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初中读后感作文

2024-10-04

中国精神初中读后感作文(共13篇)

中国精神初中读后感作文 篇1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传递力量的微笑。微笑是一种坚强、无畏、自豪、力量等很多美好情感的传递;微笑可以压住邪恶,弘扬正气。微笑能够让人读懂自尊、自信和自豪。然而,面对坏人而坚强地与之抗争,用不屑一顾的微笑迎接胜利更能让人感动,因为坚强让人振奋,微笑传递力量。

我曾经读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一书中关于金晶用微笑传递奥运火炬的故事。它讲的是: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途中,金晶接第三棒。那天金晶早早地坐在轮椅上,拿着火炬,静静地等候在火炬交接点。就在那一刻,意外发生了:一个“”分子冲破重重阻拦来到金晶面前,企图从她手上将火炬抢走。金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但她的第一反应是将火炬藏入怀中。一位在场的中国留学生后来这样描述:“那位姑娘把后背给了坏人,坏人打她,拉她的手,但她就是把火炬死死保护住。”最终,坏人被警察制伏并带走,金晶的下巴却被抓破了,但她坚强地抬起头,举起了手中的火炬。微笑着面对欢送的人群!她的事迹迅速在国内外各大门户网站和论坛上流传,数以万计的网民在第一时间留言,抵制“”分子的干扰,用残疾的身躯捍卫奥运精神,被誉为“守护‘祥云’的天使“最美最坚强的火炬手”。不少人直言看的时候留下了眼泪,他们说:“姑娘,你很坚强,我们为你骄傲!”谈起这次奥运火炬的传递,金晶感慨颇多:“这些人明显是别有用心,这些无耻的行为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金晶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些气愤,更表现着一种坚强。金晶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微笑地面对众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地精神风貌。事实上,金晶和她的伙伴们做到了。“我想,大家地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对奥运会的真诚,大家都看在眼里,任何人都破坏不了。”金晶说,“在那一刻,我感到祖国就在我的身后支持者我,我们的奥运会一定会圆满成功。”就是那让人震撼的一刻,金晶以柔弱的身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地骄傲和中国人的自豪!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悟到:面对逆境不屈服的人让人敬慕!面对灾难仍然用微笑泰然处之更能让人感染!

中国精神初中读后感作文 篇2

一、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

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后台。教师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语言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用,还要学会引导学生加强自主性学习,加深对各种知识的综合性学习和自主性运用。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全部由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代替,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或者载体,教师仍然起主导作用,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减轻教师的课堂负担,不需要浪费时间板书教学内容,而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也不仅仅是平时我们所熟知的被地接受教师的教学,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生动逼真的教学画面演示,主动地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而且,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也能够实现大部分的教学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获取信息,集动手、动眼、动脑于一体,多重刺激,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利用网络信息提供最新的国内外时事资料和数据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之积极参与和表现,而且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在教育观念上,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网络教学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把二者整合起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网络环境下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教育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网络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而音、形、声、画并茂,又能调动学生多参与学习过程,集中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同时还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大优势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思想政治课理论变得简单、直接,寓教于乐,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授《消费者的权益》时,我就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补充了我国前近几年发生的一些消费的事情。而有关的材料又是教材上所没有的,于是我就在网上搜集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并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自己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充满着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源,在陶冶人格、传承文化、继承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普遍被忽视的现象,注重其培养便成为这次课程改革中人文教育的中心内容。

历史素材中蕴涵大量的人文素材,特别是中国近代史这一段。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教材内容的生活化、教学内容展现的多样化、习题设计的可操作性、教学过程的人性化等特点代表着历史教材的改革方向。可见,新编的历史教材改变了过去对人的束缚,认识到人的价值,以人为本地分析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下面我就以人教版的教材《中国历史》八编写的一个练习题:消费者怎样才能得到更多实惠,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此巩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战胜挫折》一节,可以给学生播放《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片段。总之,由于网络功能的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覆盖面扩大。

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兴趣浓、容量大、负担轻、效果佳的作用。其一,教师将“课题”、“框题”、“目题”、“知识点”的制作成可以拆拼的图板;或者将知识点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演绎、归纳成若干知识板块,通过图表、声像等配合进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一下子就抓住知识的脉络,便于增强直观教学。其二,教师将课堂练习题按中考题型编成一定量的题库,每种题型又按难易程度分为较难、适中和基础三级知识梯度,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从而更有利于分层次教学。其三,教师可将材料分析题制成图文并茂的画面,增强直观教学效果,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教师在将授《肖像权和荣誉》时,可以放一段侵犯肖像权相关的录像报道。接着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肖像权内容进行讨论,再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的有关知识写一篇演讲稿。这样一来,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震撼心灵,取得自我教育的收效。

三、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利用定期上网开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信息素质”。当代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对新知识和新事物尤感好奇,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舟七号”、“金融危机”……老师们若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一些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能结合并且运用课本既学知识点充分展开讨论,甚至通过“短兵相接”的思想碰撞,使其认识得到提高。如开展神舟七号成功的启示”、“金融危机”等讨论和辩论,在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时,教师引导得深入浅出,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从课本知识到提出思考问题,从上网查阅到讨(辩)论,注意点拨和机动,保护学生思考和发言的主动性与新颖性,让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热、难点问题就可以轻松地解决,同时又可让同学们受到深刻的教育。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的自主性、交互性、个性化的特点,必将促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利用网络环境辅助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改变教师的观念,形成全新的教学思想。

年级上册为例,挖掘初中中国近代史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 责任与忧患意识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血泪史、屈辱史,而且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探索史与寻路史。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维新、君主立宪,革命派的三民主义、民主共和,直至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段交织着血雨腥风,凝聚着爱恨情仇的艰难历程。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不屈不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是他们的目标和信念。探寻一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探索历程,之所以有这样的目标和信念是因为他们深重的责任和忧患意识。如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把邓世昌这个人物作为导言,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描述,学生能感受他与军舰共存亡的悲壮心情,国家遭受欺凌的屈辱与愤懑。通过这个细节,学生强化了对人物的印象,同时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患意识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可以锻造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品格和勇气,追寻作为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

2. 民族与民主意识

中国近代是一个社会动荡、观念嬗变的时代,鸦片战争“开民智”也就是宣扬民族与民主意识的开始,士大夫们在强烈的民族意识下开始“开眼看世界”,先进的地主阶级为了更好地巩固其统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掀起洋务运动。维新人士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宣扬西方君主立宪制,变法图强,辛亥革命更是举起了“三民主义”的旗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这两位先生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思想的指南。五四后,历史的车轮将中国人民带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一致御辱,建立起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族意识得到充分的体现,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脚步也从未停止。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为了追求民主与和平,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如《血肉筑长城》这一课,展示长城的图片,播放《义勇军进行曲》,不用过多描述,学生就自然进入了那个团结一致、奋力御辱的年代,战争的残酷与激烈强烈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民族感油然而生。这一切也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反抗精神和强大内动力的民族。

