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现状(精选8篇)
开展现状 篇1
【摘要】在广泛了解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深入考察“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分析法对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和细致地剖析,针对项目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为体育旅游实体企业旅游项目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旅游;项目设置;资源利用
1前言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体育旅游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世界体育产业的收人为亿美元,并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旅游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1994年以来,中国的体育旅游收入每年以30%- 40%的速度增长。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体育旅游的研究多停留在民族性或地域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及体育旅游具体内容和体育旅游市场相关方面的细节性研究,而对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分析,尤其是产业个体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课题拟从体育旅游产业个体“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现状入手,探讨体育产业个体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四川穿山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设置情况以及近年来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落实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方法对“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简介
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游客定制中国西部体验性旅行的专业旅游公司,主营川藏,青藏和川滇观光探险和专业(宗教文化,环境保护,摄影)旅行;兼营探索性的考察,商务会议和培训。
旗下的成都穿山越野运动俱乐部成立于,是西部唯一覆盖四川、西藏、云南的越野运动俱乐部组织。
俱乐部汇聚了西部越野探险运动精英,拥有西部最庞大的越野运动车队,其越野探险线路涉及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新藏线、中尼公路、唐蕃古道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香格里拉环线。
根据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主要体育旅游项目设置表见表1,我们不难发现,在所有公司的体育旅游项目中多存在以下特点或问题:一是体育旅游方式多为自驾观光;二是时间多集中在十天左右;三是旅游地多集中在川滇藏以及青海和新疆;四是体育旅游专业性工作、服务人员不确定,不能很好满足公司及游客需要。
3.2四川穿山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SWOT分析
3.2.1优势
在地域环境方面,“四川穿山体育旅游有限公司”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四川省。
四川省是我国长江上游唯一毗邻湘、鄂、黔、滇、藏、青、甘、陕8省区的省份,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3大区的天然纽带,位于中华民族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走廊,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了博大奇绝的巴蜀文化。
其西部是青藏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数亿年的地质运动,沧桑巨变,造就了瑰丽险峻的巴蜀风光,历来有 “天下山水之胜在蜀 ”之说,号称 “东方伊甸园 ”。
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四川体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数量之多, 品位之高,为世人瞩目。
在气候环境方面,四川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明显,气候复杂多样。
在政策环境方面,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符合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四川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
随着近年来国内及西部生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四川开发以绿色、环保为特征的体育旅游产业必将成为四川体育旅游开发新的趋向。
从项目自身看,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的体育旅游项目具有体验性都比较强,风景优美,项目活动涉及区域广,文化独特性强,从而易于形成多种项目组合,可创造集观光、科普、文化、健身、休闲、增智于一体的参与性强、刺激、好玩的综合性体育旅游项目。
3.2.2劣势
从公司体育旅游项目自身看,主要存在:一、体育旅游方式相对单一,多为自驾观光型;二、旅行耗时较长,多集中在10天左右;三、个别项目有一定风险,受年龄、体质, 健康状况限制较大;四、游客对项目偏好与体验不一致,导致游客期望值的差异较大。
政策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对民营旅游企业的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
在旅行社业,《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必须是全民所有制,经营国内业务的至少是集体所有制。
这就意味着个体私营企业无法进入旅行社行业。
另外,在旅游景区开发方面,国家尚未出台关于民营企业是否可经营旅游景区的明文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旅游行业各种管理制度和条例中真正涉及“民营旅游企业”的仍然很少,大多数民营旅游企业无法得到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待遇等问题依然存在。
法律环境主要是指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不健全方面。
如由于我国现行的民营经济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对民营经济的保护、规范、引导的力度不够,许多民营旅游企业在并购国有企业、享有土地使用权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其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管理环境方面,因为我国政府对民营旅游企业的管理涉及工商、税务、金融、统计、物价、城建、卫生、计量、环保、文化、公安等部门和街道、乡镇等大大小小近30个政府机构,由于责权分散和部门利益的驱动,这些机构在对民营旅游企业的管理监督中各自为政,造成民营旅游企业负担过重,而在民营旅游企业真正需要的诸如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方面却得不到实际有效服务,给民营企业个体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3.2.3机遇
体育旅游业本身发展方面,在其发展中有一个在产品结构、项目结构、经营方式、服务方式上不断调整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这一调整过程必将会更加科学与迅速。
经济环境方面可主要分为两点:一、在宏观经济背景和战略目标上,契合了四川省委、省府关于率先发展与经济社会关联度密切的旅游业的战略部署;二、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提高与改善,以运动健身、文化教育、旅游度假为主的休闲活动必将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
在产业政策上,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国家新近出台的关于旅游业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所确立的资源开发的市场化模式相吻合。
景区环境方面主要体现在近年来景区越来越重视开发与规划,项目开发与节事旅游形成优化组合,由于区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景区环境明显改善;通过扩大对外宣传,景区外部形象大为改善,部分景区还增加了民族特色体验式表演项目,采取多种方式提供相关体验。
通过奖励和优惠鼓励游客参与体育旅游项目,容易形成旅游热点和良好的景区外部环境。
3.2.4面临的挑战
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发配套设施不足,公司内部体育旅游项目开展中专业人才的相对缺乏。
旅游项目自身发展方面主要存在具体体育旅游项目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如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形式及内容多集中在自驾与徒步两种,而对其它形式的体育旅游开发较少等。
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消费环境方面,对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维持与开发构成威胁的外部消费环境,主要包括:一、其它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启动类似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计划所带来的威胁;二、游客偏好与体验不一致,部分游客很难获得和期望值相符的体验等问题所带来的舆论威胁。
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法律环境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政府的一些法规对企业体育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所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以及知识产权维护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政策保护。
例如,在民营企业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的权益归属做出清晰的界定,致使有些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行为失去相应的制约。
3.3四川穿山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对策
3.3.1继承与发展并重,积极丰富体育旅游内容
公司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新的旅行线路和旅行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协调融合各个地方、民族的节日和文化,积极创建项目开展的各种平台,丰富极具民族地域魅力的体育旅游项目内容。
3.3.2以民族风情为特色加大宣传力度
应改变方式,迎合世界体育旅游项目发展的潮流,把握特色旅游的宣传趋势,凭借民族风情的展示力,积极融合和开拓新的宣传渠道;积极扩大影响,突出体育旅游特色,通过观摩、了解和参与,促进体育旅游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展现旅游地风采,让参与者充分沉醉心于水色山光的同时,感受项目所富含的浓郁民风,领略特色文化。
3.3.3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时间宽度,加快人才培养
公司应细分体育旅游市场,积极促销,研究相关需求,对口成套推出有针对性的旅行线路和旅行时间,以适应和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
加紧培养、扩大专业人才队伍。
大力培养专项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服务、管理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丰富和促进相关建设的发展,使人才的供应可以及时适应现代人们对体育旅游项目的需求,促进公司的发展。
3.3.4拓展思路,激活需求,全面考虑,配套推出,综合利用
拓宽相关工作思路,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有效激活群众需求,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对内积极推行一些对项目实施和开发有益的改进意见和方案,对外积极推广一些配套全面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以吸引消费者。
在综合运用以上各种资源及手段的同时,统筹协调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力求达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结论
本文在广泛了解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分析法对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比较,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继承与发展并重,积极丰富体育旅游内容;加强宣传;拓展体育旅游时间宽度;加紧培养,扩大专业人才队伍;拓展思路,激活需求,全面考虑,配套推出,综合利用”等建议。
今后,我国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定会更加普及与迅速,体育旅游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展也定会更加科学与丰富。
对于体育旅游实体企业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研究,可以给这一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范怀超, 张启春. 四川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 (5).
