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比赛总结

2024-06-23

辩论比赛总结(精选8篇)

辩论比赛总结 篇1

2009年三月,让我期待已久的学院的辩论赛正式拉开序幕,在各院系相继火热开展。

今年我仍然积极参与,但与上年不同的是,托我在学生会的职位的福吧,我今年是在外语学院的辩论赛里做评委,上年是代表做辩手。

说到很期待这个辩论赛呢,我就想先说说我高二的一件事。

高中的时候我是我们学校广播站站长,刚好在我高二遇上了我们市两年一度的辩论赛,因此才有机会代表学校参加这个比赛。为什么我要强调我参加这个辩论赛的时间呢,是因为高三的学生要高考,学校一般不允许他们参加,而高一的学生则被认为还太小(虽然跟高二只差一年),除非口才表现很出色否则也只能怨无缘了。所以,在高二,而且当时我又是广播站的站长,所以自然地,机会就比较大了。经过几位老师层层筛选之后,最后只剩下6个人。

那时那个比赛经过了两轮,初赛的时候我并不是辩手,决赛的时候我是三辩。即使在初赛的时候我不是辩手,但是也还是要参加每次的赛前讨论和跟他们做一样的准备工作。因为老师的计划是根据辩题从我们6个里面挑四个最合适的上场,所以从初赛到决赛,我们六个无论谁有没有上场都要参与所有准备工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得了第二名,总分排名也是全场第二,仅次于我们市最好那所高中。

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3个月,从3月多一直到5月底。那时还是水平测试年,简直忙坏了。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深刻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决赛的评委。我知道他的名字是怎么写的,只知道那时他还是暨大学生,忘了是大三还是大四了。在比赛前,我们有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就是他主持的。主办方介绍他的时候说他大一的时候曾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并且得了第二名,大二转战幕后,带领着学校的辩论赛队伍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得了第三名。之后还说了些什么我记不清了,反正让我难忘的原因不是这些。

他给我们讲了将近两个小时。提到过许多我们那些高生闻所未闻的激烈又千奇百怪的辩论赛现场交锋,以及许多我们那些从没接触过辩论赛的高中生想都想不到的辩论技巧。虽然那个培训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不到,但是自那之后,尽管空闲时间不多,我和一个跟我一起参加辩论赛的好朋友还是地找了许多历年的辩论赛录影和相关资料兴致勃勃地每天用一个小时来看和学习、研究,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

里面的广博的学问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对辩论赛保持着相当的兴趣了。

下面,我想说说我去当评委的两场辩论赛,作一下总结。

三月十五日

正方: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08商务英语6班(翻译)

反方: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08商务英语2班

正方立论:1.广泛社交不是指不加选择地社交,而且有选择性地参加。只是选择的范围不必太局限。

2.广泛社交不是说不学习,将所有的时间全用于参加社交活动,只是表现在课余时间。

3.广泛社交能带来广泛的人际关系脉络,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大大利于就业。

反方立论:1.解释“社交”在中文里的意思。

2.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广泛社交会大大地减少学习时间,而且导致学习不能专心。

3.更好地就业取决于学习成绩,而非人际关系。

4.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面对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好自己。

攻辩总结:

正方(只由二辩完成):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逻辑错误,让反方有机可乘,例如:大学生将来就业,人际关系比学习更有用。反方问:那你为什么还来上大学,不直接出去社会建造人际关系算了?难道你花那么多钱来学校只是为了参加社交活动?

同时,反方太失风度。每次正方发言还没结束就一再打断,次数频繁,语气非常尖锐不客气。

攻辩小结和结案陈词双方都完全使用事先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几乎完全没有现场的小结。

全场总结:正方和反方都不是完全熟悉比赛规则,多次出现犯规现象,如:在攻辩环节,被提问方不能想提问方问问题。

全场比赛双方都没有拿出多少实际有力的资料作论据,如:信服度比较高的数据,名人语句等。

比赛中,双方都没有注意到,在攻辩环节的时候彼此辩论的点已经不同了。如:正方坚持广泛社交是指选择性上不太局限,而非数量,但反方一直与正方辩论的是 正方的观点是指 广泛是数量多,而正方没有意识到,还一直被反方牵着走不出被动。反方也一直对题目有误解: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的意思是利弊共存,不是有利就不能有弊。反方却一直都在这样的理解中与正方同学展开辩论,正方在反方误导下偶尔也会陷入这个误区走不出来。……

总体感觉,正反方实力其实相当。只是反方的反应要更快些。

三月十六日

正方:挫折能使人成长: 07商务英语3班

反方:挫折不能使人成长:07商务英语5班

首先,我觉得这个辩题很有问题。“能”、“不能”太绝对,而且挫折使人成长这个观点基本上没有悬念。这样的话,这个题目对反方不太公平。

全场总结:

正方可能在题目带来的自我优势下相对比反方气势强大很多。正方在使用普通话上的优势比反方明显许多,因此反方在语言和题目两个原因下,信心和起誓都不如正方。

当晚的情况看来,表面上似乎是正方一面倒,但这是由于反正没有捉住每次机会。正方出现漏洞的时候不仅没有立刻捉住并且反驳反而顺着正方的话陷进了对自己不利的地方。在默契上,正方不如反方,几乎每次反驳的任务都只落在一个人的身上。

双方都已经参加过一次辩论赛了,因此在理解和把握比赛规则上没有大问题,但却不会利用规则,没有好好利用。尤其是反方,每次正方没有正面回答问题或者逃避问题都能成功,反方没有揪准这个机会指出正方不回答或者不正面回答来为自己增加加分机会同时为让对方失分。

最后,正方只是乍看之下很强罢了,实际上并不是。

小思:

其实这些话,在点评的时候我就可以讲的。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我没有说或者没完全说。

现在就忍不住要想,不当场好吗?

15号的时候,因为评委里有还有两位老师,我在老师们之后发言。而老师们点评时只大大表扬双方,小小提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所以到我的时候,为了顾及老师们的面子,我只说了两个问题。而16号的时候就因为没准备好,之前我以为只是老师上去点评,所以将到点评的时候我还在打分,突然被叫上去,头脑有点空没转过来,所以也没说很多。

好象燕珊那么直吗?(她直接说另外两位评委的观点是错的)

这样的话,做一个评委算尽职了,但是就同在学校而言,似乎没必要吧`。

辩论比赛总结 篇2

一、活动方案力求缜密, 竞答题目做到严谨

本次房地产抵押登记知识竞答和辩论赛是前六次系列活动的延伸和深入, 采用了知识竞赛和辩论赛相结合的形式, 即预赛采取书面竞答形式, 决赛采取现场辩论形式。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和趣味性, 从去年12月开始, 主办方就开始酝酿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 多位专家学者也给予倾力指导。预赛参赛对象为房地产登记机构工作人员, 竞答内容以房地产抵押登记知识为主, 兼涉房屋登记其他知识, 题目继续沿用房屋登记官的考题类型, 由单选、多选、判断、综合分析四种类型组成, 务求严谨、准确、无歧义。评分规则根据参赛单位人数和参赛单位平均成绩综合评定, 人数少于10人者无参赛资格。奖项设置上, 预赛成绩前6名的单位组织人员参加辩论决赛, 第7名至第16名的单位设优秀组织奖。