3. 审美意识

美,可以说是人类永恒的一种追求和信仰。一部人类史也就是一部人类追求美的发展史。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其本身自然蕴涵了丰富的美育资源。虎门硝烟的林则徐,甲午海战中慷慨成仁的邓世昌,抗日战争中孤身抗敌的杨靖宇。他们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显现了英雄们崇高的美、伟大的美。詹天佑不顾冷嘲热讽,克服种种困难,修建出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侯德榜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创出“侯氏制碱法”,茅以升发挥聪明才智,建成当时中国最大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这一切无不体现了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美。五四后,一大批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涌现,使得近代历史画卷更加美不胜收。因此,了解以往人们的审美理想和生活愿望,吸收人类曾经拥有过的体验和收获,在历史体验中发现美、认识美,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也是提高人文素养、健全人格的需要。

4. 世界意识

世界意识,又称全球意识、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在血的教训面前,中国人不得不睁眼看世界,开始向西方学习和借鉴,中国也逐步卷入了世界市场。从近代中国的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到被迫了解世界、融入世界,其间所经受的磨难与屈辱,让今天的学生能更深刻感受到树立世界意识的重要性。如《社会生活的变化》这课,介绍了西方科技成果传入中国后,给人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带来的变化,这是一种进步的变化,以博大的胸襟容纳外来文化。伴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我们的思想意识也必须走向世界。爱国主义精神与情感的培养,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倘若背离了这个基础和前提,这种爱国情感就会变成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世界意识的培养就是要教会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5. 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从历史事物入手,从细微处带动学生的创新,如《辛亥革命》这课的自由阅读卡介绍了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自由阅读卡介绍了红军军服的由来。从传统长衫向中山装的转变,从国民革命军的军服向红军军服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对服饰的创新,更是一种观念的创新。历史版块的设计和安排同样也是对历史认识的一种创新。教材在每单元后安排了一节“活动课”。如活动课四“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这一活动打破了直接陈述历史事实并做出权威评判的传统做法,让学生通过写信这一方式搜集多方面资料,发现历史事实,深刻领悟“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活动课充分彰显了人文教育的体验性、创新性和时代性,让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然近代史中还蕴涵许多人文资源。其优秀的人文精神落实在人生态度上所提倡的精神品位和人格修养,所遵从的气节操守和遵义担当,所申明的做人准则和处世原则,所阐明的人生目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学生陶冶思想情操,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因此,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历史人物在课本中鲜活起来,学生的学史兴趣就能得以培养,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其人格也得到较好的发展。相信历史教育的明天也会闪烁更加灿烂的人文光辉。

摘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新世纪人文教育的必然,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包含着大量人文资源,而新课程也提出要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本文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提出挖掘中国近代史中的人文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各种人文意识,彰显人文关怀。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人文精神,培养

参考文献

[1]齐建,赵亚夫等.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杜时忠.人文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刘德华.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5]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2001.

[6]刘克明主编.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精神初中读后感作文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写作;创新

随着课改浪潮的掀起,语文教学的要求也逐步趋向于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目前课改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说创造力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最终目的体现呢?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校长说过,“区别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最佳临界点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我国的陈至立教育部长也认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见,想要成为新世纪的人才,最重要的核心素质就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写作是体现精神劳动创造性的最好方式,要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创造性就要求学生能够开拓思维,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写出别人所不曾写出的,将心中所想到的都能够用自己的笔将其描述出来,写出具有创造性的文章,那么,如何做才能使学生达到这样的水准呢?其关键就在于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同时为了保障学生日后的写作能力,需要督促学生练好扎实基本功以为日后写作奠定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自上学起就缺少写作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1)课前一分钟演讲。上每节语文课开始时,用一分钟时间让一名学生上台演讲,讲笑话、谈感受、讲见闻均可,只要思想健康就可以了,然后请一名同学作一下评价,指出这位学生演讲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每次演讲,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全班同学,都受益匪浅。这样坚持下去,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2)摘抄名言警句。全班每位学生每天轮流上黑板抄一句名言警句,并向同学们解释它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抄名句方法尽管较为简单,但要解释它的含义和运用就有一定难度了,如果事先不作充分准备,在同学们面前很难顺利过关,学生最怕在同学们面前掉“底子”的,所以他们都会很积极地去做,去查找资料。

(3)建立自己的资料库。每个同学必须准备一个摘抄本,对所摘抄的内容分门别类,可以摘抄经典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鲜活的素材等,一周检查一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摘抄本里选择一些精彩的内容在班上念一念。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又可以激励被选的同学。

二、让学生能够清楚了解模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

写作文是一项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精神活动。一般而言,作者能够把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或者是想到的艺术构思惟妙惟肖地描述出来的文章就可以称之为好文章。模仿对于创新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通过模仿来学习的过程是学习技巧和技能、处理事务等能力的必经过程。想要写出好的文章,首要任务就是学会模仿,经常阅读优秀的文章、作品对于学习写作技巧和构思方法是有着关键作用的,将原文与自己用类似题材或者手法进行仿写过的文章相比较,找出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自己改进,以达到不断提高的目的。模仿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而言,其目的在于能够将其熟练地运用,但是熟练并不能代表成功,能够将自己的创新意识加进去的运用才能称之为成功的运用。明朝的何景明就曾用筏来比喻学习,说是 “佛有筏喻,言舍筏则达岸矣,达岸则舍筏矣。”其大概意思是说学习前人的方法是一种学习手段,并不是最终的学习目的,当已经能够将前人的方法转变成自身方法的时候就必须要舍弃前人的方法,只有舍弃了,才能够创新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模仿的根本在于理解优秀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在实际创作时,要遵循事物的具体客观规律,以生活的实际为切入点进行构思,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写出有创造性的好文章。因此,学生不仅要有“读书破万卷”的广博知识面,长期对优秀作品进行仿写的练习,还需要有自己的创新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创新意识是极其有帮助的。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可促进学生写作的创新意识

雨果说过:“任何东西都没有像大胆的幻想那样有促进未来的创立,今天看来是空想,到了明天就会变成现实。”可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才会使其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对于那些不善于作文且又害怕作文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训练。

想象力训练的一般过程是先培养学生对曾经体验或接触过的事物的联想与再造想象的能力,接着培养学生想象自己接触未曾接触或体验过的事物的创造想象能力。前者可采用再造性复述,扩写、虚构、编寓言、写童话等训练形式。将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结合在一起运用的能力是以学会使用再造想象为前提的,这样学生才能够学会独立且具创造性地构思出新的形象。

