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究

2024-06-02

开展研究(共12篇)

开展研究 篇1

“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 开放自己, 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 共同分享经验, 互相学习, 彼此支持, 共同成长。”可见, 同伴合作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实践中, 我们充分利用同伴合作这一校本研修方式, 构建了“以同科同组研究为基础, 以同科异组研究为辅助, 以异科异组研究为拓展”的多层次、宽领域、全员性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 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同科同组教学研究

同科同组教学研究即相同学科同一个 (年级) 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通常由教研组长负责, 每月进行一个小专题的研究。

研究活动流程是:确定专题→理论学习→操作设计→集体备课→组内观摩→反思诊评→重新备课→二次诊评→再度反思。

1. 确定专题。

依据教研组的研究课题, 教师结合本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确定教研组每月教研活动的研究专题。它通过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学习、研讨、实践, 解决本教研组教学中的问题, 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理论学习。

校本研究活动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支撑。理论功底的深浅, 直接关系到研究活动的质量和学校课程改革的水平。为此, 各教研组在确定了研究专题后, 都要组织教师围绕研究专题学习相关理论和先进的经验, 为教学行为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学习方法是个人自学与组内学习相结合。学校为教师学习提供理论学习资料 (购置有关书籍) 。

3. 行为设计。

同科同组教研活动中对教学行为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学科教学中同一种类型的课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 是组织教师将“有效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表现出来。它是教师安排此类型课堂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依据。我们要求教师根据主题, 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教学环节 (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 、学生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学习方式) 、教师教学行为 (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 评价等方面对同一类课的教学行为进行设计。在行为设计时, 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为依据, 先定学生的学法, 以学定教, 再设计教师达成目标的教学方式。

4. 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教研组的群体优势, 群策群力, 为解决教研组教学中的问题, 共同备好一堂课。它为教师的现场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要求教师围绕教学行为设计做到六备:即备三维目标的确定;备教学环节的安排;备学法;备教法;备教学情境的设置;备练习题设计。教师集体研究要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状态, 重点解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变重“教”为重“学”。把备课的过程作为学法研究的过程。

5. 组内观摩。

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教研组先安排一名教师上课, 教研组成员以预先制定的教学设计为标准进行观摩。

6. 反思诊断。

课后, 执教者要对本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行为做自我反思。听课者围绕教研组的研究专题, 从四个方面进行诊评:本课的优点、缺点、对优缺点的理论阐述、提出改进意见。

7. 重新备课。

专家说, 教案的改造=教案+反思, 重新备课实际就是对教案的改造。在重新备课过程中, 教师依据相应理论, 针对上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践———反思”, 有针对性地又一次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它不但充分体现了研究的过程, 也延长了教案的寿命, 使教案由“教学前对教学的‘假设’”转化为“反思活动的载体、经验的积累”。

8. 二次观摩。

重新确定教学设计后, 另外安排一名教师重上这节课, 组织教研组成员进行二次观摩。通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效果体现, 再次验证教学策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体现“设计→实践→再设计→再实践”的过程。

9. 再度反思。

课后先由执教者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综述, 然后组内成员一起针对具体的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再度反思总结、提炼。使教师在反思中超越自我, 在总结中提升自我。经过一轮的校本研究, 设计出了一种类型课的教学行为设计, 并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同科异组教学研究

同科异组研究是指相同学科不同教研组的集体研究, 通常由教导主任负责, 每月进行两次。它是在同科同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对同科同组教学研究的辅助与补充, 是同伴合作范围的拓展。如果说同科同组研究的是特殊问题的话, 那么同科异组则是研究本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与同科同组研究相比, 它更具有学科典型性和规范性的特点。

研究流程是:理论学习→年级研究→学科观摩→集体诊评→分组实践。

同科异组的教学研究, 针对具体研究内容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 可以是两三个年级组, 也可以是全校同学科的各年级组。例如在品德与生活学科的研究中, 我们将一、二年级的老师作为异组成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我们将四、五、六年级语文教师作为同科异组成员。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将低段年级教师作为异组成员。在数学概念、应用题教学中, 我们则将全校各年级的数学教师作为异组成员等等。

教导主任深入到各教研组内指导, 抓典型。把在研究过程中成效好的或者把教研组研究时发现的问题, 以课例的形式向全校同学科教师展示, 组织教师观摩、诊断、分析。从教法和学法上归纳总结, 使同科异组教师达成共识。观摩诊评后, 各教研组针对本组实际进行改进, 取长补短, 将研究向深层推进。

三、异科异组教学研究

异科异组教学研究是指全校性的不同学科的集体教研活动, 通常是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组织的教研活动, 每月进行一次。它是在同科同组、同科异组教学研究的基础上, 对教师同伴互助范围的再拓展, 对研究行为的专业引领。学校将各学科教研活动中的典型, 通过教学观摩的形式, 展示给教师。组织不同学科教师进行诊评。以点带面、以点促面。使教师通过观摩认识到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摩吸取经验。校长在教研活动结束后, 围绕学校的研究专题, 针对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专题讲座。提出下一步要求, 全校达成共识。教研活动后, 各教研组根据本次教研活动所揭示的问题进行反思, 查找不足, 进一步完善自我, 提高自我。

其研究流程是:立标放样→集体诊评→专家引领→完善提高。

两年来, 我校充分运用“以同科同组研究为基础, 以同科异组研究为辅助, 以异科异组教学研究为拓展”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 强化了教师间的同伴合作, 促进了科研专题的研究, 使校本研究初见成效。

1. 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合作意识。各教研组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强化了“同伴合作”, 教师的学习意识、研究意识增强了, 学校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风气, 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建立。

2. 构建了校本教学研究的机制。我们构建的“以同科同组研究为基础, 以同科异组研究为辅助, 以异科异组研究为拓展”的校本教学研究的机制将学校的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研、管、训、用”一体化得到落实, 保证了教学研究活动的科学性, 保证了课题落到实处。使得教师在学习、研究的状态下工作, 在工作的状态下学习、研究,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3. 实现了教学研究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开展研究 篇2

2013-05-27 第03版:思想理论

作者:廉思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27

51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准确了解事物的真相和全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做好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的质量,需要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

首先,调查研究要怀有真诚的态度。在调查研究中,我们需要和调查对象交朋友,听他们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听他们讲对很多具体政策的看法,对民生问题、宗教问题和社会问题的看法。而只有和他们真心交朋友,他们才会告诉你自己真实的想法。现在很多人嘴里有两套话语,在不同的场合讲不同的话。在这种情况下,调查者的立足点在哪里、态度是否诚恳,被调查者要了解清楚才能如实回答问题。这就是说我们要调查他,他先得调查你,然后再决定是否让你调查他。这个互相调查的过程很微妙,一旦被调查者发现你的调查态度不那么诚恳,或者你的调查会对他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损害,他们就不愿意接近你,不肯说出真心话。

换言之,调查者需要通过伦理的考虑和实施,尽可能地了解被调查者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生活状态,了解潜在的屏障以及被调查者对于调查风险的自我评估,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风险以及帮助被调查者贴近实际地来分析这些风险,然后再想方设法去破解这些风险,尽量客观地去分析研究可能给被调查者带来的风险以及告知被调查者我们所采取的保护措施(比如保密),从而降低被调查者的责任负担以及实际风险,尽量让被调查者在没有心理负担和压力的情境下参与研究,促进调查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从而更进一步贴近被调查者的“真实”表述。而且,也只有通过这种情境下的互动,我们才可能做到对被调查者的“移情式理解”,更加深入地、从被调查者主体的角度来解释所获得的信息。

其次,调查研究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调研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位于最顶层,与哲学和各门学科的理论密切联系,是调查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和理论架构,包括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方法多元化原则、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以及伦理道德原则等。

在调研方式上,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即普查,非全面调查则分为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按时间可分为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和追踪调查;按研究目的和作用,可分为探索性调查、描述性调查和解释性调查。

在具体方法与技术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性方法,另一类是定量方法。这两种研究方法在功能、回答或解决的问题、数据收集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调查者而言,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定性方法有利于发掘事物的深层次原因,对观察对象的细微之处进行把握。在研究特殊群体和敏感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时,定性方法有其独到的功用。在操作中,定性分析采用的是比定量分析更模糊、更大胆的方法,因此,更容易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常用的定性方法有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讨论(座谈会)、参与观察等。一般认为,这类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定性分析的样本不能够代表总体,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同时,定性方法的实施成功与否及其研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者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研究经验,实施过程中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也常常使研究结果在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受到较大影响。定量方法建立在统计理论基础之上,其优点在于能够通过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来推论总体特征。以定量方法中常用的统计调查为例,它首先是从一定的理论假设出发,设计出标准化、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问卷,然后经过规范的抽样、调查实施、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或者对新的发现做出理论解释。定量方法的缺陷在于难以获得深入的信息,对具体的社会过程及人们的深层次动机容易忽略,同时也不适用于对唯一发生的现象进行因果性分析。

调查者必须认识到,在调查研究中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单独使用,都无法解释或回答所有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不应该对立,而应是互为补充的、互相支持的。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只是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研究。我们应克服那种非此即彼的做法,要把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使调查方法从对立走向统一与多元。

