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通用14篇)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1
2018年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亮点
气管插管患者引进一次性吸引式牙刷进行口腔护理
ICU收治的多为重症患者,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居多。气管插管后,患者口腔内分泌物容易积聚,管路固定又造成吸痰不易彻底,口腔温湿度极易造成细菌滋生,对于这样的患者,口腔护理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难题。既要保证患者管道安全,又要达到口腔清洁、无细菌定植的要求,这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过去的口腔护理,多半使用棉球进行擦拭,这样比较使用于清醒可配合的病人。但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管路及吸痰带来的痛苦,多半无法配合,且意识也受药物或疾病影响。所以,使用棉球,无法彻底清除口腔内的痰液及血液等异物。这些口腔异物极易造成细菌繁殖,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造成口腔黏膜及呼吸道感染。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查阅了相关文献及资料。自2017年3月起,我科选择了使用一次性吸引式牙刷及海绵棒式牙刷代替过去的棉球,给病人进行口腔的彻底清洗。
一次性吸引式牙刷头部为硅胶材质,清洁的同时保护口腔黏膜,防止出血和损伤。微细的刷毛还可深入牙缝,进行清洁,这是棉球所无法达到的。而中空的材质可以连接漱口液进行口腔内冲洗,尾端的出口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可将口腔内的冲洗液及痰液等吸引干净。这样的口腔循环冲洗方式替代原本的擦洗方式,大大提高了口腔的清洁程度。棉球无法达到的部位,如咽后壁等,也能够清洗干净。而舌苔部分,则选择海绵棒式牙刷进行刷洗。
老年患者牙齿缺失情况严重,我科收治的患者,平均年龄超过80岁,牙齿残根、残冠情况普遍。使用海绵棒式牙刷也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缺损的牙龈部分,使用海绵棒式牙刷进行刷洗,可提高口腔护理的清洁效果,将表面附着的粘液、痰液等充分清洗干净,减少对牙龈的损伤。
2017年-2018年ICU患者口腔护理达标率明显提高,口腔黏膜损伤减少,气管插管患者VAP发生率为0。患者对口腔护理操作表示满意。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2
关键词:ICU,优质护理服务,体会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 护理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普通的护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患者的各种需求, 并对护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治疗效果的提高起到了一定制约作用。改善护理模式, 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增进护患关系, 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ICU (重症监护病房) 的患者而言, 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价值。由于ICU患者病情严重, 心理负担往往更大, 及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对于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为探讨在ICU开展优质护理的方法, 该院即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ICU的320例患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 取得了满意效果, 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ICU共收治320例患者。其中, 男185例, 女135例;年龄在21~84岁之间, 平均58.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进行护理, 列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ICU收治患者中采用常规普通护理方式的200例患者, 列为对照组。其中, 男124例, 女76例;年龄在24~83岁之间, 平均59.2岁。
1.2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法
1.2.1 转变护理人员观念
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 该院对ICU的护理人员专门进行了特别指导, 帮助ICU的所有护理人员更新观念, 充分认识到ICU患者的特殊性, 以及加强对他们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必要性。通过召开医护人员大会, 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意义充分进行讲解, 并将基本的护理要求详细说明, 同时对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严加强调, 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均意识到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并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内涵及要求形成比较深入的认识[1]。
1.2.2 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素质
鉴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对ICU的所有护理人员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培训活动, 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的同时, 强化了护理人员对基本医学知识的掌握, 并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步进行了提升, 让护理人员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意识, 以为ICU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
1.2.3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调整排班方式
(1) 护士长严格要求学历在大专以上, 并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同时具备较高的组织和沟通能力, 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2) 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的配置, 并合理进行排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进行严格考核, 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均符合护理岗位基本要求。另外, 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 将护理经验比较少的新上岗护理人员, 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组合;同时, 确保24 h严格有序的轮班制, 保证任何时刻均有护理人员在岗[2]。
1.2.4 强化基础护理
(1) 保证ICU环境安静, 以及温度和湿度适宜, 利于患者休息;同时, 注意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卫生, 空气新鲜, 注意通风, 并注意定期进行消毒。 (2) 对患者个人的卫生做好护理。由于患者一般不能进行自理, 护理人员应耐心为患者做好服务, 保证患者口腔、头发以及皮肤等的干净卫生, 避免出现褥疮等问题。 (3) 对药物进行严格的“三查七对”,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用药前对药物配伍的正确性进行严格核查, 避免存在配置禁忌的药物出现共同使用的现象。 (4) 对抢救药品定期进行数量以及品种的检查和核对, 并确保药物良好的质量;另外, 对抢救设备和仪器做好维修和保养工作, 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并详细做好相关登记[3]。
1.2.5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病情严重, 加之不能由家人陪同, 往往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 焦虑、恐惧心理比较常见, 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 并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交流, 向患者讲解病情知识, 尽量让患者消除心理顾虑, 积极面对病情, 并勇于战胜病情。护理人员应在护理中充分运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 真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真正帮助关心患者, 让患者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增强战胜病痛的信心。针对不同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技巧, 以能充分稳定患者的情绪, 对于语言沟通不便的患者, 通过手势以及写字板等方式及时进行沟通。通过不断增进护患关系, 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最终提高治疗效果。
1.2.6 护理文件的简化
简化护理记录, 并通过表格的形式, 使护理记录更加清晰明了, 避免重复记录, 节约了护理人员进行文件记录的时间, 并同时可使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护理时间, 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4]。
1.2.7 加强对护理服务的管理
护士长对护理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 对护理人员每日的护理工作以及护理文件严格进行审核,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另外, 鉴于ICU患者的危重性, 同步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使护理人员具有应对风险的基本能力[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指标测评情况
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基本护理情况进行考评, 采用10分值, 分值越高, 表明效果越好;6分以下为差评。统计显示, 在出勤情况、基础护理、病区护理、护理文书以及心理指导等几方面, 观察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后三项上得分尤为低。观察组优势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整体护理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 并结合日常护理文件等, 对护理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 并对发生的意外事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9%, 不满意4.1%;出现5例护理投诉, 占1.6%;4例意外事件, 占1.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5.5%, 不满意24.5%;出现31例护理投诉, 占15.5%;18例意外事件, 占9.0%。观察组护理效果优势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 一般存在更多的负面心理, 加强对患者的科学护理,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对于帮助患者及时排除心理障碍, 正视病情并积极战胜病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对于提高护理水平, 改善护患关系, 并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在转变护理人员观念, 提高护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排班, 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 简化护理文件, 以及加强对护理服务的管理等措施, 可以对护理效果的综合提高产生较好的推动作用。
该研究表明,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较之仅通过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在出勤情况、基础护理、病区护理、护理文书以及心理指导等几项护理指标上, 测评得分均明显要高。另外, 在整体护理效果上, 患者的满意率更高, 投诉率更低, 发生意外事件的比率更小。
总之, 在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 对于提高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均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东雁, 于晓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ICU的实践与探索[C]//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 北京:中华护理学会, 2011:72-74.
