路向, 防他偶或跌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 正与扶着牵着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 能够自由走路。”因此, 诗词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多去实践, 帮助他们快速入题。
以上是个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一些方法,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每种方法在同一首诗词中不可能同时使用, 因此, 在鉴赏过程中, 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找到切题的一种最佳方法, 帮助学生直通“罗马”。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4
七年级快速跑教学设计 篇11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本次课是以快速跑为主的技术教学课,内容少,技术比较单一,在课中如果一味教授学生途中跑的姿势,然后是一系列的专门性练习,接着就是50或100米跑,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疲劳,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笔者把跳绳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巧妙运用短绳,同时结合相应的学练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组,进行各种途中跑姿势的训练,使学生养成在跑进过程中正确的途中跑姿势,解决快速跑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手段设计、语言激励、行为指导上都始终关注每一层次的学生。实践证明,这些做法能够提高快速跑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内容:七年级——快速跑之途中跑
三、教学重点:途中跑的正确姿势
教学难点:快速跑时躯干、上下肢的协调
四、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记住途中跑正确姿势的具体要求,懂得跑成直线的重要性。
2 85%以上的学生能在快速跑时做到头正、眼平视、颈放松、不耸肩、眼看前方跑直线。
3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健壮的体魄,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激情导入。
(1)课堂常规。①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拉近师生距离。②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⑧安排见习生。
(2)热身导入。①慢跑3分钟。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围绕篮球场慢跑成各种图形。②绳操(配乐)3分钟。教师跟随《踏浪》的音乐带领学生做绳操。③游戏——揪龙尾4分钟。规则:将学生按绳的颜色分为四组,将跳绳折好后放在身后当做龙尾,发令后,学生在老师规定的区域内迅速地转身、跑动,揪龙尾多的队获胜。注意事项:第一,必须在规定范围内活动。第二,不许用手捂住自己的尾巴。第三,丢尾巴者、出区域者出局。第四,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
2 学习锻炼、参与创新——快速跑。
(1)体验观察。A.学生以各种姿势起跑。①双手背在后面的快速跑。②双手抱头的快速跑。③直臂摆臂的快速跑。——结束后教师提问,提示学生讨论,不同体验的感觉,提出本课的重难点——快速跑应当注重途中跑的姿势。B.原地摆臂练习。①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内容。从直臂的摆动慢慢过渡到弯臂摆。②结合摆臂的原地高抬腿练习。要求:在练习过程中做到头正、眼平视、颈放松、不耸肩、摆臂有力,高抬大腿,眼看前方
(2)合作学习——分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按照老师给的任务进行练习。①组:两位同学拉两根绳子平行于腰间,其余同学在小组长的指挥和带领下进入绳子进行原地摆臂和高抬腿练习。然后互换拉绳同学。②组:两位同学拉一根绳子于腰间,其他同学在小组长的指挥和带领下在绳子两侧进行原地高抬腿练习,要求腿抬的高度要达到绳子的高度。③组:拿出十根绳子在地上摆成间距为20~30厘米的十条平行线,后面同学两人一组进行行进间小步跑和高抬腿接加速跑的练习。④组:拉两根间距为1米左右的绳子平行放在地面上,所有同学从绳子的一头进行行进间的小步跑和高抬腿接加速跑。
要求:
第一,各组同学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养成正确的途中跑姿势——头正、眼平视、颈放松、不耸肩、摆臂有力,眼看前方。
第二,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有序、积极的练习,并大胆地创新。
3 应用拓展——让距追逐跑40米
(1)前后两组同学相距2米,听教师发令,一起出发,前面同学跑,后面同学追。
(2)跑过指定终点线之前,如果前面同学被后面同学追上,即后面同学获胜,反之前面同学获胜。
4 成果检验——持绳接力跑。教师讲解规则:每组排头持绳,跑到指定标志物后返回,把绳子交接给后一位同学,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位同学跑回,最先完成者为胜利方。
5 放松身心
(1)学生围成圈手握绳子,在音乐(歌声)的伴奏下,连续做传绳动作,当声音停止时,绳结停在某同学手上(或靠近),要求其到圆圈中间来带领大家做一节放松操。
(2)教师讲评;学生自评、互评。
(3)收器材、下课。
六、设计特色
高中英语快速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篇12
一、良好的英语基础是快速阅读的前提
