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辩论

2024-08-14

英语辩论(精选12篇)

英语辩论 篇1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帮助学生打好高中英语课程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解决;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中得体地使用英语。在英语课文教学中,引进自由辩论正是顺应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能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所谓自由辩论,就是建立在辩论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诸如不限辩论时间,不给辩手固定角色,不限每位成员发言次数和时间,等等。

自由辩论的意义:它是一种交际性活动,学生彼此用一定的理由说明自己对问题或事物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得到正确认识或共同意见。在此过程中,能真正地把语言当作交际工具使用,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

一、确定辩论的内容

辩论的内容要与教材同步相融。高中英语教材共三册,七八十篇课文。课文题材广泛,包括故事、人物、科普小品、史地、名胜、风土人情、音乐、体育等,符合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娱乐。如果择定合适的辩题,就会容易在中学生心里激起共鸣,激发其强烈的辩论欲望。

以下对高中一年级(下)部分课文进行简要的内容分析。教材:Lesson 58“What’s Health Eating?”,内容与宗旨是促使学生注意饮食习惯,保持健康身体。可用辩题“Shall senior students take physical exercise?”;Lesson 62“Sao Paulo Fire”,内容与宗旨:唤醒民众同情心,增强责任感,可用辩题:“Shall teenagers be encouraged to struggle for just a course?”;Lesson 70“The Necklace”,教育人们生活务实,不爱慕虚荣,可用辩题“Are you in sympathy with Mathild”;Lesson 74“The Secret Is Out”,倡导人们关心女性问题,呼吁男女平等,可用辩题“Can women do the same thing as men?”。

二、组织好自由辩论活动

既然是辩论,就要先确定正反方。在起始阶段,可以在排与排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根据各自观点,轮流发言,直至一方无人应言时,宣布比赛结束。第二阶段,先安排好正反方,各自搜集材料,同组会员集合讨论,对材料整理、加工,最后按一定名额推选出代表,然后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查取信息,又通过小组交流探讨、整理信息,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被推选出来的代表,从心理角度讲,可增加他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为其他同学确定了学习榜样。不过,这种阶段的辩论,一定要提早把辩题交给学生。

三、呈现辩论结果方式

不过我们进行自由辩论,最大的成功是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耳的过程。

四、做好指导工作

1. 鼓励学生做好课文阅读工作,充分利用课文中与辩题相关的信息,使学生加强对课文话题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其英语听说能力。

2. 教师根据辩题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词汇、名言警句、谚语等。如高一(下)Lesson 82“How Marx Learn Foreign Language”辩题“Can we learn English well?”可补充discourage, overcome, reach out for, lose heart等词汇,以及“If a man empties his pure into his head, no man can take it away from you.”“An investmen in knowledge always pays the best interest”等名言警句。

3. 临场救急。在学生发言出现卡壳时,及时帮助,使辩论活动顺利进行下去。对于自由辩论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刚开始也可能由于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畏难情绪。以下几条可改变这种局势。

(1)充分利用语言体态等方式传递教师对学生闪光点的赞赏,让学生在体验被肯定的愉悦心情下,能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促进学习。如鼓励学生敢说、爱说时用“Great!”“Wonderful!”“GoodYou did an excellent job...You can...”“You may have a try.”。

(2)教师应该承认学生自由交谈时是会犯错误的,如果不断纠正他们的错误,可能会给他们造成压力,造成更多的错误。教师可以注意听他们犯的错误,把多数人犯的同样错误和确实影响交际的错误记下来,在下堂课通过有指导的练习处理这些错误。

(3)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自然地过渡到辩题,如Lesson 62“Sao Paulo Fire”,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When did the fire break out?How long did the fire last?What was the result of the terrible fire?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If you were present would you help rescue the trapped people?

然后介绍材料:It is reported in a newspaper that a 12-yearold boy saved a child in the flood.Should his action be encouraged or not?Now let’s hold a free debate on the topic“Should teenagers be encouraged to struggle for a just course?”结果学生兴趣盎然,竞相发言。

实践证明,在英语课文教学中,运用自由辩论能有效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积极思维,发展个性,为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辩论 篇2

开场白(英):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afternoon! Welcome to “辩论赛题目”English Debating Competition we hold here today. Here you can release your energy, here is the collision of the wisdom, here is the fierce competition. Here, no failure, but only the heroes ……In a word, thank you all for your coming. Firstly, I’d like to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yself, I’m Ma Chaodong, and I have the great privilege to present today’s chairman

for this debate contest.Now, Boys and girls, let us welcome our contestants and our judges with our

enthusiastic applause.

Those from team A are XXX, XXX, XXX, and XXX, their opinion is “观点”

Those from team B are XXX, XXX, XXX, and XXX, their opinion is “观点”

Next, welcome timekeepers of both sides raise hands to give a sign.

Our judge is XXX,XXX.....

Ok, as everybody is ready now, here starts the debate.

(汉)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中午好,参加本次关于“题目”的英语辩论赛。这里,你可以尽情释放你的能力,这里承载智慧的碰撞,这里充斥着激烈的竞争。但是,这里,没有失败,因为只有英雄....总之,感谢你们的到来!首先,请允许我做个简单自我介绍,我叫马朝东,非常荣幸能主持这次辩论!现在,让我们热烈欢迎我们的参赛者们。

来自第一组的是XXX,XXX,XXX,他们的观点是“。。。。。。”

来自第二组的是XXX,XXX,XXX,他们的观点是“。。。。。。”

接下来,让我们欢迎双方的计时员。。

好了,既然各位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始这场辩论。

主场部分

英:(a) Opening statement part (立论环节) In this part, the first debaters of two sides state their view one by one. This Time is for 3 minutes.

Firstly, please welcome the first debater of team A Thanks to the wonderful statement of人名, next,please welcome the first debater

team B。

汉:在这部分,有请双方的大辩各自称述自己的观点,计时三分钟。首先,我们有请来自A组的辩论者。。。。感谢XXX的精彩称述。接下来,有请B组的辩论者XXX。

(B) Attack debate part (驳立论环节) 人名from

英:Now, let us welcome the second debater of team A to refute the argument of the team B , the time is for 2 minutes.

Next let us invite the second debater of team B to refute the argument of the team A , the time is for 2 minutes.

汉:现在,有请A(B)组二辩对于B(A)组的观点进行驳论,计时2分钟。

ose the first or second

or fourth debater from team B to have a dabate, the time is for 90 seconds.

Next let us invite the third debater of team B to choose the first or

second or fourth debater from team B to have a dabate, the time is for 90 seconds.

汉:现在有请A(B)组的三辩挑选B(A)组的第一、二或者四辩进行辩论,计时90秒

英:Next the two sides is going to have a summary abo:Next let us invite the third debater of team A to cho

ut the attack defense links.

Finally, let’s invite the first debater of team A to have a summary, the time is for 2 minutes. Much thanks to 人名from

人team 名A; Next, let’s invite the first debater

of team B, the time is also for 2 minutes.