[2]李颖, 张晓琳.ICU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医院管理.2011 (8) :229-231.
[3]彭雪凌.ICU室患者的管理及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25) :324-326.
[4]孙晓.ICU病房的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管理.2009 (16) :158-160.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3
【摘要】 为加强医院ICU临床护理工作,贯彻落实2010年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以“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ICU于2010年针对我科室患者特殊性,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切实达到三好一满意。
【关键词】 优质护理;肿瘤医院; ICU 基础护理;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3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01-01
我院做为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病人以肿瘤患者为主,专科性质强,有多次住院史,我院通过认真学习并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开展了试点病房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活动。我院ICU作为一个特殊的无陪护科室,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相关文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开展该项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与讨论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ICU设有床位15张,主要收治全院各科各种急危重症、外科大手术后病人。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且均为绝对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病人。我科现有35名护士,年龄21~38岁,护助10人,年龄20-24岁,其中本科学历6名,专科29名,中专8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7名,护士12名。护士与床位比3:1,护助与床位比1:1.25。
2 实施方法
2.1:贯彻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全体护士认识
护士长带头组织学习有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文件精神,深入认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特别强调强化基础护理,护士不仅注重患者的疾病护理,更注重他们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另一方面注重三基三严的学习与培训,及时进行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切实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落到实处。
2.2:优化排班,责任化护理。
我科实行弹性排班制,护理组长负责本班的管理工作。在中夜班上,高低年资护士相互搭配,低年资的护士再也不用害怕单独倒班遇到危急重的患者而慌乱,顺利完成夜间病房护理工作和管理。
2.3 :简化重症文书书写。
我院护理部已按照规范要求简化了护理文件的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护士还给患者。
2.4::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
强化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的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保证护理质量。
2.4.1:基础护理措施: 落实基础护理,提高个性化服务。对不同病人实行按需护理,保护患者隐私,培养其自尊心,鼓励自主活动。
2.4.2:质控检查: 由护士长和主班护士每班随时检查,质控组每周组织一次科内检查,遇到特殊问题要小组讨论。方方面面做到无缝隙护理。
2.5:争创特色服务品牌
我院主要收治肿瘤患者,专科性质强,而ICU作为特殊科室,按照医院思路发展专科护理、专病护理,结合护理工作特点,全面打造专业护理品牌。
2.6: 综合评价,建立奖罚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各专项检查.结果将以书面形式将存在问题反馈到科室。科室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拟定整改措施并评价改进后的效果。每月质控检查小组针对性检查,护士长利用日常查房及不定期抽查,检查各班各岗位的护理工作质量。
2.7:强化健康教育效果。
护理组长及责任护士必须了解所管病人的病情、主要治疗、目前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主班护士于下午15:00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家属可以随时电话致电ICU询问患者病情及相关问题。
3 讨论
3.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内涵认知,有利于提高患者与家属满意度。
在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相关文件后,我科室针对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工作改进措施,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病人住院期间存在的问题,让病人感受到住院的方便、关爱、实惠.才能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才能保证护理质量。
3.2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保障了基础护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不仅需要护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责任心,还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礼仪礼貌、人文科学知识等。我科紧紧围绕病人需求,调整核心工作流程,优化基础护理措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完善护理流程,使病人及家属普遍感受到基础护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人性化,对护理工作由不放心到放心,由满意到感动。
3.3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了护理质量。
首先,排班模式的改变,开始分层次使用护士,规范工作行为,使护士工作的自律性明显提高;其次,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了护士对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同时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使护士工作的自信心更足。
4 小结
我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使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使护士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保证护理人员有效地进行护理工作,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提高护理技能,改善护理服务,注重细节,从小事入手,用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改善护士工作环境,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 13号【S】.2010.
[2] 邱丽红.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1(7)26.
[3] 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中国护理管理 2010(4):29.