〔2〕周道平,张小林,刘少英.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环境条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
〔3〕汪昉,孙云.四川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战略〔J〕.软科学, (5).
〔4〕何芝.休闲生活方式影响下四川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的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
〔5〕刘旭东,孙庆祝.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沙漠类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宁夏沙漠体育旅游项目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3).
〔6〕En right, Michael JNewton,James.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e it iveness :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J〕.Tourism Management ,,12(6).
开展现状 篇2
1、研究对象
以10所中小学的500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大量与“阳光体育运动”相关的书籍、学术期刊、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法规条例等文献资料, 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整理与综合, 对本文的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2.2、问卷调查法
针对“阳光长跑”开展的现状设计调查问卷, 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 对10所中小学的500名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2.3、访谈法
就校园“阳光长跑”中存在的问题访问相关专家教授, 进行电话、电子邮件或书面形式的访谈。 全面征求有关校园 “阳光长跑”开展的相关问题, 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并对10所小学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 调查校园阳光长跑存在的问题。
2.4、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数据利用Excel2007进行统计分析。
3、现状调查
3.1、校园开展“阳光长跑”的情况
根据调查, 自2007年起, 几乎所有的学校每年都会开展“阳光长跑”的启动仪式, 但是启动仪式后, 阳光长跑活动往往被搁置, 大部分学校在后期的持续性上缺乏有力保障, 导致长跑活动不能持续进行。
3.2、学生参与“阳光长跑”的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 有74.8%的学生偶尔或者不参与长跑活动, 而经常参加跑步活动的学生仅占25.2%, 表明经常参与阳光长跑的学生只占少部分。
3.3、影响学生参与“阳光长跑” 的因素
通过调查500名学生, 42.8%的学生认为长跑活动的枯燥造成了学生不愿意参与该活动, 25.6%的人由于意志力不坚定不能坚持完成长跑活动, 15%的学生缺少长跑运动的时间, 12.2%的学生认为学校缺少长跑的场地。这表明活动的兴趣与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参与影响较深。
4、结果与分析
4.1、学校层面不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央七号文件) , 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 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 ”而 “阳光长跑”运动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增强学生体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学校主管部门对于此活动的开展却没有相关规章制度, 不能保证其持续开展, 对于此活动重视程度明显缺乏。
4.2、开展形式单一
长跑运动本身是一项枯燥但是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品质的运动, 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 究其原因是其锻炼的枯燥性, 以及学生意志品质不够坚定。 学校体育部门没有意识到此类问题, 或者认识不够深刻, 不能将学生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
4.3、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
明确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一项活动的正常运转, 调查中, 所有学校都没有将阳光长跑活动纳入日常管理, 没有将其制度化, 规范化, 标准化。 这样, 校园阳光长跑的长效机制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5、建议与对策
5.1、加强宣传
以校园海报、横幅、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多维宣传,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阳光长跑对于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性, 同时宣传国家关于 “中央七号文件”相关精神, 切实保障学生运动时间。
5.2、丰富阳光长跑的多样性
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人文环境, 将阳光长跑融入地方特色的体育游戏中, 让学生在游戏中克服长跑的枯燥性, 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 同时, 加强长跑的群体竞争性, 使学生在集体荣誉感下进行活动。
5.3、加大学生奖励、激励机制
学校应逐步将校园阳光长跑作为班级间体育评比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逐步将学生阳光长跑的成绩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一部分, 以此来激励学生参与到阳光长跑活动中来, 并逐渐养成长跑的习惯。
5.4、建立健全阳光长跑长效机制
阳光长跑不仅仅只注重启动仪式, 而不注重过程, 忽视结果, 造成“虎头蛇尾”, 学校应明确作出规章制度, 规划阳光长跑的长效机制, 体育部门做好落实工作,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5.5、做好监督监管机制
应在全校设立监督监管部门, 对于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及时进行上报, 保障学生参与阳光长跑运动。
摘要:从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出发, 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原则, 依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政策、法规,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校园学生参与阳光长跑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找出当前校园“阳光长跑”开展的不足, 提出解决的办法及建议。
关键词:校园,阳光长跑,现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中发[2007]7号, 2007, 5.
