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标管理办法(共8篇)
贯标管理办法 篇1
贯标工作管理办法 目的
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提供使顾客满意的产品,确保体系运行满足标准的要求。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及其所属各单位、各级项目部的贯标工作。术语和定义
本管理办法引用集团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相关文件或引用文件
《内部审核程序》、《管理评审程序》、《中铁十四局集团质量管理办法》、《中铁十四局集团安全管理办法》。职责和权限
5.1总经理
a)
负责提供体系的建立、运行所需要的资源,确保资源配置合理;
b)
批准集团公司机关部门岗位职责与权限;
c)
确保内部沟通渠道畅通;
d)
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签发质量方针;
e)
负责《管理手册》和本办法的批准发布。
5.2管理者代表
a)协助总经理策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组织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建立;
b)负责审核签发《程序文件》、《项目质量计划》、《安全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
c)组织管理体系的运行及审核、检查工作;
d)协助总经理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e)批准《内部审核计划》及《实施计划》;
f)审核并批准《内审报告》。
5.3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
a)负责了解和掌握分管部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按照《管理评审程序》的要求,向管理评审会议报告分管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并负责监督检查管理评审会议纪要、决议在分管部门的实施。
b)对分管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可直接要求分管部门整改或改进,使其更加符合标准要求。对分管部门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应采取有效手段予以验证,并及时向管理者代表沟通。
5.4安全质量管理部
a)
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组织开展贯标工作;
b)制定贯标工作要点,提出内部审核及审核实施计划;
c)组织和协调内部审核工作,d)进行管理评审策划,负责管理评审会务的组织、会议记录,起草管理评审会议纪要/决议,收集有关验证资料;
e)负责与认证单位的联络协调,接受并配合认证单位做好审核工作;
f)负责其主管要素和程序在全公司得到有效运行,负责对各单位对口业务部门的贯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g)及时与管理者代表及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沟通,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5.5相关部门
a)各相关单位或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的贯标工作,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积极参与内外审核,负责本部门不合格项的封闭及整改措施的落实,b)按要求向管理评审会议提供输入资料,落实管理评审会议纪要中提出的与本部门有关的改进措施;
c)各相关单位或部门应及时与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沟通,确保质量体系运行和持续改进。
d)各相关单位或部门负责其主管要素和程序在全公司得到有效控制和运行,负责对各单位对口业务部门的贯标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5.6集团公司所属项目部
按照要求向集团公司各业务部门输入资料,接受集团公司的监督检
查和指导工作,必要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确保质量体系在本项目部的有效运行。
5.7子公司、分公司
按照要求向集团公司各业务部门输入资料,接受集团公司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各子公司、分公司应根据自己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质量体系在本单位的有效运行。
5.8内审员
a)应参加培训和继续培训,持证上岗。
b)应经常参加内审工作,确保其技能和经验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对于超过二年未继续培训或末参加内审工作的人员,集团公司应予取消其内审员资格。
c)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管理部负责内审员的培训和调用,凡要求参加培训和调用的内审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所在单位应予配合。
d)为调动内审员参与内审活动的积极性,集团公司对参加内审的内审员应进行补助,凡完整参与一次内审并按时完成所分配的审核任务的、资料整理齐全的,审核组长按50元/天补助,审核员按30元/天补助。
6.体系运行
6.1集团公司应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合理分配各要素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6.2集团公司应提供合理的资源配置,保证各要素主管部门能够有效的开展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6.3 若预见到职责、权限或资源配置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时,要素主管部门可向管理者代表(或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提出报告,阐述目前出现的困难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管理者代表(或分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应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解决或答复。
6.4贯标工作应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严禁出现“两张皮”现象。
6.5 各部门应根据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对本部门主管要素进行合理分配,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实行分管要素责任制。对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7.1 执行《内部审核程序》,安全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协调对集团公司体系运行情况的内部审核。
7.2 按照认证监督机构的要求,安全质量管理部具体负责,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CX22-A)目的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运行的有效性,确保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范围
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职责
3.1总经理
为内部审核和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资源保证。
3.2管理者代表
组织对公司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批准《内部审核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确定审核组、批准内审员、任命审核组长;主持召开审核汇总分析会议;审批公司内部审核报告。
3.3企业策划部
负责内部审核方案的策划并形成审核计划,审核前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划分审核范围、推荐内审员;负责审核前的准备工作;负责召集审核组汇总分析会议,编制公司内部审核报告;收集和管理内部审核形成的各种记录;检查验证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跟踪观察项整改情况;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和指导实施。
3.4受审核方
按审核通知要求做好接受审核的准备工作;对开具的不符合项,负责制定处置方案、进行不符合产生的原因分析、针对产生的原因制定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并有效实施,实现关闭;对提出的观察项,负责采取改进措施,实现整改。
3.5审核组长
编制受审核单位的审核日程安排;负责内审员审核分工,批准内部审核检查表;填写受审核单位/部门的审核结论表;负责不符合项纠正措施实施的跟踪验证。
3.6内审员
获取与受审核方审核有关的信息,编制审核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确保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记录审核过程;负责所开不符合项的关闭指导和验证,向审核组/企业策划部提供符合要求的关闭资料。工作程序
