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新精神

2024-06-15

中国画的新精神(共6篇)

中国画的新精神 篇1

一、最后的光亮与过渡

欣赏一幅传统中国画已经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悠久的文明史早已在人们的心中养育了约定俗成的审美模式:如洗的青山、清澈的泉水、丛林下的茅屋、荡漾的孤舟;在林间自由飞翔的小鸟;如水的月光下执扇仕女……一幅幅远离人间烦恼、富有诗意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卷,历朝历代拓印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其放逸的芬芳消弭着画卷外令人窒息的世俗之气,在这不经意的平衡中,人们在日出日落间享受着生命。

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震塌了千年的封建帝国大厦、打碎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也惊醒了大厦里才子们的艺术之梦。这次中华文明面临的不再是可以轻松相融的佛教文化,而是伴随着坚船利炮的西方文明。但五千年造就的文化航母并没有在硝烟中很快沉没,她一边堵塞着甲板上的弹洞,一边继续着沉沉浮浮的航行。在这场惨烈的文化之战中,艺术才子们为了民族艺术的生存与振兴而奋斗。

主要艺术硕果成就于二十世纪前半页的一批传统型大师:傅抱石、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黄宾虹等,继续用如椽之笔演绎着传统文化精神,因为他们的努力,传统文化在艺术上闪射出了最后一束耀眼的光亮。但在耀眼的光亮中,我们感受到了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精神盛筵过后的落寞:傅抱石前无古人的笔墨技法中,已包含了他留学日本学到的水彩技法元素。齐白石大部分作品的内在精神已经开始疏离出世脱俗的道释文化,更多地展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农民内心的纯良和质朴。潘天寿尽管自认为是一个地道的传统画家,但他在画面中把强调视觉效果的构成关系推到极致的创作方法,倒使人不敢相信他从未受过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在中国画传统技法方面几乎无所不能的张大千,最后留名史册的却是他晚年的创作,具有浓郁西方现代艺术意味的泼墨重彩作品。黄宾虹出入无踪迹的笔触形成的晦明有度的画面,实现了他终身追求的“浑厚华滋”,但其中已寒塘雁迹般地融入了西方艺术安身立命的明暗关系。尽管在这一代大师的作品中传统的艺术精神,已不如古代大师作品中的那么纯粹,但传统文化还是被他们演绎成一场辉煌的压轴戏。

其时,在亡种灭族的威胁下,以出世脱俗为精神指归的传统中国画,客观上背离了人类求生存的本能,成为走向亡种灭族命运的催化剂。

面对此情此境,1917年康有为的痛首疾呼:“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应该是代表了当时热血人士的心声。

两千年的中国画急需新的精神作为路标。

一条文明之河的发展与壮大,仅靠源头之水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要靠途中不断地汇聚百川。

其时,由徐悲鸿引进的更为适合时代需要的、富有科学精神的现实主义,逐步取代着中国画的道释文化精神。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徐悲鸿、蒋兆和及徐门一批弟子,缘于特定时代激情的感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为唤醒和激励民众奋起斗争,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战争年代作为战斗武器的现实主义,到了和平年代,她通俗易懂的特性很快演变为协助统治的有效工具。

近几十年中,主体功能作为政治附庸又失却传统文化作为内在支撑的现实主义艺术,走入被功利化应用和与传统文化产生深层次矛盾的双重困境。第一个困境是现实主义的庸俗化,大量政治性图片被当作艺术品供奉,客观上成为政治治理中的教辅材料,现实主义的深刻性、批判性被肤浅的、表面的真实性鱼目混珠。红、光、亮的肖像与矫饰的现实生活图画都是挂着现实主义的招牌,让现实主义蒙羞。第二个困境是在艺术趣味、语言、技法诸方面,都难以适应现实主义艺术的中国画,客观上成为现实主义的对立物。对中国画而言,现实主义艺术有喧宾夺主之嫌,隐隐地挫伤了一些人的民族情结。近几十年对徐悲鸿各种是是非非的言说,皆根源于此。在这双重困境下,现实主义艺术在中国画领域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完善。从而现实主义艺术开创于徐悲鸿,成熟于徐悲鸿及同代人,这真是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更令我们猝不及防的是(这也是徐悲鸿所无法预料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使社会在现代化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对应于古代社会的现实主义艺术的生存土壤,比春天的积雪消融得还快,符合现代高科技文明特性的抽象思维,正一步步化解并无可选择地逐步取代着古典的具象思维。虽然,现在世俗的生活中,古典形态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有着很大的市场,被许多老百姓及一些跟风的文化人钟爱,但艺术品的真实生命,不是由当时社会表面上的接受度来衡量的,而是取决于作品是否符合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及是否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语言。这让人们自然联想到在19世纪,当初被排斥的印象派,最终彻底取代了当时许多风光无限、地位至尊、深受世俗推崇的古典风格画家的历史场景。当代艺术史论界巨擘贡布里希有极为准确的描述:“连当今历史学家对19世纪的‘官方艺术’的了解也微乎其微。”因而,中国画的现实主义只能作为中国画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交汇的历史存在。徐悲鸿引入的现实主义艺术,对中国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通过倡导和普及现实主义,把其中内含的西方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一一科学精神,融入了中国画。实事求是、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引导中国画家走出对传统文化的冥想而转向现实生活,构架了一座从传统通向现代的桥梁。

我们如果再乞望于时过境迁的、矫饰的现实主义,只能把中国画推向死亡。“历史是无情的。”虽然是一句老话,却是真理!

