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学生处工作要点

2024-06-10

院校学生处工作要点(精选8篇)

院校学生处工作要点 篇1

大学院校第二学期学生会工作要点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系学生工作的主题是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广泛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

一、围绕迎接建党90周年,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

1、开展“周恩来班”创建活动。认真学习学院制定的关于争创周恩来班的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全员参与,通过创建活动推动我系学风系风建设。

2、抓好党史学习,营造庆祝建党90周年浓厚氛围。积极参加院团委举办的党史学习及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3、积极参加学院举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合唱比赛。

4、积极组织本系学生参加每周末院团委举办的红色电影展演等活动(院团委将于6月29日-7月1日,集中举办剪纸、摄影、书法、建党九十年祝福语征集活动)。

二、开展文明修身活动,积极服务学院的发展

1、开展校规校纪、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质。今年院团委将成立文明纠察队,专门治理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情节严重的将直接在院团委网页上通报。本系将配合院团委,抓好落实。

2、开展“红色经典读书月”系列活动。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1、排演话剧《杜拉拉升职记》,预计4月中下旬与广大师生见面。

2、《成长》期刊上半年出版一期。计划5月中旬出版。

3、积极筹备春季田径运动会,运动员选拔现已完成,将有60学生参加所有项目的比赛。

四、大力实施高校红网工程建设,培养一批网络引领员,建立若干内容丰富、时代感强、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平台,切实吸引凝聚广大青年学生。目前我系已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网上政治学习活动。管理员需切实履行责任,建设好博客,及时更新,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

五、做好宿舍安全稳定工作。严格宿舍管理,重点做好夜间学生宿舍住宿情况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六、就业服务工作。重点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服务贫困县的宣传工作。

七、学生党务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着坚持标准、严格要求、重在教育的方针,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的教育培养,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确保发展党员质量。

会计学系党总支

2011-3-29

院校学生处工作要点 篇2

关键词: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 是班级学生的思想引导者、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教育教学的管理者, 班主任连接着学生、家长与学校等诸多力量, 班主任素质的高低以及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发展与学习进步, 影响着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 甚至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校风与声誉。

鉴于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如此关键和重要, 班主任必须加强对自身工作的理解与认识, 明确自身的工作性质与工作职责, 用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 科学地管理学生, 带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 也引导他们思想价值观的科学发展。

一、中职院校学生的特征分析

众所周知, 中职教育属于一种职业教育, 其教育教学目标是直接针对工作岗位, 促进学生直接就业的教育。中职院校的学生多属于中考落榜, 无缘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中职院校学生越来越少, 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多属于学科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动力不佳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特征与思想特点无疑对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职学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自卑心重, 自暴自弃。由于中考中名落孙山, 无缘高中教育, 这部分学生开始质疑自身能力与材质, 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不再拥有鸿鹄之志, 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态度来迎接每一天的生活,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复杂的科学知识压力下, 开始自我放弃, 整个人的思想情绪都处于低落状态。

2) 学习动力差, 态度不积极。中职学生多数处于青春年少时期, 爱玩乐、打闹, 再加上不良的学习环境, 低落的学习情绪等, 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表现不积极, 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

二、中职院校班主任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特征分析来看, 中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 对于这部分学生的管理, 需要班主任拥有足够的耐心、爱心、方法与策略。在尚未开启正式的管理工作之前, 班主任首先要调整好心态, 用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来开展工作, 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只有积极的态度才能铸就成功的工作成果。

(一) 不抛弃、不放弃、一个都不能少

班主任首先要端正态度, 正确看待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 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友谊, 从而确立彼此间的一种信任, 这样确保学生配合教师的工作。充分照顾到学生自卑、失落的心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 班主任就要为全班学生开会, 引导他们转变思想, 为他们讲述一些真实的求学故事, 一些前人虽然学业受挫但终究因为自强不息而崛起的真实故事, 让学生从主观上抛出中考失败的黑暗, 能够重新看待学习, 重新生活。