四、通过设立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评价不仅能够起到导向和制约的作用,它还具有激励的作用。学生对作文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都与其评价有着直接关系,所以说,构建一个全新的作文评价机制对于拓展学生的创造力是至关重要的。

(1)多给予鼓励。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在尊重学生独特个性的前提下客观地对其作文进行思考和评价,要及时地肯定并鼓励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点滴闪光点,以达到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激发他们的作文创新意识。

(2)不同的文章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从而他们写出的作文也是不一样的,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言,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能够设立一个硬性的统一标准。

(3)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作文批改能力。让学生用能够相互学习的互相批改或者是学生自批自改等多种形式对作文进行批改,学生可以在评改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意见,这样在相互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批改能力,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也是大有帮助的。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4

那一年,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很多突如其来的灾难,房屋倒塌,森林毁坏,人员伤亡,这一年全中国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与眼泪,那是惊心动魄的一年,也是感天动地的一年。那就是5月12日。

“5月12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14点28分”是一个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时刻。就是在20的这一天这一刻,汶川地震让我们铭记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灾难和严峻考验。全体中华儿女海外华侨华人为之同泣,为之震撼,为之奋斗。中国挺起了脊梁,与之作坚决斗争。汶川地震震撼了四川,震撼了中国人民,震撼了亚洲,震撼了世界。短短几天时间,地震这个可怕的恶魔就摧毁了4625万多人的家园,造成69295名同胞遇难,17923名亲人失踪,这是一串多么可怕的数字啊!我们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有着钢铁一般的脊背,在灾难中顽强抵抗,在地震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互相帮助的亲人,有舍己救人的老师,有默默抢救在第一线的医生,军人、农民、志愿者。最让我感动的是黄月和张扬,他们两都是都江堰聚源中学的学生,政治课上,他们正在专心一意的听老师讲课,教师突然左右摇晃起来,顷刻间,整栋教学楼变成了一片废墟,王月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能动弹,就呼喊其他同学,这时听见张扬也在叫自己,感觉就在傍边,于是他们两就紧紧的握着对方的手,给与彼此的鼓励,一直到被救出。每一次读《中国精神》,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那些激荡人心的场面,都在脑海中萦绕。眼泪就控制不住的掉下来,这泪,我流的骄傲,我深深的感到我们中国人民团结、友爱、坚强不屈的精神,他激励着我,催我奋进。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惭愧,对那些灾区的难民们我却不能亲临现场安慰,没有做更多对他们有帮助的事情,但我从心地里深深的祝福他们。“他们的灾难,是为你而发生。”这句哲人说的话,在安定年代人们或许未能深明其中真义,但在多灾多难之秋,隐晦在深处的人性光辉便会骤然闪耀,指引着我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举国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在全国民众身上凝聚;我们看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在全国民众心里蔓延。这个时候,没有任何其他杂音,只有为逝者默念,为伤者祈祷,为生者祝福的声音,这个时候,神州大地处处都在重复着同一动作,传递着同一种心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受难者献上一点爱心。而在灾区发生的一个个感人细节,更是让我潸然泪下。这是因感动而流泪,泪水夺眶而出,和着细密的雨水,滴在山的那一头,一座座温暖的房屋化为废墟,一张张可亲的面孔失去笑容,我的心跳比地震还烈,我们的泪水比暴雨还猛,但是我相信,震不垮的是人们的勇气和坚持。我们会不畏坚强,百折不饶。朋友,请你永远记住这句话:经过风雨洗礼后的海燕更加坚强,经过雨雪冲刷过的麦苗更加茁壮,经过风霜考验过的轻松更加挺拔,经过暴风雨荡涤过的彩虹更加艳丽。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祖国人民的生命之花就会在春天绽放更加艳丽的光彩。

《中国精神》读后感 篇5

《中国人的精神》是一本杂文,或者准确一点说算是论文合集,包括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女人》、《中国的语言》、《约翰・史密斯在中国》、《大汉学家》、《论汉学一》、《论汉学二》、《暴民崇拜及战争的出路》共八篇文章,在辜鸿铭先生的眼中,中国人的精神可以用温文尔雅来形容、也可以用利他精神来形容、还可以用良民宗教来概括。但其核心就是两条,忠君和孝亲。仁、义、礼都是围绕着“忠”和“孝”来展开的。也许在百年前之世界,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看到了辜鸿铭先生的文章,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集体主义或者说家国文化,但如果用现代的阳光和进步的思想,可以说辜鸿铭先生完全被儒学给毒害了。如果论中国人的精神,我以为不能用“忠”和“孝”来诠释,或者换一种说法,“忠”、“孝”是不能够完整准确的界定中国人之精神的。如果论中国人之精神,我认为“重集体而轻个人”可以算是比较准确概况表述。历史学已经告诉我们,中国历代王朝更迭,绝对不是“忠”、“孝”两字形成的。同时还有更深入的一点,虽然统治阶级一直用儒学来传播中国文化,但老庄的道家文化、墨子和管子等人的思想从来都没有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中消失。“兼容并包”可谓之中国文化的精神。

在辜鸿铭的文章《中国的女人》中,三从(从父、从夫、从子)依然被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视为理所当然之事,而且还用了一大堆废话和假话来为纳妾这种落后文化辩护。客观说,我看完这篇《中国的女人》之后,对辜鸿铭先生大大的失望了,我没有想到一位接受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学者,居然能够厚着脸皮昧着良心为中国落后的纳妾文化和歧视妇女文化辩护。

诚然,对于中国的文化,以及中国人之精神,我们应该要有该有的自信和自爱,但自信和自爱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清楚,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精神,都是不可能完美无瑕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歧视、对妇女的不尊重,这是我们需要客观承认的事实,可惜辜鸿铭先生并没有客观的审视自己的文化。

自信本没有错,但自信过了头就变成了自负和自大,对于一位学者而言,自负和自大也就没有了进步的动力。

当然,在100多年前,不可否认辜鸿铭先生对中国文化传播向世界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但这不能弥补其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所犯下的错误。

如果有读者看了《中国人的精神》,希望不要被辜鸿铭的错误之思想所影响。

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 篇6

从高二开始接触中国特有的中国绘画后,就经常听到有人谈论中国艺术的精神,当时也只是凭自己有限的知识去浅浅的探讨一下,并不能深入。随着学龄和阅读的增长,自己也能够把中国艺术精神谈两三分。这其中对我影响对大的一本书就是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这本书一共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了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整部著作以第二章为总纲领,重在探讨庄子为艺术而艺术的“纯艺术精神”,其结论是中国绘画艺术是由庄子哲学一路开导而出。所谓艺术精神,就是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具体在本书中有所阐述:

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结实在绘画上面;

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

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庄子所追求的道,与、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

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为纯艺术精神。

徐复观先生提出的这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为我理解中国艺术精神提出了一条比较重要的路线。

但是,当我看完此书后,我也有一些迷惑不解的地方,比如说庄子的艺术精神,原本不在于艺术创作,而是落实于人生态度上,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钱穆先生在《老庄通辩》中就曾说:“循庄子之修养论,而循至于极,可以使人达至于一无上之艺术境界。庄生之所谓无用之用,此惟当于艺术境界中求之,乃有以见其真实之义也。”后来经过自己不断的翻阅资料,对其也有一些自己的感言。庄子虽说不言艺术,但却对中国艺术发展特别是最为中国绘画主流的山水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名川数不胜数,其优美的山川景色,适合安顿人的心灵,因此古代的许多名人隐士寄居于这美景中。对于绘画,他们在忘我、丧我的状态下,以“虚静之心”观照天地之间的“素朴之美”的影像来表现心中对山川那种空灵玄远的境界的追求,这又恰与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纯

艺术精神不谋而合。也就是在这种追求之下,中国绘画艺术摆脱笔墨技巧的束缚,达到人与自然谐和统一的境界,由此也就获得了精神上的无限自由。

我想这就是艺术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篇7

伟大时代孕育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支撑伟大中国梦。这其中体现的是时代、中国梦与中国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放眼中外历史,每一个前进的时代,必定有昂扬向上的精神与之伴随;大凡有影响的国家和民族,在崛起的道路上都会迸发出积极进取的意志力量,成为永葆发展活力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梦就其内在属性和本质而言,就是蕴涵社会理想与愿景的人类基本精神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梦必然有强大精神因素作为内在动力源泉,而弘扬中国精神则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联系现实来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人民幸福之梦”、“民族复兴之梦”。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从根本意义上决定社会进步,精神因素则对物质生产起能动的反作用。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谈话时说:“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必须有一个可以把全体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才能形成持久的向心力、聚合巨大的正能量。这个认同和纽带就是中国精神。实现兴国、强国的中国梦,既凝结着无数先贤不懈奋斗的光荣传统,更体现了当今中国人民深深的民族情结和崇高理想,而中国精神正是在中国梦实现道路中产生的“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实现中国梦所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5000多年华夏文明史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锻造出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优秀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延续于今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朴素、最深厚的崇高感情,集中体現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质,体现了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理想追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能充分激发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报国行动,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磅礴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之所以呈现出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象,是因为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之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熔铸成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时代标志,时代精神同样植根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沃土之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与时俱进,则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要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的时代梦。坚持和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上就能勇立时代潮头,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产物,二者的交汇与融合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是实现中国梦所要求的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内涵和不竭动力。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切实把握二者的有机结合点,不割裂、不偏颇,“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历经近代170多年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不懈奋斗、共和国成立60多年艰苦创业、改革开放30多年接力探索,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百年梦圆”之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已经日益清晰地展示在眼前。尽管“长风破浪会有时”,但“无限风光在险峰”,愈接近梦想成真,愈需要凝心聚力、奋力攀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敌对势力总不愿看到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崛起,遏制中国发展、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种种风险和挑战;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加之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加速转型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多样、多变;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发展瓶颈、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改革和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党内和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出现精神懈怠,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与进取精神……所有这些无不警示我们,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是新形势下为实现中国梦创设良好内外环境的紧迫要求。

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如何弘扬中国精神?首要的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推进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深入实施以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为重点的理论武装工程,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赋予爱国主义以鲜明的时代主题,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新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其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统摄、导向和引领作用。其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共建人民精神家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催生民族精神大解放、大焕发,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根本上说,精神的力量源于实践的砥砺,培育和传承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梦呼唤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依托追寻中国梦的成功实践。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全面、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得越充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成效越突出,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越出彩,中国精神就越彰显、越昂扬、越刚健。

从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到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是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不懈探索,也是江苏人民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激情谱写的中国梦江苏新篇章。做好这篇大文章,离不开中国精神和“新时期江苏精神”的大力弘扬。

根植于改革开放实践的“新时期江苏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江苏版”,不仅充分宣示江苏人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勇于创优的精神状态,展现出江苏争科学发展之先、领社会和谐之先、率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先的实践新境界,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地域特色,更富深厚的人文底蕴。其“融会通达、兼容并蓄,聪颖睿智、灵动机敏,崇文重教、兴学育才,经世致用、求真务实,敢为人先、超越自我”,无疑就是江苏人文精神之内核、精髓和灵魂的体现,因而也是“新时期江苏精神”具有恒久生命力和持续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的根基。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江苏广大干部群众必定从中国精神及其“江苏版”中获取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必定能以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新业绩,为实现中国梦作出7900万江苏人民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省委党校巡视员、校刊社社长、研究员)

中国文化根本精神读后感 篇8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衍生出了深厚而璀璨的文化资源,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始终滋润着华夏儿女,为华夏儿女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养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它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风气至关重要。虽不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潜移默化,润人心田,德泽后代。

当前国际竞争趋势日益严峻,其背后最深层次的竞争是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民族共识,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途径。

掌握要义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构建社会新风正气、匡正世道人心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普通群众全面深入地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蕴含的信念、智慧内化于血液之中,才能认同、尊重、践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然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地背诵几句名言警句,掌握一些历史典故,而是要深入地去了解它的价值体系、精神实质,否则就难以弄清它的意义所在。

毋庸讳言,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内容广泛,思想深邃,可谓博大精深,并且不同领域文化之间以及同一领域文化内部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融合的过程。就中华文化整体而言,从大的方面讲是儒释道三家相互融合发展的产物,但仔细考察,先秦时期墨家、法家等其他思想也融入其中。就单一儒家文化而言,先秦时期的儒学在千年演变过程中,吸收佛老思想,不断被先哲圣贤结合时代特点阐发注释,先后经历了玄学、理学、心学、汉学等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众多学派,产生众多思想观点。可见,真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有一定的难度。

其次,由于语言的障碍,普通群众阅读传统文化的载体——经典文献,已感到困难重重,以至于难以直面传统文化,难以直达古人心灵,难以领略经典的风采和思想的玄妙。当代普通群众阅读经典文献,一是靠白话文翻译,然而一些古文所蕴含的词义和哲理很难用现代白话精准体现,在文白转换之间,经典中的一些精微之处往往被翻译得平淡无味;二是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当代人的解读。这种解读难免会融入个人的阅历、知识、思想和情趣,如果不能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严守原典这条“红线”,就容易过度阐释议论甚至戏谑影射,把“经”念歪了。