二、共同的困难

面对文明的不断国际化,正如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所说:“……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生了文化的跨国流动。”在文化的快速交汇中,民族性形态的边缘在不断弱化、模糊化。所有的文化样式,无可避免地面对着一个既熟悉又陌生,并正在快速变化、融汇、发展的社会。艺术的视野必然从地域性转向全球性,艺术无可避免地要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心整个人类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有生命力的艺术的共同任务。因而,所有艺术形式所包含的思想和理念,都要放在世界范围内接受检验,除非自愿退化消亡。

人类的文明发展至今,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生存理念之争,已被自由、平等、民主这些共同的信仰所落实。回想在这艰难的斗争与久远的进化过程中,在艺术领域,我们时时想到这些光辉灿烂的名字:文艺复兴三杰、戈雅、杜米埃、德拉克罗瓦、高更、毕加索……

面对这个文化的主体使命已经转移了的现代世界,是什么新内容,成为人类共同关心及需要努力解决的呢?

当今社会与古代相比,科学,已成为推动文明发展和改变文明性质的根本原因与最大动力。

300年前的伽利略、牛顿在科学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现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人类在求知和欲望的支配下,站在自然的对立面,利用科学这把利刃,开始了对自然解剖与索取的长征。

其实,科学是美好的。在人与自然这一最基础的关系中,只有通过科学,人类才有可能轻松、幸福地在自然中生存,没有谁愿意回到茹毛饮血的年代。现在的问题是,人性的完善程度落后于科学的发展速度,人类没有很好地用理性支配科学,而是被自身无节制的欲望制肘。她无数倍地扩展了人类的能量并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令人沮伤的是好景不长,相对于人类漫长的文明史而言,人类品尝科学带来的果实才刚刚开始,科学就充分体现了双刃剑的特性一一她刺激了人类对自然无节制的欲望,超量的需求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各类能源紧张、环境恶化的信息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人类已经开始品尝由非理性的贪婪所酿成的苦果。如不尽快力挽狂澜,人类未来的命运可能还不如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恶老太婆。

现代科技不仅带来了环境危机,还武装了人性中自私、残忍的一面,带来了毁灭性战争的危机。在人口和无节制的欲望急增的情况下,为生存和高消费生活引发的小范围战争从未停止过,更有大规模的、真枪实弹、毁灭性的战争信号,时常通过现代媒体灼烧着人们的心灵。僵持不下的制核与反制核事件,近年来一直是全世界的头号新闻。人类虽然从两次世界大战中,品尝了战争的创伤与苦果,深层次地认识到了人类潜在的丑陋,及传统文明中阴暗、虚伪、残忍的一面,并依靠创伤的记忆和理性的支持,在几十年中保持了大范围和平;虽然在局部的战争中,利用高科技努力实现极小数量的杀伤,但毁灭性战争的危险并没消失。从现代武器具有魔鬼般能量的层面上看待,可以说,战争比以往更危险,现代战争的含义不是以往的战争所能解释。人类现有的核武器足以数次毁灭自身,早已不是什么军事秘密。现代化的战争武器一旦失控,人类的灭顶之灾也只是眨眼之间。因此,现代的人类时刻生活在自制的活火山口上。

三、历史的局限艺术的使命

因此,对环境的爱护、对和平的追求,应当是人类当前和未来最迫切的共同任务。

我们没有理由,也不能弱智到等环境灾难无法逆转时,再想到节制高度膨胀的物欲;同样,也不需要经历尸横遍野、寸草不生的核战争来重新认识和平的意义。

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汗牛充栋,却难以实施的环保法规和朝令夕改的裁军、裁核承诺。环保法规的效率低下,肇始于追逐小团体的利益及相互间的失信,各自都竭尽全力为自身的恶行寻找遁词,使生存环境走上恶性循环的魔道;“以暴制暴”、“战争为了和平”等传统的平衡法则,是难以实现真正长久和平的重要因素。这类法则植根于对人类内心善性的失信,而这失信的信念滋生于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在西方文明史中,奠基于伽利略、牛顿的现代科学,提高了人类在自然中生存的能力。但其机械的、决定论的思维模式中内含的二元论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法则。美国后现代世界中心主任大卫格里芬曾说:“二元论认为自然界是毫无知觉的,就此而言,它为现代性肆意统治和掠夺自然(包括其他所有种类的生命)的欲望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由。”因此,人们有案可稽地制定了一系列有着明确是非标准的行为规则,强有力地维持着社会的运转。但在客观的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则王、败则寇的动物法则依然带着真理的桂冠,衡量是与非、真理与谬误的标尺刻度,常常以强者的利益大小和奋斗方向来设定和解释。这必然导致要求人人执行的是非标准,并不能时时体现真理性。“以暴制暴”、“战争为了和平”的平衡法则,势必不能激发人们超越利益而追求正义,常常适得其反地积淀着仇恨,使暴力升级(此论并非否认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的客观存在,只是强调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的提高,应多角度、多层次看待传统的标准和法则,采取更为文明的实践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只有改变和减少文化中的对立因素,才能从源头化解现实中对立所带来的灾难。对立并不会因为良好的愿望而减少,我们应当认识到对立的看法,是以西方为代表的二元论哲学思想,对世界作出的机械理解,它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和灾难性。

对立与统一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属性,它时时伴随着人类的文明活动。文明活动的历史轨迹是其自身内在规律的外在显现,但对规律的运用和把握则常常是人类选择的结果。如果没有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也许我们独裁的封建社会没有如此稳定和悠久;如果没有华盛顿的主动让位使民主制度名副其实,美国也许不会有今天的强大;如果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可能还在手挥“红宝书”,口呼“万岁”;南北朝鲜的存在、柏林墙、冷战格局的历史和消失……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类主观的选择。以往的文明史更多地证明了事物对立面的存在,更多地强化了生物性本能的部分,以至于常常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理直气壮地向错误的方向发展。回顾历史,我们有责任将对未来世界的认识,往更有利于完善人性的道路上引领,要认识到事物完整一体、互相依存的本来面目,建立重和谐统一、轻对立斗争的认识方式,人类才能走上主动弱化或超越对立的道路。

