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标”模式

2024-06-08

“贯标”模式(共7篇)

“贯标”模式 篇1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早在1986年、1987年就发布了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至今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在经济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贯标”就是贯彻这些标准, 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贯标”工作, 是一个企业规避质量风险、品牌风险、市场风险的基础工作。相对于质量管理而言, 成本管理虽然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系统的管理理论, 但在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建设和推广上却相对滞后和薄弱。下面从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模式的特点入手, 揭示其对构建新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启示。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种类及其“贯标”模式的特点

(一)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种类

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 在长期的质量管理实践中, 人们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渐趋完善和丰富, 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系统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ISO9000族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制定的世界上第一部用于质量管理方面的国际标准, 目前已被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

2、QS9000标准、VDA6.

1标准、EAQF标准。QS9000标准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共同编制发布的质量管理标准, 得到了ISO的全力支持。它是在ISO9000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既包括了ISO9001的所有要求, 又涵盖了三大公司对分供方的其它要求, 取得了QS9000认证, 自然就取得了ISO9000认证。

VDA6.1标准是由德国汽车行业提出的认证标准。EAQF是法国汽车行业提出的认证标准, 他们的内容均类似于QS9000标准。

3、ISO/TS16949标准。

ISO/TS16949标准是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 (IATF) 以及ISO等组织在以ISO9001:1994版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QS-9000、VDA6.1、EAQF (法国) 94和AVSQ (意大利) 95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的在全球汽车行业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二) 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模式的主要特点

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模式的产生和发展, 对全球企业的质量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大推动和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 依据标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质量管理专家在对质量管理的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后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它的形成标志着企业在建设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时, 有了参照和依据, 也提高了企业建设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效果。

2. 充分体现企业发展战略。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最高管理者对照企业的发展战略, 制定对应的方针和目标, 并通过管理评审活动来评价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找出实际状况与方针和目标的差距, 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系统化、文件化。

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充分体现了系统化的思想, 要求企业从系统化的角度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理职责, 并进行资源管理。同时, 企业应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 对体系运行的文件架构进行策划, 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三阶文件等, 形成系统化的文件体系。

4、强调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培训和预防、持续改进等理念。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建立和保持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领导者需要为企业制定统一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为员工充分参与体系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还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 企业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充分的培训, 让员工了解体系有效运行的要素, 建立预防在先的思想, 激发员工参与体系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企业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 要坚持持续改进的思想, 只有不断地持续改进, 才会切实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

5、关注顾客、关注过程和过程方法、关注绩效。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所有的要求都围绕顾客展开, 并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的, 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满足。

过程是指为顾客 (外部和内部) 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过程开始于输入, 结束于输出。过程可分为客户导向过程 (COP) 、管理过程 (MP) 、支持过程 (SP) , 而每一个过程都遵循过程方法。标准要求企业密切关注过程和过程方法, 并以PDCA循环模式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通过对各个过程的分析, 建立适宜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以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 并持续改进。

6、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内外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以企业的名义由内部人员或适当聘请外部专家协助参与, 对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 又称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是企业以外的人员或机构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 又可分为合同环境下需方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第二方审核) 和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实施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 。实行内外部审核的目的, 都是为了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特别是成本管理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管理忽视系统管理。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 人们应该站在系统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成本管理方案。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却严重忽视在成本管理中贯彻系统化思想的重要性, 采取的成本管理方式随意性很大, 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策划。例如, 企业虽然加强了对原材料消耗定额的管理, 但却忽视了对原材料储备定额的控制, 从而导致储备资金大幅度上升。类似这样顾此失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成本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成本管理有效性的大幅度降低, 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

2、成本管理忽视过程控制。我国很多的管理者们只注重对具体产品成本的事后计算, 在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时, 都只注重把具体的产品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 却忽视了成本是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事实。成本不仅与产品联系, 更与作业过程密不可分。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如果忽视成本发生的作业过程, 那么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都将大打折扣。

3、成本管理缺乏全员参与意识。在我国人们普遍认为“成本管理的职能主要在财务部门”。这是对成本管理的片面理解, 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成本观。其实,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全局性的、系统化的工作。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 甚至还需要延伸到客户和供应商。成本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只要有人、有活动, 就会有成本发生。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作业过程, 都需要由相关的人员来进行成本控制工作。只有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才能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