当今时代,如何能够更快更准地掌握瞬息万变的情况,并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寻找出规律,仍需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要在学习和运用既有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渠道、丰富手段、创新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最后,调查研究要树立系统的思维。开展调查研究,要精心设计调研计划、拟定调查提纲、确定调查对象及规模、选择适用的调查方法、形成准确有效的调研结论。调查研究之前,要做好资料搜集工作。充分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高,避免一切都从零开始,避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循环。要准备好调研提纲,对于调查研究的背景、目标对象、当前形势、未来趋势、前沿领域、存在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前准备,有助于了解调研的目标领域和目标对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很多时候,调研提出的问题有质量,往往会启发调研对象提供更多的信息。在调查时,视角和方位要周全,既调查现在又了解过去,既调查个体又了解整体,注重真实、准确,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记录和描述。在研究时,要正确估计问题的代表性,防止以偏概全;正确分析和综合,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防止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堆积和描述上;正确判断问题的性质,防止夸大或缩小问题的轻重程度;善于运用系统的观点、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历史、分析现状和预测趋势。

调查者要意识到,调查与研究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调查是深入实践,熟悉和了解情况,搜集相关材料的感性认识过程,是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工作,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而研究则是通过对调查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事物认识的较高级阶段。做好调查研究,这两个过程缺一不可。缺少调查或调查做得不够深入全面,很容易使研究过程成为无米之炊,无从下手,调研报告也会漂浮、无力,很难解决实际问题;而缺少研究或研究不够深入,调研报告也会成为一个材料的堆砌。因此,调查过程必须深入一线,对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开展深入全面调查,而研究过程也必须在详尽占有材料后,认真开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分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成绩与缺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从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如何开展有效课题研究 篇3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学校通过课题研究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一条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中小学教师在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课题研究的功利性、浮夸性与无效性,概而言之就是缺乏有效开展课题研究的态度和方法。首先是学校某些教师为了赶时髦,或为了迎合领导的需求,申报一些连自己也弄不清,没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课题;其次是有些学校虽然能针对本校实际申报了课题,并在县市级教科研规划课题中立项,但由于缺乏科研管理经验和指导水平,致使一些课题申报后,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还有就是在课题申报之前,没有进行开题论证,有时往往因课题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调离而夭折。另外,一些教师仍存在着把课题研究等同于写一篇教科研论文的问题。课题研究与撰写科研论文的不同在于它的计划性和实践性,课题研究需要严谨的科研态度与科研方法。如何开展有效的课题研究?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题贴近实际,解决教学问题

教科研课题的选题,是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步,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一环。选题要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的兴趣点和疑难点来选,较容易取得成功。校本课题应根据“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校本研究理念,是为了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对策。如江西省宁都县实验小学为了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提出了“瘦身课堂”研究,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上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开展了多彩课堂研究。实践证明,贴近实际的课题研究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也能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利用已有经验,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问题明确后,就要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成因,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要多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学习相关理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从“零”开始,有效的研究都是以原有成果为起点的。学校的“多彩课程开发与研究”就是以郑州二十七中的研究为支点和启发。全校教师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搜集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认真阅读和分类梳理,从而全面了解同类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方面的信息,明确已有的研究结论和经验。

身体力行,开展有效行动研究

研究方案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但是这种行动不是一般意义的行为和动作,而是一种变革、改进、创新,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为确保多彩教育的有效开展,多彩课堂的顺利实施,学校采用以下几点做法:

摸清底细,明确方法 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是陌生的面孔,对教师的了解局限于简历,对学生的了解局限于直观。这对多彩课程的设立极为不利。为此,我们开展了问卷、谈话交流等大量调查摸底工作,对教师的特长、学生的爱好等做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在掌握了师生情况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与研究,明确了我校开设多彩课程的种类,即舞蹈、硬笔、软笔、美术、琵琶、计算机、剪纸、声乐、竖笛、朗诵、读书、写作、棋艺、二胡、泥塑等37门课程。并且明确了多彩课堂的教学方法是,坚持以学生互动、合作为主,教师参与、指导为辅,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学习方式上实行走班制,以参与实践性学习为主。

探索模式,注重实效 多彩课程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法,没有传统的经验可借鉴,其教学环节随着活动主体、活动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因而也没有固定的实施模式。但是,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有些环节步骤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其次要制定计划,第三应实施计划,最后要总结展示与评价。因此,多彩课程有一个基本的实施模式:确定教学内容→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展示与评价。

强化管理,注重落实 多彩课程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容易被教师轻视。为了引起教师对多彩课程的重视,学校对多彩课程的领导建立了三个层次级别的组织机构。第一级,多彩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多彩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决定实施该课程的年度计划及相应步骤,负责宏观上保证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等;第二级,教导处,德育处,教研组。教研组负责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教导处负责教师培训和专家指导,德育处负责协助教导处指导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上课与活动;第三级,班主任及多彩课程任课教师,具体实施多彩课堂教学,最终达到多彩教学目的。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学科类、艺体类(还将构建实践类、科技类和生态类等)等多元课程体系。根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进行排课,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开设了舞蹈、硬笔、软笔、美术、琵琶、计算机、剪纸等17门类型的多彩课程,每周四下午第三节开设了声乐、竖笛、朗诵、读书、写作、棋艺、二胡、泥塑等18门共类开型的多彩课程。全校学生通过“走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校开设的多彩课程,都在各班级教室门口的课程牌上公布了,都是实实在在的按时、按量、按内容的多彩课堂,没有丝毫作秀,绝不搞挂羊头卖狗肉,绝不允许任何课任教师把多彩课堂挪为非多彩课堂。

配齐教师,注重培训 配置任课教师是开展多彩课程的又一基本保障。根据学校人员少,师资紧张的现状,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配备任课教师,并做好了培训工作,整体提高了教师的多彩课堂教学水平。

定期考核,公正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在多彩课学习中的参与态度、情感体验及获得的知识、技能等成果进行评价。评价采用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终结性评价结论采用等级制,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

总结研究成果

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既是一个研究循环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研究循环的中介。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

第一,整理,即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重对有意义的“细节”及其“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

第二,评价,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

第三,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个人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改正,它不可能停滞在一个凝固的“成果”上,而是一个不间断的自我修订、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任何总结,都只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在上述工作之后,教师应该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其构成主要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内容、目标,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这是一般的体例,切忌将其形式化和绝对化,写作过程也要避免“科学化”“客观化”的纯理性论述,要积极采用生活故事和经验叙事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突显课题研究的人文性、个体经验性,反映教师的个体体验和个体实践知识,使研究报告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

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不断的趋近问题解决的复式循环结构。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推进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实验小学)

开展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 篇4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地理,历史文化村镇,建筑历史

1 民居文化地理概念

民居文化地理是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借助文化地理学方法研究民居,探讨民居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与规律。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既有建筑学的类型思维,又兼具文化地理学的系统思维。广义的民居文化地理强调时空概念,偏重探讨民居历史中民居文化问题(表1)。

2 相关研究

2.1 建筑历史与民居研究

中国的民居研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个世纪30~50年代,国内建筑历史研究重心从宫殿、坛庙、陵寝、寺庙等大型官式建筑,开始向大量的与人民生活相关的民居建筑转移。第二阶段,上世纪60年代,注重民居的测绘调查研究,从民居建造的年代、类型、特征、材料、构造、空间、外形等营造技术方面归纳分析。第三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至今,民居研究范围扩大到多学科综合,及民系范围[10]。深入探讨了民居的形态、分类、环境、技术、营造等。全国各省、区已做了大量的民居实例研究。其中民居发展史和演进动力机制是研究的难点。迄今为止国内民居研究,仍侧重于民居建筑本身及环境的静态特征把握。

2.2 文化地理学中的民居研究

国内文化地理学研究从核心人地关系的研究,转向多元化,从初期的方言地理研究扩展到村落、民居、人才、饮食等多方面。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对传统民居、聚落的时空特征开展研究,是民居建筑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当前村落及民居文化地理研究,主要涉及到基于文化意象的传统村落民居文化起源、分布、布局研究;特定地区,特定类型民居文化的研究;影响民居文化形成分布要素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导致聚落形态与结构功能差异的研究等。

3 地缘与居住文化

长达千年的农业生产方式,使“恋土特质”和“取势纳气”成为中国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居住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建筑形态上看,可总结为巢居——穴居——半穴居——地面——紧贴地面向纵横发展的模式。以建筑平面而论,可分类为:不规则矩形——规则矩形——方圆并存——三合院——以四合院为基础的各类合院。从立面(屋顶)演变可归纳为:穴居竖壁——地面居住的墙顶一体化穹庐式结构——分开,交接处有棱——坡顶、山墙——檐口——曲屋面——斗拱、飞檐翘角。上述可知,中国传统居住建筑都是紧贴地面发展的,表现出强烈的向地性,和西方建筑向上发展,崇拜上天相反。从中国古建筑的大屋顶、曲面、飞檐、翅角等都可以感受到对大地的依恋,如翅角,欲要飞出屋角,最终还是收回,表现了国人对土地的眷恋心理和内聚心理(图1)。

