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精选6篇)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篇1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
结 题 报 告
安徽省寿县迎河中学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不仅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设定指出方向,而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数学的需求,并为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产生的差异性留有充分的余地。为了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减轻部分学生过重的负担,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又要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必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现了同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它的实施势在必行。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作为基础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才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为此,我们课题组决定对“中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进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认为:教学中应克服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曲线的偏见,即认为优中差学生各占班级学生人数的三分之 1
一,甚至认为优等生只能是少数,多数是中等生和差等生。他认为这种固定化的预想,是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观念。它不仅遏制了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努力与创造精神,而且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尖子学生身上而不去注意后进生的现象。布鲁姆还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但是,我们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能为中等生和后进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布鲁姆的理论使我们认识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没有学得会与学不会的区别,只有学得比较快和比较慢的区别。只要有充足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加上科学的指导,90%以上的学生都能对应学会的知识理解和掌握。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在教学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即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学生的内省智能。力争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课堂互动形式多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3、教育教学实践。目前普通中学,面对传统教学模式,有不少困难。首先,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理论性强,运算能力要求高,课本习题及复习题量大,但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不进去”,“学了也无用”,导致教与学陷入困境。其次,就普通中学目前的状况,若依《新课程标准》规定按部就班完成授课,根本无法保证使全部学生一“步到位”地通过会考,于是平时加课时、节假日补课,教学中“掐头去尾烧中段”,极力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及早进行会考、中高考复习之目的。“生
吞活塞”,“枯燥无味”,使教与学陷入苦境。再次,对普通中学,以中高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成败的观念至今未打破。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几个所谓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普通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主要内容是:通过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体制下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并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全体参加实验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的合作交流意识,使教师教学的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做科研型教师。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实验来检验。
1.以本校作为课题实验研究基地,同时选择其中三个年级、部分班级作为参照班级进行对比研究,并定期进行检验。
2.实施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班级和参照班各个层次同学的情况进行多方位了解和调查摸底。
3.实施过程中,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检验方案的实施落实情况。其中采用调查法、对比法、专题讲座等手段,由相关备课组组织进行调研。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在学科教学前,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依据教材、《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各单元、各课的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并确定各个环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1.预习教师设计预习题和自主学习笔记卡。在学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
2.复习开始上课时,以各种形式让学生进行3-5分钟的热身活动。如后进生谈谈问题、中等生回答问题,尖子生补充提高。
3.呈现 我们每次都考虑学生的不同基础,采用设置疑问、实物、图片、创设情景等呈现新课内容,不同梯度的问题让对应基础的学生起来回答,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兴趣。
4.学生活动 我们设计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尽可能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吸收全体学生参加,从而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
5.巩固、反馈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课堂中所学主要内容。并精心设计巩固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维,让他们进行横向、类比、逆向联想。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结合教学实践体会,我们课题组不断修订完善研究方案,以两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有序进行,各阶段工作情况分别为: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11 ——2012.01)
这一阶段,通过对当前数学教学现状下的教师与学生问卷调查,座谈交流,集体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调查测试获得数据,制订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投影仪等展示一个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与学习内容(目标)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指点,让学生学会摘录、保存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确定他们所要研究的专题。组织相关人员在广泛学习有关自主教育的理论书籍和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后,撰写、修改研究方案。并对
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02——2013.04)
1、分层教学各层次的划分
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开研究。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合作,保证研究质量;按照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开展教学;在试验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深入研究,形成理论。