二、联合多地登记机构, 评审人员更具公正性

为让这个持续多年的公益性活动进一步扩大影响, 同时, 提升活动的层次和规格, 此次活动新增了杭州、成都、厦门、宁波、扬州、常熟等六家登记机构作为协办单位, 这六家单位是相关省份登记业务开展较为领先或者同样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机构, 他们不但热情支持, 而且均组织大量职工积极参加活动, 如杭州参与答题人数为168人、常熟为111人、宁波80余人, 其他三家均有20人以上参加。本次活动邀请了司法界、登记界、学业界共七位专家成立了专家评委组, 他们分别是来自最高院、住建部房地产业司、中国产权产籍和测量委员会、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领导和学者, 他们在房地产抵押领域都颇有研究, 对很多抵押问题认识很深。

三、各地登记机构人员答题踊跃, 单位组织有力

4月1日, 主办方在中国房地产产权网、无锡房地产市场网最醒目的地方发布活动实施方案、房地产抵押登记知识预赛竞答试题和竞赛须知;《中国房地产》杂志也于4月、5月连续两期在封面、封底等重要位置发布活动实施方案、房地产抵押登记知识预赛竞答试题和竞赛须知。预赛活动从2013年4月1日起至6月30日持续三个月。赶早的单位如赤峰市房屋交易产权管理中心在题目发布当天4月1日就组织人员答题并提交, 速度之快令人叹服, 而且答题准确率也较高, 取得了组织分最高分。在答题过程中, 主办方接到贵州六盘水市等许多登记机构参赛人员电话, 询问答题事宜, 还商讨某些细节问题, 山东日照房管局等人员在QQ群里对题目展开讨论, 相互沟通交流, 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单位发布通知要求单位职工积极参加;有的单位发挥集体的力量, 群策群力, 共同研讨试题。在答题时间截止后, 还有不少单位、个人致电咨询预赛试题答案的公布时间等相关问题。湖北省孝感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更是高度重视此次活动, 专门致函主办方, 请求反馈该市房管系统所有参与房地产抵押登记知识预赛竞答活动人员的参赛成绩, 并决定根据成绩给予参赛人员奖励。

至预赛活动结束, 主办单位共收到有效网上答题和书面答题总计3717份, 覆盖了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30个县、市, 200个参赛单位。参赛人员在10人以上的单位共有61家。其中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湖北四省是答题最活跃的省份, 可喜的是, 新疆也有多个单位的人员参加此次竞答。

四、试题难度适中, 但未有人员达到95分

参与者普遍反映题目难易适当, 大部分题目较为简单, 但少部分题目还是有一定难度, 如果概念不清也容易做错。本次个人得分最高者为93分;80分以上的高分段有1141人, 占参赛总数的30.7%;85分以上则有512人, 占参赛总数的13.8%。60分以上 (达及格分数线) 的占总参与人数的90.4%。可见,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 大家经过认真思考基本上可以获得及格。从得分总体来看, 参赛选手答题都较为认真, 不少参与者对房地产抵押登记知识有着较好的认识和较深的理解, 从各题的正确率分析, 预赛试题中的单选题正确率比较高, 而部分多选题、判断题和综合分析题的正确率则相对较低。如多选第18题中对“哪些情形可以申请抵押权转移登记”这一问题, 许多参赛选手都未答对, 正确率仅为12.17%, 大多认为“抵押后房屋被查封的情形无法办理抵押权转移登记”;又如判断题第9题中“预购商品房抵押是否只能用于担保贷款购房”, 参赛选手的判断也有偏差, 正确率仅为18.48%, 在所有的判断题中正确率最低。此外, 综合分析题第一大题第4小题中“对于法院判决买卖合同无效后登记机构的处理方式”的分析上失误较多, 正确率仅为18.4%。这从一个侧面映衬出登记人员在房屋抵押登记实践操作和法律知识点上还存在误区和盲点,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和灵活应用。

五、题目具有综合性, 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参与者的理论功底

房地产抵押登记在房屋登记实务中一直占据着较大比例, 其中不乏各类新生的值得深究的问题, 如抵押权的变更与转移、最高额抵押权的确定、在建工程的抵押范围等, 这些问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各地登记机构在具体操作时做法也不尽相同。此次预赛竞答活动试题主要考查的是房屋抵押登记中的基础知识点, 如房地产抵押的基本概念;多种担保方式竞存的处理;拍卖抵押房地产所得价款的清偿顺序等。不少参赛选手错误认为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不能办理余额抵押, 对土地抵押的概念和程序没有清晰的认识;还有的参赛选手认为“以预售商品房抵押的, 该开发项目必须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才能申请抵押登记”, 反映出对预售商品房抵押的条件没有真正掌握, 认识深度还不够。预赛的目的也是检验登记人员对房地产抵押登记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便大家更好地发现存在的不足, 从而加强学习和理解, 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六、答题质量差异较大反映实践存在较多的不统一, 抵押登记法规亟待完善

《物权法》、《房屋登记办法》、《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虽然对房屋抵押有所涉及, 但与现实中诸多实践问题相比, 仍显薄弱, 需要就房地产抵押做出更全面的规定。如抵押权转移登记这一类型, 各地操作不尽一致, 有的地方必须先注销再设立登记;又如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各地做法更是多样, 有的规定在预售许可后才能办理, 有的恰恰相反, 有的可以抵押给非金融机构, 有的不可以。从成绩来看, 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80多分。一定程度上参与者提交答案的不同反映了实践操作的截然不同。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抵押担保方式应用愈加广泛并伴随着一系列新生事物的产生,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有法律法规规章需要尽快完善, 以适应时代发展。

七、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积极筹备第二阶段活动

辩论比赛总结 篇3

关键词:试卷命题;考查;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13-01

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这个时期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的巩固,作业质量的落实。为了让学生不要在题海中迷失方向,要有全局意识,学会进行方法的归纳和提升,不仅要看到具体的树木,也要看到森林,因此我们年段决定举行“中考试题命题比赛”,使得学生了解中考考试的题型与出卷的模式,在中考中争取能做到不轻视简单题,稳住中档题,顺利破解难题的题眼,使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新的突破。以下我从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本次试卷命题比赛的要求:

1、命题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厦门市2012,2013年数学中考试卷

(3)厦门市2012,2013年各区质检卷

2、命题内容

(1)全面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的内容

(2)课题学习的考试内容: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为载体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试卷结构

1、总题量26题,其中选择题7题,每题3分;填空题10分,每题4分;解答题共89分。18题共3小题,每题7分;19题共3小题,每题6分;20~24题每题1问,每题6分;25~26每题2问,每题10分。

2、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内容的分支比约为4.6:4.2:1.2

3、应用题约占总分的20%。

4、试卷满分150分。

试卷命题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认真阅读厦门市2012,2013年数学中考试卷;厦门市2012,2013年各区质检卷,找出中考数学的考试重点和难点,并熟悉中考考试的题型。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分值比大概为7:2:1所出的试卷严格按照试卷结构中的题量及分值试卷可以来缘于全国其他各地的中考题,平时练习考试的原题及改编题,改编题和创新题需占一定的比例,不允许所有的题目全由网上下载。