“势”即地势,是指自然环境等和建筑、村落、城市的关系及潜在能量。这些关系不仅具有环境学上的生理意义,还有文化意义。“气”来源于“势”,根据“势”的位置关系,经人的作用转变成一种精神状态。农耕社会的耕种演变及聚落迁徙,导致了这门学问的发生和发展。后来它产生两个分支,一个叫地理学,一个可称为房屋选址学。择优而居,是居住文化中的一个基本原则[7](图2、3)。

居住文化分为四个层面:表层是建筑、村落、城市等物学载体;中层是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深层指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核心是人,这里的人不单指生物个体,而是指社会的人,一切关系的总和(图4)。

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表达了“一个概念越是普通,它越是频繁地进入我们的思维;它同感觉经验的关系越间接,我们要了解它的意义就越困难。”由此可见,认识载体和自然环境等场因,是比较容易的,认识文化因和人却相对困难。从另一个侧面讲,居住文化载体具有生理和心理功能,不但有质量(形式、实物),而且有角动量(人、对人的影响)。因此通过载体认识文化因和人就相对容易。而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载体又与地缘密切相关。

4 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意义及框架

文化地理学研究人与地理文化的关系,注重描述和解释文化的空间差异及分布规律,由于农耕型文化在地理版图上相对固化,故用文化地理学来研究传统民居与村落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而且传统民居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载体之一,反映人地关系,具有鲜明的区域人文特色,因此从时空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人类的建筑活动,对于理解地域性人类社会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村落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具有较为系统的景观环境,较为丰富的人文习俗和物质沉淀。这些历史文化信息向人们传达中国先民耕作的生活模式;营造房屋和居住空间的技术科学;反映了历史上,人们居住的家庭伦理及居住功能。这些传统的营建制度,或乡规民约,民俗习惯都可在文化地理的范畴中加以研究。

国内的文化地理学研究,针对传统民居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而建筑学关注民居建筑本身的静态特征,已拥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文化地理学的动态性研究与建筑学研究具有交叉性与互补性,综合两个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其成果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它将揭示更具体的文化科技信息。促进对民居文化交流史及非核心文化区的民居形态等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

文化的传播经历扩散、整合、演变的过程,民居文化亦然。文化的变迁反映在时间和空间上,成为每个历史时期的传统民居文化区分布、聚落形态及民居建筑特征衍变的内在动因。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可以揭示静态的民居文化景观现象背后的动态规律,把描述性和解释性的民居研究与分析揭示性的文化研究联系起来,使各类型的民居研究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令其之间产生清晰的关联,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图5)。

5 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5.1 聚居研究

“聚居研究”是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聚”,即集聚,指传统民居集聚区域,如城市的历史街区和乡村的历史村落。“居”即居住,指传统民居建筑。集聚对应空间布局。居住对应单体建筑。

利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进行传统聚居研究,要根据地区差异探讨聚居文化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空间分布规律、演化扩散机制、体系划分及分类原则、关联性等,具体研究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图6):

(1)线:对传统民居文化流源的梳理,历史文化衍变轨迹的研究;

(2)面:对现状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分划,区域文化的差异研究;

(3)核:对现状传统民居集聚区和聚落分布的标识,典型区与边缘化的对比研究;

(4)点:历史文化衍变影响下的现状传统村聚形态和民居,民居建筑群体和单体特征研究。

5.2 研究内容

(1)在第三和第四个文化地理区域层面(省一级规模)进行断代及地图定位研究。

借助便利的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可以在地图上准确地定位各个历史文化村落和有价值的传统民居。因此本研究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调查绘制历史文化村落地图,历史文化传统民居地图。同时尽可能对实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收集,形成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信息库。通过调研分析不同区域、区位的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所具有不同的内部结构技术和空间特征,可以立体化的揭示民居文化的细节、内涵。这种结合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研究的数据搜集,将会有力地促进文化地理的深化研究,使之在文化地理层面阐述的民居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有更详实的调查实证基础。

这种在更专门学科层面上的调研,收资将会更独特和全面。其分析、评价及推导的思维过程和结论,更能为文化地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

实际上,许多民居在外形和大体功能上属于同一种类型,其内容因地方区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其中隐含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技术要求,只有本专业(如建筑学专业)才能理解并揭示,而其成果又能为文化地理学研究所用,丰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

(2)通过利用文化地理方法对传统村落和民居调研、评价及定位之后,可进行更具体的分类划区、归类统计与对比研究。

这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环节。民居类型的分类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说粗放地完成了。一般是在省级行政区划层面的分类,如广东省的民居,主要分为广府(文化圈)民居、客家(文化圈)民居、福佬潮汕(文化圈)民居。这些文化圈内部的异同,只有在地理层面,交叉其他学科调研分析才能明了。例如讲“白话”的广州人和顺德人口音有差异,但对北方人来说,却感觉相似,很难区分。

分类区分是在调研和评价的基础上,从对比中得出的。因此,对比是文化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是因为在地理区位上,较易定义不同或相邻文化的同异,也较易作区位间的对比,在对比中揭示地理区位民居文化的差异,探讨差异产生的影响因素。

(3)在分类(归类)对比的基础上,研究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方向和途径。

民居的发展演变是缓慢的。在农耕社会,营建材料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靠什么引领民居的演变,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民居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是主要原因之一。

民居文化地理在文化传播与交流研究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因为在地理区位的准确定位,能够把民居变化的方向和路线揭示出来,也就是能够把民居文化传播的阶段痕迹找出来。

民居在营造技术上和审美情趣(或是习惯上),是相互模仿的。一般是在尊重祖传习俗的基础之上,学习和接受先进文化的进入,也就是文化交流和传播是一种梯度式传播(绝对地说,是双向传播)。而文化地理的方法可以深化民居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为民居发展史、建筑历史的研究提供很好的工具。在研究中,可以结合生产力的发展,营造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的变化,揭示民居发展的演变。

(4)根据调查,对不同文化圈的技术、材料及空间布局在物质文化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揭示和探索其中的科学性。

中国民居是整个传统建筑的主体,是城乡建设的基本形式。因为,古代的建筑技术与材料所限,城乡建筑大致相似。而宫殿、寺庙、书院等较大型建筑都与民居的做法一致。故传统民居在物质文化方面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普及性的建筑水平,如材料和结构技术。木结构一直沿用至今,而木结构的营造方式却变化丰富,多种样式相互交叉使用,这就是不同文化圈的不同点。对于材料的利用也有地区的差异,由于民俗的影响,空间布局、装饰构件、图案等各地都有很大的区别。这和当地的物产(如海洋海岛民居多用海中鱼物形象作为饰件),当地的气候及环境都有很大的影响。

按不同的地理区域,描绘出不同的民居物质文化图则,是一项巨大而有意义的研究。将系统地揭示民居建筑科学的技术奥妙,以及许多生态节能的地方技术。

(5)根据调研和文献资料,通过分析和评价可对传统村落和民居进行归类,探寻其布局和营造中的制度文化。

传统礼制对古代建筑的形制规模都有较为具体的规定,到了民居层面,礼制的规定会结合伦理道德,体现在除形制和规模以外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尺度上。而这些等级和伦理在各个地域和各种民居类型中表现不尽一致。这些异同是传统民居文化地理所研究的内容,从而揭示其间的原由、传播方式及形成机制。

在土地占用上,历代各地民居也有不同的规定,这些也影响着传统民居的规模和空间布局。营建技术法则和规定,在各地都不一样。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居的演进。诸如木工都料、瓦工泥工砌筑都有许多技术标准,算法、量法及其控制法则等。这些技术是营建房屋的基础,而且极易传播与创新。各地不同,其渊源可溯。

另外,还有一种影响民居营造的民间力量,就是乡规民约。这些约定是群众的监督,是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村落的组织结构、空间序列和色彩等,协调了民居之间的营建矛盾。我们从许多传统村落的族谱中,就可以看到先人几百年前对村庄布置的要求,甚至有布局图。这些制度文化是传统村落和民居演进的重要因素,也是民居文化地理所需的研究内容。

(6)根据调查中的物质空间和民俗文化,揭示和探索其中的意识文化。

民居中的意识文化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是民居文化的核心,存在于物质文化的具体空间与构件之中。

首先是业主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了对所建民居样式的倾向。各地域文化圈会在教育、社会风尚、宗教、道德等方面影响和教化业主。从众心理与标新立异的思想也会影响观念。从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角度,重点是研究哲学、美学、绘画、诗文意境类的,依附于物质文化的理论,以此揭示地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其次价值观和审美观又与业主的经济地位密切相关,与民居建筑所处的大小环境、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关。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民俗、观念、形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源自居住所处的自然气候和地貌环境。这正是文化地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外,中国民间和官僚都讲究风水学说,对村落和民居的营造具有很大的影响。风水说虽有较多迷信色彩和唯心观念,但其在环境利用上的科学性同样不可否认。民居营建中,看风水的环节往往会主宰民居的营造,而且各地的风水经验也有不同派别。