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对学生进行分层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原则上“进则上,退可下”。向学生阐明“分层递进”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意义;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据情而变,动态平衡。
教学目标分层:在对学生分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要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
时候,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布置作业分层:
对三个层次同学的作业的布置有所不同:A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稍有提高的题目,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
课外辅导分层:
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单元考核分层:
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
2.课题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研讨、交流、总结
⑴.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在课堂分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⑵.积极开展新模式分层研究课活动,组织课堂教学大赛,研究新课标下实施分层教学方法。
⑶.各个年级设教学分层模式改革实验班,按新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实验班老师加强新课标下分层教学学习与交流,定期召开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⑷.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
⑸.学校组织公开分层教学研讨课,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 差不宜太大。要保证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
题。
⑹.形成高效分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依据新的课堂评价体系,组织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新课标下课堂分层教学模式改革。
⑺.推广优秀课堂分层教学经验,形成有特色的符合农村中学的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3.05——2013.06)这一环节是改进、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不断检验实验班的效果,同时组织教学调研,掌握详细资料,最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课题研究进行最后总结,完成综合实验报告。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不同观点讨论与交流来补充、修正、加深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组织教学调研,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严格按活动计划行事,在课题组内部,每月固定活动二次,每次活动时,都至少有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听课者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交流、总结、评议、提出改进意见。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议题,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间断性总结。另外课题组成员经常对外开设研究课和观摩课,请教育战线的同仁们提供宝贵的可供借鉴的经验。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讨、设计方面达成共识以后,就以此模式为指导,进行典型课例的实验研究,探讨数学课教学与学习的规律。
收集整理前面两个阶段的研究资料和实践案例,对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反思、总结。收集老师们发表的论文、整理学校颁发的相关文件、撰写研究报告、请专家指导等,申请结题。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探索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的实施方案。
1、创设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窗口,使参加试验的学生得到了充分发展
实施“分层教育”,可以解决当前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矛盾及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和事实上的学习机会不均等。在按学科教学分层上课的形式下,每一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扬长避短,发展个性。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的关系。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师生间的双向努力。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教学形式上开展了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因为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业务水平普遍提高
课题组虽以课题组成员为主展开工作,但我们的着眼点是以促进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为目的。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推进,我校教师的专业责任有了很大的提高。
1、锻炼一支教改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分层教育”实践中,试验老师要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必须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勤奋工作。通过一学年的“分层教育”,各层次教师在适应自己所教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已初步形成各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教育风格。对A层的教学是:“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对B层的教学是:“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对C层的教学是:“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各层次的教师业务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青年教师在教改的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老教师也可在在试验中摸索和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实验教师可以撰写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和论文,而
且可在从“知识型”向“研究型”过渡。这正是当前素质教育所需要的高质量的教师。
2..数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在全县教研室组织的各次抽考及中高考中,我校各年级的数学成绩,无论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方面都比以前有所提升,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教师必须优化课堂结构,贯彻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和交际性的原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能、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力.3、通过课题的研究,不仅增强了组内同事之间的凝聚力,合作精神大大的增强了,而且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
很多老师跟同学交上了朋友,他们之间不仅只讨论数学问题,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的问题也经常在一起交流。构建了分层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摸索出了如何进行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的操作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明显提升。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我校以前很少参加市县级优质课竞赛,但随着课题实验工作的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我校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市、县级优质课大赛、市级电教学术论文评比,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4.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课题工作的带动下,我校教师一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实践工作;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注意以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的内涵,课题组教师先后撰写了20多篇具有一定价值的教学论文。