试卷提交的形式:

试卷统一设计成8K的形式,字号与样卷一致,以电子稿的形式发送到邮箱wq_cow@126.com有条件的同学一并上交打印稿

三、本次试卷命题比赛出现的问题

1、试题缺少层次感,在初中三年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有重要的单元或内容,要突出重点内容,而有的试卷是每个单元内容都平分秋色。

2、试卷的创造性低,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有自己的亮点。它的亮点体现在原创性上。学生出的大部分题都是来自成题,只有个别的学生由做修改,修改基本上局限在数字层面。

3、题型与中考的题型还不是很接近,中考的新定义题目在大多数的学生试卷中有出现,举反例的题目则几乎没有出现,个别学生代数与几何题目的分值没有把握好,造成几何题偏多,或者一个知识点重复考查。

4.题目难度把握不是太好,有的题目偏难有的题目偏简单。试卷格式也不够规范。

三、通过学生交上来的卷子,从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

1、应该给学生一份完成的模板,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的问题。2、在比赛之前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2012,2013这两份试卷从中记录所考查的知识点,把题型给学生做相应的归纳。3、在教学中应多注意题目的变式训练,很多学生出的题目都没有加进自己的想法。4、限时间限地点完成比赛,避免学生大面积从网上抄袭现成的题目。5、要求学生跟自己审卷一样,先把题目自己做一遍,这样在难度的把握上会比较准确。

辩论比赛总结 篇4

“舌战羊城”辩论嘉年华 辩论比赛策划案 比赛须知---3 第一章 活动整体情况--------------3 第二章 参赛队伍--------------4 第三章 比赛细则--------------4 附录一 辩论赛比赛流程时间表---10 附录二 抽签结果表---------------11 附录三 辩论赛颁奖安排-----------12 附录四

辩论联赛报名表----------13 附录五 经费预算--------------------14 附录六 开赛、结赛仪式-----------15比赛具体安排附录七-------------16 附录八 比赛现场工作及整体宣传------------------------------17 附录九 比赛技巧--------------------18 2 比 赛 须 知

一、请参赛各参赛队员仔

细阅读本计划书,熟悉本次赛会的日程安排及比赛规则。

二、参赛各系遵守赛会各项时间安排,如遇特殊问题,请及时与大赛组委会联系,以便协调安排,保证大赛顺利进行。

三、参赛各队应于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组委会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参赛各系须严格遵守比赛的各项纪律以及规则规定,并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五、比赛期间,各参赛队请不要与评委接触,如想表达对赛事的意见,请与组委会联系。

六、各参赛队伍可以专门组织同学观看本系参加的比赛,并且可以准备适当的宣传用具和标语口号等,但不得影响比赛现场的正常秩序,不要在现场大喊口号或大喝倒彩,所有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组委会都有权利组织并要求其离开比赛现场。

七、在观众提问阶段,观众要遵守比赛规则,所提问题要与辩题相关,不得故意刁难辩手。观众提问需经两名或两名以上评委同意后方才有效。第一章 活动整体情况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辩论赛让社会更加关注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问题,同时让大学生更加懂得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合理的选择自己的发展未来。2.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大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为企业物色企业人才和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或就业的机会。3.加强各大高校间的沟通与交流。4.通过本次活动产生一批股东来创办全民性公益去也,起模范作用。5.倡议办一个公益性的企业。6.通过本次辩论赛辩出一个全民富裕的思想,对社会的进步起一个推动的作用。3

主办单位:广州红十字会中国妈妈爱心联盟 承办单位: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学院辩论队、广州大学区域资源协会 协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会 支持单位:广州达慧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市左邻右舍购物网 活动主题:全民富裕,国家富强

活动时间: 2010年3月15日—4月17日 具体安排:(根据最终队伍报名情况安排确定各比赛场次)第二章 参 赛 队 伍

一、由4人组成辩论队,设领队一名,以个人或学院名义参加比赛。

二、每支参赛队伍由一名领队和四名辩手以及候补人员(至多四名)组成。(每场比赛上场队员鼓励有一名异性选手参加)

三、各系代表队的参赛辩手必须由我校在校生组成。每一名辩手只能参加一个辩论队。第三章 比 赛 细 则

一、赛制:四VS四团体辩论赛

二、比赛形式: 比赛采用积分与评议相结合的办法。

三、辩论赛具体流程: 本次辩论比赛将采用《华南师范大学辩论联赛竞赛规程》。具体流程 如下:

(一)比赛环节。每场比赛分四个环节,即立论、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二)辩论赛程序(由比赛主席执行)1.开场白

2.队员入场 3.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4.介绍比赛规则 5.介绍评委和点评嘉宾 4

6.比赛开始 7.评委退席评议 8.评委入席,点评嘉宾评析赛事 9.宣布比赛结果 10.辩论赛结束(三)辩论赛流程与规则 第一环节:立论 由正方一辩发言表明立场,时间为3分钟,当一辩发言时间只剩

秒时,计时提示。发言时间使用完毕时计时再次提示,主席停止辩手发言,辩手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接下来由反方一辩发言阐述观点,规则如上。

第二环节:攻辩(1)由正反双方交替进行。(2)正方二辩选择反方的二辩或者三辩质询,被选定的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答辩,时间共为2分钟。然后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者三辩质询,时间共为2分钟。(3)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和三辩中没有被质询的一位进行质询,被选定的反方辩手进行答辩,时间共为2分钟。然后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中没有被质询的一位进行质询,被选定的正方辩手进行答辩,时间共为2分钟。(4)质询完成后,先由正方进行攻辩小结,时间为1分半钟,然后轮到反方进行攻辩小结,时间同为1分半钟。

(5)攻辩时间内,答辩者不得对质询者提出询问,否则视为违规。(可

以使用反问的手法)(6)答辩者回答质询者所提问题时,若出现问题明显不合理的情况时,被质询者可拒绝回答,但必须说明理由。(7)答辩者可以要求质询者重述其质询,但不得恶意为之,否则视为违规。第三环节:自由辩论

(1)自由辩论必须是双方交替进行,分别对两队计时。先由反方 任何一位辩手起立发言,完毕后正方的任一位辩手立即起立发言,直到每方队员的时间用完为止。(2)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次数和个人发言时间不受限制。5

(3)当一队发言时间只剩下30秒时,计时提示,当该队的发言时间使用完毕,计时再次提示,主席停止该队发言,该队应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4)一队发言时间使用完毕,另一队尚余时间,则该队的任意一名队员可以继续发言,直到该队的时间用完为止。(5)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干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6)总时间为8分钟,每方各4分钟。第四环节:总结陈词 由反方四辩总结陈词,时间为4分钟,当该辩手发言时间只剩下30秒时,计时提示,当该辩手的发言时间使用完毕,计时再次提示,主席停止该辩手发言,该辩手应立即停止发言,否则视为超时。接下来由正方四辩总结陈词,规则如上。其他要求。(1)辩手在辩论中可将资料集中在自制卡片上,发言时以备参考,但不能临时离场拿取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图表或字板,在自由辩论时,队员可以相互提供发言线索。(2)评委离席期间,由主席主持现场的互动,现场观众可以对正反两方提问,正反双方的表现不记入总分。

