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现状与改革

2024-09-20

开展现状与改革(通用11篇)

开展现状与改革 篇1

中华武术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在培养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 它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具有独特的妙处。 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武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小学武术如何开展一直是体育教师所讨论和探究的。 下面, 我们以南京市六合区为例进行相关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南京市六合区部分农村小学的武术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

2.研究方法

( 1) 问卷调查法 。 通过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以了解各小学武术课开展的现状,从中对武术课教学的开展进行分析,以获得较为全面真实的资料信息。 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80份,回收180份,有效问卷180份,男生90份,女生90份。

( 2) 数据资料统计法 。 对问卷和访谈得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整理,获得对本论文有用的信息。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主要存在如下现状:

1.师资队伍的严重不足

师资力量是武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就不能正常地进行武术教学。 而且教师的示范水平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对武术兴趣的程度

经调查,59.45%的学生对武术教学非常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的占21.11%,一般的占8.89%,而不感兴趣的占10.55%。这样看来, 小学生对武术教学接触还不是很多, 一方面是老师没有教, 另一方面是学校根本就没有这门课程。 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武术,这样就使武术在学校处于被动地位。

3.学校的武术教学内容得不到普遍认可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喜欢也做了一下调查: 对套路喜欢的占30.56%,对搏击喜欢的占28.89%,喜欢基本功的占2.22%,都不喜欢的占38.33%。 从调查显示看,喜欢搏击和套路的占大部分, 基本功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但是, 练习基本功时单调、枯燥,不容易提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学生们不能打好基本功,会为以后的武术学习带来困难。

4.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缺乏热情

传统的思想观念会将武术与暴力联系起来,因此在教学武术过程中,有一部分人认为武术就是打架,但其实武术是一种思想,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能让学生学会坚强,学会武德精神,让学生坚强的同时还能加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忽视体育教学,更不重视关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导致教师缺乏热情。

5.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在武术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体性的发挥。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模式,同时还要多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这样既可以有效地缓解武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的问题,又能够达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技能和增强体质的目的。

三、改革思路

1.改善教学内容

对武术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和充实, 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减少武术套路学习的数量,降低套路动作的难度, 同时把套路与搏斗有机结合进行教学, 使之符合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兴趣,形成习武氛围,是一条促进小学武术教学开展并能迅速收到教学成效的可行途径。

2.改善教学方法

主体性武术教学是现代教学理念的最佳表现方式。 学生在主动性的教学时段中,可以做到理解在前,发现在后,记忆自然发生。 主体性教学可以着力解决教学的难点、重点,并使之在参与和探究中增强理解和记忆。 所以,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武术教学的积极性,正是主体性武术教学的目的所在。

3.改善武术师资力量和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是全面推进小学生武术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因此,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武术素质能力,就要开展以培训全体体育教师为目标、 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来加强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 同时,学校应该采取措施,重视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为他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创造机会,从而不断地提高学校的武术教学质量。

4.提高学生习武兴趣

提高兴趣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由于武术是一种人体运动, 且是一种技击术,必然崇尚勇武,追求制胜。 所以,武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中国武术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华民族求生存、保平安的自卫技术为素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多种方面,而刚健有为的精神尤为重要,它是中华民族的心理要素,表现出刚健有为的精神气息,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二是通过教材增强学生对待武术学习的兴趣。 在编选武术教材时,应既要以通过调研拟定的构建新教材的原则为依据,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摘要:武术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武术是发展武术的重要渠道之一。但是,部分农村小学的武术教学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对这些状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武术教学,现状,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第一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开展现状与改革 篇2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优势和必要性以及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场地设施、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且提出了加快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高校;网球运动;现状

Current situation of tennis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es in

Chinese colleges Wei-guang jun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of document,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tudy into the advantage and necessary of developing tennis, construction of tennis courts, tennis teachers and tennis courses in china colleges.Finally find the conclusion and bring forward suggestion for development of tennis in china college.Keyword: college;tennis;current situation 前言

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从前几年杀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到雅典奥运会上夺取金牌,再到今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捧回属于中国的第一个大满贯。这一幕幕让国人一次又一次为中国网球的快速发展而激动不已。不仅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而且也引起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大学生的关注。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网球运动员的精彩表演,而且也希望自己能够进行模仿和学习,加入到网球运动的行列当中去。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起步较晚,以前只有一些体育院校开设有选修课或普修课,而非体育院校绝大多数没有开设公体网球课。

近年来,我国高校兴起了一片网球运动的热潮。许多高校也进行了一些专门的课程改革,增设了网球选项课。但是回头看一看,我们会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高校网球运动的硬件设施没有跟上,而且在其它方面也都存在很多问题,这制约着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进一步

发展。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优势

从网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不难看出,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出身高贵具有贵族的血统,同时个性张扬、时尚前卫、充满着动感和野性的魅力。正是这些深深地吸引着具有时代气息的大学生。1.1 网球运动培养人的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顽强拼搏、奋力进取的竞争精神。参加网球运动可以培养人的竞争精神、对抗能力。无论是在竞赛还是训练中,网球运动员都以明确的目标展开激烈的竞争,将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大学生追求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走上社会参与到激烈的竞争。1.2 在网球运动中培养人们文明和高雅的礼仪。

网球运动是一项可以很好的传递礼仪的活动,它繁琐的规则可以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网球是如此讲究礼仪的项目,人们在频繁往来的击球过程中所讲的最频繁的词就是“对不起”和“佩服”等。在练习时球员总是会为自己的失误向对方表示歉意,同时为对手的出色表现给予发自内心的赞美。着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待人接物和完善的人格。1.3 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从网球运动的规则我们可以看出,一场网球比赛不是十几二十分钟能够结束的,通常要打上一两个小时。然而虽然时间较长,但是比赛强度可以自己掌握。特别是双打比赛更是如此。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燃烧我们体内多余的脂肪起到减肥的目的,而且能够很好的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1.4 愉悦身心、缓解压力

现代社会工作的竞争和学习的压力不断增大,人们都希望能够在工作学习之余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最快、最完全的放松。网球运动通过长时间的比赛竞争和人们之间的心理互动,不仅能够使自己找回自信,而且能够使自己身心放松、缓解压力。这样能够使他们更好的投身到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当中。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2.1场地建设

场地是体育运动的场所,没有场地就像学校没有教室一样。所以网球场地的数量和百分比是衡量一所学校网球运动开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高校经费投入有限,建设速度较慢,场地较少。这是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据江苏科技大学季敦山老师2004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的苏南高校网球场地只能满足一个班级的教学,有些高校甚至仅有1-2片网球场。据山东财政学院宫晓丽老师在2004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没有网球场的学校占到了43.75%,拥有8块场地以上的只占到16.66%。山东省和江苏省都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网球场地设施尚且如此,我们可以想象的到我们国家高校网球场地设施的大体情况。这不仅没有达到我国教育部规定的要求,而且是严重不足。这不仅无法满足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需求,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2.2师资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老师的知识积累和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影响时间最长、效力最深。在课堂上,学生模仿的对象就是体育老师,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专业技术必须“过硬”,在教学中动作规范、优美。体育教师只有积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常教常新。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而目前我国高校不仅师资比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而且大多数网球教师只是通过了自学或临时培训,缺少专业的训练。其中山东省开设网球教学课的学校,师资比例是1:4725。2.3学科建设