4、成本管理缺乏持续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持续进行的, 相应地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应该是一项持续开展的工作。但很多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道理, 在如何实现成本降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却遗忘了成本降低后的保持工作, 结果导致成本降低后不久又开始反弹。

5、忽视质量成本管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管理完善, 很多企业采取了6σ和零缺陷管理。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 成本管理缺乏科学性, 片面强调成本降低, 却忽视质量管理。成本降低往往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虽然降低了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 但同时却增加了外部损失成本, 从而失去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信任, 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贯标”模式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从上面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现状问题, 恰恰就是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模式的优势所在。其实, 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在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相通之处。如果我们尝试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模式引入到成本管理体系之中, 势必对我国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下面结合中国成本协会 (CCA) 发布的“CCA2100族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 对如何运用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模式的特点, 来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要点做一些探讨。

1、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体系标准, 使成本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人们在长期的质量管理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为世界所公认的国际质量标准体系, 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却相对滞后。针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成本管理专家们正在为此进行着积极而有益的探索。CCA在对大量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 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CCA2100族成本管理体系标准, 并推荐企业实施。2009年, CCA又发布了上述标准的2008版本。这些标准的发布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但遗憾的是, 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企业贯彻这些标准, 甚至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标准的存在。其实, 成本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的推行还需要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比如我国目前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规定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 这个规定的出台大大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同样地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文件, 强制要求企业提供成本管理审计报告, 这样也必然会推动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会大大提高社会效益。

2、建立和实施成本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建立和实施“贯标”模式的成本管理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思想和原则。主要包括:“关注、控制成本动量和成本发生过程”、“系统地和全面地控制成本”、“以战略为导向, 以形成模式为结果”、“领导作用、科学决策”、“成本保证”、“全员参与”、“预先控制成本风险”、“遵循PDCA循环管理模式”、“发挥和创造成本优势”、“关注供方的成本和成本管理水平”、“持续改进”等。

3、成本管理现状的评价。成本管理现状评价是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成本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诊断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当前适用的成本法规, 总结出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的经验和不足, 识别并确定企业的提高成本因素以及成本风险等。在设计和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前, 需要成立评价小组, 制定评价计划, 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实施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我们设计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评审成本战略方针、制定成本目标和控制方案的基础和依据。

4、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在对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了评价后, 应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对照成本管理标准的要求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和设计, 为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做好准备。成本管理体系的设计范围应覆盖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的全过程、成本发生过程、以及标准的全部要求。成本管理体系设计输入和输出的证据应予以保持。在设计过程中, 应充分运用价值链、作业成本、质量成本管理等理论, 准确地识别和确定企业的提高成本因素。

成本管理体系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组织机构的设计、成本管理团队的设计、成本组织机构中成本管理体系职责和权限的分配、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结构的设计、成本战略方针和目标的设计、成本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确定、成本管理流程的设计、成本管理子系统 (如成本信息系统、成本预警系统等) 的设计、成本体系运行有效性证据的确定、体系建立和试运行计划的确定等。

5、提高成本因素的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是指提高成本的原因或条件, 如浪费源和浪费等。[3]提高成本因素可能来自企业的内部, 如浪费行为;也可能来自企业的外部, 如供方所提供产品的价格上涨。在成本管理体系设计过程中, 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是体系建立后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如何正确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 与成本管理者或参与者对成本管理过程及相关成本管理理论的认知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识别和提高成本因素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运用价值链、作业成本法、质量成本管理等理论和工具, 认真分析企业成本发生的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将成本发生过程中的每一个提高成本因素予以识别后进行分析和确定, 作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提高成本因素的识别和确定工作, 贯穿于成本设计、成本发生和成本管理体系的全过程中, 需要持续、系统、全面地识别和确定, 并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来消除这些提高成本因素, 以实现成本水平合理性和稳定性的持续改进。

