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生小论文

2024-08-29

美术学生小论文(精选8篇)

美术学生小论文 篇1

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小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背景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与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画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作为一名身在一线的美术教师,在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老师,我不愿画这个,我想画自己想画的,这个我画不好„„面对孩子们无奈的表情,听着孩子们那童真却又带有一丝埋怨的唠叨,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束缚太多,以至使他们怨声载道。比如: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鸟,孩子们就必须画鸟,这节课学习用彩墨画鱼,孩子们就必须画鱼„„而在现实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欢画鸟或画鱼。怎么办?经过一段时间思想上的酝酿,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办一个班级画册,让孩子们冲破教材的束缚,画你想画的,表现你所想的,用绘画表达你的心声,用画笔捕捉你喜欢的瞬间!我想这一做法一定会得到学生的支持,也一定会调动起学生的绘画热情,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学生的绘画能力!(这一活动我们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理论依据

兴趣先导原理。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先导。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从事饶有情趣的活动时,大脑会自动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效率比吗啡还要高出500倍。英国吉伯特•哈特教授说过:如果你教的班级有30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一起费力地向知识的山峰攀登,这时你若能合理地给他们一些享受,那他们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好几倍。因此,有情趣的学习活动学生不但不会有压力,而且记忆、理解、创造等方面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在这个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教育学和心理学分析,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阶段。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其特点是:随生随灭,为时短暂。乐趣是兴趣发展的中级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来的。其特点是:基本定向,持续时间较长。志趣则是事实兴趣发展的高级水平,它与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相结合,是在乐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积极自觉,持续时间长,甚至终身不变。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它维持的时间不长,且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向乐趣转化。乐趣虽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但它还不足以推动人们去为了某种目标而奋斗终身,故兴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阶段,才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以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据了解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随之降低,而且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愿受任何束缚,他们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针对高年级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想通过创办班级画册的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教师是点火牵线人。唤起蕴藏在他们身上沉睡的力量,使他们从懵懂中清醒。美术教师的第一步应该在“唤起”上做文章。唤起即诱导,“诱导”二字开始阶段“诱”最重要。应该承认“美术”二字最大的诱惑力在“美”,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美的画幅展示给学生,然后再演示美的画幅的诞生过程,就会唤起学生心灵对美的追求。

2、有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园期间的孩子们喜欢画画的占99%,到了小学高年级对美术学习有兴趣的不足75%,而到了中学对美术有兴趣的不足50%,美术爱好的下降是来自文化课的压力。虽然文化课成绩是重要的,但要建立、宣传、用实践证明这样一个观念:学好美术并不耽误文化课。学好美术是与提高学习、认知世界的能力,是与文化课相辅相成的。

3、让学生们对美术的兴趣持续增高更重要,这便在于加强学生们在校期间的美术实践。黑板报,墙报,展览,作品评选,对校外的公益宣传等,都能激励学生们拿起画笔为社会做事为世界添美。

4、创办班级画册,画自己想画的,用绘画表现自己的心声,写绘画日记。我想这一活动一定会大大的激发起学生的绘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了解目前学生美术问题的现状。通过分析进行调研。

2、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促进研究的深入。

3、行动研究法: 运用这一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采取相应措施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4、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理性归纳,将局部的、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性认识。

六、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3月15日—2015年4月15日)

1、根据实际,确定研究内容。

2、搜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并加以论证。

(二)实施阶段:(2015年4月15日---2015年11月15日)

1、制定具体的、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2、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3、积累素材,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4、以点带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础上,在全校其他年级实验。

(三)总结阶段:(2015年11月15日---2015年12月15日)

1、全面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2、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七、研究成果构成

1、每班创办一本精美的画册。

2、写好教学随笔,反思自己在课题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3、课题结题报告。

美术学生小论文 篇2

之前我组织过一个小班的美术活动《小鱼吐泡泡》,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教学活动,也是生活中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但是我发现由于小班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群发育水平不完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手指不能捏住瓶盖, 印画时容易使得画面比较脏乱等情况,影响孩子在活动中对成功感的体验。

