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译者的中心地位

2024-09-22

论翻译中译者的中心地位(精选5篇)

论翻译中译者的中心地位 篇1

从边缘到中心--对译者地位的思考

传统译学视原文和原作者为绝对权威,从而使译者处于译学研究的边缘地位.当代翻译理论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切入研究译者的地位,从而提高了译者以及翻译学科的地位.阐释学、翻译研究学派、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当代主要翻译理论都宣称译者的地位不低于作者,译文并非是附属于原文的派生物.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主体,是原文的读者、解释者和译文的创造者,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在翻译实践中,译者既要尊重原文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履行跨语际、跨文化交际的任务.

作 者:龙佳红 LONG Jia-ho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刊 名: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8(4)分类号:H059关键词:译者的地位 作者 传统译学 当代翻译理论 边缘 中心

论翻译中译者的中心地位 篇2

在中西方的翻译史中, 翻译工作从传教士和作家的业余工作中分离出来, 逐渐成为一种有丰富理论支撑的系统的职业。译者从不被知晓的原作者的“仆人”, 逐渐提升为译作的“主人”, 即译者占据翻译的主体地位。这一巨大的变化与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机构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对译者地位有提升作用的翻译理论主要有西方的阐释翻译理论、操纵派理论、解构主义。我国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四个阶段所体现的对译者要求的不断提高, 也是反映译者地位变迁的重要论据。并且, 中西方翻译协会的形成也体现了译者地位的提升。

1 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译者地位的提升

在西方翻译史中, 各时期翻译理论的发展不仅对译作有益, 而且对译者地位也产生了提升作用。

1.1 中古时期的翻译理论——视译者为听写工具

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位理论家马尔库斯·图留斯·西塞罗打破了翻译只限于实践, 不过问理论的局面, 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张译作超过原作, 译者高于作者。”[1]19把译者地位定在与作者平等, 甚至超过作者之上, 认识到翻译应由译者选择翻译手法、词汇等进行灵活表达。这是一种正确的观点。然而, 中古时期的很多理论家却不认同, 从事《圣经》翻译的斐洛·犹达欧斯认为, 译者应该采取逐词对译, 这使译者变成一种“听写的工具”。

当然, 不能否认, 《圣经》翻译不能主观地增减词义及句义。但是这种死译的方式确实令当时的译者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 译者被剥夺了自主权, 却要靠他所掌握的有个人特色的知识结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等进行语言之间的转化, 是十分矛盾的。并且, 当时的译者并不是靠翻译作为赖以生存的职业, 却要承担宗教翻译的曲解风险, 是很艰难的。

中世纪时期, 翻译的选材也对翻译者不甚有利。绝大部分译者只能在能够找到的少数手稿中进行选择, 因此, 往往无法选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作品。其次, 译者要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 民族语的读者多数是普通百姓, 因此, 译者必须把晦涩的文本翻译得朴实易懂。由此可见, 这一时期, 翻译工作很艰难, 译者地位是被忽略的。

1.2 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译者仍未完全解放

首先, 人文主义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反对神的权威, 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其次,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重心, 从宗教作品转向古典文学作品, 文学翻译的内容从历史、哲学、诗歌到戏剧, 包罗万象, 这使当时的译者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口味的作品, 如果擅长写诗, 可以选择同类型的诗歌翻译, 因此, 译者便有更广阔的翻译空间。

在具体的翻译理论上, 赖希林、路德、伊拉斯谟等人坚持人文主义者的语言学观点, 认为语言各具无法逐词对译的特征, 因此多采取意译[1]65。这与中古时期大相径庭, 译者可根据原文采取直译或意译的方法, 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这是译者地位提升的表现。16世纪法国“翻译之王”雅克·阿米欧, 在翻译中追求“试与原作媲美”的豪情壮志, 一般文学史上都把他视为作家。由此可见, 在文艺复兴时期, 先进的译者可以进行一些创作性的翻译, 像作者一样, 在忠实的基础上可以由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如何翻译。译者地位有所提高, 但仍未完全解放。

