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作风建设经验交流

2024-11-05

组织部作风建设经验交流(通用9篇)

组织部作风建设经验交流 篇1

狠抓作风建设 锻造过硬队伍交流文章今年以来,XX市XX区委组织部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组织部门作风建设,通过“四个带头”措施,努力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形象好”的模范部门和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组工干部队伍。

带头练就过硬本领。深入实

施“组工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深化“组工讲坛”、集中学习、集中培训、业务研讨等多种形式,促进业务学习常态化,着力提高把握大局、运用政策、知人善任、改革创新的能力,努力使组工干部成为“伏案能写、上台能讲、与人能处、遇事能办、对己能严”的多面手。一是“每周一讲”活动常态化。“每周一讲”是该部的创新的特色品牌,几年来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又一批组工干部。今年以来,该部继续利用每周一或周五的集中学习时间,在本单位持之以恒地开展“上课1小时、评课10分钟”活动。活动通过抽签的方式,由部领导或组工干部结合自身岗位和业务实际,利用PPT轮流给大家授课,并进行现场点评,由听课人员认真填写《授课评分表》,向授课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共同学共同提升的效果。截至目前,已经开展集中学习“每周一讲”12场次,已有12名组工干部授课,听课人员360多人次,内容涉及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运用行动学习法破解“四风”存在问题、如何建设高效团队、领导干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等专题。二是“党课”进基层活动常态化。组织全体组工干部到结对的乡镇、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举办党课专题讲座,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如今年2月26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祖高带头深入企业,给广西裕达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讲授《如何提高执行力》的课题,受到一致好评。三是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加强岗位练兵,选派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征地搬迁安置等重点难点工作,以及下乡挂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美丽乡村”工作队等,努力培养复合型组工干部,打造标兵队伍。

带头培育优良作风。一是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部门肩负着牵头组织指导整个活动和抓好自身活动的双重职责,今年以来,该部以“三真、三开通”(创新形式真学、深入群众真听、不走过场真抓;开通“网络问政直通车”、开通“便民服务直通车”、开通“群众监督直通车”)为活动载体,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要求,深入查找“四风”、“五化”、“六病”、“八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真心服务群众,做到活动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抓得更实,树立起组织部门“门易进、人热情、事速办”的良好形象,为其他部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带好头、作表率。二是深化“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出台《兴宾区委组织部日常联系走访干部制度(试行)》,制定兴宾区委组织部日常联系走访安排表,每个部领导负责一个片区,每位组工干部负责1个乡镇和3-5个区直单位。通过开展日常联系走访干部活动,全面真实地了解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班子成员履职情况,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与干部的直接联系,落实关爱与严管并重的干部管理要求。三是扎实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取向,开展“组工干部深入联系点解难题”、“组工干部联系非公企业活动”、组工干部“结一联十”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党组织和企业,解决问题83个,征求意见建议121条。通过引导组工干部自觉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着力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

带头坚持从严管理。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已、从严带队伍,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制度建设,统筹完善工作运行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等自身建设各项具体规范,加强自我规范和约束。一是规范日常工作制度。岗牌上墙。制作岗位监督栏上墙,将照片、姓名、股室、职务和监督电话等公示,主动向办事群众亮明身份。党员承诺上墙。根据职责分工,对各股室、人员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政策依据、服务承诺进行汇总,在服务承诺栏悬挂上墙,让群众办事好找人、投诉有依据。去向上墙。设立人员去向告知牌,设置在岗、外出、开会、请假等状态信息,去向一目了然,外出的写明业务临时代办人,确保群众办事无障碍。二是严肃工作纪律。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到班时间提前10分钟,非请假不得外出,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强化组工干部日常监管,培育“严、实、快、细、谦”等良好行为习惯;树立“零差错”的服务理念,将“零差错”服务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上实现新突破。三是严肃日常生活管理。制定出台《兴宾区组织部“八条禁令”》,前移监督“关口”,要求严禁违规公款吃喝和工作日午餐饮酒,严禁在干部工作中“跑风漏气”、“封官许愿”、弄虚作假、隐瞒实情及接受宴请,严禁出入私人会所和歌舞厅、夜总会等消费娱乐场所等,对组工干部个人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进行综合监督。同时健全纠正错误的机制,使发现的问题迅速得到解决,防止小错拖成大错。

带头弘扬优秀文化。大力弘扬“铸忠诚、崇实干、立公道、用贤能”的广西组工精神,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大力培育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甘为人梯的组工文化。一是建设组工文化长廊。在单位所在楼层中间能看到“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欢迎您

”、“铸忠诚、崇实干、立公道、用贤能”、“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清洁乡村,组工当先”、“美丽兴宾,党建引领”、“干干净净争当表率,堂堂正正坚守本色”、“增强体质,勇当先锋”等醒目的各种标语,以及5块业务工作宣传栏,组工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二是狠抓组工调研文化建设。出台《兴宾区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组工信息调研及宣传工作的实施方案》,对每一名组工干部的信息、宣传、调研任务作出量化要求,每周专门通报任务完成情况。平时部领导带头写文章,各股室每周也都有信息报送任务,一些大文章还通过团队进行讨论,使大家的写作水平得以实实在在的提升。今年以来,全区组工干部共撰写论文23篇,报送各类信息125条。三是设立对外新闻发言人和组工微博。安排专人对组织部门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及时向社会发布,对群众提出的涉组涉干投诉、反映、咨询及时作出回应,帮助解答疑惑。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风气。四是开设对外组工开放日。邀请市级以上多家网站、媒体走进组织部,参观部内股室和工作流程,“零距离”感受组织部门工作情况,展现组织部门“开放、亲和”的新形象。此外,还通过传唱组工干部之歌《忠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效提升了组工干部的精气神。

组织部作风建设经验交流 篇2

一、大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先进经验

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是:爱国: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创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求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奉献: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而“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具体说来, 大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举一面旗帜, 继承优良传统, 激发党员的主人翁意识

大庆的基层党组织在对党员特别是基层一线工人党员进行思想辅导和教育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将以上大庆精神的内涵和精髓贯彻到工作中, 号召党员坚定信念, 把大庆精神和优良传统发扬广大, 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让党员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工人们意识到自己是油田的一份子、自己的工作是在为国家尽一份力, 从而激发了党员的主人翁意识, 将更多的爱国热情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

(二) 形成一个核心, 锤炼过硬素质, 发挥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

在大庆的建设实践中, 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 在管理方法上不断追求创新, 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 使党支部成为职工团队的核心。在政治上, 党员骨干信念坚定, 立场鲜明, 具备可靠的政治素质;在业务上, 党员骨干善于学习, 勤于钻研, 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在管理上, 党员骨干追求卓越, 领导得力, 形成了高效的工作标准。