(三)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随着课题实验工作在我校有效开展,以及教师业务素质的普遍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学生学业测试 9
成绩不断提高。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我校学生都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兄弟学校的赞扬和认可。
六、课题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推广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尝试性地解决了“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如何引领教师开展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等普遍性问题,具有很高的教学参考价值,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我们课题组把成功的做法与经验,在校内外加以介绍推广,并且上传到寿县教育信息网,以期给予县同行借鉴,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本课题组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引起兄弟学校的关注和赞同,并且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县广大教师同行的积极响应下,我们向兄弟学校广大教师同行发出倡议,推广介绍取得的成果,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充分体现和全面提升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使课题研究工作向更广更深处迈进。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篇2
一、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体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兼顾班中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教学中的各类目标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地确定重、难、疑点,恰当地划分不同内容的教学要求,还要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准确地制定相同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梯形》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困生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及等腰梯形的性质;要求中等生能运用梯形的有关知识进行简单计算和证明,并初步掌握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要求优生能熟练灵活地添辅助线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使学困生能尽自己努力学到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学有所得;使中等生有较高的学习要求,既不感到困难,又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使优生有更高的学习追求,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努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分两个层次,一是教师所提问题本身具不同的层次,是依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而设置的教学提问;二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是依据不同教学对象而设置的教学提问。教学提问本身的层次性要求建构递进问题,这不仅是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且是教学内容层次的要求。如教学正方形时,我们建构下面一组递进问题:
1.四边形ABCD在%%时为平行四边形?2.荀ABCD在%%时为矩形?在%%时为菱形?3.四边形ABCD在%%时为矩形?在%%时为菱形?4.矩形ABCD在%%时为正方形?菱形ABCD在%%时为正方形?5.荀ABCD在%%时为正方形?6.四边形ABCD在%%时为正方形?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这样几个层次问题的学习与讨论,层层深入,直至最后,水到渠成。
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的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师的课堂提问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层设疑,让大家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学困生尽可能提出较基本、浅显、容易的问题;对中等生则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的问题;对优生可提出较难的问题。如在复习《线圆位置关系》时,提问学困生:直线和圆有哪几种关系?提问中等生:线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怎样用线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区别?提问优生:线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怎样用d、r的关系来判定?若d=1, r分别取何值时,线圆的位置关系依次为相离、相切、相交?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个性差异得到尊重,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三、巩固练习的层次性
巩固练习是教学过程的延续,一定量的作业是学生应完成的任务。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样有不同的要求,其体现在练习作业的数量、难度与内容上。对学困生应限制数量,控制难度,并重在基础知识概念层次上;对中等生应调节数量,把握难度,重在双基和能力训练上;对优生则不限数量,放开难度,重在方法及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上。体现下有底、上无顶的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作业,使各层次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同时可以避免学困生抄袭作业而造成恶性循环。
四、作业批改的层次性
作业批改要注意内容、要求、对象的层次性。基本题全批全改,基本题是知识层次,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重点题细批细改,重点内容不仅在教学中要突出,还要在练习中突出、在批改中突出以便查漏补缺,体现教学要求的层次;学困生要面批面改,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且其个性问题适宜在面批中解决,体现教学的对象的层次性。
五、课外活动的层次性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课堂上只能解决部分学生的问题,故有必要开设课外活动小组,为优生举办竞赛班,为学困生举办补习班,同时加强教师个别辅导,指导学生成立互帮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六、教学评价的层次性
要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必须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为积极的形成性与诊断性评价,使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层次性教学目标有高度相关的联系,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鼓励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长,激励奋发向上的信心。
由于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就有相对应的不同层次的考核内容,以基本题面向全体,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以提高题、附加题面向优生。另外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并允许学困生补考,承认其成绩,千万不能让偏低的分数在学困生的心灵中留下一丝的伤痕。变原来的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对学困生给予分数上的“帮困”,让学困生看到自己数学学习的曙光和希望。
显然,只有实施分层教学并注重分层教学的层次性,才可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摘要:分层教学是素质教学过程中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的一种探索, 是针对学生差异的实际实施同班教学, 分层发展、分层达标的教学策略。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实施分层教学, 才能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篇3
(一)学生的分层
一般说来,往往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A类为优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往往占班级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但在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比例。这一类学生往往基础知识扎实,有较好的接受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较强的自学能力,对数学的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往往有自己的问题和见解。总之情况复杂,往往是班级教学工作的重点对象,也是教师要下大功夫的,花大力气的才能使他们有所进步的。在传统的教学中,这一部分同学往往是被放弃的对象。