在学习方面, 当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吃力时, 教师要在思想与意志力方面进行积极引导, 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的坚持, 每天为学生们制定一个科目学习计划, 引导并监督学生每天学一点, 不断积累式地进步,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认可, 这样才能建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同时, 要在课后多同学生沟通, 让每一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是被老师关怀和照顾的, 用一颗关爱的爱心来感化学生, 使他们在爱心的感召与感染下不负众望, 转变态度、积极努力, 更加配合教师的工作。

(二) 兴趣引导, 高效学习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掌管者, 学生的良师益友, 应该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感受中职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他们面对学习时的心理状态。中职学生本身科学知识基础相对薄弱, 再加上学习兴致不高, 会经常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不积极等现象, 为了消除学生的这一不良现象, 教师可以采取兴趣教学法, 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班主任可以逐个调查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等, 明确他们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 以及他们的学习方法等等,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征等建立兴趣教学活动, 针对每一个知识项目用最有趣的活动、活跃的游戏以及幽默的话语等为学生呈现出现, 确保学生每一堂课都在轻松、愉快中度过, 同时也收获到了知识, 使他们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 从被动学习为主动、热情地接受学习,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只要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发展了, 整个的班级班风就上来了, 班级管理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 丰富班级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班级的生活环境以及氛围特征会直接影响该班级的管理, 为了减少不良现象的发生, 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 班主任就要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 因为学生通过活动不仅能提升自身素质, 同时也能够锻炼和提升自身的能力, 例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通过班级活动, 学生不仅能享受到班级的温暖与学校生活的乐趣, 同时也能塑造自身的良好素质和形象。

例如:在每周周末组织拔河比赛、篮球、排球比赛等等, 让学生在这些运动比赛中尽情地释放郁闷、宣泄情感, 充分地表现自我, 提高自我,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任何一项活动中, 教师都要做好评价工作, 也就是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 对取得进步或彰显出一定才华的学生要积极给予表扬和认可, 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明确自身的优势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 与家长合作, 共同激励

家庭环境与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发育与成长进步, 教师要积极同学生家长建立联系, 针对学生的性格与学习表现同家长展开沟通, 双方要尽量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观点, “鼓励引导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使学生在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双重鼓励下, 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总结

中职院校学生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班主任要摆正态度, 建立信心, 积极支持学生发展, 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管理和教育学生, 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饭社, 2009.

[2]顾建军.试论以人为本与职业教育学.教育与职业, 2009.

[3]杜萍.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4]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北京:高教出版社, 2010.

院校学生处工作要点 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管理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在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学生选择就读职业院校的背景下,学生工作管理成为重点,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管理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面临的难题。

一、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

1.民族意识强

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其团体生活模式明显,在民族内部相互帮助下,久而久之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民族情结。这种民族情结在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身上体现为学生只愿意与本民族学生相处,与汉族学生之间保持距离。这样对少数民族学生成长以及就业不利,同时也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2.学习基础较差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因受到环境、位置、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教育水平与汉族学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育水平较差导致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尤其在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的学习上,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处于弱势地位。这样的基础给学生入学之后的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多才多艺,性格豪爽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性格豪爽,为人耿直,待人热情,多才多艺。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在院校活动中表现出了能歌善舞的特点。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都有一副好嗓子,在舞蹈上更是胜人一筹。少数民族学生这样的特点,为其顺利就业带来一定的便利。

二、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管理要点

1.以学生工作调动其积极性,加强民族团结

为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在职业院校中,可以以学生会活动为基础,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其中。学生会活动以学生自发组织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拉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距离。如,开展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将不同民族的创业思路加入到实际创业方案中,集思广益,以多元化的创业方案提升学生的能力。此外,通过学生会活动,能够将少数民族学生的聚集意识冲淡,让少数民族学生走进团体活动中,发挥本民族的优势,实现活动目标。

2.以校企合作方式夯实学生基础,促进学生就业

职业院校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提升学生的技术实施能力。在少数民族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职业院校需要为学生制订岗位方向。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实现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需要在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实际的教学实验模拟工作场景。近年来,“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该种方式能够照顾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工作实践机会,能使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在经济市场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3.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优势,增加就业机会