汉:最后,请双方一辩总结称述,计时2分钟。。。。 感谢来自A组的XXX,接下来,请B组的XXX进行总结称述,计时2分钟

(C) Free debate part (自由辩论环节)

英:In this part, both debaters could take part in the debate, the time for each team is 5 minutes. Let’s begin with team A 。。。。

汉:在这个阶段,双方的成员可以自由辩论,计时5分钟。让我们先从A组开始。

(D) Last sum-up part (结辩环节)

“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 篇3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创始于1997年,每年举办一届,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口语赛事。 “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及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办。历经十几年品牌积淀和不懈努力,“外研社杯”英语辩论赛的权威性、规模以及品牌影响力已被全国广大的英语教师及在校大学生所认可,在高校中享有盛誉。十几年来,已有累计1000余所高校精心培训选拔优秀人才组队参赛。

1997年至2001年,大赛初创时的规模仅限于邀请全国范围内的8支到16支高校代表队直接参赛,上海交通大学获得首届“外研社杯”冠军。此后的几年内,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分别夺得冠军殊荣。随着比赛名声的迅速扩大,越来越多的学校渴望加入“外研社杯”参赛。地区预赛制度应运而生。每年全国开设6个到8个赛区,每个赛区容纳12支队伍报名。如此一来,参赛名额明显增加,极大满足了高校英语学习者的需求,也鼓舞了大家的热情。

2005年,“外研社杯”大胆向国际化赛制迈出第一步,转制为全美大学生辩论赛的通用模式——美国议会制持续推广和培训,最终使广大英语学习者熟悉了赛制、磨练了语言、锻炼了思维。由此开始,被“外研社杯”赞助出国参赛的冠、亚、季军队伍,屡屡代表中国在各项国际和洲际辩论赛中获得大奖。比赛也同时走上了商业化合作的道路。卡西欧有限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等高端品牌先后成为“外研社杯”的赞助单位。大赛为合作伙伴储备了优秀的人力资源,也将良好的企业形象植根于高校学子心中。

大赛影响

为使“外研社杯”辩论赛与“辩论界的奥林匹克”——世界大学生辩论赛制度接轨,2010年经过大规模的赛前培训,“外研社杯”更上一层楼,采用“四队辩论制”这一世界最先进的赛制。每轮英国议会制辩论比赛中有4支辩论队同场,每队2人。支持辩题的队伍称为“正方”,驳斥辩题的队伍称为“反方”。正、反两方分别由两支队伍构成,并分别发表开篇陈述和总结陈词。每一支队伍都需要与另3队进行竞争,最后决出第一名至第四名。至此,比赛的赛制和日程安排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并将长期保持下去。

2013年11月2日,第十七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总决赛在外研社大兴国际会议中心打响最后决战。本届大赛历时5个月,全国6大赛区共有超过400所高校参赛。经过校选赛、地区赛、总决赛3个赛阶层层选拔,来自四川大学代表队的喻静、陈婧斩获桂冠,中山大学梁亿鹏、沈凌获得亚军,清华大学周小琪、魏洪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秋雨、吴维皓获得季军。宋鸽、安贺喜、谢雅琪等7名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陈光浩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成功举办了17年,今年辩题扣时代脉搏、社会变革的热点话题,体现了时事性、政策性和人文性,引领青年学子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韩震则肯定了英辩赛中的“思辨”魅力,大赛将英语学习从狭隘的纯语言视野里解放出来,打开了思辨空间,激发批判性思考和创新精神。

经过十余年发展,该项赛事不仅规模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比赛水平也日益提升。大赛主裁判长何京锴认为:“本次参赛选手专业背景更加多元化,有更多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来,并且表现出众。由于赛事已举办多届,规模不断扩大,所以有更多更强的队伍参赛,赛事的整体水平越来越高。”

英语课堂辩论模式运用探微 篇4

一、学生自选对手辩论, 切磋思维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角色, 应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权和表达权。 “哑巴英语”现象除了学生不愿、不敢演说外, 缺少互动交流的机会是其中值得关注的。 让学生走出自我束缚的思维定势, 引导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多选择对手进行辩论, 让他们在切磋中增强体验, 更有利于他们深化理解记忆。

选择相应的对手进行对辩, 让学生由个体学习向互动学习转化。 如, 在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5 “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阅读教学指导中, 我根据 “How do we should greet the others?” 表达主题, 引导学生就 “How do you think‘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 do?”进行畅所欲言, 梳理出各自在英语学习的中问题和不足, 帮助他们激活理解感知思维。 在此基础上, 根据Jenny和Daniel的交流, 引导学生围绕“Do you think gree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进行自选对手辩论, 帮助他们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增强语篇理解整体运用能力。

指导学生自选对手辩论, 帮助他们在相互沟通交流中切磋语言表达技能, 有利于他们在主动交流中形成积极探学的意识。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 主动选择相应的对手进行辩论, 让他们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有话可言。 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引导他们运用课堂授课内容进行相互辩论, 帮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增强理解感知综合运用能力, 提高语言表达的敏锐性和综合性。

二、小组成员互相辩论, 探寻方法

运用团队的力量影响学生, 引导他们在彼此辩论的过程中探寻有效的思维方法, 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提高理解感知的深度和广度。 运用小组成员互相辩论, 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得更多的思维方法, 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借助课程知识中的难点,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相互辩论, 有利于他们深化理解感知。 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2“Travelling”的Reading A “A trip to Hong Kong” 任务探究过程中, 我按照 “Do you know about Hong Kong?” 和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Hong Kong?”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建议他们围绕介绍香港有趣情况的方法哪个更加合理、科学进行辩论, 帮助他们主动搜集思维方法, 形成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方法。 通过这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辩论, 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对语篇理解、语句表达及句型掌握运用等都有一定的积累感知。

组织小组辩论, 应为学生创设民主表达情境, 让学生针对自身理解感知有更多畅言表达的机会。 多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表达任务话题,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主动选择相应的话题, 让各自成员都有一定的学习问题。 多给学生自我调整的机会, 鼓励他们根据学习感知就其中的内容适当修正, 提高整体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三、组间组织辩论竞赛, 活跃氛围

通过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 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彼此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争论不休的互动情景, 更使学生获得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运用组间辩论, 使得学生不再沉默, 而是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点和生成点。

组间辩论, 应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整体活力和学习激情的基础上, 多给学生讨论整合意见的机会, 让他们形成有效的意见。 如, 在八年级上册Unit1 “Friends” 的Reading “Best friends” 教学中, 让学生就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friend” 多样化理解感悟, 建议他们以小组为单位, 围绕“Which character about your good friend do you like best?” 和 “What do we should learn from good friend?”问题形成一定的意见。 同时,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围绕“How do we should make friends?”进行辩论, 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互动机会。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 引导他们在集体探学的过程中挖掘有效信息和内容, 使得课堂教学富有趣味。 在组织过程中, 要求小组迅速统一意见, 并针对各自的观点制定相应的辩论对策和方案, 帮助他们深化理解。 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 组织学生就小组中成员的各自责任进行互动交流, 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

总而言之, 将辩论引入课堂教学, 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参与教学, 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和集中力的基础上, 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和思维。 给学生营造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 鼓励他们在主动表达中升华理解感知。 多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引导他们针对学习中发现问题主动辩论, 养成积极表达的良好习惯, 提高语言表达敏锐性和综合性。

摘要:借助国际大专辩论模式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在彼此协作交流中增强理解感悟。突出辩论个体数量, 引导学生运用两人对辩、小组互辩、组间赛辩等方式强化语言理解感知, 有利于活跃学习感知思维, 增强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辩论,交际,表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李新华.课堂辩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2 (9) .

