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2024-06-16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共11篇)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1

校园绘画比赛小结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展示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综合组在本周举行了年级组绘画比赛活动。通过激烈比赛,以下同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年级组:第一名:杨苏杭

第二名:徐海棠

第三名:邰青芝

三年级组:第一名:张雨欣

第二名:刘平安

第三名:石美珍

四年级组:第一名:龙建家

第二名:刘米省

第三名:龙美芝

五年级组:第一名:龙学忠

第二名:张水英

第三名:龙雨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2

●欣赏感受,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 经验有限, 生活中的形象再现得越明显、越具体, 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教师在创设情境前, 应提前主动体验, 进入情境, 缩小成人和儿童之间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差异, 把学生感兴趣的、有趣、新奇、新鲜的形象展示给大家:如“我家的家具”、“我给爸爸妈妈设计服装”、“喜羊羊和灰太狼”……凭借想象去认识生活, 表现生活。教师要精心挑选美术作品给学生欣赏, 让学生透过自己的视觉, 通过自己的探索, 去感受电脑美术作品的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艺术美, 从而激发学生对电脑绘画的热情与兴趣。

因此, 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创设一个和谐的美的情境,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首先在选材上, 我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内容, 如《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天空》、《马路一景》、《奇妙的星空》等等, 比现有教材上的图画好看, 而且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难。其次, 再在创设情境上多动脑筋, 尽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马路一景》时, 我截取了一段马路夜景的录像片段, 融声汇色, 学生很感兴趣, 又获得了美的情感体验, 从而加深了对电脑绘画内容的理解, 提高了审美感知力。

●发挥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在审美感知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审美活动中, 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鉴赏文艺,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 常常会激起学生进行美的创作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凭借儿童的新鲜感、观察力和想象力, 从而促使儿童去创造美。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电脑操作能力不错, 但制作出的作品在色彩、布局和创意上缺乏美感的现象。如何培养学生美的表现力, 改变现状, 制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引导与启发学生美的创作灵感。

另外, 教学内容还应依据学生情况, 在具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 适时安排具有启发性的课业。例如, 在教低年级儿童时, 我一般都是让他们在老师的范图上做修改, 可以增添、变形等。比如我教学《家具》 (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 时, 我画了一个冰箱、一张床、一个包, 还有一个书柜, 让学生模仿画两种家具, 附加了一个要求, 就是让他们先想想自己家的家具的形状, 然后再画自己家的冰箱、床或者其他家具。

我的图例:

别看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其实他们画得还真不错。有一个学生画了自己房间的一个形状像铅笔一样的衣架。他还形象地画出了笔尖的纹路, 还是很有创造力的。

有的学生在我的范图上做了些小的改动, 但也能看出灵气。如有个学生在我范图的基础上添加了枕头和被子, 还添加了其他物品, 看似简单, 但却能反映出学生的创造力。

而在教高年级学生时就有所不同了。比如在学完所有的绘图工具后, 还教学生使用FIREWORKS软件, 来提高学生的图画质量。我让学生发挥想象, 利用所学的绘图工具, 绘制电脑图画。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能绘出出人意料的作品:有的学生绘制未来世界中, 人身上带有翅膀, 能在空中自由翱翔;未来世界中居住的环境更美好, 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清清的水, 绿绿的草, 艳艳的花儿竞相开放。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学生手下诞生了, 在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驱动下, 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美并创造了美, 从而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创造能力是不一样的, 年龄越小胆儿越大, 年龄越大, 越是不知所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少儿随年龄增长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加强, 对自己的创作追求更高, 同时也有教学活动中的某些不足所至, 进入创作活动时, 反而表现得举步为艰。为此, 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极重要, 应该贯穿整个学习的全过程, 而且也要有相应的针对性。不可急躁, 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培养创造能力。

●组织讨论, 提高学生的评价审美力

由于美感是在人感受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时发生和发展的, 因此美的东西能让人产生愉悦, 愿意探究、观察和欣赏, 产生审美感受, 发出对美的由衷赞叹。

电脑绘画与美术课有所不同, 有的学生不会素描, 可在电脑上点击素描工具, 即可完成。学生较容易获得成功, 还可以通过屏幕广播, 让全班同学来欣赏, 点评。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打印出来给学生保管让家长看看孩子的成绩;如果看到学生内容丰富, 有创新的作品应鼓励其去投稿, 若是被刊登了, 就把作品张贴在宣传栏橱窗里展示, 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来诱发更多学生的创作欲望。

学生的作品完成之后, 在进行展示和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让学生在互评、自评中发现作品中美的地方, 作出肯定的评价。珍爱童真, 允许出错, 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当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实践与创造后, 不一定每个学生的作品都能得到成功, 但孩子们的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儿童的童趣与天真,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 应采用审美的眼光来讲述与评价;让学生自评、互评;在学生的作品中找出他的闪光点, 给他以适当的评价与肯定, 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表现, 让学生学会鉴赏美。这样, 不仅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在得到充分肯定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时, 获得进取的力量, 发现生命的灿烂, 从而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当然,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 要灵活多变, 既要注重教学效果, 又要能体现出发展学生个性美和创新精神的特点。