开设网球课程是发展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首要问题,鉴于种种原因,有部分高校至今还没有开设网球课,学生无法了解、学习网球。另外现有的网球教材少,教法单一,目前全国只有31.25%的高校开设了

网球选项课,68.75%的高校未开设网球选项课。其中经济较为发达的江苏省也仅有半数的高校开设了网球选项课程。这种状况就成为了制约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严重影响到了网球运动的开展和普及。发展我国高校网球运动的对策

3.1网球运动作为我国高校一个新兴的体育课,肩负着普及与推广网球运动的重任,各院校领导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场地设施。

3.2各院校应重视网球师资队伍的建设,鉴于我国高校大部分网球教师缺乏专业训练的状况,体育教学部应该尽快、尽多地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网球培训。尽快开展网球选项课,尽快提高网球教学质量。

3.3各高校应该尽快建立网球协会,以及鼓励学生自发地组建业余网球队,由网球教师课后进行指导训练。以扩大参加网球运动的人数,满足学生的潜在需求。

3.4高校校内应该开展较多的网球比赛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到网球运动。最终达到普及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开展现状与改革 篇3

隨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改革逐步深入,以患者为中心,以用药有效、安全、合理为目的,为其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逐渐成为医院药房工作的重点。2002年1月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医院药学部门须从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转变,因此,开展药物咨询促进合理用药备受重视。2005年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现对临床药学服务现状与分析如下。

临床药学服务现状

建立大窗口:药房通过改造建立大窗口,患者可以看到药师的工作情况,可直接参与监督,有利于提高配方质量,使患者更放心又方便了药师与患者的咨询与交流。

设立用药咨询窗口:值班药师都有丰富的经验能回答患者咨询的各类问题,设立专门的咨询电话可随时解答患者咨询用药的相关问题。对一些特殊作用与用法的药品,告诉患者用药时合理的给药时间,以发挥最大药效,又使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运用合理用药软件:运用大通医药有限公司开发的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对患者医嘱进行监测,出现不合理的医嘱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这时可与相关医师沟通,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出现医疗事故。

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

药物的名称和价格:咨询药物的名称和价格占大多数。现在同药异名较为普遍,有些药物剂型不同,成分相同,商品名称不同,患者容易产生误解。同种药物在药店与医院之间价格差距较大也是患者关心的问题。

药物的用法和用量:药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正确指导患者最佳服药时间,例如有许多老年患者不明白“mg”的含义,药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天几次、几粒交代清楚。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已引起广泛重视,药师应利用所学知识指导患者读懂药物说明书的真正含义。如果患者主诉在服药后出现一些变态反应或身体不适症状,可建议暂停服药外,同时请患者到相关临床科室予以诊治,改用其他药物。

药品保存、质量与有效期:药品的储藏保管关系到患者用药是否安全,药师应告知患者所取药物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低温冷藏、避光、干燥等储藏保管知识。

努力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的措施

临床药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临床药师应加强药学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协助医师、护士为患者服务。

健全处方点评制度:每周对处方进行一次点评,定期在医院局域网上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格处方,并健全相关的奖罚制度。

药物咨询是医院药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药师要加强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合理用药率,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敏.面向患者的临床药服务[J].实用医技杂志,2006,12(6):917.

2 梁延平,王蕊,刁瑞刚.药学咨询服务分析及发展策略[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2):1557-1559.

开展现状与改革 篇4

体育课程的探索一直以来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课程从学习日本、美国和苏联的模式,到现如今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结合多个国家的课程模式得到运用和普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体育工作者和教育学家等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研究并进行改革。教育部于2002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了高等院校在体育课程方面需要进行一系列变革,确定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项基本目标,并提出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等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由此国内众多高校开始开展如野外生存、野营、攀岩、定向越野、山地自行车、素质拓展等户外运动课程,但户外运动课的项目设置,户外运动课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下的地位,以及户外运动课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如何,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对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和广州等六个城市共58所高等院校在户外运动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期刊网查阅国内外近百篇户外运动、户外运动课程以及户外教育相关文献,并查阅相关户外运动书籍等文献资料。

2.2.2、调查法

对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和广州等六个城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设置现状调查表”64份,回收58份,有效问卷58份。

2.2.3、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数据进行回收归纳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设置现状

3.1.1、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开设现状分析

通过数据回收统计,调查显示北京被调查高校11所,其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的高校有8所,没有开设的有3所;天津高校9所,其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的高校占6所,没有开设的有3所;上海高校10所,其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的占7所,没有开设的有3所;成都高校8所,其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的占6所,没有开设的有2所;武汉高校12所,其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的占8所,没有开设的有4所;广州高校8所,其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的占6所,没有开设的2所。总体而言,在58所被调查高校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的高校有41所,占被调查高校的70.7%,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展了户外运动课,尤其是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图1、图2)2002年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数十年,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数量逐渐加大,学生对户外运动这种刺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的新兴课程兴趣较大,加快了高校在课程开设方面的发展。

3.1.2、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开设项目分析

高校最初开设户外运动课是在199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率先在本校开设野外生存体验公共选修课,在2002年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之后,各高校初步开设户外运动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户外运动课在高校的开设从最开始的野外生存发展延伸到如今的众多项目。杨汉等(2005)对户外运动课的定义:是大学体育课程群中的组成部分,是指利用自然环境,以户外运动项目群所共有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及相关竞赛所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为教学目的,按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户外运动课是利用自然环境以户外运动项目群为主的课程,包括野营、溯溪、登山、攀岩、野外生存、漂流、潜水、定向越野、滑雪、滑冰等。国内普通高校开展的户外运动课程主要以野营、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素质拓展等为主,少数高校开展滑冰、山地自行陈、皮划艇等专业性较强的户外运动课。

据调查显示,在58所高校中,开设野营课的高校有15所,开设攀岩课的高校有24所,开设定向越野课的高校有28所,开设野外生存课的高校有19所,开设素质拓展课的高校有20所,开设滑冰课的高校有2所,开设山地自行车的高校有1所,开设皮划艇课的高校有3所。(如图3)在被调查高校中,综合类高校开设最多的为攀岩课、定向越野课和素质拓展课等,这类课程相对更普及,更容易展开教学;专业性较强的户外运动课如滑冰、皮划艇、山地自行车等课程只有少数体育类院校开设,由于需要专业器材、特殊场地和专业教师,在被调查高校中开展较少。