最后,工匠的观念也会影响到民居的营造,比较具体地会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如彩绘、雕刻等装饰部件中。

5.3 研究方法

文化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地图描绘等)和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与行为学等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运用建筑学研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和调研考察相结合;系统分析方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分析方法等,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民居聚居进行定量、定性、定位以及对比研究。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文献查阅与现场调研。查阅的文献主要包括古籍、地方志、族谱等历史文化资料和传统民居研究资料。现场调研主要是完成对民居聚落的断代和在地理空间上的精确定位,这既是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也是其研究方法,包括宏观的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地图区划定位;中观的传统民居集聚区和村落聚落的地图分布定位;微观的传统民居集聚区和聚落形态、建筑单体分布的地图定位。

首先通过考察调研区域传统民居,用建筑学的方法对其分类划分、形制研究,再用文化地理数据统计的方式把现状的传统民居分布精确的标示在地图上,从区划到点状图,使区域传统民居文化地理要素信息一目了然。

其次利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对比叠加,或是同一类型的民居不同的地理分布等信息。清晰发现居民衍变的规律及差异性,有助于深入研究其衍变的内在动因。

最后整合提炼建筑学已有民居研究基础,从每种类型民居的地理分布,再链接到所对应的集聚区或聚落形态、建筑单体特征,使之成为一个逻辑性完整的民居研究系统(图7)。

6 研究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性研究目标:

(1)第一阶段:通过地毯式调研,建立传统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使我国传统民居信息搜索方便快捷。

需要达成的第一阶段研究目标,是以地图的方式建立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主要包括:现状的民居文化区分划、聚居区及聚落分布、区域集聚区及聚落形态分布、村落民居建筑单体分布等。

通过对地图的绘制及数据库的整理。把中国现状的传统民居要素在图纸上完整展现。查阅者能清晰的搜索到现今全国范围内各区域传统民居的分布状况及类型,从中方便快捷地获取相应的分类信息。

(2)第二阶段:通过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把民居研究各类成果链接整合(横向链接)。

国内传统民居研究,已经进入到相当充实的阶段。通过研究现状的梳理,就可以明显的发现,在全国范围之内,各省市区域村落及民居研究各自独立,缺乏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华夏文化是在中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时空扩散的,区域村落民居研究不可能作为独立个体而能研究深透。

因此,第二阶段的研究目标是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把传统民居研究成果利用文化扩散、文化整合、文化生态、文化演变等动态结构横向链接起来。整理归纳出的要素信息,填充到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大框架中。最终,通过计算机实体构建,链接成完整的民居文化地理要素数据库,形成传统民居研究的逻辑系统。

(3)第三阶段:通过对民居文化要素地理分布的静态研究及民居文化流源的动态研究,揭示民居文化景观形成的内在原因及规律(纵向链接)

史学界和文化地理学界针对文化流源的研究已拥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与建筑文化景观相关联,针对性揭示传统民居建筑景观衍变及其规律研究较少。

因此,完成现状民居地理定位,民居研究成果整合之后,在掌握充足历史资料的基础之上,绘制出中国历史典型时期传统民居文化要素分布图。通过不同时期分布图的叠加对比,发现其形成衍变规律,解释其静态现象。营建依据历史发展的纵向链接。从时间上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研究传统民居发展演变奠定基础。

建筑学对民居的定性研究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民居文化地理定性研究部分,主要是对前人的成果进行针对性提取和完善,这样大大提高了实现上述目标研究的速度及效率。

7 结语

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二者的交叉综合研究可以开拓建筑历史研究的纵深领域。民居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是其中的一个量大面广的基础领域。通过地图精确定位叠合,建立历史文化数据库这种民居研究表达方式,强化不同民居类型之间的关系,更直观的表达了传统民居分布及分类演变规律,揭示其产生这种规律的内在动因。使这些看似独立的民居文化地理要素,有机的关联起来。构建民居文化要素系统,使民居数据搜索功能成为现实。通过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拓展我国现状民居研究思路;把民居学研究推向深入;为文化、旅游、遗产保护等各项工作服务,使传统民居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开展实效研究 促质量提升 篇5

——育红小学课题研究经验材料

2017年,我校以《三三一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和《习作评改有效性的研究》两个课题为引领,在工作中全面落实靖宇县教育局“呼唤情趣 灵动课堂”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研究学校三三一教学模式,有效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切实引领 明确思路

学期初召开教师大会,对于课题怎么选题、课题研究怎么开展、要做哪些准备工作进行细致入微的引领。帮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重点:问题必须有价值和科学的现实性、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问题要新颖具有独创性、问题要有可行性。课题申请报告如何撰写、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课题研究材料的搜集、以及课题阶段性反思的撰写等,对今后教师规范开展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引领的同时,结合学校2017年重点工作,对教研、培训、科研工作进行解读、布置与安排。三者目标统一,通过各自的项目性质,完成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带着课题研究的思想经营课堂教学等任务,最后实现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通过工作思想的引领,帮助全体教师明确了课题研究工 作思路;增强了科研与实际工作结合的意识;消除了以往课题研究假、大、空的状态。

二、分工合作 注重积累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同事的通力合作。工作分工不能随意,合理分工是高效、准确达成目标的保证,因此我们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安排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能不断增强研究小组的凝聚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率。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日积月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我们将两个省级课题内容细化为“点”,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点申报个人小课题,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实施研究工作。例如:四年组教师申报了《小学中年级习作评改有效性的研究》、二年组安东花老师申报了《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指导的研究》、四年组马恩华老师申报了《四年级说写结合习作指导的研究》、六年组王杨申报了《小学高年级习作讲评的技巧的策略研究》。这些小课题从不同年级、不同方面对习作评改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既实现了主课题的研究目标,又促进师生教与学能力水平的发展。增强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

三、发现问题 互助示范

关于课题研究,很多人停留于研究工作的表演化、浅层化,只是形式热闹,忽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为解决该问题,我们在每学期初都设计了随堂听课活动,要求教师带着自己课题的思想进行教学。不但要关注教案设计,还要重视课堂教学,体现自己的研究思想与方法设计。定期总结、反思,设计课例。听课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课与指导。根据随堂听课情况,学校选择研究效果突出的教师讲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模式研究示范课。在教师中推广其做法,鼓励其他人学习、效仿。

同时,为增强小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每学期的小课题示范课改变了以往大帮哄的做法,由教研组推荐和个人报课相结合确定汇报人员。教研组在集体研究与备课的基础上,推出代表集体智慧的示范课。有想法的教师,也可以申报个人示范课,向全体教师推广证明自己的做法。凡是有成果的小课题研究,学校都在考核中进行加分鼓励,效果突出的颁发证书与奖品。该做法不但激励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也促进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如何研究并开展并购重组 篇6

经济学的分析

经芥学研究并购重纽的动机及其是否创造价值

经济理论研究并购重组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企业的规模问题。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一个最佳规模,这个规模决定了企业应否通过并购(尤指横向并购)实现规模扩张而制度经济学认为并购重组的发生是并购重组当事方权衡交易费用带来的效率和成本问题的直接结果。

福利经济学认为,企业的边界和规模不仅影响企业的价值,还产生社会后果。根据SCP模型,并购重组形成的垄断企业通过市场垄断力量获得了超额利润,垄断则体现为高价格、低质量以及社会资源配置的浪费。然而,芝加哥学派认为因兼并而获得的超常收益来自于规模经济而非借助市场势力的结果,因此,兼并可能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而不是消费者福利损失。

信息经济学从代理问题人手,将接管看做是最后的外部控制机制。以Manne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指出,控制权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带来的成本。但同时也有学者提出质疑,控制权市场的作用,认为并购重组反而是代理行为的表现,会加剧管理层和股东的矛盾。

法学的分析

法学研究从并购重纽的行为研宏出发,制定规范并购重纽活动的行为规则,以维护社会公于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法规体系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规范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2002年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力、法》和《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至此,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公司法》和《证券法》为基本法律依据,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若干问题的通知》为核心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法规体系。

并购重组法规体系的初步建立,规范了我国并购重组市场,减少了不确定性,促进了我国并购重组市场的发展。财务学的分析

财务学主要研究并购重组中的价值评估、支付方式和融资安排、会计、税务处理等方面的理论问题,直接指导并购重纽的交易方案的设计和操作

财务学对并购重组的研究是要解决并购重组的交易方案的设计和操作,其目标是增加企业的价值。

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重组财务学分析的核心内容。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活动以价值增值为根本目的,准确的价值评估是并购重组各项决策的价值判断基础,同时还可以让管理者明白企业价值所在,关注价值的增长。

企业的价值评估是一个技术过程,它是建立在对企业的财务分析的基础上的。通过对历史、现实的财务情况的分析,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作出科学的预测,这是价值评估的基础和前提。

此外,企业价值评估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决定和影响,例如税务处理、会计处理、融资方式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价值评估的过程和参数选择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评估的最终结果。并购重组中企业进行的税收筹划可以为企趾k带来税收上的利益,这实际上是价值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再分配过程,对企业价值有着重大影响,企业会计报表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大大影响了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了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并购融资决策的目的是寻求最优资本结构,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并购重组的基本操作模式

