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赏析与自我成长

2024-09-03

人物赏析与自我成长(精选7篇)

人物赏析与自我成长 篇1

《人物赏析与自我成长》—课后感

自大二以来,我自己似乎就没有认真的上过一节课了,唯独是这选修课能够挑起我的兴趣。也许是上这课每一次的人物鉴赏都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

在大学这些日子自己就好像迷失了一样,对生活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整个人也懒惰了许多。对生活缺少了一种思考,一种感悟。自己就好像从来就没有像个成年人的样子,没有一点的成熟、稳重,遇事冲动,处事缺乏一种远见。

老师每一次的上课都让我们先观看视频电影,在这一个过程中,让我们对电影里的人物进行鉴赏、剖析、了解里面的人物性格特点、处事方法和人物的性格优缺点,以及这些人物对我们现实生活是否有借鉴的意义或者对自己在成长的路上是否有启迪的作用。

边观看视频电影,过程提出问题,过程中也插入一小段时间让同学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自己对电影人物的剖析和现实中自身的不足。无疑,这对我们的感情丰富和自我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的,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而震撼。确实是这样,在《特洛伊》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特洛伊国王对儿子深沉的父爱;小王子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以及他对海伦坚定不移的爱情;阿基里斯追求名利的强烈感到最后的自我解脱;里面战争的残酷,我们必须珍惜现在眼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这一部电影就是生活的一个缩影。带给自己的不单是视觉的冲击,更多的是生活、生命的思考。

之前也是观看过三国演义的视频,分析了里面的一些人物形象主要是关羽,让我们了解了一个英雄也会有自身的优缺点,懂得了人无完人这个道理,也客观分析了关羽的性格特征。其英勇无比,忠心不二,重情重义等一系列的优点,也是自身的局限性,其自视过高,为人轻傲自大。

《不可能的任务》这部电影我们也是看到了可贵的亲情、友情、爱情。有家事也有国事,民族的冲突和仇视等等。

是的,一部电影有时候就是演绎一生。

建议:想对老师说的,其实老师你上课的风格我还是挺喜欢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能认真上课的原因。我也从没逃过这课,其实,上这门课自己是学到挺多的东西,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希望老师在以后的课堂上能让同学们更多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觉地和同学们和老师交流。

09运管刘伟豪07号

人物赏析与自我成长 篇2

师:同学们, 喜欢读梅子涵爷爷的书吗?下面请大家根据提示来猜猜书中的一个人物。请看——

逐条出示: (1) 男性; (2) 梅思繁的好朋友; (3) 他的爸爸和梅思繁的爸爸是哥们儿; (4) 喜欢在升旗仪式上拉别人的耳朵……

生: (齐) 曹迪民!

师:曹迪民是一个怎样的小孩呢?

出示:他___________。

生:他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家伙, 会背诵超多的成语, 而且很顽皮。他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 那就是能一下子将大号吹响。

师:梅子涵爷爷也说——

出示:“这的确是个有趣的家伙, 老让人想到他时时要发笑!”

【评析:人物赏析首先要在课的开始再现人物形象。教师通过“猜谜”“填空”“原文再现”等方式逐渐将一个有趣、令人发笑的曹迪民复现到课堂上, 其导入方式不仅巧妙而且趣味盎然, 让学生对整堂课的阅读交流充满了期待。】

二、评评曹迪民的“搞笑”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评评曹迪民的搞笑指数。我从书中找了一些描写曹迪民搞笑的语段, 作为大家评比的依据。下面请将学习单拿出来。

出示: (1) 选择一个段落, 读上几遍 (注意将人物表现读得活灵活现) ; (2) 评搞笑指数:涂星星, 最高为五颗; (3) 思考并简单写出理由。

师:先将你所选的段落读一读, 接着说说评它的星数, 最后谈谈你的理由。

生:我选的是第一段。 (读) “又是语文课, 老师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曹迪民举手说, 老师, 我问你, 十个臭皮匠顶几个诸葛亮?曹迪民说, 嘿嘿, 我知道你除不尽了吧!”

师:“嘿嘿”是一种什么笑?

生:坏笑, 他想看老师的笑话。

师:请你带着坏笑的意味把曹迪民说的第二句话再读一读, 可以适当夸张一些。

生:我评它的搞笑指数为五星, 因为曹迪民竟然能开老师的玩笑, 够大胆了吧。

【评析:赏析人物形象不能离开关键情节。教师此处表面上看是在引导学生评曹迪民的搞笑指数, 实质上是对书中能够体现曹迪民“有趣”的关键环节进行回顾, 旨在以这种渗透的方式告诉学生:要真正走近人物, 我们还必须从描写人物的关键情节入手。】

……

生:我选第三段。 (读) “我说曹迪民你简直是一个活宝, 你上课随地小便干什么?他说我忍无可忍了梅子涵叔叔。我说你忍无可忍了, 但是你为什么要等到忍无可忍了才想起来呢, 不可以早一点想起来吗?他说我一想起来就已经忍无可忍了来不及了梅子涵叔叔!我说忍无可忍了来不及了, 那么宁可小在裤子上也不能小到地上嘛。他说梅子涵叔叔小在裤子上也是会流到地上的。”我评它为四星半, 曹迪民做错了事情竟然还理由充分, 狡辩术学得好。我扣了它半颗星是因为曹迪民有些胡来, 教室里怎么能随地小便呢?