但内在的、天然的动物性使得人类在利益面前,常常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去摧毁理性的栅栏或撕开层层包裹着的文明外衣,走上对立的老路使自身蒙难。因此,对立的改变和减少除了依靠相应的文明规范,还要依靠人类心灵深处的、感性的、超越思辨的善的能量,这个能量应当成为改变和减少对立的最初驱动力,成为减少和扼杀萌芽状罪恶的利器。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人类在争夺利益的漫长历史中,在对立这一天经地义般原则的指导下,追逐局部利益,引发层层灾难,深埋了人内在的善性。

没有良好的生存与和平环境,人类所有的文明行为都将化为乌有。为了获得理想的环境和社会制度,人类利用法律来遏制越轨之举,但欲望与法律对抗的天性,导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结果一一法律虽然构筑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格局,但法律条文的间隙里塞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罪恶。虽然道德为清除这类罪恶承担着义工的角色,但道德自身具有的历史性、地域性,及与现实生活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常常使之苍白无力,甚至自相矛盾。构建于文明框架之上的法律与道德,受制于文明自身的发展高度,它们的每一点进步,都以对以往文明的某些部分作出艰难的修正,或以各种形式的冲突为代价,时而包含着血腥。

除了法律和道德之外,我们原本可以从宗教那里借上帝之手,适度地抚平人们不平衡的心弦。宗教建筑于未知和理想两大基石之上,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的诸多未知的谜团被解开,存在于人们内心的神秘和信仰被逐步剥离了,伴随宗教的一系列行为和道德规范受到轻视和质疑。当今的世界,总体上成为一个高度物化而缺少信仰的时代。对宗教的信仰已经转化为对知识的崇拜,人们在内心深处,已经不再依靠上帝来维系社会良性的生存与发展,这个重任落在了人类自己建设的文化的肩上。文化的本质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秩序,符合和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新秩序的建立是文化的必然使命。

当今文化的首要使命,就是追求良好的与和平的生存环境这个全人类的总目标。它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文明力量去实现。

艺术——这个文明中的重要一分子,理应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艺术如何对这个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是每一个对人类怀有大爱之心的艺术家所自然面临的问题。

用艺术的方法参与,虽然不如法律、道德那样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但艺术依靠唤醒人灵魂深处对美和善的渴望的动力,去自觉地、潜意识地抵制丑与恶;依靠对社会及人自身的丑与恶的暴露和批判,为人类的活动提供警示。艺术实践方式的特性,决定了艺术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能够作出无可替代的贡献。艺术依靠直指心底的、最本能的沟通方式,超越了其他沟通方式所无法逾越的障碍,更有价值的是,艺术化被动执行规则,为主动释放人内在的善的能量去推动文明,因此,这个能量是巨大且不竭的。

文明发展到今天,发自内心、柔弱似水的善的能量,应当远远大于诉于外形、张牙舞爪的武力,尽管武力在历史上扮演了一号主角。更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是,整个社会所拥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为善性的释放提供了生存底线。只有人类内在的善性持续地、自觉地发挥作用,人类才能在诱惑面前抵御自身的劣根性,才能使文明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与抵制战争提供可能。

只有善性得到张扬并成为自觉的行为,人类美好的生存环境和真正的、永久的和平才能悄然而至,所有的幸福才有了切实的保证。

四、丰富的精神资源

不同的艺术以不同方式对善与和平给予诠释,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中国画在这个命题面前有着独特的优势。

这个优势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文明。相比于西方文明,中华民族泛神论的宗教观,塑造了自身文明的性格和特点。这种宗教态度下的人民,培育了中华民族性格中包容性的特质。生活态度也更为务实,他们不把目光盯着苍天,冥想看不见的上帝,而把目光紧紧盯着生活其中的一草一木。五千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文明,培育了一棵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内心的,善良且爱好和平的参天大树。

这棵大树硕果累累:儒家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充满善良、和平愿望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时刻提醒自己行为的信条;飘飘欲仙、鹤发童颜是人们对道家思想的形象写照,其鄙视争斗、崇尚平等、顺应自然的内在精神,染就了中国人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的心理底色;被按照中国人的愿望改造之后的佛教,更以她空前的普及性,传播着普渡众生的思想,使人们都以善待万物为美好品质;我们还可以到中绝的墨家学说里,吸取“兼爱”、“非攻”这些与现代社会遥相呼应的思想。诚然,这些古典的人文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许多历史性的糟粕,但我们可以运用现代眼光进行重新解读,从中提取对未来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资源,这也是对历史必备的态度。

比这些有案可稽的思想更为鲜活、更可信赖的是,在这激烈竞争的现代化社会中,中华传统文明的基石一一成千上万正在广袤的田野上,与土地整日作紧密接触的农民,几千年不变的,依靠辛勤劳作和自然赐予的生存方式,使他们依然保留着善良的心性。张岱年、程宜山在他们《中国文化论争》的书中说:“中国人勤劳、朴实、节俭、乐于助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美德,是长期农业生活熏陶的结果。”虽然农民性格中无原则、少追求的缺陷,造成了他们自身命运的坎坷与不幸,但善良这一用劳动和历史浇灌起来的苦菜花,却奠定了我们的文明极富人性的内在品质。