1.3 近代、当代的翻译理论——译者才是创作的主体

近代翻译史中, 俄国翻译家们对翻译理论的阐述说明了其要求提高译者地位的意愿, 提出:翻译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诗人特列佳科夫斯基说过, 译者和作者只是名目上的相异, 如果说作者的功劳很大, 那么译者的功劳就应该更大了。

现当代时期, 译者的地位开始有了质的飞跃。随着科学技术、现代语言学和翻译活动本身的发展, 人们逐渐改变了对翻译研究的传统观点, 认为翻译研究是一门与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有关的学科体系。同时, 很多对译者地位有提高作用的理论被提出, 如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文化学派和具有颠覆意义的解构主义学说。

1.3.1 阐释翻译理论

斯坦纳认为, 翻译分为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译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文本上, 按译者的理解传达文本的意义, 而不用探究作者的本意;同时,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也将不可避免地把个人经验、知识结构和历史背景渗入原文, 使翻译变成对原文的再创造。由此, 译者也是作者, 具有独立性。

1.3.2 文化学派的翻译操纵观

按照勒弗维尔等人的翻译操纵观, 译者在处理原文本以及生成目标文本的过程中,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有权也一定会取己所需, 对文本进行改写。勒弗维尔认为, 译者作为操纵者对文本进行改写, 是一种文化上的必然, 其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这就肯定了翻译的确是依靠译者的主观选择而进行的, 把译者作为一个中心来讨论翻译理论, 足以证明译者的地位已显著提高。

1.3.3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20世纪60年代倡导的一种反传统思潮, 他认为能指与所指间存在差异, 原文意义不能确定, 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掘原文意义。解构学派的韦努狄认为, 在翻译中, 要求译者隐身是错误的, 应当有形可见。这与中古时期的斐洛等人将译者视为隐形人的观点相对立。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译者地位有了颠覆性的变迁。在中国, 译者地位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变化。

2 从中国翻译史中翻译理论演变看译者地位变化

2.1 早期佛经翻译——译者被视为“隐形人”

早期的佛经翻译, 大多数学者认为译者必须忠实、无改变。这一时期的译者是看不见的“隐形人”, 甚至, 译者没有权利在译本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之译佛经, 汉末质直。”翻译家支谦提出“因循本旨, 不加文饰”, 东晋道安也提出“案本而传”, 完全是直译派做法。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不仅要严格忠实于原文, 而且要承担有可能“传事不尽”的责任。因此, 该时期译者地位是很低的。直到玄奘, 译经事业登峰造极, 直译意译开始能调和, 而非对立[2]4。

2.2 五四运动后, 以“信达雅”为中心的理论——对译者要求提高

五四运动后, 开创了白话文学的新纪元, 也开创了白话翻译的新纪元。这个时期, 著名学者严复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即“信、达、雅”, 于是, 其他翻译家开始就该原则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 并涌现出许多新的翻译标准, 同时, 也有很多对译者的要求, 对译者要求的提高, 从某种角度说, 也能显示出译者地位的提高。

艾思奇认为“信”是第一要义, 是最根本的基础。朱光潜也曾表示, 翻译归根结底一个“信”字。傅雷更注重原文本意义的传达, 认为“所求不在形似, 而在神似”。也就是在忠实的基础上, 不是注重单纯形式的对等, 而要表达出原文的语境, 译文风格要与原文风格和基调都一致, 虽然形式不同, 但读者读译作的感觉和读原作的感觉是近似甚至相同的, 才是神似。这对译者的功力要求更高。另外,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再次提高对译者的要求, 成为最高标准。他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这种“化境”和傅雷的“神似”都是对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继承, 也是对“案本”“求信”的发展。这种理论上的发展, 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再处于被支配地位[2]12。

目前, 翻译主体研究提上了国内译学的研究日程, 学者研究视角和重点也不同程度地转向了译者, 译者主体地位逐步确定。译者地位的提高不仅与翻译理论有关, 还与翻译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有关。