[3]曹燕.运用情感策略, 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内蒙古教育, 2015 (29) .

英语口语辩论 篇5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朋友”。如果你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家谁会跑来无事献殷情,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在大学里,好多事情都不可能单独完成,需要团队合作,团队合作能让我们更好的完成事情。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有助于减少由人际摩擦,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交往。有利于个人和集体健康的发展,对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使你更快的、更好的融入社会。

3.大学不只是学习的地方,还是结交朋友的重要场所,为以后的人脉打下基础

4.多个朋友多一条路啊!没有朋友的人是很可怜

5.交朋友也很重要,在大学交的朋友是最真心的朋友。他们也许一生帮助你陪伴你。学习和工作上都有可能给你很大的帮助。大学交的朋友完全是兴趣爱好所制,不带有利益关系,不像出社会后所交的朋友或多或少都带着利益。

6.当我们以后工作的时候,我们或多或少总会跟他人打交道,跟我们的上司打交道,跟我们的同事打交道,跟我们的客户打交道。这些人际交往,处事态度,是在学习上学不来的,而是在我们交朋友的过程中逐渐学到的经验,并最终深入骨子,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英语辩论 篇6

那么,怎样运用辩论法呢?正规的辩论赛包括辩论双方、主持人、评委和观众,另外在命题辩论之前辩手们要事先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这样正规的辩论程序是课堂上有限的教学时间所不允许的,而且也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那么在运用模拟辩论法的时候,形式可以更自由一些,程序可以更简单一些。整个模拟英语辩论最好由教师来主持,以便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监控。首先,课前给出辩题,可在第一次上课时与学生讨论出第二次课的辩题。课前给出辩题的好处在于学生有时间准备,而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提高。充足的输入是良好输出的基础,学生有备而来,才能充满信心,辩论时才会主动出击,有话可说。当然,何时给出辩题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辩题的难易由教师自行决定。第二,在课上模拟辩论前教师应先提供一些学生辩论中很可能用到的参考单词。一方面为他们扫除部分表达障碍,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马上学以致用,印象深刻。第三,分组讨论:将全班分成正反两方,每个阵营里五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小组定出本组观点,组织论据。第四,宣布辩论规则和评判标准:语言表达流利性(表达能力、提炼语言能力、听力和反驳能力)、语言表达准确性(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台风(参与程度和目光交流)等三个方面进行评述。第五,辩论:先由正反方第一辩手分别用1~2分钟陈述本方观点;再由双方轮回自由辩论5分钟,每次发言不得超过30秒;最后正反方各给2分钟做总结陈辞。第六,评判:教师就双方的表现和语言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做简短陈述,约4~5分钟。这是一个标准的模拟辩论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随着参与者对模拟辩论的过程越来越熟悉,他们的配合会越来越默契,组织调控所耗费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效率就会随之提高。运用辩论法有哪些好处呢?

第一,运用辩论法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提炼语言的能力。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们要通过控制自己的重读、语调、节奏和语速来准确地、成功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并且学生们还要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对方辩词中的功能词、功能句,排除那些不太重要的语句,找出对方语言中的主题句,以便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反驳对方观点的突破口来加以反驳。学生们还可通過对话顺序的轮流来准确地转换话锋,并且根据已知信息对新一轮的辩论重点做出预测。

第二,运用辩论法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力。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强有力地反驳对方观点。这就要求辩论者要全神贯注地去听、去理解对方在说什么,这种目的性非常强的听力训练要比单纯听力练习的效果好得多。

第三,运用辩论法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直接英语思维能力。所谓直接英语思维能力就是在大脑中不用把英语转换成汉语,而直接用英语来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直接英语思维能力不仅是交际英语能力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培养学生交际英语能力的最高要求和基本原则。通常学生一般都运用间接英语思维来表达。间接英语思维就是说话者把听到的英语在大脑中译成汉语,表达时再把想要说的汉语转换成英语。在模拟辩论中由于时间紧迫,那么长的英汉之间的转换过程肯定会影响语言表达的流利性。所以为了不影响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学生们就会充分地运用他们的直接英语思维能力。

教师在运用辩论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否则会适得其反。那么教师在运用辩论法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教师运用辩论法不要过于频繁。如果次数过多,会增加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尤其是那些英语不太好的学生会恐惧英语课堂,而且会越发地对自己失去信心,有时甚至会影响他们完成一般的英语学习任务。而且对于过于频繁的辩论,学生们会失去辩论的激情,而激情是辩论者进行辩论的最良好的心理前提。

二、辩题要贴近学生生活,难度适中。教师在选择辩题时,应该照顾到中下等水平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争取做到让好的学生能更自如地表达自己,中下等水平的学生基本能够表达自己,以此来建立学习信心。教师在设计辩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辩题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比如:“女性是否可以走向高层领导职位?”等等。这些难度适当的辩题可以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交际策略,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教师在找两组或两对同学辩论时,一定要考虑到水平相当。如果其中一方水平较高,表达准确、流利,而另一方水平较低,听都听不懂,更没有能力去反驳,那么辩论就很难维持下去,而且效果也不好,水平较低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水平较高的同学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事先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四、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们难免会犯一些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准确等错误,这时候教师不应该纠正学生们犯的每一个错误。如果教师对学生们犯的每一个错误都一一加以更正的话,辩论就会随时被打断,学生们的思维也会被打断。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失去说英语和用英语辩论的兴趣,那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对学生们辩论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持一种宽容的态度。教师可以在本子上记下需要指出的错误,待到评论时加以更正。另外如果学生们在辩论过程中出现犹豫或语塞时,教师要顺势做一引导,以此来使辩论继续下去。

五、教师在辩论结束后一定要给出一个恰当的评论。为了使评论更有针对性,教师可用录音机对学生们的辩论做录音。在评论时,教师也不要对学生们犯的每一个错误都一一加以更正,要对那些影响句意理解的、比较严重的错误做以更正。其余的错误可以以作文的形式留为课下作业,让学生们以书面的形式指出,然后与辩手们单独交流。这样既保全了辩论者的自尊心,又锻炼了其他学生们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评论时可以遵照LeBeau等人提供的多维度3M评价反馈模式:1.论点辩论的质量(matter),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论据是否清晰易懂,是否有效的辩护己方论点以及驳斥对方论点;2.论点陈述的语言及风格(manner),教师可以评论语言的流利性和语言的准确性。语言表达分两方面:一是语言的流利性,二是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流利性是关于语义的,是指运用语言流利、自然、无犹豫、无停顿、易于理解,通过语言的运用表达出来;语言的准确性是关于语言规则的,是指用词准确、语法正确、合乎英语语言习惯,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对语言的流利性的评论包括表达能力、提炼语言能力、听力和反驳能力等;对语言的准确性的评论包括语音、语调、语法和词汇,并对中国式英语加以及时纠正。对语言的流利性的评论要比对语言的准确性的评论更难一些,它要求教师首先要有高水平的交际英语能力。3.辩论过程中协作能力和组织方式(method),教师可以回顾学生是如何组织辩论活动以及如何体现协作能力。学生的辩论是否有着良好的眼神交流及肢体语言表达。教师的这种全方位的评价反馈非常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萍.从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研究看大学英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3).