(三) 带好一支队伍, 坚持科学发展, 增强党支部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大庆基层党组织在支部建设过程中注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增强其向心力和战斗力:凝聚人心, 建设吃苦耐劳、能打硬仗的队伍;不懈创新, 建设与时俱进、勇于超越的队伍;讲求和谐, 建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队伍。

二、大庆经验对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

大庆经验的启示可以概括为:党员、骨干、支部三者同心同德, 统筹兼顾, 形成合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应做到对党员、骨干和支部三个核心要素齐抓共管, 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整体品质。

(一) 重视统一思想的作用, 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培养党员的主体认同

大学生处于知识积累, 经验积累和情感积累的重要阶段, 学生党员在踏入社会前需要经过价值认同、组织认同的思想完善, 要将两者的需求和高校的资源结合起来,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利用已有资源, 辅以丰富多彩的活动, 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不断加强党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重视, 积极参与党内工作, 同时, 搭建党员争先创优和宣传展示的平台, 为党员群体提供展现自我, 接受检阅, 反省进步的舞台, 树立多层次的道德、学术和技能先锋, 使所有党员都具有责任感、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 提高党员骨干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使党员骨干成为带动团队发展的精英力量

支部风气是否端正, 支部能否高效运作、支部是否团结, 都离不开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和努力。一名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 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学业上积极进取, 率先垂范, 更应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上有所建树。应当习惯性地关注学校、集体和同学动态, 做到站得高、想得远、看得开。要有全局意识、问题意识和目的意识, 常存忧患意识, 常怀进取之心, 主动学习, 激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热情。

(三) 以服务成长为导向, 开拓创新, 科学发展, 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大庆, 钻井队在技能指标、团队建设、情感营造等具体方面争先创优, 造就了红旗1205、尖刀1202等一批先锋模范, 形成了“红旗不褪色, 尖刀不卷刃”的优良传统, 这些传统成为吸引和感染新员工的重要法宝。高校学生党支部不应只关注学生思想状况的单一职能, 应想学生之所想, 急同学之所急, 利用基层党支部的阵地优势, 搭建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长效可行的互动平台;进一步开展互相往来, 互助学习, 互帮提高的帮扶活动, 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同学拓宽实践平台, 让学生“走出去, 练起来”, 加深了解, 明确定位, 活跃氛围。

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南京经验” 篇3

南京,是江苏省会、是国家区域(华东)中心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南京是国家重要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近年来,南京市科协十分重视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在中国科协、江苏省科协的指导和市委的领导下,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对象,大力推进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3年实现了省级以上高新区、经开区科协组织全覆盖的目标任务。

目前,南京市建有企事业科协115家、园区科协23家。按园区性质分,政府主导的园区科协20个,民营科技园区科协3个;按园区级别分,国家级园区科协6个,省级园区科协9个,市级园区科协8个。园区科协在贯彻“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宗旨,尤其是为企业创新服务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受到园区企业和管委会的充分肯定。

一、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多方协调,建立健全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机制

2013年初,根据江苏委组织部、省科协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以党建带动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南京市科协成立了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企业科协工作的副主席沈平负责,市科协企事业科协联络部落实具体工作。

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关于以党建带动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同推进园区及非公企业的党群工作。以“服务发展、整合资源、因企制宜、创新创优”为原则,在园区党工委的领导下,开展以“组织联建、人才联育、活动联办、资源联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科技工作者之家”为主要内容的“四联一创”活动。

开展市、区两级科协联动,共同推进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各区科协加强与区委组织部的联系与沟通,关注《意见》执行情况。江宁区、溧水区科协也与区委组织部联合发文,推进工作。

设立动态督查制度。年初上报工作计划表,年中上报阶段统计并追踪落实,年底进行检查考核。并要求区科协对辖区内各类科技类园区进行情况调研,宣传科协工作,促进条件成熟的科技园区建立科协组织。

(二)设立专项资金,强化过程管理,加大工作保障力度

为了配合《意见》的有效落实,南京市科协制定了《南京市园区科协组织建设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设立园区科协组织建设补助经费,国家级园区成立科协补助经费2万元,省级园区成立科协补助经费1万元。

高度重视区级科协的属地联系推进作用,加大组织建设在“区级科协业绩统计系统”中的比值:“在省级高新区、开发区新建科协组织,每个加10分”;“在省级以下开发区、产业园、创业园新建科协组织,每个加8分”。召开成立大会后即可加分。

召开园区科协组织建设推进会和工作培训会,交流方法经验,指导工作重点,安排阶段任务,进一步提升园区科协的数量与质量。

(三)上下联动,协同有序,分阶段、分层次、有计划地推进园区成立科协组织

明确任务分工,各级科协共同努力、精心谋划、层层推进、务求实效。南京市科协明确了市、区两级科协的任务,国家级园区由市科协负责,省级及以下园区由所在区科协负责。两级科协分别制订年度计划和工作目标,制定专项考核制度,确保任务按计划完成。

加强调研指导,明确园区科协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协领导经常带队赴园区进行调研指导,推进组织建设工作。向园区管委会领导及科技、人才工作部门宣传科协组织的宗旨和任务、加强组织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园区科协的建设标准、职能定位以及南京市科协组织建设有关政策。市科协企事业科协联络部与园区科协筹备组建立密切联系,将科协成立的工作流程、筹备注意事项、成立大会会议材料样板等资料整理成文,及时发给筹备组,为科协成立做好前期准备。

推动区级科协的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要求区科协领导主动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工作计划,取得区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希望成为独立法人社团的园区科协,帮助园区科协筹备组与民政局协商,并进行相应辅导。

(四)加强宣传,培育典型,助力园区科协各项工作的开展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组织记者对优秀科技人物进行宣传报道,突出人物的科协身份,提高公众对科协组织的认识。组织省、市新闻媒体对南京市“321”科技创业创新人才、园区科协兼职副主席进行采访,《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刊发了较大篇幅的报道。新闻媒体对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同时进行了宣传报道。

做好科协系统内的宣传交流工作。《企业科协》杂志、中国科协网站发表了南京市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经验,受到外省市科协的关注。

整理编辑《企业(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手册》,下发至各区、园区及有意向成立科协组织的企业,宣传科协工作,指导企业科协的成立。