3.2、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开设存在问题

户外运动课在高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开展,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高校在开设户外运动课的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侯光光(2014)调查12所北京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现状结果显示,未开设户外运动课的高校主要由于经费缺乏、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缺乏以及教学组织难度大等原因没有开展这类课程。在被调查高校未开设户外运动课的高校中,大多数高校学生对户外运动都有一定了解且有兴趣上户外运动课,但由于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影像,户外运动课开设受到限制。部分高校教师有意愿开设户外运动课,由于学校领导和政策等方面因素造成资金缺乏未能成行。在被调查高校中,未开设户外运动课主要存在困难在于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缺乏以及学校政策等因素影响。

虽然在被调查高校中大多数高校已开设户外运动课,但由于开设时间不长,开设项目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体系,课程开展实施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课程开设数量方面,大多数高校开设了户外运动课,但课程较单一,开设数量大多在1—2项,可供学生容纳数量少,不能满足学生对户外运动课的需求;课程组织实施方面,在被调查高校中少数高校的户外运动课单个班级人数较多,课内学生实践时间少,不利于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并且多数高校在户外运动课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仅限于室内和校园内,脱离了在户外自然环境中的实践和应用;课程管理方面,部分高校领导由于不了解户外运动对课程实行目标导向的课程管理模式,即教师任务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衡量其教学质量的尺度是既定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创造力和课程专业能力。

3.3、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开设应对策略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利的推动了户外运动课的开展,让学生充分利用户外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然而开设户外运动课需要面对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体育工作者、教育专家等研究相关策略应对其中的问题。

3.3.1、整合课程目标

户外运动课是在自然环境中以户外运动项目群为基础的课程,相对于传统学校体育的5项基本目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以外,根据户外运动课的特点确定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存意识和价值观等的课程目标。运动技能不在是户外运动课的主要目标,加强其他课程目标的学习如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和环保意识等,让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喜爱户外运动,达到终身教育的效果,从而加快高校户外运动课的开展。

3.3.2、丰富课程内容

被调查高校中户外运动课主要有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素质拓展等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多参考相应教材,创新不足,应脱离教材的局限,丰富课程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定向越野课可增加趣味定向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攀岩课除了传统的绳结技术、保护站设置、保护技术、攀爬技术等以外,可以适当增加学生自主交流经验的学习,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感受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课程体验和理解。

3.3.3、改善课程组织和实施

户外运动课的组织和实施是一个需要技术技巧的过程,学生人数多、课程实践少等因素都将影响户外运动课的组织和实施。改善课程组织和实施的关键要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分配理论课、实践课课时,实践课将学生带到户外自然环境进行,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户外运动的魅力。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各自学校所处地区环境不同,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户外运动项目,让学生在户外自然环境中体会运动项目的同时,丰富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加强户外运动课教师的培训,增强教师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加强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应对课程组织和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

3.3.4、加强课程管理

户外运动课的课程管理与传统体育课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加强课程管理首先从课程设置、课程安排和课时规定等方面进行规划统筹安排,比如一些户外运动课的实践部分在户外自然环境当中,连续上课时间通常超过一天,在时间安排上只能选择周末或假期时间;户外运动课需要专业的技术装备和场地,学校以及教师应对教学中的设备、器材和图书资料等及时维修、更新和添置等;户外运动课有一定危险性,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安全,教师加强对危险情况的预判,降低课程中的风险和危险事故的发生等。

3.3.5、加快课程开发

调查显示许多高校开设的户外运动课内容较为单一,需要教师加强课程的开发,首先要确定开发的原则,然后了解学生需求,确定课程目标,最后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户外运动课有一定探险性的特点,课程开发主要偏向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学生差异性、独特性的需要出发,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如文科类高校女生占大多数,选择强度较小、趣味性高的素质拓展课为主,体育类院校选择难度大、观赏性高的攀岩、野外生存等为主的课程。

3.3.6、综合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整个过程和产物的监控和评价,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也是对学生和教师在课程过程中的整体评价,并对以后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提供参考。原本对学生的体育课程评价多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的评价,不够全面系统的体现学生在课程过程的整体表现,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5月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体育课程考核要突出过程管理,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健康知识、运动技能、体质健康、课外锻炼、参与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户外运动课的特点确定了在课程评价过程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为今后课程的开展提供帮助。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被调查的58所高校中,开设户外运动课的高校有41所,开课率达到70.7%,国内普通高校开展的户外运动课程主要以野营、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素质拓展等为主。

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主要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经费缺乏、开课数量少、课程组织实施和课程管理难度大等因素影响。

应对户外运动课的问题和困难要做到整合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改善课程组织和实施、加强课程管理、加快课程开发以及综合课程评价等方面。

4.2、建议

政府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下确定户外运动课的地位,制定相关政策推广户外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学校注重户外运动课的开发,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注重户外运动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学校和政府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快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等。

摘要: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和广州等六个城市共58所高等院校在户外运动课程设置调查显示,开设户外运动课的高校有41所,开课率达到70.7%,普通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主要以野营、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素质拓展等为主。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主要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经费缺乏、开课数量少、课程组织实施和课程管理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应对户外运动课的问题和困难要做到整合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改善课程组织和实施、加强课程管理、加快课程开发以及综合课程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户外运动课,现状,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78/A17/twys_left/moe_938/moe_792/s3273/201001/t20100128_80824.html

[2]杨汉,董范,郑超,童德卿,胡凯.高校体育课程—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6:789-791.

[3]侯光光.北京市普通高校户外运动课程开展状况与课程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4][5]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

论改革创新与纪检工作的深入开展 篇5

关键词:公路;纪检;反腐败

1服务我省公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为改革、发展和稳定保驾护航,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看,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我省公路的跨越式发展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突出这个中心、服务这个中心、保证这个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目标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各项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作为工作目标和首要任务,确保全系统总体经营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在这一原则下,要将反腐倡廉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各项工作目标和措施融入到全系统整体工作之中,着力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妨碍跨越式发展的突出问题,服务保证改革发展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实、改革推进、队伍稳定。各项措施应该围绕全系统总体经营目标和改革目标的实现,制定纪检监察工作的保证措施,明确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主动想事、干事,善于抓住影响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实施重点突破,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加大党的先进性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纪律作风整顿、群众民主监督、违法违纪查处和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健全完善服务于中心工作的各项保证机制。此外,需要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突出抓好政治环境、人文环境、安全环境和稳定环境,重点解决好风气问题,针对个别单位和个别人出现的写黑信、告黑状、有意制造不稳定因素的现象和问题,坚决予以查处和纠正。把握好政策原则。明确哪些检举举报是正常反映情况的,应该查的;哪些是非正常反映情况,干扰正常工作,不干事故意整人拨弄是非的,不需要查的。必须明辨是非,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理直气壮地树立正风正气,决不手软地煞住歪风邪气,不允许谢黑信,高黑状的现象存在,为改革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