在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人民的善良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作威作福的摇篮。但是,在现代社会,独裁像黎明前的鬼魅一样逐渐消失在黑暗中,我们理应将历经几千年的、已化入骨髓的农民性格中的善提炼出来,并用现代工艺制成蜜糖与全人类分享。这种善不是通过追求和思索得来的,她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自然积淀。提炼之后的善不再是被欺压的标志,而是发自于敞开的心扉对泥土的爱,她如晨露般玲珑剔透,若鲜花般灿烂;这种善不是懦弱及对邪恶视而不见的混合体,而是用大地般的胸怀宽容着人性的缺陷、消解着生活中的污垢,它足以抵消和超越农民性格中诸多的先天不足;这种善如阳光,如雨水,如空气,她太平常了。也正因此,她太珍贵了。她根源于对美好的敬仰和对大地母亲的膜拜,因此,她充满了生命和力量。

也正是这种善,在近几十年中自觉地、无形地抵御着西方现代艺术中暴力和血腥的成分,并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未来艺术的形态。我们要把这种善融入艺术中,用艺术这一世界语把她传入全人类心中,为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作出我们独特的贡献。

五、新的艺术精神

因此,中华民族对善与和平的理解和追求,就是未来中国画的新的艺术精神!犹如道释文化中回归自然、淡泊于世的思想是传统中国画的艺术精神。

新的艺术精神是时代、全人类的需要和我们固有文明的结合,具有了世界和民族的双重性。艺术自从走出自娱自乐的初始阶段之后,就成为有目的文明行为,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善意的、功利的、社会的。新的艺术精神是现代社会往健康道路上发展的必需品,是当今人类调和自然及自身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艺术特殊的作用方式,决定了她存在的前提必须是个性化的,个性化的内涵是由其文化内在的价值判断所决定的。社会的需要和个性的文化自然结合,才是任何民族艺术存在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前提。未来的中国画也不能例外,在精神空间的表达上,她必须超越传统中国画艺术精神地域性的局限;但又是用民族文化的视角思考,并参与解决当今全人类共同的问题。新的艺术精神具备了这两者的功能,使未来中国画具有了世界和民族的双重性。

新的艺术精神的内在理念摆脱了在以往历史中,常常被演化并扭曲为统治者达到功利目的工具的命运,是建立在当今人类所共同信仰的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之上,她从而获取了现代的、独立的、人格上的意义。对善与和平的追求是我国悠久的文明史中固有的成分。但在久远的历史中,她始终被限定在封建文化的不平等性、服从性的价值观念之内,其结果是:无论是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还是佛家的善心、善行、还有人民的善良……都被演化并扭曲为封建统治者进行残酷统治的巨大的无形资产。只有当她建立在当今人类所共同信仰的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之上,她才可能恢复本性,回到正途,造福于当今社会,同时获取了现代的、独立的、人格上的意义。

新的艺术精神区别于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思想,但又发轫于自身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和应用。有目共睹,近百年的中国画,一直艰难地维系于气若游丝般的道释思想,使中国画家用文不对题的传统笔墨追求着时代精神,其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不符合甚至与现代社会背道而驰的艺术思想,使当今的中国画只能在历史的光环里苟且偷生。新的艺术精神符合时代所需,区别于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思想,但我们文化中富有的思想资源又是新的艺术精神的本质内容,决定了新的艺术精神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必然选择和应用,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因子得到发扬光大。

新的艺术精神又区别于西方艺术抽象的理念,她是中国文化中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从而摆脱殖民性。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今非昔比的现实生活,使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思想正日益飘逝于我们的心灵,滞后的思想建设,迫使艺术家奔走于各种西方的艺术理念之间。其舶来的性质,使中国画家在精神上常常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内在的不可避免的殖民性,使他们的作品难以根深叶茂。只有产生于自身思维方式的新的艺术精神,才能使艺术家自觉、自然地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根本上消除这个缺陷。新的艺术精神不臣服于西方艺术中古典、现代、后现代……以及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等等机械的划分。她孕育于客观的现实生活,有着明确的、实用的目的,是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思维方式的产物。她因承绪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凸显了文化个性,有利于在广泛的层面上被接受,从而最大限度地现实化。又因她关注的是现代社会共同的问题,中国画必然跃上现代世界艺术这个平台与其他艺术平等对话,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主,从根本上摆脱殖民性。

新的艺术精神是为了参与和干预现实生活而存在的,以其积极的、入世的人文精神取代传统中国画中消极的、出世的人生观。这种干预和取代归功于社会整体的进步,它为艺术家直面人生、直抒胸臆创造了相对宽容的人文环境。艺术家逐步成为自己和社会的主人,改变了传统文人画家满腹牢骚的怨妇形象,把异化了的人格拉回到正常的人性之中。这种转变包含了人类为追求自由、平等所付出的种种奋斗的神圣性。

新的艺术精神是一个当下的、开放的艺术理念,这种当下性、开放性,有利于她以新的姿态适合新的时代。当下性来自于现时社会状态下,对人自身的善性作深度开发的急需,这已经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地球人都应当努力为之的事。当下的丰富性,使之避开了呆板化、口号化与教条化,每一个艺术家,都可能根据自己丰富的现实生活和理想,对她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开放性取决于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思想多元化的现代生活,确保了其开放的品质。开放性使新的艺术精神始终探索于思想的前沿而保持敏锐度,以时变时新的姿态诠释着自身的存在。

新的艺术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及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生长的土壤,能够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在东西方两大文明发展史中,西方文明在研究、征服自然方面,取得了东方文明无法比拟的成绩。与西方文化相比较,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如何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这两者关系,有着丰富的历史积累,要富有于、不同于西方历史的积累。几千年的文化,滋养培育了中国人顺应自然、与善为友、以和为贵的习俗(当然,我们必须非常理性地,剔除掉沉淀在悠久历史中的渣滓),现实的生活方式往往比许多高深的理论更有感染力,能给艺术家带来取之不尽的灵感。这些正是新的艺术精神获得不竭的生命能源的渊薮。