6、建立文件化的成本管理体系。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以文件的形式将企业的成本控制活动加以规范, 并作为体系运行、保持和改进的依据, 是使体系得到有效运行、保持和改进的非常可靠和有效的方法。在完成成本管理体系的策划和设计后, 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重点就是建立体系文件。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类别主要包括:成本战略和战略实现规划、成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规定成本水平的文件、为确保成本发生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和保持所需的文件、成本记录等。

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文件不是目的, 而是规范成本管理活动的手段, 以保证成本管理体系的实施和保持。所以, 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文件和建立成本管理体系是有区别的, 前者是手段、方法和工具, 是后者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和活动。

7、成本管理体系的运行和保持。在按标准要求完成体系的设计和文件化工作后, 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即体系培训、体系文件发放、成本控制方案的实施、体系文件的执行以及实施证据等。企业在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后, 还需要将已经建立并运行的体系予以保持。体系保持的核心思想就是持续改进。而要做到这一点, 企业还应注意对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实施验证、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自我评价机制, 并实施成本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

综上所述, 质量管理体系的“贯标”模式给构建新型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带来了启示, 为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提供了规范化、系统化的指导, 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了系统性解决之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其实也是一种企业成本管理体系模式的创新。虽然, 目前在我国成本管理体系标准, 还没有能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那样在业界被广泛认可。但我们可以预见, 成本管理体系标准的提出和贯彻, 必将为企业实施和保持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带来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丁世民.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应用 (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2]陈东菊.对ISO_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的三大关注 (J) .认证技术.2012 (7)

[3]中国成本协会.CCA3201:2009《CCA2102:2008标准条款的官方解释》 (S) .2009

[4]中国成本协会.CCA2101: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 (S) .2009

[5]姜伯昊.卓有成效的成本管理体系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贯标”模式 篇2

一、贯标与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意义

贯标工作与信息化结合具有以下四点重要意义:信息化为贯标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贯标为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管理基础。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固化贯标的实施成果。通过信息化建设, 可以实现过程痕迹化管理。

二、信息化建设

2.1以管理文档为核心

实现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手册、记录表格的查询、审批、管理、发布、存档等操作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 尤其保证文件的版本一致性控制、操作权限控制、机密文件的保密、修改过程的痕迹保留等, 保障质量体系管理的正常运转[1]。系统要以文档管理为核心, 充分贯彻标准体系的管理思想, 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 有效地管理体系文件的发布、更新、查询, 监控体系文件的流转过程。建立记录表格的控制管理, 支持企业过程的动态重组和记录表格的定制。标准中通用的要素, 系统需要提供流程及记录模板, 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修改。

2.2以管理流程为核心

建立工作流程、工作模板、做到事前有预防、过程有监督, 事后有分析。信息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系统需要具有工作流引擎, 完成自己所在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中用到的过程文档。工作流程要具有事前提醒、预警、警告功能。在用户操作界面, 系统需要具有待办事务的窗口。

2.3以知识管理为核心

管理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达成“人本管理”的目标。管理体系建设坚持“持续改进”原则, 保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能解决管理上遇到的问题, 实现与时俱进。管理体系要求对不符合项或者发生安全事故的工作进行调查处理的同时还督促各部门协调改进, 实现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改进。

三、贯标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要素与潜在风险

3.1贯标信息化建设的成功要素

首先, 贯标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信息化不仅仅是技术项目, 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 特别是和企业的战略发展和重大决策紧密相联。“一把手”亲自抓能够保证所需资金、人力的及时调配, 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速度。其次, 它是管理导向而非技术导向。正是由于企业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 给企业信息化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首先要进行组织的变革、流程的优化才能进行信息化。所以贯标信息化的关键问题是观念的转变, 即由技术导向转变为管理导向和目标导向。再次, 它是一场深刻的管理变革, 涉及管理理念、模式、作业方法的变革, 并不是简单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必须同管理创新和机制转变有机结合起来。

3.2贯标信息化建设中的潜在风险

管理变革的风险。贯标体系信息化将是一场深刻的企业管理革命, 不可避免地冲击现行管理体制。对于这种风险, 首先解决管理思想的转变, 再考虑管理变革内容, 通过信息管理技术使贯标体系信息化。