再次,传统经典文献本身的书写体例无疑也增加了理解难度。无论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还是道家的《道德经》,抑或其他诸子百家著作,其体例多为语录体或散文体,很多核心概念和重要思想分散于全书的不同篇章,缺少完整清晰的思想体系和内在逻辑,阅读起来似有雾里看花之感。比如,“仁”是《论语》的核心概念,出现了一百多次。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孔子对“仁”的含义回答不尽一致。如不进一步深入研究,仅阅读文本很难弄清“仁”的具体内涵。

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中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也;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普通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勤于学习是基本规律,但更要善于学习,掌握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不能同于专家学者的专业研究,否则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会望而却步,拒之于千里之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大处着眼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所谓“得其大者”是指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这种核心要义是指长期以来被中国人民、中国社会所接受的至今仍然活在我们心中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大学”与“小学”之分。“大学”也被称为“德性学问”,重在心性之学、德行修养、人格塑造;“小学”也被视为“文献学问”,重在考据,研究文字、训诂和音韵。前者强调“尊德性”,后者强调“道问学”。两者既相互争辩又共同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但对于当下普通大众而言,传统文化的意义主要在于“大学”而非“小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首要侧重于其所蕴含的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化繁为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涵的内容十分广泛、繁多,但核心在于儒道两家。学者夏海在《国学要义》中指出,在短时间内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儒道经典,研读儒道概念。抓住了儒道经典和概念,就基本建构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四梁八柱。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本源,是最有价值的著作,儒道的基本经典有《老子》《庄子》和“四书”;概念是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儒道的基本概念包括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等。学习经典要注重原著的学习。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句名言,任何一本解释经典的书都比不上原著本身。不读原著,只读别人诠释注解的东西,恐怕皓首穷经也难识传统文化的真面目。阅读经典可先从阅读权威注解版本入手,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陈鼓应的《老子古今译注》等,弄懂经典文本含义;再阅读阐发经典核心要义的权威通俗学术著作,如夏海《论语与人生》《老子与哲学》,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经典要义;最后再回归经典文本本身,反复研读,深化理解,融会贯通。

把握时代价值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篇9

《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的著作。辜鸿铭先生是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他长达14年的游学经历不仅是他深谙欧美文化的精髓,期间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而且也造就了一个精通英、法、德、日、俄、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9种外语的语言天才曾为六国使节充当翻译,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中国第一”。归国后,他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把我国儒家典籍《论语》《中庸》译成英文与德文等。是一位对西方社会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学家!由以上简介可以看出,辜鸿铭先生堪称怪杰!

《中国人的精神》主要介绍了中国人的精神,中国的妇女、语言、中国学等方面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中国人的精神的阐述。

中国人的精神这一章,通过与西方国家人民的比较和新旧式中国人的比较的方式,深刻且客观地描画了真正的中国人。“那么,我所指的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呢?是中国人生存的所需之物,它在心态、性情和情操上,有着与其他民族本质的不同,特别是区别于当今的欧美人„„” “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如果学习中国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法国人将得到所有,以及比现

在更精致的优雅。学习中国的著作的文学,对欧洲和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益。”以上形象的总括了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区别所在。中国人的精神就是集博大、精深、淳朴于一身的人!而中国人最本质的精神是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有别于西方人的一个特点!这与日本的武士精神有着本质的区别。毕竟,日本的武士精神是通过自小的培养而成的。而中国的这种精神是发自内心而非规矩的一种精神。例如,一个中国人不小心碰伤了一个人,他会很自然而然的就说出一句“对不起”。而日本人则会根据他们所学的规矩,机械地一边鞠躬一边说对不起。这看起来远远没有中国人的精深、淳朴!

“旧式的中国人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我想应该是:他们身上没有丝毫的野蛮,粗野或邪恶。借用动物学上的术语,我们可以说,真正的中国人是一种被驯化了的动物。”这一句话借用动物学的术语去刻画中国人。给人印象深刻,生动形象!确实,旧式的中国人就像是被驯化的动物。但是这样的不精确的语言刻画不一定能引起牟宗三先生的共鸣,因为被驯化的动物只会听人的指令去做事。而人最起码的还是会自主思考过后再做事。尽管这样的思考是多余的。但他也总有这么一个过程!(毕竟,在封建统治者时代的中国,平民是没特权的,人们做什么事总要按照一定的规矩去做。即使是天子犯法也与庶民同罪!)牟宗三先生在《生命的学问》里有这么一句经典的话:“因为是人,就要真正的是一个“人”,同时就要真正的把人当人看。因此,我反对一切不把人当人看的理论与行动。“人是人”这一句重复的语句,是多么庄严而警策。因为是人,就要真正地是人,这含有多么崇高而丰富的意义。这点,我深深地起敬畏之系念。”人是人!而中国人就是真正的中国人,温文尔雅的、博大、精深、淳朴的中国人!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旧式的中国人是没有一点野蛮、粗野或邪恶。这可以从古代的统治模式得知!在那封建统治下,那样的小农经济下,人们要求的并不多,只要能自给自足就心满意足了。没有太多的野心。这样的一个人,你还认为他会有野蛮或邪恶念头吗?“麦嘉文博士前不久说过:“中国人的温文尔雅,并非颓废的顺从,也不是被阉割的驯良。””而麦嘉文博士的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准确且用语精辟的。上面说到了中国人是顺从统治者的。而这并非颓废的顺从,而是有思考性的顺从。若真的把平民压迫得过于厉害,有人则会起义反抗。就如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近代的金田起义等农民起义,都是平民在承受不了压迫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这足以说明中国人没有颓废的顺从!中国人的驯良,是由于中国人接受的儒家文化的教育。并且中国人传统的民族精神,那种内发的善良,中国人的驯良根本就没有在前面加上“阉割的”这个前缀。所以说,麦嘉文博士这句话是十分准确的!中国人的思考行为力与内发的善性,造就了他们的并非颓废的驯良,还有他们没被阉割的顺从!

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这就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了!