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具备很明显的自身优势。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职业院校中开展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活动,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活动,通过校园活动发挥出少数民族学生在歌唱、舞蹈方面的优势,让少数民族学生融入集体中。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而这些心态对于学生以后就业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在学生党建组织中的作用,模拟职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的学生教育管理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比较强,与汉族学生交流比较少,不利于其综合能力提升。再加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学生的工作管理存在诸多困难。为了提升职业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以学生工作调动其积极性,以校企合作方式夯实学生基础,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优势等建议,以期能够带动少数民族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开展。

参考文献:

[1]邱世兵.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2]陆继锋.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3]李辉.职业院校“9+3”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初探[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学生工作要点 篇4

本学期,*****系的学生工作要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成功、成人、成才为宗旨,以“学雷锋活动”、“三成教育、三爱教育”、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心理健康教育、“青春运动”以及“大学生就业”等系列活动为重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系团总支、系学生会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为本系学生提供锻炼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为推进我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做贡献。

一、加强日常管理,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1、加强日常管理,强化量化管理,借助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正确看待问题的心态,做好学生成长记录。

2、制定各级管理责任制,确保早操、晚自习和上课的正常秩序。

3、做好运动会准备工作,组织好学生进行筹备和训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争取运动会取得好成绩,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加强宿舍管理,勤检查、勤督促,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规范学生行为,从小事做起,注重实效。

5、对信息工程系学生会、团总支进行管理和引导,实现系学生会和班级学生干部紧密合作,实现我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充分利用时间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

二、量化学生干部工作,发挥学生干部的个人素质

1、积极配合学院做好院学生会、院团委干部培训工作。调动本部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干部管理的量化,明确责任,做到赏罚分明。

2、注意学生干部培养,作为提高综合素质的手段。坚持培养干部从小事着手,使用干部从大处着眼,宏观控制,放手使用,在活动中锻炼干部,在鼓励中促进干部的成长。把具体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干部,注意学生干部的合作精神和倡导团队精神的培养。

3、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做好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准备工作。做好学院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的评选表彰准备工作。

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1、形成与学生谈心的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学生工作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2、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家长进行不定期的电话联系,针对情况进行电话家访。

3、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要求全体学生党员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院系的各项活动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利用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促进优良学风,班风的形成。

5、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安排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教育。

四、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精心设计每次学生活动,使之更具有实效性。

结合信息工程系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重点围绕教学工作、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策划安排学生活动,使青年特点和专业特点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需要相结合,认真安排好活动计划。每项活动落实到具体学生会、团总支的具体学生干部,每项活动以一个学生干部为中心,全体学生会干部协助,齐心合力搞好学生活动。

2、积极鼓励支持计算机社团的活动,让计算机社团成为精品社团,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立足本系,放眼全校,推动计算机应用知识在全校的普及和提高。

五、加强安全教育,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

1、教育学生学会理性思维,分析每件事情的利弊,抵御来自各方面不良影响、不良思想倾向,缩短学生心智的成熟进程,确保校园稳定。

2、经常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确保学生的安全。

3、组织好同学们安全教育课,定期培训学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保证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盗。

六、加强毕业生教育管理,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引导

1、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继续针对各年级进行分阶段指导,引导学生做好学习、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动性。

2、组织好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会。

3、开设就业方面的专题讲座,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理念,做好应届毕业生理想、前途教育,培养学生今天以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的观念。

七、做好学生管理的工作记事,整理好学生管理的档案

2016年学生工作要点 篇5

2016年学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十三五”规划为纲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开拓创新,进一步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进一步创优良学风、优质服务,着力构建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

一、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固本铸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工干部队伍和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学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最新发表的讲话和中央文件,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各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主题活动,加强趣味性、形象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更加入脑、入心,帮助学生系好理想信念这枚“人生的扣子”,引导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固化认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充分发挥仪式教育的作用,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入党宣誓仪式、重拾上课礼等活动,营造庄严氛围,浸润意志灵魂,激发奋发热情,凝聚思想共识。组建“2016年度苏州科技学院优秀学子宣讲团”,精心策划和举办巡回宣讲活动,彰显我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挑战杯”学生科研团队等个人和团体的先进事迹,感染和激励广大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学习先进,争创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开展“科大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引领学生思考人生的健康发展之路。继续办好“校长有约”、“石湖大讲堂”等高水平讲座,通过名家大师启迪思维、行业模范现身说法、身边榜样激励师生,将实现个人价值与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同心共筑中国梦。