技术风险。贯标体系信息化技术性比较强。实施贯标信息化项目的责任部门, 应针对技术特点和难点详细分析, 比较多家软件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环境, 从中选择适合的软件。需聘请专业的咨询管理公司参与该项目的规划、软件选型、各项培训、项目监理以及项目的评价验收工作。

实施的风险。用户过分依赖供应商, 供应商过分迁就用户现有的水平。方案不停地修改, 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实施贯标信息化项目的责任部门, 需与软件厂商加强互动沟通, 充分发挥实施者的工作经验, 详细论证, 实施前对工作内容进行前瞻性计划。

系统应用和维护的风险。需要采取管理上的有效措施强制所有员工去使用系统, 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同时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 培养既懂业务又会操作的全能手, 推进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化广化。

四、总结

信息化建设是体系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在体系建设中要把信息化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真正实现体系建设的信息化。贯标的信息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笔者认为只要把握贯标信息化的成功要素, 抓住贯标信息化的三大核心关注点, 就一定能实现贯标工作的信息化支撑, 从而不断推进贯标工作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贯标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运用 篇3

1 安全管理“贯标”的三大特征

1.1 系统性

影响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工作, 可称为安全管理的“要素”。而每一要素由一个或多个活动组成, 因此, 实施要素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安全分析法的原理与方法对日常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的过程, 使每一安全活动都符合管理的有机整体。

1.2 预控性

在要素程序 (标准) 中, 规定了相关的活动及其内容与要求, 通过内部审核, 把不合格项消灭在其扩大形成后果之前, 这就提高了安全管理的预控性。

1.3 实用性

与质保体系一样, 安全要素管理离不开要素程序文件的建立与支持, 以便于容易被员工理解与执行, 因此要注重程序文件的实用性。

2 以整合型贯标为指导, 强化和谐工地建设

在和谐工地的建设中, 要始终把贯标工作与工程建设紧密地捆在一起, 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员工保障、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贯穿其中, 运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和程序指导工程施工现场和谐工地建设。

2.1 保障安全生产, 建设和谐工地

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根据工程本身特点, 结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要求及当地政府、业主对安全生产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工地项目部要切实从抓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抓员工安全权益维护、抓安全生产条件保障、抓安全生产防护配置、抓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抓安全生产技术交底、抓安全生产日常监管、抓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入手, 逐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体系的执行过程中, 要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管理, 特别是要根据工程施工任务及特点, 经过反复比较、推敲选择, 最终确定本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 作为本工程的管理控制重点。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一般要重点控制高空作业、深基坑施工、大型机械设备拆装、大体积模板支撑体系、高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爆破作业等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的施工作业重大危险源及噪声、污水、粉尘、有害气体、固体废弃物等重大环境因素。针对这些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要制定具体详细可操作的管理方案, 采取针对性措施, 重点检查、重点监控, 防止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引发的各类施工生产和环境事故。

按照贯标要求, 工地项目部还应建立应急处置工作机制, 在工程开工之初, 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及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 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成立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指定专人落实应急救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狠抓安全专项治理, 严格控制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事故。

2.2 保护工程环境, 建设和谐工地

在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前, 要向当地政府、业主及居民作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公开承诺, 即: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做到“八化八不”。“八化”就是安全管理制度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平面布置条理化、设备材料堆放定置化、作业行为规范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企业形象良好化、周边关系融洽化。“八不”就是泥浆污水不外流、粉尘不乱扬、噪声不超标、植被不破坏、弃渣不乱堆、管线不损坏、施工不扰民。同时要真正建立起责任监督机制, 让社会和员工都来监督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工作。

为了切实做到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八化八不”, 就必须贯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 编制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计划, 将保护环境和文明施工工作具体落实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阶段及过程, 通过动态管理, 经常化地进行检查、监督和整改, 确保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发展, 确保工程施工环境的文明、和谐。

2.3 关注员工权益, 建设和谐工地

农民工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 但同时也是施工生产的主力军, 面对大多数的外来民工, 要以劳动法律法规为依据, 规范用工制度, 要与劳务分包单位建立劳务合同关系, 督促劳务分包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务用工合同, 建立良好的合法劳务用工关系, 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 使得劳务用工合同能够顺利的履行。