2以教育引导的方式做好源头治理

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责绝不仅限于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和教育党员干部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和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这是纪检监察部门第一位的任务,是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腐败发生的治本措施。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应当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花费在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上。坚持不懈地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解决信念动摇、动力不足、方向迷失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党性修养教育,解决党员意识淡薄、先进性不强、作用不突出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道德教育,解决道德缺失、行为扭曲、不会做人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纪法规教育,解决法纪观念淡薄、放纵贪欲、为所欲为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抓好廉政文化教育,解决丑恶不分、羡慕攀比、盲目从众的问题。以教育引导的方式筑牢党员干部的道德防线,筑起反腐倡廉的思想长堤,达到为官者“不想腐败”、从政者“不愿腐败”的目的,以纯洁党的队伍,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要做到系统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重点教育与全员教育相结合,典型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方式与电化教育、多媒体教育、网络信息等现代先进教育手段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诸如:主题报告会、廉政文化书画展、反腐倡廉教育参观、新职干部廉洁从政公开承诺、条例法规知识答题、以案说法、以案说纪教育等活动。

3发挥监督和惩戒的作用

纪检监察部门是反腐败的监督主体,我们必须履行好监督职责,主动人位,超前工作,把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减少到最低程度。围绕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监督,看在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建设项目立项、重要干部的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上是否程序严格,运作规范,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共同把关,共同负责。围绕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看采购价格是否合理。招投标是否公开,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手续是否合法,有无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个人牟取私利问题。围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进行监督,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有无以权谋私、以车以票谋私的问题,有无借婚丧事宜和子女升学借机敛财的问题,有无借干部调整和重大节日之机收受红包、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问题,对在监督中发现的违纪苗头和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通过提醒监督,使有关领导干部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一旦违反了制度规定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同时在推进公路改革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标本兼治的方针,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进行必要的惩处,既维护了党纪国法的尊严和不可动摇性,又教育和警示了全体党员干部,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我省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认真严肃查处执法执纪部门、机关干部和主要人员中发生的贪污贿赂、失职读职、违反财经纪律、腐化堕落的案件,擅自决定投资、借贷、担保等失职行为。

4创新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制度,构建高效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包括全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在内的整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根本途径,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我们应该紧贴公路事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不断创新制度,强化制度管控,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例如,在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具体的制度创新和细化,进一步探索建立重大决策责任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议事规则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决策失误和重大财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等,以保证集体决策制度真正执行到位。同样道理,在规范系统内部领导人员薪酬待遇、兼职取酬、职务消费、管理层持股,以及加强境外国有资产监管、治理商业贿赂、促进安全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创新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

5建设一支有力的纪检工作队伍

我校排球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我校,排球,开展现状,对策

排球是近代发明的一项运动, 和篮球在同一所学校诞生, 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克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 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过于激烈, 于是就创造了排球这种比较温和、活动量适度、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的室内游戏。于1905年由广州和香港等地传人中国, 1953年排球协会在北京成立, 国际排联在1954年正式接纳了他成为成员之一。1981年中国女子排球获得第三届世界杯冠军后, 排球成为全国观众十分喜欢的项目。学校掀起一整排球热热潮, 我校的体育课程就开展了排球课, 但是我校的排球运动没有篮球那样的收到学生与教师的喜爱, 本文针对排球在我校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为排球更好的在我校开展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学习排球的大一、大二的男女学生以及排球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排球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我校排球教师有男教师3名、女教师2名, 职称方面其中副教授4位、讲师1名, 并且都是排球专项的专业教师, 一直从事我校的排球教育, 从教师的队伍建设上看还是很合教学的要求的。因为1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他的成长需要时间与实践的积累, 我校的排球教师5名就有4名是副教授, 其时间于实践都达到了。

2.2 排球教师进修学习情况

经过调查我校排球教师在近10年的时间, 几乎都没有出去进修学习新的排球规则的机会, 大家接受新排球学习规则都是自己在网上自学, 并且没有出去与其他的元宵进行交流, 只是学校内部每两年进行一次教职工的排球比赛, 很多的比赛规则都是在在国际排球规则的目标下又根据学校的自身的情况来改了一些规则。所以学校的领导应该多争取机会让老师出去学习, 让老师多接触新的东西。

2.3 排球课教学理念的现状与分析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强调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全面、多元地终身发展和最优发展。我校的体育课程是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除了教授学生的运动技术与运动技术理论, 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教师需要明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 并且尝试描述自身的教育行为。排球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应是是教师反思的一个盲点, 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 教师往往更多从客观环境的角度, 从外在于自身的角度进行反思, 而很少对隐藏在自身内部的, 支配自己教育实践的理念进行反思, 进而也很少对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进行反思, 反思教学理念理应成为教学反思的一个主要内容。我校的每个体育老师都是本这好好教育学生, 尽量的让学生学好运动知识来进行的。

2.4 排球教学目标的现状与分析

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达成课程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不断进步和身体的健康发展, 我校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 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 并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课程的内容标准。排球教学目标是所有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 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 并有意识地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 使其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血肉, 成为排球教学过程的灵魂。

2.5 我校学生选修排球的现状与分析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大一下学期, 大二开展了排球的专选课, 教学采取的男女分班教学。从选课的情况来看, 男生50%选择篮球, 20%选择足球, 10%选择排球, 还有20%选择其他的运动项目。女生大部分都选择舞蹈类的运动项目。经过调查分析我校的篮球由于有专业的篮球队, 每年与其他的学校进行交流也很多, 体育馆经常有篮球竞赛, 打篮球的时候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 这样吸引了很多的学生的目光。使得我校的篮球课也受到了学生的热捧。经过研究分析我校要对排球大力的宣传, 与其他的学校多进行一些交流, 通过这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上课时数的调查与分析

我校的体育课程选修一般的是大一和大二进行, 排球专选体育课一般都是在下午四点后进行, 每次两个课时。经过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觉得体育课上课的时数有点少, 技术与理论的由于上课的时数过少, 学生没有时间来巩固技术动作, 理论没有老师的监督消化不太好, 不能运用到实践中, 渐渐导致学生学习排球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校体育在学生上学时间一直坚持下去, 采取俱乐部的形式进行。

2.7 排球上课场地的调查与分析

排球场地包括室内与室外, 最早的排球运动场地是室内, 我校在室内没有排球场地, 室外有四块塑胶场地。学生在上课时夏天阳光照射, 冬天天气寒冷, 碰到大风的时候排球的运动线路都产生了变化, 使得学生的技术动作都不是很稳定, 并且在最初上排球课的时候, 手臂上都是淤青, 影响美观。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学校应该大力对体育场馆进行投资, 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好的教学场地上课, 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2.8 学生课余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由于学生在课余的时候, 只有少部分进行体育运动, 他们课余的活动主要是学习、与朋友聚会、玩游戏。在运动场上有学生进行排球运动, 但是没有篮球与足球的学生多, 大部分的学生觉得排球的运动强度不大, 没有对抗性, 觉得达不到他们想要的锻炼效果。学校应该采取排球协会的形式, 集体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并且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比赛, 学生为了自己学院的荣誉, 激发学生课后继续锻炼的兴趣。