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分析

自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在小学教学方面,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基本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减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构建德育、美育教学体系等等,这些措施都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兴趣和能力,然而在美术教学评价方面,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还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主要以小学生的美术作品为参照,具体的评分也很难兼顾公平,实际上,以具体的分数来评定小学生的美术作品并不科学,美术是一种艺术,学生也有独立的艺术思维,一锤定音的方式容易扼杀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击小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基于我国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目标,分析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方法。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常规的美术教学都是采用临摹的方法,老师教给学生的也只是描绘作品的技巧。现代课堂讲究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兴趣对于学生主动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学会从灵感中寻找创作源泉,而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临摹的技能。因此现代的小学美术课堂应以自由创作为主,结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画面思维和设计能力。

(二)欣赏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的魅力就在于对“美”的传播,让学生从小就可以领悟到身边的“美”,学生只有先学会欣赏“美”才能逐步的由欣赏美变为创造美。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使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比如背景音乐、影视片、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之后,就要开始对学生进行入门级的教学,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切忌一步到位。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因材施教

小学生心智还未成熟,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和成年人是有区别的,小学生对美的标准也表现不一,因此他们的美术作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我们一定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和审美标准来判断学生的作品,学生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创作,对于学生作品之间的差别我们也要区别对待。例如教师在讲解水墨画的时候,课堂上先就水墨画创作的要点进行讲解,然后以自己为示范,按照这些要点来作画,当然目的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而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掌握这些绘画要领。学生掌握了要领之后就开始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觉去开始创作。学生之间毕竟也是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同,在美术作品中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时候教师要学会尊重作品之间的差异,适当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基础的同学因材施教。例如一些具备想象力而且创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主要采用启发式教育,而对于基础差,缺乏想象力的学生则主要是采用直观方法,主要是带动学生通过模仿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水平。

二、构建创造力目标培养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一)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创造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评价中应着重从五个方面出发,以确保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得到发展。

1.产生好奇能力

小学生在美术学习时的好奇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首先能够对教师所教授的题材、内容、技法等产生好奇,而后在创作时可以发现新的问题,能够联想到自身经历来思考如何来表现自己的作品。

2.敢于冒险能力

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体制中,学生往往太过于听从教师的安排,而逐渐丧失自我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冒险能力的培养。冒险,是让学生有敢于以新的思路和手段来进行创作的能力。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材质、技巧、工具来表达新的思想、新的主题的学生是具有冒险能力的学生。而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冒险能力加以培养,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冒险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价。

3.接受挑战能力

在美术中遇到困难,通常是小学生不知道针对某个主题如何去创作、不知道如何下笔、不知道如何搭配色彩等等,而此时,正是考验小学生挑战能力的时候。如果小学生能够在面對困难时继续努力完成创作、克服困难并找到合适的方法,则可以在这方面得到较高的评价。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挑战自我,并认可学生的挑战成果。

(二)从作品的角度

对小学生作品的评价应该摆脱成年人的视角,而是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作品的想象力是否丰富、作品创作方式是否有创新、整体表现是否完整来进行评价。

1.想象力方面

小学生的想象世界是丰富的,在学生确定自己发挥想象不会得到老师的反对时,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美术创作。比如作品的内容呈现多样性,并不拘泥于现实世界;在造型表现上也多具有夸张、非正常的表现;还可以借用学生自身独特的联想来创作作品。

2.创作方面

虽然学生的创作并不一定都得到成年人看起来能够接受的结果,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从正面角度对学生在创作时采用的新的材料、技法、表达形式等进行肯定。

3.整体表现方面

在整体表现方面,教师应从作品的观察力、布局、细节处理、意境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同时也要结合小学生的思想特点。

(三)从教师的角度

小学是学生步入正规课堂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但是,教师却不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给予过多的压力,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对世界、对事物、对人、对学习的知识产生好奇,从而自主探索,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还不抹杀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也会遇到困难,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艺术天赋,而对于艺术的表达,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因而,教师的课堂应是具有启发性并且独特新颖、具有逻辑性,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总之,小学美术是小学生艺术培养的重点科目,作为一门可以天马行空、随意想象的课程,美术课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小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很多时候要优于成年人,为了发挥学生的潜能,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美术绘画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建立新型的以学生、作品、教师三者互相协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发挥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以便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拓文成.优化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10:114.

[2]刘伟.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182.