挥写中国精神 篇10

1955年生,河北省安新县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硬笔书法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中央美院客座教授。先后担任中国书法兰亭奖、八届国展、九届国展、首届青年展等重大评审活动评委会副主任,负责组织和评审工作。

自1988年起,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在中央电视台举办讲座,赴日交流讲学。作品多次入选国展、中青展、名家精品展等重大展览,被收入《中国著名书法家精品集》、《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书法卷》等多部大型书法集;在曲阜、岳阳楼等多处勒石刻碑;作品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革命军事博物馆、京西宾馆等场馆和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收藏。出版专著有《楷书》、《行书》教材,《现代书法字库·张旭光卷》、《张旭光书法集》、《张旭光系列艺术文丛》(四卷本)、《张旭光诗词书法》、《行书技法》、《行书临摹·创作》光盘;并有多篇文章发表。

我注意到,作为书法家的张旭光,首先是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10年前他提出:“真正的艺术创作应该是理性高原上的非理性驰骋。理性的高原越广厚,非理性的驰骋越恣肆。”近年他又提出: “以现代审美意识重新开掘传统,开掘出现代审美的洪流。使我们的创作,既从传统长河的源头而来,又能站在时代潮头之上。”他的思想影响了当代书坛的创作。

一、张旭光与当代主流书风

张旭光在2000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中国书协副秘书长,主管学术、创作和评审工作。他善于发现和解决书坛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书法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他提出了“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的十二字方针,既避免了“轻视传统”的一面,又防止了“忽视时代性”的一面。这个理念在中国书坛已经形成了普遍共识。为了推动主流书风之形成,在书法评审上,他提出了“到位与味道”的作品标准,为书坛人人皆知,成为各级评审的基本原则;他提出的“重读经典”、“激活唐楷”、“发展新帖学”、“提升人文精神”等一系列理念和思考,都在书坛产生了广泛影响和作用。他还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人群的创作以及展览提出了不同的艺术导向。经过张旭光的引导和推动,蔚然形成“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为标志的主流书风。为此,他连续多年被书法媒体评为“十大新闻人物”。

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在《张旭光艺术文丛》序言中说道:“对当今书法艺术走上了‘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的发展道路,感到十分欣慰,也为张旭光同志思考书坛的努力和艺术忠诚而深深感动。”“这思考中有思想的火花,有引领的力量,还有学术的价值。”

二、张旭光与经典向现代的转换

张旭光把“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经典推向现代转换上的实践具有重要价值。他以汉唐精神融入魏晋风骨,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开拓了形式,增加了节奏,变化了墨色,彰显了时代豪情和感染力。他结束了“二王”行草书不能写大字的历史,并且在张扬雄浑的气势中保持了“二王”文雅的境界,使得当代书坛大多数写行草书的中青年书法家都受到了影响。沈鹏先生称其“能写多种书体,富有创造精神”。张海先生题赞“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刘艺先生评其书法:“元气淋漓,大气蒸腾,大风飞扬,不正是汉代的中国精神吗,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统一强盛的本质精神吗!”赵长青先生说:“张旭光在把传统推向现代的转换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覃志刚先生在谈其创作时说:“他的作品直接引领了书坛的创作。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也做了一些社会调查,包括老中青书家。他们认为,能把‘二王’写大,写出气势又保持了文雅,写出传统功力又有时代感和表现力的,张旭光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我注意到网上的一些提法,如‘张旭光现象’、‘张旭光时代’等等。当然也会有个别不同意见,但总体上可以看出张旭光在创作上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书法报》发表学术委员黄君的专文《张旭光的意义》,指出:“像张旭光这样既能有理性思考又善于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的书家,理应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

三、张旭光与发展“新帖学”

新帖学的含义是以现代审美重新开掘传统帖学,增加时代感,增加北方人的豪气,以为时代服务,并指向未来。张旭光从“新帖学与传统帖学的关系,与现代审美的关系,与综合素质的关系,与技术的关系,与碑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当代书坛称张旭光为新帖学的代表人物。《书法导报》发表学术委员姜寿田的文章,称张旭光的创作实现了《新帖学价值范式的确立》。他认为“在当代帖学转换中,张旭光无疑是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以自身对‘二王’帖学的深入研悟和卓荦实践,将当代帖学的实践与认识水平推到一个新的境地”。“张旭光新帖学的倡导,使他建立起一个价值作标,就个体价值而言,使他拥有了与现当代帖学大家迥然不同的审美取向和历史基点,并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当代史效应。”“当代书法的存在危机表明复兴帖学是当代书法走出困境谋求历史超越发展的必然途径,张旭光的帖学实践价值无疑将随着当代历史的推进愈益显示出来。”

四、张旭光与当代书家标准

张旭光面对书法复兴30年来多数人抄写古人诗词的顽固现象以及标准混乱的现象,对当代书法家提出了“3+X”的标准。“3”包括:第一是道德,对于一个有成就的书家来说,道德本身具有实际价值;第二是文章,文章是一个人认识社会、影响社会的能力和表达,包括文赋、诗词等,书家要写自己的诗文,我手写我心;第三是书法,书法创作有标准,即“到位和味道”,也就是功力加性情。X是一个变量,是指对姊妹艺术的把握能力,可以是音乐、舞蹈、美术等等。姊妹艺术可以丰富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一书家标准顺应了书法在当代“实用功能减弱,审美功能提高”的客观要求。

张旭光不但写学术文章,还写过小说、散文、现代诗;近年写的最多的是古体诗词。《诗神》杂志原主编、中国书协副主席旭宇认为,张旭光的诗鲜活上口,含蓄凝练,妙语惊人。如“‘出没风波三十载,半仓虾蟹少长鲸’(《再临圣教序有感》),久久地响在我的心上。他以30个春秋临帖的体悟,凝缩成这样一句名言,可以说也是我的感受。只是因为他有灵动生花之笔才先于我写了出来。在我看来这是惊人之语,一笔长鲸使我永记。”张旭光的诗词以书法的形式,先后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以及大量专业出版物中发表。他的追求正影响着当代青年书家的追求。

五、张旭光的奉献与爱心

张旭光自2003年开始,承担了甘肃省华池县60名小学生一至六年级的学费,直至国家取消学费为止。几年来,他向灾区、向白血病患者和残疾人等捐献了大量的作品和现金;在两次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献爱心捐赠晚会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张旭光还开展了为文化事业单位义务题写牌匾的活动。他策划创办的“北兰亭”提出了“以我们的书法特长为社会做点事”的主导思想,曾组织百名书家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长卷创作与现场捐赠活动,获得了邓朴方签名颁发的捐赠证书,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他曾向玉树地震灾区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50幅名家作品,充分表现了艺术家的爱心。

张旭光无论在艺术思想、创作理念方面,还是从作品以及捐献等诸多方面,都以中国精神为核心。缘此,我看好他,不论是他的事业还是他的艺术,他始终步履坚实,一定会走得更远。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模版] 篇11

有这么几类人:我们大部分人,就是一直在学习的过程,面对一堆知识和观点的时候,并没有抱有敌意,经常恍然大悟(当然说不定是经常左右摇摆);另有一部分人,或者第一种人到了后期,开始学会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很多东西都开始有选择接受了,有时候不自觉的也开始了成见和顽固;再有一部分人,是引领观点创造观点,它一定有它的支持者,甚至成为改变历史的名字,任何一个信仰(宗教及革命),无不是煽动起家;最后一部分人,从一开始,无论是强大的内心还是强大的智商,一开始就完全是自己的一套体系,不幸的是,这一套与整个社会都不太和+谐,更不幸的是,他有才华有名气又好斗于是成了个怪物。比如辜鸿铭。于是,他的智商加上固执只能引领着他一步步构建好自己的越来越“理直气壮”的歪理大厦。