新的艺术精神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代社会情绪性的扩张,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文明发展所作出的应有贡献。民族、国家……这些人类文明史中的古老产品,最终要被文明的步伐所跨越,对民族性作落后于时代的过分强调,都将玷污文明的纯洁性,也将违背人民的最终利益。人类的不懈努力,已经使文明的旅程,往消除民族之间历史性的、无未来意义的障碍的道路上迈进,在这条未来的、宽阔的大道上,需要各民族抛开利己的情绪性干扰,理性地贡献出本民族优良的、有利于未来人类健康发展的文明范式,与他民族的文明范式并行不悖地走向未来。新的艺术精神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文明发展所作出的当仁不让的贡献。

新的艺术精神将激发出中国画家极大的创造欲,迎来中国画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的艺术精神为中国画,提出了一个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艺术使命,向人类展示了中华民族一种积极健康的文明姿态。把当代的中国画家,带入一个可以尽情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最大限度地张扬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新的艺术精神的艺术解读,需要艺术家天马行空般的原创性,任何已有的语言形式都不能成为楷模,艺术家不再承受任何传统语言模式的羁绊,千年相传的、中国画独有的笔和墨,将真正地、彻底地得到解放,每一个艺术家真正成为自己艺术的主人。富有活力、符合社会需要的艺术创造,必将迎来中国画的一个崭新的时代。

追求和表达善与和平的新的艺术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与我们充满活力的现实生活。她是中华文明在现代、未来世界的艺术舞台上彰显持久生命力的表征,也是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作出现代性贡献的表征,更是中华文明之河以更为广阔的姿态汩汩向前的表征。

每一个中国画家都应该在新的艺术精神的鼓舞下,为建设一个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工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而共同不懈地努力!为人类贡献出有利于促进健康、和平生存的艺术而奋斗!

中国画的新精神 篇2

一、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作为高校《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教师群体的理想信念, 自觉将贯彻、落实中国梦作为授课的主线和主旋律。

2012年,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里, “道路”、“理论”、“制度”,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一体三面, 它们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成为“道路”、“制度”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不断艰辛探索, 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言语当中, 透射出对“中国道路”的强烈自信。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讲述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就讲述的主流和本质来说, 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奋斗的历史。换言之, 该课程从授课逻辑上是说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在于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 如果没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 那么, 我们是难以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以及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将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为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群体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深信不疑的执著, 在课堂授课中贯彻、宣传“中国梦”这一历史发展大势。

二、以“中国梦”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的价值引导方向, 汇聚起青年学生精神世界磅礴的正能量。

中国梦的核心要义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纵观中国近现代史, 尤其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 我们不难发现,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了伟大的艰苦的斗争, 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 把一个落后的旧中国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实际上, 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历史, 就是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它深刻说明了民族复兴的过程是探索和坚持正确发展道路的过程, 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展示的光明前景, 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寻梦圆梦的必由之路。为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一定以史实为依据, 通过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专题, 指出中国梦是一个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 一个既科学崇高又喜闻乐见的理想, 让生活目标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 只要百姓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 将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党的施政理念有机地融为一体, 就能产生强大的历史合力, 从而实现个人梦、国家梦和民族梦的有机统一。

中国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 是因为它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美好前景, 而且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完美融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充分展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近百年以来, 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 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同时, 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在探索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上都表现了伟大的创新精神。而中华民族在近现代史上进行的每一次斗争, 亦无不体现着这种时代精神。因此, 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专题教学, 可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增强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以“中国梦”通俗易懂的解读为宣传手段, 通过转化中国近现代史教材的书面语言,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符号,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精神熔铸其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一些事件、意义比较抽象、深奥, 学生感觉难于理解, 这些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将书面语言转化为通俗化语言。一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展的专题教授, 是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起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题, 有针对性地解析相关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另一方面对庞杂的教材内容进行详略得当的处理, 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 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深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即通过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 以理服人, 使大众听得进去, 最后才能产生实际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解读, 把理论性与群众性、可读性结合起来, 做到深入浅出, 这给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青年授课教师以极大启发, 使之在专题教学中更要注意把阐述理论知识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 就可以使理论知识增添感情的色彩, 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更好地理解、掌握基本知识点, 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让他们听得明明白白, 感觉真真切切, 做到真学、真懂和真用;同时又能高屋建瓴, 总揽全局, 在浩瀚的中国近现代史中领略“中国梦”形成、发展和逐步实现的大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内涵、实质、实现路径, 为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前专题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为其更深层次的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 即青年教师应树立“三个自信”, 贯彻、落实中国梦作为授课的主线和主旋律, 同时借助于通俗易懂的宣传手段, 以中国梦汇聚起青年学生精神世界的正能量。

关键词:专题教学,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J].党建, 2013, 6.

[2]朱春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人民论坛, 2013, 13.