4.1内部审核策划
企业策划部应在每年2月底前,策划对公司管理体系的审核方案,编制《内部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4.1.1内审间隔
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两次内审间隔不超过12个月。遇下列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审核频次: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较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c)发生重大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投诉;
d)其它情况需要增加内部审核时。
4.1.2审核范围
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中除可以合理删减外的全部条款;
b)全部产品及主要产品的施工过程,施工环境、作业场所;管理体系覆盖的各单位/部门及领导层。
c)特殊情况下的审核范围,在审核实施计划中予以明确。
4.1.3审核依据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公司管理体系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其他要求,合同、协议以及受审核方的相关文件。
4.1.4审核方式
a)可采取集中审核或滚动审核,并在内审计划中予以确定,但不论采取何种审核方式,项目部在项目周期内,应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b)采取以过程审核为主和对其记录采取抽样的方式。
4.2审核准备
4.2.1由企业策划部负责编制审核实施计划,准备审核所用资料;向内审员提供所需文件、资料。
4.2.2由企业策划部负责推荐内审员、组成审核组。应考虑内审员是经过培训且具备审核能力,内审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4.2.3审核组提前5日通知受审核方。受审核方如果对审核安排和日期有异议,需在接到通知2日内与审核组进行沟通。
4.2.4审核组长编写对受审核方的审核日程安排,召开内审员会议,明确内审员审核分工。
4.2.5现场审核前,内审员应事先阅读和熟悉与受审核方审核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资料及上一次内审、外审时开具的不符合(不合格)报告、观察项,编写检查表,作好与审核相关的准备。
4.2.6受审核方接到通知后,应确保与审核有关的人员在岗。
4.3审核实施
4.3.1首次会议
a)实施审核前由审核组长主持首次会议。参加人员为:受审核方领导、部门负责人、与审核相关人员、内审员;
b)首次会议应控制在半小时内,由审核组长介绍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方式以及审核组成员分工、审核日程安排及审核有关要求等。受审核方负责人简要介绍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主要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确定审核陪同人员;
c)内审组保留会议签到和记录。
4.3.2现场审核
a)内审员依照《内部审核检查表》实施审核,通过面谈、查阅记录和现场查验、测量等方法,收集体系运行及主要过程监控情况的客观证据。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与标准、与体系文件不符合的较大问题,即使未列入检查表或不在审核分工范围,也要追踪审核。
b)当现场审核中发现不符合或发现可能导致较大的不符合的因素,内审员应作进一步抽样调查;
c)审核员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应详实记录在《内部审核现场记录表》中,必要时由陪同人员或当事人确认。
4.3.3审核组会议
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成员会议,综合分析审核发现、评价运行效果、确定审核结论、确定不符合项及观察项、填写不符合报告、观察项报告、审核结论表。
4.3.4不符合项的分类
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按其性质分为严重不符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
(a)严重不符合项
严重不符合项通常是指系统性失效或缺陷。审核中有以下情况的不符
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确保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获得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单位/部门,进入公司管理体系的子公司亦执行本办法。
第二章 体系贯彻
第三条 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是由经过系统整合而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OHSMS)以及公司其它管理
体系(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党群管理等)组成。
第四条 公司所属单位/部门应按照公司要求,对员工进行体系运行的培训,把标准学习、体系文件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全体员工应根据其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相关标准和公司体系文件,以顾客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践行公司宗旨,努力实现公司目标。
第五条 体系贯彻(以下简称贯标)基本要求
员工:应理解公司管理方针及其内涵,了解公司管理目标,熟知岗位职责与权限,熟练掌握岗位技能,落实公司体系文件。
管理层:公司领导和公司所属单位/部门的负责人,应熟悉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三个标准和其他管理的要求,系统掌握并推进实施公司体系文件,理解并落实ISO9000标准的八项管理原则,发挥领导者在体系运行中的推动力,并按照体系运行要求和职责权限,对分管工作、分管单位/部门的体系运行实施监督、检查。
职能层:公司所属单位/部门管理人员,应了解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三个标准和其他管理的要求,系统掌握与本单位/部门、本岗位职责相关的具体要求,理解和实施主责的体系文件,指导相关人员按照体系要求开展工作,能够识别主管过程能力的符合性并能够对其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熟练运用PDCA方法进行过程控制实现持续改进。
作业层:公司所属单位员工,应了解和掌握与工作内容相关的体系要求,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与权限,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作业指导书,按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能够做到以自身的工作保证公司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三章 体系运行
第六条 资源保障
(一)建立体系运行责任制。
公司体系实行在总经理领导下的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管理层员工),不论其实际职务如何,都应履行贯标的责任。
管理者代表由总经理任命;管理者代表受总经理委托可根据体系运行实际情况,任命若干名中层管理人员(含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作为管理者代表助理,其职责由管理者代表确定。
公司所属各单位/部门的第一管理者为贯标第一责任人。各单位第一管理者,可根据需要指定一名贯标主管,负责贯标的系统推进,一般由总工程师/技术主管担任,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由一名其他领导担任,但不论其实际职务如何均应对本单位贯标承担组织实施职责,且这种职责并不能排除单位第一管理者是贯标第一责任人。各部门的第一管理者,必须亲自抓贯
标。
(二)管理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配置,应能满足职能、职责的要求,满足过程管理的需要。配置的岗位人员,能够胜任赋予的岗位职责,使主管的过程实现策划的绩效和增值的要求。
财物和信息资源的配置,应满足贯标的预期目标,保障体系运行。
第七条 体系文件(过程)主管部门
(一)公司体系文件(过程)主管部门,应确保其所制定的体系文件与法律法规、标准、公司宗旨与目标以及其它管理要求的符合性、有效性及与公司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适宜性。
(二)应确保其所制定的体系文件,在其所管辖的系统、区域、过程内得到完全施行。
(三)按照体系文件的要求,收集所管辖系统、区域、过程的体系运行情况、主要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控制情况,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必要时采取改进措施。
(三)积极落实主责部门对相关部门、非主责部门对相关工作具有时效性的要求,并将实施结果传递给提出要求的部门。
第八条 公司所属单位
(一)项目部及公司分支机构,是体系运行的终端控制环节,必须有效贯彻并实施公司体系文件。
(二)按照公司体系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制定部门职能和人员岗位职责,实施对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单位目标的实现。