3.知行合一强化实践育人工作。深入挖掘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打造好校内校外两个基地。按照“大一重调查实践,大二重专业认知,大

三、大四重创业就业实践”递进原则,引导学生在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梦”,激励学生“下基层、入主流、成大业”,在知、信、行、成中把爱国情、报国志与强国梦统一起来。开展校内“微公益”活动,为大学生参加校内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以“我为春天打开一扇窗”为主题,争创“五文明”(课堂文明、举止文明、网络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倡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4.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能力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工程”、“辅导员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强化辅导员教育辅导能力、事务管理能力、规划指导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四项能力建设”,进一步促进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力争在江苏省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中取得新突破。在2015年以后入职的辅导员中实行“辅导员导师制”,为新辅导员配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师。鼓励和动员辅导员开展有关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支持辅导员申报并主持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形成具有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打造辅导员专业化学习团队,继续推进“辅导员行知团”开展专题工作研讨、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推动学工干部学习学生工作领域的前沿理论,研究学生工作中的新问题,研究我校学生思想状况和成长需求,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引领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成长。

二、加强学风建设,坚持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5.大力提高学生工作的法治水平。强化法治意识和能力,牢固树立尊重和维护学生权益、依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不断提高利用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解决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

6.积极推动优良学风建设。发挥生涯规划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升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规划水平,充分调动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校学风建设打好坚实基础。以“茅以升班”、“陶行知班”等特色班集体创建工作为抓手,激发全校班集体能动性,以优良班风促进学风建设。加强考风考纪教育,继续开展“考试月”学风建设系列活动。积极配合教务部门,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和学业导师、心理导师作用。进一步做好考研激励和服务工作,营造浓厚的考研升学的氛围。通过举办考研咨询会、考研辅导班、考研经验交流会、考研明星展、考研加油站等活动,加强考研指导。

7.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常规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工作水平,熟练应用奥蓝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等校内外数据平台,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坚持学生工作信息周报制度,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做好一年一度本科生综合测评和评奖评优工作,做好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投保和理赔工作。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学习行为管理,加强学风检查通报力度,坚持辅导员进课堂制度,每周进行课堂文明和到课率检查,对低年级学生晚自习出勤情况进行长期跟踪。认真实行学分预警,强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推进落实联系家长制度。组织辅导员定期下宿舍,了解学生宿舍生活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加强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举办学生干部领导力培训班。指导和监督各二级学院开展各项评比工作。

8.提高学生事务管理水平,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平台。建立和运行学生事务“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做好前期调研学习、部门沟通协调等工作,将学校面向学生的服务窗口进行有效整合,力争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离校所涉及到的学生奖助、国家助学贷款、出国留学、开具相关证明、申诉受理、意见投诉、心理咨询、物资借取等多个主要服务项目。做好学生发展事务委员会的队伍建设工作,为适应学生事务中心的功能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生发展事务委员会的部门设置。加强校内外交流和学习,加快学生干部能力提升。

三、启动“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优师、优课、优赛、优学”四优计划,实现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9.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全员化、模块化、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实施“优师、优课、优赛、优学”四优计划,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开展多层次就创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发挥就业创业研究小组作用,促进就业创业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各学院结合专业优势开展系列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确保覆盖面和实效性。继续开展“就业创业百日系列活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月活动”,邀请企业家、成功校友来校开设生涯发展指导讲座,努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结合“中国制造 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创业。

10.深化校企政合作,推进就业市场建设。加强校企政合作,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外延,不断丰富校园招聘内涵。完善校园招聘,分类分层举办各类行业专场、地区专场、兼职实习招聘会。加强与各级区域就业联盟和各行业就业联盟建设,提升就业信息传递的效率与质量。加强与政府部门、人才市场等政府组织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就业创业的机制。加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全面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11.力行就业创业精准服务,实现“智慧就业”。加强无形就业市场建设,加强就业网站建设,加大信息采集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努力实现“智慧就业”。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做好有就业意愿未就业毕业生统计和帮扶工作,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深入走访大型企事业单位,邀请来校吸纳人才。健全工作机制,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从提高就业率向提高就业质量、就业稳定性转型。加强就业工作目标考核,注重过程控制和结果统计。