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4
一:入院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病人,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备好床单元。护送至床前, 妥善安置,并通知医生。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通知师傅送第一瓶开水.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如急诊入院,根据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6 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
二 晨间护理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手术衣。2 腹部手术半卧位(护士摇床至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活动能力.三 晚间护理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整理,理顺各种管道,健教.2 根据季节开窗通风或紫外线灯管病室消毒1次/周,出院后.四 饮食护理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肠内营养患者护士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知识。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 篇5
1.思想更新、转变观念,营造人文氛围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内涵和工作目标,让
护士真正理解基础护理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倡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体现人性情感关怀,关 心病人,尊重病人,以病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始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重基础、重人文、重服务”的良好氛围。
2.重视细节,保障安全优质服务 “始于细微,见于平凡”,病人在医疗过程中对医
护人员的每一个细节都会倍加关注。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注重每个细小的工作,看似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恰恰是帮助病人实现生理、心理满足和康复的第一步,是为病人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照顾的基础和核心。另外,还要强调对基础护理的督导检查,逐步将基础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督促变习惯,使以前的“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积极为病人着想,把病人的需求时刻放在第一位。并将基础护理和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全过程。
3.加强健康教育,和谐护患关系 自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期间的饮食、用药、治疗、护理、检查、手术等一系列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病人住院的全过程,并做到出院随访的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
4.强化“三基三严”训练,提高业务水平严格的“三基三严”训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不同资质的临床护士都有不同的训练考核要求,临床护士会定期培训、考核;使护士在思想上、行动上都真正的认识到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完成每一 项基础护理工作。
5.调整工作模式,实行护士分层管理 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把护理人员分为几个护理责任
普通外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6
一、完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
完善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简化护理文书书写,缩短了护士书写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病人
二、夯实基础护理,责任到人
护士长与护士签订基础护理落实责任状,实施基础护理责任包干制,管床护士分两组,每位护士分管2—3张床位,护士长每日对基础护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晨晚间护理落实程序化,实行一问、二看、三做、四教工作流程,规范病区物品摆放,使用鲜明的安全识别标识,如防坠床、防滑倒等
三、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
患者一入院,我科护士热心地安排好床单位,介绍环境,住院相关制度、科室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床旁进行护理评估,介绍同室病友。及时通知保洁员备好热开水。检查前,护士会把检查的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一一告知患者。输液时,护士详细地告诉患者有几组药,每一瓶药的作用和使用目的,让患者放心、安心地配合治疗。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壶热水、一份详细的入院介绍。
四、健康教育全程化
每位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责任护士都能随时或分阶段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指导,如入院宣教、护理告知、术前准备与术
后注意事项指导、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形式有:个别指导、集体讲解、座谈会、文字宣传等。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
五、满意度调查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ICU患者, 所有患者均具有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特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观察组中男28例, 女20例, 年龄25岁~75岁, 平均年龄 (52.7±7.8) 岁;对照组中男26例, 女22例, 年龄24岁~74岁, 平均年龄 (51.6±6.9)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 基础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 若发现指标波动较大的患者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抢救, 并按医嘱的要求对患者进行输液。 (2) 口腔护理:关注患者是否出现牙龈、黏膜出血, 口腔感染, 牙齿脱落等症状, 并用棉球及压舌板进行处理, 不可强行撬开嘴巴, 对于较为严重的牙齿松动, 要联系口腔科进行会诊。 (3) 会阴护理:大多数男性患者会出现包皮红肿、尿道感染等症状, 要严格按照无菌处理流程对患者进行护理,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以免造成患者较大的情绪波动。 (4) 留置导尿护理:进行留置尿管的操作时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 将尿管轻轻地旋入, 同时可使用无菌石蜡油进行润滑, 及时更换尿管, 以免尿道感染。 (5) 吸痰护理:痰多的患者可使用12~14号吸痰管, 吸痰前在注射器的乳头处滴入药液, 每次操作不可超过3次。 (6) 氧气雾化护理:保持4~6 L/min的氧气流量, 在使用雾化器具前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要密切关注。 (7) 翻身及皮肤护理:定时对患者进行清洁护理,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保证室内空气畅通, 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定时为患者进行按摩或翻身。
1.2.2 观察组
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加强心理抚慰, 对其进行精神鼓舞。对家属进行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 使家属能更好地配合护理治疗。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 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已有大量临床资料显示, 在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护理管理流程得到提高后,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并且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3,4]。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9.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 说明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后可提高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使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 也有效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纠纷。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2.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 可见对ICU基础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可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 降低了患者的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 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综上所述,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可对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夕珍, 杜海燕, 史广玲, 等.优化护理流程对提高ICU基础护理质量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6) :92-94.
[2]何惠清.设立护理单元、优化护理流程在ICU护理工作中的意义[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8) :743.