在《小鱼吐泡泡》这一美术活动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况与年龄特点,从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确立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希望通过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能:(1)初步欣赏作品,尝试用印画的方式表现泡泡。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为了很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及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1)养乐多瓶子若干,各色颜料若干。 (2)课件(小鱼吐泡泡)。 (3)贴有小鱼和水草的底板若干张。 (4)幼儿有玩过吹泡泡的经验。在这节教学活动中,我做了充分准备。

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需要,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 )导入活动 ,引出泡泡

首先我以神秘的口吻对幼儿说:“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小鱼小鱼游啊游,向上游,噗噗噗,向下游,噗噗噗,你们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呀? 小鱼在干什么呢? ”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教师与幼儿做游戏的形式引出泡泡。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师与幼儿做游戏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幼儿注意力,调动幼儿积极性,为下面小鱼吐泡泡做铺垫。

(二 )欣赏成品 ,初步感知泡泡的形状与颜色

在小朋友知道小鱼会吐泡泡之后, 我接着说:“老师的小鱼也会吐泡泡的哦,你们信不信呀? ”“看,老师的小鱼吐了好多好多各种颜色的大小不同的平泡泡, 我们一起来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呀? 有些什么颜色呢? ”

这一环节我通过引导幼儿欣赏成品, 感知泡泡的形状与颜色。首先带领幼儿欣赏成品,感知泡泡形状的多样性与色彩的丰富性,给幼儿提供展开想象的空间。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是一个尝试,是一个初步感知,可以引导幼儿学会欣赏美术作品,感受美术作品的美。

(三 )教师示范操作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吐泡泡的方法

首先我问幼儿,这些泡泡是怎么吐出来的呢? 请幼儿猜一猜。其次我描述一下情节:“这时,游过来了好多小鱼,他们听到老师会吐泡泡,也想让老师给他们吐泡泡呢。”小鱼说:“请你也帮我吐一个泡泡好吗? ”这时老师说:“好吧,我来试试看帮帮你吧。”老师边讲边示范操作方法。在教师示范之后引导个别幼儿上来示范。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教师示范操作,直观感知瓶子印画的步骤。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这样不仅能够激起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操作步骤,激发幼儿想要学习、想要尝试创作的欲望,有了兴趣,幼儿在活动中就显得更为主动积极了。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操作, 也能进一步加深对于吐泡泡方法的印象,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

(四 )引导幼儿“吐泡泡”

“小朋友 ,你们想不想帮助小鱼一起来吐泡泡呢 ? 我们每个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有好多条小鱼在等着我们呢,它们说‘你们能帮帮我们吐泡泡吗? ’”,这时再讲一遍操作步骤并提出操作要求, 引导幼儿给小鱼吐泡泡, 在操作过程中一边观察幼儿,一边说操作过程,帮助有困难的幼儿一起完成作品。

这一环节主要是幼儿的操作环节, 首先这个操作材料的提供也是花了一些心思的,由于瓶盖操作的局限性,就进行了调整,印出圆形的工具有很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最终确定为养乐多的瓶子,把瓶盖印画改为瓶子印画,利用瓶口印出圆形,幼儿只需握紧瓶子,蘸上颜料,操作难度降低了。

(五 )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吐出来很多的泡泡,现在,帮助小鱼吐完泡泡的小朋友可以轻轻地把小瓶子放回小筐子里面, 然后找到自己的小椅子坐好, 我们一起看看小朋友帮小鱼吐的泡泡。分别从形状与颜色方面着重评价,在评价中能锻炼幼儿的欣赏水平,还能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

这一环节是评价环节, 那么评价的重点也落实在前面的操作示范重点,就是从泡泡的颜色与形状来评价。

在《小鱼吐泡泡》活动一开始,小鱼的游戏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实施下来,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是,幼儿始终能以积极的情绪参与活动, 作品欣赏的尝试也可以说是初见成效,幼儿的作品也比较丰富,材料的使用也更方便,幼儿体验到了印章画带来的成就感。但是在教师示范操作过程这一环节,当我让一个幼儿上来示范吐泡泡时,其余幼儿也一个个都跑到前面来看吐泡泡,造成课堂纪律混乱,这需要老师的进一步约束与要求。在幼儿完成吐泡泡的画时,我引导幼儿将瓶子放入小筐之中,有些幼儿似乎根本没有听到,专心致志地在帮助小鱼吐泡泡,因此纪律有点乱,需要老师及时注意。