[3]耿朝侠.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23:1.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4

为了庆六

一、迎建党90周年庆,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反映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艺术风采,2011年5月1日至6月7日配合我校六一节活动,美术组指导学生在各班开展了“2011庆六

一、迎建党90周年庆”的美术作品创作。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各班主任的大力协助和全校师生的密切配合下,此次画展共展出全校性4k绘画作品48幅。其中高年级作品12幅;中年级作品12幅;低年级作品24幅。作品展出后,老师同学们都驻足观看,获得好评,活动举办得圆满成功。

本次美术展旨在展现我校学生的绘画风采和精神面貌,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校园,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对绘画的兴趣。

一、准备阶段

1.美术教师平常在上课过程中就注意了学生作品的收集。并于5月1日向全校学生布置了此项工作。

2.各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创作,班主任老师积极配合,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班主任老师的大力配合,各班学生共同合作,创作4k绘画作品。

3.各班内选优秀作品,群策群力确定作品名称,并介绍创作构思,画面表达的意图。

4.校领导认真指导,合理安排。美术组教师通力配合,再加上大队辅导员大力支持,于5月17、18两天确定参展作品。

5.5月19日进行作品展彩排。

二、组织参观

5月20日,邀请全校教师、学生参观各班的美术作品展,聆听作品介绍。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本次活动依次展出了六年级、五年级、四年级、三年级、二年级、一年级一班、一年级二班、一年级三班各六幅作品。

三、活动效果

本次活动在教室墙壁展出,此次绘画展宣传了校园文化,增加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共参展4K绘画作品48幅,作品数量多、质量高,形式丰富多样、风格各异,作品色彩鲜艳,构图丰满,儿童画作品内容观察视角独特,学生表现沉稳,介绍作品井然有序,充分体现了我校全体同学的朝气蓬勃,过人才艺。

本次书画展使广大同学找到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展出的作品也受到了广大同学、老师的好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无论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作品的现场介绍中,同学们表现积极,表现出色,充分显示出了对绘画的极大热情。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5

其一,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目前小学美术教材大多数以课的方式呈现, 每一课都有一个切入点, 这就是引导的开始。不管这节课从什么角度切入,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进入角色, 吸引学生参与, 一堂课, 导入得好, 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如:在一次小学美术公开课中, 林意老师在上一年级《泡泡乐》一课时, 播放歌曲《泡泡乐》, 与学生一起自由自在地吹泡泡, 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1.描述一番吹泡泡的情景。2.泡泡的颜色是怎样的? (五颜六色) 3.泡泡的形状是怎样的? (有大有小) 4.你想不想把刚才漂亮的泡泡留下来?5.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泡泡?

教师没有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 反而通过一系列的能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 和学生一起体验,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回答, 努力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审美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的回答都来自实践与观察, 原来设想课堂的问题全解决了, 自然地引入新课教学。

其二, 在“引导”中贯彻学、思、乐“三字经”。即突出“学”字, 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会”, 还要“会学”;突出“思”字, 让学生不但能够“学会答”, 而且还要“学会问”;突出“乐”字, 从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并主动投入到绘画活动中, 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

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走出传统模式:灌输——接受, 应当从学生的内心出发, 以新观念、新形式去进行引导。美术教材更多地关注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课堂上, 学生有疑难问题, 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并进行讨论、交流, 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如:邹小莉老师在《小小手》课堂延伸环节中展示了一幅以手为造型表现大自然的绘画作品, 有一位小学生立刻指出“老师, 秋千套在长颈鹿的脖子上, 长颈鹿会很疼的, 不能这样画。”这时候, 老师当场给予肯定:“讲得好极了!你真有爱心。同学们,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并从中引导学生要关心、爱护小动物, 热爱大自然。

同时, 《小小手》这节课, 邹老师能注意与学生们的感情沟通, 多次与学生互动,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课的开始,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上节课的优秀作业作为范画导入, 与学生发生共鸣。并通过自己的双手模仿各种动、植物的形象, 带领学生们一起互动,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噢!原来自己的一双小小手可以变出这么多的东西!趁着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的热情, 马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小小手”造型, 学生们都踊跃地举手、争先恐后地表现, 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生机勃勃的图画。这样, 通过引导学习知识的过程, 学生们思维活跃, 没有拘束, 既能玩, 也能乐, 在无意识、不自觉中得到了收获与知识, 把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到的大胆表现出来, 真正是玩着、学着、画着、乐着……体验绘画表现的乐趣。

其三, 练习时要善于“引导”。说到此, 也许有人会问:“练习也要引导吗?”没错!上美术课不能认为讲完课就是完成任务, 剩下来就是学生自己画的事情了。而是以辅导练习作为“引导”的延续。美术课要求精讲多练, 教师的教应为学生服务, 学生的学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练习时, 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要肯定学生好的方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 尊重学生的童心和个性化, 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实践、创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方能完成教学任务,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四, 授课引导中的语言。引导中最不引起教师注意的就是语言。在创造课堂气氛和沟通师生感情等过程中都离不开语言, 课堂上, 教师语言要做到点点拨拨、条理清晰、语气亲切。提问时要指向明确, 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如果教师在引导中语言生动有趣, 态度热情友善, 课堂气氛就会轻松活跃、平等融洽, 学生感到可亲、可敬, 乐意跟老师学, 绘画活动则变得轻松愉快,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陶行知曾经说过:“敢探未发现的新理,敢入未开发的边疆。”这句话正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有着勇于创新的精神。新课标中,对于小学美术课的教学目标也作出明确强调: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培养出学生的绘画技能,同时还要更进一步的发掘出学生的聪明才智。一个国家的成长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着良好学习兴趣的学生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成为学习的基本动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课本上的一些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还需要对某些内容进行知识的扩展,使得所教授的内容能够和同学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最好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把声、图、形生动的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的影像,从而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