并购重组实践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如收购、兼并、重组、商业联盟、剥离、分立、破产、清算、退市、公司重整等,这些并购重组行为又可以分为并购、重组、并购重组混合行为三大种类。其中,并购主要涉及公司股本的增减变化和股权结构的调整,导致的结果大多是公司实际控制权和控制人主体资格的变化;重组主要是对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调整,导致的结果大多是公司主营业务、资产结构、负债状况、上市资格和法律地位等的变化并购重组混合行为是对公司股权和资产负债同时予以调整的行为。

并购行为

并购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总称,它包括收购和兼爿:两类活动。

1、收购

并购重组中的收购(Acquisition)是指收购者购买另一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

从交易方式来看,收购的基本操作模式包括协议收购、要约收购、集中竞价收购、大宗交易收购等。

在我国证券市场存在非流通股且股权相对集中的背景下,协议收购一度是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最为主要的方式。要约收购是西方成熟市场上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最主要和经常的方式,它不但丰富了证券市场的并购重组手段,弥补协议收购的不足,而且对形成公司的控制权市场、进而敦促上市公司管理层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等,均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自2002年《收购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已经发生了6起要约收购案,而山东临工的主动要约也已被中国证监会受理。今年,世界两大啤酒集团A-B集团和SAB集团对在H股上市的哈啤股份的争夺更是向国人预演了一场要约收购战。

在我国并购重组的实践中还发展出了众多的创新方式,例如收购主体的创新产生的MBO、ESOP、系族企业收购,收购手段创新产生的司法拍卖收购、定向增发工具的应用等。

管理层收购(MBO)是目标公司管理层作为收购主体收购其所服务公司的收购行为,而员工持股计划(ESOP)则进一步将收购主体从管理层扩展到了公司员工。一般而言,MBO、ESOP都会采用杠杆收购的形式,利用高度的财务杠杆来获取利息避税的好处,同时也承担风险。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MBO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实践中,既有通过管理层公司直接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如特变电工(600089)管理层收购的案例,更多地是通过参与上市公司原母公司的改制,如深天地(000023)管理层收购的案例等。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收购上市公司国有股带来的定价审批问题。

司法拍卖收购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收购模式。由于司法裁决具有强制性,因此,股权转让可以不经过行政审批而直接过户,收购方还可以据以申请取得豁免要约收购;同时,司法拍卖股权的价格一般要低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基于上述优点,司法裁决往往被用来规避有关部门的监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司法裁决过程比较繁琐。随着我国立法和监管的加强,这种方式并不能作为经常性的并购手段。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工具,它还可以通过直接以股份置换资产实现在置入资产的同时实现反向收购,使收购、重组一步到位,可以大大降低重组的风险。目前,定向增发已经在吸收合并(TCL等)、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上工股份等)、业务整合(大众出租与浦东大众等)等方面得到应用,而武钢股份,以及最近饱受市场争议的宝钢股份定向增发整体上市标志着上市公司反向收购在我国已经开始出现。

2.兼并、合并

兼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而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近年来,兼并、合并正在发展成为我国并购重组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资本运作的深化,促进我国企业强强联合,推动我国产业整合。(关于其中“吸收合并”的具体研究分析见后文《吸收合并预热未兴》)

重组行为

与并购不同,重组本身不涉及公司的股权结构,而仅仅是通过对公司资产结构的重新组合,以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目的,它主要包括资产的购买、出售和置换行为等。

重组行为中值得关注是上市公司的资产置换。一部分上市公司上市后,由于内部经营管理的不力,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经营发生了困难,甚至难以保持其上市地位。由于壳资源的宝贵,上市公司往往采取资产置换的方式,改善其资产结构,其综合竞争实力也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尽管在我国上市公司重组实践中出现了不少的“虚假重组”现象,但是重组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作出了巨大贡献。

并购重组混合行为

并购重组混合行为同时调整公司的股权和资产负债,即同时包括并购行为和重组行为,包括联营企业、剥离、分拆上市、分立、退市、私有化、破产、清算、重整等活动。其中较重要的形式有:

1、剥离、分拆上市

剥离(Divestiture)是企业收缩战略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公司可以选择将旗下被低估、与公司战略或核心业务无关的资产或业务单元出售,将所获得的现金投资于潜在回报率较高的项目,或将这些现金通过发放清算性股利或股份回购的方式回报给股东。

在剥离中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分拆上市,它实质上是公司将一部分资产出售给公众投资者,因此是剥离的一种创新形式。

分拆上市可改善市场对子公司经营业绩的评价,同时可以对经理层进行直接激励,更好提高管理效率。在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有很大一部分即是由原国有企业分拆部分资产上市而形成的。近年来,上市公司纷纷表达了分拆上市的愿望,而最近TCL移动分拆上市引发了市场对分拆上市的大讨论。

2、退市、私有化

上市公司退市,是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通俗说法。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指一家公司从公众持股公司变为私人(少数股东)控制的公司,它是上市公司退市的一种特殊情形。

其中,一种是主动的私有化——由于上市公司私有化在纳税优惠、管理人员激励、公司决策效率提高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效应,上市公司价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主动的私有化实质就是价值发现的过程,例如香港“会德丰系”的私有化。另一种是被动的私有化——大部分证券市场都规定当股权高度集中于大股东(超过90%)时,大股东必须强制收购其余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从而导致私有化,例如最近发生的A-B集团对哈啤的收购。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篇7

一、营造创新性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使用要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我再讲五年级上册《圆》这一节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概念以及面积的求法公式,我会让学生动手去剪、去分、去拼,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使得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从中都能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操作的活动,能使学生得到较多的学习主动权,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高应变能力。而且使全班学生智力活动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体现。

二、运用新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教学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课件运行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具体———表象———概念,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创新性教学中的教师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主体性的学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和探索的主动权也交给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譬如我在讲《认识分数》这一节时,先用多媒体教学,用flash动画把分数生动形象的表示出来。在教学了1/2这个分数后,让学生大胆的猜想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分数,学生说出了1/4、2/4、3/4、2/8、5/8等。我就适时让学生动手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小组讨论得出1/4、2/4、3/4的意义,教学效果表明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抽象的意义有了形象的理解,记忆深刻,而且对2/8、5/8,甚至3/17等都能进行很好的表述。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课堂知识,这说明形象直观的动画和自己动手的成果比课本上的枯燥概念要好理解很多。

三、创新性的解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这两道题的理解进行解答,有的同学质疑这题根本就是条件不足,题本身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是因为多年的学习生活已经造成了他们思维的固化,就像第一题,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周长为24cm,那么只要长宽之和为12cm(一般长>宽)即可,所以长宽可以是任意数,这都可以构成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经过我的提示,同学们恍然大悟,面对第二道题学生的思维自然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这样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创新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保睿.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6)

[2]谢传健.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3]付德明.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

[4]朱云云.让花儿开放——小学数学创新无处不在[J].时代教育.2013(18)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开展研究 篇8

1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制度设置不完善

农机的安全生产还没有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之中, 这也使得管理部门对农机的安全使用情况没有足够的重视, 地方政府也对其进行了忽视;在农机安全监理的工作开展中并没有比较完善的法规制度对其进行支持, 使得相关的执法工作不能定期有效的开展, 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所处的环境以及监理对象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容易发生机构职能交叉的问题, 如果对这一问题不能进行解决最终就会造成监理工作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农机安全监理的相关设施的缺乏以及农机保险的问题都比较严重, 为农机的安全增加了很大的隐患, 在农民使用中缺乏相关的安全生产意识, 思想比较落后, 为农机安全监理的有效开展增加了难度。

1.2 农机安全监理人员操作技术不足

对农机质量进行检测时仍使用传统方法, 没有借助自动化设备来完成, 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工作效率偏低, 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 工作开展形式也不规范[1]。农机安全监理的工作人员薪资待遇较差, 单位中一些优秀的人才容易不安于现状而另谋职业, 使得人才的流失比较严重, 专业人才不稳定, 造成了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不足, 形成不了完善的体系建设。而且监理人员由于待遇较差容易削弱其工作的积极性, 而且也不能对工作进行创新,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进行及时的上报处理。在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还存在驾驶员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 大多数的农机操作人员都是农民, 他们普遍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学习, 对机械的安全使用规范也并不了解, 对安全监理的相关标准也不清楚, 对农机的养护维修也不及时, 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开展的对策研究

2.1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宣传教育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开展不顺利,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安全知识宣传不力造成, 因此,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应该积极进行农机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在进行安全监理的宣传中可以通过制作安全知识手册在农民群体以及农机生产企业中进行发放, 监理人员也可以深入到农村一线对农民的农机生产活动进行讲解、进行知识技术的沟通, 使得农民能够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在农机的购买与使用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关的规范去操作。政府应该积极的支持这一宣传工作的开展, 不能出现懈怠, 而且要对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果进行分析总结, 将相关的工作加入到农机生产、销售等环节之中。