12.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和自主创业工作。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校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系列创业课程。以强化创新创业意识,丰富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技能为目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在内的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学习。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业模拟、创业沙龙、创业导师面对面等实践活动。推动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推动各学院大力发挥专业优势,着力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依托创业学院、就业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科技园、ART大学生创意园等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努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创办企业,注册公司,倾力为学生团队找导师、找资金、找市场。加大“离岸”创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荐创业团队入驻各级地方政府创业实践平台。引导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精心打造创业典型,努力孵化和培育出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毕业生加入职业农民队伍。

四、深入贯彻国家资助政策,完善奖助工作体系,突出重点工作,提升奖助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13.完善奖助体系建设,深入贯彻各类资助政策。改革奖学金制度,调整普通综合奖学金获奖面,设立资助学生短期出国研修的专项奖学金。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完成从校贫困生系统向江苏省资助系统过渡。加强对受助学生的跟踪调查及资金发放的监督。继续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帮扶,进一步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走访工作。

14.加强规范管理,确保常规工作落实到位。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新生奖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开展孤儿、烈士子女的学费减免工作。继续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基本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贷尽贷”。积极开辟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继续联系吸纳社会资源开设奖助学金。落实“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进一步规范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发放办法,严格执行补助审批程序,准确把握补助标准。

15.创新工作机制,多渠道开展资助政策宣传。通过典型人物选树,组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宣讲团,拍摄资助育人微电影等途径,加大资助育人的实效宣传。利用多媒体宣传学生关注的问题及贷款业务知识等。

16.开展感恩诚信教育,确保资助育人原则的贯彻落实。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涵,理解诚信对于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要培养学生评判自身或他人诚信状况的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感恩、诚信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自愿参加社会、学校各部门开展的有关公益活动,进一步树立自立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

五、进一步发挥心理危机干预功能,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安全意识

17.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继续推动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资质考试的督促、协调与审核工作。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研究小组为核心,在理论学习、案例讨论、课程建设、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开展专项活动,加强辅导员和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工作。

18.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动态管理。继续推进“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日常管理中的运用。完成《用户手册》的编写,完善平台的机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每学期组织各学院认真排查重点对象、特殊群体的学生,如人际关系不良、恋爱受挫、学业困难、网络成瘾、经济困难、家庭重大变故学生等,做好定期跟踪辅导并记录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力争将危机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9.精心组织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一是指导各学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品牌或特色活动。二是认真办好“320心理教育周”、“5.25心理健康月”等核心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载体,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20.加强校际合作,扩大示范中心的影响力。继续做好国际教育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督导工作,加强与周边高校的工作交流与和合作,充分发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承办苏南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参加省和苏南基地组织的各类竞赛与活动,打造品牌、争创先进,扩大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六、做好招生和敬文新教育书院筹建工作

认真研判更名后学校招生形势,总结招生工作经验,分析未来生源情况,进一步增加招生宣传工作的经费投入,制定完善招生宣传工作方案,实行招生宣传二级学院负责制。提高外派工作人员层级,提前布局深入更多生源中学进行宣传。举办中学校长论坛,巩固发展生源基地建设。

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订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调整学校招生委员会人员构成,增加教师、学生及校友代表,充分发挥他们在民主管理和监督方面的作用。完善招生章程,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院校学生处工作要点 篇6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学生工作将以学校“十二五”规划和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为工作重点,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为目标,进一步推进“主题引导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指明方向;发挥工作职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搭建活动平台,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创建良好育人环境”的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认真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水平。

1、以“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为目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搭平台、建团队、立项目进行专业化建设。广泛开展主题调研,积极争取有关学生工作平台建设的立项,建立学生工作专项储备库,积极争取校内外资金,努力改善学生工作方面的软硬件条件。