[2] 万云英.学校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 吴祯福.英语初级口语.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

[4] 徐朝晖.浅谈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国外外语教学,1999(4).

[5] 张文中.国外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研究现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6] 赵传栋.论辩胜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英语教学中的英文辩论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文,辩论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互联网使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应用到了各个角落。随着中国加入WTO, 社会需要更多既有专业技术, 又能讲英语的人才。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各类专业院校也纷纷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同时, 加强了对学生的外语应用技能的培养。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自己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发现, 如果把篇章课文的学习转化为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辩论,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口语水平。

一英文辩论的类型

英文辩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即兴辩论和任务型辩论。

1. 即兴辩论

在精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总是会发现一些令人关注的主题, 发人深省的内容, 以及富含哲理的语句。这时, 教师就可以临时定题, 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 然后展开辩论。这种辩论形式是非正式的。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观点确定立场。比如, 我在学习“Psychological Speaking”一课时, Eve提出了“experimental marriage”的想法, 我们就以“Experimental Marriage”为题, 进行了一场即兴辩论。支持者们认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 不应该制度化, 而且可以避免嫁错人的终生遗憾”。而反对者也是理由充分, 他们认为“试婚是不合法的, 也是违反道德的, 而且威胁到了家庭这一重要社会组织形式”。即兴辩论可以创造课堂中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活跃课堂气氛。

2. 任务型辩论

任务型辩论是一种正式的辩论形式, 主要表现为英文辩论会。这种正式的英文辩论赛一般在课文结束后进行, 老师应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辩题”并将学生分组, 使双方阵容相当。这是一种有准备的辩论, 正反双方必须充分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 搜集相关信息, 组织辩论材料,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我们在学习完“Angels on a pin”后, 组织了“Examinations do more good/Examinations do more harm”的辩论。在学习完“Touched by the moon”之后, 我们组织了“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ore important”的辩论, 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二英文辩论会的步骤

英文辩论会由正反双方进行辩论, 因此, 笔者在组织辩论会时, 首先将全班同学 (一般为21~25人) 按宿舍分成两大组, 并注意保持双方男女生人数平衡, 要求辩论双方至少有一名男生辩手。之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辩论的要求及规则, 笔者要求两组同学均要出四名辩手, 两名裁判及一名计时员, 以确保比赛在公正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整个辩论会通常持续一节课 (50分钟) 左右, 如下表所示。

首先, 正反双方一辩立论陈词, 时间为3分钟;其次,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提问, 时间为2分钟, 反之亦然, 三辩也是选择对方二、三辩提问, 时间亦为2分钟。第三项为小剧表演, 要求两组人员 (辩手或非辩手均可) 均以一个5分钟戏剧来表述该方观点, 之后, 即是自由辩论时间, 双方的辩论时间均为5分钟。下面为观众提问时间, 双方都要回答观众的两个问题;最后, 由双方四辩作总结陈词, 时间为3分钟。

由于两组均出了两名裁判, 加上教师, 共五名裁判。评判时, 每位辩手的总分为100分, 另外小剧与合作各占100分, 这样, 正反双方的满分均为700分。总分时, 每项分数均去掉裁判所给分的一个最高分, 一个最低分, 然后取平均值, 七项分数的较高者为胜方。此外, 在每次的辩论赛中, 我们都会评出一名最佳辩手, 这名辩手会在学期期末英语考试中, 可以得到3分的附加分, 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组织英文辩论的作用

1. 即兴英文辩论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成功的外语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训练的机会。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相互作用的双方往往只局限于教师和某位学生, 当教师和一位学生在一问一答地对讲时, 其他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的听众席上。一堂课下来, 每位学生实际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开口说的机会。更有甚者, 有的学生干脆以“坐冷板凳”来结束一堂课。而即兴英文辩论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通常情况下, 辩题是联系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热门话题。比如, 与课文“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相关的辩题为“We can still depen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or not”, 与课文“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相关的辩题为“Is education for living or making a living?”与“More crime and less punishment”相关的辩题为“Which is the better way to deter crime, punishment or moral education?”这些辩题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参与, 陈述自己的观点。有时一位同学刚刚讲完, 就有几位同学同时举手要与之辩论, 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学生兴趣盎然, 并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为精彩的辩论喝彩。这样, 在课文教学中进行即兴辩论, 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了鉴赏能力。

2. 组织辩论会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英文辩论会是在论辩双方得到辩题后一周后进行, 因此, 双方同学都有一周的准备时间。在此期间, 学生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来为辩论会作准备的。研究表明, 小组活动比起大课堂的环境来,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往, 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在课堂上相当“沉默”的学生, 他们往往不主动回答问题, 更不会积极参与讨论。其实不然, 通过认真的观察会发现, 他们在人数明显减少并且没有老师参与的小组活动中比在大课堂上显得活跃得多。显然, 小组活动的氛围大大减轻了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的压力。

英文辩论会是一个整体参与的活动。如前所述, 全班同学被分成两大组, 各组均由10~12人组成, 其中, 四名辩手, 两名裁判, 一名计时员, 其余同学要作为演员表演小剧, 也可以作为观众向对方提问。因此, 每位同学在辩论会中从准备到进行都给予高度关注。由此可见, 通过组织英文辩论会, 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参与, 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外语实践训练的加强, 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3. 组织英文辩论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不论从即兴辩论还是从任务型辩论中, 我们都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 潜力是巨大的, 知识也是丰富的。从多次的辩论中, 我们都可以从学生身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 在一次有关“不同种族通婚 (Mixed Marriage) ”即兴辩论中, 一位同学讲到“Some Chinese girls in America put a sign on her body, and my phone number is...”这位同学在陈述自己观点的同时, 也告诉了我们某些社会文化知识。此外, 在每次正式的辩论会中, 同学们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比如, 在题为“Economic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more important”辩论中, 反方同学表演的小品就很有创意。他们表演的小品为“白雪皇后 (snowwhite) ”,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从前, 国王和白雪皇后生活得很快乐, 但国王为了发展经济, 把树木桑田变成了高楼大厦, 而污染则危害了人们的健康。白雪皇后也由于呼吸不到新鲜空气而日益憔悴。国王最后退耕还林, 改善环境, 白雪皇后恢复了健康, 国家也重新变得美丽了。5分钟的小剧表演集长笛伴奏、英文歌曲及故事对白于一体, 博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这些极富创意的戏剧表演一方面活跃了辩论课的气氛, 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总之, 英文辩论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 思维的潜力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掘, 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 他们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得到了更好地运用, 外语语言和外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海春.英语辩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2]韩利敏.英语辩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 2011 (6)

英语辩论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辩论,竞赛平台,思维能力,认知能力

竞赛平台是提高大学生英语辩论水平的一个有效平台,可为大学生融入英语语言环境提供机会,使其能够灵活地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开展辩论赛的好处以及如何由此提高辩论能力:

一、英语基本功是参加竞赛的基础,也是英语辩论能力的基础。这包括辩手的听力、口语等多方面的素质能力

我们可以应用英语竞赛平台提高英语听力,口语等水平以促进英语辩论能力的提高。因为实战出真知,辩手在辩论过程中要适应每一位对手的语音语调,这不同于我们平时练听力可以选择的材料,而作为辩手为了击败敌手不得不认真听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这无疑对听力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在口语的表达中我们要注意提高对语言的外在把握,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适中,语速合适等。而这其中语速的把握最为突出。因为选手的语速要有抑扬顿挫的效果,有重点有突出,才能让观众和评委知晓要点。此外,还要注意语音、语速、语调的和谐统一。除了对语言的外在把握,我们还应注意中英文的语言差异。因为中英文的对应有完全对应,也有部分对应。其中部分对应包括英文的意思大于汉语的对应,还有汉语的意思大于英文的对应,所以我们在运用时需要注意其中的范围,以免使自己的意思表达造成歧义。

二、一位好的辩论手应临危不乱,具备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

临危不乱是气场上的较量,即便你方处于劣势或是出现了漏洞都必须做到头脑清醒,临危不乱才有可能扳回一局,这也是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的保证,所以选手尤其需要在竞赛现场的不断磨练来摆脱怯场的心理压力,真正秀出自己的风采。通过竞赛平台的不断历练,选手还可以亲身经历、熟悉辩论比赛的规则和具体流程,有利于选手在正式的辩论比赛中对其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竞赛平台中的反复练习与切磋为选手创造了一个从自身的经验和失败、对手的经验和失败中学习和进步的实例,有助于选手辩论实力的快速增强。通过竞赛平台的不断磨合,选手可以培养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因为辩论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和沟通必不可少。

三、竞赛平台使得辩手的辩论技巧在竞赛过程中得以熟练掌握和运用

如借力打力即借对方攻击之力反击对方;顺水推舟即表面上认同对方观点,顺应对方的逻辑进行推导,并在推导中根据我方需要,设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碍,使对方观点在所增设的条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与对方观点截然相反的结论;釜底抽薪即有预谋的提问,致对方于两难的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这些技巧的熟练应用都需要在竞赛中不断地磨炼。

四、开展辩论赛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提高辩手的素质与能力。这包括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勤学好问的精神等

1.辩论赛中的点评涉及提高辩手的元思维能力。辩论结束后,评委先对每一支队伍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是根据每支队伍的主要观点作出的。通过评价,辩手可以发现自己提出的观点哪些是具有说服力的,以及哪些说服力不够,究其原因并予以改进。此过程可以有效帮助辩手在以后的辩论中自我监控,调整自己思考的切入点及逻辑性并学会自我评价。

2.英语辩论赛培养辩手的认知能力。辩论的许多环节都涉及对认知技能的培养,即对分析、推理及评价能力的培养。例如对辩题的准备及定义就涉及对分析能力的培养,辩手通常需要提前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并将其筛选、分类。此过程可以提高辩手的归类、识别及比较的能力。认知标准是衡量辩手思辨能力的尺度,可以帮助辩手评价自己的思辨能力。辩手能否清晰地陈述观点,所选证据是否切题,论证过程是否有条有理,能否提出更有深度的观点,以及能否灵活地变换视角,凡此种种都会影响辩手的得分。所以,辩手要尤其注重对这些方面的改进,增强其思辨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及灵活性。

3.纵观每场辩论赛的辩题,辩手在准备各方面知识的过程中,都可以培养辩手好疑、好问及好学的精神。通过对一个辩题正反两方面的深刻思考,辩手会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认识到容忍与尊重不同意见的重要性。此外,辩手在与自己的搭档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有利于培养其乐于修正自己不当观点的态度及合作精神。当辩手成功地解决对方辩手提出的质询时,辩手的自信心会增强。同时,每次大约一个小时的辩论,需要每位辩手高度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灵活应对。虽然这对辩手体力及脑力都是极大的挑战,但也有利于培养辩手坚毅的性格。

英语辩论 篇9

关键词:英国议会制辩论,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 国内外各种英语辩论大赛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比较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赛事有: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东北亚英语辩论公开赛、全国英语辩论赛等。其中世界大学英语辩论大赛至今举办34届, 是世界级辩论赛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赛事。东北亚英语辩论赛则基本为中日韩台湾及香港地区等东北亚高校参与较多的比赛。外研社主办的全国英语辩论赛是国内最高赛事, 举办近20年, 国内号召力较强。以上三项赛事为代表的英语辩论赛均采用英国议会制辩论方式 (British Parliamentary Style) , 辩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医学、国际关系等众多国际性和地区性的话题。笔者作为指导教师带领所在大学辩手参加国内外辩论赛获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 (英语非母语组) 亚军, 东北亚英语辩论赛 (英语非母语组) 冠军, 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等奖项。

二、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简介

(一) 辩论队伍组成

英国议会制辩论 (BP debate) 由正反两方组成, 分别代表政府和反对党。每方由两个队组成:正方一队称为Opening Government, 由Prime Minister和Deputy Prime Minister构成;正方二队称为Closing Government, 由Member of the Government和Government Whip构成;反方一队称为Opening Opposition, 由Leader of the Opposition和Deputy Leader of the Opposition构成;反方二队称为Closing Opposition, 由Member of the Opposition和Opposition Whip构成。同一个方阵的两支队伍既是队友又是对手, 所持立场需保持一致, 但各队在规则范围内需以最有说服力的论辩为己队赢得比赛。这就牵涉到每个辩手的角色分工。如上文所述, 八位辩手分别有自己特定的角色名, 赋予各自鲜明的职责和分工。从结果上来看, 每场辩论四支队伍由评委评出一、二、三、四名, 而非胜方、败方;这是英语议会制辩论和中文辩论最大的区别之处。

(二) 英国议会制辩论特点——质询 (Point of Information (POI) )

BP辩论的一大特点是质询。当对方成员发言时, 若己方对其陈述的论证有疑问或反对, 可在允许时间内起立打断发言人进行质询, 发言者可选择接受或拒绝, 不过一旦接受就必须回应。

三、英国议会制辩论进入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 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

国内高校英语教学已逐渐进入瓶颈期, 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从以前批判的“哑巴英语”, 到现在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在革新、在发展。可怎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能力, 通过什么样有效的途径来培养?笔者认为英语不光是一门语言技能, 而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载体。培训英语技能的同时拓展知识面, 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将英语应用于更广阔的领域将会是一个较有效果的方法。而英语辩论引入课堂教学, 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二) 英语辩论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发

笔者通过在国内外英语辩论赛的亲耳所闻, 亲眼所见, 发现国内高校大部分辩手语音语调十分优异, 较之日韩毫不逊色, 甚至更好。可论辩论内容和表达方式, 则各高校辩手参差不齐。大部分国内辩手因之前的培训过于看重语音语调的优美度而忽视了思辨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扩展。这样就很容易输掉比赛。英国议会制辩论是真正的脑力较量, 很少或几乎没有考虑语音语调等英语本身的因素, 这和传统的演讲比赛, 朗诵比赛所关注的方面是不同的。因此, 笔者认为, 学生大可不必被语音语调等局限 (当然前提是不能差到让别人听不懂) , 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知识面扩展及思辨能力培养上。

四、把英国议会制辩论引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积极效应

英语辩论是一项高级英语技能, 通过英语辩论, 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口语,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拓展知识面, 并磨练自己的思维方式, 提高思辨能力。