2.9 学生上课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我校开设排球专选课程在大一下学期与大二, 上课的内容分为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 我校体育部的教师与领导每隔几年都会根据我校的特色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更改教学内容, 水平一是排球的基础, 例如上手传球、垫球, 女生下手发球男生上手发球, 经过调查学生对于我校的排球专选课的内容都还是很满意的。

3 对策

(1) 学校应该借助媒体大力的宣传,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组织排球的运动队, 并且经常与省内、省外的学校进行交流, 学院之间多进行一些比赛,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排球教师教学时要有热情与启发学生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在学校提供场地的有限条件下, 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 不断的丰富课的组织方法与趣味的教学手段, 合理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对排球课保持新鲜感, 始终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3) 体育部的领导应该让教师出去学习新的内容与新的的运动项目, 还有规则的变动, 多举行一些体育运动让学校之间的体育教师多进行一些交流。

(4) 学校应该多给学生建设足够的运动场所, 让学生在课堂还是在课余都有足够的场地进行学习与锻炼, 解决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 充分达到每天锻炼和身体健康目的。

(5) 学校应该举行排球俱乐部与排球协会, 组织老师多对学生进行技术与理论的辅导, 让学生在进行锻炼的时候有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技术动作与锻炼方法。

(6) 教育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 正确的树立自己学习排球的兴趣, 通过排球自己的身心得到了那些好的锻炼, 不要朝三暮四, 不要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去跟风寻找其他的运动项目。

高校女排开展现状与训练方式研究 篇7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运动队的建设发展有利于创办高水平大学和校园精神文明的发展, 并且也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已经落实了排球运动教育并且形成了规范化管理, 同时也取得了一定可喜骄傲的成绩, 然而由于体制不健全、训练方式不科学等方面缺陷, 我国高校的排球竞技水平一定程度上远远落后与专业水平。如何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大学生竞技运动员, 是高校运动队面临的挑战和新课题。

2. 高校女排开展现状

2.1 女排教练员队伍现状

作为排球运动训练和比赛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教练员在训练活动和比赛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排球教练员队伍呈现“高职老化”、“学历偏低”、“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现状。在一定程度上, 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的合理性将会反映和决定教练员队伍的创造力。高校女排运动队的教练员需要充满活力朝气、精力充沛、经验丰富, 然而目前运动队中年轻教练员的比例较少, 不利于教练员队伍的持续发展。高职教练员的年龄都普遍偏大, 虽然有丰富的经验且能够准确地讲解描述各个动作, 但是排球动作、技术训练需要动作示范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年龄偏大的教练员无法做出完整的示范动作。

2.2 女排运动员队伍现状

大部分高校女排运动员在入学时就已经是一、二级运动员, 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 但只是代表运动员一定时期内的运动水平, 在大学期间运动员还需要兼顾文化知识的学习, 训练量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现代运动训练表明, 竞技比赛欲创佳绩需要确保足够的训练时间, “学与训”的矛盾有时会导致高校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所以在大学期间如何保持和提高训练水平仍是高校女排运动队面临的挑战和难题。目前我国女排运动员的生源人数有所下降的同时具有高竞技水平的生源严重匮乏, 高校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部分高校为了抢到高水平的女排运动员而开出很多条件, 这也促成了高水平运动员的“价码”上涨和高校招生成本的提高。高校之间的生源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优秀的运动员更倾向于选择高知名度、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高校,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利于高校高水平女排运动队和女排竞技运动的发展。

2.3 其他方面

我国高校体育经费非常短缺, 高校女排运动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深受经费困难制约。由于经费紧张, 运动员训练的营养和相应的补贴得不到保障, 参加高水平的比赛的机会也较少, 教练员同样也面临着各种问题, 这将大大影响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积极性和训练的质量。场地和器材是高校有效地开展排球训练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 这种硬件条件很大程度上将会制约训练水平和质量的发挥。

3. 高校女排训练方式

3.1 女排运动员特点

在关节灵活性和活动幅度方面, 女排运动员要比男排表现得好, 然而关节周围的韧带力量和肌肉力量方面, 女排运动员的肌肉收缩力量和速度都远远不如男排, 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加强提高。同时女排运动员一般都具有比较长的腰部等, 为了更好地掌握排球的技术需要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此外, 训练时女排运动员进入兴奋状态比较缓慢, 反映时间也较长, 因此教练员需要注意训练方法和手段, 提高女排运动员的兴奋点以便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水平。女排运动员在心理状态方面也具有优点, 一般女性的心理较随和、能够吃苦、忍耐性强, 但是也存在心理脆弱、依赖性强、信心不足等方面的缺点, 日常训练需要注意扬长避短。

3.2 训练内容和方法

3.2.1 体能训练

排球运动的基础是运动员的体能, 体能的状态水平直接影响到排球技术的发挥, 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比赛的胜负, 所以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尤为重要。排球运动的新发展对体能训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往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需要不断提高。高校女排运动队可以结合队员生理特征等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注重核心力量训练, 提高身体的控制和平衡, 同时也利于预防动作损伤和伤后恢复。加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加强了各肌肉的协同运动, 有机结合了传统的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

3.2.2 专项训练

正对前文所提的女排运动员的特点, 在体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专项训练, 强化训练女排运动员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力量, 尤其需要练习腰腹肌和上肢的力量。此外, 女排运动员的反应和移动速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专项训练, 不断女排运动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 为了预防运动损伤, 小肌肉群需要加强全面练习。

3.2.3 技战术训练

作为进攻的开始, 发球需要加强练习训练并不断提高发球的攻击性, 在队员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可以研究具有个人风格的发球方式。通过接发球来实现由防守转为进攻, 接发球的到位率将会影响进攻的水平。由于女生力量不足、扣球速度有限, 所以排球在空中的时间较长, 这将给后排的防守创造了条件, 日常技术训练要加强防守训练, 提高防守的成功率。女排比赛具有网低手高的特点, 很容易就能达到扣快球的高度, 加上后排防守较高的到位率, 可以快速组织防守反击, 防守反击的有效率对比赛的胜负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防守反击是平时训练的重中之重。此外, 二传手是比赛中的灵魂, 能够有效地组织进攻, 日常训练需要不断提高二传手的战术技能和综合素质。

摘要:本文从高校女排教练员队伍、运动员队伍、其他方面简述了高校女排的开展现状, 并在分析女排运动员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高校女排的训练方式, 旨在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女排运动队的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高校女排,开展现状,训练方式

参考文献

[1]严明.高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及其效果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2014.