[3]白雪, 吴明明, 吴丹, 等.优质护理在ICU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14) :266-267.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8
【关键词】ICU;优质护理;探讨
2010年1月,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了以“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我院领导积极响应这一活动号召,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同时进行“全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大会上,结合ICU的工作性质,我科积极申报成为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示范岗。开展2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活动方案及成效报告如下。
1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会议精神,转变思想观念
我科有护士18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7人,护士10人,2年内护士9人,平均年龄25.4岁。针对护士年轻,基础护理既脏又累,护士长精心策划,逐个攻破,并召开全科护士会议,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分析、讨论、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全人”护理,并制定奖惩措施,与月底绩效挂钩,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由于ICU收治的患者均是急危重症患者,护士的工作强度及工作任务重。随着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及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医患关系的紧张,护士的工作难度与日俱增,这些都严重影响了ICU护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加强护士服务理念,正确认识基础护理,使全科护士充分认识到,基础护理不等同于护理员阿姨意义重大。
2 强化基础护理,加强督查力度
基础护理工作是连续性不间断的,随时存在,无论医学科技如何高速发展,患者的低层次需求都永远存在的,需护理人员来帮助满足[1]。护士形象的树立是在优质的基础护理过程中自动体现的[2]。由于ICU是无陪护病房,收治的病人来自全院各个科室,均是急危重症病人,实行24小时特级护理制度,对基础护理的要求多而且精细,每天由护士为病人剃须、剪指甲、床上洗头、理发、床上擦澡,进行会阴护理、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护理,使患者保持三短六洁(胡须短、头发短、指甲短,皮肤、会阴、口腔、头发、指甲、床单元清洁),做到家属放心,患者满意。
3 人文关怀,加强舒适护理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nia认为:医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理念越来越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3]。患者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更需要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了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我科护士开动脑筋,积极小发明、小创造:针对特别烦躁的病人容易坐起意外拔管,我們改良了约束带,自制了双腋下约束带,既减少皮肤勒伤,又增进患者的舒适感;对大便失禁的患者使用人工肛袋,防止出现失禁性皮炎;对术后清醒病人,通过播放舒缓音乐,减轻疼痛;对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由于他们无法用语言交流,护士们就自制了爱心书写板;为了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制定了床头角度指示卡,指导护理人员按要求抬高床头。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的耐心,辅助以肢体语言,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
4 家属探视,搭建沟通桥梁
ICU的探视制度是重症医学科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同时也是医务人员与家属沟通交流的良好时机[4]。入住ICU的病人大多病情危重,家属常常表现出极度的紧张与焦虑,同时,ICU的医疗费用与普通病房相比,高出许多,家属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ICU的探视制度,限制了家属与患者的接触时间,使得家属看护陪伴病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每天短暂的探视时间,家属探望患者后,随机性与医务人员交流,导致家属获得患者的全面信息不足,家属便会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因此,任何小的问题都可能成为引燃医患纠纷的导火索。针对这一问题,全科护士讨论后一致认为,做好“四好工作”:探视前接待好、探视时沟通好、离开时提醒好、会见时解答好。科室专门腾出一间家属等候室,方便家属探视前在此休息等候;探视时,医护一体化,共同参与,责任护士立于床边,与家属沟通,值班医生巡视病房,随时解答家属疑问;探视时间到,医务人员亲切的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有其他需求,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提醒家属明日再来;每次遇有家属询问时,护士均要耐心解答,为了避免家属的不信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科室规定,护士只负责解答患者客观问题,不做有关病情的主观判断,详细病情请家属咨询床位医生。此外,科室建立多渠道的沟通平台,每位患者入住时,责任护士与家属交代ICU的相关制度,并设有“家属沟通交流本”,方便家属留言,使得交流无障碍,信息更畅通。
5 院内转科患者随访制度
传统观点认为:ICU是一个单纯的急救与监护。为了实现对患者的全身心护理,我科延伸了护理服务的内涵,对院内转科患者进行了跟踪回访。通过回访,拉近患者与我们的距离,倾听患者在ICU期间的切身感受,了解我们工作中还存在哪些不足。根据回访结果,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部分患者也向我们提出了衷恳的意见和建议。
6 讨论
ICU是医院救治的最后战斗线,医疗护理的任务之重、责任之大,决定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之高。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患者的疾病康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无论是护理质量还是患者满意度,都有所提高。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将患者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于患者[5]。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优质护理服务,使得“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参考文献:
[1] 赵术云.新形势下的基础护理重要性【J】. 河北医药,2008,30(4):568
[2] 乔晖,王欣然 . ICU基础护理重要性的研究进展. 现代护理,2005,11(17):1397-1398
[3] 葛明霞,俞久美.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的体会. 河北医学,2005,8,(9):53-55
[4] 刘帆,廖燕,陈弟洪.ICU家属接待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护理学杂志,2011,7,26(14):17-18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9
护理工作贴近临床的具体措施
为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部各项工作要围绕临床展开,以临床一线为服务中心,积极指导协助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每周一至周六到各科室参加晨会,现场指导帮助解决科室存在的护理工作问题。
2、每周至少一次护理行政查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每月在护士长例会上征求护士长意见,为推进优质护理工作献言献策。
4、每天查看各病区住院病人总数,根据工作量大小随时调整病区护理人员。
5、护理部各种业务学习安排在16:00-17:00,尽量避开夜班护士午休时间。护士长例会安排在下午15:00以后,避开护士长繁忙工作时间。
6、无特殊情况,护理部在上午11:00以前不往科室打电话通知各种事宜。
7、护理需要的各种报表做成一张月报表格,一次性上报,减少护士长来回报表。
8、夜间护士需要加班,由医院总值班派车接送。
9、护理部组织成立护士长总值班,协助解决晚间各病区值班护士出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0、为优质护理服务病区配备部分病号服和床边餐桌、洗头用具。
11、根据临床需要设置培训计划,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在病区设点,就近现场培训护士。
12、帮助护士申请化疗和放疗检查中护理工作职业损害补助。
13、筹备建立院内外勤服务队,减少护士非护理工作时间。
优质护理体会ICU 篇10
不知不觉,在忙碌的工作中,2011年已经离我们远去,转眼间优质护理工作 在我院已经开展了将近2年时间。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已经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涵,把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我们的天职,让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的需要。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我们每位护士的责任心都得到了提高,服务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回顾2011年的护理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改变护理工作模式:从功能制护理转变为责任制护理