他自负到不会改变。那些被他时不时提起来的反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学者,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观点对他有用;以他的学识,假想敌的观点他不提起罢了。而真正狂傲的人,也会对真理谦逊。跟他观点对立的陈独秀,一样自负有才且还有个共同爱好,一生却一直在不停的否定自己。金庸也不停的颠覆之前的风格,几乎所有有追求点的文艺工作者,都喜欢百变,无论是闲来无聊还是努力超越,这其实是很可爱的。

美洲散文集里面有几篇政客的尖酸文,相当那个啥。我没有参加过什么辩论队,中学时倒是参加过辩论活动,也不太记得了。就是觉得,两种观点存在时,自说自话,引经据典,偷换概念,甚至攻击,这算是观点碰撞吗?这样的话,直接打架不是更好?

比如中国人的精神,论中国妇人,论纳妾,他用他的那点子中国底儿,说着英文向老外倾倒。几句古文几句诗词,顺带来个其他地区的地域歧视,就代表了中国人温文尔雅,中国妇人热爱自虐,纳妾制度完美至极。

而面对对手,他接着用他的利口,尖锐地指出对方的技术性错误。于是否定其观点。我晕,写一个错别字不等于不知道1+1=2。再一个招数就是书中反复重申同一观点,现实中外文狂飙,睥睨众人,没社交礼仪了,这些个出风头的招数,哪个跟观点的碰撞有关?这也就是那时候大家喜欢热闹,思想自由些。要不然,猴戏早一边歇着去了。要学白展堂:“跳舞,我不行;打架,你不行!打架讲究稳准狠,整那些没用的干啥啊?”

ps:他的所谓英国群氓主义,看了半天,应该说的是英国民主。德国是正义的,憎恨混乱的;而英国群氓是造成混乱,于是激发了正义的德国的军国主义,于是战了争。该怎么做呢?把人民驯化成中国人,啥事儿也没有了。

人类的知识存在上万年,不是为了一个固执的老头的特立于世而去为其所用。看了他的书,他被那么多人关注,是因为他用他的花里胡哨的才华与行为艺术,让时代终于记住了转型期还有这么个声音。就像是人类进化中,倔强的阑尾。发了炎了,谁记不住啊!割了拉倒。

ps:我觉得哈,那个经常写出让人警醒的好文的苏维埃师兄,在其他方面无疑是犀利的进取的。在涉及到愤青体系时,完全就是上面提到的第四种人。ok,完全同意西方不是好东西理论,而且从统治者角度讲,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是利于统治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不行吗?利于统治就一定利于进步吗?不说寻找一个在维护国家强大与保证人民权利的平衡点,不说少点七十码李刚门,反而怪人民发帖子看韩寒。puei!就中国的历史来讲,国家挂了,绝不是人民的原因,也不一定是人民的力量,但一定是人民的痛苦。

中国精神初中读后感作文 篇12

人活着,要像钱伟长那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要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勇敢地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钱伟长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科学家报效祖国的典范。作为小学教师,虽然谈不上纯粹意义上的研究学问,但是我们双手托起的是祖国的希望。教书育人,培养栋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人活着,要像郭明义、刘丽那样,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好人。自己是一介平民,却关爱着更为弱势的贫民。超越了世俗的金钱观,回归了做人的本真。以己度人,举己全力,帮困扶贫。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境界,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当我们为一点个人的利益而斤斤计较的时分,不要忘记这两位本同我们一样,以至收入还不如我们的草根平民。不要忘记,人生的意义不在索取,而在奉献。

人活着,要像王茂华、才哇、王伟那样,舍小家顾大家。在困难面前,在生死抉择面前,先人后己,赴汤蹈火,舍死忘生,尽显英雄本色。中国,从来不缺这样的英雄人物,正是这些铮铮铁汉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铸就了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华夏精神。

人活着,要像孙东林兄弟那样,讲一个“诚”字。一诺千金,人无信而不立,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功利社会,叫唤诚信、坚守诚信、以生命捍卫诚信,当看孙氏兄弟。

人活着,要像草原医生王万青那样,义无反顾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人往高处走,不应成为选择工作的准则,更不应成为获取名利的不正当追求。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是毛时期的响亮口号,理应穿越时空的隧道,响彻在追求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

人活着,要像军人何祥美那样,立志岗位成才。纵然司马迁感叹李广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和平年代依然需要神兵强将。爱岗敬业,岗位成才,在当下社会更具广泛意义的职业价值。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到极至,努力成为各领域里的行家里手,当是每一个人毕生的事业追求。

浅析中国书院精神 篇13

【关键词】书院 书院发展 书院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2-02

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书院曾有伫立千年的的身影。在天下纷争的乱世中应运而生;在文化桎梏的时代于流浪中高唱自由之歌;曾跟着大师的步伐顺流而下;在渐失锋芒后化为百年废墟;但书院终归不失为一个“传奇”。

一、中国书院回眸

作为“书院精神”的载体,书院的发展似乎遵循着这样的常理:天下乱,则书院起;官学弊,则书院兴。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清代诗人袁子才在《随园随笔》中写道:“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

在最初,书院还仅仅是官方藏书、校书的地方;有的只是私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还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形成于五代末期。

宋朝时期,统治者的文教政策相对宽松,这为书院的发展迎来兴盛之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南宋时期,书院空前发达,发展的规模几乎取代了官学,成为主要教育机构:蒙元初,统治者对于亡宋遗民建立书院采取开明的态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奖励学校和书院的建设;明朝书院经历了沉寂、复兴到抑制打压的阶段,私学性质逐渐淡化。明代的四次禁毁书院,更是专制王权实行思想控制、扼杀书院自由讲学精神的显现;清朝的书院发展相伴随的是书院与国家权力的结合,是以其自主性、独立性的丧失、自由讲学精神的被阉割为代价的。书院使命也已从聚集士人、研讨学问、自由讲学的场所,转变为替代朝廷培养可堪任使之才的官方机构。

二、书院精神的形成

书院作为载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会积淀自己固有的制度、文化等等,渐渐便孕育出了独特的书院精神。

书院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古代中国私人讲学的传统,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私学的办学理念与方式在各朝代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源于唐,兴于宋的书院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使自由讲学蔚然成风。其次在儒家文化占主流意识的时代,其对书院精神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儒家的礼教德治,有教无类,重视教化民众等等都重新升华蕴藏在了书院精神的内涵之中。另外,当时社会儒佛道的斗争与融合也为书院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为书院精神注入了新鲜的内涵。