(四)评判规则

(一)每场比赛设3名评委,总决赛设5名评委与1名点评嘉宾。评委与嘉宾均由主办方聘任。

(二)评分标准 1.辩论赛采取直接淘汰制,即胜者进入下一轮,负者被淘汰。比赛采用抽签方法决定对阵双方以及正反方;每场比赛的胜负和个人奖项根据评委打分决定,如得分相同,则由评委投票决定。2.辩论赛评分规则。团体评分标准(共100分):(1)参赛队整体精神面貌良好,整体配合默契(25分);(2)辩论角度准确,观点鲜明,剖析透彻,辩词论据紧扣主题,充实有力,逻辑合理(25分);(3)辩论语言表达清楚,辩论技巧运用得当(25分);(4)临场控制能力良好,善于调整场上形势,把握节奏(25分)。参赛队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可酌情给予适当加分,但累计加分不得超过10分,加分后总分不得超过100分。

参赛队有以下表现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减分,但累计减分不得超过 10分。(1)违反比赛规程的,特别是超时的行为。评委根据计时记录 6

的超时次数,每次扣超时方2分。(2)有过激语言或人身攻击性语言 的。(3)其他不应有的行为。“最佳辩手(优秀辩手)”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具体标准如下: 语言表达(层次性、条理性、流畅、准确)(20分); 机智幽默(语言幽默、紧扣提问、从容应对)(20分); 逻辑能力(合乎逻辑、迅速抓住对方观点及失误,驳论精道、切中要害)(20分); 表情风度(自然大方、回答从容自如,提问深刻有力、尊重对方、评委及观众)(20分);综合印象(整场辩论赛的表现)(20分)。胜负判断:(每场评出优秀辩手一名,优胜队伍一支)(1)每场比赛的胜负判断由五位评委的综合评定决定,团体总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分数高者获胜。(2)辩手个人得分只作为个人奖项的评审依据,与判断每场胜负无关。优秀辩手均由得分最高者获得。7

附录一:

辩论赛比赛程序及用

序号 程序 时间 备注 1 正方一辩发言 3分钟 时规定 反方一辩发言 3分钟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 3 1分30秒 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 4 1分30秒 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每个提问不超过10秒 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1分30秒 5 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 6 1分30秒 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7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1分30秒 8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1分30秒

自由辩论(正方先开始)10分钟(双方各5分钟)10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3分钟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3分钟 12 观众向反方提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观众向正方提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14 观众向反方提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观众向正方提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注:在开篇陈词、自由辩论、总结陈词阶段,每方发言时间剩30秒时,将有一次铃声提示;当时间用满时,将有两次铃声提示,辩手应立刻停止发言。其余阶段均以一次铃声终止发言 8

附录二:

抽签安排

本次辩论赛以循环形式进行。本次比赛对抽签进行了以下安排: 1.抽签时间:2010年3月14日 2.抽签地点: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楼一楼会议室请各辩论队领队准时参加!

辩论赛抽签结果表 日期 场次 时间 场地 辩题 抽签结果 第一场 19:00 第二场 20:00 第三场 19:00 „„ 颁奖仪式 20:00 9

附录三:

辩论赛颁奖安排

奖项安排 获奖队伍 奖 项 获奖名单 颁奖人 发纪念证书 纪念奖 主办方提供奖品 最佳辩手 发最佳辩手证书(每场比赛产生主办方提供奖品 一名)季 军(按各场发季军荣誉证书 次除冠亚军之主办方提供奖品 后的最高分数)发亚军荣誉证书 亚 军 主办方提供奖品 发冠军荣誉证书 冠 军 主办方提供奖品 以上获奖队伍和个人有奖状或证书未定。10 附录四:

辩论赛报名表

代表队名称 成 员 姓 名 性 别 专 业 学 号 一 辩 二 辩 三 辩 四 辩 候 补 人 员 领 队 联系电话 说明:本次辩论赛旨在紧紧围绕全民富裕,国家富强而进行,希望辩题在反映同学们对于某个问题的思考和看法的同时,更能使同学们通过辩论对辩题本身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法,希望各专业在报名的同时能多了解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合适、有趣的辩题,以激励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11

附录五: 经费预算 计划书、报名表、打分表、辩论队辅导资料和照片打印35元

1、纸单打印费用

2、评委评分用品

邀请老师的请柬4元*5=20元 其他

100元

3、冠亚季军等各项奖品 由主办方提供

荣誉证书2元*24=48元

4、比赛会场布场费用 彩带、胶带、卡纸、彩笔、颜料等200元

5、路费 主要用与主办方接洽与领取物资的路费15元 总计12 :

418

附录六:开赛仪式 1 老师或主办方致开赛词 2 主持人宣读比赛队伍名单 3 学生会主席宣布辩论赛开始 4 辩论赛开始 注:开赛仪式请每位领队到场 结赛仪式 1 比赛 2 老师对全部比赛点评 3 主持人宣读本次比赛冠亚季军名单 4 对三支队伍颁奖 5 主持人宣布最佳辩手名单,对最佳辩手及优秀辩手颁奖 6 老师对比赛作评价,并宣布比赛结束 7 奏庆祝音乐,比赛结束 13

附录七: 比赛具体安排

1、每场比赛前用白板显示比赛的辩题,参赛双方。

2、比赛结束后在最后的颁奖仪式上和正常比赛一样要评出最佳辩手并予以奖励(抽出一名幸运观众,并对其发送小礼物)。

3、比赛结束后,进行颁奖仪式,老师对获得冠亚季军队伍及各场的最佳辩手进行颁奖。

4、颁奖时要注意获奖证书上的名字是否正确,获奖人员与引领人员是否到位,颁奖的背景音乐是否播放等。

10、为保证颁奖的顺利进行,将于决赛的前一天晚上与获14 奖人员、获奖队伍的领队和主持人做好沟通与协调。

附录八: 比赛现场工作及整体宣传

一、会场布置:法学院学生会宣编部

二、赛后场地整理:卫生管理学院学生会各部门

三、会场宣传:卫生管理学院学生会宣传部(宣传海报、展板、幕布设计制作)

四、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法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五、现场秩序维持及礼仪接待:法学院学生会

六、现场计时及组织协调:法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七、音响设备等调试:法学院学生会公关实践部

八、主持人:由学生会文娱部选拔或推荐一人 15

附录九:

比赛技巧为了迎接我院即将举行的辩论赛,为准备参赛的同学提供一些赛前的帮助,特在此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变论赛的技巧.论赛应该注意的9大事项:

1、辩手必须熟悉辩论的规则,2、自我展示方面力求创新,展现队伍的整体性

3、环节的发掘。比如说对于剩余时间的安排。

4、辩位安排:一辩求稳、语言有震撼力。对整场辩论赛观点的把握能力强。

二、三辩要求现场应变能力、语言的及时组织能力以及对观点的把握能力强;四辩是为整场辩论赛画上一个圆满句号的人。要求有思想、有高度、有热情,能够在情感上带动评委、观众。一是听,听对方的破绽,在总结陈词中要大说特说,二是补,对我方的失误做必要的补充,三是临场要