2、学生处牵头建设辅导员心灵驿站(包括硬件和网络),关心辅导员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就业示范中心建设。按照《北京地区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心建设标准》,加强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建设,迎接教委专项督导检查。

4、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建设。对照《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评估标准》,寻找差距,以评促建,迎接教委专项督导评估。

5、完善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创业模拟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编写创业教材。

6、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以就业示范中心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逐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引进北森测评系统,开辟学生班级网站。

8、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购置定向越野器材,开辟素质教育拓展场地。

9、设立学生事务服务站(礼堂南侧),实施一名辅导员和多名学生助理值班、副书记带班制,开展服务学生一站式接待或办理。

三、抓好重点工作,提升学生工作水平。

10、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1)结合党课高级班(37、38期)培训,开展“党在我心中”演讲、征文活动;(2)制定优秀学生党员评选办法,6月组织开展 “我心中的好党员”优秀学生党员评选表彰活动;(3)拓展“红色1+1”活动平台,推进学生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党支部对接共建,7-8月开展教师学生手拉手,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在学习实践和服务社会中深化对党的认识;(4)6月组织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委员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机制;(5)5-6月在全校开展“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知识竞赛活动;(6)7月组织“爱校、爱党、爱国”摄影、书画展;(7)迎“七一”组织全校“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8)开展 “树党员形象、为母校增光”、“遵纪守法、文明离校”等毕业生离校教育系列活动。

11、进一步开展以学(就)业辅导为重点的覆盖全校学生的深度辅导工作,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加强“一对一”就业指导和“全员化”、“个性化”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的建设,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教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学习与实践。

12、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切实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就业质量,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将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加强对毕业生在简历制作、面试指导、就业心理调试、参加招聘会、推荐用人单位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动员全体教师指导、帮助毕业生就业。继续做好大学生村官的鼓励引导、报名摸底、组织推荐、后续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和资助工作。

13、完善贫困生数据库建设,提高贫困生资助水平,强化资助的育人功能,把资助学生的过程变成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的过程,把资助解困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14、做好个体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咨询服务;落实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加强相关人员培训;邀请回龙观医院专家到学校坐诊,畅通转介绿色通道,实现心理咨询与治疗相结合。

15、以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6、学风建设。重点加强学习型班集体、学习型社团建设,继续推进主题活动月,通过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和人生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实现了月月有活动,项项有主题。

17、国防教育。继续做好大学生参军入伍、大学生入伍预征、大学生“士官”报名、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教学等工作。结合军训开展“唱红歌、看红影、学党史、爱祖国”的写心得主题教育。

18、创新实践。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力度,进一步将创业教育教研室做实、做好,建立一支创业导师队伍,引导教师带动学生创业;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者素质;加强创业孵化器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创业孵化条件,为学生申请自主创业证书;积极争取学校设立自主创业基金,重点帮扶有潜力的学生自主创业。

19、全力做好新疆学生班的服务管理工作。

总之,2011年学生工作部(处)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学校“十二五”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为工作重点,坚持育人宗旨,树立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认真研究解决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升学生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和谐校园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生工作部(处)

2011年2月24日

附:北京农学院学生工作月历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考 篇7

1 科学定位管理目标

1.1 保平安

安全不保, 何谈教育。所以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是保学生平安, 保学校平安。具体说就是保学生人身安全, 防止他杀、自杀、火灾、食物中毒、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发生;保学生、学校财产安全, 防止抢劫、偷盗等事件发生;保政治安全, 防止非法的游行、示威、罢课等群体性事件发生。在当前全国校园恶性事件频发的情况下, 保平安更是头等大事。

1.2 保学习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 高职学生也不例外, 要全面学习, 要重点学好一技之长。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 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如此, 要培养一个刻苦学习, 努力创新的学风, 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 形成良好的学风;用好的学风来带动好的班风、校风的建设和形成。

1.3 保稳定

稳定压倒一切。我们这里讲稳定, 主要是讲维护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没有良好的“三个秩序”, 学习搞不好, 管理上不去。因此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维护一个稳定祥和的学习环境。