社区体育开展的研究现状 篇3
摘 要 社区体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它的兴起时中国社会体育发展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开展,社区体育在这一时期也有其时代特点。从社区体育活动点,社区体育项目活动状况,社区体育活动状况以及管理等方面来看,社区体育都呈现出一种新的体育形态。
关键词 社区 社区体育 开展 阳光体育
社区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社区体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社区体育的发展程度,标志着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研究既是我国社区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今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体育发展热点问题,社区体育不仅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利于促进邻里关系和谐,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和联系的最好纽带,被社区居民形象地称为社区“润滑剂”,充分发挥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
一、社区体育的现状
社区体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地开展各种群众体育,坚持科学、健康、有趣的原则。将“阳光体育”融入社区体育这一举措,增加了社区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也增长了少年儿童们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社区体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在参与人群特征,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站点,活动场地的设施、经费等方面的研究。
(一)在参与群体方面的研究现状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运动项目等都有不同的参与群体。比如在学校以外的场所当中,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是极其少的;25岁以下的青年人兴趣广泛,身体素质好,比较愿意参与体育锻炼;50岁以上的老年人空闲时间较多,每周锻炼次数最多,锻炼的时间最长,多以保养健身为主。
(二)在体育活动项目方面
体育各项运动项目具有不同技术和设施条件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同地域,同龄群体的体育锻炼项目选择多为一致,不同运动参与项目主要表现为个人体质、特长、爱好和受场地、器材等影响形成体育活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选择。某些社区主要有走步和跑步类、中国传统养生类、健身操、舞蹈、各种球类、游泳等项目。这些项目运动强度小、负荷低,对场地要求不高。
(三)在活动站点方面
城市社区体育锻炼的特点是以家居地为中心,就近进行体育活动为基本选择。但不同的个体条件和外部环境,使锻炼地点呈现差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大多为广场、公园、空地、小区、路边,在广场、公园健身的居民占健身总人数的37.7%;许多社区或街道内有很多单位、企业和学校,但体育活动场所封闭。
(四)设施与经费方面
社区缺乏专属场地设施,体育场地来源较单一。有的社区因场地密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较大;因此,“绿色围城,森林入城”的建设体系规划值得推广。社区体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渠道是单位出资和居民自主出资。除此之外,还来源于社会赞助,其次是开展活动创收及其他政府机构的补助。很多地区社区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处于刚刚起步状态,难以支撑起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
(一)缺乏相应的体育教育机构,宣传机制和团体,很多人盲目认识和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人们的多样性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都反映出对参与人群缺乏细致的深入研究,缺乏对社区居民不同体质研究,针对不同人群没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没有以“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
(二)缺少对体育活动性质的专门研究。研究者对社区体育活动内容缺乏深入研究,对社区居民的情况统计不够细致。社区体育运动项目是社区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本身要适应社区居民体育需求,社区体育活动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社区体育发展。
(三)良好的场地设施建设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然而城市社区体育场馆的建设速度却很缓慢,这样更加突出体育场馆设施严重匮乏问题。
(四)城市社区管理的网络化体系尚未实现,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社区体育组织管理者在数量上严重不足,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能力较差,对整个居民还没负起相应的责任,出现“越位”现象。了解不足,缺乏相应的内部管理手段,对健身服务的研究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管理者和指导者作为纽带,影响着社区体育各要素之间的顺利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全国体育的发展和当前的经济状况,居民压力的增加,空闲时间的增多,需要通过体育运动解压。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暴涨,“阳光体育”方略得以实施,把社区和学校融在一起,因此,社会体育行业前景很广,是一门亟待发展的行业,需要一大批有专业知识素质高的团体组织和管理,社区体育指导员也是以热门职业,而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们就业问题很严峻,因此,社区体育的研究对社区体育行业的发展有利,对解决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们就业有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益!
参考文献:
[1] 曾勇.对湖南省永州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02):50-51.
开展现状 篇4
奚国庆 杨 靖
(常州工学院体育部,江苏常州213002)摘 要:从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视角阐述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常州市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其主客观方面存在的利弊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校 发展 网球运动 健身
网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深受人们普遍喜爱、富有乐趣的体育活动。近年来,网球运动已被我国各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并逐渐被大学生所认识,由此对该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受师资力量和场地缺乏因素的困扰,网球运动在高校仅处于萌芽状态,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需要, 研究当前高校网球教学、课外活动、运动队建设等方面的开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促进高校网球运动的建设,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必要性 1.1 锻炼价值
网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很高,既是一种消遣,又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手段。打网球可以培养人们动作迅速,判断准确,快速反应能力,并能提高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等素质。网球还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从8~9岁的儿童到60~70岁的老人都可根据个人体力情况进行锻炼.长期坚持网球运动,青少年能保持青春活力和健美体态,老年人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情绪饱满.据资料记载,网球运动在能量代谢和能量消耗方面属于偏高的运动项目,能量消耗值在13.04千卡/分-16.4千卡/分之间,心率为178次/分左右.从体育课程150次/分左右要求来看,网球完全符合课程要求。1.2 娱乐观赏价值