《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新境界 篇3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精神,还进行了西方现代悲剧精神的融合。从文章的整体写作角度来看,《红楼梦》以个人的爱情悲剧体现了一个家族的悲剧,又以家族的悲剧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所以,《红楼梦》从写作层次角度,对悲剧文化进行了创新,从而进行了现代悲剧文化的体现。因此,国内的文学爱好者们有必要对《红楼梦》的悲剧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进行《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新境界的解读。

一、《红楼梦》对传统悲剧文化的继承

《红楼梦》一书之所以能进行传统悲剧文化的继承,与作者曹雪芹的个人成长经历和家族变故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由于家道衰落,使得曹雪芹早年的幸福生活在转瞬间变成了回忆,才使得曹雪芹对悲剧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其次,《红楼梦》对传统悲剧文化的继承,同时也是建立在明清之际的悲剧文学艺术的创作积累的基础之上。因为,《红楼梦》之所以以情为整个故事的核心概念,是受到了当时《牡丹亭》一类的明清小说的影响。所以,《红楼梦》实际上带有着深刻的时代特征,对明清悲剧文化精神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再者,《红楼梦》对传统悲剧文化的继承,还可以从其透露的社会时代悲剧文化精神中看出。在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处在萌芽和被遏制的时期,当时的社会文学作品总是以反对封建礼教束缚为主题。而在红楼梦中,也深刻体现着这一主题。此外,《红楼梦》中带有深刻的宿命解脱思想,也是对传统道家的悲壮气概的一种体现,从而展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1]。

二、《红楼梦》对悲剧文化的创新

《红楼梦》对悲剧文化的创新,就体现在其在多个层次上进行了悲剧文化精神的展现。而具体来说,就是《红楼梦》主要从人的悲剧、家族的悲剧和社会悲剧这三个角度进行了悲剧文化的体现,从而展现了一种现代悲剧精神。

(一)人的悲剧

《红楼梦》进行了一大批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而进行人的悲剧的刻画。而主要塑造的人物大致有三个类型,从而全面的进行人的情和欲的悲剧的描写。首先,第一类人物是类似于贾宝玉、林黛玉一类的“情痴”悲剧人物。而这类人物不仅代表着作者的审美理想,也是整篇文章最动人的悲剧故事。但是由于受到理性和道德的约束,这些人物最终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其次,第二类人物是类似于王熙凤和贾雨村一类的野心家。而这类人物始终对权利和金钱有着极强的欲望,而婚姻也只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所以最终也摆脱不了悲剧的下场。再者,第三类是贾珍、贾蓉一类的纨绔子弟。而这类人一味沉浸在追求感官刺激中,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悲剧人物[2]。

(二)家族的悲剧

《红楼梦》中描绘了四大家族的兴衰落寞,从而展现了家族的悲剧。一方面,从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对隐藏在贾府繁荣背后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描写,从而为家族的悲剧结局埋下了引子。另一方面,文章中的家族兴衰完全是以政治为依托的。所以,这就揭示了当时的大家族必将随着政治的变化而走向灭亡。再者,《红楼梦》中的伦理关系一直都是使封建大家族维持正常运转的纽带。而贾府早已经出现了乌烟瘴气的现象,所以也必将走向落寞。最后,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还要依靠人才,而这些大家族早已没有了后辈人才,所以必将落得坐吃山空的结局。

(三)社会的悲剧

《红楼梦》对社会悲剧的刻画,真正的使悲剧文化得到了创新。因为,通过描写人的悲剧和家族的悲剧,《红楼梦》对导致这些悲剧出现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悲剧进行了揭示。实际上,良好的社会风气应该给年轻人发展的机会,但是《红楼梦》中所描写的社会却使贾宝玉这类有着崭新精神面貌的年轻人遭受了发展的限制,从而导致了人和家族的悲剧结局[3]。所以,《红楼梦》中对人和家族悲剧的描写是实写,而对社会悲剧的描写是虚写。而《红楼梦》通过虚实相对的悲剧描写手法,使整篇文章的悲剧艺术效果进行了加强,从而真正体现了一种现代化的悲剧文化艺术。因为,从本质上来讲,现代悲剧文化描写悲剧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既对现实社会文化的批判和渗透历史理性精神。所以,《红楼梦》通过对社会的悲剧的描写,才真正使自身上升到了悲剧精神的新境界,进而展现出了现代悲剧精神。

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还有着跨越千年的悲剧力量。作为《红楼梦》的精髓所在,《红楼梦》的悲剧精神有着两方面的标志性意义。一方面,《红楼梦》对传统悲剧文化精神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而进行了传统悲剧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红楼梦》从人的悲剧、家族的悲剧和社会悲剧这三个层次对悲剧文化进行了创新,从而体现出了悲剧精神的新境界。因此,本文对《红楼梦》悲剧精神进行的探析,有助于读者更好的进行《红楼梦》的解读。

摘要: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红楼梦》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因为,《红楼梦》不仅继承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悲剧文化,还对这种文化进行了创新,从而体现出了一种现实主义精神,进而展现出了现代的悲剧文化。因此,为了对《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新境界有着更深的认识,本文从《红楼梦》对传统悲剧文化的继承、对悲剧文化的创新这两个方面,对《红楼梦》的文化悲剧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画的新精神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男55例, 女45例;年龄32~65岁, 平均 (45.8±3.5) 岁。其中神经症40例, 抑郁症30例, 躁狂症15例, 精神分裂症15例。

1.2 纳入标准

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

1.3 排除标准

有严重并发症和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或恶病质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改善医院和病房的基础设施, 为患者创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4]

首先要提供给病人清洁舒适的就医环境。在硬件设施方面, 我院精神科为更新了很多医疗设施, 清洁了病区, 更新了床上用品, 为病房添置了文体娱乐设施, 营造了舒适的病房环境。在软件方面, 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入院介绍, 平等热情的对待每一位患者。说话得体, 照顾周到。以热情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消除患者的心理疑虑。

1.4.2 加强心理护理

精神病病人大都无自制力且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下接受治疗, 他们常常拒绝住院治疗和护理, 对治疗和护理有抗拒和恐惧心里[5]。因此我院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 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在工作中护士要对待患者温和, 不大声斥责, 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进而了解病人的需求,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调整。对躁倾向的患者, 采取亲切关怀的态度冷静对待, 时刻注意患者的举动, 防止患者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而对有忧郁倾向的患者应多加关心, 多与之交谈一些乐观积极的话题, 帮助其树立信心。