1.4 保文明

讲文明, 树新风。这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更应做讲文明的表率。开展校园文明实践:搞道德银行, 道德法庭, 文明漫画, 文明文学等活动的征集、评选、奖励活动, 促进大学生的文明素养。狠抓教室文明、寝室文明、个人文明, 解决常见的随地吐痰、乱扔废物、弄脏墙壁、打人骂人、抽烟酗酒、打牌赌博等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

2 积极树立学生管理模式的新模式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落实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 就是着眼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从学生需要出发, 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学校与学生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对立格局, 适应高职院校发展要求, 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 通过转变角色, 来应对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首先, 要树立服务意识, 传统的大学办学理念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 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因此, 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 变管理为“服务”。学生管理部门要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 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其次,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方面, 明确地告诉学生, 他们在学校里享有什么样的权利, 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 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 针对学生的决定, 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 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 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并予以确保。

2.2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 不单纯的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 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 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往, 高职院校一般实行在学生工作处直接领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中心的绝对的学生管理方式, 使学生处于从属的和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管理工作常出现管理不到位和管理滞后的现象, 甚至在学生管理中形成比较严重的对立情绪。针对于此, 学生管理中宜推行以学生工作处指导下的、以辅导员、班主任为调节的、以学生自治为中心的相对的学生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 学生本身既是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 学生在这种角色转换中大大提高了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制能力,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 既“学到了知识”, 又“学会了做人”, 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另外, 培养一支思想进步、作风过硬、素质较高、自制力强、有威信的学生干部队伍, 也是搞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宝。

2.3 坚持“依法治校”

高教改革的迅猛发展, 大学越来越成为没有“围墙”的校园, 大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迫切要求学生工作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调节规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工作应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意识。现在, 学生工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不完整、不健全, 在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全过程中仍有许多空白点, 以至于无章可循, 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临时性、应急性的“通知、办法”与规章制度并存, 朝令夕改难以避免, 制度的严肃性、连续性和持久性不能保证;三是由于规章制度本身不严密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规章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依法治校、依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任务, 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因此, 建立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工作规章制度是学生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程序、步骤和规章制度, 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 行使有效的管理。

3 全力打造专家型学生管理队伍

要带好学生, 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层的自身建设, 努力把握学生管理教育科学正确的方向。学生生源的变化, 信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 学生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传统文化, 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 学生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新形势, 在圆满完成本职任务的基础上, 每个人均应根据自己的专长、理论基础、工作经验等重新定位, 着力提高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个领域的水平或能力, 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通过精挑细选和全面细致的培训, 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威信高、服务精神好的骨干队伍, 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注意加强对学生骨干的传帮带和教育管理, 确保学生骨干的先进性, 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作用, 协助管理人员工作。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 一直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直接关系到教学中心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得到实效。高职院校要适应时代发展, 科学定位管理目标, 迅速转变思想观念, 创新工作机制, 努力探讨适应形势发展和要求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同时要注意加强组织管理者自身建设, 科学正确把握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时立文, 谢群.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 2007, (3) .

[2]张海霞.我国高职教育管理现状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3]潘志安.高职学生管理的探索和体会[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6, (1) .

[4]陈忠.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J].科技信息, 2007.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党的建设

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学校数、学生数均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不相适应的难点和问题。我们要充分认清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特殊性及其重要性,才能深刻把握相关规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以确保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艰巨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大学生群体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创造力的群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科学文化知识结构,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党的整体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当前,各高校普遍潜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效力,迫切需要一支以学生党员和建党对象为主体的学生政治骨干队伍。由于学生政治骨干有着学生的身份,便于和广大同学接触、谈心,能够了解许多教师了解不到的情况,比较准确地掌握广大学生的思想脉博。通过他们在学生中做工作,还可以及时把党的声音传到学生中去,象滚雪球一样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团结在党的旗帜下,不断壮大先进学生队伍。实践证明,学生政治骨干队伍是我们党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和依靠力量,是我们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学生政治骨干队伍的建设,对于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建设,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应用户型人才、是应对当前新形势下各种社会挑战的迫切要求。