师:为什么这段话读来那么搞笑呢?仅仅是因为曹迪民的行为搞笑吗?

生:还因为作家的语言非常幽默。

师: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这段话, 梅子涵爷爷是用一种什么方式做到如此幽默的呢?

生:反复。

师:想不想再读一读?下面请大家分角色朗读。不过请注意, 文中写对话的方式与平时我们所见到的不一样。在读的时候我们要将每一句话前面的“我说”“曹迪民说”去掉, 这样分角色对话才方便。还记得香港的“喜剧之王”周星驰吗?有时他也利用反复的手法来增强幽默的效果, 下面老师就模仿他的口气读一读。 (教师示范读, 全场哄堂大笑) 大家再分组练习练习。

师:你们看, 梅子涵爷爷真厉害, 连反复也能表现出幽默的效果。当然, 梅子涵爷爷的幽默功夫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 大家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评析:在学生阅读书籍的过程中, 文章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其容易忽略的内容。但关注作家表达却不失为引领学生走近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作家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写这个人物是有其深意的。此处教师没有简单地就情节而情节, 而是引领学生走向语言表达的深处, 让学生于细微处见精神, 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试试曹迪民的“有才”

师:如果说, 你们刚才发笑是因为曹迪民的搞笑, 那么你读到这段话时有没有发笑呢?请读——

曹先生说:“爸爸, 你刚才买东西的时候, 那个营业员对你爱理不理。”

曹博士说:“我置若罔闻。”

“你是无可奈何。”

“我宽宏大量。”

“你明明是束手无策。”

“你信口雌黄。”

“我击中要害, 弹无虚发。”

“你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我势如破竹, 势不可挡。”

……

“你别急, 我现在只不过是以守为攻, 养精蓄锐, 等穿过马路就会卷土重来, 打你个措手不及, 当心, 汽车!”

“我壮志未酬, 奉陪到底, 打你个片甲不留!”

生:曹迪民能一口气用那么多的成语, 真让人佩服啊!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体会体会曹迪民的成语功夫究竟有多厉害。一个小小的测试, 请将以上段落中曹迪民所用的成语全都拿掉。试试看, 你会填吗?

师:感觉怎样?

生:真难啊, 我的脑袋都晕了……

师:可这对曹迪民来说是小菜一碟, 信手拈来啊! (重新出示原文) 自己读读看, 什么感觉?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生1:平时我们在家里, 都是父母教训我们的, 现在曹迪民竟能用成语“教训”他的老爸, 真厉害!

生2:我感觉他们父子俩就像在打仗一样, 成语就是他们的子弹, 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

师:你们在家里和父母吵架, 谁占上风?曹迪民告诉大家一个获胜的秘诀, 那就是多学成语, 那样你的语言会更加犀利!

【评析:将书中的情景再现也是体悟人物形象的一种好方法。教师精心选择了曹迪民与父亲对成语这样一个情景供学生研习体悟, 既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了曹迪民的博学、父子俩对成语的有趣, 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师:曹迪民还有令你佩服的本领呢!如果说他是一个电话大王, 一个发言大王, 他还是一个成语大王, 一个谜语大王……想试试曹迪民出的谜语吗?请看——

双m俅不是林。“相”

最害怕的是什么光?“脱光”

天不知道地知道, 我知道你不知道。“鞋子底下的洞”

师:同学们, 曹迪民的这些谜语都来源于自己的生活, 他多么善于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啊!

四、侃侃曹迪民的“未来”

师:可是这么聪明、幽默的曹迪民, 他说长大了要当——剃头师傅。他会当剃头师傅吗?如果当了剃头师傅, 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剃头师傅呢?

生1:如果曹迪民当了剃头师傅, 他会在剃头的时候和人家对成语, 或许会搞得人家下次不敢来了!

生2:如果曹迪民当了剃头师傅, 他会将人家的发型剃得奇形怪状, 说不定能引领世界发型新潮流呢!

师:如果曹迪民不做剃头师傅, 他会做什么呢?

生1:我想他有可能去编成语词典。因为他学的成语是那么多, 编起成语词典来肯定不费工夫。

生2:我觉得他可能会去做一个相声大师, 他那么幽默, 肯定会吸引更多的观众。

师:大家的推想都很精彩!不过, 曹迪民今天到底在做什么, 只有梅子涵爷爷才能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了!

【评析:联系书本内容推想人物命运 (发展) 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一方面能检查学生对人物个性品质的把握情况, 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当然, 推想要注意立足课文, 不可信马由缰, 乱想一气;同时也要体现多维度, 不可将学生的思维封闭在一个通道中。】

五、侃侃身边的“迪民”们

师: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曹迪民吗?能具体说说吗?