1.4.3 实施开放管理, 建立开放式病房, 实行家庭化管理模式

精神科患者精神状态不同, 并且精神病患者的亲属压力也较大、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 因此应鼓励和支持家属来访,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亲属的心理干预, 让他们有倾诉、宣泄的机会, 同时在加强护患关系的同时, 让家属了解精神病的相关知识, 树立积极的态度应对患者, 这样既与患者家属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又可以向家属通报患者的治疗和生活情况[6]。对于意识清晰有自理能力和家属陪伴的患者可由家属提出申请, 经主治医生根据病情批准后可以住进开放病房, 患者及家属可以自由出入病房, 患者与家属可以自由开展文体娱乐活动, 医院也提供场所和器具, 并不定期举办一些比较和展览等活动[7]。

1.4.4 注重健康教育

建立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 促进疾病更好地康复。精神科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 患者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教育计划。因此医护人员要耐心劝导患者配合治疗, 料理好自己的生活, 并且尽量控制病人之间的争吵, 安慰病人的情绪。在治疗期间, 教育病人不抗拒医治, 按时吃药[8], 并可以征得患者家属的支持, 在各个方面共同的为患者的康复进行帮助。在康复期间, 病人的病情基本控制、自知力有所恢复、医护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加强教育, 鼓励患者进一步治疗, 争取早病愈出院, 这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一些喜爱并且利于身体康复的饮食, 帮助病人的痊愈。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时, 医护人员要教育患者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疗方式和治疗药物以及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最主要的是让患者知道如何避免疾病的复发。帮助病人调节情绪, 帮助病人建立彻底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2 结果

我院实施人文关怀理念和措施后, 患者得到了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住院及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99%以上, 并且无自杀事件及其他重大事故。

3 讨论

精神病 (psychosis) 指严重的心理障碍, 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 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 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 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 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 拒绝治疗。

对精神病人进行人性化护理效果较好, 对于精神病人的护理要注意一下几点: (1) 首先使病人及家属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 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2) 努力让病人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 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 (3)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增强适应及自我调节能力。 (4) 叮嘱病人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 要始终与医生保持联系, 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和减停服药。 (5) 提醒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 尽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综上所述, 通过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新举措, 使得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主动服务意识得到增强, 护患关系也更加融洽。可见精神科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纪玉秀, 于斌, 朱萍, 等.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工作中的实施与体会[J].齐鲁医学杂志, 2009 (2) :176~177.

[2]孟庆珍, 李宗伟.浅谈精神科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体会[J].中外医疗, 2009 (13) :119.

[3]张慧英.精神科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探索和实践[J].中外医疗, 2009 (21) :136.

[4]李凤丽, 吴强.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4) :1666~1667.

[5]吴桂华, 葛玲侠, 杨继金.门诊科室的人性化护理[J].山东医药, 2009 (17) :90.

[6]陈建南.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形成原因及其应对[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2) .

[7]施忠英, 曹新妹, 高麒.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10) .

中国画的新精神 篇5

1 相关概念释义

1.1 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为多数民族成员所信奉的, 具有广泛影响的, 能够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作用的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1]。

1.2 国防教育的概念

高校国防教育, 是指以集中军事技能课训练和军事理论课为契机, 把国防教育各方面的内容渗透到大学学习和生活中, 从而达到国防教育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目标。

2 国防教育课程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

2.1 国防教育课程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国防教育课程结合了大学生军事技能课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国防教育课程是培养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的一条主渠道。开展经常性国防教育课程, 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品质教育, 拓展学生知识领域, 提高智力素质, 以及培育学生民族精神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国防教育课程为民族精神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通过国防教育课程能够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念, 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 沟通学生与国防事业的联系渠道,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国防深层次的知识技能,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培养一批使国家、军队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和军事专业技能知识基础。

3 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3.1 缺乏健全的国防教育机构

国防教育的口号提出了好多年, 相应的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 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相应的国防教育课程。但现实情况是, 很多国防教育课程的开设, 只是在学生军训期间展开的, 针对学生军训的组织与管理, 对于系统军事理论的灌输与传授机会很少, 学生军训之后, 这些课程也就形同虚设了, 根本起不到应用的实效, 使得国防教育课程基本丧失了它作为教学机构的教学功能与科研功能。

3.2 经费的投入还比较匮乏

随着各高职院校的连年扩招, 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这无疑给国防教育课程的开展带来了阻碍, 经费不足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成为制约高校国防课程建设的瓶颈问题。对军事课教师的引进、培训缺乏投入, 导致高职院校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些导致国防教育课程开展步履维艰的难题, 直接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走过场”, 同时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泯灭了民族精神的弘扬。

3.3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国防教育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开展的如火如荼, 但他们大都存在这样一个现象, 即只重视军事理论知识的传输, 对于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涉及地非常少, 军事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往往存在走过场情况的出现。学生们只掌握了大量的军事理论, 但感觉没有用武之地, 没有地方去发挥。知行相背离的课程, 片面地追求知识灌输, 忽视了学生的行动体验, 将学生培养成了整齐划一的标准件,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实质, 对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没有任何帮助。

3.4 缺乏创新的课程内容

民族精神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国家早在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当中, 就明确提出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公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2]。由于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国防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没有深入进行分析, 认为搞好国防教育的关键就是军训工作。可军训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 军训结束以后, 如果没有后续国防教育活动, 容易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松懈。同时军事技能训练是统一化的训练活动, 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差异, 缺乏针对性教育,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 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新举措