网球运动既是一种增进健康的手段,又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艺术追求和享受,还是一种扣人心弦的竞赛项目.网球文明、高雅、动作优美,每击出一球发出的弦音使人感觉兴奋异常、愉快无比,每当你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激动人心的世界网球大赛,看到网球明星们绝伦球技的时候,你一天的工作或学习的疲劳消逝,紧张一天的神经亦全然放松,你遇到的一切烦恼全部被忘却,眼随球去,心随比分飞,这是一种娱乐,是一种休息,是一种观摩,是一种智力开发,又是一种情操的陶冶,你何乐而不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张,学习负担重,娱乐观赏价值高的网球运动是最适合他们的。1.3 社会价值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毕业后必须面对社会,如何与社会沟通,是他们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网球是隔网对抗项目,没有身体接触,安全、文雅,另外,打网球需要有一个对手和球友,这样通过打网球可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交流球技,开展社交活动, 为大学生步入社会有一定促进意义。1.4普及网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的出现,为适应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需要,高校体育必须不失时机地实行改革.学校体育核心是为社会体育全民健身奠定基础的,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与最后阶段,是学校到社会的转折点和衔接点.按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为目标,传授学生2~3项能终身开展、喜爱的运动项目;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兴趣、意识、爱好和习惯,为学生步入社会后开展体育活动打好体质基础.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除了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外,还要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健身和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加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连接.网球运动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体育项目,深受人们喜爱,参与此项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从网球运动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开展网球教学,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全民健身的一分子,未来高知识人群的主体。高校各项体育工作开展不仅要满足在校生现阶段的需求,还要适合毕业生、高知识人群健身活动的需要。体育教育深化改革至今,校园体育活动的主选项目正逐步趋向兴趣性、实效性、终身性方向发展,以实现“全民健身”的战略要求。就网球自身的优势和人们对其的认可度,它必然将成为高校体育运动的主选项目。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2.1 现状
2.1.1 有关网球专项课的设置
在调查常州市11所高校中,开设专项课的有6所,占比例的54%,大大的高出了全国高校开设网球课20%的比例。在开设的44个班中,有2所占到总数的54%,其余的约开设2—3个班。有84%的学校表示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为了解决场地困难限制人数,一些学校实行有偿教学,器材自备。
2.1.2 有关网球协会组织
目前,各高校有武术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等学生组织机构,同样可以成立大学生网球协会,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参与,互相交流,使课堂教学在课外得到延续.2.1.3 有关课外活动和竞赛
除了体育课与协会,课外活动中把网球作为锻炼内容的学生在校园中占有很大比例。受场地条件的限制,他们大多在草坪、空地上进行。校园内最常见的网球比赛往往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出现。竞赛规程、编排、裁判由各单位网球运动爱好者担任。与学生的自发行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历年来官方很少或几乎不组织这类比赛。2.2 制约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主客观原因 2.2.1 运动场馆的限制
长期以来,高校篮、排、足三大球场占据了大部分面积。据调查,常州市除河海大学网球场地比较多之外,其余的高校都只有约两块场地, 这对于学生庞大的爱好群体只能是“杯水车薪”,不得不减少开课班级控制活动人数。网球场地的缺乏, 严重地阻碍了网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因此,各高校要尽快扩建网球场,早日普及网球运动.2.2.2 师资力量的薄弱
在11所学校约200名体育教师中,曾是三大球及田径专业的占55%以上,网球专业的仅占0.75%。反映出了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师原来所学的专业结构与目前高校体育专项课结构比例原本就不协调。在课程改革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必须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2.2.3 教学方法的不足
高校网球课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和积极性较高。由于学生普遍在中小学基础体育教育阶段没有接触或较少接触网球运动, 掌握一定的网球技术、战术,应当说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对高校网球课初期教学的难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要在教学方法上总结出一套精炼实效的教学模式,以便大学生在较短的学习周期里熟练掌握和运用重点的技术技能和知识。2.2.4 重视程度不够
面对项目的健身价值和学生的热情,在教学方面,课程设置仍依靠现有的场地和师资,安于现状没有主动积极的去挖掘潜力、创造条件。群体竞赛方面,学校组织的最多是三大球及田径比赛,网球等一些休闲性项目往往被忽视。从对11所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有28%的人认为领导的重视程度是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有力保障。由此看来,制约当前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非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对网球运动有着浓厚兴趣和激情,反而是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落后于学生,这是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的。3 对策
3.1 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利用
场馆设施是高校网球发展最主要的客观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1 场地的合理规划
抓住高等教育进一步普及学校基础建设正在不断的建设完善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地规划运动场馆。校区各项运动体育场地建设的比例结构应符合改革发展的需要,改变以几个大项为主的局面。
3.1.2 增建网球场
受经济条件限制可因地制宜利用校园较避风的空地多建些沙土、水泥和沥青场地。尽量选择在学生生活区和运动场区,即是见缝插针单独一两片场地,也可供学生课外活动之用。3.1.3 提高场地的利用率
除了正常的教学外,加强管理,利用早中晚和双休日时间开放。形式上灵活多样,实行有偿教学、有偿健身,以场养场,形成良性循环。3.2 教学内容、方法的实效性、灵活性
各高校网球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比赛能力来安排的。部分技术和绝大多数战术及规则受运动条件和体能的限制,对学生未来健身活动实效性并不强,如果教学中多注重步法练习和抓球感、抓控球能力的练习,让他们了解在不规范的场地如何开展健身活动,会更符合学生今后随时、随地的锻炼特点。遇到恶劣的天气时,教学计划应作适当的调整。3.3 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力增设网球专项选修课,与早操、课外活动相结合,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专人负责协会工作,定期作些技术与裁判的指导工作及组织管理工作,使协会的发展更趋完善。有网球高水平队的学校,在群体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体育生的特长,以促进网球运动的蓬勃开展。
3.4 加强教师的专项能力培养
通过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技能。加强相互学习交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力争多专多能尽快适应形势的发展。同时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要顾及到大众健身和他们今后授课对象的需要,合理调配,尽可能改变现有的师资专业结构比例。参考文献:
开展现状 篇5