察颜观色,四是要有精彩的结尾语来打动评委

5、脱稿,只有脱稿时的语言才有感染力,顺势而上、随感而发。(附:辩论赛准备的纸条一般用法:<1>记录现场的东西;〈2〉纪录较长的引用案例;〈3〉纪录引用数据)备充分

6、注意场上的整体配合:(辩论赛的输赢不是仅看个人表现的好坏。它也是对辩手默契的考验。)

7、辩论技巧 1)、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辩论赛的辩题本来就没有一个绝对的谁对谁错。看的是谁的语言更有说服力。恰当而又丰富的肢体语言更能增加你的说服力。2)、自由辩论阶段经典常用语的使用:自由辩论阶段是整场辩论赛的高潮。每个辩手的语言简短精练而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给观众和评委的思考时间也相对减少了,例如:对方辩友显然已经跑题了。对方辩友为什么故意逃避我方问题呢?是不是已经同意我方观点了呢?等经典常用语要时常用上。3).避免队内在场上的提示,因为这是一个否定性的提示,一提示就表示你否定他 16

4).注意抓重点抓内容:辩论赛毕竟不是表演,它看的还是你的语言是否有说服力而不是看你的声势有多大。5).避免硬伤(1、形式硬伤,包括超时、自由辩论时连续发言等;

2、观点硬伤,千万避免绝对化。3.注意礼貌问题:辩论不是吵架,一定要注意情绪的控制,注意自己的风度问题。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4、注意规则问题(尤其新手)。)

8、内容要破题立论。确立突出自己的优势空间。拥有自己的套路,紧围辩题。

9、攻辩应对的技巧 1.求新。新要新在观点上不能是逻辑上的新,因为求新既要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又要让观众容易接受,逻辑上的新不容易让人在短时间上接受 2.对于对手抛出的问题,可以相互的推,没必要用一个绝对的答案回答 3.任何观点对双方都是有用的,看你如何运用 4.抓对方的漏洞要抓准!不能主观的去猜测对方 5.举例子有学问。要举哪些例子,怎样举才有攻击性 6.准备要充分!!要认真听取对方辩手的发言抓住其漏洞,不要死缠着一个问题不放,不要完全去攻对方的话题,主要要让对方对自己的话题无话可说。如果你提出一个问题,对方答不上来转化话题,他们分数就很快下去了。有一个细节就是你们要有礼貌,不要大吵大闹。记得向观众和评委以及对方辩手问好!非常敏锐的找出对方一辩陈词的漏洞给予直接打击影响其后全队的发挥.要直观的将其逻辑体系漏洞进行的归谬及反证,使其无法依照一辩陈词展开后续铺陈,防止对手在陈词中偷换辩题混淆概念 将之引导到对己方有利的交锋点上来 规范发言是一场辩论赛的基础,没有规范发言,自由辩论无从展开,辩手的演讲水平、形 象风度也能在规范发言中得以充分体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本方的逻辑说清楚,使本方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1. 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 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 子认认真真地念好。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 17 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这一点极难,在我看过的几十场辩论赛中,只有两人能做到,而且也纯属运气,所以不必强求。

正方一辩还有一些战术,如在发言结尾向对方提出好几个问题,以图扰乱对方一辩发言,但对方如稍有经验,一般是避而不答,于是反而容易暴露本方的进攻点。一辩还常在结尾时说:“关于***将由我方二辩、三辩作进一步的阐述。”这种做法优点是在配合上显得连 贯,缺点是可能会破坏一辩的整体气势。如果时间已到而稿子还未念完,可以把论点重复 一遍,然后坐下。

2. 控制驳论的的比例

除正方一辩外,其余辩论队员都面临着如何在发言中处理驳论与立论的关系,初学者易犯 的毛病:一是明明听到对方漏洞百出,却不知从何下手,好象武学中的全是空门,竟然成了没有空门;二是知道应该驳斥哪一点,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恨不得一棍子把对方打死,但是由于无法有效地组织语言,说起来吞吞吐吐,观众看了都替他着急。驳论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①事先有所准备,对方可能从哪点进攻,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想到的驳论分点写在卡片上,对方谈到哪一点,就抽出哪张卡片放在稿子开头; ②首先驳斥对方的常识性错误及口误,如对方背错了某句诗词或在某句话中漏掉了一些关键字而导致意思截然相反,都应该抓住机会予以痛击; 临场驳斥要注意对方发言中的开头一段,因为时间有限,如果驳斥其结尾,往往来不及组 织语言; ③反驳的对象不要太过分散,不超过3点;

④最好是针对前一个发言者进行驳斥,如果中间已经隔了几轮发言,驳斥的效果会减弱。当然,对方的重大漏洞或关键的论点、论据例外;

⑤确实觉得反驳有困难可以只立论。3. 语言通俗化、口语化

初看辩论的人可能会觉得那些辩论稿满篇都是听不懂的新名词的辩手才是高手,其实恰恰 相反。前面已经说过,辩手经过准备之后,对辩题的理解往往比评委深刻,这时,既要深得入,又要浅得出,发言时要避免使用专用术语,即使用也要作说明,此外,要多使用比 喻、举例、排比等手法。如果能在发言中以幽默的语言或大义凛然的陈词引起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对评委会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自由辩论。

4. 概念的模糊和清晰 18

其实不光是概念,很多场合都需要模糊的语言让对方找不到靶子,这似乎和第3点有点矛盾,但第3点指的是一般情况,而这里指的却是特殊情况。举个例子:在“法治能消除腐败”的训练赛中,我持正方立场,这时我方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怎样给消除下一个定义,消除的权威定义是使不存在,如果同意这个定义,显然不利;如果不同意,这个定义又实在太难驳倒,甚至很难防守。最后我方采用了这样的定义:法 治能消除腐败,指的是法治的惩治、防范、监督、教育几种功能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实战效果颇佳,对方没有什么好办法指出我方这个定义错在何处,结果在枝节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纠缠。

可以看出,概念模糊化目的是为了防守,这种概念的本意对已方是不利的又或者无法定义 精确。相反,概念的清晰是为了进攻,如上例中反方当然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消除就是使不存在,使腐败现象为零,这样才能加强进攻的力度。5. 煽情