生1:我们班的张正阳也像曹迪民一样胖乎乎的, 但力气不大, 让他做什么他都不愿意。

生2:我觉得姜伟浩也有点像曹迪民, 因为他特别搞笑, 经常把大家搞得乐呵呵的。

生3:我认为瞿老师你也像曹迪民, 因为你也特别幽默, 就连批评人也总是让别人在笑声中接受教育。

【评析:书籍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读书一定要从中读出生活来。“让读者从书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是作者的一大心愿。此处教师引领学生从书籍走向生活, 让学生用书籍的眼光打量生活, 用生活的视野观照书籍, 打通了生活与书籍的界限, 让学生发现, 作家原来是在写我们自己的生活。】

六、猜猜作者创作的原因

师:下面再让我们猜猜看, 梅子涵爷爷为什么将这样一个令人发笑的曹迪民带给我们呢?我们先来看梅子涵爷爷的一段话。

出示:“……我可没让你在教室里小便, 把书读丢掉, 我可没让你这样干, 您老人家别误会了。”

生:梅子涵爷爷希望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开心的童年, 也像曹迪民一样, 做一个真正的孩子。

师:你觉得一个真正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儿的呢?

生1:充满天真。

生2:自由自在。

师:同学们请看, 我们一起读——

这个小说不教育你什么,

只是让你高兴,

也看到你自己。

他的一些故事,

其实你们也有,

顽皮,

……

每一个小孩的心里

其实都该有一个活泼和幽默

的小孩的,

因为有一个活泼和幽默

的小孩,

所以小孩才叫小孩,

小孩才是儿童。

师:同学们, 今天梅子涵爷爷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下面就让我们用一个真正的孩子应有的语言方式, 对梅子涵爷爷说句话吧!

生1:梅子涵爷爷, 您也把我写进您的书里, 好不好?其实, 我和曹迪民也挺像的。

生2:梅子涵爷爷, 我想看《女儿的故事》下集, 不知道您有没有写好?

生3:梅子涵爷爷, 我感谢你写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 让我们的童年收获了快乐与幸福, 谢谢您!

师:好, 下面, 就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期待已久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爷爷。

小人物自我价值的追求与幻灭 篇3

关键词:哈金;《池塘》;小人物;反抗;自我价值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05-01

一、自我价值的追求:孤独的反抗

(一)邵彬是一个孤独的“疯子”。首先体现在他与环境的对立。故事一开始“邵彬在歇马亭已经住了六年多,从心里厌恶这个乡下小镇”,他是一个十分擅长书法画画的知识分子,却在丰收化肥厂里当钳工,饱读诗书却无知音相伴,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生性傲慢加上郁结难抒使他不愿与“生存规则”同流合污。分房前,妻子梅兰曾嘱咐邵彬应该给领导送礼,可他却不愿意,认为厂里分 房一 向只依据实际需要和工龄长短,因此不需要花一分钱,结果可想而知。其次,他与集体对立。邵彬对分房不公的反抗,代表了大多数职工的心声,为何也会被孤立,其原因令人深思。起初邵彬登载漫画是受到工人们拥戴的,可随着反抗的升级、领导威逼利诱的加剧,曾经的工友表现出了对过分反抗的不理解,甚至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站到了对立面,咒骂邵彬是“疯子”,逼其不要再“疯”了。与领导的八次交锋,有六次是邵彬独自一人写信、上诉、承担后果,其他人不过是凑热闹、看笑话,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在那个畸形的年代,人们往往习惯了忍耐和等待,习惯了以一个弱者的态度去面对一切,反抗者在他 们眼中反而是“异类”,得不到拥护。邵彬是一个孤独者,他生性直爽,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自负傲慢不愿与他人为伍,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争取想要的东西,他的孤独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

(二)邵彬是一个真正的反抗英雄。自从在《旅大日报》刊登了漫画后,邵彬的噩梦就开始了,扣发半年奖金,无故遭受毒打,众人面前被侮辱,做人的尊严和生存的希望消磨殆尽,可他仍“ 咬着牙发 誓:我一定要住上好房子!他们一天不给我,我就一天不让他们安生”。如此坚定的信念使他再次将矛头直指腐败官僚的要害。他把“杨晨一向迫害我”的标牌高举在县人民代表大学的礼堂上,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腐败官僚的恶行公之于众,博得同情的同时又使杨晨声名扫地,成功让歇马亭“土皇帝”的升官梦化为泡影。一个小小的化肥厂钳工,一个典型的弱势人物,竟能对官僚这样的强势群体产生如此大的冲击,邵彬的反抗力量不可小看。噩梦很可怕,但伴随着噩梦而来的绝望更加可怕,邵彬时时都处于这样的极限境遇,他像极了“拜伦式的英雄”,坚持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即使路途过于艰难 ,环境过于恶劣,也不愿与丑恶为伍,高傲而倔强,孤独又忧郁。