学生层次的分类不能简单的凭印象,草率了事。教师应认真地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等等,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各种考试的成绩,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来认真完成。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学生的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各方面来重新组合,重新分层。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是每一堂课必需的。正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的基础,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则是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标准。在实施分层教学的情况下,应划分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目标。
如在“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的教学中,我分别给三类学生的目标是:C类、记住六个公式,并能直接运用;B类、熟记公式,理解公式的证明,能在一定程度上的综合运用;A类、掌握公式的证明,能综合运用公式解决较复杂的三角函数问题。一堂课下来C类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了,B类的学生则有了一定的方法与技巧,A类的学生则感受到新知识点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并能留下一定的空间给他们以想象发挥的余地。这样就真正做了面向全体,个个有所收获,人人有进步。
(三)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良好的课堂是教学的保证。课堂教学的分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要求C类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教材上的公式,公理,定义,性质等等,并尝试完成教材上的练习,对不懂的问题和地方作出记号,以便达到带着问题听课的目的。B类学生要求理解教材上的各个知识点,熟悉教材上的例题,尽力完成教材上的习题。A类学生要求掌握教材内容,理解教材上的例题,完成练习和习题。
(2)课堂提问:在课堂上的问题要有明显的层次性,有具体的针对性,使每一类学生都有完成问题的机会,不能只偏向一部分学生,使学生在完成问题时有一种收获感和成就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数学课所必有的,它是对学生在一节课内所掌握的知识的一种评价和检测。一方面教师在练习中可发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加熟练程度。在这里教师可采取多种手段,如让学生上台演算,可个别辅导,或让学生相互检查,甚至可让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总之要有多样的方式,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让他们获得收获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
(四)评价与检测的分层
分层教学的评价与检测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学习过程的评价,这里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是否能按时完成,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这里教师在课堂上的点名表扬是必不可少的,课后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難,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也是一种方式。在这里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要注意:
(1)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要做到非常熟练,这样才能明确各层次学生的要求,才能做到有针对性,不会提出超出对应层次的教学要求。如对C类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就会给他的信心以打击。如对A类学生提出相对较低的要求,则失去了课堂的延伸和拓展。
(2)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的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许多,而且这样的工作是长期性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这需要教师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工作热情,认真的备好每一堂课,组织好每一次教学,批改好每一次作业,讲评好每一次检测,这都是需要下真功夫的,下大力气的。
(3)在班级分层教学中,分层仅仅是一种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才是目的。分层教学是从差异出发,最终达到消除差异的目的。有些学生处于较低层次是由于学习兴趣引起的,那我们就需要加强对他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有些学生处于较低层次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引起的,那么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给他补一补;有些学生处于较低层次是由于没有一个好学习习惯引起的,那需要教师找出他的问题,引导他得到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篇4
八中
王君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这是孔子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可谓经久不衰。那时由于教育状况的落后,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设施以及教学手段的落后迫使教育者不得不采取合乎实际的教学方法,因而这种简便、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得以存在并发扬光大。
历史和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因而是值得推广的。可以说,孔子是最早的“语文教师”,也可以说是最成功的“语文老师”,他所教的语文,在几千年来一直延续并发展着,就是到了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孔子的很多教育理念都不曾过时,也不会过时。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平行班级,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采取 “一刀切”作法,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产生学习如同嚼蜡的感觉,学困生“难消化”,在“困进”的怪圈中愈陷愈深,无力自拔,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因而感到课堂是那么的乏味,进而厌恶课堂、厌恶学习,导致整个教学活动混乱、课堂效率差的严重后果。
由此看来在平行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是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平行班中进行分层教学呢?我的做法是:
一.目标分层
在学生已出现分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能力,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教学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将目标具体化为三个层次的任务: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要达成;任务二是学会阅读,能理解文本的关键字句,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三是发展思维,拓宽阅读视野,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优生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目标确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易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课文,我们还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文字浅易的课外读本,或学生的优秀作文。不同层次文本的共读,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于文字艰深,理解力差的同学很难有什么大的收获。我们在参读中引入了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还有《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优秀的学生经读文本有了新知,一般同学也可借读浅近的内容。加深对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后的同学也可在浅近文本的阅读中有着不少的收获。
三.问题解决分层