在2011年初,我们改变了过去多年的排班方式,将所有护理人员安排到组里,实行小组负责制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将全科护士分为两个责任制小组,每个组有一名责任制组长,组长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分工,构建起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工作模式。真正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做到病人分级、护士分层,既强调高年资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又强调了人人参与,保证责任护士管床到位。组长不仅分管病人,还负责对本组护士工作给予监督,并帮助本组护士完成工作,责任制护士负责对分管病人病情的观察,落实病人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心里护理、生活护理,做到全程全方位护理。
二、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
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医疗设备繁多,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也多,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我科在过去的一年中利用每周二晨会交班时间由护士长带领全体护士一起学习了培训班教材、三基培训教材等,每位护士做为讲者,将理论知识以生动易懂的方式进行诠释,从扎实理论知识开始,不断提高我们的专业素质。
三、夯实基础护理,患者病情重、自理能力减弱或丧失,又没有家属陪伴,这就要求我们护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细致的慎独精神。例如:每周都为病人进行床上洗头,每天为患者进行床上浴一次,夏天还会增加到两次,每晚为病人泡脚,使病人易于入睡等。落实患者的基础护理和重症护理。
四、倡导生动服务,提供人性化护理。首先我们学会微笑面对病人、面对家属,使他们感到亲切;其次,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要求,把工作做在病人按呼叫器前,真正让病人感到我们的真心、耐心。病房每天只有半小时探视时间,每位护士又要面对许多家属,为了更好的与家属沟通,我们还设立了“沟通空间”留言板,我们每位护理人员经常会自上面写上我们对患者的祝福,而留言板上也写满了家属
对我们的感谢,小小留言板上充满了护士、家属和病人之间最真挚的爱。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11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ICU;护理
随着现代社会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越来越多[1], 高血压脑出血是晚期原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发病率高,病死率较高,死亡率高达50.0%~67.7%[2],幸存者中很大一部分患者丧失劳动能力,严重者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3]。做好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对于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及降低致残率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07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53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方法进行总结,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CT或者MRI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标准《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要点》中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63.28±10.46)岁。
2 护理方法
2. 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创造安静的住院环境 嘈杂的住院环境会引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情绪上的烦恼与不安,导致大脑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再次出血。因此,在对ICU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神志清楚的患者,操作时做到走路、说话、操作及关门等“四轻”。另外,在脑出血的急性期杜绝探视,限制陪护时间,以便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卧床休息。
2.2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呼吸、脉搏、神志及瞳孔的变化 神志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昏迷加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增快、呼吸不规则、病侧瞳孔散大或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这提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脑疝,随时有生命危险,立即报告医生并紧急处理。如果患者各种反射消失则提示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如果患者双侧瞳孔散大则提示病情危急。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呼吸、脉搏、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3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不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的多少,病情的轻重,患者均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抬高30°,避免不良刺激影响患者情绪,避免搬动患者。
2.4 保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小便通畅 由于长期卧床及饮食少等原因,常有便秘、尿潴留或尿失禁现象。大便不畅时,可给予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番泻叶及肠清茶等保持大便通畅。尿失禁时,严格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管,同时观察尿液颜色、质及量。
2.5 严格交接班制度 高血压脑出血由于有再次出血的可能, 所以在护理工作中,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当班护理人员熟悉所有患者的病情,与接班人员做好交接工作,告知下班护理人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本班工作中出现的情况,保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与巡视及时到位。
2.6 注意饮食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半有咀嚼或者吞咽困难,因此,缓慢进食及进水,必要时行鼻饲,以免误吸。饮食结构上,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流汁食物。对鼻饲的患者,进食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少量多餐,每隔2小时给食,每次用量不超过200ml,当进食时感受到高阻力时,检查原因,不可一味强力注入,同时应该严格限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钠盐的摄入,以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
2.7 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并发症 加强球?麻痹、肺功能差及长期卧床患者的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严格无菌操作,对留置导尿时间长的患者,每天用0.32%庆大霉素500ml膀胱冲洗。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定时翻身,主动及被动活动关节,及时更换受污染床单,防止褥疮的发生。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对患者进行约束,防止患者坠床或者摔伤。
3 结果
经过上述护理措施,53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45例患者好转出院,病情恶化5例自动出院,死亡3例,治愈好转率为84.91%。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经过上述护理措施,53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45例患者好转出院,病情恶化5例自动出院,死亡3例,治愈好转率为84.91%。这说明我们的护理措施是有效的、成功的。这提示:我们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减少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葛錫泳,胡一河.苏州市居民脑卒中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11):77-79.
[2] 张群飞.临床观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J].中外医疗.2011,26:79.
[3] 冯丽娜,冯振翼,纪爱兵.脑卒中疾病经济负担的评价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170-171.