3 翻译机构对译者地位的作用

3.1 现代中国的翻译协会

在我国, 文学研究会自1920年成立, 它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文学翻译事业作出最大贡献的团体。其成员强调翻译的目的, 认为翻译与创作一样重要, 甚至更加重要。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左联”) 在上海成立, 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转折, 也标志着翻译文学的重大进展。左联注重开展翻译理论研究、开拓翻译阵地和培养翻译人才, 这使译者的知识水平和翻译技巧都得到了提高[3]。1982年,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 (简称“译协”) 成立, 其成员都是中国各专业翻译领域的专家, 每年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这样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 能更有效率地促使译员之间加强沟通和学习, 使译员的翻译水平和职业化素质优化进步。

3.2 二战后的西方翻译协会

在西方国家, 各种翻译协会在二战后相继建立。欧美国家的翻译协会和联合会, 普遍强调对译者待遇和地位的问题, 通过立法手段明确译者的法律地位;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译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译者的社会地位, 增加译者的经济收入;改善译者的学习和工作条件, 给译者机会以不断提高翻译水平[1]162。由此可见, 翻译作为一种学术活动已经开始进入加强组织阶段, 其效果突出, 尤其是“提高译者的地位”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这种翻译协会或社团俨然已成为对译者权益的组织保障。

在各国翻译机构发展的基础上, 最终形成了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 简称“国际译联” (FIT) 。其作为最权威的翻译工作者联合组织, 也明确强调了对译者的重视, 并写入其宗旨:维护全世界翻译工作者精神和物质权利, 推动各界了解和重视翻译工作, 改善译员的社会地位, 引导公众了解翻译工作, 并将其看作是一门科学和艺术。

结语

译者, 在从不能在译作上署名的隐形人, 到翻译家韦努狄提出“必须有形可见”;从字字对译的“活字典”, 到占主体地位的翻译活动的中心;从被称作“带着镣铐的舞者”、被喻为“像关在后面屋子里的老鼠”, 到当今社会扮演重要角色、承载国际交流重担的翻译工作者, 经历了由低到高的社会地位的巨大转变。然而, 社会地位的提高、工作任务的重要, 就要求译者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不断完善。译者不仅要通晓相关双语及其文化, 具备语言外的百科知识;对翻译原则、步骤娴熟掌握;对职场和商业运作有所了解;还要接受正规培训并获得合格资质, 并坚守本行业所规定的守则和精神;职业译员还要承担起文化协调人的角色, 尊重差异, 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罗新璋.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G].中国翻译研究论文精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何其莘, 仲伟合, 许钧.中西翻译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37.

[4]吴安红.翻译中译者地位及其主体性研究的历史回顾[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 (2) .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译者的地位 篇3

【关键词】女性主义;译者地位;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长久以来,译者和翻译行为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都是比较谦卑的,翻译被置于与女性相同的地位:原作被视为强壮而具有生产力的男性,而译本则是低弱的派生女性,译者在传统女性角色中获得了自己的印镜,女性也从译者那里获得了自己的喻像,女性与翻译在共同的历史境遇上找到了相似点和类比的基础,进而引发了两者相互结合的可能。本论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基本内容出发,对译者地位的影响作简要研究,希望给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的视角,它对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其主要观点包括:

(1)对传统翻译理论标准“忠实”的颠覆,强调叛逆。中外传统翻译理论一直把“忠实”视为翻译的根本准则之一,其翻译标准的核心就是“信”或“忠实”。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认为,语言中充满了性别歧视,“忠实”通常意味着剥夺女性的话语权(马丽娜,2012)。因此,在翻译中女性译者从女性视角对文本进行操纵,大胆实践自己的理论宗旨。

(2)重新界定译文与原作的关系,突显译者主体性。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的译者与原作者的对立模式,提出“性别译者”(feminist translator)的概念,肯定了译者性别差异所导致的对原文文本意义阐释过程中的不同,从而丰富了原文文本的内涵;同时也提高了译者的主体性并肯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