[2]张育王, 覃超莹.对普通高校女子排球运动员实施核心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

开展现状与改革 篇8

一、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重视并抓好青少年足球工作, 是扩大足球人口, 提高足球水平, 促进足球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应该看到, 我国足球自实行改革以来, 足球市场在不断建立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足球运动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体育运动, 由于场地、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限制, 现在农村学校里踢球的孩子逐渐减少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在学校大力推广足球运动。学校教育目前是最完备, 系统的培养方式。农村中小学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义乌市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廿三里二小足球开展情况的调查, 分析目前中小学足球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对策, 以提高我校足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水平, 为义乌市足球运动的发展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教育的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一个全面的人,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而青少年足球是中国足球的希望。足坛发展格局的变化充分说明, 谁重视了青少年足球工作, 谁就重视了足球运动的未来;谁拥有了足球运动后备人才, 谁就拥有足球的未来, 谁就能在国际足坛占有一席之地, 并跻身世界足球强国之林。中小学足球运动与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我国现有学校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基础上, 对比分析日本韩国学校足球开展培养的现状, 结合我国现在社会经济特点, 改革、丰富和完善中小学足球开展培养的培养模式。并借鉴日本韩国学校足球运动开展的先进经验, 立足我校足球运动经验和实践来解决我国中小学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问题, 并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法等方法, 征求专家意见, 提出适合义乌足球后备人才发展的可行性方案和具有一定价值的建议。

二、我校校园足球现状分析

1.我校对足球运动教学的态度分析

学校领导总体来讲对学校足球的开展参与支持程度可以说是喜忧参半。这里面除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外, 还包括一些客观的影响素, 更多的是体现在学校足球开展的场地设施不足、开展经费紧张、没有很好解决学习和训练之间矛盾、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程度。针对这些问题, 需要一方面树立学校领导正确的足球开展与办学观念, 提高他们的对学校足球运动开展认识程度, 增加对学校足球开展的重视。同时, 义乌市足协、教育局、体育局、校园足球办公室应积极关注中小学足球的开展并进行大力支持, 为农村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加大对农村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财政扶持和政策指导, 增加对农村小学足球方面的经费投入。

2.我校学生对足球课教学的态度情况

表格1对我校男女学生对足球教学的态度的调查显示, 小学男女生中有52.64%很喜欢足球教学。

3.家长对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态度分析

为了解我校学生家长不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动机, 本文对48位选择不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家长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2。

通过表2的调查统计可以看出:在不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动机因素里, 所调查的全部家长都选择怕子女分散精力, 影响学习, 比例为100%;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受伤认为足球项目对抗激烈, 容易受伤从而不支持子女参与其中的家长占所调查比例的54.17%。这反映出还是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对足球运动存在一定的偏见, 没有正确理解参与足球运动对子女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放大了容易受伤的一面, 没有完全认清参与足球运动对增强子女体质、磨练他们意志品质、培养团队精神以及愉悦身心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因为自身不喜欢足球运动, 所以不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家长比例占所调查总数的25%;仅有2名家长认为足球项目成材率低, 出路窄。这说明, 学生家长不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运动主要是考虑到影响到子女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而很少家长从开始就给子女定位要靠踢球谋出路, 这很符合当前农村小学学生家长受学校教育理念和环境的影响, 主要看重子女的学习。

4.我校足球运动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校足球教学的基本途径有:学校足球课教学、课余足球训练、课余足球比赛、课余足球活动四个方面。它们都是各有不同的特点并共同促进着义乌市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

(1) 我校学生开展足球课的教学情况

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部分和选用部分。体育教学大纲把足球列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材。我市普通中小学采用的体育教材正在进行改革, 希望把学生兴趣放在体育教学的重要位置, 足球定点学校每周每班1节足球课。

(2) 我校体育教师足球师资情况分析

开展现状与改革 篇9

1、模块教学法与高中体育相结合

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模块式技能培训) , 是20 世纪70 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 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完成某项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整流程的为主线, 以每个单独的任务做为一个工作结构来划分为不同的工作模块分段教学, 其中每一个工作结构称之为“任务模块”。

体育教学模块的划分就是参考这个标准, 把一些能力水平相当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几个模块来逐步开展, 例如:实心球、铅球、标枪等几个技巧性比较强的运动, 我们可以把它们划入一个教学模块来开展教学。 首先这几个项目的性质相似, 用力的技巧方式相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他们的主题风格可以依次展开教学, 从原理上来讲这符合学生学习探索的规律, 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发挥。所以简单来说, 体育教学模块的划分与展开就是从学生的整体学习需要出发, 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灵活性为目标, 把一些有相关性的学习单位组合教学, 统筹安排整个体育教学计划,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2、根据学生需要, 合理安排模块教学进程

模块教学法有序的条理性和结构的连贯性, 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 模块教学法的成功使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接受、理解能力与学生的兴趣。模块教学法使用得好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促使学生一步一步提高能力, 兴趣逐渐浓厚, 使得教学成果显著, 模块教学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需要体育教师具备统筹规划的布局能力、课堂实际操控能力、学生兴趣把握控制能力、学生注意力有效转移能力, 并灵活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提高课程的连贯性和趣味性。教师需要具备很强的责任意识, 才能更好地操控体育课堂的模块教学法。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有:一是增强了内容的灵活性;二是便于实现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内容衔接;三是采用综合模块, 促进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沟通;四是通过模块的合理组合, 便于形成一定连续训练, 优化学生的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表1 是我们学校的老师结合学生的情况对高中阶段的课程进行的安排计划表, 其中有必修科目, 也有选修科目, 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广播体操的教学, 这是学生入学的基础课, 进而进行简单的健美操学习, 随着季节变化, 天气不太炎热时节进行长短跑的训练, 为投掷类项目做准确。随后再进行篮球、排球的教学, 这两项对学生的体能有所要求, 同时技巧性也很强, 在后期的学习中也会再次加深巩固, 第一学年即将结束的时候, 我们教学生一些比较常用的武术动作, 强身健体, 学生假期也可以自己进行训练, 后来考试即将来到时, 我们学习的是乒乓球, 这项技巧性比较强的项目, 有利于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加强训练, 对于学生手、眼、脑高度协调大有帮助。

高二学年度主要在高一的基础上对一些技巧性运动加以强化, 因为高一学年已经对一些动作要领都有掌握, 所以高二阶段的学习相对来说有了一些跨越性, 讲究的是张驰有度, 让学生根据运动型体育与技巧性体育结合来学习, 强调动作的标准性, 加强学生对运动机理和运动方法的掌握, 增强体育动作的协调性和优美性, 教育学生科学运动, 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

高三学年度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喜欢来安排课程, 注重学生的劳逸结合和身心放松, 不再对学生进行硬性的指标要求, 根据高一、高二学年度的教育, 学生的动作要领已经都有所掌握, 高三阶段就是要学生把体育运动当做一项爱好来发展, 这在学生后续的成长和以后步入社会都是有很大的帮助, 一项规范标准的体育爱好, 一来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 每一项体育运动长期坚持都是很好的锻炼;二来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 把一项简单的运动做到艺术化, 那就需要超强的意志力;此外经常运动的学生的大脑也非常灵活, 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3、模块教学法优势分析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魄, 丰富学生学习经验为目的, 旨在多方面开发和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育爱好的发展, 除体育特长生外不以培养专业体育技能型人才为目的, 模块教学法很好的满足了中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要求:

3.1、模块训练能够加强学生连续技能培训

将模块训练与体育学习相结合, 可以实现培训强度的弹性变动, 例如训练中把健美操教学与长跑相互搭档, 在外人看来分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课程, 为何要安排在一起呢?因为健美操本身对学生的弹跳力、协调性、柔韧性、身段姿势、气息等的训练都非常有帮助, 进行完健美操的训练之后, 学生整个身体素质处于非常好的状态, 这个时候对学生进行长跑的技能训练, 不仅不会因为训练强度大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加强身体的耐力、气息调整适应、身段协调性都有很大帮助, 这种跨度比较大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说非常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防止出现学习疲倦;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勇气与技法的挑战, 老师需要做足准备课程才能够胜任这种波浪形跨度的教课方式。

3.2、模块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脑力调节

习惯上来说大家对体育课有一种应付的态度, 觉得体育课就是让大家放松的课程, 忽视了对体育课程的教育性和科学性认识。我们知道控制人体运动的中枢神经分别位于两侧大脑的左、 右半脑的顶部, 在结构上呈两边对称。运动原皮层下面是感觉区, 同样有两边对称的结构, 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 这些信息来自皮肤、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肢体的运动。大脑的奇妙之处在于两半球分工不同: 人的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 是理解语言的中枢, 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与此不同, 右脑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 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但右脑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 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这都是右脑的功能。所以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锻炼, 同时也是对大脑两个半球的科学调理过程, 防止疲惫学习导致的用脑不均。

3.3、模块教学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趋向于成熟, 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爱好和运动倾向。这一时期的学生摆脱了少年时期的稚嫩, 很多事情都具备了自己独特的判断力和控制力, 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足球, 就算没有体育课, 当他心情好的时候或者学习压力过大的时候, 他也会到球场运动一下, 这时候如果体育老师单纯的只是教他跑步或者篮球训练, 而不恰当利用他们之间的结合点, 对他进行引导和多方面训练, 就容易让学生形成抵触心理, 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再比如这一时期的女生大多比较腼腆, 很多运动她们也想参加跃跃欲试, 可是碍于面子都不敢去尝试,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面对她们进行技巧和方法的引导, 就使她们容易学习, 而且这时候发现的一些爱好, 对学生后期都非常有帮助, 容易变成她们一项爱好陪伴很长一段时间。

4、结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课程中开设与制定模块式教学法对于体育教育事业来说是一大创新。 首先解决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契合的问题, 学校应按照自身特点安排模块教学;其次, 体育课程的开展与学生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体育教师要按照学校的特点 (如体育设施的特点、教学场地的特点、教学环境的特点) 来设计安排课程, 同时要对各教学模块进行优化, 降低学生对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难度, 提高教学效率;第三, 各种教学改革都是在不断探索以及研究中前进的,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实施模块化教学法,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这其中包括许多细节, 需要教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不断探索、研究,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自身不足, 从而科学、合理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进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邢计刚.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的现状与对策[J].学周刊, 2014 (5) .

农村幼儿园游戏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篇10

关键词:农村 幼儿园 游戏 教学 现状

20世纪60年代初期,心理学界就肯定了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意义,提出了“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这样一个命题。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明确规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

一、游戏开展的重要性分析

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而且会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幼儿独特的作用。幼儿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宗旨和理念就是尊重幼儿的天性,给幼儿的脑发育创造好条件,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思维性、理解力、创造力等。

然而,目前游戏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恰恰是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幼儿园中,有的游戏形同虚设,有的游戏时有时无,再加上农村家长对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玩游戏还不如教孩子识字、汉语拼音、背唐诗等,这样也许还能学点“知识”,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幼儿教师不敢放手做游戏的主要原因。

二、农村幼儿园游戏开展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不能确保幼儿充分游戏的时间

1.游戏时间段不在有效学习段内。部分幼儿园把幼儿的游戏时间段安排在来园(8:30--9:00)、集体活动前(10:00--10:15)或离园(4:45--5:00),显然,这样的安排时间过短,幼儿是不能充分游戏的。

2.游戏概念不清,形同虚设。有的幼儿园幼儿一日作息表中有一项为“区角活动”,问及老师:“那么游戏你放在什么时间?”老师:“这个区角里就有部分是游戏内容……”从和老师的对话中可以得知教师把游戏和学习区角概念混淆了。

3.游戏人为不合理分割,造成“手忙脚乱”。有的幼儿园因为知道不同游戏类型对幼儿的价值是不同的,所以,一周幼儿作息安排为:二天角色游戏,二天结构游戏,一天表演游戏,造成每天幼儿都来问教师:“今天我们拿什么出来玩?”

(二)幼儿园不能依据本园地理环境设置适宜的游戏空间,教室、活动室存在问题

1.活动室与教室共用重叠。部分幼儿园在教室中开展角色游戏,而活动室也创设角色区,游戏内容重复,令游戏均衡性受到影响。活动室空置。部分幼儿园一些活动室只是做了象征性的一些摆设如图书室、陶吧室、美工室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幼儿并没有去。

2.不能合理利用教室内外。部分幼儿园虽然教室不大,但有宽阳台和长走廊,还有室外的绿荫和场地,可游戏偏缩在教室里开展,怕麻烦不做游戏。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因为教室幼儿多,游戏器具拿放不便,以安全为理由,更多的是让幼儿进行安静的区域活动。

(三)重上课,轻游戏

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及家长的观念仍然存在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有的教师嫌玩游戏麻烦,平时很少玩游戏或不玩游戏。即使玩,也容易忽略游戏的教育手段,过多考虑教学的因素,满足不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尤其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大大阻碍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他们要的是孩子在幼儿园里会认、会写了几个字,掌握了几道算术题,对幼儿园玩游戏根本就是举双手不赞同,而幼儿园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来满足家长需求,小学化的教育倾向,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行为在幼儿园里无处不在。

(四)游戏无目的、无计划

有的教师考虑不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不理解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目标在游戏中的体现。玩游戏时不能有目的地参与指导,组织活动。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游戏就是自由活动,常常让幼儿随意玩耍,放任自流,这样的游戏,并不能发挥它的教育功能,也不能朝着幼儿教育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有效解决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措施

(一)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

1.要正确处理游戏与学习、游戏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扭转幼儿园重上课轻游戏的倾向。首先只有把游戏看做是学习,游戏才可能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把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符合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同时教师应真正认识到游戏的价值,克服游戏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比较艰苦的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更应该深刻地认识游戏的特征和教育作用,正确地指导幼儿游戏,大力开展幼儿游戏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通过开研讨会、公开课交流、优质课评选、幼儿游戏活动比赛等方法入手,相互借鉴游戏活动经验。同时教师只是作为游戏伙伴参与游戏,并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为幼儿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游戏氛围,让游戏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流露出幼儿的真实感受。在游戏中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而应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平时对幼儿活动特点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相应的指导。

3.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对家长进行培训。(1)农村幼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农村生活实际,发挥聪明才智,我们身边有丰富的社会资源,我们可带领幼儿去亲近它,讨论它,从而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幼儿模仿成人生活、劳动的愿望,自发地生成有乡土特色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幼儿才愿玩、会玩、乐于玩。(2)重视民间游戏的挖掘及应用。地处农村的幼儿园还具有内容丰富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民间游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幼儿的需求,深受幼儿喜爱。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扩大其知识面。大多数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歌谣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