煽情是辩论中的常用战术,自由辩论中也应用颇多,但由于自由辩论中个人发言时间很短,使这种战术的应用受到限制。大规模煽情一般出现的规范发言中。煽情时首先要投入感情,可谓慷慨激昂之时,声嘶力竭;沉痛哀伤之处,气若游丝。但也 要注意不可过火,以不影响自己发言为度,切不可泣不成声,拍桌子等等,煽情内容也要注意有逻辑性,比如“法治能消除腐败”中,反方在对腐败问题痛心疾首之后,说“腐败如此严重,单靠法治独木难支”是有效的。而在“应该鼓励购买私人小汽车”中,反方大 谈农村失学严重,去煽希望工程的情,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6. 豹尾 以往发言稿结尾都比较平淡,往往是把本方论点重复一遍,自从《狮城舌战》出版之后,很多辩手模仿复旦四辩在结尾以一句气势宏大的名言、俗语、诗词来结尾,这值得一试,但要注意这句话必须和论点密切相关,而且一般由一辩和四辩来说。自由辩论是有技巧可循的。有技巧有少技巧,在辩论中便会体现为多主动与少主动。当然,也不能唯技巧,因为技巧毕竟只是技巧。辩手对于技巧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不能代替对辩题的钻研。反之,单钻研辩题还不够,还需要一般地了解和认识技巧。总结以下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攻击技巧 攻击,即在自由辩论中的主动进攻,主动发问。这在每个辩论队都是不可无的。然而,攻击能不能有效,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攻击的准备。19 这在辩论战略方案确定、辩词定稿之后就应该着手准备了。一般而言,每位辩手应该根据自己所阐述的内容准备向对方发问的问题,可根据自由辩论时间的长短来准备问题,日是初次上场,则应该准备20个问题左右。如果是这样,四个辩手准备的问题就应该大约有80个,一般有足够的可能坚持到自由辩论结束。我们看到,在有的比赛中,有的队员有时间却没有问题可以问,这就是准备不足导致的。

准备提问的问题,应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准备。

一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又称事实层面问题。这类问题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提的好则很容易出彩、出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故做新奇而偏离辩题,那是会产生负效果的。

二是理论层面的问题,又称论据层面问题。即对本方论点给予引申,对对方的论据予以驳击的问题。这类问题,直问要提的尖锐,曲问要问得巧妙,反问要提的适时,逼问要问的机智,其效果就是让对方不好回答又无法回避。

三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又称社会效应层面问题。即把对方论点、立场引申,从价值层面、社会效应层面去延伸它的效应看其是否具备说服力,能否站得住。这类问题,一是能够扩大自由辩论的战场,给对方造成被动,同时也是争取听众、评委认同的重要侧面。当然,如果辩题立场对本方不利,就应该慎重使用,以免搬起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这三类问题中,事实层面的问题可包括历史事件、现实事实、国别事实、数字事实等等;而理论层面的问题周围除了立场中的论据,也可以延伸达到公理、哲学的层面。

有了这三个层面的问题准备,就能够构成立体阵势,可以打自由辩论的立体战斗,让对方陷入立体包围之中的被动局势就很而已造成。我们看到在比赛中,不少辩论队只准备了一个层面的问题(大多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只在有趣上花时间,其结果是打击力不强,且问来问去总是流于肤浅的现象之争,有时则又事实引发事实而偏题,变成了一般的语言游戏、提问游戏去了,辩论的深度不容易看到,这就令人遗憾了。

2、攻击的组织

自由辩论中的有效攻击,应当体现出攻击的有序性,即看得出轮番上阵的脉络,而其基本,就是在场上要有主动权,处于控制场面的主动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场上应该有“灵魂队员”,或者称为“主力辩手”、“主辩”。又哪个辩手来充当这个人物都可以,但是一般又三辩或一辩、二辩来充当。有时,四辩也是很好的充当此人物的角色。他的任务就是要不仅透彻地知道本方的立场,也要透彻地知道对方的立场,规定陈词一结束就能够发现对方的主要问题,从而有效的发起进攻。灵魂队员的任务是: 20

(1)有冷静的把握整个自由辩论战斗局势的眼光,攻击务求有效。(2)充当场上的指挥员。发问不在多,而在精。其发问不仅是对对方的攻击,也是对本方立论的揭示和强化。(3)承担主动转移战场的任务。如在一个层面上问久了,则转向另一个层面发问;在一个层面处于被动,僵住了,则要转向另一个层面,开辟新的攻击点和战场。(4)对对方提出的危及本方底线、事关要害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化被动为主动。(5)对本方误入对方圈套、远离本方、陷于被动之中的局面,要能够晚会并再发起攻击。

当然,其他队员要主动配合,主动呼应,才能形成整体的力量,这就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形成“流动的整体意识”。攻击的组织,起要害就在于形成整体的有序流变性。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鸡零狗碎。零碎的攻击谈不上组织,它或许也能够有鳞光耀金的效果,但是对于群体辩论而言,是不可能握有主动权的。

攻击的组织在上场前可以有如下的检查指标: 一是有没有组织者,也就是有没有“灵魂队员”,其组织、应变能力如何? 二是整个队伍与之有没有心悦诚服的默契和感应?

三是整个队伍对特定的辩题的立场认识是否完全一致,有没有大的梗阻? 四是准备了几个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对付、支撑多难的场面,能够支持多长时间?

五是对于非常艰难的、苛刻的尖锐问题,本方研究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好的应对策略?

六是自由辩论中将会出现的最为险难的局面,将会一种什么状况?本方应该怎么对付?

把这六个问题都想清楚了,都有了解决的办法了,那么攻击的组织也有序了,主动了。

3、攻击的发问 21

攻击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1)设置两难。即设置两难的问题,无论答此或答彼都将陷入被动。但是一定要对准话题,不可以做无病呻吟。(2)主动引申。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引申,造成本方主动、对方被动。(3)以矛攻盾。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这个辩手和那个辩手陈述中的矛盾、某个辩手陈词中的矛盾、答这个问题和答那个问题之间的矛盾或其他方面的矛盾予以披露,令其尴尬,陷其于难堪。(4)归谬发问。即将其论点或论据或其他问题引申归谬,陷其与左右被动,无力自救。(5)简问深涵。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答准确很难,但是答不出来就很丢人,估摸回答却不准确,这也很容易陷入被动。(6)撕隙抓漏。即将对方的一小道缝隙撕裂撕大,将其明显的漏洞失误给予揭发提问,令其难堪。(7)熟事新提。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所谓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8)逼入死角。即把对方的问题逼入死角,再发问,令其难以逃脱。(9)多方追问。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立场和观点,以造成合围的阵势,使对方没有招架的能力,更没有回手的能力。

(10)夹击发问。即两个回多个人同时问同一类或一个问题,造成夹击态势,使对方顾此失彼。

(11)问题同异。即面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对方难以自圆其说,应接不暇。

(12)异题同问。抓住对方的不同问题、不同表述加以归纳,概总而问,从问题的深度与高度上使其无法把握,无力应答。22(13)反复逼问。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或令听众厌烦的负面效果。

(14)辐射发问。即一个问题的提出时,同时威慑到对方四个辩手,犹如子母弹一般。这类问题,一般多在哲学或价值层面上发问。

(15)同义反复。即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或角度不同,或问语不同)发问。这类问题,多为辩论的主要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

(16)近题遥问。即看似很近的事,用远视点来透视和提问。对方遥答往往答不得,近答又很难接上,陷入了难以捉摸、无从下手的窘境。

(17)击情提问。即用心理调控的手段,直击对方情绪层,使其激动,印发情绪连动,从而淹没对方的理智。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够进行人身攻击与情绪对情绪,更不可陷入无理纠缠甚至胡搅蛮缠,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18)布陷发问。也就是布置一个陷阱,让对方来钻,或想方设法将之套进去。其更高技巧就是连环套。