摘要:文章通过百色学院在武术教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能力、运动技术水平与武术课程纲要实际情况要求的水平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相比却相差甚远,不过这是因为受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过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从社会体育专业武术专项课程的开展现状,找到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从而促进武术在体育教育专业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百色学院 武术 社会体育 课程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087―03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武术凭着竞技运动、健身、表演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养生保健功能的神奇魔力,吸引了很多国家和人民的参与,使其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流行运动。武术项目是我国体育部门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等文件发布的时候就有明确指出培养目标:“武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成可以胜任教育类的工作,突出师范性特点,并且可以从事学校科研等方面的复合型教育能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指导纲要》在2004年颁布的时候也有明确的规定:技击,作为武术课程的主干课程之一,必需依照划定的教学打算和设置专业培训打算,为技击成为武术课程科目政策奠基了根本。为了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已经扩大到培养合格教师的辐射和其他体育相关专业。因此,武术课程重要任务是要社会适应能力,融合时代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百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武术专项课程开展现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百色学院在不同水平上对武术专项课程纲要做了一定的修改,根据当前对百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武术专项课程整理分析得出,新纲要的前提是以武术类课程为指导纲要,修改、补充和完善了课程的指导思想,如内容设置、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都做了一定的调整,但是课程在开设的实际过程中,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规定的纲要内容并没有能够很好的执行。在上课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以套路为主,与中小学的体育武术课程内容难以衔接,然近几年增设了散打、跆拳道等项目,也改革了武术课程,可是改革的力度就像是把力打在棉花上,不痛不痒,这样还是很难达到新课改的形式。
1.1 社会体育武术专选课程指导思想
“竞技运动”的影响对百色学院武术专项课程还是比较大的,主要强调技能动作的传授和技术运动水平的提升;思想上的灌输却没有:如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等意识;这样并不利于知情意行的方面能力的发展。喜欢武术的学生比喜欢武术课的学生多,从这种情况看得出来,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兴趣,百色学院武术专项课程的实施还不是很到位,对于武术的认知的建立也不是很乐观,消耗了学生对于武术健身的高涨情绪和武术专长的成型。
1.2 社会体育武术专选课程目标
学生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在上课的过程中完成阶段性的教学任务。而且在武术这一门学科领域里面,学校要达到教育的课程目标,受教育者在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的提升必须要教育者通过武术这一教育形式,方能奏效。学校应该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整合符合实际情况的依据,制定出对应的课程目标。据了解,目前的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学生基本掌握武术专业的技术技能以及一定的理论知识,可以正确的示范动作,按程序教学,会写教学计划,可以自主创编套路动作和组织竞赛或者担任裁判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这些目标还未能体现出来。
1.3 社会体育武术专选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一堂课的核心,只要掌握好教学内容,并且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社会体育武术专选班通过三个学期学习,可以熟练掌握长拳、刀术、棍术、南拳、太极拳等技术动作,在此基础上掌握本专项教学、训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争取在技术上达到二级武士的标准,具备从事学校武术教学的能力。通过武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达到会讲、会做、会教,具备组织中小学教学课、课余训练以及组织中、小型比赛的能力,能够胜任中学体育课长拳、刀术、棍术、南拳、太极拳等项目的教学工作和业余训练工作。存在问题与分析
2.1 教学的指思想不够完善
由于课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改革,包括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需要健康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这比注重运动技术要好得多;目前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着力培养学生修身养性的意识和基本的运动能力,以前教学却只强调竞技体育思想,难免有些枯燥。随着课程的改革,指导思想虽然有进一步的完善,但是,据调查了解,当前武术教学仍然缺乏科学和现代武术教学指导思想,还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思想,高度重视运动技术、技能培训,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思想培训;重点放在对技术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上,没有体现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上课模式。所以,导致上课效果不理想,指导思想无法贯彻落实。
2.2 教学培养目标不够具体
经过了解,我们知道了武术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上是由武术任教老师自定或部门武术教师集体交流讨论定的,因为老师之间的个人综合素质,对武术的理解课程和课程教学目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加上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和讨论,所以,造成的最终结果是实际教学中,武术专项课程目标实现有较大的差异,武术专业的学生也千差万别,培养目标的实现相对较难。在从武术课程纲要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即使达到的课程纲要的要领,可是事实上,作为师范性的具体体现,教育知识与能力在目前来说还没有达到要求。资料显示,竟然有高达52.94%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目的和计划地培养学生,学生的能力就很容易被忽视了。能够在一年之后完全既得所学课程内容并熟练的只有11.7%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只能完成个别动作,导致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示范动作,攻防含义也不懂,纠错更不会,这样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工作之后不懂怎么去教武术,有些学生没有学习自卫防身术,不知道养生保健知识和当代体育健身的知识之间的区别。可是这些知识都是中小学课程中必须要完成的培养目标,缺少了这方面的能力,将会很难胜任武术课的教学任务,师范性的目标也很难达到要求,同时,对于武术课程的普及和推广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学生对于武术课程改革的建议,有64.7%的学生希望加强进攻和防御战斗这样的实际行动,可见学生还是倾向于实用性的内容,强烈的对抗,但是现在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虽然强调操作的标准化,突出拳种的风格特征并没有错,但进攻和防御战斗教的内涵,但由于空间的限制和设备限制,所以被忽视了。
2.3 教学内容忽略了本质特征
在社会体育武术专选班的学生中,大多数是从高校才开始接触武术,所以基本功比较差,需要加强基本功和简单套路的练习,而教学大纲的安排为长拳和南拳类,由于长拳和南拳是国际规定套路,对基本功的要求非常强,还有一些腾空动作,所以学生在练习的时候非常困难。武术的本质特征为技击性,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武术的本质特征开设,这样不仅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可能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因学不会而厌倦武术,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适合学生当前练习的武术套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为更好的推广武术奠定基础。发展对策