(三)允许各单位在设置岗位时,本着效率的原则,实行一职多能或一岗多职,人员配置应满足各职能所必需的执业资格、知识和技能要求。
第九条 子公司
(一)自愿进入公司体系的子公司,应按照公司体系文件要求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在此前提下,公司需对子公司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包括内部审核、体系运行专项检查以及外部审核的有关安排等。
(二)子公司分包公司工程时,公司按照分包方对其进行管理,执行《分包方管理办法》。
第四章 主要控制方式
第十条 主责部门掌握运行信息,对过程能力实行宏观控制;各单位/部门是程序运行的终端
环节和执行者,应明确各程序或过程控制的责任人并对运行绩效负责,按主责部门的信息控制要求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第十一条 认真执行公司体系文件中关于“监视与测量”的规定,重点做好过程的监视与测量、产品的监视与测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与测量、管理绩效的监视与
目部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奖惩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全体员工质量安全意识,充分体现“重奖重惩、以责论处”的管理机制,确保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提高现场实物工程质量水平,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根据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及业主、监理有关规章制度制订。
第三条 各级领导要带头遵守本规定,不能以经济处罚代替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在奖励上,坚持精神鼓励同物质奖励相结合;在处罚上,坚持以教育为主,罚教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各单位应认真做好本规定的实施和督促工作,并有责任向项目部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反映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和问题。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项目部各部室、各作业队(厂)、员工、临时工、劳务等。
第二章 质量奖惩
第六条 项目部每周进行一次质量工作小结,同时评比质量先进单位,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500元。
第七条 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质量工作考核,同时评比当月质量控制优胜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元。
第八条 项目部每开展一次质量评比活动,对质量先进集体奖励400-1000元,优秀QC小组奖励400元,先进个人奖励200元,QC活动积极分子奖励200元。
第九条 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对质量控制认真,一次验收合格率、工序优良率高,起到样板作用、带头作用的班组、作业队给予一次性奖励300~500元。
第十条 在施工生产和质量管理工作中严格操作工艺、认真执行“三检制”,所施工的工序或所负责的部位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或在质量工作中质量意识好、质量记录齐全等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个人,给予一次性奖励100~500元。
第十一条 在土石方开挖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视情节给予责任单位500~3000元罚款,给予责任人50~200元罚款:
1、不执行爆破设计,盲目钻孔、装药,导致开挖半孔率小于80%,局部不平整度超过15cm,超挖超过20cm,欠挖超过允许值。
2、预裂开孔前未严格放样或不按孔位开孔,孔位偏差、间距偏差超过10cm。
3、开孔后未经质检员或施工员检查,钻孔角度偏差超过1度,相邻孔不平行。
4、水平预裂钻孔前未清理工作面,钻机固定不牢,钻杆变形,钻机与工作面距离超过2m。
5、钻孔深度控制不严,孔底不在同一水平面或同一水平线上;梯段爆破孔孔底与预裂面保护层不够或穿过预裂面。
6、未按钻爆设计装药联网,不藕合系数、线装药量或最大单响药量超标。
7、未经现场质检人员过程检验擅自装药放炮。
8、其它违反规程规范、技术要求、规章制度及现场质检人员、施工技术人员指令的情况。
第十二条 混凝土模板施工工序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给予责任单位200~1000元罚款,视情节给予责任人50~100元罚款:
(1)模板入场前未经验收,板面变形或损坏,模板表面及侧面灰浆、污物未清理干净,未按要求涂脱模剂或脱模剂不符合要求;外露面木模表面刨光或未按要求贴保丽板等。
(2)模板与老砼面贴合不严密、漏水漏浆或存在杂物;模板拼缝缝宽度或板面错台超过2mm,模板缝隙未按要求刮灰;大模板之间的连接卡少于4个,小模板围柃不规范、板面任意开孔;模板加固不够,刚度、稳定性差,浇筑过程中出现跑模现象。
(3)碾压混凝土条带线、分层线,常态混凝土收仓线不规范,未按要求挂样架。
(4)砼浇筑时,木工值班未及时到位,或未及时检查模板底口和上口变形位移情况并及时校正;拆模后发现模板错台5mm以上或砼因跑模结构边线超过允许偏差。
(5)在结构验收时,因模板不合格造成二次验收的或模板工序优良率达不到85%的。
(6)其它影响工程质量的模板工序质量问题。
第十三条 钢筋施工工序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视情节给予责任单位200~1000元罚款,给予责任人50~200元罚款:
(1)钢筋的数量、质量、规格和安装位置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间距、排距和保护层超过允许偏差的。
(2)钢筋接头绑扎、搭接不符合规范要求,搭接偏短或接头不在同一轴线;钢筋接头在同一断面内未错开的,焊缝不平整、不饱满、咬边、脱焊、出现断焊或漏焊点、焊渣未除尽等。
(3)钢筋表面存在锈迹、油污等。
(4)在月质量评定中,钢筋优良率达不到90%。
(5)其它影响钢筋工序质量的问题
第十四条 预埋施工工序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视情节给予责任单位100~500元罚款,给予责任人50~100元罚款:
(1)冷却水管、灌浆管布设不均匀,未按要求加固,浇筑时产生位移;管道经检查不畅通或发现渗漏点;冷却水管或灌浆管未引入规定的位置,管口未加保护,标识不清或未加标识。
(2)铜止水片、橡胶止水、止浆带未按要求对中, 铜止水片及止浆带两侧未使用整体模板,止水片上随意开孔,止浆带、止水片焊和连接质量不符合要求。
(3)其它预埋件位置、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加固不牢,或漏埋、错埋的。
(4)在月质量评定中,预埋工序优良率达不到90%。
(5)出现其它影响预埋工序质量的问题。
第十五条 缝面施工工序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视情节给予责任单位100~500元罚款,给予责任人50~100元罚款:
贯标管理办法 篇2
1 安全管理“贯标”的三大特征
1.1 系统性
影响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工作, 可称为安全管理的“要素”。而每一要素由一个或多个活动组成, 因此, 实施要素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安全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对日常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的过程, 使每一安全活动都符合管理的有机整体。
1.2 预控性
在要素程序 (标准) 中, 规定了相关的活动及其内容与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 把不合格项消灭在其扩大形成后果之前, 这就提高了安全管理的预控性。
1.3 实用性
与质保体系一样, 安全要素管理离不开要素程序文件的建立与支持, 以便于容易被员工理解与执行, 因此要注重程序文件的实用性。
2 以整合型贯标为指导, 强化和谐工地建设
在和谐工地的建设中, 要始终把贯标工作与工程建设紧密地捆在一起, 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员工保障、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贯穿其中, 运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和程序指导工程施工现场和谐工地建设。
2.1 保障安全生产, 建设和谐工地