选树工作典型,组织交流、学习、座谈、研讨,推广先进经验。南京高新区科协、溧水区永阳镇民营企业联合科协荣获2013年度南京市“五杯”竞赛“建家杯”铜奖。对他们的工作经验在交流会、培训会等多种场合进行宣传推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南京高新区科协成为江苏省科协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单位。2014年度,南京高新区科协、南京经开区科协成为市科协“助建工程”示范单位,5家园区科协被评为全市企事业(园区)科协工作先进集体。

(五)搭建平台,组织活动,打造园区科协组织建设长效机制

制订下发了《2015年度企事业(园区)科协工作计划》,着力加强企业、园区科协组织建设方面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

nlc202309081809

组织动员园区科协积极参与“讲理想、比贡献”、人才举荐、科普工作、学术交流、专利推广、海智计划等科协品牌活动,做好园区内企业的发动、参与和联系协调等工作。

组织相关专业的科协秘书长交流学习活动,通过经验介绍、参观学习、现场教学、深入研讨企业科协工作,提高园区科协秘书长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举办新技术新产品交流推广活动,为企业发展服务。通过园区科协组织企业上报新技术新产品,市科协适时召开对接活动,受到企业大力欢迎,提高了科协组织的影响力与凝聚力,为成立企业科协打下良好基础。

二、园区科协工作主要成效

随着一批国家级、省级科技园区科协的陆续成立,南京市企业科协工作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科学素质提高方面有了更好的抓手,扩大了基层组织和科协活动的覆盖面。

(一)服务科技工作者广泛深入,针对性强

园区科协干部大多是兼职,在做好科协工作的同时,还负责人才引进、项目申报、专利申请、职称评审等工作,与各类各层次科技人员均有联系,通过召开科协全委会,与企业高管面对面沟通,为服务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打下良好基础。在市科协组织的学术活动、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等工作中,通过园区科协的发动与组织,基层一线的科技人员得到了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2014年度江苏省青年科技奖、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中,全市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共推荐17名科技人才参加评选,2人被评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均来自园区内企业。中国科协会员日期间,园区科协组织开展了11项活动,增强了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2015年度南京市第11届科技之星评审活动中,全市园区科协、企业科协共推荐33名科技人才参评。

(二)创新文化建设形式多样,受益面广

2014年,中国科协开展了“讲理想、比贡献”宣传教育活动,南京市科协组织了征文比赛。在此基础上,2015年南京市科协组建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巡回演讲团。在园区科协的推荐下,有2名创业者的事迹得到广泛宣传。依托市科协与新闻媒体的良好互动关系,来自园区内的高新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新技术新产品、科普场馆等均得到宣传推广。尤其是在科普周、科普日期间,园区科协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与推介,展位数超过了传统的骨干企业科协。

2014年,在园区科协的推荐下,3家单位分别成为省、市、区科普教育基地。各基地向中小学生和市民群众免费开放,承担了20余场科普参观活动。2015年,各园区组织了11场科普志愿者活动,受益人群涵盖了机关干部、企业员工、中小学学生和社区居民。科普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三)服务平台搭建有力,科技与经济相互促进

在企业科协传统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金桥工程、海智计划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园区科协组织会员单位积极参与,成效明显。

2015年南京市“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评比表彰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民营企业成为先进集体,被评为优秀项目并得到资助的民营企业占一半以上,这些大多来自园区科协的组织和推荐;获得金桥工程优秀项目和海智计划资助的园区内企业也越来越多。

在南京市科协创新性工作“南京科协大讲堂”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中,园区科协成为主力。南京科协大讲堂是由企业部牵头,学会部、科普部共同组织完成的每年100余场报告会。

在园区科协组织的讲堂上,科技政策、项目申报、专利申请、投融资服务等方面的专家受到普遍欢迎。有的专家在报告会后,与园区结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帮助、指导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部分讲堂成为“南京市公务员学习网”的学习资料。

2014年,南京市科协组织开展了“新技术新产品征集推介”活动,在全部征集的67个项目中,由各园区科协组织推介的项目达到44项,占总项目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市科协分管领导的带领下,赴6个园区科协开展专题调研,促进项目的对接。

目前,已有12家企业分别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合作意向。2015年更新、强化了“南京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平台”网站新技术新产品发布系统建设,下一步将通过互联网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成效。

(四)联合协作多方参与,科协组织成为园区发展助推器

2013年度与市委组织部共同下发的文件,极大地推进了园区科协组织建设工作。2015年4月与南京市委组织部共同调研了园区科协工作,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园区科协在服务科技人才、服务企业创新、服务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南京市科协与市发改委、经信委、科委、国资委五部门共同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影响较大。由于奖励机制的规范,物质奖励的力度逐渐下降,精神奖励得到重视。由五部委颁发的获奖证书得到科技人员的认可,提高了科协的影响力。

园区科协秘书处大部分与科技、人才部门合署办公,工作共同开展,资源互相利用,为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园区选派了一批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年轻有为的干部担任科协秘书长工作,部分园区分管科技的管委会领导担任科协主席。

各园区科协筹备组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吸纳了由企业技术高管、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委员会,科协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各园区召开了隆重的科协成立大会,管委会领导对园区科协为人才、为创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充满期待,同时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

南京高新区、南京经开区科协还申请成立了法人社团,拥有独立的运营资格,对工作的开展开了好头。科协组织按照《章程》组织会议、开展活动,得到各方支持和认可。

责编/刘红伟

基层党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4

---红山大队示范基层党组织经验交流材料

在赤峰市红山脚下,被称为“赤峰古城”的红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面积达29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人,驻地企事业单位上百家。驻守在这里的红山区公安消防大队始建于2009年,责任区面积近7.6平方公里,现有官兵41名,干部12名,战士29名,其中党员21名,大队下设2个中队。近年来,大队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进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创新发展的根本举措,坚持把上级指示与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抓好落实;坚持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坚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坚持党管党员、党管干部;坚持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依照规章制度办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了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坚持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建设的战斗堡垒,是部队战斗力生成— 1 —

的基础。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大队认真按照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大纲,从“立足根本,抓好源头,打牢基础”出发,积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认真研判当前党员队伍面临的严峻形势,整定了党员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充分发挥老党员带动新党员,新党员教育老团员的联动运行模式,真正发挥了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一)规范大队党委职责分工,提升大队党委综合工作能力。

大队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委军政主官职责分工细则》,规范职责分工,抓好落实。由政治教导员负责政工、后勤等工作,由大队长负责战训、防火等行政业务工作,这样既强化了军政“双主官”职能,又对基层大队主官形成了制约,全面提高了大队党委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使党委决策更民主、更科学、更正确,从而保证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以党组织建设带动部队全面建设。