3.1 强调创新的理念,指导思想贯穿整个教学
素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长期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崭新的教育价值。现在的武术课程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技术动作水平的提高,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缺乏这种素质教育思想和观念,使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受了很多限制,武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刚好也是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身体体质、强化运动技能且在上课过程中始终谨记“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2 明确培养目标注重教育知识与能力
武术课程教学虽然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可是也更应该提高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武术道德素养。一是规范理论课程,关注武术理论知识。首先,遵循教学纲要。教学纲要的时间进度通常会安排得比较合理,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尽量达到要求。为了让学生的学到更多的基本理论,提高学生的武术文化知识。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加课,其次,我们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中增添科研方式的内容。最后,加强理论指导,打破常规。二是强调武术素养,加强武术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他们善恶分明、积极进取、匡扶正义,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重情重义,还要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3.3 简化教学内容,强调武术的技击性
武术的特征为技击,所以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缩减一些复杂的套路,在学生学起来更容易,然后穿插一些技击,比如某一个动作的实战用法,这样学生在学起来不仅不会太枯燥,反而越学越感兴趣,从而使学生不仅仅是喜欢武术,而更是喜欢上武术课。当前许多高校武术发展脱离了技击,使得学生不太喜欢武术,所以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武术,是当前武术研究者需要用心去探索的方向。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保护和发展武术需要每一个国人的努力,作为一个武术研究者,应努力通过高校这个平台,让武术的发展日益兴盛。
参考文献:
开展现状 篇6
摘 要:现今啦啦操是我国目前十分受欢迎的一个运动项目,在国内高校里逐渐变为体育教学里的一个全新的运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的研究了当前我国高校啦啦操的发展情况,同时给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啦啦操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啦啦操;发展现状
融娱乐、体操、健身、舞蹈为一体的运动就是啦啦操运动,其因节奏感强、活力四射、动作干脆而备受大家喜爱。啦啦操的应用范围很广,不论是在奥运会、春晚等国际舞台,还是在商业活动演出中,都有啦啦操身影。啦啦操运动是一种精神力量的鼓舞、集体风貌的展现。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啦啦操运动像是夜空中的星星闪亮了大学的天空,给大学生活画上了一笔靓丽的色彩。
一、开展啦啦操运动的意义
啦啦操运动有着很高的心理学价值、健身价值以及较好的观赏性,有利于国内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集体性项目,啦啦操运动在练习时,要求所有人团结一心,相互配合,另外还要求每个人在运动中都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爱好、性格、能力,可以张扬个性。在练习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啦啦操运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啦啦操运动有着竞技性、表演性以及集体性的特点,这对于大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准确定位自身,从而丰富校园生活。
二、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现状
啦啦操运动最早实在美国出现的,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融合了街舞、健美操等多种元素,强调自我个性的张扬。而在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久,分析当前高校拉拉操运动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领导重视度不够
据了解,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啦啦操队,其主要原因在于领导重视度不够,没有在设备、资金、时间以及人员等方面长期支持。遇到啦啦操比赛,才会临时选拔队员来训练。而体育院校的队员一般都是竞技健美操专业出身,这些队员都接受过专业的健美操培训。普通的高校的大部分队员都是在上体育课时选拔出来的。里面的很多队员在上大学前都对啦啦操没有太多的了解。
2.啦啦操运动的子项目发展不够平衡
据对这几年参加比赛的项目分析来看,在啦啦操的街舞和自由舞的部分,报名参加的学校很少;而在五人项目和双人项目的竞赛中,由于对技巧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参赛队伍的数量也比较少。
3.啦啦操的后备力量不够
在国外,一般在在7到8岁之间,就开始挑选啦啦操运动员并开始训练。而在我国,在短时间内,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高校里选拔出的啦啦操队员百分之四十七是非专业的,百分之五十三的队员是从舞蹈、艺术体操、武术等项目调剂过来的。因此,要想啦啦操运动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训练。
4.缺乏啦啦操教材
经过对啦啦操运动的教材和与啦啦操运动相关研究比较,发现我国十分缺乏啦啦操运动的教学教材。目前使用的很多教材都是借鉴国外较为先进的教材,这样就不能根据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导致啦啦操运动教学没有针对性。
三、高校啦啦操发展的对策
1.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
啦啦操运动的开展需要的场地、器材以及专业的师资力量,高校一般都能够满足。客观来讲,其他公共体育课的场地相比,开展啦啦操运动所需要的场地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在篮球场和草坪上都可以训练。不论是单人练习还是集体操化练习,在校园里都能够开展,基本上与健美操的教学与训练条件是相同的。利用国内高校的体育设施及条件就可以培养啦啦操人才,所以说在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是比较成熟的,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源,来培养我国的啦啦操人才。
2.定期举办比赛,强化宣传力度
可以定期举办啦啦操比赛,提高啦啦操运动在民众中的影响,为啦啦操运动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其发展变得成熟后,可以实行协会与企业合作举办啦啦操比赛,推动啦啦操的市场化运作,深化啦啦操的市场潜力,为今后举办更多的啦啦操比赛及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各地区的交流合作
现今在我国,啦啦操运动在高校里的开展还不太平衡。可以向成功高校吸取经验,向啦啦操运动发展较为成功的高校请教、学习,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学校指导培训,或者组织培训班,进行强化学习,吸取他人的学习技巧和方法,使得本校啦啦操运动能够更好的发展。
4.加强专业教练员建设
教练员本身的素质与啦啦操的开展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国内高校要加强培养高校系统的体育教师。可以开展教练员在岗培训班,系统的培训高校体育教练员啦啦操的相关知识,全方位地提升教练员队伍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还可以通过开办研讨班等方式,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这对啦啦操运动的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各大媒体上宣传啦啦操,得到政府、社会以及学校的重视,让更多的喜欢跳舞的青年参与到啦啦操中来,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啦啦操人才。
5.创建啦啦操社团,加强交流
在高校创建啦啦操学生社团。在举办活动时,可以吸引一些啦啦操的爱好者,向其普及啦啦操知识,并锻炼创建者让其学习组建啦啦操队伍,学习选取队员,安排训练等,从而创建科学系统的训练规范,使得在校的学生更加了解啦啦队在我国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组织高校间的啦啦操联谊赛,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使得大学里的啦啦操运动的可以变得更加的好。