《小鱼吐泡泡》这一美术活动给了我深刻启发。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 在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与诠释。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十分注意教学活动的方式与引导。其次对于小班幼儿来讲,一切都是比较好玩的,因此,美术活动中教学材料的准备是否吸引幼儿, 对于一节美术课也十分重要。在美术活动中,及时发现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发现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研究,并及时加以制止与引导。针对小班美术活动,我得到了以下几点。

(一 )设计合理的“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创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开展美术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如果平淡无奇地“导入”,幼儿就不会感兴趣, 以至于幼儿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地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其“导入”部分,从而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小鱼吐泡泡》这一美术活动是以小鱼吐泡泡的游戏导入的 ,幼儿都被小鱼吐泡泡的游戏吸引了,因此,一开始幼儿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课堂氛围浓厚。

(二 )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 ,因材施教 ,吸引幼儿注意力

幼儿是喜欢动手操作的,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材料,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了不同水平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动手协调能力。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美术操作活动。在《小鱼吐泡泡》这节美术活动中,我准备的材料都是适合小班幼儿动手能力的, 一开始本来打算使用的瓶盖,由于比较小,小班幼儿抓起来不是很方便,所以改成了养乐多瓶子的印画, 这是针对幼儿的发展能力准备的,因此,在幼儿吐泡泡的时候还是操作得不错的。

(三 )善用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自信心对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起到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成长起来就很慢。因此,美术教育应该将培养幼儿自信作为教育的前提,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为基础, 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孩子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及自信心。幼儿在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这时,教师应该用鼓励语气评价孩子的作品,努力找到孩子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在《小鱼吐泡泡》这节美术活动中,当幼儿自己为小鱼吐泡泡的时候,我不时地在旁边引导幼儿,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吐泡泡,当幼儿全部完成之后,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的时候,我也会不时地鼓励幼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美术活动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项活动,不仅幼儿喜爱它,而且是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重要活动形式。因此,幼儿教师不应该将美术教育简单理解为教幼儿“学画画”,而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恰当应用,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但是轻松愉快的氛围并不是意味着放任孩子,任孩子走来走去,无视纪律。美术活动中的纪律十分重要,因为美术活动中的材料吸引着幼儿, 有些幼儿就会不自觉中注意力飘到了课堂之外,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老师也要十分关注课堂纪律。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要真正解放孩子的小手,解放孩子的想象力, 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机会,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摘要: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与诠释。我们不应该把美术教育简单理解为教幼儿“学画画”,而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恰当应用。通过小班美术活动《小鱼吐泡泡》,从中得到了深刻启发,从而有效组织好美术活动。

美术学生小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程;创造性:自由空间;激发

G623.75

一、小学生创意美术课堂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所谓小学生创意美术课堂,是相对于我国传统的小学生美术课堂提出来的。其特点就体现在课堂的创意,创新性方面。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手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促进他们学习进步,成绩提高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与它相对的是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它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特点完全相反。创意美术课堂这一全新的教学方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创意教育和创意课堂得到了我国广大教育者的一致认同和关注。

当前我国广大小学开展的小学生创意美术课堂还仅仅处于试验阶段,虽然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创意美术课堂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创意教育有以下一些作用:

首先它彻底改变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传统小学美术教育更类似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造能力和想象力。而现代创意美术课堂则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

其次,创意美术课堂作为未来新型教育方式的一种尝试,为未来的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道路。现代社会,竞争异常激烈,未来的国家社会,拼的是人才。因此人才特别是有创造力的人才就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未来我国教育更应该以培养创新性的创造生人才为己任,而不能再仅仅以升学,成绩的好坏为目标。所以创意美术这一新型的教育尝试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创意美术课堂更受小学生们欢迎。相比起传统的应试型教育方法,现代创意美术课堂往往采用了一些新型的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学生自学和主动性学习,这些方法无疑更受小学生喜欢,更能充分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己去画,去感受,去体验。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新精神更有效。