案例:小学《美术》课本当中有一节是描绘《未来的汽车》这一内容的。“未来”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词汇,因此,这一课时内容对于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有着很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们在丰富的想象之下,画出形式各异、有着特殊功能的汽车。在这一教学内容当中,示范几张未来汽车的彩色设计图,同时列举出几幅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这些图片形状都非常怪异,比如,既能天上飞又能路上走的汽车、水陆两用车、靠太阳能作为动力的汽车等等。但是,这些例子只能是给孩子们一个启迪的作用,要想真正地打开孩子们的想象的天窗,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做一些探索。因为小学生对于汽车的了解都还非常少,只是从感官上对一些汽车的广告及其汽车的功能有着一个简单的了解,更不用说对于未来汽车的想象了。因此,教师就应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这一工具,给孩子们播放一些未来汽车创造理念的视频,逐步引导孩子们进入思考的状态,接着再播放一些欧美电影当中经典科幻电影的汽车镜头,让孩子们能够切实感受到未来汽车的大致形状,通过这些教学举措能够很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在绘画当中进行创新。教育是来源于生活的,同样要回归生活,即使是为了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一些未来的汽车,也需要以事实为依据。因此,应该让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感受到现实中的汽车,再加上一些渲染,才能恰当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时期则特别的强烈。”因此,作为小学的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地创建一种适合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情境,让小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这种情境之中,并且在这种气氛当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快乐,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当中要不断进行思考。

案例:在讲解小学《美术》中《趣味纸笔插》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课时的学习目的就是需要让孩子们在学习当中增强对纸笔插的认识,让学生增强立体空间感的认识,从绘画当中感受平面及立体之间的转变,让小学生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构成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良好条件。在对这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先把课本上所提供的内容先跟孩子们阐述清楚,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起手来,仿造出一个和课本上差不多的纸笔插,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可以按组来进行,或者先让同学们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当完成纸笔插的制作之后,教师还可以讲解一些制作形状各异的纸笔插的不同方法,比如说镶图法、切折法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到纸笔插的做法的丰富性,而且纸笔插的外形能够如此漂亮、如此丰富多彩,从而把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纸笔插的制作上来,充分调动学生动手能力及其积极思考的习惯。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想出自己的方式制造出一个别具一格的纸笔插,并且把制作好的纸笔插参加班级的评比活动,做得好的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从实践的教学效果来看,小学生们制作出来的纸笔插都形式各异,丰富多彩,几乎找不到一样的,这就充分体现出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积极评价与鼓励

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对于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比较容易相信别人,在学校当中更是把老师说过的话当成是一种权威,认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导致了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甚至可以说是对于艺术的创造力显示出了冷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的不利的。

因为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影响,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艺术天分及其理解能力会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够过分的统一。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到一样,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了,在评判当中更应该做到评判的多元化。在美术教学当中没有绝对错误,不能单纯地利用某一个标准。比如从绘画的饱满度及其感染力来评价一个学生绘画作品的好坏,这是绝对有失公允的。画面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指标,但是不是唯一的,在现今充满着个性的社会,每个学生对于图画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要更加地趋于多元化,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

案例:在上《漂亮的挂盘》这一内容时,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自己想在挂盘上画什么就画什么,有的同学画黑猫警长;有的同学画了一条龙;有的学生干脆就写了一首诗上去。教师对于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就不能以偏概全了,不能认为写诗的不行,毕竟小学生都充分的发挥出了自己的创意,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自己应有的奖励。

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的情境、合理评价及其鼓励学生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美术课堂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标的实施,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修养,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发扬创新精神,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7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基本现状

1.对美术教学基本教学内容的界定比较模糊

由于美术教学范畴比较广,包括绘画、环境艺术、动画、平面设计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内容只能是基础的绘画教学,而不是全面的美术教学,因为该阶段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对艺术的审美意识还远没有达到这种品鉴分析画作的境界,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绘画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向,同时需要从绘画色彩的讲解到具体画法的分析上进行细致教学,而不是全面地让学生去了解整个美术的研究范围。

2.新课标要求下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正处于逐步加强巩固的阶段,因此,其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后价值观、世界观的完善,还能增加其个人才艺。而对绘画教学,可以从视觉艺术范畴对学生的个人审美意趣和对具象事物的感知通过纸质或电子的媒介展现出来,这对于学生个人思维的锻炼非常有帮助,因此,小学阶段的美术绘画教学必须从学生的个人心智发展和对具体绘画的对象进行细致把握,这也是美术教学中需要注重的重要方向。

二、新课标下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特点

1.学生一般喜欢简笔画和色彩画

这种需要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受到限制而简笔画和色彩画刚好符合其接受能力的范围,同时学生对于这两种类型的绘画方式也比较认可,因为简笔画的画法一般是采用铅笔或者单一颜色的画笔去完成,流程简单,而且几乎不用涂抹颜料;而色彩画一般可以直接用彩笔去完成,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这刚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