(3)消除翻译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除了理论上的贡献外,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进行了大量丰富的翻译实践,以消除翻译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让女性的声音体现在译文中。在翻译的实践中,很多女性主义译者大胆采用新词、新拼法、新语法结构,为女性话语开辟新空间。

二、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方面,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提倡干预性的翻译策略,其中三种最常用的策略为:增补(supplementing)、加写前言和脚注 (prefacing & footnoting)以及劫持 (hijacking)策略。

增补策略是指以这对两种语言的差异之处予以平衡的创造性行为。译者基于自己的立场在增补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创造性改写,这种翻译方法体现了女性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有意识的干预。加写前言和脚注已经成为女性主义翻译中最常规的策略,用以解释原文的背景,以突出女性译者翻译的差异性。这些说明和记录无疑是为了凸显译者让人们关注她们的女人身份,或者更明确的说,女性主义者的身份方式,为的是解释她们在翻译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也是为了阐明那些为了想象的或者政治的目的而利用语法性别资源的文本。劫持策略是指女性译者基于自己的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爱好对原本不属于女性主义的观点进行带有女性主义倾向的操纵。

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译者地位的影响

1.改变译者的从属地位

首先,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以忠实为第一要义的翻译观念。女性主义翻译家汲取解构主义理论的养分,宣扬原文的意义并不是绝对确定的、终极的,而是可以从多个视角与维度进行解读与阐释的,因而那种强调翻译必须忠实正确的再现原文文本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忠实”重新进行界定,指出翻译所强调的忠实性,不是指译者要忠实于原作者或读者,而是指译者要忠实于他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环境及自己所持有的思想和看法,翻译应该是展示原文意义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应该是“译者传达、重写、操纵一个文本,使该文本适用于第二语言的公众语际转换的过程”(谢天振)。由此可见,女性主义译论解构了原作者和原文本的中心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译者被作者压制了的“仆人地位”(从属地位),使得译者可以在翻译中显形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呈现出更加内涵丰富的译文。

其次,女性主义译论推翻和破除了翻译理论与实践中严重的女性歧视的陈旧观念。她们通过追溯女性从事翻译工作的历史,发现早在17世纪的欧洲就有许多女性在其父亲、丈夫或兄弟的影响下翻译过大量神圣的宗教文献,为国家的稳固和宗教的传播做出过重要贡献。并且,部分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了某些文本的原意,在译文中悄悄表达了自己的生活观、爱情观、政治观等等。更重要的是,因为有女性译者的大胆尝试,许多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才能重见天日。

总之,通过挖掘女性在翻译宗教文献、文学作品和维护自己权利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作用,女性主义翻译家逐步改变了认为只有男性才能从事翻译和文学创作的陈旧意识,激发了人们对女性、女性译者和译本给予足够的认同与尊敬,也强烈地鼓舞着译者,尤其是女性译者竭力在翻译彰显其风格,体现其能动性性和创造性。可见,女性主义译论为译者身份的认同和地位的提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强调译者的平等地位

自古以来,译者的地位就极其低下,是透明、隐身的。译者个人的风格、思想不能在译文中显现出来。译者的隐身不仅意味着翻译是低人一等的,还意味着翻译要用透明、通顺的语言抹去译者的痕迹,制造出译作好像就是原作的假象。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地位总是这样那样地发挥作用。开始翻译前,译者有挑选原作的自由。译者可以挑选那些自己感兴趣,与自己的思想和经历能产生共鸣的作品。开始翻译后,译者有选择翻译方法和翻译类型的相对的自由。译者可以采取直译法,意译法或是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而就思想内容而言,即使译者努力克制,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性情还是会渗透在译文中,打上译者自己的烙印。所以,原作者和译者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提倡女性译者利用女权主义方式再改写,因此,女性主义翻译观必然使译者的地位突显出来。女性主义者还认为译文的意义是对原文意义的补充和拓展,认为翻译本身就是意义生产行为,而不是意义的再生产。总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力求在译文中体现译者的存在,强调自己的女性身份和文化背景,强调翻译是创作,而不是再创作。女性主义者否定了原文的单一意义和权威地位,颠覆了忠实标准,主张原文与译文的共生关系,肯定了译者的创造性劳动,极大张扬了译者的平等地位。