二、开展小学生创意美术课堂的技巧和诀窍

我个人从事这一工作有一段时间,对此深有感触,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个人认为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创造新时代下的创意美术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取得孩子们的信任,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

在首先教师需要跟孩子们把关系搞好,只要老师和蔼可亲,轻声细语的,在教育的同时也关怀着孩子们,孩子们自然会对教师有一种喜欢和亲近的心理。

创意美术教育的第二个要求是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能够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能动性。毕竟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他们学到复杂的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兴趣和想象力,创造性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2.鼓励他们多想象、自己动手,不加以约束,多鼓励,不批评

想象力是人类最可贵的能力之一,它是思维的翅膀,还是创造的起点,又是创造的核心。想象力是天才们创造的基础能力之一,而幼年和儿童时期则是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一能力的培养,特别适合在音乐,美术一类的课程中进行。具体作法是小学教师在创意性美术课程中任由学生去想像,发挥。为他们新奇、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而喝彩,让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不顾虑的安排好自己的想法去画。

3.激发小学生兴趣,让小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在轻松、愉快的心情

儿童小学生由于天生好动,活泼,其行为最容易受情绪和其它事物所支配,很难让他们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于某件事上,因此在创意性美术教育中更应该不断的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并不段的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程中来,比如说生动的语言如模仿火车的汽笛声“呜……呜”,动物的叫声“喵……汪”等维持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可以通过生动的环境刺激比例展示一些模型,讲“乌鸦喝水”等有趣的童话故事,并用漂亮的画面来不断的刺激他们等等。

4.尽量减少教师讲解的时间,多给小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

传统教育中,老师讲课的时间较多,给孩子们亲自体验的时间太少,让孩子们往往只是在听了后就忘记了。这样白白的浪费的教育的资源。因此需要进行改革。现代创造性美术教育应该以小学生为本,应注重在课堂中让小学生不断的亲自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感受力。而不应该让他们只是成为简单的听众,只是听老师的讲解,在讲解之后不久就把听到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5.对小学生的作品给予公正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

在小学生创作过程结束后,该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以作品的结束而结束,而应该继续进入下一个环节: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作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首先放弃自己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他人画作的习惯。而应该转变观念,以作品是否想象丰富,表现力强烈,或者是内容丰富等标准来进行评价。画作是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体现,因此应该公开进行展示,让小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发表看法。让孩子互相审视、教师评价每一副作品,多鼓励,不批评,也不给作品打分,这样一来让小学生没有心理负担,以后创作欲会更强,但是老师应暗中记下每个小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因材施教。

三、结论

以上几点就是多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和结果,我个人发现,通过这些教学方式的改革,还对孩子们的其它行为、生活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果断地摒弃以往旧的美术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在新教学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每一堂课,同一绘画内容,班中会出现风格迥异的几十幅好作品。说明经过改革,不但以小学生的绘画技能得到提高,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了创造性美术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2]王福环.小议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J].新课程(上).2013(04)

[3]申艳玲.创意美术课堂打开想象之门[J].小学教学研究,2010(1).

[4]李青竹.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36).

[5]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

美术《小相框》教案 篇4

冀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新美术教育理念让我们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培养美术专业人才,会欣赏美,能应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及创造力的培养比能完成一幅严谨的素描、色彩作品更为重要。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里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通过了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小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完成“设计•应用”领域所设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小相框的选材、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的美术技能基础和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兴趣也不一样。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对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对美术现象进行较为理性和深刻的分析,但学生作品缺少想象力,绘画技巧日渐成熟但同时画风呆板,喜欢社会生活中流行的“动漫卡通”与教材中倡导的审美意象差异太大。四年级学生,造型和审美能力有所增强,在创作形式上一般是比较实际的去描绘事物,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中来,并且主动表现自己。需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创意思维和审美情趣这三方面的培养。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相框的相关知识,如材料、造型、色彩、装饰、支架。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学习和了解相框的材料、造型、色彩、装饰及支架中包含的设计。

三、教学难点:

相框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四、教学具准备:

1.教具:示范用作品、课件等。

2.学具:卡纸、手工材料、课件、相框实物绘画剪贴工具纸盒等废旧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最漂亮的照片,怎样把照片装饰的更美呢?那就是相框,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为自己的照片制作一个精美的相框?