(二)建立符合本大队的激励机制,督促党员履职尽责能力。

大队始终把党员岗位业绩作为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重点完善了党员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民主评议制和党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采取党内外群众评判、组织与自我鉴定相结合等方法,对全体党员进行全方位地评议,激励广大党员更好地履职尽责。

二、贯彻落实部局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让基层党务工作“转”起来。

为了使党组织的一切活动有章可循,大队建立健全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标准。一是党建内容制度化。大队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大队党委班子建设标准》、《大队军政主官职责分工细则》,编印了《基层党(团)组织制度汇编》、《党(团)支部工作手册》,按照示范操作程序,制定七项组织生活流程图,明确责任人和实施人。二是制度执行常态化。大队坚持以“三有”措施促进组织制度落实。即“党日有计划”,根据上级部署和部队实际,制定全年党日活动安排表,对会议、党课、汇报、评议、报告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同时根据形势的需要,对内容随时作出调整;“决策有质量”,结合具体工作,完善和规范党委议事范围、内容和程序,促使作出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汇报有点评”,实施党员思想汇报点评制度,对党员各方面情况进行点评,有效地解决了党员思想汇报与不汇报一个样的问题;三是组织建设一体化。大队党委在抓组织建设中探索确立了“一体并两翼,一强带两强”的思路,“一体”就是把基层中队党组织、团组织、武警委员会做为一个整体来抓,“一强”就是坚强的中队党支部,“两翼”是指作为党组织助手、生力军的共青团组织和武警委员会。“一强带两强”就是通过强化党支部建设,带动团组织和武警委员会的全面建设,切实抓

好两个中队党支部、团支部和武警委员会“三大组织”建设,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大队党委整体建设。

三、突出实践活动特色,让党建工作“活”起来 一是提升党组织活动的文化内涵,大队积极挖掘干部战士文艺特长,编排消防特色的警营文艺节目,组织开展爱国爱党歌咏比赛、读红色书籍活动、主题演讲比赛、党史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不仅使部队内部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且使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对于熏陶和培养全体官兵的高尚情操、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二是开展党史经常性教育活动。大队每年都要组织党员赴赤峰市红山文化博物馆开展“温誓词,明使命”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加深了党员同志对入党誓词内容的理解,坚定了全体党员“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三是巩固党建阵地,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大队加大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了“一室两栏十上墙”,设立党建工作资料柜,配备报刊架、学习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俱乐部、党委会议室、党团活动室和各功能库室,规范库室建设,为各级党团组织开展组织活动提供了必要场所,成为政治学习的中心、服务育人的窗口。大队还利用营区空间建立了具有警营特色的廉政文化长廊,讴歌火热的警营生活和消防官兵赴汤蹈火、服务人民的豪情壮志,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委对官兵成— 4 —

长的积极引导作用。

通过抓党建,我大队党委在部队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切实增强,党组织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党员身份意识明显加强,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2014年以来,中队出色完成了200多起灭火抢险救灾,圆满完成了李克强总理视察赤峰期间安全保卫任务,自治区“十三运”安全保卫等各项任务,部队建设打开新局面。大队先后荣获公安消防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总队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两个中队多次被支队评为“先进党支部”,2014年有6人荣立三等功,4名官兵被各级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基层组织建设年经验交流材料2 篇5

——xxxxx基层组织建设年经验交流材料

??地处龙泉山脉浅丘地带,距???县城7公里,距富兴场镇4公里,紧邻德中公路,全村幅员面积2.15平方公里,辖6个社,人口1071人,党员30人,2011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263元。

今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这项活动落到我们党支部,就是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凝聚党心民心、促进农村和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一切”的工作理念,通过强化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确保基层组织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让群众满意。我们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是:

一、分类定级,让群众说了算

掌握支部情况,搞好分类定级是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首要任务,也是“三分类三升级”活动的基础工作。1-4月,村党支部按照县委和镇党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了大调查活动。在定级前,我们“村三委”成员共分成3个小组,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挨家挨户调查摸底,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定级时,首先组织群众代表对支部工作、班子成员、党员队伍、活动阵地等内容进行初评和打分,实事求是汇总数据,真心实意查找问题。测评中,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在定级后,我们针对群众满意度低的工作,再次分成3个组入户走访了解,面对面交流,有针对性找原因、想办法,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最终,我们村党支部通过群众会议初评、党员大会评议、支部自评、党员群众审议、上级党组织评定等程序,被定为一类党组织。

二、查找问题,从群众中去找

我们认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归根结底是要为群众解决一些问题,让群众得到一些实惠。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真正关心、迫切希望我们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村党支部采取多种方式,认真查找问题,努力找准问题。一是支部找。我们支部成员利用各种与群众打交道的机会,与老百姓实打实的谈感受、讲体会,虚心听取他们对我们不满意的地方。二是“卧底”找。为了听到群众真实的意见建议,我们悄悄请几位党员群众作“卧底”,让他们在茶馆、饭店等场合,多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三是公开找。我们通过召开坝坝会、小组会等方式,邀请群众提意见、谈困难,及时找准薄弱环节、查找突出问题,全面掌握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下一步整改提高奠定基础。目前,我们主要收集到“村上产业发展不强、年轻党员太少、个别党员不像党员、党员活动较少”等等突出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整改。

三、整改措施,请群众提意见

尽管我们村党支部定为一类党组织,但按照“先进的更先进”要求,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前阶段的工作中也查找到了、也基本找准了,当前的任务就是下功夫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类,分出了哪些是我们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要请镇上解决的问题,哪些是要靠县上、市上甚至省上解决的问题。然后,我们邀请群众代表和我们一起来讨论研究整改措施。目前,我们初步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发挥台帐作用。建好、管好、用好“民生、困难群众、稳定”三本台帐,完善“一流动三留守”服务模式,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处理为主动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二是积极主动结对子。我们计划请县委组织部帮助协调,与县外的,和我们???村情况相近的一类村党支部结成对子,争取他们的帮助支持,也开阔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可亲可学、学有所

获。三是争取下派干部。我们计划争取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向我们村继续下派一位优秀年轻干部,提升我们的管理服务水平,特别是“精细管理”水平,增强生机活力,尤其是对我们村的产业发展能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四是努力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好“民事代办、民情代诉”,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规范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让群众知晓、熟悉、监督村上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建服务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广场等,经常开展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群众满意,争取群众支持。五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利用村广播、板报、远程教育站点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村上所做的工作,教育党员群众爱村建村。同时,邀请专家到村上开展农技讲座、现场指导等,提升党员群众致富能力,增加农民群众收入。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篇6