四、结语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且高校体育教学更加重视的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所以要让高校大学生要对体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作为一个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啦啦操自身所展示的团结、互助以及青春活力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高校支持并开展这个运动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使得素质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同时还为学生创建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建设校园文化的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浙江省手球运动开展现状研究 篇7
手球运动起源于欧洲。十九世纪末,它作为一种游戏在欧洲广为开展。1926年由德国发起并组织了首次国际手球比赛。此后,逐渐在东欧一些国家如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波兰等国家传播开来。然后向北欧挪威、瑞血、芬兰、冰岛等国家发展。1940年以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国家都逐渐开展了手球运动。1950年以后才逐渐传入美洲及亚洲。1928年国际业余手球联合会于瑞士成立。1936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世界锦标赛,世界青年锦标赛及世界大学生、中学生比赛,亚运会和历届全运会都设有手球项目。
中国的手球运动始于50年代中期的广东。1955年,位于广州的解放军体育学院将手球列入教学计划,在国内率先开始手球教学与训练。随后,北京体育学院等一些院校也开展了手球运动的教学。80年代初期,国内高水平的手球队多至30余支。目前,手球运动在国内有北京、天津、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广东、广西、四川、西藏、新疆等省市和解放军开展。我国现有全国男子、女子手球冠军赛,全国男子、女子青年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全国中学生手球锦标赛,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全国业余体校手球锦标赛,全国沙滩手球锦标赛及各省市地区联赛等。
浙江省是手球运动的新兴省份,没有较好手球运动管理与开展的基础。与附近的几个手球运动开展较好的省市有一定差距,如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等。近几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领导大力扶持与各个大中小学领导及教练员的努力下,手球运动在浙江省有了一定的规模,浙江省宁波市金家漕小学等校被定为中国手球特色学校。浙江省体育局也大力支持手球运动。
1 浙江省手球运动开展现状
目前浙江省没有设立手球专业运动队,但是各高校与中小学积极响应,大力发展与开展手球运动。
1.1 大中专院校手球的现状
中国计量学院是浙江省第一所开设手球选修课的高校,以及高校手球代表队,并且在2010年7月承办2010“嘉悦石化”杯亚洲大学生手球邀请赛暨“雅基达”杯第二十五届中国大学生手球锦标赛,男子获得了丙组冠军、女子丙组亚军。2009年11月中国计量学院手球队代表浙江省手球队参加了中国女子沙滩手球冠军赛暨中国沙滩手球公开赛,其中男队以2-0战胜法国男队,获得冠军。2010年7月中国计量学院男队参加了2010台湾大学手球邀请赛。
1.2 中小学生手球的现状
宁波金家漕小学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一所国家级手球传统学校和省体育特色手球学校。2004年成立省内第一支小学生手球队,多次参加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与此同时,该校开展手球校园文化建设,定期举行手球知识竞赛、班级手球联赛、“手球宝贝”评选和手球亲子游戏等活动;2009年专门编排手球校操,成为该校大课间操——阳光自主晨练活动内容之一;自行创作校手球队队歌《见证》并定为该校“校歌”;小手球课题通过省级立项等等,手球运动迅速成为风靡校园并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2010年金家漕小学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法国举办的世界小学生手球锦标赛,并且进入世界前八强。2010年6月宁波金家漕小学男子手球队将代表中国少年男子手球队,赴瑞典参加世界小学生手球精英赛——帕蒂勒杯。2010年2月4日至5日,手曲棒垒中心手球部部长彭宁、姚峰赴浙江宁波鄞州金家漕小学进行考察。在考察了金家漕小学的校舍、场馆以及手球发展情况之后,彭部长肯定了金家漕小学在小手球发展方面做出的成绩和贡献,指出在目前浙江省没有设立手球专业运动队的情况下,金家漕小学可谓“沙漠里的绿洲”,彭部长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金家漕小学手球的发展,实现以点带面,推动手球运动在宁波乃至浙江的开展。;宁波象山鹤浦小学参加了2010年“育才杯”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获得女子乙组亚军;宁波鄞州区钟公庙中学参加了2010年全国中学生及业余体校手球锦标赛,取得优异成绩。
1.3 浙江省手球运动开展现状
浙江省虽然是手球运动开展的新兴省份,但是目前浙江省没有设立手球专业运动队。因为没有专业队伍,浙江省民众对手球运动的认知度远远不如浙江省开展较好的运动项目,不利于手球运动在大众体育的开展与手球运动的普及。没有专业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影响了浙江省手球业余运动队的成长与手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这样严重放慢了浙江省手球运动的开展速度。由于浙江省开展手球运动属于起步阶段,应该建立一套较好手球运动竞赛机制与后备人才发展培养的体制,这样可以加速手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
2 浙江省手球运动发展趋势与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设性意见
2.1 加强队伍建设与后备人才储备
适应21世纪人才竞争的心理素质要求,应将手球运动项目列入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推广、普及手球运动,小学-中学-大学形成一条完整的教学训练体系,为大专院校和运动队输出优秀人才,使运动水平迅速提高(世界冠军韩国队正是这样做的,在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中都设有手球项目)。例如,建立各市县专业与业余队伍,增设省内手球锦标赛与俱乐部方式的省内联赛;建立中小学手球运动试点学校,开展中小学省内手球联赛;各高校开设手球运动选修课,开展各市县地区联赛与省内锦标赛。大力改善普通学校的办学条件,并切实照顾教练、学生从事业余体育训练的利益。建立网络化运动员培养体制,提高手球运动后备人才的输送率,可以实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网络化运动员培养体制,调动全社会来发展手球运动,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
2.2 加大宣传力度
应在新闻媒体中大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例如,在省内多举办手球运动的大型赛事,充分利用了文化传媒作为载体,加大对手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激发民众对手球运动的兴趣,增加民众的认知度。大力建设手球运动的基础设施与开展大众手球体育,来推动手球运动的大众普及率。
2.3 加强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教练员也是获得优秀成绩的保证,尤其是让一些经过专业训练又经过大学正规学习的教师来带高水平运动队,其效果更加明显。例如,增加手球专业的教练员与各中小学和高校教师招收。
3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手球项目整体的竞技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尤其中国女子手球队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获得女子手球冠军。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也受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加大了对手球运动的投入和宣传力度。手球是一项比速度、力量、反应、配合、心智和勇气的集体项目。所以更要积极探索浙江省手球运动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遵循体教结合的发展目标,与政府部门及社会其他力量共同培养高水平手球人才。充分体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理念,填补浙江省在国内外赛事中手球项目的空白,将浙江省手球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高浙江省体育竞技运动实力,扩大手球运动交流层面。促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以增强浙江省手球运动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黄德国.奥林匹克手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7.