(一) 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笔者发现比赛中国内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较缺乏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一方面受自身学识的影响, 另一方面受所在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对于法律、经济、军事和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比较少, 或理解不够深入。若将英国议会制辩论引入高校英语教学, 大学生们势必能经常参与英语辩论, 自然会增加各类知识的阅览和学习, 否则难以开口, 无法有理有据地辩论。

(二) 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

辩论之难, 一在语言、二在思辨。国内传统教育下的大学生们容易有人云亦云的习惯, 不敢挑战权威, 质疑专家。而英语辩论恰恰需要辩手们有勇于挑战, 勇于质疑的决心和能力。这里的“挑战”和“质疑”不是盲目的反对和自以为是。而是在通过深刻严谨的学习、调查、思考后得出客观结论, 并且能够从各个方面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 笔者相信将英国议会制辩论引入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一批优秀的辩手, 而是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一批能够治国平天下的精英力量。

参考文献

[1]Gary Rybold (2010) .Debating in English-A Critical Thinking Approach to Effective Speak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

英语辩论 篇10

一、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师梯队现状

1.梯队教师素质要求。

英语演讲与辩论是门对教师要求很高的学科, 考虑到学科本身以语言输出为主, 又综合了各类学科的知识, 因此它对口语表达、历史、文化、社会知识要求很高;此外, 结合各类演讲与辩论竞赛, 它又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2.教师梯队构成。

考虑到上述要求, 我院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师梯队选派了4名中青年教师, 由副教授作为梯队带头人, 主要专业涉及美国文学文化、商务英语、应用语言学和英语口笔译, 他们分别担任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口译等课程。

二、教师梯队发展

结合英语演讲与辩论科目实践性很强的特点, 我院教师梯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从实践入手到理论完善, 然后又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特点。

1.以竞赛活动提高教师梯队素质。

我院每年参与的国内外重大赛事包括:“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国辩论公开赛、“IDEA—BFSU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赛、澳亚国际英语辩论赛、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竞标赛。

结合这些赛事, 我们首先安排教师负责学生培训工作。这些比赛从每年的一月开始一直到十二月, 可以说老师的培训工作也基本延续了整个学年。为了和比赛接轨, 同时为了跟上不断提高的比赛水平和学生素质, 我们采取了先培训教师再培训学生的方法。每年我们会选派两位教师参加由国内、国际辩论界享有声望的培训师主讲的辩论培训班, 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培训。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学习到了关于演讲辩论的知识, 也学习到了如何组织课堂、如何开展课堂活动等教学技能, 其专业素质和教学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除了赛事培训之外, 参加比赛本身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参加国内赛事为教师提供了和全国同行交流的机会;参加国际比赛要求教师和赛事组委会就住宿、参赛、交通、相关文娱活动进行书面和口头的沟通, 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沟通能力;此外, 各项国内外比赛都要求带队老师担任比赛的裁判, 与主裁判商议比赛结果, 如具备相应资格, 还需要担任比赛的主裁判, 组织比赛并对比赛结果给出口头评判。几年来, 我校学生获得了“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的季军、东北亚国际英语辩论赛季军、全亚英语辩论赛冠军、中国辩论公开赛模拟法庭亚军。同时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我院两位演讲与辩论梯队的教师都具有了在各项国内、国际比赛担任循环赛主裁判和淘汰赛裁判的资格, 并在英语辩论界积累了一定的人气。

2.以课程建设带动教师梯队建设。

随着英语演讲与辩论活动在全国日益广泛的开展, 英语演讲与辩论逐渐成为很多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学院等国内名校相继开设了这一课程。在多年的学生培训和参赛经验的基础上, 我院开设了英语演讲与辩论课。随后, 梯队教师针对课程体系、课本选择、教学活动等内容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对英语专业发展现状、本课程的特点等有了很好的了解。

3.以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梯队教学水平。

在开设课程之后, 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了竞赛实践和教学活动的结合上。一方面, 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运用在竞赛中积累经验。例如对于重点辩论题目、重点话题、国内外重大时事和道德、教育、伦理等话题, 教师都能够带领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 并组织课堂活动;另一方面, 在教学中, 教师发现了许多教学理论、方法、学生学习目的、心理状态、实际需求等方面的欠缺, 从而能够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 也能够在今后的竞赛活动中有所侧重的进行学习。通过教学和竞赛的结合, 梯队教师已经能够自如的把和演讲与辩论相关的知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 在课堂上组织演讲、辩论、知识分析等课堂活动, 丰富了课堂教学, 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4.以科研活动促进教师梯队理论研究。

在竞赛和教学活动的基础上, 要提高梯队教师的水平, 重点还是要提高其理论水平, 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深入把握教学理论, 从而指导竞赛和教学实践, 并进一步申报各级科研项目, 这是梯队最终需要实现的目标。以此为基础,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从自己的专业特长出发, 结合竞赛和教学实践, 开展了对“任务型教学”、“语言的功能性”、“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入输出”等理论进行了学习和研究, 梯队教师分别发表了与演讲与辩论相关的各级论文数篇。

三、教师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理论知识不足。

我院演讲与辩论教师梯队的形成主要是从竞赛实践开始, 因此在理论研究上有很大欠缺。教师在工作中主要忙于对学生的培训和参赛工作, 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太重视。此外, 作为国内一门新兴课程, 教师们对于具体需要学习何种理论、如何把理论、竞赛、项目申报相结合感觉相当困惑。

2.教师缺乏提高和深造的机会。

演讲与辩论梯队教师虽然有机会参加相关竞赛, 但是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学习, 例如在相关课程的拓展 (如相关的英美、欧洲文化课程、英语口译课程、二语习得课程) 方面缺乏深入学习的机会, 尤其是对国内乃至国际相关理论缺乏学习机会。此外, 长期以来教师们忙于基础教学和学生竞赛工作, 对于新知识、新领域的了解相当缺乏。

3.教师梯队建设缺乏长效性。

竞赛只是教学和梯队建设的一个方面, 如果把全部重点放在这一个方面, 势必会限制梯队教师的发展。竞赛内容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内容、比赛形式都相对模式化, 虽然教师每年都有机会参加, 学习到的知识是在逐渐减少。此外, 竞赛的培训和发展要求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都要有很大的投入, 这无疑分散了其在理论研究上的精力, 新的梯队教师的吸纳就成了问题。教师又缺乏系统的学习机会, 使得这一梯队很难保持活力, 今后的发展空间也很有限。

四、结语

总结我院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师梯队的发展经验和存在的若干问题, 让我们看到, 现在正是这一梯队发展的瓶颈时期, 如何在保证提高学生素质、获得竞赛奖项的基础上, 继续保持这一梯队的活力, 如何引入新鲜血液, 培养青年教师参与到梯队中来, 如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摘要:历经比赛锻炼, 我院逐渐形成了以“英语演讲与辩论”为依托的教师梯队。在发展过程中, 梯队教师以竞赛提高教师素质, 以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带动梯队建设, 以理论学习提高梯队水平, 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我院演讲与辩论教师梯队也存在着理论水平不够、缺乏进修机会和梯队建设缺乏长效性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提高教师梯队的活力, 延长其生命力, 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师梯队,现状,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金心, 孙钦荣.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5, (01) .

[2]孔杰.我国高校师资管理的人本思想和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04) .

[3]吕杰.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力资本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6.