2.绘画教学主要注重学生的具体操作反馈

由于美术教学中绘画教学的特殊性,而且绘画教学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具体的绘画教学中一般都会在讲解某幅画作后要求学生去临摹或者自由发挥,学生在完成绘画后与教师进行沟通将自己绘画的思路同教师进行分享,也就是学生将实践后的反馈同教师对该画作的分析点评进行无形中碰撞,教师给出一些建议,因此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美术绘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的美术绘画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对基础绘画理论的掌握,自己简单绘画方法的基本应用,并且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培养的美术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葛禹婉淇.儿童绘画教学中的理解误区[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1).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8

●教学基本过程与方法

1. 创设情境, 感受四季

师:同学们, 窗外的植物园, 有什么变化? (观察和发现产生对春天的联想)

教师出示课件图片, 请为图1中的姐姐起个名字, 你觉得叫什么好、为什么?

教师板书spring, 播放背景音乐, 请学生讨论交流有关春天的诗、歌、画和经历。

对春季的联想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一年四季不同的美。

师: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出示英文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 并出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季节”, 请学生随意完成造句。

学生了解一年四季带来的环境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会观察和感受身边发生的变化, 在头脑中构建丰富的季节影像。

2. 认知规律, 深入探究

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内容做铺垫的, 掌握绘画创作中的美术知识点与创意表现, 是本课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

教师出示四季自然风光图片 (如图2) , 请学生直观感受四季的色彩和景色, 从具象的景观中逐渐认识不同季节中色彩的变化。

教师将图片放大呈现, 请学生通过比较后发现和归纳不同季节的色彩, 了解冷色调和暖色的特点, 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

教师出示色环图 (如图3) , 请学生认识冷色调和暖色调, 并分析四季图片中的主色调和色相, 将生活中具象和抽象联系起来, 通过感受初步体会色彩的内涵。

师:每个季节的美都能打动我们, 吸引我们走进生活去感受和享受, 我们能发现人们在不同季节喜欢的活动吗? (在学生思考后出示下页图4)

学生互相交流喜爱的活动:春游、放风筝、游泳、种树、摘草莓、滑雪等, 让季节由静到动活跃起来。

教师将学生归纳的特点在电子白板上板书, 学生明白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美的鉴赏很重要, 也激励他们更多地走进大自然, 热爱生活, 发现美、热爱美。

3. 拓宽视野, 创意分工

在师生共同感受季节之美后, 如何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对季节的情感和认知,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前面所有的感受美、发现美所做的铺垫, 最终落实到创作美的过程中。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写出一个字母, 请学生联想, 并上讲台装饰字母, 添加内容, 可以创设故事, 引出插画的概念, 学生感受到插画带来的想象力。

教师出示字母插画的图片 (如图5) , 让学生的思路进一步拓展, 激发头脑中的奇想。趁热打铁, 将话题引伸到四季的英文单词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上来。

教师出示学生曾经的儿童插画作业 (如图6) , 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如何做到在美术创作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 让个性的发挥与团队的智慧相结合, 是这节课教师希望重点突破的地方。在前面学生都谈到自己喜欢的季节是什么, 在深入探究中有的学生有所改变。

教师将喜欢不同季节的学生按春、夏、秋、冬自由分成四组, 各组设计季节字母插画, 看哪组的季节最美。

教师和学生一起考虑每个组的人数安排, 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具有团队精神, 创设一个兴趣相同的空间, 让学生在和谐、愉悦、民主的氛围中探究。

教师作为学习的帮助者, 关注各组学生活动状态, 四组学生各自围绕喜欢的季节进行头脑风暴, 结合前面对不同季节的景色、色彩、活动等方面进行探讨, 并讨论可以利用Photoshop软件中哪些工具, 根据以上知识点进行字母插画的创意。

各合作小组成员根据兴趣和绘画基础自由选择对应季节中的一个字母进行数字插画设计, 对无人选择的字母组内协调, 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完成任务的布置, 并在创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解决彼此的学习困难, 让学生在共同探讨方法和规律上发挥个体和团队的力量。

学生在字母插画创作过程中, 将生活经验和美术知识巧妙地融合, 思维得到发散, 既有个性发挥, 又将团队的智慧在各自的作品中得以体现, 将四季表现得趣味盎然。

4. 欣赏交流, 共同提高

学生将各自设计的字母插画上传电脑绘画网站, 组长与本组同学一起将分工创作的作业按spring、summer、autumn、winter拼成单词插画上传网站进行展示。

师:同学们, 你们心中的春夏秋冬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我们的画呢?