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根据工程本身特点, 结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要求及当地政府、业主对安全生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工地项目部要切实从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抓员工安全权益维护、抓安全生产条件保障、抓安全生产防护配置、抓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抓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抓安全生产日常监管、抓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入手, 逐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体系的执行过程中, 要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 特别是要根据工程施工任务及特点, 经过反复比较、推敲选择, 最终确定本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 作为本工程的管理控制重点。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一般要重点控制高空作业、深基坑施工、大型机械设备拆装、大体积模板支撑体系、高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爆破作业等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的施工作业重大危险源及噪声、污水、粉尘、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等重大环境因素。针对这些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要制定具体详细可操作的管理方案, 采取针对性措施, 重点检查、重点监控, 防止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引发的各类施工生产和环境事故。
按照贯标要求, 工地项目部还应建立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在工程开工之初, 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及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 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成立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指定专人落实应急救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狠抓安全专项治理, 严格控制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
2.2 保护工程环境, 建设和谐工地
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前, 要向当地政府、业主及居民作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公开承诺, 即: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做到“八化八不”。“八化”就是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平面布置条理化、设备材料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企业形象良好化、周边关系融洽化。“八不”就是泥浆污水不外流、粉尘不乱扬、噪声不超标、植被不破坏、弃渣不乱堆、管线不损坏、施工不扰民。同时要真正建立起责任监督机制, 让社会和员工都来监督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工作。
为了切实做到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八化八不”, 就必须贯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 编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计划, 将保护环境和文明施工工作具体落实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阶段及过程, 通过动态管理, 经常化地进行检查、监督和整改, 确保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发展, 确保工程施工环境的文明、和谐。
2.3 关注员工权益, 建设和谐工地
农民工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 但同时也是施工生产的主力军, 面对大多数的外来民工, 要以劳动法律法规为依据, 规范用工制度, 要与劳务分包单位建立劳务合同关系, 督促劳务分包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务用工合同, 建立良好的合法劳务用工关系, 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 使得劳务用工合同能够顺利的履行。
在工程建设中, 要始终竭诚善待农民工, 工地项目部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方便, 全方位、多渠道为农民工服务。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 关爱内部员工和农民工的生命安全, 项目部要按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提供可靠的安全生产的设施和设备。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帮助员工提高质量、安全、文明、法制等各方面素质, 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定期组织所有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 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将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推动。
2.4 创建精品工程, 建设和谐工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工程施工项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晶。建设一个精品工程, 对工程当地的各项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为了创建优质工程, 项目部必须根据工程特点, 严格按照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编制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部位进行精心策划和施工。
在实施过程中, 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采取P—D—C—A (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循环控制模式,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实行“三检”制度, 严把质量关口和质量标准,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 从人、机、料、法、环和检六个方面制定实施控制的措施, 确保施工质量处于全面的受控和在控状态。
3结语
从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践看, 通过按照ISO标准和企业管理体系的要求, 加强关键/特殊过程, 使可能容易出现质量、安全、环境问题的施工过程, 以及对质量、安全和环境有特殊要求的施工过程得到有效地控制, 从中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持续改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从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 寻找企业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加以补充和完善, 提高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2) 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从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 寻找企业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 加以补充和完善, 提高企业施工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3) 加强企业的资源配置。从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 寻找企业资源配置存在的不足, 通过调整或者加大投资, 改善企业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调整或者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 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贯标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对标 贯标 创优 关系
“对标”、“贯标”、“创优”(以下简称“三项工作”)是当前卷烟工业企业正在推进的三项重点工作。“三项工作”各有侧重,相辅相成。认真辨识并处理好三者的内在关系,对于准确理解国家局战略意图、切实将此三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卷烟上水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本文立足卷烟工厂视角,浅谈一下对“对标”、“贯标”、“创优”三项工作的理解。
一、“三项工作”的一致性:关注过程和目标
“对标”、“贯标”、“创优”三项工作是近年来国家局提升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虽然推出的时间先后不同,但“三项工作”现实的逻辑关系非法清晰,关注点虽然侧重于关键运行指标、基础管理水平、整体发展模式,但都是致力于服务“卷烟上水平”的根本目标。具体而言,“三项工作”存在以下共同点:
(一)追求“先进性”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标”的“标”是标杆;贯标的“标”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创优”的“优”是理想状态的优秀,三者努力的方向,都是相对企业现状而设计的未来努力方向,即“先进性”的方向是三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工作总体的原则要求是一致的
“三项工作”都强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领导作用”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持续改进”是保证。这三个核心原则是“三项工作”推进过程的必备条件。
(三)整体改进思路是一致的
“三项工作”遵循的都是PDCA管理循环。都需要针对差距、不符合及问题,进行实时测量、分析、改进、控制,都需要关注过程方法、数据分析及动态控制,在PDCA的不断循环中动态提高要素水平。
(四)评价思路及体系是一致的
“三项工作”都致力于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定量定性、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这种标准化评价体系在便于包括卷烟工厂在内的企业操作的同时,也为我们对这“三项工作”进行分析评价提供了前提基础。
二、“三项工作”之间的现实逻辑关系: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
“对标”、“贯标”、“创优”三项工作不是相互独立的封闭性存在,它们之间既有侧重点的不同,相互又存在高度的关系性。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卷烟工厂在现实推进“三项工作”过程中的成本、效率和效益。
(一)“三项工作”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对标”关注的是实体经济中的自我与标杆之间的数据差距,它关注的企业运行过程中最直观最本质的数据,侧重的是经营理念转变和指标业绩的提升;“贯标”关注的是建立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主体,其他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的现代综合管理标准体系,通过流程、制度、职责等的再梳理,促进企业基础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侧重的是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基础管理平台。“创优”关注的是基层建设水平提高、基础管理工作扎实、员工队伍素质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侧重的是发展模式的转变及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二)“三项工作”之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关系
就侧重点而言,“对标”、“贯标”、“创优”三者之间存在着依次递进的上升式关系。“对标”侧重于最基本的单个的数据改进;“贯标”关注最大范围的管理平台和管控体系的建立;“创优”则上升到企业整体运行模式的创新及未来的持续发展。从“对标”到“贯标”再到“创优”,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上升过程。
综上所述,“三项工作”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重复的存在,从执行角度而言,不是“为做而做”、“此先彼后”的机械选择和重复劳动。“三项工作”递进式逻辑关系只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但不是具体执行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先对标”、“次贯标”、“后创优”的严格的时间顺序。事实上,包括卷烟工厂在内的行业企业,多数是同时落实“对标”、“贯标”和“创优”工作的。在此“三项工作”同步推进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它们之间这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贯标”在“三项工作”中的特殊关联作用:承上启下
“对标”、“贯标”和“创优”三项工作中,“贯标”工作发挥的是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在“三项工作”中,“贯标”工作的绩效,直接影响到“三项工作”的整体推进水平。这是由“贯标”工作的性质本身所决定的。
(一)“贯标”是“三项工作”基本原则的落实保证
“三项工作”都强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及“持续改进”等原则。“全员参与”及“持续改进”等原则贯穿“三项工作”始终,而这些原则的真正落实,恰恰是“三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的必要条件。“贯标”真正为“对标”、“创优”输入了系统性的原则、思路和方法,提供了不竭的理论源泉和精神动力。
(二)“贯标”是提高生产制造水平的保证
提高生产制造水平是卷烟工厂的核心职能。十几年的探索实践说明:贯标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对提高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企业通过贯标基本实现了企业自身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标准的有机融合,建立起了较为扎实的质量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贯标培训考试题 篇4
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GB/T 23331-2012)的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分别是:()A:2012.12.1
2013.6.1
B:2012.12.31
2013.6.1 C:2012.12.31
2013.10.1
D:2012.12.1
2013.10.1
2、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本标准明确规定必须文件化的程序是必须形成文件的程序 B:所有组织都应该对外部进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有关信息进行交流 C:采购高效产品和服务可以改进组织的能源绩效 D:运行控制不仅包含运行的所有方面,还包括维护活动
3、关于能源目标、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A:组织建立的能源目标、指标应形成文件
B:能源目标、指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能源指标应与能源目标保持一致 C:能源目标、指标必须是可量化的
D:能源目标、指标应定期评审,必要时进行调整
4、管理评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的结果,是最高管理者对能源管理体系实施与改 进做出的决策,应形成()
A:管理评审报告
B:管理评审记录
C:内审记录
D:内审报告
5、对于GB/T 23331-2012 引言部分理解错误的是:()
A:本标准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组织各职能层次的承诺,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 B: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不受其地理位置、文化及社会条件等的影响
C:本标准对组织的能源绩效水平提出绝对要求 D:本标准可以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相结合
6、监视和测量的方式包括目测、实测、检查、()、关键参数记录等。A:巡逻
B:巡检
C:巡视
D:抽查
7、组织应制定和实施测量计划,且测量计划应与组织的规模、复杂程度及()相适应。
A:监视设备
B:监视和测量设备
C:测量设备
D:巡检设备
8:()是指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审核,是识别和纠正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能源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A:管理评审
B:监视测量
C:合规性评价
D:内部审核
9、能源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相对独立的活动,为()提供依据。
A:监视、测量与分析
B:合规性评价
C:纠正和预防措施
D:管理评审
10、()是为了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是为了防止再次发生。
A:纠正措施
B:纠正
C:预防
D:预防措施
11、组织确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范围至少是()A:一个边界
B:多个边界 C:单独进行能源核算的单元
D:一个场所
12、能源方针是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的宗旨和方向 A:组织
B:能源利用
C:能源消耗
D:能源绩效
13、不属于提高全员节能意识和主动性的方法是()
A.目标指标分解与考核
B.制定奖惩规定
C.节能宣传
D.锅炉改造
14、以下哪个是能源基准()
A:特定时间段的能源利用状况
B:一年的能源利用状况 C:特定时间段的能源消耗