英语辩论 篇11

一、把握教材中的辩点——有效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切入点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些固定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 [2]教材是实施辩论的载体,基于教材的辩论既有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把静态的书本知识变为动态的语言实践,使课堂成为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场所,也可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提升。依据教材挖掘辩点是开展辩论的前提。把握教材文本中的辩点,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批判性思维因素,抓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辩点。人教版《英语(新目标)》中,可用的辩题资源有很多,具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如八年级下册Unit 5中可以提炼“Is it good to be an athlete?”的辩题,Unit 8中可以提炼“Should people keep a pet in an apartment?”的辩题,九年级Unit 3中可以提炼“Should teenagers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和“Should students wear uniforms in school”的辩题,Unit 13中可以提炼“Advertising: pros and cons”的辩题,Unit 15中可以提炼“ Should we build a zoo?”的辩题等。这些话题具有现实意义,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同时,这些话题是对某个事件、某个观点、某种现象的评价,具有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能给学生提供足够辩论的空间,具有较高的辩论价值。

二、抓住生成的辩证观点——有效辩论活动的结合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学生的跳跃性思维使课堂的生成往往超出教师的预设。”[3]那么,对于课堂上俯首可拾的争议问题,教师是局限于自身的答问还是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所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是熟视无睹还是积极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

九年级Unit 8拓展阅读“I’ll send you a photo of Lucky.”一文是以一只导盲犬为桥梁,以受赠人给捐赠人的一封感谢信为题材,贯穿了volunteering 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带来的良好影响这一主线,也渗透了情感教育,鼓励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但就在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有一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质疑:“既然作者是一个盲人,并且也无法正常使用手臂,正常的事情,如接电话、开门、关门或携带东西,对她而言都很难,她又怎么可能完成书写这封感谢信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真的没有丝毫准备,但当时并没有慌了手脚,也没有急于去回答这一“棘手”问题。稍加停顿后,笔者顺势反问道:“是呀,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回答这一问题?”学生们陷入了深思,接着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经过讨论和思考后,一个个不同的答案都亮了出来。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用中文提出:“这篇文章可能是虚构的。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目前使用最广的三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存在多篇内容失实的文章,比如,《爱迪生救妈妈》一文就纯属虚构。”这个学生掌握的信息还真不少。不过,他刚一回答完,就有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这篇课文可能是她自己口述,而由别人帮助写的”,“这可能是Animal Helpers这一组织代作者写的”……

笔者对这些想法都加以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然课文中说她是一个勇敢面对挑战的人,她也可以用盲文慢慢地打字而完成这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个“突发事件”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在这一生成性的质疑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争论,求知的热忱得以激发,思维品质也得以提升。

其实,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辩论的真正使命不是在两者之间一决胜负,而是寻求对两种答案的理解,让学生产生更贴近问题本质的新问题,让学生的疑虑、困惑逐渐“柳暗花明”起来。因而,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辩论的契机,让生成的课堂更加灵动。

三、注重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有效辩论活动的出发点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在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中,凸现能力,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种课堂组织形式,辩论同样也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比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 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时,笔者在教学完两篇有关是否建立动物园的阅读文章后,组织了一场辩论,辩题是:Should animals be kept in the zoo or not?一开始,笔者结合课文所体现的“Zoos are terrible places”和“Zoos are important places”两种辩证的观点,通过设计相关表格,引导学生进一步精读、细读课文,使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语言,接受语言,也为后一部分辩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了语言运用上的铺垫。

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之后,笔者自然地引出了紧扣课文的辩题:Should animals be kept in the zoo or not? 同时,笔者也逐渐引导学生掌握辩论的技巧,如:Try to speak loudly and clearly. Try to make it convincing.也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基础的英语辩论句式,如:

1. I think that ...

2. I believe that ...

3. I feel that ...

4. I agree/disagree with you.

5. Could you tell me ...?

6. Why do you think ...?

7. Do you think ...?

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迅速反应,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这样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深化了教材,促使知识直接转化为能力。

在自由辩论结束后,笔者设计了一项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阅读一封来自动物园里一只渴望自由的老虎的信“I have a dream!”,并要求进行虚拟的“记者”与“老虎”间的采访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想象力飞扬,课堂教学气氛再次被推向高潮,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也在活动中得以进一步提升。

辩论课后,笔者再要求学生把所获得的信息一分为二地用英语进行书写落实,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四、规范课堂辩论过程——有效辩论活动组织的关键点

开展课堂辩论是一个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互动的好方法,但对初中学生而言,这也是个难度较大、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活动。为使课堂辩论活动更有效地展开,辩论活动的实施过程应是一个将辩前准备、辩论互动和活动总结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

1. 资料搜集处理

资料搜集处理是有效开展课堂辩论活动的前提保证。在每个辩论活动开展前,教师应根据辩题将全班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个辩论小组,引导各组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书籍,查找相关的信息、资料等,并努力将其作为一种能力进行培养。同时,各组可在本小组内部预先进行辩论演练,相互借鉴,相互磨合,在互动合作的基础上生成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与认识。

2. 参与辩论互动

在日常辩论活动中,笔者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正反辩论双方在交互呈现自己的观点时,根本不去关注对方的观点,而只是将自己的观点简单罗列。有效的辩论应是一种tit for tat(针锋相对)的语言对抗活动,这对初中学生的语言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教师的角色任务而言,在辩论的组织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任务不仅应体现在课外资料搜集整理和思维方式的组织和指导上,更应充分地体现在课堂辩论学习的过程之中。由于初中学生知识储备、阅历有限等问题,教师不能完全放开对学生的控制,要适时地介入辩论,为加大辩论的深度给以学生必要的指导,甚至也可适时加入相对“弱势”的一方。当然,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随便纠错,以免打断学生的连续思维。

3. 总结评价

由于英语辩论对学生要求较高,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多种鼓励性的评价方法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课堂上对于辩论的点评,不应该把重点放在谁胜谁负、哪个同学是最佳辩手上,而应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流畅性、准确性等方面,注意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有条理的、系统的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辩论中形成的积极的观点进行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的后续行为。

英美课堂讨论模式强调在总结时让“反方”评价“正方”的发言,再让学生作一个比较,看评价和发言实际是否吻合。这样做,一是评价“正方”是否已经充分、恰当地表达了他们的观点,二是评价“反方”的注意力、理解力和判断力。这个评价比“反方”辩论更能显示思维的批判水平,难度更大,能够让学生锻炼更高水平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4]

五、引导全员参与辩论——提高辩论实效性的着力点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辩论不应是为“辩”而辩。很多课堂上的辩论赛也往往是选出几名选手辩论,这样就变成了几个学生的表演赛,而其他学生只能充当观众,这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初中英语课堂辩论理应是一种讨论式教学模式,属于自由辩论,它不以取胜为目的,而是鼓励学生用目标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一边辩论,一边反思自己的观点和论据的不足。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辩论双方既可以因找到更充足的论据而强化自己的立场,也可允许正反双方在各抒己见后发生观点阵营的变化。

要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性,教师就应做好引导与调控,在辩论活动实施的各个阶段加强学生的参与性。

1. 资料的搜集整理阶段

教师要划分小组并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帮忙搜集资料,提高每个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辩论阶段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回答对方的问题。为避免口才好的学生发言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发言少的情况发生,教师甚至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发言,“各自为战”,而不让“反方”集体进行“围攻”。

3. 总结评价阶段

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环。在活动的最后总结阶段,教师要积极运用互评机制,同一辩方组内可进行互评,正反双方也可进行互评,师生间也可进行互评,进一步发挥评价教育的多种效能。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初中英语教学虽不是思想政治教学,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实施辩论教学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作为英语教师,应努力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注意对学生辩论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边互动,充分发挥课堂辩论的最大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建丹. 把辩论引入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7):25.