(二)、探究

1、欣赏课件中的相框作品,你最喜欢哪种?说说理由?学生回答。

2、思考,相框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

3、请学生参考学具,结合书中照片,初步分析小相框的材质、造型、色彩

(三)、小组讨论

1、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如何更好地为相框设计支架?

学生:可以用卡纸、皱纹纸,树皮、吹塑板,木条等。教师:与学生互动,并结合课件和教具进行小结。

5、幻灯片出示几种相框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一画二剪三粘背 四巧装饰五支架

6、课件出示大量自制小相框的图片,拓宽学生思路。

(四)、创作

1、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来装点生活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五)、展评

学生自评设计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据材料的不同形状进行设计及装饰。(2)根据小相框不同的摆放位置、用途进行设计。(3)造型新颖,注意外形、色彩、图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六)、拓展延伸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学们的创艺却是无限的!

六、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框面 材料 背板 造型 支架 色彩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了解相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和制作相框,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设计理念。在相框的设计、选材、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想象创造能力。

对于《自制小相框》这节课,我做的比较合理的方面是: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充分创造了愉悦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我认为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每一位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并相信他们能够做得好。

2.因为美术课程是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所以课前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用具准备充分,学生能够较直观的欣赏。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感知探究相框教学环节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太多的时间去感去探去析去说。虽然使用了基本形、卡通形、水果形等教学课件,但这些都得由学生自己去亲自发现、感受和探究,那怕是错误的。其实在动手制作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个亮点。

2.在介绍小相框的制作过程中,没有互动环节,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主要是我一个人的单边教学;

3.在教学展评过程中,因为有一组学生还没做完,所以还在讨论怎么制作,没有倾听其他同学的作品介绍,这个时候不应该制止,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让全体同学帮他们出出主意也是不错的。

小班美术活动:小扇子 篇5

1、初步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命题作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围绕主题作画的能力。

2、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不同工具材料的性能,会选择多种材料有次序地进行绘画与制作,体验活动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

1、将幼儿熟悉的多种工具材料如:蜡笔、彩色水笔、彩色小纸片、浆糊等,分别放置在桌上。

2、用厚纸剪成各种形状的扇面,数量不少于幼儿人数。

3、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根吸管。

4、扇子数把。

活动过程 :

1、欣赏、谈论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各种扇子,谈论扇子的用途,扇面的不同形状,以及扇面上画了些什么,想象扇面上还能画些什么。

2、观察交流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桌面上放置的工具材料,说一说自己今天准备用哪些工具材料来作画,什么先用什么后用,以进一步熟悉各种工具材料的性能。

3、按意愿绘制扇面

(1)幼儿各选一张扇面,在自己选定的材料的桌上作画,教师通过观察、提问,帮助(2)幼儿可围绕主题不断添画,使主题内容丰富。教师对幼儿大胆的想象给予鼓励,当有些幼儿画出偏离主题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意图,再作具体地指导,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

(3)幼儿接自己的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涂色,注意画面色彩要有变化。

4、制作扇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1)幼儿在已画好扇面的正反两面,用白胶粘上冰棍棒,注意两根棒长短要对齐。

美术教学小故事 篇6

在小学里,美术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之一。课堂上,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而我也是抱着十分的热情去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绘画!每当有人问我教什么学科,我说教美术。一听是教美术的,便会接着说:“那好啊!美术课轻松,好上,随便画一张画,让学生们照样画一画,一节课也就过去了。”是啊,回忆以前我上小学时的美术课,的确是这种教学模式。但现在其实不光是这样的形式啦!越来越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绘画表达方式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了!

在我当老师的近两年里有很多故事,最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学生对于美术(或者说艺术学科)的态度!

在我们学校这种状况是比较普遍的,学生对于美术还是比较热爱的,但是家长就未必会支持孩子支持老师!他们大部分都认为学好语数英才是主要,才是关键!