雨时农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全党发出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重大战略任务一年多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市委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工作精神,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之服务于“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先行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保障,夯实学习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有关学习方面的组织领导、计划安排、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基础工作做好,筑牢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根基,这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有保障。

一是落实领导机构,组织有保障。区委成立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主领导任组长,相关领导为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在区委宣传部下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办公室,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拟制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全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了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任务要求,对全区党员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提出了硬性要求和约束性考核标准,强化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经费有保障。各单位、部门和“两新”组织根据工作实际,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确保活动需要。全区各级各部门每年仅用于党员干部订阅各类报刊图书的经费开支总额就达500万多元,并且区财政每年还另行安排了40万元作为各单位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专项补贴。去年,我区各单位各部门征订的各类党报(刊)总计六七十万余份,主要有《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半月谈》、《经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党的建设》和《内江晚报》等;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和开展学习的需要,订购的中央推荐书目多达30余种,涉及《邓小平文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大趋势》、《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读本》等各类图书5万余册。

三是健全学习机制,制度有保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中心组学习组织、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检查考核等制度,把中心组学习纳入领导班子建设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科级领导干部“述学”(试行)制度,把个人述职与“述学”结合起来,民主评议与“评学”结合起来,促进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起到学习上的表率作用。健全落实了“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党支部学习会、学习交

流会等制度,并鼓励党员积极开展自学活动,在党员队伍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拟对全区实职领导干部实施考学,把考试结果与晋升晋级挂钩。坚持完善学习交流通报制度,创办了《甜城学习》刊物,拓展了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化运用平台,并通过研讨交流、媒体宣传、物简报反映等多种形式,促进学习教育成果更充分更及时运用于工作决策中。

二、拓展学习阵地,优化学习环境

为进一步丰富党员群众文化生活,为党员群众学习教育创造良好条件,我们把学习阵地建设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加强和优化学习环境建设,在全区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

一是拆巨资打造文化龙头。文化馆是我区文化工作的龙头单位,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龙头单位作用发挥越好,对全区党员群众学习文化工作的带动作用和标杆作用就越显著。近年来,我区先后投入了100多万元,扩建文化馆,建成了多功能厅、排练厅、舞蹈室、电子阅览室、绘画室、培训室等,成功创建了国家二级文化馆,使之能进一步发挥学习、培训、辅导等文化功能,成为名符其实地党员群众文化活动阵地。

二是有序推进重点基地建设。我们在已建成的学习文化馆站社及部分学校中,选择一些基础好,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好的点,进行重点打造,在人、财、物和活动辅导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使之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社区、村社、街道的重要文化活动据点。第一批已建成并挂牌的基地有农民工文化活动基地5个,特色及其他群众文化活动基地8个,其他活动基地5个,共计18个。

三是大力提升文化站点功能。文化站是基层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的最基本的场所,十分重要。我区拟规划完成全区14个乡镇、6个街道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现已建成永安、朝阳、靖民等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均在300㎡,办公室、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健身房、卡拉OK室等一应俱全,文化功能大幅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基层党员群众学习文化生活的需要。农村(社区)书室是文化站的延伸,是进行学习教育的有效载体,我区截止目前共建成农村书社、书屋40个,社区书屋38个,城市社区平均购置图书在5000册以上,农村平均在1500册以上。

三、紧扣学习主线,明确学习重点

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学习主线,扎实推进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务求在理论武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深入开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我区各级党委(党组)始终如一地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报告、研讨交流形式,引导党员干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全区党员干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全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开展。自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来,我们邀请了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委组织部特级研究员彭穗宁教授,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院长、教育部授予的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奖者之一的李尚志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赵晓鸿教授等,举办高规格的大型专题学习报告10场次,累计3000余名党员干部听讲学习。

二是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区委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一方面,我们根据中央精神及时制定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提纲,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团长,相关部门领导为副团长,有关同志为成员的区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在全区进行巡回宣讲,累计组织开展宣讲7场次,约2000余党员干部参加了学习。另一方面,制发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组织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支部生活会、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学习、深入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全面、准确、深入地领会全会精神内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深刻领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深刻领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和重点内容,切实把全区党员干部的思想和意志统一到党中央的科学决策上来,把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十二五”规划的奋斗目标上来。

三是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思想防线,切实把思想上政治上的坚定性体现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来。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一方面,我们先后组建了由党委、纪检、宣传、政法、党校等部门领导以及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为成员的政治理论宣讲团、市民教育讲师团和反腐倡廉宣讲团,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反腐倡廉宣讲团累计在全区开展以《廉政准则》为重点的宣讲活动30余场次,2000余人受益;政治理论宣讲团、市民教育讲师团累计开展各类宣教活动50余次,2700余人参加学习。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创新载体,贴近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生活实际,寓宣传教育于活动,不断拓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

度。如在廉政宣传教育方面,除采用传统的学习教育方式外,我们筹建了网上“廉政课堂”,扎实开展了“读书思廉”活动,在永安积极打造“廉政文化一条街”,在交通要道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橱窗等,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文明素质上,除利用板报、墙报开展宣传教育,采用职工政治学习、市民学校教育手段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学习外,我们还通过组织举办“讲文明、树新风、建和谐中区,做文明市民”主题演讲比赛,“我们的节日——读书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诗文诵读大赛”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基本信念。

四、注重学习筹划,提升学习成效 在坚持中央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之下,我们围绕市中区“一区六重点五基地”的发展战略,把党委(党组、总支、支部)中心组学习、专门教育培训、各类学习活动作为“三大传动主轴”,对其进行精心筹划设计,以此带动全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扎实开展。

一是中心组学习规范有序。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职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在区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安排、采取何种学习方式、需要什么学习资料等各个方面,都是在总结分析前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的大政方针,结合区委、区政府的决策举措,进行统筹安排和部署,最大限度地把中心学习组同推动全区实际工作、推动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养融合起来,把学习、研究和实践有机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学用相长。基于科学合理的学习流程设计,加之规范的管理,区委中心组成员年均出席率保持在95%以上,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较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二是教育培训规划贯彻有力。大力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需要,也是我们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此,我区连续几年制定了《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统筹安排全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对区内各类短期教育培训进行规范管理,不断推进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去年我区共选派53名干部参加市委党校主体班培训、7名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省委党校乡镇党委书记进修班学习、6名干部参加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学习;举办了第24、25期科干班和第18期青干班、宣传干部培训班、党务学习培训班等,累计培训党员干部300余人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规范培训,我区党员干部整体思想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得