[4]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12
1 一般资料
神经内科一病区有35张床位,主要收治脑血管病、肌肉疾病、神经免疫疾病等,其中85%以上是一级护理或者二级护理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患者病情危重的多,病情变化多,生活不能自理的多,护理任务重。家属陪伴或请护工陪伴占50%以上,病人单位以及家属负担大,病房管理难度大,对病人的病情观察、治疗护理以及康复均有不利因素。
2 提高认识强化培训
2.1 提高认识
培训阶段为2009年10月~12月共3个月时间。其目的是做好动员工作,统一思想组织病区所有医护人员学习卫生部关于《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和本院护理部关于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优质病区的文件和指示精神,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理论知识和思想内涵,认识到示范工程活动的核心是“夯实基础护理,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的强化服务理念[1,2]。此活动得到了病区主任、主治医生及全体医生的配合支持。
2.2 实施前培训
由病区主任、主治医生及护士长和资深护士承担为期3个月3项主要内容的实施前培训:(1)神经内科专科疾病病情观察、主要诊断、症状以及治疗护理;(2)专科用药的观察以及作用、副作用的观察处理;(3)护患沟通的能力及艺术。培训结束经考核所有护士达到了预期要求,即知道在开展示范病区的目的、意义、作为各个层次的护士的任务和职责,以及该怎么做、如何做等,为示范工程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保障。
2.3 临床护士管床模式
实施临床护理护士管床的工作模式,结合我病区实际情况实施护士分层次使用,以实际工作量为基础,实间分段为节点的弹性排班,减少了护士反复交接班的环节,每个班次都有以老带新两名护士值班,减轻了年轻护士的精神压力,增强了资深护士的责任意识,也避免了中午及夜间单名护士值班因在床边作治疗、护理时,护士站没人等现象,确保了病人安全。将药疗临床输液健康教育等工作内容分配到每个班次,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并将临床护理服务及分级护理内容、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向患者及家属公示。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在患者最需要护士的时间段增加护士人员,逐步解决了依赖患者家属或者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问题,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
2.4 反复修订相关程序和流程
根据新的工作模式及我科实际情况,反复论证修订新的工作程序,重新修订了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把卫生部要求的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按时间节点纳入各班次中。
3 实施阶段
2010年1月4日至12月31日实施新的护理模式。以“以病人为中心”,以病情轻重程度为标准,根据护士的能力分管不同病情的患者。资历高的护士分管病情重的患者,年轻护士分管病情相对轻的患者,1名护士管2~3名重病人或4~8名轻病人。护士与病人的责任对应关系即护士像医生一样分管病人,既护士管床。病区内公示了分级护理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这种模式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保证护理服务更加到位,原来需要患者家属或自聘护工才能解决的晨晚间护理、全身清洁等基础护理工作现在已基本由护理人员完成。
4 收获
4.1 病情观察细致
护士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过程中,在实施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多次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责任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颅内感染颅压增高的患者意识淡漠,答非所问,马上拿出瞳孔笔观察,发现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迅速报告医生,马上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甘露醇快速输入,使患者转危为安。责任护士在和病人沟通时,发现病人有抑郁自杀倾向,及时报告主任及护士长,启动防自杀应急预案,避免了重大事件的发生。责任护士在为患者输液时,发现阿斯综合症的患者病情变化,呼吸、心跳停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抢救2个小时病人复苏成功后,将病人转到监护室继续治疗,得到了医生及病人家属的高度评价。
4.2 基础护理落实到位
原来需要家属或者护工完成的基础护理工作现在已基本由护理人员完成,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工作得到明显改善,在护理部、临床部、科室三级质量检控时,缺陷明显减少。护士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护士的能力得到了体现,对检查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整改,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4.3 病区陪伴率明显下降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多,卧床病人多,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多。原来需病人家属或者自聘护工完成生活护理,病人的护理质量不能保证,有些病人接受的是农民工的护理,即使这样,很多家属耐于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意识,宁肯自己请假或者花钱请人照顾病人。我们在实施陪而不护过程中,很多家属都经历了从“不放心,在旁边看着护士做”,到“放心地将病人交给护士”的过程,自聘护工数量明显减少。陪伴率的下降,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休养环境,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切实做到了让患者受益。尤其是为军队伤病员提供全程无陪护护理服务,要求军人伤病员所属的部队不再派人陪护,减轻了部队负担。
4.4 护士患者双赢
随着“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明显增强,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大大增加,切实满足了患者的需求,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们用行动赢得了患者更多的尊重和认可。“护士管床”模式的实施,激发了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与自豪感。基础护理工作拉近了护士和患者的距离,也让她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护理服务只有做到患者身边才能显示其专业能力。在出院病人服务满意率调查时,表扬建议的多了,意见的少了,总满意率为95%以上。
4.5 健康宣教时刻个体化
由原来在健康宣教会、工休座谈会上笼统讲解的健康教育内容放在为病人办理入院时,住院过程中,办理出院手续甚至是出院回家后,放在为病人输液打针整理床单位时,放在各种检查前后,护士将用药、将康复甚至心理疏导等专病知识传达给病人及家属,病人对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方式容易接受,能起到配合治病、主动防病的目的。
4.6 实施亲情服务
责任护士为了让病人能知道自己的责任护士是谁,有事容易第一时间找到当班的责任护士,将每个护士的相片上及名字做成卡片袋挂在病人床头,交接班时由交班护士拿下自己的相片,接班护士将自己的相片挂上去的同时,告诉病人现在我值班,有事找我,我也会随时来看您,病人听后心中踏实,放心。
4.7 医疗环境安静
新的工作模式规定上下午时间不能写护理记录,管床护士的岗位在病人身旁,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在护士站等着病人求助,而是把岗位定在了病房,主动巡视和更换输液;主动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联系医生而非被动地由家属询问;帮助患者进食、如厕,观察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活动,甚至留意她们烦心事的由来,并帮助解决。护士深入到病床前,及时发现解决护理问题、医疗需求及病人的需要,没有信号铃的呼叫声,没有家属围在护士站焦虑的询问声,换来了病房的安静。
5 小结
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在看病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而且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3]。有效地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方便、送关爱、送扶助,对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推进医改不断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5]。我们在不断探索、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同时,重新诠释了护理工作内涵,充实了护理服务内容,打破沿袭已久的护士协助医生治疗的护理模式,回归到护理模式,强调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内容,将护士的工作地点由原来护士站改为病房。在示范病区运行期间,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去遵循,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田晓丽.加强军队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让伤病员满意的护理服务[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B):402-403.