(三)加强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学校数量、学生数量均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大学生党员数量也急剧加大,作为附着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基础上的学生党建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加快新升格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使其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不断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学生党员培养期短,党员学生难以在学校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三年制学制,一般学生从大一进入大学写入党申请书、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到参加党校培训,也至少需要4-6个月时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到入党成为预备党员,按组织原则至少得一年,最后预备党员转正,也得一年时间,因此高职院校发展党员一般都集中在毕业班学生。如我院是三年制高职,我系学生预备党员共55人,包括已毕业未转出组织关系的2007级学生预备党员11人,另外,2008级41人。由于高职教育学制的特殊性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培养考察期相对本科院校较短,导致部分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刚刚转正成为正式党员就面临毕业,那么,正式党员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极其短暂,所发展的学生党员也难以在学校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部分学生政治素质不高,政治修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教育体制规定在高中阶段分文科和理科两个系列各自有侧重地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并且分文科、理科两个系列参加高考,这样就客观上造成文科的学生往往对理科的专业知识不太了解,而反之理科的学生往往对文科的专业知识不够熟悉,这样一来,理科的学生进入高校之后,由于原先在中学学习的时候诸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历史等课程从来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所以学习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纯理论课程时就感到没兴趣,甚至吃力,再加上大学的授课方式和中学的授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很难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消化上述课程的。最后为了通过考试只能临阵磨枪,突击背诵应付考试,根本谈不上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党的思想建设是和党的理论建设密不可分的,而部分学生对党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没有掌握,又谈何党的理论建设,甚至思想建设呢?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制度不到位,导致育优、推优和选优工作过于“一体化”

在推荐优秀团员为发展对象时,仅有学习成绩可算作是一项可量化的条件,其余需满足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都具有很大的“弹性”。这样就造成入党把关不严,缺乏监督机制,特别是没有建立起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机制,无法对学生党员的表现进行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局限于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制度管理,从而忽视了学生基层党组织的特殊性。往往会使学生认为推优入党是辅导员一人说了算、学习成绩决定命运等,同时,这种“一体化”更有可能为不符合党员标准的学生加入党组织提供了便利,值得做为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的深思。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长效机制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对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在教育活动中认真总结、积极探索建立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教育机制、长效管理机制、长效监督机制、长效考评机制,是促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这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完善在高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要严格在高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坚持政治审查、集中培训、发展对象公示、党组织集体讨论表决等程序,切实把好质量关,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促进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联系人工作制度、定期培训制度、预审制度、公示制度、检查指导制度、责任追究等制度,逐步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坚持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发展党员工作,防止和避免突击发展、片面追求数量、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对弄虚作假、违反规定入党的,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或将其除名,并视情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树立新的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网络化建设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处于过渡转型时期财力不足,党建工作网络化还做得不够到位,作为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者,应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开拓信息领域党建工作,改变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限性和相对封闭性,实现学生党建网络化,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使校园网络为学生党建服务。党建网站应包含网上党校、党的建设、理论阵地、规章制度、组织生活、党员管理、特色活动等内容,通过网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使党建网站成为广大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家园。

(三)要建立健全调动党务工作者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当前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党务工作没有业务工作实在,党务干部“不管钱不管物,只管统计党员数”,所以从事党务工作缺乏积极性。这导致有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发生偏差,更愿意从事业务工作,而不太愿意从事党务工作,感到从事党务工作没有发展、没有前途。要改变这种观念和认识,要营造从事党务工作光荣、受重视、受尊敬的良好氛围。在政治上要关心党务工作者的成长进步,同等条件下,在选拔使用上应优先考虑。同时,要将党务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学校干部培训计划,适时选派人员参加党务培训,充实业务知识,提高做好党务工作的自信心,激发做好党务工作的热情。高校更要帮助党务工作者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党建工作要求高,规范性强,难免显得单调和枯燥,而高校党务工作者工作面相对较窄、社交圈相对较小,实际困难较多。所以,学校领导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每个党务工作者的家庭生活状况,使他们无后顾之优,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党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Z]2005-1-14.

[2]严丹. 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途径探讨[J]. 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2005

上一篇:2024年二级建造师【工程法规】热点问题解答下一篇:大学生周记5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