到了明显提升。

三是学习活动安排有声有色。与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市区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等相契合,组织策划好相应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是我区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有力推手。据不完全统计,我区近年组织开展的大中型群众文体活动就达8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0000人次,观众和受益群众达20万人次。如利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纪念张大千诞辰110周年、范长江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以及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等。开展了书画展、摄影展、集卡展、舞蹈比赛、腰鼓比赛、演讲比赛、读书征文活动、卡拉OK演唱比赛、歌咏会、文艺演出、现场书画、研究会、笔会、送文化下乡、书写春联、激情广场大家唱、趣味文体游戏、电影放映、川剧座唱、京剧联唱等。基本做到了社区活动天天有,小型活动月月有,大中型活动年年有,节日和庆典活动定时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推进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学校如何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 篇7

在学校内部进行工作经验交流, 由于是同一个学校的老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共性的问题, 交流工作经验有助于全体老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些具体措施也能给其他老师一些启示。如何开好工作经验交流会, 笔者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讨论。

一、经验交流要有目的性

学校主管部门在组织老师进行经验交流时要有侧重点, 交流要有主题, 要有导向性, 这样的交流会才有效果。在经验交流会上, 老师们要收获什么?我想就是教育教学的技巧和方法以及班级的管理能力, 更重要的是传递敬业精神。而学校收获的是教师文化氛围。

二、经验交流要谈自己的教育理想

没有教育理想, 教师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空谈。有教育理想的老师才能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去教育学生, 随之产生的就是教育方法和技巧。

三、经验交流要谈教育活动产生的教育效果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以好的教育效果为目的, 因此经验交流的主讲老师们要谈采用了哪些教育手段、哪些教育活动, 在学生身上取得了哪方面的成绩。如班级特色建设、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等等。

四、经验交流要谈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为问题的存在, 老师们才会聚集在一起进行经验交流。经验交流的主讲老师在谈取得的教育成果时, 也要谈谈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介绍这些问题时要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如何根据这些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又滋生出其他问题, 自己是如何解决的, 最后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五、经验交流更要正视问题的存在

在很多经验交流活动中, 部分老师只谈成绩、功劳, 而对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却没有深入反思。老师不是万能的, 教育教学方法更不是万能的, 问题始终伴随教育过程而存在。因此老师们要勇敢地正视问题的存在, 也可以把问题抛给台下的听众, 让大家去思考, 让大家去实践, 最后共同解决问题。

六、经验交流会不是结束

带着经验交流会上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学校管理者要认真思考总结, 老师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技巧。

七、经验交流切忌表功、诉苦

有的老师在进行经验交流的时候, 面面俱到, 先表表功劳, 谈自己取得了哪些哪些成绩;然后诉诉苦, 说说自己通过哪些途径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最后拍拍马屁, 感谢校长、感谢主任、感谢搭档等等, 经验交流成为表功、诉苦、拍马屁会, 没有一点实际效果。

向非营利组织学习创业经验 篇8

从Kiva的实践中,创业者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经验:

1、打造有价值的伙伴关系:绝大多数创业者都会在与投资人、媒体记者、客户或者父母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多关系并没有价值,关键你要看这种伙伴关系对于收入或成本是否有影响,如果没影响就说明没什么价值。Kiva~67家小额融资组织建立了关系,正是这些组织帮助出借人找到需要贷款的创业者。Kiva还与PayPal、Google、雅虎、微软、MySpace以及YouTube建立了伙伴关系。你可以想象,这些关系将对你产生何种影响。

2、促使品牌传道者出现并给以支持:Kiva已经有250位积极的志愿者提供服务,这些人想通过扶持创业者以帮助Kiva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品牌传道者的出现都缘于一项伟大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像苹果公司、哈雷摩托、Tivo以及现在的Kiva都有品牌传道者。

3、找到商业模式:有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商业模式避而不谈或合混不清。Kiva的模式是:当出借人确定要贷出一笔款项时,还要付出最少2.5美元的志愿者费用。你没有听错:出借人不仅不收取利息,还要为了贷出款项而付费。

4、信赖未被证明的人:Kiva的创始人有着很完美的背景是吗?他们既不是高盛的投资银行家,也不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或者洛克菲勒基金的副总裁,或者麦肯锡的合伙人。他们不过是斯坦福商学院的研究生,杰西卡曾担任过临时行政助理,听到了穷人银行家尤努斯的一次演讲,点燃了她的激情。5、关注免费推广:Kiva创建于2005年,当时在乌干达找到了7家小企业。第一次免费推广出现在杰西卡和马特的婚礼邀请电子邮件中。这7家小企业都在一个周末获得了贷款。然后《科斯日报》从一篇废弃的新闻稿中发现了他们的故事,接着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重点报道使得其贷款额一夜之间从3,000美元增加到3万美元。没有路演,没有新闻发布会,也没有研讨会。

6、忽视唱反调的人:杰西卡夫妇曾收到大量建议,说Kiva没有政府的支持很难通过互联网发放贷款,也走不出一个很小的范围等等。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他们并没有受到反对意见的影响。

组织部作风建设经验交流 篇9

一、规范运作“4211”工作机制,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按照自治区《关于在南疆四地州边远乡镇实行“4211”工作机制的意见》及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上阿图什乡本着从建立一支立场坚定、政治可靠、素质优良的机关干部队伍出发,积极推行“4211”工作机制,在“4211”机制运作过程中,按照党政党建、农村经济、综合治理和社会事务三大块正常运转。党建党政综合办主要负责纪律检查、组织建设、干部党员培训、群众团体、综合协调、文秘翻译、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工作。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农、林、牧、企业以及水利、农机、农技等方面的引导、服务、协调工作。综合治理和社会事务办主要负责政法、社会治安、宗教事务管理、教育、文化、卫生、计划生育、民政、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各办公室主任均由乡党委副书记担任,副主任由乡政府副职担任。各办公室工作人员按照“四班三运转”开展工作(农忙、抗洪抢险等特殊情况除外),始终保证有两班人员在岗。轮岗两个组与轮训、轮休的两组人员实行10天一轮换,轮训和轮休组每5天一轮,确保了每名干部经过10天辛勤工作后有5天的休整时间。积极理顺与站(所)的关系,正确调整站(所)管理体制,将站所干部也纳入了“4211”工作机制。全乡各站(所)都能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发展、稳定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为确保“4211”工作机制得以正常运转,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创条件。在推行“4211”工作机制中,乡党委针对干部业余生活枯燥,部分干部不愿在乡里居住的现象,从优化“五小工程”入手,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真正做到留身留心。一是建立机关食堂。保证乡机关干部一日三餐或加班工作之后能够吃上经济实惠的家常便饭,乡机关派专人种植菜地,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改善住宿条件。上阿图什乡经过多方努力,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盖起了一幢598.02平方米33间的干部宿舍楼,设施齐全。筹资购买了太阳能淋浴器,让乡机关干部工作一天后能洗上热水澡。三是丰富文化生活。建立了占地100多平方米的融学习、娱乐、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活动室。活动室内有各种书刊、杂志21150本,每年订阅各种报刊杂志达15种以上,为机关干部营造了一个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二)订制度。乡党委为充分发挥“五小工程”作用,建立了三项制度规范运行“4211”工作机制。一是实行乡领导干部值班制度。规定乡领导干部星期一至星期五工作日期间不得私自回家,必须居住在乡里。双休日、节假日必须有领导干部值班,党政主要领导家属在异地居住的,轮流回家休息。二是实行晚间学习制度,开办干部理论夜校,组织干部学政治、学业务、学技能,不断提高乡干部的思想文化素质,丰富乡干部的业余生活。三是实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年终由机关普通干部、农民党员、群众代表对乡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列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