在工程建设中, 要始终竭诚善待农民工, 工地项目部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种方便, 全方位、多渠道为农民工服务。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 关爱内部员工和农民工的生命安全, 项目部要按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 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提供可靠的安全生产的设施和设备。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帮助员工提高质量、安全、文明、法制等各方面素质, 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定期组织所有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格检查, 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将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推动。

2.4 创建精品工程, 建设和谐工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工程施工项目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晶。建设一个精品工程, 对工程当地的各项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为了创建优质工程, 项目部必须根据工程特点, 严格按照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编制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和施工作业指导书。对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部位进行精心策划和施工。

在实施过程中, 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采取P—D—C—A (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循环控制模式,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实行“三检”制度, 严把质量关口和质量标准, 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 从人、机、料、法、环和检六个方面制定实施控制的措施, 确保施工质量处于全面的受控和在控状态。

3结语

从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践看, 通过按照ISO标准和企业管理体系的要求, 加强关键/特殊过程, 使可能容易出现质量、安全、环境问题的施工过程, 以及对质量、安全和环境有特殊要求的施工过程得到有效地控制, 从中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持续改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从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 寻找企业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加以补充和完善, 提高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2) 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从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 寻找企业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在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 加以补充和完善, 提高企业施工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3) 加强企业的资源配置。从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 寻找企业资源配置存在的不足, 通过调整或者加大投资, 改善企业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调整或者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 以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贯标相关探讨 篇4

自从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开始推行ISO 9001:2008 认证制度以来, 目前己有数十万家企业通过了ISO 9001:2008 体系的认证。企业需要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并且严格执行标准管理, 严格按照企业的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企业信誉度, 最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概述

ISO 9000 族标准, 是指由ISO/TC176 制定的所有的国际标准的统称。其中ISO9001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质量框架。ISO 9000 族标准是针对质量管理方面全世界通行的标准语言, 为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指明了要求和实施指南, 并通过认证公司这种第三方审核机构进行认证, 促使企业建立一整套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形成一种不断自我循环改善的机制, 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发现管理的漏洞并改进。ISO9001 是ISO9000 族标准所包含的其中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 是从保障客户利益出发提出基本的质量管理要求, 也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申请认证所用的标准。

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

ISO9000 以标准为中心, 用标准规范和控制人们的质量活动, 可以逐步改变人们的不良工作习惯, 克服管理中常见的怠惰习性, 这是其标准式管理的一个优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 提高企业信誉。企业通过取得认证资格, 提高合同执行效率, 完善服务形式, 提高产品实物质量, 从而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誉, 树立品牌形象。 (2) 增强市场竞争力。由于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的内部设计能力、产品的生产组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销售、用户服务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和增强, 从而促进企业扩大销售量, 实现优质优价, 获得更大利润。 (3) 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基点。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 企业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实现科学管理模式, 有助于企业树立全球经济意识, 提高企业发展战略基点, 抓住机遇, 赢得未来。 (4) 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是适应国际化大趋势的要求。关税壁垒打破后, 我国产品直接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 推行ISO9000 系列标准是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 有助于打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扩大出口。 (5) 增强客户信心, 稳定提高产品品质。国际贸易竞争的手段主要是价格竞争和品质竞争。由于低价销售的方法不仅使利润锐减, 如果构成倾销, 还会受到贸易制裁, 所以, 价格竞争的手段越来越不可取。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品质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主要手段, 不少国家把提高进口商品的品质要求作为限入奖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措施。实行ISO9000 国际标准化的品质管理, 可以稳定地提高产品品质。

3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状分析

首先, 从企业做ISO 9001 认证的动因上看, 很多企业做体系认证是被动式的。有些企业管理粗放, 只是因为客户对证书的要求而贯标, 那么在管理体系的导入时就已经得不到领导层的支持, 贯彻体系就只能流于形式, 更无法发挥出体系的作用。这类情况大多发生在中小型企业中, 企业内部没有规范的管理流程, 没有长远的企业战略规划, 只是为认证而认证。