国防教育课程的建设应紧密结合学校教学的优势和现实条件, 依据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具体要求,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努力把经常性的国防教育活动搞得既扎扎实实, 又生动活泼, 使国防教育深入学生的内心。

4.1 开设军事选修课作为军事理论课的补充

除按照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规定的军事训练教育课目、时间、内容进行专门军训外, 从军事历史、兵法战策、战例谋略等广泛的学科领域有选择性地开设军事选修课程, 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了解现代军事科技知识, 扩大学生的军事知识视野。

4.2 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

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时机, 有意识地安排进行爱国、拥军、保护国防设施、维护国防利益等活动内容的教育;通过举办国际、国内军事形势讲座, 积极开展定向越野、航模、军体拳、无线电测向等活动, 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素养。

4.3 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

利用学校舆论阵地, 如:报刊、网络、广播站、标语、编印国防教育宣传资料等多种手段进行普及性的国防军事知识宣传教育;建立校园国防教育网络体系, 开通“国防网站”, 开辟军事科学、武器常识、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国防体育、国防热门话题等栏目, 使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军事最新动态, 拓宽知识视野, 获取国防信息, 从而感悟民族精神的真谛。

4.4 学校领导要加强重视

加强学校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和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搞好国防教育, 促进经常性国防教育深入开展[3]。如组织学校领导干部、基层领导干部到学校附近驻军体验军营生活, 开展“一日军事生活”活动等。通过参观部队活动, 使他们既亲身体验了军营生活, 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防观念、国防意识, 促进其增强抓好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

4.5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拓宽军事课教学空间, 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结合学校专业特点, 把开展军事科技课外活动作为教学的延续。积极支持“军事爱好者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 定期举办“军事沙龙”经验交流、“军事科技知识宣传展览”等;鼓励学生结合大学生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拥军”活动, 为“科技强军、科技拥军”服务。

4.6 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

实行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有效融合, 通过在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训练基地、参阅民防教育馆等国防教育阵地,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军队训练与建设的现状, 增强学生对国防军事教育的兴趣, 提高学生们关心国家安危、民族兴衰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5 结论

进入新世纪, 高职教育发展迅猛, 高职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一样, 是培育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聚集地, 同样担负着繁荣经济、发展科技和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 也担负着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光荣使命。鉴于国防教育课程对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要加强国防教育课程建设, 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心,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且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广大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阵地, 开设国防教育课程是适应时代的需要, 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激发、传承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本研究从民族精神的视角出发, 依托高职院校国防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针对其存在的瓶颈问题, 提出了建设高职国防教育课程的新举措。

关键词:民族精神,国防教育,举措

参考文献

[1]谭振江.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传承民族精神试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11) :60-63.

[2]秦荣廷.建构、超越与实现——从爱国主义情怀视角审视高校国防教育的价值嬗变[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11 (5) :43-46.

[3]李翠林, 刘志新.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应注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 (2) :49-50.

[4]林成郎.对地方高校国防教育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59-61.

中国画的新精神 篇6

一、发挥政治课的教育作用, 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

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必修的理论课程, 通过政治理论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抓好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是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政治理论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帮助大学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的重要一环。

1.选择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高的优秀教师从事政治课教学工作。为了切实加强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应着力提高政治课在学校学生教育中的地位, 鼓励和吸引最优秀的教师从事大学生政治课教学及相关研究。学校要注重加强对政治课教师的培训, 选派优秀教师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高等学府接受培训。注重提高政治课教师的政治素养, 强调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大学生头脑, 首先必须进政治课教师的头脑;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 首先政治课教师必须真学真懂真信。没有真学真懂真信政治课教育重要作用的教师, 就没有真学真懂真信的广大大学生群体;没有一个广大的青年团体, 我们的教育就是不成功的, 国家的长治久安就难以实现, 民族的振兴将是一句空话。

2.一部好的政治课教材是基础。学校必须选择编写水平高、内容充实的好的政治课教材, 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 积极结合学校实际编写适应本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教材, 做到有针对性地教育,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3. 一个好的教法是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保障。对于政治课来说, 大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是那种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政治课教学必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生活, 才能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现在,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不能回避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而且要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研讨, 这样, 政治课教学效果才会明显增强。

只有不断创新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才会具有更好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广大学生对政治课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率才能增加。现在, 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对政治课感兴趣、认为有用, 政治课才算收到了实效。

二、加强班级辅导员队伍建设, 培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有一支优秀的、能深入到学生中开展良好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的辅导员队伍。因此, 各级各类学校要像重视专业课教学科研骨干一样重视班级辅导员队伍建设。

1.重视和加强班级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从制度建设着手, 制定班级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对班级辅导员的选用实行选聘制, 对其培养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使班级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2.配足班级辅导员队伍。要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要求, 选择政治觉悟高、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充实班级辅导员队伍。要严把入口关, 新增辅导员要进行政治、教育管理能力等测试, 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上岗。

这些措施实施后, 必将激发广大班级辅导员从事此项工作的积极性, 使他们感到作班级辅导员不只是苦和累, 也是有前途的工作岗位之一, 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要让班级辅导员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岗位之一。

要坚持把党的教育引入班级、宿舍, 从大学生入学着手, 加强培养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 使之早日加入党组织, 为党多做工作。

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积极分子的高度热情。可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我为他人献爱心”、“我为社会做贡献”等活动,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广阔空间,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有新举措, 不断收到新效果。

参考文献

[1]政治局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燕赵都市报.2011.5.31.第一版

[2]韩敏.社会学基础.全国高等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第一版

上一篇:区域旅游投资经济下一篇:审美视角下声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