[2]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2-23.
[3]张会芝,卢杰,骆金凯,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转变护理工作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9-31.
[4]朱丽芹.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与实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0):51-52.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1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95
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之一,促进护理安全即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促进护理安全不仅是医疗护理的基本需要,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和监控的核心目标,安全是进行医疗护理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影响icu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护理管理因素:护理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过于原则、机械,没能贯穿于护理全过程,操作指导性不强,因无家属陪护,执行制度时不够严谨、灵活,缺乏责任心及慎独精神。监控力度不够,icu患者多病情危重,护理侵入性操作增多,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未切实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管理措施,把关不到位,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专题会对工作中的失误和质量事故进行分析讨论,并总结经验教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质量监控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医疗仪器配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对患者的病情观察,这对观察病情及开展科研极为不利。
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icu护士除具备精湛的技术外,还应有强烈的责任心及慎独精神,需要护士更加细心、耐心,有爱心及责任心。以患者为中心,全身心服务于患者。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实施救治。然而,近年来护士护理理念、服务意识尚未发生根本变化。护理人员不足,国内大部分医院达不到以上要求,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得护士身心疲惫,出现护理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特别在已发生差错的危险时段,从而导致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专业技术不够精湛,急诊科护士除具备基本护理知识、基本技能操作外,还应有较高的监护及专科知识水平,须进行专业培训方能胜任急诊科工作,因须24小时不间断观察护理患者,必须熟练并能操作许多精密仪器,当医生不在场时能做出紧急判断和妥善处理。
icu护理安全对策
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的医疗设备:各种规章制度是护理人员的长期工作实践经验总结,是处理各项工作的标准,是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保证,是检查工作的依据,急诊科作为重点科室更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护士长让大家每天晨会时提出、分析、总结,提出防范措施,给予跟进,直到所有人都掌握了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及二次护理业务学习会议,对本月出现的差错事故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每天科室班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安全隐患排查表,做到“三预”、“四抓”、“两超”,即预查、预想、预防,抓易出差错的人、时间、环节、护理单元,超前教育、超前监督。对输液、输血、采血、口服药发放、医嘱查对、过敏试验、术前准备等重要操作进行重点监控。基础设施及布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增加监测设备与治疗设备,所有设备均建立设备使用及维修档案,定期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对抢救药品及器材做到定人、定位、定品种、定数量管理,保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根据icu工作特点和患者的需求,挑已在普通病房工作1~2年以上的护士。icu的护理人员最好在病房工作1~2年,选择大专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反应灵活、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的护士到icu进行工作,保证编制,对新入科的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理论和操作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独立工作。科室每月至少二次业务学习、二项操作培训,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icu护士进行定期专科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同时积极与医院心理咨询科联系,针对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咨询,教会大家进行心理调整,增加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力。尤其在护士感到身心疲乏时,可以宣泄和调节情绪,放松身体,消除疲劳。从职业道德和患者利益出发,引导护士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克服自身弱点,用职业角色约束自己,从而转移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心理因素,调整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
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强化法律意识: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与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应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2]。同时应提高护士的护理病历书写水平,认真按要求书写,保存好资料,加强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努力实现归档病历护理文书零缺陷,定期进行护理文书缺陷分析与改进。
讨论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篇14
因此, 研究和探讨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措施和方法, 不仅是对ICU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 而且也是对我国重症医学监护发展的一个有益探索和思考, 尤其是在我国目前重症医学监护发展的初级阶段, 更加具有其研究的价值。
1 ICU护理人员现状分析
据调查, 我国目前ICU护理人员存在如下不足:ICU护理人员普遍存在缺编现象, 有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监护室患护比为1∶3~4;ICU护理人员多来自于外科、麻醉科、急诊科和内科等不同科室, 专业配置不均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患者对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患者的不理解, 容易产生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冲突, 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复杂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存在重医轻护的观点, 使得护理人员缺乏自身价值感;护理队伍特殊, 多为女性且承担的社会角色较多, 除了女性特有的生理周期外, 还担负着家庭及社会的很多角色, 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压力;年轻人较多, 缺乏经验, 且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培训;由于护理工作压力大、负荷重和高风险等原因, 人员流动性大;监护设备现代化, 知识更新速度快, 专业技能培训跟不上, 与国际水平脱轨;管理模式滞后, 与普通科室差别不大, 管理标准参差不齐, 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体系等[6,7,8,9]。
基于以上原因的存在, 使我国ICU护理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很大限制, 护理人员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直接影响了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愈, 不能有效发挥重症医学监护应有的作用。
2 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要求