四、结语

女性主义自引人翻译理论以来,不断拓宽翻译研究的视域,较为成功地解构了原作和男性译者的霸权地位,为研究者反思传统译论中翻译的等值、文化差异以及译者的主体性等问题找到了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翻译的本质,扩大翻译研究的视野。

参考文献:

[1]Flotow, Luise Von. Translation and Gender.[M].Manchester: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97.

[2]马丽娜.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之浅探.[J].湖北: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127.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23.

[4]徐翠波.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浅探.[M].武汉: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77.

[5]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译者在语篇翻译中的角色定位 篇4

译者在语篇翻译中的角色定位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的动态交际活动,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担负了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将从语篇翻译这一视角来全方位可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不同角色.由于译者作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首先带有明确的翻译意图阅读源语语篇,并且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及认知能力来诠释原文,而在遇到翻译阻碍时能灵活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来实现翻译这一过程,因此译者在语篇翻译过程中可以说是一名协调者、阐释者和创新者.

作 者:罗晓利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0(2)分类号:H059关键词:语篇翻译 译者 协调者 阐释者 创新者

论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角色 篇5

尤金·A·奈达 (Eugene A. Nida) (1914-2011) 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 其翻译理论在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著名翻译论著《翻译科学探索》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几乎包含了翻译理论的所有课题, 对理论和实践中可能涉及的主要问题都进行了严肃、科学的探讨。在该著作中, 奈达对译者角色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本文以国内外关于译者角色的研究为基础, 分析了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的科学性及其局限性, 以期实现人们对译者角色的重新认识。

一、奈达翻译理论及《翻译科学探索》简介

纵观中西译史, 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可谓源远流长。西方翻译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3 世纪前后的《圣经》翻译 ( 谭载喜2004) 。在《圣经》翻译过程中, 奈达从实际出发, 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 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理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郭建中2000) 。

在中国, 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介绍最多, 影响最大。他的著名翻译论著《翻译科学探索》发表于1964 年, 是其翻译思想成熟期的一部力作。在书中的第七章, 奈达对译者的角色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田德蓓 (2000) 认为一部好的翻译作品, 不仅是这种再认识与再表达的结晶, 更是译者独具特色的角色证明。

二、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的科学性及局限性

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全面而且系统, 他不仅阐释了译者的重要作用、翻译的动因、译者的分类等问题, 还通过建立几组模型来阐释翻译的过程、多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关系等。当然, 奈达的理论也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 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 奈达关于译者角色论述的科学性

1. 译者角色模型 (Model ofthe Translator’s Role)

奈达建立了“译者角色模型”, 用公式化的语言表示复杂的翻译过程, 使用了解码和编码的概念。通过建立该模型, 奈达把复杂的翻译过程简化为清晰的图示, 为后来的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这也成为后来学者提出的翻译过程既是“理解—表达—校验”的过程之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 奈达的这种关于翻译过程的论述, 被我国部分学者所批判。万莉指出, 奈达使用解码和转码的概念, 将复杂的翻译活动简化为公式化的语言转换。然而, 语言是离不开语境的, 在进行解码的同时, 不仅要对语言的表面意义进行转码, 更要对语言的深层意义进行转码, 以求译语读者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原语的含义 (万莉2011) 。

事实上这种批判有失偏颇, 在奈达的论述中, 他本人阐述了这种模型的适用范围。奈达指出, 译者不应该仅仅找到B语言与A语言相对应的符号, 而要把这些符号组织成B语言所应具有的形式。这种模型只适用于简单的情形,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把A语言的信息解码成一种概念、观念, 这种概念为B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基础。由该段论述可知, 奈达的解码和编码过程并非是简单地将表面意义进行转换, 而是将深层次的概念进行转换。