D:一年的能源消耗
15、能源服务包括()
A:能源供应活动
B:能源利用活动 C:与能源供应和利用有关的活动及结果
D:以上都对
16、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职责
B:达到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进度 C:验证绩效改进的方法
D:以上都是
17、组织应确保与()相关的人员具有基于相应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所要求的能力。
A:全部能源使用
B:主要能源使用 C:关键能源使用
D: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18、能源管理体系不适合以下哪种组织?()
A.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符合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组织;
B.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组织;
C.通过体系的有效运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的组织。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组织。
19、组织应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其他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适当的包括()文件。
A:规范
B:标准
C:外来
D:技术
20、在策划意外事故、紧急情况或潜在灾难的预案时包括设备采购,组织可选择将()作为决策的依据之一。
A:能源绩效
B:能源消耗
C:能源绩效参数
D:能源基准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30分)
1、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思想包括:()A:过程方法
B:管理的系统方法 C:PDCA管理模式
D:追求最优能效
2、能源管理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职责明确
B:达到每项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进度 C:验证能源绩效改进的方法
D:验证结果的方法
3、根据标准规定,组织在策划阶段开展的能源评审包括以下哪些工作()A:基于测量结果和其他数据,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B: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 C: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识别结果须记录 D:记录能源评审的结果,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4、组织应通过培训,确保为其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认识到()A:符合能源方针、程序和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满足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C:改进能源绩效所带来的益处
D:偏离规定程序的潜在后果
5、组织应识别并策划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和维护活动,使之与()一致。
A:能源管理绩效
B: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C:能源目标指标
D:能源绩效改进机会
6、以下关于GB/T 23331-2012说法错误的是:()A:能源方针是管理者代表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旨和方向 B:不符合是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C:能源使用是指使用能源的量
D:边界是指组织确定的物理界限、场所界限或次级组织界限
7、以下属于最高管理者职责的是:()A:确立能源方针,并实践和保持能源方针 B:任命管理者代表和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C:提高全员对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认识 D: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8、以下关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应建立渠道,获取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B:组织应确定准则和方法,以确保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用于能源管理活动中 C:组织应不定期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D:以上均是对的
9、有关能源绩效参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B:能源绩效参数既可以是简单的参数、比率,也可以是复杂模型 C:对组织而言,能源绩效参数一经确定,不需进行更改 D:组织应识别适用于对能源绩效进行监视测量的能源绩效参数
10、以下属于能源管理体系关键人员的有()
A.能源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B.窑炉操作人员;
C.产品及工艺设计人员;
D.文件管理人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能源管理体系是在保证安全、环境、质量基础上的节能,不应该走一味追求节能的误区。()
2、组织应根据自身规模,建立关于能源绩效、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内部沟通机制。()
3、组织只要建立收集法律法规的渠道即可,不需要识别其中的具体要求。()
4、组织在新建和改进设施、设备、系统和过程的设计时,并对能源绩效具有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应考虑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及运行控制。()
5、能源管理体系必须建立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和记录4个层次的文件。()
6、用能单位应对采购的能源产品进行计量和验证。()
7、组织应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特别是当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
8、能源管理体系与能源审计等其他节能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进行。()
9、内部审核可以分多次进行。()
10、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要求是能源管理体系的底线。()
四、简答题(共30分)
1、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四个阶段。(4分)
2、根据GB/T 23331-2012要求,当何种情况出现时,应及时调整能源基准?(分)
3、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哪些?(10分)
4、组织应确保对其运行中的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关键特性有哪些?(10分)
试题答案:
一、1、(C)
2、(B)
3、(C)
4、(A)
5、(C)
6、(C)
7、(B)
8、(D)
9、(D)(A)
11、(A)
12、(D)
13、(D)
14、(A)
15、(D)
16、(D)
17、(B)(C)
19、(D)20、(A)8
10、、二、1、(ABC)
2、(ABCD)
3、(ABC)
4、(ABCD)
5、(BC)
6、(AC)
7、(ABD)
8、(AB)
9、(AC)
10、(ABC)
三、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四、1、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2、当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时,应对能源基准进行调整: a、能源绩效参数不再能够反映组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时;b、用能过程、运行方式或用能系统发生重大变化时; c、其他预先规定的情况。
3、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 b、能源方针;
c、能源目标、指标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组织根据自身需要确定的其他文件。
4、这些关键性至少应包括: a、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评审的输出; b、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 c、能源绩效参数;
贯标管理办法 篇5
执法分局、各科、室、中心、所: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市工商系统推行ISO9001:2000B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第四年。根据市局要求,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现对2008年贯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组织建设,调整“贯标”机构