其次, 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审核员不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审核的现象时常发生。按照ISO/IEC指南2 中定义, 认证是指是一种信用保证形式, 是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机构是进行合格评定活动的主体, 如果认证机构都没有严格把关审核过程, 那么认证的结果就毫无意义。近年来, 国家认监委对审核公司的资质和审核活动的监督力度都有所加大, 对不具备审核资格的公司进行通报, 对违规操作的审核公司进行处罚, 撤销审核资格。但是随着政府进一步放开第三方认证市场, 认证行业内竞争加剧, 为了业绩及市场占有率, 有部分认证公司为了眼前利益还是无视规则, 存在扰乱市场的现象。

再次, 企业内缺乏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虽然上述有提到很多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时动因不纯, 但是现实中也有很多的企业领导人对自己企业的质量管理不满, 希望借助ISO 9001 管理体系提高自己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这种出发点是非常好的, 但是实施过程中却会碰到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很多企业中没有专门设立质量部门, 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 很多本应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担任的职位却因为人才缺乏不得不由其它人员兼任。而且很多的在职人员在技能上是不能满足职位要求的。在质量管理中, 一位优秀的技术人员首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广泛的了解, 熟悉国家对这个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其次要有较好的分析技能, 能利用分析方法对生产活动进行分析, 解决或者预防可能产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再次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不断提高综合技能。

4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贯标相关探讨

4.1 管理者须对质量管理体系有较好的理解

管理者的重视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由于质量认证标准的制定多是以发达国家为样本, 运用到我国企业的员工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 这就需要管理者对ISO9001 标准有较充分的理解, 他们需要将管理上、技术上的国际惯例与传统企业文化、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 经过消化吸收形成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体系文件, 使新的准则在原有的管理制度中逐步成长和完善。

4.2 借助管理评审改善质量管理工作

运用管理体系中的管理评审环节, 及时回顾质量管理工作对管理的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ISO9001 体系的实施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 定期的管理评审制度是促使企业产生质量行为的源头。管理评审可以及时反映顾客的需求, 呈现质量表现的实际现状, 可以为管理者采取下一步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保证所有的质量管理活动集中在最有利于企业发展、最有利于顾客满意的方向上, 进而建立真正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4.3 采取考核激励措施

质量管理工作中及时进行量化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物质和精神激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做好质量奖惩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规则和监督机制,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 激励应该重视时效性, 在质量工作有优秀表现或不良表现的情况下, 应该及时给予激励, 才能更好地达到激励的效果。

结束语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石是经营战略、方针和模式, 只有在为经营服务的过程中, 才能体现其内在的价值。实行ISO9000 国际标准化的品质管理, 可以稳定地提高产品品质, 使企业在产品品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注意的是, 要保证已认证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不单要从最初的认证形式上保证其符合认证条件, 还要从企业质量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保证其有效实施和持续实施, 即通过认证的企业不仅要获得一张认证证书, 还应将ISO9000 标准融于生产活动的每一个步骤中, 合理解决认证标准与实际生产的矛盾和冲突, 真正使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环节符合标准。因此, 需要从企业内部发现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摘要:虽然ISO 9001质量认证管理体系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文章主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贯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贯标

参考文献

[1]杨理琴.软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与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08.

“贯标”模式 篇5

朱鹏表示要认真落实中央的“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是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大举措, 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对于破解当前发展瓶颈, 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文彬就两化融合推动难的问题, 从认识不到位、战略不匹配、行动两张皮等三个方面给与会企业以启示。他表示,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发展不仅是技术渗透和融合的问题, 也是一个优化和创新企业战略、组织、业务流程, 以适应信息技术变革和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管理问题。

王叶忠就“互联网+企业”、“中国制造2025”的机会与未来展开精彩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和程度将重塑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 将“互联网+企业”的实现方法及路径归纳为连接、智能、创新三要素。连接即工业互联网的智能设备、智能系统、智能决策的基础;智能即基于智能工厂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创新即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并结合三个要素进行了机会与价值分析, 制定出“互联网+企业”行动纲领性框架, 为与会企业提供了可落地的“互联网+企业”行动建议。