在很多教学中因为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而无法实施,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因为家长的言论而对美术学科存在轻视!

让我最记忆深刻的一次就是:一如往常,我踏着铃声走进了三(3)班教师,然后开始上课,向学生们讲述了关于梵高的故事和背景之后,让学生临摹梵高的作品星空夜!大部分学生都认真的开始了这节课的绘画内容!突然在前排的位置上一个平时成绩都较好的一位同学拿出语文作业写了起来!我走过去看着他问道:“你为什么不画画?”他抬起头望着我回答道:“老师,我不会画!”我告诉他:“不会画才要你们临摹,多画的!”学生特别不屑的说:“我爸爸说啦,只要我学好语数英就好啦!这个没关系的!” 当时我真的有点懵在当场!我当时就让学生停下手中的作业,告诉所有的学生既然来到学校就要学好每一样东西,并让学生就这个问题做了些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来了一场小小的辩论,而刚刚说副科学习不重要的学生都成了大家矛头所指的对象!他也变的十分惭愧!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在学校里不光是要学好主课,还有各类综合学科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做到全面发展!这样将来才能更好的在社会立足!

美术牵动学生 学生带动美术 篇7

美术课并非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这样简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在教学中学生十分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然后纷纷到前面表演。这充分使学生发挥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全面提高,并主动发展使课堂教育素质化。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便是美术教育中的灵魂。

对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在开展创造教育,把创造性思维培养引入课堂后,变得十分活跃,勇于发言。观点虽不是很正确,但对于自己确实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既不同于别人,又超越了自我,真正是创造性的。

针对自身原有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良好个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术课虽然让学生感觉较其他课更有趣,但也会有枯燥的地方。因此课前的引导便极为重要,引导的目的相同,但方式方法应多样化,这样便可以使学生兴致勃发。

发展创造性思维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挑战。师生之间还可以进行强烈的互动。教师也可以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和学生进行探讨,对于学生求异或写写行空的想象进行正确的评价。鼓励、创造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小学美术教育中,认为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艺术活动有的形结果,而要真正重要的唤起创造的热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大胆的发展创造性思维。

为了使学生感知,尽快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比如讲童话故事、传说、谜语,激发学生对绘画的乐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情”启学,用音乐导入内容使教学过程赋予感情色彩,给所画的东西赋予灵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启发性教学

1.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宽松自在的氛围,用讨论、提问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不施加压力。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探索心理,启发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求异思维

1.开展绘画竞赛,利用学生的好强心理,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思维。

2.为了使教师过程的创新更有趣,创造性思维更活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添画、组画、改画等,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1) 对实物进行观察及写生等,并提出创新要求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2) 创造性思维需要勇气,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充分地肯定和鼓励,也要正确进行分析。

(3) 要主要保持学生求异思维和独特的兴趣爱好。

学生独特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利用绘画本身的魅力和各种引导手段来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正范, 《大学心理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美术学生小论文 篇8

关键词:石头;创作;美育

石头是山区独特的资源,多、奇、特。虽很普通,但也有它的美丑、胖瘦、表情甚至感情,有很强的可塑性。把小石头作为教学素材,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平时的教学中,我从色、形、纹、质等方面,让学生发现、领略石头的美。

一、低年级拼摆石头——发现美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形没有局限的概念,他们大胆,富有想象力,不拘泥于老师的讲解!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我们可以利用石头独立成型或组合造型,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石头,触摸石头质感、观察石头纹理,在摆弄石头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形状和色彩的随意组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

在具体操作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1.学生根据题目寻找石头

老师选择一个题目,比如:“制作一个帽子”,然后请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哪些石头像帽子。学生因为有了目的性,所以能够有意识地去寻找石头,果不然,学生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帽子石头”。有三角形的、圆形的、花边形的,各不相同,充满自然美!然后请学生用橡皮泥、彩色纸、树枝树叶等物或贴或剪或摆,做出帽子上的花纹,十分有趣,漂亮极了!他们的天性、灵性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2.教师根据石头加以启发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可爱的石头,带到学校,老师鼓励学生自己拼摆。可以一块石头交工,可以两三块石头结合,数目不加限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看看自己拼出来的像什么,找到石头中的“事物”。那些原本不具有生命意义的石头在学生手中被创作成“机器人” “父子俩”“戴草帽的小朋友”“手机”“稻草人”“小狗”等形象,最后用橡皮泥、彩色纸、树枝树叶等物加以点缀。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画面立刻呈现在眼前。