熊德米 (2001) 指出, 奈达对这一理论的贡献, 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以新的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 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2. 翻译的人类语言学模型 (Ethnolinguistic Model of Translation)

奈达关于译者角色阐述的科学性还在于他注意到并详细解释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建立了“翻译的人类语言学模型”, 而非像某些学者所批评的那样, 奈达的理论脱离了语言所使用的环境和文化。

在解释该模型时, 奈达指出,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受到他所处的“文化框架”的影响, 译者必须重视时间上和文化上的差异。奈达以《圣经》为例, 详细解释了该图示所要表达的思想。众所周知, 《圣经》的最初版本是用希伯来语写成的, 而非英语, 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很多译本其实是从英语版本的《圣经》翻译而来的。这就涉及中介语和不同文化间的因素问题。

由此可见, 奈达关于译者角色或翻译过程的理论并非没有考虑文化因素, 而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文化的问题。关于文化的问题, 奈达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进行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3. 其他方面

奈达关于译者的观点所体现出的科学性还表现为他对译者的要求、翻译的动因、译者的角色以及翻译过程的主观性等方面的叙述。

翻译是一项要求非常高的活动。奈达指出, 对于一个优秀的译者而言, 应该具备下列能力或素质:一是对源语言的掌握能力;二是对译入语的完全掌控能力;三是熟悉某些专门学科的知识;四是与原作者思想相通的能力;五是文字表达能力。从奈达所列的要求不难看出, 翻译匠可以培养, 而翻译家则需要天赋。

(二) 奈达关于译者角色论述的局限性

当然, 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还是有其局限性的。比如, 奈达关于翻译过程的主观性方面的论述, 他虽然承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其主观性。但他要求, 译者应该以原作为中心, 以原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为中心, 译者应该尽量减少主观性。这与奈达长期从事《圣经》研究与翻译有直接关系。

尽管忠实、客观地向译入语读者传递原文思想是翻译始终不移的目标, 但作为主体的译者、客体的原语文本 (以思想、情感等为主要内容) 和译入语文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性。以文学翻译为例,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达到真正还原原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 要求译者抛弃主观性, 就等于要求译者放弃对客观文本的抽象概括、预测、想象, 放弃创造性思维。可以说, 正是有了译者的创造性思维才使得翻译异彩纷呈。

再如, 奈达 (2004) 在谈及译者的命运时说到:“For the most part the translator’s lot has been one of little thanks, poor pay, and plenty of abuse.”这显然是受当时社会对译者的认识的影响, 可见当时的译者并没有太高的地位和丰厚的报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翻译理论及实践的不断发展, 译者的命运实际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目前社会而言, 虽然社会对翻译工作者的误解仍然存在, 但译者却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而且译者的收入也是较为可观的。奈达关于译者命运的论述是受时代制约的, 这种局限并不影响奈达翻译理论的科学性。

结束语

纵观国内外学者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 以奈达的论述最为系统、全面, 这也成为翻译理论研究者研究的基础。本文简单介绍了奈达的翻译思想, 对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分析了其科学性及局限性。作为翻译过程的主体, 译者理应受到公正的评价, 进而更好地发挥译者的角色, 为跨文化交际、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更好的环境。

摘要:以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以及国内外关于译者角色的研究为基础, 分析了奈达关于译者角色的论述的科学性及局限性, 以期实现人们对译者角色的重新认识。

关键词:翻译过程,译者,角色,奈达

参考文献

郭建忠.2000.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谭载喜.2004.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引书馆.

田德蓓.2000.论译者的身份[J].中国翻译, (6) .

万莉.2011.译者主体性论析[J].东北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3) .

熊德米.2001.奈达翻译理论评述[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4) .

上一篇:大学语文本科下一篇:结对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