组织是完成任务的保证。2008年,我局根据人员变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贯标”工作的组织建设,调整本局“贯标”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贯标”组织责任。
一是对“贯标办”成员职责做一定调整。管理者代表负责本局“贯标”全面工作。“贯标办”负责全局“贯标”的具体工作,由杨秀德任“贯标办”主任;魏蓉、蔡逸宁任“贯标办”副主任;成员为:余明、陈兴来、杨朝辉。其中贯标办成员魏蓉同志负责“三查合一”其中之一的效能督察及“贯标”全员培训、宣传教育;贯标办成员蔡逸宁同志负责“三查合一”其中之一的目标检查(含质量目标和工作目标)及本局质量体系文件的修订;贯标办成员杨秀德同志负责“三查合一”其中之一的执法检查及季度质量查验及内部审核。
二是对内审组成员做一定调整。内审组成员由杨秀德、余明、陈兴来、蔡逸宁、魏蓉、罗万明、任虹、罗小莉、杨朝辉、黄忠、李斌、张绍伟、葛万林、张丽梅、康辉15人 组成;内审组在“贯标办”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负责组织开展“三查合一”的执法检查、效能督察、目标检查,以及协助法制部门开展内部审核工作。
二、改进质量查验机制,提高质量查验科学性
(一)继续完善本局《质量目标查验数据库》。2006年,本局建立《质量目标查验数据库》,使质量查验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但随着工作实际情况的变化,经过2年的试运行也发现有不便操作和不符合实际情况之处。今年拟对本局《质量目标查验数据库》进行修改,内容为局机关各科、室、中心《质量目标查验数据库》,时间在10月底前完成修改并正式发布,今年底全年质量查验时试运行。明年拟对工商所《质量目标查验数据库》进行修改。
(二)创新查验机制,优化查验的方式。一是精简查验小组。拟将查验小组进行精简,保留2-4个查验小组,将本局内审员担任查验小组成员,改变因分组太多,查验标准执行不一的状况;二是认真编制查验计划,开好查验前的预备会议和查验结束后的总结分析会议。每季度查验前,法制科必须认真征求每个科室意见,充分酝酿,形成季度查验工作计划;查验计划要力求作到标准化、更加量化、更具操作性,从而减少查验工作弹性;三是优化查验方式。实行交叉查验,原则上局机关查工商所、工商所查局机关,每个查验小组每季度交叉一次;四是实行查验意见申辩机制。各单位对查验 问题有疑问的,在查验结束之后2个工作日内可以向“贯标办”进行书面申辩,也可以向分管局长反映情况,对申辩和反映情况属实的,由“贯标办”与查验组进行沟通,作出裁定。五是季度目标总结评议实行100分制,纳入全年目标考核,每个季度的目标考核评议得分分别占全年目标考核的一定分值(具体详见全局目标考核实施办法);
三、加强机关体系文件培训,增强全员贯标的责任感 2008年贯标培训的重点:一是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掌握内审相关知识及体系文件的学习,增强查验及内审工作的能力;二是加强对机关体系文件的学习培训。掌握机关体系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内部工作协调。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各单位学习、贯彻体系文件的意识,增强全员贯标的责任感。
贯标管理办法 篇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当前,由于企业安全基础工作薄弱,缺乏专业人才和职工参与程度不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出现了部分企业疲于应付、流于形式,与实际安全生产管理两张皮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推行企业标准化建设关键在于宣标、贯标与改进。
宣标:企业负责人通过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和员工学习国家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规范》和一系列标准化建设文件,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估表,明确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目的、意义与用途,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入人心。这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流程,也是企业贯标与改进的前提工作。实践证明只有领导支持,全员参与,才能在企业形成一个关注安全、我要安全、帮助他人安全的良好氛围。
制标:在系统辨识工艺流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解监管目标(危险有害因素),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制定企业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个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贯标:通过企业岗位自检、班组周检、车间月检、企业季度检查等四级检查制度,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达到规范作业,规范管理。
改进:针对推行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合、不科学、有事故等问题,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在这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安全操作规程的缺陷或人员不知道或不遵守、不习惯等的缺陷,是我们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难题。一定要采取与岗位职工沟通、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改善管理。
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都离不开宣标、制标、贯标与改进这个安全生产管理流程,只有真正按照这个流程开展工作,细心研究解决每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才能融于企业的实际管理,才能达到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
抓安全不仅要强调安全,更重要的是检查安全落实安全
任何工作只布置、只安排,不检查、不落实,其结果等于零。安全工作更是如此。受事故本身是个概率事件的影响,人们对安全工作,往往是说的多,做得少,下发的文件一个有一个,其结果如何,人们往往用出不出事故来评价安全工作的具体成果。
贯标管理办法 篇7
“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结合, 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是恒通客车的必然选择。恒通客车成立于1939年, 是国内第一辆城市客车、铰接客车、燃气客车的设计者和制造者, 是当前中国燃气客车领跑者, 拥有省级技术中心、电动车研发中心、燃气/新能源客车研究所、燃气客车装配中心、整车检测中心等完整的配套体系。恒通客车作为市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承载着中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示范作用, 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推进“双核发展战略”的现阶段, 恒通对两化融合工作的紧抓、推进和落实, 极大地提升了恒通客车在两化融合背景下, 努力推进企业转型的决心和动力, 以真抓实干来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良好开局。
启动大会上, 谢董事长宣布成立公司两化融合领导小组和推进办公室, 任命何涛总经理为两化融合最高管理者。何涛表示,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是实现企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是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过程中抢占发展先机、争夺新的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贯标必须紧密围绕公司"创新出发展、质量争市场、管理要效率"的战略展开。通过本次贯标, 恒通要转变为流程管理规范、运营高效的现代化企业。
恒通客车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雷燕副总经理向大会详细介绍公司两化融合的贯标方案和推进计划。其中, 力争在2016年底完成五个阶段工作目标:初步构建适宜公司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围绕公司新型能力的打造需求, 梳理并规划公司两化融合发展重点、步骤及实施路径, 顺利通过国家试点企业评定和市级试点企业评估, 并且在全公司范围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知识, 多层次宣传营造两化融合工作氛围,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知识全员覆盖, 同时通过体系建设培养一支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核心队伍。
贯标工作 篇8