“贯标”模式 篇6

一、新《标准》对建筑业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指导意义

建筑业又称基本建设行业, 是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一个古老行业,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安居乐业的住宅和场所, 为社会生产提供各类基础设施。我国的建筑业大军, 早已走出国门, 在国际市场上构筑了数不胜数的高楼大厦和工业、民用建筑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对从事建筑活动的单位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把体系认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确定下来。《建筑法》颁布以来, 建筑业的大中型企业纷纷宣贯ISO9000系列标准, 建立了质量体系, 进行了体系论证并且按期进行内审和外部评审。

十多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 房地产业逐渐演变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撑了中国GDP的快速增长。传统的建筑业企业借此机遇得到了跨越式地发展。大量实践已经证明, 建筑业企业贯标和质量体系的运行, 为改善企业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 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向现代化质量管理体制转变, 开拓发展外向型业务, 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大量失地农民成为了建筑施工队伍的主力军。新《标准》的内容更加重视了建筑业企业中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要求企业配备相关专业的中级或以上级别的技术工人, 并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注册建造师方面增加了对其注册专业的考核, 并要求本专业的注册建造师比例占大多数。建筑业本身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新《标准》从准入门槛上提高了人员的素质, 从人力资源上保证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总体趋势。作为基础设施构筑的建筑行业, 要充当垦荒拓野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 强化对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 特别是新《标准》中部分序列突出并拔高了企业资质升级中的业绩要求, 这就是要求企业要与时俱进, 培养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促进建筑业整体的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建筑业的质量特征

质量是产品的自然属性。建筑业区别于制造行业和社会服务行业, 它的产品是工程, 是附着在地球表面巍然耸立的建筑物。因此它的产品实现具有地域性、单件性、一次性和寿命周期的长期性和投入成本昂贵等特征。构成产品质量的因素除了制造业产品的人、机器、原辅材料、工艺方法、环境影响和测试手段以外, 还有参建人员的流动性, 气候影响的客观性, 多风险、工期长、波动大、异变多、隐蔽工程不可见、终检局限性大等特殊性。基于以上特征, 建筑业企业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 对质量体系建立和运行的要求更高、更复杂。

三、对照新《标准》对质量体系持续改进

新《标准》对企业资产、企业主要人员、企业工程业绩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言简意赅, 内容丰富, 需要改进的方面囊括了企业的所有管理要素, 对企业ISO9000:2008贯标工作和质量体系持续改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 企业资产。

企业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ISO9000:2008标准中的6.3中规定:组织应确定、并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的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过程设备 (硬件和软件) 和支持性服务 (如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 。质量体系里所指的基础设施便是固定资产的一部分。而我们应当关心工程机械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护保养。如变压器、混凝土输送泵、运输车辆等, 保证这些资产的完整性和正常使用, 使资产状况符合相应等级的企业资质要求。

2. 企业主要人员。

新《标准》对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提出了人数要求;对技术负责人提出了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资历和职称以及专业要求;对施工现场管理六大员提出要持证上岗;对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提出了人数要求。ISO9000:2008标准中的6.2是专门针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制定的。其中提到了教育、技能和经历, 能力、意识和培训, 为确保员工质量意识的提高, 为实现质量目标做贡献具有异曲同工之功效。只要我们按照ISO9000:2008标准扎扎实实地抓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 就可以实现资质的保全和提升。

3. 企业工程业绩。

新《标准》对近5年承担过的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的工程质量合格提出了具体要求。ISO9000:2008标准的实施和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有利于企业向现代化质量管理体制转变;有利于企业加强对质量问题的预防、控制和改进;有利于企业充分地、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员、设备、材料、信息等资源, 最终生产出符合标准规定、用户满意、经济效益好的工程, 促使企业工程业绩不断扩大。

四、结语

“贯标”模式 篇7

为保证有关设计、施工、机房建设、设备供应等单位的广大技术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引用国家规范, 合理地进行机房工程设计,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数据中心工作组于4月29日 (北京) 、5月9日 (沈阳) , 组织开展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 的贯标培训工作。

主要培训内容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 各个章节的条款进行讲解分析。主要涵盖了总则、术语、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技术、电磁屏蔽、机房布线、机房监控与安全防范、给水排水、消防等内容。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机构下一篇:维度的基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