我们的教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先要想到“学困生”,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表扬鼓励,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再提问中等生,利用回答不足之处,将问题展开,深入下去。重难点突破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深入理解。比如学习《安塞腰鼓》时,字词音义形和作者相关信息,比较容易,这让“学困生”去完成,他们会积极参与。课文内容概括,让中等程度同学谈,他们会有所发现。然后再请优生对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品析,他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在“可能性”的预见下的问题分层设想,也可以灵活变通。就是这一课的主题,有的“学困生”也发表了非一般的见解。
四.训练分层课堂
作业是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我设计多层次的练习星级作业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所选定内容由易到难形成阶梯。易题四颗﹡﹡﹡﹡,学困生必做!中优生可选做。较易题三颗﹡﹡﹡,中等生必做,“学困生”和优生可选做。难题两颗﹡﹡,“学困生”可不做,中等生可试做,优生必做。比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我共设想9大题:1、2、3两题注音辨音、辨形解词、成语抄写,是“学困生”必做的:4、5、6两题为仿句、选择文句意境美、文段背诵,是中等生必做。7、8、9三题为背诵文段,按标题()重整文本,按课文段落特点仿写文本,其中5为全体均做,6、7为优生任选其一。“学困生”可只做分条整理。
五.辅导分层
在课堂上应该是尽量以发展“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那些优等生剩余的学力怎样充分利用,让他们也同样尽其所能的发展呢?根据多年的经验,每周五设两节语言趣课,90分钟,专门辅导阅读和写作,又专门开办班级文学周刊。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作文竞赛、语文基础知识竞猜。
以上论述只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不成熟做法,还有待于不断尝试,逐渐完善。
实施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论。这是孔子在几千年前提出的,可谓经久不衰。那时由于教育状况的落后,教育体制不健全,教育设施以及教学手段的落后迫使教育者不得不采取合乎实际的教学方法,因而这种简便、快捷、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得以存在并发扬光大。
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实施分层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分层的思想性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探求一种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总结出优良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工作,并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第二,分层的灵活性
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小组间的自由讨论,只有恰当灵活地组织和指导分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分层的科学性
组建小组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核心原则,有学习骨干做小组长;二是组织原则,小组人员应以自愿结合为主,要关系融洽,有内聚力;三是互补原则,能取长补短,应以好、中、差及男女生相互搭配为好。
第四,教学的长期性 实施语文分层教学,最好从初一下学期开始,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不可急于求成。
第五、分层的整体性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篇5
中期报告090422 我研究的课题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快乐教育教学法的研究》我的是理念是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创设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下快乐、自信地学习,愉快的教学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把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
二、课题实施情况
1、课题组成员到网上或书上收集一些关于这些理论的知识,进行筛选学习并保存了以下比较优秀的资料。资料1《应努力给学生创造快乐成长的环境》大致内容是
一、建立民主平等、友爱合作的人际关系。
二、开展有教育意义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资料2)《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铺就成才之路》大致内容是,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去爱他的学生。其次,在师爱的感召下,用心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做好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资料3)《建立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大致内容是关爱每一个学生装,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其中说到小学教师批改作业,一般都是有“对”和“×”两个符号,很直观,但也很生硬。对学生来说,尤其是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来说,好不容易做完的做业,又被教师打上一连串的“×”号,并加批注:“差,太差了”结果学生一见到老师就害怕。某小学明确禁止任课教师在同学们的作业本上打“×”,而要用波浪线或者“△”号代替,并多写鼓励性评语。如“孩子,你有进步!”“你如果字写得再整齐些,就更棒了!”“这么难的题你都解答出来了,连老师都佩服你!”等,这些都可以得以很好的借鉴,经过讨论总结以下几点经常有意识的在教学中实施。并确定了在课堂实践中实施的大致方案:
1、教师应对教育事业有无限的热情,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尤其是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教学情感,教师如果对数学充满热爱,那学生也会喜欢数学。我们不能掺杂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课堂,如果自己心情烦躁那学生肯定也心情不好。要对学生充满希望和真挚的爱,那么学生就能喜欢上这位老师,就会乐于上这位老师的课。
2.以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经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生动活泼、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拼摆、游戏、制作中经历结论得出过程。如课题组成员《认识物体》(见课堂实录1)这节课大胆让学生动手实践,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等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认识,体现了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探究活动中体会领悟数学,享受数学。
3、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具体实施从导语开始一堂课的开始,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的、有趣味性、新颖性的导入,找准教学知识的切入点,就能把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调控到最佳状态,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其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中找数学题型,多让学生进行数学调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课堂。如课题组成员设计的《百分数的意义》(见课堂实录2)
3、体验成功快乐,唤起学习热情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追求。复习课,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为使学生获得成功,我们应以创设成功机会为组织教学,将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由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回答,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每个目标层次上做到快速反馈,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对于差生,我们更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口算题做得好或是书写认真,都要及时予以表扬、肯定。
2、设计了《数学学习兴趣调查报告》
三、研究成果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收获,哪怕是一点的收获也好。通过反思总结相信各成员对教学工作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下一步要做的
1、统计调查报告并做一些研究。
2、总复习期间,开展“三自”活动:自订一本数学改错本,自办一期数学小报,自出一份期末试卷,并进行交流、评比,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 篇6