要想顺利地进行快速阅读的教学, 首先要让学生打好坚实的英语基础, 这是保证快速阅读教学成功的前提。如果给高中生一篇初中的英语阅读文章, 学生能够高效快速地对文章进行分析;而如果给他们一篇大学的文章, 他们很可能会觉得阅读进行不下去, 这就要求学生基础知识要和阅读层次相匹配。高中的阅读文章贴合教学内容, 只有在日常的课堂中牢记所学单词及其用法、语法结构等等, 学生们才能够在快速阅读中避免因为缺乏这些基础知识出现问题。如“I had left myhouse five minutes later than usual so I missed thebus.”学生们了解了过去完成时这一语法应用, 看见这一句就很容易看清句中事情发生前后的顺序。这就是我们需要明白的道理。
通过我校同学的快速阅读训练的成果来看, 往往英语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更容易在快速阅读中对文章有更透彻的分析, 也更容易有所进步和提高。
二、灵活的阅读技巧是快速阅读的核心
1、克服生词障碍
在课前预习中, 除了课后的一些单词注释, 笔者不允许学生查询READING中的生词, 因为我们要模拟真正的快速阅读教学, 因而除了必要的生词, 其余的都是不可以提前预知的。正常的快速阅读, 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影响文章理解的基础上, 克服这些生词障碍。这包括两点:一是猜测词义, 最常见的是根据语境猜测, 同时还有一些标志性的词语能够给理解词义带来方便, 如means、that isto say、such as、for example等;二是忽略这些生词, 当然不是直接忽略, 而是确定其不会影响句意, 否则就需采取第一种方法。
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快速阅读的能力, 这就表明学生们不可能仔细琢磨某个生词的含义, 他们需要在整个阅读中留下前后文的印象, 能忽略的单词可以忽略, 否则也需快速在脑海中寻求其解释。我们要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这么一个概念, 避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些小细节上, 因小失大。
2、养成成组视读的习惯
想要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就要避免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理解, 我们追求的是在短暂的时间内读得更多、读到更多。快速阅读关键在于“快速”二字, 学生们的一些习惯如用手指、摇摆头等, 都会影响阅读速度。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 非常贴合快速阅读的目的和要求。进行成组视读, 首先要将句子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 这样我们在进行理解的时候能够有较少的停顿。其次, 在快速阅读时学生要保持一定的姿势和方法, 阅读过程中一定不能将目光都集中在一点, 而是左右两眼有选择地看前后内容, 这样可以减小扫视的幅度, 同时, 阅读材料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头不动眼动, 尽可能地保证信息摄入量。最后要知道, 成组视读不是默读, 它是在阅读材料和大脑之间建立的联系, 是一种外语思维, 这样看到英语时很容易将其映射为具体意思。
3、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快速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 是要理解文章的意思, 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笔者在The Fashion Show的教学时, 不允许学生课前进行阅读, 在快速阅读教学时, 先向他们提了三个问题:“When did the Class 1students give a fashion show? Why did they give it?Did the students wear clothes in the 21st century?”学生们在有了任务、有了目标之后进行三分钟的阅读, 这就是平常教学中的快速阅读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改进, 学生们很容易就对问题的答案有个具体的了解, 这是非常符合我们英语考试内容的, 因而我们要鼓励这种学习方式。
有目的地进行快速阅读, 还可以使学生们的精神更加专注, 也更加容易产生兴趣, 这样就能在不经意间让学生们更加专注地进行阅读理解, 取得一举多效的效果。
三、丰富的阅读训练是快速阅读的保证
俗话说, 熟能生巧, 熟练的快速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而我们要在平时多注重快速阅读的训练, 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运用。大部分的高中生往往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单词的记忆、语法的运用中, 而忽略了阅读部分尤其是快速阅读的训练, 而这点恰恰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着重要求的, 因此, 学生们阅读能力往往不尽如人意。高中英语课程中的READ-ING包含了各种话题, 能够给学生们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 因此, 灵活地运用READING来进行快速阅读教学, 可以非常全面地训练学生各种类型文章的快速阅读能力。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求学生们在日常的阅读练习中, 每篇阅读都要限定自己的阅读时间。这样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学生们才能在快速阅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快速作文教学】推荐阅读:
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09-28
初中快速作文教学法论文07-02
《考场作文快速拟题》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3
快速作文05-21
快速完成考场作文10-23
浅谈快速作文05-26
高考作文快速提高技巧05-12
高考作文快速提分法08-28
高考作文七个快速提分方法08-01
语文快速阅读教学法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