2.2 完善农机安全法律法规, 提高服务水平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检查农机生产与销售厂家的安全许可, 验证农机的安全性, 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提高农机的安全应用[3]。对整体的农机销售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 这样有利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监理人员具备管理与执法2方面的职能, 可以在发现农机违规生产销售的问题时对个人或者企业实行惩罚, 主要是通过教育手段来使其增强安全意识, 处罚的数额不宜过高。在工作开展中还可设立突击小组, 对农村的农机使用状况进行突击检查, 对检查合格的村庄提出表扬, 使其能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原有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主要是由农民提问, 监理机构解决的形式开展的, 其服务水平比较低, 在现阶段农机监理人员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服务素质, 在农村设立监理服务点, 对出现的农机安全生产问题提供上门服务, 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3 结束语

在当前农机的快速发展中, 对农机推广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 尤其是农机监理工作中还存在比如监理制度不完善、农机安全隐患等问题, 使得不断出现一些农机安全事故, 所以在今后的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中需要不断的加强法律规范, 提升人们的安全生产认识, 增加政府投入, 提高对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视, 为农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开展“问题探究”教法研究的思考 篇9

一、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实施背景

我校地处农村, 虽然在教育新理念贯彻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处于教育教学单位的最基层, 一些陈旧的教育思想在广大教师脑海里还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 而且要培养学生形成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在各级学校的深入推进,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摸索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法”,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发展水平, 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 分层设置教学问题, 指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

二、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理论思考

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研究, 是建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和详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一是问题的可接受性。依据巴班斯基可接受性原则的概念, 教学活动要求各种设计与安排符合教育对象的现实学习可能。“问题探究”教学研究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 以及学习能力等各因素, 主要在全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分层设置问题, 确保所有学生均能接受。二是问题的条件性。依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要点, 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具备了一定的外在条件, 大部分的学生在自学能力、态度速度, 以及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发展较为均衡。所谓的学习条件, 实际上是指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实现教学目的所需要的机会, 开展“问题探究”研究就是为全体学生创造更多的这样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三是问题的发展性。依据赞可夫教学发展理论, 教师通过教学促进一般发展的教育对象应该不是一小部分, 只有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 才能实现较高难度与较快速度的教学发展。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同一个班级之间学生的发展差异, 促进包含“后进生”的全体学生都实现较快发展。四是问题的反馈性。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感知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突破问题的循环过程。数学问题一般会以两种形式出现, 一种针对教材特点, 从教材设计引出, 事先设计与准备好的启发性教学问题, 另一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并提出质疑的探究性问题。这些数学问题的突破需要反复开展来完成, 这种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提炼与升华, 开展“问题探究”教学也正是使问题探究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三、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的流程结构

1. 明确问题。

数学教师要深入研究课本、大纲要求, 并对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进行详细了解, 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析和计划, 明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联系等三个不同层次问题。通常的基础知识问题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工作制定的, 相对比较容易;基本技能问题一般是开展知识点间的转移而制定的, 难度中等;相关联系问题是开展前后知识联系设置的问题, 难度较大。设计好问题以后, 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形成以问题作为交叉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之中, 覆盖了所有的学习内容。

2. 引导探究。

在教学中, 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最好分三阶段揭示, 在各组问题揭示出来后, 教师先不要开展课堂新授, 要注意留给学生一些时间, 便于学生研究教材知识和开展探究活动自主解决知识难题。相对而言, 基础知识问题只牵涉新知识的某个单独的知识点, 而且包含在学生已经形成的旧知识体系之中, 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基本技能问题着重设置具有直接关系的不同知识点及转移间的方式和导向的问题, 全体学生可以开展教材阅读研究、分组讨论以及寻求教师点拨, 基本能够解决这类问题。相互联系问题因为牵涉知识点、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导向等问题, 牵涉面范围不太固定, 新课内容涉及面会小一些, 在复习课内容中涉及面相对大一些。所有教学问题, 基础好的学生一般在探究过程中就能解决问题, 基础中等的学生可以依靠分组讨论等方式来获得问题解决途径, 基础落后的学生自己无法全部解决问题, 教师要引导他们寻找问题探究的关键。一些在探究过程中学有余力的学生, 教师可以开展问题求异、拓宽、加深等方式开展思维训练, 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3. 讲评提高。

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开展探究后, 要注重在基础知识重难点和容易混淆的地方设疑, 指导学生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基本技能方面, 教师要指导及时反思方法的应用, 开展举一反三训练;在相互联系方面, 教学时要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脉络进一步理清, 形成思维框架结构, 巩固知识掌握。

4. 练习巩固。

教师在开展讲评后, 要有效保持学生良好的思维框架与知识掌握情况, 必须注重开展练习巩固, 在这个环节中, 设计练习题一定要结合学生在“三基”中相对较弱的地方开展, 针对学生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要及时进行补救落实, 如有必要中还要安排教学时间进行回头看, 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全部实现。

四、开展“问题探究”研究的初步效果

1. 增强了学习主动性。

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 围绕中心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揭示了一环紧扣一环的启发性或探究的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全身心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 有效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 缩短了师生距离。

教师在开展“问题探究”教学的过程中, 注重提出问题面向所有学生, 以往一些容易被教师所忽视的学生, 特别是处于班级末尾的后进生, 在教师的激励下, 以问题为载体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掌握, 而且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优秀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通过问题探究活动, 进一步训练思维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3. 提高了分析能力。

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的研究 篇10

1.1 医疗机构分级的定义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划分为医院(包括一、二、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职工医院、防治所、保健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等。其功能和任务分别是:一级机构承担社区预防保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二级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的诊治及教学科研任务;三级机构承担省内及跨省的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任务,同时还承担高等学校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1.2 开展双向转诊的原因

对于一个社会的完善有效的卫生保健系统来说,上述划分是相对的,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与卫生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为了优化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充分提高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各级各类卫生机构间进行协同、合作又是十分必要的。医院间的双向转诊就是一个很好的制度。

1.3 双向转诊制度的概念

双向转诊制度是一种各级各类医院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有效、满意、尽可能经济和全程服务的合作制度,是不同专业、水平医生,由于责任分工不同而建立的医生医务交流制度。通过契约网络关系,使全科医生不能处理的问题能得到相应专科医生的诊治,专科医生所反馈的处理意见能通过全科医生的协助得以贯彻执行。

它分为纵向转诊和横向转诊两种转诊形式。纵向转诊是指下级医院对于超出本院诊治范围的患者或在本院确诊、治疗有困难的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就医;反之,上级医院对病情得到控制、情况相对稳定时患者亦可视情况转至下级医院继续治疗。横向转诊是指综合医院可将患者转至同级专科医院治疗,专科医院也可将出现其它症状的患者转至同级综合医院处理。同样,不同专科医院之间也可进行上述转诊活动[1,2]。

2 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的情况

2.1 国外开展情况

澳大利亚对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区域化管理,政府统一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和筹办;建立了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法律体系、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和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3]。

波兰、匈牙利形成了以全民医疗保险为中心,构建医院筹资、政府监管和医院内部结构治理的新模式,并且两国都建立了独立的医疗保险基金取代原由国家统包的医疗保障体制。在波、匈,卫生服务体系包括诊所、家庭医生、专科诊所和医院。在最基层的社区,由家庭医生(或诊所)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实行转诊制度。

英国现行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始建于1948年,它集卫生、医疗、保险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以普税方式筹资,覆盖全民。全科医生通过全科医生协会与地方NHS(英国国民健康体系)机构签订医疗提供合同,为某一特定地区的居民服务,只有在全科医生认为病情严重、确有必要转诊的情况下,患者才可以到医院就诊。

美国的医疗保健制度呈多元化发展。20世纪30~40年代产生了管理保健医疗保险,由保险公司代表投保人向指定全科医生购买服务,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具有强烈的经济色彩。

2.2 我国历史情况

我国历史上大医院参与构建双向转诊制度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2.1第一阶段,在1950年左右我国制订并开始执行三级转诊制度,大医院积极参与其中,并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过重大的历史功绩[4]。以三级转诊制度为核心的三级医疗保健网络依靠政府的计划安排,很好地满足了各个阶层人民对医疗健康的需要。从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68岁,有些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个别指标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全国职工医疗费用仅为27亿元(1978年数据)。但这一转诊制度在60年代后期受当时特殊历史环境影响,在80、90年代时随着卫生改革而逐步取消。

2.2.2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期。自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以基层医院为主体、大医院为指导,分流医务人员和组织社会上的医务人员参加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思路。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要形成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并“保障广大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选择权”[5]。并形成四级网络模式、三级网络模式(医院派出式)、二级网络模式(家庭病床式)、资源互补模式、联合服务模式(集团模式)等几种主要模式,大医院与各社区卫生机构之间进行转诊服务[6]。

但这阶段卫生事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城镇,向大医院倾斜;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城镇医疗卫生资源比重小;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小;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服务设施和设备匮乏;政府投入不平衡。由于对需方没有强制性的限制,导致大中型医院吸引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门诊治疗人满为患,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少有患者问津,没有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格局[7]。