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金乡县第二中学
二00四年一月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之准备阶段
工作总结
在《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学习有关理论,转变教育观念
通过集体讲座、个人自学、印发资料、推荐篇目、列出等形式的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从而明确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涵、特征、过程、评价以及提出背景。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行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的创新观念下催生出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它包括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方式。它主要有七个特征,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全员性、创新性、综合性。研究性学习要经过以下五个基本阶段:问题分析阶段、信息收集阶段、综合研究阶段、成果展示阶段、反思阶段。研究性学习的主人,我们认为应主要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途径、评价方式、评价的表述等角度进行切入。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是:
(一)适应时代挑战的需要
21世纪,一个没有研究能力的民族,只能跟在别人背后爬行,甚至失去生存的权力。
(二)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三)我国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以继承为主的教育越来越不知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培养研究性人才的需要了。
1、学生的知识面太窄。
2、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3、教育的共性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4、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研究品质。
5、教育重视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6、教育缺乏鼓励研究创新的文化传统和机制。
(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新课程计划中占有突出位置。
(五)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要求将研究性学习带进课堂。
二、集思广益,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与内容
我们集中具有科研能力的优秀教师,对课题研究方案、总课题、子课题及内容进行设计、论证。确定的课题与内容主要有:
(一)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有大量的理论问题需要研究。本课题要研究以下问题:
1、研究性学习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2、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研究。
包括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本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
3、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
包括研究性学习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思维科学基础、教育科学基础等方面的研究。
4、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
包括研究性学习的主体观、研究性学习的质量观、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观等方面的研究。
5、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包括与研究性学习相关改革的分析、研究性学习对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意义等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性学习目标体系研究
1、研究性学习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包括研究性学习的人才知识结构研究、研究性学习的人才能力结构研究、研究性学习的人才个性特征研究等。
2、高中各学科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研究。
3、研究性学习高中阶段培养目标研究。
(三)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
1、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基础研究
①课堂教学现状研究
②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研究
③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特征研究
④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互关系研究
2、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包括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3、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原则研究。
4、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5、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
6、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素质培养实验
(五)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
1、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实验研究
2、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实践模式实验研究
①专题研究模式
②开放性作业模式
③完全自主模式
(六)研究性学习评价实验研究
1、研究性学习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研究
2、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评价模式研究
3、学生学业成绩学分制评价研究
4、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
(七)研究性学习管理实验
(八)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培养研究
三、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组织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课题研究的实验理论等。
四、制定实验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我们制定了比较科学、较为完备的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
五、召开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与模式研究开题会,部署课题研究工作。
把所确定的课题,统一部署,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齐头并进,从而也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总之,在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通过学习,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共识,完成了理论准备工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领导小组、课题小组,保证人员、经费、课题、制度、办公室五落实;我们还对研究方案进行详尽、周密的设计、论证,明确了总课题、子课题以及内容,同时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我们认为研究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已全部完成,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与模式研究工作可以推进到下一个阶段即实验阶段。
【新课标下数学分层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一阶段总结】推荐阅读: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08-24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12-17
新课标下的分层教学06-27
新课标下数学教师若干教学行为的反思07-26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08-04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11-18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作业一07-19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12-16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