学生认真欣赏每个合作小组创作的字母插画 (如下页图7) , 从四季的景色、色彩、活动及创意表现进行分析评价, 评出最美丽的季节, 逐步学会用美术语言和艺术观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学达到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目的, 并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成效。

师:同学们创作的作品, 让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获了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 相信大家还有很多思考和体会, 请在电脑绘画网站字母插画作品的评论栏目中, 打写出本课学习的收获与不足, 对学习过程、方法、效果等进行反思, 并请各组根据学习评价表对本组同学参与活动情况进行科学评价。

课后教师打印学生作品进行展示。

小学数字绘画对学生既有电脑操作又有美术知识的要求, 同时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讨论、展示、欣赏、动手、评价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在作业难度和时间安排上都要顾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学生自主选择以及表现某个知识点时, 可以根据个人认知水平和能力进行创作, 同时借助团队的智慧完善作品。

●课后反思

Beautiful Seasons字母插画一课, 以感受、欣赏、发现、合作、创造为主线, 力图打造一个聚集合作团队智慧的思维型课堂, 将信息技术与美术跨学科整合, 并通过网络环境进行成果展示与分享。

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和感受出发, 将四季的自然景色引向人们的活动, 自然中的色彩引入到艺术中的色彩, 从教师抛出问题到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个体活动到小组合作学习, 由合作团队根据自愿的原则和难易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 并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小组之间个体差异问题, 整个课堂活动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四个团队的创意较好地体现了以思维训练与跨学科知识有效整合的教学目标。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9

一、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 同时也是一门情感表达艺术。小学生的情感活动异常活跃, 其中有一些情感令成人琢磨不透。如果美术教师一味地追求绘画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并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标准, 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临摹, 这会影响学生的天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导致学生以成人的眼光看待绘画, 进而形成固化的表达模式。绘画并非是单纯地展现技法,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其表达自身的思想与情感。如何让学生把自身的情感通过绘画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 使他们的绘画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呢?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应力求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 并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 转变学生对绘画的认识。要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积累视觉与触觉经验。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绘画表达能力。

二、为学生绘画表达能力的发展指明方向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美术学习需要和表达内容存在差异。通常来说, 3岁—4岁儿童处于“涂鸦阶段”, 4岁—9岁儿童处于“图示阶段”或“符号阶段”, 9岁以后的儿童则步入“写实倾向阶段”。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很多儿童过早地步入了“写实倾向阶段”。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绘画技能相对突出, 但进入中学后却难以取得进步的主要原因所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如果教师未能及时地引导学生, 为其绘画表达能力的发展指明方向, 他们可能只会用呆板的“太阳、蓝天”等构成画面。为此, 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 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 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组织教学。引导应以打破千篇一律的表达模式为主, 要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与表现等,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探究、讨论和交流, 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表达自身对世界的认识和内在情感, 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如, 在《回家的路上》一课教学中, 首先, 我让每一位学生画一幅从学校到家庭所在地的路线图, 要求他们画出沿途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和优美的景物。而学生的第一反应告诉我, 他们可能会将路线图画成“迷宫”。于是, 我马上进行引导:“大家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 绘画水平也相应有所提高。你们可以自由发挥, 但要力争表现一些真实的形象。”然后,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拓宽他们的绘画思路, 我提示学生:可以以学校为中心, 画从学校到家庭所在地的路线图, 也可表现从其他地点回家的所见。如, 哪一次回家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从哪里走的, 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最后, 放手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做, 既为学生自由表达提供了空间, 又使其绘画表达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 儿童画的好坏, 往往不是看其画面构成如何, 而是看其是否表达了作者内在的思想与情感, 是否与观众产生共鸣。我想这也是儿童画的真谛所在。

小学绘画教学小结 篇10

关键词:综合绘画;中小学美术;应用

一、何谓“综合”

本文提到的“综合”,意思是对绘画语言材料的选择融合了不同种类和性质的事物,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构成绘画,主要包括挪用、粘贴、涂改、屏贴和肌理等。这样的绘画对各种不同的材料加以应用,显然不属于传统绘画的范畴。其将传统绘画的格局打破了,借助一种视觉的方式在画面当中融入所有能够成为表现对象的材料。所以,“综合”使绘画不再只是呈现出平面一种形式,还能呈现出立体多元化形式,其促使绘画模式得到了变革,丰富了画面内容和形式,并由此促使一种新的艺术效果的形成。

二、综合绘画是对传统美术的超越

综合美术(绘画)与国画、雕塑和油画等的教学不同。首先,在绘画材料上存在的差异十分明显。在进行国画、油画和雕塑等运用都是固定的工具,诸如宣纸、画布、毛笔、松节油和雕刻刀等[1]。在进行综合绘画教学时,却是着重让学生将这种想法改变过来,在创作的材料和元素的选择上选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的材质不同的物品,即在绘画中运用物理形态不同的一些材料,诸如树脂、泥土、胶、金属等,这就能为美术作品赋予独特的个性,画面之中也能很好的展现创作者的精神。综合材料绘画将传统绘画的局限突破了,生活化的物品在画家的精心设计之后,就有全新的生命力,这样就可以借助画面来充分的表现出画家内心的情感。综合美术(绘画)教学往往会涉及到非常广阔的领域,包括书法、中国画、剪纸、丙烯画等课程[1],这些都要求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探索,而以后的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也因此而有了很好的知识铺垫。就某种意义而言,综合美术(绘画)体现出更加灵活的教学体系。

三、综合绘画教学更注重学生艺术创造力的综合培养[2]