二、自我追求的幻灭:自我的消失

(一)被迫与无奈的反抗。邵彬只是化肥厂的一个小人物,没有地位,没有话语权,一切都受制于他人。他满腹经纶却做了钳工,他胸怀大志却无人间津,在浑浊的池塘里一沉默就是六年。然而他毕竟不是一条普通的鱼,注定要在池塘里掀起风浪,可这浪花却多为外力逼迫的结果。如果没有分房事件,邵彬也许永远只会做个沉默的小人物,如果刘 恕和马宫没有咄咄逼人,他的反抗可能就不会那么坚决彻底。邵彬到《民主与法制》上访时,曾有这么一段话:“唉,生活咋就这么苦啊。只有一死才能脱离苦海。倒不是因为他怕死才活下来,而是老婆孩子还要靠他养活,活着更需要勇气。”对邵彬而言,活着要受束缚,受压迫,活着没有选择,没有尊严,活着如身在炼狱一般煎熬难受。他之所以像蚂蚁一样卑微地活着,是因为世间还有割舍不掉的亲情和责任,为了亲人的安康和幸福,他只有鼓起勇气,放手一搏。

(二)斗争过程中的矛盾与彷徨。邵彬在与官僚势力作斗争的同时,内心也充满了害怕、不安和矛盾。当他把漫画投给《旅大日报》,领导大发雷霆而扣他半年奖金时,邵彬立刻后悔寄出那幅漫画,还责怪妻子为什么没有拦住他。当邵彬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怕领导再一次暗箱操作,竞跑到马厂长家去陪笑脸、说好话,天真地认为领导会可怜他让他走。邵彬反抗的过程也是痛苦挣扎的过程,起初的目的只为缓解困境、争取权益,可是事情发展却完全相反,他被马官、刘恕咒骂成神经病、疯子,他们在公开场合对他拳脚相向,在群众面前颠倒是非,使他身体上、精神上饱受折磨。邵彬每反抗一次,就受一次打击报复,并且愈演愈烈,本就艰难的境地没有得到一丝改善,反而雪上加霜,再无容身之地。

三、反思:对“池塘文化”的批判

歇马亭是由层层的官僚系统统治的,杨晨是“土皇帝”,刘恕和馬宫是“丞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是掌握话语的强权人物。首先,歪曲事实,颠倒黑白。邵彬在 《旅大日报》上发表了名叫“一家人”的漫画,意在讽刺刘马贪污腐败,却被刘恕误解为:“咱们是人,不是牲口。千年前咱们就消灭了群婚制了。只有那些反动派才说噢我们共产党是共产共妻。”曲解寓意的同时又将群众的怒火引向邵彬,可谓“聪明绝顶”、一箭双雕。其次,暴力相向,为所欲为。邵彬去沼气工作会议投诉,刘马怕他横生事端就强行拦截,为了不让邵彬说话,刘恕“叉开双腿,把肥大的屁股坐在邵彬的脸上“老子要闷死你”,重伤邵彬不说,还毫无廉耻地将被邵彬咬伤的屁股拍成照片到处宣扬。此种领导简直与流氓无异,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哈金对官僚的批判式书写,意在反思80年代中国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弊端。权力意味着强势和控制,它决定着小人的升迁与沉沦,而无权利者只能受其制约和束缚,成为被阉割的“他者”。

哈金通过绝妙的描写对大众的奴化心理作了强烈讽刺,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劣根陛。哈金在作品中流露的自我身份的迷茫、文化冲突的压力和价值观念的失落,深刻再现了第一代华人移民及其后裔肉体和精神上的“流亡”与无所依托。游离于两种文化的边缘,不断寻求文化、身份上的认同贯穿了整个华裔文学作品的主题。而拥有新移民身份的哈金,其作品既有对前辈们的继承,更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不断探索普遍人性和个人的生存困境,深入挖掘人性的深层脆弱,表现悲剧性的主题。哈金把中国作为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去探索普遍人性和个人面临的生存困境等问题,客观地展现了特定时代下母国中国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况,真实地描写了普通人并不美好的生活和他们的生存困境,从而揭示了普遍人性。

参考文献:

[1] Ha, Jin. In the Pond [M]. New York: Zoland Books, 1998

[2]Sinclair, Upton. The Jungle [M]. New York: Doubleday, 1906

人物赏析与自我成长 篇4

第一曹操能做到用人唯贤,而不计较这人的身份和过去,以及一些与大局无关的小毛病。因此曹操手下的降将特别多。他的“五子良将”中三人是投降来的,首席大将张辽有过三个上司,帐下最倚重的谋士:荀攸、荀彧、郭嘉、贾诩等都曾侍奉他人,他们的旧主还与曹操有过激烈的战争。当时的三国普遍有歧视降将的心理,“居其土而献其地,食其禄而叛其主”的将领往往得不到重用。像被誉为“世之豪杰”的马超投降刘备后就只留守大本营成都,再没斩将立功先锋破敌的机会,47岁就郁郁而终。曹操却对降将、嫡系一视同仁,凡是贤能的便委以重任大加赞赏,凡是无能的便不加官进爵,不因是降将就弃而不用,也不因嫡系就优先考虑。这种做法无疑是公平、开明、正确的。曹操不仅能用降将,还能用好宗室。曹氏、夏候氏的宗室子弟加官受赏罚的规定与外姓相同,既不像刘备亲系个个手无实权,也不像孙权宗族人人手掌军政大权,都督吕蒙还得让他们几分。铜雀台前比箭时曹洪、曹休、夏候渊可参加,文聘、张郃、徐晃亦能夺射,且射中后的奖励也是相同的。曹操还极容忍部下不关大局的小缺点。例如许攸贪财自大,不遵礼节。但是在面临正事时能积极思考,提出有用的计策,所以曹操从不怪罪他的无礼,甚至在众将俱怀不平时他只是毫不介意的大笑。善用降将,善用宗族,善用有小缺点的人足见曹操的目光敏锐,用人唯贤。