[2]王锋,等.提高我国手球整体水平与观念更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8,(4).
[3]虞重干,等.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5):8-1.
晋城市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 篇8
武术是中国的经典技艺,是民间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的历史悠久,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基本人人都会,在人们心中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现如今由于中国武术普及程度不够,群众性较差,导致国内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教学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本文对晋城市中学武术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及趣味性,更好的让他们认识武术,了解武术,使这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晋城市3所公办中学:晋城一中、晋城二中、晋城五中,共15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等地参阅了相关资料文献20余篇以及近年来关于中学武术教学开展的现状及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参考思路和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要调查的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对晋城市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总共发放151份,回收149份,回收率达98.7%。
2.2.3数理统计法
把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应用相关知识对回收数据参数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晋城市中学对武术课的重视程度
学校对开设武术课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武术课的重视态度。通过调查得知,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仅有20人认为学校对武术课很重视,占被调查者的20.3%,另外有28.4%的被调查者说一般重视,认为学校不重视武术课的学生有7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2.3%。调查研究结果反映出被调查学校在中学武术课教学方面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3.2晋城市中学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和途径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3.9%的学生是通过学校体育课中了解到武术,有27.4%的学生从武侠小说中了解武术,有53.7%的学生从影视网络中了解武术。数据反映了学校体育教师对学生武术教育的影响力不强,那么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来正确的引导学生了解武术、正确认识武术,要科学创新教法、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使学生通过习武,感受到习武的乐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使武术这一传统国术发扬光大。
晋城市中学生对武术很感兴趣的占27.7%,感兴趣的占38.2%,一般的占24%。由于教材内容设计的不是很合理,让人学起来枯燥乏味、实用性不强,再加上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教的不多,偶尔只教动作不讲含义、内容单一、很多同学懂不教材、校园中又没有学习武术的氛围,因此难免会出现少部分学生喜欢武术但是没有合适的环境来练习武术。这种现象的出现自然也不容易得到学生的青睐,实际上也导致了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场面。
3.3晋城市中学学生对武术课的态度
学生对武术课不满意的地方,其中教师专业水平占42.6%,场地、器材短缺的占20.9%,教学形式枯燥单调的占16.9%,不实用的占11.5%,动作难学易忘的占8.1%。由于有的教师缺乏适宜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看不到教师的示范。武术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还是一项传统体育。晋城市中学只以武术套路的教学方式为武术课的所有内容,既没有反映武术的一种内涵、寓意,也没有反映出武术的本质属性,重点是没有反映出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同时也没有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艺术性和健身性。
依调查可看出学生不愿意参加武术训练的原因,其中家长不同意的占8.1%,老师不同意的占19.6%,因为训练辛苦的占33.3%,动作繁琐的占39.2%。现在的学生总体上求安逸的心态比较强,主动进行武术锻炼的并不多,平时运动量小,身体的综合素质能力普遍提升慢。因此,晋城市武术教学观念在学生行为方式上没有形成全新的认识,晋城市中学必须调整武术教学计划,既要在体育锻炼中体现武术运动的正规性,同时又要在锻炼中体现武术运动的娱乐性,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充实与满足,尽量劳逸结合,统筹全局。
3.4晋城市中学武术课的教学方式
由调查得知:1.在武术教学方式上主要以示范感知为主,占总调查人数的64.9%,口令感知和电教感知占的比重很小,只占总调查人数的25%和10.1%,这样的课其实是很单调的,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影响。2.锡林浩特市中学武术教学内容,少年拳占28.4%,五步拳占42.6%,太极拳占10.1%长拳占12.9%,初级器械占6%,其中以少年拳和五步拳为主,内容单一。调查结果清楚的反映出被调查学校在中学武术教学方式方面表现不够。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这一次问卷调查研究,以及对晋城市中学武术开展情况的分析,折射出晋城市中学武术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学校的场馆设施缺乏,使学生对武术学习失去兴趣,学校大多没有专业的武术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直接影响武术教学水平质量,制约了晋城市中学武术教育的发展;学生对武术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和小说,没上过武术课的学生比上过武术课的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反而要高一点,体现出晋城市武术教育的缺乏;晋城市中学武术课的内容单一,缺少趣味性和娱乐性和健身性,也忽视了民族传统教育。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精髓文化,我们有义务传承,这需要各个学校担当起这个重任,我国的传统的文化需要我们来传承,一种不发展的文化注定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渐失必须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带向世界,让中华民族的精髓文化更好传承下去。
4.2建议
4.2.1加强对中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民族文化
武术继承和推广必须从学生抓起。使孩子们能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为传统武术运动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具有强烈的学习氛围,学生是最积极的人之一。让学生在学习武德和武术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情绪,这一变化可以改变人们对武术的偏见。
4.2.2丰富武术课的教学内容
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不让学生感到反感。教材的内容要简洁明了,让学生易懂,形式多样化。
4.2.3加强对武术教师的专业培训
加强武术教师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专业的武术教师一直是晋城市中学武术课难以提高的一个问题之一,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保证每节课教学质量完成的前提下,评估学生学习的效果。
4.2.4鼓励与支持学生开展课外武术运动
如今中学生学习压力都很大,课间参加的体育运动都有限制。开展武术运动的投资和场地要求都很低,对设备的要求也不高,武术是最适合青少年的一项体育运动之一,推动武术的发展,对武术的传承能够有所帮助。(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赵秋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后沈阳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3):119-122.
[2]田芳兵.中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130-131.
[3]周玉芳等.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2):81-82.
[4]蔡仲林.试论学校武术教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2005,25(2):9-12.
【开展现状】推荐阅读:
武术开展现状10-05
开展现状调查10-09
开展现状与改革09-20
高校健美操开展现状05-26
少儿拉丁舞开展现状11-06
关于开展全省林业产业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07-25
上海市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和对策研究09-16
福建省高校健美操教学开展现状与对策07-15
阿弓中心小学开展开展敬老月活动总结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