2.2.3第三阶段起始于近两年,特别是从2006年起,人们对卫生医疗改革争论不断,政府也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给予特别的关注。在2006年的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吴仪副总理表示“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将会和大医院同步统筹。考虑“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合理分工、密切协作、相互支持的机制”,由双向转诊作为连接两者的纽带。国务院也颁布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对此积极响应[8]。

3 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的重要性

在21世纪,由于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世界已有一半以上人口住在城镇。面对全球迅速的城市化及医学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增多、就医需求增加等一系列难题,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9],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全球体制的必然趋势[10],而中国如今也开始逐渐面临这些问题。

纵观中国城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没有“守门员”,病人可以随意到不同的医疗机构就医,这种情况使社会医疗保险在对需方和供方的费用控制方面缺少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成为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之一。国际和国内的历史经验都提示我们,不同级别、类型的医院合理定位,充分利用大医院、专科医院的实力,开展转诊制度是有效使用有限的医疗保险资源、控制医疗费用的必由之路[11]。

3.1 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目前,大部分城镇居民首诊选择大医院,但费用较高。据研究结果发现[12]:家庭病床、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住院病人在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其平均费用之比为l∶9.7∶14.1。因此,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以花费较小的代价满足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需求。

3.2 有利于明确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

在卫生改革进行了许多年之后,不少医院仍为了获取各自的利益忙碌,大医院凭借其实力和社区医院争夺患者。同时,社区医院由于病源不足,一方面盲目购买设备,进行无序竞赛;另一方面通过三级医院专家、教授的挂牌来吸引更多的患者。因此,有必要实行双向转诊制度。[2,5,13,14]

3.3 有利于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发展的不平衡,又影响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一方面有许多穷人支付不起基本的卫生服务费用,另一方面有一些富人希望享受高质量的卫生服务[11]。因此,也需要将服务质量高、技术水平好、设备齐全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充分的整合入双向转诊中去,使那些穷苦患者也能通过一定的程序转至大医院,享受高级医疗服务。

4 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的现状

4.1 现状

根据卫生部及部分学者所进行的各项调查显示:2002年年底,全国358个城市(占城市总数的54%)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调查表明,87.3%的社区居民知道社区卫生服务,82.3%的社区居民利用过社区卫生服务,其中84.3%的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感到满意。社区卫生机构工作的大力发展,也为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打下了基础。[6,15]

但是有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对医院的转诊行为还没有真正的制约或激励机制,以单向转诊为主;无统一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政策不到位;城市医疗服务供大于求,政策配套不全,“双向转诊”很难实现“大病上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标。[13,16,17]随着中央政府不断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各地政府也纷纷继续加强构建双向转诊工作,充分发挥大医院的作用。例如,上海市政府在2006年下半年提出一系列政策、规定、指导性意见,如由财政局、发改委、卫生局、医保局等政府部门先后颁布出相关文件。

4.2 各地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的实践

在开展双向转诊过程中,大医院该如何操作,各地在实践探索中创造出一些成功经验。北京市宣武区自1999年4月开始探索实施以“聘请社区医疗顾问模式”和“以转诊医院社区科为枢纽模式”为主的双向转诊机制[18]。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于2001年10月开始,和周边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建立了互动关系,其中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卫生局与医院签约建立互动关系,其他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全科医学中心建立互动关系[1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开创复兴模式,即一个三级医院、一个社区卫生中心、十个服务站的“三合一”就医模式,即“三级医院办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20]。黑龙江省医院自1997年起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建立起院前急救中心,在双向转诊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1]。通过各类方式方法在小区内建立社区急救网络。

5 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在大医院构建双向转诊制度的工作过程中,学者们也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但是由于各地的发展呈不平衡态势,有些地区也暴露出一些困难和问题。

5.1 学者们对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的不同看法

5.1.1 赞成方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可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模式进行。大医院同样也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三级卫生网络尚不健全下的过渡时期的补偿。优点:(1)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打破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框架,使医疗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并连续、全程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快捷、廉价、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深受群众欢迎,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2)到基层医院指导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能提高下级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3)使大医院的资源得到合理使用。(4)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从而得到间接的经济效益。[6,15,17,22,23]

5.1.2 质疑方的意见。

另一些学者认为目前大医院介入对构建双向转诊作用尚不明显。他们认为双向转诊开展不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而机制缺陷的核心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之间经济利益的对立性[24]。实施双向转诊的基本前提是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必须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双方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双向转诊才能畅通无阻。但当前我国上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对于有一定风险且可能损害自己经济利益的转诊,会有所保留。有学者担心通过协议形成利益共同体后,也可能造成社区医院慢慢成为三级医院的一个分院[25]。

出于患者立场,在患者有自主选择医院就诊权利时,会因为对社区技术的信心不足,不愿至社区就诊。并且病人如需经多科室诊治时,让患者带着“转诊回复单”主动找社区医生,可能使转诊过程中断[26]。

5.2 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中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双向转诊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1,12,27,28,29]。5.2.1政府、医务工作人员、社区居民都对社区卫生服务存在一定的认识不足。由于宣传不到位以及病人盲目崇上的心理,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可罗雀。不仅多数患者不了解双向转诊,许多专科医生,甚至一部分社区医生也未完全掌握双向转诊的程序和方法。

5.2.2 医保制度、补偿机制等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完善。

目前,许多地区的公费医疗政策还是直接定点大中型医疗机构,物价部门还没有合理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没有在收费上与大型综合医院拉开明显差距,体现不了社区卫生服务在节约医疗费用、降低患者医疗负担的优势。许多有社区特色的卫生服务项目如家庭病床等还没有纳入医保范畴等,影响了双向转诊的开展。

5.2.3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跟不上,全科医学人才匮乏。

我国的全科医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在职和转岗培训工作的开展还有一定的困难,真正在职的全科医生少之又少,因而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尚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全科医师的培训明显缺乏,许多医学院校不愿意承担培养全科医生的任务,在教育政策上缺乏有力的引导[24]。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设备陈旧,设备改造步伐缓慢,缺乏必要的辅助检查设备,影响了社区医生对疾病的鉴别诊治,也使群众对社区卫生机构的诊疗水平产生怀疑,而直接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就诊。

5.2.4 转上不转下。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各等级医院来看,转入病人的人次数在转诊病人中所占的比例均偏大,且转入病人绝大多数来自下级医院,而从平级和上级医院转来的病人少,转出病人则多流向了比原住医院等级高的医院,而向平级和下级医院转诊的病人少[22]。这主要是由于转诊医院之间经济利益分配关系还未完全理顺。

5.2.5 部分大医院功能定位不准确,片面追求硬件建设及扩大普通门诊服务。

目前,部分大医院仍然用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应付越来越大的门诊量,致使每人次的候诊时间延长、就诊时间缩短,无法保证诊疗质量,“看病难”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与此相反,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限的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6 大医院开展双向转诊中的作用

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医院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联动关系,应明确各自功能定位与职责。对大医院来说,明确自己在构建双向转诊制度中的功能和职责,对于主动自觉的投身其中至关重要。

部分学者认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应该是多种模式的[30,31,32]。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然转变,国际上通行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三级医院同样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它打破了传统的医疗服务框架,使医疗服务从医院走向社区,由被动服务变成了主动服务。使医院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从而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得到快捷、方便、有效的服务,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大医院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与地位是显而易见的。(1)大医院是社区内卫生服务的中心,以这个大医院为核心,社区内一、二级医疗机构为分支,才能构建起一个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宣教为一体的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2)大医院是社区医疗网络的后盾,有了这个后盾,社区病人的疑难病症才能得到顺利的诊治,急危重病人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3)大医院在社区全科医疗工作中有协调和疏导作用,可使疑难重危病人顺利住进医院、经住院治疗恢复和病情稳定的病人回到社区进行康复和巩固治疗。(4)大医院在社区卫生预防、保健、宣教和计免工作中应发挥牵头作用。(5)大医院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中,起到健康知识教育基地和全科医生人材培养基地的作用。(6)社区卫生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医院应是科研工作和学科发展的主体。[19,26,33,34]

7 充分发挥大医院在开展双向转诊工作中作用的建议

7.1 组建区域性医疗集团是根本的措施

通过医疗费用支付等相关制度的变革,依靠政府指导和市场力量推动区域性医疗集团的形成,使上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消除它们之间的经济对立。同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的配套措施,如医疗保险和收费制度。

7.2 适当拉大不同级别医院的收费差距和个人自付比例是有效的手段

利用经济杠杆使社区卫生服务能够以较低的收费和医药费自付比例吸引病人,促使病人通过双向转诊合理分流。

7.3 制定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和监督机制是重要的保障

须建立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之间的双向自愿选择的契约制度。由双方共有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双向转诊工作,通过专业医师、全科医师,大医院、社区医院建立起契约关系,明确各自职责、权利、义务、经济利益,并建立完善的介入监督机构如健康保险机构和卫生部门,对转诊工作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7.4 让病人参与"双向转诊"的决定过程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通过医务公开的方式,让病人或社区居民了解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情况及其它更多医疗信息,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双向转诊"的决定过程,增加医患的交流与信任,并发挥监督作用。建立疾病谱及其处理方法资料库是有效的措施之一。[12,24,27,35,36,37]