综合美术(绘画)教学的观念是绘画艺术和其他艺术学科间进行彼此的渗透和结合,通过对综合、比较的现代思维方式的运用,能够将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构建起来,通过全方位的练习,来将具有全面艺术素质的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一)素描的全新表现方式

作为美术(绘画)教学的基础,素描也是发展较为成熟的一门学科。而综合绘画正是借助这一成熟学科结合综合材料,从而探寻出全新的切入点。对初学者而言,在使用综合材料方面会感到陌生。所以一定要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描为切入点,借助材料和造型、材料和材料的关系。对学生艺术思维的调整主要是借助材料与素描表现方式的一种巨大的冲突。探究素描语言的时候,创新应该着眼于造型、画面建构、形式和构成意识等。综合美术(绘画)教学对学生表达自我内心感受更为侧重,如此说来,素描的全新表现方式,即不是對可见事物的描绘,却是绘出一些不可看见的和深刻的内心的东西。所以说,艺术并非简单的再现,却是真正寻找出一种自然界的严密秩序,接下来再对其进行画面重构,从而将全新的“自然”创造出来。

(二)色彩的全新表现方式

过去的色彩教学更加重视的是引导学生借助写生的方式来对色彩的有关知识进行逐步的领悟,但是这却忽略了发现色彩现象的部分,没有重视研究色彩构成。在综合绘画教学中需要重新的审视明暗、色相、补色、纯度和冷暖等的对比。就综合美术(绘画)当中的色彩构成来说,并非只是一笔一颜色单纯的进行调和,却是对材料媒介原本就存在的颜色加以直接使用。按照创作者意欲表达的内容来改变作品的色彩,从而将创作者浓烈的内心感受充分表现出来。

(三)多种材料的运用使绘画充满活力

绘画中对综合材料的运用,促使绘画语言更加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尤其是在表现方式和方法上。从草图开始创作一幅作品,就就能运用很多不一样的材料来进行表达、表现。经过持续不懈的探索,创作者开始逐渐灵活的运用这些不同种类的材料的画面呈现效果和含义表达。经过草图至完成品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的材质进行多次的组合研究和实验,从而打好基础创作新的作品。运用多种不同的材料有助于促使绘画更加充满活力,主要是由于材料的视觉效果呈现与人的情感实现了很好的交融,与传统材料相比更加具有生命力。

四、综合美术(绘画)教学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综合美术(绘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指导出现在画面上每一个材料均存在一定的意义和用途,而不是凭空出现只是为了画面的好看。学生经过每一次的作业和训练,经过一次一次的失败和尝试,这就促使学生对综合美术(绘画)的认识得到不断增强,其基本能力也相应的提高了。经过这样反复的尝试,学生在设计和构想综合材料绘画方面,可以更加自主、独立,绘画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五、综合绘画教学与新教改形势相适应[3]

综合美术(绘画)教学的优势很多。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是结合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在专业结构方面更加注重多样化,重视内容的时代性和丰富化;要重视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美术教育和社会、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其次,对教学形式和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促使其更加多样化以及具有灵活性,在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创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不断践行对学生创造性的启发。最近几年,综合美术(绘画)教学最新出现,其不但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材质材料的应用来完成一幅作品,而且展开了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新课改后,大大拓宽了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上课的时候,学生摆脱了过去的单一模式,不再只是图画本、水彩笔和铅笔。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有了一些新的学习内容,诸如电脑设计、泥塑、染布和编织等,新鲜、新型的美术材料很容易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这就不但促使中小学生有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其知识面得到了拓展,促使其动手、动脑能力大大提高,进而有助于对中小学生的智能进行很好的开发。

六、结语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积极应用综合(美术)绘画,充分发挥出这一新模式的功效和作用,这样才能与新背景下的美术教学要求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麻丽娟.美术综合课程教学探究[J].艺术教育,2013(11).

[2]李松石.绘画艺术形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

绘画与语文教学 篇11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和探索欲望

情绪能刺激想象,乐观的情绪会引发出希望和向上的想象。课堂上除了用亲切的教态,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去亲近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外,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探索欲望,充分肯定学生的想象结果,让学生获得探索的成功与喜悦感。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的要义,不但是让学生知道得更多,知识面更广,尤其在于教会学生在知道别人的东西的同时,有能力和有机会悟出自己的东西。这种“悟”的过程,离不开想象,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结论的交锋。但或许正是这个过程,最终才能让学生学会创造,成就他们的天才。由于学生生活与知识阅历的程度不同,思维个性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的想象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可能存在的,我们都应该用心灵、智慧和行动培育孩子们刚出土的想象嫩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我在教学《散步》一文时,一个学生总是说爸爸背上背的是爷爷,因为他们一家在晚饭后常去散步,在走累了,当他们走到崎岖的道路时,爸爸总是背着爷爷走,这情景是在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想象出来的,我并没有批评他歪曲课文内容,而是当堂表扬他。有的学生在听课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与课文有关或无关的想象,或者会提出一些与课文有一些关系的问题。其实,那时候学生是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课文进行独特的形象。这时教师切莫挫伤了他的想象积极性,而应婉转地引导他将注意力转移到课文的学习上来。如果一旦挫伤了他的学习积极性,以后他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的减弱。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想方设法保护好学生的想象。