第二曹操能得到部下对他的敬服和忠诚。曹操用人的具体方法可总结为放下心,放开手。袁绍麾下大将张郃、高览忽然率军来投,正值官渡之战局势最紧张的时期,疑点自然颇多。但曹操坦然接入他俩,并封他们为将军、亭侯的重爵。于是二人大喜至死为曹操政权效力,立下汗马功劳。所谓放下心即指坦诚面对部下,不对部下暗怀他见。放开手则指大胆任命部下担当重任,不疑神疑鬼,听信谣言。庞德出任征南先锋时多人向曹操进谗言,大有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之势,曹操不改初衷依旧任命他为先锋,信任他鼓励他,“卿不负孤,孤亦必不负卿也!”庞德最终临危不惧,慷慨赴死,宣告“吾受魏王厚恩,决不肯降!”比之西蜀的诸葛亮总怀疑魏延心怀反意,屡屡不委他重任,激化内部矛盾最终酿成悲剧。相形之下,吾以恩遇之,即彼有异心,亦可变之为信念的曹操,无论眼光还是胸襟都胜他一筹。

教师专业成长与自我修养 篇5

外部环境可以发挥激励、暗示、示范、推动之功能,也可以起鞭策、警醒、诫勉之作用。然而,决定教师专业成长高度的是教师自身。这种教育期待利于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行动”。

这其中,内生性的自我完善的心理需要最为重要。自我完善既是对自身修为的持续要求,也是对职业的虔诚。没有对教育难舍难分的情怀,没有由衷的热爱,仅仅出于谋生的需要或物质利益的需要,就没有这种精神自觉,就很难化蛹成蝶,就无以在对教育的大爱中成大器。所谓境由心生,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人生境遇,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人生的风景。

在具有内生性的自我成长需要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专业成长则主要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首要的当是读书,读别人的书其实就是触摸别人的思想,感受别人的情怀。书可以唤醒沉睡在我们心中微妙的小“怪兽”,可以与我们自身的某些因子发生冲突。总之,如果你是一棵树,那么读书让你成为森林;如果你是一滴水,那么读书让你汇成江海。一个不懂得借力、不善于融智的人,难言通达与睿智。

教师读书不单要做“专家”,更要做“杂家”。不止于读专业书,还要读身心灵方面的书,学养心养身之道,那些浸润高贵情怀与独特视点的书尤其要读,不止为深化自己,也为放大自己。成长不会发生在心思狭隘的人身上,成长需要拥有视接万里的眼光,吐纳万物的气度,兼收并蓄的胸怀。读书可以给你这样的慧眼与胸襟,但首先你须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与接纳的胸襟去读书。

如何避免工作的单调、重复?如何令每一天都有新意?如何令自己时时感觉教育其乐无穷?科研会让一切变得不同。这将使你不再食古不化,充满创造性;这将使你避免江郎才尽,因为有底蕴而富于自信;这将使你不再为“匠”,而真正为“师”。“匠”只是制器,而“师”从事的是灵动的、富有想象力的、具有独特气场的事业。科研将使你从经验型开始脱胎换骨,将使你由对新知的收获所产生的幸福变得深刻。

对实践的检验与归理离不开反思。反思自己,从细节到整体,从任务设计到具体实施,行动中与行动后的反思,不让教育行为可能促成的蜕变错过,抓住每一个契机。或者说,对一个教育问题的反思乃是一次成长契机,让你的“匠”气少一点,“师”气多一点。要注重个案反思,也要注重全面反思,这种自我批判既是研究教育也是研究自己。

在关系互动中疗愈与自我成长 篇6

一人是关系中的存在

人们的自我概念以及防御机制和创伤心结、知结、情结、意结, 往往来自于遭遇的人、物、事, 遭遇本身就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己、人与世界的互动。当互动发生时, 一场关系即呈现在自己的面前, 面对的可能是和谐关系、冲突关系、错乱关系、依从关系等等, 各种关系都是世界总特征的展现, 即普遍联系的画卷, 从天人关系到人际关系, 从血缘亲子关系到地缘政治关系,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有的关系中最根本的是经济利益关系。他揭示了人在关系中生存发展的社会性本质, 也即揭示了社会性生存发展中充满了焦虑感、不安全感。从利己的角度决定关系的性质意味着自我保护, 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 所以, 固执己利、固执己见、固执己有、武装自我甚至结盟结党, 增强认同感、存在感、价值感乃至形成认知、信念、价值取向、文化阐释、制度设计……完成纷繁复杂的关系构造。