专业技能是就某一专业方面, 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通过不断的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一种专业智力活动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ICU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是与知识经验相互联系的, 一定的专业护理知识经验是形成ICU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必要条件, 专业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ICU护理人员因其治疗对象的不同, 专业技能涉及的范围较广, 其分类模式也比较多。ICU护理人员应当是技术全面、应变工作能力强, 在临床实践及护理技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专职监护人员。其专业技能通常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 其专业技能要求如下, (1) 专业知识要求:应具有较系统、完整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理论及应用知识;具有一定的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基础病理医学基础知识及预防医学知识;有较广泛的多专科护理知识或实践经验, 熟悉各专科常见病的临床知识、抢救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 (2) 专业技术要求:ICU通常配备有比较先进且功能齐全的救护设备和检测仪器, 通常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管理、监测参数和图象的分析, 而且还要熟记各种化验数据和临床意义。 (3) 专业能力要求: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善于创新及应用逻辑思维, 发现问题及总结经验;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及接受新事物能力, 操作敏捷、工作细致耐心, 须有准确快速的记忆力和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具有善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如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 给患者以亲切感, 培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顺利度过ICU的关键时期。
3 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对策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ICU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开展, ICU护理人员的作用在不断的扩展和延伸, 人们对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再停留在一般的观察护理患者, 更多的是生命支持与治疗, 要求有娴熟的技术和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为了提升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 针对目前我国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 按照系统、科学、持续改进的原则, 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1) 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深度的学习:近年来各大医院比较重视ICU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学习, 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对其进行了学习和培训, 但是普遍都是在培训的广度上进行的, 培训的内容较为泛泛, 大多沿用公共必修课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护理技术的压缩版, 而针对ICU护理人员专用的教材特别少, 致使其学习体现不出ICU护理的特色, 没有从深度上、专科上下功夫。此外, 还存在过分强调了IUC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忽视了基础理论和原理的学习, 导致很难提升ICU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为此, 建议医院或相关科研部门组织相关资深专业技术人员, 科学、系统的编制和研发针对ICU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学习的书籍和课程, 构建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 尤其要注重专业深度的培训和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引导, 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去进一步拓展理论知识, 为形成其独特、完备的护理技能奠定基础。 (2) 持续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进修:在现代科学技术强力支持下, 重症医学监护发展迅速, 无论从医疗检测技术, 还是检查、检验项目和治疗方案, 都在不断的引进、更新和增加, 要求ICU医护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掌握现代先进护理技术, 确保与时俱进。此外, 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我国各大医院患护比严重失调, ICU护理人员除了上岗培训和日常的基本学习, 很少有机会进行有计划、持续的进修和培训。因此, 持续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进修是ICU护理人员所不可缺少的。建议医院针对不同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的护理人员建立完备的ICU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通过医院间的相互交流、师徒协议、出国进修、专科训练、专题学习、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方式, 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不断拓展护理人员的视野, 掌握国内外ICU护理的前沿, 并严格培训资金的落实。 (3) 鼓励ICU护理人员参与科研:ICU护理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探讨ICU护理领域的问题, 并用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ICU护理实践的过程。ICU护理人员因为长期奋斗在医院一线, 并且专门处理一些紧急、繁琐的护理工作, 通常经过一个阶段的工作, 都会有很多新的体会、感悟和经验总结。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让ICU护理人员参与到科研中, 不仅可以提升护理人员自我的能力, 也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提高医院重症医学监护的水平。建议医院选派一些敢于创新、善于总结和学习的ICU护理人员参与到科研工作中, 采用现代护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系统地分析、探讨和研究ICU护理问题, 并通过不断的进一步研究改进ICU护理工作, 提升护理技术, 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患者, 使其尽快康复。 (4) 注重ICU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能力和情感培养:ICU护理人员因为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量, 使其疲于应付、身心俱惫;ICU患者病情严重, 抢救或死亡患者较多, 经常性的护患沟通不畅, 护理人员心情压抑;与医生比, 护理人员晋升机会少, 工作环境差, 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等种种原因, 使得ICU护理人员形成职业冷漠和厌烦感, 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建议医院注重ICU护理人员的情感培养, 形成多种不同的激励机制, 尽最大限度提高待遇, 改善工作环境, 提升职业自豪感。在ICU护理人员培养上突出护理学科发展与情感研究的结合, 逐步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 (5) 建立完备的考核体系:针对ICU护理的特点, 建立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体系, 实行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全过程闭环管理, 为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养提供管理理论支持。
通过对ICU护理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现状及专业技能要求的分析, 针对目前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探讨了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提升的措施及途径, 为ICU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丰富了我国ICU护理人员技能培养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波, 刘燕.浅谈老年患者护理心理[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6) :83-84.
[2]蓝惠兰, 黄惠根, 谭杏飞, 等.综合ICU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 2005, 4 (1) :39.
[3]薛卫斌.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业务技能培训与管理[J].护理研究, 2003, 17 (5) :541.
[4]王建荣, 周玉虹, 马燕兰, 等.确立ICU护士护理技能体系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3) :29-31.
[5]刘红兵, 刘增香.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管理的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8) :157-158.
[6]周以瑞, 王瑞玲.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 :144-145.
[7]刘文明.护理人员社会支持程度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6) :67.
[8]沈榕.护理人员的人才培训[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 :110.
【icu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推荐阅读:
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05-27
优质护理服务---五措施06-08
优质护理措施10-01
儿科优质护理措施08-18
优质护理服务;认知05-29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10-22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08-18
优质的护理服务09-02
优质护理服务创新09-02
优质护理服务演讲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