二、挖掘教材中的想象材料,多形式地引导想象

1. 现代文教学启发作画,培养想象。

现代文教学中,有些课文文意明白,语言通俗易懂,而意境深妙。教师不厌其烦地絮絮讲来,学生也许会左耳进右耳出,效果并不见好,而且会有灌注式、教师包办的嫌疑,且不利于学生会思维能力和想象、理解力的培养。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我并不急于滔滔不绝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作画,以画代讲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如教学《金黄的大斗笠》一文时,理解姐弟俩共遮一个斗笠这组镜头时,我并没有过多讲解,而是引导、启发学生根据文中所写意境进行作画。学生兴致很高,纷纷拿出纸笔认真作起画来,有的快笔画作,画成漫画,通过几组简单流动的线条,勾勒出姐弟和小山羊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的工笔描绘,把姐弟俩的面目神情画得专注而投入,在学生们的笔底下各种各样的姐弟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从而对文章意境理解得更为确切。

2. 教学古文,引导作画,培养想象。

在古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较注重对重点字、词、句、段的讲解,从而引导学生领会文意。由于学生对古文知识掌握较少,对历史的典章、世俗、传闻等了解不多,要透彻地理解古文意韵和具体的含义,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只是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还是像掉进云雾中,毫无头绪。我摒弃了那种学生不懂,教师一味多讲、灌输的毛病,而是用简洁的语言唤起学生再创作的欲望,点燃他们心中的表现之火,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文本之意,进行创造想象。如教学《乐羊子之妻》时,文中根本没有对羊子和妻子的外貌表情作一字一词的描绘,只是通过人物对话展现妻子对羊子道德修行目标的期望。根据这一特点我便抓住契机进行点拨:“你认为羊子的外貌是怎样的?妻子劝说丈夫时神情又是怎样的?你能画下来吗?”学生的想象欲望被唤起来,纷纷表示“能”。于是我便让学生拿出纸笔,进行作画。顿时课堂里鸦雀无声,连平时不怎么爱听课的学生也投入地画起画儿来。一会儿,在他们笔下便出现了长衣宽袖的羊子,衣着简朴但神情严肃的妻子的形象。有的画出羊子端坐在堂屋中央,画前跪着表情严肃的妻子,手里还拿着亮光闪闪的刀。于是教师便加以深化点拨:“你为什么会把羊子画成长衣宽袖,妻子却表情严肃?”生答:“因为古装电影中读书的男子都是长衣宽袖的,妻子表情严肃是根据课文的内容确定的,妻子劝说丈夫比喻恰当,说理透彻,表情一定会很严肃。”运用旧知识,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完全符合心理学角度的想象力的培养,可见教学达到培养想象力的目的。

3. 古诗词教学,引导作画,培养想象。

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文化艺术的精品。许多选入课文的古诗词写得是那么精妙绝伦,言简意赅,字词已尽而意韵犹存,读起来韵味无穷,荡气回肠。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古诗词,而一味地讲解,整首诗词全由教师包办灌输,生怕漏掉哪一词一句。这样一来很容易把诗词中的韵味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完全占去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根本就没有想象的余地和机会,与教师欲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诗词这一目的背道而驰。我在教学古诗词时,一方面抓好重点字词的串讲,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大意,指导学生多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词读得多了,对其深意就自然会理解透彻。另一方面我引导学生运用画画的形式,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色和包含的意韵细致、具体、形象地描绘在画纸上,充分调动学生创作的冲动,满足学生创作的欲望。因为许多事物往往是无声胜有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尤其是对古诗词的理解。如教学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时,我便启发学生:“你想象中的主人家是怎样的?作者在主人家受到怎样的接待?会说什么?你能画下来吗?”学生的想象欲望被唤起,纷纷投入画画。在他们的笔下,一座茅屋中,宽阔的窗户正对着庭院,作者正与主人在屋中举杯畅饮。近处,一条清澈的小溪环屋而流,溪边碧绿的树木随风摆动,远处青山连绵起伏。画外有音:“来来来,吃菜喝酒,明年重阳节再来喝菊花酒。”学生的想象是多么生动丰富,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又是多么深刻具体。又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时,我只是对诗歌的体裁,写作背景作了一般性介绍。而对诗歌的意韵和情境并未作过多的讲解,我要求学生先将诗歌读熟,甚至背下来。然后要求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描绘下来。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一幅幅作品确实让我激动不已。在学生的笔下有《西北瑞雪图》、《雪中饮宴图》、《瑞雪歌舞图》以及《雪中欢送图》。他们这种对课文的理解,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由于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学生不言自明,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准确而深刻,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以画代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启发的作用,完全放手让学生发挥其个性特征,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任意地进行充分发挥,给学生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学生通过绘画再现课文内容,其实是一种内化和理解的过程,这样会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体会得更加深刻具体,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想象力。

上一篇:深入学习”两学一做“,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一篇:设备检查保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