马斯洛阐释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无一不来自关系, 需要满足产生正性的情绪体验, 受挫产生负性的情绪体验。在一场关系互动中个体一旦受挫不仅会产生消极体验, 还伴生各种应对方式, 比如攻击、敌意、退缩、逃避、合理化、反向生成、升华等等。问题是, 愉快的情绪可以尽兴地表达和释放, 而负性的情绪比如挫败、焦虑、沮丧、悲伤、恐惧、愤怒、敌意, 在不对等力量的关系展现中, 在文化的社会认同压力下, 往往不允许表达与释放。不能承受的个人的经验、体验, 凝成了个体的身结、知结、情结、意结、神结, 形成不合理的认知信念、认知模式, 形成不同期的人格特质, 合成自我的方方面面。如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评价等, 在关系互动中映射成了个体的各别模式, 日积月累地形成了个性品质。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了, 因为每个人一生尤其是早年应对关系互动和选择的生存策略都是别人无法复制与主动建构的, 关系不能复制, 体验、表达与应对也无法复制, 相似的文化心理与个体的个性特征使每个人都呈现为唯一的存在。

存在是个人与他人感知中的在。关系中生长、发展的生命个体形成了自我的存在。当我们应对关系的能力、方式出现困顿、麻烦, 成长与突破的话题就呈现出来了。所谓的成长意味着需要调整应对关系互动的模式, 需要摒弃旧的互动方式带给自己的负性认知、信念、情绪体验、自我概念等等, 需要调整形成新的关系应因方式, 比较于过去的自己因提升而显得更合理更成熟。

二在互动关系中看自己

个人的突破必然是在关系互动碰壁受挫后, 视挫折为成长的课题, 当人们停下抱怨、指责周遭的人、物、事, 开始转向追问自己的内在, 为什么我会成这个样子?“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 启动对自我的内在追查, 我的世界我怎么搞成这样子了?碰壁的暗夜也即是在面临的关系处置中建立新的互动架构的前奏。

历程性的个人探索, 愿在现实发生的互动中看自我, 在回溯的经验故事中拆解自我, 用一双觉知之眼不断地看, 在一切境中看互动中生发的细微起心动念, 一眼认出自己的那个模式, 将过去的经验尤其是深植于心灵的印象事件回放, 并增加一双看的慧眼, 一直看到所能想起的关系的尽头, 在当前的境遇中触景生情之时仔细地看, 在故事遭遇中看见内在受伤小孩的哭泣, 看见就可以了, 看见情绪、认知、信念、模式、期待与渴望, 看见意味着释放与松开, 成长和疗愈的发生都有了可能。

讨论一下, 如果过往的结或伤痛把它打开不是会更受伤了?谁来疗伤?疗愈的力量在哪里?相遇的他人用拥抱、身体的触抚帮助、安慰、满足自己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 无助的自我籍由开放在安全关系中收获信任、接纳、表达、安全而变得完整。咨询与治疗都是崭新的关系, 那个先于关系中看到情绪和模式的助人者, 安全地带动来访者终将自己看, 学会看。但是, 很多治疗方法中, 过往事件呈现, 过往关系互动方式重新被打开后, 新的洞见为什么没有生成?反而让有些助人者担心来访者在暴露之下, 情绪再次经受创伤呢?因为脱落了最初的起点:向内看, 看自己。不是看童年抚养人如何忽视、溺爱、控制、加害的行为怎样导致自己退缩、防御、任性、霸道、敌意、攻击、受伤的因, 而是看自己就在那个关系当下形成的退缩、防御、任性、霸道、敌意、攻击等等都是生存本能发展出来的自我保护策略, 看见那个策略就是当时的权宜之计, 看见那个策略逐渐由权宜构建到自我中, 变成强大的习惯反应模式, 迁移到应对一切关系互动时自己的下意识的选择与表现。脱开对那个因、那个境的抱怨、指责, 看见那个人、物、事与你互动的方式和那个人的情绪, 也许洞见会带来对那个生命的理解和原谅, 也许不能, 重要的是放过他、她与它们, 而是聚焦在那个时刻自己的伤痛与应对, 认出那个伤痛是恐惧、孤独、缺乏安全感, 所以那个策略的选择是为那个受伤的自己提供保护;看看并讨论, 假设那个关系重新设计的话可不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应对选择而又让自己变得好受;看看并讨论, 那个关系呈现的当下还有其他的和谐之道吗?看、看见并可以用强大的成人自我的力量拥抱儿童自我, 看见并悟到那个情绪还在还可以处理, 那个模式之初都可以触到、松动、释化, 所有看的焦点都回到自身, 即使那个人、那个生命暂时不能原谅也不最重要, 看到彼时关系的互动并释放彼时的情结、知结、意结、心结、神结, 领悟就发生了, 成长就开始了, 疗愈就生成了。可以自己看, 也可以是助人者帮助重塑新的互动方式, 事件虚化的重构、解释中自己的处置松软、灵活、穿透, 在生活事件的关系互动中此呼彼应, 阳主阴从, 和谐诞生了, 过往放手了。