(19)长抽短吊。即忽然提这样的问题忽然又提那样的问题,不离辩题却又忽东忽西,以思维的快捷与急智来取得主动。

精彩的辩论比赛 篇5

辩论赛开始了,正方是郭悦、王芳等等,她们的观点是“开卷有益”。反方是小杜、小刘等等,解释“开卷未必有益”。两队的PK赛现在开始了。

首先,正方绘声绘色地说:“我方认为开卷有益,因为我们不多读书,哪来的这么多知识呢?如果没有了知识,我们怎样辨别是非呢?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是社会文化的结晶。”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鼓励他们,因为正方的理由太充足了。忽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没有想到反方也不甘示弱,说:“我方觉得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如果长时间看书,就会坏眼睛,当然就得配眼镜,那样就会浪费国家资源。”我们也感到挺有道理。正方立刻反驳,说:“马克思开卷,获益甚多。他写《资本论》时,就读了一千余册的自藏书,还到大英博物馆看了三间房子的书。如果马克思不开卷读书,可能就写不出《资本论》了。”我们又一次地鼓掌。可是反方还是不服输,津津有味地说:“我们今年暑假看了《西游记》:文中的猪八戒贪吃懒做,可也成了佛,如果我们读了这些书,也会变成文中人物的样子。”我听了连连称赞……

下个环节是观众点评,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想:这次的辩论赛是没有输赢的。因为正方、反方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如果非得分个上下,我一定会说:“女生永远是最棒的!”

辩论比赛演讲稿 篇6

正方四辩:对方二辩已经明确告诉我们,只有股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才能称之为泡沫经济,那我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一种泡沫正在发展,你如何判断它是不是泡沫的意义呢?

反方:对方请告诉我,实心球叫泡沫,空心球也叫泡沫,那么你又怎么判断它的前面不是泡沫呢?

正方三辩:我想问一个最常识性的问题,对方一辩纳斯达克主要反映的是网络股还是科技股?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知不知道纳斯达克企业的奖金全都是网络股呢?

正方一辩:纳斯达克奖金企业那我们为什么不说科技股是泡沫中的,为什么要针对网络来说呢?我再请教对方辩友,你方如何看待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呢?

反方三辩:对方同学,我方三辩已经说过了,纳斯达克企业高涨高跌的是网络股在里头啊,请你不要回避我们四辩的问题,当泡沫经济还没有破灭还在发展的时候,你们怎么判断它是不是泡沫经济,标准何在?

正方一辩:我们一再提出,泡沫经济具有三大特点:缺氧、投机与普遍,我们也想请教对方辩友,对于一个无形中的人评价采取怎么样的方式呢?

反方二辩:可是对方二辩给我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一定会破灭。那是不是说当一个人病得要死的时候我们才能承认他是一个病人呢?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一旦破灭我方辩友提出三大特点,希望你方比较一下好吗?

反方四辩:有没有没有破灭的泡沫经济,如果有请举例,对方辩友自始至终从未给我们举过一个明确的泡沫的定义。

正方四辩:泡沫和泡沫经济有什么区别,请问对方辩友有泡沫经济是不是泡沫经济。

反方一辩:我方已经明确的一再提出,就当泡沫普遍而适应的存在成为经济的标准的时候,才能够称之为泡沫经济。对方辩友请问到底是泡沫经济恶化的结果来判断是不是泡沫经济,有这样一个鸡蛋孵出了小鸡才算是鸡蛋吗,孵出了小鸡之后就已经变成鸡蛋壳了呀!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始终没有 揪出纳斯达克股势不放,请问纳斯达克股势的暴跌是因为微软 还是美联署提击呢?

反方四辩:我就知道微软 只是一个导火索,但是对方辩友能不能告诉我它的暴涨暴跌的发动机到底是谁呢?

正方一辩:对方辩友,我要明确的告诉你,正是网络股是一个导火索,微软 和美联署联系发动机,才是那个炸药包。

反方三辩:对方同学,我想请问你,如果它不是泡沫经济,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网站一边烧钱、一边要钱还一边赔钱呢?

正方四辩:对方辩友说了,我们看到一个泡沫经济 我们只是网络经济是以网络经济为基础对传统企业的一种整合,是对经济另一城市的一种改变,对方辩友能否给出判断泡沫经济的一个依据呢?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网络经济如果和传统产业进行整合,变成鼠标加水泥,那这个到底是混合经济还是网络经济呢?鼠标加水泥之后,鼠标是不是就变成水泥了呢?

正方三辩:当我们说工业经济的时候,当机器和机械化进入农业生产的时候,是说农业经济还是农业机械化呢? 反方四辩:当网络经济运转的时候这难道不是网络的十大经济吗?

正方二辩:还有没有别的成分呢,我方辩友已经告诉您了呀,

反方三辩:对方三辩告诉我们,雨季是什么?就是 因此不必要谈天天下雨,那么我说我是一个男人,是不是我大部分时间是男人,偶尔正方三辩:他只有说当一种经济充满了泡沫而没有实体存在的时候,它才被叫做一种泡沫经济,那我们说一个人是胖人的时候,难道说这个人身上除了脂肪就一无所有了,我们必须承认 判断经济是它其本质的钢打特征,无论是日本历的 还有美国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其背后都有一个非常本质的特征,钢打特征,刚才对方辩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银行业对待泡沫危机 大量倒闭,

反方四辩:如何得出这个特点呢?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错误 ,这种经验是不是一定适合于将来呢?

正方一辩:我听清了对方否定了一个这样的不利切题,世界上没有完全归纳法,所以你的归纳法不成立。而对方呢?批驳 我的经验 他们是什么?定义主义。为什么?我说明网络经济是泡沫你就是泡沫。

反方一辩:请问你有没有一个不 的泡沫经济?美国1973年--1974年纽约股市适应率翻升20倍以上, 当年出现泡沫经济

正方二辩:它破裂了没破裂,它到底是不是泡沫经济,请回答?

反方四辩:可网络经济是美国维持了112个月的 ,这是泡沫经济所能达到的吗?

正方一辩:我已说,我们现在自己强调,在新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而不象对方辩友那样列举过去的经验,请问在新经济条件下,网站那种一边掉钱、一边烧钱、一边赔钱的方式,如果不用泡沫经济来指示,那又是什么呢?

反方三辩:对方二辩明确提出,网站经济不等于网络经济,现在又拿出你方网站 这叫什么呢?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 正方方三辩:我们为什么举网络网站 ,因为它们是以网络为核心的,对方 不是以网络为核心是以它为工具,那我想问了,今天我们拿外国 作为自己发行的工具,那请你告诉大家,我们今天的辩论是围绕着它为核心来展开的吗?

反方二辩:我们当然要 网络,我们一旦拿网络来拯合传统产业, 相比同行业其他的行业中有10%到15%的价格优势

适合网络经济,提高以网络经济这种高速 的经济,它要不要新潮的概念,那多正方三辩:反映在我们面前,网络经济、泡沫经济吗?