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性行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房屋管理,是我国房地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迅速发展的产物。它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伴随着房地产发展起来,并逐步走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目前不少物业管理公司仍未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其管理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差、业主意见大,以致物业管理成为市民投诉热点。本人就 ISO 9001∶2000 国际质量标准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的价值及我公司贯彻 ISO 9001∶2000 国际质量标准谈一些看法:
一、贯彻 ISO 9001∶2000 标准的意义
ISO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ISO9000 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统,以协助企业建立完善的文件记录和保持高效率的质量体系,借此履行对品质的承诺和满足顾客的需要。
一些人认为,只有生产有形产品的企业才应推行 ISO 9001∶2000 国际质量标准,而物业管理并不生产有形产品,因而无须开展 ISO 9001∶ 2000 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其实,物业管理也生产产品,它生产的是一种无形的产品 —— 服务。作为物业管理的主体 —— 物业管理公司,只有不断完善服务和管理运作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物业管理公司贯彻 ISO 9001∶2000 国际质量标准,对于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素质和声誉,保证管理标准达到较高水准,具有重大意义。
二、质量体系认证后对企业的促进作用、责任明确。
质量体系认证最明显的促进作用是不但解决了公司机关各部室、各分公司及各岗位的职、责、权,而且构成了相互关联的网络,为“以人为本、服务诚信、优质高效、发展创新”构建了质量保证机制,任何工作和责任及相互关系皆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其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是过去从未达到过的,改变了以前好事有人争,错事互相推诿;质量保证变成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规范与操作的一致。服务质量能够起到有效的追溯,一次不合格服务很容易追溯到责任人,查明不合格的原因。、拓宽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
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信誉及资源配置),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创立品牌战略。ISO 9001∶2000 是在积累和总结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由国际 TC 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统一国际标准。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产品和服务)质量,能够向顾客和第三方提供足够的保证和信任。方庄物业管理公司取得认证后,公司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综合实力明显加强。在物业管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拓宽了市场,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认证后需继续改进、提升质量体系
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只能表明这个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和满足 ISO 9001∶ 2000 标准中某一质量保证模式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即使企业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质量体系在实际运行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持续改进的机制,就会出现各种影响质量体系运行的问题,逐渐使质量体系运行困难,就会出现企业管理滑坡,最终导致质量体系名存实亡。因此,为防止认证后出现管理滑坡,需明确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等制度化体系,还要持续有效地开展质量审核,需要对质量体系运行做出正确诊断,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使质量体系步入良性循环 , 不断完善机制。
在持续有效的开展内审中,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基础,内审员是机制改进的保障。一是设置专、兼职内审员,赋予内审员相当的权限,并充分肯定内审员的工作成果,激励内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管理者代表亲自过问质量审核工作,审批质量审核计划、协调审核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纠正措施的落实,强调审核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三是反对“报告满天飞,不能实际解决问题”的作法,内审员要主动处理问题,日常事务要自己解决,不能任何问题都向领导汇报。对于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由领导解决时方向其及时汇报。对于潜在的问题要有敏锐的预见性,将引发不良后果的原因、过程、解决方案等及时向领导层报告,以便决策;四是反对“能力”不强或管理知识匮乏的人担任领导职务,对人的管理及能力的评价不要以做了多少事,而应是做成了多少事为评价原则,以免使下属员工产生抵触心理。
质量问题不能够在措施上得到落实,久而久之评审就会走过场,贯标成果就难以巩固,企业管理就会滑坡,内审员的业务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制也会削弱。公司采取以下较为有效的措施:将审核的结果与公司经济责任挂钩,奖惩兑现,把质量体系审核(日常监督审核、专题审核、管理评审等)、服务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分别纳入考核,占一定的考核分值。对不合格或纠正措施的实施整改情况,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跟踪到底,问题得不到落实、得不到改良决不罢手,并向管理者代表直接汇报问题的整改情况;将审核出的问题进行量化分解,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项进行重点跟踪闭合,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和教育;注意内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要求内审员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如果一名内审员对专业知识不刻苦钻研,不及时掌握内审的好方法,不了解质量管理的新要求,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审核任务。为此,组织内审员培训或聘请专家来公司讲学指导。同时,组织内审员一起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为了掌握内审员的业务能力,企业组织对内审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跟踪考核;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对公司各部门、员工之间存在的质量问题,由公司组织召开碰头会、专题会及质量分析会进行讨论解决,消除了部门壁垒和责任推诿,使质量体系的自我改进机制不断得到加强。
在质量体系检查的方法上还要采取“三结合”,定期审核与日常监督审核相结合、专题审核与专业审核相结合、要素审核与部门审核相结合。上述方法的结合使质量体系检查的内容和范围更全面更有代表性,真正能够做到审核横到边、纵到底。
取得 ISO 9001∶ 2000 审核认证只是物业管理公司提高管理水平迈出的第一步。将“以人为本、服务诚信、优质高效、发展创新”的质量方针贯穿在 ISO 9001∶ 2000 质量体系运行的各个过程中,使公司的质量体系融进了新思想、新文化、使质量体系更具企业自己的特色,运行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尹旭峰,《ISO 9000 族标准与中国质量认证全书》,中国计量出版社,、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物业管理政策法规汇编》,2004 年 12 月
【贯标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贯标管理系统10-05
能源管理体系贯标培训考试题06-11
省信用管理贯标企业申报材料目录07-14
“贯标”模式06-08
贯标思考07-12
贯标项目检查内容参考05-11
知识产权贯标流程09-07
贯标的工作总结09-27
某企业知识产权贯标08-21
1-2企业信用贯标工作总结报告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