就是关系中看, 就是觉知的工作与价值, 看见现在与过去, 未来的改变就成为可能。觉察与看是面向愿意看、相信看的人而奏效的方法。看的重心和焦点永远是看关系当下自己的动心, 不是看关系的对方, 也不是评价彼时的关系本身, 这才是接纳和不批判的本质。因为需要疗愈的是自己, 是每一个需要的人的自我疗愈, 疗愈只能是自己疗愈自己, 别人给到的拥抱自己也可以给自己, 别人给出的支持自己原本也具有强大的力量。不看境, 只看心, 只有一直看的功力不断增长, 没有被感知的存在, 看见当刻成为唯一的临在的照见, 每一个关系的当下时时变成新的面向, 摆脱旧的防御与应对模式的束缚, 即刻过滤负性情绪的灵动生发了, 这就让关系互动变得对自己没有伤害性, 关系互动中表达真实的自己而不受伤, 由此卸下防御的人格面具, 既照顾自己在关系互动中不再受伤, 对关系那一头的他人、他物也许抱持理解了的怜悯同情之心。关系的互动变成回应生命的自然流响, 曾有的关系中的相似伤痛在经历每一个新关系的当刻下练习新的互动方式时, 安全、自如、价值感、踏实感都在新关系互动的当下境遇中见证了, 关系变成了疗愈。

当自我觉察的力量不足时, 人们借助于自我成长团体小组、心理剧、“萨提亚雕塑”等方式, 用角色将关系呈现、将体验表达, 在清楚的意识层面让人们明白、释放、领悟, 散结复原, 新的方向出现了。

三关系的个体本来整体相连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人们因为彼此相同而连接, 因为彼此不同而成长”。从根本处说, 每一个互动关系中旧有的自我保护下形成的自我概念面具, 都是因为自己与外界人、物、事是分离的, 认为是一对对的关系中的彼与此, 普遍联系也是彼此的联系, 而不是彼即此、此即彼的整体。在世相上看, 甲与乙, 分明是甲与乙, 是两个个别的存在, 世界无边无际的联系也是甲、乙、丙、丁, 一个个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串联、并联、交织之联。而从量子力学的视角解读世界就是一个更大无际的无量之网, 个体之于整体犹如每一朵浪花之于海水, 每一粒面屑之于面包, 每一个皱褶之于飞毯。全部有形的物质世界喻为色, 无形的非物质世界喻为空, 全部有形无形的疆域都是能量之海, 经由它孕育了宇宙星辰、生命万有, 从不消失的能量之海上立起了万象生命、人造物具。当水滴相遇了水滴, 浪花逐拥了浪花, 化生的万物相遇相连时, 它们在宏观世界中并不能感知自身同来自创造之初的无量之海。爱因斯坦认为物质是能量的储存形式。当能量以不同的频率振动时, 就产生了不同的物质形态, 人的眼睛看到了不同波长的事物, 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从微观世界的能量本体解释, 所有的彼与此在能量之海中原本连结, 在独特个体生命消失后回到整体, 整体就是宇宙意识的存在本质, 也全然含在于每个生命的存在本质, 彼中有此, 此中有彼, 彼即此, 此即彼, 色空不二, 即空即有, 非空非有, 亦空亦有, 超越了逻辑思维生硬的界分, 呈现的不二世界在量子理论洞见下有着更智慧的深刻联结。个体和世界本来就天然地整体连结着, 每一朵浪花的临舞都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来面目的显现, 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使命都是在关系展露的当刻认得宇宙的整体生命, 亦如海水复归于大海, 皱褶平复于飞毯。《老子》言:“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不知常, 妄作凶。知常容, 容乃公, 公乃全, 全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这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用心之路, 就是认得个体生命与整体生命本来不一不二的生命归属。从这样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重置关系对个人的意义, 识得生命的本来面目, 那关系中就没有丧失, 也没有伤害;识不得者就在互动关系中建构了自我而脱落了大我, 生成了个性而拥戴了人格面具,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 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 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一切众生, 不能见于十二因缘, 是故轮转生死苦趣, 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 即是见法, 见法者即是见佛, 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 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 “无明灭即行灭, 行灭即识灭, 识灭即名色灭, 名色灭即六入灭, 六入灭即触灭, 触灭即受灭, 受灭即爱灭, 爱灭即取灭, 取灭即有灭, 有灭即生灭, 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以得佛性清净, 堪为法器。”马斯洛试图言说的高峰体验其实就是个体生命回归整体生命之后的清明喜悦, 超越自我后的觉悟者始终不会脱离于生活当下, 一如禅者的风范让每一个当刻的关系反映都如行云流水般洒脱自在, 禅者的慈悲在拈花一笑处法泽天下。

四在关系中认识生命的本质

生命如此精彩地绽放, 生命相遇生命的因缘都是看见生命本质的证见, 在证见的关系互动中没有失去, 也没有恐惧, 每一对临舞织就一次次生命共舞的轴卷, 每一个联结而光光相照共镶因陀罗网。如梦如幻、如露如电的生命因缘之于无尽无痕的生命之海尽情展露刹那生灭相的生命幻动, 律动是生命创造的显现, 关系是缘起, 关联是本质, 认得生命的本来面目吧。