[2] 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13.

[3] 李小棠.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6):33.

英语辩论 篇12

笔者总结辩论课的教学经验以及带队比赛的实战经验, 尝试在大学英语课堂里运用英国议会制辩论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本文从四部分进行论述:如何选择辩论题目、英国议会制辩论概述、英语课堂辩论的组织形式, 以及课堂辩论的训练效果。

1 辩题概述

辩题范围涵盖很广, 涵盖政治、教育、国际问题、宗教哲学、道德、科学、健康、法律、社会、经济、军事、体育、文化、环境等领域。辩题的常见类型有两种:价值型 (value) 或政策型 (policy) 。价值型辩题

例如:THW allow the creation of donor siblings.或者THW legalize gay marriage.这类辩题在诠释立题时, 首先下定义, 解释什么是“donor siblings”;什么是“gay marriage”;同时要给出范围, 是否要把案例设定在中国, 还是不限特定国家地域;之后指出评判“donor siblings”、“gay marriage”的价值体系, 如传统伦理观念、保守思想、伦理道德、人的权利、社会舆论压力等, 并列出支持或反驳的论点。政策类辩题分析探讨某一政策是否应该执行, 例如:THW subsidize girls to university.或者THW allow prisoners to serve in the military for a reduced sentence (2013马来西亚公开赛辩题) ;THBT China should discontinue the practice of naming the heads of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2013北京英语辩论公开赛辩题) 。在立论时, 同样要先下定义, 诠释命题给出限定范围, 以及具体的执行政策。比如辩题“THW subsidize girls to university”。辩手要先下定义, 假设案例在中国, 针对农村的女孩给与补助;然后分析社会现状 (status quo) , 例如中国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 很多家庭或因为负担不起或不重视教育, 女孩享受不到和男孩同样的机会;最后, 基于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如政府给农村女孩补助, 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正反双方就这一方案推行的利与弊列出各自的论点论据。这些立论框架可为思维训练提供具体明晰的指导, 有助于提高立论者的思维方法及思维严密性。

2 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

英国议会制又称世界辩论赛模式。为了与世界大学生辩论赛制度接轨, 实现国际化, 中国最大的辩论赛事“外研社杯”辩论赛从2010年开始采用“四队辩论制” (British Parliamentary style, 即BP赛制) 这一世界最先进的辩论赛制。英国议会制有4支队伍, 每支2个人组成。支持辩题的队伍称为“正方”, 驳斥辩题的队伍称为“反方”。正、反两方分别由两支队伍构成, 并分别发表开篇陈述和总结陈词。每一支队伍都需要与另3队进行竞争, 最后决出1至4名。8个选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职责, 每个人发言7分钟。四支队伍分别为上议院正方Opening Government (由首相和副首相组成) ;上议院反方Opening Opposition (由反方领袖和反方第二领袖组成) ;下议院正方Closing Government (正方成员和正方总结) ;下议院反方Closing Opposition (反方成员和反方总结) 。

第一个发言的是“首相”或”正方领袖” (Prime Minister) , 职责是诠释并展开辩题, 为整场辩论开场。首相需要给论题下定义, 阐明立场, 然后论述两至三个观点, 最后总结。

第二发言人是“反方领袖” (Leader of Opposition) 。反方的开篇陈述要直接或间接驳斥正方对论题的诠释, 或是提出确凿的论据来反驳辩题。反驳首相的观点指出首相观点的问题所在;提出并论述新观点支持反方;反方论点总结。

第三发言人“副首相” (Deputy Prime Minister) 的职责, 反驳反方领袖, 重申加强首相提出的论点;提出新论点;总结上议院正方观点。

第四发言人“反方第二领袖” (Deputy Leader of Opposition) 要重申反方立场并支持队友, 回应对方辩手提出的疑问, 并在驳论中添加新论点, 简单总结上议院反方观点。

第五发言人“正方成员” (Member of the Government) 辩手职责为反驳上议院反方观点:延伸案例提出一个新观点来支持正方, 避免重复上议院观点。

第六发言人“反方成员” (Member of the Opposition) 职责要回应反驳正方成员论述:与正方辩手一样, 反方成员应该提出独特的延展论点。

第七发言人“正方总结” (Government Whip) 辩手应该总结正方的论述和反方的反驳, 除非是要反驳反方辩手的论述, 否则正方总结不应再提出新的立论点。总结反方的驳论, 正方的观点以及辩论出现的观点碰撞;指出为什么正方应该赢, 为什么自己的队伍贡献最大。

最后发言人“反方总结” (Opposition Whip) 辩手应该总结反方的延展案例回应整场辩论中的观点碰撞, 指出为什么反方应该赢, 为什么反方下议院对整场比赛贡献最大。

3 课堂训练模式

准备阶段。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播放比赛实录, 让学生学习英国议会制辩论的规则。真实的辩论赛 (比如“外研社杯”) , 辩手只有15分钟准备。但是把辩论应用到课堂中, 课前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实事题, “希腊是否应该退出欧元区”, 就需要提前让学生预习并阅读欧洲经济危机相关资料。

在课堂上, 如何灵活运用BP制辩论也很重要。 (1) 单辩。即兴出题, 几分钟准备然后让学生单独陈述。需要注意的是, 辩论不同于演讲, 练习要侧重论点和论据的质量。 (2) 两人一组辩论。老师指定正反方, 轮流每个人两分钟, 论述一个观点。然后再留2分钟互相给反馈意见。教师需要严格控制时间。 (3) 四人一组, 练习上议院辩论。不同于比赛时每个选手发言七分钟的规定, 课堂上教师可以灵活掌握, 比如可以规定每个人讲五分钟。四个学生 (首相、副首相;反方领袖、反方第二领袖) 在练习中可以锻炼对论题的分析、阐述、逻辑、反驳等综合思辨能力。 (4) 八个人一组:四个人练习, 另一支队伍的四个人做笔记, 稍后提供反馈。

4 教学效果反馈

针对辩论教学的有效性, 学期末笔者对30个辩论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回馈的信息中有的学生谈到英语口语水平得到提高, 单词量增加了, 提出的观点论据更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了, 有学生提到学习英语的信心增强了, 还有学生写到“这门课不只是英语, 它训练了我们的逻辑思维;众多的辩题让我对世界了解更多”。学生同时也对英语课堂的辩论练习提出了建议。比如, 有的学生反映论题准备时间太短, 有的学生希望老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给予点评, 也有的学生建议老师推荐一些书目, 还有的学生提议老师多讲解一些和论题相关的背景知识。

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辩论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积极意义。辩论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以及英语水平综合能力, 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思想上必须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作为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对学生的辩论训练, 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敏, 王妤.基于议会制模式的大学生英语辩论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2]文秋芳, 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 2006 (5) :76-80.

上一篇:一体化电站下一篇:扶正解毒祛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