反方四辩: 那就是网络经济、泡沫也可以充实呀。那我们对方商业 请告诉是什么 不是泡沫经济的,我方定义为是网络经济,是泡沫经济的,我方定义为网络经济,为什么看定义,对方同学不要自相情怨的顺着我方的这个逻辑推下去,我们说的是网络经济是否能被填充,但是,有新的经济和泡沫经济产生, 再填充、再产生,这样的泡沫经济失去发展的表现。

正方一辩:所以我们一再请问这样一个问题,市场经济当然存在 我方已经列举了网络经济 有时存在着差异,不是一样的 刚才我们说过的美国在线 都以表明了

反方三辩:所以我们一再说明不是说有泡沫就叫做泡沫经济,而泡沫普通而持有名才有泡沫经济,而对方辩友是怎么说的呢?泡沫经济首先是对方换来的,都变成一个大泡沫,才叫做泡沫经济, 我请问对方美国前早1973年的时候就已经有美国美元符,只是当时出现了泡沫经济况状,请问对方辩友在这个时候,我们到底是听美国美元还是听对方辩友的呢?

正方四辩:对方辩友说泡沫经济普遍存在能否给我们明确的回答普遍的量化标准是什么?谢谢?

反方四辩:我们说一个人是胖子难道也要一个量化的标准吗,现在一个人的体量达到多少才算是一个胖子,这当样是一个因人而宜的概念,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当时网络经济存在着大量的泡沫这还不是普遍吗?可是对方辩友并没有量化的标准,但是当我方指出泡沫经济的尴尬 对方辩友能否比较一下呢? 对方说的三大特点是什么呢?对方同学的尴尬作用是什么? 但泡沫经济没有一点时事性的东西,但是康柏的 总裁 博士告诉我们,网络互联网经济,太有 但是单从网络经济来讲,它就是泡沫经济,这个泡沫经济并不见得一无所有啊!

正方二辩:其实,说实在的对方辩友一直在告诉我们网上经济等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再次成为 当它象实际投资的时候,它就不在是网络经济了,为什么?又是要看定义了,我们再说一遍 网络经济等于知识经济,这时候你的判断又从何而来。

反方二辩:我方说今天的经济主题是网络经济当长江路过三峡的时候 长江 长江的水流

例谈课堂辩论教学 篇7

一、课堂辩论教学实录

上课铃响了, 学生们像往常一样, 进教室坐在座位上。教师面带微笑走到了讲台前。

师: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送过东西给别人?

生: (几乎异口同声) 有!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重新把它要回来呢?

生:没有! (个别同学回答:有!)

师:送给人家的东西能不能重新把它要回来呢?

生:“不能”、“能”、“不一定”。 (七嘴八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请同学们先把“自读提示”和课文内容认真阅读一遍, 看看作品主人公是如何来面对送给同学的礼物的, 在阅读中还要查工具书为生字词注音、释义。

(学生默读课文, 查工具书。读毕,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 强化认读。)

师:作品主人公有没有把送给同学的礼物———羚羊木雕重新要回来呢?

生:有!

师:这种做法好吗?请同学们再认真看书, 从文中找出“羚羊木雕要不要追回”的理由或根据, 也可从自己平常的阅读知识中找到依据, 等一会儿课堂辩论。

(学生听说要辩论, 都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然后立即投入到辩论前的准备工作中)

(两三分钟后)

师:“羚羊木雕”到底要不要追回呢?请正方的同学举手。

(根据辩论观点的异同, 又让双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分钟讨论。讨论完毕, 开始课堂辩论, 双方代表发言)

生A1:要, 因为“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生B1:不要, “送给了万芳, 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生A2:要, “是的, 这是爸爸给你的, 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生B2:不要, “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生A3:要, 父母之命不可违。“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生B3:不要, 奶奶的话有道理, 送给人家的东西再要回来“这样多不好”。

师归纳总结, 赞同后者。明确文本主题:本文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 告诫做父母的应理解少年之心, 尊重他们的友谊。

课文内容较简单, 语言平易, 适宜让学生自读, 然后再围绕教师设计的辩论题目由学生自行探求答案, 通过辩论, 同学懂得纯真友谊的可贵, 这样就可明辨是非, 明确主题, 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课堂辩论教学启示

1.课堂辩论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法”程序教学框架, 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边活动为“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课堂上学生通过辩论,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体现自我价值, 与教师一起接受智慧的挑战, 感受课堂创造性学习的快乐, 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中, 既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使双方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了知识。

2.辩论教学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读、写、听、说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要开展好辩论, 先要熟悉课文内容, 要“读”;然后还要把观点、要点归纳表述成文, 要“写”;在答辩过程中就更离不开“听说”的能力训练了。

3.辩论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辩论中实施知识与能力的课内外迁移活动, 便于知识联系、纵横思维。如上述辩论中, 有的同学就能以课外知识“情义无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4.辩论教学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辩论前的分组讨论就能为心理素质较差、胆量较小的同学多提供一些台下小场合的锻炼机会, 以便之后勇登大雅之堂。另外, 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所具有的积极心态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课堂辩论教学运用

1.辩论题目的设置要根据教学目的与表达中心的需要而定。例如, 我在教学《老王》一文时就针对性地设置了辩论题:“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给‘我’, 根据当时的情景, ‘我’到底应该不应该给他钱?”有的同学答辩明确:应该, 老王不容易, 他需要钱。有的同学说:不应该, 老王是来表示感谢的, 给他钱是对他的侮辱, 他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别人的理解和精神安慰。

2.题目的设置还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和心理特点, 注意难易的层次性, 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其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在不同的层面上找到思维的乐趣。

3.辩论教学亦应适时适文, 相机而为。因为要开展好辩论, 一定要让同学对课文的内容有比较细致的了解, 而课堂上的45分钟是有限的, 因此对篇幅较长的课文则较难实施。另外, 不同的文体可辩性也不同。

辩论出严密 篇8

即197×198-196×199

=7×8-6×9

=56-54

=2

不信的话,你们可以验算!

“啊?”师生既惊又疑。

“真能这样算吗?”“来验证一下就知道了!”

同学们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动手验证。有的用计算器,有的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类比验证,也有的直接笔算这道题。不一会儿,大部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伸出了大拇指,异口同声:“你真棒!”老师的表扬被一位爱思考的同学乙给打住了——“不对!不对!不信你们试试199×199-199×190,像甲那样算得81,而用乘法分配律算得1791,哈哈!差远了吧。”乙像打机关枪一样,一口气说到了这里。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学着赵本山的样子说:“你太了不起了!你的思维好严谨!那就是说,不能这样简算哦!”“能!”“不能!”“能!”“不能!”……一时间双方互不相让,争论分外激烈。老师解围道:找找两类题目各有什么共同点吧!也许能达成共识。学生思考、讨论、验证,最后一致认为,像甲那样简算的理由还需补充第三点:即被减数的两个因数的个位数字之和等于减数的两个因数的个位数字之和。真实辩论出严密啊!

注:解题原理

将190用字母A表示

197×198-196×199

=(A+7)×(A+8)-(A+6)×(A+9)

=A×A+A×(7+8)+7×8-[A×A+A×(6+9)+6×9]

=7×8-6×9

=2

上一篇: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小结下一篇:10导游的个性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