波与粒子的振动是能量之海不竭相续的创造, 每一株海花的跃动是生之活力在创造中的本能表现, 生之价值在互动中坚定, 生之意义在洞然中呈现。全然地在与共舞, 让相遇的珠花相印彼此的本质。认得彼此原本一体的本质, 从而没有在关系中丢失自己, 在遭遇关系时不再因惧怕丧失而保护自己, 我本来就是你, 你本来也就是我, 世界如此相连, 心也如此般相连相续, 阐释世界的洞见变化了, 恐惧害怕的前提消失了, 如此眼中的世界, 如此放眼所有的关系互动, 看见关系疗愈自己, 全然地活下去, 天下于是平定, 万相变得庄严, 生命流注喜悦, 自我茁壮成长。

关系是镜相, 人们需要学习在关系中不受伤害, 顺着天人之相而成合一之道, 缺乏对关系觉察的敏锐才有受伤的心和受伤的自己, 反求诸己, 疗愈自己, 觉悟之门开启, 成长之路一往无前。

摘要: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人的存在是关系互动中的存在, 人的受伤受挫和自我也来自关系互动中的建构。积极正向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成长是觉知下的负性情绪释放和放下防御。关系中的个体本来整体相连, 认识关系的本质, 关系变得没有伤害, 领悟并觉察是疗愈与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关系,互动,疗愈,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美〕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易春丽、叶冬梅等译)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6

[2]董子竹.老子我说——与南怀瑾商榷[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3]〔美〕格雷格布·布雷登.无量之网 (胡尧译)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1

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学习;满意度;研究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大学阶段跟中学阶段相比,大学管理相对宽松自由,学生拥有更大的自主性,这就使得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靠对自我的约束和管理。而一部分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适应度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生活,对大学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负面影响,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无心向学、网瘾、甚至无法毕业等诸多问题出现。

自我学习(SDL)即自我导向学习,指在有或没有他人帮助,个体主动诊断学习需求,制定学习目标,识别学习的人际及物资资源,选择并实行合适的学习策略,并评估学习效果的过程。 因此,了解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满意度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在校学习的态度与倾向,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学校发展与改进方向。本研究了解学生对自我的学习感受与评估,调查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1 问卷调研的范围及设计

为了解当前高校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科学引导大学生开展学校教育学习活动,加强大学生“四个能力”建设,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培育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笔者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样本,设计了“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在问卷网网站上针对在校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521份,其中男生1421人,女生4100人,调查工作涉及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等10个学院的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食品安全、市场营销、应用心理学、信息管理等26个专业,覆盖一、二、三、四、五年级学生。并利用统计软件统计出具体数字和百分比,并结合实际分析,对科学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推进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作出思考。

2 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总体上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程度和兴趣一般。如:在回答“你是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感兴趣”选题时,选择“十分感兴趣”的只占了27.31%,超过70%的同学选择了“兴趣一般”和“不感兴趣,但不讨厌”,仅有2%的同学“讨厌自己学的专业”。

(1)大学生对学校所安排的教学工作与实习较为满意。75.6%以上的大学生对学校所安排的教学与实习较为满意。

(3)对学校教师的讲课水平和方式感到满意。92.5%的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讲课水平及方式感到满意。

(4)对学校设施建设表示满意,但学校学习氛围仍有不够浓厚。76.9%大学生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图书馆馆藏、教室设施、多媒体设备等)感到满意。但是学风状况仍有待改善。有38.2%的学生有过逃课现象,原因包括有急事,心情不好,对课程没有兴趣等原因。有挂科情况的学生就占26%。

(5)学生学习需求较高。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辅修课程和报考外语、计算机、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各种资格证书,另外,同学们对各种主题的讲座的需求也较大。

(6)学生对自身成长满意度较为满意。通过对综合素质、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项义项的调查中,学生的满意度均达到了87%以上。但是在办公软件水平运用和新媒体运用能力两项指标中学生满意度降为70%。

从总体上看,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

3 对策与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中医药院校教学管理

高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管理工作:一是积极完善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度可循,提升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二是进一步提升教学实习和临床见习的管理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和满意度;三应积极改进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建设和管理,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良科学的环境与平台;四是加强学风建设工作,通过组织技能大赛、急救知识大赛、中医知识竞赛、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赛促学,积极提升大学生的“四种能力”。

3.2 大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高校教师队伍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从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发展等各环节入手,积极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大学生学习满意度,从而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3.3 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适应性教育工作

中医药专业的知识比较艰涩难懂,相较于与其他专业的学习难度增大,因此,中医药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一是积极提升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宣传,培养大学生的爱校爱专业;二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有关“职业”观念的教育,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观念准备和知识能力准备;三是不断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和学习方法指导。高校可以通过老生经验座谈会、优秀毕业生讲座等活动的开展指导、帮助学生构建大学期间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能力提高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养成自觉刻苦学习和注重综合素质拓展的好习惯,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我控制水平,以促进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極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讯作者:肖华业)

参考文献

[1]方静.工科大学生自我学习满意度调查——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5(6):277.

作者简介

曾淑文(1979-),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人。硕士学位。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教育管理。

通讯作者简介

肖华业(1971-),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人。硕士学位。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

上一篇:监管中心-构建创先争优内在动力机制的思考下一篇:我和书的故事优秀范文