三、书院精神的内涵

书院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虽命运多舛,但产生了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书院精神,仍挡不住“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一)既注重价值关怀又追求学术知识

在书院教育中,大多数书院都将“德业”与“举业”相统一,以“道”修身完善自我人格。 王阳明曾于龙场悟道之后在当地传播“知行合一”之学,当时龙冈书院的《教条》: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事相规。从这则学规看来,书院教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具体知识的传播,还着眼于诸生道德志向的确立与道德意识,行为的形成,特别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主体人格的挺立,主要追求以“道”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道的信仰必须建立在知识追求的基础之上。所以书院还体现了追求知识的学术精神。宋代以来,中国古代学术经历的学派发展都与不同程度的与书院结合,以书院为研究基地,传播、交流各派文化教育。书院就成了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也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

所以在古代书院中,追求的是“求道”与“求知”的精神的统一,体现的是价值关怀与知识追求精神的统一。

(二)学术自由,兼容并蓄

书院是在官学流弊出现之时发展起来的,所以自建立之初就具有自由讲学的传统,不少学者都将自由讲学作为书院教育的基本精神和特质。书院倡导不同学派的交流,提倡百家争鸣。教师自由讲学,研究。各派山长开放教学,学生可以自由择师。

书院自建立之初便潇洒面世,满腹着自由的色彩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它为社会以及知识界带来了生命力,开创独特的制度,宣扬创新的思想,它为千年的发展兴起勃然之势,即使未能完美的演绎到最后,但它的风采依旧。

书院的“讲会”制度更是为学术自由提供了很好的场所。“讲会”制度的最早可追溯到岳麓书院会讲、鹅湖之会。 在书院讲会中,各派更是开自由之先河,思想在这里碰撞、交流,有利于思想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术思想和观点也扩大了传播范围。这里可贵的是它所体现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同时书院学生的来源也不做任何规定,书院最后发展的路线是平民化,大众化,所以对于学生为“来者不拒”。 如万历年间耿橘:《虞山书院会簿引》中就规定:“虞山会讲,来者不拒。人皆可以为尧舜,何论其类哉!”可以看出书院不问学生来历,不计出身门第。

当书院以个性的立场面世,注定其发展的过程受到各种羁绊。不过这种自由独立的方格开创的风气以及其代表的文化精神是最基本最可贵的。

(三)重视明道致用,进行社会教化

王阳明曾受命出征思,田平乱,沿途讲学不断,同时对于越中的书院事业仍牵挂在心。在平乱之后,建立敷文书院,讲明学术,施行教化以正人心,厚风俗。希望通过宣扬“知行合一,致良知”之学,书院诸生能够“兴起圣贤之学,一洗习染之路”。 可见当时书院的教化对践履精神的提倡。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伦理政治型的的儒家学说在社会教化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教化似乎是儒家礼仪的天然功能,也是儒学最基本的追求。而儒学的顺利传播是以作为儒学研究、阐发、传播主体的士人为中介的。 士人是古代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坚守着古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和准则,士人对儒家的文化传承和社会教化有强烈的使命感。

士人通过入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进入各级官僚体制。还与其他阶层均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和交流,彼此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思想观念有较强的辐射性和影响力。 另外书院的社会教化是通过自身的学术活动交流以及开放式办学等来实现的。

(四)独立办学,办学环境宽松

书院作为一种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组织,它不依靠朝廷的正式诏令而建立,其最重要特点,就是其主持者、管理者都没有纳入朝廷的官学教职之中。

书院的独立性与其私学性质是离不开的。书院有自己严格的山长聘任制,教师也可以自由讲学交流,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家族提供,赠田和政府供给等。另外与官学为科举服务的不同办学理念,同时也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自主独立性。

对于创新,书院的讲会制度的不仅创新在讲学内容,也在讲学形式方面开不少先河。 对于讲会地点,书院历来选址优美,当时教学地点会突破书院之墙,走出书院,这样对于启发学生更广的思维更深的思考非常有利。再如讲会的时间:“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不分晨昏,昼夜。讲学气氛也是以多种方式调动情绪,经常“歌声振山谷”。 相对宽松的办学环境对书院的学术创新和延续也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中国书院精神是书院千余年延续发展的历史结晶。也正是由于书院具有了官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才得以在中国古代有了生存并长期发展的可能。虽终避免不了逐渐官学化而淡出历史舞台,但其学术自由,开放包容的精神至今有着深刻的影响。

四、书院精神的影响

书院是中国独特的教育遗产,千余载的历史长河中影响深远,并且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力量,对现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仍有借鉴的地方。

书院除了是在中国大地上巍然而立起来的建筑,它的人文性,自由之风等精神已经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社会的各方面。书院以不同于官学的形式,招生不拘门第,对社会民众开放,以儒家道德教育对民众进行教化,扩大了教育范围;另外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海纳百川的讲会制度、不同学派的学术之辩,活跃了学术研究风气,也使得文化得以保存与创新。

学生地位的平等,学术独立与讲学自由,教师为教育的奉献和对待学术科研的态度,以及对社会对民众的教化作用,这些古代书院精神一直是当今的大学不断追求的目标。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的确不能同样对待,不过优秀精神的吸收与传承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所以书院精神对中国大学精神的塑造与践行仍有深刻的影响。

五、当代大学精神应回首古时书院精神

大学精神自始都一直是一个长期的话题,抽象但又赋有魅力,大学人也一直在探索,践行。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不是短时间可以促成,它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慢慢孕育成形,然后载着厚重的积淀萦绕在大学里的棱棱角角。

姚国华先生痛言,大学已沦为现实生活的工具,整个知识分子群体更是沦为一群讨生活的高级市井。精神的缺失导致中国的大学成了打工仔的职前培训机构虽然有所偏颇但的确是实实在在出现于大学的一些问题。

到哪里去寻觅大学精神?如梅贻琦先生所言:“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制度的移植可以说是当时时代条件所迫,可是这并不意味着精神的照搬。在如今国际化的潮流中,“走出去”确实重要。可是中国大学不能一味的长于“开眼看世界”,而短于“低头思故乡”。“千年书院”再加上“百年大学”,如此“中国经验”实在不该被忽视。 可见大学精神不能只是一味寻觅,而重在养成。

书院虽已淡出历史舞台,但留下来的书院精神却一直跟着历史来到了现在。中国大学在放宽“国际视野”的同时,更需的是回首古时书院,理解和尊重书院精神,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季羡林.论书院.[A].朱汉民.中国书院.[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有爱就有一切的演讲稿下一篇:理科月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