(三)抓教育。乡党委针对在推行“4211”工作机制中一些干部认为现在乡镇干部异乡交流频繁,在某一个乡镇安家不现实,“八小时”之外时间属自由支配,晚上回城住,完全是个人的私事等思想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宗旨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同时将推行“4211”工作机制与机关作风整顿相结合,与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引导干部从思想上端正对“4211”工作机制的认识,为全面规范运行“4211”工作机制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四)勤检查。乡党委成立了督查组,切实加强监督检查。一是电话抽查。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包村在岗在位情况。二是主要领导对包村情况检查。每月至少检查2次,检查情况及时

反馈给乡党委。三是督查组进行不定期暗访检查。

二、发挥优势,多措并举,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基层组织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经济要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能进一步促进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是基层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基层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近几年来,上阿图什乡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

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一项基础工程,狠抓不放。注重体制创新和思路创新,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大力开展“告别空壳村,建设小康村”活动,立足和挖掘资源优势,盘活现有资产,在种、养殖业上下工夫,在农副产品加工和管理上下工夫,努力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

(一)因地制宜选好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路子,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2000年乡党委提出了“优化种植业,大力发展园艺业,不断壮大畜牧业、推动二、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的经济发展。2000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为39.5万元,财政收入为106万元;2001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为38万元,财政收入为108万元;2002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为54万元,财政收入为111.94万元。几年来,乡党委以彻底消灭“空壳村”为重点,狠抓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已达到16个;收入在5万元以上、积累在8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个;收入在5万元以上、积累在10万元以上的村已达到5个。2003年,在“自治区加快南疆农村经济发展工作会议”和“自治州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乡党委又结合自身实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赛牛会”的召开,有力地激发了农牧民发展养牛业的积极性。在市委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乡党委确定了“强攻畜牧业,规模林果业,调优种植业,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提出了十五期间实现4万亩优质杏树进大田、万头奶牛工程、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发展现代畜牧业,“引”增收按照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防疫体系网络化、产品营销市场化的要求,抓好牲畜品种改良、饲养管理、畜群结构调整和疫病防治等工作。以项目为带动,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借鉴成熟的生产管理、市场销路,迅速形成区域产业优势。上阿图什乡现拥有专业养殖户420户,专业养禽户66户,初步形成养殖小区3个。2004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乡畜牧兽医站引进多种优良畜禽,建立了纯种繁育基地。

2、规模发展林果业,“带”增收采用粮果间作、果草间作、果菜间作等形式扩大优质特色林果、园艺栽种面积。4万亩杏树进大田的目标已完成3.7万亩,杏树以栽种优质赛买提杏为主。同时,做好老果园的嫁接改良工作。在阿克买拉建成3000亩葡萄基地。目前,全乡示范基地已达20多个。

3、优化种植业,“助”增收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先导作用,积极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2003年计划种植小麦3.5万亩,实际完成4.01万亩,其中83—171优质小麦3.8万亩。2004年,“三夏”复播引进承玉6号、SC—704等优良品种。

4、小城镇建设,“活”增收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发挥特色、搞好试点规范”的要求,对全乡各站(所)、学校、住宅、公共设施、商业区等进行全面规划。今年,对乡机关大院经过绿化、打地平、新修大门,达到了绿化、美化、硬化的标准。有线电视已入户1507户,自来水入户2298户,乡村道路铺设柏油53公里。

5、劳务输出,“促”增收通过成立劳务输出办公室,组织富余劳动力到北疆拾棉花、捡西红柿等,每年输出富余劳力3000多人次,年均实现劳务创收450多万元。

三、选贤任能抓好村级两委班子,造就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村党支部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农村工作的组织者、农民群众的领导者,只有将村级两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增强,才能真正作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阿图什乡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

(一)抓住村级两委班子换届的有利时机,加强引导,使群众正确把握选人的“尺子”通过开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召开各种专题会议、印发宣传资料、利用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干部应具备的标准和要求,使广大群众明白如何选人,选什么样的人。特别在预选候选人前,除把选举的方法和程序告知选民外,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多渠道摸清村情民意,找准切入点,认真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二)围绕“五好”村党支部标准,认真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一是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采取由村干部述职,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民主生活会组织考评等方式,普遍对村级班子的整体情况进行模底,将一批群众公认、政治立场坚定、懂汉语、文化素质高、头脑灵活、思想坚定的党员选进村领导班子。乡党委按照“八不选”的标准把好资格审查关,八不选即:违法乱纪的人不选;办事不公的人不选;有经济问题的人不选;思想守旧的人不选;没有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人不选;受过刑事、民事、党纪、政纪处分的人不选;心术不正、利欲熏心的人不选;身体不能胜任的人不选。群众反应强烈、工作能力不强的村领导班子,上阿图什乡采取选派国家干部到村任职的做法。2003年,对白依沙克、栏杆、尧勒其拉三个村的支部书记;栏杆、博斯坦、迪汗拉三个村的村长;吾提亚克、塔库提、依克沙克、拉依勒克、卡尔湖、铁提尔、白依沙克、亚孜路的支部副书记;亚孜路、栏杆、卡依拉克三个村的村长助理进行了调整;对站(所)领导的选拔引入了竞聘上岗机制。二是合理设置支部。2002年,将农机站和林管站调整建立为两个党支部;将水管站和自来水公司合并成一个党支部。2003年,我乡结合实际,将机关党支部、政府党支部合并为一个支部。三是进一步优化班子的知识、年龄结构。通过党委一班人认真调查摸底,全面系统的整顿,解决了各支部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偏大、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等问题,使村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由2000年的45岁下降到现在的39.6岁,加速了村级班子的年轻化、知识化进程,为新形式下开展农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四是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几年来,为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对16个村实行了会计委派制。2003年上阿图什乡把86名素质好、能力强、敢于吃苦的机关干部派到各村挂职,把村级综合工作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选调到乡机关工作,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四、积极探索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重点突出,加强教育。落实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以乡党校和村党员活动室为主阵地,采取集中辅导、参观考察、电化教育等形式,在党员中重点开展了党的方针政策、党性宗旨、实用技术、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并根据党员队伍思想状况的差异,突出重点,分层施教。对思想保守、无创新精神的党员采用集中办班、用身边的人和事及新技术带来的实际利益促其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科技素质低、缺乏致富本领的党员有计划地进行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使他们学一技之长,增强致富能力。