二、中年级画石头画——表现美

石头来源于生活,很朴实。用佛家的语言来说“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有其不可磨灭的生命印记”,石头也是,有其自身的生活经历,有独一无二的外形。利用石头作为媒体来创作,使色彩依附石头“跌宕起伏”,并富于变化和灵性!用色彩来强化、点缀石头,能使学生的装饰水平、表现力、想象力得到很大的发挥!中年级学生对水粉颜料有过接触和运用,有能力在石头上利用水粉来创作。我总结出两种方法:

1.画彩石

这是一种把水粉画在石头上的创作,选择各种各样的石头,可以是小巧玲珑的小石子,可以是具有一定形象的“事物石”,可以是如同石板的“光滑石”……几乎所有的石头都能用来画画!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和心中的色彩涂画在石头上,表现出石头之美,生活之美。

步骤:

(1)挑选挑选出自己想表现、有表现欲望的石头。

(2)清洗。洗掉石头上的灰尘和泥土,恢复石头的原始面貌和纹理。

(3)绘画。根据自己的想象,或大胆或细腻的表现。

(4)上漆。为了保护颜色的鲜艳性,我们就需要在石头上上一遍清漆,让石头上的色彩更加融合。

2.石拓画

石头的质地有很多种,如,在中国山水画中就有多种皴法来表现石头的质地,如:披麻皴、斧劈皴、米点皴、雨点皴、解索皴、卷云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现每块石头显现出的纹理更不相同,把这些纹理拓印下来,就是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在具体使用中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先请学生观察哪些纹理里有一幅“画”,找到抽象的形后,涂上色彩,拓印在纸张上,那就是具有朴素意味、斑驳有趣的画了。学过纸版画的人就会发现,方法与纸版画类同,只是把底版换成了石板,把制作的画面用石头本身的纹理代替了!

另一种就是利用石头纹理来丰富色彩装饰。在一幅画中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多种纹理来涂色。但有一个注意点:纸张不能太厚,不然一些细微的纹理就不能表现出来。

三、高年级改制盆景——创造美

在高年级制作盆景与学生的总体水平有关,他们有了构图的准备、色彩的准备,认识的准备、操作的准备,能制作出优美有趣的盆景!

制作山石盆景是一项很高深的学问,但在小学阶段,讲究的是童趣和初步的理解创作。下面我做简要的讲解和说明:

首先要选石。选择好石头是完成优秀盆景的第一步。不要求学生到山中去挖掘石头,只要“心中有石”在生活中常观察,就能找到好石头!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多块石头,每块石头的质地都要一样。石头不一定要大,小石也能做盆景。

其次,初步构图。按照老师讲解过的构图原则,拿出自己的石头拼摆构图。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石头的特征,加以寓意。这是学习创造的重中之重,可以展示学生的多项能力。同时,也要修整石头。敲、锯、磨都可以!

接着是创作完成。学生要先用水泥调些水,呈带有黏度的液状就行。然后捧些水泥放在废旧报纸上,用山石进行造型,制成盆景。待其阴干就行了!

最后是命名。给盆景起个好名字,能让盆景的意境更好地传达给观众。

另外,还可以利用盆景进行美术教学!盆景具有其浓缩之美,把大千的山水浓缩于小小盆景之中了,学生利用石头创造出了小山美景,我们还可以让他们进行再创造。克服学生原先对大山大水一无所知、没有经验的问题,使学有景可依、有景可画,提高他们的写生水平,同时也能讲解山水画法。

小石头只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利用其也能表现出“大美术”。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对老师来说,更应该具有这样的“眼睛”,找到更多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眼中的生活“处处有美”!使“生活即教育”的真谛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丹阳市马相伯学校)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感言下一篇:政府会计第二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