总之,指导农村幼儿开展创造性游戏,要从农村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精心设计,确保创造性游戏的实效性。游戏是从人性深处流淌出来的旋律,游戏是一种“心”的活动。让我们的幼儿永远徜徉在游戏的天堂里。

开展现状与改革 篇11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 究对象

选择苏州市及各区共25所小学 (苏州市5所, 每区4所) 的部分中年级学生, 以及这些学校的体育主管领导, 和学生家长。

1.2、研 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结合研究目的, 选择苏州市及各区共25所小学, 每所学校随机抽取20名学生, 4名家长调查他们对轮滑运动的认知度和兴趣度, 以及是否希望学校开展轮滑运动。共发放纸质问卷600份, 收回538份 , 其中学生问卷500份收回450份 , 家长问卷100份收回88份, 有效回收率90%。

(2) 网络谈话法。

通过网络工具比如:QQ、微信、电子邮件等方法调查了各学校分管领导、体育组组长及个别体育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对轮滑运动的了解和开展等情况;

(3) 文献资料法。

寻找各期刊及网上有关轮滑的资料, 作为本课题研究、分析和论证的理论依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苏州市各小学开展轮滑运动的现状

(1) 苏州市小学开展轮滑课情况。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调查的25所小学中, 有3所学校在一个年级全学年开设轮滑课, 有5所学校不定时会开展轮滑课;有10所学校是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或者慧心社开展轮滑课的 , 这种方法也是被较多学校所采用的; 有6所学校是有开展轮滑课的意愿的, 但是缺少师资和安全问题, 所以没能成功;有10所学校是举办过学校轮滑比赛的,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学校不开课, 故有很多孩子选择了在校外的轮滑俱乐部里进行学习。由此可见, 当前真正开展轮滑课的学校不多。

(2) 师资、场地器材和经费投入情况。

轮滑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 现任的体育教师极少能对其展开教学;且轮滑有别于其他运动项目, 故需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从表3我们发现, 现阶段在小学从事轮滑教学工作的除极个别体育教师之外, 大部分都是外聘教练, 说明小学中轮滑教师奇缺。一些有意愿开展轮滑课程的学校, 也是由于缺少专业轮滑教师而最终失败。综上所述, 轮滑教师的匮乏是目前影响苏州市及各区小学开展轮滑运动的瓶颈。

由于轮滑运动的特点, 它必须穿戴护具和轮滑鞋。从已开展轮滑的学校看, 大部分学校是让学生自带护具和鞋子的, 只有3个条件稍好的学校是学校无偿提供的。而由于轮滑器材是消耗品, 自带使用家长额外购买, 难免会有意见;学校提供的器材最多正常使用一年, 而后需要继续投入, 这对学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小学轮滑由于属于初级阶段, 所以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很高。除了购买器材上, 学校在聘用外来教练上也投资较多的资金。

(3) 校领导对开展轮滑运动的态度。

通过对25所学校分管体育的领导调查发现, 68%的分管领导都认为轮滑是一项较好的体育运动, 对培养孩子运动的兴趣, 对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增强学生各个部位肌肉的力, 以及培养孩子们的平衡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但是也有90%的领导担心轮滑会带来安全事故;再加上器材师资等问题, 造成了支持轮滑进体育课堂的领导较少。

2.2、学生对开展轮滑运动的态度

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富有朝气, 又有着冒险精神, 喜欢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这些所有的特征正好符合轮滑运动, 所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 (表4) 发现, 92%左右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轮滑运动, 也非常希望自己所在学校能开展轮滑运动, 他们认为轮滑是项很酷很时尚很好玩的运动, 对提高自己运动能力, 增加课余体育锻炼项目都有着很好的帮助; 调查中海发现75%的学生尝试过轮滑运动, 50%左右的学生家里有轮滑鞋 , 并时常会练习 ;88%的学生表示愿意自己带鞋参加学校轮滑课;在安全方面和影响学习方面, 大部分学生表示不担忧。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开展是非常积极和肯定的。

2.3、家长对开展轮滑运动的态度

调查中我们发现, 大部分家长对轮滑运动还是比较了解的;近85%的家长认为轮滑事是项很不错的体育运动项目 , 它对锻炼孩子体能技巧, 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培养坚强意志品质都有很大帮助;25%的家长认为轮滑速度太快 , 孩子不能掌握好平衡容易跌掉发生安全事故; 谈到器材上65%的家长能为孩子提供轮滑器材到学校上课, 但也有家长由于经济原因不能为孩子准备器材;81%的家长赞成学校开设轮滑课或轮滑慧心社, 并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 这对轮滑进校园是好的一面。

3、结 论与建议

3.1、结论

(1) 苏州市小学阶段开展轮滑活动的学校不是很多 , 其主要利用课外活动以兴趣小组、慧心社的形式所进行;

(2) 开展轮滑活动的学校装备以学生自备为主 , 学校提供场地能基本满足轮滑需求, 但是专业轮滑教练比较匮乏, 学校在轮滑上投入的经费有限, 主要集中在购买部分轮滑装备和聘请师资方面;

(3) 领导对轮滑知晓程度影响着学校轮滑运动的开展 , 其中大部分领导认为轮滑是一项很不错的运动, 但是多数人会担心轮滑所带来的意外事故, 故支持轮滑进课堂的领导不是很多;

(4) 绝对部分学生都喜欢轮滑 ,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在业余时间玩过轮滑, 他们都希望轮滑能进入课堂, 他们认为轮滑不但可以锻炼身心, 舒缓学习压力, 而且还能在刷酷;

(5) 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轮滑是项不错的体育运动 , 对孩子的身心、意志品质、灵敏性、协调性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支持学校开展轮滑运动, 并且愿意自己给孩子准备器材。

3.2、建 议

(1)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 融入新生代元素 , 丰富小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内容, 逐步推进轮滑进校园。苏州市学校轮滑运动还处于起步阶段, 建议可发在每个区发展一所示范学校, 以兴趣小组或慧心社为主, 接着以点带面进一步推广、发展更多的小学, 如此才能使更多的学生接触轮滑, 喜欢这项时尚运动;

(2) 引进培养新生代力量。各学校在招聘体育老师时 , 可对轮滑运动技能的新教师从优考虑, 或学校派遣优秀年轻体育老师进行轮滑方面的培训, 取得初级、中级教练资格, 从而更好的解决师资匮乏问题;

(3) 多渠道筹集经费。除了保证学校每年对轮滑器材投入的经费不减之外, 学校领导还可与当地企业合作, 鼓励他们出资赞助轮滑装备, 作为回报学校在招生中可稍微向企业子女倾斜, 训练或比赛中可身穿赞助单位服装做宣传;

上一篇:生态休闲旅游区下一篇:土地权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