(二)把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双培双带”活动有机结合1、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把“双培双带”工程纳入了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考核考评办法,把“双培双带”工程与干部党员的政绩考核相挂钩,明确了乡村党组织负责人搞好“双培双带”工程的责任。要求各相关部门根据承担的职责任务,围绕“双培双带”工程抓好本职工作。全乡形成了由乡党委统一领导,书记牵头总抓,各村、站(所)广泛参与,乡党委和村支部具体实施、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不断提高“双培双带”对象的整体素质。乡党委对农村党员采取科技培训强素质、外出学习开眼界、调整结构理思路、提供项目促发展等措施,使他们尽快成为种、养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对致富带头人采取政治学习培训、党员结对帮、指定支委带等措施,使他们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双培双带”工程实施以来,全乡共举办“双培双带”主题培训班20多场(次),组织党员、致富能手到外地参观学习10多场(次),参训人员达700多人(次)。

3、开展结对帮扶,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的积极性。一方面在农民党员和致富能人中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致富能人帮带党员,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党员帮带致富能人,引导致富能人中的先进分子在政治上进步。目前,全乡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子200多对,经结对帮带,致富带头人发展为党员的有10多人,党员发展为致富带头人的有20多人。另一方面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二帮一“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致富能人不忘乡亲,共同发展,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50多户。

4、树立了一批示范典型,推动整体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确定了8个村党支部作为“双培双带”工程联系点、示范点,确定示范项目12项,确定20多名科级干部包村,乡下派80多名机关干部到示范点重点帮扶。乡、村党组织先后为示范点、示范项目建设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典型投入扶持资金50多万元,建成党群共富示范点12个,培养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的党员典型8个,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典型10个,这些典型为“双培双带”工程的深入实施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提高了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员队伍中致富带头人群体的壮大为村级班子建设储备和提供了优秀的后备干部。通过双向培养,党员队伍中致富能手数量迅速扩大,绝大多数农民党员成为实践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闯市场、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带头人,农村党员在小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形成了“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喜人局面。

(三)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上阿图什乡现有养殖、运输、干果加工等协会,依托专业协会建立党群共同致富联营体,通过支部加协会的做法,引导党员在主导产业发展中找准位置,在带领群众奔小康中做表率。广大党员在带头致富的同时,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使党员在党群共富产业化经营中起到了排头兵、领头雁的作用。

(四)发展党员严把“入口”,疏通“出口”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在青年农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及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积极培养和吸收其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较好地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分布结构。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疏通“出口”,对长期不参加党的活动、不发挥作用、民主评议不合格的党员,给予处置,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

五、加强干部的“双语”培训汉族干部的“双语”培训除采取集中培训外,还采取进村入户,每人建立10个联系户(每个星期至少到联系户家中去一次,进行少数民族语言交流,了解并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双语”水平。少数民族干部采取到兵团、北疆挂职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异地挂职前必须参加4—6个月的汉语基础强化培训班,学习效果显著。挂职回来后,为防止口语水平下降,让他们与汉族同志结成工作对子,一块开展工作。通过定期测试,全乡干部培训合格率均达到了95以上,80干部的能进行“双语”会话。

六、紧扣时代脉搏,立足开拓创新,实现新时期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跨越式发展上阿图什乡始终把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提高质量,加强管理,面向基层,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构筑了完善的播放网络,建设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专业化队伍,使基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在提高党员素质、服务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中心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工作到位乡党委为抓好党员电化教育,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由9人组成的党员电教领导小组。同时提出了“两个注重”即:注重党员电教工作人员的素质,注重党员电教设备的基础建设,成立了1个乡党员电教播放站,17个村级党员电教播放点,形成了党员电化教育两级(乡、村)网络体系。

(二)加大投入,强化队伍建设首先从人力上,选派硬手。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对党员电教工作熟悉的干部充实到村级电教点。其次从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乡党委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资2万元为各电教点购买了VCD、话筒等电教设备。

(三)强化培训,提高电教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了适应党员电教基地化建设的需要,乡党委组织电教员培训班,“逼”着基层电教人员学业务、学理论、学知识,“督”着有关领导抓培训、抓管理,同时安排各村电教人员外出学习,增加他们的实践机会。

(四)倡导电教创新,内容向多样化转化在开展党员电教工作中,上阿图什乡注重利用电教片为广大党员提供寻找信息的空间,争取做到让广大党员足不出户,就能查找到所需的相关信息。先后组织各站(所)、各村、学校党员分批观看了《新疆党员电教(农村版)》、《中国西域》、《党的光辉照新疆》、《农作物栽培》等电教片。充分发挥广播站的宣传作用,专门开设了《党的知识》、《农牧民课堂》、《四五普法知识》、《科技之冬》等专题讲座。并在每周定时播放两次以科技知识、先进党员事迹为主题的影片。

(五)注重效果,抓好电教片播放和收看工作为了增强播放收看工作效果,扩大教材资源,乡党委及时购买各种有积极意义的电教片,并向基层电教点供片。同时,建立健全党员电教工作站片库管理制度,建立各类登记表册,做到专柜存放,专人负责,疏通了供片渠道。为丰富电教片的内容,有的站点除了组织部的供片以外,还通过宣传、纪检等部门引进一部分电教片,拓宽了片源渠道,实现片库共享。

(六)抓好典型示范,发挥辐射作用为了影响和带动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致富本领,乡党委建立了尧勒其拉村、奥提亚克村、迪汗拉村三个党员电教科技示范村,125户电教培训示范户。

上一篇:光网络信息传输技术下一篇:公司维稳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