7.5 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城市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动模式[38]是沟通的途径

通过大医院数据交换中心网络使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双向转诊工作,可以开展疾病会诊、预约检查、预约门诊和住院、出诊请求以及实时指导、健康课堂,甚至远程会诊、手术演示等内容。使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知识、信息、技术、人员和病人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共享,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7.6 政府继续增大财政投入[39]是发展的基础

有研究表明:人均财政投入越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流病人的效果越突出。增强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的保障能力,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不仅不会增大财政投入负担,而且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保证卫生资源使用公平性、可及性,达到实现合理分流病人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摘要:近年来,作为缓解群众就医矛盾的切入点,构建双向转诊制度是人们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对大型医院开展双向转诊制度的涵义、历史情况、重要性、现阶段情况、遇到的困难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开展双向转诊的意见和措施。

阳光体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11

关键词:阳光体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80-01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含义

在体育学科中设置阳光体育教育,将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植根于教师和学生心中,适时组织体育活动,一方面拓宽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视野,另一方面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真正使广大师生得到锻炼,身心受益。其定义可以认为: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最终目标,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2006年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倡的阳光体育教育。我院也积极配合,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通过下发文件、举办活动、媒体宣传等,使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阳光体育运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学校体育工作有了更强的关注,同时也调动了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存不知如何区分普通体育活动和阳光体育,概念混淆的问题,在正常开展的学校体育工作或活动上冠以阳光体育运动之名;对展开阳光体育活动没有采取正确方式方法;缺乏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进行长远详细的落实规划等问题。

三、 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广泛推开阳光体育运动,要求学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把规范学校体育工作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好坏已经是评估培养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责任。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更新体育观念、提高体育教育思想认识水平、调整教学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等。

(二)加强体育课程建设,科学规划体育课程结合体育课教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正常开展体育课,不允许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正确规划体育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意义深远。体育课程的重要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以便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在设置高校体育课程时,将体育教学内容应兼顾高校体育的近期和远期效益,使学生的真正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根据课程的发展,增加以反映当代体育健身发展水平和多学科交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技能,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正确规划体育课程,了解学生所需所想,在体育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掌握学生锻炼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和完善体育课程,真正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才能真正把高校体育工作落实,抓好。总之,体育改革是一个长期不断进行的长远课题,需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三)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正确引导学生参加活动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集体项目的竞赛、主题鲜明的冬季象征性长跑、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发挥个性,做到理论知识、运动技能、锻炼身体、健康娱乐、爱好兴趣、竞技对抗等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这对增强学生体质,继续提高专项运动技能水平与健康水平,加强终身体育教育和终身体育锻炼培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对推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意义。

1.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问责制“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程,如果没有长期的、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具体的负责人和实施者从组织上、体制上、人员上和财力上提供保障,是无法完成和持久的。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并逐渐形成特色、形成制度,力争三年内学生体质有明显提高。对校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集体活动次数、学生的参与比例、学生满意程度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情况等数据实行结果公告制度。要建立评比奖惩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不合格单位或个人给予一票否决制,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或单项俱乐部,建立健全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多种体育兴趣小组或俱乐部,发挥校学生会、校团委、俱乐部的组织能力,逐步形成依托协会、深入班级、以点带面、多头发展的学生体育组织网络结构,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确保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个体育项目,每天锻炼1小时,并把它作为一种良好习惯伴随终身、受益终身。

3.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模式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在学校领导下的群众性体育组织。根据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在充分尊重俱乐部自主操作管理的前提下,体育部对各俱乐部的活动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定,把参与各俱乐部同学的活动等情况和体育课相联系,作为课堂教学成绩评定的一项因素,从而把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课堂真正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课外体育俱乐部在大学生充分自主管理的基础上持续、有规范,科学地向前发展。

(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高校要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能够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只有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持久地开展下去,才能有效的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风气,才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改善青少年体质,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和知识同样重要,使学生健康学习,健康成长,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从教育中找出路,实施“校园阳光体育”,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开设多种形式、不同内容的体育活动及理论宣传,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进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广大青少年的期待,广大人民的期待,更是素质教育的期待。

参考文献:

[1]王子朴.贯彻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素质提高——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在京召开[J].体育教学,2007,(1):4-7.

[2]罗振宇.关于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1):44-45.

[3]胡传庆,等.对“阳光体育”的思考和对策[J].体育师友,2007,(6):57-58.

科学课如何开展课堂研究 篇12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课探究活动呢?我在教学实践有一些心得和体会,与读者分享。

1. 创设问题情境,打开探究之门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到底地追问问题罢了。”并指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创设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至关重要。教师应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深入钻研物理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和猜想,以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动机。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我先针对这个实验提出几个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1 让学生回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凸透镜,并提出疑问:

通过凸透镜我们看到的景物有时放大、有时缩小,有时被拉近、有时被拉远,有时正立、有时倒立……那么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呢?

1.2 给出器材: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打火机。问:与照相机的使用过程进行比较,如何放置这些器材,才能使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上?

1.3 这个实验学生一般很难马上提出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的关系。

我先演示凸透镜在各种条件下的成像情况,让学生观察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改变时,所成像的特点也跟着改变的现象。这时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像的大小、正倒立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通过积极引导,有些学生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否也有关呢?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助于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科学中的实验规律,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鼓励猜测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潜力

猜测、想象是人在大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创新的过程。作为一种能力,它是创造性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想象是异想天开,其产品往往是新奇独特的,有些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正是它们,把人们带进了科技创造发明的大世界。20世纪的伟大发明,如潜水艇、飞机、霓虹灯、导弹等,几乎无一不是大胆想象而发明创造的。在物理探究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适当时候给学生一个猜测想象的机会。例如在实验前猜测实验现象,在完成探究实验后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想象运用。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做课外小实验:烧杯、试管内部装有冰,将试管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冰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没完全熔化之前,试管中的冰会熔化吗?

同样,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做类似的课外小实验:烧杯、试管内部装有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当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足够长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沸腾吗?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

在实验之前,我要求学生大胆猜测实验的现象,实验后,大多数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测是错误的。这时我给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刚才的猜测想象缺乏科学根据,因此是错误的。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猜测勇气和想象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猜测勇气和想象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应该是科学的、积极的,教师最终要把他们引向科学的创造。

3. 进行实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手脑结合,是创新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新教育的目的”,脑和手是必须紧密联系的,其联系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水平,而我们的探究实验本身就是促进手脑联系的桥梁。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训练是促进学生手脑紧密联系的一项有效措施。在实验中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但可以学到科学知识,练习操作技能,而且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的兴趣,以活动为主线,充分体现自身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全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探究式实验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设计出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操作,同时教师如何加以适当的引导。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一课的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提出问题:你对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有什么样的设想?请提出你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你对该问题预测的结果。学生有以下猜想:U1=U2=U或U=U1+U2。然后我引导学生做实验:

当用2节电池的时候,学生得出结论:U=U1+U2,与先前假设一致。但当用4节电池的时候,却有2.5V+2.9V=5.4V(而U=5.1V)。

这时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总电压与各灯泡的电压之和不相等?这时各小组成员围绕这一问题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式中测出U=5.1V,肯定出现读数错误,因为他是用电压表的大量程(0—15V)进行测量的,而大量程对应的最小分度为0.5V,按照读数的要求,不可能出现5.1V。这时又有学生问:即使如此,总电压为什么也与各灯泡的电压之和不相等?学生通过讨论后明白:用大量程时分度值较大,不够准确。这么分析来看,U=U1+U2成立。

学生实验后我小结:在以上数据分析中,虽然学生是想把数据尽量往U=U1+U2上靠,但是说得很有道理。从这节探究课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确实有很多问题想去弄清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让他们自己去研究这些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我相信学生有能力得到他们想得到的答案。

4. 几点思考

4.1 备课问题。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备课不但要备好教学内容,而且要备好学生,要能想学生所想,尽量考虑到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是新教材、新教法,教师缺乏备课的资料,而且备课的时间有限,很难预料全班几十个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时会觉得势单力薄,很难有“胸有成竹”的感觉。

4.2 时间问题。

学生活动本身就很耗时间,再加上学生大面积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间变成了突出问题。传统课堂45分钟,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探究的需要。

4.3 控制问题。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准备得再充分,也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再加上五十多人一班,活动空间又那么小,教师组织起来就非常费劲,往往会出现场面失控的情况,可能就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因此,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或者小班教学比较适合。

4.4 评价问题。

很显然,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但是如何去评价学生,用传统的评价方案去评价他们当然不行,因此,现在急需解决“用什么评价方案去评价学生”这一问题。

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决策者的支持,有志者的投入研究。总之,“在游泳中学游泳”,这是我们每一位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共识。

摘要: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教师如何开展好课堂探究活动, 形成一种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教学实践, 本文作者就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课探究活动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科学课探究活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猜测和想象,实验引导

参考文献

[1]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房产投资下一篇:校园广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